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维管理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央空调 运行和维护 合同管理 节能 远程实时监控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23-0073-03
Analysis of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ZHOU Dan*
(SPH No.1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is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ccounts for more than 60%.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imperative and also the most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solution.
KEY WORDS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ntract management; energy saving; realtime remote monitoring
随着2015新版GMP的,保证药品生产期间洁净区域的生产环境及对应数据记录也逐渐成为药品生产企业在非核心生产系统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中央空调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是确保药厂正常开展生产的必要条件,加强中央空调运维管理是必经之道。在国外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已采取中央空调运维管理外包模式,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近年来也在逐步推广中央空调运维管理外包模式,提高运维管理效率,降低设备能耗和废气排放率。
1 中央空调运维管理概述
1.1 运维管理定义
中央空调运维管理就是利用专业化管理团队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及维护、空调设备维修保养及运行数据分析等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发挥设备的高效能,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2 运维管理现状
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定期巡视、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定期巡视、定期检修工作量剧增,专业人员紧缺、人工成本增高;事后检修往往会造成影响生产、损坏设备等问题,这些将是我们面临的管理现状。
1.3 运维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设备资产的投入加大,设备性能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大,而对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同时,设备运维管理也从需要时维修到计划性维修,再进一步到预测性设备维护,最后达到企业资产管理,实现设备“零故障”,以及节能节费用。针对生产企业空调运维管理技术薄弱和运维管理高成本的情况,实行中央空调运维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即将中央空调运维管理外包,这是目前最有效、最科学的管理模式。
2 中央空调运维管理外包方案
2.1 运维管理外包定义
设备运维管理外包服务指的是把企业设备的维修保养交给专业化的服务公司来做,是企业摆脱繁琐的非主要性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使企业集中发展核心竞争力,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维护质量,降低和节约成本并提高灵活性以及节约劳资费用。
随着社会分工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将不产生经济价值的内勤服务外包出去,交给社会管理,由专业的服务公司为其提供外包服务。这是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内勤工作的社会化,不仅提高了服务品质,也省去自身管理上的烦琐与漏洞。节约时间、精力和费用。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处理管理、业务、生产等核心问题[1]。
2.2 运维管理外包意义
1) 使企业集中发展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拥有长期竞争优势,关键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关注某些特殊的资源环节,如果某项核心业务在组织中不足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那么完全有理由考虑将其外包给更加具有优势的组织。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 全寿命管理 价值工程理论 设备价值 造价分析
0 引言
我国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它是在建国初期引进、消化和吸收前苏联传统定额管理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较适应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加入WTO,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注重建设成本控制,对生产期成本没有考虑,没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西方被广为采用,并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推崇。它特别注重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和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决策,两者相比,后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最优化配置资源和重视整体利益来讲,全寿命周期评价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我们建设节能型社会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全寿命造价管理理论,简单论述了风电项目的全寿命造价控制,对当前风电项目投资、设备选型、生产运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1.1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原理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包括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六个阶段。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的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针,把造价控制重点前移到建设前期阶段,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深入至投资决策、设计、招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竣工结算等各阶段。变被动控制为完全主动控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控制,避免建设项目出现“烂尾”工程及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这就需要造价管理一要在工程造价确定方面努力实现科学合理,“造价控制目标本身要合理”,二要科学的开展工程造价控制,“实现实际造价不超概算”。
1.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投产后的运维成本考虑不足。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强调建设项目的建设造价,而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设施在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不予考虑或即使考虑,也考虑得很粗略。从长远的观点看,设施未来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要远大于它的建设造价,而且先期建设造价的高低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的建设造价可能带来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带来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成本的降低。
1.3 全过程造价管理容易造成管理脱节,项目整体效益降低。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行业分割,不仅表现在公路、水利、电力、石油、矿山等行业分割,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估算、概算、预算等编制办法,最终报表格式、定额计价方式都不一样,造价计量标准不一致,给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目前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另一弊端是管理脱节。主要表现在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管理分割。这种割裂的后果是导致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与运营目标冲突,项目建设时仅考虑建设期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管理,项目运营期安全、质量、造价等考虑不足,造成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运营效益降低。
2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2.1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定义。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2.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成本可定义为3个范畴,即建设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替换成本,比如房屋工程的生命周期成本范畴如图1-1所示:
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在综合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使得人们可以在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合理规划设计,采用节能、节水的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节约型的、无污染的环保建材,加强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储存,实施施工废物处理,以及采用一次性装修到位等措施,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达到环保和生态的目的,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蕴涵的逻辑空间更宽阔,理论和观点更优越。
2.3 工程造价最优控制分析
【关键词】 房地产;预警系统
房地产市场预警,属于经济预警的范畴,指通过定性及定量的手段,对房地产市场当前运行态势进行分析、测度和判断,并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促进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想在实践中对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的方式进行大的变革,作为调控决策基础的房地产统计分析信息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在房地产市场监控、预警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差异性,至今还没成一套公认的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系统。将重点论述归纳不同的预警方法,并且对国内房地产预警的研究分别加以归纳、介绍及评价。
一、房地产预警系统方法
(一)景气指数法
景气指数法通过一组对房地产市场变动敏感性强的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反映当前和未来市场景气变动情况。景气指数法的出发点是:经济周期波动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活动来传递和扩散,任何一个经济变量本身的波动都不足以代表经济整体的波动过程。为了正确预测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过程,必须综合考虑投资、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的景气变动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各个领域的周期波动并不是同时发生,有的领域有的指标的变动将领先于整个房地产经济实体的波动,有的和整个经济波动相一致,有的还滞后于整个经济的波动。从各个领域选取对变动敏感性高,并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先将这些指标按照与整个经济波动前后关系分类,然后分别合成为一组景气指数,从不同角度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时间和强度进行反映。景气指数法主要是通过编制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来实现。两种指数编制的原理不一样,所反映的信息和具有功能也有很大差异,一般分别编制这两种指数,相互验证,提高准确度。
(二)综合模拟法
又称统计预警法,它采用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系统的方法来反映房地产业的综合变化状况与变化趋势。该方法首先选定若干项监测指标,每项指标根据其变化幅度大小设定一定的分值,某一时期各监测指标分值的加权平均值就是对这一时期房地产业综合景气状况的数量评价,再根据综合景气评分高低设立若干定性区间,例如分值落在3附近时认为市场处于正常状态:当分值偏小或偏大,认为市场过冷或过热。
(三)判别分析法
判别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所属类别进行判别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必须已知观测对象的分类和一些若干表明观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判别分析就是从中筛选出能提供较多信息的的变量并建立判别函数,使推导出的判别函数对观测样本分类时错判率最小。判别函数一般为。其中Z为判别值,……是反映研究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为各变量的判别系数。判别分析模型运用于预警系统的一般思路为:首先从历史数据筛选出原始样本,进行(0、1)分类,然后选择较多的预警指标进行判别分析,最终的判别函数可能只包含这些指标的一部分;在对判别函数进行F检验通过后,就可以计算Z值并找出临界值进行预警。
(四)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平行分散处理模式,人工神经网络在经济预警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预警模型难以处理的高度非线性模型、偏重定量指标、难以处理定性指标的问题。ANN预警方法的实质是利用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实现经济预警。此方法除了具备较好的模式识别能力外,还可以克服统计预警等方法的限制,因为它具备容错能力,对数据的分布要求不严格,具备处理资料遗漏或错误的能力,最可贵的是它具有学习能力,可以随时依据新资料进行自我学习、训练、调整其内部的存储权重参数以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
(五)经济计量模型法
又称预警信号法,从模型选择上看,多采用被解释变量为0或1的二元选择模型、决策树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同前两种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与经济波动分析基本没有方法上的联系。
(六)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ARMA)ARCH模型(Engle教授于1982年首次提出)
即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它从统计上提供了用过去误差解释未来预测误差的一种法,即应用ARCH建立预测模型,模型条件异方差的特性,确定具有ARCH特征的警限,从而使预警的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经济运行状况。ARMA模型是由美国统计学家Box和英国统计学家Jenkins于1968年提出的时序分析模型,用此模型所作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也称为博克斯―詹金斯(B-J)法。这是一种准确度比较高的短期预测方法,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时间序列,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是平稳时间序列,在使用时需要对非平稳时间序列作差分或预处理。王慧敏总结认为ARCH模型应用于宏观经济预警具有一些优势,进一步研究了ARCH的应用前提,即通过关联积分与关联维数、BDS统计来判断预警对象是否为非线性结构,如果是非线性,则采用ARCH模型,如果是线性,则采用AR-MA模型。
二、房地产预警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房地产预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专家和学者利用宏观经济预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房地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特点,形成了一些研究观点、看法,中房预警系统和国房预警系统是国内最早付诸实施的房地产预警系统的雏形。发展过程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8年以前为第一阶段(以引入西方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波动的周期理论为主,并对我国的经济波动及其动因进行了分析),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刘志强(湖南工业大学)曾总结过国外预警金融危机的四种方法:1988年开始为第二阶段(主要是寻找我国经济波动的先行指标,从研究经济形态的长期波动转向短期波动),袁兴林、黄运城(1988)运用CI和DI方法计算了我国工业生产景气循环的基准日期,毕大川、刘树成(中国科学院)(1990)主编了针对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第一部专著《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顾海兵(1992)等人开始了粮食系统预警系统研究,并对预警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发展。
陈健容(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提出房地产监测体系应包含宏观监测与微观监测,并对宏观监测与微观监测应涉及的内容提出建议;梁运斌(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在综合分析了发达国家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将房地产业预警预报系统分为景气分析系统、预警信号系统、行业监测系统和景气调查系统四个部分的构想;张汉铭就房地产市场监测预报的背景、技术要求、监测预报与景气调查、现有统计体系的关系以及监测预报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预报的时间跨度和监测预报的机构提出建议。国家统计局(1997)建立国房景气指数是反映全国房地产业发展景气状况的综合指数,其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景气指数原理,选择8个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指数测算,加权得合成指数,以显示全国房地产业基本运行状况及波动幅度,预测未来趋势,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预警机制。
赵黎明(1999)等在对经济预警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统计预警方法进行房地产预警。通过时差相关分析法选择警兆指标,结合统计数据确定预警界限,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警情预报,最后开展警情分析。徐泽清(2000)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建模技术引入到城市房地产经济预警领域,确定了将统计预警方法作为房地产预警系统设计的基础。张元瑞(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1996)分析了中国的房地产周期波动现象。他通过比较国民经济增长率与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长率,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周期与国民经济周期基本吻合。梁桂(1996)从房地产供求的周期性波动来定义不动产经济的周期波动,并采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标,分析了从1986~1995年中国不动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其特性。以此为基础,他还简要分析了不动产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总体经济波动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何国钊、曹振良、李晟利用商品房价格等8项指标,在按环比增长率得出单项指标的周期波动后,再利用景气循环法等方法,分析了1981~1994年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现象及特点。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论述,现有的房地产预警系统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大部分学者的理论研究都局限于宏观调整。经过深入分析,总结出目前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房地产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选择不够全面。从现有的研究水平来看,大多数理论研究者都把重点放在指标体系建立。鉴于这些指标主要采用的定性,以至于对于客观反映房地产行业动态还有许多不足的方面,实际研究中,许多指标数据根本很难获取,很难定性分析预警结果。有些指标体系忽略了房地产业的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有的指标体系中因指标间的相关性而显得过分复杂;有的指标体系过分强调了时序性而忽略了指标的经济意义,无法反映房地产业的客观运行规律。(2)区域的差异影响预警系统。对于不同的区域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并不能把所有的系统都生搬硬套,各地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独立的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3)现有的房地产预警系统推广不了,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已经公开的房地产预警系统,在数据表现方面,基本上以二维图表为主,看懂二维图表,对于专业素养较高的学者而言不存在问题,面向政府部门管理者、房地产开发商乃至于普通业主,晦涩难懂的数据表现方式不利于房地产业行情的正确把握。
从研究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房地产预警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初步的框架已经形成,总体来说,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预警的研究和运用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在方法理论研究方面处于借鉴阶段,建立可行的预警应用计算机模型已渐渐进入实施阶段。目前,预警系统的研究方向朝着三个方向发展:(1)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机理的研究;(2)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3)房地产经济预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叶艳兵,丁烈云.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基建优化》.2001(6):1~3
[2]顾海兵.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4)
[3]黄继鸿,雷战波,凌越.经济预警法研究综述.系统工程.2003:63~65
[4]赵黎明,贾永飞,钱伟荣.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9(4)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2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411201;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
摘 要:采用教师胜任力问卷、职业认同问卷和专业发展问卷对52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以及职业认同在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职业认同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预测变量;(2)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胜任力、教师专业发展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教师自身胜任力的情况下,可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来改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胜任力;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
1 前言
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不断促进自身知识技能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育学科专业性的发展[1]。教师的专业发展着重于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通过不断专门的培养培训从而逐步习得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道德规范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成熟度,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教师,并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过程[2]。教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职业,不仅仅关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关乎于学生的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学校教育与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3]。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将会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个重大而迫切的实践课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前人不少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Grundy和Robinson指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个体的影响因素,如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个人经历和教育背景、心理动机等;二是来自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学校政策、社会支持等[4]。卢乃桂和钟娅妮也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空间和时间维度的影响,是教师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空间维度是指教师的工作环境,受到来自于学校、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教师发展的空间维度不仅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交互过程[1]。时间维度是指教师的成长既受到先前经历的影响,也关注当下并对未来产生期待,主要涉及教师的个人经历与教育实践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受到来自个体特质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1,4]。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是把教学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5,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探讨个体特质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影响,而教师胜任力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大量研究支持通过培养教师胜任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7,8]。首先,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在包含了教师胜任力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指某一学科专业性的发展,更是指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增强和发展教师胜任力的过程[9]。其次,教师胜任力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有实现专业发展的可能,只有拥有专业的态度和价值观才能进行教学反思、认识和提高从而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胜任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胜任力的提高。同时,对于自身胜任力水平的科学评估有利于促进教师合理定位,从而完善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最终实现真正的专业发展[7,10]。最后,运用胜任力理论思考教师建设问题,对于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忠诚度,进而推进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8]。由此可见,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胜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专业发展。
教师胜任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预测作用已经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7,9],但是教师胜任力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其内在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尚未明晰。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决定了教师对职业的看法以及对自我的感知。教师只有拥有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才会热爱教师工作从而胜任教师工作,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与工作价值感,真正不断寻求教师的专业发展[11]。胜任力是教师职业认同状况的一种体现,也是评价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标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影响教师的胜任力来促进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12,13,14]。此外,张丽萍、陈京军和刘艳辉的研究提出教师职业认同主要涉及教师职业角色与教师内在自我的一致性程度,主要包含职业物质我、职业社会我、职业精神我三个因素。职业物质我反映教师职业对物质自我的满足程度,职业社会我反映教师职业对社会自我的满足程度,职业精神我反映教师职业对教师精神自我的满足程度,若教师职业能够很好满足自我各方面的需求,则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高;否则,则职业认同感低[15]。综上所述,教师胜任力可能通过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究竟是职业认同何种因素在教师胜任力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形成的对职业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的知觉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受到教师个体因素以及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制度背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6,17,18]。研究者认为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一些研究也开始探讨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19,20,21]。首先,研究者提出发展并维持一种强烈的职业认同是判断教师的专业程度和把教师与其他行业工作者区分开来的依据。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较高,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绪愉悦,对自己有着较高的成就动机,会更加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22,23]。其次,教师职业认同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对专业发展产生影响:其一,职业认同度较高的教师具有更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其二,职业认同度较高的教师也会积极实施更多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行为[24]。最后,教师积极的职业认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积极的职业认同感能够有效降低教师的离职率;同时积极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支持的类型提供启示[25,26,27,28]。总之,职业认同感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往研究主要从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或者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前人的研究并未对三个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观一直把教师当做教学任务的完成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意愿与需要[24]。随着教师本位观的提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教师本位观强调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并且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在于帮助教师完善人格,实现人生价值。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尊重教师的自我意愿、主观感受及能力水平,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人条件相结合,如兴趣爱好、知识技能等[29]。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胜任力、职业认同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把教师的发展与教师自身的知识、情感与兴趣相结合。教师职业认同涉及到教师的职业情感,而教师胜任力则涉及到了知识技能[7,9,17,27]。教师要先有知识技能,在对职业有一定的实践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对职业的看法进而产生职业认同感,因此,胜任力是职业认同感产生的基础。因此,基于教师本位观与社会同一性理论,研究拟探讨教师胜任力、职业认同感与专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可靠支持。研究假设,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胜任力,而教师的胜任力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则又依赖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只有教师对职业本身具备了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才会一如既往的坚持教师本职工作。具体研究假设如下:(1)教师胜任力、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 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胜任力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永州地区抽取城市5所,乡镇4所的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24份,回收有效问卷427份,有效回收率为81.49 %。其中男性145人(34.0%),女性270人(63.2%),年龄在20-61之间(39.23±7.81);所选取被试中学教师206人(48.2%)、小学教师221人(51.8%);省重点学校教师、市重点学校教师、普通学校教师分别为156人(36.5%)、124人(29.0%)、147人(34.4%);“中专以下”学历者24人(5.6%),“大专”学历者142人(33.6%),“本科”学历者256人(60.0%)。“绩效考核优秀”者80人(18.8%),“绩效考核一般”者334人(78.2%)。
2.2 研究工具
2.2.1 教师胜任力问卷
研究选用的教师胜任力问卷是由徐建平编制,问卷共有50个项目。该问卷有9个维度: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质、人际沟通、建立关系、信息搜寻、职业偏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另加一个测谎量表。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2-4表示符合度递增)。分数越高则表明教师教师某一胜任特质及总体胜任力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3.68, NNFI=0.85, CFI=0.96, RMSEA=0.05,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44~0.82之间,全问卷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0.94[30]。
2.2.2教师职业认同问卷
研究选用的教师职业认同问卷是由张丽萍、陈京军、刘艳辉编制,问卷共有13个项目,其中4 个项目为反向计分。该问卷有3个维度:职业精神我、职业物质我和职业社会我。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2-4表示符合度递增)。分数越高表明教师某一职业认同特质及总体职业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2.97, NNFI=0.94, CFI=0.95, RMSEA=0.06,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79-0.82之间,全问卷的同质性信度a系数为0.84[15]。
2.2.3教师专业发展问卷
研究选用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卷是由陈京军、刘成伟、王霞等人编制,问卷共有21个项目。问卷共有5个维度:专业情意、专业发展行动、专业化理念、专业问题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2-4表示符合度递增)。分数越高则表明教师某一专业发展特质及总体专业发展的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3.62, NNFI=0.95, CFI=0.95, RMSEA=0.07,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69~0.81之间,全问卷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0.88[31]。
2.3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由于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同一被试进行重复测量,因此测量中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为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一可能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选取信效度较高的问卷,三份问卷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均在0.84以上,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份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其次,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统计控制。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研究是否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探讨[32,33,34]。首先进行单因素模型拟合,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31.46, NNFI=0.82, CFI=0.82, RMSEA=0.27;之后进行三因素模型拟合,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3.37, NNFI=0.94, CFI=0.95, RMSEA=0.07。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RMSEA<0.08,并且NNFI、CFI各项指标大于0.9,三因素模型可被接受,而单因素模型不可接受,说明单一因子并不能解释大部分的变量变异,而多因子模型更能解释大部分变量的变异,因此测量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
回收完数据,剔除无效被试。将收集的有效样本数据导入spss17.0和LISREL 8.70软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强迫进入法回归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为了解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中三个变量的平均数(M)、标准差(SD)以及变量总分之间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矩阵,见表1。
由表1可知,三个变量的得分分别为39.62±3.58、40.76±8.04、87.93±11.08,均高于中数水平;三个变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3.2 教师职业认同感、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明晰三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进行进一步中介检验,采用Person积差相关计算三个变量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见表2、表3。
采用相关分析探讨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见表2),结果表明,职业精神我、职业社会我与专业发展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物质我除与专业情意呈显著正相关之外,与专业发展行动、专业化理念、专业问题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维度均相关不显著。
采用相关分析探讨胜任力与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关系(见表3),结果表明,胜任力各维度与专业发展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教师职业认同的精神我、社会我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职业物质我除与职业偏好、尊重他人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之外,与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质、人际沟通、建立关系、信息搜寻、理解他人维度均相关不显著。由此可知,三个量表除职业物质我维度之外均正相关关系显著,适合进一步的中介检验[35]。
3.3职业精神我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按照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35],分别使用强迫进入法考察职业精神我、职业社会我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首先是检验职业精神我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见表4。
根据中介变量的定义,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下列回归分析考察教师职业认同的职业社会我维度是否具有中介作用。从表4中可以看出,职业精神我在胜任力和专业发展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显著,也就是说职业精神我对胜任力和专业发展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为了使变量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根据上述回归分析建立路径图如下:
3.4职业社会我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按照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35],使用强迫进入法考察职业社会我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见表5。
根据中介变量的定义,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下列回归分析考察教师职业认同的职业社会我维度是否具有中介作用。从表5中可以看出,教师职业认同职业社会我维度对胜任力和专业发展的中介作用显著,也就是说教师职业认同对胜任力和专业发展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为了使变量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根据上述回归分析建立路径图如下:
4 讨论
4.1 关于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从1960年开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开始逐步引起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研究者从多角度使用多种方法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36,37]。教师专业发展是不仅是影响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也在学校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前人的研究大量发现,胜任力成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6,7,8,9,10]。研究结果也显示,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对专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说明当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水平越高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越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能够随着胜任力的提高而提高。教师本位观提出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个人实际条件,如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内在要求等,不仅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体优势,也有利于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内源性动力。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与内源性动力。李玉华和林崇德提出教师胜任力不仅是教师入职前考察和测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更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全程都应该积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10]。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的胜任力也会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教师专业发展从教师的创造性角度划分,可分为合格教师、教育教学能手、专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要求和条件不同,同时教师胜任力也具有发展性。因此,针对不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为中小学教师制定不同的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合理定位自身职业发展目标,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理念,实现真正的专业发展。此外,要积极开展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为中小学教师的胜任力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创造关键事件。如开展听课、观摩授课、研讨会等教学活动,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同时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探究,反思性过程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和教学经验的评定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下一步行动的构想,反思性过程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胜任力提升的精髓。
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职业认同影响个体对职业的认知,教师只有具有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才会体验到职业的价值从而进一步需求专业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前人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教师职业认同感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11, 19,20, 26,28,45,46]。与前人研究一致,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当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度越高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越好。教师的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教师职业认同感能够影响教师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教师职业认同感越高,对规范的内化程度、职业的投入程度也会越多;他们对于工作的满意感越强,工作积极性也会更高。其次,职业认同感影响教师的效能感。一名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较高,则会忽略由不良工作条件所带来的不快[38.39,40]。然后,职业认同感的程度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感。教师职业认同感取决于教师的扮演的多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协调性越好,认同程度越高[46]。最后,教师职业认同感能够影响教师工作压力,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感能够显著预测教师离职倾向[41]。总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影响个体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42]。通过进一步对各个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职业物质我与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以及专业发展都不存在显著相关。教学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以及外部内化动机构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构成了外部动机,这说明把教师职业当做赚钱的手段的教师,自身的发展是由外部诱因驱动而不是内在需要。他们仅仅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赚钱的手段,因此要注意引导中小学教师形成外部内化动机,使其认识到教师行业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而不仅仅是获得外在的薪酬和奖励的途径[43,44],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中小学教师不断形成自我激励,从而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供内部动力。
4.2 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机制问题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如教师的职业认同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26];可以通过培养教师胜任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7]。因此基于社会同一性理论与教师本位观,通过实证的中介效应分析进一步探究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在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直接的中介作用。根据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胜任力与专业发展之间中介效应显著,教师职业认同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职业认同对胜任力与专业发展的中介效应量为0.152,总效应为2.03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50%。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是胜任力对专业发展产生影响的比较重要的原因。因此在无法短时间难以提高教师的胜任力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领导和学生以及家长对于教师的尊重以及教师的社会支持度去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随着教师本位观的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探讨胜任力、认同感等个人特质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影响[1,4],今后的研究应当密切关注教师胜任力对专业发展的影响,并深入考察职业认同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教师如果能够较好的胜任本职工作,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会更高,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胜任工作却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那么则会影响其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积极性;如果胜任力水平欠佳,但是对于教师这份工作充满热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积极寻求自我发展来胜任力本职工作,从而积极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鉴于此,可通过如下方式不断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机会的开展不同的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的教育规律。同时帮助教师培养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能力,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能力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要放在优先培养的地位。其次,提高中小学教师入职门槛,在教师招聘过程中要加强对职业认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以便于把具有强烈教师职业意向、职业价值观端正的教师引入教师队伍。最后,根据激励理论,要不断引导中小学教师把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让教师体验到教师职业是自我价值的实验途径,从职业本身获得乐趣。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塑造良好的工作、人际与学习氛围,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5 结论
5.1 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中小学教师胜任力与职业认同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预测变量;
5.2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胜任力、教师专业发展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短时间难以改变中小学教师自身胜任力的情况下,可以部分通过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来改善自身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卢乃桂, 钟亚妮.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2: 71-76.
2.Evans L. What is teacher development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02, 28(1): 123-137.
3.Little J W.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climate of educational reform.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993, 15(2): 129-151.
4.Day C, Gu Q. Variations in the condition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ustaining commitment and effectiveness over a career.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07, 33(4): 423-443.
5.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1): 1-4.
6.姚恩菊, 陈旭, 韩元亚. 胜任力和应对策略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 103-108.
7.曹中秋.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文教资料, 2013, 13: 105-106.
8.张雷.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思考. 教育与职业, 2009, 27: 56-57.
9.何茜, 孙美花.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159-162.
10.李玉华, 林崇德. 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 辽宁教育研究, 2008, 1: 105-108.
11.罗杰, 周瑗, 陈维, 潘运, 赵守盈. 教师职业认同与情感承诺的关系: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3): 322-328.
12.Joseph D, Heading M.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Moving from Student Identity to Teacher Ident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0, 35(3): 75-87.
13.Merseth K K, Sommer J, Dickstein S. Bridging worlds: Changes 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of pre-service urban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008, 35(3): 89-108.
14.Timo t uk I, Ugaste A.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0, 26(8): 1563-1570.
15.张丽萍, 陈京军, 刘艳辉.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编制. 当代教育论坛: 综合版, 2011, 9: 10-12.
16.Allen N J, Meyer J P. The measurement and antecedents of 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1990, 63(1): 1-18.
17.Vanden, B. R. Teacher’s meanings regard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2, 72(4): 577-625.
18.李永鑫, 李艺敏, 申继亮. 教师的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52(2): 118-122.
19.Lamote C, Engels 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0, 33(1): 3-18.
20.McNay M, Graham R. Can cooperating teachers help student teachers develop a vision of education? The Teacher Educator, 2007, 42(3): 224-236.
21.Schepens A, Aelterman A, Vlerick P.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between being born as a teacher and becoming one. Educational Studies, 2009, 35(4): 361-378.
22.Walkington J. Becoming a teacher: Encouraging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dentity through reflective practic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5, 33(1): 53-64.
23.王鑫强, 张大均, 曾丽红.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6): 120-127.
24.魏淑华.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 2008.
25.Beijaard D, Verloop N, Vermunt J 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0, 16(7): 749-764.
26.Coldron J, Smith R. Active location in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99, 31(6): 711-726.
27.Sachs J.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peting discourses, competing outcome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001, 16(2): 149-161.
28.蒲阳. 不同职业认同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特点. 当代教师教育, 2013, 6(4), 36-42.
29.宋广文, 魏淑华. 论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研究, 2005, 26(7): 71-74.
30.徐建平.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31.陈京军, 刘成伟, 王霞.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卷的编制. 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2014, 8: 4-8.
32.Malhotra N K, Kim S S, Patil A. Common method variance in IS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a reanalysis of past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2): 1865-1883.
33.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 Y, et al.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5): 879-903.
34.周浩, 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6): 942-950.
35.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心理学报, 2004, 36(5): 614-620.
36.Grogan M, Andrews R. Defining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02, 38(2): 233-256.
37.Rice E H. The collaboration proces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results of a meta-ethnography.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2, 53(1): 55-67.
38.Moore M, Hofman J E.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Israel. Higher education, 1988, 17(1): 69-79.
39.Kremer, L., & Hofman, J. 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burn-out. Research in Education, 1985, 34, 89-95.
40.魏淑华, 宋广文. 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探新, 2013, 32(6): 564-569.
41.Gaziel H H. Sabbatical leave, job burnou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among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995, 14(4): 331-338.
42.张敏.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29(2): 77-81.
43.Harter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mpetence, affect, and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within the classroom: Processes and patterns of change.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A social-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1992, 2: 77-114.
44.衷克定, 申继亮, 辛涛. 小学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2(8), 27-32.
45.宋广文, 魏淑华.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1): 80-86.
46.王晓春, 甘怡群.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5): 567-572.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ediating Rol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Yang Huilan1 Zhan Ningning2
Chen Jingjun3 He Xianyou1
(1 Psychology Appl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2 School of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3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