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运营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1年11月11日,主打校园交友的师兄帮帮忙上线,并很快获得了薛蛮子、IDG的投资。做师兄帮帮忙之前,申磊认为学生市场充满想象空间。后期他渐渐发现,学生并不是一个垂直人群。“很多选择切入这个领域的人可能和我们当初的想法一样,认为学生就是特定垂直的族群。”但其实学生群体的分化是特别严重的。申磊对《创业家》记者说,学生也有特别的爱好、不同的专业等,即便有共性的需求,比如恋爱、学业、就业等,但只依赖这些方向,很难把这类人聚合到一起。
申磊认为,师兄帮帮忙在移动端错过了很好的机会。回想2012年底之后的一年,整个公司的精力都在PC端。“之前的调研害了我们。”2012年,申磊曾做过学生调研,当时发现整个智能终端的普及率不到20%,谁知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就提升到50%以上。
“实际我们在2011年做这款产品的时候,陌陌也刚做不久。”申磊感到遗憾,认为自己走了一些弯路。“比如推荐师妹,根据兴趣打标签、升级,鼓励用户分享,努力提升用户体验等等,其实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是挺动摇的。你搭一个社区平台,看上去是万能的,又能解决学生的各类问题,又希望有人帮你,其实这反而在社区的运营层面上是个大忌。”申磊说。
做交友恋爱社区,还是做成一个真正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的网站?申磊当时面临这样的选择,左右摇摆中浪费了一些时间。他后来总结,社区运营早期就是要切入一两个点,随便选一个深耕,都有很大空间。
产品到底解决了用户哪些需求和痛点?申磊说,这个问题当时自己并没有想清楚。“我们一直主打UGC,一直鼓励用户产生内容,干巴巴地把社区做起来。说实话,挺难的。”申磊对《创业家》记者坦言,希望后来的创业者不要再陷入特别细节化的思考,CEO要做的是把握用户需求,解决大方向的问题,而不是在细节上浪费太多时间。
申磊认为,社交类的产品能够做起来,要基于两种模式:一种是强关系,以情感为纽带的,微信、人人网都属此类;另外一类是基于陌生人的社交,这种社交更加短平快。
面对新的环境,郁亮如此解释近期频繁的几次探访:“我们需要用新的思维来改造我们自己,我们去阿里、腾讯,并不是为了学习移动互联网工具,我们缺的不是工具,缺的是思维。”
也许,之前的小动作仅仅是开始,在房地产的下半场,万科将更好地运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思维进行深度转型。
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
第四个十年,万科面临的不仅是行业“天花板”逼近,还有保利、绿地、万达、恒大、碧桂园、中海7家跨过千亿门槛的“追兵”,更要面对互联网改变传统产业的浪潮。
面对新的行业形势万科不得不思索新的思路和方向。早在几年间,万科进军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挥师海外,这些细微的变化已经在悄无声息地进行。
到了2014年的2月4日,曾声称要从棺材里伸出手阻挠多元化的王石也对外坦言:万科“再次由专业化向多元化过渡”,未来会建医院、学校等城市配套,从一个重资产公司转变为一个轻资产重运营的公司。
“万科的主业还是房地产开发。”毛大庆强调说,万科将形成“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一体是住宅,两翼是住宅产业化和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商,尤其是做服务商是万科今后的方向。这即是去年 6 月末,郁亮提出要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战略目标。
“今后在社区的服务力度会更大。比如在北京,以前很多朋友说要看第五食堂,我说那你就去长阳半岛吧,很无奈,因为只有长阳有。”毛大庆说,但在今年会开五六个邻里家、第五食堂。还会在社区大量推出社区养老和医疗服务。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一轮多元化发展中,不论万科做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或是建医院与学校,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都将会深层次的介入房地产的流程,如房产金融、电商营销、物业运营。
万科利用大数据进行定位推广和运营的尝试更多了,如万科物业在部分万科社区设立了“幸福驿站”,为业主解决末端配送问题,万科还表示今年将会试水建立在大数据体系上的物流园。
这一转型举动,在杭州良渚文化村这个大实验田中或许可以看到更为大刀阔斧的革新。万科在此设立一卡通,推进小镇驿站,开通社区APP “新街坊”,试图通过社交、O2O等方式将业主与社区周边的商户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用好这张“网”
“当新时代的大幕揭开时,传统企业应该做的,不是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是理解新的规则,寻找新的伙伴,运用新的工具,将原有的业务做得更好。”万科在2013年年报中说的这句话,足以证明其在寻找和互联网的结合点。
“郁总自己说过,与其让他来讲互联网有多重要,不如带队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万科内部人士说,尽管现在万科还没有很明确的一条路,但路总是要一步步尝试出来的。
在丁祖昱看来,在房地产的上游开发环节,互联网对其影响并不大,主要影响发生在房地产的营销、物业管理和地产金融等方面。从营销层面来看,一些开发商利用电商蓄客的方式已相当娴熟。在后期运营服务方面,花样年和龙湖、世茂、绿城等很多企业都在尝试搭建网络平台,这些都是万科可以深入尝试的地方。
冯仑就提出,从长远看,互联网会改变一切传统行业,甚至有可能消灭酒店。他提出,有网站签约了非常多可供短租的房子,有服务人员,也可以居家做饭,价格比酒店还便宜,这将深刻影响传统酒店发展。王石也说:“在大数据时代,完全不懂房地产的人也可以用新的载体和方式来颠覆,搞房地产销售。”
或许,万科需要更大胆的尝试。近日,有万科粉丝写了一封《致万科高层的万言书》,建言“万科如何转型,如何颠覆房地产行业”,这名粉丝建议万科要植入互联网基因,可以成立一家子公司――“乐家园”,以互联网的思维来开发房地产。
这名万科发烧友说,乐家园可以引进一批优秀的互联网相关人才,建立起几支专业的房地产网络运营团队。可以让客户参与到房子的设计及建造中来,接下来建立乐家园的官网、论坛以及官方微信、微博。
毛大庆对此评价说,“公司很多人都看过这篇文章,让人印象深刻”。尽管万科是否会去实践还存疑,但万科高层显示出更加开放的思维。在万科公司年会的讲话中,郁亮提到一家企业房地产导购网站“房多多”,他说:“虽然这家企业成立不到3年,体量也不是很大,但它已经找到了与互联网的结合点”。
世茂集团副总裁蔡雪梅此前就告诉记者,受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影响,行业壁垒将被打破,过几年后可能会有一些全新的地产商业模式诞生。她的判断是,2014年大家仍处于摸索阶段,还不会有成果性的东西出来。但世茂开始大力摸索,推进云服务等网络手段,并转型生活方式服务商。
社区革命
“我们过去说盖有人住的房子,现在改成有人用的房子”,郁亮如是道。
从2013年10月底开始,万科在与投资人交流时,最常提到的一个数据是48万套――这是万科1999年以来竣工物业的套数,而万科为其中大多数提供物业服务。而在未来5年,万科服务的社区可能增加到500个至600个,其中包含了100万住户、约800万的人口规模。
在这一年,万科开始提出社区服务全面升级。北京房山区的中粮万科长阳半岛建立起社区菜市场、第五食堂、华润万家、洗衣店、药店、银行,这被万科戏称为“五菜一汤”。毛大庆则表示,今后服务还将更加细化,今年会突出关于社区医疗和社区老人的居家护理。
仅如此还远远不够,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提升社区运营,使之成为可持续赢利的平台。万科确实一直在做着打通社区上下游服务链的事:整合业主和商户资源,将社区配套推向线上,开发APP入口,增加“支付”环节,完善生态融合。
当万科兴致勃勃地向阿里巴巴、腾讯、小米、海尔学习互联网的时候,它手里已经有了一款前卫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住这儿”APP。去年光棍节那天,这款万科业主专属软件已经上线。
此款App可以报修、咨询、查询等,比如投诉随便放人进小区的保安,预约漏水管道的维修,给火锅店“补血”(点赞)或者“砍一刀”等等。毛大庆表示,万科今后会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将金融服务变得更加便利化、互联网化,符合现代消费趋势。
上述万科内部人士还透露,万科在今后的社区运营商,会更加重视网上平台,北京万科近期就将和淘宝旗下的移动餐饮服务平台“淘点点”展开合作。淘点点主要提供外卖和点菜两大功能,可以方便地搜索到附近的盒饭、水果、饮料、蛋糕等外卖信息,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自助下单、付款,享受外卖服务。
另一家南派开发商花样年在社区上的尝试最为大胆,花样年将重心倾向于其物业服务“彩生活”、社区金融等板块,物业不收费通过社区O2O来获取运营利润。
构建生态系统与平台
在拜访一圈回来之后,万科倾向于像阿里、腾讯和海尔一样,构造属于万科的新生态系统。
在住宅开发时代,万科的生态系统比较单一,围绕着住宅开发环节的,无非是融资、买地、建筑设计、销售、物业服务,在生态链中,涉及金融机构、政府,以及作为上游的建筑设计商、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的业主。
当万科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后,所面临的局面已经不同,万科要做商业地产必须对接商户,做养老地产要对接医疗机构,尤其在下游运营部分,面对48万套住宅的客户、社区8000家供应商这一大规模的自有物业数据,万科必然要构建一个新生态系统,牢牢掌握上下游产业链。
尽管今后的路还很长。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成为一个具有黏性的平台,不可不做金融。万科的战略已经非常清晰,建立一个金融平台,整合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
万科入股徽商银行,表明万科转身金融平台的决心已定。关于这一点,毛大庆就声称,万科下一步的商业模式将与苏宁、阿里巴巴、菜鸟网络等的商业模式如出一辙,将产业链的上下游全线打通,利用万科充沛的金融资源为其提供服务,吃定供应商和业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或许,这只是万科转身金融的一小步,国内某商业杂志(《商业价值》)甚至评价说,这是万科学习美国铁狮门“地产运营公司――到服务公司――再到投资公司”的发展路径的第 2 步的开始。因为步入存量房交易时代后,按照王石的说法,房地产做到最后就是金融。
1984年,从死气沉沉的英国大型银行辞职后,Tim加入了当时隶属于Next Fifteen传播集团的科闻100,但当时这家日后成为英国第二大独立公关公司的机构员工总数只有区区六人。Tim不为别的,只为伙伴们与他有着一样的想法一愿意迎接变化,愿意与改变世界的公司一起工作。结果,他们真的迎来了一家愿意改变世界的公司――微软。
随着微软的国际化,科闻100也随之走上了国际化之路,十年间在全球建立了很多分公司。与国际化之路同步的是,Tim第一时间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竞争,数字革命对纸媒、传播手段以及对公关公司作业方向都将产生影响。在对数字媒体的特性精研之后,Tim总结出网络传播的一个等式:“传播价值=内容质量×分享能力”。
在纸媒时代,内容写作者得劝说编辑这是最好的内容,经过无数的讨论之后才能上稿。对于购买的媒体(Paid Media),企业给张支票就可以拿到版面和广告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内容能够获得别人的关注。在赢得媒体(Earned Media)时代,内容做得好看时才会有人关注,赢得好口碑,社会化媒体即属于赢得的媒体。在这个阶段,传播者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创造怎样的内容才有意义,“因为创造内容只是等式中的一半因素,分享能力则成为网络时代重要的另一半,两者兼而有之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Tim说。
在内容的分享上,以往纸媒要依靠各个分销点的销售进行传播,由其他人协力来完成。但在网络上,内容的分享和推广都成为创造者自己的事。创造者自己要有建设社区和管理社区的能力,在iPhone上创造人们热衷下载的软件的能力,在社交网上粘连人群的能力。传播者的技能已不单局限于文字,而是向视频制作者和软件开发者综合发展。
在这方面,思科的社区运营颇为令人称道。思科的社区里软件工程师云集。思科为其提供各种技术建议、视频介绍,还以iPhone、iPad版的形式提供自己出版的电子杂志。工程师们热衷于在社区里分享技术知识,第一时间得到同行的帮助,互动交流。同样,美国的一些设计杂志也利用Twitter最好的设计内容,人们将此作为获取最佳资源的宝贵途径。
技术不仅改进了内容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更是对诸多产业的作业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福建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地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丰泽区,其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建设的老旧工业区。近年来,随着泉州行政中心东迁,中心城区东进步伐加快,丰泽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主动把握城市化的大趋势,及时出台产业“优二进三”政策,以老旧工业区改造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2010年,以领SHOW天地为核心区域启动成州工业区的改造建设,推动片区业态由工业小作坊为主的传统工业向广告文化创意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工商部门立足实际、对接政策,成立专门机构,抽调得力干部进驻园区具体指导,为创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作出突出贡献,使老旧厂房焕发了新的生命与活力。2012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亲临园区视察,高度赞许,称之为“旧厂房开辟新天地”。
一、速度快、效益好
福建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总规划范围约1050亩,其中,规划改造老旧工业厂房175幢,占地约630亩,以坪山路为界分东、西两个区。目前,西区已基本完成改造的核心区域占地187亩,厂房37幢,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已有220多家广告企业和广告配套企业入驻,吸引5200多名以80、90后为主的,其中不乏海外学成回归的年轻创意人才在此创业就业。园区改造建设从2010年提出构想开始,经历立项审批、规划设计、租楼搬厂、改造建设、意向招商等大量复杂的前期工作,到2011年底正式开园运营,短短两年,废旧老工业区实现华丽转身;开园后经历两年多运营发展,先后获评市级广告文创产业园区、省级广告产业园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2014年4月正式获颁为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实现园区快速成长,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为“五个满意”。
企业满意。园区老企业通过旧厂房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增加资产收益。入园企业通过入驻专业园区、加入产业联盟,有效整合上下游企业,实现产业协同,快速发展壮大。园区已成功培育孵化皇品微电影等3家文创企业,在海交所成功挂牌;预计今年内,将有1家文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有望成为我省首家在新三板成功上市的文创企业。同时,园区每年承接、承办各种论坛、研讨、展会、沙龙等交流研讨活动100多场次,在为入园企业带来强大信息流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开阔眼界、跨界交流的绝佳机会,为文创企业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创意环境。
社会满意。通过园区的改造建设,片区的道路、电网、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同步改造,片区景观不断提升,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园区投入运营以后,片区聚集大量企业并带来丰富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社会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园区同时还与驻地高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大学生整合资源、对接产业、实现梦想。目前,园区共为周边群众创造近1000个工作岗位,每年吸纳超过5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此就业创业。
运营商满意。园区改造建设后,产业聚集效应发酵,片区整体价值大幅提升。运营商既获得了展示专业、实现价值的工作平台,也从园区运营中获得了合理的利润。园区的成功运营模式,为运营商今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商业模式和参考范本。
工商部门满意。2014年2月,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评估专家组莅临园区评估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园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是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建设的范本,政府负责建机制、搭平台,把园区运营、配套服务交给懂广告需求的专业机构负责,符合财政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初衷,实现了广告产业园区建设的设想,是专家们心中心仪、理想的广告产业园区。
政府满意。园区2013年实现产值13亿元,上缴税收1.2亿元,分别比改造前提高近10倍和20倍。园区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有效反哺本地实体产业,助力本地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如:园区内的广告创意企业立足本地食品行业成熟的产业基础,帮助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创立自有品牌、开设专营店、提高产品附加值,把产品价值微笑曲线的两端留在本地。
二、导向明、机制活
园区改造建设过程是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把政府的政策引导优势与民资的高效灵活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平台支撑、多方参与”的园区发展格局,促使园区改造建设快速推进。
(一)政策引导
泉州是“中国品牌之都”,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民营经济发达,经济总量连续15年位居全省第一,每年广告需求超过百亿元。但是,泉州2000多家小微广告企业在单打独斗的状态下,无法为本地品牌提供服务。立足于泉州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广告市场需求,我们以创建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为载体,研究出台和认真实施市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福建海西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发展暂行规定的通知》《丰泽区加快发展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丰泽区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专项鼓励扶持政策,工商部门发挥行业指导优势,吸引本地广告和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协同,推动园区向专业产业园区快速发展
(二)政府主导
项目启动时,就制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分批实施、多元投资、统一运营”的原则,明确园区改造建设三种类型(即:对成型的居住区、写字楼、商业楼等,保留原状,作为园区生活和公共配套;对标准工业厂房,引导企业采用产权、主体结构、用地性质“三不变”的方式,按照规划改造为创意办公及园区配套;对简易搭盖和老旧厂房,引导企业采用“三旧改造”的方式,按照规划重建为商务楼宇),为园区改造建设奠定总基调。在省、市工商局的关心支持和悉心指导下,认真对照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工商广字〔2012〕48号)的要求,精心编制并分步实施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位对接、高位起步,全面加强园区的软硬件建设。制定《园区厂房改造和入园企业审批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园区改造建设的要求和方法、招商选资的方向和条件,切实加强园区改造建设、运营发展的管理和指导。
市场运作。在政府主导的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框架下,园区积极引进纯民营的投资机构和专业运营商进行改造和运营,把园区改造的投资、详规、建设、招商、运营等大量具体事务交由民营企业在政府指导下,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最优运作。在工业厂房的改造过程中,形成业主按规划自行改造、业主租予投资方按规划改造、业主与投资方合作按规划改造等多种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诉求,促使改造建设平稳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园区投资方已投入2.6亿元用于核心区域领SHOW天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厂房改造。
(三)产业配套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被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社区就是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典型案例,通过构建该智能社区,改变了社区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社区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性的、智能化的综合社区服务,是物联网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体现。本文将对智慧社区的系统架构以及云系统平台进行分析,为实现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社区提供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智慧社区 应用系统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人口管理的重要模式,同时社区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成熟的表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社区的兼容性和互联性较差,相关技术及产品的应用率低等,因此我国城市社区仍然未能实现全面的智能化,这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协调的,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构建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社区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社区
1.1 智慧社区的系统架构
根据智慧社区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不同特点,可以将智慧社区的系统架构分为设备层、应用层以及增值服务层。其中设备层就是由社区内部的相关电气设备以及智能化的家居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所构成的,包括家庭安全防御设备、社区照明设备、社区摄像头、报警设备、可视化对讲设备、家庭智能终端以及社区停车场的相关管理设备等;而应用层主要包括智能家居及智慧社区两个不同的系统;而社区的增值系统可以是社区的物业,也可以是专门的服务提供商。
1.2 智慧社区的云系统
通过构建智慧社区的云计算平台,能够为社区服务与管理提供计算以及数据存储等功能,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管理的智慧化程度。云系统的服务重点是为智慧社区中各个不同的子系统进行相应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是提供数据的来源。云系统计算平台能够为智慧社区中的智能家居系统、智慧商务系统以及智慧养老和智慧安全防护系统等提供有效的云计算服务。
2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社区应用层
2.1 智慧家居的管理平台
智慧社区中的智能家居的管理平台主要是以社区中的家庭作为管理单位,将居民住宅作为平台,通过应用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家居生活中的相关设备以物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而实现了全面的信息交换,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更科学合理的进行时间安排与规划,同时还能够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在对病人的照顾中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实现的全面化的智能安全防护。智能家居的管理平台当中主要由家居的安全防护系统、家庭医疗服务系统和智能化家电平台所构成。
2.2 社区的物联网管理平台
社区的物联网管理平台是在智慧家居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的结果,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生活需求。
2.2.1 一卡通系统
该系统功能的发挥以社区家庭中现有的宽带网络为依托,同时将小区中的门禁系统或者小区中停车场系统的RFID卡作为载体,实现了社区运营、管理与服务的一卡通。社区居民持有该卡能够享受到社区的各项智能化服务,例如社区中的相关物业服务、社区中的增值服务以及相关加盟商的会员服务等,极大的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
2.2.2 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该防护系统中包括了电子巡查功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以及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等,可以实现对社区居民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进而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全和舒适的社区环境。该系统还能够同家居的安全防护系统相联系,当社区面临紧急情况时可以立即启动社区的应急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得到相关警力的支援,因此有效的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安全。
2.2.3 社区智能医疗系统
该系统可以为社区居民建立以家庭为单位或者以个人为单位的健康电子档案、相应的电子病历等,并将以上信息纳入到数据库中,这样就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智能化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将社区及家庭的医疗系统实施有效的结合,因此可以对社区的患者提供远程的病情监护,进而省去了患者奔波的环节,有效的提高了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2.2.4 社区智能物业管理系统
该系统中将远程智能抄表系统、楼宇间对讲系统、报备与保修系统、社区停车场的管理系统以及来访客的管理系统等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因此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物业管理服务,不仅提高了物业服务的水平,同时还降低了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2.3 社区的网络服务平台
社区的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在通信网络和宽带网络的基础之上,实现物业管理、政府机构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有效联系和信息沟通,实现了社区生活的智能化安全管理以及智能化办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社区的网络服务平台当中将社区的物联网管理平台中的相关功能进行了融合与延伸,同时也为社区的商户提供了相关的智能化服务,有助于社区商户开展经营活动。
3 结语
本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了面向城市社区居民的智慧社区架构。智慧社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成熟并应用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在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居民为中西,为社区居民提供智能化服务为目标,构建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城市智慧社区,满足城市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远明,徐宏炜,徐艳艳,程有娥.基于MPEG-4和IP组播技术的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11):38-41.
[2]齐学忠,廖学峰,张小娟,王彩霞.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与性能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28(11):175-17.
[3]马瑞芳,王会燃,林慧琳,顾文媛.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的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24(12):78-90.
[4]卢志俊,黄若函,周招洋.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5,09(17):191-192
作者简介
樊雨微(1999-),女。现为陕西省西安中学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治理。
关键词:低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A
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细胞。在加剧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地球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劣,如何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与家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主要的生活场所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种可持续的人类聚集模式---生态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理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坐标。如何致力于构造一种和谐的低碳生态社区也成为各国学者纷纷探讨的重要课题。城市低碳生态社区旨在将低碳的理念融入生态社区的规划,从而构建体系上低碳,功能上生态的和谐新社区。低碳生态社区不仅仅是缓解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1.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与特征
1.1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
在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中,低碳城市的内涵最初的以减少碳排放为主的狭义观点发展为现在包含社会、 文化、 经济、 环境的综合课题。低碳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1]。
低碳生态社区作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是指在社区规划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生态技术为手段,设计、组织城市社区内外的空间环境,最高效最少量地利用能源与资源,营造一种自然和谐,低碳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居住环境。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学的范畴,而应是一个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外部因素于内部环境、社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人类和谐的居住环境。
1.2低碳生态社区的特征
1)生态和谐性
低碳生态社区的低碳生态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生态性,主要指高质量的环境指标,以绿地为主的住区结构模式,充裕的自然空间,较好的自然亲和性(2)。社区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将生态观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可以拥有更为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社区必须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性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低碳生态社区应是一种多功能的社区,体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人车分流,绿色建筑、生态步道等思想融入建设中。
2)低碳循环性
低碳循环性主要体现在社区规划、能源结构与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低碳生态社区运营所采用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建设低碳建筑,倡导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尽可能选用低碳产品。同时,低碳生态社区应该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区域化发展,提升整个所生态化循环。
3)系统高效性
低碳生态社区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必须是高效益的流通转换。低碳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应以“低碳化”为指导原则,追求城市的紧凑、舒适和宜居;从本质上改变能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实现经济、生活的高效化和集约化。
2.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实践
2.1国外低碳生态社区实践基本概况
低碳生态社区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图1),社区的人口规模都相对较小,300人以下居多,外国相关学者曾根据生态社区所处的位置、规模大小等特征将其分为乡村生态社区、城市绿化带地区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和生态城镇等四种类型(3)。
图1.全球生态社区分布情况(来源:/4)
而国外外生态社区的建设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开发棕地,减少城市的扩张,保护生态环境。(2)提倡绿色出行,通过采取限制停车位设置、进行道路路面特殊铺装等措施,积极倡导非机动车的应用。(3)有效利用能源,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与建筑的节能设计。(4)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性。
2.2国外生态社区实践分析
国家 社区名称 低碳理念 实现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途径
英国 BedZed生态村 零耗能
产居综合型
(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社区) (1)再生能源: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及风力发电。
(2)环境绿化:设置屋顶花园。
(3)低碳建筑:建筑材质与功能设计采用可循环材料
(4)资源循环:采用可回收再生及低耗能绿建材。
(6)绿色交通:外出更有全社区的绿色共乘俱乐部和公共交通系统。
阿联酋 Masdar零碳城 “零废弃物”
“零车辆 (1根据以产带居的开发思路。
(2以绿色低碳为核心,以绿色环保等相关产业的研发为主导,将知识密集型与人力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3:政府强力支持,在用地、招商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4)技术创新:新能源、环保材料利用,实现社区真正的绿色低碳。
德国 弗莱堡Vauban社区 光能发电自行车管制系统 1.vauban社区发展出“学习型规划(planningthatlearns)”的模式。结合民众参与和共同治理。
2.无车社区和“零容忍停车政策
3. 建立低碳生活观念:透过Vauban论坛负责的社会工作,居民进行更多的社区活动。
4.建立光能发电系统于能源循环系统
2.3国内低碳生态社区实践概况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低碳社区的研究处于摸索阶段。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以低碳为口号,同时万科、万通、郎诗、当代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策略联盟也发起了低碳绿色运动。
固然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我国实际的国情与现状,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和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从社区规模而言,我国的社区人口在5000-10000人,这无疑从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建设低碳生态社区的难度。从组织管理而言,我国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生态保护重视度不够。从评价指标体系而言,未建立合理的低碳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进行界定,这些都是我国低碳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4、低碳社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与运营体系中,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与使用管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实现它们的分步发展与整体协调是实现低碳生态社区的重要途径。
4.1 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
1)土地布局规划: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的空间布局形态。城市的活力在于不同城市功能的混合和人类活动的流动,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为土地使用的混合和多元化提供可能(5)。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使居住区与商业区彼此分离,从而造成多样性城市生活的消失,人文气息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因此,在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中,应首先抛弃功能主义的束缚,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社区中合理布置商店、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增强社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创造更好的邻里关系,也可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交通系统规划:步行交通系统与绿色出行方式。社区对内交通应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保障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以减少居民的出行需求,已达到减少机动车交通为目标。同时在社区对外交通规划中,为营造低碳生态社区,社区内应提供良好的交通联系,包括公交车线路和轨道交通线路,倡导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倡人们采用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
3)社区生态环境系统规划: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应注重内在各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各种生态流的畅通(6),使社区生态系统向有序理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利用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中和”功能,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增加社区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交换,保持社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4.2 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可持续性
1)建筑的高效节能设计:绿色建筑应注重使用保温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同时高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自身达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状态。具体做法如可在建筑的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的作用;采用外墙隔阴和屋顶隔热的措施,控制建筑物对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减少耗能与空调费用。
2)健康环保建筑材料:在城市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中,采用的健康建筑材料不仅仅是人们对安全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可以减低这类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延长住宅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3 使用管理与运营体系的可持续性
中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少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只有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养成节俭的消费观念,低碳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才不会断在最后一个环节。构建低碳生态社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其规划设计到后期管理都应注入低碳生态的理念与意识,这不仅仅是针对于居民,也要针对于规划者与管理者。居民在低碳生态社区构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自觉参与,积极献策,社区的主体是人,因此,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才是建立低碳生态社区的最终目标。
5 低碳生态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1)生态化 研究居住区可持续发展中强调生态极限问题,在充分考虑社区承载力,环境容量负荷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应极限高度来规划建设低碳生态社区(8)。低碳生态社区会尽量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等自然条件。可应用深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安全等理论指导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同时将健康住宅理念融入规划理念。
2)人文化 低碳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地体现人本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怀。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及NGO的各方面协调组织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机制体系,并着手于社区实际,采取长期而整体的建设策略(7)。国外一些新的理念如“开发权转换”(TDR)和灵活分区(FZ)都可以为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提供新的规划思路。
[1]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
[2]沈清基 关于生态社区的思考[J] 华中建筑,2000,18 99-103
[3]Hugh Barton.Sustainable Communities[M].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2000. 68.
[5] 王潇文“. 白地”、“棕地”及其它: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研究[C].200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
[6] 谢更放 城市低碳社区规划的理论构架与实施策略研究[D] 长安大学
社区巴士伤不起
2010年底,长沙市政府和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在湘江世纪城开通了106路社区巴士。马涛的家就在这个小区,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非常高兴,“以后在社区门口就可以坐这趟车直达学校了!”
马涛一般是周末回家,但由于周二是奶奶生日,所以尽管周三一早八点钟有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他还是决定回去,“大不了明天起个早,而且现在小区门口不是新开社区巴士了吗?坐最早的那趟,赶上专业课应该不成问题!”为做到万无一失,马涛回家时还特地跑到小区门口的站台,确定最早班的社区巴士时间。
第二天早上6点钟,马涛就起床了。冬天的早晨特别寒冷,呼呼的寒风刮得马涛不停打冷颤。“从家到小区门口也就一公里路,平时没觉得有多远,今天怎么走了好久还不到呢?”马涛提着大包小包的双手已经被勒得有些受不了了,不过他转念一想,“这算什么,那些老大爷老奶奶从外面买菜买米回来,不比这个更辛苦吗,坚持就是胜利!”马涛加快脚步,终于在17分钟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到达了社区巴士车站。“要是社区巴士能够开进小区,就轻松方便多了!”
“哇,这么多人!”马涛被眼前的情景给吓到了,说不上人山人海,但是用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看看表,6:47,还好,没有错过6:50的早班车,马涛暗自高兴,不过可能寒风刺激了马涛脆弱的胃,他觉得肚子隐隐作痛。
1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巴士的踪影,不少人踮起脚尖紧盯着巴士到来的方向,可是除了失望还是失望,真是“千呼万唤驶不出来啊!”“这车怎么回事呢,怎么还不到,我上班都要迟到了!”马涛身旁的一个中年妇女看着手表抱怨道。“别急,这趟车几乎每天都不准点,不知道会等多久,你要是实在赶时间就别等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不慌不忙地说。马涛顿时有些不满,“站牌上写着的早班时间这么不靠谱啊?”不过算算时间,再等十分钟也还来得及。
又一个十分钟后,迟到的社区巴士才从停满社会车辆的马路中“突围”,缓缓靠站。马涛终于看到希望了,原本以为会很难挤上车,可是出乎意料,还在站台上的候车居民已经屈指可数。偌大的巴士里面冷冷清清地坐着不到10个人。刚行驶不到5分钟,巴士就停在路上了。以为是红绿灯,可是13分钟过去,巴士还没有启动的迹象,原来堵上了。马涛一边焦急地反复看手表,一边捂着肚子,“再堵的话就要憋不住了,快走吧!”马涛暗暗祈祷。正在这时,一位等得不耐烦的乘客问驾驶员还要堵多久,驾驶员解释道:“这条公路是快速干道,因为车身比较大,只有到前面路口才能转弯掉头,大型车辆多,红绿灯间隔短,早晚高峰起码四五个红灯才能过,耽搁40分钟时常有的事。”听到这里,马涛最后一点希望彻底被摧毁,“看来今天我因为社区巴士注定杯具了!”
向黑车“取经”
自从社区巴士开通之后,马涛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社区附近的黑车只增不减。“我经常会看见社区门口等候着一排排黑车,一看见居民在站台等车都会主动上去拉客;每次公交车靠站下客,就会有不少黑车司机前去招揽生意;甚至走在小区里,随时都可以看到黑车的身影。”马涛非常疑惑,政府多次严查黑车,这黑车的生命力怎么越来越强,生意越来越好了?一次搭乘黑车的经历,让他的所有疑问得到了解答。
星期五的下午,马涛照惯例带着电脑回家。由于不赶时间,马涛决定再次乘坐社区巴士。来到站台,等了35分钟,巴士还没有到来。“呀,看这天色要下雨了!”马涛没有带伞,他并不害怕淋雨,可是电脑害怕啊!正在担心之际,几辆黑车按着喇叭从旁边隐蔽的角落驶出,“下雨天送到家门口,上车就走!”这时,有一男一女想也没想就钻进其中一辆,黑车呼啸着扬长而去。
天色越来越阴暗,眼看大雨就要来了,站台上的人纷纷打起了黑车。马涛知道这些黑车都是非法的,非常不安全,所以迟迟立在原地,心想社区巴士应该马上就要到了。谁知5分钟过去,等来的不是社区巴士,而是倾盆大雨!马涛也有些着急了。这时一位老奶奶得知马涛与她去同一目的地后,便建议马涛同坐一辆黑车,这样平摊下来可以便宜一点。看着马涛有些犹豫,老人告诉他:“我坐过好几次了,都没事,就算坐了社区巴士,下车后你还得淋雨呢!”听老人这么说,马涛无奈之下,便上了黑车。
在车上,黑车司机的态度非常好,先是亲切地问他们去哪儿,然后又热情地建议回去的最佳路线。这不禁让马涛觉得有些意外,这可是出租车和公交车没法比的。马涛发现老人带着雨伞,不解地问她为何还选择黑车。“我腿脚不便,平时不下雨的时候我都要在路上歇息好几次,更别说这下雨天了,走回去鞋都该湿透了,感冒了划不来!坐黑车虽然贵一点,但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你说是不是?”马涛被反问得一时语塞,因为老人说得很有道理,难怪下雨天黑车的生意格外好。不到半个小时,马涛就顺利到了家,果然高效率,看来它的存在虽然违法,但确实能给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回家后,马涛反复思考着关于黑车的问题,趁着周末,又向小区里的居民询问了对黑车的看法。结果大多数居民都支持让黑车继续存在,不仅因为能解决车站到小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因为它能够随叫随到,随到随走,尤其是赶时间的时候特别方便;而且不会像社区巴士那样绕路、经常误点、经常堵车,可以随时改走其他路线;此外,社区巴士收车太早,要是下班较晚就只能选择黑车。当然也有居民反对黑车,原因在于不安全,并且会扰通秩序。马涛将这些调查结果,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一一汇总了起来。
这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开设社区巴士是为了便民,但如今的情况,似乎帮不上居民太多的忙。那么社区巴士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反而形成现在这样的尴尬局面呢?为什么社区巴士不能借鉴黑车的优势做一些改进,逐步完善,进而取代黑车?带着这些问题,马涛请教了学校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家周教授。
周教授告诉马涛,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长沙开设社区公交的时间比较短,在这方面缺乏经验,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那为什么不能增开几列班车?这样居民候车的时间就可以缩短,也可以提高入座率了。”马涛不解。“公交运营虽然是政府补贴,但是政府也会考虑成本问题。如果盲目地增加公交车或者增设公交路线,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使交通更加拥挤,这样每辆车的入座率更低,多开设只会让亏损更严重。”
80后、上市公司CEO、不善言辞是于敦德身上最为明显的标签。30出头、体型略瘦、戴着一副眼镜的典型工科男形象,如果行走在大学校园里,说他是在校学生也毫无违和感。亲和力的最好例证是,他对下属说话很客气,没架子,70后-90后的下属都喊他“老于”。于敦德如此评价自己与搭档、途牛网COO严海锋:“他比较奔放,我比较含蓄;他比较外向,我比较内向;他比较具体,我比较抽象。”就是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人,2006年开始创业,进入在线旅游行业,用7年的时间开拓进取,将途牛带进美国的资本市场――5月9日,途牛旅行网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代码为TOUR,成为继携程、艺龙、去哪儿之后第四家上市的OTA公司。
于资本市场而言,有了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概念股,途牛的故事并不难讲。但在目前国内的OTA市场,途牛模式与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携程、艺龙由机票酒店等单品为主营业务,去哪儿则采用“中间页”模式,而途牛网则是自营休闲度假产品,主营出境休闲旅游,该模式比单品更加复杂。其整合线下传统旅行社旅游产品,将后者的旅游产品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销售。
而最大的不同在于,前几种模式以佣金为主要收入,途牛则统购统销,直接服务消费者,以赚取差价为主要盈利模式。
“专注休闲旅游,不做机票、酒店;只做零售,不碰批发,到现在来看,当时的这几个方向性决策是非常关键的。”于敦德毫无掩饰的庆幸自己当年的远见。
主打“卖场”模式
上线“特卖”模式是途牛上市后“第一枪”,并宣称要打造在线旅游领域的“唯品会”。
这是途牛网通过互联网形式销售旅游产品后的又一次延伸。于敦德表示,现在整个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大量的库存尾货,以前可能通过亲朋好友去库存,但现在显然难以支撑。
他表示,库存对于旅行社来说是实打实的成本,和唯品会主营的服装品类不同,旅游产品有时间限制,在发团之前如果销售不完,旅行社要承担所有成本。按照途牛网特卖的规则,旅行社一般在临近报名截止时间前上线库存产品,价格由旅行社自定,途牛作为平台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选择特卖是途牛的重大战略方向,其是否会像当年于敦德选择自营休闲旅游方向一样成功呢?
2004年,于敦德大学毕业,与校友严海锋有过一次创业的机会,通过学校内部网站结识的两人想通过互联网“卖书”,但最终因投资人改变主意而未能成行。于敦德笑言,当时也投了很多“高大上”公司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所以想着创业。但首次创业胎死腹中后,他只身前往北京,加入后来如日中天的博客网负责技术。严海锋则进了一家基金公司。
2006年年初,在一次活动上,两人再次碰面,当时的严海锋已进入一家育儿网站担任COO,第二天,于敦德就辞掉博客网的工作加入这家网站担任CTO。10个月后,两人又双双辞职,创立途牛网。
作为途牛的共同创始人,于敦德和严海锋同为80后,两人到现在认识15年了。虽然在性情上不太一样,但能让两人一路走来的是相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简单诚信,直接,如果在什么事情上有看法或者意见,就直接说出来。于敦德认为一个人主导的公司很难管理,有来自伙伴的不同的意见,是规避风险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方法。他说,在公司的事情上面有不同意见很正常,还是要多沟通。现在,二人已经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如果我们两个都觉得对的地方,往往就不会错。如果我们两个都不同意的话,那这件事很可能就是有问题的。”
显然,在选择自营休闲旅游方向上于敦德和严海锋意见是一致的。他们之所以在行业网站中选择了在线旅游市场,一方面源于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市场空间。中国旅游市场总规模高达1万亿元,每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且在线旅游刚刚起步不久,占整个旅游市场的比例非常小,潜力巨大。而当时的携程、艺龙已经上市,以机票、酒店单品为主。于敦德认为这个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了,虽然在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基本已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转换过程。他想要一个更激动人心的革命性创新。
他选择了休闲旅游。当时传统旅行社依然是休闲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携程尽管有涉足,但规模尚小。于敦德表示,当时也还没有休闲旅游这样的概念。因此途牛准备进入这个行业,通过互联网的方法抽象休闲旅游行业,将其从线下搬到线上,然后进行结构化、标准化,使旅游产品变得可预定,更高效。
但于敦德依然面临选择。专注休闲旅游人群的社区网站穷游网已经出现,聚焦生活服务类的点评模式大众点评网也诞生三年。作为有着多年社区运营经验的于敦德,似乎选择这两种模式水到渠成。但他认为,社区和点评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变现很难。目前穷游网依然面临这个问题,而大众点评早已转型团购、预定等直接销售模式。
于敦德和严海锋最终选择了开放采购模式,通过互联网对线下庞大的旅行社市场进行整合。于敦德表示,通过广泛的和供应商合作构建途牛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丰富的产品,与同行形成差异化。目前,与途牛网合作的旅行社已达3000多家。
随着携程、佰程、同程“三程”的加入,OTA休闲旅游市场再现模式之争。在“三程”看来,途牛的卖场模式能够快速解决产品的丰富度问题,但需要通过更强的产业链控制能力管理上游资源和服务客户。
而于敦德则表示,这是途牛创业初期确定的原则,专注零售,自产自销是行不通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电视机是海尔生产的,苏宁卖的,为什么旅游产品一定是自产自销?
于敦德希望在接下来20年中国旅游行业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途牛网能够继续围绕自己的使命,围绕互联网+旅游,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和创新,给客户更优的体验。
不是“工作狂”
外人都很羡慕做旅游的人,但实际上,因为业务繁忙,旅游业者自己平时出去的机会反而非常少,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最近,于敦德出去旅游的机会慢慢多起来,“因为现在要做CEO推荐产品,出去的机会就多了。我会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推荐中,不过这些产品还需要一点时间才能面世。”于敦德说。公司的亲子游产品他也常体验,“孩子现在3岁了,去过日本,国内也玩过不少地方。”于敦德说,通过体验才能更好地做服务。
繁忙工作之外的于敦德,爱好之一就是跑步。但被追问到是否是在以跑步的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时,于敦德的答案让人颇为意外,这个思维缜密的理科生就是这么霸气地告诉我们,“我没什么压力!”
于敦德称,相比于其他网站CEO,自己的生活习惯很健康,每天早晨7点半起床,晚上11点入睡,他把原因归结于“有了孩子”。为方便跑步,家里买了一台跑步机,晨跑半小时完成4公里。难怪于敦德没有一丝小肚子,维持着养眼的清瘦体型。
老板热衷跑步的事情实际上全公司都知道。途牛已经举办了多次别具特色的“牛拉松”长跑比赛,每一次“牛拉松”,大家都会跑得不亦乐乎。
谁都知道,老大并不好做。近年来,大众点评、搜房以及各团购网站都在进入二三级市场,做本地社区门户出身的钱钰感受到了压力。“别的本地社区不敢跟我们抢饭吃,但是外面的‘狼’来了,在常州,我们必须深挖,否则常州化龙巷就会被吃掉。”
他曾经带头罢用康盛创想的Discuz!系统,选择PHPWind作为社区论坛软件系统,很多家本地社区也追随他使用后者;PHPWind被阿里巴巴收购,他便和阿里云合办本地化社区的各类活动,“我是顾问,不收费的那种。”如今这个活动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本地社区网站。
各种交流活动中,总会有个环节,由钱钰为同行们做些运营方面的指导,他直接跳上台现场答疑,针对每点疑问逐一解答,张口就来,那些实战经验就像一个个知识点,凝练在他脑中。
这也许跟他当过老师有关,他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曾经创办校园网站“在意网”和DM杂志《校园风行》,毕业之后,钱钰曾做过一年老师,教广告传媒,回到家乡常州后在电视台负责广告。化龙巷2005 年上线,一路高歌猛进,很快成为本地流量第一名。
第一桶金:找饭馆拉广告
创办化龙巷让他成为创业者。在南京做“在意网”的时候,钱钰发现自己在社区运营上很有灵感,认为拿下市场更小的常州更不在话下;他一激动,就决定把化龙巷当成“事业”而不再是“兴趣”,辞掉电视台的工作,这时棘手的问题来了:如何盈利。
“起码不能赔钱吧。”这是钱钰最初的目标。曾经在电视台做广告的经历,让他决定去拉广告,而广告主又会是谁呢?他不敢到房产、汽车等领域找客户,甚至不认为那些商家愿意在本地社区上打广告:搜房这些网站在那摆着,人家是正规军,自己是游击队。“垂直网站都是说自己专业,都是上市公司或者上市投资的公司,它们说社区网站都是小孩做的。当时社区的确是个很新的东西。”
他又想到原来在南京上学时,看有些地方办美食节,餐馆花几千块钱印了一大摞传单,找些年轻人在那里分发,当时觉得效率低而且费人力,后来他办了DM杂志,上面也有分类信息,直接发到大学宿舍里去。
餐馆可谓是最常见的线下服务商,对于化龙巷这个本地生活社区来说,也是最显性的机会,钱钰打算去找它们拉广告,以化龙巷代替“传单”。“餐馆发传单是发出去广告,而我们的社区可以双向沟通,它们就像做电影碟片的,而化龙巷是盖一家电影院,我们已经可以聚集起上万个网友了。”
2006年6月,他正式开始商业化运作。化龙巷总共两三个人,在一间民居里办公,电脑全部都是二手的,大家开始去找一些本土餐饮品牌谈广告。
好消息是,这些客户正愁没地方打广告,电视台广告费太高,报纸上的广告集中在夹页上,如果要上“通栏”,每月至少十几万元;麻烦的是,这些餐馆并不了解网络媒体,实际上在整个常州,敢在互联网上打广告的客户凤毛麟角。
钱钰找到客户,拿出一套电视台广告计费的规矩,再改造成化龙巷的收费标准:电视广告费需要计算“点成本”,如果做一元钱的广告可以让一个有效受众看到,点成本就是一元;他把化龙巷的价格拉得极低,点成本是电视的百分之一,这意味着,花一分钱就相当于在电视上一元钱的广告效果。
那些只知道线下经营的餐馆连这样的“优惠”都不理解,他只能继续解释:在电视上打广告,对方换台、去倒杯茶的功夫可能就看不到了,而在网络上都是把你的广告放在首页,网友愿意主动点击。而且化龙巷还决定做“产品组合”: 试吃、点评、优惠券、打折卡全部招呼起来,新开张的店就去试吃,老店就每月发促销信息,整合到一起来收费。
钱钰对市场容量测算了一下,第一年做个十几家,每家收到一万元就很满意了,结果第一年有三十余个客户,二十多万元的利润,几乎每一家都是先打广告试段时间,效果不错再付费继续做“整合营销”。
他认为自己最初赚得的第一桶金虽然并不多,把时间全部花在对市场的教育上了,但是在无意中,却做了一件对本地化社区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个情况也反映出地方网站的难点:你很难和线下客户讲清楚本地社区的价值,他们脑子里只想着,广告要有图片、要好看、画面要会动。这个生意会是艰苦的长期战争。”
另一方面,这也让钱钰认识到网站需要盈利。“从挣不到钱到挣到钱,对于我来说是个蜕变,很多东西只要变换想法,其实就能过去了。我这个人其实不外向,最好我把事情做好,别人来找我。但是后来我明白,网站不去包装和宣传,不挂靠大品牌没用。”
而那次“蜕变”的后续是,公司收入勉强能够突破百万元,赚了钱继续往网站上投入,虽然一直有收入,但是感觉钱是一点点“攒”起来的。后来他被指点,应该找大客户拉广告,之后开始重视房产、建材、汽车这些行业。2008年开始,这些他以往碰都不敢碰的大额消费领域给化龙巷贡献了很多利润,在取得整个城市的老百姓信任之后,收入也自然找上门来。
作为常州本土最有影响力的网站,化龙巷进入最好的发展阶段,钱钰一手做内容,另一手拉广告,之前创办社区网站、DM杂志的经验都用到了。常州城市不大,但是对比人口数量,以及网站的收入和影响力,其他社区网站站长对钱钰在这个市场的策略和他白手起家的经历十分佩服。
“地头蛇”走出去?
钱钰决定在立足常州的前提下,让化龙巷走出去。之前杭州“19楼”的方式以收购各城市本地网站为主,钱钰打算利用另一种策略,到各地找团队合作。
但是走出常州,再做一个“化龙巷”,谈何容易。开南京分站,钱钰派了嫡系部队过去,原来的兄弟习惯了常州这个成熟的平台,都感觉在南京难以施展拳脚。“在常州我们算是地头蛇,很多事情都是手到擒来,一个电话就解决了,在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办个事儿特别麻烦。”而且在常州的业务不好抽调太多人,后来他换了些新兵过去。
“人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需要一段时间,他们在进步,网站也跟着进步,但是速度会比较慢。有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在做一些错误的事情,很难过,恨不得手把手教,但是又不能这么去跟对方讲,很多东西就是凭感觉,根本说不清楚。”后来他决定亲自带南京站,现在不得不常州、南京两头跑。
为了尽快在南京站稳脚跟,钱钰的团队走过一些“捷径”:“我理解他们的错误,因为我曾经往那些方向想过,而且一直有很多中小站长来向我咨询,他们也在犯各种错误。为了迅速扩大,大家会选择捷径,最后发现,那不是捷径而是陷阱。”
钱钰试着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原来我总是直接推行我的办法,同事们说你太独断了,我现在开始改为‘一半民主’,自己想清楚的事儿就做,拿不定的,就让员工先去试试。有些老师告诉过我,其实员工就是试错中成长的。”
他也越来越多地吸取年轻同事的意见,给他们“试错”的机会。2011年11月南京站正式启动时,南京站的同事建议先同商场做活动,靠打折提高人气,钱钰对这种方式持怀疑态度,但还是决定支持他们放手去试试。南京站的同事们每天都往商场跑,收集各种打折信息,结果网站流量不够,效果不明显,还培养了很多只想着拿奖品,拿过奖就不回头的网民。但是他没有责怪同事,只是表示,公司会承担试错成本。
“同事有想法你不能压制,你要让他们去试,试了发现不对,再走回老路。互联网这个行业是可以试错的,流量没有上升就停,只要对试错成本进行控制,不要耗太多时间就行。”
公司一扩张,钱钰发现,很多“玩法”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是人,做社区就是研究人性,钱钰自己觉得对心理学也有些见解,但他发现,把握员工的心理也非常有挑战性。
“我这段时间老在琢磨一个词:格局,有的人格局小,眼睛老是盯着一亩三分田,就不适合快速前进的企业,他们在自己岗位范围外的事绝不多做,缺乏大局观,做事总是纠结来纠结去;但是在分站“打江山”的年轻同事就不一样,有种与化龙巷一起创业的感觉。我现在招聘时要找有格局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要求,同时公司本身也保持快速发展,拖着员工走,让他们跟上我。”
除此之外,钱钰发现,以前做网站的打法也不适合了。
之前,在向其他站长“传教”的过程中,钱钰总是强调做内容,不赞同技术推广。随着化龙巷的扩张,最近他发现自己的思路也有些问题。
“以前总是笑话那些技术站长,现在发现人家烂熟于心的方式我们都不会:人家买流量、做SEO、与微博开放平台合作,这些我们都不会玩,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互联网基因这么差。有些东西,当你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会特别需要。”
他开始挖来技术大拿,去除掉有些山寨化的产品风格,心态也更开放。“我们这种网站有个好处,不管是内容还是产品,可以向很多网站学习,比如二手房可以学习‘搜房’,内容互动不好可以学学最近做得不错的成都‘第四城’。”
而且他也卸下了自己“流量第一”的包袱。就地产业务来看,与搜房这样的网站比较,化龙巷的流量能够达到对方的一百倍,但是销售额却不如对方,钱钰开始也很较劲,自己组织看房团,10辆车能坐满,而那些专业网站可能只有几个人,业绩却远超过自己。有员工提议,人家看房会有采访车、摄像机,要不要也学着去配备一些?钱钰否决了,他觉得模仿不是切入口,要做出差异化。
“他们是专业地产网站,我们一个流量网站,你非要和对方拼专业就完了,要另辟蹊径,不能把自己最弱的跟他们最强的地方硬碰硬。”
摊子大了,管理是大问题,钱钰现在也在找一些管理的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