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电子政务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政务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政务现状

第1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现状;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3-0000-02

我国步入21世纪以来,已经步入一个信息化的世纪,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正在呈现出突飞猛进的趋势,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的现实意义。作为与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电子政务,与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领域联系得十分密切,推行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政府组织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通过对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发现电子政务在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很多问题和所存在的弊端,这些问题和弊端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严重阻碍。因此对于电子政务认识其发展中的问题,克服其所存在弊端,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一、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上还存在欠缺

我国电子政务在组织机构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没有真正达到系统化的管理,很多政府部门在信息化管理上还比较杂乱,对电子政务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地区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电子政务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空白。由于电子政务组织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体制,导致电子政务在建设中缺乏统一的规划,不能够在统一标准下推进和发展,造成了很多的部门之间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很多重复性的建设就会频繁出现,造成我国电子政务在建设方面消费的成本出现居高不下,使得一些电子政务在协调机制的管理上出现相对滞后,使电子政务在跨部门的推进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

(二)在建设过程中并不注重实际应用

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多的偏重在对于建设设施的硬件资源的投入,而对于软件的投入却缺乏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对于电子政务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匹配,只是在在硬件管理上片面地追求高性能的配置,没有顾及到软件的发展,对于一些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空间。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软件资源的作用,使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没有真正得到具体的落实,电子政务的应用,还只是侧重在对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方面,对于为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的发展上还有待提高。目前,对于已经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中,能够体现公众服务的业务方面还很少,通过电子政务来惠及公众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工程虽然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有很多的政府网站,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为了本地区能够做出政绩,给上级领导“作秀”,没有真正在网络上建设起一个内容充实,信息丰富、服务快捷的电子政府。这种建设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规划。

(三)电子政务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建设上,十分需要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这个行业可以称为三分技术,七分管理。需要一批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人才,还要有能够了解政府工作流程的人才,对这两种人才复合到一些电子政务的管理人员身上,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成为了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匮乏,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否则将会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

二、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机构体制

由于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都是以各自为政,各个组织机构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机构的组健还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电子政务的组织作用也十分有限,内部职能分布不清。为此我国的国务院专门建立机构了电子政务的管理机构,实行了以国家为主的统一领导,进行了地方分级负责的形式。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出了统一的标准,以及跟电子政务相关的一些政策法规,对重大的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分工负责,按照统一的发展规划、执行标准,进行具体项目的实施。尽力避免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以自己利益为中心,没有树立起全局的观念,出现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所以需要制定出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标准,建立起标准化体系。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要不断地体现创新,要能够按照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对政府管理所应行使的职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推广电子政务,树立全局意识

在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有很多的部门只注重本单位局部利益,没有以长远的全局的眼光,看待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变化。需要站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角度,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关于本地区的资源环境,以及地区特点都需要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做到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与当地的客观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循序渐进地发展电子政务工作。对于信息资源是开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要能够不断在信息建设中需要集中信息资源,增强资源共享的范围,使得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为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三)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对于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加强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专门的电子政务的人才,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保证。信息技术的培训,是推行电子政务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地搞好电子政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他们进行信息化知识的普及,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地适应网络时代要求,为培育一支有着高素质的人才建设的电子政务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还需要逐步地进行完善,这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的建设在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其所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解决;对其所存在的弊端,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革除,以此来扫除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加速电子政务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沈祥群.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及建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2]张伟.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1)

[3]张涵.我国电子政务现状浅析[J].考试周刊,2009,(05)

第2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 扬州

一、扬州市电子政务现状

扬州市电子政务现状分析:扬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启动于2002年,以“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和空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三大工程”为先导,全面推动政务信息化建O。2016年,通过中国扬州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27万余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85件,同比增长34.35%。取得的成绩:国家级政务内网通过测评。扬州市在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面起步较早,由扬州市委、市政府办统一领导协调推进,对扬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统一部署。目前,已有市委、市政府及各直管部门、各县市区、部分条块部门等百余家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内网,各应用系统在平台上良好运行。电子政务专网保护手段多样化。政务专网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各级政府机关之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协同办公的基础,是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平台。信息安全保护手段,保障各应用系统的最优配置,主要运用到数字证书、CA认证中心和同一用户认证平台等信息安全保障手段。

二、扬州市电子政务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不高,重复投资现象严重

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不断加大,很大程度是因为重复投资。除全市统一建设的系统外,大部分系统仍以部门、应用为单位,这就导致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投资、加大成本,同时也使管理、运维工作难以控制,信息化进程难以统一。

(二)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标准规范不统一

据调查,扬州市的数据资源收集与存储仍以部门、项目为主体,采取分散采集管理的模式,导致大量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一些独立应用系统,由于技术标准和管理协调机制等原因对于信息的服务大多是单向进行,数据资源不能有效共享,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

三、扬州市电子政务存在问题成因

(一)缺少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和完善的安全体系支撑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出台几十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这些内容已初步构成了我国信息安全的法治体系。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还没有一部覆盖面广的信息安全法,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指导信息安全工作的具体方面,国家还需要站在宏观角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文。

(2)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不成熟。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国家层面上的整体战略郎署的顶层设计总体的总结,大多是各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和实际工作首要而制定,存在大量的重复、交叉内容:二是主管部门做了大量信息安全标准研制工作,没有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

(二)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部门目前还未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忽视了信息安全贲任制度是电子政务安全实施的保证。规定电子政务系统中各种信息所允许的操作行为和不允许的操作行为,在允许的操作情况下发生的安全问题由谁负责,在不允许操作的情况下发生的安全问题由谁负责,这些问题在扬州市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中均为空白状态。

(2)安全管理职能分散。就扬州市而言,统筹管理信息安全检查的部门主要有五个,然而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上却没有牵头组织机构。政府网站群统一有效管理职能的缺位,导致政府安全管理只能过于分散,造成扬州市各政府网站各自为政的局面,很容易使信息安全管理上出现漏洞。

四、扬州市电子政务完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我国电子政务立法步伐的对策

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是电子政务能够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扬州市电子政务的发展,首先要树立“立法先行”的观念。政府和国家需通过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促进扬州市电子政务规范、健康发展。

(1)加快电子政务基本法的制定。电子政务法律的制定,是为了最终达到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法律体系的目标,本质上是为电子政务能够处于一个公正透明和谐的大环境提供法律保障。扬州市政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基础上考虑扬州市电子政务发展的特殊性,在国家全面立法的基础上加快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为扬州构筑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推动扬州市电子政务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

(2)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扬州市政府应遵循及时、真实、公正和方便的原则,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范围和程序,促进市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法制化。除市政府网站、新闻会和公众服务热线等渠道外,还应考虑到现代年轻人的交流平台,如开通微信公众号账号、微博官方账号并进行推广,让更多人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及时进行交流互动与意见反馈。

(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扬州市政府应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系统设备操作管理制度和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解决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标准规范不统一的问题,保障各部门各单位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在此框架下运行的安全性,切实解决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不高、重复投资现象严重的问题。

(2)开展教育培训,加强目标考核。扬州市政府应按照全市统一布局的原则,提高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程度,进行有序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各部门单位作为扬州市电子政务的网络节点,需按照电子政务网络监管的要求,做好网站群接入、资源整合和分站点维护工作,还应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目标考核工作,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真正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工作中。

第3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Status and Problems Analysis of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Yu Hongbo

(Chengde E-government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Chengde 067000,China)

Abstract:For a city high standard to promote e-governm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efforts to achieve"electronic government"targets,and eight departments directly under County(District)and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conduct a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Research shows:the city government e-governmen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significantly speeding up the work,now the city's municipal public network outside the city to the platform and counties(districts)basically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sub-center network,county(district)level horizontal network is being constructed.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networks shifted from the local building constru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each unit LAN unified planning of the public turned to the city outside the network platform.

Keywords:E-government;Status;Problem

一、某市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

1.市政府政务专网已初步建成。2009年初,市政府信息中心为各县(区)配发了专网联网设备,政府专网建设提前完工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在近半年的试运行阶段,政府专网稳定、安全的特性得到了一致认可,在2009年9月30日转入正式运行。目前,在政府专网上开展了电子公文交换、信息报送及利用政府专网平台搭建的政府办内网三大应用服务。2.公务外网框架体系基本形成。某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主要是建设涉及市、县(区)两级核心节点,覆盖市、县、乡镇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分区系统共用的某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针对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整合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某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整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设计某市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络为:通过155M光纤上联省政府办公厅、通过100M光纤下联各县(区)核心节点、通过10M光纤横向联接行政中心外各市直各部门、行政中心内各部门通过1000M局域网接入市核心节点。迄今为止,某市本级公务外网建设基本完成,正式开通了市至各县(区)公务外网、政府专网,初步形成了上联省政府、中联各市直部门、下联各县(区)的传输平台。3.近七成单位已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实施协同办公的关键问题。各部门比较重视网络安全问题,近七成的部门安装了防火墙产品及防病毒软件,并定期进行网络内部检测,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等到进一步加强。

(二)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正逐步开展

1.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展开。目前全市多数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此外,随着对电子政务工作的认识逐步提高,网站建设进程正在加快,所有市直部门将在年底前建设自己的网站。但在网站提供的服务方面,还差强人意,绝大多数部门网站只是实现简单的单向信息,还不具有信息交互功能,网站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2.业务系统仍在起步阶段。虽然大多数部门都建立了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但业务系统的建设明显滞后,绝大部分部门还没有开展业务系统的建设,只停留在信息层面,部分已经开展的应用层次和水平不高。

二、某市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信息共享能力差。被调查的部门中计算机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平均在5个以上,但是这些业务管理系统都由不同的部门、不同业务科室使用,信息没实现互联互通。不同部门,标准不统一,系统接口不一致,后台数据库不同,互联性差,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一行业和领域的部门普遍希望得到周边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目前由于体制、系统应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信息沟通、共享。(二)重硬件和网络建设,轻软件应用,信息资源利用严重滞后。按国外的惯例软件占信息系统总投资比重在30―50%左右,和国内多数城市一样,我市电子政务在软件系统所占总投资比重不到10%,相比硬件和网络建设投入和规模,信息开发和系统应用显得薄弱。大部分内网、专网的应用水平不高,仅用于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初、中级功能。与此同时,信息资源开发落后于网络建设的现象普遍。大量的政府信息资源分散在各部门,缺乏统一的开发和整合,使用频率低,数据更新不及时。

第4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如何构建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平台进而提升政府办公高效率,是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在信息网络当中,电子政务是作为一个主要应用领域的存在,其上运转着巨大数量的信息,国家政务敏感与保密的特性是这些信息所具备的。所以,面向公众服务网络安全与政府内部网络的考虑,需要电子政务系统同时进行。通过对电子政务中网络信息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能有效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防御工作。

 

一、在电子政务当中网络安全问题的体现

 

在对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时,可从网络协议的几个层面来谈:

 

1.从物理层面分析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是物理通路的干扰、物理通路的窃听、物理通路的损坏等。

 

2.非授权的客户与非法客户的非法使用,是网络层的安全。网络层的安全容易造成信息被监听或者拦截,网络路由出现错误等。

 

3.安全问题的主要体现则是操作系统安全。当下在一些较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当中,网络安全漏洞现象的存在也是较为普遍的,举例:Windows桌面PC、NT服务器、Unix服务器等。要确保操作系统访问控制与客户资料的安全,而且还需要审计此操作系统上的应用。

 

4.在以前,人们并没有对应用系统安全与应用平台等部分给予太多重视。[2]软件服务的应用事实上是在网络系统之上,举例:Web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这些都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也很容易受到黑客与病毒的攻击。

 

二、网络信息安全在电子政务中的有关措施

 

电子政务,安全为先。在信息化建设当中,信息安全是作为基石的存在,是信息网络发挥效能、正常运行的保证。人们对于信息网路所带来的效率是毋庸置疑的,若想使网络达到真正的实用性,需要对应用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等进行解决。要想使国家能有更好的发展,应当把信息化作为发展战略,信息化的保障则是信息安全。所以,为了使服务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实施得到有效的保证,需要对电子政务安全系统进行构建,使得能够给电子服务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1.电子服务网络安全的技术应用要有保障

 

(1)对密码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

 

面对公众的信息服务与政府内部办公,是电子政务应用的两大方面。所谓的政府办公则是,区域与区域间的公文流转、上级与下级间的公文流转、部门与部门间的公文流转等,都是电子政务所涉及到的,同时这些信息也包含了一定等级机密问题,使得在保密时要采取严格要求。所以,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实施适宜的加密方法进行加密。

 

(2)防火墙技术的合理应用

 

为下属各级部门提供管理服务、日常办公、数据库服务等,是专用网络的主要应用。通过跟国内其他网络与Internet的互连,可实现对国内外信息资源的利用,或者方便工作人员的访问。这样既能够是地方政府与同上级管理部门间的联系得到强化,也能使国内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2.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其他辅助措施要加以保障

 

(1)物理层的安全需要强化

 

通过把商业信息与电子政务系统信息进行对比可以知道,电子政务系统信息是较为敏感的,并对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与物理安全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3]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各种设备中,物理安全的保证是对整个网络系统安全进行保障的前提。物理安全在防范的过程中,可按照《计算战场地技术条件》和《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进行设计;此外,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对设备因电磁辐射、被毁、被盗现象进行防御,能有效防止信息被窃、被盗状况的发生。像对计算机网络设施、设备的保护,是物理安全的体现,同时,也能对其它媒体免受火灾、水灾、地震等环境事故进行保护,并且也可以对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破坏的过程进行保护,以及对于人为操作错误或者失误等也能进行保护。物理安全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线路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

 

(2)公务员信息的安全意识需要在电子政务的环境下进行强化

 

为了使电子政务能够高效且正常运转,选哟把电子政务信息作为基础,这是需要让公务员所认识到的。而公务员的意识则是需要对公务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进行强化。公务员信息安全意识的强化也是对国家安全甚至国家信息安全进行保障的前提,并且也是树立牢固信息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公务员采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教育,则需要各级的政府部门对多种途径进行利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大众传媒媒介,可对公务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增强,对信息安全知识进行普及。第二,各种培训班与专题讲座需要积极的组织,对信息安全人才进行培养,并确保技术措施与防范手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三,对安全策略的研究要积极开展,安全责任要明确、公务员的责任心要增强。

 

(3)严格执法、健全法律

 

要想使电子服务信息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需要对其进行法律的保护,在正度信息安全立法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许多的成功经验,举例:英国的《官方信息保护法》、美国的《阳光下的政府法》与《情报自由法》、俄罗斯的《信息与信息化的保护法、联邦信息》等。我们应该吸收成功国家的经验,提高自己国家的立法部门政策,并要赶快颁布与制定数字库签名认证法、信息网络安全性法规、数据库振兴法、个人隐私保护法等。这样能够使我国的网路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得到有效的完善,并且也能使电子政务安全信息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此外,执法部门需要对执法项目进行严格的要求,执法水平的提高,对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进行确保。

 

三、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政务公开对公众的体现,已成为多元化的趋势。确保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安全性。通过对电子政务中网络信息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当下的安全技术相结合,能有效的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能够使电子政务在今后的发展中,向安全稳定网上政府的实现又迈进一步。

第5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安全;信息;保障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06-01

一、前言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政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政府管理工作和政府信息化系统的日益复杂化,给政务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的设计和建设,对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现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的措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现状

(一)技术方面

1.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使得它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也难以避免偶然无意造成的危害。自然环境影响、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等等,将给系统造成非常大的风险。

2.网络本身存在缺陷。首先,软件本身缺乏安全性。操作系统规划通常非常关注保证信息处理能力,在安全方面不是特别关注。

(二)管理方面

对现有的网络攻击和入侵事件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其他地区入侵安全风险指数是21%,黑客入侵所占比例能够达到48%,竞争对手所占比例能够达到72%,内部员工所占比例能够达到89%。能够充分显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并非仅仅为技术问题。如果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相应的电子化业务安全防范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再好的技术和设备都无法确保其信息安全。

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的措施建议

(一)构建内部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以及公众的利益。因此安全性规划一定要特别关注下述角度:首先一定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其次为不断健全政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再次为制定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控制方法;第四为一定要清楚划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实际权责;第五为从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安全体系规划过程中,不断健全安全管理规定;最后在所有步骤开展管理,提高其可靠性水平。

(二)硬件系统的安全设计

虽然有很多的电子政务网络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存在较多的漏洞和缺陷,但是一定要维持软件系统更新,从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内进行设置,同时按阶段调整安全日志,通过上述手段保证其可靠性。

(三)应用层信息的设计

1 身份验证

防范措施,通过在电子政务中设定网络用户名和密码,这样不仅能够防止无关人员的登陆,而且能够阻止对电子政务信息的访问。不过因为黑客技术同样持续完善,因此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规划一定要采纳口令技术,同时和另外的技术完美结合,提高其可靠性。

2 权限矩阵

对于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登陆一般分为管理人员和普通人员两种登陆方式,不同的身份对应电子政务系统中不同的内容,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因此登录系统之后,工作人员能够从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内开展相应的操作,承担起电子政务系统的控制工作。一般工作人员仅仅可以调阅相关信息,不能够开展操作。从电子政务系统内采纳此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可靠性。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护

想要避免病毒给系统产生恶劣影响,要营造病毒防护体系。同时要设置杀毒软件。除了能够灭杀病毒,同时能够管理网络端口,在维持系统安全方面能够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

(五)入侵监测与防火墙设备的设计

在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中,入侵监测设备的配置主要是为了防止外部人员(即黑客)的非法入侵,防火墙的配置主要是为了能够加强对网络的访问控制,防火墙能够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的安全性根据一定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并具有监视网络是否安全运行的作用,两者结合能够有效的防止外部人员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访问网络系统中的资源和信息。提高系统可靠性。

在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中,防火墙是网络安全体系中最根本的措施,防火墙处于电子政务网络层的安全技术的最低层,网络之间的通信以及相互访问等都要通过防火墙进行安全认证。由于技术不断发展,防火墙系统可以开展安全服务,所以防火墙得到了普遍的采纳。

第6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和控制问题

很显然,安全与开放是矛盾的,这个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也同样存在且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因此它需要绝对的安全。但是同时电子政务现在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要为社会提供行政监管的渠道,二是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如社保医保、大量的公众咨询、投诉等等,它同时又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因此如何合理地划分安全域,通俗地讲,能让老百姓看什么,不能让老百姓看什么,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一些单位采用VPN的形式进行某些业务操作,但是操作中WEB方式给公众浏览,这时就存在在网络拓扑中WEB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业务数据中心库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如何利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合理划分这些域等等问题。

而同时前一阶段正是由于政府公开的信息中过分强调了“安全”这个问题,弱化了“开放”,导致了很多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中发挥不了多大的正面作用,甚至有负面作用的存在,如制作了一个网页以后无人定期进行维护导致与实际内容有所偏差,甚至有的是明显的错误等。在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为了迅速扭转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盲目地将一些信息公开化,导致了一些泄密事件的发生。

2.内部监控、审核问题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不同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对公网的利用率上。就像前面提到的电子政务模型中的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这一块,就基本是利用VPN等技术实现的专网。抛开公网的庞大黑客群体不谈,内部人员是否对网络进行恶意的操作和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网络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单位网络本身的安全等级系数和防护能力。目前绝大部分单位都没有系统可以实时地对内部人员除个人隐私以外的各项具体操作进行监控和记录,更不用谈对一些非法操作进行屏蔽和阻断了。

3.电子政务的信任体系问题

电子政务要做到比较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第三方认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一定级别的第三方认证,才能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任体系。

目前比较流行的或者说使用比较广泛的就是PKI信任体系。它包括了密码算法的选择、CPS的制定、捆绑的安全强度等等,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些都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毕竟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PKI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应用到电子政务中来的话,虽然不能说是一团糟,但是它肯定会“水土不服”,出现问题将在所难免。

4.数字签名(签发)问题

在电子政务中,要真正实行无纸化办公,很重要的一点是实现电子公文的流转,而在这之中,数字签名(签发)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原因在于这是使公文有效的必要条件。一旦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很多假文件、错文件,严重的将直接影响政府部门的正常运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数字签名系统不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能不能接受的问题,而且系统本身也都不是很完善。

第7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关键词: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现状分析;优化措施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进一步推动动物检疫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例如,市场上销售的肉类产品不仅有检疫合格证明,而且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查询到肉类食品的来源、生产日期等信息。动物检疫实行电子出证,有利于产品质量监管人员及时掌握动物检疫工作情况,进而为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供根本保障。

1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的现状

1.1信息化管理程度有待提高

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是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上建立起来的,在系统建立初期需要部门投入一定的建设成本。但是有些部门领导对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从行动上支持电子出证系统的建立。在这情况下,动物产地、检疫、屠宰等各个环节没有被纳入检疫范畴内,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也就不能提供有效的检疫证明。除此之外,在一些乡镇动物检疫申报部门,由于基础设施缺乏,因此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所需各类设备都不够齐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的工作效率。1.2检疫工作量大,检疫出证效率低目前,国内主要的禽畜养殖仍然主要分布在乡镇和农村。这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禽畜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分散养殖现象较为普遍。加上许多养殖户对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视不足,因此产地检疫工作面临巨大压力。部分检疫人员在完成现场检疫工作后,需要返回到动物检疫报检点填写相关信息,然后等待信息审核通过后,再出具检疫证明,整个动物检疫出证流程极为繁琐,工作效率也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1.3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的运行成本偏高

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足,如果在出证期间遇到断网、、断电、电脑故障等破坏性因素,都会导致电子出证工作受阻。而要想保证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的平稳运行,就必须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定期的进行系统维护和软、硬件更新。而在大多数乡镇地区的动物检疫申报点,很难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系统的更新和维护。例如,有些动物检疫申报点采取离线检疫电子出证的方式,导致电子出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如何解决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是关系到动物检疫工作优化发展的关键。

2推动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优化发展的对策

2.1注重硬件建设,健全出证系统

硬件建设是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得以高效运行的基本前提。动物检疫站的相关负责人应当重视电子出证系统给动物检疫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以实际行动推动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的建设。可以在兽医站、屠宰场等部门配备监控器,获取动物检疫信息,以便于通过系统数据分析,为电子出证提供必要的证明。除此之外,还应当尽快建立健全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的平台建设,通过定期的系统更新、平台维护,弥补原有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例如,可以采用当下较为流行的二维码扫描模式,通过扫描获取动物检疫的各类信息。

2.2开展职业培训,落实工作责任

检疫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系统操作能力不高,是制约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效率的两大基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定期开展职业培训的形式,来提升检疫人员、协检人员的专业技能。尤其要加强县乡两级动物检疫专业技术技能培训,规范运行县乡村三级动物检疫体系,认真查验动物健康状况、免疫档案,积极协调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对逃避检疫、拒绝监督检查、无证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2.3完善溯源体系

第8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电子图章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

    论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

    我市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框架研究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三网”环境下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应用研究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探讨

    通过电子政务来拉动电子商务的分析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研究

    电子政务发展中非技术问题探讨与对策

    电子政务如何推进政府管理的进步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现状、电子政务论文题目问题及发展方向的讨论

    电子政务与水利政务信息化建设讨论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研究

    电子政务对公共行政的影响研究

    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其发展

    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务的实现研究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方案研究

    电子政务与电子文件保护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

    基于电子政务的知识管理研究

    基于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研究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几个宏观问题研究

    电子政务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研究

    应用于电子政务的知识管理中间件平台研究

    电子政务的实现条件研究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安全集成研究

    PKI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政务系统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政务中安全中间件的应用研究

    软件重用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政务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

    电子政务与行政文化和行政决策的关系研究

    档案工作与电子政务建设研究

    电子政务系统中动态工作流技术的应用研究

    公安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现研究

    电子政务外包及其实施过程中的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的研究

    关于电子政务中安全域和网络划分与控制的研究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应急处理体系的研究

    关于电子政务机房一体化的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政务中数字证书实现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研究与发展趋势的展望

    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

    电子政务中分布式知识管理的实现

    对电子政务的多视角思考

    我国电子政务实施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的廉政意义探讨

    电子政务的技术风险与管理误区的防范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交换平台设计

    基于MPLS-VPN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平台的构建

    电子政务与依法行政的关系的研究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风险研究

    基于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

    面向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电子政务的安全审计相关研究

    环保电子政务系统方案设计

    电子政务中网络划分与安全保密研究

    安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面向电子政务的公文管理系统的设计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的探讨

    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有关技术问题研究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库建设研究

    空间信息支持下的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前景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环境的研究

    电子政务中的人口空间管理和分析研究

    电子政务、信息网建设思路及技术方案研究

    UML的活动图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

    适用于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研究

    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公务员的挑战与新要求

    我国电子政务的市场预测分析研究

    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研究

第9篇:电子政务现状范文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若干问题探究 我国关于电子政务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综述 从国外信息公开立法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 论我国政府信息化对电子政务发展的作用 浅析我国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问题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政务公开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信息公开与电子政务建设 我国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论我国政府转型中的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我国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思考与制度体系 对我国政府中电子政务的建设分析 电子政务对我国政府运行机制的变革 我国政府电子政务的构建与实现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公开问题调查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现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HD_NM_51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 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4)[M]//:中国法治发展报告.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2]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 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2014-2015)[EB/OL].http:///news_body.asp?id=1491.2016-04-02.

[3]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 行政程序的法治化――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G].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

[4]叶南平. 试论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J].电子政务,2007(5):36-41.

[5]杨海洋. 在电子政务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06):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