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农村社区主要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社区主要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社区主要特点

第1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文体教育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 养老幼托服务 环境治理 信息共享服务

农村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服务,是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物品。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特征不同,生产及生活方式也不同,村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偏好自然也不同。所以,各农村地区应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前提下,按照“贴近需求、相对集中、便民利民”的基本原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层次、更多种类的公共服务,以更好地适应农民群众的需求与偏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体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养老幼托服务、环境治理以及信息服务等,针对广大农民群众对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应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而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设施,包括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园林绿化、交通邮电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农村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一)科学规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做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其次要重点做好各涉农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同时根据本地区的实情,做好村镇的发展规划。

(二)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责任

强化干部及群众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明确市、乡镇(街道)、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权利与责任,保障建设及管护工作的贯彻实施。

(三)建立多元主体的资金投入机制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四)进一步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加快对老化农田设施和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城乡水利工程体系,大力改善城乡水环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农田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设施管理服务体系。

农村公共文体教育服务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文体教育服务功能,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包括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农民活动中心、广播电视台、老年学校、体育健身活动场地等在内的各种文化、教育、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公共文体教育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及日趋多样化的文体教育服务。

(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并优化农村文体教育服务基层工作人员的文化结构

一方面,强化培训,提高现有文体教育服务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强化竞争和业务考核机制,保障农村文体教育服务队伍建设。

(三)构建农村公共教育体系

农村公共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公平进而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完善健全的农村公共教育体系,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基础教育经费的增长;建立多元化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以保障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效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管理,将基础教育经费全部实行预算统编,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当前,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经费不足,机构性质不一,人员编制管理不规范,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尚未建立良好的指导、培训和考核工作机制,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因素,直接导致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以药养医、以医养防”,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职能的落实。

(一)建立疾病预防体系

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改革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预防为主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二)注重人才培养

通过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定向培养适用人才以及鼓励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等措施,培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同时,以人事制度和投入体制的改革为突破口,以开展技术扶贫、技术教育等手段,吸引和留住公共卫生服务人才。

(三)开展健康教育

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意识;通过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卡,让广大农民群众自主选择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措施,促使服务机构改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以建立运转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四)建立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

将农民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之一,建立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促使服务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改变服务态度。

农村养老幼托服务

由于农村城市化拉动以及农民生存压力的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农村出现大量空巢家庭,老人和孩子成为留守者,生活得不到照料,情感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影响了老人安享晚年以及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社区应积极探索养老幼托服务功能,尽力为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提供日常照料,满足其情感需求,保障留守老人照样安享晚年,留守儿童照样健康成长。一方面,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力量,高效整合社区中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资源,针对不同经济状况的留守老人,分别或配合实施经济救助、集中供养、社区居家照料等多种救助和服务方式,使留守老人能够在熟悉的环境里得到必要的救助和照料,切实满足其日常以及情感需求,基本保障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另一方面,满足留守儿童的日常以及情感需求,切实保障其能够健康成长。农村社区可以在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与扶持下,以社区学校为平台,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学资源,组建专业服务队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关怀以及日常照顾,满足其日常以及情感需求,切实保障其健康成长。

农村环境治理服务

农村环境的质量,不仅关系着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城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所提的“农村环境”主要指农村卫生环境和治安环境。当前,我国农村卫生环境的主要特点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环境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等。农村恶劣的卫生环境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以及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人口的健康。此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逐渐触及到社会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致使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农村治安环境不容乐观。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的环境保护质量和农民的健康水平,可借助农村社区这一载体,开展环境治理服务。

第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其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

第三,统一标准,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定期对各地农村环境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全面落实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以奖促治”政策,调动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四,推进农村警务战略,开展农村社区治安服务,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高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农村信息共享服务

适应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信息共享的迫切需求,农村社区须发展信息共享服务项目,逐步建设覆盖城乡的社区信息综合服务网络,推进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进而强化农村社区的信息化建设。如:对政务信息、公共服务资讯,包括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失业救助、社会保障等政府服务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对家政物业、商品配送、法律服务、休闲娱乐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等,以实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的共享。但重点要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信息服务,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及时调整更新服务信息,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它特色服务

各农村社区除积极发展上述服务项目,切实保障相应公共品投入之外,还应在努力争取政府大力支持,调动市场、社会、农民参与供给积极性,保障供给资金来源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地域类型、生产生活方式等积极挖掘、创新具有社区特色的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社区的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趋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公共品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剩余劳动力较多的农村社区,可依据市场需求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特征,对其开展从业道德以及各种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帮助其实现就业;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农村社区应成立灾害应急服务中心,对社区内居民开展经常性的防灾抗灾、自救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同时,建立预警救灾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农村防灾救灾能力;以养殖业或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社区,可成立养殖或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支持、销售渠道等,以提高养殖户或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增收创收。

综上所述,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而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政府主导,还需要市场优化、社会协同以及农民自身的参与,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雅群.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以L市Y县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

2.王健,徐睿,陈艺.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中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探索[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3.柳艳丽.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3)

第2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新型城镇化是苏北地区破解经济发展难点、实现经济起飞的唯一选择

苏北经济:中心城区与苏南趋近,县域发展落后

1.地级市中心城区经济趋近苏南,人均产出和单位面积产出较低

第一,中心城区经济与苏南、苏中差距缩小。近年来,苏北五市重点抓位于中心城区的园区经济,因此,虽然苏北中心城区园区经济还很难与苏南园区经济相比,但其支撑了苏北五市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苏北五市还涌现了一批具有500亿元以上销售规模的产业和在全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目前,苏北五市的中心城区经济与苏南、苏中的中心城区经济相比,发展差距呈缩小趋势。

第二,地级市经济体量小,人均产出和单位面积产出低。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苏南落后,主要表现为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低。

在地区生a总值指标上,2015年只有徐州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5000亿元、盐城突破4000亿元,淮安、连云港、宿迁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均在3000亿元以内,仅相当于苏州、无锡一些所辖县市经济总量;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指标上,苏北地区不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均低于苏南、苏中,是江苏经济真正的“洼地”(见上图)。

2.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最大难点是县域经济落后

第一,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偏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主要反映在县域经济。2015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的县市只有东台、邳州、新沂、沛县四县市。

从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划分的县市分档情况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5万元的县均在苏北五市,苏北五市人均GDP高于5万元的县市,要么处于容易接受上海、苏南等地经济辐射的苏北地区南部(如民营经济起步较早的东台、建湖、金湖),要么位于交通便捷地区,要么属于资源丰富地区。

第二,县域经济普遍缺乏真正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主要原因仍然是在县域经济层面。苏北21个县市,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期。从工业增加值情况看,江苏2015年工业增加值低于200亿元的县市,除了分布在苏中的扬州外,大部分在苏北地区。苏北地区许多县市基本处于工业化早期,即使有工业,也是以环境污染型产业、产能过剩型产业为主,除了一些农副食品产业(如酿酒业等)外,缺乏真正具有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第三,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较低。尽管苏北地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落后于苏南、苏中,但是考虑到物价尤其是房价等因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收入相对差距并不显著。2015年苏南、苏中两地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只是苏北地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的139.58%、118.98%,最高者南京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只是最低者宿迁的152.42%。

对照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苏南、苏中分别是苏北的164.44%、121.83%,最高者苏州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者宿迁的200.28%。从分项比较看,导致苏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下的主要项目在于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三项。

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难点

1.城镇化与产业化脱节,城镇化集中表现为房地产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商品住房成为城乡居民最大市场需求后,苏北地区开始了以房地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土地城镇化。一些县市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无限扩大开发区,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甚至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这就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外,不少县市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一些县市建超高层写字楼、大搞“城市综合体”,一些城市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盲目造城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公共服务缺失,城镇化有变成“炒地皮”、“房地产化”的风险。

苏北一些县市的建成区与苏南、苏中一些县市的建成区面积相差无几,但是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差距极大,通常有2-3倍差距。例如,2015年睢宁、滨海与丹阳建成区面积均为33平方公里,但是丹阳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睢宁、滨海的2.37倍和2.96倍;灌云与溧阳、启东建成区面积均为28平方公里,但是溧阳、启东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灌云的2.46倍和2.68倍;射阳与如东、海门建成区面积均为25平方公里,但是如东、海门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射阳的1.65倍和2.245倍。另外,从行政区域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看,苏北县市的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苏南一些经济发达县市(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的1/10,甚至与中西部地区一些国家级贫困县市差不多。

2.城(镇)乡二元结构凸显。苏北地区普遍存在半城镇化现象,其实质就是苏北地区超过500万的异地进城农民既不能平等地享有所在城市市民权利,又不能割断与户籍地土地、宅基地以及与原农村集体的联系。“半城镇化”虽然减少了城镇化、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即期成本,但是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城镇化(也就是非农就业化),而非人的城镇化。因此,化解城(镇)乡二元结构问题是苏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苏北地区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许多县市开发区和新城新区数量过多、面积过大,产城结合和人口集聚能力不足。

本来城镇化集约了人口,可耕作的土地因此可以增加,但现实情况是苏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国土空间过多,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减少过快。苏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城市主要为农田包围,城市边界任意扩张,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分工格局,也影响城市运行效率提高,一些县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突出。

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与策略

1.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第一,苏北全域:网络型城镇化。随着高速铁路网络化建设推进,苏北地区网络型城镇化阶段即将到来,各个区域中心城市只有精准定位,找准差异化发展方向,才能找到终极产业和过程产业。在不久的将来,苏北地区五个地级城市都是国家高铁网上的节点城市,其中,徐州凭借“陆上交通区位优势+科研教育优势+经济总量优势”,可发展成为淮海城市群核心城市;连云港凭借“海陆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可发展成为淮海城市群对外门户城市和临港工业城市;淮安凭借江苏中北部(苏北+苏中)几何中心和陆上交通枢纽,可发展成为江苏中北部中心城市;盐城凭借苏北沿海经济带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沿海高速铁路(上海―青岛)和徐淮盐(徐州―淮安―盐城)高速铁路枢纽交通优势,可发展成为江苏沿海经济带工业基地城市;宿迁凭借合青(合肥―青岛)高速铁路和徐淮盐(徐州―淮安―盐城)高速铁路枢纽交通优势、农产品食品优势,可发展成为苏皖边界中心城市和苏北地区制造基地。

第二,中心城市:离散型城镇化。离散型城镇化也就是以某一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多个方向辐射发展,其城镇化主要特点:一是除了继续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区)的竞争力外,向多个方向的县域中心(城)、特色小镇(城)发展构成了城镇化核心内容;二是以非农产业为基础,发达的非农产业足以支撑整个重点镇(城)发展,并逐渐成为城市副中心;三是整个镇域经济以本土民营经济为基础,但不排斥吸收其他外来经济成份,如外来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等。

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等,要以市区乃至整个市域为范围,充分利用离散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以所辖县市城区为依托,构建“1+N”城镇群体系。

第三,县级市:极化型城镇化。苏北21个县级市应以县城(县市城区)为中心,集聚资源发展极化型城镇化,加速城镇化与产业化同步发展。

极化型城镇化以资源和人口向城区集中为主要特点:一是城镇化以县市为单位,由于许多县市的镇村主要以农业为主,只有县市城区存在少量工业,城镇化重点是完善县域城区中心功能,尤其是完善县域城区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卫生医疗中心、交通中心等;二是在发展经济中心方面,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寻找能够带动整个县域发展的非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规划、引导三次产业合理有序健康发展;三是整个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但不排斥吸收其他外来经济成份,如外来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等;四是城镇化主要以县市城区为主体,重点推进县市城区经济发展,把县市城区经济做大、做强,走公私合作型(PPP模式)城镇化、内外资本联合型工业化同步发展道路。

苏北地区经济落后根源在于县域经济不发达,而县域经济不发达在于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滞后;县域范围内极化型城镇化重点是突出城区发展。在县域范围内的县城、中心镇和特色镇、一般乡镇、农村社区(村)四个人口聚落层次中,县市城区居于核心位置,中心镇和特色镇、一般乡镇、农村社区(村)大多没有工业,以分布满足本地需要的农村服务业为主。因此,在极化型城镇化推动下,苏北地区每个县市必须以县市城区开发区为载体,做大、做强县市城区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民营资本助推城镇化”两种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中心镇、特色镇的特色产业发展,一般乡镇、农村社区(村)农业现代化。

2.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策略

第一,优化行政区划和交通规划,培育新兴中小城市。首先,改洪泽县为洪泽区,推动淮安市由运河时代进入大湖时代;其次,合并丰县、沛县为副地级市丰沛市,由徐州管辖,统一整合汉源文化资源,重点建设丰沛新城,使之成为徐州北部副中心和苏皖鲁豫边界中心城市,丰县、沛县改为副地级市丰沛市两区,管辖范围与原来两县相同;再次,合并邳州、新沂两市为副地级市新邳市(名称暂定),由徐州管辖,使之成为东陇海经济带中心城市、苏鲁边界中心城市和徐州东部副中心,邳州、新沂两市改为副地级市新邳市(名称暂定)两区,管辖范围与原来两市相同;最后,一些县可改为县级市,如沭阳、盱眙、东海等县改市,扩大人口就地城镇化比重。

第二,加大省级财政转移力度,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苏北地区可以从交通区位、人力资源、产业基础、自然资源等多个维度选择发展产业。从存量产业发展情况看,苏北地区主要存量产业可概括为农业产业化型产业(板材家具、食品饮料等)、矿产资源加工型产业(煤电、煤化工、盐化工等)、外来转移型产业(化工、造船、纺织服装、电子装配、医药、石油化工、钢铁等)、新生发展型产业(汽车、工程机械、风电装备、光伏等),但这些产业有的属于资源枯竭型产业、水土不服产业、产能过剩产业,必须找到与苏北地区交通区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匹配的能够持续发展的产业,对存量产业进行筛选和排序。

苏北地区应当逐步通过产业发展(定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政策制定,吸引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政府通过一切办法解决小微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市场准入问题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于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的真正苏北地区,要加大省级财政扶贫转移力度,提高国家级贫困线以下人口补助标准,对于留守妇女、儿童、老人问题,要引起各级政府高度关注;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对于主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型小微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低税或免税政策;对于承接苏南以及其他地区适宜苏北发展产业,给予一定财税减免和土地建设指标,尽一切可能降低企业因产业转移造成的成本上升;对于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既要降低税负,同时,政府要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并成立创业引导基金,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加强企业与银行对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第三,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有序参与城镇化建设。民营企业参与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建设,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什么”等瓶颈问题。民营企业将自身的优势与城镇的特点相结合,发展适合城镇的工业、商业、旅游业等产业,为城镇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民营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农民由一家一户的传统农耕方式转为现代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搬进现代化社区,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享受市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农民成为企业员工有了工资性收入,加入了农业合作社有了分红收入,土地出租有了固定的财产性收入。倡导采用PPP模式,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城镇的供电、供水、道路、通信、燃气、热力、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的投资建设。

第四,全面系统规划,有效对接新兴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苏北地区要将新能源、智慧城市、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和连锁商业、连锁医疗和养老、连锁技术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引入城镇规划,高质量、高起点地推进城镇建设。鼓励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组团式参与苏北地区城镇综合规划和建设,使苏北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创造性,探索更加丰富多彩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如创新中心城市老城区、中心城市新城区、中心镇(城)、特色小镇(城)建设模式,避免千城一面、千镇一业。

第3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对策分析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其实质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同时转移。所以要想实现城镇化首先是二三产业在城镇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要素资源的集聚。在城镇化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城镇的规模;二是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针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目前对地域发展模式的研究较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地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

一、“苏南模式”

教授在1984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苏南模式”是教授提出的第一个经济模式。所谓“苏南模式”,通行的理解是指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其是由江苏省南部的农民率先实践的一一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办和村办工业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以依托中心城市为主、以县乡干部为主要决策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总体上是以政府推动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乡镇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乡镇、村集体经济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以乡镇企业为主要的工业化主体,以小城镇为主要的空间载体,以“离土不离乡”为主要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实现农村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其发展路径主要特点有:一是走社区政府推动的内发型发展路子,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发展乡镇企业,采取乡镇政府为主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二是发展有特色的商品市场,由此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如苏州著名的纺织品市场、常州的棉纺织品市场。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分散的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对温州地区独特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概括。该模式是以民间资本为主要来源,以手工业的家庭生产和经营为主要形式,以小商品专业市场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温州模式的特点是自下而上,由农民推动、以小商品起步,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靠家庭经济和商品市场推动小城镇的发展。温州的城镇起源于集镇,随着集镇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资金以及各种优势资源要素不断向其集中,这些集镇逐步成为一个地域的发展中心,并具备了一定的辐射带动功能,自发形成为当地的城镇。经过数年,这些城镇的民营经济和专业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城镇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了温州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珠江三角洲模式”

珠三角是指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模式和城镇化模式,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地区。珠江三角洲模式是一种引进外资型的工业化、城镇化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是国际劳动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结果。海外投资和制造业向珠三角地区的转移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来自香港的投资对珠三角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方面几乎完全吸收了当地的农村劳动力,使珠三角地区在全国最早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直接推动了该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出现本地劳动力供不应求,又使其成为全国吸收外来人口集聚最多的地区。

四、“成都模式”

成都模式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该模式是一种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土地与农民集中为主线,以城乡整体规划为指导的发展模式。其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一是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城乡一体化的载体;二是以科学规划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三是以产业发展作为支撑城乡一体化所需要的经济,社会基础;四是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五是明确城乡一体化需要系统化的制度建设和保障;六是指出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农民转为市民的问题。

五、山东德州“两区同建”模式

山东德州“两区同建”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就地就近市民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村产业园区和新社区建设,并纳入全市城镇化体系来规划和管理,追求全域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社区城镇化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目标,真正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其主要做法是:以社区带园区、以园区促社区,全力推进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德州“两区同建”模式被视为“居村农民就近城镇化”的典范,受到国内广泛关注,为中国城镇化转型提供了范例,并因此荣获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典范案例奖。总理在一年内对此作出两次批示并前往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朱通华.论“苏南模式”[J].当代思潮,1994(l):1621

第4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农村 建设的必要性

一、概述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出现深深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进入飞快发展时期。为了协调社会的发展,国家也正在加快脚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扩增,新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协调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为了适应发展潮流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在农村建设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还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到最低化。此外,倡导低碳经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

二、文献综述

1.低碳经济的理论含义。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全新经济理念它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是低污染和低排放,它通过发展低碳能源系统,实现低碳化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化降低环境污染和气体的排放,实现社会经济的循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经之路。

2.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一词,随后低碳经济开始慢慢发展。欧盟从20世纪80年代起深受失业问题的困扰。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欧盟各国领导决定全力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岗位,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2007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2009年11月23日,欧盟委员会公开发表《2009年度欧洲就业报告》,并指出低碳经济有助于改善就业局面。这大大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美国是较早的低碳经济支持者,它于2007年7月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明确了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日本也于2008年7月制定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并把低碳经济作为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

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国外比中国更早发展低碳经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的经济效益多数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中国大多消耗初级能源,其主要能源是以煤炭为主,这大大增加了碳排放量。随着气候变化,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极端天气的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遭遇损失等。面对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国开始实施低碳经济。自2006年起,我国相继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这些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奠定了立法基础。2007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这些表明,中国开始逐渐发展低碳经济,以缓解气候和环境危机。虽然国内外都已经积极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低碳经济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本文主要以佳木斯新农村建设为例,研究低碳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其发展途径。

三、低碳经济在佳木斯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

工业化的发展有效的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多。佳木斯位于我国的黑龙江省,属于资源大省,其工业发达,且能源消耗高的产业密集分布,佳木斯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经过长期的“三高”发展,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引起了该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农村环境备受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为了有效缓解佳木斯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在佳木斯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并且有着特殊意义。本文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在佳木斯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希望对其他新农村建设起借鉴意义, 它们分别是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降低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应对气候变化对佳木斯农业的威胁。纵观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多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农业生产蒙受巨大损失。佳木斯地区地处东北平原,适宜耕种,因此农业比较发达。但面对持续升高的气温,害虫也随之不断增多,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对佳木斯农业的威胁。

2.减少农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据权威数据统计,耕地所释放的温室气体远超过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农业正在走高能耗、高污染的道路,这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但低碳经济若运用在新农村农业发展上,就可以有效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3.实现佳木斯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耕地数量和质量呈下滑趋势,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农业和工业的碳排放量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但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施农业技术措施就降低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佳木斯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佳木斯新农村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佳木斯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有其必要性。下面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佳木斯新农村发展低碳经济,并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发展途径,希望对其他农村建设地区起引导性作用。

1.加大农村地区的低碳宣传力度。低碳经济虽已提出很多年,但对于农村地区而言,他们缺乏对低碳农业的了解,其理解层面尚浅。为了让佳木斯农村地区的人们尽快融入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相关政府必须起引领带头作用,加大农村地区的低碳宣传力度,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低碳经济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政府应当建立起一支宣传低碳经济队伍,利用各种方法,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农村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低碳经济,让低碳经济渗入人心。只有这样,低碳经济才能进入农村地区,并使其促进佳木斯新农村的建设。

2.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在建设佳木斯新农村的时候,发展低碳经济还必须考虑提高农民收入的策略。农业的地位特殊,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低碳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其倡导理念和发展方向是无污染和高产出,并努力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清洁能源的产出。为了配合佳木斯新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应该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积极引进先进农业设备,形成农业产业链,发展循环农业,并平衡农业碳排放量,有效缓解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压力。其次,深入开发新能源,提高原有能源的利用率。第三,合理利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废弃物。因此,必须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合理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使农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3.倡导低碳农村社区。在佳木斯新农村建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体现在农业发展,而且在农村建设新房子时也应该提倡低碳化,鼓励农民使用可以节约能源和技术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资源。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农村社区的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沼气池的位置。同时,也应当关注整体的房屋结构,鼓励村民使用太阳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真正实现农村社区低碳化。

4.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低碳经济倡导的是低碳排放量。因此,在建设新农村时可以加大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力度。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含量极其丰富,它主要依托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能源,其燃烧时对环境污染小。此外,该生物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佳木斯农村地区的排放量,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在我国的开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促进了新农村农业往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社会、环境和农村经济的 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但由于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改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新农村发展低碳经济项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有收获。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低碳农业,这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胜,陈小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41_44.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79-87.

[3]李志国,李宗植.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66-71.

[4]郑志勇,王林,王德芳.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首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438-441.

第5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服务体系;农业服务模式;合作社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xperience mode comparison

Wang Jing

Abstrac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service mode of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modern agriculture service system for the stud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 pattern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as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new agri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certain basis.

Key words: system of service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service cooperatives mode;

农业服务体系,也有称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多层次、多环节、多回路的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全面系统化的服务,达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网络体系,是综合性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机制。它是和农业生产部门(农场和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组成了一个包括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贮存、运输、加工、包装和最终产品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农业综合体(或称农工商综合体)。它包括系统结构、服务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狭小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克服自身的规模较小的弊病,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这种服务体系的发育程度,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点。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有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对此进行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所在。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纵观国外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的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其农业服务体系基本都处于成熟期,成为现代农业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农业服务构成了政府、合作社和私人公司三个层次的网络体系,即公共农业服务系统、合作组织农业服务系统、私人(公司)农业服务系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互有所补而又自我发展,形成了“政府+农户”、“私人(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农户”三种常见的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农业的发展以及合作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对农业服务的支持主要通过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的公共农业服务体系。政府不仅承担着从战略角度统筹、规划、引导、援助等促进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任务,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一系列服务,如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等,使公共农业服务系统更加充满了活力。

2、“私人(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私人的农业生产服务公司,包括独立经营的家庭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主要为农业提供系统的购销、加工以及产中服务,其服务范围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私人公司,不仅在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及时客观地反映市场运行状况,成为调节农业产品结构和组织生产的“指示器”,使得农业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基于高度的专业分工建立起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由不同行业所组成的农业物流供应链供销一体化体系,通过后向一体化(主要是农用物资供应商与农场主的结合)与前向一体化(主要是农场主与农产品销售商的结合)为农业提供生产和经营方面的各种服务,在客观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对国家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起了重大的作用。

3、“农业合作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服务体系中,合作组织系统为农民提供销售、购买、信贷、运输、仓储、灌溉乃至电力、电话、医疗保健、住房、植保、灌溉、家畜品种改良等方面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即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是农民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联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全方位的服务性质,其宗旨是代表农民的利益,为农民服务,其服务内容以流通领域的生产要素供应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服务为主,重点是产前和产后服务,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经过多年发展,因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根据它们的显著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以某一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第二类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主要特点是跨区域合作与联合,以共同销售为主,其运作遵循使用权拥有、使用者控制、谁光顾谁得利三个原则;第三类是以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所建的合作社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主要根据社员的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主要有农产品销售服务、信用服务等。

二、国内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农户”服务模式是以国家的有关涉农政府部门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政府涉农部门的农业服务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设在县、乡(镇)两级的各类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设在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站、植保站、良种站等政府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机构。其服务的对象的主体是农民,提供服务的特点是无偿或微利的,提供服务的性质是社会化的。有关部门还采取政令、法律、试验等手段,以“深化改革,抓好落实;扩大试点,重点突破;完善机制,巩固成果”为总要求,以求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加工流通企业被喻为“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龙头”。公司(龙头企业)为保证生产原材料的批量与稳定供应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与农户合作,与农户通过合同契约的关系相联结,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通过引导和扶持,帮助农户建立生产基地,规定公司向农户提供关键性的生产资料和产中服务,承诺产后回收部分或全部产品,农户则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并保证按要求向公司提供全部或规定数量的合格产品。

3、“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我国至今仍普遍存在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形式,一般是松散的组织形式,会员入会只交纳少量的会费,依靠大户投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合作组织收购和推销产品通常采取买断制、推销、中介或保险机构等经营形式。由于合作组织的财产基本由农民自己投资形成,决策者也主要是由农民担任,组织自主性、独立性、凝聚力相对较强,容易被农民接受。

4、“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十农户”服务模式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以集体所有土地和其他共有资产为边界的组织,它汇聚了社会组织、合作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的交叉功能,在农业服务中具有双重经营体制的作用,承担着乡(镇)村范围内的管理协调、生产服务、资产积累和政府委托的某些政权职能。其中的生产服务业主要以产中服务为重点,同时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等产前服务和贮存、运输、销售等产后服务。

5、“市场+农户”服务模式

该模式中的“市场”是指具体从事商品交换的场地,一般是由场地或集散地的农村社区集体利用其公用土地建立起来的场地设施,目的是利用市场集散商品的效应,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农产品销售场所,也为村组集体建立一个出租摊位和收取管理费的创收窗口。在这种模式中,农户与市场之间通常不存在固定的产品产销合约关系,农户只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客户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市场带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主要源自市场的客户集聚效应带来的较低交易成本。

6、“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主要是那些为农民提供各种综合配套和系列化全程服务的个人和经营组织。目前,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为农产品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一些熟悉销售渠道,掌握较多客户资源的专业大户和运销大户,他们往往在从事自有产品销售的基础上,组织周围村民的货源,联系外地客户,帮助双方达成交易,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有的还为双方提供库存、运输服务。这种模式,对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地区来说,起到了疏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当地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三、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1、相似性分析

世界各国基于本国国情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各具特色,但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现有模式也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呈现出平稳的渐进的发展态势。

第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来看,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起到重要作用。政府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服务模式,根据本国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地逐步实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辅以政策倾斜,协调工农发展关系,促进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与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第二,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与其他组织相比,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生产者自己拥有和控制的组织具有许多的独特的优势,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主体力量。综观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服务项目,可以发现它们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和主体的地位。国内近几年发展的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为农户服务模式正在逐渐兴起,而且成为今后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科技服务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受到十分重视的运用,往往将最尖端的技术首先应用到农业。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中都把科技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通过科技服务,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以及化学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服务为科技兴农、科技兴村、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捷径,使我们今天的农业朝着生技化、信息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发展。

2、差异性分析

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体系根据其职能可分为公益性的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和经营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类,分工明确,功能健全,达到了十分发达和完善的程度。而国内目前仍处于此类体系的初步构建阶段,面临着较多问题与障碍。

首先是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方面存在差异。农业服务体系在发达国家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即农业生产本身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结成一体,共同经营和发展,形成农工商综合体,实现所谓的农工商一体化。而国内现代的农业服务模式还处在产前或产中或产后某一阶段的服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其次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在发达国家,农业服务是一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其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国家有关的政府部门农民组织起来的各种合作社、私人企业、专业公司及个人等,它们互补优势,彼此配合,强调及时、高质与创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任何服务都可以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得到满足,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国内农业服务体系还处于以单向服务与政府服务为主,合作经济组织和其它私人服务机构为辅的服务主体单一化的服务阶段,创新能力受限制,农户获得各种服务的渠道较少,农户及村干部对现有服务项目的满意程度较低,导致农业服务供求结构差异较大,总供给不足,目前尚未没有形成系统化、全程化、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的有效完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再次是服务实体化方面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上以合作社为主,它是农业生产者为了克服生产与经营中的困难以维护自身,经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企业实体化运作,立足服务办实体,体现了合作社系统所特有的服务优势。而国内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服务模式基本上还处于松散联合的形式,处于联合体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大企业抗衡还存在着市场和金融的风险,同时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如供销社在农业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受重视。

最后是农业服务体系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国外的整体农业服务体系处于成熟期,其法制、体制基本完善健全,机构设置合理,职能职责划分明晰,资金保障有力。而国内受计划经济与“小农意识”的长期影响,农业服务体系普遍处于“线断、网破、人散、质弱”的状态,管理机制混乱、权责模糊、资金匮乏、人员素质低下以及混岗使用等现象严重,严重地制约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小结

对比国内外农业服务模式,可以发现尽管依据国情,各国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具特色,但政府、合作经济组织与科技服务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以及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中,需要政府加速农业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农业法律监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信用合作社作用,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创新供销合作服务方式,在全面继续推进农业“体系”建设基础上,重点加强五大体系即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种子体系、植保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陶黎新:透视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J],甘肃农业,2005(6)

第6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日新月异,难免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不良思想。而社区作为城市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居民提供舒适生活环境及文化环境的重要责任,因此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我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地位并不明显,群众认可度有待提高,同时工作难度的加大也阻碍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当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促进社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意识,从而推动社区整体的文化建设。

一、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点

1.工作重要地位凸显。随着我国政治建设的发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也频繁开展,例如“爱心助学”、“科技下乡”的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惠民政策的实行。例如,义诊等工作的开展切实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因此,我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凸显,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相比以前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日益高涨。

2.群众认可度提高。随着社会交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加多样化,社会交往的发展催生了社会联系的产生,同时社会联系也扩大了社会交往,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也是如此,随着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社区居民对思想政治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渐趋科学化、民主化、信息化,得到了群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动力也大为增强。当社区居民遇到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时,将会主动寻求社区有关部门的帮助。

3.工作难度加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扩大,人们的思想渐趋多元化,并受到众多思想的集体作用,人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看法不一,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单一思维模式,而是使用多种眼光看待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与主流政治思想相冲突的观念,而这些观念是不利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的。

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社区领导的支持,而社区中的一些基层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益处不打。同时,即使开展了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也没有具体落实下去,对实际工作的执行及监督不够,造成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对社区居民思想政治意识的提高作用极其微小。

2.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主要表现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缺少浓厚的政治氛围,另一方面,社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首先,社区缺少浓厚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氛围,人们政治意识低下,对思想政治活动兴趣不大,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尽人意。其次,社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一些公益活动的开展,诸如爱心捐献慈善性活动,社区募集到的资源并不能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社区本身的资源也比较匮乏,影响了实际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3.社区体制变革、转型的难度加大。社区的运行体制一般是经济较长的时间形成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社区居民的体制意识根深蒂固。但就目前社区的发展现状而言,进行体制变革、转型迫在眉睫,社区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但目前社区体制变革、转型的难度加大,改革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重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为社区居民造福,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针对不同的社区群体,如青年人、老年人、儿童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风格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此满足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的需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其次,针对居民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可以组织相关居民进行交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性;最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探索不同的处理问题的办法,促进活动开展的多元化和灵活化,激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此外,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2.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区居民服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可流动性决定了人能够最为迅速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人民群众对多变的中国革命环境做出了敏捷、现实的反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是各项社区政策实施的现实目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有效而科学的展开事关各项社区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适应性、可行性。例如,社区发展计划的制定需要决策者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社会调查,否则社区的发展将陷入无序的局面,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要广泛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普及到每家每户。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广阔的政治视野,为社区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增强居民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素养。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也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进而促进社区的思想政治建设。

3.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干部是组织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极强社区干部自身的政治素养,提高社区干部的组织能力,切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次,要提高社区干部服务人民的意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经验及智慧是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催化剂。群众的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凝聚着宝贵的经验和智慧,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需要,能否为群众生活实践服务,是社区干部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赋予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代内涵,使其跟随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以此更好地适应及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历社区干部应重视群众的主体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升居民政治素养、激发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以及促进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因此,应该从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突破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现有条件的限制、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群众内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洋.关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2,21:273.

[2]张庆珠.关于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04:51-52.

第7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一、主要发达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政策分析

(一)美国:区别对待,“奖罚分明”

美国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是流浪乞讨人员依然很多。美国国家卫生与公众服务部(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简称HHS)在2003年曾估计,美国每年大约200至300万人口曾经经历过无家可归的困境。对于解决流浪汉的问题,美国政府采用的是“帮堵”策略。帮,就是实施暂时帮扶以解决流浪者的现实困难;堵,顾名思义,也即限制流浪汉行乞。

美国救助流浪汉的资金主要来自两部分,分别是政府资助和社会资助。他们的慈善机构、教会以及私人团体捐赠较多。救助站各种设施比较齐全,不仅有生活必需品,还有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等其他配套设施,俨然一个小社区。被救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随时离开救助站。

美国在传统上对流浪乞讨的管制相当严格,严禁“带欺骗”的乞讨。对带有欺骗性,可能造成人身或财产伤害或可能对当事人构成胁迫的乞讨行为,各州或地方政府一律予以禁止。美国各州或地方政府都已有禁止人身或财产伤害、欺诈和胁迫的立法。如果乞讨过程伴随欺骗性,或对当事人采取恶意乞讨行为,政府可以依据法律采取必要措施。美国既禁止在银行及取款机附近、私人住宅小区和包括火车站、地铁、汽车站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等地段乞讨,也禁止普通公共场合下的“恶性乞讨行为”。

(二)英国:注重立法,合力治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通过立法建立社会救助的国家。1601年,女王伊丽莎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济贫法》的问世奠定了英国乃至欧美各国现代社会救助立法的基础,开创了用国家立法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先例。1834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新的《济贫法》,明确社会救助属于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实行社会救助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并成立了专门管理局。此后,又先后出台了《儿童法》(1908年)、《劳工介绍法》(1909年)、《国民保障法》(1911年)、《国民救助法》 (1948年)、《补充救助法》(1976年)等一系列法律条文,逐步形成了以低收入家庭救助、老龄救助、儿童救助、失业救助及疾病救助为内容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救助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在法律上得到了保障。《济贫法》等社会救助法律文件,其制度价值观念是建立在人道的基础之上的。立法者不再把流浪乞讨完全归于懒惰、厌恶劳动等个人原因,认识到有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就业机会不足也会造成贫困,于是尽力提供条件,设法加以安置。通过征收济贫税、设置贫民院、推行教区安置来减少流民。英国政府认识到流浪乞讨问题的解决根本还在于发展非农产业,吸收过剩人口。

此外,英国政府还积极运用市民社会活动,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治理流浪乞讨。政府通过联合商会、慈善会、医疗机构、警察局以及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和机构,共同发出问卷调查、征集建议,展开社会动员,不仅澄清和转变了市民对流浪乞讨问题的社会态度,而且争取到大多数市民直接参与政府的救助治理计划。同时,在流浪乞讨者活动区域发动店家和市民捐款,将募捐来的钱交给政府或中介组织为乞讨者提供食宿、医疗等专业化的职业服务。

(三)法国:警察先行,社会援助

在法国也有很多街头流浪者,据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2000年的一份调查表明:在法国共有20万无家可归者。法国救助社会流浪乞讨人员主要是靠警察机构,如巴黎的“无家可归救助队”,他们主要负责沿街巡逻和对流浪者进行身份鉴别。法国的警察机构与民间组织合作比较密切,法国政府社会事务部下属的“公共卫生及社会事务处”专门负责协调他们之间的合作。“无家可归者救助队”有许多合作伙伴,它们中既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接待中心,如巴黎近郊的“南泰尔无家可归者医疗和接待中心”等,也有一些诸如“爱心食堂”这样的社会民间机构和组织。

(四)日本:满足体验,保障生活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目前日本有9576名流浪汉生活在城市公园和河川边上,其中大阪府的流浪汉最多,占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但不同的是,日本的流浪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乞丐,他们有着充分的劳动能力。他们流浪不是为了从他人获取金钱或者食物,而是把流浪作为生存的手段或作为比较轻松的职业来体验。日本的政府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为流浪汉建造帐篷让其免费居住,满足他们这种心理的需要。日本把社会救助制度统称为生活保障制度,由国家出资救助。内容全面而详尽,包括生活、教育、住宅、医疗、分娩、生产、丧葬等方面的资金扶助,同时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护设施方面的帮助。除了政府救助外,日本还普遍设立了由热心救助的人士自愿组织的民间团体——民生委员会制度,协助政府实施救助行为。

(五)澳大利亚:政府投入,全员参与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之一,但是它的“无壳蜗牛”问题也很严重。澳大利亚每晚有10.5万人无家可归,其中约1.6万人要在街头露宿。为减少无家可归现象的发生,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新建房屋,为流浪者提供住宿。此外,澳大利亚鼓励全员参与救助流浪者,并注意维护流浪者自尊心。在澳大利亚有一种名为Soup Kitchen的食堂,专门为流浪汉提供免费饮食。这项措施让被服务的对象变成了服务的主体,大大维护了流浪汉的自尊,也提高了流浪汉的自我评价。

二、发达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主要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注重立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较少,负担较轻,大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同时十分注重发挥法律的作用,如美国和英国,关于救助的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为救助社会流浪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二,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我们知道,“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都是在所难免的。而非政府组织的有效参与,则可以起到弥补市场和政府不足的功效。如同美国行政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其代表作《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一书中所说:“一般来说,公营部门在政策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平等、防止歧视或剥削,保障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保持全社会的凝聚力等方面倾向于更胜一筹。私营部门则在完成经济任务、创新、推广成功的经验、适应迅速的变化、抛弃不成功的和过时的活动、完成复杂的和技术性方面往往更胜一筹。第三部门则在完成微利或者无利可图的任务、需要有同情心和对个人关心尊重的任务、需要顾客或者当事人方面具有广泛信任的任务、需要亲自动手和直接关心的任务以及牵涉到贯彻道德准则和个人行为职责的任务方面往往更胜一筹”。非正式组织广泛积极参与管理,有效弥补了政府在救助资金和服务能力方面的不足。像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广泛存在各种民间机构,他们的慈善机构不是由国家独立承担,而是由个人、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参与。

第三,区别对待,人本管理。对于带有欺骗性的恶意乞讨行为,美国等国家打击十分严厉,限制他们活动的范围,实行严格的管制。管制针对的不是流浪乞讨者身份,而是流浪乞讨行为。同时注重教育,尊重流浪者的权利,坚持以人本管理。发达国家在救助流浪汉过程中,除提供物质保障,还很注重提高流浪乞讨人员的自尊心。

第四,部门联合,注重建立长效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森(Sen)为代表的一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的能力贫困理论,该理论认为机会的缺失、疾病、落后的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系统的不健全等是造成人们收入能力丧失并陷入贫困不可忽视的因素。发达国家在救助社会流浪人员过程中,注重加强部门的协调,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自食其力,从而实现由他助向自助的转变,从根本意义上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三、发达国家救助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对我国来说,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受众多客观条件制约,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法制化和人性化管理还十分欠缺。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国情,分析借鉴国外切合实际的做法,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救助政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性化的救助政策

纵观各发达国家,其救助政策都比较健全,并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法制,注重人本管理。一方面认真学习借鉴西方的法治精神;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救助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法律保障。对于救助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培训,使其熟悉各种救助政策,增强其服务意识,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注重终生学习。

(二)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是一项十分耗财耗力的工作,救助工作完全依赖国家和政府,不利于救助工作的快速推进。国外许多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大多数是民间救助,民间力量进入社会救助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除了政府外,我国救助管理必须面向全社会,动员广大民众和民间力量参与。既可以弥补政府的不足,又可以调动社会的力量,实现共赢。一方面积极扶持发展慈善事业,培育民间中介等组织发展,鼓励全民参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放权,鼓励社区参与管理。如组建社区服务队,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加强对流浪者的社区监控,及早发现需要救助人员,及早对不良行乞行为进行干预。

(三)大力发展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从根本上来说,我国流浪乞讨问题源于经济生活贫困,源于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大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要解决或减少流浪乞讨现象,就要消灭贫穷,就要发展经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逐步消除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消除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对经济落后和贫困人口集中的区域,要采取合理的区域经济开发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保障区域发展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流浪乞讨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脆弱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福利机构的建设力度,如乡镇敬老院、残疾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灾制度、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等。

(四)落实救助经费,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

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救助经费并加强监管,这是确保救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救助管理经费和专项救助经费应由财政部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使救助管理站能有充足的资金,为救助对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站内突发急病及危重病人住院救治费和帮助其返家等必需的支出;同时必须做好审计工作和年终决算。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救助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建议民政部门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公众捐助与监督平台,各有关部门和区域积极加强协作配合。城市民政部门、救助管理站可以单独或和有关部门一道,主动到街上巡查,开展咨询并提供服务,积极探索有效救助服务流浪乞讨人员的方法和机制。再次,变“供血”为“造血”,通过组织免费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乞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供适合的就业机会,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最后,对于想借机发财的职业流浪乞讨人员和恶意乞讨行为,政府应加大打击力度,给予严厉的处罚。

第8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村排水系统;规划与管理;农村生态环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仍然是农业。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而水污染问题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村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起步晚,水污染的治理缺乏系统性[1]。2004年以来,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其目的就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村水污染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就是建立合理完善的农村排水系统,而农村有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的排水系统和管理模式,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城市的排水模式。

1 农村水污染现状

1.1 农村污水水质特点

农村水污染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一部分污染物质如垃圾、污水、畜禽粪便和残留农药化肥等,由于降雨径流冲刷以分散和微量的形式进入周围的地表及地下水体所引起水体的污染;农村水污染具有数量大、分布广、治理难、种类多等特点[1]。农村水污染主要由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污水两部分组成。洗涤用水和厨房用水是农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其中COD和BOD5差别较大,范围一般在350~770mg/L和200~400mg/L之间,可生化性良好,SS、TP、TN、pH等指标与城市生活污水差别较小[2]。农业水污染则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导致周围水体的污染,这主要是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其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总氮和总磷等。

1.2 农村水污染源特点

农村水污染源主要为非点源污染。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因降水或灌溉过程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或地下水渗漏等形式进入周围环境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其污染形式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中养殖业污染。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特点为来源分散、成分复杂、随机性、潜伏周期长。

2 农村排水系统现状与问题

2.1 排水系统特点

我国农村现在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大多数地区无统一规划和管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样的排水系统不足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污水排放间歇性强,排放量少且分散,收集困难;排水设施缺乏,只有少数乡镇铺设有排水管道,且多为雨污合流制;大部分村庄均采用明渠,少量采用明沟盖板形式,污水任意排放。而且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致使污水漫流,严重影响环境。我国农村污水排放主要形式有:直接洒向地面,就近排入河道,由地下管线排入河道。

2.2 排水处理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能力低,设备不配套或不完善,工艺选取不合理,建设水平低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造与运行滞后于新增加的污水量,主要处理手段为修建标准化粪池。另外,农村居民住宅居住分散,环保意识薄弱,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短缺,政策不健全和缺乏相应标准支持,无健全的管理体制。

3 农村排水系统的规划与管理

3.1 排水系统的规划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村庄较为密集的地区,可能发展为未来集聚化发展的农村社区。这样对排水系统的规划也要有适当高的标准,并且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是农村排水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即使不具备建设雨污分流体制的经济能力,也应从长远规划,先建设污水管网,并为未来雨水管网的建设留有余地,最后逐步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城市新区靠近乡镇,一般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周边的农村应与城市新区的排水系统相协调,采取雨污分流制将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如果农村地形坡度较好,雨水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近期对于天然降水可以沿地面自然排放或采用造价较低的明渠收集、输送与排放。

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根据地形、周围水体情况、污水种类、污染情况等来确定,主要分为以下3种布置形式:直排式、分散式、集中式。直排式布置多用于雨水排放系统;分散式布置多用于场地起伏不平或需要按用地功能进行不同的排水处理;集中式布置多适用于布局紧凑,农村建设成连续性带状或环状布置时,通常将污水集中处理,这种布置便于发挥规模效益,占地少,节省基建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3]。

3.2 排水系统的管理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从设施规划、资金投入、建设运行与维护、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强化政府职责,加强政策法规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3.2.1 地方自治政府直接管理。各个地方政府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由各地方自治政府统筹管理、运营辖区内的农村排水系统。

3.2.2 加快研发符合农村实际的农村污水排放处理技术。首先,开发的处理技术应尽可能满足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其次,我国农村地区大多不富裕,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投资省能耗低、维护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的技术。

3.2.3 尽快制订农村生活排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农村生活排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应针对农村生活排水的水质、水量特点,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现有分散和集中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获取经济有效的农村生活排水处理技术、设备和集成模式,提出农村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分类指导工程设计建设[4]。

3.2.4 升级产业结构,深化企业环保理念。要切实做好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就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少的产业,以便促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定期对乡镇企业干部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企环保意识。

3.2.5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节水与环保意识。我国农村人口多、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的难度较大。因此,要加强宣传、普及节水知识,调动广大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用水定额。在农闲时间采用多种生动的宣传方式,向村民讲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鼓励人们尽可能地重复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重视垃圾的集中堆放,避免随意倾倒。

4 结语

我国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农村水污染问题严重,如何有效解决农村水污染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标准和技术准则;同时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处理效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并且要考虑管理、投资和运行方式有效和费用合理。在水污染控制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既要有政府的主导,同时也要加强群众的参与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污染控制设施真正在农村发挥作用。(收稿:2013-07-10)

参考文献

[1]许咏梅. 从农村用水现状引发的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5(2):79-80.

[2]李先宁,吕锡武,孔海南.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J].中国水利,2006(17):19-22.

[3]袁启宏. 普陀区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对策建议[ 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5):145-146.

第9篇:农村社区主要特点范文

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

2015年7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建成命名100个左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各地建成一批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成方连片,整体规划

按照“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总要求,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环京津地区为重点,高起点谋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万亩以上的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使之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区、先进技术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产业融合的试验区,在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产业特色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作业机械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质量安全、生态环保水平显著提升,新型主体、规模经营、龙头带动、休闲观光实现园区全覆盖,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省级园区不低于1万亩,成方连片,整体规划,突出特色,规模发展。园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竞争优势。同时要发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主体作用,引入现代产业组织方式,打造全产业链条,实现一产为基、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培育特色产业

培育特色产业是园区发展的重点。各园区要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水产、食用菌、中药材、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可以一业为主、重点发展,也可多业融合、复合发展,夯实园区发展的基础。围绕京津形成1小时速生蔬菜供应圈、2小时鲜活农产品保障圈、3小时应急农产品供应圈,带动建成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带。“贫困地区要着力围绕实现打赢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突出区域农业资源挖掘和特色产业开发,积极引导大企业、大集团投资贫困地区农业园区建设,在贫困地区打造一大批县级或乡镇级现代农业园区。”省政协农业委员会提出,以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全力发展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真正培育起带动部分贫困人口全程参与、全链条收益的扶贫产业。

龙头带动、农民参与、

股份合作、促进增收

园区规划建设中,要按照龙头带动、农民参与、股份合作、促进增收的原则,推进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统筹衔接、紧密联结、复合发展,推进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要以贮藏加工、大型养殖、良种繁育、现代果业、农业科技、物流配送、现代服务业、电子商铡⒙糜涡菹泄酃獾绕笠滴重点,培育园区龙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要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产业融合度作为入选的主要条件。组织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或领办、创办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现代农业园区是新常态下提升农业竞争力、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的有效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极大限度地吸纳贫困农民到园区从事生产服务产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致富,对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省政协农业委员会、省政协委员杨玉成呼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现代农业园区是以现代科技为先导,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生产方式,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区。省政协农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已建成的现代农业园区普遍存在多而散、小而弱的现象,园区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建设资金不足、产业结构趋同、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示范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贫困地区园区项目只重视“新奇少”,忽视对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开发研究,进区企业与农户之间联结松散,园区对贫困人口吸纳能力不足。

拓展贫困人口就业渠道

“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立足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创新园区建设理念。”省政协农业委员会提出,要用工业化理念、信息化理念,把园区打造成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示范样本,让更多农民在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建设中,拓展就业渠道,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建议,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园区种植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推进园区产业集群建设,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集群,尽可能多地吸纳当地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稳定收入来源。要大力推进贫困农村资源资产资本化进程,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尽可能多地让贫困农民拥有的资源资产资本化投入园区,通过股权参与园区收益分配。根据贫困地区的乡村历史、自然资源、农业文明、民俗文化及社会环境,依托农业园区发展创意农业,结合时展潮流与时尚文化元素,发展“旅居时代”、“生态社区”、“低碳时代”、休闲观光等园区建设新模式,使贫困农民在农业园区对外服务产业中得到就业。要在农业园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让贫困农民在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中得到收益。

建设脱贫致富美丽乡村

“农业园区建设应着眼于增强园区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更多吸纳周边贫困农民移民搬迁,与当地城镇化同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整合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着力增强现代农业园区对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吸纳能力。”省政协农业委员会提出这样的观点。

省政协农业委员会表示,农业园区建设规划中,要在明确种植区、养殖区、加工区等功能分区的同时,按照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规划建设以楼房为主的农民住宅小区,依托园区建设农村社区,有条件的地方要配套建设各类学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发展温室餐厅、体验餐厅等生态餐饮服务业和农产品物流园,发展生产业、生活业,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搞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建设美丽乡村,增强对资金、人口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吸纳周边自然条件差、脱贫致富无门路的贫困农民搬迁到社区入住、接受培训、实现就业,形成人口集聚、产业互动、良性发展的新格局,依托农业园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生态景区。

增强园区扶贫后劲

杨玉成委员提出,政府要加强对农业园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扶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建设,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统筹管理和捆绑使用,重点支持农业园区建设。金融部门降低门槛,为园区建设提供信贷支持,不断推出适应农业园区发展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