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采购监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不但医院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而且的各项制度建设也逐渐完善起来。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在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改善医院的财务管理,我们要切实加强财务的内控制度建设,从而促进医院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医院 财务 内部控制制度 构建 完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各项制度能够确保正常运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在财务的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医院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积极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积极向前发展。
一、当前时期在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相关局限性
1.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根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医院中会计机构的负责人应当要具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如果按照相关的岗位分工,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不应当仅仅进行会计核算,同时还要协助医院不断发展医院的业务,并且能够在重大的建设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各个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需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和苛刻。
2.财务预算编制不够完善
作为一种事业单位,医院中相关主管部门编制的财政预算在内容上只是大体性的、粗略的,在医疗市场的竞争状况、管理机制以及医疗水平等方面都缺乏成熟的考虑。因此,这样的财政预算编制难以对医院的经营管理目标、医院的发展战略以及医院的其他重大决议产生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医院的发展也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如何在医院中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1. 强化对医院中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应当要在医院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货币岗位责任制,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批准授权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明确不同岗位以及不同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医院中的主管财务领导可以审批医院业务中的出租车费、招待费以及相应的食品支出。对于医院中的收费、财务和住院收入一定要做到及时入账、日清日结。并定期对医院中的资金货币进行检查盘点。而对于医院中相对重要的资金货币业务要能够坚持实行审批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对于医院中那些比较有价值的票据和有价证据,要能够重点检查保管、使用、购买的手续是否健全,还要注意在相关管理方面是否存在一些漏洞。
2. 不断降低医疗成本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医院中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积极从价格方面开始不断降低各种采购物资的相应价格,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医院药品的医疗成本。对于医院中那些没有采用公开招标的卫材、低耗品以及其他材料医院要至少提供三家单位的物资报价,同时医院中的询价员要积极进行核实和检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参考价格,然后再由医院中的采购员进行采购。对于能够进行公开招标的相关药品和固定资产,采购部门应当要向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价,并对这些报价进行相互比较,这样就可以避免采购中的暗箱操作。要努力使整个采购过程变得更具有透明度,同时还要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每个月还要定期对医院库存的卫材、药品以及其他物资进行清查和盘点。从而避免药品管理中的混乱现象。
3.在医院中实行多样化的预算编制
医院要进行相关的业务预算应当要以上一个年度的相关经营活动为基础,同时要确保经营活动符合实际情况。比如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方法都可以将相关的预算指标进行分解,并量化到医院中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科室。在医院中所进行的所有活动和所有业务都应当按照预算指标来执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应当由预算的执行单位向上级提出书面报告和申请,经过医院的相关决策机构审核通过后再执行。一定要按照公正、公开的原则对预算的相关执行状况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与奖励机制,这样便能够确保医院年度预算的顺利完成。
4.通过财务审核完善财务的内部控制
财务审核是医院财务内控中一项重要工作,它为医院整个财务运营做出有效的财务信息。常规部门如收费、挂号处要内审,招投标、基建项目、采购等也要进行内审。进行审计工作时要充分掌握医院内控制度,研究内控制度是否存在不完整性。住院处收入日报表根据银行缴款单来复核,例如,固定资产、材料出入库账目,做到日清日节现金,还要完善流动资金款项。财产清查发现的记录与实物款目不符的,要按照规定严肃处理。通过财务审核完善财务的内部控制,可以对财务活动的不足进行有效改正,恢复失真财务信息,医院领导还能根据建议进行财务决策。
结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重大改革。在新时期,我国的医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为了保障医院财务的正常顺利运行,我们要在医院中完善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医院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宝玲.浅析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国外资.2011(10).
[2]夏薇.建立和健全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措施探析.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4).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院校只有不断探索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一、准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提
高技能人才在人才范畴中层级较高,是在生产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
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就是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应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准备,为训练职业能力作准备,明确围绕职业岗位工作实践进行课程和组织实施的思路。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一是优化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离开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应尽量与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衔接,否则会出现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缺失或不完整。二是定向选择。课程内容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三是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后,应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这一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方向的。四是合理排序。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合理排序,因为知识与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保证其自身体系和逻辑关系完整的前提下,使知识与技能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合势,发挥合力。
三、教学做一体化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
独立学院需要结合学习领域、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将岗前培养、岗上训练、岗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积极探索“做中教、做中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策略上,突破过去理论课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向的交互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突破过去实践课教学中的单一解说式、参观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种与提高实践能力有关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诊断式教学、操作指导式教学、演练式教学等。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实训教学、模拟环境教学、情景再现教学等,突出对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与考核力度,达到实践教学内涵深层化、内容特色化、过程个性化和体系规范化。
四、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实际情况,内外结合,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的方针,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致力于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请进来”指与行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送出去”指将独立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送出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府进修,提高学术水平,或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传帮带”就是要薪火相传、以老帮新、以强带弱。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加强对新引进年轻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教师的培养。
五、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
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立项中明确提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除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硬件条件外,管理制度建设、监控考核方式、实训大纲制定、职场环境建设等软件建设内容也需要严格项目申请、组织论证、产品遴选、验收把关等环节。项目立项之后,进一步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通过项目进度检查、阶段检查推进、过程环节调整等工作,严格掌握项目进度、变化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控,保证项目正常进行。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通常通过各种关系或者是科技服务,唤起企业的合作热情,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合作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
参考文献
[1] 郑健龙.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育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2] 黄立志.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0).
[3] 郁培丽,田海峰,杨雪.产业结构对创业人员活动影响的理论与实证探究[J].管理学报,2012(6).
关键词:专业结构 调整优化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210-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旺盛,很多大专院校纷纷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相关专业学科,其中比较火的学科是艺术设计专业。就业范围应用广泛,但高校学生缺乏市场竞争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理论应用较强,但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着手较慢,因此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结构调整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结果调整需要进行多学科、多视角的审视,将创造性思维方法引进教学,在创新意识指导下,从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和研究,突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探索既具有独立院校特色又符合艺术设计办学规律的创新型教学思路和方法,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专业结构在一个学校内反应了人才培养方面对经济社会和市场需求发展的相适应程度。其是否合理体现在一个专业的设置上,文化活动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分化是专业设置的结果,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对专业建设上进行调整,使其培养出的人才可以独立从事经济社会的活动。为迎合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在艺术设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建设方面进行研究如下。
1 建立合理的艺术设计学科结构
为拓宽专业面,实行广泛培养,在课程方面应该形成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贯通。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开展人才培训平台,对一个需要长期发展的大学院校的发展及其重要。因此,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和领导的核心,是决定学校的主要特点和水平。独立学院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依靠于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发展,片面追求数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这样一个转变的追求。因此,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和领导的核心,是决定学校的主要特点和水平。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优化专业结构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的,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导致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院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这一中心,广泛的研究,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开发新的专业,通过不懈的辛勤努力,使所有的专业毕业生,以适应经济发展与市场的需求为基础。
其次以就业为主方向。毕业生成功就业,专业设置,调整是不是合理为调整服务的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并改造传统专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旧的和新的专业的互补性,合理性的结合,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就业率。最后,基于能力的培训人员应该有很强的能力去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专业的调整优化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以增强操作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2 艺术设计专业调整从建立教学实验室、实践基地及材料工艺考察中心方面进行
设计不同于美术作品的创作,设计在表现艺术风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功能。否则即使设计的图纸画面如何精美而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也只能是一张废纸。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根据这个特性,并制定对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法,最重要的目的是教学实践方面的培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先进的设计思想,熟练的设计手段,还要熟悉各种材料,技术和应用科学和技术在设计中,以及社会责任感也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所要有的。这些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在此基础上的理论教学,使实践教学内容,充分渗透到设计教学的各方面,以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能力。设计教育教学上通常是先理论教学再实际操作安排作业。在课堂完成作业,作业形式为一套设计作品。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及时让学生去获得大量的书籍,资料上的知识,并观看好的设计作品,在设计咨询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内容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但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代替学生实践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虽然课堂理论教学和质量保证不仅丰富了信息内容和专业类的认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在专业设计中的应用设计方法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实战水平。其次,没有对材料的认识,不了解最新的工艺技法,不清楚各造型要素、方式手段对设计设计的影响和制约,怎么能保证设计工作,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在书本上的知识是解决不了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建立教学实践的实验室、实习基地材料,工艺调查中心,并结合实际应用性的设计教学环节,使的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认识艺术设计阶段过程及技术难点并快速提高,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独立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
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学生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站稳脚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学院通过各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采取用思想教育感化、教学内容渗透、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环境陶冶、将素质教育内化于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等各个环节。同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开展学生智力、眼界的开阔来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系统教学研讨会,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营造氛围,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的灵魂。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奠定基础。
创新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改革也是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它是学校的可待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大方向,从增强学校发展能力的角度引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从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密切关注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态势。
通过强化艺术设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高校艺术专业全面发展,提高培养专业人才,实践性人才,建设拥有实践教学基地,使得学院与企业更加密切,让大学生们能更快进入企业,更快为社会服务。培养具有良好艺术修养、人文精神和创造性以及科学思维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应用性实践教学研究就是基于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实践教学不充分,以及该专业特殊性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变革。是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最终培养未来的设计师,以较高的理论造诣和实际设计能力等优势的设计师,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将极大地促进专业学科的建设,使环境艺术专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与财、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要从强化教育入手,采取多种举措加强廉政建设,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注重经常性,做到警钟长鸣。我们及时学习传达医院和纪检委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定期学习党纪法规和采购工作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警示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注重针对性,我们除进行专题学习外,还组织了针对性较强的学习讨论,深刻理解文件精神,牢记文件中的各项要求。三是加强设备处的监督制约,自觉接受审计、纪检和群众的监督,设备处不但接受审计、纪检的工作监督,还主动接受群众及生产厂家的监督,针对设备购置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让群众提意见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堵塞漏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通过找问题,完善制度,严格程序,规范行为,提高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中思想道德防线,提升采购人员的内控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努力形成 “不想、不能、不敢”的氛围。“不想”靠教育,提高觉悟增强自觉性;“不能”靠制度,加强监督机制;“不敢”靠严惩,克服侥幸心理,明白伸手必被抓的必然性,从而提高了采购人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体制。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是做好反腐败工作的基础,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仪器设备采购工作,部署加强风廉政建设落实到设备采购的具体工作中去,充分发挥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成立医科大学总医院设备专家评审库,医科大学总医院仪器管理委员会:院长任组长,相关副院长进入该委员会,并任副组长,主要成员由设备处、财务处、医务处、科研处、纪检处和审计部门等主要负责人担任,并明确了分工和任务。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系,为做好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和领导保证。
三、加强制度管理严格程序
加强制度管理,严格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行招标管理程序,属于政府采购目录下的商品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制度,积极编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为了加强我院固定资金管理,依法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及天津市财政局相关文件,编制出适合我院的设备管理程序文件既:“购置设备申请程序”“购置设备审批程序” “购置设备采购原则” “购置设备审批权限”。为了规范监督管理,规范采购行为还制定了:“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和经办人行为规范”“设备采购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制度”“设备采购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程序,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认真规范采购行为,必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择优的采购原则,用管理制度约束腐败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加大了对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监控力度,努力做到规范行为有依据,严格程序不变通,执行程序不走样,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规范医院设备招标采购评标方法,堵塞腐败案件发生
规范医院设备招标评标方法,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抑制招标采购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堵塞腐败案件,使医院设备招标采购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优化、透明,净化医疗设备销售市场,提高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的组织、管理、实施和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廉政建设。
规范医院设备招标评标方法内容:1、确定评标原则:医院设备招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医疗设备采购招标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体现招标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择优” 的基本原则;坚持功能优先,价格合理,不保证中标的原则;在选择商家时,以生产厂家优先,其次总销售商的原则;评标过程中统筹兼顾综合分析的原则;评标委员会的组建要遵循科学、公正、严谨的原则。2、规范评标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规范医疗设备采购招标,从程序上规范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使医疗设备招投标工作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医院设备采购招投标全过程活动必须在医院审计、纪检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审计、纪检部门将严格按照“医疗设备、耗材招标采购监督条例”执行。3、量化评标指标:医疗设备采购招标中的评标因素主要包括投标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资质、业绩、售后服务和信誉等,因此要对设备企业生产实力、资金情况、技术质量、经营实力、价格因素综合分析,合理划分各因素的分值比例,这是评标工作的关键。4、制定评标方法考虑的因素:技术性能配制、运行费用、保修期后的维修费用、备品备件提供的能力。5、评标纪律:严格规定在评标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参加评标的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标纪律,堵塞设备采购评标中的漏洞,降低腐败案件发生。
五、建立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
做好医院设备采购工作中的反腐败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任务,要坚持常抓不懈,要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医疗领域的商业腐败问题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与建立健全医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起来,与医疗服务秩序、严格医院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对存在的问题,通过逐步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建立防控医院购销领域抵制商业腐败的长效机制, 制度反腐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制度反腐,意味着不仅要通过制度惩治腐败,而且要通过制度预防腐败,预防腐败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做保证,建立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审计、纪检监督检察制度,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制度,设备招标评审制度,设备采购责任追究制度等,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些制度,并让这些制度切实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在设备采购运行的各个环节,有效地预防和反对腐败,不断铲除商业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六、今后任务、方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经常性的举办参观学习各种类型的警示教育,提升责任意识、内控意识、风险意识和监督意识,提高廉政建设意识和反腐败的能力,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采购机制; 现状分析; 改革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管理暴露出了越来越多体制上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医院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院采购机制是目前医院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采购机制的改革是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医院自身生存能力、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必然要求。
一、医院采购管理机制改革的意义
首先,医院采购机制的改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医院自身生存能力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医院每年的采购总额约占收入总额的60%以上,如果除去财政补助,那么每年的采购总额约占收入总额的70%左右。
其次,医院采购机制的改革是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要求。目前我国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已成为一大社会顽疾。在降低医疗费用的大趋势下,要求医院必须从采购环节入手,开源节流,降低采购价格和成本,在保障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再次,医院采购机制的改革是反商业贿赂的要求。当前我国医院的采购机制很不完善,普遍漏洞较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2006年全球腐败年度报告》指出,各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公共支出由于腐败而造成的损失一般占公共卫生支出的5%。防范医药购销领域的贿赂行为已成为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之一。
二、医院采购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医院采购管理机构和人员安排
由于医疗系统本身的特殊性,目前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采购职能根据物品的属性大致归属于总务、设备、药剂等部门。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采购团队通常都由非专业采购人员组成,专业水平、谈判能力、综合素质低,无法适应当前医院采购工作的需要。在职业道德方面,采购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从事医院库房会计岗位的人员学历也普遍偏低。
(二)医院采购预算机制
在我国,医院属于事业性单位,其预算的制定受政府财政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指导、管理和控制。医院的年度预算基本上是按照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编报,预算不能反映医院下一年度资本性支出、经营及财务的真实情况。作为医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预算也只是根据历史数字的匡算,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医院采购决策机制
物品采购计划由各库管按照历史数据,预测出物品消耗量,数据的来源主要依靠各库管主观经验来估计。通常,药品按照门诊和住院用量来决定,医疗耗材按照各病房的预计耗用量,办公消耗性物资按照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来采购。对于科室临时需求的,一般按照各部门的申请采购。设备的采购根据科室业务提出要求,设备部门批准后报请主管领导或院办公会批准后采购。
(四)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制度
随着各地卫生系统集中采购功能的不断深化,绝大部分省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其所管辖医院实行了药品统一集中招标采购,非集中招标药品一般经医院药事委员会集中评审后采取议标等方式确定供应商。对药品、器械、设备等物品的供应商,绝大部分医院尚未进行管理或者实质性的管理,即便已经开始管理的医院,由于物品采购部门的不集中、评价标准不统一,很难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也无法对供应商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五)医院采购内部控制与监督
公立医院的采购管理工作形式上比较完整,但从各医院的实践来看,剔除医院自身的特性外,其制度仍然无法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多数情况下采购管理部门拥有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审批、采购、验收、库房管理与发放、付款计划的制定等一系列权力,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同时,医院普遍缺乏对采购主管部门和采购活动的监督,即使有一定的监控机制,基本上也都是事后监督,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能行之有效地保护医院的经济利益。
三、公立医院现有采购机制的弊端及其产生原因
(一)医院采购职能部门设置不合理导致管理混乱、采购效率低下
我国多数公立医疗机构物品采购的权力分散在多个部门,属于主体分散的采购方式,不利于医院领导层的统一控制和决策。各部门的采购职能没有予以科学、合理的界定,导致采购范围交叉,必然不利于采购资金总额的控制,引起采购管理的混乱。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加大了采购资金占用量和医院运营成本
当前公立医院普遍没有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的年度采购预算,项目采购也不例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缺失,导致物品的消耗没有控制指标,消耗性支出没有目标成本,一切均按实际耗用量采购,采购的随意性较大,因而也就无法控制采购成本。没有依据,那么采购什么,采购多少就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
(三)内部控制与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容易滋生商业贿赂现象
由于采购主管部门通常都掌管着医院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审批、物品的采购与验收、管理与发放等权力,采购渠道不公开,采购方式不透明,缺少内部约束机制,极易滋生一些腐败行为。医院大约占有90%左右的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的市场购买力,按照市场流通的法则,其获得的物品采购价格必然会低于市场零售价,但事实是医院的实际采购价格往往高于市场。
(四)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采购流程不合理,采购风险失控
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管理不善,必然会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如在物品试用方面,多数医院的管理就比较混乱。一些医院为加强采购工作,实行招标采购,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暗箱操作严重,公开招标流于形式,采购风险有增无减。
四、改革医院采购机制的建议
本文认为,医院必须整合所有采购资源,重新规划,成立集中的专职采购部门,采用集约化采购管理模式,统一事权,集中采购。集约化采购模式是采购管理的内在要求,其优点:一是有利于集中管理供应商;二是便于实行对采购资金的统一管理;三是有利于实现采购预算控制,做到合理采购;四是便于与兄弟医院的集中采购部门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形成规模采购效应。具体来讲,应在以下方面作出改进。
(一)改革现有的采购管理组织
成立集中采购部门是医院进行采购管理、节约采购成本的关键,也是实现医院成本管理目标和宗旨的必要手段。为了降低采购价格,整合采购资源,公立医院应尽快成立科学、高效的集中采购机构,构建科学的医药物流供应链,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同时,要成立采购决策部门和采购监督部门,统一行使医院重大采购决策和采购监督职能。如成立采购管理委员会和采购监督委员会。
(二)构建网络化采购预算管理模式
通过提高医院决策者、管理层对预算的认知程度,建立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专职部门以及预算责任网络为医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审查、研究、协调各种预算事项。实行预算责任单位与预算专职部门相互监控的方式,使它们直接具有内在的相互牵制作用。预算专职部门应直接隶属于预算管理委员会,以确保预算机制的有效运作。
(三)建立健全各项采购管理制度
为确保采购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保持采购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成立集中采购部门的同时,必须明确采购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按照科学、合理的采购流程,建立健全与采购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达到监控的目的,又要保证流程合理、有效,从而提高采购效率。此外,还必须尽快建立评价供应商的制度和标准,建立供应商的电子档案,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
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大大降低采购风险,有效预防不良采购行为和商业贿赂现象。在采购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对采购价格、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数量、供应商的控制。因此要建立采购计划权、价格控制权、市场采购权、质量验收权、资金结算权相分离的内控机制。在库房管理部、综合采购部和财务部门之间形成“管计划不管采购,管采购不管结算”的制约机制,实现对采购订单信息流、实物流和资金流的全流程跟踪,增强采购透明度。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通过预算、请购、订购、招标、合同、验收、结算等环节来严格加以控制。此外,为加强物资核算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委派制。
(五)引入“适时制管理(JIT)”模式
采用适时制管理,即只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量,采购需要的物品,零存货是JIT的最高目标。JIT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在提高整个供应链对需求的响应时间、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实行按需及时供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医院的采购管理应引进“适时制管理(JIT)”模式,加强医院存货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加强采购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为了提高采购员拒腐防变的能力,防止其走向犯罪的道路,首先要打造一支责任心强、职业道德良好、谈判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采购团队,然后定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按期进行岗位轮换。
(七)加快开发网络采购系统
不断优化物品采购流程,适时开发网络采购系统,实现采购业务的网络化运作,确保采购活动公开、公正和公平,加大控制力度,提高交易透明度,减少流通环节,提高采购效率。如适时采用网上竞价(E-Biding)系统,通过充分竞争的环境,把价格和服务的底线推到循环竞争的极限。
公立医院采购机制的改革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使其沿着制度化、标准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实现采购活动的阳光作业。
【参考文献】
[1] 严伯荣.加强医院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J].中国卫生资源,2005(4).
[2] 马金华,徐东梅.JIT存货管理与传统存货管理的对比分析[J].物流技术,2004(8).
[3] 朱宇,王景军.新疆公立医院采购支出与付款内部控制研究[J].新疆财经,2009(5).
[4] 倪树业.医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5(1).
[5] 张兆恩,汤海燕.医院采购活动控制的方法[J].卫生经济研究,2004,23(12).
[6] 王岳.刍议美国药械集团采购组织对我国医院采购模式的启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
[关键词] 医疗设备; 招标采购; 矛盾冲突; 监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37
[中图分类号] F812.45;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076- 01
针对医疗设备院内招标采购活动实施监督,以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医院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廉政建设是近年来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在医疗设备院内招标采购活动中也存在一些流程操作上的矛盾冲突,对招标采购活动的最后结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医院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盲区和短板,本文就此试作探讨。
1 医疗设备院内招标采购中存在的矛盾冲突
1.1 技术先进性与经济适用性的矛盾冲突
医疗设备采购一般是按照临床需求和财务预算来制订购置计划的,但若在成本核算不到位的情况下,临床科室在申报采购项目计划时往往存在着“宜多不宜少”和“求全求优”的片面认识,未能从客观实际去考虑科室发展的定位、服务对象的主流性以及科室业务能力的实际水准,没能考虑到科室设备的配套性与适宜性,主观上在一定程度扩大了过度消费的采购需求。
1.2 采购计划临时性与规划性矛盾冲突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每年面对的采购需求面广量大、情况多样。而一些科室未能清晰构建出科室建设的发展规划,往往会出现面临专项检查时突击采购设备的现象,导致临时性采购计划,甚至无计划采购、违规违纪采购。采购计划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中招标采购的效益,既增加了采购成本,也给设备采购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1.3 设备专业化与专家局限性矛盾冲突
由于医疗设备涉及多学科,品种繁多,差异性大,在抽取院内专家做评标评委时往往存在专业不对口或工作时间上不能保证的局限。有的时候还存在有的专家虽有专业知识但缺乏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导致评标过程分不清问题的实质,抓不住问题的重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和质量。
1.4 低价中标与品质保证的矛盾冲突
医疗设备评标时,许多医院为了节约成本似乎对价格因素有更大的倾向性,更侧重于考虑最低价。这样的评标办法会导致有些投标公司采取“低价竞标,深挖陷阱”的策略,以低价格进行投标,却又在中标后另提要求,或在售后服务上得不到及时响应,无形中提高了成本。这样评标办法还对一些优秀的投标公司造成了障碍,使一些功能更强大的设备难以入围,影响了临床科室在更高层次上的追求。
1.5 监督重点与监督盲点的矛盾冲突
目前医院监督部门受制于人手不足和专业知识局限,在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的监督上更多的是集中于招标过程中的开标、评标环节,未能做到全程监督。而对招标前、招标后其他可能影响到招标结果的环节,如投标人的引入、招标文件的编制、后期履约验收等则存在监督盲点,使得监督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对招标采购的风险识别存在一定障碍。
2 完善医疗设备院内招标采购活动的思考和对策
2.1 加强设备采购规划,把握立项原则
科学规划全院医疗设备配置需要医院管理者在确保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发展特色的思路,明确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医院品牌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医院发展的立项原则,强化全院设备采购规划,推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确保设备立项计划的规范性、严肃性、准确性,避免随意计划,以及可能因计划不当造成的浪费。
2.2 建立设备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标前评估
设备管理部门应主动搜集积累各类产品的市场信息,建立起较完善的供应商信息库,掌握技术质量标准,了解产品市场价格,为设备采购的立项、预算、选型以及招评标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1]。尤其要对医疗设备的引进做好充分的标前评估,在满足全院采购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合理配置原则,坚持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实用性并重,推行阶梯式配置选型,最大可能地发挥医疗设备的功效。
2.3 加强对专家的管理,提升评标效率
在目前情况下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与专家知识面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可回避,因此,进一步细化专家的专业构成,建立起由临床应用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构成的合理的院内评标专家队伍是有效途径[2]。同时,还要明确专家库管理办法,加强对专家的学习和培训,确保专家评标时的知法执法。
2.4 完善评标办法,确保评标质量
采用不同的评标办法会得出不同的评标结果,对医疗设备的评标方法要充分考虑合理性、适用性、针对性。如对临床科室未有特殊要求的一般通用型医疗设备,因其产品的成熟性及普遍性,挑选余地较大,可以充分考虑价格因素,采用低价中标法;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大型专用设备,既要考虑设备的档次和知名度,又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售后服务等,更适合采用综合评议法[2]。只有在听取临床科室需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论证,才能做到对评标办法最终确定的成竹在胸。
2.5 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强化监督效能
招标采购活动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工作,它要求监督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能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采购操作程序。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内部招投标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升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政策水平、法律水平、业务水平,避免监督盲点,提高洞察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疗服务 内部控制 医疗成本
一、医院内部大额成本消耗的部门
一般情况下,医院内部有一些成本消耗特别大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也是内部控制最为薄弱的地方,主要是药品耗材采购环节,大型设备购置项目,大型的修缮项、基建项目,以及三产单位的运作等等,在下文,我们将详细的对每个项目进行分析,以及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药品及耗材采购成本
医院的药品采购有着完整的流程,其采购的方式是不可轻易更改的。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医院药品采购的流程:药库形成采购计划书――药剂科审核采购计划书――提交到采购办公之审核签字――主管院长签字――采购计划书提交有采购领导小组或药事委员会研究批准――采购――供应商最后凭入库验收清单与发票与医院结算。这个采购流程看起来很完美、很合理,但是仔细看来的话就会发现,采购计划书里只有各级领导审核,缺乏了体制外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缺乏主要的监督管理机制,采购人员在采购药品及耗材的时候,凭关系,重视人情,轻视原则,暗箱操作,更有甚者收回扣,行贿受贿,把损失都嫁接到医院成本上。
(二)大型设备的购置问题
医院的大型医疗设施采购和药品采购一样也有具体流程,大体就是主管院领导为最终决策者,设备科是采购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主要从事采购工作。虽然很多大型的设备有政府监管下的集中采购,但是设备的使用者,包括临床医师是技术参考的制定者,财政部门或医院的财务部门主管预算和收费标准,内部审计部门也会监督整个采购活动。这种配置和药品采购相比完善和科学了很多,尤其是加入了监督部门,表面上看是透明的,公开的,但还是存在着人所不知的弊端,首先是申请采购的科室在采购的时候有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会很严重的影响采购科的采购方向,就算是通过政府采购或者是招投标制度也不免会受其左右。其次设备科是采购的执行者,但是设备科中不具备专业性的知识,他只是从设备的质量和价格来决定采购的设备,对设备的性能和效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所以导致医院在采购过程中大量出现需要设备更新的“隐性”指定公司,指定品牌,对设备有明确限制的情况,然后让设备科的工作人员直接购买这些器材,导致设备科在采购过程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或使得医院对大型器材的采购不能获得对医院有利的价格,导致大型器材的价格虚高,这种情况下,科室的专家和供货商都得到了利益,造成的损失转嫁到医院上,使医院成本的消耗过多增加(且是没有必要的消耗)。
(三)大型的修缮和基建项目对资金损耗大
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在不断的提升的同时,医疗环境及容量也要改善。根据这一需求,医院的大型基建项目和修缮项目也不断的提到日程上来。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对基建修缮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做的不到位,导致医院基建和修缮项目成为了对医院资金损耗巨大的项目。
医院的修缮和基建缺乏有效地管理机制,不能准确的对修缮和基建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对工程的跟踪执行审计工作也有些滞后,因为当前的医院审计制度是对项目完工之后进行执行审计,对项目进程中审计不太及时,医院说到底是服务类型的部门,对这方面不是太擅长,所以监督和管理也不到位。同时审计工作不够到位也是导致对修缮和基建项目管理不完善的原因。这种情况下,由于对医院的基建和修缮项目缺乏足够的监督和管理,审核制度也不完善。导致项目开展过程中极容易出现问题,对医院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使得医院的资金在这方面成本消耗增大。
(四)医院三产单位的运作造成资金损耗
医院为了解决资金来源和盈利,现在大多都会发展第三产业。医院开展第三产业项目,本来是为了发展经济,增加盈利,但是在第三产业的开发过程中过度依托医院,不能实行真正的企业市场化运作。往往只是表面上的盈利,实质上却是处于亏损的状态。而这些亏损最终都会转嫁到医院的成本上。
二、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医院进行内部控制对医院来说是一件相当大的事情,且要慎重对待,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至为关键的。由于目前医院内部存在着机构重叠设置、财务管理能力减弱、管理层次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优化医院内部的组织机构,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想要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的控制环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第二是加大对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的监管力度。
提高医疗卫生费用的投入比例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负担,加快医院的医疗制度改革。然而对于监督管理机制的加大,其作用效果就更加显著了,像药品及耗材的采购,大型设备的购买等方面造成的成本消耗过大、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为了加强财务管理,还可以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来优化组织机构,加强对医院内控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对比较敏感和重要的岗位进行定期的轮换,找出岗位出现的问题,同时避免滋生腐败。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组建专职的内部控制团队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行。在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成果、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应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加强会计人员对内控的认识,定期培训内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加强医院内部的控制。
(四)加强医院的风险控制
医院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要控制所意识到的风险。但是像医院的大型基建和修缮项目,就对风险的预测不足,因此要加强医院的风险控制。建立有效地风险评估系统,认识到医院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所造成的风险。着重加强对医院风险的持续性,病人的安全,以及医疗风险的控制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风险控制工作的重心。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风险和漏洞。根据医院的风险特征,形成一套科学的预警系统,对医院各项活动都能做到动态管理,及时规避风险。
三、结束语
医院的内控系统在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提高会计系统的信息质量,有效地推进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减少经营中出现的风险,减少医院内部的资金消耗,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建立现代化的医院,优质高效的完成医院的运营目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孟飞.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1
[关键词]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为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障公立医院正常履行职责。固定资产作为公立医院运行的基础,是医院资产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够,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既涉及会计知识,又涉及财务管理、管理学等知识,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水平。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要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资产管理长期缺乏监督和控制。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转的需要,更是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实现公立医院持续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研究和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我国固定资产管理理论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公立医院基本建立了资产管理部门或管理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有了管理部门,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格局,但是从实践来看缺乏考核和激励机制,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有关职能科室于一些共同管理的资产缺乏有效沟通,制度落实执行不到位,仅仅是挂在墙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存在重视采购,管理松散的问题,往往是忽视了固定资产的有效搭配和集中使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院资源的浪费。资产清点、盘存制度不健全,部分公立医院根本不进行资产的盘点和清查,按照管理相关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每年必须清点一次。部分公立医院只是账上有资产,实际资产有多少,根本不清楚,固定资产借用、挪用等问题较为突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科学
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对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会计准则之前,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不显示任何的折旧,只是反映资产的原始价值,部分固定资产已经处于报废阶段,只要不报废就在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数值过大,实际资产不符,账实不符较为严重。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国家财政部门要求要对应提未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然而大部分公立医院仍对原有资产未进行折旧计提。在固定资产发生损耗或因为技术创新部分资产陈旧或者其他原因发生减值的要计提减值准备,并且计入当期损益,会计核算要本着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是部分公立医院由于工作繁杂,并为计提减值准备,不能充分估计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或因素,没有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原则,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混乱、维护不及时
在公立医院中,由于对资产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是注重医疗水平,忽视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对固定资产多头无序管理,财务科管理会计核算和入账,资产管理科管理资产的日常维护和入库,各科室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各科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无专人负责,责任不明确,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的入库、保管和使用缺乏明确的责任人,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管。部分固定资产长期闲置,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四)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滞后
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受到各种体制、思路、机制、技术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使得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总是停滞不前,在信息化管理领域总是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解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很难提升。信息化建设硬件不足,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开展较晚,使得技术设备常常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各种快捷、高效、低成本的业务管理方式无法展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建设在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
(五)固定资产采购程序不够规范
虽然我国公立医院统一实行了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和阳光采购,但是一些医院在采购程序和方式上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一些医院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违纪违法的问题频发。固定资产采购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有市场监督和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内部监督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能形成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出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国家层面严格固定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责任和管理目标,从规章制度层面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二是加强制度执行,严格奖惩。建立固定Y产管理三级责任中心,资产管理部门、责任部门和使用部门责任层层落实,实行责任到人机制,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加强考核和约束,让制度落实到行动中。三是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问题入手,加强调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根源,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集中管理。
(二)落实新制度,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管理水平。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对于以前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要限期计提折旧,落实好新医院会计制度。要通过清查盘点,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科目的管理,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维护
对固定资产根据入账价值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各项资产管理的责任人,责任落实到人,考核到人,奖惩到人。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建立定期排查维护制度,将资产维护管理落实到日常管理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水平,为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加强资产更新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利用“PPP”等模式着力更新一批固定资产,提高医疗水平和改善人民群众高的就医环境。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建设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与财务管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相融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设置专门的机房,与医院管理系统相衔接,及时采购和报废相关资产,简化审批手续。与财务系统相衔接,做到账实相符,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对资产的评估,及时分析固定资产是否需要更新,是否进行报废,能给医院带来哪些经济利益和运营风险,通过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价评估机制,对于使用效率低,影响医疗改革,阻碍医院发展的一些资产要及时处置,一些亟需资产要及时采购。
(五)规范固定资产采购程序和流程
制定固定资产采购审批程序和报废清理程序,完善资产入账流程,从制度设计和流程设计上避免出现漏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点,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改善现有的采购流程和采购管理组织,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府采购程序和流程,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探索实施集中采购,组团采购,降低资产采购成本。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机制,着力解决内部控制和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要加强预算管理和控制,对于超预算或者没有预算的采购项目要一律暂停。
小结
在新医改和新医院会计准则实施的大背景下,本文针对公立医院改革中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认为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科学;三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混乱、维护不及时;四是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滞后;五是固定资产采购程序不够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参 考 文 献]
[1]韦杰.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扩张与长期债务融资分析[D].山东大学,2015-05-28
[2]朱俊利.负债融资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过度投资影响实证研究――以B地区公立医院为例[J].中国医院管理,2015(7)
[3]姜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及改进举措[J].中国卫生经济,2015(9)
[4]杨蓉蓉,曾咏青,邓杜敬,朱玉莲.内部控制机制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3)
[5]]雒敏,王志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
关键词:药品采购;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医疗费用却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医疗机制不完善的外部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医院内部控制薄弱。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充分发挥医院内部控制的作用,这对不断推进医院改革与发展,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药品采购内部控制概述
(1)医院药品概述。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的基本物资就是药品,同时药品也是医院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质量的优劣,与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更能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是否健康发展,所以药品采购非常重要。
(2)医院药品采购的内部控制。药品采购的内部控制是由医院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药品采购控制目标的过程。
(3)医院药品采购的控制目标。医院应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采购制度。
二、医院药品采购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问题1:盲目采购药品。药品超储积压或供应脱节是药品采购内部控制中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药品采购申请,或药品采购申请依据不充分、不适当,采购部门凭经验或喜好来采购药品,缺乏药品采购可行性分析,盲目进行采购,没有严格的药品采购申请审批控制制度。建议:合理采购药品。药品采购必须由药房根据需求和业务需要提出申请,进行可行性分析后,经分管采购的负责人在授权的权限内进行审批,然后提交药品采购部门方可采购。
问题2:违规采购药品。首先,采购人员规避药品招标采购,擅自采购药品。招标采购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个招标过程是在阳光下运行的,降低了原采购模式下的利益,这就导致采购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选择有回扣的供应商。其次,不相容职务未分离,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建议:规范采购药品。首先,必须加大医院纪检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规范采购渠道,确保国家的这一医改政策得到有效地执行。其次,由药品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在全省范围内政府集中招标,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的拟定与审批必须相分离。
问题3:验收药品不规范。医院的验收药品制度尚不健全,没有独立的验收部门或指定专人验收,而是由采购部门直接验收,验收时不严格执行验收制度,重量不重质,存在以少报多、以次充好的现象。建议:医院应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验收部门或指定专人进行验收,按照采购单,仔细核对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验收后必须出具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报告。
问题4:轻视付款控制。首先,付款方式不恰当。现金交易是违背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条例和支付结算办法的。对于用现金支付的交易,因为缺少一个付款申请的流程,而导致会计与出纳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控制关系。其次,付款程序不规范。有关人员在付款时,直接把发票等结算单据交主管领导审批后,就交给了财务部门执行,没有突出财务部门的职能,无法对该笔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建议:加强付款控制。首先,根据国家支付结算办法的相关规定,采购价款一般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改变付款方式,以保证资金安全。其次,规范付款程序。财务部门对采购部门提交付款业务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然后对采购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最后,由主管领导在规定的权限内审批,财务部门根据审批意见执行付款。规范审批权限,制定审批上限,对权限外的大额资金支付要实行集体审批的办法。
问题5:没有明确规定与供应商的对账办法。医院有时候会采用赊账的方式采购药品,这就必然形成了债务,从而需要与供应商及时核对账目,但是,由于对账办法不明确,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建议:明确与供应商的对账办法,制定相关规定,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结束语
药品采购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药品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完善的药品采购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保证医院的资金安全,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使医院向着“高效、优质、低耗”的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汤灵娜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