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运维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93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运维管理意识严重不足。现今,国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起来的。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有效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图纸规划等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利于增强该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在工程项目结束以后的运行时期,有关机构反而减轻了监控管制的强度,进而造成工程项目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除此之外,运维管理者的意识不够、专业技能缺失等也会导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水平降低,进一步引发工程施工环节中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降低工程的实用性。
(2)运行维护管理缺乏投入力度。按照现阶段的相关规定,政府最多给予国内小型水利项目70%的经费补贴,其余的30%需要依靠众筹集资的方式获得。然而,民间众筹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运行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就算工程初期的施工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后期配套的运维管理工作经费仍旧无法保障,这便会导致相关政策无法落实,最终影响运行维护管理的进程和水平。另外,运维管理投资长效体系的缺失是投资不足的又一重要体现,我国农村尚未构建并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保障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维管理工作的进行。
(3)运维管理工作体系尚未完善。如今,国内小型农田水利设备一般是乡镇水务站负责的,除此之外,这一机构还包括农田管控、水利调控等多项职责。特别是现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迅速提升,水利工程项目也随之不断增多,这使得水务工作者越发忙碌。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会将此工作下派给村委会人员,但因为他们的技术管理水平不高,无法对工程项目作出有效、科学的管控,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不利于运维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4)专业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政府机构会借助专项基础建设资金进行支援,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高效性,却没有能够认识到后期运维管理的关键性,在规划设计环节中也未对此方面做出充分考虑,进而引发了设备及人力配备缺失、运维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再加上基层工作者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薄弱、业务能力较差、缺乏工作热情等问题,从而不利于运维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2 提升国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1)树立正确的运维管理理念。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当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为耕地的灌溉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要想全面展现水利工程的效用,就应当从本质上加强对运维管理的关注度,同时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集合人民群体的力量,令运维管理理念深入民心。与此同时,把农田水利工程和人民群体利益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农民的热情,激励其与有关管理者自觉提高专业技能,定期接受培训,从而令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大量积累,提升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防止发生资源浪费的现象。如此一来,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在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程效益。
(2)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投入力度。众所周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最基本的特点即公益性和经济性,但单纯依赖专项资金的扶植是不够的,还应当在政府投资的前提下,借助一系列手段来拓宽融资渠道,从而给运维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实际的规划和设计阶段,不仅应合理控制构建支出,防止由于资金缺乏造成的质量问题,还需要对相关的费用做好规划,科学管理资金。此外,政府部门不妨借助优惠、鼓励政策的实行,鼓励人们自觉加入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工作中,并且设立专门性的基金,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途径,更快更好地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
(3)构建并完善相应的运维管理机制。随着我国乡镇的迅速演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时性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全面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运用情况,同时对基层工程运维管理机制做出调整。在工程运维管理机制当中必须明确规定资金使用、维护技术使用、水利工程产权以及权责义务等内容,以补充鼓励政策上的缺陷,改进基层组织、政府与民众的管理状况,令运维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另外,也可以把乡镇水利部门同基层组织进行融合,目的是有效提高技术服务管理质量,构建起科学、系统的长效机制。
(4)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确保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基本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合理的运行维护管理补偿机制,借助奖赏、弥补等形式全面展现运维管理者的作用,避免因运维管理水平不足而造成的水利设备损毁,进一步减少由于工程破坏带来的维修资金;其次,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准备环节,可以减少乡镇配套比重,同时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进行集中管制,进而减少或者避免因前期资金缺乏导致的半拉子项目的发生,和因资金不集中造成的项目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将会对后续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造成更大的难度。
3 结束语
综上,要想更好地体现出农田水利的功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搞好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工作。尽管我国在此方面获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实际的运维管理过程中仍旧出现了不少问题,对此,应尽快找出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运维管理质量,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项目管理;飞机维修;问题与改进
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认识,之前人们所不敢奢望的飞机已经开始步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也正因为飞机在人们生活中重要程度的上升,使得其安全性和舒适性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对飞机进行维修和护理,能够让飞机更好的飞行,保证飞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带给人们舒适的感受。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对飞机进行维修和护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难度系数大、技术难度大、维修成本费用高,对飞机维修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实现飞机维修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已经成为航天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探索的方向。飞机维修中的项目管理方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出,其虽然在实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对机的维修发展来说打开了一扇窗户,让飞机的维修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一、飞机维修企业引入项目管理方法的重要意义
飞机维修企业运用传统的飞机维修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难以应对形势的要求。而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飞机维修,能够很好地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让企业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也让企业在市场发展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提高飞机维修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飞机维修企业引入项目管理方法能够很好地对每架飞机挺长期间的工作流程进行计划,对于人力成本予以节约,让维修工作真正做到有“针对性”,让每架飞机在维修中能够获得最专业的“服务”,从而提高飞机维修的质量,提高工作的进度。其次,飞机维修企业引入项目管理方法能够对于所需要的器材和配件进行提前订购,防止在维修工程中出现器材或者配件不足的情况,防止维修工作进度的停滞,也能够防止很多配件在订购过程中出现错误。第三,飞机维修企业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能够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督促从飞机拆件检查阶段到装件功能试验称重试飞阶段各个不同工种机械人员的配合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员工之间的协同合作。同时,项目管理方法对于责任的划分更加明晰,可以保证责任人责任的承担和落实。第四,飞机维修企业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飞机维修的成本支出,能够最大化地提高公司的利润空间,让公司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二、传统维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工时的估算不确定性
传统的飞机维修方法对于维修工时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所采用的方法被称为“专家法”,只能对维修工时进行估算。而在对飞机维修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飞机其他的缺陷,或者其他问题时,则需要对维修工时进行重新计算。传统维修方法的维修工时更多的是依靠具有维修工艺的员工、质保人员依据施工工艺或者图纸等技术文件对维修所需要的设备性能、航材特性等内容,凭借经验进行的估算,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并且,传统飞机维修方法因为人员技能、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维修工时效果。
2生产进度中工作流程图的依赖性
传统的飞机维修模式更多的是依靠工作流程图进行维修,对于维修进度的把控也是依照工作流程图,这就造成很多工作人员因为工作流程图的应用而产生“按部就班、不思创新、以完成工作量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思想。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如果没有完成流程图安排的工作,就会进行赶工,这样导致飞机维修的品质下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飞机运行中质量问题频发,极易导致飞机事故的发生。也正因为维修中对于工作流程图的依赖,经常会造成飞机延误的情况,引起人们极大不满。
3生产作业的控制缺乏弹性
在飞机的维修中,如果飞机停场时间太长就会导致工作安排过于紧密,这样给飞机维修预留的弹性时间就会减少。一旦发生预期范围外的事情,就会造成延后的连锁反应。并且,很多飞机公司在机库的安排中时间都非常紧张,需要在前一飞机出厂之后,后一飞机就进场。这样就造成一架飞机维修出现延误,之后的飞机维修都会出现延误,不仅给飞机的机库使用情况造成妨碍,也无法保证飞机维修的质量。
4航材计划缺乏科学性
对于航材所进行的订货,一般都是由计划部门从维修基地或者厂家进行信息收集之后下订单进行订货。也就是说,航材的订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一定的计划性,需要一定时间的延迟。在飞机实际维修中常常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很多耗材采购量较大,能够使用多年,而另一部分耗材则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无法满足维修的需要。一部分飞机维修企业甚至还出现飞机即将出厂但是很多缺货清单还没有解决的情况。
三、项目管理在飞机维修工程中应用的改进措施
1项目计划中维修工时的精确计算
维修工时决定了维修飞机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客户非常看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提高维修工时的精准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成为客户选择维修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客户对维修情况印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在进行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中,可以对维修工时精确性采用三点时间估算法。其所运用的公式为P=M+λ×σ。此处的P代表工时,M代表平均工时,λ代表比准偏差系数,σ代表标准偏差。平均工时M的计算公式为M=(a+4c+b)/6。此处的a代表工作时间的乐观时间,b代表工作时间的悲观时间,c代表工作时间的最可能时间。σ的计算公式为σ2=[(b-a)/6]2。采用此公式能够很好地对维修工时进行计算,保证维修工时的准确性。
2基于原项目作业计划的时间优化方案
时间的优化是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所进行的工期的优化,其能够满足维修工期对于客户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所实现的途径包括对作业分解和关键作业效率的提高两方面。针对作业分解来说,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关键作业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对相关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让分解后的作业既能够平行进行,又能够进行交叉配合,从而最大化地节约维修工期。对关键作业效率提高方面,则可以采用专人负责的方式进行维修环节的管控,一方面专人负责能够最大化地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娴熟度,另一方面其所进行的标准化流程工艺操作能够对维修时间予以最优管控。
3进行质量改进
对维修质量予以改进需要经历八个步骤,依次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计划和安排、对结果进行检查、对经验进行总结、制定相应的制度规章等。此八个步骤可以说是循序渐进、依次进行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对待,以保证每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切实发挥出应有的责任,对每个步骤进行有效监督考核,保证工作人员对八个步骤的有效履行。此外,企业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让工作人员具有更加专业化的态度来对待维修工作,从而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4维修系统的改进
飞机维修需要专业的维修系统予以配合,只有对维修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保证维修工作的高效、高质。在维修过程中,可以引入ERP系统进行飞机维修项目的管理,其能够很好地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优化企业内部增值链上的各个功能,保证其系统的整体性和高效性。其次,维修飞机工艺具有复杂性,企业还可以针对飞机维修的特点以及系统的交互性,开展数学模型的建立,将模型应用到维修系统建设中,不断对维修系统进行完善。结语飞机维修对机的运行来说极其重要,无论从政府部门还是从飞机维修企业自身来说,都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其他国家或者公司的先进经验,并将其与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促进飞机维修工作的开展,让维修工作为飞机的安全性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卢志刚.浅析风险管理在飞机定检维修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147-148.
[2]杨璞.项目管理在飞机定检维修中的应用[J].中国民用航空,2014(1):60-62.
[3]周大伟.风险管理在飞机定检维修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215-216.
[4]刘辉.浅谈飞机维修工程管理系统优化与成本控制[J].科技风,2013(18):241.
[5]高婕.飞机维修行业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2(5):162-163.
[6]丛登志.大数据技术在飞机维修中的应用[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5(11):82-8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交通过程管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也取得很大进步,并且,有效的保证了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就高速工程机电工程系统来讲,通信、监控、收费是相互协调发展的三个系统,是同步进行的。所以,机电工程的管理与维护贯穿整个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以期能够在该过程中的运行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机电;管理;维护
我国高速公路机电设施在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高速公路想要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和这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也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看来,人员的成本没有那么高,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和维护的效率也大大增加,逐渐走向了另一个全新形式的工作模式。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公路建设逐渐增加了新型的通讯技术,也逐渐完善了公路建设和机电设备的维护,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不断进步,我们对机电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电设备的维护和建设也是一项沉重的挑战。
1当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进度和维护模式的形式
1.1高速公路上使用的机电设备良莠不齐
当前我国公路施工所用的机电设备花样繁多,各种类型的都有,但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所需的机电设备必须是统一整体的配套设施,高速公路上因为有不同款型,各个型号的机电设备在使用,它们从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另外施工单位也不一样,一系列的原因造成工作量加大,检修效率大大降低,人工和资金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浪费,各项施工和维护的项目遭到延误。
1.2施工及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高速公路的各个路段都有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去进行道路施工和维护,由于每个施工单位负责的位置不同,建筑和维护水平也不一样,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进行维护,从而延误了施工的进度,使得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遭到降低,工程项目无法正常的去验收,依据我国的国情来看,由于我国机电设备没有较早的起步,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尚没有完全形成,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普遍低下,从而在养护方面更加困难,无法用一个公平的标准去衡量具有专业素养的养护人员。不容易发现某一段工程施工和维护所存在的问题,公路建设要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要具体极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而在一些施工队伍中,有一些水平不够的施工人员,鱼目混珠,使我国高速公路的畅通运行遭到严重影响。
1.3缺乏正规的管理条例,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
高速公路维修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水平不统一,衡量和管理条例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就造成高速公路在维护和维修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施工和维护的过程也变的比较困难,高速公路在建设上由于受到不定期护理的因素,造成影响进度,各项工作受到制约,接下来的工作再继续开展就受到很多困难。
2改善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模式的有效措施
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管理维护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要坚持定期维护和例行维护的原则。机电工程的维护工作很重要,在设备故障高发期除了应当做好定期维护工作还以应当做好预防的措施。例如在春夏季,应当做好防雷维护、防雨防潮以及设备牢固等管理维护工作,从而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在冬季应当技术做好设备低温加热系统的可用性。外场供电和通讯设备的密封性,防止冰冻而影响设备的运行。二是机电系统维护的及时性。要求对于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做到最短时间内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三是,安全管理,做到维护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模式。机电设备设计制造中容易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在建立全面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模式中,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监管,在监管的过程中,结合机电设备的整体设计,准备好全面实现系统化的维护,第二,由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类型不同,型号不同,需要应用很多不同类型的设备,对质量和要求也不一样,在管理上要更加强。将不同品牌和款型的设备进行分离管理,实行科学和系统化的管理。
2)提升道路维护人员素质水平维护机电设备需要一批业务水平高,素质高的技术人才,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尚且处在发展中的状态,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还没有进行统一,质量情况也各不相同,使得故障容易产生,如果不能及时去修复高速公路上的故障设施,会造成高速公路阻塞,所以,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机电维护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
3)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管,指定明确的标准要保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畅快运行,不能盲目的追求先进科技,跟风引进新的技术,要先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对几点设备的可行性管理进一步加强,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引进合适自己情况的设施,促进设备的可行。另一方面,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处事能力,排除故障的水平,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监督,对高速公路上的设备严密监管,由于几点设备维护非常复杂,在维护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问题出现,所以保障几点工程顺利运行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加强维护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综合来说,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我国机电工作者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不断探索,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一点一点去开发。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建立起完善的维护模式,利用现有的设备,不断创新,实现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全程监管,这样做,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前景是非常大,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得以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林祥华,雷晟.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维护标准化探讨[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3).
[2]廖庆华.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联合设计分析[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2(11).
[3]张正文.泉厦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体会[J].中国公路(交通信息产业),2001(11).
[4]吕俊哲.公路机电工程投标策略与技巧[J].山西科技,2005(5).
[5]陈兵.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监理技术与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06(4).
[6]张晶.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防雷专题[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6(9).
【摘 要】我国也属于农业大国,农田的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增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完全满足不了现在的农田需求。而且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还是水利灌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不足,造成农田的使用寿命逐渐缩短,进而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所以,本文将通过分析农田灌溉系统存在的管理和维护问题,根据现在市场的发展情况,给予一定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管理和维护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水资源使用紧张的原因,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不断的改善。搞工程的建设不仅帮助农田解决灌溉问题,还可以对江河水流量等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但是关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还是存在这严重的问题,管理的不得当,会对农田的灌溉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某些程度还会影响生态环境。所以,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和运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一、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问题
(一)管理和维护意识不强
对于农业来说,实施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目前而言,关于农田灌溉渠道的管理和维护这一问题,我国农民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他们并不懂的农田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因此,在平常使用农田灌溉渠道进行农业浇灌时,都并不注意灌溉渠道的维护,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农田灌溉系统,在使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很多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使用效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还有就是一些政府在帮助农民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时,并没有引导农民们要对农田灌溉渠道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来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使用寿命,这样造成农民只知道使用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进行农作物的浇灌,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日后维护和管理,如此以来,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得不到维护和管理,最后造成很多地方的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直到荒废。另外,就是政府方面的问题,政府对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后期管理和维护问题不够重视,这样造成很多农民想要进行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维护设备和技术,这也让很多农民很无力,进而也不没有动力去进行灌溉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了。
(二)管理和维护资金不足
由于大量的农田需要灌溉,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使用率肯定很高,所以,定期进行农田灌溉水利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由于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是一个较为庞大且复杂的灌溉系统,这也造成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时消耗的资金数目较大,所以,在进行管理和维护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时,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对于很多地方的政府来说,既不重视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不加强对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农民来说,关于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进行相关维护设备的购买,缺乏管理和维护技术,想要对这个灌溉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和维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而也造成了农田灌溉系统问题的不断出现。
(三)没有完备的管理和维护机制
在实行农田灌溉水利系统家庭联产责任制之前,关于该系统的管理一般都是有当地的政府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直到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之后,农民对于农田灌溉水利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意识逐渐减弱,进行该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一种形式,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农民对于农田灌溉水利体系的管理和维护,显得更加无能为力。还有就是管理农田灌溉水利体系的责任制不够清楚,进而一些农民也没有强烈的维护意识,这也造成这些农田水利工程处于不断建设却没有人去维护的状态,而且政府也没有建立相关管理和维护机制,造成管理和维护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责任制落不到实处。还有资金和技术方面的缺陷,以及管理和维护相关的人才匮乏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更加使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得不到相应的管理和维护,进而造成该系统的使用寿命不断缩短,慢慢出现老化现象,造成最后荒废的结果。
二、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措施
(一)加强资金的投入
关于我国现今的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基本上都是秉承着公益和经济意识。但是想要保证农田灌溉水利体系的长时间正常运行,只依靠国家提供的资金是完全不够的。在国家投入的资金方面,当地政府也应该加强农田水利渠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资金投入,同时也可以采用多种资金收集方式,进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资金方面的充足,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提高管理和维护意识
根据目前我国已经建设成功的水利灌溉工程来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仅能够提高该工程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强的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相关部T的对于建成后的农田水利体系的管理和维护程度不够,进而造成了系统的使用效果不佳,从而出现了很多系统质量问题。所以,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关于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意识要加强,不断提高该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思想宣传,让农民意识到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在农业的浇灌中的重要意义,进而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意识,这样农民才会积极参与该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还有就是当地政府,要加强对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技术人员对于新工程技术的掌握能力,进而提高技术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也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建立并进行完善。而且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资金投入方面,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关于资金的使用和技术参数等情况都要又一个详细的记录;在进行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中,要明确工程维护产权等,同时要将义务、利益、责任等进行详细的划分。还有就是建立和完善奖励和惩罚制度,这样有利于加强每个阶层的管理力度,进而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和维护方式发展。另外,当地政府可以将当地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与用水管理机构,进行合理的相连,这样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性,如此以来,也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技术水平,进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的建立。
三、结语
作为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变得尤为重要。所以,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持续运行。同时,也要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的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保障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宁.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13.
关键词:淮北大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
淮北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淮北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水利工程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实现水利工程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所以,淮北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该重视新的研究课题,花费时间和精力深入到新课题研究中。针对淮北大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发展对策。
1.淮北大堤水利工程概况
1.1水利工程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水利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重视程度提升,很多基层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一直由基层职工承担,职工承担着有管理者、劳动者双重角色,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在上级单位号召下,我单位更加重视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希望引导管理和基层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希望实现工程管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进而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真正减轻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政府对我单位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推动着我单位财政经费支付方式的变革和发展,使得工程管理变革势在必行,尤其要注重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建设。
1.2单位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和变革趋势
淮北大堤潘集段地处淮河中游,位于淮南市潘集区境内。目前我局管理的淮北大堤33.953km、茨淮新河右堤及代管的汤渔湖缕堤23.4km,共有涵闸及各类穿堤建筑物19座。淮北大堤涉及管理范围总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43万,资源较为丰富,所以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直接与社会稳定发展存在着直接关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管理,高度关注地方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目前,我单位基层管理人员开展工作职责越来越重,承担着双重责任,即提高工程维护水平、降低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成本,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针对当前新形势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和寻找最新的解决策略。2012年单位根据上级下发的任务要求,改变养护管理模式,将管理和养护工作分离开来,推行这种新型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这种模式希望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将水利管理和养护工作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项目代表法人按照相关规定直接委托或开展招标,通过招标和市场竞争选择最佳的承包人,由承包单位负责和管理水利运行,并且负责及时维修和养护。这种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社会化服务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2.讨论
2.1目前淮北大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单位2012年进行新的管理模式创新和试点,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目前单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过近年来的试点工作,单位通过市场化的招标,选择承包商,但是,几年来,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维修养护经费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经费不足,使得试点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在很多方面给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和挑战。不仅如此,这种新型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加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水利运行管理人员不仅要承担单位内部的工作职责,同时,还要承担市场招标等方面的工作责任,虽然,管理和养护工作分离开来,但是,单位内部体制变革还没有跟上步伐,人员分配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单位内部人才不足,尤其是市场招标负责人才缺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单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社会化发展,无法达到实现其社会化服务目标。但是,实践证明,实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分开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虽然,目前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需要工作人员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实行管理和养护分开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单位水利运行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2加强水利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建立健全相关规定和标准,在实践中重点推行“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水利运行管理效果。单位近年来的实践结果证明,稳步试行“管养分离”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单位何时实行,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管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坚持的因地制宜工作方法,坚持辩证观点看待问题,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单位根据自身多年工作模式的试点和创新推行,得出一些工作心得,笔者总结归纳成几点有效的建议。
3.建议与措施
3.1明确工程养护管理重要内容
明确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内容,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责任,才能监督工作人员认真开展工作。目前,根据单位实践经验总结得知,实行“管养分离”的管理制度具有可行性,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这种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中,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项目包括:堤顶维修养护、堤坡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堤防隐患探测、防浪林养护、护堤林带养护、淤积区维修养护、前(后)戗维修养护、土牛维修养护、备防石整修、管理房维修养护、害堤动物防治、防浪(洪)墙维修养护和消浪结构维修养护、堤防迎水侧堤脚至背水侧堤脚之间所有草皮养护包括:堤坡、堤肩、堤脚、块石护坡、上下堤路两侧、涵闸上下游管理范围等。水闸是堤防工程的一部分,不仅要重视日常管理,更要规范日常管理工作。运行现场有“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工程运用主要技术指标”等,重视涵闸的安全管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建设是硬件,管理是软件,日常管理工作,贵在坚持。涵闸管理年复一年,比较枯燥,但是高素质的管理工作应该落实在平时。只有这样才能使涵闸管理工作向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涵闸管理现代化。养护维修工作则是消除工程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针对检查、观测查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局部修补或改善,整修加固或更换等处理,从而保证工程设施完整、安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要重视每一个部分的工作,协调管理人员开展工作,认真完成每一个部分的工作。
3.2充分认识水利工程运行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的重要性,是开展实践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正确的思想监督指导工作人员实践行动。单位实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最佳选择,同时,也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单位通过体制变革和创新,能解决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还能有效降低管护成本,实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管理,构建新时期最佳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模式。此外,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建设也是推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具体实践。因此,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对工作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单位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日常管理,更要规范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开展工作,发挥自己的吃苦精神,深入水利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单位水利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堤防涵闸管理现代化。单位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从而保证工程设施完整、安全。
3.3完善管养分离体制
由上述可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是一种技术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工作内容非常复杂,要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并完善管养分离制度,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体系。首先,单位必须要重视人员管理工作,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队伍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保障,因此,单位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具有必然性,人员管理和考核制度主要是针对人员工作职责进行考核,所以,单位要制定各类工程设备的维修养护标准。其次,单位要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完善检查、验收、奖惩制度,确保工程维修养护及时、质量可靠。实施新的管理制度之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发生变化,这种现象也说明工作重心将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要制定新的规章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化管理,针对工作人员工作制定具体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从而保障水工程运行的安全管理。
3.4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模式
水管单位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承担防洪除涝等公益性任务,还有建设经费管理等。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模式,水利挖掘潜能。首先,应该要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管理河渠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利用水资源开发优势招商引资,为自身发展吸引大量的资金,同时,还能利用水电站以及渠道航运等优势,通过租用自己拥有的航运渠道获取利润,用来推进自身发展。
此外,单位还可以利用水面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场地。首先,要利用水资源,可以选择转让或者出租土地资源,建设渠道两带的旅游资源,实行阶梯式的低价租让,从而带动公益性社会服务事业发展。其次,要开发和利用砂石资源,通过水利工程监管,采用市场运行模式,开采砂石资源。在信息时代还要开发信息资源,为其他部分工作人员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料和信息资源。
由上述可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失事,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对城镇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毁坏等损失和影响,远比一般公共设施失事的后果严重得多。因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身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实现单位“管养分离”,完成水利工程社会化服务功能而努力。实践结果表明,单位实行“管养分离”的社会化服务制度势在必行,因此,水管单位和维修养护公司应该明确职责,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逐步增强工程管理队伍的抗洪强度,真正做到兴利除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淮北大堤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社会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淮北水利工程管理直接关系着我国淮河流域的安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维修工作转化成社会责任,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淮北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的社会化,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利用政府扶持和帮助,加强水利运行管理;其次,根据水管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单位功能,提高公益、准公益等。笔者希望更多专家人士能投身到水利工程管理变革研究工作中,为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社会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迪.民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郭永.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3]贾士强.黄河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
关键词: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单位;建设管理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法制化、管理规范化,对项目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单位作为建设管理的具体实施者,要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项目实施阶段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1 加强和重视铁路建设单位的人员配置和后期培训
1.加强建设单位的人员配置。建设管理单位是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机构,是实现建设目标的直接责任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充分重视建设单位的组建和人员配置,严格按照铁道部有关规定配足、配齐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2.加强建设单位人员的培训和学习。由于铁路体制的特点,目前建设单位人员多是由原运输单位抽调组成的,建设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因此要充分重视人员的后期培训,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组织对人员的培训,要将重点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突出重点人员与重点岗位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容包括建设单位工作要求、建设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投资控制等内容。
2 提前谋划,加强项目实施前期工作的力度
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实施,是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和按期完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建设单位必须提高对提前介入工作的认识,主动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理顺建设外部环境,确保铁路建设顺利实施。
1.配合设计院切实做好对外协调及征地拆迁调查工作
客专建设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地方政府等有关各方的支持和协助。因此建设单位应按照各地方具体的政策规定,配合设计院做好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的调查工作,及时听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认真开展初步设计预审工作。
初步设计文件预审是建设单位履行建设管理责任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参加预审人员要熟悉业务并相对稳定。参加人员由主管领导、相关业务部门、有关专家参加。有咨询单位的,也可由咨询单位单独出具咨询意见。
建设单位要按照铁路建设新理念,以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为依据,对设计方案、运输组织、站线布置、施工组织、工程概算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重点审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书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加强与铁道部及设计院的沟通,重视审查意见的具体落实。
3 加强工程招标管理,择优确定施工单位
建设工程招标是一项严肃的执行法律法规的工作,有效的招标,不仅能为业主选出最合适的承包商,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因此,加强工程招标管理,是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合理划分标段,明确招标范围
建设单位应根据科学合理原则、施组优化原则、安全第一原则、专业优先原则,合理的划分招标标段,标段的划
分要充分考虑有足够的规模吸引投标人参与投标,同时明确招标范围,有利于承发包双方合同签订和施工管理。
2.采用适当评标方法,确定中标单位
采用适合铁路建设项目的评标办法,严格执行招标程序,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活动,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干扰,择优确定中标单位。
4 以安全为根本,全面提升项目安全管控能力
铁路建设要以安全为根本,建立一整套制度全面、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安全卡控制度
1.落实施工组织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是否把安全因素考虑进去,所有大临设施、模板、设备等是否按照有关安全规范、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配套做好安全设施。
2.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场的危险源形成动态监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危险源要进行分析、建档,同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警方案,增强对各类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
3.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建设单位可通过安全生产费的计价拨付、现场安全检查等形式,确保安全投入落实到位。
4.通过推行标准化建设,抓好过程控制。
5 完善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建设单位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投资效益,调解承发包双方的行为和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控制征地拆迁投资
目前客专项目征地拆迁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的,建设单位在项目征拆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与设计单位、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控制征地拆迁资金,尽量减少使用土地成本,使土地投资对项目总投资的影响达到最小。
2.建立完善的变更管理体系,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要严格按照“先批准后变更、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来进行,通过建立完善的变更管理机构和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控制因变更产生的投资变化。
3.据实验工计价,控制工程合理支出
验工计价是指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承包合同(包括补充合同)中已完成的合格工程进行验工和计价活动的总称。验工计价是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承包合同范围内工程价款结算均应在验工计价后进行。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据实验工,严禁高估冒算。
6 加强建设单位制度建设,推行建设标准化
根据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指南》的要求,建设单位要建立适合本项目的涵盖工程管理、合同管理、投资管理、安全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同时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奖惩制度。各项制度要逐条细化分解,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
建设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其涉及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建设单位要不断结合铁路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建设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为铁路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字:IT运维;IT服务管理;IT基础设施库;金财工程
1、前言
信息技术(IT)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不断开发实施ERP、CRM、决策支持和知识管理等应用系统。但是,经过长期的投资和建设,越来越多的人发现IT的推广并没有达到他们所期望的效果。概括起来就是“两低一高”,即:效率低,客户满意度低,运维成本高。调查表明造成这一局面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流程与人员:业务流程设置不合理,人员缺乏合理调度。归根结底还是人们重技术,轻服务的思想在作祟。有一个数据可以给出很好的佐证:在国内IT项目运营阶段的投资通常仅占整个IT投资的20%,而在国外,IT运营成本要占到整个IT项目开销总成本的60%至90%;与此数据相对应的是在IT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大约80%的时间与IT项目运营维护有关。由此可见,IT项目运营成败的基础在技术和服务。而服务的关键在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口号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可是要做好IT运营管理,就需要我们意识到,IT运营管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以流程为基础、以客户满意和服务品质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它需要一种有效的IT管理方法,使IT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并协助企业IT部门由传统的操作导向升级为服务导向。针对企业这种需求应运而生的运维管理方法就是IT服务管理ITSM。
2、IT服务管理ITSM
2.1 ITSM简介
IT服务管理ITSM,作为服务科学在IT运维方面的一个子集,提供了一套帮助企业对IT运营进行有效管理的高质量方法。
2.2 ITSM与ITIL
IT服务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80年代英国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发的IT服务管理标准“IT基础设施库ITIL”被广泛使用后,ITSM才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并被人们所熟悉。但这使很多人错误的以为ITSM是ITIL的子集,特指ITIL的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两组流程。针对这种误解,IT服务管理领域唯一的国际权威组织ITSMF(国际IT服务管理论坛)给ITSM下的定义是ITSM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业务,提高组织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能力及其水平的方法。而ITIL只是ITSM实现的一种标准或是一种方法。
2.3 ITSM与传统IT管理
相对于传统的IT行业基于技术来解决IT运营方面问题的方法,ITSM更倾向于把IT项目运营当作一种基于流程导向的服务来对待。ITSM与传统IT管理方法比较见表1。
2.4 ITSM行业标准IT基础设施库ITIL
20世纪80年代,英国中央计算机与电信局(CCTA)为解决“IT服务质量不佳”开发了一套完全独立于服务提供者的管理方法,以提高IT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IT基础设施库ITIL就产生了。ITIL被汇编为一套“从书”,是IT服务行业最佳管理实践的集合,独立于任何IT服务提供商,广泛适用于不同规模、层次和需求的组织。这套丛书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内容得到多次扩展和重新组织。发展到今天,ITIL成为目前全球IT服务领域最受认可的结构化方法和IT管理标准,全球已经有1万多家知名公司在参考其中的方法管理自己的IT系统。其显著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客户为导向,给客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IT服务;二是提供整体的服务管理。
ITIL的基本框架包括6个主要模块:服务管理、业务视图、ICT基础架构管理、服务管理实施规划、应用管理和安全管理。其模块间关系如图1所示。
3、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面临的挑战
3.1“金财工程“简介
“金财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信息管理系统(GFMIS),是我国“十五”期间电子政务12个重点建设的业务系统之一。
金财工程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应用支撑平台、二级数据处理(中央与地方分级数据处理)、三个网络(内部网、工作专网和外网)、四个系统(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五个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库和统一组织实施)为特征的,管理与技术有机融合的公开透明、服务便捷、安全可靠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截止2009年6月,金财工程建设的规范标准制定、网络构建(网络拓扑结构见图2)以及各级数据中心建设已经完成,五个业务系统也已基本部署完毕。相应的安全保障系统及运行维护体系统则随着金财工程各系统的建设在持续建设和完善中。
3.2 湖南省“金财工程”一期运维存在的问题
2009年下半年,湖南省财政厅开始实施第二期“金财工程”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用大平台、IT运维、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国有资产、公文传输等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先期重点开发部署IT运维系统。而在IT运维系统缺失的一期,其在运维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1)系统缺少监控与调度。系统缺少对网络设备、中心服务器、机房设备等重要信息资产的监控。对故障发生没有预警;信息中心对信息资产情况掌握也不够全面;财政信息化孤岛现象比较严重。系统对技术人员的监控和调度也是处于缺失状态,完全靠人工实施。
(2)运维人力资源匮乏。承担系统运维任务的政府财政系统信息网络中心承担的任务繁重与其人员编制不适应,人手严重不足。
(3)技术支持不到位。地市财政部门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迫切需要得到省厅相关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技术与制度方面的支持。而省厅信息中心在这方面提供的支持相对有限,其开通的两条技术支持热线并不能满足地市财政部门需求。
(4)信息机制缺失。当出现大面积故障时,运维人员只能被动地等待用户打电话质询,没有一个主动信息的平台。
(5)没有严格的工作流程。目前虽然有简单的工作流程,但还需要继续完善,特别是紧急操作流程方面更需要加强。在实际操作中,因人手不足、分工不合理等原因,加之没有一套流程管理程序,工作流程只是技术人员自己的事情。就算建立了工作流程也无法严格实施,更无法监督流程的实施过程。
4、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需求与目标
4.1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需求
通过对湖南省 “金财工程”第一期建设运维期间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其症结归根还是因为在运维管理过程中没有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仍然依靠以往小项目、小系统上积累的开发维护经验,以人工方式来进行运营维护。有效运维管理的缺失必然造成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金财工程”服务质量。事实告诉我们,系统规模越大,与管理联系越密切,以前的小系统靠“人治”可以保证服务效率,而大系统则必须依靠“法制”才能保证服务质量。可以说,ITSM是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选择。金财工程中的ITSM的流程管理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规范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因此财政部信息中心已将基于ITSM的运维管理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湖南省财政厅也已在湖南省“金财工程”二期建设中开始规划实施运维管理系统的开发与部署。
4.2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目标
湖南省“金财工程”二期建设通过在运维管理中引入IT服务管理ITSM,建立运维管理系统,以期达到如下目标:
(1)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建立客服中心,及时响应故障请求,保证问题的及时处理,提高用户对信息中心的服务满意度,树立财政厅为民服务的形象。
(2)变被动为主动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前信息中心 “救火队”角色,由穷于应付、事后处理的现状,转变成事前、事中的自动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3)变“人治”为“法治”。细化流程以使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参照规程执行,保证每个人提供的服务质量的统一。
(4)加强对问题处理的控制。有效地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跟踪、管理,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避免同样的问题屡屡发生。
(5)掌握设备资产状况。通过配置管理对资产项统一编码,使所有资产情况更加清晰,便于查询和管理。
(6)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实时动态监控系统资源的运行情况,为系统的升级扩展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5、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的ITIL简化框架模型
ITIL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诞生以来发展到现在,ITIL的应用领域主要是跨国公司作为整合全球的IT部门IT资源推行的IT服务管理方法。而“金财工程”整合中央、省、地市、区县四级财政部门的IT资源,建立统一的政府财政信息管理平台,其运维需求与跨国公司整合其全球IT部门进行运维管理的需求异曲同工。因此,作为国家“金财工程”二级节点的湖南省省级“金财工程”运维管理同样适用于ITIL框架。
ITIL指导性框架包括以服务管理模块为核心的六大模块。这个框架可以保留组织现有IT管理方法中的合理部分,同时增加必要的技术,并且方便各种IT职能间的沟通和协调。但它并不是一套理论模式,而是以全球最佳实际经验为依据,基于高质量、合理定义、可重复流程等运作为基础,确立的可持续改进的计划。IT组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其指导原则进行本地化实施。
按照国家财政部“金财工程”IT服务管理体系“统一规范、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再结合湖南省“分期实施,逐步推进”的部署策略,本文在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中将ITIL框架的IT服务管理实施规划与业务视图模块剥离出去,建立了一个以服务管理为核心,应用管理与ICT架构管理为支撑,安全管理贯穿全局的ITIL简化框架模型(见图3)。
6、基于ITIL简化框架模型的运维系统框架
6.1运维管理系统层次结构
根据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的任务与目标,结合其ITIL简化框架模型,本文将运维管理系统设为三层体系结构。第一层为系统应用层,该层承担对整个金财工程的底层ICT平台以及该平台上部署的各财政业务子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第二层为IT服务层,该层实现对IT服务的ITIL关键流程管理。第三层为客服层,该层实现快速地响应客户请求,为客户提供多种方式的报障、投诉、咨询、以及业务受理等服务。运维管理层次结构如图4所示。
6.2系统应用层及其功能模块
系统应用层为金财工程“三网”( 内部网、工作专网和外网)的网络设备和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服务器以及系统安全维护设备提供接口,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底层ICT支撑平台。同时系统应用层提供接口与金财工程部署的各财政业务子系统连接,对各业务子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层最后还负责监控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
按照系统应用层功能划分,在系统应用层定义三个功能模块,分别是业务系统管理平台(BSMD)、ICT架构管理平台(IMD)、安全管理平台(SMD)。
业务系统管理平台BSMD与ITIL架构里的应用管理模块相对应,负责监控与管理金财工程上线的各项财政业务子系统的运行。
系统架构管理平台SIMD与ITIL架构中的ICT架构管理模块相对应,负责监控与管理整个金财工程的ICT支撑平台,包括金财工程的网络通信平台以及各业务子系统的业务平台相关的软、硬件设备。
安全管理平台SMD与ITIL架构中的安全管理模块相对应,负责监控和管理系统的访问控制、病毒防御以及灾难恢复。
6.3 IT服务层及其功能模块
IT服务层对应ITIL架构中的服务管理模块,一方面对系统提供的IT服务进行定义、评估与改进的服务交互流程管理。另一方面通过与系统应用层的接口,获取金财工程的ICT支持平台和各业务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运维关键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服务支持流程管理。以达到对系统实施有效的IT运维管理的目的。
按照IT服务层功能划分,在IT服务层定义两个功能模块,分别是系统运维服务台(SOSD)与IT服务中心(ITSC)。
系统运维服务台SOSD实现ITIL服务管理模块的服务支持功能。以运维服务台为依托,通过与系统应用层的接口,实现ITIL的突发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与管理流程。
IT服务中心ITSC实现ITIL服务管理模块的服务交付功能。以IT服务中心为依托,实现ITIL的IT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可用性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三个核心管理流程。
6.4客服层及其功能模块
客服层作为运维管理系统的窗口,通过建立与客户的沟通通道,快速响应客户请求。通过与IT服务层的接口,将金财工程所提供服务的详细信息反馈到客服层,以支持客服层对客户请求的快速响应。同时将客服层的客户请求与处理信息传递到IT服务层,以支持IT服务的评估与改进。
按照客服层功能定义,在客服层包含的唯一一个功能模块就是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CSC通过建立呼叫中心实现客服层的所有功能。如为客户提供多种方式的报障、投诉、咨询、以及业务受理服务,同时为IT服务中心提供服务评估、改进相关数据。
6.5 湖南省“金财工程”IT运维系统整体框架
依照本文建立的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系统的ITIL简化框架模型,通过定义运维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并定义每层的功能与其功能模块,将湖南省“金财工程”运维管理整体框架设计为三层结构、三个管理平台、两个服务中心、一个服务台。具体系统框架如图5所示。
7、结论
鉴于ITSM是目前业界主流的IT运维管理方法,而ITIL又是ITSM的行业标准,本文在湖南省“金财工程”的IT运维系统框架设计中选择采用ITIL架构。但基于湖南省“金财工程”处于国家二级节点这样的特点,本文没有完全按照ITIL的基本框架设计,而是采用了简化的ITIL简化框架模型。以此在简化IT运维实施复杂度的同时,又保证了IT运维的有效性。本文在ITIL简化框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IT运维系统的系统框架,为湖南省“金财工程”IT运维系统的部署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FLEMING, W. Using Cost of Service to Align IT. Presentation at itSMF, Chicago, IL, 2005.
[2]STUART D. GALUP,RONALD DATTERO,JIM J.QAUN AND SUE CONGER. An Overview of IT Service Managemen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9, 5(52):127-129
[3]孙强、左天祖、刘伟, IT服务管理概念、理解与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曹汉平、王强、贾素玲, 现代IT服务管理:基于ITIL的最佳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全国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座谈会会务组,“金财工程”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金财工程建设指导手册,2002
服务产品化
北京高院在运维实践中,创新编制服务级别协议(以下简称SLA)的编制方法,实现运维任务与运维成本的可视化管理。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有利于清晰工作任务。可视化管理的核心是引入了“服务产品”的概念,通过运维工作持续产生信息内容、提供技术支持是“服务产品”的主要形态。实践中,北京高院根据业务需求确定252个 “服务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制定了2983项运维工作任务,依据技术难易程度,考量这项运维工作是由高级、中级还是初级工程师承担的,并将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到责任人,促使每位工程师都清晰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有利于考核运维质效。既然是“服务产品”,就有了数量、质量要求,也有了优劣之分,既能检验产品质量,也能考量服务质效。
有利于核算运维成本。运维机构投入的人力、智力和财力资源是生产信息“服务产品”的主要成本。将SLA作为统计年度运维人力资源需求的依据,将运维过程投入的各项综合成本封装成以“服务产品”为计价单位的费用计算方式,为科学测算年度运维成本费用提供了翔实的成本构成依据。
有利于促进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就是督查运维工作质量和效率。在电子政务运维工作中引入绩效管理工程师是机制创新。
服务全外包
全外包就是将电子政务资产的维修更换、软件的升级优化、人员的工时费用等一揽子工作任务通过定额全部外包。北京高院运维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概括起来,就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向业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产品”,促进实现信息与业务深度融合。
有利于激发运维机构责任心。全外包是既包工也包料,是以提供合格的“信息产品”为运维服务的工作目标。这赋予了运维机构更大的自主管理权,责任心强、管理到位,不仅能够节约人力成本,还能减少设备维护更换的费用,管理越规范、工作越严谨,就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提高运维服务质量。对于包工不包料的运维模式,当信息网络出现设备故障、信息系统遇到问题时,运维机构为了减轻工作责任,减少成本投入,大多情况会向甲方提出更新设备或升级系统的请求。他们的价值取向是甲方设备越新、辅助管理功能越完善,运维工作则越轻松,所承担的风险也越小。基于这种思路,他们在运维工作中自然产生了等、靠、要的习惯,当然也不会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运维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问题。
有利于规范运维管理工作。既包工也包料的运维全外包模式,赋予了运维机构更大的管理权限和利润空间,激发了他们优化流程、创新机制、协同工作、自律管理的积极性。
有利于信息与业务有效融合。全外包确定了以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产品”为运维服务目标。信息内容是为业务工作服务的,从这个角度讲,运维服务机构就必须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服务产品”的质量方面,研究业务工作对信息的需求,提高信息“服务产品”质量。
有利于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全外包模式运维费用既包括了设备维修更换,也包括了人工一揽子费用,由运维机构全权负责设备维修和更换以及人员配置工作。甲方就像购置了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险,无需更多担忧运维成本问题。
驻场服务
全外包模式既然是以提供信息“服务产品”为运维工作目标,运维服务机构就应该采取驻场服务的工作方式,这为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满足业务部门的及时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驻场服务的必要性。掌握技术优势的专业运维机构驻场服务,成为电子政务运维服务的常备队伍。他们不但有条件了解甲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系统环境和应用系统情况,而且长期为业务部门提供贴身服务,进行实地业务调研,既了解业务流程,也清晰工作程序。
驻场服务技术保障。驻场服务机制有效促进了信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实践中,北京高院与设备维护和系统管理、应用策划和内容提供、通信、视频、信息存储、信息安全和资源共享等不同专业的运维机构签订驻场服务协议,实行8小时现场工作和24小时值班制度。
观点
“全外包”必须“贴身服务”
运维服务全外包管理工作机制,为业务工作提供贴身的信息服务成为可能。贴身服务对提高电子政务运行绩效,促进信息与业务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运维管理系统;“SG186”工程
很多省级电力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展开对电力新信息化的应用研究,并通过大量的投资研究与实践应用,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我国在电力信息化方向的研究起步较晚,电力企业IE运维管理还处于应用尝试阶段,大多停留在IT管理软件的功能丰富、应用深化和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尤其在电力营销运维管理领域,信息化应用大致经历尝试、普及、和完善提高三个阶段,但随着电力营销信息数量和应用功能的不断增多,营销个性化、人性化的进一步加强,对营销运维管理系统提出了新功能需求。常规的“救火式”营销信息系统在运维人员数量、运维技术水平、运维实时可靠性、系统结构功能灵活多样性等方面,很难满足新电力市场环境中现代营销运维服务需求。电力营销运维模式需要从“以应用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从“被动运维”向“主动服务”等方向转变,要求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优越性。因此,结合现代电力营销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需求,建设一个精细化、精益化的 “主动式”营销运维管理体系,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意义。
1、电力营销IT运维管理现状
为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营销服务需求,国内供电企业IT信息化系统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电力营销、生产、人力资源管理等主营业务系统也逐步向系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目前,很多供电企业所建立的电力营销IT监控运行系统和IT服务管理系统,基本上沿用常规面向设备服务的管理体系,没有现代智能营销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运维体系。常规面向设备服务的运维管理模式,很难从整体系统较多对整个营销业务系统的可行性、可用性、以及健康状况进行动态测评,也就很难将用户人性化服务有效考虑其中,无法实现面向电力用户的业务服务水平进行动态两户评估分析,从而造成营销运维管理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在系统功能结构、数据处理等方面均已不能满足现代日益扩展的面向电力客户人性化服务的营销运维管理工作需求。因此,结合电力企业营销运维管理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的营销监控运行和服务系统,从网络化、系统化、人性化等方面强化营销运维系统的分析应用功能,进而实现全面面向电力用户服务的集中运维管理体系,对电力企业而言就显得非常必要。
2、电力营销IT运维管理体系主要实现功能
电力营销IT运维管理体系,是指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部门,通常采用相关的运行维护管理方法、技术手段、规章制度、操作流程、以及文档资料等的优化,通过IT运行环境(包括运维管理硬件环境、网络环境、高级功能应用软件环境等),实现对营销业务系统和运维人员进行综合系统管理。电力营销IT运维管理体系在构筑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1)设备的运维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PC电脑、计算机辅助设备等的运行工况状况进行动态监控运行和维护管理;
(2)应用软件的运维管理:对营销过程中各种高级应用软件如:数据库、操作系统、WEB浏览器、邮件、以及营销系统中各种通用或特定的服务监控软件系统进行运行维护管理;
(3)数据运行管理:对系统运行数据、业务数据、操作事件等信息,进行统一的存储、备份、以及恢复等管理;
(4)业务信息管理:对营销事件中发生的各种信息数据、系统运行工况、业务流程、业务操作完整性、以及业务办理实施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与管理;
(5)系统运行安全管理:针对电力企业营销过程的行业特点、运行维护系统安全、环境安全、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权限保密控制等进行安全管理;
3、“主动式”营销运维管理模式构建
3.1 优化营销业务服务流程
优化营销业务运维管理服务流程是为了规范运行管理和检修维护操作技能流程,既要根据营销运维管理制度实际功能需求,建立完善可靠、科学合理的营销业务运维管理服务流程。通过营销业务运维管理流程的优化改进,可以使日常的运维管理工作更加流程化、系统化,使运维管理人员角色更加清晰化,从而有效提高营销业务问题的解决速度和质量,使整个运维管理体系中信息数据的相关技术和信息资料更加畅通和透明,使实际营销服务信息更为完整化、灵活化。营销业务运维服务流程,涉及到整个营销业务的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以及管理等五个核心运维管理业务流程。在“主动式”营销运维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级三线”的可靠运维体系模式,根据营销业务实际功能需求,通过梳理优化运维业务、工作票、操作票等与营销业务服务相关的运维管理流程,确保整个营销服务业务运维流程能够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建设运行。
3.2 建设高质优质营销业务技术支撑平台
随着“SG186”工程,电力营销业务应用、营销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用电信息远程集中采集系统、以及营销动态稽查监控系统在电力营销领域中的建设和普及,同时考虑智能电网建设营销服务功能系统等需求,建设高质优质营销业务技术支撑平台,已成为“主动式”营销运维管理模式构建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因此,电力营销相关部门在进行营销运维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面对越来越艰巨的运维管理任务和服务功能需求,应充分借助现代电力信息技术,从精细化、精益化、科学化、网络化、系统化等运维管理方面,建设高质优质的营销业务技术支撑平台,具备对各类运维事件信息的全面采集、动态运算分析处理能力,实现营销运维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高效率目标,有效提高整体营销业务运维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