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

第1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主体间性 思想道德教育 多元主体

高职教育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必须遵循“教育为本,德育先行”的基本原则。思想道德素质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才质量标准中占据首要位置,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在社会转型和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深入研究。主体间性教育观,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研究和多元主体条件下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一、教育主体说的历史沿革及比较

(一)教师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教育三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活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教育者改变或影响受教育者。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影响者与被影响者,是改变者与被改变者;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或客体。在这种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等弊端日显突出。

(二)学生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该理论要求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于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主体说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但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足够重视。

(三)双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教育三要素为活动、活动的双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交流,交流双边均是教育活动主体。该理论要求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育活动每一环节上都能体现主体性;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选择者、转化者和创新与超越者。我国教育界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双主体说,它既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重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双主体地位很难同时实现,常常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得到尊重。

(四)主体间性说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哲学领域中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概念,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通过对共同事物达成的共识,主体才能达到深层的互识。因此,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是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是对主体性的发展和超越,涉及教育的本质。“主体间性说”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其交互活动是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该理论要求将目光投射于师生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师生间的交互关系。

二、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具有多元性

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 ,具有多元性。

(一)教师和学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基于主体间性教育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其相互间关系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据此,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理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二)以师傅为主的企业人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类型,与普通教育相比,其教育主体多元性特征表现更为突出。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通过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使其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必须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这使生产实践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成为必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的主体必然多元化。从职业教育过程看,表现为生产实践中教育主体的改变和增加,反射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从社会学观点看,高职教育是学生完成一次社会角色的转变,即从中学生转变成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实践技能的形成需要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经过感知认同、模仿、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段的反复训练才得以形成,而且未来角色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也必须在真实的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才能形成。特别是未来角色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其他日常行为规范,只能在工作环境中反复磨炼才能养成。所以,职业素质的形成和职业角色的内化都必须在真实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通过教师、教学管理者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企业的实习或实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常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国家示范院校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更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外,企业的师傅、管理人员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学生发生交互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学生的世界观、职业道德、健康心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往往比校内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以师傅为主的企业人员成为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教育者或影响者,他们和学校的教师一样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学生相互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密地贴近实践工作,使学生在项目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向和直观的看待学习任务,以便毕业后能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和融入工作角色,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行动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育形式,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其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法一般是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给出一个任务(项目),学生按照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控制和评价六个步骤分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起辅助作用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也可相互检查、评价。项目教学法使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成为了主体间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的思想道德情操、意志品德、职业精神都会相互影响,所以学生相互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四)家长等社会角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家长与孩子(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对孩子(学生)个体有着重要影响。此外,来自网络的虚拟主体也会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家长等社会角色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在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一)构建以活动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的交互式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而不是封闭的、稳定的、从外部即可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既然知识是非客观的、不确定的,那么,知识的形成和获得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参与。”同样,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相互交往是关键。它反对 “填鸭式”说教,认为“道德传承与生成的根本途径在于师生交往实践中的体验建构。”因此,我们应建立以活动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的交互式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思想道德教育投射到整个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体验生活与工作,在与教师、师傅、教学与生产管理者及同学的共同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行动感知丰富自己的道德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内化道德修养,同时将内化的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

(二)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体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之所以要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是由于生产实践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的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过去的教育管理制度难免有主体缺失的情况。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建设不仅包括学校内的各种制度建设,而且包括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思想道德培养的各项相关制度。它们在空间上,要覆盖学生所有的学习场所;在时间上,要覆盖学生所有的学习时间;在人员上,不仅覆盖所有的学校教师主体,而且要覆盖学校和企业所有相关的人员。虽然目前学校都有相应的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没有与企业共同制定,主体缺失现象比较明显。要形成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完善相关制度,要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师傅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范畴,形成思想道德教育齐抓共管局面,才有利于培养社会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从主体间性教育观出发,明确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是多元主体间性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各环节的主体;教学过程以活动为核心、实践为重点,为多主体之间相互交往与沟通搭建思想道德教育平台,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是避免教育主体缺失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6) .

[2]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3]基于企业需求为中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绵阳师院学报,2012(12).

[4]韦诗业.论高校师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 .

第2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探讨和分析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研究该过程的开端和起点,是分析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特点、矛盾和规律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由一系列要素组成,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目标、教育中介和教育环体,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

(一)教育主体

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是指具备特定素质,根据国家、社会和学校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来华留学生教育主体从广义上讲,包括一切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和影响的人,具体包括各级留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全体任课教师、辅导员、公寓的管理人员、同学,也包括留学生本人。从狭义角度,教育主体指的是从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专任教师和承担教育任务的辅导员。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育者、引导者和激励者。首先,主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组织作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特殊的教育活动,需要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进行精心的组织和细致入微的教育谋划,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号召来华留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组织他们参与各种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次,主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教育作用。主体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准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特点,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将社会规范转化为来华留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提高他们对思想道德的认知,培养他们的情感,磨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再次,主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主体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其行为,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其精神风貌。最后,主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激励作用。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价,对积极的行为给予肯定,对消极的行为给予批评和纠正,弘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激励来华留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推动他们素质的提升。

(二)教育客体

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客体即教育对象是指在教育者引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来华留学生。从广义角度来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客体包括各种类型的来华留学生,既包括短期进修生、研究学者和交换生,也包括接受学历教育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从狭义角度来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客体主要指在我国长期接受学历教育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客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离开教育客体,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失去意义。首先,教育客体是教育主体施教的对象,教育客体的状况直接制约教育主体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影响着教育主体的构成和素质要求。离开了教育对象,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将失去目标,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其次,教育客体影响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什么,以什么形式教,采取什么方法,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取决于社会和教育主体的需要,更取决于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特点。唯有这样,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才能体现出科学性、实践性,才能贴近来华留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教育客体制约着教育的效果。“教育对象是分层次的,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的层次特点,才能制定符合教育对象发展思想政治品德需求的教育计划与方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1]。来华留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认知、接受和理解程度,所持的情感态度,自身的意志活动,将影响教育效果的好与坏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离开了教育客体来华留学生的参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只能是空想、空谈,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三)教育目标

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和留学生发展需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使来华留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或结果。从宏观上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对我友好、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跨国人才。从微观上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包括思想素质目标、道德素质目标、心理素质目标和法律素质目标以及这些目标的衍生目标,是由这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列目标体系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目标体系。教育目标作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制约着教育过程,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涉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实践本身动态的思考,但过程是受目标决定的,目标主宰了过程的方向,并有效激励过程的实现”[2]。第一,教育目标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确定教育的方向,选择适合教育目标的教育者,针对教育目标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保证教育活动有的放矢,否则教育活动将迷失方向,将是盲目的活动,甚至误入歧途。第二,教育目标激励、纠偏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4]人意识的发挥,制约着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明确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凝聚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激发二者的教育与被教育的热情,增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制定教育任务,科学规划教育活动,努力克服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考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同时,教育目标,还能使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及时排除各种干扰,纠正各种偏离教育目标的活动和行为,始终保证方向的一致性和正确性,保障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第三,教育目标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评估提供了依据。教育目标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起点,更是终点和归宿。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和结果如何,主要评价的标准就是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实现了,证明教育过程和效果较好,相反说明教育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纠正,即教育目标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评估标准,是一把尺子衡量着教育全过程和结果。

(四)教育介体

学术界一般认为教育介体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教育内容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依据适合时展要求,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的具体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主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教育方法是教育主体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特点采取的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具体包括情感教育法、渗透法、实践锻炼法、小组互动法和个别谈心法等。教育载体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所凭借的各种工具,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属性,可以分为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根据发挥作用程度,分为直接载体和间接载体;根据历史发展,分为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教育介体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把其他要素有机衔接起来,是这些要素联系的中介。离开了教育介体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活动将无法开展,教育目标将无法实现。首先,教育介体是教育主体和客体联系的中介。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地位不同,是独立的个体,教育介体是二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教育介体,教育主体和客体建立了教育与被教育关系,彼此从独立到关联。同时,教育介体也把教育主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传导给教育客体,化为客体内在的信念,这一过程实现了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二者矛盾的化解,推动二者的发展。其次,教育介体是教育主体、客体与教育目标联系的中介。教育主体、客体和目标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三个独立的要素,泾渭分明。教育介体把三者有机衔接起来,教育主体依靠教育介体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从而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即没有教育介体,教育目标将无法实现,将无法和教育主体、客体发生联系。最后,教育介体是教育环体与教育主体、客体、目标联系的中介。教育环体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外在要素,通过渗透的形式影响过程的进程。借助于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思想道德状况,即教育环体以教育介体为媒介实现了与教育主体、客体、目标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五)教育环体

教育环体即教育环境,是指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从宏观上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体主要是指社会总体环境,从中观上看,主要指留学生所在校园和城市环境,从微观上看,主要指班级环境、公寓环境、宿舍环境、留学生群体环境。除了这些现实环境,教育环体还包括自然条件和虚拟环境等。教育环体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必备的条件,它制约着具体的运行过程。首先,教育环体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前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没有一定的环境,就不可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5]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环境,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形成了全社会都重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问题的氛围,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其次,教育环体制约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其他要素。教育环体以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其他要素。教育主体的素质构成、教育理念、教育客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育内容的确立、方法的选择、载体的运用,无不受教育环体的制约、规范和约束。失去了教育环体其他要素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停滞不前。最后,教育环体影响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教育环体制约着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着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积极向上、良好的教育环体,能够使教育过程其他要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推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加速教育进程,优化教育结构保证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来华留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相反,消极的教育环境,将阻碍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抑制教育的效果,不利于来华留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特征

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既不同于知识传授,也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系统研究和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这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杂性与艰巨性

复杂性与艰巨性是指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其过程纷繁复杂,问题多,阻力大,挑战多,充满荆棘,异常艰难。“相比较而言,智育、体育、美育过程较为单纯,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其智力和身体素质以及审美意识、审美情操等;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则较为复杂,其任务主要是通过解决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现状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促使受教育者观念、态度的改变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时甚至涉及对个体利益的调整。”[5]同时,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比,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又面临留学生这一特殊的对象,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就更大。首先,教育主体素质要求更高,“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者的素质既有从事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一般素质要求,又有特殊的素质。这些共性和个性素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者的素质结构”[6]。其次,教育客体更加复杂。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客体是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留学生,他们在成长环境、风俗习惯、、文化底蕴、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导致对留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更复杂,更艰巨。最后,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的特殊性。由于面对留学生群体,因此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等的选择,既要依据和借鉴一般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又要考虑来华留学生特点和所在国的教育等因素,坚持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在确立这些问题过程中要面临诸多问题,困难重重。此外,由于教育结果不确定,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效果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有的直接,有的间接,存在多种结果,这种不确定也增加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教育性与引导性

教育性与引导性是指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与教育客体主动建构思想道德的统一。一方面,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教育性。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教的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体现教与学、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简而言之,教育主体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复杂而艰巨,没有教育主体对教育目标的确定,内容、方法和途径的选择,思想道德教育将无法开展。同时,先进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和道德行为也不会自发在来华留学生头脑中产生,需要教育者对他们开展积极有效的教育。列宁曾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7]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具有引导性。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不但是教育主体教育过程,而且也是引导教育客体自主建构思想道德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指导,“指导表达一种基本的功能,这一功能的一个极端变为方向性的帮助,另一极端变为调节或支配”[8],即教育是一种引导性活动,而不是控制或权威活动。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一件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9]此外,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复杂。教育是否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效果如何,来华留学生个体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是教育主体指导教育客体主动选择、主动建构思想道德的过程。总之,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育过程既要注意教育客体思想道德的建构,又要注意与教育主体思想道德价值教育的统一,实现教育与引导的有机结合。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

统一性与多样性是指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面临诸多矛盾,这些具有普遍性,体现出统一性,同时不同阶段的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体现出多样性。一方面,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统一性。首先,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面临共同的任务———培养对我友好,适应社会发展,能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过硬的留学生。其次,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具有相同的教育对象,都是来华留学生,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十分相似,都面临着相似的成长困惑和矛盾。最后,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具有相同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都是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都要采取讲授法、讨论法、渗透法和实践法等教学方法,都采取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途径。上述这些共性,决定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具有多样性。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面临复杂多样的教育对象,他们地域不同,不同,生活方式迥异,已有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同,这些差异决定教育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不同阶段其教育也不相同,在内化、外化和检验反馈三个阶段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都各不相同。此外,不同阶段的留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同,本科不同于硕士、硕士不同于博士。这些个性,导致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呈现出多样性。

(四)连续性与阶段性

连续性与阶段性是指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不断循环往复,持续不断,有机衔接,同时不同阶段又具有各自特点,体现出阶段性特色。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其他学科教育任务完成,教育也就结束,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培养留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连续不断、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同时,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还具有阶段性。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虽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但不同阶段教育目标和内容又不尽相同,相互差别,各具特色,体现出阶段性。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主要分为内化、外化和检验反馈三个阶段。内化阶段指在教育者的帮助和指导下,来华留学生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过程。内化阶段主要是解决社会思想道德要求与来华留学生原有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外化阶段是来华留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一定的思想道德认知付诸于实践,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外化阶段主要解决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行动之间的矛盾,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检验反馈阶段是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结果进行检验、反馈和评估的过程,主要解决社会要求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之间的矛盾。

(五)反复性与漫长性

第3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德育工作 学校教育

一、新课改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多年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可知,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过程中,德育工作取得过很大的成就,有过很好的成绩。而在新时期新形式下,社会问题更复杂。面临的情况更难繁琐,小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加大,家庭、社会、报刊等方方面面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德育工作步履维艰,实效性的实现更是充满困难。面对难题我们更要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评估考核指标不断细化,增加德育课内容和课时数。但是,我们的德育实效低下依然存在,就其原因。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联系实际面对困难考虑现在德育工作的要求,才能找到合适的德育方式。

德育是一种教育活动,也要受现实生活制约,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新时期市场经济的新环境赋予人们主体意识。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加强了,更加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意识。社会的这些大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独立的人格的实现,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滞后性的情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还不尽完善,在利益的驱使下,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也会对校园中的学生有影响,小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成长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其分辨对错的能力还不尽完善,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道远。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负面影响,使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正确,又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道德水平,建立高尚完美的人格。

同时在当前学校里普遍存在着只重智育课程忽视德育课的情况,过分重视以分数高低作为评定学生优劣的标准,成绩好,才是好学生。教育的“育人”功能被淡化,德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现在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虽然德育课程增多,课时也有增加,但实效性却难以实现,课程设置的单一容易使学生对德育课提不起兴趣,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神,对德育考试只是应付了事,这样难以达到德育课的实际要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德育的这般处境,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忽略了教育在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只注重程式化的宣讲难以达到实效的实现。没有充分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思想道德的弱化不利于学生身心的成长,抗压能力减弱,在价值取向、情绪控制、自律上会产生教育的缺失,有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

在教师素质方面,社会追求多元化,教师的思想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冲击,事业心、责任感、献身精神等思想波动。许多教师也忽视德育工作,认为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并且目前的老师的评定奖励制度,会使教师容易只顾钻研学问。而不顾思想教育的实效,更谈不上思想品德的培养,缺乏教学热情。并且德育工作难以量化,教学实效难实现,对教师的素质和品德有很高要求,教师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许多学生。

二、新形式下德育有效性的实现

新的改革条件下,学校德育正在逐步受到重视,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观念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人文意识蕴含着价值观念内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内涵、扩大外延。明确德育目标,把握整体的教育方向,加强德育工作要综合系统考虑工作,围绕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去具体安排,联系实际解决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作出适合本地本校的教育方案,调整工作方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总结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这些要求和相应标准去开展教学工作,这也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

加强知识教育,为德育做好准备,在进行各科教学的同时进行德教育,不但效果好而且有效率,既借鉴了发达国家德育的好的成果。也继承了中国的优良德育传统,真是一举两得。学校教师也应转变教育观念,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要以教师神圣职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教学中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把德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全方位的开展德育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奖励鼓励优秀教师的教学,注意树立榜样的作用,在教师问交流先进的经验,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对老师的高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系统在思想道德教学中的作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联系实际,以日常的教学生活为载体渗透式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去。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机会,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参与者,不管是否是德育老师都应该参与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的教育工作中来。改变过去只是德育教师一人孤立进行思想道德教学的教育模式,鼓励教师与学生互动,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多多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讨论交流提高道德修养的认识,老师同学在交流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经过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得出的结论,比老师单独说教强加给他们的结论更容易被学生普遍接受。而正确的结论是一致的。但经过学生们动脑筋总结出来的自主教育比被动的听说教所产生的效果好得多,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加强学校的心里咨询服务,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咨询的方式进行疏导式教育,也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现在学生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小小的心灵需要良好的疏导和指引。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提高心理辅导师的素质,贴近同学。把咨询引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之中,通过各种方式如:与学生谈心交流、给学生进行心理测评、进行心理治疗等,学生进行心里疏导,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情感认识,给学生在解决在学习问题、生活各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良好的建议,及时化解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快,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

第4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一、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和增强民族自豪感。(二)集体主义教育。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增强集体观念,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要彻底贯彻以集体利益为先的思想。(三)文明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要具备尊师重教,与同学友爱、诚实守信、严谨自律等良好道德品质。(四)意志品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承受重大压力的情况下,也能临危不惧,面色坦然地处理问题。(五)团队合作意识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能通过团体项目,学会合作精神,了解1+1>2的思想。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实施一项策略之前,先要了解对象的特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方案,最后达到的效果也是最佳的。我国现在就读的是“90后”的大学生,这批学生的思想和“80后”努力踏实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当代“90后”的学生一贯被贴上突显自我、实现自我的个性标签,他们是比较向往自由的。再看社会背景的话,“90后”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溺爱孩子,所以直接造成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达不到该年龄的高度。学生依旧存在着叛逆心理,张扬个性的元素,他们往往不易深刻体会社会的艰辛及为人处世的思想。他们还缺乏生活的磨炼,性格比较脆弱,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功利意识薄弱,容易被他人利用,从而进行犯罪活动。因此,高校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二)教师以身作则,在言行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教书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体育素质,所以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体育技术,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思想道德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学校也应该定期对体育教师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三)制定课堂规程。课堂规程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守的基本要求。想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好作风,就要制定一系列的常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该在开学时期就对学生进行课堂规程的教育,重点讲述课堂中要时刻注意人身安全、讲礼貌、尊师重教、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问题。只有在遵守严谨的规程中,学生才能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体会体育教育的奥秘。(四)精心设计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团结意识的最快捷方法。例如,集体配合完成一项任务,在学校中寻找标识物来完成任务,达到终点。游戏中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竞争的思想品德。在最后完成任务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体会到的集体主义精神,只有关爱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才能更快地完成任务。而且要让学生明白集体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缺一不可的,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五)挑战自我。体育课是以身体的活动为宗旨的,但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时有的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锻炼方式,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训练。在练习中要关注学生产生的情绪,进行安抚,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让学生会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思想精神。(六)奖罚分明。在体育课中,对思想道德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提出批评,并进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当众提出表扬,并鼓励大家要以此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以上是我在平常实践中得出的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具体策略,从中我也体会到了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最重要的是弘扬体育精神,发展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纪律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最终使学生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

作者:张丽娜 单位: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指导思想

按照《乡村学校少年宫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以乐促智;开展力所能及的技能培训活动、以技促能;开展内容鲜活的经典诵读活动,以读养德,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活动目标

1.发展兴趣特长。通过开设多个兴趣活动小组,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以发展其爱好和特长。

2.促进身心发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文艺、体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获得科学的休憩,思想的熏陶,使其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3.提供展示舞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展示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为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4.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

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1.文艺类:声乐、器乐、舞蹈等的编排与训练。

2.书画类:软笔硬笔书法、绘画、简笔画等的指导与练习。

3.体育类:乒乓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队、田径队和毽球、跳绳等活动小组的技术指导与训练。

4.棋类:军旗、围棋、象棋等棋类的技术指导与练习。

5.技能类:剪纸、手工制作、编织、陶艺、五谷画等各项技能培训。

6.思想品德教育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开展红色经典、传统经典诵读等教育实践活动。

7.特色项目:学校根据具体的师资、设施、器材等条件开展本地区、本校的戏曲、皮影、木偶戏、健美操、球操、空竹等特色项目的编排与训练。

(二)开展各类成果展示活动

1.开展以“我伴祖国成长,我随梦想飞翔”为主题的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节目内容可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相声、小品以及学校特色节目等。

2.开展以“红心向党庆七一,祖国发展我成长”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讲红色经典故事、朗诵爱国主义诗歌、唱红色经典歌曲、演爱党爱国主题短剧等。

3.开展以“欢乐和谐满校园,激情飞扬迎全运”为主题的迎全运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摄影展、书画展、科技制作展、趣味运动会等。

4.开展具有自创性、特色性的活动。

以上各项活动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设计主题,有序开展。

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主任全面负责开展活动的各项工作,副主任负责各项具体活动的安排、辅导及演出、比赛、安全教育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专业教师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学生的辅导及总结等具体工作,协助学校组织各种比赛、演出等活动,保证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有所成效。

2.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结合地域文化,根据本单位师资、设施、学生状况等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特色项目,真正做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3.坚持普及性、公益性原则。各项活动要免费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及学校周边地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内容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第6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法制教育; 定位; 问题; “多维” 体系

中图分类号:D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052-03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培养知法、守法的新时代文明大学生,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目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因此,讨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运作及体系构建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定位回归

学界对于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的定位争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认为“学校的‘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指出“‘法制教育’次第于‘道德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1]。甚至强调“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目的,还将使法制教育遭到埋没”[2]。也有人认为“‘法制教育’性质定位——德育性”,指出“我国学校法制教育从性质上讲应是‘德育’而非侧重法学知识的‘智育’”;“‘法制教育’内容定位——思想性”,指出“法制教育内容定位只能重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等思想层面的教育”[3]。

显然,前一种观点混淆了德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并把法制教育同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忽略了二者内在的联系,与“05方案”中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的初衷也是相悖的。后一种观点中不乏合理性,但如果脱离法律知识来强调“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那只能是空中楼阁。一部分学生并不清楚某个具体行为是否合法,由于对法律程序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缺乏了解,他们并不能利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要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地位需处理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不要将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德育“从广义上看它包括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和态度教育;思想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人的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教育。”[4]“2004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对德育的界定增加了法制教育”[5]。由此可见,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相同,同属德育范畴,并非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是要区分法学教育与法制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法制教育既不同于一般普法教育层面的单纯传授法律知识,也不同于法学教育重在学习法学理论,而在于通过对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6]三是要明确高校法制教育的框架体系。高校法制教育并非仅指某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某个职能部门举办的一两次法制讲座,而是融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程。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商业味越来越浓,法制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应势”的教育形式。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在内容上偏重法律知识传授,形式上以学科教学为主。这与形成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实践能力的法制教育目标存在实质上的二元背离现象。如何整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一套全方位的、持续有效的法制教育体系,对于培育新时期文明守法的大学生,对于构建社会和谐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体系的“多维”构建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明确了法制教育这一基本定位,才能从多个维度去构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体系。

(一)构建制度维度,由“软”变“硬”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使高校法制教育真正做到切实有效,应从制度保障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形成科学合理、客观量化的制度保障。校长坚持“依法治校”,教师坚持“依法执教”,这是法治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校有法律为依据,具有可操作性,而高校法制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其制度建设大多是虚的,执行起来也是软的,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搭建的花架子。如何才能使法制教育的制度建设由“软”变“硬”呢?

首先,完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基础环节。既然法制教育是德育工作,党委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就必不可缺。党委领导不能只是停留在一纸文件上,成立党委书记挂帅的学校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要亲自抓法制教育工作,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党委的常规工作来抓,将法制教育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衔接。这样,法制教育这项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就有了前提保障。

其次,建立具体可行的操作制度是落实法制教育的核心环节。并且通过具体的制度来明确学校党委、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在法制教育方面应完成的任务及指标,这些指标既要具体,又要可量化。通过任务指标制度化,让操作者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考评者也明确考评的依据,方可确保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

再次,确立法制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是落实法制教育的关键环节。设立法制教育专项经费,统筹安排,确保法制教育的顺利实施。没有经费支撑,法制教育的各项活动开展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法制教育经费保障还必须制度化,如果经费保障只是现用现申请,或是个别领导的偶然行为,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对专项经费,必须设立专项账户,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合理使用,确保钱用在“刀刃”上。

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制度是保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校进行监督检查时,对高校法制教育的情况检查一定要“硬”,不要只听汇报,查看文字,更应广泛开展学生访谈,查看法制教育的影像资料等,并将其作为高校办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校内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也必须对各职能部门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进行客观考核,并纳入各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也要改变单纯考核书本知识的现状,应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日常行为表现的评价。

(二)构建队伍维度,由“寡”变“众”

不少学校并没把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来抓,而是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替代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这使得全员参与的法制教育工作,变成了少数几位或十几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工作。“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就不能仅仅依靠几位法律课教师,应组建起由学校党委书记牵头,包括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各二级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各班学生辅导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内的法制教育队伍。此外,包括理科各学科教师在内的所有任课教师,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工作中,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工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外聘专家、学者或法律工作者作为法制教育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

(三)构建时空维度,由“小”变“大”

一些高校把法制教育局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大学几年时间中,法制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就被压缩在十几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中,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是极为不利的。要使法制教育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对其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从空间上突破课堂教学,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和区域资源,利用学校宣传栏、学校广播站、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模拟法庭、标语、文化墙、雕塑等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在校外,充分利用当地的社区、法庭、监狱、律师事务所等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除了相关课程学习以外,每学期可以利用一至二次主题班会、团会,每学年可开展一次法制报告现场会、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从时间上延伸到大学生活的始终。

(四)构建载体维度,由“死”变“活”

学科教学中要改变法律知识的呈现载体。“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学生根本出发,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8]。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做出改变。整合教学内容,删除部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远的法律知识,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多用专题式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过去那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改为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案例讨论与体验中去感知、体会、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观念,提升法律素养。

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利用当地法院的庭审、监狱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参观监狱,收看《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电视节目,开展模拟庭审等,在生活环境中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信仰。

注重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合。把法制教育活动,与学校开展的学生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学校纪律实质上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道德教育工具”[9](P117),法律、纪律和道德本质上是一致的,守纪与守法是一脉相承的。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学校的校规、校纪的约束力量,使学生形成自觉守纪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将来形成一种自觉守法习惯打下基础。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利用辩论、竞赛、学生活动等,增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学习,形成良好的法律学习环境和氛围。

法制教育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的高校,则更应形成多管齐下、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综合的、全方位的、持续有效的法制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1]陈帅,马荣秀.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改革[J].林区教学,2007,(12).

[2]韓世强,陈秀君.中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路径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杜伦芳.高校法制教育定位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9,(10).

[4]张念宏.教育教学辞典[K].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5]祖嘉合.略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度区分[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6]黄咸强.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7]王晓慧.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第7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改革开放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64

1 高职院校教学的弊端

高职院校曾为国家人才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职院校教学却有所退步,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其存在主要的弊端如下:

1.1 不注重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源自美国,美国现代企业实行目标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公司效益,引起世界各国教育机构的效仿。高职院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量制定相应的目标,引导规范学生行为,这种教育方式初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院校的培养成本。但随着这种体制长期实行,忽视了过程管理,严重打击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日常学习的单一性,达到学校制定的学习目标,却无法满足社会对全面性人才的需求。

1.2 改革的盲目性

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在教育机构的地位。优秀学生大量涌入高等院校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学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的改革,期望以此提高学生能力,保持就业率,但往往改革过于盲目,往往遇到问题才进行改革,改革过程中没有统一改革标准,不知道改革的真正方向,缺乏系统有效的分析。

1.3 急功近利,执行不到位

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的改革触动学校整体运行的各个方面,需要面对上级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压力;改革势必会影响学校内部工作人员的利益,也对改革形成了阻力。高职院校在改革过程中并未意识到这种现状,想通过改革一次性解决所有不良现象,不注重实际中产生的问题,越是急功近利,越使得改革的成效低下。除此之外,改革中还存在执行力度、改革方案实施不到位的问题,领导层制定改革方案后没有严格的执行。为了保障改革的有效性,需要对改革方案彻底执行,不断反馈实施中的情况,对成效低的方案进行修正实施,再予以执行。

2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 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地位

虽然高等院校越来越被社会认同,高职院校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对社会人才的培养仍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职业知识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就业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为就业服务,因此,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是必须贯彻实施的一项任务。

我国实行高考制度,学生根据成绩选择学校。高职院校入校门槛低,容纳了大量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学生能力一方面的反映,但不能以此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对成绩较差者的培养也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再进行塑造教育的平台,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培养,使得受教育者可以从多个渠道得到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不仅是满足社会人才需要,也对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3 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不同于高等院校,它是以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主要目标,并以此来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计划占有较大的比重,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为目的,学校与社会单位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高职院校培养人才适应力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时间短,以应用式培养为主,使得学生更容易融入就业中,有效缓解社会职业需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师资学生的建设做了明确的规定,指出了高职院校改革的必要性。

3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3.1 增强道德思想教育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工作的重心,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是就业的基础,同样也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要求,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刻不容缓。首先,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遵纪守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礼仪。学生就业后,能力上满足企业要求的同时,也要具备符合岗位基本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循职业操守。再次,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我发挥空间。最后,学校要对学生的日常道德思想进行定期考核,对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思想道德不合格的同学进行说服教育,设置班级心理委员,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3.2 加大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高职院校的根本模式是应用型教学,必须以此为基础,紧随社会职业的需求,保障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但过于强调实践性,往往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受限,无法更好应用到工作中。为此,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工作能力。应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不仅对学生进行学校成绩考核,也要进行企业时间考核;加大学生学习的弹性,分时分阶段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

3.3 加大课程改革

加大课程改革,第一,要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制定课程,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革新,实现学生能力达标的高效化。第二,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根据就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添加相关选修课,例如,心理学、礼仪学、管理学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以就业为目标,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能力。高职院校以就业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思想的方式,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成功就业,更可以在未来生活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杨建立,杨京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9):4-6.

第8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学校德育;大学;中学

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是指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过程中,担负着不同任务的大、中学校德育,根据本阶段任务要求和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而开展的分工与协作,使大、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纵向衔接、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面貌。具体而言就是:德育工作者立足于学生德性形成的全过程,整体把握中学和大学德育的内容、目标以及实际效果,研究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以保证学段间德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不过,目前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工作尚未得到人们充分重视,其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衔接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大学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德育主体德性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人的德性随年龄的增长有一个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新的阶段从前一阶段中发展出来,成为旧与新的综合体。这里就内含着新旧阶段的衔接问题。这说明个体德性的培养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辩证过程,它客观上要求各阶段德育自身要有稳定性,又要求各阶段德育要相互交融、循序渐进、前后衔接、形成合力。各教育阶段德育目标的高低、德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德育管理和评价方式的运用应该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地提高,这就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提出了客观要求。由于从中学到大学要完成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跨越,对人的一生影响极为重大,德育在这一关键的跨越阶段既要巩固未成年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又要向成年阶段必须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迈进,因此它必须遵循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展开道德教育的牵引工作,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将个体化要求向社会化要求转化。

(二)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目标模式。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并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从内容上看,中学德育主要是思想道德教育(初中)和一定的思想政治常识教育(高中),而大学德育主要是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提升中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两类“教育”虽都属于广义的“德育”范畴,却不是两种统一的教育,而是各有侧重。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属于国民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政治信念教育,属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但两者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想道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良好的思想道德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政治观念为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提供保障。因此,理想人格的培养目标要靠持续的,由规范性到认知性再到方向性的德育内容的实施和阶段性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的断裂都会影响理想人格的最终形成。因此,大、中学校德育的紧密衔接是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合作与沟通的机制和渠道不通

合作与沟通机制和渠道的不通以及两阶段德育教师评价标准的不一,使得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难以确立,进而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要做好衔接工作,德育工作者就必须有明确的“衔接意识”。“衔接意识”是指德育工作者从学生终身发展和自身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层次性与连续性出发,整体把握德育全过程的观点和思想的总称。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校和中学德育工作者合作与沟通的机制和渠道,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处于相互疏离的状态。德育工作者只重视对本学段德育工作的研究,忽视大中学校德育的整体性,很少甚至没有去了解和挖掘相邻学段德育的内容和特点。这具体表现为:高校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很少关注中学德育研究取得的优秀德育成果;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较少关注大学德育的成功做法,形成了一种狭隘的、孤立的德育观,造成大中学校德育教师对彼此的工作只知差异而不懂联系,使得大、中学校德育教学之间难寻实现有效衔接的切合点。另外,大、中学校教师工作评价标准也不连贯。中学教师的工作评价和劳动报酬与高考和中考的升学率密切相关,而高校教师则与学历提高和职称提升直接挂钩,这样自然难以激发他们形成衔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德育工作者衔接意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高校和中学的德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其结果是浪费了德育资源,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

(二)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

从对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和1998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及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从政策层面而言,中学与大学德育在目标和内容的层次上虽然存在着差别,但是具有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密切联系。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分化却相当严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内容倒挂也极为常见。这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追求内容的难度、深度,将本属于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到高中阶段讲授,学生学得似懂非懂,造成高中德育知识点的超饱和及大学德育知识点的减少和重复;二是在大学阶段,受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文明基础较差,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德育不得不给学生补授中学德育的“养成教育”课;三是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普遍缺少联系,对中学德育内容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复,致使大学德育难有深度和新意,使学生总有似曾相识之感而缺乏兴趣。这样,大、中学校德育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发生颠倒、混淆,既破坏了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给德育教学带来混乱,又使大、中学校德育内容出现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影响德育内容的正常实施,给受教育者带来不适,最终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大学与中学德育途径和管理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中断或削弱

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在中学,学生以班级为固定单位开展各门学科教学、各种班队活动以及各种德育活动,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行为能及时全面地了解,班级这种固定单位为中学德育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而在大学,随着学分制、选课制度的建立,学生的流动性增加了,班级的概念在大学生心中越来越淡化,班级的形式和作用相对减弱。这使得大学的德育活动缺少固定、有效的组织形式,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管理模式显得很宽松。这种转变极大的管理方法使得许多大学新生不能立即适应。比如: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是正常的,但由于大学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未具备,一味强调自我管理往往使他们不知所措。加之大学辅导员工作与中学班主任工作相比,在力度上又有明显的削弱,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主动性不强,相应地带来了管理上的“空场”与“中断”,这使得不少大学新生倍感不适应而难以顺利渡过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期”,德育的连贯性大受影响。三、当前做好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建议

(一)树立教师的“衔接意识”

教师是衔接工作的主要计划者、参与者、执行者,树立他们的衔接意识,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又是当前做好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前提。“衔接意识”要求中学德育教师教学中要有一定的“前瞻”,适当地给中学生介绍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激发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强化他们自我德性发展的需求。大学德育教师教学中要有一定的“回顾”,肯定中学阶段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需要强调的是,“衔接意识”最主要的表现是大学德育工作者要“立足于”中学德育状况。首先,必须了解中学德育课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大学与中学教材,把教学的部分重点放在对中学内容的提升、概括上;要在“精”“深”上挖掘,在“广”“博”上扩展,进而从研究大学教材体系的层次递进的思路去认识中学、大学教材,找到实现不同教育内容的最佳结合点,确保整个德育链的正常连接和德育效果的正常发挥。其次,必须了解中学德育课教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德育课教学方法、评价与管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等,这是大学一年级德育课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地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帮助教师寻找过渡“阶梯”的一条捷径。

(二)创设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交流的渠道

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搞好德育衔接是很必要的。因此,学校必须在机制上搭建大、中学校德育交流的平台,积极提倡和有效推动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创设对话环境,让有关双方经常有机会互通信息,引导大、中学校教师达成德育衔接的共识,进而寻求推动课程衔接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如:组织教师到具有代表性的中学参观、考察、听课,与中学教师面对面探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衔接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定期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参加的教研会、工作交流会,使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和制度化;组织大学与中学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弄清大学与中学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并研究对策。大、中学校德育交流平台的搭建必须要落实到制度上,这主要依靠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主管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的支持。省级教育主管单位要将促进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作为一项工作,增加到分管高校德育工作的部门,并将其作为对各高校日常德育工作进行考核的子项目。在这种刚性的要求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一定能打开局面,带来切实的效果。

(三)立足于大一学生思想实际

大一新生在过渡阶段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表征:想象与现实的落差引起的失落感;“优越”和“自卑”引起的情感交织;激烈角逐后产生的放松心理等。与此同时,他们的世界观呈现雏型:一方面开始关心时事,关心社会,思考人生;另一方面又对诸多政治、社会方面的认识模糊,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因素会给大学初期的学生个体的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德育课教师应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深入,采取多种形式的座谈会、问卷、网上交谈等不同方式对大学新生的品德现状、思想成长的需要进行摸底、调研,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教育对象;要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度、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综合性地选择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进步的教学方法。在大班制教学条件下,可适当采用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的机会,由再现型教学向发现型教学过渡,这应是大、中学校教学法衔接的根本方向所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大一新生的德育教育既要立足于他们的思想实际又要超越于他们的思想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树立这样的信念:通过教学引导,将学生从“中学”带到“大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真正的“衔接”。

第9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0

当前,市场上的计算机人才供需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仍十分迫切,而另一方面,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却不断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特色不突出,学生存在"博而不精"、"不上不下"、"适应期长"等缺陷。面对这种困境,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必须尽快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重视德育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当前,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素质也难免有所下降,学生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厌学情绪突出,有的学生甚至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有调查显示,与大学生相比,中职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掌握的更好,但在个人整体素质方面却存在较大的不足,表现为缺乏工作主动性、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工作期望过高等。因此,有必要加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国家教育部、等共同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意见》指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认为在于进行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教育,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崇尚实践、热爱劳动、奉献社会的教育,进行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的教育,进行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

二、科学定位专业技能目标,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1.科学定位专业技能目标

与机械专业、电子专业不同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岗位并非批量生产的车间和工厂流水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具有很强的行业相关性。因此,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是同规格的,必须面向职业岗位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

2.职业岗位能力与技能教学体系

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岗位技能发展需求存在明显的矛盾。因此,中职学校要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使计算机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首先,要对毕业生职业岗位群进行调查分析。从现有的就业形势来看,适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应用人员、计算机销售人员、网页制作人员、电脑广告设计人员等。其次,要确定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在以上职业岗位群中,大企业通常希望员工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而小企业通常要求员工是多面手。因此,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向:①办公自动化与计算及维护;②网页制作;③网络管理;④网络广告设计。

三、加强职业能力培养,促进毕业生的持续发展

就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教学而言,教学目标不应局限在让学生掌握课本上规定的技能,而是在掌握这些技能的同时进行本专业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在日常教学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职业道德等。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1.工作岗位适应能力

很多中职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很难适应工作。这是由很多原因构成的,既可能是因为从学生到工作者身份上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也可能是担忧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对自己所学能不能用到工作中存在顾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工作岗位类似的环境,使学生能够一边在模拟工作环境中学习一遍工作,达到锻炼自身的目的。

2.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很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仍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以跟上技术更新与时展的速度,然而,工作岗位上的自学大多是需要自主学习的,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就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备一些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独立完成,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多工作都需要多人共同协作来完成,在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与其他人合作,只有如此才能圆满完成工作,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网站的开发、网络的搭建与维护甚至文档的编辑与打印都需要团队的合作完成。因此,在学校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校内就学会竞争和合作。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后,毕业生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被要求去解决软件的使用问题、计算机或网络问题等。在接到任务后,该如何查找问题根源?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很多刚走上工作的毕业生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陷于慌乱。就其愿意,主要是在学校内没有接受过该方面的训练,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基础已经达到了要求,但缺乏经验积累。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工作来设定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职业道德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仅仅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还是完善的做好各项工作,都需要毕业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专业教育的始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以进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来设定。职业生涯是一个终身的、漫长的过程,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要具备必须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与人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体魄。因此,中职学校要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应当具备以上素质或具有发展以上素质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刘高鹏.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合格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J].考试周刊,2009(21)

[2]杜丽娟,赵澄东.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