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政务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公众服务质量特征;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93-03
引言
2000年以来,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评价日益成为了电子政务研究的热点。在国外,世界市场研究中心(World Markets Research Center)和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1]、TNS(Taylor Nelson Sofres)公司[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DPEPA/UNDESA)与美国公共管理协会(ASAP)[3]、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4]、爱森哲(Accenture)公司[5]在近三四年的跟踪测评过程中均发展出了一套各自的测评体系。在国内,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6]、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7]、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8]、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研究课题组[9]分别对中国城市政府网站进行了评价。
一个以公众满意作为最大使命的政府必须要清晰地思考这些问题。而欲得到清晰的答案,只有依赖对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的科学测量。同时公众满意是电子政务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通过对公众满意度进行了测评,才能了解公众的需求,从而确定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
一、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质量特征
(一)电子政务公众服务与电子商务服务相比较
(1)服务提供者的唯一性。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提供的服务(例如工商登记、)大多数是唯一的,没有竞争者,或者被法律、法规限制为“独家经营”的,公众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如果公众选择了政府这种在线服务的方式,就只能在电子政务网站上完成所需的服务。服务提供者的唯一性是电子政务服务与电子商务服务最大的区别,如果顾客对电子商务网站提供的服务不满意的话,可以在其他相似的网站上获得这种服务。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服务回收(service recovery)来为公众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
(2)服务对象的异质性。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具有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电子政务是给任何人、适合社会群体提供公共服务,而电子政务顾客由于地域、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会导致不同行业、地区、人群之间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信息落差”的现象。在中国行政区域非常广阔,人口素质差异较大,这就导致了中国在不同城市之间(东部、西部和中部)、不同城市之间(如北京、上海、深圳与西部北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同教育程度的阶层和不同收入水平的阶层之间的比较严重的“数字鸿沟”现象。
(3)服务标准的公正性。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无法在短时间为公众提供最好的服务结果,但只要公众认为他接受的服务是公正的,结果是公开的,他仍会觉得满意。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标准要确定、一致。政府通过统一平台或跨平台结构提供服务,数字的一体化要求系统的各项指标规范化、标准化。目前中国最需要建立的规范与标准主要有:应用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基础信息、政府信息与公共信息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政府电子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政府公网域名的规范化标准化等。此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保证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结果和质量的一致性。
(二)电子政务公众服务与传统政务公众服务相比
1.适用性。电子政务通过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应用,使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特性,可以让公众随时随地接受政府服务。 随时是指电子化公共服务打破时间的限制,没有休息日和假日,将政府部门的办公服务模式转化为7×24(7个工作日×24小时)。而传统公共服务则受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作息时间的限制。“服务不打烊”可以说是电子化服务最具优势的质量特性;随地是指公众不管身处何地,只要通过网络,点击鼠标、键盘登录政府网站,就可获得相应的服务。
2.集成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有很强的集成性,它把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网络集成在一起,让公众享受“一站式”服务,以有效地节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集成性地电子政务要求政府不同部门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做法,进一步理清关系,建立快捷、顺畅的处理流程,让公众获得高效、全面的政府服务。
3.个性化。在传统政府公共服务模式下,政府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提供的服务只能是粗放性的,不可能按照公众个人的服务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中,政府服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为公众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成为可能。同时,公众在电子政务这个虚拟市场上,顾客多数是自服务的,可以在多种服务项目和服务通道中自由选择。
二、电子政务公众满意的基本内涵与理念
(一)顾客满意的含义
自1965年Cardozo[10]首次将顾客满意度引入营销学后,顾客满意问题在企业界受到极大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可将其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类:(1)特定交易型满意。顾客满意限定于对某种特殊购买行为的后评价,亦即特定交易型满意可以针对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交易提供特定诊断信息。顾客满意是在特定环境下,对于使用产品所获得的价值程度的一种即时的情绪性反应。(2)累积型满意。累积型满意系顾客针对某产品或服务消费的全部经验而累积的整体评价,累积型满意可促进企业对顾客满意加强投资。(3)认知评价满意。认知评价满意是顾客将实际从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认知表现与事前对产品或服务表现的期望作一比较的认知过程评价。(4)感情性满意。认为满意的情感性定义为顾客主观觉得很好而随之产生满意感,反之亦然。
(二)顾客容忍理论
顾客容忍理论(ZOT)是指顾客心理接受跨度,在这个接受跨度中顾客认为所接受的服务是可以接受的,并且顾客在容忍区内对服务质量变化的感知性不如在容忍区之外的情形。Parasuraman、Zeithaml 和Berry在1991年就发现顾客对服务有两种不同层次的期望。第一种是理想的服务(desired service),定义为顾客渴望得到的服务水平。第二种是适当的服务(adequate service)[11]。从此可以看出,ZOT的特点就是顾客的期望由一个点扩展为一个区域。
(三)电子政务公众满意的内涵
电子政务公众满意的定义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服务对象:公众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顾客”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与公众已经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一方面政府应用让公众了解更多的政务工作,另一方面,公众有义务和责任参与政府的相关决策与管理工作。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要求公众从被管理的角色转变到“顾客”和“主人”的角色上来,而电子政务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高满意度。
2.服务内容:公众感知的对象是政府提供的电子服务
政府为公众提供的电子服务包括以下内容: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公民电子税务和电子证件服务等。
3.服务平台:政府为公众提供电子服务的平台是网络系统
一方面影响公众满意度的指标就要增加关于网络应用水平方面的指标,例如网络设计的艺术性、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网络运行的实用性等等。另一方面,公众满意度测评时信息的获取是来源于公众本身,这就需要对公众做问卷调查。传统政府在进行公众满意度测评时,主要是通过电话采访、实地调查、设立办等渠道来获取信息。
4.满意形成过程:公众满意的形成经历了输入、服务过程和输出三个阶段
公众的事前预期(即顾客容忍区)有两种水平的期望,即理想服务和适当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有三种状态,即超出理想的服务、达到适当的服务和低于适当的服务;事后感知有三种状态:满意、不满意和愉悦。
三、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测评
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就是将公众满意引入到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测评中,通过测评公众对电子政务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评估电子政务的绩效,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属于一个很新的领域。美国从2001年[12]开始将美国满意指数(ACSI)方法应用到对联邦政府网站进行测评。
(一)美国公共部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是一种新型的以顾客为基础,用以评价并改善组织绩效的一种测量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为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环境条件,为解决财政赤字和社会公众对政府高效、回应和高质量供给服务的能力失去信心的问题,普遍发起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理念的“新公共管理运动”。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总体签署了《设立顾客服务标准》的第12862号行政命令,责令联邦政府部门制定顾客服务标准,要求政府部门为顾客提供选择公共服务的资源和选择服务供给的手段。“新公共管理运动”顾客至上理念的确定和上述法律、法规的制定,促使美国满意指数(ACSI)应用到美国公共部门,并建立了美国公共部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13]。
(二)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建立
在建立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时,本文分析了计划行为理论、科技接受模型和自服务技术。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14]是由理理论发展而来的。该理论指出顾客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都能影响顾客的行为,而顾客的行为会影响他们的满意程度。因此,在分析电子政务顾客满意时,一定不能忽略这些因素。
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 TAM)是Fred D. Davis[15]于1986年首次提出,包含具体的理论框架(frame)及测量方法(scale),用以解释并使用者对新系统(或新科技)的接受程度。Davis等人把影响使用对系统接受程度的因素归纳为感知上有用(Perceived usefulness/U)和感知上易操作(Perceived ease of use/EOU)二大层面。如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易用性和效用,无法弥补在网上交易存在非人员接触,需要学习等所带来的损失,那么顾客就会转向传统方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电子政务的效用和易用性是顾客是否满意门户网站e-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自服务技术(Self Service Technology,简称SST) [16]也称作基于技术的自服务。自服务技术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没有人员的接触,顾客通过技术支持可以获得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使客户与组织机构之间的交易更有效、更节约时间。实际上,网络是自服务技术的一种主要类型。在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这个虚拟市场上,顾客多数是自服务的,他们查询想要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及在网络上在线执行业务。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结合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建立了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见下图:
该模型以公众满意为中心将公众满意的前因后果构成一个系统性的网络链条,共有公众期望、感知质量、信息、过程、公众服务、预算执行、管理革新、感知易使用、感知有用、感知使用能力、公众满意、公众抱怨和公众信任共13个变量。
本文建立的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与企业顾客满意度指数相比,有以下特点:(1)企业顾客满意指数模型测量的是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较少设计公共产品和服务,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基本上包括信息、过程、公众服务、预算执行、管理革新这五个方面,因此感知质量从这五个层面来反映:(2)在前因变量中减少了感知价值。感知价值一般是指产品给顾客带来的所有利益的总和与顾客为此所付出价格的比值。因为政府通过其门户网站免费为顾客提供服务,在这个层面上顾客没有付出价格,因此无法体现感知价值。(3)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垄断性质,公众是否忠诚体现得不是很明显,所以原模型中的顾客忠诚由公众信任所代替了。
本文建立的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与美国公共部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相比,有以下特征:考虑到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的是一种电子服务(electronic service ),公众客在享用电子服务时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故根据TPB 、TAM和SST在前因变量中增加了感知易使用、感知有用和感知使用能力三个潜在变量。(1)感知易使用(Perceived Ease of Use)是指电子政务顾客易于操作交易流程,可以实现一步到位的服务。(2)感知有用(Perceived Usefulness)指电子政务顾客在使用门户网站时感知是否获得了准确、最新、全面、适合自身偏好的信息服务。(3)感知使用能力(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是指电子政务顾客感知外界是否具备了使用门户网站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本组织(或本人)是否具备了足够的知识来自行使用门户网站。
四、结论
电子政务公众满意理念能够强化政府部门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的思想。本文建立的公众满意度的测评模型,可以用于政府网站建设绩效的横向比较,并且可以明确目前公众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满意程度,了解薄弱环节,让政府部门以后的电子政务的建设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World Markets Research Center, Brown University. Global E-Government Survey[R].省略.
[2]TNS公司站点:省略.
[3]Division for Public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n,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nchmarking 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R].2002,(5).
[4]European Commission,DG Information Society. Web-based Survey on Electronic Public Services: Summary Report[R].europa. eu.int/information_society/eeurope/news_library/index_en.htm.
[5]Accenture公司站点:省略.省略wresearch.省略/important_events/pith/0912_01.asp.省略/DisplayArticle?nArticleID=1145.省略/bank/ht/show.asp?id=884&bd=3.
[9]省略/top/.
[10]Dardozo, Richard 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su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65.Aug,244-249.
[11]Zeitham V., Berry L.L., Parasumman A.The na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expectations of services[J]. Journal of Academyof Marketing Science,1993,21(1):1-12.
[12]Genie N.L.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government[M].IBM Center for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2001.
[13]Federal Consulting Group.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ACSI) and its Value in Measur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Washington DC, 2001(Apr.)
[14]Armitage, C. J., Conner, M.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Psychology. 2001(40):471-499.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从广义方面的来讲,电子政务应该是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标准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从严格的意义上来,就是政府部门在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只能中运用现代技术(计算机、网络、电话、手机、数字电视等)以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等目标的过程。从而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并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对现有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适合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这一标志性事件为界,在此之前为政府信息化的前期,而之后为政府信息化大规模建设阶段。从1999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和“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为标志,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受到了重视,由此步入一个大规模建设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在2003年之前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时期;在2003年之后以资源整合、深化应用为主的时期。(1)政府信息化前期(1999年之前)。从整体上讲,这个阶段的政府信息化刚开始起步,应用项目比较少,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性行业和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领域。在这个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这个阶段“电子政务”的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来,政府信息化多数是以“办公自动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这个阶段的政府信息化一般是主要还集中在政府内部的一些应用,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第三,这个阶段的政府信息化处于一个试点阶段,应用项目的数量非常有限,多集中在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以及能明显体现信息化优势的一些行业领域内。(2)规模化的电子政务基础建设阶段(1999~2003年)。
这个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999年,以“政府上网工程”为契机,许多政府网站的出现,由此宣告了政府信息化一个全新时代。在这个时期的电子政务开始依赖于国际互联网的超大覆盖面强大的互动能力,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服务和提升政府部门自身的工作效能。在这个时期的电子政务应用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大大超越了以往的模式,电子政务也日益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3)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期(2003年以后)。在这个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从2003年至今,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逐步的摆脱依托大规模基础网络建设和硬件投入的外延式发展阶段,把工作的重点转移为“应用”,进入了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特点深化期。这个时期,电子政务的各项“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开发出了许多新的系统,并且信息化手段开始与其他高新技术相结合,衍生出了许多全新的应用模式。例如,在2009年市民卡应用高峰论坛上,劳动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基础平台、建设部围绕公共事业提供的基础平台,一个是基于银行银联卡开发的基础平台。
三、我国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展望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电子政务的影响。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导不但要关注技术,而且要关注社会问题,关注体制改革。第二,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逐渐成熟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在我国的网民有3.28亿,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公民社会在借助网络形式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公信力随时会有可能会被被置于质疑的境地。例如发生在上海的“钓鱼执法”,从根本上违背了政府公信。正是因为有了广大网民求助,有这么多百姓的关注,后来市政府才出来道歉的结局。(2)未来电子政务发展趋势:第一,为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机制。也可以说,这是电子政务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第二,以“公共服务”为指导方针,不断深化应用。重点是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性的电子政务。第三,下大力度的加强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要把政府的门户网站建设打造成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内部要提高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各部门互联互通;外部要搭建对外信息服务平台,网上办事平台,政民互动平台。外部能力强大最终要取决于内部后台各部门互联互通的能力。第四,基层政府要加大力度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第五,加大力度的推进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从我国国情的实际工作角度讲,我国政府部门很多,因为体制机制问题,推广这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第六,加强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要制定电子政务法,完善法律法规的健全,保障我国的信息安全。第七,探索中国特色电子政务建设道路: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意义
一、电子政府评价的理论意义
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和评价系统,对于电子政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的评价理论是测度电子政府发展水平和绩效的依据。这对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电子政府发展中的不足,总结电子政府发展中的得失,引导电子政府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国家性的、地区性的电子政府比较,对于引导电子政府的相对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科学的评价理论是电子政府标准化的重要依据。评价理论本质上是一套电子政府概念体系。在电子政府的建设中,具体的实现方法和实现手段并不相同,但其中的理念目标却是一致的。科学的评价理论,对于引导电子政府的标准化、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科学的评价理论是指导电子政府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型。建立基于理想模型的评价理论和评价系统,对于明确未来电子政府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制定电子政府的未来发展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国外对电子政府评价的实践
国际组织、国外政府和咨询机构等对电子政府及其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我们建立电子政府理想模型,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和评价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比较重要的研究简单介绍如下:
1.联合国对全球电子政府发展的研究。
2001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DPEPA/UNDESA)与美国公共管理协会(ASAP)两大国际组织对全球190个国家的电子政府进程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正式于2001年底。调查的最终结果体现为各国的电子政府指数。
其定义的电子政府指数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网站的信息和服务的成熟度;
二是对信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的数据分析,其中包括六大指数:一个国家的计算机数量、互联网主机数量、上网人数、电话、移动电话、以及电视机数量的百分比;
三是对人力资本的数据分析,它包括人力发展指数(是否倾向接受并使用电子政府提供的服务)、信息获取指数(是否拥有技术手段获取相关的、及时的信息与服务)、以及城市人数占总体人数的百分比。
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即得电子政府指数,该指数其实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社会发展状况。
为了清晰地描述各国电子政府所处的发展阶段,该调查还把电子政府的发展过程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主要是通过网站与政府有关的各种静态信息,如政府机构、法规、指南等。因此,政府信息上网是电子政府发展起步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政府与用户的单向互动阶段,即政府除了上网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之外,还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
第三阶段:政府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就某件事情安排在网上征求公众的意见。同时,公众也可以向政府提出建议或询问,使公众参与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决策。
第四阶段:网上事务处理阶段,即以电子的方式完完全全地完成各项政府业务的处理。
第五阶段:无缝集成阶段,这是电子政府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最终方向。社会资源的无缝隙整合、组织的趋于零成本运行、服务个性化和即时反应四项将是衡量信息社会高级发展阶段中任何一个政府组织信息化成熟度的主要标志。
在被调查评测的169个国家中,19%的国家处于第一阶段,71%的国家仍处于第二、第三阶段,只有10%的国家进入了网上事务处理阶段,而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迈入第五阶段。
2.美国政府对电子政府发展战略的研究。
美国政府对电子政府发展战略的研究,以白宫预算与管理办公室(OMB)所做的研究为典型代表。其下属的电子政务特别工作小组成立于2001年7月,是一个由46个联邦政府机构组成的电子政务指导机关,对于美国电子政务的战略规划起到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美国政府,尤其是白宫预算与管理办公室的相关研究中,美国电子政府的服务领域被划分为四类:
政府与公民(G2C),即通过政府网站为公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高质量、高效率的政府服务;
政府与商务(G2B),即为企业和投资者等提供有效的政府服务,以良好的政策支持、管理指导和咨询服务等,促进投资环境、市场环境的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等;
政府与政府(G2G),即通过整合和共享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的信息,提高政府效率,提高电子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政府的内部(IEE,内部效率和效能),即通过借鉴企业中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技术,调整政府的运作模式,从而减少政府支出,提高政府部门及其政府雇员的工作效率和改进绩效。
2001年1月,美国发表了联邦政府37个部、局电子政务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其调查内容涉及1371个联邦政府电子政务项目。调查结果中发现,在所有政府服务中,G2C服务约占36%,G2B服务约占20%;G2G服务约占22%,而IEE服务则约为22%。
3.埃森哲公司对全球电子政府的调查和研究(《电子政务领导——将规划变为现实》,埃森哲公司,2002年)。
著名的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在2002年对24个(包括后来加入的中国)国家级电子政府进行了量化测评。考察了9个主要政府服务部门提供的169项国家级政府的服务。这9个相关的服务部门是人事服务、司法与公安、税务、国防、教育、交通与机动车辆、民主与法制、采购以及邮政。
埃森哲在评价电子政府发展水平时采用电子政府“总体成熟度”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指标:
服务成熟度指标
服务的成熟度用于衡量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水平。它要考虑到国家级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的数量(服务成熟度的广度),以及提供的每种服务的完善程度(服务成熟度的深度)。服务成熟度则是服务的广度与深度综合衡量的结果。
服务成熟度包括三个层次:信息型、单向作用型、双向互动型。
客户关系管理指标
客户关系管理(CRM)指标是衡量提供服务成熟度的一种手段,因此有助于国民通过与政府之间的在线互动来获得最大的效益。埃森哲采用5个衡量标准来确定CRM的作用,即政府网站的判断力、互动性、站点特性、针对性以及网络。
而总体成熟度,则由服务成熟度指标和客户关系管理指标相结合得到。在这个衡量标准中,服务的总体成熟度占70%,CRM占30%。
在测评的结果中,埃森哲根据政府网站提供服务的总体成熟度的等级,将这些政府在得分和特点相类似的基础上划分成四种类型。
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先政府,能够通过网络提供大量成熟的电子政务服务。这个类别中的政府得到的总体成熟度的分数大于50%。
具有远见卓识的政府已经建立起在线电子政务服务的牢固基础,并且通常已经展示出在CRM的利用方面取得的某些进展。这个类别中的政府得到的总体成熟度的分数在40%到50%之间。
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新兴的政府通常已经能够提供范围相当广泛的电子政务服务,尽管服务的成熟度还比较低,却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线服务的潜力和增强他们的CRM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其电子政务服务的水平。这类政府达到的总体成熟度在30%到40%之间。
正在建立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府在线服务水平较低,其服务的重点是信息,因为这些政府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晚,并且在实现他们的电子政务规划上还有相当多的基础设施问题需要解决。这类政府达到的总体成熟度不足30%。
在测评结果中,中国的电子政府发展尚处于最后一个层次。
国外电子政府研究的特点:
1.以大范围的,尤其是国家级的宏观研究为主。
2.侧重于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
3.对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的研究相对成熟。
国外研究对城市电子政府评价模型和评价系统建立的影响:
1.对于电子政府评价理念的建立提供了参照。
几乎所有对电子政府的研究报告都认为,政府服务的提供,是电子政府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而基于服务型政府的未来政府发展方向的明确,为电子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对于建立电子政府理想模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国外组织对电子政府的调查和研究,让我们从现实和理论上对电子政府的内在结构、服务对象、发展轨迹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更加明确,为我们预测电子政府的未来方向,以及建立未来电子政府理想模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微观研究较少,尚没有系统完整的城市电子政府评价体系。
尽管国外组织对电子政府的宏观研究成果累累,但对于微观个体,尤其是地方性电子政府的研究并不充分,并不存在公认的统一的城市电子政府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
三、国内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介绍
国内的电子政府研究随着国内电子政府建设的兴起而迅速发展,而对于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的研究,却并不成熟,往往局限于网站的技术性评价。相关的研究简单列举如下:
2002年9月,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中国城市政府网站评估报告》,利用相对简单的技术性测评体系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政府网站进行了初步的测评和比较。
2002年12月,电子政府思想库网站《全国十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初步调查与比较》,开始逐步尝试使用国际性的电子政府模型对政府网站予以初步的测评。
2003年2月,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02-2003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年度报告》,尝试从内容服务的角度进行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价。
2003年6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我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整体沿用了内容和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国内地级城市进行了测评,但评价的最终结果却让人感觉不甚合理。
由于缺乏正确、系统的电子政府理念的指导,国内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很低的层次,主要的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电子政府概念非常模糊,宏观认识和长远认识不足,没有科学的电子政府理念做指导。
2.没有形成电子政府的全局性认识,评价体系不系统,不合理,评价角度混乱。
3.始终停留在简单的技术评价水平上,并没有认识到电子政府的核心内容——服务。
4.相关评价系统并不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和战略指导意义,对引导电子政府的发展价值不大。
尽管如此,国内许多政府网站测评方法,尤其是其技术性测评体系,对于我们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系统仍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其中的理念模型必须重构。
四、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的标准
电子政府未必遵循统一的发展模式,但电子政府概念和体系本身,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判断。电子政府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未必相同,但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应该有其原则性的准绳。我们认为,以下标准应当成为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
具有正确的引导理念。
具有明确的价值目标。
基于电子政府的理想模型。
具有灵活的扩展性。
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
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
一、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基础解读
(一)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价值研判
第一,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增强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市场竞争力。覆盖全球的互联网与面向世界的国际贸易之间具有天然契合点,其典型代表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基于网络平台所展开的跨境商贸物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信息化和透明化。跨境电商具有面向世界、覆盖全球、信息高速传播和运作成本较低等多重优势,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幅扩展了我国实体产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新渠道,实现了传统出口加工型贸易的转型升级。第二,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改变全球贸易价值链格局。随着互联网国际贸易交易模式的崛起,电商型国际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市场的主导者。传统的金字塔型国际贸易分销结构逐步演变为扁平化分销结构乃至直销结构,中间商在传统国际贸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被逐步削弱甚至被取缔。这导致原本被中间商盘剥的产业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流到实体经济领域,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另一部分利润则以厂商让利的方式转移给普通消费者,用以增进消费者的剩余价值,提升消费者对我国出口商及其产品的认同度。
(二)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环境研判
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战略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国际贸易是在国家间展开的商贸经济活动,其经营成果直接影响参与各方的获利水平,各国出于维系本国利益最优化目标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势必影响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战略的落实。贸易保护政策所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维系本国经济独立自主有重要意义的产业,这类产业通常为幼稚工业或关切民生型产业,其保护手段则为关税壁垒或非关税的绿色壁垒等形式。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直销业务提供了绕开各国关税壁垒的新销售渠道,为此,大力推进“互联网+国际贸易”战略有助于我国实体企业通过网络直销渠道依法绕开各国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政策的规制,有助于为我国拓展庞大的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
二、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路径探索
(一)创新国际贸易领域的电子政务战略
落实建立国际贸易电商化战略的电子政务战略。从新经济角度来审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公司实质上是异于传统公司的电子公司,电子公司的功用在于将传统产业和新兴的互联网产业相融合,运用熟知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来帮助传统企业借助新技术与网络空间上的其它传统企业沟通交流。而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则习惯于管理传统领域的产业企业。因此,建立适应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有助于推动电商型国际贸易业务。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超越时空局限性,优化既有政府组织运作结构和政务操作流程,为跨国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高效、快捷、公平的政务服务,所以可以有效节约跨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制度成本,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通关环节电子政务运作效能。货物通关是国际贸易诸环节中业务复杂度较高和运作风险较大的环节,强化该关键环节的电子政务运作效能有助于打破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瓶颈制约。比如口岸管理应当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口岸电子政务系统的先进经验,在既有全国性金关工程基础上继续推进口岸通信技术升级改造,打造更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一站式”通过服务系统和“单服务窗口”式通关平台,全方位落实无纸化通关战略,尽快将线下通关业务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切实节约国际贸易从业者的通关成本。考虑到电子政务上交易主体更为庞大和交易者历史信用信息更模糊的现实问题,通关环节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建立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风险管控数据库,深度分析口岸后台数据并建立信用评级模型,落实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分级分类信用管理。通关电子政务系统还应当提高与商务、外管、银行、工商、税务、国检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强度和频度,建立跨部门的国际贸易相关政务云数据平台,将跨境电商业务相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整合处理,强化对不良企业走私、偷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跨境电商市场环境,为优良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
(二)深挖国际贸易领域的后发优势战略
着眼技术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的历史强国虽然依靠其先发优势地位占据了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较大份额,但在互联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依托物理性营销渠道的传统国际贸易市场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依托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新型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分配规则正在确立。部分学者批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将比较优势视为比较优势的“陷阱”,并指出这类比较优势事实上并无助于促进所有战略实施国的国家利益最优化目标的实现,而仅有助于那些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较高位置的强势国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一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实际上是在既定的技术环境下,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在既定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所产生的“势差”,在技术环境变量不改变的情形下,后发国家难以有效超越先发国家。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环境变革使得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处于同等竞争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先发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技术“代差”劣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应当紧抓互联网技术发展契机,结合我国国际贸易资源禀赋优势,及时切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模式。着眼制度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制度实质上是一套从事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行动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互联网技术革命所支持的国际贸易交易新制度的创新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会影响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从成本轴与收益轴构成的二维结构分析中可知,先发国家在旧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投入巨大的资源,这份资源随着经济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演变为沉淀成本,故此先发国家缺乏了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能动性,而后发国家因其在旧的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所投入的资源远少于先发国家,使后发国家因率先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国际贸易制度体系而额外产生的制度成本远低于先发国家。这就决定了后发国家较先发国家更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既有国际贸易制度体系的意愿。为此,我国发展国际贸易应当积极通过放开对互联网行业管制的策略,来培育互联网技术内生的制度创新力量,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来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的、适合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国际贸易新制度体系。
(三)探索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策略
大力培育新型国际贸易商业模式。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和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形势下,作为驱动我国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国际贸易增长出现下降,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迫在眉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之上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为我国多数发达地区经济健康成长的过剩产能开辟新的路子。考虑到跨境电商产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态势迥异于传统产业,各级监管部门不可运用传统的监管手段来规范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而是应当结合互联网产业特征来制定适合跨境电商产业特征的行政监管与服务职能,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工商部门应当摒弃对跨境电商企业经营范围的严格限制,在宽放其业务边界的同时从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方面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国际贸易领域的产融联合体战略。传统的国际贸易产业与金融产业彼此独立运营,二者虽然围绕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相互支持的行动,但从系统层面而言缺乏有机整合。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升级,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消失,以企业联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打造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格局的产融联合体正当其时。产融联合体要求从事国际贸易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股权关系为纽带,以控股为形式,以人事参与和核心资产相互支持为手段来推进二者融合。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的历史路径分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因为这二者的融合是以产融联合体参与各方的各自利益最优化为目标,以提升产融联合体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为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放开对网络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牌照发放范围、提升跨境电商单笔货款支付限额和交易笔数限制,增强跨境电商系统内部的产供销系统和金融系统的融合度,以提升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实力。考虑到国际电商业务中交易各方的信用问题是影响跨境交易的重要障碍,跨境电商在融合实体产业与金融业务的同时,可以建构跨境交易参与各方的历史交易行为信用数据库,凭此来客观评估交易者的信用水平并给其合理的跨境交易授信额度,切实维护跨境交易金融系统的稳健性,促进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业务的健康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福梦,张义.“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新方向跨境电商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2.郑建辉.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与贸易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7)
关键词:协同政务 行政办公 数据交换 数据共享 工作流 视频会议
中图分类号:TH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188-03
我国电子政务自上世纪80年代起经历了探索、推进和发展的阶段,目前也已经逐步追赶上国际政务信息化的步伐,正在进入到以“深化应用、协同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协同政务系统建设,而在最新颁布的《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又将“推进业务应用协同发展,坚持统筹协调”进一步作为发展重点。那么协同政务是什么呢?“协同政务”(Collaborative Governance)是指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政府部门之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跨部门业务协作,最终通过改变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达到政府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的新型政府工作模式。从协同政务的定义可以看出,要实现协同政务,必须依靠信息化的手段。
1 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的类型及特点
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协同”二字上,而“协同”的特征必须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目前能够体现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类:
1.1 基于数据交换的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
协同办公指的是在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活动,当不同部门应用不同的信息系统时,就需要建立一定的数据交换机制,将对方及自己所需的数据内容交换至相应系统中,达到双方借助交换数据进行协同政务办公的目的。典型的基于数据交换的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模式如图1所示。
1.2 基于数据共享的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
数据共享就是让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计算机、不同软件的用户能够读取他人数据并进行各种操作运算和分析。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业务协同,能够更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无需将同类数据在不同系统中交换备份,而把精力重点放在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及系统集成上。典型的基于数据贡献的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模式如图2所示。
1.3 基于工作流管理的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
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其诞生的目的是希望将工作转换成预先定义的流程并交给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流程中包含了活动、参与者和各种不同的角色,按照特定的规则来执行流程对应的实际任务,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工作流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定义、执行并完全在软件系统控制之下的业务流程。典型的基于工作流管理的协同办公信息化模型如图3所示。
1.4 基于视频会议的协同政务办公信息化
视频会议技术是通过通信线路把两地或多个地点的会议室连接起来,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会议的一种图像通信手段。视频会议的主要特征是能实现实时传送与会者的形象、声音以及会议数据图表和相关实物的图像等等。近年来随着图像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已从单纯的开会发展到多种应用环境,如专网调度与管理、销售与推广、紧急救援、作战指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协作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 某部机关行政办公业务协同分析
经查阅当前各类相关文献,目前对“行政办公”尚未有明确定义,而通过咨询一些专家及学者,总结其对行政办公的理解,我们将一个社会组织内部的“行政办公”归纳为:部门或单位开展日常工作所涉及的人事、财务、资产、文件等综合性行政管理业务的办理,简单来说,就是与部门或单位“人”、“财”、“物”、“文”相关的综合性办公业务办理工作。
2.1 以“人”为核心的业务协同分析
2.1.1 业务管理流程分析
部机关人事管理业务工作主要涉及人事劳动司、各司局综合处等部门。人劳司主要负责日常人事业务的管理。人员在入职、履职阶段,需要从OA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并向机关服务中心、机关保卫处、机关财务处、科技司(网管中心)等部门提交入职人员办理办公用品、门禁卡、UKey、工资卡、饭卡和计算机领用的申请,各相关司局处室对其申请进行审核审批后便可完成相应物品领取使用。人员入职后,在职期间可进行干部监督、干部考核、干部培训、干部奖励、干部档案、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因私出国、干部医疗等业务的办理。干部经过后备培养或工作需要进行升职、调动、离任的,应及时到OA系统进行登记,更新个人信息,以便于相关人事业务的办理。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也需要及时到OA系统进行登记,相关业务将转入离退休干部局进行管理。如图4所示。
2.1.2 业务协同分析
分析人事管理中各项工作的业务流程,梳理出以下需要部门间相互协同的业务。(1)人员入职岗位变动即时通知。人员入职阶段,当OA进行人员信息登记时,OA自动将向办理入职手续有关部门发送即时消息通知,网上提交入职人员办理办公用品、门禁卡、UKey、工资卡、饭卡和计算机领用的申请,各相关司局处室可根据人员变动信息进行在线审核和办理业务。(2)人员升职岗位变动即时通知,在线通知相关部门升职人员变动信息,系统自动更新人员信息。(3)人员调动岗位变动即时通知,在线通知相关部门调动人员变动信息,系统自动更新人员信息。(4)人员离退休岗位变动即时通知,在线通知相关部门离退休人员变动信息,系统自动更新人员信息,相关业务自动转入离退休干部局。
2.2 以“财”为核心的业务协同分析
2.2.1 业务管理流程分析
部机关财务管理业务工作主要涉及财务司、机关财务处及各司局综合处等部门。
财务管理涉及协同的业务主要包括财务预算和财务报销。财务预算管理从各司局进行预算上报开始,经过部机关财务处进行预算编制、部财务司进行汇总上报,最后报至财政部,之后根据财政部下达的年度预算计划,财务处依照财政厅批复结果对预算进行分解调整和控制,并将预算结果在线反馈各司局综合处。财务报销主要分为报销和借款两项业务。根据差旅、会议、固定资产购买等工作需要进行报销申请,填写相应的报销单,经各司局审批、部机关财务处进行财务审核、最后领取报销款项完成报销流程。借款业务与报销业务类似,主要包括借款申请、司局审批、财务审核、借出款项四个环节。如图5所示。
2.2.2 业务协同分析
财务管理日常业务需要相互协同的环节主要产生在机关财务处与各司局综合处之间,主要体现在每年上报预算的业务流程当中。(1)各司局综合处可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在线上报本司局财务预算信息,机关财务处可根据上报信息进行预算编制工作。(2)机关财务处可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将预算计划下达至各司局综合处,各司局可根据预算制定执行计划。(3)财务报销管理应与财务预算管理实现预算相关信息共享,便于各司局根据预算计划执行报销。(4)财务报销业务中,经各司局领导审批的报销业务,可自动转至部机关财务处进行财务审核。
2.3 以“物”为核心的业务协同分析
2.3.1 业务管理流程分析
部机关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涉及办公厅财务处、科技司(信息化资产)、机关服务中心(其他资产)和各司局的综合处。
各司局日常涉及到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申领、转移、报修、退还四类,需要办理时,需向部科技司或机关服务中心提交申请,经过审批对资产申请的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申领资产没有库存的,需要进行资产采购申请,经采购、验收、入库等环节,方可领用并进行登记;申领资产存在库存的,可由网管中心或机关服务中心直接调拨,领用并登记;而由于岗位调动资产需要转移的(比如由一个司局转至另一个司局),需要重新进行资产登记,更新相关信息;报修申请业务,经过审批,可直接进行维修和相应登记处理;由于离职、离任、离退休等原因需要退换固定资产的,经审批资产可重新入库并进行相应登记。网管中心和部机关服务中心需要对所管资产进行日常的盘点、对账和统计分析,并作为下一年上报资产预算的依据。财务处需要根据资产数据,结合机构编制、人员编制和资金预算进行资产的预算分析编制、下达预算等管理工作。如图6所示。
2.3.2 业务协同分析
资产管理日常业务需要相互协同的环节主要产生在各司局与科技司及机关服务中心之间,科技司、机关服务中心与办公厅财务处之间,主要体现在资产日常管理和资产预算上报当中。(1)机关各司局可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在线进行资产日常管理的申请,包括申领、转移、报修和退还等业务。(2)科技司和机关服务中心可在线完成对日常资产管理业务的审批,并根据不同业务进行相应的处理。(3)办公厅财务处预算系统应实现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对接,科技司和机关服务中心可根据所管固定资产信息,在线上报资产预算计划,办公厅财务处可根据上报数据直接进行预算编制及下达计划。
2.4 以“文”为核心的业务协同分析
2.4.1 业务管理流程分析
部机关公文管理业务主要涉及办公厅及机关各司局。部机关发文主要由各发文司局完成。发文主要包括拟稿,处领导审批,司领导审批,编号,退还拟稿人,盖章、打印、缮印,发文等环节。部机关收文主要由办公厅完成,办公厅收文后对来文进行初审登记,然后在线交部长办转办或转交有关司局转办,经部领导批示或有关司局进行督办,相关司局在线进行收文登记和办理并将办理情况通过系统直接反馈办公厅。如图7所示。
2.4.2 业务协同分析
公文管理的业务协同主要涉及的是收发文流转业务。(1)发文流程中,退还拟稿人环节结束后,可直接转至办公厅进行文件的缮印。(2)收文流程中,办公厅可实现公文在线转办和在线督办。通过即时消息通知,通知有关司局进行收文登记,并可在督办期间对办文进行跟踪并实时在线提醒。相关司局可将公文办理情况及时向办公厅进行反馈。
3 协同政务信息化系统设计思路研究
结合上述业务协同分析,结合当前主要政务信息化技术,我们给出如下部机关协同政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思路:
3.1 采用基于面向服务技术的平台型架构搭建系统框架
借鉴当前信息技术领域常用的SOA(面向服务的架构)、Portal(集成门户技术)等平台型架构技术,搭建基于面向服务技术的部机关协同政务信息化系统平台框架,能够实现整个系统中权限控制、用户界面、技术路线等方面的统一,提供系统具有松耦合、高可扩展、良好用户体验的特点,解决原有模式下的分散建设带来的难以整合应用的突出问题。
3.2 基于数据交换共享与工作流技术开展协同应用
结合在行政办公业务中的协同办理环节,实现基于工作流的人事、财务、资产、公文等业务的协作办理,并利用数据交换共享技术,实现在协同办理过程中跨系统、跨司局的数据应用,从而改变原有各系统各自为政,在自身业务领域内可以实现信息化,而在相关业务间智能通过纸质或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协作的典型问题。
3.2 综合利用虚拟化、内存计算等技术进行集约建设
对于系统建设中所需要的服务及计算资源,应利用“云计算”技术中核心的“虚拟化”技术对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服务及计算资源的无限扩张,同时考虑在一些实时计算要求较高的部位,采用内存计算技术加大系统吞吐量和计算效率,在集约建设的同时保障系统响应效率不会降低。
4 结语
本文在某部机关行政办公业务现状基础上,对部机关“人”、“财”、“物”、“文”四条主线的相关办公业务协同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政务信息化的主要技术给出了协同政务办公信息的设计思路,对于下一步系统设计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莹,陈海彦.浅谈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2]融入数据交换思想的协同办公综合电子政务(上)[J].办公自动化,2003年第2期.
1.1什么是信息安全
信息是一种资产,它像其他重要的资产一样,具有很大价值,因此需要给予适当的保护.信息安全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信息免受各方面的威胁,以确保业务的持续性并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信息能够以多种形式存在.它可以打印(或写)在纸上,可以以电子形式存储,可以通过邮寄方式(或使用电子方式)传播,也可以显示在胶片上,或用语言表达.信息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或以何种方式共享和储存,它都应该进行适当的保护,这就是信息安全学科的主要任务.信息安全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保密性:确保信息只被授权人访问.换句话说,保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被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
(2)完整性:保护信息和信息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原始性.换句话说,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
(3)可用性:确保授权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信息.换句话说,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在任何需要时可为授权使用者所用。
此外,可控性(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也是信息安全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性之一。
信息安全可以通过实行一套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实现。这些控制措施至少包括:安全策略、工作条例、程序、组织结构和软件功能等。信息安全学科是由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等学科交叉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现代密码学、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信息隐藏与伪装等。
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比如,使用密码对信息加密是保证信息保密性的最有效办法;基于密码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技术是当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密码进行系统登录管理和存取授权管理是解决信息可用性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密码和密钥管理也可保旺信息的可控性。
1.2为何需要信息安全
信息是重要的资产.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对维持相关机构的竞争优势、现金流动、盈利性、合法性和商业形象等至关重要。
当前,信息系统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如,计算机诈骗、间谍、阴谋、破坏和火灾或水灾等.特别是计算机病毒、黑客袭击和拒绝服务攻击等对信息系统的损害已变得越来越巨大;安全事件越来越普遍;安全保障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安全防护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这意味着信息系统更容易受到安全威胁的攻击,而且,一旦被攻击,造成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公众网与专用网的互连互通,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又加大了实现信息安全访问控制的难度.分布式计算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集中式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很多信息系统在设计时都没有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实际上,如果在需求说明书中和设计阶段就把信息安全控制措施考虑进去,那么,信息安全的实施就会更加经济有效.通过纯粹的技术手段也很难实现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还应该有适当的管理和程序支持.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既需要周密的总体规划,同时,也不能忽略某些细节问题。
1.3确定安全需求、评估安全风险
确定安全需求是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的首要步骤,实施安全措施的开销不应该超过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安全需求的确定至少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对组织本身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分析具体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确定系统的脆弱性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估计其潜在的影响.(2)在确定安全需求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具体要求(比如,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系统中都可以随意使用密码技术),当然还要考虑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特殊需求.(3)安全需求应该适应相关信息处理原则、目标和需求.安全仅仅是为信息系统服务的一个方面。
安全风险评估的对象既可以是整个信息系统,也可以仅仅是某些局部系统或特定的组件或服务.风险评估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内容:(1)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特别是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被破坏后所造成的潜在后果.(2)在已有安全控制措施的条件下,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和脆弱性在哪里,由此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对于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和为避免风险而实行的控制措施来说,风险评估结果将有助于指导和确定合适的管理措施和优先级.评估风险与选择控制措施的过程有可能需要进行若干次,以便涵盖各个信息系统.对可能的安全风险和已实施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审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于根据以前的评估结果和可接受的风险级别,安全评估的层次应该有所差别.风险评估通常先在高层次上进行,以便优先为高风险领域提供资源,然后在更细的层次上进行,以解决具体的风险。
1.4选择安全控制措施
安全需求确定后,就应该选择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并加以实施,以确保安全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安全控制措施的选择既要考虑与降低风险相关的实施成本和潜在经济损失,又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因素(如:名誉损失)等.从法律角度来看,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应该包括:数据保护和个人信息隐私、审计记录的保护、知识产权.一般的通用信息安全控制措施至少包括: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责任分配、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报告安全事故、业务持续性管理等.这些控制措施适用于大多数信息系统和大多数环境。
1.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从技术角度讲,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提高系统的入侵检测能力、事件反应能力和遭破坏后的快速恢复能力.信息保障有别于传统的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技术,它强调信息系统整个生命期的主动防御,预警(early-Warning)、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和反制(Counterattack),涵盖了对现代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WPDRRC),使信息安全构筑在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范围更宽,动态性更强,信息保障是安全加可信。
2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信息安全市场分析
2.1.2经济效益指标分析由于社会需求的迅速扩大,信息安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据了解,目前全球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产值约为232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27亿美元、欧盟为58亿美元.我国信息化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国内信息安全市场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在国内大约有专门从事信息安全产业的企业1300多家,其中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390多家,有自主产品的企业190多家,从事信息安全服务的企业有300余家.国内信息安全产业的总产值增长速度也很快,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国内信息安全产业的总产值分别为9亿、19亿、40亿、90亿、120亿.但是,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在整个信息产业中所占的比率太小,仅仅是大约2%~3%.对此,国务院信息办网络及安全专家组组长何德全院士指出,信息安全产业滞后于信息产业是正常的,但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过大,信息安全问题就会显得突出.因此,信息安全产业在整个信息产业中所占比率的增长空间还很大.比如,根据中办发[2003]17号文件要求,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将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建设和完善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含金卡)、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12金工程.据估计,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这些电子政务工程的启动,需要建设相应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来保障政务信息安全,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市场规模,按照电子政务市场10%计算,将达到120亿元人民币。
2.1.2社会效益指标分析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金融、电力、税收、交通、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系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现代企业特别是跨国经营的企业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系统已经成为能源、交通、金融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神经中枢,系统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关键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一旦发生信息安全问题,导致能源、金融、交通、通信、社会服务保障等的大面积瘫痪,一些局部和地区性热点问题很容易通过网络扩散为全局性问题;一些群体性事件也很容易通过网络引发跨地区的连锁反应,从而大大增加危害程度和处置难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还会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事实证明,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安全问题就越突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就越重要,就越需要一支过硬的队伍来提供技术支持.只有有了掌握了过硬技术的队伍,才能保障信国家的信息安全,推进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3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中央27号文指出“要集中力量,加强对密码技术、安全隔离与审计、病毒防范、网络监管、检测与应急处理、信息安全测试与评估、取证、卫星防攻击等关键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过深入分析我国信息安全,特别是分析电子政务安全领域的现状,当前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
(1)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任体系建设.特别是在较大范围内,将各个信任体系整合为一个更大范围的信任体系.如,在国家桥CA建设的基础上,展开信任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为电子政务网络提供全面的信任体系解决方案,建立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基础设施与服务,为其运行提供安全监控解决方案.
(2)安全域理论以及安全域之间的隔离、访问控制和审计问题.基于安全域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信息安全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法.
(3)大范围爆发的蠕虫、病毒等恶意代码的防范问题.当前,对于各行各业信息化威胁最大的安全问题就是蠕虫大规模爆发问题:在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一些全球性的大规模蠕虫爆发事件已经给我国电子政务和相关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带来的较为重大的损失.
(4)大机构和大系统的风险评估问题.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的评价方法和决策机制.没有准确及时地风险评估,会使得各个机构对于信息安全的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风险评估应当成为各个机构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优先步骤.在深入研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标准、技术和工具的基础上,积极准备,为国家开展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检查工作提供技术储备.比如,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包括方案设计、工程实施、工程运行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5)网络监控体系的建设.面对高速、多媒体海量信息,如何监控信息流,获取和判断信息内容,是一个复杂且难度极高的技术问题.发达国家一般运用最新最快的计算机来进行监控管理.我国也应该在国家级监控管理层次上研究发展必要的技术手段.在电子政务领域,也应当建立相应的监控体系.
(6)应急技术研究.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我国许多重要信息都在网络上,在方便工作的同时,也存在安全的隐患.一旦发生灾难,信息的安全和恢复就会存在问题.应急是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家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必须有相应的应急预案,才能在灾难来临时,不会出现混乱、业务停止等问题.国外在这方面研究比较早,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必须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急与冗灾理论、技术和产品.比如,应该深入研究信息系统的应急和灾备恢复体系,为国家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特别是国家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灾难发生时系统能够正常地运行。
(7)等级保护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
(8)反入侵和取证技术.(9)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问题,以及内外网信息交换问题。
(10)建设一体化的、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的信息安全平台.当前的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是各种不同的安全产品和技术简单叠加组成的.由于不同的产品来自不同的厂家,产品的性能、规格、功能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产品的简单叠加,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动的途径和机制,不能做到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简单、易用和高效,还有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问题,整体的安全性如何更难以保证.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特别是电子政务,急需一体化的、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的安全平台,把网络系统中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信息加密、认证系统、审计系统、响应系统、备份系统等多种安全产品和技术,进行智能化地高度集成,形成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各种不同的安全技术和产品,通过这一安全平台可以更好地协同工作、密切联动,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可管理性等。
上述关键技术问题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特别是电子政务安全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于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再加上良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价值链,将这些关键点串联起来,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水平.此外,我国的信息安全整体水平在国际上还属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水平的提升,需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
4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战略
(1)信息安全产品客户化.当前国内信息安全产品种类过度集中,低水平重复较为严重,产业结构失调,资源配置不当,缺乏竞争力.从功能角度看,产品高度集中在网络周边防护和密码设备上,而身份识别和信息审计等产品相对较少.从领域角度看,安全产品主要集中在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的局域网系统设备、应用和用户设备的安全方面,骨干网(特别是电信骨干网和电视骨干网)的安全产品几乎是空白.由于不同行业用户有不同的安全威胁、安全环境、安全技术、安全培训和安全维护等,因此,其安全需求也各不相同.产品客户化既能够提供量身订制的服务,又能够充分发挥国内企业的优势.国内信息安全企业应该重点选择政府、金融、财政、税收、工商、电信、广电、电力、民航、交通等行业做好客户化工作.(2)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化和平台化.通过标准化和平台化实现各个厂商的安全产品互连、互通、互操作,从而,易于形成协同的安全防护体系,既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又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3)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化.当前国内信息安全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既缺乏市场竞争力,又难以解决融资困难.必须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通过企业兼并等手段培养出我国自己的信息安全大型企业。
(4)信息安全产业资本投资多元化.当前,国内信息安全企业的资本结构主要以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民营投资为主体.投资单一化,缺少投资机构的支持.实现投资多元化的方法很多:在可控的条件下吸引外国投资家的资本、鼓励金融中介机构入股信息安全企业、成立投资委员会帮助信息安全企业多方融资,扩展资产规模。
(5)信息安全产品市场法制化与规范化.信息安全产品与普通的民用产品并不完全相同,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法律和法规来规范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但是,在法制化和规范化方面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政府部门的多头管理给企业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需要尽早建设信息安全产业的统一管理机构;与许多法律和法规相配套的可操作细则也要尽早出台等。
参考文献:
[ 1] 李彦旭, 马大志, 成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述[ J] .半导体技术, 2002(10):9-10 .
[ 2] 杨义先, 方滨兴.网络信息安全成果大阅兵[ J] .通信学报, 2002 , 23(5):2-3 .
[ 3] 曾志峰, 杨义先.网络安全的发展与研究[ 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0(10):1-3.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安全中心)
(1)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内涵界定。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慕海平认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仇保兴(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王如松院士(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化、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生态宜居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有关信息化的概念,是由日本政府的高级科学咨询小组继学者梅悼忠夫(1963)论述信息技术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后正式提出的,具体将信息化界定为“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国内学者依据自身的不同理解对信息化也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以张哲(2007)的研究为例,其将信息化过程划分为数字化、一体化、虚拟化和智能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由点式的数字化到面式的一体化,再到体式的虚拟化,最后上升到多维度的智能化,可谓是层层深入、相互衔接。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至一定阶段后,为解决“规模与质量不对等”的问题而提出的寻求自身内涵提升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如何结合信息化“数字化、一体化、虚拟化、智能化”,找到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契合点,提高二者互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2)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以及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有着相类似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深入研究城镇化与信息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推动“四化”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姜爱林(2001)呼召21世纪应当以信息化来推动城镇化进程,并明确了二者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城镇信息化,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化在信息中升华,从而实现信息城镇化。”之后,姜爱林(2002)从现象、作用、发展层次以及社会特征等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并且建立了二者的关系模型。王克勤、唐才敏(2005)提出了与前者相类似的结论,即“信息化是城镇化的催化剂,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十以来,“四化”协调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等概念被专家、动关系和共通性,建立坚实的信息基础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学者所关注。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2013)认为,由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存在的互暴露的两大难题,即资源统筹和城镇个性化问题,所以提出要坚定的“以信息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刘稚(2013)认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的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大部分学者仍注重研究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及其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等。
2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吉林省信息化发展概况
2013年国务院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将“信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信息产品与服务供需优化、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及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等列为信息化重点工作内容,现从这几个方面对吉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阐述如下。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近几年来,吉林省政府推进“三网融合”和数字城镇建设,把发展“智慧城镇”作为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吉林省的通信网络性能明显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覆盖全部城市及大多数乡镇。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例已达72%,2010年实现全省自然村100%通信覆盖。截至2012年末,吉林省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22704公里,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39.9亿元,通比2011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容量916.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8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36.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4.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1.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25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2.1部/百人,增长12.5%。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364.7万户,增长17.4%【10】。
(2)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吉林省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新型元器件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并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园。随着市场信息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张,车载信息系统、功率半导体器件、高清晰LED显示屏、生物识别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据统计,吉林省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32亿元。此外,吉林省软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止到2010年,全省从事软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超过800家,先后有13家企业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累计认定软件产品达到1246项,汽车、人口、教育、政府、电力、农业、矿山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及信息安全软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吉林省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果。第一,在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中,投入使用了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全省二甲以上医院全部建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第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快速推进,城乡低保实现网上审批和网上管理,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当期应用数据存量达到800多万条,全省统一的“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国(亚太)最佳呼叫中心称号;第三,教育信息化通过开展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式,扩大了高教、职教、基础教育和远程教育等信息资源的规模;第四,文化信息化稳步推进,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平台,全省建成基层电子图书馆(室)1916个,数字文化资源库总量已超过1TB。
(4)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能够刺激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能够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效率、效果。吉林省不断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近几年来,先后制订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数字城市”建设、新农村信息化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2013年为响应国家政策方针,于12月了《吉林省促进信息消费推动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在保障信息化安全方面,制定了《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指标》、等法规和文件。此外,吉林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省内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信息化人才5800余人,并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同的信息技术培训。自2011年至2013年,吉林省为促进农村信息化开展了“万名骨干农村信息员培训计划”,三年全省培育农村信息员达到10万人以上。
3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点
基于以上对吉林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概述,不难发现,吉林省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城市信息化为重点,对城镇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若要将信息化建设的高效、低耗、智能充分运用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选择恰当的关键点尤为重要。
(1)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增加新型城镇化动力。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基础,信息化就失去了有效载体,所以说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是重要的基础。在夯实产业经济基础的同时,融入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无疑会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增添动力。在以信息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吉林省省情,具体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要加大力度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的支柱优势产业,建设好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集群整体规划,通过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围绕各地支柱产业,推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配套能力强、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二是要改造提升城镇化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引进信息技术,建立或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在新型城镇化中引进新兴战略产业,提升新型城镇化内涵及质量。
(2)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企业是带动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仍是弱势群体,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存在的困难,可以考虑以网络为依托,鼓励中小企业从本身出发,建立行业式信息发展平台。增加企业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公开企业优势及需求来吸引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所、高校研究院等合作对象,争取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信息平台,提升市场准入机制。此外,网络资源具有高效、节省资源、限制少等多种优势,吉林省政府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中小企业学习培训,加强企业间帮扶与互利合作,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保证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3)逐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吉林省公共资源丰富,通过推进信息化来达到信息公共服务化,可以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第一,吉林省高校资源丰富,应该促进高校优质资源公开化,实现全省教育资源平均,做到教研成果共享,教学资源共用,从而降低城乡教育差距;第二,医疗保障体系由于地理因素存在一些不便捷之处,应做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在药店、诊所、医院等地实现医保一卡化使用,达到城镇医保要求,改善城镇医疗卫生环境,通过网络对城镇居民进行医疗卫生普及化培训,并对吉林省全部人口实现病例通用制度;第三,对于人才也可以使用简历统一公开化处理,使得人才在其自身愿意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化网络渠道对有招聘意向的部门进行电子简历投放,从而开放人才市场,带动城镇人口就业;第四,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微信、邮箱、电话、短信等多种平台实现城镇居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全部信息进行整合、预算、评估,以达到信息体系稳步运营的目标。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天地图
中图分类号: TN131+.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数字城市”建设是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定位基础,集成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以实现城市信息的广泛共享。地理空间框架是地理信息数据及其采集、加工、交换、服务以及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设施、机制和人力资源的总称,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目录与交换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等构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信息的定位基础、集成工具和交换平台。本文就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进行探讨和论述。
二、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数字城市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的支撑下,依托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在网络上运行并广泛共享的多尺度、多类型、多内容、多时相的城市综合信息,通过专题系统与网站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它通过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决策和调控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规范化和民主化水平,提高城市建设的时效性、城市管理的有效性,改善城市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的信息化、现代化。
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的定位基准,是承载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的基础,是信息集成的载体,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三、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需求分析
近年来,丹东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高,提出了构建统一的、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迫切要求,基于该框架实现政府与各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减少重复建设,消除信息孤岛。通过数字丹东项目建设,对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转变,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各行业、各部门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满足政府、企业和大众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数字城市的本质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的发展要求作为其核心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能够和专题信息集成,不断汇集各种各样的空间信息服务应用,从而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高精度、高现势性、内容丰富的地理空间框架,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地理信息支撑,是现代城市科学规划、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府管理决策科学化的迫切需要
地理信息已在我市空间布局规划、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呈现出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我市地理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和精度不断提高,但各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条块分割、封闭管理、尚不能互联互通,整体上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相对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基础地理信息的支撑和服务优势,对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整体性支持不足。开展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运用地理信息辅助分析、规划、监测、评估及提供详实、有效的保障服务,已成为当前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3、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应用、避免重复建设的迫切需要
为满足行业应用需要,有需求的城市各部门建立了独自的空间定位基础,但由于所依据的标准规范不尽相同,所形成的数据在内容、格式、坐标系统、定位精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难以实现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严重限制了基础地理信息的应用范围。而通过建设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能够形成权威的、规范的地理空间数据平台,在减少各部门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同时,也能积极促进地理信息的广泛共享。
4、电子政务与协同办公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协同政务办公的需求已经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以往单点独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进行协同、交互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信息孤岛” 的特征。没有协同,也就没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和共享是数字城市的核心,而地理空间信息在城市所有信息资源中又处于核心地位,所有自然、社会、经济、政务信息都能在全市“一张底图”上相互关联起来,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将加速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实现现实世界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5、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便捷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
电子地图、导航定位、旅游服务、本地搜索等公众应用对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数字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不仅为政府和部门提供空间信息支撑,同时也要为丰富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通讯技术向全社会提供导航、定位、出行等位置服务,人们可以方便的查询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兴趣信息。
总体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总体目标
紧密结合丹东实际情况,从满足政府部门决策需求和为公众提供地理空间服务出发,通过航空摄影、数据生产,建立现势性强、完善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通过信息提取、要素扩充、数据重组等整合处理,开发地理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建成权威的、唯一的政务版和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分别依托丹东市的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以政务版公共平台为基础,建立规划、国土、地税、城管、旅游等典型应用示范,引导和推动地理信息的广
泛应用;以公众版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建成丹东市公众服务系统(天地图·丹东),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建立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管理、维护和应用的稳定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支撑环境,形成有效的运行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2、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整个项目的作业工序和任务性质,将项目分解为五类专项任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应用示范建设、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天地图·丹东)建设、支撑环境建设。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通过航空摄影、数据生产等工作,建立全市多尺度、多源、多类型数据集成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数据,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地图数据、三维景观数据等,覆盖全市域。采用地理信息管理软件,进一步完善形成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具备数据转入、转出、编辑、查询、统计分析、专题图输出、更新、日志、备份等功能。
(2)、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
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地理信息进一步整合加工,提取交通、水系、居民地、境界等与政务应用和社会化应用紧密相关的要素内容,扩充地名/地址信息,进行面向信息化要求和各部门需求的数据重组,并开发网络化的应用服务系统,形成丹东市唯一的、权威的、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应用示范建设
基于所构建的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应用部门为主导,选择规划、国土、地税、旅游、城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建设。具体内容包括:
①城市规划信息系统
以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支撑,以规划建筑红线和规划设计模型为基础,通过应用模型与软件分析,实现在多角度、大环境中进行规划、精确量测、多种建筑设计方案的比较推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化,并自动计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平均层数、最高建筑物高度等各类规划指标;为城市规划审批提供决策支持。
②基准地价信息系统
有机集成地理空间信息和基准地价专题信息,将土地定级、基准地价评估与更新、宗地地价评估、地价信息的管理等集成于一体,实现土地定级、基准地价评估以及地价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③地税信息管理系统
丹东市地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为载体,整合税务管理的各类业务信息,通过可视化的表现手段,直观地将税务管理业务同电子地图联系起来而开发的系统。通过基础地图和税务管理数据库进行关联,税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对各类企业进行管理,为税务局的各业务管理部门提供可视化的决策支持,满足税务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求。
④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以丹东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丹东市旅游资源数据库,实现对丹东市旅游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为丹东各地区的旅游业及其他行业和部门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和平台。
⑤数字城管基础部件管理系统
以数字丹东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基础,建立丹东市城市部件数据库,并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城市部件的专题数据相叠加,采用先进的网格化管理方法,将城市部件的空间和属性数据有效的管理起来,为城市市政设施以及市容市貌的管理提供辅助支持。
(4)、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天地图·丹东)
“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把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整合为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的“一站式”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
“天地图”建设由国家、省、市(县)三级节点共同组成,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互联、标准统一、高效协同、从宏观到微观互为补充”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天地图·丹东”市级节点是“天地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天地图”主节点服务资源的细化和补充。按照“天地图”建设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天地图·丹东”建成后,可为社会公众提快统一、权威、标准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可免费对丹东地理信息浏览、查询。
支撑环境建设
建立支撑项目实施、运行和应用的基础环境,包括领导机构、软硬件网络环境和安全保障体系、平台运维、更新、管理机制、共建共享协调机制等。
组织保障
为保障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的顺利建设实施以及框架建设完成后的项目成果的稳定运行和长期持续的服务,必须建立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的组织保障机构。
1、领导协调机构
丹东市政府十分重视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明确由市财政专项投入,确保项目资金的落实。为保障项目顺利建设以及成果的稳定、长期、持续运行,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构成指导项目实施的领导协调机构。
2、组织实施机构
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由丹东市人民政府指定丹东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实施,构建满足市政府各部门管理和社会公众需要的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组建项目管理组、项目实施组及技术质量组等三级组织实施机构,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运行维护机构
项目拟确定丹东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作为地理空间框架运行维护的专门机构,保证地理空间框架的持续更新和长期服务。
4、政策机制建设
为实现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的持续和长期服务,在国家指导性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丹东市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技术、经费和人员等因素,建立健全与地理空间框架相关的政策体系,推动地理空间框架的共享、应用与服务。
5、质量保障措施
数据生产和公共平台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认真履行作业程序;采用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配备专人严把质量关;最终成果要通过省级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提交。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充分调研应用部门业务流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各项功能进行逐项测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6、人才培养措施
为做好数字丹东建设及维护工作,将积极引进测绘、地理信息、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与辽宁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技术支持单位合作,加强培训力度,保证相关人员能够胜任公共平台应用、更新和维护等工作。
结束语
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面向丹东市政府及其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紧密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遥感、航空摄影、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丹东市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空间定位服务;将有效解决丹东市多尺度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的难题,为全市信息化提供可靠的空间支撑。
参考文献
李学军,司少先.数字城市核心应用系统建设的实践[J].测绘通报,2004,(7).
谢明广.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0,(14).
关键词: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应用探讨;发展方向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gital integrated safe guard system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meaning and function, and then expounds the security system of digital realiz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modern digital security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introduced, and finally analyses the digital comprehensive safety system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s: digital; Safe guard system; Discusse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 TL3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发展的迅速崛起和推广掀起了当前的数字化浪潮,各个产业都卷入到这股大潮之中,相关产业也朝着这个趋势发展,安全防范系统中更是不断深化这数字化改革。运用现代化传感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和数字化通信技术等得以实现的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实现了各项安全防范信息采集、运输、处理到集成的系统化操作。本文简要介绍该系统的实现和规划设计的同时,分析了该行业的发展前景。
数字化综合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特征
2.1 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特征
数字化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高速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而出现的,正在朝着一体化和联动智能化发展方向扩展的现代领域。数字化的安防理念及数字化安防建设是为了适应数字城市建设及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被提出,所以数字化安防同智能安防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数字化安防建立在网络基础上,具有网络的架构,拥有数字信息化的功能,智能安防建立于智能的子系统基础至上。数字化安全防范更能充分的实现现代数字信息采集、传输到处理的一体化操作,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集成及共享。另一方面智能安防仅适应于小的建筑内部或者小区内容智能子系统集成及联动控制的需要,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属于数字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奠定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基础。
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依赖于电子设备的智能化提高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首先,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增强了网络技术功能,利用完备全面的广域网络和局域网络,能够实现智能化及远程的监控,并能够实现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监控需要。其次,应用了现代数字技术的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全面实现了现代化传感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各项尖端科技,保证了信息传输速度的高速化,而且保证了安全防范系统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功能要求及其安全性要求。再次,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增强了智能安防整体水平,实现安防信息资源充分的共享,优化了整个系统。最后,作为数字城市基本的组成单元,数字化安全防范建设给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条件,奠定了物流、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的安防监控基础。
安防系统数字化的实现条件
首先,要能够实现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同社区的局域网、计算机和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业务的通信和交流。其次,要能够实现同外部的通信网络及国际互联网之间畅通的联系。另外,所完善的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要保证能够同其他的输出设备良好的连接,例如紧急广播、背景音乐设施和交换机设备等。光纤、同轴电缆及双绞线及他们之间的混合布线,配合5类或者以上的配置要求,综合建立布线系统便能达到以上三方面要求。数字化安全防范系统由于其拥有一体化联动安防平台,必须建立独立的数字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综合的管理平台加以实现。一方面数字化安全防范内网必须具备足够的安防设备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服务、社区的安防网络教育和服务,外网要便于互联网的服务及宽带的接入。另一方面远程的安全防范监控要包含远程的安防设计,对各种数据的调整和设计、远程安防教育及信息服务必须满足足够的要求。
现代化安全防范工程规划设计
完成数字化的安全防范系统项目工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安全防范系统的规划,这一步工作的合理正确得到对后期整个工程实施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现代化数字安全防范系统规划设计要从整体规划角度出发,遵从形影的规划设计原则,以开放的互联网系统作为核心,密切联系建筑设施,满足监控需要和承受的能力。首先,要满足发展同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小到一栋大楼大到一个城市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必须考虑监控的需求,兼顾建筑设计定位于城市总体设计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其次,满足最优化进行配置的原则,各项计算机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机械设备系统必须保持联动,所有设备及资源要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优化处理。
综合数字化安全防范产业的发展前景
5.1 数字化安全防范产业发展认识和分析
从常用的设备硬盘录像机来看,目前主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低压缩比实时类别的录像机,其拓展性有限,技术上较为明确清晰;第二种是没有国际统一的新型音视频的压缩技术设备,其数据容量较小但是功能强大;第三种是没有操作系统的功能上类似于前两者但是更加稳定的设备,预留的数字控制接口更具有实用价值。尽管各项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从具体的需要选择来对待产品选择非常重要,仅从硬盘录像机来讲,其发展主要会受到技术、行业折射到市场需求等方面影响。
5.2 数字化的安全防范产业未来前景
网络视频监控的服务器同其他的设备要以兼容作为前提,辅以排斥特征,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安防技术全面的数字化进程。从整体上角度来看,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健全一个庞大有效的网络数字化的监控网络,继而同安防产业各项产品联网形成网络产品体系。未来的控制讲完全按照设备使用职能进行划分,产品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数字化的安全防范控制发展将全面涉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6.结语
国家和政府由于安全防范领域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对安全防范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从政策上到经济上予以支持。数字化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凭借其尖端的科技水平含量和高度的在安全防范监控工作需求中的满足程度,势必引起安全防范行业的革命。把握住数字化综合安全防范系统的工作特征,随着数字化产品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安全防范系统数字化时代的逐渐临近将实现人们居住环境更加的舒适、稳定和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