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运维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维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运维管理办法

第1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我们通过颗粒复位法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探讨颗粒复位法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以期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的患者52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28~62岁,平均45.2岁;病程1~10 d,平均4 d,起病前3例有感冒史,余无特殊诱因。既往有高血压史6例,偏头痛史3例。8例在外院被诊断为颈椎病、6例被诊断为梅尼尔氏病、16例被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于改变头位(如起床、抬头或弯腰低头等)时突然起病,表现为视物旋转感,眩晕持续约10 s~2 min后自然停止,其中绝大部分持续20~40 s,但当患者做相同的诱发动作时又出现类似发作。发作时均伴恶心,5例伴呕吐并有不同程度的心慌、出汗。

1.3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3]诱发试验阳性即可作出后半规管BPPV的诊断。头颅MRI或CT未见明显异常,尤其是脑干和小脑部位。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中耳炎、心脏疾患、颈椎病变或骨折。Dix-Hallpike试验的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受检侧)转45°;②检查者迅速将患者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过伸向下垂30°,观察双眼有无眼震。如果经过短暂潜伏期(1~5 s),患者出现短时眼震(典型的

1.4 治疗 确诊后行颗粒复位法[1]治疗,治疗步骤如下:①患者坐于床上,头向患侧转45°,治疗者手持患者头部,迅速将患者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向下垂30°(同Dix-Hallpike诱发试验),维持该位置1~2 min;②将患者头部向健侧转90°;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继续向健侧转90°,此时身体由平卧改为侧卧,头部与地面呈45°,由①位经②位至③位总的时间不超过3~5 s,③位维持1~2 min;④返回原来的坐位并微低头。经过上述不足5 min的循环治疗,若治疗成功,后半规管的耳石颗粒经重力作用滚至了椭圆囊,眩晕及眼震即消失。治疗后嘱患者在2 d内尽量保持直立头位,避免抬头、低头和弯腰等动作,睡眠时取健侧半卧位。第3天电话随访或来院复诊,对仍有眩晕发作或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阳性的患者再次行颗粒复位法治疗。

2 结果

52例中左侧后半规管受累29例,右侧受累23例。44例经1次颗粒复位法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首次治疗有效率达84.6%。8例首次治疗无效者,4例经2次,1例经3次治疗后症状消失。总治疗有效率为94.2%。治疗过程中,患者除眩晕、恶心呕吐外,少数出现心慌、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经随访,1例在半个月后复发,仍为同侧后半规管性,再次复诊治疗症状消失。

3 讨论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在1921年由Barany首次提出,Dix和Hallpike 1952年报道了Dix-Hallpike试验诊断后半规管BPPV。BPPV是周围性眩晕最常见病因之一,既往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常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采取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BPPV的确诊可由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典型的眼震和眩晕确定[2]。眼震的特征有:短暂的潜伏期,头位变化1~5 s后才出现眼震;持续时限短,通常

BPPV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头外伤感染或变性使半规管壶腹、椭圆囊或球囊上钙化的碳酸盐晶体(位觉砂、耳石)移位,由于重力作用进入半规管后部,刺激产生眩晕形成PC-BPPV。少数耳石进入水平半规管,形成HC-BP-PV。根据这一机制,采取管结石再复位方法,使漂浮在半规管内的耳石回到原位,在头部进行成角加速运动时症状消失。

BPPV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复发性短暂性眩晕,可由头位改变,主要是伸展颈部引起,翻身、起床、弯腰时出现,刺激经几秒钟潜伏期后出现眩晕伴旋转性眼球震颤。其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少于1 min,但可呈几天、几周甚至几年的周期性发作。

本研究中,首次治疗有效率84.6%,总有效率为94.2%,文献报道治疗有效率为30%~100%[2],高于一般文献报道,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急诊患者发病时间短,耳石粘附在膜半规管上出现狭窄的机率小;②入选的病例均为单纯的单侧性后半规管性BPPV;③样本量小。5例患者需多次复位治疗的原因,可能是一次手法复位时,尚不能使所有的耳石均回到椭圆囊。在复位治疗时,对每个步骤均应按规定严格操作,使绝大部分耳石能回到椭圆囊;此外还可能与复位到椭圆囊的耳石又回到了半规管有关,所以应强调在复位后尽量保持头部直立,避免抬头、低头或弯腰等动作,半卧位睡眠,以阻止耳石反回到半规管。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一般要经过数周或数月症状才能缓解。给予颗粒复位法复位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随即消失。以往Epley法要求患者在治疗后2 d内保持坐位,不能躺下。但近来报道治疗后患者躺下和保持坐位疗效无明显差别。本研究要求患者健侧半卧位睡眠,易行,有效。复位过程中可诱发眩晕、恶心和呕吐,可能会产生惊恐甚至不配合,需在操作前将治疗的益处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取得合作。对有严重颈椎病或严重心脏病者慎用。

本研究证实,颗粒复位法操作方便,简单易学,患者多能接受,并能坚持自我训练,因此值得推广。以及早解决患者的痛苦,减少不必要的诊治时间和费用。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眩晕患者,均应进行Dix-Hallpike检查和平卧侧头试验,以确定是否是BPPV,然后根据受累半规管,行颗粒复位法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Parnes L S,Robichaud J.Further observations during the particle repositioning maneuver fo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7,116(2):238.

[2] Parnes L S,Agrawal S K,Atlas J.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CMAJ,2003,169(7):681.

第2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外包管理模式

在“2008通信专业服务与应用研讨会”上,中国联通运行维护部传输及配套维护处的许伟杰介绍了目前中国联通的运维外包情况。

目前中国联通的网上代维单位共有497个,其中线路、动力、基站、铁塔等为主要代维对象。联通对每个代维单位进行了月度考核,合格率达到98%。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标准,联通会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定期公布。

许伟杰表示,虽然联通在代维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代维发展还极不平衡,“西部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代维企业还比较少,所以这些地区仍主要采取自维方式。”

而在管理运维外包方面,联通主要抓住了三个重点:代维单位选择、代维单位监管和代维单位的质量。

据许伟杰介绍,在代维资质审核上联通最为看重三点,一是队伍的稳定度,二是成本的转换,第三是代维公司的诚信。而在代维单位的监管上,则通过制定考核指标来完成,“每个月,联通会根据作业计划完成率,如光缆线路,基站维护等几个重要指标来考核代维单位。”许伟杰表示。

在此基础上,联通还制订了代维管理办法。许伟杰介绍说:“目前中国联动代维管理办法适用范围包括线路、基站、微波、电源配套,以及通信网设备。代维管理办法还明确了管理的组织和各个组织的主要职责。

目前,联通将管理重点放在省公司,加强了省公司领导和省分公司的统一管理,以及地市分公司考核的管理。”

第3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尊敬的领导:

2018年,xx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稳中提质、改革创新”总要求,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控、风险防控等工作重点,从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应用推广、运行维护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工作,较好的发挥了信息系统在生产监控、过程管理和辅助决策方面的作用。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信息化管控

一、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共制定有《xx信息化管理办法》、《xx网络安全管理制度》、《xx计算机管理办法》、《xx软件正版化管理办法》、《xx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管理办法》、《xx应用系统数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划、项目、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运行维护的信息化管理制度18项,较好的指导和规范了公司信息化建设。

2018年重新修订完善了硬件资产管理办法、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办法、信息化管理办法、微信、QQ群组管理办法、报废计算机和计算机耗材废旧污染物品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等6项信息化管理制度。

二、信息化资本支出计划情况

(一)2018年信息化资本支出计划完成情况。

按《xx关于下达2018年度资本支出计划(信息化专项)的通知》要求,严格监控审核各类信息化资本支出项目的执行情况,督导各单位资本支出计划按进度完成。2018年各类信息化计划资本支出费用为537.2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了346.43万元,预计11-12月份完成122.13万元,全年总计完成468.56万元,计划完成率为87.22%。

 1、审核类项目

xx审核类项目共计8项,分别为工艺动画展示软件、SaaS门户网站防护软件、龙软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生化检验血库管理软件、预防保健数字化门诊系统、远程控制软件、综合管理系统(二期)。

(1)综合管理系统(二期),合同额120万,2018年计划完成80万元,按合同约定,已完成第一阶段付款36万元,按照开发进度及合同约定,12月份将完成第二阶段付款36万元,完成了预算目标。

(2)山不拉煤矿龙软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预算金额为30万元,实际支出30万元,完成了预算目标。

(3)职工医院病案管理系统预算金额为15万元,计划12底前购置完成。

(4)职工医院生化检验血库管理软件预算金额4万元,实际支出4万元,完成了软件的购置。

(5)职工医院预防保健数字化门诊系统软件预算金额为8万元,实际支出为7.51万元,完成了系统软件的购置。

(6)特凿公司工艺动画展示软件预算金额为15万元,实际支出15万元,完成了软件的购置。

(7)特凿公司SaaS门户网站防护软件预算金额为8万元,计划12月底前购置完成。

(8)培训中心远程控制软件预算金额为2万元,计划12月底前购置完成。

2、备案类项目

备案类重点项目有3项,分别为笔记本电脑购置38台,24.58万元,台式机购置116台,74.89万元,打印机购置71台,23.43万元,合计占备案总预算的62.48%。

3、费用类项目

重点费用类项目有1项,为线路租赁费用,公司共有广域网专线9条,互联网线路13条,年租赁费用为87.64万元。

(二)2019年信息化资本支出计划情况。

1、基本情况。2019年各类信息化资本支出费用预计为1261.9419万元,其中审核类费用预计773.15万元,备案类费用预计320.78万元,费用类预计168.0119万元。

审核类中,BIM分中心建设项目318.55万元,BIM分中心配套机房及网络改造项目139.6万元,山不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186万元(说明:地方政府要求在2018年底完成,专项请示在2018年增列计划,由于时间太紧,只能将计划在2019年列支)。

第二部分 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三、综合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应用

(一) 建设目标:流程固化、数据共享、全程追溯。

(二) 建设原则:围绕资金、业务主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 保障措施:

1、成立了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推进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抓。明晰系统应用推进中的职责、责任到人。

2、定期不定期的召开项目协调例会,及时协调解决系统开发、应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3、全员培训。已开展用户培训12场次,培训用户2200余人次,涵盖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关键用户和业务人员。

4、日常指导。通过电话、QQ群、远程桌面、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解答系统使用中的各类问题,平均日处理各类解答300余人次。

5、督导考核。从组织机构、用户培训、系统操作、数据质量四方面对各单位、各项目部已上线业务开展督导考核。通过督导考核来看,数据质量基本可靠。

(四)开发进度:

自7月份正式开发以来,完成了物资、技术质量、科技、安全、党建、市场开发、法律事务和监察审计业务的开发上线,完成了财务、人力、经营、机电业务部分功能(资金、税务、人事、薪酬、结算、分包、租赁等)的开发上线,完成了整体开发计划的80%。

(五)应用效果

1、用户可通过手机APP,企业微信处理系统业务。

2、用户日平均登录2000余人次,7日上线率为54.7%(系统注册用户数2558人)。

3、打通了从业务到财务的各个环节,财务核算与业务过程互相约束、互相校验,实现了业务过程可控、资金流向可控。

4、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流程平均审批效率29小时,较之前的以周计算或以月计算,工作效率成倍提高。管理模式逐渐从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控制,建筑行业的粗放型管理得到明显改观。

四、云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应用

云视频会议系统采用SaaS模式建设,省却了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系统运维等方面的工作。

系统可以通过PC、手机、硬件终端召开会议。系统有三个会议室,一个100账号和两个25账号,一个账号在一台设备中使用,一台设备可以在实体会议室供多人参会。

系统上线以来,平均月召开云视频会议10余次,平均参会人数200余人/次,年节省差旅费、油费、会议费约120万元(按每项目部每次节省1000元计算,10x12x1000x10=1200000)。

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但提高了会议效率,降低了费用,还减少了路途中的安全风险。

五、BIM技术应用情况

在建设集团、集团公司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xx有条不紊的开展了BIM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完成了与建设集团BIM云平台对接和公司BIM平台建设;完成了各专业族库的建立、施工工艺视频的制作及BIM5D平台学习与试用。截至目前,公司BIM平台已经具备了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匹配成本信息和施工进度模拟等功能,能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共享。

六、安全监控监测系统

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及内蒙古煤矿安监局相关文件要求,配合山不拉煤矿完成了瓦斯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制定、预算编制和前期筹备工作,协调完成了专项费用计划增列的申报工作。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配合山不拉煤矿完成了工业视频监控高清改造方案的调研、方案制定、预算编制工作。

完成了小回沟项目部瓦斯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后的数据联网上传工作。

七、推进各应用系统的使用

(一)年度考核系统应用。开展考核系统的配置、值守等工作,协助人力资源部完成年度考核工作。

(二)OA系统应用。继续优化涉及办公、财务、经营、人力、机电等各方面各类电子签章审批工作流,指导各单位梳理建立使用OA签章审批工作流。截至目前,优化、修改工作流程50个,制作电子签章100余人次。

(三)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截至目前,公司召开视频会议121次,参会人数12000多人次;召开云视频会议100余次,参会人数20000余人次。保障了会议精神实时、全面、有效的传达,节约了大量交通、住宿、会议等费用。

(四)安全培训系统的应用。协助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和项目部安管人员的取证培训、岗位复训,使用系统进行培训、考核10场次,参培人员800余人次。

(五)推进集团公司ERP等系统的应用。定期跟踪各部门对集团财务、采购、库存、人力资源、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等系统的应用情况。定期收集相关部门对系统的使用意见和建议,督促系统实施进度和培训。

 

第三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应用

八、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情况

公司数据中心机房建于2009年,安装有门禁、供电、UPS、制冷、新风、消防、监测等机房系统,其中UPS按照供电8小时设计,现由于电池组老化,仅能满足供电2小时。机房内有服务器14台,分别承载OA、综合项目管理、档案管理、安管培训模拟、视频会议、用友财务等使用中的应用系统;有存储设备1台,承担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任务;有核心交换机、IDS、防火墙、路由器、网络行为管理、VPN等网络设备14台,分别承载公司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任务。

九、广域网建设情况

公司广域网连接的单位有10处、31处、49处、特凿处、南阳坡分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山不拉煤矿和两级集团公司。到南阳坡分公司和内蒙古分公司广域网带宽为2Mbps,到集团公司的广域网带宽为8Mbps,其余为4Mbps。广域网主要承载视频会议系统、ERP系统等需要专线连接的应用系统。

十、局域网建设情况

局域网采用星型拓扑,接入交换机到电脑终端为百兆带宽,接入交换机汇聚到核心交换机为千兆带宽。

公司局域网包括公司办公楼、培训中心和物业管理公司丛台基地,共有电脑终端200余台。电脑按楼层、部门划分为10个VLAN,起到疏导流量、隔离广播风暴和防止病毒大范围扩散的作用。

根据具体实际,对各单位机房和局域网的建设提出了最基本的标准,并指导各单位信息专业人员逐步完善。

十一、互联网建设

公司机关及各单位均有互联网接入线路。公司机关接入带宽为中国电信的50Mbps互联网专线,31处、49处、特凿公司和山不拉矿今年均变更为100Mbps,其他各单位互联网接入带宽为50Mbps。

十二、BIM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配合建设集团完成了BIM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制定工作和xxBIM分中心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围绕BIM分中心建设方案,结合公司机房及网络现状,制定了BIM分中心机房、网络配套设施改造方案。

第四部分 信息化运维

开展桌面运维,定期对用户计算机安装的软件进行维护,监督正版软件的使用。定期维护计算机硬件,保障计算机正常工作。

开展网络运维,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的配置、日志,保障设备运行正常。定期对网络线路巡检,及时排除断网隐患。不定期开展用户网络排错培训,提高用户常见网络故障的自我解决能力。

开展应用系统运维,督促或组织制定应用系统管理办法,从系统用户、系统运行、系统安全等方面加强日常检查,保障各系统安全运行。

开展机房运维,严格执行每日巡检制度,明确了机房温度、湿度、供电等环境要素标准。加强运维人员操作系统、服务器组成等软硬件知识学习,每日必须登录服务器分析运行日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部分 信息安全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管控主要从安全制度、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评测等方面进行,力保信息的可信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安全制度方面。公司成立有保密与网络安全委员会,领导公司的网络安全工作。下发了《党委网络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岗位职责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安全职责、任务、措施等内容,经常性的在用户中宣传网络安全的重用性、必要性,指导用户使用常用网络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方面。遵照ISO七层网络模型,针对每层容易暴露的安全问题,采取有针对的防护措施。在网络边界部署了防火墙、入侵检测、上网行为管理等安全设备。在服务器区部署了防火墙,并在服务器中安装了杀毒软件和终端防护软件。在用户端按楼层划分了VLAN、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了登记并绑定,用户计算机也安装了杀毒软件、软件防火墙。

安全教育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安全事件案例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要求用户口令长度不小于8位,且必须由大写、小写字母与数字共同组成,并定期提醒用户更换密码,必要时强制更改密码。要求用户不得将账号密码转借他人。

安全评测方面。定期开展应用系统和基础网络自评,加强了计算机终端、局域网络、服务器主机、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等安全制度、安全策略和安全行为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定期委托专业公司开展安全评测,按照评测整改报告及时完成整改。对新开发的应用系统,需通过安全测评后才允许验收。

第六部分 对外网站

制定了《xx门户网站管理办法》,明确了网站管理的权利、责任。

要求各单位对外网站需完成备案工作、安装政府网站防护软件、在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强化安全监控,必要时关闭网站。

公司网站采用PaaS模式建设,采用的阿里云平台的专有云,并采购了安骑士云盾、WAF防火墙和态势感知安全服务,还安装了公安部网防G01 V3.0防护软件。专有云提供安全风险短信预警功能,能动态提醒操作系统、网站系统、恶意攻击等安全风险事件。

第七部分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专业人才短缺。软件、网络、安全和数据库等方面相关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了应用系统自主运维和开发。

二、系统集成难度大。系统种类多、功能重合多,系统间数据集成共享难度大,造成了业务和数据的割裂,形成了实际上的信息孤岛,有违信息化建设的初衷。建议能有系统建设和系统集成的顶层设计,形成标准规范。

第八部分 2019年重点工作

第4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大型企业;ERP;运维;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1- 0035- 02

1 ERP系统的运维简介

ERP系统的运维是指ERP系统上线后的运行和维护保障,ERP系统上线既是系统建设的结束,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系统维护工作,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解决系统的错误以及用户的操作失误带来的问题。

ERP系统的运维主要包括与ERP系统相关的硬件、软件、网络、系统、安全、数据、用户操作等多方面的工作。要确保所有这些方面的工作正常进行,不出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2 ERP运维经历的3个阶段

ERP运维一般会经历系统保障、系统优化、系统扩充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前一阶段的工作也同时存在。

系统保障阶段。系统刚上线初期,主要任务是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解决系统BUG、操作类错误、权限控制等。当系统顺利经过多个月结和一个年结的考验后,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用户的操作错误问题已经越来越少,处于稳定运行阶段,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这个阶段一般要经历3~6个月的时间。

系统优化阶段。系统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后,系统的设计方面多少会存在一些操作不便或未能实现的功能,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使系统完全符合蓝图设计要求。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一阶段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系统实施的质量和系统优化设计的能力,如果企业有自己的开发实施团队,这一过程可能会短一些。

系统扩充阶段。系统上线设计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已经完全满足了蓝图设计的需求。管理层在系统前两个阶段的运行中,已经慢慢体会到ERP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希望在更多的领域应用ERP,达到优化企业资源的目的,这时开始提出新的管理需求,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充,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它会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提升,一直延续下去,直到ERP系统生命周期结束。

3 ERP运维体系的建立

3.1 选择运维模式

ERP系统运维的模型可以分为集中型、分散型、混合型。集中型是指所有的运维工作统一由一个运维中心来完成,运维中心负责解决与ERP系统相关的所有问题,运维中心直接面对所有的最终用户。集中型运维模式的优点是实现了系统运维的统一管理,运维资源的统一调配,便于集中管控,问题响应速度快,运维质量有保证。缺点是对运维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专职的运维人员数量多,运维成本较高。分散型是指总部将ERP系统的运维工作完全下放给各成员企业,由各成员企业负责自己的ERP系统运行维护。优点是运维成本较低。缺点是缺乏统一管理,各成员单位运维水平很难保持一致,运维总体质量很难保证。混合型又称层次型,既存在集中管理的部分又存在下放管理的部分,整个体系按需求分为多层。优点是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管理,又实现了低成本,各层级运维组织负责不同的运维内容,避免资源浪费,又能保证运维质量。大型企业采用哪种模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采用集中型,其次是采用混合型(多层次),不建议采用分散型运维管理模式。多数的外资企业采用的是集中型运维模式,国内大型企业一般采用混合型运维管理模式。混合型运维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组织层级分成几级,比如有的大型集团公司ERP运维采用三级运维模式:一是由实施供应商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一级运维,解决系统重大问题。二是由内部技术支持团队作为二级运维,负责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配置、程序开发等需要集中管控的工作。三是由各地区公司在ERP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用户组建的三级运维,负责地区公司的ERP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大型企业采用哪种类型的运维模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可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相同类型的企业,其运维模式也完全可以不同。

3.2 建立组织机构

企业在确定运维模式后,要选择合适的人员组建各级ERP运维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和人员分工。各级运维人员的挑选必须严格,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的人员坚决不用,以保证运维的质量。企业在ERP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企业ERP系统上线后的运维工作做好人才的储备。对于人才的培养,一是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在项目中锻炼培养;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培训,请项目顾问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企业除了可以自己培养人才,还可以通过引进方式,招聘企业急需的人才,但是比例不宜过大。组织机构建立后,还要制定相关的人员待遇政策。既懂业务又熟悉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ERP系统运维的中坚力量,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也是企业组织机构建设的重要工作。

3.3 建立规章制度

在ERP系统正式上线前,就要着手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用以约束业务人员按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业务操作。二是ERP系统的运维管理的规章制度,用以约束各级运维组织的工作。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依据ERP系统的蓝图设计的流程,每个模块,要从最上层的管理部门开始,明确每一项ERP系统中的业务在不同的管理层级的业务规范操作细则,大到业务流程,小到具体操作,都要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各层次的业务人员非常明确自己的岗位操作细则。运维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是明确各层级运维组织的职责和各类运维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使业务人员在运维需求提出后,各级运维组织能根据运维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另外,为规范各级业务人员的操作,还要制定明确的考核管理办法,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所有的考核指标最好都是客观指标,每一个指标都是利用程序在系统中提取,以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合理。考核指标一般包括:业务操作的及时性指标,如发票校验、凭证传输业务;业务操作准确性指标,如凭证冲销业务;业务数据完整性指标,如各类主数据的完整性。考核结果要与各级单位主管领导的经营业绩指标相关联,定期考核结果,考核系统中每个考核记录都要落实到业务操作的责任人。

建立健全ERP管理制度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ERP系统上线后,如果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的约束与规范,很难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业务操作的及时性和业务数据的完整性,不仅达不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还可能给企业管理造成混乱,对于大型企业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是ERP应用失败。

3.4 规范运维流程

ERP系统上线后,面对大量的终端用户,每天都会发生用户权限、角色、账号变更等各种运维业务,涉及各种运维表单,如《ERP系统新增用户申请表》、《ERP系统用户密码重置及账号解锁申请表》、《ERP系统用户注销申请表》、《ERP系统用户权限变更申请表》、《ERP系统用户角色变更申请表》、《ERP系统变更申请表》、《ERP系统主数据变更申请表》、《ERP特权用户申请表》、《ERP系统传输申请表》等。按照内控管理的要求,ERP系统中的任何操作都要留下痕迹,这样就要制定严格的表单审批流程,ERP系统的各级管理员必须见到各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后,才能在系统中进行操作。每一项运维业务的进行都要有相关的审批表单和审批流程,各种业务表单根据业务操作对系统的影响程度,设计不同的审批流程。如《ERP系统新增用户申请表》的审批就需要本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签字确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报二级运维进行处理。《ERP系统用户密码重置及账号解锁申请表》的审批只需要本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后,三级运维便可在ERP系统中进行操作。一般在三级运维管理模式下,三级运维的管理员只能处理用户账号的解锁、密码重置、用户权限的变更操作。涉及影响面较大的如角色变更、系统变更等需要集中到二级运维进行处理。一级运维实际在系统中并不进行操作处理,只是在处理重大的方案和问题时才会由一级运维出面处理。

3.5 建立运维管理平台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ERP系统上线后,有大量的运维工作要处理,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将会使运维工作更加顺畅和高效。运维平台一般应该具有运维表单网上审批功能、通知公告功能、问题的讨论功能、用户权限互斥判断功能、运维投诉管理功能、ERP知识库功能、运维业务跟踪功能等主要的功能。管理平台最好采用Web方式,便于部署和推广。如果能实现移动办公效果会更好。

3.6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沟通对于ERP运维问题的解决很重要,要在运维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确保各种沟通渠道畅通无阻,沟通手段包括运维热线电话、邮件、即时通讯、论坛、运维平台等。

另外,定期的运维工作例会,也是运维沟通的有效手段,运维例会便于集中、快速地解决ERP系统运维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不定期的ERP运维的座谈会是运维沟通的一个有益的补充,相同岗位的业务人员、运维人员可以聚在一起共同讨论,互相交流经验,便于共性问题的解决和共同提高。

3.7 建立严格的内控体系

ERP系统的运维工作必须满足内控管理的要求,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ERP运维管理办法》规定的流程,做好流程控制,各级系统管理员在ERP系统的任何操作都必须严格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见单操作,定期检查系统中的操作记录是否都有相应的表单,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对于违反内控要求的人员做出及时处理。二是严格控制用户权限,ERP系统中权限控制必须得到严格控制,既要满足用户完成本职工作的需要,又不能有多余的操作权限,避免越权操作的情况发生。要做好权限控制,首先要按内控管理要求,制定ERP系统职责分离矩阵,权限设置符合内控岗位不相容的原则,在权限赋值和变更权限时,必须确保不存在互斥的权限。除要做好权限分配时的互斥判断之外,还要定期检查系统中权限的互斥情况,并及时进行整改。

4 结束语

大型企业ERP系统运维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部门的组建、规章制度的建立、考核体系的建立、运维流程的规范、沟通机制的建立、内控体系的建立,同时涉及应用ERP系统的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具体系统操作人员,涉及的人数多达上万人,如果不能确保ERP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类问题,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受到严重影响,ERP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可能还会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为此,大型企业在决定应用ERP的那天开始,就要充分考虑ERP系统上线的运维工作,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科学合理地建设ERP运维体系,使ERP真正服务企业,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为企业的腾飞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使企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输电线路 数据 超前预控 智能电网 愿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158-02

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一定程度取决于其设备部件的健康水平,但是其设备部件的材质、运行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其运行寿命、老化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线路设备各部件的综合健康水平就成了判定线路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而这一指标的得来,就源于我们对线路设备和部件的检测、检查,并对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的结果,就是指导我们对线路设备制定有效运维措施的依据。所以说,输电线路的数据信息采集和积累、分析,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意义极其重大。

1 输电线路数据信息管理及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线路各部件的健康状况,目前我们采用的诊断办法就是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和检查,由巡视人员将检测和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之后将这些记录进行汇总、分析,由此得出设备和部件的运行情况。但是由于上述采集工作绝大部分都是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加之采集手段和现场人员记录的不规范性,使得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资料,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受到检测和检查周期的限制和影响,采集的线路数据和信息的连续性、及时性不是很高,且参差不齐,所以,只能用于对设备和部件的即时或阶段性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使用,不能为线路综合分析提供有效依据。(2)由于检查、检测技术装置和仪器相对较为落后,加之巡检人员对装置和仪器的操作掌握不足,使得采集到的线路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不高,也影响到了其使用价值。(3)另外,我们长期以来对于采集的线路信息、数据和资料忽视了积累和保存,可以说是处于边采集边遗失。以致于形成了,早期设备和部件的数据资料、档案不完整、缺失较严重的现象,现有的资料、档案与设备实际状况相符程度无法比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也使得我们的线路设备运维、检修管理工作一直处于修修补补、编篡造假的不良状态当中,这就使得我们无法对线路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分析判定,更谈不到超前预控和治理,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也制约着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 输电线路数据信息收集积累管理办法和生产分析应用

2.1 输电线路数据信息的积累和管理办法

我们认识到了输电线路数据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性和其在线路设备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要重视和加强并规范这方面的管理和应用工作。

先谈一谈线路数据信息和资料的积累和管理,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利用目前电脑的大容量存储功能,对线路设备及其部件进行现状信息收集,具体采用的方法有:(1)卡片式管理。就是对线路设备及部件进行“一线一卡,一件一卡”的基础卡片信息管理,对其当前设备部件的状态做出重点、详细的描述、评定并归档。归档后,根据卡片内容的变更及时对其进行更新。(2)简历式记录管理。对每个卡片建立一套简历,就是将其每次进行检查和检测的结果,用统一、标准的描述要求进行分类记录和归档,形成所有资料的累计。(3)会诊式统计分析和评定。根据工作要求和设备等级情况,按月度、季度或年度,对建立起来的简历资料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和比对,形成分析评价结果并归档。通过以上三个管理步骤,我们就可把现有的和不断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很好的积累管理起来,通过这样一种贴身跟踪式的信息资料管理,我们就可以准确掌控线路设备及其部件的周期性特点和问题,从而对周期性和常态化的工作做出合理调控和部署,这不但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了,还可以大大的提高设备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二,采集积累的线路数据、资料始终是处于连续、完整、准确的良性循环当中。从建卡收资记录分析存储归档调用登记回档,要对这套管理办法形成严格的管理考核制度,这样我们的数据、资料管理工作就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输电线路数据信息采集积累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线路数据、资料持续循环的累计,大量的线路设备和部件的运行数据、检测数据都可以被我们用于对设备和部件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和比对,通过得到的结论,我们就可以对线路设备的运行规律、特点及状态演变了然于胸了,掌握了这些规律和特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管理工作,可以合理安排对线路设备的运维、检修、更新改造等各项工作,可以开展超前预控和防治、整改,设备可用率和可靠性系数获得极大的保证,生产效率也将从中获得很大的提升,电力企业设备运维成本得到降低,同时结合掌握的规律、特点不断开发和完善一些专业管理、分析软件,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数据信息的采集要求和特点开发一些功能齐备的监测装置,以此继续加强对线路设备和部件的信息资料收集和积累能力。使输电线路专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第6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字】:抄表采集集抄集收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1)集中远程抄表: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分散、人工的传统现场抄表模式,转变为集中、自动的新型远程抄表模式。

(2)集中智能核算:依托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电费的集中自动化计算与智能化复核,以及电费复核异常问题的流程化处理和实时管控。

(3)集中统一收费:建成统一的一体化交费管理平台,通过银行代扣、充值卡、村邮站等18种便捷交费方式,倾力打造用户“十分钟交费圈”,彻底取消电费走收。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多媒体电费通知和催交服务取代传统模式下的“纸媒”服务,并逐步实现费控远程催收。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范围:抄表、核算、收费、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等。

(2)目标:通过全面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成果,实现“集中远程抄表、集中智能核算、集中统一收费、集中专业运维”,加快构建“一型五化”大营销体系,达到“效益最大化、人员最精化、服务最优化”的目标。

3.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图

2.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1)绩效评价指标与考核管理

嘉兴电力局建立了“集抄集收”工作的同业对标评价体系和精益化月度营销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每月营销部负责对客户服务中心、县局“集抄集收”工作开展情况提出考核意见。

嘉兴电力局客服中心、各县局客服中心分别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对照控制指标,分级进行。

(2)配套标准和制度

为确保“集抄集收”工作顺利实施,2012年6月,嘉兴电力局成立“集抄集收”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和专业工作小组。同时,加强内部集抄集收工作考核,落实管理责任制,按照“指标分解、领导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将各项工作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通过加强内部岗位责任制落实考核,强化个人技能培训考核,确保集抄集收各项工作有序、畅通、到位。

嘉兴电力局制定了“集抄集收”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建立了《集中抄表管理办法》、《集中收费管理办法》、《集中复核管理办法》、《集中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3)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支持

“集抄集收”模式基于“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应用的基础之上。嘉兴电力局自2010年起全面启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2012年1-10月建设低压用户89万户,累计覆盖低压用户165万户,采集覆盖率达到97.24%。2012年7月嘉兴市所有高压客户已全部实现“集抄集收”管理模式。

三、评估与改进

1、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1)嘉兴电力局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总体建设情况和各相关指标对基层单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抄核收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与汇总、监督与考核,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办重点工作计划的落实,并在月度精益化指标分析例会上进行通报、点评,纳入月度同业对标指标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

(2)嘉兴电力局根据实时需要组织修订完善各类标准制度,对责任体系、到岗到位情况进行分析、检查、评价、信息报送等全过程实施管理并开展监督管理。

(3)嘉兴电力局组织年终“集抄集收”工作考评检查,检查年度目标和指标等情况,通过检查、对照、评比,树立“集抄集收”工作标准化单位标杆,引导和促进各单位进一步推进“集抄集收”工作规范、协调、高效。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自动化抄表班的人力资源配置须进一步优化。与传统抄表模式下的抄表工作不同,自动化抄表班抄表员在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后,还须集中复核并处理流程,时间紧、任务重,对自动化抄表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需进一步优化各级自动化抄表班的人力资源配置。

(2)“集抄集收”工作涉及的客户面广、量大、持续时间长,如何更加正确分析、评估和更加高效管控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第7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IEC61850 协议;网络准入;运维审计;部署实现

引言

目前,智能变电站系统基本都采用了IEC61850规约统一建模,为保证变电站系统的数据安全和正常运行,国家电网公司逐步部署了一些网络安全设备和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智能变电站信息系统自动监测和安全防护工作。

1 研究现状

1.1 现状分析

在IEC61850规约中,将智能变电站系统划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个层面。其中,站控层、间隔层设备构成与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差异不大,但功能及网络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实现了信息统一建模,统一了数据模型,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过程层(设备层)主要是电子互感器及合并单元,配置智能化一次设备。[1]典型的智能变电站系统网络部署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1。

图1 智能变电站系统网络部署逻辑结构

1.2 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由于智能变电站内部工作人员,运维人员较少,站内系统的网络与计算机系统故障无法及时处理,需要各系统厂家人员至现场进行调试,导致站内网络接入员管控难。

智能变电站内系统网络与计算机系统缺少准入管控手段,对于接入各层网络进行运维调试操作的设备尚没有规范的管控手段;

智能变电站内系统运维操作没有审计管控手段,内外部人员、第三方人员接入网络进行测试、调试和运维操作缺乏技术管控、审批和核实手段。

1.3 需求分析

目前,变电站安全防护措施很少,主要是严格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相关规定[2]。变电站的运行管理部门,运维检修部对网络安全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工业控制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了解很少。变电站层主机、交换机网络访问接入控制缺乏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3]若运维人员接入内网的设备感染病毒,可成为攻击变电站的跳板,能导致监控后台、保护测控的全面瘫痪。

2 总体设计

针对智能变电站站内运行安全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构建站内运维管理机制。基于准入系统和运维操作审计,构建站内工作审批、审核和校核的工作机制,减小误操作、违规操作对变电站内的影响。

2.1 加强对站内网络的接入控制,实现对所有设备网络接入的准入控制。通过准入控制系统,确保向在运行的站内网络接入任何设备时,都需要进行准入审批。只有经过身份验证、健康检查的设备才能接入站内系统。

2.2 加强对站内运行操作的审计与管控,实现对所有站内设备运维操作的记录和审核。通过运维操作审计系统,确保在站内进行运维操作的人员获得授权,确保运维操作有记录可审核。

3 准入系统

准入控制系统是确保,在运行的站内网络接入任何设备时,都需要进行准入审批。只有经过工作核准、健康检查的设备才能接入站内系统开展工作。

准入控制系统以分布式部署、集中管理为基础设计思想,范围界定于终端用户信息管理、终端设备信息管理、终端健康管理、监测设备管理、网络设备信息管理、IP管理六大业务内容,实现一体化平台基础上统一的准入控制系统监测平台。主要功能如下:

3.1 主机健康检查

终端首次接入网络时,强制下载主机健康检查插件,扫描终端健康状况,检查规定软件是否安装到位,特征库是否及时更新。对不合规终端放入隔离区,禁止与内网通讯。这样既确保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又保证了信息内网的安全。

3.2 实名准入控制

Web界面强制认证,对网络内的用户进行统一帐号管理,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时进行统一认证、统一授权和对用户访问网络的行为进行事后统一审计。事后统一审计包括记录用户何时、通过哪台终端、以何种方式接入网络,访问了或试图访问了哪些资源,并于何时退出网络,管理员可以方便的查询任意一个或者一批用户的活动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报表。

3.3 原有认证

对于已有用户认证机制的网省公司,如AD域、ED、802.1x或Radius认证等,监测子系统在不改变原有认证服务的情况下,实现与已有认证服务器用户信息的联动。监测子系统在用户认证过程中只承担认证转发和读取功能,这样既保持原有认证机制,又能实现新的监测系统的用户认证。

3.4 IP统一管理

对固定IP实行中心下发的管理方式,可以防止用户私改IP、私设IP。在动态IP环境下,还随时定位到人。对每个人不同时候得到的IP进行审计。并可以图形化显示交换机所有端口使用状况,如:有无终端通信、端口下接几个终端、各自的IP地址/MAC/用户ID等。定位IP接入网络的交换机及端口。

4 审计系统

运维操作审计系统是用于确保在站内进行运维操作的人员获得授权,确保运维操作合法合规,并有记录可追溯审核。

4.1 自然人审计

由于网络及应用的复杂化,孤立的设备日志无法直接与用户身份关联在一起,不利于问题分析、处理。通过有效的关联,准确地判断出用户的身份和属性,从而将操作行为和自然人进行对应。

平台需要将系统层的日志、数据库日志、应用层的日志及网络数据和实际用户关联起来,对不同用户之间的操作的日志进行关联审计,区分不同用户行为。

4.2 资源审计

第8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所组建的管理组织地域性较为分散,且都具有时效性,往往工程结束后项目部就不复存在。这就与工厂标准化生产模式下的废旧物资管理有很大不同。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以下问题。

1.1个别项目部管理层不重视物资管理

个别项目部领导仅仅把“物资管理很重要”停留在口头上,而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对物资管理不予支持,或者支持力度不够,想当然地指令,造成物资管理的混乱。废旧物资管理同样如此。大多数管理人员对项目部废旧物资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废旧物资与工程建设成果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甚至可忽略不计,对企业当前废旧物资管理与利用情况持过于乐观的态度。而通过统计,某公司2013年度,共处理废钢25批次,废钢数量约1825吨,废旧物资总金额约457万元。

1.2缺乏废旧物资管理制度约束

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也是增加企业净利润的有效途径。对废旧物资置之不管,意味着放弃那一部分净利润。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施工企业中尚未建立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工程项目废旧物资乱堆乱置的现象极为普遍。有的单位的确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多半形如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实效。还有一部分单位因废旧物资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各部门分工不明晰,相关账款回收不到位,有的甚至未入公账而中饱私囊。

1.3对废旧物资处理关键环节监管不力

对废旧物资管理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监管不力,是导致单位内部废旧物资管理环境混乱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讲,废旧物资处理的计量工具及其精确度缺乏有效监管,对废旧物资的定价及账款回收缺少有效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为舞弊等违规操作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1.4废旧物资的处理回收款账务管理欠规范

由于废旧物资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废旧物资处理后账款回收缺乏有力依据,相关人员都按各自的模式处理账面问题。比如,废旧物资回收的账款有的全部归置在项目经理部,有的按比例分成,有的交由财务部冲减工程总成本,不入账的情况居多。总之,账款管理流程不明确,情况复杂,全过程公开透明的情况极少,这就反映出当前大多数单位的废旧物资管理欠规范,管理效果不尽人意。

1.5对废旧物资的再利用管理不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减排的经济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在建筑施工领域,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管理恰恰迎合了这一环保理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废旧物资的再利用管理范围很有限,工程项目现场对废旧物资的再利用意识和强制性的规范化废旧物资再利用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完善,项目部“变现”的意愿比较强烈。

2加强废旧物资管理的一些措施

2.1制定公司和项目部两级的废旧物资处理管理办法,并严格遵照执行

某公司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目前执行的废旧物资处理管理办法共分六章19条,从制定目的及适用范围、机构设置与职责、处理范围、处理程序、其他要求、责任追究及解释权等方面进行规定,涵盖了废旧物资管理的方方面面,规范和控制废旧物资管理行为。同时,要求项目部依据该办法制定项目部层次的废旧物资处理管理办法,并严格遵照执行。这就为废旧物资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2.2树立“项目无废料”思想,加强周转利用,减少废旧物资处理量

项目部管理层要树立“项目无废料”思想,要想方设法多利用旧料,变废为宝,以节约成本。具体做法有:对钢筋头、钢绞线头集中储存、妥善保管,使用到上部结构如湿接缝、人行道板等部位,对钢板边角料作为扒板再利用,钢护筒碾平再利用,对平模板改制作为通用平模在其它工地使用或改制成栈桥面板周转使用,对箱梁或较大的工槽钢尽量少切割,作为支架材料再利用。通过开拓思路,加强周转利用,从而尽量少处理废料,节约项目成本。

2.3对废旧物资进行实物帐管理,回收部分妥善保存,避免丢失被盗

通过领料程序进入施工生产现场的建筑材料,使用完毕拆除部分,或者整材裁剪后的边角料,物资管理部门督促领料部门及时、足量地退回,并办理退料手续,进行实物帐管理,保证发放量等于进入实体量与回收数量及合理损耗三者之和。对于不能退回部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扣款。对于回收物资单独开辟场地存放,下垫上盖,防止自然损害、丢失和被盗现象。

2.4在废旧物资相对高价时,通过控制手段,保证不亏吨,集中进行废旧物资处理

项目部对通过上级单位鉴定为不能再利用的废旧物资,选择废钢相对高价时,召集3家以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尽量避免选择自然人),进行招标竞价,选择最高报价单位作为拟回收单位。在处理过程中坚持利用项目部自己磅秤或随机选取第三方磅秤,坚持2人以上监磅,坚持跟车及每车过磅要求,同时避免收购方电子干扰电子磅秤行为的发生。

2.5加强上级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指导,规范废旧物资管理行为

上级物资管理部门和纪委要对项目部废旧物资管理加强监督指导,使之严格执行废旧物质管理办法。应该从梳理工程废旧物资回收流程着手,通过修改完善流程的各个环节,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加强各环节节点管理。要求项目部门根据基本建设、更新改造、生产大修等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对应的废旧物资拆除方案,在下达项目计划的同时废旧设备材料的拆除回收清单,并通知运维、财务等相关部门。施工部门在工程中严格按照回收计划对废旧物资进行拆除回收,在竣工时填写退库材料及拆旧材料清单,交运检部仓储班核收、入账、回收。物资部门在回收废旧物资过程中必须过数、过磅并填写收料单据。监察审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项目竣工时需依据物资核收清单方可同意项目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竣工结算。同时,该公司要求运维检修部、财务部在废旧物资回收中分别建立管理台账,真正做到废旧物资退出有计划,入库有手续,记录有台账,防止资产流失,提高废旧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

3结语

第9篇:运维管理办法范文

围绕税收中心工作任务,全市地方税收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科技引领、务实创新,贯彻全省税收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管理创新、数据突破、项目推进、运维规范、安全巩固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信息管税,着力提升信息化运维和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全市地方税收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扎实开展应用项目推广,推进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加强项目建设工作,保证建设质量。

一是做好纳税服务绩效考核系统的建设和上线工作,完成系统联调维护和运维工作。

二是开发智能税务终端应用程序,实现纳税人发票真伪查询和税务人员的移动办公。

(二)做好应用项目的推广工作。一是完成风险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按照省局推广方案,协助征管部门在全市全面推广工作。二是按照省局推广计划做好综合办公系统软硬件和网络安装调试,odps公文处理系统历史数据的备份和迁移工作,配合完成系统上线工作。三是加快pos机查询缴税项目的推广,逐步在全市范围推广运行;四是做好社保费通过财税库银方式缴库扩面推广的技术支持工作。五是拓展存量房价格评估系统的应用面。做好相关技术支持工作。六是完善网络在线发票系统。扩大网络在线发票的应用面,开发网络在线发票兑奖功能,实现二维码发票真伪验证以及短信提醒功能。

二、夯实税收数据基础,力争数据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继续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根据税收业务和基层部门工作需要,以风险管理系统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电子税收数据质量审计、核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日常考核机制。

(四)以数据分析利用为主题,在数据管理上实现突破。以深化数据应用,服务税收工作为主题开展数据管理工作。开展征管报表专项主题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对征管业务系统中征管报表部分进行梳理,提出省、市、县级业务部门实际需要的报表需求,提交省局评审和开发。

三、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保障作用

(五)做好硬件平台项目建设。一是做好硬件基础平台的搭建工作。按照省局安排利用虚拟化软件构建虚拟化云计算平台,将现有将现有服务器纳入云计算平台,应用系统向云计算平台迁移,实现应用平台的优化整合。二是配合省局完成税收数据灾备中心设备平台升级工作,保障税收数据灾备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

(六)做好金税三期工程网络和安全项目建设。一是做好金税三期省以下网络和安全建设工作。按照省局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进行网络和安全项目建设。二是优化县区局和税务所的网络设置,实现双线路的自动切换。三是根据纳税服务绩效考核工作需要,升级市局到区县局的备份线路,更换路由设备,提升网络带宽。三是建设全市广域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在市局部署广域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加强对全市广域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七)做好机房基础环境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改造省局税收数据灾备中心暨市局中心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完善机房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加湿系统、通风系统的功能,加强机房的统一管理,提高运维效率。二是改造机房综合布线,增加供电和网络布线,满足新增设备的需求。

四、加强运维体系建设,规范运维管理

(八)加强网络和硬件设备管理。一是加强网络管理。制定全市地税系统网络建设、网络配置、网络运维技术规范,提升全系统网络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硬件设备管理。制定计算机类设备更新管理办法;及时更新市局中心机房硬件平台的老旧设备,保障各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九)规范应用系统运维管理。一是建立健康检查规范,加强系统运行监控。从应用系统的配置信息、性能、业务数据质量等方面,制定健康检查制度,明确健康检查指标,定期开展系统健康检查,有效降低系统风险。二是制定网上办税系统运行维护规范,加强系统的运维管理,在实现身份认证的基础上,逐步在网上办税系统实现数字签名功能,提高网上办税的防篡改和防抵赖性。

(十)做好信息化日常运维工作。提高应用系统日常运维质量。在各项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时,配合做好需求分析调研,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及时有序的落实;加强沟通,利用各级运维资源,做好问题管理平台的运维管理工作,按月开展问题分析,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定期更新问题知识库,充分发挥问题管理平台效能。

五、强化安全管理,巩固信息安全体系

(十一)巩固信息安全建设成果,深化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继续做好年度安全检查。将安全管理要求和日常运维工作相结合,梳理和细化基础环境、硬件平台、应用系统、数据管理等日常运维工作的规范和要求,逐步建立安全运维制度框架、管理机制,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全市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十二)做好信息安全整改工作。根据信息安全风险测评工作、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整改工作任务。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等级保护专项培训、对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完成信息系统有关备案工作。二是加强技术防范,通过部署集中授权访问控制系统加强对运维工作的安全高效管理,通过部署抗ddos攻击设备,加强对门户网站的安全防护,根据省局对ca认证系统意见,制定ca 认证系统的应用规划。

(十三)推广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根据省局对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的试点情况,适时在全市推广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规范终端用户的使用行为,力争达到合规进、授权用、加密传、安全存、审核出、销毁净、日志留的应用目标。

六、完善管理方式,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