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大学生消费维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消费维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消费维权

第1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关键词]网购促销;问卷调查;合理建议

[DOI]10.13939/ki.zgsc.2017.01.100

1 调查目的和意义

相关数据表明,2009年到2015年短短几年,“双十一”已经从天猫扩散到全电商平台,从国内扩展到全球。大学生在享受快捷、便利、自由的网上购物过程时,也反映了网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大学生网购存在从众、攀比等现象以及由于受网购促销影响而产生一系列冲动性购买行为;商家自身则存在借用“双十一”等网购打折促销欺骗消费者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观念,阻碍了网购健康消费模式的形成。

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调查目前网购促销活动现状,大学生网购基本情况等,来分析大学生在网购过程中的需求、大学生个体消费差异及群体消费特征,并探讨网购促销活动的实质。同时,针对大学生网购现存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呼吁大学生在网购过程中形成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并呼吁广大商家从自身的社会责任出发,合理开展网购促销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模式,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 基本情况与分析

2.1 大学生网购基本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月可支配金额主要集中在1001~1500元这一区间上,占比最大为43.33%。但大学生每月进行3~5次网购的大学生居多数,占比为37.78%,由此可,网购在大学生中较普及,但网购频率较低。

大学生消费金额低,网购商品种类丰富。在“双十一”期间,39.44%的大学生的消费金额在200~500元,28.8%的大学生的消费金额在0~200元。同时大学生网购商品种类非常丰富,包括食品、数码、服装、体育用品等。其中70%的大学生选择了服装类产品、食品类产品,化妆类产品与数码电子商品也受到了不少大学生的青睐。

2.2 影响大学生网购的原因

产品低廉价格及促销方式是主要诱因。数据显示,69.44%的大学生选择了“产品降价幅度大,节约资金”,55.56%的大学生选择了“双十一的促销方式诱人”。淘宝、天猫等电商丰富的促销方式及低廉的价格吸引了诸多大学生。社会化媒体成为宣传“双十一”的主要媒介。74.44%的大学生获知“双十一”狂欢节通过网络媒体渠道,同时48.33%的大学生通过身边同学告知,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交平台的主流量,更容易受到更大的影响。

2.3 大学生“双十一”网购消费能力

大学生基本不会选择金额透支。数据显示87.22%的大学生不会选择透支消费,仅有12.78%的大学生选择进行透支消费。但是随着蚂蚁花呗、花无缺大学贷等软件的上线,也有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先消费后还钱的模式。大学生选择透支金额时消费更高。大学生选择在“双十一”期间进行透支时透支金额,47.83%的大学生选择透支200~500元,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选择透支消费时,他们的消费欲望应该会更加强烈一些。

2.4 大学生“双十一”网购满意度

大学生对网购物流售后满意度不高。在售后服务、物流速度、商家态度、商家信誉度、商品与描述符合程度和商品品质与价格相符程度等指标上均满意度一般;物流速度和售后服务上,不满意的程度最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商品与价格相符合度还是非常认可的。

大学生网购维权渠道多样,但维权意识不高。大学生在进行维权时,选择与商家联系反映问题的同学占绝大多数,占比为80.16%;另外是选择向阿里巴巴的客服投诉的大学生居多数,占比为18.25%;说明大学生维权渠道的多样化,但在公民法律意识素养方面有待加强。

3 分析与结论

3.1 网络购物群体行为特征

通过性别、年级、月可支配资金的数量对网络购物群体特征进行调查。在调查群体中,男性占51.67%,女性占48.33%。在网络购物群体中,男性的数量在逐步上升,男性已成为网络购物的主要消费群体。

3.2 网络购物行为选择特征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购物的频率及在“双十一”中的心理状态都会影响消费者在网购时所产生的决策行为。调查显示,消费者消费的金额在200~500元的人数最多,占39.44%,另外消费金额都在1000元以内。网购频率方面,绝大多数的消费群体每月都会进行2~3次的网络购物行为,其中,男性数量约占2/3。由此可见,男性在控制自己的网购行为中可能更缺乏自制力。

3.3 网络购物行为满意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都觉得服务一般,并且对所有服务的态度没有明显的波动。但是在物流服务方面所产生的不满意是相较于其他服务最多的,由此可见,“双十一”活动中物流服务是现阶段的一大痛点。

而在相关后续服务中的调查显示,约70%的消费群体都会选择通过维权的方式来解决在网购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可见消费者对于自己在网购行为中的问题也较为重视。其中绝大多数会对商家进行沟通,在与商家交谈无果后可能会选择进一步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但是在调查处理情况上的数据并不乐观,仅仅53.97%的调查者的处理结果得到了满意的处理,约39.68%的消费者虽然得到了处理但是并没有对处理结果表示很满意。

而不进行维权的顾客其主要观点:太麻烦。不满而进行维权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更加巨大,导致了多数不愿维权的消费者放弃了这项行为。所以网络购物平台如何解决消费者维权成本将是维护客户的一大关键。

4 引导建议

大学生在购买过程中遭遇了网络购物本身存在的风险及自身消费的弊端,这些是阻碍网络购物发展并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网络购物的大学生在选择商品服务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存在冲动选择的现象。因此,我们结合网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特点来具体分析,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4.1 强化大学生科学的网上消费观念

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大学生常常因为网络购物的便利性而忽视商品本身的诸多要素,例如耐用性、实用性,也忽略了网上消费支出占月支出的比例,这样的消费是否会影响月消费结构。需通过社会和家庭的引导,逐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学的消费习惯。购物时考虑家境;做好理财计划,制作收支记录;计算每月吃饭和学习用品的费用以及可支配金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网上消费。

4.2 提高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维权意识,降低维权成本

在网络购物中,大学生不仅要熟悉相应的过程,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如要学会鉴别网店的真实性,服务质量的好坏;学会查询卖家的信用度,对超常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要谨慎分析;对于高额交易尽量选择第三方付款的方式,并向卖家索要收据或者凭证,妥善保管汇款单据,同时保留与卖家的往来邮件,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一旦出了问题,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3 优化高校消费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变化着。为了构建节约型的和谐社会,我们也不断地提出各种新的、更正确的消费观念。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学校应积极配合,提倡科学的消费意识,宣传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

大学生是新事物接受最快的群体,是资讯传播最快的群体。虽然目前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态度不一,心理特征以消极为多,但随着相关规章条例的制定、完善和网络购物行为的规范,大学生网络购物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

参考文献:

[1]颜玲,类进举,东方.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6):179-180.

第2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复旦大学公益维权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2018年5月7日正式成立的学生公益类社团,由热心公益、支持维权的复旦大学学生发起组织,以维护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群体的合法权益和提高大学生整体消费维权意识为目标,通过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相关知识,普及消费维权方法,并辅以法律援助的形式,帮助大学生鉴别和抵制消费侵权行为。从普法和维权两方面着手,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和积极维权的意识,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安全互利共赢的消费环境。

我们将积极营造学术和实践氛围,借助法学院学生专业优势,广泛吸纳对公益维权事业充满热情并志趣相投的同学,并对其提供内部培训和交流,宣传相关理论知识和消费维权实践现状,对不同主题和细分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尤其是在现今在我国频发产品质量危机的大背景下,为庞大的大学生消费者群体提供一个预防侵权和权益保护的平台,对改善我国消费现状具有积极的社会效果。

二、组织架构

1、核心成员架构

协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下设秘书处、财务部、宣传部、实践部、学术部和外联部。(参考下图)

2、基本职能

会长:统一管理协会常规事务,对外代表协会;两名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分管协会各部。一名副会长主要负责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工作分配的上传下达,另一名以协调实践部为工作重心,参与并监督社团常规活动与大型主题活动的规划与实施。

秘书处:负责管理会员档案,会员与协会的互动沟通,及时反馈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和推荐优秀会员参与管理层。主要负责社团活动的各项答辩。

外联部:负责协会对外联系,主要包括与学生会社委办、校内各社团、外校同类社团及各大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如消协、消保委、工商局等行政机关。

财务部:负责协会一切财务收支、现金管理和帐目记录。严格遵守社委办的相关规定。

宣传部:负责协会宣传工作,包括各类海报的制作、向校园媒体或各大报刊杂志投稿,协会宣传资料的编辑以及社团主页的制作与更新。

学术部:负责制定消费习惯、消费侵权和维权行为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相关消费维权理论的研究工作。

实践部:负责协会活动的提出与可行性研究,向会长提交活动草案,负责协会活动(内部交流或外部实践)的组织安排;对会员组织进行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带领会员参与公益维权的社会实践活动。

3、社团内建

由于公益维权协会是新近成立的,还未开展相关活动,因此调研报告将侧重于对社团发展方向和演进模式进行思索,以期强化制度建设并逐步锻造协会品牌。

步骤一:思考未来社团在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下是上学期末核心成员充分交流后开展的头脑风暴。

宣传部:如何实现有效的宣传?以海报为例,在形式上如何建立社团品牌,使同学快速关注并记住我们这个社团;在内容上如何吸引他们参与我们的活动,即能够满足受众需求。

外联部:如何建立并运用资源网是对于拓展影响力尤为关键的环节。我们需要考虑下有哪些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后者的探索应该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即我们能为对方提供什么,后者则在于需要对方提供什么。

实践部:怎样的主题活动和形式,才能赢得潜在合作方的青睐同时又保证同学的参与度?

学术部:常规活动如何开展使得同学能够在消法和维权知识等方面获得很大受益?如何充分运用社团前期活动的成果,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学术报告?

财务部:已有的章程制度比较粗略,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产生问题,而这方面又是很敏感的,所以如何细化资金管理和报销制度并在执行前进行必要公示是需要考虑的。

秘书部:如何有效管理和沟通会员?有关申请资金的答辩如何操作?活动档案如何记录和保存?

步骤二:为新学期未雨绸缪,预先制订工作计划和活动规划,突出公益维权协会的优势项目,如:"315大型消费维权咨询活动进社区",同时综合考量各种客观要素,通过对现实或预期情况进行判断,保证社团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应当思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确认已掌握并可以运用的资源,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潜伏的不安因素或可预见的现实障碍、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希望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核心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为社团壮大奠定各类资源的基础,以期实现稳步发展。

现举一例进行说明。以下内容是在上学期就已经初步拟定的新学期工作计划,以指导本学期的大规模招新。

会长:负责总结本学期工作,作出新学期社团的整体规划,探索可用资源、建立联系。

财务部:完善财政制度,在下学期招新前公示于社团blog。

宣传部:宣传平台建设(建立bbs社团账号等)、电脑技术人才吸纳、海报等媒介宣传中的品牌元素(logo等)。

秘书部:申请资金和答辩流程、场地等校内资源的申请、成员通讯录。

外联部:完善外联宣传资料,考虑已有和潜在资源。

学术部:搜集热点话题,整理出一些消费维权的小常识用于以后的传单或书签制作。

实践部:各类企划书的制作和下学期大型主题活动构想,有思路,即主题、时间、地点、内容等基本元素即可。

三、社团资源

1、资金

区别于其他以收取会费作为活动开展和项目支持的社团,公益维权协会一大特色在于不收取来自成员的任何费用。鉴于协会本身的独特属性,即强调人合性,主要以人为媒介进行交互,手段采用大众化的教育宣传、讲座论坛、援助咨询等形式,因此依靠学校对社团的资金扶持,是可以维持日常运作的成本费用的,如交通、复印、租用设备等支出。

2、合作伙伴

我们与"中国公益维权联盟"建立了友好关系,这是一个与我们社团有共同志趣和目标的民间组织,已经成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并掌握了包括媒体、律师、志愿者等在内的多元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与他们建立联系,深层次的交互了解,核心成员对社团的文化内核和价值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丰富了对内部团队建设和协会品牌凝聚内涵的理解。

通过与联盟的外部联谊和内部交流,我们对各类问题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思索,如公益类活动如何能吸引同学们的眼球以及怎样提升各界关注度,增强社团文化在人群中的影响力并能够在各类优势社团如兴趣类、经管类协会中脱颖而出,没有设想过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意识到道阻且长,任重道远。

由于各种形式的资源,如资金、人力等对于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启动初期,我们计划从低处着眼,立足于低成本项目实施,如举办讲座和学术沙龙、调研实践等。在刚刚过去的新学期大型招新中,联盟就给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海报模板。我们意识到资源优势是社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这个学期中,我们也会将触角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积极与多个企事业组织、行政主体、社区律所等建立联系,在他们的资源支持下,共同开展多彩的活动。

四、社团活动

拟开展的协会活动

一、定期校内宣传;以传单、海报等形式宣传消法相关知识,普及消费维权方法;与《复旦人周报》、优频等各种校内媒体合作,开设专栏,以法规介绍、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宣传;

二、专题讲座;针对社会消费各个细分领域,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料、邀请相关专家或业内人士进行深度讲述,并对侵权与维权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三、不定期在校内和周边社区、商业区开展普及消法和提高维权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四、不定期去市、区消协、消保委、工商局、质监局等行政机关参观、见习,了解消费维权举报和处理流程以及相关取证、认证过程;

五、与法律援助中心等校内社团合作,消费者参与诉讼;

六、参加"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等各类竞赛;

七、撰写学术论文和报告,进行消费维权理论的研究工作;

八、与其他高校的公益性学生社团不定期互访,交流经验,增进友谊;

九、其他形式的活动(根据需要)。

第3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摘 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的网购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网购较为普遍,虽然金额偏小,但种类繁多、以实用性消费为主,他们在网购时注重网站品牌、卖家信誉、商品质量、信息安全等,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根据大学生网购的这些特点展开相应的行动,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其合理消费。

关键词:网络购物 大学生 电子商务

一、引言

在电商网络消费盛行的时期,作为中国市场消费的年轻力量,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正急剧飙升,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网络消费大军,研究和分析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未来整个社会的网络消费趋势,有助于高校了解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等。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消费心理,熟悉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同时对大学生正确网购做适当的指导,本文以浙江树人大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展开调查分析。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列表分析,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行为进行如下分析:

1.大学生网购前景看好

数据显示约94%的人采用过网络购物实现消费需求,人数远远高于没有网购经历的人,其中经常进行网购的占比达到1/3强,这足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都接受了网购,网购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另据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对网购的态度是支持的,39%的人对于网购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4%的人持反对态度。因此,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发展前景良好。

2.大学生网购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品种类和价格

在网购的原因中,选择商品种类繁多齐全的有31%,选择价格便宜的占29%。因为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网络购物,商品品种和价格始终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网上商店比传统商店的价格更为低廉,而且商品种类繁多,可选择性大,大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此外,选择付款方便的占20%,选择送货上门的占14%。主要是因为网购可以网上付款和送货上门,节省了不少时间,而大学生的学习、社团或社会活动需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不可能在购物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3.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较小

大学生虽然喜欢在网上购物,但是每月的网购花费基本在200元以下。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每月网购花费在2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0%,只有少数被调查者每月网购花费在500元以上甚至突破1000元。这主要是大学生的生活费普遍在800-1500元之间,过大的网购花费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导致网购消费金额较小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据调查显示,68%的大学生生活费用全部来源于父母,29%的人部分来源于父母,完全由自己赚取的只占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大部分主要来源于父母,但也有小部分大学生靠自己赚取部分或全部生活费用。因此,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时会综合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只将每月生活费的少部分用于网络购物。

4.实用型消费占主导

数据显示,81%的大学生网购用于与生活、学习有关的实用型消费,其中完全用于生活支出的占71%,用于考证之类的费用占比5%,用于交通的费用占比4%,还有1%的学生具有投资意识。这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买自己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缴纳考证费、交通费等已成为新的时尚。还有约19%的数据说明娱乐型消费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另一网络消费类型,他们通过从网上下载音乐、视频、游戏、资讯等丰富业余生活。

5.购买的商品种类多样,主要为服装

调查结果显示,38%的被调查大学男生网购主要为了购买服装,13%选择了虚拟物品;同时数据显示40%的被调查大学女生倾向于购买服装服饰,而25%则选择了购买日化用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服装是男女生在网购时共同关注的物品。因为大学生作为青春焕发的人群,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每天的服装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网上的服装除去了店铺费、人工费等,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很多,而且款式比较新颖,选择余地很大,部分知名品牌还有网络旗舰店向网民直销自己的产品,这更加方便了大学生的购买;而实体店的价格较贵,往往超出大学生的预算。

6.谨慎选择卖家

当大学生消费者明确自己的需求后,他们会谨慎选择卖家。由于网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风险,消费者会通过各个渠道对商家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据统计显示约38%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商品描述、33%的大学生通过查看评价、17%通过亲自询问卖家、12%通过他人推荐等来了解产品,最后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进行购买,以降低风险、保证安全。为使网购而来的商品与实际需求能尽量减小偏差、降低风险,大学生网购特别在意商家之前的一些销售信息,如已有客户对卖方商品的评价,卖方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销售量等,跟随效应明显;同时很多首次网购者也会选择朋友介绍的网店。

7.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从小就树立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对网购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视。网购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为产品的质量安全,一为网络安全。

据统计,大学生对网购的顾虑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害怕实际货物与描述有差别(占33%),害怕商品有质量问题(占28%),害怕商品真假难辨(占1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位列前三的都与商品品质有关,占80%左右,因此如实描述及提高网购商品的质量是卖家及购物网站要特别重视的地方。

另外58%的大学生对网购安全有所顾虑,因现在网购绝大多数采用网上银行支付方式进行货款支付,其支付安全和对个人信息的保密程度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网购行为。

8.维权意识较高

根据统计显示,66%的大学生在遇到网购物品不合心意或有质量问题时选择向商家要求退货,这部分学生利用网购媒介,尤其是支付宝制度来保护自己,这是他们维权意识高的良好表现。然而也有27%的人则认为吃点亏就算了,这样的心理不但使自己蒙受了损失,而且也会助长假冒伪劣商家的行为;当然也有7%的大学生在遇到网购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说明这些大学生对相关的法律制度不了解,所以后两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三、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与合理化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合理的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已成为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校方面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学校在社会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性质,决定了以学校为载体的教育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在整个德育中扮演主导性的地位。作为高校应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的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消费价值理念。首先,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积极倡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过度消费,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形成理性的行为方式。其次,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让他们学会消费,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的收支,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2.家庭和个人方面

家庭作为大学生消费性支出的主要承担者,作为大学生消费资金的主要源头,应该对孩子的消费进行适当的控制,不能要多少给多少,不然会助长学生消费的盲目,要重点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从而遏制其乱消费。总之,在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本人,对于经济来源基本靠父母的,购买必需品才是消费真正的出发点,而不是在网上购买多余的非必需品;对于完全或部分靠自己赚取生活费的,则应合理安排收支,而非胡乱消费。大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开设的网络消费心理学、投资学等课程,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掌握理财方法。同时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消费知识讲座、理财讲座、省钱比赛等活动,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在消费行为上做到理性消费。

3.社会方面

社会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和新闻媒介等宣传手段,以正确、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年大学生。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价值理念,建立一个良好的法治和诚信体系,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和维权意识,使得网络购物秩序井然、有法可依。

四、总结

经过对树人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并经过数据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消费形式,在网上消费与传统消费并存的今天,大多数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方便、快捷、价格便宜及商品齐全、种类繁多,因此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潜力巨大,网络购物的发展前景看好。他们的网购金额虽然小,但频率高,消费整体上呈稳健状态;在选择网络购物时比较注重网站的知名度、信誉和产品质量;在网购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购物特点,纷纷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课程的设置、理性的指导、法治的完善,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其合理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郑桂玲,陈佳丽.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648(05)

[2]左芬.大学生网络与传统购物消费时的心理对比与行为分析[J].企业导报,2011(7)

[3]张玉荣.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集体经济,2009,7

[4]周颜玲,娄进举,东方.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6)

[5]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26)

[6]杜林芝,邱淑英.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与消费观的引导[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

第4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食品安全;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逐渐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然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由于食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这固然和问题食品生产商缺乏社会公德、唯利是图密切相关,但是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学生人群,对这方面的意识更为薄弱。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

通过对金华市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调研,了解大学生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及认知情况。找出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途径。也为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供很好的帮助。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特殊的一个角色,大学时期是学生走上社会的过度时期,因此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能折射出现代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一个概况。调研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大学生食品消费习惯;2.了解大学生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3.了解大学生形成食品安全意识的时期;4.了解大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情况;5.了解大学生形成的食品安全意识影响因素。

三、基本问题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的基本情况是本次调查获取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现在金华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

(一)大学生选择食品的依据

1.就餐地点的选择数据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女生主要就餐地点为学校食堂,去街边就餐的占14.9%,只占总数的少部分。与女生相比,男生去街边餐馆就餐的却占到了25.3%,比女生多了十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女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比之男生还是稍强一些。但从总体数据来看,去学校食堂就餐的仍然达到了77.2%,也表明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去学校食堂就餐比较方便安全。

2.购买食品的根据的数据如图一所示

从以上数据来看,根据营养和安全去选择食品的占总体一半都不到。而且女生中光因为好吃而去选择食物的就占到女生总体的将近一半。可想而知,学生们对怎么去选择有营养有价值的食品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也说明了现代大学生追逐时尚,注重口感的一种风格。这也与现代家庭现状有一定的关系。现今的家庭在各个方面都为孩子包办,包括孩子的饮食。从而使得学生对食品安全方面不知道如何注重;更有的家庭一切依着孩子,有的孩子只凭借口感好选择食品,而家长只知一味的溺爱,使得孩子对食品安全营养方面的意识薄弱。

3. 购买食品时最看重的因素的数据如图二所示

数据显示选择有机安全的同学大概占所有人数的大半,说明了现今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这一点,都希望能在饮食方面追求健康,饮食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选择价格的学生都为158人,说明还有较多一部分人在选择食品上以价格为主,而不考虑其他安全营养因素。一小部分的同学选择了外观包装,往往这一点很容易被人忽略,其实包装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些食品的包装在运到商店的途中会出现破损,而包装出现破损的食品大多数不可食用。

(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1.购买食品是否会看上面的信息介绍的数据如图三所示

该题目中,选择每次都看的只有44人,一般都看的229人,偶尔看的有312人,从来不看的有44人。从数据中看出每次购买食物都会很谨慎去看产品上面的信息的人非常少。而选择偶尔看的人比较多,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看产品上的信息还是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虽然现在社会在大力提倡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倡人们在购买食品前一定要仔细看食品包装上的一些介绍信息,但是购买产品必定查看产品信息这种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上还没有根深蒂固。

2.对现今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的数据如图四所示

如图四显示,在所有接受调研的大学生中,有136人选择了从不关注,452人选择了关注度一般,而只有44的人选择经常关注。这些数据显示,大学生虽然接受高等教育,接触的知识面很广,但是实际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这一方面的关注度十分匮乏。

3.大学生鉴别食品是否安全会依据哪些信息如表1所示(本题为多选)

从以上数据来看对于鉴定食品安全从保质期入手,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挑选食品时主要看保质期,因为大家心里过期食品不能食用的概念早已稳固。但社会上的多数食品安全事件,不是因为人们吃了过期的食品,而是由于生产食品的原料发生了问题,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食品原料的重要性,而仅认为它不过期就好。另外从数据中还发现了SQ认证对于调研的同学来看认知度还不是很高,SQ认证是国家对食品认可的一个标准,是一个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所以说有标明保质期与生产日期,是没有过期的食品,但是没有SQ认证,也很难保证其质量,因为该食品没有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部门的审核。由此可见我们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程度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程度,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三)维权情况

1.购买食品时会遇到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数据如表2所示

从以上数据来看, 这这题中,选择购买的食品没标明生产日期、生产地与保质期的415人,过期的421人,假冒产品399人,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频频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一问题上还没有很好的监督措施,要不然食品从生产到卖到消费者手中经过这么多道检验的关卡还是会出现这么多的产品质量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厂家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和缺失诚信的经营。

2.大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维权情况的数据如图五所示

与厂家直接联系,找媒体曝光,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三项中,选择的人非常少。而选择扔掉,自认倒霉,找商家退换的相对较多,分别为425人,416人。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待食品安全的问题上还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很多都选择了自认倒霉,就算是找商家退换,能退则退,不给退估计就只能自认倒霉。从根本上形成了这种薄弱的维权意识。现今,在很多人都怕麻烦,在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下,很多时候,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渐渐习惯了默不作声。使得不法商法愈加猖狂。

(四)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意识的途径

1.当前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知识你最需要的是那一方面的知识的数据如图六所示

在该题中,比起儿童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存放知识等,选择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法律的和鉴别食品安全质量知识占较大比重,分别有439人和421人。说明了大学生对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及鉴别方法方面的知识极其欠缺,这也是造成他们买到变质或假冒食品时敢怒不敢言的原因。

2.提高产品和食品安全水平所需要做的事情的数据如图七所示

选择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的有520人,加强检验检疫的有365人,说明大学生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相当不满意,希望其能狠抓猛抓。事实也是如此,近期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事件中,有关部门都把管理与处理的问题推来推去,没有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择商家需诚信经营的有418人,选择行业自律的有277人,这也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经营者的失望。现在媒体已曝光的例子中,许多经营者为了谋求暴利,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甚至出现用有毒物质当生产原料,根本没有顾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选择普及科学消费知识的有321人,选择曝光典型例子的有254人,大学生们希望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能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知识能被所有消费者所广泛知晓及学习。在相关部门的大力监管下,在厂家和经营者的诚信经营下,在消费者掌握食品相关法律和拥有较强维权意识情况下,才能真正杜绝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出现。

3.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的途径的数据如表4所示

网络、电视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学生获取知识的通道,说明如今信息社会网络对学生的重要性。但让“无”这个选项能占到34%的比例还是非常让我们震惊的,还有这么多的人没有获取食品安知识的来源;而选择从课堂中学习的学生也是极少,说明学校在食品安全教育上比较匮乏。所以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及鉴别的知识教育,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选修课,提供讲座,让学生学习食品安全及维权的法律知识,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这样,在校大学生才有机会准确系统地掌握安全食品的鉴别方法,并且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相关的维权法律知识。

四、大学生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对策

(一)金华市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弱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一些数据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金华市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是很强。总结之后,得出以下几点因素:

(1)学生本身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社会的发展,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但是当今现状并非如此,很多大学生并不太关注自己的饮食地点、所食用的食品成分,反而更加注重食品的口感和个人喜好。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愿主动的获取食品安全知识,只有当在被动所需的情况下才会了解,这样的心理导致了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

(2)社会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

现在社会的现状,只是一味的高呼要注重食品安全,但是却没有真正地 实行起来,在广大消费人群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到有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时候,又大张旗鼓的食品安全重要性。这样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事态。教育大学生,使其形成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保障其安全食用食品和有效维权的关键,但大多高校并没意识到这点。

(3)家庭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都有了少生优生的思想。所以现今大学生很多人都是家中的独身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只顾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疏忽除学习外的教育,也包括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

(二)改善措施

在结合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参考了一些网上资料的情况下,我们组商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从以下做起: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良好的运作离不开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 法规体系是有效监管的基础。也要求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增加媒体透明度,加强舆论监督

网上、电视台、报纸等,应有针对性有效地报导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闻,有必要的时候对相关厂家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对优质、合格产品进行表彰;不合格甚至劣质食品进行暴光,让相关部门来依法处置。多方面、全方位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3.学生应该有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的观念

大学生们也应该自己意识到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不该只是去注重食品的口感,而忽略了食物的成分等问题,而且在就餐地点也要注意,应该去选择安全有保障的就餐地点。

4.提倡广大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加强该方面的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深,很多事实也证明了,孩子在没有上学前很多事情都是在模仿的着父母。对于父母的话,家中的孩子也是非常相信的。如果从家庭教育这一关就开始把关的话,那对于加强大学生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人的食品安全意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5.加强学校教育

人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学校中所得到的。老师说的话同常会成为学生 做一些事的依据。但是现今这一系列的教育,学校在培养食品安全意识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还是很不到位。如果在学校中开展有关食品鉴定方法及维权的讲座,或者组织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将会对学生培养食品安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张文超.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探析[J]. 现代管理科学, 2011,(03).

[2]杨华.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3]田芸.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成因及改善对策[J]. 今日国土, 2011,(09).

[4]胡云腾. 加强道德建设要多管齐下[J]. 红旗文稿, 2012,(01) .

第5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一、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之现实状况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与一般的社会成员所享有的权利相比,有其特殊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的性质随之发生变化,其不再是一种国家的权力和责任,而是转变成一种消费,一种服务消费。大学生的角色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这种服务消费关系中的消费者,即一种特殊的教育服务消费者。大学生的权益存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关系之中,其核心目的是大学生这一权益主体自我素质的提升,以提高将来立足于社会,能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对于刚刚走过转型期、人们尚未能够普遍熟稔地行使自身权利的我国社会来说,大学生作为一个尚未完全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成熟的特殊群体,则更是在对待其所享有的该种特殊权益问题上存在诸多误区,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对大学生权益的忽视甚至侵害的非正常现象的存在。

1、大学生权益实现效果之现状

根据普遍反映的情况,目前,我国大学生权益得不到有效实现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数量不足导致不能满足日益扩张的招生规模的需要,师资缺乏导致教师的疲惫,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其次,部分大学的相关部门或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擅自搜查学生宿舍,或非法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等,对学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造成侵害;再次,有些大学为了争夺生源,进行虚假的招生宣传,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利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2、大学生权利意识认知之现状

对权利意识的认知也即是否知道法律赋予了大学生哪些权利。在这个问题上,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回答依次是选举权、受教育权、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民、消费者权益、言论自由权、申诉及诉讼权、监督权等等。其中大学生对于自由的追求热情很高,很多人认为给予充分的自由就是权利的实现。总体而言,迄今为止,权益观念应该说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人心。

3、大学生权利实现意识之现状

权利维护意识也即是否会努力促使自己的权利得以实现及为实现权利而采取的具体措施。许多学生基于功利主义的考量,会通过合适的途径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如学校BBS上学生的利益诉求、建立大学生维权组织及网站等等。当然,也存在少数通过不合法途径争夺正当或者不正当利益的现象。

4、大学生权利救济意识之现状

权利救济意识是指在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也即认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是否会以及将通过何种途径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前的大学生大部分在观念上都有可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也表明学生对法律救济有信心。但是,学生对于具体的救济办法,即到底是诉讼还是申诉,或者求助媒体等,学生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学生一旦面临具体问题就可能退缩,害怕承受太大的压力。

总的说来,就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还不足以使其充分、正当、有效地行使和享受自己的权利。虽然全社会的权利意识已经相较于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学生也对自己的利益和自由倾注了更多关心和重视,但他们往往还不能比较完整地知道自己应当享有哪些特别的权利;同时,大学生在对诸种权利的关心程度上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生活自由权的过多重视,而对与学习、发展、消费有关的权利认识和重视程度都显得非常不足。

二、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之形成原因

现实生活中,公民常常感到个人在权利主张、权利实现和权利救济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比较薄弱。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权利意识,但由于许多学生对有关权利实现与维护的问题知之甚少,对法律途径信任度不高,因此最终将使权利意识所能发挥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显然,这与传统社会心理意识的持续惯性作用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个人作为利益主体的地位和意识肯定会逐步得到提高。综观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之现状,可分析出原因如下:

1、高校权利教育的缺陷及高校管理体制的不良影响

首先,我国中学教育阶段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应试教育,权利意识培养不受重视,导致学生权利概念相当模糊,缺乏权利意识发展的良好基础。进入大学以后,虽然大学有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但法律基础所占的课时比例不大,尤其是经由2005年以来的“两课”改革,法律基础课与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被合并为一门课,涉及法律基础的课程量仅占其中两章。这使得学生真正接触有关权利问题的讨论和实践活动都明显不够,就部分权利意识淡薄的学生来说,这使他们丧失了很好的培养机会;而就部分权利意识高涨的学生来说,也丧失了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与渗透的机会。

其次,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高校具有“依法自主办学”、“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和“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与处分”的权力。为此,各高校根据法律的授权和自身的需要设立了健全的决策部门、执行管理部门等各级管理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达到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的双重目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往往一方面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为了树立管理上的威信,另一方面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对大学生滥用管理权力,以致侵犯学生合法权利。更有甚者,部分高校由于内部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针对不同学生的类似违纪行为,却因家庭、社会力量等因素的介入而处理结果很不一样,这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对高校和法律失去信赖。

2、大学生权利义务平衡意识不强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一如马克思所说,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负担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相应的义务,否则,权利失去合理限制,势将造成对他人权益的侵害。因此,权利和自由是有限度的,个人的意志自由或行为空间是有前提的。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虽然大学生自我权益意识在整体上比较高,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权益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往往更容易注意到自身权利是否得到实现,却难于看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是否已经切实履行了义务,有些学生甚至会采取偏激的维权手段,从而触犯法律。

3、现行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不够完善

法律是界定权利界限的标尺,同时也是权利最有力的保障,因此权利的界定是否合理、权利救济的力度是否充分,显示着法律本身的完善程度。而有关大学生权益的法律完善与否,对大学生权利能否得到合理维护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目前,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对大学生的权利作了一些规定,但仍然不够具体和全面,现实中的许多争议和相关的司法实践尚未能找到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现行的教育法规更多侧重于对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学校等机构间权责的划分和调控,而关于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学生与高校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地位则规定得较为简单,其内容也更多是为了约束和控制学生,对其权利的规定比较原则和抽象,程序性规范少,与其说是赋予大学生以权利,有时不如说是限制大学生的自由。这种立法状况,显然无法让大学生清晰地明了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也无法让大学生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充分及时有效的获得正当救济,这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健康形成和发展显然是一个障碍。

三、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引导思路

综上可见,当代大学生在权利意识上尚存误区,很难做到适中,或过于淡薄,或过于高涨,不论是“过”或“不及”,都不利于大学生权利的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生维权方式多样,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便体现了这一点,因此亟待获得有效的引导。应当说,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引导问题,不仅仅是高校工作的组成部分,还有赖于有关国家机关、家庭和个人等全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引导工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权利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

权利意识的增强与完善,对于改善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提高整个国家的政治思想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理应成为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校均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育者应当以此为契机,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学习和了解学生的权利内容的基础上,突出该课程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权利意识中的关键作用,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认清权利实现的条件,明确权利维护的途径,也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2、完善立法、依法治校与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相结合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大家要实际服从已成立的法律,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完善的法律。”因此,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治校,让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育既有实实在在的立法内容,又有依法治校者的示范榜样,从而成为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权利意识的可靠途径。同时,我们还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在适当的范围内,尤其是在与大学生利益切身相关的领域内,引入大学生参与高校的民主管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内部维权机制。通过这些途径,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引导大学生在感受最为真实的权利实践的过程之中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

3、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开辟课外培育新途径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崇尚自由,这也是我国社会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在这种背景之下,严肃说教的教学效果显然比不上让大学生亲力亲为。因此,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权利意识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以此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举办模拟法庭,设立法律咨询信箱,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设立维权网站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在理论上,让大学生明白,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必须尊重法律,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并注重使用正当的、合法的途径;在实践中,要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实现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有效培养与正确引导。

第6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摘 要: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以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为主要平台进行营销的微商数量逐渐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各高校大学生通过微商创业的趋势明显增强。但是随着微商行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诸多与微商经营有关的法律问题以及行业风险。相关法律风险的存在是大学生微商创业率低和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大学生微商创业的现状,对大学生微商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方法,在如今大学生微商创业的趋势下已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微商创业;法律风险;规避

一、大学生微商创业的现状

(一)微商兴起的发展背景

1.计算机应用技术推动网络购物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网络购物的趋势不断增强。现阶段,网络购物市场呈现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的双增长趋势。

2.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发展

截至2013年11月,微信的注册用户量已突破六亿。狭义上的微商便是指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各种商品营销活动的组织或个人。所以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兴起与发展为微商经营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平台。

3.碎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大段且整体的时间被分割成许多较小时段的碎片,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事务碎片化。然而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络把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网民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网络,不必再花费专门的大段的时间去实体店购物,在公交车上或排队中便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网络购物,由此促进网络购物迅猛发展,这给大学生微商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

(二)大学生微商创业的现状

1.大学生微商创业的数量

现阶段微商群体的年龄主要集中在90后这一年轻群体,其中约占全国大学生三成的740万大学生正在进行微商创业及经营。所以,通过微商进行创业实践的大学生具有其一定的基数及发展基础。

2.大学生微商经营的商品种类

通过调查,大学生微商的经营范围中,化妆品类商品的所占比例高达四成,其次为服装类和日用品类商品。所以日常的生活必需用品为大学生进行微商创业经营的主要方向,而价位较高的高档耐用品所占比例最小,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微商经营的方式多为小本买卖,薄利多销。

3.大学生微商经营的销售额

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微商月销售额高于一万元的群体不足3%,交易率也普遍^低,可以得出大学生微商普遍获得较低的经济利益,大学生微商的经营模式为规模不大的小本经营。导致大学生微商经营利润率低的原因概括有以下几点。

第一,资金不足。通过微商创业的大学生,大多是由于生活费较少而通过经营微商来追求经济利益。所以经费不足导致微商经营规模小、利润低。

第二,人脉较少。微商大学生其网络圈的人数大多不足200人,且多数大学生微商的商品最后只卖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所以大学生微商所面向的消费者群体层次单一、人脉稀薄而导致经济利益低下。

第三,没有开通自己进行微商经营的微信公众号。高达七成的微商大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微商经营公众号,由于微商大学生没有自己系统而完整的起到消息公布与宣传作用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营销,只是单一地依靠发送朋友圈消息的方式销售,导致销售渠道单一、收益较低。

第四,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微商行业的创业营销知识培训。大学生微商未经过专门地培训进入市场机制内,导致大量新进的微商群体不了解市场规则,也没有掌握如何依法妥当进行微商经营的技能,最终导致资源浪费,交易停滞,销售额较低。

二、大学生微商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一)民法法律风险

1.合同关系违约的法律风险

以合同为机制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体系基础上的。〔 〕大学生在进行微商创业的过程中,大多会缔约商事合同,也随之产生了合同关系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较少,而对方当事人的社会身份大多比较复杂。大学生与对方当事人缔约合同普遍处于较弱的一方,风险也随之加大。

所以在缔约合同之际,合同双方当事人需要就合同内容多沟通与协商,注意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合同标的是否合法;双方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是否一致,以避免合同违约所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为防止对方当事人违约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的内容,也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必要的担保。

2.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微商创业者在微商创业与经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将消费者的个人账户、密码、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形。然而一些用以微商交易的支付软件本身就存在实名认证的信息漏洞,从而增加了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风险。

3.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风险

微商创业及经营的过程中所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大多有其注册商标。很多微商创业者由于不了解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侵犯商标注册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例如未经注册商标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等行为则有可能侵犯商标注册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二)刑法法律风险

1.非法经营的风险

为了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经营者只有经过批准而获取经营许可证后才能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经营者违反国家规定,没有经过批准而擅自经营的,属于非法经营。国家对特定物品的限制买卖为调控特定物品的经营市场而作出的特殊规定,然而大学生在进行微商创业的过程中的非法经营也给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大学生微商大多不了解也不关注有关买卖经营许可的法律法规,在朋友圈内销售商品的种类也从化妆品、服饰等常规商品领域拓展到烟酒市场领域,由此未经批准和许可便销售限制买卖的物品,则具有非法经营的法律风险。

2.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风险

微商进行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包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也包括销售伪劣产品,但是两者侵犯的法益有所差别。

很多大学生微商创业者为了谋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地销售知名品牌商品的高仿品或精仿品;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微商创业者使假冒伪劣产品大量流入微商经营的市场,导致微商业平台上销售的商品良莠不齐,虚实难分,微商创业者由此获得经济利益,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利,也给微商行业的销售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走私犯罪的法律风险

由于我国民众对国外品牌的商品,尤其是化妆品、箱包、品牌手表等奢侈品类商品的需求只增不减,不少大学生微商也放眼国外,做起海外代购生意。但是,海外代购可能存在走私犯罪的法律风险,严重者会触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大学生微商多是通过邮寄、随身携带等方式,按照自用物品的形式将商品携带入境,随后通过大程度的加价将商品转卖给消费者。这种模式入境的货物累计到一定数量后就需要经过海关报关并缴纳相应税款,否则涉嫌走私犯罪。

4.诈骗犯罪风险

部分大学生微商利用一些新兴伪造软件制造交易过程的虚假截图以及伪造交易记录。如“微信对话生成器”、“支付宝转账截图生成器”、“网银转账截图软件”、“GPS虚拟定位软件”等各种造假软件层出不穷。从交易对话到转账记录,从效果展示到检验报告,所有的交易信息都可以“人造”。另外很多大学生微商利用PS等图片处理软件将产品严重美化,此时大学生微商创业者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此类虚假信息进行营销,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骗取消费者财产数额较大,则涉嫌诈骗罪。

(三)经济法法律风险

1.个人信息泄露的法律风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

在微商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个人账户及密码、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都会在微商中会被其他人所利用。如果未经消费者同意,随意泄露或使不当用其个人信息,大学生微商创业者则会触犯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销售有缺陷产品的法律风险

《产品质量法》规定有缺陷产品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大学生微商经营者由于缺少法律和相关机构的审查和监督,以及对商品自身的特c和属性缺乏了解,可能会销售有缺陷的产品,比如劣质面膜、过期食品等,如果对消费者造成了实际的人身和财产损害,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四)其他法律风险

1.纠纷难维权的风险

大学生微商创业者与上线之间的纠纷大量存在,由于上线的违约行为等大量不诚信问题的产生以及大学生微商缺乏交易凭证等证据,增加了大学生微商经营者难维权的风险。

2.微商经营市场监管难的风险

现阶段的网络购物市场虽然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绝非处于平稳运行的发展阶段。随着微商经营这种新营销形态的出现,由此产生的微商行业的监管难题也正亟于解决。然而现阶段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制微商经营的监管问题。由于微商经营涉及庞大的互联网络,层层具有其系统性和复杂性,以及网络销售渠道的特殊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有关部门执法及监督的难度。

全国政协委员李崴同志于2015年的全国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推进微商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他在提案中明确提出:微商和厂家必须实名注册登记;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加强对微商产品厂家的生产资质以及特殊商品的经营许可的监管;微商行业需要尽快形成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监督的机制,成立各地方的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内部和监管部门外部的双重管制来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三、大学生微商创业法律风险的规避方法

(一)创建大学生微商创业法律保障体系

目前,微商行业是新兴行业,大学生微商创业也正处于初步阶段,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尚未完整地建立起来。由于缺乏相应明确的法律保障,大学生在微商创业的过程中也是举步维艰。所以,现实需要立法机关依据微商行业具体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微商市场,保障大学生微商创业经营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所保障。

(二)加强和完善政策扶持以及法律公共服务体系

1.加强大学生微商创业的政策支持

大学生进行微商创业,一方面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引导和扶持。政府可以在大学生微商创业的初始阶段提供小额贷款、提供创业知识技能指导等优惠政策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微商创业。

2.完善大学生微商创业的法律公共服务体系

虽然各高校进行微商创业的大学生在微商群体中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其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且维权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在微商经营的过程中因此受到诈骗和难维权的现象也很常见。

此时需要各地方的律师以及法律工作者、基层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机构给予微商创业大学生提供积极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把大学生微商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另外,各高校的法学院可以设立相应的法律援助中心为本校的大学生微商创业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或者开展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大学生微商创业者规避微商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第7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我们虽然有了高科技的学习装备,能够方便和快捷地了解到各种新闻与知识,但是大多数的我们不可能特别留心地去关注消费方面的事情。如今,我们深入在象牙塔中,进行消费上的行为,大多数是在学校内进行的。学校在维护学生权益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因此,我们很少在学校的范围内消费时,有在权益处于劣势的情形,在利益上受到侵犯的境况,更别提在人格上遭到侮辱的境地。我们早晚会离开总是风和日丽的校园,而进入鱼龙混杂的社会。当在那里我们在权益上、利益上,甚至上人格受到不公的待遇,我们会忍气吞声,让不公平对待我们的人为所欲为吗?我们当然不会那样懦弱,我们会时刻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利益乃至人格。我们如遇到消费层面的不公,怎样去维护呢?我们总该了解一些有关消费方面的法律常识,知道最基本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知识吧。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这是一次很好地让在校学生初步地了解一下关于维护消费权益知识的契机。我部门得到到天津市河东区消费者协会人员的大力支持。从他们那里得到六种维护消费权益知识的宣传单和三张彩色的宣传海报。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的消费维权知识。维权知识应当是一个合格大学生应当知道的,否则学生的知识面就太狭窄了。

2.学生能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多了点这方面应对方法,对学生处理相关事情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不会面对不公的消费待遇而觉得束手无策了。

3.开展关于315的活动是一个学校健全的具体体现。

4.协助河东区消费者协会在我校做关于消费者知识普及的工作。

三.其他部门帮忙。

宣传部:1.在三张彩色海报(源于消费者协会)都写上如下内容:

在3月15日11:00到12:30的时间段在主教学楼前,开展名为”今天是315”的活动。我部门将会向学生发放有关维护消费者权益知识的宣传单。有能够了解到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知识的机会,你愿意错过吗?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会权益中心

2.一张张贴于学生会的宣传栏中,另外两张粘在硬的纸板上(活动时用)

3. 贴于学生会的宣传栏中的海报越早贴出越好(3月15日之前)。粘在硬的纸板上的海报在3月15日前做好,做好后,告诉我一声。

新闻中心:1. 新闻稿设计内容:在3月15日11:00到12:30的时间段在主教学楼前,开展名为”今天是315”的活动。我部门将会向学生发放有关维护消费者权益知识的宣传单并给予相关的知识介绍。希望学生愿意参与。

2.在3月15日之前或当日让广播站播放宣传活动的新闻稿,尽量吧!

办公室:3月15日10点30到13点之间借两张木桌子。放在教材科,到时,会有部员去搬。

四.活动开展

①2008.3.15中午11:00—12:30在工大主教学楼前,由部门部员负责发放消费者权益相关的宣传单。在之前部员了解相关的知识,发放传单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

②由负责与各学院联系的部员给各自学院发送2份宣传资料(共12份)。

A。希望各学院将其粘贴在学院的宣传栏中(尽量)。B。若各学院举办相关活动还需要宣传资料,可联系负责各学院的部员

③由部员负责在各学生宿舍楼内粘贴宣传资料。(共需宣传资料22份)

第8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摘要: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已在大学悄然兴起,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知大学生网络团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就问题的避免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团购;大学生

一、 网络团购的概念解析

团购,顾名思义即团体购物,我国最早出现的团购是一个单位集合所有子单位向供应商进行集体订购,从而尽可能减少购销环节,供应商将节约的销售成本直接让利于单位,最终单位实现以低于市场零售的价格获得该产品或服务。网络团购,是将传统团购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简称B2T,是具有相同购买意向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组成一个团队,从而加大与商家的谈判力,以低于零售市场的价格进行大宗购买的行为。尽管团购目前还不是消费者的主流消费模式,但它所具有的爆发力已逐渐显露出来。2010年我国第一家成功复制美国Groupon的团购网站上线,短短数个月团购网站已从“”升级为“千团大战”。2010 年年底我国团购网站已突破2000家,总销售额达到25亿元。据CNNIC的《2011年中国团购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团购用户数为4220万,半年用户数量增长高达125%,网民中有8.7%的人使用团购服务。

二、大学生网络团购现状

网络团购如今发展迅速,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一个庞大群体,网购状况如何以及对网购持怎样的态度呢?笔者在西南大学校园内随机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476份有效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1、在476份问卷中,有162名同学曾参加过网络团购,占34.03%。按照此比例,西南大学预计有1500名在校学生有网络团购经历。在这162名同学中有86名曾参加过2次及以上团购,占53.09%;有39名同学表示会经常关注团购网站,占24.07%。可见,网络团购已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学生已成为网络团购的主力军之一。

2、目前大学生网络团购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

(1)、学生自发组织团购。一般由一位同学与供应商先洽谈好购买某种产品的价格和最低数量,然后该同学通过校园BBS团购帖,人数达到要求即开团,该同学被称为“团长”,“团长”负责前期谈判和招募、中期订货和付款、后期收货和发货。调查显示,尝试过该团购模式的人数占35.8%,所购多为生活用品,女性居多。

(2)、第三方组织团购模式。此模式是由商家和学生之外的第三方即专业的团购网站来组织,实现对某产品或服务的团购。一般由学生通过第三方网站获悉团购信息,决定团购后在网上进行支付,如团购餐饮、娱乐等服务,将获得相应的代码。调查结果显示,该团购模式占63.58%,由于该模式突出地域性,学生所购多为所在地区的各项餐饮娱乐服务,男女基本持平。

(3)、商家发起团购。由供应商直接作为团购发起者,约定某一时段内消费者以优惠的价格进行购买,其实质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该模式作为消费者获知商家团购促销的途径较窄,多为无意间获得信息,所以在学生中所占比例较低,约9.88%。

三、大学生选择网络团购的原因分析

网络团购之所以受大学生青睐,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原因的探究。

1、大学生的特征分析

首先,大部分学生尚未实现经济的完全独立,作为无劳动收入的群体,对所购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较为敏感,价格成为其是否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而网络团购恰恰具有价格上的优势,符合大学生物美价廉的购物心理。

其次,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再加之校园网络便捷,网上购物成为其消磨时光的方式之一;同时第三方网站所提供的所在社区附近的各种娱乐项目,比如,电影票、健身卡、KTV等,更加丰富了其课余生活。

最后,网络团购做为新兴的购物方式,更易被思想新潮、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所接纳。多数大学生第一次网络团购是出于新鲜、好奇。

2、网络团购本身所具备的优势分析

首先,是价格优势,从大学生的角度讲就是省钱。网络团购可短时间达到可观的销售数量,商家可降低价格实现薄利多销;另一方面销售环节的减少降低了成本,商家从而让利给消费者。同等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趋于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那一个,尤其是价格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同时,一些原本在大学生眼中是高消费的场所或奢侈产品,因团购价格大幅度下降,使其不再望而止步。调查显示,省钱是95.06%的网购大学生的首选因素。

其次,正规的团购网站所陈列的团购产品一般都是由有实力有品牌的厂商所提供,关于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做出保证。例如,拉手网承诺7天无条件退款,过期未消费退款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感受到网络购物的省心。

最后,网络团购可实现不再为购买一个物品而货比三家、东奔西走,只需要在网上点击一下,足不出户即可订购自己想要的物品,省了不少力。

四、大学生网络团购中遇到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会十全十美,更何况网络团购在中国兴起不久。期间大学生必然会存在不愉快的购物体验。通过开放式的问答,可将网络团购中所遇问题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

1、存在虚假团购网站。个别同学为追求价格低廉曾误在虚假团购网站进行团购,钱款支付后,对方立刻销声匿迹、人间蒸发。

2、抬高原价,标注虚假折扣。部分商家会提高商品原价,呈现一个很低的折扣来吸引消费者。实则价格并无优惠,甚至比零售更高。

3、团购服务受到商家歧视。此现象多出现在服务类行业。因顾客付钱在先,服务享受在后,部分商家对其区别对待。如一家西餐厅要求提前预订,但总以无位来拒绝或拖延团购的顾客;一家火锅店减少团购顾客每盘菜的分量;到达电影院时顾客才被告知团购电影票有时段限制,而网站上并被说明等等。

4、到货后无人认领。此现象存在于学生自发团购模式。此模式一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团长”先将钱垫付给商家,“团长”收到货后,“团员”在领取自己订购的产品时付钱给“团长”。个别当过“团长”的同学反映曾遇到有人预订了产品但之后又不来领取的情况,无奈之下只能低价转让。

5、订购不必要的产品或服务。网络团购会让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同学购物欲膨胀,产生非理性消费,逐渐成为“团奴”,原本是为了省钱才选择网购,结果却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

五、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提高大学生网络团购的幸福指数,笔者有如下建议:1、上正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有信誉保障的团购网站。当下国内团购企业鱼龙混杂、数量庞大,但多数是些名不见经传、规模较小的团购网站,其自身的运营状况就成问题,更谈不上诚信度的保障。目前国内有几家发展较成熟、体系较完善的团购网站机构。

2、开展网上经验交流和分享。在校园BBS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及时分享团购的喜忧故事,曝光不诚信商家、第三方网站及消费者,从而促进诚信商家、网站的发展,惩戒损害大学生利益的组织和个人。

3、提倡科学的消费观念,倡导理性的消费方式。为防止过度、非理性消费,建议大学生制定理财规划,做好每月消费计划,安排好生活、娱乐、学习各方面的消费比例。

4、增强维权意识。网络购物尽量采取货到付款或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付款方式,并向商家索要有效凭证。如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采取合理方式进行维权。

第9篇:大学生消费维权范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15

1绪论

随着现代物流产业在国内蓬勃兴起,我国的快递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5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呈现迅猛增长趋势,全年快递业务总量达到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快递业务收入占比继续提升,快递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68.6%,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了快递行业发展势头的迅猛。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快递业务量的增长,然而快递行业在高校校园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多弊端,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视角设计有关问卷对快递物流服务体系进行研究考察,阐述大学生的客户满意度与高校快递物流服务的相关性,促使高校内的快递企业充分认识自身所处行业的基本现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对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高校快递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的目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快递物流服务质量一直是国外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很多国外专家学者都对高校快递物流服务体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Lewis和Booms(1983)指出,物流服务传递过程中体现出的服务质量水平影响客户期望的程度;Mentzer(1989)对物流服务质量理论作了阐述,而Perreault和Russ(1992)提出了7Rs理论,他们都认为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是配送时间的长短以及服务收取价格的高低;Millen和Maggard(1997)发现客户不断增加的需求是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进行物流服务质量改进和提升的关键因素;DonaldJ.Bowersox,DavidJ.Closs和M.B.Cooper(2007)以客户的期望值为依据解释了造成客户满意度高低的原因,即,当物流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水平超过了客户真实期望值,客户会产生物超所值的心理,从而感到满意。

国内很多学者对高校快递进行了研究,在肯定高校快递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指出其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他们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毛梦圆,娄红,杨振华(2013)、吴奕,郑庆华(2013)、王凯(2014)、郑红明(2014)等认为目前高校的快递业发展弊端甚多,并列举了高校快递在管理制度、价格制定、员工专业素质、服务意识等方面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希望高校快递的服务现状可以进行完善;任大勇(2014)、杨晓红(2014)、金津,杨爱民,华瑞驿(2014)等人主张建立新型高校校园快递服务模式,构建快递服务中心,优化校园快递发展,最终达到资源整合,制度完善,信息共享;陈善善,李建东(2015)、王俊禄,杨浩,徐思萌,汝宜红(2015)明道雨(2015)、宋志惠,李帅,江姗,王馨梦(2016)关注高校师生这一消费群体对高校快递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认为目前的高校快递物流服务体系跟不上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高校快递的研究,不难发现当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极少数人将高校快递物流从传统的物流体系分割出来,高校物流服务的群体具有极大的特色性,高校师生人数集中而且庞大,而且作为国家将来主力军的他们,有素养,有思想,如果这一群体服务现状可以进行完善,将加快我国对快递物流改革进程。

3基于客户视角的高校快递物流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3.1问卷的设计

本文设计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快递使用客户满意度问卷调查,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主要收集调查者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制作了一个李克特五级矩阵量表,根据客户对快递公司服务指标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五个层次,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主要通过客户打分的分值大小得出满意度情况。矩阵量表的最后一个问题考察大学生对快递公司物流服务质量的整体满意程度,以收集大部分人对快递公司的整体印象;第三部分是一个开放性题目,提问大学生希望高校快递公司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用于收集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建议。

3.2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本文的问卷是电子问卷,通过微信、QQ等聊天平台发放问卷。问卷的发放对象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主,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00份问卷,由于错填、漏填以及乱填等原因,导致填写不合格,形成无效问卷,最终收回270份有效问卷。

3.3问卷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问卷样本的性别、人群类别两个基本情况通过上表罗列出来,由表可知,接受问卷调查的人群中,女生所占比例比男生大,说明女生使用快递的频率比男生高,女生喜欢网购并且多样化需求比较多,快递公司应针对女性客户提供符合女性消费观念的相关特殊服务。在人群类别这项调查中,大学生的数量占了绝大多数,所占比例达到95.56%,说明高校快递使用者以大学生为主,大学生是高校快递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

由图1可知:有68.89%的人快递使用频率每周不到一次,说明大部分的人网购频率相对较低,对快递的使用次数较少,而23.70%的人使用快递的次数每周1-2次,这部分的人每个月使用快递的次数达到4-8次,频率相对较高,是快递公司可发展的顾客人群。快递使用频率在每周3次以上的人占比为7.41%,这部分的人对快递的需求较大,经常网购或者邮寄物品,是快递公司应该重点照顾的消费群体。

送货的速度、地点也是大学生关注的重点,大学生们追求方便快捷,对送货速度的效率以及派件地点的合理性提出了高要求,越来越多的人提出送货上门的要求,希望快递公司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质量、效率、运输、人员、费用这五个关键词都是快递公司物流成本的具体表现,快递公司物流成本的合理分配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有效途径。简化运输流程,提高运输效率,人员配置合理有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最终实现快递费用的减少。

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快递物流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对策

本文从人员配备、管理模式、快递人员的服务态度、通知取件时间、验货流程以及快递取件的智能化等方面对高校快递公司提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对策。

5.1高校快递公司快递收发工作,应及时合理、高效便利

快递取件时间与高校师生作息时间存在较大冲突,快递公司须提高货物中转和信息录入发送效率,提前通知取件时间,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取件时间。此外可以对常用客户进行深入接触,了解掌握固定客户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在服务时间上作出合理调整,适应高校师生各自不同的生活作息规律。

5.2服务程序需调整完善,严格规范

快递派送中,众多快递只要求签收人签字即可,导致快递包裹代签、冒签的事件时有发生。此外快递行业中先签收,后验货的规定,严重不符国家关于快递行业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因此高校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在服务的过程,应规范签收流程,核实签收人真正身份信息,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帮助客户了解其自身的合法权利,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首位,恪守职业道德。

5.3服务费用应科学合理、行业统一

快递运费收费过高,各快递点之间价格不统一,价格混乱是校园快递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此,高校快递公司应需要统一行业收费标准,严格遵守实施;也可以根据自身服务特征,在适当的幅度做出合理收费规定。

5.4快递包裹存放时间适当延长,存放地点安全科学

高校师生作息时间往往和快件签收的时间存在冲突,快递包裹的存放,也存有漏洞,建议快递公司可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改造完善快递存放点,提高服务质量。如:近邻宝等,使取件更加智能化,突破时间限制,延长快件存放天数,节省人力物力,方便师生取件。

5.5快递服务人员职业道德与规范需培养提高

快递派件员工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不高是一直困扰着高校师生的一个问题。快递公司应加强对员工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员工的公司集体荣誉感,提高服务水平,对待客户讲文明讲素质。同时快递点应开通投诉渠道,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和控诉。从反思调整中,不断提高完善快递服务质量,在社会中发展,与时代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