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年度决算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年度决算 决算报表 利用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年度决算是以单位会计核算数据为编制基础,以财政统一的部门决算报表为载体,辅以决算说明、财务收支分析等会计资料形成的书面财务报告。根据编制的决算报表,通过对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资产负债状况等相关重要指标的分析比较,可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状况和执行绩效做出判断和评价,同时通过预测,也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部门决算在整个财政管理和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部门决算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
笔者认为目前部门决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编制决算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造成决算数据质量不高。有些单位会计人员平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年终编制决算报表不认真、不准确。二是单位不重视决算编制工作,部门决算的分析和利用不够,使部门决算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绝大多数部门、单位只是为了编决算而编决算,决算一旦编报完成就将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简要谈谈做好部门决算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全面领会年度决算的工作要求和重点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收支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每年的决算工作开始前,市级财政部门会召开决算工作布置培训会议。决算编制人员要仔细领会会议精神,了解掌握财政部门年度部门决算工作的总体要求,报表格式和口径调整情况,报表软件及参数的修改情况等。尤其重要的是每年有变化的部分,虽然近几年决算工作的软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为能编制符合要求的决算报告,顺利通过会审,熟知每年细微的变化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 2009年我局试行了国库支付改革,那么2009年的财政性资金国库集中支付预算执行情况表就是我单位有变动的一张大表,在会议期间就要格外注意会议讲解员的说明。
二、认真做好决算报表的填制
(一)保持上下年度数据的衔接一致。收支、资产负债表等上年结转有关数据原则上应与上年年末结余数核对一致。这个数据取自上年决算报表年末结余数,一般情况是完全一致的;由于财政部门会审时,上年结余数是可以在财政系统中核对的,如有不符,系统会提示出错。除特殊情况下有调整,一般原则上是不变的。
(二)保持本年度收入数据与财政拨款数一致。包括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国库行政事业性收入和预算外资金等收、支数的对账工作。在计入收入前,先与财政部门的专管员核对今年财政下达的预算数及追加经费;不仅要有数字上的核对,还要清楚核对各项经费的类、款、项,如有不符,要及时与财政部门取得联系获取正确的数据,然后根据核对好的收入数填入决算报表。这项核对工作相对于整个决算工作无疑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增大了部门会审的通过率。我们部门的收入数就是财政部门的拨出数,这个数据也是可以在财政系统中核对的,如有不符,系统同样也会提示出错。在参加部门会审时经常会听到有些单位的决算报表收入数不符,有很多错误提示。经分析,有的决算工作人员还没养成在决算前先与专管员核对数据的习惯,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会效率低下。
(三)根据总账与明细账、各类报表填制支出数。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所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根据会计制度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在此基础上依据真实、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支出数。目前,支出数的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指标在设置上完全与会计科目一致,可直接从同名称会计科目核算资料获得;另一类需要依据会计核算资料计算加工获得。
(四)做好本年度相关数据的一致。决算报表之间的数据存在勾稽关系,报表初稿完成后,要仔细校核,保持相关数据的一致。例财决05-1表1栏“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的合计数”要与财决04表2栏“基本支出”一致;财决05-2表1栏“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的合计数”要与财决04表3栏“项目支出”一致;财决03表中的3栏“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要与财决07-3表中的财政专户核拨数一致;还有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预算单位应与财决08表的“财政应返还额度”与财决附01表“待核批结转预算指标”相核对一致。
三、做好决算说明编制和财务收支分析,提高部门决算报告的利用率
决算说明书是对部门决算报表的详细说明和补充解释,包括单位总体概况、收入完成情况、支出执行情况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等要针对收支结构及所占比例进行说明。对其他收入、其他支出所涵盖的内容要详细解释。
《财政部关于改进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财务管理的请示》已经国务院领导同意。现就改进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财务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为适应我国城镇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停止执行“单独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单独纳税”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各银行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全部并入银行大账,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其中,小委托贷款作为银行的业务,手续费收入纳入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存量大委托贷款在分清责任的前提下,属银行自主决定并承担风险的,并入银行自营贷款管理。各银行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20*年度决算并入银行20*年度决算统一反映,同时附表单独说明,以后年度不再单独编制决算。
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并账后,由总行统一进行财务监督和管理,执行国家统一的金融业财务和会计制度,规范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在大账中的会计核算和信息统计。
三、各银行应及时消化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风险和损失。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必须按现行财务制度,足额提取准备金,并账时,现有的所有者权益可用于冲抵政策性住房贷款损失。不足冲抵的损失,以及所有者权益已出现红字的,在并账后由银行统一消化。
对于原来被挤占、挪用的住房资金,应分清责任,按照“谁决策、谁负责收回”的原则依法收回,对造成损失的,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自20*年*月*日起,各级地方财政部门不再负责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的财务管理,不再参与该项业务税后利润的任何分配。各级地方财政部门不再承担对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中大委托贷款呆账核销和非信贷资产损失处置的行政审批工作。
五、各银行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并账工作顺利完成。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并账工作完成后,各银行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我部。
六、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并账后,各银行接受各地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委托,按双方合同约定,办理政策性住房资金的归集和委托住房贷款工作。委托贷款的信贷风险,由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承担。
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可在人民银行规定的5家国有商业银行范围内,择优选择承办银行。承办银行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住房改革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七、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并账后,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对呆账核销进行合规性监督检查;各级地方财政部门根据房改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对政策性住房资金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根据财政部有关要求,为做好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审核和汇总工作,确保决算报表全面完整和真实可靠,现就做好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审核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区县财政局、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境外企业,应加大报表审核和汇总工作的组织力度,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作配合,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
(一)及时安排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审核和汇总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内部工作分工协调,及早安排,认真组织,确保报表工作有条不紊,按时完成报表的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二)加大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审核和考核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落实报表审核工作的各级次负责制度,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层层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报表数据质量。
(三)强化会计决算报表的审计工作。充分重视社会中介机构在报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认真执行我局和财政部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严格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中介机构的资质和工作规范,强调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合法性与严肃性。
(四)认真做好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分析工作。在完成报表的汇总工作后,各区县财政局、各企业要及时对所属企业、单位决算报表工作进行总结,做好企业运行效益情况的分析工作。
二、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审核的有关要求
各区县、各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以及报表编制和审计的文件规定,加强报表数据质量控制,认真审核报表填报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以及增减变动的合理性等。确保会计决算报表达到以下要求:
(一)填报方法规范准确。严格按照财政部下发的报表编制文件所规定的格式、内容和参数逐级逐户录入,按规定方法进行合并或汇总,并保证报表的树型结构级数据库结构规范、清晰。
(二)上报数据真实完整。确保所属企业按照统一要求全面、完整上报年度决算报表,各项数据符合企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实合理,不重不漏,杜绝虚报、错报、漏报、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三)相关指标衔接可比。注意检查合并或汇总数据与基础录入数据的互相衔接。认真审核表内和表间勾稽关系,做好数据有效性检查,及时核实有关重点指标,排除异常数据的出现。
(四)报表上报及时完整。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全面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数据及相关材料,上报的汇总报表必须手续齐备,行文正规明确,报表与软盘数据一致,金额单位准确无误,严禁越级调整下级企业和单位的报表数据。
三、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全市验审工作注意事项
市财政局对全市市属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验审工作计划从20*年*月*日开始截止到*月*日集中完成(具体安排附后),各区县财政局决算汇审时间为*月*日至*日(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境外企业会计决算报表集中验审时间为6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各区县财政局、各企业应提前做好全市验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携带手续齐备的上报资料参加验审。
(一)完成本地区、本企业的审核工作。参照《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审核工作参考表》的工作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二)按照财政部及市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的内容准备好上报材料。具体包括报表和编报说明(财务状况说明书),企业处一份,主管处室一份。市属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等,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还应当同时分别提交对审计报告相关内容提出的财务处理或帐务调整意见或者年度会计报表编制的有关情况和意见,将以上材料分别按类别装订成册,有关责任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各区县财政机关应当对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并附报总体审核意见;计算机介质的合并或汇总数据及基础数据、编制说明(或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三)审核报表重点指标及户数与20*年相比的增减变动情况。分析企业户数增加减少的原因,填写《20*年主要指标变动表》,打印并上报电子文档,填写财统2号文规定的《汇编范围企业户数变动分析表》,并附电子文档。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部门决算编制 问题 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是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它是在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加以归类、汇总和加工处理,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用统一口径的计量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使之形成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全年各项资金运行情况及预算执行效果的报告文件。
一、部门决算的编制意义
部门决算是年度预算执行的总结,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从政府决策、计划设计、组织实施、控制管理等各阶段的最终结果,部门预算执行的情况如何,是否正确贯彻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实现了预算收支任务,是否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只有通过编制部门决算才能准确地反映出来。部门决算报表是部门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料,也是设计和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
二、部门决算编制的基本要求
编制部门决算必须严格遵照财政部国库司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保证决算报表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手续完备、口径相符、说明简练、报送及时。各项决算数据,要依照审核无误的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填列,切实做到账表相符,有根有据,不得估计编报。文字说明要言简意赅,能说明问题。
三、部门决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1)决算报表的参数不能一次到位。决算报表从每年发放的安装光盘中自带的参数到最后会审决算,中间会陆续下发3~5次参数,时间跨度超过2个月,参数变化还比较大,比初始参数更加复杂,钩稽的表格更多,这对户数较多的收付中心会计人员来说,由于时间等原因,所考虑的问题不全面,填报的数据不连续,很可能会因为参数的设置,强行修改某些数据,导致部分数据失真。
(2)处在改革“深水区”,编制难度加大。1)财政制度改革。近几年,随着国家财政制度的不断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也处于不断新旧交替的状态,许多新的规章制度、财政支付方式、预算管理模式等都不断在变革中完善。2)决算报表变动。部门决算为适应新形势下财政和预算管理的要求,基本数字表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全,表内、表间的钩稽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这无疑对决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3)未能做到基础数据填报准确无误。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会计人员“主动”失误。会计人员为满足报表的平衡、钩稽关系或是有意隐瞒、遗漏、窜改某项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以达到报表审核全部通过的目的。2)会计人员“被动”失误。决算编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项较为烦琐和系统的任务,需要以前期各项基础工作作为支撑,需要财务人员认真、细致的工作才能编制出质量高的会计决算。无论是基础工作本身存在纰漏或是填报时马虎大意都会造成决算报表填报失实。
(4)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不完全符合要求。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工作一直存在着“重数字、轻分析”的问题。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文字分析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分析报告中涉及一些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主要事业成效,预、决算差异情况及原因,这些基本情况及执行中的偏差会计人员并不十分了解,增加了决算分析报告的撰写难度。
四、加强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1)统筹安排,尽早部署。目前决算报表已经基本稳定,可否考虑提前安排设置参数,最好在布置决算,下发光盘的时候基本确定,这样作为报表填报者、汇总统计者、甚至审核者来说均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能够保持数据完整、真实、连贯。
(2)适应形势,加强队伍建设。为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和财经法规,做好日常会计基础核算工作和编制前期各项工作。在年底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时,首先要选配计算机业务水平较好、决算经验丰富的人员参加上级财政组织的决算工作安排、培训会议,保证上级决算精神的坚决贯彻。其次要指派专人对报表软件进行集中培训,让所有参加决算工作的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报表操作技术,弄懂表格关系,为财政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夯实基础工作,细致决算填报。部门决算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日常的会计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这些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全面是确保决算工作质量的必要保证。一是要把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关。这是编制好会计决算的第一关。这要求经办会计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政策法规,认真审核每一张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分清每项支出的项目类型和资金来源,从源头上堵住违规资金的支出,这是保证决算质量的前提。二要把好凭证录入审核关。这是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重要环节之一,凭证录入审核这关没有把好,相关的账务数据就会出现错误,生成的报表数据就会令人质疑,也更谈不上会计决算信息质量的提高。三要把好与国库的对账关。在每年年末编制报表之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与国库科进行财政拨款核对。只有核对清楚后才能据此编制财政收入数,否则会影响决算收入金额和年末资金余额的填报,使决算数据出现错误。四要把好编制环节的数据录入关。首先要了解目前年度决算报表的报表结构,清楚决算报表中的主表和附表的内容,考虑哪些表是要填报的,哪些表是自动生成的;在编制范围方面,要考虑报表编制范围是否齐全,有无漏报和重报;在编制方法方面,要考虑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符合报表编制说明的要求;在填报顺序方面,要考虑哪些表先填、哪些表后填;并且在进行填报时,要求会计人员高度负责、细致、严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算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填报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漏填表、填错表。
(4)完善审核程序,建立制约机制。年度决算报表的填报内容杂、数据多,在数据录入完毕后,会审环节尤其重要。1)财政各业务股室做好指标、数字资料的审核工作。企财科负责城建系统指标核实;文财科负责教育系统指标核实;非税局负责审核“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表”;国资科负责审核“资产情况表”;预算科负责审核“收入支出决算总表”及“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年初预算;综合科负责其他数字资料的审核。2)指派国库科专人做好报表数据技术性审查工作,审查表内和表间数据的钩稽关系,还要注意逻辑性错误的出现,注意核实性错误的出现,并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通过会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切实做到账表相符、数据衔接一致,保证决算报表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5)做好决算数据分析、提高决算水平。决算编报的质量如何,决算分析的质量占很大因素。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水平,除了要做好决算的编制工作外,还要从两方面入手:1)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字功底,加强对现成的决算数据的分析能力,加强对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归纳和总结,不断探索,撰写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决算分析报告。2)决算分析报告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其中有很多事项财政部门并不直接掌握,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为此需要各预算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共同完成决算分析报告,为来年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为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提供必要数据支撑和前提保障。
(作者单位为鞍山市立山区财政资金收付中心)
一、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企业地址,注册资本,单位负责人,企业职工情况,企业子公司介绍(运输业至少要说明客货类别、运营时速及注册资本情况)。企业户数变化情况,包括合并范围子企业户数、金融子企业、境外子企业与所属上市公司户数,未纳入合并范围户数及原因,亏损企业户数、亏损总额、盈利企业户数、盈利总额等。企业职工人数及人工成本、薪酬水平等基本情况。企业低效及无效资产清理情况。企业主营业务范围及经营规模、行业分布等情况分析,其他业务开展情况,非运输企业各主要业务板块业务拓展情况。
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与预算及同比增减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客运收入、货运收入、其他收入、建设基金,非运输企业收入等情况。
(二)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与预算及同比增减额及
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材料费用、能源费用、工资性支出、借款利率调整对效益的影响。
(三)影响收益的其他主要事项,包括投资收益的构成,特别是长期投资损失的金额及原因;补贴收入各款项来源、金额,以及扣除补贴收入的利润情况;影响营业外收支的主要事项、金额。
(四)其他业务收支增减变化及原因分析。其他业务收入、成本、其他业务利润与预算及同比增减变动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五)非运输企业收支增减变化及原因分析。非运输企业收入、成本与预算及同比增减变动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六)企业盈利情况分析,包括盈利结构,各业务板块效益贡献,效益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年度决算(财政)还应反映以下事项:
(七)税赋调整对效益的影响,包括有关税种和税率调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退税返还等。
(八)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效益的影响。
(九)清产核资事项对本期和上期损益的影响。
(十)本年度房地产开发、高风险业务投资及损益情况,包括:委托理财、股票投资、基金投资、金融衍生业务,分析对企业效益及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
(十一)亏损企业户数、亏损面、亏损额及原因。
(十二)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盈利能力相关指标的年度间对比分析和行业对标。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分析
注意:重点分析与路外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如单位应收账款期末比期初增加10亿,其中上调总公司9亿,在分析时,除了描述该事项外,重点分析与路外相关的业务及债权债务变动额。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年初数变动情况。报表各项目本年初与上年末数据的增减差额情况,并按会计政策变更、差错更正和清产核资类别描述具体事项,并分别说明影响金额。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年变动情况。如: 应收账款期末XXXX万元,期初XXXX万元,增加XXXX万元,主要原因为。。。。。。,(分析原因时不能只列举单位名称,要描述具体事项)(按报表项目顺序逐项分析)
四、现金流情况分析
(一)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二)与上年度现金流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现金流规模和结构,流入的主要来源(经营、投资或筹资),流出的主要用途(投资、筹资)。分析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并与行业对标。
(三)对企业本年度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说明。
五、重大事项说明
对企业利润分配、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兼并收购、改制上市、重大投融资、重大资产处置、股权(产权)转让及资产损失情况等重大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六、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七、风险及内控管理情况
(一)风险治理和内控管理的组织架构及相关职能部门运转情况。
(二)风险和内控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
八、问题整改情况
企业对有关方面的检查、审计等监管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1.重预算执行,轻决算编制。
预算经费的执行体现的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实践中进行的,人们往往会关心经费是否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是否能满足事业的发展需要。而对决算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年度终结后整体决算的层次,片面地认为决算只是对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的事后汇总,已没有太大的意义。至于决算着重反映什么内容、怎么反映并不重要,因此决算编报流于形式,编报工作往往敷衍了事,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大打折扣。
2.编制口径随意性大,方法不一。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决算编制的定位不高,以及一些财务人员的编制水平问题,在决算编制过程中,遇到一些编报说明中未予提及或者不很明确的情况时,没有经过认真细致地分析就草率列报,对编制口径和方法各施各法,有违决算编制的严谨性、一致型原则。
3.账表不符,决算数据失真。
由于会计基础工作没做好、人为的取数错误、编报决算时审验不认真、会计核算方法上与报表填报口径不一致等原因,导致了账表不符。另外,一些非逻辑型数据错误,即使通过计算公式也无法找出错误,如预算科目使用错误等。
4.因时间紧任务重而出现拼凑数据、敷衍完工的现象。
决算编制的时间通常集中在1~2月初的时间内,要总结、要评比、会议多、检查多,新年度的会计电算化要转换和理顺,特别在人手少的单位,会计人员感到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编制往往出现拼凑数据、敷衍了事的现象。
5.对账程序多、环节多影响了对账效率。
各基层预算单位的资金对账首先是要通过主管部门进行汇总上报,尽管这样方便资金进行归口,但这无疑增大了主管部门工作量,对账传递时间相对延长。
二、提高会计决算编制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会计决算的编制质量,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如何提高会计决算编制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做好决算编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财政部门应该理顺和协调好内部的相互关系,及早安排和布置与决算编制相关的工作;主管部门也应该根据财政部门的决算布置,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组织、布置,给各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时间和数据上的保障。
2.争取财政部门直接与基层预算单位进行对账。
目前财政部门采取的是“财政――主管部门――基层预算单位”的三级对账模式,这样对账环节多,遇到问题时也比较费时、费力,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决算编制的时效性。在实施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以后,原则上一个单位只有一本预算,而且各单位(指已纳入国库账户体系改革单位)所需财政资金也是全部通过国库支付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申请的,资金进出都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核对查询,这就为基层决算编制单位直接与财政对账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建议充分扩充、发挥国库支付网上申报系统的功能,在对账方式上,财政内部各部门之间、财政与基层预算单位之间应按季度或按半年核对一次拨款情况;年末财政部门进行年终对账时,应将内部之间的对账、与基层预算单位的对账同步进行:即由国库处提供分处室分科目的财政拨款表,与各业务处室进行协调核对,另先行将各级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请款情况挂在国库支付申报系统中,或挂在财政部门网站的公告栏上,单位凭密码提取数据自行核对,发现疑问再与财政有关部门联系,在财政资金拨款数额核对无误最后由主管部门统一汇总上报备案。这样操作一可以体现财政部门在决算工作上的主动性;二有利于提高对账的效率;三有利于决算编制时效性的提高,进而有助于基层单位决算编制质量的提高。
3.搞好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对会计决算编制的认识。
随着国家财政制度的不断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也处于不断新旧交替的状态,许多新的规章制度、财政支付方式、预算管理模式等都不断在变革中完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和财经法规,以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作为全面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的综合性报告,通过前面阐述的决算重要性便可以体现出:会计决算编制工作既是一项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因此会计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看待它,在做好日常会计基础核算工作和编制前期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应根据决算编制的要求,切实做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4.把好编审质量的“四关”。
决算编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项较为繁琐和系统的任务,需要以前期各项基础工作作为支撑,需要财务人员认真、细致的工作才能编制出质量高的会计决算。具体地说是要把好“四关”:一是要把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关。这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命门”,也是编制好会计决算的第一关。这要求经办会计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政策法规,认真审核每一张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分清每项支出的项目类型和资金来源,从源头上堵住违规资金的支出,这是保证决算质量的前提。二要把好凭证录入审核关。这是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重要环节之一,凭证录入审核这关没有把好,相关的账务数据就会出现错误,生成的报表数据就会令人质疑,也更谈不上会计决算信息质量的提高。三要把好与财政的对账关。在每年年末编制报表之前,单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与财政部门进行财政拨款核对,要着重落实资金来源、类别和金额。只有核对清楚后才能据此编制财政收入数,否则会影响决算收入金额和年末资金余额的填报,使决算数据出现错误。四要把好编制环节的数据录入和汇审关。首先要了解目前年度决算报表的报表结构,清楚决算报表中的主表和附表的内容,考虑哪些表是要填报的,哪些表是不需填报的;在数据提取方面,要考虑有哪些表的数据可以直接在总账系统中的账簿进行取数,哪些需要进行分析填列;在编制范围方面,要考虑报表编制范围是否齐全,有无漏报和重报;在编制方法方面,要考虑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符合报表编制说明的要求,报表编制口径与汇总方法是否一致等;在编制内容方面,要考虑真实、完整、准确,决算报表与单位账簿的金额是否一致;在填报顺序方面,要考虑有哪些表先填、哪些表后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决算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填报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漏填表、填错表。其次,单位做好报表的“初审――修改――复审――定稿”工作。因为年度决算报表的填报内容杂、数据多,在数据录入完毕后,除了要特别注意表内和表间数据的勾稽关系外,还要注意非逻辑性错误的出现,并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5.做好决算数据分析、提高决算水平。
公司名称
第1条 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条 英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营范围
第3条 经营有关船用设备(以下简称船用设备):
本公司的主要业务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等船舶专用设备项目,为取得优惠价格及售后服务及时方便的条件以加强竞争。
经营工业设备(以下简称非船用设备):______________
___
本公司的业务范围除船用设备外,还非船用设备。
注册资本
第4条 公司注册资本的总金额为U.S.D.___________(大写______)美元,实收资本为U.S.D.___________(大写________)美元。
股权分配
第5条 甲方拥有股权占投资总金额的50%,乙方拥有的股权占投资总金额的50%。
董事会
第6条 董事会由四名董事组成,甲方委派二名,乙方委派二名,董事长由甲方委派,总经理由乙方委派。
第7条 董事会每年召开一次,由董事长召集。必要时经一方董事提议,董事长可召开临时会议,召开临时会议必须在20天前通知。董事会议拟选择厂家中,经营业务成交额高的地点举行,以总结经验,增加项目并检查执行协议书的情况。每次董事会议应有记录并形成纪要。董事会议纪要作为公司档案存查。
第8条 董事会需有2/3以上的董事出席方能举行。董事不能出席时,可委托其代表参加。董事会的工作原则是以平等互利,友好协商的办法来处理。董事会的职权由公司的章程规定。总经理的职权由“聘请总经理任职书”中规定,详见附件。(略)
第9条 董事会成员不在公司领取薪金、津贴。在会议期间或受公司委托在国外考察,联系业务期间,所需的交通、住宿、膳食、办公等费用由公司支付。
第10条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由委派方推荐,董事会聘请任命。任期5年,可以连任,薪俸由董事会决定。若总经理、经理不能胜任或不愿意继续任职或委派方调离时,其职位的空缺由委派方向董事会另外推荐,并由董事会批准任命。
第11条 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不得兼任别的经济组织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不得参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公司的营业进行竞争。总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贪污和严重失职,董事会随时有权辞退他们。公司的董事长及董事可在其他公司担任同样的职务,而其任职的公司不能与该公司竞争。
甲、乙方的责任
第12条 乙方负责开辟_________的渠道,但须经筛选确认,凡取得业务需承担义务时,需经双方确认。
凡取得___________设备权,因项目订单、售后服务条件有别,取得相应优惠价格有差异,力争做到有订货有优惠(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无权也可接订单,双方按用户要求广辟货源,共同努力多接订单。
第13条 甲方应介绍推荐_____________设备的适合项目于国内订货单位,可采用公司与用户直接签署订货合同。甲方将公司船用设备名称、样本及售后服务的措施等送至_________研究所,由设计者推荐给造船厂或船主在造新船中采用。甲方协助公司办理凡有业务需前往中国的签证及有关事宜。
会计与审计
第14条 公司的财政会计年度系为日历年度。第1会计年度将于____年__月__日终结。会计采用借贷记帐法,船用产品项目和非船用产品项目分别记帐核算。经营所用的货币,以港币为记帐单位。财政年度终结收入(毛利)扣除营业成本、税金、福利等后为纯利润,纯利润的分配按双方投资比例予以分配。
(1)按船用产品及非船用产品所占毛利总额的百分比予以分别计算纯利润的分配额。
(2)甲、乙双方对船用产品及非船用产品的纯利润各占50%。
(3)甲方主要负责船用产品项目,而乙方则主要负责非船用产品项目,凡各自负责项目的纯利超过_________港币时,予以提 取超额部分总金额___%的款额授予超额项目的一方,余额部份按第14条(2)办法予以分配。
(4)公司会计制度、格式、编制会计报表,月报在各日历月结束后30天,季报应在日历季后45天,年度决算应在日历年结束后60天编报。决算明细表,以反映经营的全部情况。
(5)公司所得利润总金额的50%作为无形贸易费开支,一切开支按发票报销。年终结算时总开支超过总收入的50%须由总经理书面报告。
第15条 在收到一个会计年度的年终报告后60天内,甲、乙双方各派一人组成审计小组,对上1个年度的报告(包括资金表、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开展审计工作,写出审计报告,报董事会批准。
第16条 双方派出的年度审计人员的工资由各方承担,但膳食、交通、办公费用由公司开支。开支费用的标准由董事会决定。
第17条 总经理在收到审计小组对财务开支提出的异议通知后,最迟不得超过20天内予以解决。
第18条 公司文件、会计帐目和财务情况表用中、英文为工作文字。
生效、期限与终止
第19条 本协议经双方法人代表签字后生效。
下面,我就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经营业绩责任书的签订等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市属国有企业基本情况
到20*年底,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共80户(含6户二级企业),资产总额为144.3亿元,负债总额91.8亿元,所有者权益52.5亿元,合并的国有资产总额48.3亿元;资产负债率63.6%,业务收入24.2亿元,利润总额1355万元;盈利企业32户,利润总额2.04亿元;职工人数14680人,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万元。
上述80户企业中,国有企业64户,国有资产45.9亿元,当年利润总额为-3699万元;国有控股公司8户,国有资产0.8亿元,当年利润总额为-388万元;国有参股公司8户,国有资产1.56亿元,当年利润总额为5442万元。
二、首批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11户企业基本情况
威政办发(20*)1号文件印发了“威海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并从今年起开始实施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我们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综合考虑资产总量、业务收入、利润规模和职工人数等因素,在8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选择11户企业纳入了首批签订责任书的范围,他们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丰润资产经营公司、威海港集团、水务集团、公共交通总公司、医药总公司、人生药业集团、广电网络公司、热电厂、第二热电厂、威海船厂。上述11户企业,总资产为94.6亿元,占80户企业总资产的65.6%;国有资产33.2亿元,占68.7%;业务收入14.5亿元,占59.9%;利润总额1375万元,占101.5%;职工人数5979人,占40.7%。
会后,我们将逐步对其他一些条件成熟的企业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同时,根据制度规定,将在11户企业中选择部分企业签订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
三、11户企业分类指标设置情况
(一)关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基本指标的设置。考核办法规定,基本指标是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2项。由于企业情况差别很大,主营业务各不相同,且有的企业净资产为负数或利润为负数,为此,我们按照突出主业、兼顾其他,以财务指标为主、行业统计指标为辅,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合理搭配的思路,对11户企业共设置了7个基本指标,分别是:利润总额(或减亏额)、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融资额、总资产费用率、清收资产和现金额、有效资产费用率。每个企业基本指标原则上确定2个,基本分值仍保持60分不变。
(二)关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分类指标的设置。考核办法规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分类指标,由市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发展能力及其对社会贡献大小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经营业绩责任书中确定。根据这个原则,我们为企业提供了以下分类指标,供企业选择,具体为: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加额、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时还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特点,最终对11户企业确定了13个分类指标,分别是:总资产报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增长额、存货周转率、自来水漏失率、有线电视新安装户数、客运量、港口吞吐量、资产增长率、工程合格率、自营业务收入、清收资产变现额比率和实物资产创收率。每个企业分类指标原则上确定2—3个,基本分值保持40分不变。
其他待签订责任书的企业考核指标也将按照上述要求确定。
(三)考核指标的确定过程。根据考核办法规定的程序,我们根据企业上报的指标,经过多次与企业沟通后,予以确定。
这些指标的设置基本满足了政府对企业的发展考核要求和企业自身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较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
四、11户企业目标值核定情况
根据考核办法的规定,在目标值的测算上,按照高于上年或前3年平均水平的原则,在企业预报目标建议值的基础上,我们与企业经过了反复磋商、测算,具体情况是:除两个资产经营公司外,5户盈利企业利润总额达到4970万元,比上年(同比口径)增加390万元,4户亏损企业比上年减亏2081万元;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下降8.2个百分点,通过换算预计节约成本费用总额5780万元。其他分类指标与企业上年实际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降低。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973计划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大陆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和承担相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专项经费优先支持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及优秀团队依托单位承担973计划任务。
第三条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集中财力,突出重点。专项经费要集中用于支持国家确定的、由973计划承接的重点研究任务,保障其经费需求,避免分散使用。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和课题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973计划项目预算由课题预算组成。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973计划特点,课题年度预算纳入科技部部门预算管理。
第五条科技部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将项目(课题)预算安排情况、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研究人员、承担单位承诺的科研条件等内容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对非保密信息及时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第六条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七条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一)设备费:是在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二)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课题发生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事先报经首席科学家审核同意。
(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九)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十)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973计划及其项目、课题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元/人天执行。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的标准执行。
(十一)管理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管理费按照课题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核定比例如下:
课题经费预算在10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8%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5%的比例核定;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1%的比例核定。
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课题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
第八条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它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三章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项目申报单位在申请立项、编制项目申报材料的同时,应当编制项目概算。结合重大项目的综合评审和研究专项的复评,应当对项目概算进行独立的咨询评议。咨询评议结果作为项目立项决策和控制项目总预算的重要依据,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条项目确定立项后,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当会同首席科学家组织课题承担单位编制前两年课题预算。
第十一条课题预算编制要求:
(一)课题预算的编制应当根据课题研究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课题预算编制时应当编制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
来源预算除申请专项经费外,有自筹经费来源的,应当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自筹经费包括单位的自有货币资金、专项用于该课题研究的其他货币资金等。
支出预算应当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得同时列支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支出预算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课题的,应当同时编列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四)课题预算书应当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五)编制课题预算时,应当同时申明课题承担单位的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以及从单位外部可能获得的共享服务,并针对课题实施可能形成的科技资源和成果,提出社会共享的方案。
第十二条课题预算由首席科学家协助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汇总后报送科技部。
第十三条科技部、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课题预算评审或评估。科技部建立预算评审专家库,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第十四条科技部对预算评审或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并按程序公示。对于课题预算存在重大异议的,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复议。
第十五条科技部提出项目(课题)前两年预算安排建议报财政部批复后,下达项目(课题)前两年预算。批复预算的项目(课题)应当纳入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年度滚动安排。
第十六条科技部根据预算批复,与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签订前两年项目(课题)预算书,作为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依据。其余年度的项目(课题)预算,结合中期评审评估的结果,按照以上程序进行编制、评审评估、审核批复和签订预算书。
第十七条项目(课题)年度预算由科技部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报送财政部。
第十八条科技部根据财政部批复的预算,将课题年度预算下达到课题承担单位,并抄送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第四章预算执行
第十九条专项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核批:
(一)项目(课题)预算总额、课题间预算调整,应当按程序报科技部审核、财政部批准。
(二)课题总预算不变、课题合作单位之间以及增加或减少课题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应当由项目专家组民主决策,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协助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预算调整申请,报科技部核批。
(三)课题支出预算科目中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或超过10%但科目调整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由课题承担单位根据研究需要调整执行;其他支出科目预算执行超过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申请,经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科技部核批。
第二十一条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对专项经费及其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第二十二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严禁使用课题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第二十三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课题经费年度决算。课题经费下达之日起至年度终了不满三个月的,当年可以不编报年度决算,其经费使用情况在下一年度的年度决算中反映。课题决算由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会同课题负责人编制。课题决算由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汇总后,于每年的4月20日前报送科技部。
第二十四条在研课题的年度结存经费,结转下一年度按规定继续使用。课题因故终止,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协助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汇总后报送科技部,由科技部组织进行清查处理,结余经费(含处理已购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变价收入)收回科技部,由科技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项目实施期间出现项目计划任务调整、首席科学家变更或调动单位、项目或课题承担单位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报科技部批准。
第二十六条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国家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学研究。专项经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专项经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财政部、科技部对专项经费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973计划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时,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专项财务检查或评估。专项财务检查或评估的结果,作为调整项目(课题)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九条项目完成后,首席科学家协助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及时向科技部提出财务验收申请,财务验收是进行项目和课题验收的前提。科技部负责组织对项目和课题进行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八)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项目通过验收后,各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课题经费如有结余,应当及时全额上缴科技部,由科技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科技部应当结合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
第三十三条专项经费管理建立承诺机制。课题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在编报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四条专项经费管理建立信用管理机制。科技部对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中介机构和评审评议专家在专项经费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第三十五条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课题承担单位,科技部将会同财政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项目或课题。对于未通过财务验收,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以及不按照规定及时上缴结余经费的,科技部、财政部可以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国家科研项目的资格,并向社会公告。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单位和个人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