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学结合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6—02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是在语言(英语)类课程和商务(商务)类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借助英语来解决商务问题商务专业。它需要培养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以国际贸易实务为核心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操作程序;具备较强的运用英语从事一系列国际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现代各类经贸活动要求的复合型高级商务英语人才。
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学生商务及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掌握到各科知识和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从校内实训到企业实习结束,这个从“学”到“用”的质变过程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在实习前的校内综合性实训课程的质量。[1]实训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学生的技术实用事件能力的培养。“工学结合”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构建“工学结合”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体系,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新思路。
三、商务英语“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构建的情况
1、校内建立仿真综合模拟实训室
进行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室的建设,建立以实际商务业务运作连接的企业运作模拟环境,使学生在此模拟环境中,借助网络技术和英语熟悉国际商务运作方式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2]该实训室布局可以完全模拟成一个外贸公司,其主要由会议室、办公区域、经理办公室三个区域组成。其中会议室配备一张椭圆形会议桌,学生可以在这个区域模拟公司情景,开展各种商务活动。例如,商务英语谈判、公司对外营销策划活动,办公区域配备教室主机一台,投影仪一台,学生用机若干台。每台电脑配备外贸流程仿真软件,引导商务生进行逼真的商务活动模拟。建立仿真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可以较多地接触商务活动中较真实商务应用文件,使学生能够读懂商务应用文件,能够正确书写应用文件,培养学生各种商务活动实际工作能力。
2、加强校内实训,设置“工学结合”的实训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将来能够胜任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的跟单员、单证员、秘书、外销员、货代、翻译等岗位,所以实训课程的设置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邀请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设置校内实训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
(1)国际贸易实训
安装国际贸易实训软件,按照业务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索赔理赔等外贸业务流程,让学生分成若干个进出口公司,以进口商、出口商、供货商等不同的角色进入网络系统进行国际贸易模拟训练。
(2)商务谈判实训
建立模拟交易市场,让学生自由组合建立交易摊位,完成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价格条款,签订合同整个谈判过程,学生通过模拟的商务谈判活动,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谈判理论知识巩固加深,同时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3)国际单证实训
将国际单证实训分成国内业务单据制作、结汇单据制作、全套托收单据制作三个部分,利用外贸实训软件和网络资源,向学生呈现各类真实的商务英语函电和外贸单证,反复学习和操练单证制作规范。让学生以网络为平台,建立虚拟的外贸公司,分角色完成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3]
3、合理安排学生校外实训
在商务英语“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构建中,除了校内实训课程,更为重要的是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校外实训,让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进入校外实习基地,例如外贸公司,进行一定时间的顶岗实践。校外实训是“商务英语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4]校外实习基地是真实的企业单位,学生所实训的内容也是今后工作中所遇到的内容。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实训学习,不仅培养学生语言和商务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经过企业机关人士的言传身教,加强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就业与岗位零过渡。
4、“工学结合”实训评价机制的建立
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是确定其职业能力的核心,是确定其技能水平的直接依据,是确定其理论转化为技能能力的有效手段。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训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单看学生的实训报告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机制,既要有校内实训指导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又还要有来自校外实训单位的专业评价;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评价。这就要求把商务英语工学结合实训的成绩分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两部分,校内实训由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针对学生的实训报告,相关商务软件的操作情况,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外贸流程的熟悉程度做出客观的评价;校外实训由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际的外贸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处理具体的外贸事务中的能力,对学生的校外实训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实训评价机制,可以实现课堂上的知识评价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人才评价有机的结合。
四、商务英语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构建的社会效益
在构建商务英语综合实训体系的过程中,企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要把学生送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校外实训,学生在获得专业岗位经验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5]企业可以与借助学校这个知识后盾,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学校利用了企业的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企业通过学校获得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技能人才,学生获得了劳动的本领受益最大,做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改变教育培养人才的观念,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队伍“双师”结构重组、教学质量的评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商务英语专业构建“工学结合综合实训体系”,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训练自己的职业技能,提高个人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贴近于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宣克勤.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曾金霞(1967-),女,广西昭平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8(2012)11-0037-02
一、高职工学结合下的校企合作背景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0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547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997所。近三年平均每年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在校生595.65万人。
(二)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徘徊在一个怪圈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仍然缺乏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入下图所示: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入下图所示:
二、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相关概念
(一)定义
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模式指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条件,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和职业教育规律进行优势互补的紧密合作,采用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整教育教学的个过程中将学习与工作融汇贯通,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满足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教育活动。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情景中解脱出来,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
1.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的逐步优化,社会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内涵和技能层次的等要求也相应提高,从而促使职业教育的层次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由此应运而生。高职院校加强与生产的结合与企业的结合是高职教育本身固有特性的体现,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顺应高职教育的规律与趋势,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迎来崭新的明天。
2.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是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高职教育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解决的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然而,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校企合作”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高职发展的历程也是观念不断革新的过程,面对制约高职院校的办学难、育人难、就业难“三难”问题,各地高职院校面对挑战迎难而胜的成功实践,突破了这个制约全局发展的瓶颈。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解决高职院校长治久安的一剂“良方”,是高职院校“安身立命”之本。
3.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充实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以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贯彻高职教育宗旨的需要。
(三)发展模式现状
在本世纪初期,为了缓解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级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就致力于针对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工程。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高职院校的创建有的是通过中专或职业学校兼并后组建的,有的是在原高级技工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是校企并存的,教学上采取产教交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模式,客观上形成了此类院校技能领先、重视实训的优良办学传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如今的校企合作正逐步向更深层次迈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让企业等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并参与到专业建设、专业调整中,实现院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参与程度将逐步深化到教材开发、教学计划制订、课程设置、学生实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考试考核、师资队伍建设等办学的全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师生切身感受企业的先进文化和管理理念、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新型人才新兴技能的要求等。
三、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探索与对策
虽然随着高职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与技能提高、生产实践合社会服务的结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办好产业促专业、依托专业促产业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社会发展对育人、生产与管理效益的多层面发展;但是飞速发展社会带来了新技术革命的千变万化;而高职院校只注重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对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却不足,势必落后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由于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造成了资金的严重短缺,逐渐疏于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另外学校的管理较为松散,校中的企业在管理、经营、竞争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社会企业。如何让师生与时展进步的脉搏合拍,切实感受到社会前进的脚步,学校需要走出校门,走向市场,开门办学,缩短与社会的距离,让师生与生产实践亲密接触,成为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之举。因此,近年来很多职业院校加大了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入探索。
(一)重视技能培养,满足创新意识
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培育出来的人才始终是面向最基层的社会生产,因此,实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始终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要坚持培育学生的“四种气度”,即: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气;增强技能,重视实训,涵养才气;到生产一线去,到社会上去,滋养大气;知行合一,德能双修,培养志气。在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进程中,要将企业科研项目和经费引入高职院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开发教师的创新性思维还将带来创造性劳动。
(二)围绕经济发展需求,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必须积极关注国家和省的经济发展趋势,始终保持职业教育的政治、经济敏锐性,主动与社会经济组织对接,积极地推进工学结合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逐渐发展;致力于人力资源服务和科研服务,通过校企合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探寻多种办学体制,促进评价主体社会化
一是引进来,比如有的职技学院校将汽修厂引进校园,变成实训基地服务该学院汽车工程系学生实习;把加工项目引进学院的实习工厂,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就有了保障;要积极探索以产权明晰、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二是走出去,把实践教学基地和德育基地建立在校外的企业,与其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届时由教师带队到企业实习,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师傅的教导,不仅可以顺利完成实习教学任务,还可以接受企业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接受企业先进文化的熏陶,学习企业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三是社会化,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专业建设、教学模式逐步与社会经济进步接轨,教学质量最终接受社会的直接检验,评价主体日益走向多元化社会化。
(四)更新教学理念,强化职工思想建设
作为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教职工学习,使工学结合理念深入教职工思想,成为教学理念之一;制定有关制度,使工学结合落到实处。高职院校,要通过和企业深度合作,利用校内人才、设备优势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技术问题;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技能人才,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要不断总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出工学结合的成功典范。要积极邀请并组织企业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岗位(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讨论会;对讨论会结果进行归并梳理;明确课程名称,确定课程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开发丰富生产实际案例的教学资源包;编写适合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专业教材。各专业根据目前师资力量及发展确定专业师资建设方案;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作为名誉专业带头人及客座教授;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企业、行业一线聘请兼职教师,形成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能及时吸纳生产新技术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五)衡量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际高职考核
高职院校要引入企业人员,制定学校教学评价体系,制定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科学的质量评价办法,评价办法中应有企业承担部分;要总结提高,完善评价办法。和企业协商在质量评价体系中明确企业参与,并在评价办法中明确企业如何评价及评价内容,并选派一线技术人员对企业承担的评价部分进行基于工作实际的考核、评价。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承担评价办法中由企业完成的评价任务,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对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四、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发展的意义
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全方位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并正在指导职业教育进行深刻的变革与实践,社会经济进步极大地拓展了办学空间,为职业院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就以下三个问题做了深层次地研究,一是怎样有效拓展更加宽广的办学空间;二是如何通过校企合作科研发明等的途径或形式,将学院师生的智慧成果转化为物化的发明、专利等,在给师生及学校带来好的办学效益的同时,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三是如何让师生切实感受到跟随社会发展脚步的乐趣,如何让师生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以及职业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并深切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
作为一种教育制度,高职教育产教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是现代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为实现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的社会奠定了基础。在现阶段教育体制下,高职教育产教下的校企合作强调学校与企业学中有工,工中有学,从而强化了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由此已衍生出了许多具体模式,并将继续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康兴娜,李勤道.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立项建设的示范性院校之一。近年来,学院按照坚持“三结合”,落实“六到位”,实现“三合一”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高职教育规律,贴近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工学结合强校之路。
一、“三结合”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实践与创新的前提
1.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和落实上。教学计划是前提,实施过程是根本,就业与社会评价是检验的标志。多年来,学院坚持与企业广泛合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每年修订一次专业教学计划。一是确保“刚性”指标。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而旅游、酒店管理等技能性强的专业实践训练的课时达到了70%左右;每个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以上。二是强化对“软性”指标的监控。加强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推进特色教材建设,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模拟性、虚拟性和生产性。食品加工专业实训基地建有面包、酸奶、果酒生产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模拟钢筋工、模板工等10多个工种的工作全工程,测绘专业实训室拥有30多台目前施工企业使用的先进的测量仪器,有效保证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需要。
2.教师传授与师傅指导相结合。工学结合模式可以说是“师徒制”的迁延与发展。首先,在学校要保证专业教师成为“师傅”,即“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标准是刚性化的,即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80%以上,而途径是多样化的。一是从制度上保证。学院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有半年生产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专业教师每年要下基层实践锻炼2周以上,在职称评定中也有具体要求。二是从时间上保证。每年两个假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到对口单位去接受锻炼,仅2007年暑假全院下企业锻炼的教师达到360多人次,累计8300多天。三是从经费上保证。其次,工学结合模式在实习企业首先要保证“师傅”成为专业指导教师。要优先选择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经验,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耐心细致工作作风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使学生学其技、敬其德、效其业、做其人。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企业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短腿”,在工学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学生敬业奉献、刻苦耐劳等精神的缺失均与此有关。所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企业文化理念,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奉献和吃苦精神、创新与改革意识、社交与协作共事能力的培养,树立团队精神,缩短学生在就业单位的适应期。
二、“六到位”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运行与实施的必然要求
1.认识到位。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认识绝不能停留在完成实训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等层面上。所以,要求学校领导要把它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来认识;系部业务领导要把它放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认识;学生管理部门要把它放在代表学生、家长、学校多方利益,促进就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企业)要把它放在依靠人才提高效益,依靠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依靠人才实现小康与和谐的高度来认识。形成全员参与、多方互动,齐抓共管,协作共赢的良好格局。
2.计划到位。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要以详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为抓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确保专业培养方案的完成。一般形式有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订单培养等,要结合专业特色选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如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采取的是工学交替的模式;食品加工、工程测量等专业采取的是生产性实训的方式;畜牧兽医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办了“伟嘉班”,经济管理专业开办了“万汇班”、“吉鲁班”等,属于订单培养模式;全院48个高职专业均实施了顶岗实习模式,仅今年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达到2880人,涉及企业600多家,遍布全国19个省(市),学院精心挑选指导教师,认真选择实习单位,严格跟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指导到位。对工学结合的每一个环节,企业要全程参与,学校要跟踪负责,要纳入到学校管理的有效视线范围,学院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师傅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思想素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要逐条落实,确保指导不留空白。
4.任务到位。明确工学结合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任务,按照实训科目,分解内容与要求,做到人人有任务,件件有落实。如学院经贸系在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时,采取“统一联系、集中实习”和“自主联系、分散实习”两种形式,把校企合作完成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企业培训、就业等任务带下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考核到位。改革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考核办法,制定工学结合模式指导下的考核新机制,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考核的模式,重构考核框架,重设考核命题,重布考核现场,使学校教育的最后环节富有新意,富有创新,更贴实际。
6.总结到位。认真召开工学结合总结会,从企业、学校、学生、师傅、工种、岗位、专业等不同层面去回顾、反思、总结、提高。谈问题、找缺陷、挖根源、寻对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三合一”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追求的理念与目标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三合一”。即教、学、做的相互融通。学生学有所长,学校教有所得,企业增添活力。
1.学校受益。通过工学结合,学校有效利用了社会优质教学资源为我所用,企业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了真实的工作氛围,配备了高技能实训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融入企业文化的真实场景。学校构建了校企合作的网络和共建平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就业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学院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启动了由100多个县和1000多个企业组成的“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使学院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校企合作有了新突破,示范建设有了新亮点,人才培养有了新特色。
2.企业得利。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践训练、顶岗实习,为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提供了较为低廉的劳动力,缓解了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与信息,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学生欢迎。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实施,提高了技能,缩短了上岗适应期,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奉献精神,锻炼了团队精神与协作共事能力,获得了就业的试岗机会,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学院经贸系三个专业443名学生参加了顶岗实习,有60%以上学生在结束时与企业签定了就业协议。旅游管理专业2007届顶岗实习学生中,有13人实习期间月收入在3000-4000元;21人达到2000-3000元;60%的学生月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四、完善与创新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1.教学计划是蓝本。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创新,从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入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科学合理构建工学结合的实施方案,确保该制度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2.优选教师是前提。按照素质过硬、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原则,选择学校工学结合带队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目前在各学校普遍存在教师课时多、任务重、出不去等问题,一般由学生管理干部带队,这样只能停留在管理学生的层面,缺乏对学生具体实训科目的指导。在企业也存在抽不出高水平指导教师的问题,容易使实践教学环节走过程,走形式。
3.确定基地是软肋。目前,各企业普遍存在不愿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等现象,使学校选点成为困难。大多理由是生产任务重、工作节奏强、安全问题、报酬问题等,根本原因还是对工学结合认识不到位,或者是企业没有尝到甜头。所以,笔者认为:一是要在初期阶段实施有效的行政干预。如澳大利亚政府设有国家局,专门统筹协调教育与企业两个部门。二是要给企业一定的利益引导。如可按接收学生数减免部分税收。三是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证。如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半工半读制度等。四是实施示范带动。可按专业设立国家工学结合示范基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辐射带动一批示范点建设。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教育管理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最优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开展校企合作的主体无外乎就是学校和企业,但最终的落脚点仍然在学生身上,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就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这一环节是不到位的,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对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效。因此,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改变高职院校传统教育和管理模式,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趋势,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学校与企业的紧密配合,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的素质,可以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由此可以看出,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对学校和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外实训基地或者顶岗实习企业和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两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支持,以学校为主组织实训的校企合作模式。校外实训基地,则是由学校选派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一线开展实习或工作,场地、设备、技术都由企业提供,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校企合作模式。例如笔者所在学院与中百集团、海信科龙集团的合作,各年级成立了中百班和科龙班,校企合作班要求以“准员工”模式管理。
然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两种校企合作过程中,其内容和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对于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而言,因地点在学校范围之内,进行教学和管理的教育者几乎全部由校内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担当,加上其管理与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和学校日常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无异,这样的校企合作毫无创新性。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则有其特殊性。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将工学结合模式定位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并引导性地规定了内容,即要求“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同时规定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和考核方法。也就是说,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地点在企业,时间为半年或更长,内容是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体化,主体则是学校和企业双方。这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课题――生产型实训基地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因此,我们所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教育规律,还要研究企业的特点与规律,这样才有助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和管理主体认识的模糊
从企业角度来看,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企业不再是外在辅助条件,而是办学模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只是把企业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载体,致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而真正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全方位的合作,即企业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而且在选拔人才、制定课程、学业考核等方面都要反映企业自身的需求,从而充分体现出企业的能动作用。
从学校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在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甚至组织学生活动中不仅要考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共性,更应考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一般来说,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但是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而现实中,不少学校管理者和企业都往往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在学校课堂或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进行,企业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这样的想法,割裂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统一关系。
2、校企合作中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构建滞后及越位与缺位现象严重
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指导下建立或重构办学模式时,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潜力重构。而不少学校为了形成某种模式生搬硬套,不考虑自身情况,不仅思想认识、课程、管理、实习机制等方面欠缺,在学生教育管理上更是重视不够,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苦、学校累、企业也抱怨不已。
当前,在校企合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合作协议的起草、合作机制的构建、合作步骤的实施、合作活动的安排往往都是以学校为主,由学校来组织安排,企业只是被动地配合校方的工作。学校的“越位”导致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明显不高。此外,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的联动,将学生投入企业后,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企业文化等没有跟进实施教育,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怕吃苦、不安心、不好学、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解决。学校的“缺位”导致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构建全程式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文认为关键要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构建全程式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重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学习,加强实习期间的教育和管理,严格实习后的考核评价,这样才能确保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1、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前的教育管理
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高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自我觉醒、自我确立的阶段,思想格外活跃,观念容易改变。比如一些学生可能会对工学结合不理解,“为什么不是别人去而是我去”、“是不是学校送我们到企业从中得利”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接到参加工学结合任务后踌躇满志,但又感到自己缺乏专长,缺乏核心竞争力,对即将面临的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感到恐慌心态,“我要怎样做才能做好”成了最大的疑问。因此,在岗前教育中,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让学生明确工学结合的目的、意义和岗位要求,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和更广的社会背景中去看待问题,指导学生从以往的学习经验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2、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中的教育管理
学生在刚进入企业的时候往往能够服从安排,遵守企业的纪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鲜感逐渐消退,或者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困难导致的退缩情绪。因此,在这阶段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特别注重及时跟踪,适时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实习、定期到不同的实习单位走访或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在活动组织上也应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学生时间情况等因素以灵活形式进行;学院派出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和企业保持联系,还要在实习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企业也要选拔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校企双方形成的教育合力,将搭建起全员、全社会育人的架构,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此外,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中的教育管理还需注意:一方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不能一味袒护学生,那样无益于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学习、工作生活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也不能只站在企业的角度,为企业说话,这样往往无法带给学生深刻的感受,甚至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3、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后的教育管理
在学生结束工学结合或者顶岗实习活动后返校的这一阶段,由于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仍然是对实习期间的考核、评价、总结等,因此其仍然是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可采取总结报告、授课、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习,搞好总结,使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改进、提高。通过师生座谈会,老师和学生把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企业的反馈和今后的方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通过顶岗实习,可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切不能因为存在些许问题就放弃或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1.引言
随着城镇化战略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与建筑施工相关的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都离不开测量。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技术、城镇规划、园林工程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一门建筑学与测量学交叉的学科,主要以测量实验为主,实验数量较多,数据处理较难,基础性较强等特点,是建筑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为此对其工学一体化进行探索。
2.工学一体化课程的特征
工学一体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一体化。在工学结合课程中,学生的身份发生转变,在“半工半读”中更加明确自身专业的定位,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1]。
2.1课程设置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工学一体化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本门课程的设置上,理论与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应达到1:1。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紧接着学生就可以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有时也可以边理论边实践,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理论性的知识只有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验证,同时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2-4]。
2.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将案例教学、多媒体、实操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教学中,同时将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教学实践要求相结合,形成“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3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工学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这就教导我们在教学中要合理的引导学生。
3.目前教改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在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1实践性教学比重偏低
在《建筑工程测量》这样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极其重要,但是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不高,仍然是1:1,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5]。
3.2实践内容与现实工程脱节
这门课程理论比重较大,教材内容陈旧,这样就导致校内实训与校外的工程施工相脱节,掌握的知识无法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同时,如何将目前施工中的测量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是当前工学一体化教改中的关键问题。
3.3实训场地有限
目前,我校没有有固定的的实训场地,都是在校园内随意实训,这些实训场地都是任课教师根据实训计划自己在校园内随意布置的,不能满足2个班级同时实训。而且场地的面积大小上和专业程度上仍无法满足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是目前工学一体化教改面临的最大硬件问题之一[6]。
3.4实验器材短缺
工学院工程测量技术教研室每年要承担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筑工程专业、水利水电专业、道路桥梁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园林专业等测量仪器使用。14个班级,700多人的测量实训。而测量仪器及其短缺,磨损老化严重,现已很难满足实训的需求。
3.5师资力量有限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我院采用的是上理论的老师也要负责实训,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无法将现有的工程项目与测量实训相结合,无法达到真正的工学一体化,大部分教师都要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分担了大部分的精力[7]。
3.6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较差
我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其中还有一部分政府订单生,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其中一些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自主性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在实训时,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是一部分学生的纪律较差,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
4.关于工学一体化的教改措施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中的问题,采取以下几点教改措施:
4.1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保障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基础[8]。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呢?利益是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但是,我更希望我们学校建立自己的企业,借鉴吸收企业的职工的培养体系,将这套体系引入到教学中,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为学校创收,真正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4.2加大硬件投入和软实力的提升
学校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训的投入,尤其是对器材购买和场地建设方面,同时老师之间应加强学习和交流,形成良性互动,改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掌握新的学习方法[9-10]。
4.3转变观念,加强学习
首先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训操作比较强的课程,学校应组织教师到实际的施工现场观摩和学习,把学到的应用型知识带进课堂,逐步达到“双师”标准。同时也可以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教改中,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
关键词:高职文秘 工学结合 实施路径 障碍 对策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校学习与企业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它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时代升华与特色所在。
做为文科特色鲜明的文秘专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高职院校的兴起同步。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术界对高职文秘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建构;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学者们对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多元构建、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有益的改革措施,但对文秘专业工学结合实施路径中的现实困境与改革对策研究颇少,仍需深入,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一、当前文秘专业工学结合实施路径的主要类型
(一)校内半工半学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教师在完成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利用校内各处室的资源,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这些部门的办公室、档案室,协助办公人员完成各项秘书工作。学生在办公室、档案室的工作纳入教学管理,给予学分。这种模式因为管理方便、岗位足,被很多学校采用。其优点是教学组织比较容易,学生能得到较好地指导;其不足是企业与学校工作性质不同,学生在校内各办公室掌握的技能不一定适用于企业。
(二)校内“教学企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文秘专业成立校内“教学企业”——秘书事务所,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事务所组织架构成员,参与事务所的日常管理,通过事务所来对外承接项目,开展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从而实现培养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1、根据合作项目需要,双方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教学和培训工作;2、以项目为载体和纽带,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及项目所需的物质条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并获得报酬,专业依托项目促进课程建设和开发,从而达到互惠互利,多方共赢。3、以项目为中心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寻找适合的专企合作项目有一定的难度,适用范围颇受限制。
(三)校外基地顶岗实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专业学习的学期中,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四至五周的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有正式的工作岗位,并像正式员工一样承担岗位职责。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要接受来自校内和校外双方教师的指导。专业与合作方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并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和要求改进教学工作。该模式有助于学生认识职业岗位,学会为人处事,快速成长,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发展专业技能。其不足在于顶岗实习时间有限,对实操技能的培养不够深入,同时由于单个企业可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有限,必须与十几家或几十家单位联系才能满足一个班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加大了管理难度。
(四)校外预就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大三最后半年,由专业统一布置实习任务,制定实习计划,学生通过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分散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在实习期间,实习单位的相关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指导和考核工作,学生完成实习后,基本上留在这个单位就业。这种模式被很多院校采用,它最大的好处在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就业相连,为解决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途径。但这种模式加大了管理难度:因为自主联系,每个学生的实习时间前后差别较大;另外,在实习期间,学生有几次择业现象,实习单位的多次更换,需要校内指导教师及时跟进,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二、高职文秘专业工学结合实施中的现实障碍与成因
文秘专业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毋庸置疑,还存在着障碍其深入发展的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
政府在工学结合的支持系统中居于主导者的地位。从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来看,都是依靠立法来规范教育体系和相应管理体制,并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进行修订。在我国,虽然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都以红头文件的方式确认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地位,以及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这一观点,但总的看来,缺乏可操作性法规,不利于校企双方、教育行政部门与行业组织、校企与学生等各方面的协调。由于缺乏动力的合作机制,企业往往不愿意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学校难以灵活地的根据企业变化调整课程与教学。企业与学校“两张皮”现象严重,工学结合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企方未能充分发挥参与主体的作用
学校与企业是工学结合实施的两个教育主体,相对于校方(专业)积极主动而言,工学结合在实施过程中,企方消极被动,一头“热”一头“冷”现象明显。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重招用轻培养,认为在工学结合中收益不大,即使不参加工学结合,也可以获得技能型人才,认为教育和培养人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将眼光同时投入到市场和职业院校两个人才资源地。同时,更没有认识到企业设备和设施不仅有生产性作用,而且还有教育和培训作用,没有认识到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因此,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企业以需要低廉劳动力为主的多,真正给学生按培养目标要求进行辅导的少,企业技术含量密集程度不高,学生不能从中学到重要的技能。#p#分页标题#e#
(三)学生存在主客观的消极因素
学生是工学结合的培养对象,其对工学结合的需求和积极性是工学结合能否取得实效的基本动力和前提条件。通过调查显示,文秘专业的学生普遍能认识到工学结合对自身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中,特别是在专业统一安排的顶岗实习中,因为学生会被分配到少则几家多则几十家的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上进行实习,学生主观上会对实习单位、实习岗位进行比较,进而产生所从事的岗位不如其他同学的岗位好,或是没有自己预期的那样好的认识。在实习中,存在挑选岗位、要求换岗、甚至消极怠工的不良现象。在客观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并未能获得合理的报酬,容易产生自己是低廉劳动力的想法,工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工学结合教育的质量与声誉。
(四)实训基地的规模难以形成
从市场调研的反馈情况来看,80%的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文秘专业人才只有1—2人,对于秘书这种非行业化的专业来说,在量上很难满足动辄几十上百个学生集中实习与辅导的要求,文秘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难以形成规模,一次顶岗实习学生少则到二、三十家多则到四、五十家单位,由于过于分散,使专业指导教师到各实习点上的指导次数有限,不利于深入开展。
三、高职文秘专业工学结合实施的保障措施及改革策略
(一)政府尽快出台可操作性政策和法规进行引导和监督
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施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保障,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者的作用,加快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法规,引导与监督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首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与完善,明确工学结合中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的定位、义务与权利。如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工学结合管理条例》、《实习生社会保障条例》等。其次,各级政府要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优惠政策与实施细则。如通过税收减免、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立项优先等,引导企业投资、捐资,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再次,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学结合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由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组织机构,统筹一定区域内工学结合的信息、制度审定、课程开发,定期对本区域工学结合的实施进行监督评估,及时总结工学结合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并加大宣传与报道,使不同学校与专业能够共享与借鉴。
(二)企业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参与主体作用
企业是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动机,高职院校的教育行为实际上是对企业要求、即市场要求的主动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既可以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以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的无逢对接。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主要有:1、直接参与专业内部的管理与决策,企业根据自身的长远发展及市场规律的供需变化,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资格证书考试等等;2、直接选派优秀在职人员为学生授课、讲座,加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识;3、定期接收一定数量的学生来企业实习,并给予专业详细的信息反馈;4、投入资金或设备,与专业合作办学,为企业培养、培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5、直接捐资,为专业办学提供帮助。
(三)加强教育与管理,使学生成为工学结合的合格实践者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产品——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企业需求,能否胜任专业岗位工作,是否有较强的职业再生能力与学习意识,决定着高职教育的成败。因此,首先应对学生加强专业培养目标的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目标,自觉将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保持一致。其次,在由专业统一安排的顶岗实习中,应着重做好下面三阶段的工作:
前期准备阶段。专业先将顶岗实习的单位名称、工作岗位性质、工作内容与要求、工作地点、待遇等信息予以公布,然后学生报名申请实习岗位,接着由实习单位进行面试,择优上岗,最后由实习单位做岗前培训。这样做,虽然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如愿,但信息的公开透明,学生的自主选择与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上岗后的攀比与心理失衡,能够平衡有限的工作岗位和教育资源。
工学结合实施阶段。此阶段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工作环境中的员工,又是教育系统中的学生,必须同时严格遵守企业与学校双方的规定与要求。对学生的指导也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实习单位委派的指导教师两部分构成。校内专业教师要定期对学生检查,调查企业各层面对“在岗”学生的真实反映,认真听取学生对岗位工作的想法和建议,当好学校和企业双方信息反馈的桥梁,协助专业解决学生顶岗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效果评价阶段。效果评价包括两个环节:学生成绩评定和专业总结表彰。学生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三个方面:学生的顶岗实习报告;企业对学生的工作评价;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此阶段各种表现的记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结束后,专业要及时总结顶岗中的成功经验与问题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对工作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激励其参加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四)拓展合作渠道,打造“专企社政”深度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和条件,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必要手段。文秘专业具有鲜明的文科特色,如果单单将合作的目光放在企业上,而企业的文职岗位有限,在实际操作上必然产生局限。文秘专业应拓展合作渠道,打造专业与企业、社区、政府合作的“专企社政”合作新模式。建立社区、企业、政府和专业四方共同分享教学资源的机制,明确企业、社区和政府与专业共同承担教学工作、共同负责实训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基层部门在办学方面的政策引导、企业、社区在市场发展、办学资源投入、技术发展、兼职教师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各自优势。以笔者所在院校的文秘专业为例,近三年来我们在探索“专企社政”的合作途径上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建立了全线通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企业型基地)、广州市档案局(政府型基地)、广州市三元里街道办事处(社区型基地)等15家可稳定接收大批量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将课堂搬到了企业、社区、政府部门里,将教学场所放在真实的工作场所,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化。同时,又以“服务社区”为“校企社政”合作方式实施的亮点,先后与6个广州市成熟社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引导教师在纵横向教科研课题的开发,工学结合教材编写、社区专项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迈出了“高校师资进社区、优质课程进社区、专业服务进社区”的文科专业工学结合新模式探索的实质性步伐。#p#分页标题#e#
(五)整合资源,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
高职文秘专业在建设校内、校外基地时,应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一学校内相关专业共享实训基地。同一学校内的不同专业可根据课程设置和专业群的建设,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文秘专业的会议实训室、商务英语专业的口语实训室两专业可以相互共享,文秘专业、社区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社区型实训基地可以相互共享。
2、校际间的文秘专业共享实训基地。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之间要厘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针对校外实训基地难成规模的现状,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共享校外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有的单位不是不愿意较大批量接收学生实习,而是认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不长,对学习单位的工作开展收效不大,如果不同院校的文秘专业都能跟同一单位展开顶岗实习合作,将不同院校的学生错开时间进行安排,不仅能解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而且对于文秘专业优选校外实习基地进而进行规模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结合产业机构调整,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投资,集中资金投入建设一至几所文秘专业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以广州地区为例,教育局、财政局可投入财政支持,选取广州地区某一所高职院校中的文秘专业作为牵头,建设区域型共享实训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本着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技术水平新、设备数量足、功能全、实训岗位多、教学环境职业化、组织管理企业化,实现与各类院校资源共享、与企业资源共享,以及通过师资培训辐射周边,实现省际范围乃至全国范围的资源共享,大力促进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开展工学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演林.构建开放式多元联动长效机制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关键[J].教育与职业,2009(1).
[2]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跃、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焦名海,刘颖.高职文秘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
本文作者:杨巧玉工作单位: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教育集团实训基地的功能职业教育集团一般是以一所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办学实力雄厚的职业教育重点学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相关专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在职教集团运作中,核心学校通常要发挥主导、示范、辐射作用,特别是集团内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应用,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一般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进行基础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的技能训练和专业理论学习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通过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的见习、实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加工和设计等,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真实工作中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掌握工作基本技能、生产工艺和专业操作技术等。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要具备教学实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双师型”教师培训功能,还要发挥校企资源优势,提供社会服务及各种岗位培训等功能。职业学校建设的共享型实训基地不但要为本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也要为集团内所有学校和企业共享,同时,要主动承担社会培训任务。职业教育集团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学校统筹管理的运行模式学校建设的实训基地以保证本校学生按教学要求进行实习实训为主,由学校管理,学校负责建设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教学安排、设备维护、实训耗材购置、学生实训安全管理等工作,实训基地的一切运行费用均由所属学校负责。共享型实训基地还要进行集团内其他学校师生和企业职工培训,增加了实训基地的管理难度。这种运作模式学校投入大,特别是设备维护和实习耗材支出,使学校负担很重。部分学校为了节省费用,减少实训安排,会造成实训设备的闲置。
企业(个人)承包的运行模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后,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将实训设备、设施及场地的使用权承包给集团内的某个企业或个人。承包人按协议履行承担学生实训的责任。虽然学校可以省去设备维护和实习耗材支出的大笔费用,还可以从承包方获得一定数额的承包收益。但承包方为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很难保证学生进行实质性生产实习,或者企业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让学生从事简单重复劳动,使学校的教学内容很难与工厂的实习相结合,使学生的实习实训流于形式,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影响教学效果。以实习为目标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实训基地应找到与企业合作的“相切点”,可以将企业引入学校,也可以将课堂搬到企业。由实训基地承担企业生产、加工产品的职能,适时安排学生参加生产见习、实习,使学生能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机会,综合技能得到培养,学生即工人,车间即教室,学生实习能为企业生产、加工产品,既可以节省学校的实习耗材支出,又可以通过实习获得企业给予的生产加工费用。这种合作模式存在“联姻企业”项目不易寻找的问题,实习的组织管理压力较大,学生参与真正的生产实践,一旦指导不力或管理不到位,生产中出现了过量的废品,学校将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全方位开放、多功能并举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最理想的模式,是结合各种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而优化的一种综合性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职教特色,建立教学、生产、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开拓实训、培训、生产加工、咨询、技能鉴定等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培养、服务一条龙。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运行模式,还有待于各职业学校结合本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思考对实训设施配置的思考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各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但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校存在学生实训不足、设施使用率不高和部分设施闲置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充分考虑先进性、前瞻性,配置大多为全套的、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师资、管理、学校配套设施、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新建的实训设施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整合各种教学媒体,有效使用实训设施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少,常规教学课多;学校操作工位多,实训教学时用的少;教师示范操作多,学生实际动手少;学校实训设备先进,教材相对滞后,有效教学难开展;先进设备购进后,培训人员一走,学校教师不能独立操作,成为参观的摆设;有的设备运行成本高———价值高、难操作、耗材使用多,学校难以承担,使得设备使用率低;学校专业调整造成大量设备的闲置等。如果严格按照设备投入和应用来分析,各学校均存在设备缺乏和闲置的矛盾。学校实训设备使用率是反映一个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集团化建设和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效盘活学校现有实训资源,提高设备使用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和师资队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对校企合作模式和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模式选择的思考职业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集团内各方面资源,选择有效的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盘活学校已有的实训设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培训功能。同时,充分调动集团内学校、行业、企业的参与,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充分挖掘集团内各学校、企业的设备、人才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机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兰州理工职业教育集团的各学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需要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找准切入点,借鉴中东部地区成功的合作经验,选择真正适合学校专业特点和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是今后我们在集团化建设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对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三化”、“四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职业学校建设实训基地的目的是通过工学结合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着力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师生深入工厂、车间学习实践,精心设计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实施过程和方法步骤,师生在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校企联合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是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载体,职业学校在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应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分步、分专业进行试点,重点实施,成熟一个推广一个,避免盲目跟风。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哪个学校在这些方面先走一步,哪个学校就会抓住发展机遇,学校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提升。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作用调查研究发现,职业学校通过争取资金建成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后,造成实训资源闲置和浪费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缺乏能充分挖掘设备应用功能和教学功能的“双师型”教师,从而造成实训设施因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而闲置,同时,也存在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和维护造成设备损坏严重等问题。实训设施只要资金到位就能很快建成,而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教师培训,使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成为学校进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基地。我校的主要措施有:(1)校企联合培训教师。在学校新进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全程参与,全面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并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培训和指导,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学校充分利用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见习、顶岗实践。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校选派相关专业课教师带队前往,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工作现场的工作流程和需求。教师在校企联合培训过程中精心收集整理教学案例,应用于专业课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2)通过“产学研”结合促专家型教师成长。学校各类实训场地的建设、实训设备的购置和安装工作,为学校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学习提高的良好机会,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和教学工厂的过程中,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学校实训设备和教学内容编写专业技能课实训手册等校本教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工作,总结专业课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学术研讨活动,撰写研究论文,形成专业教学理论。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或职业模块的开发,在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并能通过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新工艺,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专利产品。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使实训基地建设应用成为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基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和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关系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中东部地区在集团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已经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借鉴。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将是我们要长期思考、探索和实践研究的课题。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The Problem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Electrical
Class Teaching in Work and Study Education Mode
BAO Erfeng
(Doumen Thir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uhai, Guangdong 519100)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strong proponent of work and study in China, almost all vocational schools start to research, "combining work with study" or "work-study programme".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electrical class teaching in the mode of combining work with study.
Key wordscombing work with study; problems; teaching strategies; curriculum
实施工学结合以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实施的都是全日制的教学,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生产实际结合得不是很紧密。学校培养的学生和工厂要求的工人还有较大的偏差。因此要提高中等的人才培养量,就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推行新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已成为各职业学校的航标。所谓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我校从2007年就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我所教授的专业是电气技术应用。转眼之间已经经历了5年,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以及我对其他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情况的深入了解,我认为现在开展的“工学结合”模式,尤其是电气类专业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来自企业的压力。实施工学结合,势必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由于是工学结合,需要教学场地,这就占用了企业本来就很紧张的场地;对学生的管理又有别于普通工人,这给企业管理增加了负担;很多学校现行的工学结合在学生实习满之后基本上会撤离工厂,这会给工厂的生产带来一段真空,影响到工厂的生产效率。
(2)教育教学观念不开放。工学结合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实行多元化和开放的教学体系,多元化主要是指教学场地的多地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师队伍的多源化。然而,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办学理念还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观念也不够开放。学校面对社会的服务意识不强,不能面向市场设置专业,不能面向岗位设计课程,不能面向岗位培养技能,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
(3)教学实施条件不完善,教学方法落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具备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场地、师资、课程、教材和经费等教学条件。根据很多职业学校(例如很多粤西的学校)办学实力不足,导致教学实施的条件较差,教学方法受到相应限制,只能实施比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缺乏跟岗位要求紧贴的课程与教材,缺乏融教学、实操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无法实行岗位制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在我国开展才一段时间,对我们职业学校来说还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发展肯定会存在不少问题。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认真总结。下面笔者将结合过去实践中的探索和吸取他校工学结合的经验,谈一谈中职学校工学结合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在教学中的一些对策。
1 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开放、合理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从电气类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工学结合模式下所制定的课程,是依据“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所确定的岗位能力,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设计课程体系。我校电气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1 减少基础课的课时数,优化基础课的设置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有学习语、数、英,职业中学的学生不需要考大学,这就没有必要再按原来的模式学习语、数、英。所以我们就减少了尤其是语文和数学的课时数。我校电气专业只在一年级学生集中开设了一些基础课,而且所占课时数比较少(每课只占两个课时),旨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另外我们还根据社会对电气类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开设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设计、体育、计算机操作等科目的学习。并开设了10多个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比如工业产品设计、家电维修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其将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开放合理的教学体系
分析职业学校学生智力类型,他们较多的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他们排斥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掌握学生的这个特点后,我们全部电气专业的老师一起讨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了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开设电气专业英语、计算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课程,并要求学生按不同课程做一些小制作。第二学年根据现阶段各个工厂对电气技术工人的要求,开设电工技术、工厂供电、电机与变压器、可编程控制器等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并会组织学生下到工厂参观,了解这些课程在工厂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并考电工上岗证证书、3+X证书。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到联合办学企业进行集中顶岗实习。并在顶岗实习的工作之余实施完全开放的教学体系,工厂需要什么知识,就组织学生学习什么课程,并请工厂的师傅教学,实现师资的多源化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规划,学生有了学习目标,也有了学习动力,也容易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2 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实施岗位化的教学
我校从2006年起,不断建设实训实习场地,现在就电气类专业就拥有800万的国家级实训基地设备。根据电气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完善相应的实训室。所有专业课老师亲自参与实验室布局、实验设备的组装与调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一共拥有PLC、电工实训、电子实训、家电维修、单片机、智能楼宇等21个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尽可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把课堂搬进实训室,通过边教、边学、边做,实现课程的教学及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实一体化教学。教师的工作就是确立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工作项目,并指导学生工作,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验、评价各方面进行指导,以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思路,同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3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训模式,认真抓好学生的顶岗实习,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我校这几年先后和深圳德爱、广州建兴光电、珠海伟创力等企业合作,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根据协议和计划我校的实训中心将按企业生产和教学双重的职能设置。即“实训中心企业化、实训教室车间化、实训学生工人化”,在教学上以实训为重点,以岗位成才为目标。在学校的实训中心开学初机电专业的学生就进入实训中心进行入门性的实训。通过合作,企业为学校机电和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训提供技术、管理经验、耗材等。不仅降低了学生实训成本,更为学生认识本地企业、学习企业技术、融入本地企业创造了良机。
我校实行的是“2+1”的工学结合模式,第三学年需要到相应校企合作的企业顶岗实习。经过顶岗实习学生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关键是他们能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能够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下半年是企业最忙的季节,特别是出口创汇企业,工人加班加点也不能完成订单产品,学生的到来无疑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我校顶岗实习完的学生只要愿意将继续留在该企业继续工作。这样不仅为企业的后续强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也为提高学生本地就业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学训交替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国家在相关文件中也提出,高职院校要实行双证制度,推行学训交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本专业在教学中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把学生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采用“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后直接到工厂进行生产实践,通过生产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操作技能。一般第一学期进行理论教学,第二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金工实习,第三到第五学期安排机械数控综合实习,第六学期鼓励学生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由教学单位和实践单位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给出一个综合评价。同时,为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对现行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减少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大量增加了实用性技术性内容的教学,全面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目前,本专业拥有全国一流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职业技能训练中心。该中心拥有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机械类、数控类、自动控制类实验室,为采取灵活适用的“学训交替”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原来教学计划中在期末集中进行的实训,分散在学期中进行,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消化了枯燥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
我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和机械加工行业密切联系,一直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并选择和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构建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双方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职业要求为主要依据,满足高职教育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并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学生利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双方获得共赢。
2.建设以专业骨干教师为负责人的专兼结合课程组教师团队
建立企业人员参与核心课程建设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专业根据教师的发展方向培养课程骨干教师,聘请企业不同岗位的技术人员,组建以骨干教师为负责人的专兼结合课程组教师团队,企业技术人员以授课、指导实践、讲座等方式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合作开发教材
依据岗位职业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模块,并根据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和新规范的出台及时进行更新。为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性,双方共同开发合适的教材及课件、实训指导书等材料,企业借此把生产中的经验、做法以教材和课件的形式进行总结和推广。
4.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景育人”的改革思路,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产学合作教育的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整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术运用三部分,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安排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综合技术的运用除了少部分在校内实习工厂外,大部分都在合作企业内完成;选择与专业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企业,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订单”为导向修订培养计划,然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和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建设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结合课程建设推进课件建设和教材建设。
目前,我们与石油大学机械厂、胜利油田机械总厂、华泰集团、金岭集团、万达集团、东营经济开发区、广饶开发区等大型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生产见习,学生感知了真正的生产环境,提高了认知的全面性;通过在真实环境下的工作和磨练,学生缩短了与工作岗位的距离,增强了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除了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外,我们在工学结合上还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例如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内部生产维修任务和对外的加工任务。我院每年都有一定的生产加工任务,利用这个机会选取一部分进行过金工实习的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数控加工,大大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大部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达到中级以上。在2006年到2009年,我系机械专业学生在全省和全国技能大赛上都获得了很好成绩,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经验表明,通过“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有效、快速的提升。同时,我们还将课程教学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使学生可自愿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机械专业的毕业学生双证书率达到了98%以上,绝大部分学生毕业时都拿到了包括制图员、电焊工、钳工、车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等技能证书。
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来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我们利用技术和设备上的优势,每年都为当地培养电焊工、钳工、车工等初、中级水平急需人才200多人,有力地支援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从社会上聘请多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使我们的实践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产实际,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技能水平,而学生也普遍反映: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真本事,为以后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