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那天,我在家里没事情做,就打开电脑玩游戏。可玩了一会,心想:“这些游戏太无聊了。如果有一些既好玩,又能帮助学习就好了!”这会,爸爸走到我的房间,看见我在玩游戏,说:“你作业做完了没?”我说:“做完了!”“那做完作业不知道看书啊,整天就知道游戏!”爸爸生气地说道。我心有点害怕的说:“那我也不想这样,我只是想看看游戏里面有哪些东西能够提高我的语文基础而已嘛!”爸爸好像看出我的心思,说:“让开,让我来帮你看看。”接着,我就让爸爸来控制电脑。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电脑屏幕上多了一个图标,我说:“爸爸,这是什么呀?”爸爸答道:“噢!这是一个游戏软件。既能玩游戏,又能学习!就这样吧,你自己慢慢玩,我还有事情。”随后,爸爸起身就出门了。我有点心急,爸爸一起身,我就马上打开这个游戏软件。一看,哇~~~~这么多游戏,有成语接龙、大众成语、射击成语……好多好玩的游戏啊!本来就喜欢玩那种射击游戏,就点击击射击词语来玩。
一打开这个游戏,里面有一把枪和一大堆气球,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这里有50个气球,要你打中规定词语气球,就过关。我有点心急连规则还没看完就点击开始了。一开始,有好多词语气球乱飞,看见电脑屏幕下面出现一个词语:美丽。接着我又看见气球上出现了很多拼音,弄不明白是什么,就返回看游戏规则。原来气球上的拼音是下面词语的一个,要打中符合的拼音才算过关。看完后,就真正看是了。第一个词语是:黑色,我又看到红色气球里有黑色的拼音,就立马开枪,“啪”的一声,打中了!Yes!这时我好开心,接着又有下一个词语出现:凹凸。看见这个词,心想:“这个词读什么来着?”越想越想不起来。随后就看见游戏上的提示,就说:“这个词原来读aotu(凹凸)啊!”接着又看见红色气球上有凹凸的拼音,一开枪,又打中了。接着又出现下一个词语,又下一个……之后我还玩了好多游戏。
在一次语文考试中,我看见第一大题的看拼音写汉字中,看见有好多拼音都在游戏中见过,就全部写了下来。等卷子发来时,我的拼音写汉字全对!这是我我很开心、高兴!!!
语文,是我们学科中较重要的一科。但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外、报刊、影视、游戏……中学到。我就在游戏中学到了不少的语文知识。
记得那是我上一、二年级的事了。一天,表哥到我家玩。晚上,表哥说要跟我玩个游戏,看着他那笑眯眯的脸,我猜那肯定是个很有趣的游戏。他首先神秘地坐在一旁想了一会儿,接着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一句话:纸不要送给他。然后他说要我在这句话中加一个标点符号,使这个句子的意思改变了。一开始,我便专心致志地坐在那里,望着题目,左思右想。这道题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非常简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难极了。我反复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纸不送给他,反过来便是纸送给他。噢,我想到了,只要在“给”字前面加一个逗号,不就行了吗?接着,我便在纸上写了答案:纸不要送,给他。在一旁的表哥马上鼓起了掌,同时还诧异地望着我,我不禁开心地笑了起来,见牙不见眼的,开心好像就要涌出来似的。接着,表哥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纸不要让他乱画。这次的题看上去比上一道深了,但是有了上次经验,我很快就想出来了,便得意忘形地笑了笑,说起答案来:纸不要,让他乱画。在旁的表哥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的成就感又大大增加了。这时,表哥凑进了我的耳朵说:“我们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我好奇地望着表哥,笑盈盈地问道:“是什么游戏呀?”“是猜字游戏。”说起有关猜的问题,我就头晕了,但我这人就爱新鲜、刺激,什么都要试试,便答应了。表哥思忖了一下,开始在纸上写了:一对明月,毫不残缺,躲在山下,左右分裂。一看这字谜,我便想都不想地说不懂了,只见表哥一副不满意的神情,我又转过了头去想:你这表哥,就要逼我下死海了。但我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来,只好带着期待的目光望着表哥。表哥看我这般模样,无可奈何地说了答案:“是‘崩’字。”又一会儿,表哥就想出了另外一道题目:手提包。这题目非常短,但是要想理解却不容易,我本来不想思考的,但我一向好胜,一下子便沉入思考。我首先想:“手提包”就是手里拿着包子。噢,应该是个“抱”字吧!我喜气洋洋地说:“是个‘抱’字。”只见表哥马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渐渐对这个游戏有了兴趣。然后,他又出了一道题目:半个人。噢,这可容易多了,我一看题目,就脱口而出:“‘伴’字。”“好。”在旁的表哥又鼓起掌来,我充满了信心,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游戏中。不到一两秒,他又说了道题目:一剑穿心。不一会儿,我便开始思考:“一剑穿心”中必有一个‘心’字,那还有“一剑”去了哪里?难道……难道是“必”字。一说答案,又迎来了表哥的掌声,我的信心大增,开始骄傲起来。最后,表哥“奸笑”起来:“现在我出一道最深的题,‘傻人’”。我“不禁被吓了一跳”,我的动力好像有一股逆流在阻塞着似的,信心减少了。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想:“傻人”之中的字肯定有个单人旁,但“傻”字和单人旁又不能组成字。那么……是什么字?我想了好久,仍然没有想出来。这时,表哥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这仿佛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决心要把它想出来。接着我就想:会不会用“傻”的同义字呢?噢,“傻”的同义字是“呆”,再加上个单人旁不就是个“保”字吗?接下来的,就是表哥排山倒海的掌声,我的心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从这次游戏中,我学到了许多语文知识,譬如:从第一个游戏中我学到了要注意领悟句子的深刻意义,还学会了符号在不同位置能起不同作用;从第二个游戏中,我学到了平时要留心观察字的特点,还要动脑筋想问题,灵活地运用近义字、词,将词变成字或将字变成偏旁,此外还要多识字,这需要注意平时积累。这就是我从游戏中学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今后,我还要更加努力学习语文,争取在每次测验、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智障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精彩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傩缘幕础学科,其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学好语文可以培养智障学生的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好基础。由于智障学生思维迟缓、刻板,分析和理解能力较差;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遗忘快等特点,使得他们学起语文来格外的吃力,对语文不感兴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呢?只有让智障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使语文课堂更精彩,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巧妙运用音乐,创设课堂情景
智障学生感知、识记速度慢,思维直观形象,抽象概括水平低,接受容量小,再现困难,并伴有语言障碍,所有的这些成为他们语文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往往提不起兴趣,他们经常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巧妙地运用音乐,如歌曲演唱、背景音乐、音乐欣赏等,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课堂情景,既能集中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调动起智障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到课堂知识的获取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歌曲演唱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阶段,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歌曲,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动听的歌曲、快乐的演唱中进入学习活动。
如教《植树的季节》一课中,上课预备铃响时,学生还没有从课间的兴奋状态中走出来,为了平定他们的情绪,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我创设了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歌曲“春天来”的情境,引导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水到渠成地进入教师事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在歌曲中引入新课,活跃自然。再如,教《春游太湖乐园》一课中,引导学生唱一唱“去郊游”的歌曲,进入到情境中,为学习新知做好情绪上的积极准备。
2.操作活动,轻松温习――背景音乐
动手操作是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一环。在操作活动时,巧妙地配上适宜背景音乐,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教《校园的早晨》一课中,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做课后的动手练习,结合课文,文中找词或进行连一连、贴一贴练习,这时多媒体播放轻缓的使人静心的音乐,让学生少一些烦躁、多一些宁静的思索。教《水果》这课后,学生在认识了苹果、香蕉、葡萄、梨4种水果,复习巩固时,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实物上找词语,教师事先在水果上贴上相对应的词语;配对游戏,教师拿词语卡片,学生找相应实物,或教师拿实物,学生找相应词卡或图片。因为这是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复习巩固环节,而且是游戏活动,比较轻松,因此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让智障学生在舒缓的乐曲声中温习字、词、句、文,学生在丰富、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会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3.课堂结尾,情感升华――音乐欣赏
在课堂结尾部分,为了继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整堂课的情感得以升华,可以结合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缓解学习疲劳,使学生再次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
如教《春游太湖乐园》一课中,课堂结束部分,一首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配上学生自己的春游活动照片,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春游活动时同学们一起玩耍的乐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歌曲演唱、背景音乐、音乐欣赏等音乐,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有效激活了智障学生的语文课堂。通过运用这些音乐,语文学习过程变得形象了、有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而这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注意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学习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机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变相诱导。”在语文课堂中,要想改变那种沉闷、呆滞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动”起来,只有采用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在沉睡中的生命潜能,使他们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起语文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享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知道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
1.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
竞技性的游戏能够有助于智力落后儿童提高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很多时候,如果老师说咱们比一比……学生就会很努力并且很积极,这点对于一些智力落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复习生词时,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看谁快”,老师快速出示生词卡片,学生抢答,答得快的加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游戏难度不大,人人参与,争先恐后,兴趣高涨,这样不仅复习了生词,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知识点得到有效巩固、整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进入,但是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分数很低的学生也要鼓励他继续努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使严肃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使之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益智。
2.情境教学法
由于智障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偏低、思维相对直白的特点,在涉及偏理论性语文知识教学时,往往需要借助相关情境,因此,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起身体所有感官去观察、感受,逐步感悟到字词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创设的情境应以简单、明确为原则,以使W生对生活的体验更真实、深刻。
如教《医院》这一课时,学生在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语以及课文之后,然后以多媒体一张医院图片为背景,设定导医台、挂号收费处、牙科、取药处等几个科室,分别让几个学生来扮演,还有一个学生来扮演牙疼的病人,让学生练习去医院看牙疼的程序:导医台―挂号处―牙科―收费处―取药处,通过练习,学生对这些特有名词的理解,同时也懂得了去医院看病的流程,这样创造了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学会语文就能应用于生活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有目的地把新课知识渗透到非常有趣味的情节、场景或部分故事中,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能扩展语文教学空间,补偿智障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缺陷,促进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
智障学生各方面发展缓慢,成人后仍保持童年不同阶段的简单心理水平。一般中重度、极重度智障学生心理发展基本处在幼儿心理水平。因此,运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有效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新教学手段,发展思维能力
智障学生的思维长期停滞在直观形象阶段,对事物的思考主要依靠感知、情绪、意志来支撑,简单而浅显,自主调节能力差,需要我们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帮助其正确理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1.小组比赛读
最能激起学习兴趣的活动就是竞赛,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心,智障学生也如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他们希望自己得到胜利的体验,小组比赛读的形式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参与者,很希望将任务完成得更好,朗读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应文字上,并且声音更响亮。因此,在比赛朗读之前,加强训练,这时训练的效果会更好。在比赛朗读的时候,紧张的心理也会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朗读比赛结束之后,让学生进行评价、比较、分析、总结自己的优劣,从而使思维得到锻炼,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如教《钥匙》一课时,学生认识了生字和词语,并且基本能自己读课文了,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朗读比赛,在比赛之前,学生一听说比赛,一下子来劲了,同一小组的同学互相帮助,稍微好点的同学来指导不会读的同学,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个个学生都只怕自己小组落后,指导得很起劲,读得也很卖力,声音很响亮。比赛一开始,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直到下课有的学生还意犹未尽,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们下节课继续吧。”
2.分角色朗读
朗读的魅力不仅在于朗读材料的知识性,还在于它所传递出的情感、体验。分角色朗读不仅将智障学生带入某个情境中朗读演绎,也是用模拟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有利于智障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并加入属于自己的情感色彩,同时使语文的课堂“活”起来了。
为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生活语文课本中经常会出现对话式的文本,如《坐井观天》一文,青蛙与小鸟的一场对话: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笑,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学生读完句子之后,教师提问:“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后来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学生难以回答正确,因为他们往往只是机械重复,并没有分清青蛙和小鸟。这时采用分角色朗读,不但可以让他们分清谁说了什么话,还可以让他们真正理解句式“xx说”。
因此,恰当、有效的教学手段能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更好地认识与理解,使得他们在活跃的语文课堂中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作为特教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巧妙运用音乐,创设课堂情境,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需要恰如其分的教学手段帮助其正确理解,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使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儿子是在北京读完初一出国的。加拿大和中国一样,中小学也是12年,但不分初、高中,小学读8年,中学读4年。所以儿子到了那儿,便上了小学八年级。以他在国内学的那点儿可怜的英语,最初坐在课堂上几乎是茫茫然。幸好那儿有不少中国孩子,能给他做必要的翻译。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老师们见的移民孩子多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跟我们保证说:“没关系,他一定能跟上。”
加拿大的小学生的确幸福,每天上午9时上课,下午3时半放学,有校车在小区门口接送。作业也很少,很多时候不是做题,而是做个叫“project”(项目)的东西,老师给个主题,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完成,通常是图画、手工,再写上几句话。还有的作业是在网上搜点儿资料,综合一下,弄成个小论文什么的。在国内擅长做题,又是逻辑思维绝对强于形象思维的儿子做起这种作业来基本是糊弄事儿。数学的内容几乎只有国内四五年级的水平,弄懂了里面的英语单词,做起来是小菜一碟儿。只有英语是实打实的,但老师也不会因为你成绩太差而额外给你多补点儿课,加点儿作业。所以儿子最初虽然上课听得半懂不懂,却一点儿不着急,几乎每天都玩得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儿子在国内时算得上是个学习自觉的孩子,老师布置什么他做什么,绝不偷懒,但老师要是没要求,他就找不到北。这一个性使他在加拿大的学习是成也于此,败也于此。小学八年级这一年,虽然作业不多,但因为他的英语实在太差,不努力就连课也听不懂,这逼得他不得不大量地去查阅和背单词,把功夫花在英语学习上。幸好有这点压力,他的成绩很快上升到了班里的中等水平。
2004年的夏天,儿子又一次小学毕业。毕业典礼很隆重,男孩子西服革履,女孩子都穿着漂亮的晚礼服,家长被邀请参加。孩子们一个个上台领取毕业证书,然后是颁奖。儿子得了一个进步最快奖。这真的让我意外,我高兴地拍拍他说:“儿子,你很了不起,这么快就适应加拿大的学习了,继续努力啊!”
不过,我高兴得早了一点儿。一进入中学,儿子就有点儿找不到方向了。加拿大的中学课程设置类似于大学,学生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上什么课就到什么教室,没有固定的班级。老师上完课就走人,不像小学那样多少还有人管着。老师基本不批改作业,在课堂上对一对就完事。学生的分数属于个人隐私,绝对不会公布。学习如此宽松,儿子每天下午3时就回家了,却不像小学时那样开心,也很少和同学交往。问他为什么,他说下课只有五分钟,刚够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没时间说话,也就没机会交流。放学回家,他花半个或一个小时写完作业,就无所事事。很快,他迷上了网络游戏,可以连续两三个小时甚至四五个小时沉浸在游戏中。
那个学习努力、回家爱说爱笑的儿子忽然就变了。看着他一天一天沉迷于游戏中,我不得不一改从前的宽松原则,禁止他在周一至周五玩游戏。可是他懒洋洋地回答我:“不让我玩游戏,你让什么啊?”是啊,干什么呢?用英语听懂课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作业也都写了,成绩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从来都是把儿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儿子也习惯在外在的压力下努力。我知道儿子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不知道怎么自学。在加拿大中学这种像大学似的宽松学习环境下,一个还缺乏自制力的少年很容易变得放任和懒散,学习也缺乏激励机制,学得不好不会受到批评,学好了也没什么表扬。这种机制对一个充满创造性和个性活力的孩子而言,是非常有益的,但儿子偏偏属于循规蹈矩、喜欢跟着老师走的孩子,他个性中争强好胜的优点在这种机制下也无从发挥。还有重要的―点,那就是班集体那种温暖、互相帮助促进和给予孩子的归属感,在这里完全丧失。儿子因此变得孤僻而郁闷。他其实并不是真的迷恋游戏,游戏只是他转移情绪的一种渠道,他玩得并不开心。
想清楚儿子的种种问题,我终于在2005年的夏天做出回国的决定,儿子一听高兴得很。我给他打预防针说:“回国以后,你可能要每天学到夜里11点钟,没有时间玩游戏,你得拼命补上那些你没学过的课,你要是跟不上,可能会上不了好大学。”他信心十足地说:“我怎么会跟不上?我这智商,没问题。我保证努力。”
回来以后,儿子本该上高一,但因为没有中考成绩,更因为国内数理化比国外教的要深得多,而且语文也差了一大截,所以只能去上初三。找学校挫折重重,谁都不愿收这样的“海归”孩子,怕他跟不上,影响中考录取率。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公办民助的中学,拿了初二的期末考卷做入学考试,结果儿子的强项数学也只考了70多分,物理50多分,语文只是混个及格。校长一看这成绩,便说,只能收做试读生,开学后第一个月的月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才能办正式的入学手续。
这下,强大的压力来了。我对儿子说:“如果这个学校不收你,妈妈就没有办法了,你也许只能再回加拿大去。”儿子回答我:“我不会回去的,他们一定会收我。”此时,他知道他必须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来达成他的目标了,无须我再多言。暑假的前一段,他每天早上6时起床,毫无怨言地坐一个半小时的公共汽车去上补习班。上完补习班,我又给他请了个家教个别补课。整个暑假,他都在学习,别说游戏,连电视也很少看。
开学第一天,学校把家长都找去,和学生们济济一堂,听教导主任做中考动员,宗旨就是分数。坐在热气腾腾的教室里,觉得自己很久没有感受这种气氛了,这可能很适合儿子那种争强好胜、跃跃欲试的心态。
后来的情形果然如此。每天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测验,连作业也打分,很多孩子都讨厌的这种打分,儿子却十分喜欢,因为他从小爱数字,对分数更是情有独钟。分数这个学校的目标,也就成为他学习最大的动力,同时也成为他的乐趣。他每天早上7时到校,晚上7时回家,再也不能像在加拿大时那样懒洋洋的了。非但不懒,而且还精神抖擞,一回家就兴致勃勃地讲今天又做了什么测验,得了多少分,是班里的第几名。哪个同学最厉害,是天才。他最得意的当然是在加拿大苦学两年的英语了,经常
向我汇报老师在课堂上念他的作文了,别人听不懂的听力题对他来说太容易了。
那个爱说爱笑、上学上得兴高采烈的孩子突然又回来了。早起无所谓,晚睡也不在乎,铺天盖地的作业更不怕,不能玩游戏就不玩,没时间看电视也没意见,通常孩子们都不会喜欢的这种高压力学习环境,我这个儿子居然乐在其中。当然,能让他如此快乐的是,他看见自己的各科分数每天都在不停地往上升,开学仅仅两个星期,他就向我宣布,学校一定会正式收他的。果然,十一以后,月考成绩下来了,他是班里的第三名,挤进学校排列的中考第一梯队的最后一名,因此荣升快班。校长也高兴地跟我说:“这孩子刻苦,收下他了。”
进入快班以后,压力更大了,不过也让儿子更有方向了,因为班里都是人尖子,他有了赶超目标,何况,下月考得不好,恐怕还会回慢班,那是让儿子觉得没面子的事。此时,我的任务已经从加压改成减压了,有时候他困兮兮地还在背课文,我会说别背了,早点儿睡去吧,明天再说。他居然会比我还坚持,非要背完不可。他经常拿着他的考卷,对我讲述他哪里失误了,哪里还可以改进。我有时听烦了,他还滔滔不绝。在排得满满的日程表中,偶尔间看看电视和玩玩游戏成了他最大的享受,而这种享受是一种真正的快乐,绝对不同于他在加拿大时沉浸于电视和游戏中的那种慵懒和发泄。如此真心向上,儿子在第二次月考时的名次迅速飙升,比第一次月考整整前进了30多名,升到了快班的第12名。
儿子的现状让我如释重负,庆幸自己回国的决定是正确的。也许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出国学习,国内以分数为第一的教育体制虽然备受争议,但它也的确成为一部分孩子向上的动力。宽松的环境可以成就一个天才,但也可能造就一批懒人,儿子不是天才,自称也不是学习刻苦的人,所以,有点压力的竞争生活应该就是他最适宜的成长环境了。
其实,我真正高兴的不是儿子的分数,而是儿子那种精神状态,开心、自信、朝气蓬勃。我想,不管孩子还是大人,有目标才会有方向,在竞争状态下,争强好胜的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如此,他才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也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也许就是儿子宁可放弃舒适而散漫的加拿大校园生活,而爱上国内这种压力生活的原因所在了。
1调动积极性,情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情感与认知相统一。目前,简单的认读,机械的练习,已导致识字教学僵化,学生不喜欢识字,怕写字。要改变这一现状,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识字教学,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1在生动形象的媒体情境中识字。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识字教学,是实施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愉悦的情境,能使识字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识字兴趣,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亭"和"停"时,先是用课件出示凉亭图,用凉亭图跟"亭"字作比较,学生很快形象地感知了"亭"字的笔画与凉亭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点像亭子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边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像下面的柱子。随后教师又演示走来一个人,停在亭子边,教学"停",学生又很快地明白"停"是停下来的意思。这样,学生从欣赏色彩绚丽的画面中了解了汉字形象与画面形象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汉字形与义的记忆。
1.2在充满好奇的问题情境中识字。"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思维的启动,无不被问题所诱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古人造字,学问深不可测,一点一竖,一撇一捺都有其独特的原由。在学习生字时,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汉字构造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去揭开汉字的神秘面纱。
2利用肢体动作,演示识字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用肢体动作演示法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他们记住字形。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动作的词语,可以用肢体来进行表演的。如在学习《操场上》这一课,动作的词语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这些词语都和动作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做一做动作。第一组的词语都是和手有关,师生一起用手演示;第二组的词语都是和脚有关,师生一起用脚演示。这样通过动作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让学生记住了字形,更加深了学生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如教"笑"字,要带动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装作哭的样子;动作、表情的适当夸张,可加深孩子识记。
3设计多种游戏,优化识字
机械化地教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所以只要一听到游戏学生便非常的活跃。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比较轻松愉快,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一)可以采用编故事巧记字形,如:小学一年级第4课,13页,情境图中出现了"大米、土地、马、兔"几个词语,要求学习其中五个简单的汉字。我先让孩子观察画面,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有一匹马,驮着一袋大米在路上跑,旁边有一块块土地,不知什么时候,米袋破了一个口子,大米漏了出来,洒在大路上,兔子看见了,急急地追上来……"随着故事,我随机出示了"马、大米、土地"这几个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把它们与故事联系起来,很快就记住了;学习"夜"字时,我说天黑了,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有一个人闭上了眼睛休息了。(二)可以采用猜字谜或者编字谜的方法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八只脚"是什么字?(趴),"十八张嘴"是什么字?(杏、束、呆、困)……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来做谜语猜。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三)可以编口诀记忆,如"游"字:水里有个姓方的孩子,头上带顶帽子。(四)可以编顺口溜识字。如"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4利用阅读教学,多阶段反复识字
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共编排20篇课文,每课安排识字9~13个。针对识字量过大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便非常重要。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阶段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4.1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4.2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4.3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如《阳光》一课中学到"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一句时,我让学生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字义也不一样。
4.4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会更好。
5利用课外时间,生活中识字
古清生,京城作家,尤善于品谈吃喝,他的美食文章为人称道。在2007年12月23日的天涯论坛――闲闲书话版面上,他写有一个帖子《红番茄和李英强》。
红番茄是一家北京的湖北水乡菜馆,古清生对其做的长江洄鱼赞不绝口;李英强,是古远清的朋友,此次聚餐即是给他送行。
生于1979年的李英强,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6年取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群年轻人参与了《新青年・权衡》杂志,之后出走成立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2007年9月,他和余世存、薛野、张守礼、张大军、杨民道等一千志同道合者启动立人乡村图书馆项目。去乡村建一所图书馆,像一个纯洁的梦。
古清生在文章里写道:“我忽然有一些淡淡的感伤,我从南方来北京,为了文学南北奔波,李英强在北京扎下了根,成了家,却又要回到乡下去,他老家与我在黄石的家只有一江之隔。他去那里要从零开始,像晏阳初那样,开始一种乡村教育,那是一个毕生才可以做得好的事情。”
筚路蓝缕以启青山
什么是“立人”?“立人”一词出自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定位是“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正常的人”,图书馆最重要的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帮助人建立怎样成为一个“人”的意识。
立人乡村图书馆在成立之初提出了三条口号,其中有一条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这句口号是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乡村选址建设分馆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立志于促进乡村教育的当地人参与建设本地立人乡村图书馆。如果没有人愿意去家乡做,立人就不会贸然开展,因为立人希望图书馆能够长期存在。
这样的一句口号,也反映出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长远计划,立人乡村图书馆并不是几个年轻学者一时心血来潮而发起的公益活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严格制度,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方式,准备长期发展进行的一项公益事业。
旧雨新知,以共同的理想主义情怀,小心翼翼呵护着这株幼苗。 立人图书馆主要依靠社会各界的捐赠,立人图书馆的一切财务收支情况,在网站上都清楚公布着,每一笔记录在案,从上千元的每笔购书费用,到10元打车费、5元透明胶带切割器、5毛钱的记号笔。仅2009年11月6日,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2009年公民转型论坛20期的每位主讲人都捐了1000元,合计20000元。在这份名单中,有著名律师浦志强,学者张大军,北大法学教授张千帆,执着于搜集整理民间思想史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丁东,著名媒体人如凌沧洲、安替、杨继绳,财经作家苏小和,日本研究者刘柠,新闻传播学学者展江,艾滋病问题参与者程向阳等人,他们都是当前社会中最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
“挑剔”的图书馆
在许多城市孩子的记忆中,从小学到大学,校园生活里经常遇到校方组织发动的捐书运动。这种运动式的慈善,来也冲冲去也冲冲,高昂的姿态和简单的激情,无从打造精致的全过程。
立人图书馆的目标,并不希望有好事者送来如山挤压的书本。相反,他们网站上专门张贴图书捐赠信息,善意提醒捐书者:
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一般情况下,本馆只接受大陆公开出版物,自印/内部交流读物等欲捐赠请事先联系,以免浪费您的劳动。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称得上“挑剔”的图书馆,他们有选择地接收,挑三拣四的的眼光正是他们的专业性所现。且看他们是如何挑剔的,书目结构被分为三大块,小学生、中学生、中小学教师。如中学生,其门下分类有经典类、常识类、传记和书信、文学类、历史类、艺术类、宗教与哲学类、经济类、在场的思想者、能力与励志、科普类、科幻类。卷帙浩繁的书目在网站上有公布,点击中学生历史类书籍,看到了费正清、唐德刚、史景迁、张灏、袁伟时、沈志华、周策纵、茅海建、汤因比、葛剑雄等人的作品。
照此书单,一个本科历史系学生都未必能看尽,而此时此刻却已经有人提前将书单呈现在了中学生面前。立人图书馆当然不要求学生能按图索骥去读完所有的书,但这些书里面,任何一本都能让一人受益颇多,甚至从此书走上启蒙路程。
丰满的理想羽翼
立人图书馆中的教育产品,除了图书,还包括了读书会、夏令营、放映电影、访问学者计划、作文大赛等。
“读书会是利用课余和放假时间,一周一次,每次的时间1到3个小时不等。以第一分馆为例,来的人多则30来人,少则七八人,但是做一段时间往往沉淀下一部分比较熟悉的人。”与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的读书会配套进行的,还有校方课程表内的读书课。
夏令营的活动很丰富,有照片为证,在青山绿水的拥抱中,学生和志愿者们都是精神饱满、欢颜雀跃。夏令营的节目表也都公布在网站上,小学生们在互动性的游戏中尽情娱乐,高中生则会进行一些辩论赛和话剧排演、知识比赛。
但李英强说他们不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类在众多学校里横行的辩论话题,这些陈腐僵硬的话题和思维模式,在他眼中是不值一辩。他们的选题有:政府是否应该控制房价,政府是否该管制互联网等等。“我们选择每个人都比较关心的话题,比较真实的话题,不凌空蹈虚,而是与脚踩的大地血肉相连。”李英强说。
在立人的作文大赛中,参赛手册明确告诉学生立人的作文和应试作文的区别:第一,要说真话,要有自己真实的思考,要写自己身边的东西,杜绝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第二,出作文题目的时候也会引导学生,比如一个题目“描述一段真实的情感经历”,为什么出这个题目?“我们要让你真实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一件事情有着怎样的反应。真实地表达情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我们不要求你写长篇大论,只要是真实的就行。”
访问学者是立人的“灯塔计划”,立人邀请了清华大学的李楣教授、语文出版社的编辑朱春玲、中国社科院的王浩博士、中央教科所的程方平教授去第一分馆去做过访问学者;中央青年政治学院的王东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戴莉博士去第二分馆做过访问学者;立人理事张守礼去第三分馆做过访问学者;语文出版社的编辑高全军、中国社科院的李娜博士去第四分馆做过访问学者。学者们去影响的是谁?他不仅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还要影响老师。
一、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教学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挖掘身边素材,让学生轻松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师充分挖掘了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学习的资源,例如:出示“恐龙、鲸鱼、轮船、直升飞机”等大宗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用原来的千克作单位太小了,必须要用一个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吨”;再出示“鸡蛋、奶牛、纯净水、绵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估算或计算,深刻理解1吨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组吨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马路的承载量、起重机的额定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等,把数学活动和生活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求最佳切入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用。
㈡运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我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例如,在感受吨在生活中的运用时,教师出示了电梯的载重量1t,盖住了可承载的人数,让学生猜猜应该是多少人?学生的回答是:“二十几”、“20”、“25”、“30”、“27”,教师面对出现偏离预设的生成,没有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而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深入思考,这时第六个学生站起来说:“应该是13人,刚才他们说的是小孩,应该是大人。”教师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故意反问“那小朋友应该是33人,那我们是不是该写小朋友33人?”这时学生想象着33个小朋友进电梯的情景,突然有同学醒悟:不行,虽然33人的重量没超过1吨,但是33人电梯里面是装不进去的。这时教师再请33人站起来,问道:“如果把这33人装进电梯里,情况会怎样?”学生看着这么多同学,一下子就明白了电梯里面为什么不写小朋友33人了。教师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熟悉的地方显出新的风景,创造出了精彩的瞬间。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
二、亲历过程,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是一种过程。数学的学习,应努力让学生亲历这一完整的过程。
然而,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偏重于学生“眼看、心记、耳听”的现象,孤立、机械地强化抽象概括,狭隘、生涩地解读方法理论,忽视了小学生“操作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建构”的认知规律,使数学逐渐变成一门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课程。以前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们一般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请学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着就得出1吨=1000千克,随后的任务就是做很多的巩固练习。从中显现出来的教学方式为:单纯观察----机械记忆----克隆模仿,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1吨是个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建立1吨的观念?本课可谓独具匠心。教师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到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㈠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中,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操作、感受”等活动,1吨的大小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1吨的大小”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40袋每袋25千克的大米重1吨;每个同学平均体重30千克,33个共重1吨;每头奶牛重500千克,2头奶牛重1吨;每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等,共10组,有了这么多素材积累,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1吨表象,为后面几吨物体的重量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2、 开放的活动,丰富表象
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探索、交流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估计、交流、想象等活动,经历1吨大小建立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安排了3个层次的活动。⑴通过搬一袋重25千克大米,体验25千克的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有感而发:“太重了”“特别重,实在搬不动”、“我觉得有点象运动会里的举重”……丰富而又真实的感受,接着老师追问:刚才一袋大米重25千克,得要多少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进而推出要40袋,教师再问:如果把这40袋大米转到一个大袋子里,你可能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根据刚才搬25千克大米时的感受,想象着可能会有的感觉,自由地谈论着:“重死了,根本搬不动”、“压扁了”“还没搬起来,浑身的力气都没了”、“我浑身都散架了”。,通过搬一搬、说一说、想一想等体验活动,初步建立了“吨”的表象,初次感受到1吨的大米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了。⑵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老师让学生猜猜在坐的同学的体重有没有1吨?多少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最后让33个同学起立,让大家看一看、想象一下33个同学的体重,这大约就是1吨的重量。⑶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老师首先出示一组图片: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然后教师又出示图片:
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吨?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主动在头脑中积极建构的过程。这里通过四个开放的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表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吨的认识。
3、变式练习,深化表象
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分化,这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三个层次的变式练习达到了这一目的。⑴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先由学生说说你在生活的什么地方见到过写着几吨几吨的呢?再由教师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吨”这一重量单位的实际运用。由1吨转向对几吨的认识,深化了学生对吨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⑵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看似简单,却是对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整合,在让学生回忆已经认识了哪几个重量单位之后,再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它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所出示的物体重量进行合理的估计,需要学生对所学重量单位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⑶修改数学日记。日记一般是语文里的内容,而这里呈现的却是数学日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让学生感到有些“新奇”。日记的内容设计也让学生忍俊不禁,在会心的笑声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
㈡让方法在体验中生成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学习方法。
⑴知识引入----自由猜测,激活思维。在猜一猜在坐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有没有1吨的游戏中,开始是学生是自由猜测,分为两派:有1吨和没有1吨。
⑵问题探究----验证猜测,促进理解。在学生自由猜测后,教师以问题:“到底有没有1吨呢?有没有办法?”引起学生再思考,这时有同学想到了算一算的办法,假设每个同学的体重是50千克,50个同学的体重就用50*50=2500千克,就是二吨半,超过一吨了。
⑶实践应用----延伸练习,启迪思维。教师在肯定上一位同学推理方法的同时,对学生的估计作出了科学的引导,三年级同学的平均体重约是30千克,随后再次让学生猜测55个同学的体重会有1吨吗?有了前一位同学的启示,这里同学们很快地作出了判断,超过了1吨,。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进行逼近估计:哪究竟要多少个同学的体重会有1吨呢?这时学生猜测的结果有37、38、39、40、45等等,到了这等火候,教师方才宣布正确结果,大约是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整个环节中从“知识引入----问题探究----实践应用”,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充分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在思维相互激烈地碰撞中,学生不仅再次感受了1吨的大小,而且也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三、关注生命,传承文化———让数学课堂闪耀人文之光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应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大力加强这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培养,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因此,祁老师以各种方式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加强学生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我们要用温馨的教育沁人心脾,润物无声。要用“心”去做,用”情”去导,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情感交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问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还有吗?”“谈谈你的感受”;经常鼓励学生的话就是“大胆估计,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面队学生的回答,不管答案正确还是错误,教师都向学生投去赞许和亲切的目光,正是教师宽容的接纳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和自信。
㈡传承数学文化,激起学生的家乡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