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集中采购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集中采购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集中采购计划

第1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关键词: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采购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1-0077-06

一、某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公司原有采购模式

某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公司于1958年组建,先后经历了大规模的三次扩建,拥有50余年的建厂历史。2002年根据国有企业改制及相关部委要求,成立了集团公司。公司初始资产规模167亿元,员工6 500人,公司原有的采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公司内部采购部门设置重复,机构繁琐,人员成本支出较大。

2. 各采购部门采购方针、规则不统一,无法对外统一采购,供应商对同一公司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产品供应,造成公司对外采购形象降低。

3. 各采购部门对于同类货物的采购,不能形成统一标准规格,造成货物的价格混乱,货物的售后、维护、维修工作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4. 由于是分散采购,不能形成采购的规模优势,造成采购的成本增加,同时分散的货物由于不具备规模优势,不足以吸引货物的核心供应商参与竞争。

5.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没有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供应商流失或变更情况较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运作。

6. 与关键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尚停留在交易层面,未注重深层次合作关系的培养。

7. 供应商的评估体系、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还未形成。

8. 公司采购部门、采购人员的采购专业能力水平较低,采购活动具有盲目性。

二、建立并实施集中采购改革模式的原因

2003年6月,继集团公司成立一年后,在外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集团公司成立了集中采购部,实行集中采购的采购

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原有采购模式的种种弊端显现,已经不能适应集团化公司飞速发展的需要,采购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2. 采购成本是企业生产乃至销售整个环节中最主要的成本,采购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终获利情况。

3. 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采购管理活动,合理选择采购方式、采购品种、采购批量、采购频率和采购地点,以有限的资金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在降低企业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 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采购的重要性。

采购存在“利润杠杆效应”,正是这个效应的存在才使得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想方设法在采购上下功夫,为企业“挤”出更多的利润,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采购部门越来越受到这个微利时代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们的重视。

5. 集团化公司的集中采购相对传统分散采购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的人工、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具体成本降低如图1所示。

6. 集中采购主张集中、规模,这正是高层管理者中央集权管理的一个方面。

三、某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模式的探讨

(一)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思想的建立原则

1. 集中采购工作是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原则之上。国有集团化企业的特点是使用国有资金因而必须坚持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原则之上,既要符合国家、部门行业的行政法规也要符合地方政府的属地化管理要求,坚决避免违背法律、法规现象的出现,并合理应用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如集团建设用电梯的集中采购,下属企业受属地化管理限制――地方建设主管部门要求此类项目必须按地方标办进行招投标,从而阻碍了集团内部的跨区域整合。而解决的方法就是根据法规规定采用国际招标进行整合采购,同样也达到了成本降低的良好效果。

2. 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模式建设初期采用“管采一体”模式,成熟后逐步进入“管采分离”模式,充分体现服务的意识。“管采一体”是政府采购中心组建初期的模式,也是集团化公司集中采购制度推行的必由之路。由于集中采购的推行涉及到集团内部多种利益、权利的重新分配,必然会受到阻碍。因此在推行初期一定要具备高级管理职能才能顺利推行下去。但是这种“管采一体”是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的工作机制,存在“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的可能,所以“管采一体”只应是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部门成立初期模式建立过程中的一个初级阶段。在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部门正常运行后就要实行“管采分离”的模式,“管采分离”可以充分体现采购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供应商的充分竞争,发挥集中采购的最佳效益。

3. 集中采购项目内容根据帕累托分析法及“二八原则”进行确定。帕累托分析法又称ABC分类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主要、次要和一般项目,从而有区别地确定采购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见图2)。而“二八原则”也称为“80/20效率法则”,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即20%因素往往决定事物80%的结果。这一原则表明,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而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故亦称为“重要的少数和普遍的多数”,即集中采购只需要控制20%的采购项目品项总数,但是其累计采购金额可以占到整个集团总采购金额的80%,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八原则”。

首先,收集集团各下属企业年度计划,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并计算,如计算同类项目总采购金额,同类项目数,占总采购金额的百分比等内容。第二,制作ABC分类表。用大排队的方法将全部品目逐个列表并按采购额度的大小,由高到低对所有品目顺序排列;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2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80%的物品,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也为20%~30%的物品,确定为B类;其余为C类。如果品目数量很多,无法全部排列在表中或没有必要全部排列出来,可以采用分层的方法,即先按采购额度进行分层,以减少品目栏内的项数,再根据分层的结果将关键的A类品目逐个列出来进行重点管理。第三,以累计品目占总品目的百分数为横坐标,累计销售额百分数为纵坐标,根据ABC分析表中的相关数据,绘制ABC分析图(如图2所示)。第四,根据ABC分析的结果,对A类产品即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2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80%左右的物品作为集中采购项目品目的目标。第五,对所选集中采购项目品目的目标进行筛选确定年度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

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及“二八原则”对集中采购项目进行确定有利于把握住集中采购的主线,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降低成本效应,减少集中采购实施的盲目性,减少采购工作量。

4. 加强集中采购的廉政管理。由于集中采购部门成立初期是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的工作机制,大规模的采购项目容易滋生腐败,为避免腐败现象的滋生,集中采购工作的每个环节是在公司纪检部门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采购人员签署道德行为约束文件,坚决避免私下与供应商接触;完善集中采购制度,减少人为弹性操作,完善集中采购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要求内审部门对集中采购项目进行合规性的跟踪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移交纪检监察实施监察和查处,切断腐败滋生的土壤。

(二)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组织体系的构成

2006年2月由笔者参与制订的某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出台,该体系借鉴了多个国内外大型企业集中采购组织体系案例,大致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管理规定部分、支持规定部分、过程文件合同文件模板部分、法律道德行为约束部分,具体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

1. 管理规定部分。管理规定部分是集中采购体系文件的主框架,约定了集中采购的管理权限、集中采购的范围标准等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文件组成:

(1)采购管理规定――约定了集中采购的地位及各部门的管理权限以及所有体系文件在集团范围的合法性。

(2)集中采购管理手册――其下面三个支持性文档分别为工程限额采购实施细则、设备物资采购实施细则、服务采购实施细则,主要约定了集中采购的范围、实施方式等内容,对工程采购采用限额管理的方式进行即达到一定约定额度就要进行集中采购;对设备物资的采购采用目录管理的方式,每年度采购部门会依据集团年度计划出台设备集中采购目录,所有在目录里的物资设备项目都要进行集中采购;对于服务采购除采用目录管理外还采用限制性采购方式进行,即采购部门会出台限制性采购项目清单,该清单每年度不作调整,始终作为集中采购内容,采购部门会与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协议,用户或集团范围内的成员企业只要对供应商发出订单即可,如办公用品、办公电脑的采购。

(3)自主采购管理手册主要约定了不需要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内容,虽然不需要进行集中采购但是集团范围内的成员企业仍然要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的法规政策和集团的集中采购政策制定自己企业的采购体系文件,集团的采购部门对成员企业的自主采购有审核、指导、监督的权利。

2. 支持规定部分。支持规定部分主要是对集中采购的过程进行支持和规定,该部分是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的法规并融入集团集中采购的指导思想制定的,主要分为供应商管理规定、采购谈判管理规定、招标管理规定、采购绩效管理办法。特别是在采购部门成立初期,这些支持文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约定了集中采购的客观程序,避免集中采购人为因素的操纵,阻挡住腐败的滋生。

3. 法律、道德行为约束部分。法律、道德行为约束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采购管理公约,它从法律的角度使集中采购在全集团成为可能,在公约中有成员企业法人签署授权同意将本企业的工程、物资服务等采购交给集团公司采购部门,为集中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基础;第二部分是商业道德和商业行为准则,主要约束采购从业人员的行为,确保采购权人员规范廉洁的进行采购工作,同时以公开信的方式向供应商提供投诉渠道,接受供应商的监督。

4. 过程文件、合同文件模板部分。过程文件、合同文件模板部分主要是为集中采购、成员企业的自主采购提供标准化文本模板,将采购活动统一标准,避免风险,提高效率。

5. 集中采购组织体系的构成。某集团化公司集中采购组织体系(资产管理采购部)于2003年6月建立,建立初期的集中采购部门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其管理职能的主要目的在于使集中采购能够在下属成员企业内顺利推行,此时集中采购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2005年在集中采购的思想已经被集团成员企业接受,集团对原有的集中采购部门进行了改制,新的集中采购部门(采购中心)功能定位于服务,充分体现了“管采分离”的思想,有效避免了腐败的滋生。新的采购体系组成如图4。

以上对某集团化企业的集中管理体系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即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实现了集团企业集中采购业务功能对接,落实了集团集中管控原则。虽然上述集中采购体系并未十全十美,但其克服了传统的单个企业孤立采购的劣势,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强了采购方的势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组织为了加强竞争力、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而演变的必然结果。

(三)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所产生的效果

1. 规模效应。集中采购工作将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同类的项目进行整合,形成规模效应、规模优势,相对于零星的分散采购在价格和服务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经过统计,集中采购项目的资金节约率平均为10%,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如笔者所在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某围界项目,集中整合后的围界数量达到了近100km,如此之多的数量吸引了众多围界供应商的竞争,最终中标厂商的围界单位延米的报价为328元人民币,比集团下属成员企业400元/延米的采购价格便宜了18%,节约采购成本720万元。如果按照采购的杠杆效应即假设一个企业的销售净利润率为10%,那么它需要7 200万元的销售额度来实现这个净利润。

应该说集中采购突出的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为集团整体运行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

2. 经验效应。集团的采购部门作为一个集中部门,归纳总结了大量集中采购信息和成员企业的采购信息,这些经验信息在集团下属成员企业或集中采购过程中达到共享共用,既能作为采购过程中的依据,同时也可以成为谈判过程中的“重要武器”。如笔者所在某国有集团企业集中采购部门在对某下属成员企业扩建航站楼行李系统直采谈判(已经有相关行政管理的直采批复)的过程中,由于直接采购只有一家,无法形成充分竞争且工期又迫在眉睫,而这些不利因素已经被直采厂家掌握。下属成员企业在与直采厂商先期接触过程中感觉谈判压力很大,直采厂家一再强调原材料涨价、相比较国外同类产品便宜很多等因素,价格方面明确表示不做出让步。集团集中采购部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利用集中采购信息经验互享的优势,先后从集团其他成员企业调来该供应商投标其各自企业行李系统的投标书,并与该成员企业扩建工程行李系统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聘请了国内行业享有声誉的行李系统专家进行咨询,收集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在与直采厂商进行正式谈判的过程中,直采厂商看到这些资料明确地反映出自己的利润、成本结构情况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报价的确是高了,最终该直采项目价格从6 292万元人民币降到了4 928万元人民币,价格降幅达到了22%。

经验效应另一个效果还体现在规范采购程序输出方面,集团范围内的下属成员企业采购程序特别是招投标程序参差不齐,集中采购部门将这些程序总结归纳成一套完整的采购程序,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投诉和不公正的现象。

3. 品牌效应。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往往在国内占有垄断或很重要的地位,其品牌在很多投标厂商中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下属成员企业采购的很多情况依托于国有集团化企业的品牌往往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如笔者所在某国有集团企业下属成员机场扩建跑道全向信标仪、测距仪的采购谈判过程中,被采购方明确如果出示与集团的隶属关系,可以请示其亚太区总部给予更大优惠幅度,正是利用集团企业这个品牌,下属成员企业采购到优质、低价、高服务的产品。

集中采购的规范程序、规模优势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品牌,由于集中采购程序严谨、采购量大、公平竞争,很多供应商都愿意进行长期合作,而不愿意丢掉这个“大用户”,通常这种情况也是采购部门在进行谈判的筹码,为了获得长期合作或者给用户一个良好“印象”,供应商往往会在货物价格上“忍痛割爱”给予让利。

(四)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实施过程的困难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是一个较为新生的事物,在集中采购工作推行的过程中,在体系的构建、成员企业的支持、集团领导、员工的认同等方面还不是很成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主要表现在:

1. 集中采购需要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和支持。集中采购工作本身就是集团高层管理者中央集权的一个举措,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下属成员企业出于某种利益的考虑而进行各种方式的“抵制”,这就要求集中采购部门要具备较高层次的管理职能,同时集团公司的领导也要给予集中采购部门充分的支持和信任,只有这样集中采购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

2. 集中采购的时效性。通常采购的时间效率延误问题是集中采购推行过程中下属成员企业反应较为强烈的一个问题,但是这并不是集中采购本身固有的通病,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地方、行业及集团公司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根据国家招投标规定表述去到开标的时间必须是20天),这种情况造成集中采购时间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的延误,但是国家、地方、行业及集团的规定是为了体现采购过程各个方面的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原则,必须要坚持遵守。

(2)下属企业部门计划性不强,一些项目仓促上马而另一些项目前期准备时间过长、设计反复修改,造成项目集中采购时间压缩、项目执行时间紧促,从侧面容易造成集中采购时间效率延误印象。

(3)下属部门项目前期编制采购需求的能力较低,致使采购需求标准不能达到集中采购要求的技术标准,需要反复修改确认,从而延长了集中采购的时效性。

(4)下属部门采购倾向性较重不利于项目采购的平等竞争,为达到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采购部门需要反复沟通,必要时还需要使用强制手段进行修改,可能会引起下属部门不满,同时也会造成采购时效性的延误。

(5)集中采购的影响力不够,集中采购在下属部门程序化运作还不够深入,与下属部门的采购接口的还不完善,集中采购培训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集中采购意味着对成员企业资金的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成员企业资金使用的自由,必然触动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切身利益。在推行集中采购过程中,个别成员企业往往强调自身的独立性、特殊性和专业性,或以集中采购周期长、效率低、买不到自己心目中的产品等为借口,规避集中采购。个别单位局部利益的过分放大必然导致集团整体利益的失衡受损。集团在推进集中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各成员企业有全局意识,力争实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有机结合。

4. 对集团采购管理制度的认识问题。目前集中采购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采购单位对集中采购的认识理解问题,其中关键又在于各采购单位主管领导的重视与否。个别成员企业的领导没有深入学习和理解采购管理体系文件的实质内容,在一些问题上人云亦云,对集中采购工作进行不切实际的指责,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集团的集中采购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5. 资产管理标准的缺位导致采购需求的盲目。由于公司原有资产管理缺乏科学的、标准化的管理,造成需求部门在前期立项以及提出具体需求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对需要的具体参数及功能没有参照标准或标准不统一,采购需求在设计时常出现超出实际需求的现象,盲目追求高性能、多功能的进口产品。这样的采购需求往往直接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尽快开展和完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标准化是科学的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的采购工作的需要。它将对采购工作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虹,邓溯锐[J].情报杂志,2004,(1).

[2]周金泉,刘兆峰.现代公司治理权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3]储奔,王晓宇.自我管理团队:概念、成功关键要素及其应用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4).

[4]钱东人,朱海波[J].商业研究,2004,(15).

Discussion on the Centralized Purchasing Model in the State-owned Group Enterprises

Chen Hongquan1, Zhao Meng2

(1. Technical Purchasing Department,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l; Airport Stock Limited Company, Beijing 100621, China;

2. Finance Department, Hebei Publish Group,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第2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关键字:采购方式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多种采购方式是集约化管理深化应用,规范化、精益化水平有效提升的具体体现,是项目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支撑,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益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多种采购方式的涵义

多种采购方式主要包括协议库存招标采购与超市化竞争性谈判采购两种方式。其中,超市化采购是公开招标和协议库存采购的有效补充,是实现采购集约管控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采购方式的应用,实现了需求计划提报简单直观、采购过程规范快捷、配送服务高效优质的目标。

具体为:协议库存招标,指的是通过公开招标集中确定一定阶段虚拟库存的中标供应商及其中标产品的单位价格、服务条件和(基本)合同数量。

超市化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通过适用的采购策略确定协议供应商,明确采购的品种、规格型号、价格、配送及服务标准。

二、多种采购方式的特征及适用范围

多种采购方式充分利用了需求自身的特征,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高效的发挥出各种采购的适用条件,从而推动了项目实施的灵活快速。

(一)特点

协议库存招标,适用于需求频率高、随机性强、响应时间短,且需要一定数量的库存作为支撑的需求。在协议期内,根据库存状态、现场需求以及中标人的合同承诺,实时和中标供应商签约中标产品。其特点是定厂、定价、定合同数量。一般协议有效期为一年。

超市化采购,适用于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且具有单价低、规格品种多、需求频次高、需求量无法准确预测的特点,如办公用品、仪器仪表、劳保用品、工器具、低压电器、配件等。一般协议期为一年。

(二)适用范围

多种采购方式通过集中采购实施。其中二次协议库存采购范围为35千伏及以上变电项目故障录波装置、时间同步装置。配网主要设备材料协议库存采购范围主要为10千伏及以下配农网项目一次设备、装置性材料。办公类物资超市化采购范围包括:办公本册、办公笔类、办公耗材、办公设备、办公纸品、财务用品、电脑周边、文件管理、展示用品、装订用品、桌面文具、低压电器(仅含办公用干电池、接线板)、存储设备(仅含通用型优盘、移动硬盘)等13中类物资。零星物资协议库存采购范围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辅设、通信设备、信息设备、仪器仪表、装置性材料等7大类物资。零星物资超市化采购范围包括办公家具、低压电器、辅设、工器具、金属材料、五金材料、燃料化工、劳保类用品、信息设备、仪器仪表、装置性材料、配件等12类大类物资。

三、采购需求计划的应用

结合年度综合计划,考虑储备定额品类,总结上一年度实际采购应用情况,均衡覆盖类别,合理预测年度需求数量,形成年度招标需求。协议库存需求预测要以项目为基础,逐个项目核定,确保数量准确。超市化采购以下达的费用为主,兼顾品类,确保各类需求总金额和类别准确。

统一指定采购目录,应用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且每年年初与年中各修定一次,形成一下年度采购目录。超市化采购目录按季度修订,同一小类不同规格型号的物资滚动补充,逐步完善目录。

(一)需求计划的编制

1.协议库存应用:每个月,根据实际需求,在项目满足前期核准批复的条件下,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创建项目及名称,选择对应的项目类型,选择符合要求的物料型号,批次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估算价格为签约价,预计交货日期优势明显最早2个月后,交货地点按照合同执行,技术规范书使用统一的对应编码ID。

2.超市化采购应用:为单月应用。一般在月初上报计划,需求单位查询月度需求上报安排和具体时间要求,配合成本入帐进度要求,统筹安排超市化应用需求。超市化采购从电子商务平台发起,其中部分物资多家供应商同时中选的,在上电子商务平台之前,需要需求单位将需求总金额上报,由上级部门确定供应商后上报。

(二)预匹配、初审、提报

需求单位在提报实际协议需求之前,需要完成实际采购申请与年度需求采购申请的匹配,匹配成功后,对编制的采购需求按照审查原则、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初审工作。

(三)审查、匹配

第3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92-02

一、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物资装备部是中国石化物资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中国石化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

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84年6月,负责外贸统一经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连续8年中国排名第一的国际贸易公司。

2006年3月,物资装备部和国际事业公司合并重组,组成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履行中国石化“物资管理部、中央采购部、国际贸易公司”三位一体职能。负责对中国石化大宗、通用、重要物资实施全球化采购,并负责经营炼油副产品、催化剂、油、材料、设备、配件、仪器仪表、成套技术等进出口业务及第三国贸易,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议价能力,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采购和销售团队。

历经30多年的努力,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牵头构建了中国石化以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体制、科学理性的运行机制、整合资源的集团化采购、公开透明的电子化采购和源头防控风险的供应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采购管理体系,2012年被国务院国资委选树为中央企业采购管理领域的唯一标杆,2013年荣获第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14年被授予中央企业采购管理提升先进单位。

二、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为第三方提供采购服务的优势

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以下称国事公司)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发挥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的制度流程、运行机制、资源掌控、人力资源等优势,追求全供应链价值最大化,为客户提供增值采购服务、降低采购成本。我们的采购服务具有以下优势。

1.管理理念优势。确立了安全供应第一、及时供应第二、经济供应第三的供应价值取向。本质就是在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及时供应基础上,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实现性价比最优。

2.业务运行机制优势。建立了一整套质量管理制度和覆盖整个中国石化的质量管理网络,质量监控融入了物资采购的全部过程和每个环节。实行严格规范的物资采购过程控制,通过对物资采购各环节进行控制,特别是对合同执行控制,包括资料交付、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物流控制、验收结算和考核评价,严控风险。

实行专家采购,组建集团化采购专家库,发挥专家的技术优势,确保物资采购科学理性。国际事业公司本部设备、电议、材料、化工四个专业采购部门集中了大批技术经济专家,中国石化各分子公司的专业技术、采购专家,都是为客户提供采购服务的智力支撑。

公开招标成为物资采购的常态,全系统招标采购率超过70%,其中公开招标比例90%。通过公开招标,实行开放式采购,获得了更多的资源选择,进一步降低了采购价格。

实行框架协议采购,通过集合一段时期的需求或一项重点工程项目的需求,采取竞争方式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大大提高了中国石化对资源的掌控能力、议价能力以及采购效率。

国际贸易实行一体化业务运行,由境外公司直接与交易对方签约,直接参与过程控制,对采购的设备材料定期到制造厂检查外购原材料到货、制造进度、质量控制情况,反馈真实信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确保进口物资制造进度及质量可控。

3.资源掌控优势。拥有遍布全球的供应商网络,与64家国内外战略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15000余家供应商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具有强大的资源获取能力和议价能力。并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考核制度,确保供应商诚信履约。

4.网络优势。本部共有20个处(部)室、12家境内公司和5家境外公司。境内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湛江等城市,境外公司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由5家境外直属机构组成的国际化采购网络,不断寻找国外优质资源厂家实现充分竞争,向制造厂直接采购,采购价格优势明显,并开展严格的过程控制。

5.国际贸易专业优势。30多年的国际贸易操作,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形成了科学严谨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体系,并结合集团化采购、供应资源掌控力等综合优势,总结编写了国际贸易标准合同文本,可以保证贸易双方权利义务对等、权益受保护。

6.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建立了管理、采购、过程控制、物流、现场服务各环节制度、流程及内控制度,业务操作规范、公开、透明,严控业务、经营风险。

7.人力资源优势。长期的集团内保供和集团外经营过程中,国事公司培养了800人的国际化专业采购和国际贸易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物资采购、过程控制、客户服务经验,培养锻炼了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纪律严明、从业廉洁、行为规范的员工团队。

总的来说,国事公司为第三方提供采购服务,出发点是为客户降低采购成本,确保质量合格,及时供货,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共赢。

从近年来国事公司为第三方提供的进口物资采购服务实践看,客户对国事公司的采购服务最为肯定的有两点:(1)服务费率透明,双方协商确定,为客户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非常显著;(2)国事公司提供了优质的过程控制这项增值服务,从产品外购件,到制造过程的进度及质量监控,信息准确及时,实现了交货及时、质量可控的目标,客户买得非常放心。

三、采购服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为第三方提供采购服务是一种市场经营行为,经营中最大也是最难解决的风险是应收账款风险,尤其在当前工?I行业景气指数不高的情况下,客户主要是工业企业,应收账风险是存在的。

为了准确合理评估交易对手的资信情况,国事公司通过向中国信用保险公司进行咨询,了解客户的有关信息,作为开展交易的重要参考。

如2015年,国事公司在华南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国际事业华南有限公司(以下称华南公司)开发一家客户,客户正在投资建设一个石化项目,需进口的关键物资较多,客户在项目前期通过商采购了部分进口物资。通过与华南公司交流对比,客户非常认同华南公司直接向制造厂采购的方式以及完善的过程控制措施,认为华南公司可以为其更好地开展进口物资采购,不但可以节约投资,更能保证进度和质量。

然而,在客户委托华南公司开展进口物资采购时,问题随之出现。按照客户管理要求,这类采购业务的付款条件一般实行部分预付款,到?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余款。对华南公司来说,到货后才能收到货款就是要向客户赊销,而赊销则需要按制度规定实行审批。

办理赊销审批,首先就要通过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对该客户进行资信评价,而因该客户成立时间较短,对外业务较少,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对该客户的资信评价一般,这样华南公司的内控制度就不允许向对方实行赊销,与客户的购销合同签订受阻。

为了实现应收账款风险可控,经过探讨,华南公司设计了一项有效的资金风险控制措施。在销售合同中约定收取预付款、进度款、发货款,如果客户的任何一笔款不能在合同规定的付款期限内支付,华南公司有权利取消合同,已收到的款不向客户退款;同时与进口设备制造商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相应时点取消合同的赔付金额,而华南公司收取的预付款、进度款、发货款都略高于赔付金额,这样华南公司在因无法收到客户付款而被迫取消采购合同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向制造商赔付损失,确保华南公司不违约,也不会承受经济损失。

如高压泵业务,制造商报价金额CIF价格EUR448925.00,制造周期250天。

华南公司与客户确定销售金额487万元,交货期320天,销售合同签订后10天内收到40%预付款后合同生效,合同生效后100天内支付30%进度款,210天内付清30%发货款。

与制造商达成在不同阶段取消订单的赔付标准,如表1所示(预算日欧元汇率7.26,):

销售合同收款计划如表2所示:

此方案可以保证华南公司在各个时点的收款额度始终大于由于用户拒付款导致取消采购合同所产生的赔付额。

这套风险控制方案的实质就是:预付款、进度款、发货款,每收到客户一笔款,能够保证客户违约不支付下一笔款的情况下,华南公司有能力按合同约定向上家即设备制造商赔偿,保证华南公司不会违约且不遭受经济损失,用这套措施防范华南公司的客户违约终止合同或不执行合同。

四、国事公司采购服务的价值分析

第4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关键词:会计 电算化 采购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82-01

1 引言

在会计电算化中采购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处理采购的发票和入库单据,通过采购的发票对存货的成本进行确认。采购管理系统还可以跟“应付款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集成,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采购的付款情况;跟“库存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集成,就能够把各种存货的数量信息进行很好的把握,能够避免盲目的采购,防止不必要的库存积压;跟“存货核算系统”进行合理的集成,就能够为财务部门提供及时的存货采购成本信息。

2 采购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采购管理系统向库存管理系统传递采购入库单,追踪存货的入库情况,抉择存货的畅滞信息,减少盲目采购,避免库存积压;向应付款管理系统传递采购发票,形成企业的应付账款;应付款管理系统为采购管理系统提供采购发票的核销情况。

3 采购管理初始设置

3.1系统业务参数设置

第一次进入采购管理系统时,应进行采购管理系统的参数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将决定企业使用系统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数据流向,企业应结合实际业务需要进行设置。系统业务参数设置主要包括:业务及权限控制和公共及参照控制。

3.2基础信息设置

购销存各系统的基础信息大致相同,既可以统一设置,也可以在各系统中设置,只要在任何一处设置后,各系统可以共享,不必重复设置。另外,有些基础信息可能在前面财务各系统中已经设置过了,这些基础信息在购销存管理系统中也可以直接使用,无须再重复设置。

采购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分类信息、基础档案和其他信息。其中有编码级长要求的,其编码级次及长度应符合所设置的编码级次方案,如地区分类、供应商分类、部门档案等。

3.3期初数据录入

为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在启用采购管理系统时,应该将手工方式下与尚未结算的采购业务相关的入库单和发票录入到系统中,以便日后进行采购结算。

采购管理系统的期初数据包括期初暂估入库和期初在途存货资料。期初暂估入库是将启用采购管理系统前未取得供货单位采购发票、不能进行采购结算的入库单输入系统,以便日后取得发票后进行采购结算。

期初记账是将采购管理系统期初数据记入有关采购账,并将系统从初始化状态切换到日常处理状态。期初记账后,期初数据不能增加、修改。采购管理系统期初数据必须执行记账功能。

4 采购管理日常业务处理

4.1普通采购业务

(1)单货同行采购业务。单货同行采购业务是指企业已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且存货已运到并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此时可以进行采购结算,确认采购成本。

①填制采购订单。当与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协议时,可将采购协议以订单形式录入系统,即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制采购订单,并由采购主管审核签字。

②填制采购到货单。填制采购到货单是采购订货和采购入库的中间环节,一般由采购业务员根据供货方通知或送货单填写,确认对方所送货物、数量、价格等信息,以入库单的形式传递到库存管理系统。

③填制采购发票。从供货单位取得采购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和运费发票时,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制采购发票。采购发票是必有单据。

(2)在途存货采购业务。在途存货采购业务是指已收到采购发票但货物尚未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对于该类业务在计算机方式下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压单处理即收到的发票暂不录入系统,待货物验收入库后再录入到系统中与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另一种是收到发票后便录入到系统中去,这样可以实现实时统计在途货物情况,当货物验收入库后再进行采购结算。

(3)暂估入库采购业务。暂估入库采购业务是指本月存货已运至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采购发票,因而不能确定存货的入库成本。为了核算存货的入库成本,在手工方式下,一般是在月末将这些存货暂估入账,到下月初再用红字冲回。在计算机方式下,暂估可以在月末进行,也可以在录入入库单后马上暂估。而暂估的处理有三种方式:月初冲回、单到回冲、单到补差。

4.2采购退货业务

采购退货业务是指因为货物质量等原因,企业会发生采购退货。如果刚收到货物还未办理入库手续,只要把货物退回供应商,在系统内不进行任何处理;如果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已办理手续但还未完全处理完毕,可通过一系列逆操作和删除操作完成退货处理;如果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已处理完毕,应通过录入退货单和红字发票来处理。

5 应付账款处理

采购业务形成的应付账款信息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录入采购发票时会自动传递到应付款管理系统进行审核、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制单并传递到总账系统。

6 账表输出

采购管理系统中账表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有用的采购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各种原始单据、采购明细表、采购统计表、采购账簿和采购分析表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查询统计。

7 结语

会计电算化中的采购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它的使用可以更好的为公司运作提供准确信息,对各种业务的开展提供便利。在使用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数据进行处理,相信在细致、认真的操作下一定可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敏.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1.

第5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处于边起步、边摸索阶段,因而在采购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客观上要求建立完善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构建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思路。建立政府采购资金集中收付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以公共财政和效益财政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效益和防范风险为目标,以资金控制为核心,以预算管理和全程监督为手段,实行政府采购资金的财政统一集中收付管理。其运作要点可概括为“设立一个专户,实行两个分离,强化三个控制,建立四项制度”。

1、设立一个专户。政府采购资金收支都由设在国库或国库指定银行的账户反映,各单位和部门的政府采购资金收付都通过这一账户集中办理。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政府采购支出一旦发生,采购资金由国库单位一账户直接拨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工程承建单位,不存在现行分散支付制度下层层转拨、多个环节转账的问题。各单位可根据自身职能的需要,在财政门批准的预算额度内自选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必须经政府采购机构公开采购,其资金由国库集中支付。这样,资金是部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改变,仅仅改变了采购方式和支付方式而已。

2、实行两个分离。(1)政府采购资金与业务经费分离。预算单位的人员工资由财政直达个人账户,业务经费由财政划拨给预算单位自行支付,或通过会计结算单位自行支付,或通过会计结算中心集中管理。改革过去采购资金与业务经费混为一做的作法,将现行财政支出中用于单位或部门的设备购置、会务、房屋修缮、车辆购置和维护、社会保险等专项资金分门别类地从总预算中单独编制,不再搞条块分割,将资金纳入政府采购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2)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分离。改革过去部门上报采购计划,财政预算部门审定计划的作法,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分开,预算部门只负责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不管政府采购预算执行;预算执行部门只按照政府采购预算具体执行。这样各司其职,才能保证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公开性,提高政府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3、强化三个控制。(1)强化预算控制。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严格按政府审查批准的 预算组织实施,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变更采购项目。预算安排的政府采购收入计划也必须 确保完成,不得随意减免,无政策原因不得少收。(2)强化资金使用控制。通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采购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按政府采购制度规定的程序规范化动作,对采购资金的拨付、使用、清算全过程进行监控。除了特殊用途外,采购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3)强化项目决算控制。严格控制采购项目的支付进度,在采购项目决算未经财政部门审计确认之前,付款进度不得超过合同的75%。采购结束后,采购单位应及时办理项目决算,交财政部门(或中介机构)审计后行文确认。据财政部门审计确认的决算支出,留足质保金后方可付清项目余款。凡未经财政部门审计确认的决算支出项目,一律不准结清采购项目款。

4、建立四项制度。(1)建立预算编制制度。财政部门在编制政府预算草案时,应单独设立政府采购明细预算,以增强对单位执行政府采购的约束力,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发挥其规模效益。政府采购的执行时间由财政预算部门根据预算情况确定。(2)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向财政部门提交年度采购预算计划,财政部门再根据资金支付能力,区分轻重缓急,提出审核意见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3)建立操作控制制度、通过明确的操作管理程序,在预算、采购、付款、核算、决算的各个操作环节,财政、单位、采购中心、国库之间实行相互牵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违纪违规风险的发生。(4)建立项目会计核算制度。为考核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监督采购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应对政府支出进行单独核算,以节约采购成本,减少财政性支出。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以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6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关键词]科技情报人才 能力结构 优化机制 干中学

[分类号]G351.6

1 问题的提出

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是指开展科技情报工作所需的能力类型及其内在关联,它直接决定了科技情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建国初期,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是跟踪前地区的科技进展,编译、引进有关的科技成果,科技情报人才也主要是外语专业出身。20世纪60年代初,一批理工科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加入到科技情报工作中来,情报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逐步得到改善。改革开放后,科技工作重新定位,正规高等教育全面恢复,情报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步入正规,科技情报人才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专业技能显著提高。特别是1992年的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使我国科技情报界的改革步伐加快,大批科技情报人才大胆进入市场,承揽企业的竞争性情报业务,如图1所示:

如今,科技情报不再是从属性的、纯粹服务性的,这就对科技情报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但从总体来看,“现有的情报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论证不到位、不准确、不规范”。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学者沿着两条技术路线,展开了相关研究:

・强调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具体途径,以应对信息时代到来对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其中,王灵扬(1994年)较早地从情报人才业务培训的角度,分析了提高情报人才业务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具体路径;李子臣(2005年)对新时期竞争情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具体要求进行了研究;肖安琪等(2009年)检讨了科技情报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情报高、中、初级人员培训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强调立足长远,从多方面系统陶建和重塑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其中,王秀芬等(2002年)提出应从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相关知识的补充教育、高新技术教育、外语知识能力教育、新观念教育6个方面着手,并适当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方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学习潜能,适时培养科技情报人才;余志红(2005年)提出了科技情报人才知识结构形成需要遵循整体原则、比例原则、层次原则和动态原则;刘敏榕(2008年)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竞争情报人才培养新体系的逻辑选择。上述研究成果为本项调研提供了重要依据。

2 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现状分析

2.1 调查对象

2010年5月,本课题组面向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漕河泾开发区等地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业企业,以及一部分大型科技情报(信息)类事业单位,针对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情报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书面调查问卷216份,回收201份,有效问卷为189份。样本分布如表1所示:

2.2 问巷调查的基本内容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的基本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科技情报人才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岗位性质、在现岗位的工作年限等。

第二部分: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发挥情况,主要包括:工作稳定性、对本人能力结构的满意度、在现有岗位上的能力发挥程度、是否经常出现工作倦怠、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是否对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是否经常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或看电影等。

第三部分:科技情报人才优化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对自身潜力的认知状况、未来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优化能力结构的紧迫性、优化能力结构的基本目标,及对优化能力结构的具体路径的看法和建议等。这一部分以单选题为主,最后有一道主观题。

2.3 数据处理

对调查结果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6.0for windows版)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采用5点记分法,即每个项目上得分是1~5之间的整数。比如,在填答“对本行业发展前景是否充满信心时”,5表示“非常有信心”,4表示“比较有信心”,3表示“一般”,2表示“信心不足”,1表示“完全没有信心”。赋值之后,对选择该项的人数比例作加权平均统计,平均值越大,需要程度越高。

关于单项选择的问题,某特定选项的比分结果是该项选择人数除以有效问卷数,各选择的百分比之和等于100M。用公式表示即为:

X%=选项X数目(N)/有效问卷数(M)×100%

下面,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对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4 对自身能力发挥状况的满意度分析

2.4.1 对现有能力结构的满意度 在全部189份有效样本中,在填答“对本人现有能力结构的满意度”时,表示“非常满意”的为11人,占5.82%;表示“比较满意”的为36人,占19,05%;表示“一般”的为85人,占44.97%;表示“不太满意”的为54人,占28.57%;表示“很不满意”的为13人。占6.87%。经过加总可以看出,填答者对自身能力结构的平均满意度仅为3.06(见图2)。

2.4.2 对所学专业知识应用情况的满意度 在填答所学专业实际效用的满意度时,认为“对工作非常有用”的仅为29人,占15 34%;认为“对工作比较有用”的为51人,占26.98%;认为“有一定用处”的为57人,占30.16%;认为“所学知识用处不大”的为33人,占17.46%;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的为19人,占10.05%。经过加总可得,平均满意度仅为2.85。如图3所示:

2.4.3  对科技情报专业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在填答“科技情报专业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选题时,认为“非常重要,社会地位也很高”的为8人,占4.23%;认为“非常重要。但社会地位一般”的为27人,占14.29%;认为“比较重要,社会地位还可以”的为65人,占34.39%;认为“非常重要,但社会地位不高”的为28人,占14.81%;认为“总体上看,一般化”的为15人,占7.94%;认为“不重要,社会地位不高”的为29人,占15.34%;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的为11人,占5.82%。加总可得,平均认知程度达到4.07,充分反映了科技情报人才队伍的使命感,并与学术界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有所差异。相应地,科技情报人才对于行业前景的研判,也趋于乐观。如图4所示:

2.4.4 对优化能力结构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等的满意度 但是,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知识形态不断变化的宏观背景下,科技情报人才对所在单位(部门)

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如:继续教育、定期培训等),却呈现出明显的不满意态度。在填答“所在单位(部门)为员工所提供的进修、培训、岗位训练等活动”选题时,感觉“非常满意”的为8人,占4.23%;感觉“比较满意”的为21人,占11.11%;感觉“一般”的为83人,占43.92%;认为“不满意”的为49人,占25.93%;认为“非常不满意或者从未参加过”的为28人,占14.81%,这一方面暴露了我国在社会化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技情报人才队伍对于强化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的迫切需求。如图5所示:

2.5 科技情报人才优化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

2.5.1 各种能力重要性的排序 不同岗位的科技情报人才所需的工作技能有很大差异。这里参照李国秋教授(2009年)等人的技能分类方法,主要调查信息检索技能、信息组织能力、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市场调研与分析、信息法律、法规与政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财务)与网页制作、相天行业知识,并增设一项:外语水平及运用能力。这是一道三选题,所自样本均选出了三项。在此基础上,分析结果显示,9项知识技能的排序如下: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60.84%)、信息检索技能(53.96%)、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50.26%)、信息组织能力(39.15%)、计算机与网络技术(32.80%)、外语水平及运用能力(21.16%)、相关行业知识(19.05%)、信息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13.23%)、电子商务(财务)与网页制作技能(11.11%)。

这一排序充分反映出,专业化的情报技术操作能力成为了未来能力结构的主体,而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能力、信息检索技能。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则成为了未来能力结构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

2.5.2 优化能力结构的主要途径 优化能力结构的主要途径包括在职教育、在职培训.岗位锻炼、脱产进修以及自学。这是单项选择题,具体填答结果如下:在职培训(74人:39.15%)、岗位锻炼(49人;25.93%)、在职教育(45人;23.80%)、自学(14人;7.4%)、脱产进修(7人;3.7%)。统计结果显示出两个特点:①绝大多数填答者不愿意“脱产”,这就引出了当前我国的社会化人力资本投资问题;②教育在受调查者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高,相对而言,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更受欢迎。

2.5.3 在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对于“与目前工作相关的在职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与缺点”时,高达42.86%的填答者(81人)认为“理论性太强,对实际工作的作用不大”;另有21.16%的填答者(40人)认为“形式主义严重,内容不充实”;有19.05%的填答者(36人)认为“师资及教材质量跟不上,无法提供有价值的教育”;有13.23%的填答者(25人)认为“费用太高,难以承受”;另有3.70%的填答者(7人)选择了“其他”。事实上,这一点与科技情报人才对所学专业知识应用程度的满意度(见图3)相互验证。

2.5.4 在职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职培训是科技情报人才提高技能、优化能力结构的最优先选择。但是,我国目前的在职培训体系很不健全,针对科技情报从业人员的很多培训模式甚至还没有建立。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在职培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议题,高达37.04%的填答者(70人)认为“形式主义严重,内容不充实”;有31.22%的填答者(59人)认为“培训形式不规范,培训内容之间无法衔接”;有16.93%的填答者(32人)认为“缺少真正有经验的培训师,培训机构的资质不够”;有8.99%的填答者(17人)认为“接受培训的机会太少,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另有5.82%的填答者(11人)选择了“其他”。

2.5.5 岗位锻炼面临的主要问题 岗位锻炼是促进科技情报人才成长的重要形式,也备受关注。但是,岗位锻炼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有诸多的约束条件。正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那样,42.86%的填答者(81人)认为“机会太少”126.98%的填答者(51人)认为“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19.05%的填答者(36人)认为“与现有岗位关系不大”;7.94%的填答者(15人)认为“机会分配不公”;另有3.18%的填答者(6人)选择了“其他”。

2.5.6 脱产进修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访者全部是在职人员,因此,在探讨脱产进修问题时,他们的倾向性非常明显。统计结果显示,32.80%的填答者(62人)认为“重新找工作的风险大”;29.10%的填答者(55人)认为“对进修效果心里没底”;19.58%的填答者(37人)认为“经济成本太高”;12.17%的填答者(23人)认为“机会不公平”;另有6.35%的填答者(12人)选择了“其他”。

3 实践性: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优化的关键

科技情报工作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专业技术,实现有效信息的有序化,以便降低信息检索成本,提高信息的产出效益,科技情报人才的工作能力正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通过“干中学”而形成的。本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科技情报人才实践性的增强面临着如下两点制约:

3.1 工作内容和方法单一,很难形成学习型的工作方式

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工作原因而产生的一种疲惫、厌倦或烦躁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本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是否在工作中出现过烦躁、焦虑等职业倦怠现象”这一选项,其中有7人选择“几乎每天出现”(占有效样本总数的3.70%),73人选择“经常出现”(38.62%),56人选择“偶尔出现”(29.63%),39人选择“极少出现”(20.63%),另有14人选择“从未出现或从未意识到”(7.40%)(见图6)。加总可得:职业倦怠的平均值为3.11,明显偏高。职业倦怠带来的是工作缺乏动力,对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对日常工作环境感觉厌倦,因此,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打扑克,甚至炒股等。无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职业倦怠,并直接反映了科技情报工作当前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

3.2 在职培训、岗位锻炼等的实践性不强

在本项调查中,工作不足三年的青年科技情报人才占到77.78%。尽管普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但他们对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等的平均期望值高达49.23%和37.11%,远高于全部有效样本的平均值。但是,很多部门负责人担心培训和岗位锻炼会占用工作时间,不重视甚至“封锁”进修、培训信息。同时,很多高校勉为其难地开展了实践性差、理论性强的所谓继续教育,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缺乏相互交叉和融通,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不够。另外,对科技情报工作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认识滞后,甚至停留在传统的“保密”

思维阶段,致使民间资本无法、也无意涉足这一领域。正由于缺乏基于“干中学”的后续人力资本投资机制,没有专业性的社会化培养机构,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优化只能主要依赖于经验积累,而这显然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符。

4 干中学:优化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基本路径

“干中学”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路径之一。在情报筛选、信息分析、研判与预测的复杂过程中,科技情报人才高度依赖于特定的制度安排,往往通过“干中学”的情报工作实践,对知识技能及技术手段等进行总结和提炼,不断调整能力结构与技术路径。随着科技情报工作的市场化、社会化与专业化,科技情报工作者的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也必然是“干中学”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4.1 投资机制

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优化过程就是工作能力的提升过程。借助于“干中学”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依附于科技情报人才自身。其中,科技情报人才个体(及所属家庭)是首当其冲的投资者。本项统计结果显示,科技情报人才自身的“干中学”动力不足,对情报工作的社会及市场价值认识不够,不愿对自己进行后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组织(部门)作为科技情报人才人力资本的实际使用者,无疑需要承担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鼓励并资助科技情报人才积极参与各种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另外,政府也是科技情报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尤其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面对着高达10万的竞争情报人才缺口,政府更加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培育一些专业性情报人才培训机构,为科技情报人才的“干中学”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4.2 流动机制

大批科技情报人才长期工作在体制内,流动性不足。据相关统计分析,科技情报机构人员年流动率约有10%。工作的超稳定性决定了对体制的高度依赖以及对外部信息及形势变化的敏感度降低,通过继续学习和实践锻炼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优化能力结构的动力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科技情报人才的工作特殊性不能成为制约流动的借口,而只是需要建立相应的诚信流动机制及专门的信息保密机制。尤其随着企业对科技情报人才的巨大需求,体制内与体制外、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科技情报人才诚信流动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从而提高情报人才的配置效率。

4.3 激励机制

科技情报人才在科技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发展激励三个方面。具中,发展激励对中青年科技情报人才尤为重要。“给优秀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对具有个人成长导向的员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本项调查显示,青年科技情报人才非常期望能得到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等发展机会。现有激励机制过于强调物质激励,曾经的精神激励机制逐步虚无化,发展激励尚未提上日程,而这恰恰是优化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关键环节。

4.4 评价机制

第7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关键词:药品集中采购;集中招标;制度改革;加大法律力度

一、药品集中采购的发展

药品购销过程中的药品“回扣”现象一直是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瘤毒”,它严重影响着卫生行业的形象,同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这种现象不仅腐蚀了个别医师、药品管理和供销采购人员,败坏了医德医风,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药品流通秩序,而且还为一些假冒伪劣药品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为遏制这一不正之风的发生,减轻人民群众不合理的药物费用负担,我国卫生系统通过不懈的探索实践,不断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1993-1999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处于自发探索阶段,2000-2001年形成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2003-2004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009年卫生部等六部委印发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要求药品采购实行政府主导、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的办法。《意见》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网络垄断和药价虚高等问题。但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医药卫生的发展。

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实施以来仍然存在的问题

1.医药保障权益方无法真正参与其中

我国规定,从属国家的公共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的药材都是以集中招标形式进行采购,但招标工作都是由我国各个省市当地的卫生部门进行安排,多部委也参与其中。而医药保障权益相关部门以及社会保障部门却无法真正参与到招标工作中,不仅有损医院利益,对患者的健康安全也无法做出维护,在整个中标过程中没有话语权。

2.过于注重价格忽略药品质量

在进行招标过程中,许多卫生部门大多都主要看中药品的价格,并将价格作为招标的重要选取条件之一,因此许多价格低廉的药品方更容易拿到各大医院的授权。由于卫生部门等过于关注药品价格而忽略了质量和药效,不仅对医院的名誉有所影响,加大了中国药品市场的恶性因素,更无法对患者的健康进行保护。

3.企业改变生产策略使药品价格不降反升

在国家集中招标制度建立以来,相关部门对招标药品的价格制定出限制条件。但由于药材成本近年来却持续增高,许多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竞标成功率,利用更改主剂量的手段对药品进行改变,例如减少原有药品的分量,改为添加辅助材料成为新型药品,或者将颗粒等改为胶丸,并更改包装降低规格,看似药品价格降低,但是实际上在无形中产生了涨价的效果,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三、规范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建议

1.利用付费方参与方式分散药品审批权

从省内招聘所需要的药品研究学者、医疗机构和社保机构药品使用方面的专家,并向大众征集无公职身份的患者或志愿者组成药品审查小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申请参与招标的各类药品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药品可以参与本年度的集中竞标。这样不仅让利益相关方切实掌握药品的质量和价格,而且避免了药品审批工作过于集中而导致审查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2.在集中招标采购的过渡时期应允许二次议价方式存在

二次议价的本身违反了《招投标管理法》,可能引发向医疗机构、政府采购部门进行商业贿赂;影响省级招标机构的公信力;增加企业的销售成本,使大企业和名优产品在二次议价中失去竞争优势。但二次议价却是最有效的实现药品回扣由暗转明的手段之一。暗回扣滋生助长腐败;而明折扣则可以真正做到阳光操作。为了应对药价虚高,我省已在药品招标中探索二次议价,而且实践已经证明,二次议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药品集中标采购未能实现的降价,并且作用明显。所以在集中招标采购的过渡时期,二次议价的存在不仅不会危害患者的利益,反而能使患者得到真正的实惠。

3.实行分级管理,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了省、市两级药品集中采购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医药采购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责,逐步探索建立了符合各省实际、凝聚集体智慧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就要求:一要加强统一领导,作为领导机构负责重大问题决策,协调并监督各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集中采购工作。二要做好日常监督管理。三要成立工作机构,确保工作落实。结合招标工作实际,省级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应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在内部形成了领导班子、技术组和各工作组的工作机制,班子负总责、集体决策,技术组当参谋、提供业务支持,工作组具体执行、落实到位。三级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实行分级管理,强化了责任意识和部门监督职能,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4.加强业务学习与教育,提高集中采购的效率

首先,药材集中采购机构要聘请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法律意识较强的人员,提升采购机构的整体素质;其次,在机构内部定期对机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制定学习制度,关注国家出台的法律以及医改政策,增强对机构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三,聘请专业法律界人士以及医疗界资深专家开展采购业务知识讲座,提升采购机构的整体业务能力和自身道德素质,加大采购的效率。

5.建立平台,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督

建立医药集中采购监督平台,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招标公告、企业报名、招标文件下载、资质审核、投标报价、评标等流程均通过平台网上运行,实现平台的科技预防功能,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招标采购工作的影响。工作人员均与医药采购服务中心签订了保密协议,分权限登录平台,平台将自动记录登录、修改、变动的痕迹。同时监督部门通过监督密码可随时查看招标和日常采购、销售情况,保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透明有序。

6.完善药品采购有关法规,用法律手段保障集中招标采购顺利开展

仅靠“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来保障患者等的利益,是不切实际的。集中招标采购要防止腐败,就要有坚实的法律基础,用法律的约束力做后盾,触犯法律将接受严厉的惩罚。依法治理,方可让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真正公开、公平、公正。

四、结语

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模式仍不够完善,存在许多制度上的漏洞使我国药品采购行业长期处于混乱当中,我们只有加强自身和各个机构的法律意识,约束自身行为的同时加强对采购制度的管理和对采购人员的监督,一定能够使采购事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提高我国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邓东明,黄复润,董正蓉,马丹晓,莫仲莲,刘小星.药品采购调整细节与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

第8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外国常驻新闻机构,是指外国新闻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分支机构。

本条例所称外国记者包括外国常驻记者和外国短期采访记者。外国常驻记者是指由外国新闻机构派遣,在中国境内常驻6个月以上、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职业记者;外国短期采访记者是指在中国境内停留期不超过6个月、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职业记者。

第三条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依法保障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的合法权益,并为其依法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提供便利。

第四条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进行采访报道,不得进行与其机构性质或者记者身份不符的活动。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以下简称外交部)主管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事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有关事务。

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受外交部委托,办理本行政区域内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事务。地方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有关事务。

第六条 外国新闻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常驻新闻机构、向中国派遣常驻记者,应当经外交部批准。

第七条 外国新闻机构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常驻新闻机构,应当直接或者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向外交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由该新闻机构总部主要负责人签署的书面申请;

(二)该新闻机构情况介绍;

(三)拟设立机构的负责人、拟派遣的常驻记者以及工作人员情况介绍;

(四)该新闻机构在所在国设立的证明文件副本。

第八条 在中国境内设立常驻新闻机构的申请经批准后,该常驻新闻机构负责人应当自抵达中国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持本人护照到外交部办理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证;其中,驻北京市以外地区的常驻新闻机构,其负责人应当自抵达中国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持本人护照到外交部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办理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证。

第九条 外国新闻机构申请向中国派遣常驻记者,应当直接或者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向外交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由该新闻机构总部负责人签署的书面申请;

(二)拟派遣记者情况介绍;

(三)拟派遣记者在所在国从事职业活动的证明文件副本。

两个以上外国新闻机构派遣同一名常驻记者的,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分别办理申请手续,并在各自的书面申请中注明该记者所兼职的外国新闻机构。

第十条 向中国派遣常驻记者的申请经批准后,被派遣的外国记者应当自抵达中国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持本人护照到外交部办理外国常驻记者证;其中,驻北京市以外地区的常驻记者,应当自抵达中国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持本人护照到外交部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办理外国常驻记者证。

外国记者办理外国常驻记者证后,应当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办理居留证。

第十一条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变更机构名称、常驻地区等事项,应当向外交部提交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办理变更手续。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变更负责人、办公地址等事项,应当在变更后7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外交部;其中,驻北京市以外地区的常驻新闻机构变更负责人、办公地址等事项,应当在变更后7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外交部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

第十二条 外国常驻记者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的,外国常驻记者应当提前向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延期手续;逾期不办理的,视为自动放弃外国常驻记者资格,其外国常驻记者证将被注销。

第十三条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拟终止业务的,应当在终止业务30日前告知外交部,并自终止业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到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办理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证及其常驻记者的外国常驻记者证注销手续。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连续10个月以上无常驻记者,视为该机构已经自动终止业务,其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证将被注销。

外国常驻记者在中国境内居留时间每年累计少于6个月的,其外国常驻记者证将被注销。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应当在其常驻记者离任前到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办理该记者外国常驻记者证注销手续。

第十四条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证、外国常驻记者证被注销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外国常驻记者证被注销的记者,其记者签证自注销之日起10日后自动失效。

外国常驻记者证被注销的记者,应当自外国常驻记者证被注销之日起10日内持相关证明,到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签证或者居留证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 外国记者常驻或者短期采访,应当向中国驻外使领馆或者外交部授权的签证机构申请办理记者签证。

第十六条 外国记者随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长、王室成员或者高级政府官员来中国访问,应当由该国外交部或者相关部门向中国驻外使领馆或者外交部授权的签证机构统一申请办理记者签证。

第十七条 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

外国记者采访时应当携带并出示外国常驻记者证或者短期采访记者签证。

第十八条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可以通过外事服务单位聘用中国公民从事辅助工作。外事服务单位由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指定。

第十九条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因采访报道需要,在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后,可以临时进口、设置和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

第二十条 外国人未取得或者未持有有效的外国常驻记者证或者短期采访记者签证,在中国境内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其停止新闻采访报道活动,并依照有关法律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外交部予以警告,责令暂停或者终止其业务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证、外国常驻记者证或者记者签证。

第二十二条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违反中国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依法处理;情节严重的,由外交部吊销其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证、外国常驻记者证或者记者签证。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8年10月17日起施行。1990年1月19日国务院公布的《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新华社北京讯,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9篇:集中采购计划范文

杭州口碑比较好的课外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

杭州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下城区】朝晖校区

 

【其他机构也不错哦,可以多咨询几家】

杭州精锐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2339

【下城区】延安路学习中心

杭州智康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2258

【下城区】新华路校区

杭州纳思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5048

【下城区】建国河滨校区、延安校区、庆春中都校区、东新园校区

杭州京翰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77678

【下城区】文晖校区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高三学员

【热门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奥数作文阅读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温馨提示:400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了解快!

********************************************

对于会做的题目。对会做的题目要解决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如果出现跳步往往就会造成丢分的情况,因此,答题过程一定规范,重要步骤不可遗漏,这就是分段得分。

对于不会做的题目,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大题分几小题的,一种是一大题只有一问的。对于前者,我们的策略是“跳步解答”,第一小题答不出来,就把第一小题作为已知条件,用来解答第二小题,只要答得对,第二小题照样得分。对于后者,我们的策略是“缺步解题”,能演算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强求结论。这样可以比较大程度地得到分数。

题目本身是解题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别是每卷必有的选择题中的题干中有许多解答该题的规定性。例如: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选一项还是两项等,这些一定要在读题时耐心地把它们读透,弄清要求,否则是在做无用功。

重视检查环节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