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

第1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一、室内体育课程的定位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外进行,但是,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室外体育课还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看,在室内对学生进行体育专业素养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室内课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是室外体育课的必要补充,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利用雨雪恶劣天气在室内进行的健康教育和专业素养的体育课,主要包括室内活动和室内理论课。

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体育课程专家都尚未对体育室内课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室内课被其他文化课“占用”的现象非常普遍。体育室内课的设计和教学要求与室外课不一样,室内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的技巧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准确选择学生有兴趣的、必需的课程内容,将体育运动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才能设计出精彩、有效的室内课。体育教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很少有这种课例、教学方法的参考和积累,平时也没有注意收集资料,加上学校在这方面的要求不高,自己思想上也没有重视室内课的教学,久而久之,室内课便不知不觉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长期被文化课挤占。

二、中小学室内体育课程的初步构建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拟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入手,设计室内活动与游戏、健康与安全教育、身体与生长发育、体育文化素养、运动技术技能五个内容模块:

(一)小学阶段

(1)室内活动与游戏

这一学段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时间由一年级的很难集中逐渐延长,对集体意识有初步认识,学生自主性还没有成型,动作学习习惯于模仿别人的动作。这一学段,室内活动与游戏可以占室内课的较大比例。因此,在室内组织活动或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利用老师的身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式教育,如学习眼保健操、组织学生模仿自创的简单手指操、引导学生识别交警叔叔的指挥手势并模仿、保持正确或矫正错误的坐、立、行姿态和读写姿态等。

(2)健康与安全教育

这一学段的学生自我意识不强,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况认识不清,但这一年龄段是培养良好健康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基本的健康与安全教育应该是这一学段的重点,如了解用眼卫生和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了解烟草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掌握简单的如出鼻血及自我保护等处理方法。

(3)身体与生长发育

这一阶段年龄跨度较大,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生长发育快速,身体变化较大,学生有必要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了解相关知识。如初步了解身高和体重的合理比例及其重要性、合理膳食和体育锻炼对改善体形的作用、了解人体所需的几种主要营养素,并正确认识营养素的合理补充、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概念及其对身体的影响等。

(4)体育文化素养

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应该从小给予其良好体育文化素养的熏陶,年龄小的学生虽然知识结构尚不全面,接受能力也较为欠缺,但通过合适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内容,小学生也能在兴奋的状态下丰富各种体育知识。如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了解各运动项目的知识、了解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故事、选择合适的主题介绍明星运动员的成名经历和经典战例等。

(5)运动技术技能

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动作较多,各项身体素质还无法保证技术完美的要求,对其动作技术的标准和规范要求还不能太高,但简单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室内课进行训练强化。如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的强化、队列队形中对个体与集体的各项要求、体育课或课外活动的各项活动方案、安全和组织方面的要求等。

(二)初中阶段

(1)室内活动与游戏

初中生自主性和集体意识增强,对老师的依赖性变弱,在模仿别人动作的同时,对智力活动和游戏项目较为积极,并且推崇活动和游戏的规则对于个体或集体的考验。室内活动和游戏如分组笔画组字(词、单词)接力游戏、团队展示(活动)、我做你猜(游戏)等都能为初中生提供活动的内容和展示的空间。

(2)健康与安全教育

初中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个体的健康与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完善,尤其是这一学段的学生开始走入社会,独立思考,对其进一步强化健康与安全的教育将发挥原始的导向。如对于各项运动的安全的认识与自我保护、日常生活中走路、骑车以及特殊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措施、懂得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或突发事件(如火灾等)发生时主动规避危险的知识和方法、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等。

(3)身体与生长发育

青春期发育是这一阶段学生重要的身体与生长发育特征,男女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个体生长发育的差异,引起心理、生理一系列的变化,学生对于这些自身身体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全面和具体的了解。利用室内课可以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了解异性之间交往的原则、介绍网络成瘾的危害逃避的方法等。

(4)体育文化素养

初中生已有了初步的学科知识积累,对体育运动的规则、道德和进取精神有一定的认识,但有时候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在体育活动中还无法完全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利用室内课对初中生进行正确的导向是必要的。另外,初中生开始关注国际赛场和知名运动员,如NBA、世界杯、奥运会等,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媒介。

第2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初中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7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15

体育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初中生的体育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初中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希望通过中考考入理想的高中,进行深入的学习,所以他们往往忽视了体育锻炼,没有做到劳逸结合,最终使身体素质下降,学习效率也受到影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初中体育教学有了新的突破。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增长技能,获得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体育教学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开展体育游戏,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和竞争性等特点,符合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形成坚忍不拔、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体育精神。本文通过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深入分析阐述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体育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一、精选体育游戏内容,结合初中生个性和实际情况

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初中生的体质,还有利于初中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同时可以培养勇敢、坚强的体育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教学环节时要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理念,渲染轻松愉快的体育游戏氛围,引导初中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完成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精选体育游戏内容,使体育游戏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同时,体育教师要注意的是体育游戏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通常体育教师会在新课开始前进行体育游戏,因为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有效地活动开,很快地进入体育学习状态。比如,在进行篮球知识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先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然后听到教师的口令去摸对方的膝盖,同时要确保自己的膝盖不被对方摸到,输了的同学要做俯卧撑,这样充分巩固了所学的动作和技巧。再比如进行足球知识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玩“围圈踢球”游戏,就是班级中的学生围成一个大圈进行传球,圈的中间会有一名学生去抢球,然后轮换着到圈的中间,这样就有效地进行了热身。

二、制定严格的游戏方案,引导初中生遵守游戏规则

初中体育教师制定的体育游戏教学方案必须坚持科学、规范、严格的原则,能够做到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同时,游戏方案要规定游戏的规则,每个初中生都必须遵守,这样才能够在公平公正的课堂环境中运行。初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初中生养成遵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的素质,使学生在游戏中玩得愉快。比如,在学习了接力跑以后,我组织了一次体育游戏,变换了接力跑的形式,在跑道上放置了一些足球、篮球、排球等作为障碍物,学生在跑的时候要避开障碍物,否则要重来。然后我取消了接力棒,当第一名学生跑到第二名学生的位置时,要求两名学生进行击掌,然后第二名学生才能够继续往下跑。这样的巧妙设计使接力跑充满了欢乐,很多学生因为在跑步时碰到了障碍物不得不重新跑。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还没有进行击掌或者两人掌心还没有贴近就急于起跑,没有遵守游戏的规则,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都要求他们重新跑。其实,游戏也是对学生品质的最好检测,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那么做人也会是不完整的。

三、游戏进行前准确的示范和讲解,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体育课做游戏时,体育教师一定要提前给初中生做好示范和讲解工作,并且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只做旁观者。体育游戏由于涉及比赛,难免会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磕磕碰碰,所以体育教师必须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由于所选择的体育游戏的运动强度、学生的接受程度、比赛的竞争程度等都不同,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使之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在进行体育训练前,体育教师要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使身体各部位得到有机的活动,避免在训练时发生骨折、扭伤等意外。通常许多体育教师在教授完课堂教学内容以后都让学生自由活动,片面地认为自由活动就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自由空间,但是体育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在自由活动时并没有复习学习过的体育运动和技能,而是有的坐到一旁唠嗑,有的回教室写作业。我在体育教学时,当讲完教学内容以后,我会组织体育游戏,一方面让初中生放松身心,另一方面复习学过的体育技能。

四、教师参与到体育游戏中,让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

体育活动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最佳途径,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关键,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要把握好时机,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让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从而感受到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等,如果教师跟学生一起做游戏,会失去威严,无法维护课堂秩序。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素质教育要求师生的关系要平等,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消除等级观念。我在工作中以自身的言行为初中生树立榜样,通过幽默风趣的交流调节课堂气氛,让初中生主动与我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还会设计许多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比如,学完长跑以后,为了锻炼初中生的耐力以及自信心,我带领学生玩“警察抓小偷”,设定篮球场地为活动区域,不准超过活动区域,然后由教师扮演警察,学生全部扮演小偷,这时开始游戏,“警察”要去抓“小偷”,当抓到“小偷”时,这个“小偷”的角色就转变为“警察”,然后再继续抓“小偷”,直到最后一个“小偷”被抓住。教师与学生在游戏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使学生对体育课更加重视。

五、扩充体育游戏的素材,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意识,对于初中生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一些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重复使用几个固定的体育游戏,不仅学生感到厌烦,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所以,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在设计体育游戏时会秉承创新和发展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扩充体育游戏素材,使初中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并且提高了创新意识。比如,为了缓解课堂枯燥的气氛,我拿来几个体操垫铺在一起,然后选出五名学生,对他们说出一个汉字,让这五名学生在体操垫上用自己的身体摆出这个汉字的形状,并让其他的学生去猜摆出了什么字。这样的游戏让初中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学生争着抢着要亲自去体操垫上摆汉字。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体育课,使初中生能够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健康教育;危险行为;需求估价;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04-03

随着学生伤害的增加和健康危险因素暴露程度的增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伤害应对能力的培养需求日趋突出。2006年中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仅溺水和交通事故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就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1]。学生安全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针对中小学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剧增[2-6]。本课题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干预研究的基础研究,以PRECEDE模式作为主要理论依据,调查学生的安全教育现状及其教育需求。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延吉市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中各选取1所朝、汉族学校,共6所;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每所学校各抽取2个班,以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341份(其中学生622份,家长622份,教师97份)。回收有效问卷1 229份,有效回收率为91.6%。共调查男生269名(45.9%),女生317名(54.1%)。学生年龄范围为11~20岁,平均(15.15±2.09)岁。家长中的80%以上具有高中或大学学历,教师中的83.3%具有本科学历。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经国际安全教育专家3人的指导,进一步修改补充,提高了工具的效度。问卷分为学生、家长和教师3个部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伤害类型及原因、健康危险行为、健康危险行为认知、安全教育现状及其需求。

1.2.2 伤害认定标准 伤害是指因为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能量的转移可能是瞬时大量,也可能是长期小量,前者称之为伤害,后者则为慢性疾病[7]。本研究中的伤害是指学生因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伤害而到医院诊治或休学、休息0.5 d以上,或由家长、教师、同学、朋友进行紧急医疗处置过的事件。

1.2.3 健康危险行为的界定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dolescent health risk behavior)[8]。本研究中的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各种非故意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精神成瘾行为、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和非意愿妊娠的、不良饮食行为。

1.3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内容经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议通过后,以学校为中心,研究者、学校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合作实施,学校的校医作为研究的协助者,经培训后协助收集资料。整个收集资料的过程,遵循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或退出的原则。学生与教师问卷当日收回;父母问卷由学生带回家,于次日收回。

1.4 资料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生、教师和父母的一般情况、安全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伤害发生及伤害类型的分布采用描述性分析,学生危险行为及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危险行为认知的差异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伤害及健康危险行为

2.1.1 伤害 中小学生过去1 a中伤害发生率为41.2%,其中小学生为54.7%、初中生为38.7%、高中生为36.5%。伤害发生的场所分别为学校(52.0%)、家庭(35.0%)和上下学路上(13.0%)。伤害的原因最多的依次为跌倒受伤(35.0%)、不洁净食物导致不适(8.8%)、与同学发生口角受伤(6.8%)和体育课时受伤(6.1%)。

2.1.2 健康危险行为 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最高的为玩火,在中学生中除玩火外,依次为曾试图离家出走、饮酒、不适当减肥和吸烟等。除吸烟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年级和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 家长和教师对健康危险行为的认知 家长及教师组均认为吸烟属健康危险行为,而家长对学生饮酒、药物滥用、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教师。家长对的认知基本相同,但在其他项目上,不同年级的家长与教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家长对吸烟、饮酒和药物滥用等方面的认知率高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教师对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认知率显著高于高中教师,小学教师的健康危险行为认知率普遍低于高中和初中教师。见表2。

2.3 安全教育现状与需求

2.3.1 学校安全教育现状 24.1%的教师从未接受过急救相关知识培训,62.1%的教师每年接受过1次或1次以上的急救培训,其中76.1%的教师培训地点在当地卫生局或教育系统。分别有85.2%,76.7%,60.0%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回答学校有培训应急方面的规划或项目,但仅有30.4%的教师曾实施过安全教育。分别有40.2%,21.0%,13.8%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回答在正规课程中接受过1~2次的应急知识教育,且以多媒体教学或电视教育为主要教育手段。

2.3.2 安全教育需求 分别有94.6%的教师、92.2%的父母和77.9%的学生回答安全教育很有必要。然而,许多学校不容易开展安全教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安全教育不在正常教学计划中(57.6%)、无教材和可利用的教育设备(52.2%)、缺乏安全教育知识和技术(46.7%)。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父母及初中教师对教育的需求比较相近,前4位分别是交通安全、食物中毒、火灾和运动损伤;而高中教师则认为最重要的是性教育、交通安全、运动损伤和火灾;小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需求集中在火灾、交通安全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应对教育(表 3)。同样,不同学段学生教育需求不同,小学生希望得到有关交通安全和食物中毒的教育,初中和高中学生则希望得到有关窒息、家庭事故、饮酒及药物滥用和运动损伤方面的教育。

2.3.3 安全教育手段 58.3%的学生希望由学校聘请的专家来讲授应急预防和生活安全的课程。有关教育方式,42.0%的小学生和33.8%的初中生希望通过演练的方式学习,40.3%的高中生希望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的方式学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延吉市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伤害发生率较高,学生伤害年平均发生率为41.2%,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结果(10.82%~20.4%)[2-3],伤害发生地点与相关研究结果的一致,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家中[3-4]。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随年级递增而升高,吸烟、饮酒已不再局限于男生。而有些父母和教师很自然地接受学生的这种行为,正如一些研究指出的一样,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不以为然,势必影响学生对健康危险行为的态度和实践[5]。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应同时需要父母、教师在认识和态度上的转变。

结果还显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安全教育方面的规划或项目,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认为安全教育很重要,但仅有30.4%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安全教育。究其原因,安全课程未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视为业余活动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多数教师缺乏经验,有24.1%的教师从未接受过安全教育相关培训,还有无课程安排、无教材、无可利用的设备、相关知识和技术欠缺等,制约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开展。知识是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前提[9],且有研究显示进行安全教育最适合的时期是中小学时期,一旦进入社会,将很难有机会再让普通人受到系统的安全教育[10]。因此,安全教育不应再视为中小学教育的额外任务,应将其纳入教育日程,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体系。

针对调查结果,笔者建议,各中小学校在努力把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扶持中小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教师梯队建设和不同层次的安全教育教材开发、提供技术指导等,这将有助于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课程开发应充分分析学生现存的和潜在的安全问题,要针对所在社区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突出的安全问题开发安全教育课程,实施适合他们的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教育达到预期目标。

4 参考文献

[1] 贺霞.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中国教育报,2007-3-22(2).

[2] 韩永霞,高玉梅,王菊香,等.邯郸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0,16(1):10-12.

[3] 黄淳,赵建宁,孟宁,等.宁夏回、汉族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52-255.

[4] 邵月琴,张一英.某民工子女学校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814.

[5] 范存欣,王声,林汉生.对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54-59.

[6] 刘可,郝元涛.广州市1~14岁儿童意外伤害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 247.

[7] 王声.伤害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13.

[8]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49-264.

[9] PLESS IB, ARSENAULT L. The rol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injuries to children. J Soc Issues,1987,43(2):87-103.

第4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体育游戏是指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组织性和目的性的体育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创造性的、意识性的主观活动。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处于12~15岁“豆蔻年华”的青少年,他们喜欢动感、新鲜的事物,追求较快节奏的运动形式。而体育游戏自身所具有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则满足了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对青少年有着较大的吸引力。所以,将其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改变了原有枯燥无味的课堂现状,而且还十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在游戏中锻炼了他们的品质,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人生态度。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游戏多数都是竞技游戏,通过比赛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为了获胜会思考取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很多体育项目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完成,这时,教师可安排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体育游戏来代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技术性的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这样不但可培养学生的协调性,而且还使学生的灵活性得到锻炼,尤其是竞技游戏,一般比的是速度,更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跑步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参加体育游戏,必须要克服很多身体上的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节自己某些行为,使得自己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帮助自己的团队获得游戏的胜利。每一个参与体育游戏的同学,在合理规范的竞争中锻炼了自己的品行,他们需要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之间做出选择,这些对于培养和塑造个人的良好心理素质都是十分有用的。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在进行体育游戏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老师在选择体育游戏的类型时,应该因人而异考虑到班级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以这种差异选择游戏,按照性别差异以及年龄、心理、体能、体制的不同来精心的设计游戏。只有这样才会实现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辅助功能,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学生的年龄差异上,对于低年级的一些学生,体育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技巧、动作要领的游戏和富有乐趣的游戏,既可以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和注意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高年级的一些学生,我们可以上升难度,设计较为复杂的、能够增强体育锻炼和合作意识的体育游戏。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可以分步实施。在体育课上课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使学生的肌肉得到放松,并促使其更快的融入到上课气氛中。在体育课上课期间,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教学安排更有意义,应该安排一些具有竞争性、挑战性的游戏项目。

2、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游戏。体育课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有着教学目标和要求,不能单纯地为了游戏而游戏所以应用游戏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具体实际。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游戏。比如在篮球课上,训练学生们的传球技能就必须通过篮球对传练习,但是这种练习形式较单一,容易让学生们反感。最好采取竞赛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传球次荡位虼未球失误的小组获胜。如果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段有达到教学的目标次日可以进行多轮比赛。同时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选择的游戏也不同。如果在刚开始的阶段就要选择“热身”的游戏,主要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舒展肢体,为接下来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

3、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是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首要原则,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不仅要重视体育游戏的教育性,而且要关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举例来说,简单的俯卧撑,单一重复的训练必然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如果将比赛机制引入其中,让学生参与到俯卧撑比赛中,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将会成倍增加。

4、体育游戏结合学生年龄,加强安全教育。初中生的体育游戏,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安排好体育游戏的教学顺序。由于初中生的年龄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频发。因此教师要在体育游戏中强调安全教育,采取教学分组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发挥竞争因素的作用。适当增加体育活动的竞争性和对抗性,从而调动学参与体育游戏的竞争因子。但是在进行游戏的选取时也要注意对游戏安全性的选取,从而保证游戏教学的实际效果。如进行投掷类的游戏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教师就应该对此进行正确规范的讲解,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

第5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毋庸置疑,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工具性,但同时它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与学生的生命教育紧密相连。生命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由是观之,两者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关注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认真钻研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找出其与初中生生命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并在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渗透。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讲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也没有独立的篇幅介绍生命教育的知识,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在关注生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对挫折问题的阐述,及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双面性,指导他们调节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挫折与压力,积极乐观地笑对生活。再如,苏教版教材中提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里的“和谐”不仅指集体、国家、社会方方面面的安定有序,也指成长中的社会个体尤其是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侧重于知识记忆和理论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让阳光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房。

二、充分利用节假日、时事热点,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

思想品德学科既然离不开社会现实、时事热点,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真正含义。比如在母亲节、父亲节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谈谈父母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给予的生命恩情和倾情付出,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另一方面,让他们受到感恩教育,从而更好地领悟生命的真谛。再如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时,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教导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结合时事,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时事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将其与生命教育有效整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四川雅安地震中,发生了许多让人感动的事,出现了很多令我们难忘的人。年轻的武警战士们为了早日赶赴灾区,日夜兼程,为了避让群众车辆,坠落悬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生命诚可贵,但怎样的生命最有意义?活着仅仅是生命存在的状态,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在于我为他人、社会、国家做了什么。通过学习时事,学生在思考、辨析中会对生命产生更深的感悟,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三、融入社会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价值

生命过程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个体生命的本性和创造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生命教育,尤其是针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生命教育,必须要提高他们的个体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精神。任何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教育都是没有前途的教育,同样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生命关怀与教育也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教学“自我保护”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的生活情景。比如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遇到灾难如何避险,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寻求帮助等。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出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掌握一些及时应对灾难的技能,以备不时之需。学为所用,学以致用,生命教育的很多理论来自于对现实经验的总结,它能较好地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6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游戏教学应用

1体育游戏概述

1.1体育游戏的含义

体育游戏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有创造性的同样具有主动性的活动。

初中生多为13~15岁的青少年,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其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改变枯燥无味、劳累的课堂现状,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1.2体育游戏的特点

1.2.1目的性。体育游戏的目的同体育课的目的一样,把娱乐融入到教育中,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在运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1.2.2教育性。在初中体育的课堂上引入游戏的目的也是希望同学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有所感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

1.2.3多样性。体育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在室内开展也可以在室外开展,有时学生的数量也会改变游戏的开展方式和开展情境。

1.2.4竞争性。游戏的最终是要分胜负的,所有的同学受同一规则的限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获得最后的结果。

除此之外,体育游戏还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易实施性等特点。

2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虽然我国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依旧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的压力让很多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初中生毕竟都还是未长大的孩子,对于游戏有着生来的喜爱,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引入游戏,会大大激发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

长跑是体育课上常见的活动之一,但是对于现在身体素质的初中生来说,跑完长跑之后会感到极度地疲劳,有时达不到课程的标准或测试的时间要求,就会产生畏惧心理。然而,当体育老师将长跑换为“长跑接力”或者“两人三脚”的游戏之后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以“两人三脚”为例,把上课的学生分为两个队伍,分别从两队中挑选7~10名的学生,用绳子或者胶带把参赛学生的脚绑在一起,看哪支队伍跑过相同的距离用的时间较少。这个游戏既达到了锻炼长跑项目的目的,同时又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担当意识。

2.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现在,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易产生抑郁、悲观的心理。根据相关心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缓解紧张的神经,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游戏会给人快乐的基调,体育游戏能够吸引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打开自己的心扉,在笑声中变得活泼开朗,排除不良的情绪,从而完善其心理,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2.3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现在的初中生90%以上为独生子女,性格孤僻、冷漠成为描述他们的标识性词语。而游戏是由多人一起完成的,同样的规则下向着同一目标努力,体育游戏多采用集体运作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们之间的团队合作。在体育课中引入游戏,为同学们向同一目标共同努力创造机会,避免学生的过渡自我化,在统一规则下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通过良性的竞争,在快乐中成长,必将会取得令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比较满意的课堂效果。

3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游戏

体育课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有着教学目标和要求,不能单纯地为了游戏而游戏,所以应用游戏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具体实际。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游戏。比如,在篮球课上,训练学生们的传球技能就必须通过篮球对传一一练习,但是这种练习形式较单一,容易让学生们反感。最好采取竞赛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传球次数(50次或100次),传球失误的小组获胜。如果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则可以进行多轮比赛。

同时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选择的游戏也不同。如果在刚开始的阶段,就要选择“热身“的游戏,主要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舒展肢体,为接下来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比如,田径课刚开始的热身主要是绕着体育场慢跑1到2圈,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改用“拉网捕鱼”“听好抱团”等游戏,就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舒展肢体、放松肌肉的目的。

3.2科学地组织体育游戏的开展

科学地组织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表现在: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选择游戏的难易程度、开展的场所。比如,年级低的学生开展较为容易、简单的游戏,年级高的学生开展较为复杂的游戏;其次,在开始玩游戏之前,老师要向学生交待清楚游戏的名称、具体玩法、游戏规则以及这个游戏的意义,特别是,当有些游戏有技术要求时,一定要交待清楚,必要时做出示范。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参与游戏的动机、情绪,以把握好游戏的进程,如果学生对这个游戏普遍感到没有兴趣,那要随时进行调整甚至更换游戏,如果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情绪高涨,那么该结束时一定要结束。

3.3加强游戏教学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安全教育

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一个团体开展任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游戏教学中一定要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务必让学生按照游戏的规则公平竞争。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要予以警告和批评。在游戏中,学生经常处于跑动、躲闪、追击、对抗等运动状态,特别是投掷项目及跑跳中进行的游戏和球类游戏等,如不依次持续进行,容易出现滑倒或碰撞。

安全第一,教师应预先分析不安全因素,并尽可能提早排除隐患,及时调整练习节奏与运动负荷,保证游戏的安全进行。

4结论

将游戏教学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达到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掌握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体育游戏,对学生实施健身教育,使体育游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郑岩平.素质教育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

第7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教学规则

一、中学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具备锻炼学生身体的功能

体育教育目标不是简单将教学任务完成而已,而是需要将教学任务通过较好的方法方式落实给学生,使他们在体育教学中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任务。从本质上认识,体育游戏也是一种体育活动,其适当的运动量必然能够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具备较强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同样具备游戏的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使体育教育目标顺利及时的实现。可见,若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应当依赖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并利用好这个最为明显的特点。

(三)需要借助一定规则来完成

体育有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因此,其满足了学生的一种内心需求,能够使学生投入高涨的热情去“玩”。当然,体育游戏也有其自身的归责,以利于老师合理组织学生人数及角色,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及时实现体育教育目标

体育游戏是预先设计,并能够反复利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其是以身体运动形式加以体现的,因此,其能使学生达到较好的健身作用,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应有的锻炼,才能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二)通过体育游戏,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增强学生团结意识

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愉快轻松的竞争氛围,实现在体力、技能、智慧等方面的有效锻炼,从而得到师生的夸奖和赞扬,实现学生自身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得带快乐。同时,体育游戏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分组进行的,因此,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和互助精神。

三、体育游戏编排规则

体育游戏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得益于其合理科学的编排。因此,在体育游戏编排过程中,应当切实树立创新意识,严格把握体育游戏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则,使体育游戏发挥应有的价值。

(一)游戏内容和形式应当健康

体育游戏对于学生的体力、智慧、基本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编排体育游戏时,应当具备健康的内容,并且承载体育游戏的外在形势也应当是健康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易于学生的接受。

(二)体育游戏应当具有简单易学

体育游戏是完成出资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力助手。因此,复杂深奥的体育游戏反而不利于初中生的成长。在编排体育游戏时,要时刻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需求。这就客观的要求体育游戏应当浅显易学,使学生很快能够投入到游戏氛围中,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三)体育游戏应当具备趣味性

体育游戏应当以提升学生兴趣为前提途径,实现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状态。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就应当注重体育游戏编排上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被提起,体育游戏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应有的效果。

四、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事项

(一)让学生懂得体育课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课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时,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确体育课在他们未来学习工作中的作用,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课有一个全新的思想认识。同时,教师还要理解并破解学生对体育课的恐惧感厌倦感,注意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这样,学生才能安下心来,积极参加体育课,并出发发挥自己的个性,以便以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心态投入体育教学,利于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在全校范围内树立生命安全教育意识

初中生的年龄普遍不是很大,还处于一个“爱玩”的年龄,格外喜欢体育课。然而,这也为安全事故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树立其生命安全意识。这样,学生才会细心体会自己在游戏中的言行是否符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心里树立生命安全教育意识,才能真切懂得不安全因素及不适当的行为可能带给自己的不良后果,学生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

(三)严格抓好体育教学课堂的纪律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牢记教育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纪律意识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体育游戏时,老师要严格抓好教学纪律,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完成学生更好的自我约束,杜绝教学气氛散漫的现象。比如在游戏分组后,各组应当在老师的指令下有秩序有步骤的进行,此外,老师要秉持人文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避免同学之间的不友好行为和身体伤害行为。

(四)完善各项体育教学设施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前应当对场地、器材进行细致检查,排除安全事故隐患,以生命第一、安全至上的宗旨开展;要根据游戏内容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总之,要消除对学生生命安全不利的外部因素,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五、结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游戏合理及时的运用,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老师在编排体育游戏时要时刻注重各项编排规则,注意生命安全,使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耀华.体育教学中选择体育游戏的基本原则[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李国辉.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09(19)

[3]李爱珍、庄孝利.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健康浅探[J].成才之路.2009(33)

第8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德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初中教师应在各科课程内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导向作用,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德育教学当中还应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健康安全的成长,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注重德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德育教学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学并未受到重视

 

虽然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德育教学依旧没有引起部分学校的重视,部分学校依旧以学生的课业为主,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大部分学校并未进行实质性的德育教学,往往将课时用于教授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性学科,而德育教学并未拥有过多的课时。不仅如此,教师在教授课程过程中,也更偏向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校不注重学生的德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滋生心理问题,教师与学校不加以引导,学生便会逐渐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

 

(二)安全教育未收到重视

 

部分学校虽然实行了德育教学,然而并未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部分课程如体育、化学实验等,学生在活动或实验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害。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却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或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不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即使教师对部分行为明令禁止,而学生依旧不愿以遵守,往往因此受到伤害。

 

(三)教师心理辅导不及时

 

如今,校园暴力频繁出现,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师德育教学中安全教育存在问题。教师对学生心理活动关注度不高,大部分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便不再关心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毫无了解。学生在初中便需承受中考以及学习的双重压力,心理难免出现问题,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口角,进而演变成打架甚至是聚众斗殴。学生出现斗殴现象后,学校以及教师的处理方式也极为简单,往往不问缘由直接进行处罚,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德育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教学

 

现今,德育教学已逐渐引起各学校的重视,学校开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部分学校还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然而教师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应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如德育教学当中,教师鼓励学生见义勇为,如碰到抢劫、偷窃等行为应及时制止。但是,如果教师在教授学生见义勇为的过程中,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不确定性以及初中生能力有限的问题,便会使学生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教授“见义巧为”,如记住歹徒的相貌或特征、大声呼喊、报警等方式制止犯罪,注重自身安全的保护。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邀请专业的讲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安全教育。讲师可向学生详细讲解保护学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并向学生介绍部分法律法规的遵守是为了维护学生自身安全,令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从而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降低意外事故产生的概率。

 

(二)课外活动

 

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得到解脱,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品质也有所帮助。学校所组织的活动应对学生德育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如此,学校还应将安全教育渗透入活动当中,从而令学生在实际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形成安全意识。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技巧,在生活当中不仅可以自救,同时也可以救助他人。学校组织活动,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

 

学校可组织学生对附近住户中的孤寡老人进行帮助,活动过程中,学校应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与保护,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在学生过马路时,应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从而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当学生到达老人住处并开始活动时,教师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事情,如烧水、擦高处玻璃等工作,教师应先确认工作的危险性,并为学生进行演示。学生在帮助老人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而通过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学生也会逐渐掌握安全用电、用火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保护自我的能力。

 

(三)教师做好学生工作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也证明学生逐渐步入了青春期。该时期大部分学生具有冲动、易怒的特性。同学之间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教师应在平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以及情感波动,避免学生之间发生肢体冲突,若学生之间发生口角,教师也不应对某一学生进行批评,应仔细调查事情的经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断。教师还可依次找学生谈心,与学生交流课程或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课堂外,也应要求学生抵制暴力,教授学生理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保护了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教师可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产生冲突的时候,积极找教师进行调节,从而令学生能够理智的面对冲突、解决问题。教师还可在班会当中播放部分校园斗殴的视屏,让学生知晓校园暴力的后果,从而对校园暴力进行抵制。教师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够令学生对集体更为热爱,也对安全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应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同时,也不忘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从而令学生的生活得到保障,发展更为顺利,为学生之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第9篇:初中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38-02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教育工作者也应成为“安全管理员”,对学生安全负责,同时也对自己负责。本文结合我校实际,论述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为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优势

安全无小事,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校园安全事件,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前几年,我县周鹿镇一名初中生在上化学实验课时,由于不注意安全,使氢气燃爆,造成严重烧伤事故。可见,教育好、保护好每一个学生,教给学生相关的安全知识,最大可能地减少、杜绝校园安全事故何其重要!化学学科的许多知识与安全教育相关,如防挫伤烧伤、防火灾、防煤气中毒、食品药品安全、防治环境污染等,这些安全知识可操作性强,不仅能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安全原理,更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理解,这是其他途径的安全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的特殊优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安全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开展安全教育,教给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担负起保护学生安全,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的责任。

二、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有效做法

(一)寻找化学课程内容与安全教育的整合点,建立化学安全知识数据库。

化学课程是安全教育的隐性课程,合理地挖掘安全教育资源并进行必要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要从课本入手,筛选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中有关的安全教育知识点。我校首次建立化学安全知识数据库时,主要明确何时、何地、用何种方法进行安全教育。(见表1)

数据库建立后,每学年持续更新,使之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

(二)借助重大事件渗透安全教育

我校对学生进行的安全知识问卷调查表明,96%的学生非常希望通过重大事件渗透安全教育。在社会重大事件中,有许多素材和所学知识有关,教师可适时巧妙地把它们引入课堂教学,以之为载体进行安全教育。如在教学“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利用如下的煤气中毒事故来渗透安全教育。

2012年2月14日晚上,马山县某单位某女职工与其男朋友在单位宿舍楼自己的住房卫生间内双双死亡,两人尸体直到2012年2月16日晚11时才被人发现。马山县公安局法医尸检后确定:煤气中毒是造成两人死亡的唯一原因。该职工住房煤气热水器和煤气罐都放置在卫生间,卫生间的窗口完全封闭,死者洗澡时又把卫生间的门关死,洗澡过程中因通风不良、供氧不足,煤气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导致两人中毒死亡。

这样教学,既让学生学会了学科知识,又给了学生心灵的震撼,起到了敲响警钟的作用,事半功倍。

(三)借助化学实验渗透安全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蕴藏着大量的安全知识,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如在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正确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改进一些生成有毒气体的实验,防止实验对环境造成污染。有些实验步骤前后颠倒便会发生危险,如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正确的做法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实验步骤前后颠倒,就会发生严重事故。类似的情况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中还有很多,教师要重点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四)借助本地安全资源进行渗透

我校所在地属喀斯特地貌,各村屯的山前山后均有较多溶洞,洞内沉积了大量二氧化碳。学生们往往对溶洞感到好奇,想进入探险,由此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渗透相关的安全知识,教给学生安全进入溶洞的方法。同时,我校还地处广西有名的“金银花之乡”,每到金银花收获的时节,有些不法商贩、无知的农户常用硫磺熏制金银花用以出售。因此,在讲到“氧气的性质”时,笔者注重这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硫磺熏制金银花的危害,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宣传相关的安全知识,使身边的人自觉地不用硫磺熏制金银花或拒绝喝用硫磺熏制的金银花。

三、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后,我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如:在购买食品时,学生学会了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包装上的成份说明,自觉拒绝“路边食品”,少食用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知道了刚买来的新凉席不能马上使用;能主动提醒家长安全使用煤气;了解了吸烟的危害,并积极向家人宣传吸烟危害健康;进入化学实验室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吵吵闹闹,贸然进行实验,而是先认真阅读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后再进行操作……课题研究前,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测试,到课题研究即将结束时,我们于2013年6月又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调考,现将学生两次安全知识测试的成绩对比如下: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和及格率、优秀率、尖子率都有了明显提高,低分人数大大减少,最低分、最高分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说明我校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的效果显著,同时,它也改变了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掌握了安全方法。如通过对学生进行《远离香烟,珍爱生命》的专题教育,100%的学生懂得了抽烟的危害,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过去,男生宿舍的楼梯、宿舍内的地板、学校公共厕所均经常看到丢弃的烟头,而现在几乎没有了。可见,我校安全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