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学校安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0―0020―01
学校安全事关学生的健康,家庭的幸福,社的稳定,由此,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也是每一位教育参与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农村学校由于师生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知识的缺乏等原因,校园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建立与执行脱节等,导致校园安全事故频发。
一、校园安全管理的探索
1. 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学校安全教育是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安全防范知识的主要途径。要将“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安全观念深入到学生中去。安全管理要以预防为主,要树立“隐患即事故”的工作理念,增强底线思维,坚持做到提前部署、提前谋划、提前预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切实抓好学校及学生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2. 抓好节点,坚决防止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学校安全要将日常管理和重点节点教育结合起来,如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冬季取暖期间就是一个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供暖期之前,采用燃煤取暖的学校要集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通风换气、排烟管道有无泄漏、有无煤气中毒隐患等,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3. 安全出行,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学校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应不断改善教学内容与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选择与开发合适的教材,在教材选用与开发时,要体现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及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在校园设置交通安全活动设施,包括模拟红绿红、斑马线及其他交通标志等。要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提醒家长不要让学生乘坐农用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拼装车等。
4. 营养饮食,要确保学生食堂和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营养餐”计划等民生工程,各学校都办了食堂,学校要严格执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学校食品采购、加工、出售、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确保校园超市、小卖部不出现影响学生健康的“三无”食品。对学生集体活动的教室、宿舍等场所,要定期开窗通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5. 安全演练,确保校园内各类大型集会活动安全。要针对节庆和大型集会活动情况,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提前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安排教师、保安等人员加强巡逻值守、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并向师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中小学幼儿园在下课、课间操、放学等重点时段,要安排专人在楼梯间进行值守引导,坚决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二、对学校安全教育的思考
1. 注重宣传,全面开展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安全教育课、安全主题班会、校园网、广播台、校报等形式,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要运用重特大灾害事故等典型案例,广泛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要组织开展消防逃生演练,使师生了解和掌握扑救初期火灾、逃生自救等知识;要加强学校安全责任人、各类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管理和防范水平。
2. 群策群力,构建校园安全共同体。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和非暴力的环境。校园安全并不能仅靠学校制度,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全面配合,成立安全教育共同体。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学校要从全局入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到层层有措施,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要充分发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的作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卫生环境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校园及周边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加大校园周边管控和整治力度,坚决防止不法分子对师生生命财产的侵害。
黄冈新中考改革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1.考试科目
实行全科开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15门课程。其中外语包括听力口语,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实验操作。
2.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采取书面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增加项目的选择性,采取现场测试;外语听力口语考试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采取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化考试,采取统一机考的方式进行。
3.考试内容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成绩呈现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用原始分和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5.学科分值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其中听力口语40分)、物理70分、化学40分、道德与法治40分、历史40分、生物40分、地理4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成绩各计5分,体育中考成绩计35分)、理化生实验操作30分(其中物理操作10分、化学操作10分、生物操作10分)。总分710分。
6.考试时间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时间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结束时的6月21—22日;生物、地理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结束时的6月20日。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科目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
7.组织实施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由市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目考试由市教育局制定实施办法,县市区教育局具体实施。
2黄冈新中考改革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1.健全评价制度
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全市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综合素质评价。
2.把握评价内容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内容,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3.改进评价方法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以学生“写实记录”为主要依据、由初中学校组织“等级评定”的方式进行。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指导学生做好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的遴选整理;
对“写实记录”和等级评定结果进行定期公示、审核;运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为每位学生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进步。
4.注重结果运用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五个维度各分为A、B、C、D四个等级。各个维度比例以学校为单位,A等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总人数的50%,B等以上人数不超过总人数的80%,D等人数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3黄冈新中考改革推进招生录取办法改革
完善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结合的招生机制,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积极推行普通高中统招录取、指标分配录取、自主招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办法。
1.改革统一招生办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报考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中以等级呈现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成绩,最多只允许有一个D等成绩科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评定等级最多只允许有一个D等。
2.严格实行招生计划管理
各县市区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依据各地初中毕业生数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统一下达。各高中学校要严格按照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并注册新生学籍。
3.完善优质高中分配生政策
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学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分配生录取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0%,并逐年提高。名额分配以初三在校学生人数为依据基本均衡分配,促进城乡初中均衡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
给予特色高中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特色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资格和计划由市教育局组织评估后研究确定。
自主招生的学校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要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合理确定自主招生规模,高中自主招生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全市总计划的5%以内。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之后。
5.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改革
积极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中职学校实行“知分填志愿”,与普通高中招生同步进行。
进一步推进“3+2”、“五年一贯制”招生工作,严格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鼓励职业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伤害事故主要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两类,其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无意过失,只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多加注意。而过错事故则是人为造成的。造成这种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未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例如,教师上课不负责任,对学生没能做好组织安排及监管。②学校对学生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不到位,例如,学生上体育课没穿运动服,身上有尖锐的配饰,教师在上课之前没能对学生认真检查,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③学校的体育器材没能及时更新,这样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④体育教师自身教学不当,对学生在体育运动的时候监管不够,在学生发生危险的时候也没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造成伤害事故。⑤有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或者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为了“耍帅”,喜欢做一些难度大且十分危险的动作,因为控制不当,造成了意外伤害。
二、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安全意识
1.树立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意识
杜绝体育安全隐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具有体育安全意识。中学生本身贪玩好动,而且对一些高危险动作的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体育安全事故进行经验总结,然后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意识,使其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规范运动,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一些高难度危险动作可能引起的重大后果,从而避免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2.加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规范体育动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体育动作的练习时,要让学生注重保护关键部位,如头部和胸部。还有在进行一些动作较大的活动时,要组织学生保持和同学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碰撞、擦伤。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时刻保持安全警惕性,适时对一些安全教育进行实践模拟。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并在演练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这么做的原因。例如,在应对火灾时,因为烟会向上飘,所以学生在逃生的时候应该匍匐前进,避免被烟呛到,训练学生逃生的安全技巧。这样,在安全事故真正发生的时候,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做出应急准备。同时,教师还要格外关注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态度,时刻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这对提高学生体育安全意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体育安全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对体育安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体育教学的认知不够。所以,学校要加强学生体育安全教育,改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且时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安全意识。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示范动作的时候要规范、优美,让学生主动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交流,把握学生的心理,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情境的演示,把一些体育运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展示给学生,然后教学生怎样避免这些危险的发生,以及出现问题该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时刻对学生进行监管,发现学生哪些动作不够标准或者有潜在的危险就及时帮学生进行更正。培养学生上课的积极心态以及体育课堂学习的纪律性,并把这种安全意识带到日常生活中。
三、结语
安全体育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和保障,重视且推进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不仅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这种意识还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成为学生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因此,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体育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金秀.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3,(9).
[2]岳 彪.浅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安全教育[J].科学与财富,2014,(11).
学校安全是社会安全最为薄弱的一个阶段,中学阶段的学生尚处在青少年时期,自身三观尚未稳定,不管是对于外界的诱惑还是外界的危险,都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加之当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中学学生的安全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为了尽快改善这种形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1当前困扰学校安全的因素
1.1安全意识强调不足
尽管学校和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开展安全教育,但是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强调仍然不够充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于一些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分辨,因此教师应该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重复强调。然而实际情况是教师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必做任务来实行,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态度敷衍,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一些特殊的危险情况,导致安全教育效果甚微,中学严峻的安全形势并未发生改观。
1.2没有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过程是一种综合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强调安全理论,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运用各自的行业特性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过程发挥力量。从广义上来看,要想保障学生在校安全,需要公安部门,医疗部门,信息安全部门的通力合作,但是如今中学安教育还未达到如此规模,教学过程只有单一的教师讲解,缺乏其他社会资源的参与。
2提高中学安全教育质量
2.1利用网络推进校际之间合作
当今我国城乡之间安全教育水平相差悬殊,一二线城市中学的安全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学生安全意识高;而乡村地区的中学尚未形成对于学生安全的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学习,导致这些地区学生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介于这种相差悬殊的教育水平,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校际合作,由一所城市中学和一所乡村中学合作,由城带乡,通过网络课程共享的形式推动乡村地区的安全教育进程。例如城市中学制作的优质安全教育公开课,安全漫画等全新的教育方式可以共享给合作学校,弥补其技术缺乏的教学弱势,帮助其改进教学方式,从而加快安全教学的进程。
2.2社会各级部门进行安全资源共享
进行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实例来教育。单纯的安全知识会显得课程过于乏味,缺少对学生的说服力和警醒,适当穿插一些典型的安全事故能够让学生产生危机感,加强队自身安全的关注。对此,公安部门可将其统计的当地安全事故发生率进行汇总和整理,统计出总数据,为教师教课注入真实的成分。除此以外,教育部门可以根据真实案例制作教育精品课程,放到网上让学校自行下载,使用。这种方式使得安全教育过程更加真实,与社会更为接轨,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障安全的重要性。这类教学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以下向上”的形式进行,如某中学教师的课程反响较好,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明显,该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将该课程共享,从而促进整个教育环境中安全教学质量的提高。
2.3利用网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相比学生的生理健康,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隐秘,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关注。初中学生处在身体快速发育,但是心理尚未发育的特殊阶段,因此他们的心智极不成熟,很容易引起愤怒,消极,崇尚暴力等负面情绪,也会由于思考能力较弱但行动力过强而引发恶性事件,影响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安危。由此看来,对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可以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教育,目前网络上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资源繁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套最为合适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考察,将做题结果提交网络实行分析,即可得出学生相对准确的心理状态。对于一些根据测试显示心理有异常或者缺陷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时常监督其情绪和行为,一旦发现其有异常,要及时通知学校和家长,尽快为其安排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联系一位专业心理医生,邀请其定期为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以此来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压力较大,情绪过于压抑或者心态不平衡而出现的心理健康隐患。这种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对于处于偏僻地区,教学能力较弱的学校尤为重要,能够弥补其教学需求和资源享有之间的不平衡。
3总结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校的政教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针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涉及到的德育、安全等进行教育。初中生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本文笔者将会针对初中政教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阐述,进而充分的展现出初中学校政教处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政教处 管理工作 初中学校 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7
引 言: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政教处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就是德育、安全、校风校级等,这些是确保学生顺利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必要的条件。要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教管理工作,首先就要要求有关管理者具有一定的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教处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完善现有教学体制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安全的认识[1]。下面笔者将会针对如何做好初中学校政教处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1要有良心、责任心、公正心
政教处的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首先良心、责任心、公正心对于政教处管理教师而言是最为基础的素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教处管理工作的人员就一定要懂得如何呵护学生、爱护学生。因为政教处管理部门的工作较为繁琐,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关教师一定要进行监督、检查,要确保政教处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对于初中有关领导和教师而言,政教处工作的顺利开展⒒峁叵档窖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能否实现。所以一定要要求政教处管理部门的教师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公正心。
2明确职责和工作内容
在政教处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关教师一定要明确政教工作的主要内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政教管理工作者并没有清楚的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一般情况下政教工作者都认为该管理部门就是一个处理学生打架的“派出所”,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于学生而言,政教处可能是处理学生之间纠纷和矛盾的部门。但是对于政教工作管理者而言,就应该以“抓安全教育为主”,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来确保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的遵守校规校级,做一名高素质的初中生 [2]。
3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政教处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中学生对社会还没有过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分子的欺诈,为了避免中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就应该在初中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社会的危险性,也应该让学生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政教处管理中的主要环节,有关政教处管理教师一定要对其有所认识和了解。初中的学生一般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3]。
4抓好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的保证,也是政教处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并且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这些都是政教处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抓好安全工作是政教处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当代初中生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主要的力量。不仅如此,初中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也将会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会更好的实现政教处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5完善管理制度
5.1成立学校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实现政教处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搞好学校的卫生管理,对学校内部的卫生进行清理也是为了美化校园环境,也能够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综合情况来看,我国初中学校政教处管理工作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抓好政教处管理工作能够推动我国初中生更好的实现高素质的发展。
5.2制定学校文明习惯养成公约
在政教处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制定校园文明公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有关初中学校还应该抓好校级校风,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初中学生对于事物应该有着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拒绝。只有明确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更好的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不仅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非常主要的。由此可见制定学校文明习惯养成公约是促进高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5.3制定细致的班级管理细则
政教工作的重点就是抓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政教工作的基础。在对学生的实际管理中,一定要严格的遵循有关管理条例,必要的时候可以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细则,这也是为学生的高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明确的管理条例能够起到约束性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实现创新式的发展。对于政教教师而言,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加强思想教育,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心理和思想[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如何做好政教处的管理工作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初中学校在政教管理工作方面仍然有待加强,作为政教处的管理者,就应该肩负着营造良好学风、校风的艰巨使命,在不断的拓展和创新中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能开创学校政教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建中,王家卫,李秀文.学校教育领域的半壁江山――浅谈学校政教管理工作[J].基础教育论坛,2014(09):145―156.
[2]魏永田,张红艳,李明军.政教人员如何做好本职工作热爱、钻研、求新[J].天津教育,2014(07):109―117.
关键词:思品课程;交通安全;养成教育;健康成长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私家车的广泛运营,交通事故已成为高频出现的人为灾难。而这些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随着社会对学生健康安全越来越高的关注,初中生交通安全习惯的养成,成为学校、老师、家庭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要加强初中生交通安全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树立初中生交通安全的意识。调查显示,初中生普遍存在交通冒险行为。尤其是过马路的时候,绝大多数初中生不遵守交通灯指示,闯红灯甚至不走斑马线,这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最大因素。所以,树立正确的交通意识,用规范的理念引导,才能从行为上约束初中生交通习惯。
二、学校将思品融入交通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人们都存在一种得过且过,打球的心理。初中生是思想心理并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让他们从心底严格约束自己的交通行为,并将其养成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思想品德是促进初中生形成正确道德行为的重要课程。在思想品德课上,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交通行为的教育,让对初中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自然而然融入初中的日常生活。
(1)教育初中生养成正确的交通行为。思想品德是贯穿学生生活,影响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将正确的交通行为,在课堂上当作知识传输给学生。例如:如果过马路,看红绿灯。要从学科上提高学生对交通的重视性,从理论上规范学生的交通行为。
(2)用情感打动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的时期,如果思品老师用强硬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反而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有效培养学生的关键。思品老师要抓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果的交通安全教育。例如:在讲家庭一课的时候,首先唤起学生对家庭的爱与温暖,让学生们感觉到家庭、家人的重要性,自己对父母的重要性。然后,用现实生活中一些残酷的交通事故,让学生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学生们心里对家人、家庭有强烈的依赖感,为了自己和家庭的幸福,必然会从心里重视交通安全行为。
(3)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老师,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口头告诫似的教育。传统的说教方式多了,学生们便会产生逆反心理。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今天,交通安全教育也要有所改变,适应新时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例如:思想品德课要改变老旧的口头说教的教育方法, 要针对他们的不良交通行为进行具体的交通安全强化活动。思品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举行一个小型的交通现场演练,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过马路不是游戏,不能再来一遍,不能喊停。通过小型的交通练习,思品老师也可以纠正学生生活中意识不到的危险因素。
(4)加强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思品老师在加强初中生交通安全习惯养成的教学上,仅靠苦口婆心说服、情感打动是不行的。有的学生有时可能存在着侥幸心理。然而,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仅是初中生自己生命的保障,同样也为他人交通安全创建了良好的环境。思想品德课中,有对法律法规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法制教学当中。告诫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视度,促进学生良好的交通习惯的养成。
三、改变初中生交通安全习惯养成的单一教学方法
初中生除了在校的时间,剩下的大部分便是在家里。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思品老师单方面的教育要想贯穿学生生活,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有点难度。因此,思品老师要改变单方面的教学方法,把学校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调查显示,大部分对交通安全不重视的初中生,他们的家长对正确的交通行为习惯重视度也不高。那么,促使学校、家庭形成统一的战线,首先要提高家长对交通安全行为的重视度,让家长把交通安全当作学生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这有利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监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学校、家庭形成共同的战线,为学生交通安全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严肃认真的环境。
结语:交通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中之重。要改变、完善传统的交通安全教育模式,思品老师要根据新时代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教育更具效率和效果。学校、家庭要形成共同的战线,对学生交通行为进行全面监督,更好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玥彤.怎样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A].国家教师科
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
[2]刘文群.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
学,2010.
[3]丁明霞.初中思想品德课无痕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D].山东师
学校忽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现在的职校学生,甚至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都较为缺乏,这些能力包括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开展社会交往、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适应环境生存、自我保护能力等等。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但却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阅历浅、承受能力差。所以,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能弥补初中、小学阶段的缺憾,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成长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由此看来,职业学校除了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外,也应教给学生自我保护、防范危险的本领,把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到日程上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认为,应重点对学生进行下面几方面的安全教育。
常规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应包括交通安全教育(行路、骑车、乘车、乘船等)、日常生活安全教育(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火、家务劳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活动安全教育(运动环境和器械的安全、体育课的安全、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的安全、人流拥挤的公共场所安全等)、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水灾、火灾、暴风雨、雷电袭击、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自救)、社会治安教育(处理盗窃、行骗、抢劫、挟持、绑架、黄毒等)和意外事故处理教育(教育学生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教师、掌握安全应急常识等)。
防人身伤害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里,之所以把生存排在学习、创造之前,道理很简单: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育学生防人身伤害,实际上就是要学生珍惜生命,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必须不断加深“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做好有效的危险防范措施。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防心理失常教育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表现为一种渴望独立、渴望摆脱对成人依附的特殊心理状态。他们面对学习、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如课堂教学薄弱,课外活动和指导太少,学生自助意识和措施缺乏等。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防违法犯罪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后进生要以防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网络交友安全教育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对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已构成了挑战。网上交友已成为学生交往的重要形式。在网络环境下,部分学生的人格冲突十分明显,网络交友安全问题也成为职校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基于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笔者就加强学校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笔者认为,职业学校更应把安全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大力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尤其是生命安全教育,通过教育,让安全意识真正深入学生心中,引起学生共鸣和震撼。安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时,既要考虑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教育,又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既要安排正规系统的课堂教学,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一些教育活动,使安全教育有计划、系统地进行。
加强与政法部门的合作,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每个班级都聘请了法制班主任,公布法制班主任的联系电话,他们分别来自公安(包括派出所民警、交警)、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班主任每学期来校两次,深入到每个班级进行法制教育。这种做法在全校营造了一种创建“平安校园”的氛围。通过在学校设置报警指示牌来加强校园治安情报信息收集,并适时与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信息交流,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加强警校合作,确保校园平安。
以案说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要善于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事)件、事故,以增强说服力和影响力。可通过开展法规及案例等专题讲座、召开现场会、开展知识竞赛、办黑板报(宣传橱窗)、张贴宣传画、组织观看录像、制作宣传牌、发放安全手册等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等,以案说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从严管理,从基层抓起,落实责任到人学校的学生安全教育,班级是具体实施单位。学生安全教育的落实,关键是要让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班主任,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应制定必要的考核指标,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期进行指导、监督、考核,保证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制定相应制度规范,形成工作体系,使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能在班级中开展,能落实到学生个人。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校长和教师多一分责任,学生就会多一分安全;工作中多一分细心,学生就会多一分呵护。一方面要呼吁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创造安全合格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要增强学校自身的责任意识,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珍惜美好的生命,追求快乐、成功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邓建新,汪玉.浅谈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4,(9).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94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相较小学生有了很大变化,日渐趋于成熟,但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仍然存在很大局限,他们对来自外界危险的防御意识和抵抗能力均不强,对陌生事物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活动、使用体育器具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如果在教学中不重视安全问题,非常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农村初中校址较为偏远,在体育教学器材、教学场地、医疗护理等方面条件较差,其安全教学隐患较多,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村初中一般设置在乡(镇)附近,远离城市,受经济、交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更多地关注文化课学习状况,而对体育课的价值认识不足;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经费保障、体育教师配置、体育课程开设、体育竞赛开展、体育器材购买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体育在中考中占了一定比例(如云南为50分),但很多教师和学生仍然不以为然,认为体育不一定要拿满分,随便准备一下考30多分就足够了。在体育教学安全方面,农村学生家长忙于农务或外出打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局限于返校、回家途中,对学生在体育课等课堂上的安全教育几乎空白;学生本身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基本都是应付式地参与,也不会更多考虑自身安全问题;教师在体育安全教学中,一般就是要求学生简单做一些准备活动,很少会详细讲解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具体来看,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安全意识不强
教师的安全意识影响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引导和防范等具体安全行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看,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担心在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因而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较强。当然,也有个别教师疏于安全教育和管理,以体育专业教育为主,这是非常危险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很多农村初中生把体育课看成“放松课”,在体育课上只顾玩乐,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男生)较差,只有极个别内向、胆小的学生会比较在意安全问题。但总体看由于农村初中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匮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防护能力不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隐患不同程度存在。
从家长的角度看,农村的自然环境相对复杂,人们对一些安全隐患习以为常,加之大部分父母忙于农活、外出务工赚钱,对学生的教育主要由老人负责,对学生的安全提示局限于不要打架斗殴、不要偷窃、不要骑摩托车等,对体育课安全教学基本没有任何概念。在笔者的家访中,只有30%左右的家长能认识到体育课(锻炼)有一定的风险,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担心。可见,家长的体育课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2.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初中师资力量整体偏弱,少数地方还存在非专业教师教授专业课的情况。从体育教师队伍来看,农村初中大都只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每周承担12节以上体育课(不含每天早操、课间操带操),所以课时任务都比较繁重,职业倦怠感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不强,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自我保护方面做的工作不到位,难以保证体育课零意外事故。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锻炼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的锻炼方法、动作要领等讲解不透彻,对于一些危险性大的体育项目则直接不安排教学,通过降低学习内容的强度和难度来确保安全教学。还有少部分教师对教材的领悟能力不强,不能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的实施也不能按部就班,学生超负荷锻炼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调控能力差,学生在课堂上各玩各的,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体育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3.体育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经费有限,许多农村初中的体育设施类别、数量有限,而且对一些陈旧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能及时更换,导致体育课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以华宁县第十中学为例,体育器材以篮球、排球、双杠、单杠等为主,大部分器材用了很多年没有更换,而篮球板开裂、篮圈摇晃、双杠或单杠不稳定等情况时常出现,发现这些问题后一般都要等一个月以上才会得到处理,这期间的体育教学课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二、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对策
针对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
1.强化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零安全事故发生。尽管体育课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但体育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为主,不能超负荷训练学生,也不能对个别体质较差的学生进行强迫式练习,对于患有疾病、身体不适的学生应格外留意,同时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调整训练强度,减轻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压力,避免出现更多的肌肉伤、韧带伤,出血甚至猝死等安全事故。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他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为孩子锻炼提供良好的运动装备,例如运动服、运动鞋等,不能因为家庭条件差等原因忽视了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时,要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同时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例如体育课前不空腹,不吃过分饱,不穿易滑的鞋子和较紧的衣服,身体不适及时报告,不带危险物品上课,等等,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2.体育教师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要自觉加强体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充电,系统掌握体育教学特征及教学规律,全面了解学生,最大限度降低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首先,认真备课,做好体育课准备活动。在备课时,体育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计划和安排,还要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见,制定应急方案。这样,即使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将学生的损伤降到最低。同时,在正式开展体育教学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的各个关节和部位充分活动开,避免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导致学生受伤。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防止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述动作要领,然后再示范动作,最后学生练习、教师纠正。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会出现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改变授课方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注意力。
最后,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体能接受的运动负荷也是有限的。体育教师要系统掌握人体运动科学和规律,充分了解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例如,避免学生持续的大量运动,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放松和休息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合理搭配,注意教学节奏,课堂上逐渐加大学生运动负荷,最后再逐渐下降,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做大负荷运动。做到了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增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首先,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保障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的前提,如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过分放纵,学生没有纪律性,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铅球教学中,学生必须认真听教师口令和信号,不能随意投掷或捡球,否则可能导致受伤;跑步练习中,禁止学生喧哗打闹、相互推搡,否则会出现摔跤等事故;三级跳远课堂上,要确保前一名学生已经走出沙坑,后一名学生才能开始跑跳……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对部分纪律较差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约束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否则会导致学生随意、散漫的学风,不听教师安排,课堂教学难以控制,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其次,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教师在体育课正式开始前,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安全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和学校、班主任沟通,利用广播、展板、黑板等渠道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在丰富学生安全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尽可能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环境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尽可能保障正常的体育经费。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环境问题,安排相关人员及时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及时向上级领导提出更换或维修报告;落实好体育教师编制问题,避免体育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同时抓好体育教师的安全培训等工作,形成整个学校都重视学生安全的气氛,为体育课堂安全教学奠定基础。
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问题同样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高度重视,共同为学生的安全成长着想,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安全学习,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红霞.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J].求知导刊,2016(4).
结论二 逾五成教师不使用安全教育教材
结论三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的内容丰富新颖,编排合理
结论四 逾九成学生认为教材篇章结构较合理或非常合理
结论五 七成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难度适中
结论六 逾九成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教材总体情况良好
一、调查目的
重庆早在2004年就要求全市中小学部分年级安排每周0.5个课时进行安全教育。伴随校园安全教育进课堂,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重庆市教科院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陆续编写了《重庆市中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初中一年级)》、《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重庆市小学生安全教育手册》、《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今天你安全了吗――学校安全教育实用手册》、《学生安全事故案例选编》等安全教育教材。这些教材在重庆使用情况如何?学生或教师对教材认同感受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一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结合调查、访谈等方法,就学生和教师对安全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和评价等展开研究,以期了解重庆市安全教育教材特点及实施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以及各所学校的教师,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9份,有效回收率为71.8%;发放教师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有效回收率为78.3%。
二、调查结果
1.近六成学生指出安全教育教材被用作课外读物
在问到学生“学校发放安全教育教材用途”时,有59.1%的学生选择“作为课外读物用”,有40.9%的学生选择“开课用”。这些数据说明学校发放的安全教育教材大多数被用作课外读物,只有一部分是开课所用(见表1)。
2.逾五成教师不使用安全教育教材
在问到“为开展安全教育使用的教材类型”时,有48.9%的教师在上安全教育课时“使用教材”,其中有19.1%的教师使用“校本教材”、有29.8%的教师使用“出版物教材”;有51.1%的教师在上课时“不使用教材”,其中有23.4%的教师“不用教材”,有27.7%的教师使用“自己设计的专题教案”(见表2)。
3.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内容丰富新颖,编排合理
校园安全教育涉及知识面广,一些教材编写者为体现安全教育趣味性和可读性,常常以点带面,凸显“案例”形式,尽量向学生呈现较广的安全知识。如作为重庆市2007年秋季中小学规定地方选用教材之一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系列教材,其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卫生、公共安全、法制、国防、环保、禁毒防艾、灾难应急等;2008年彭智勇编写的《学生安全事故案例选编》、2008年由重庆市教委与晟业传媒联合主编的《今天你安全了吗――学校安全教育手册》等教材精选了近年来各地学校发生的经典案例,力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和掌握预防措施。
结合上述情况,我们在问学生“对安全类教材编排内容看法”时,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8.7%的学生认为“丰富新颖、编排合理”,有33.7%的学生认为“涉及面广、但不细”,有1.7%的学生选择“其他”(见表3),只有15.9%的学生认为“编排不合理,内容复杂”。这些数据说明还是有比较多的学生对安全教育教材的编排内容评价较高。
4.逾九成学生认为教材篇章结构较合理或非常合理
通过搜集和翻阅重庆校园安全教育教材发现,安全教育教材内容编排注重考虑教材层级结构,一是宏观上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指导思想,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对内容知识进行整体安排;二是微观上将以往注重整体知识的模式打散,建立具体的知识模块。如,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发行的《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分为1-9年级,此教材以主题活动或任务驱动的形式,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导思想,按照分阶段、分模块的方式,图文并茂地讲述“生命安全的自我保护”,以求在各模块的有机组合上培养学生安全防范的意识,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安全类教材篇章结构的评价,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非常合理”、“比较合理”的占94.7%,认为“不够合理”的占5.3%(见表4)。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安全类教材的篇章结构评价较高。
5.七成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难度适中
在问到“对安全类教材的难度评价”时,认为“难度适中”的学生占71.6%,认为“太容易”的占22.8%,认为“太难”的占5.6%(见表5)。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的难度比较适中。
6.逾九成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教材总体情况良好
在问到“对安全教育教材的总体评价”时,认为“良好”和“优秀”的教师占93.3%,其中认为“良好”的占82.2%、认为“优秀”的占11.1%;认为“差”的占6.7%。这些数据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教材总体情况“良好”或“优秀”。
三、问题与对策
(一)校园安全教育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调查表明,校园安全教育教材已基本进入重庆市中小学校,但尚未在课堂上普及,重庆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安全教育教材也因知识比较丰富,案例真实生动,结构安排合理而获得师生比较高的认可,但是,尽管如此,从总体上来看,安全教育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安全教育教材种类繁多,学校选择有困惑。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学校为学生发放的是《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有的是《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还有的是《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等;甚至就是同一个学校也出现了为学生发放几个不同版本教材的情况,如在澄江镇小学就有《安全教育手册》、《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与健康》这四种类型的教材。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学校发放安全教育教材大多是应一时之需,并未细加选择;二是可供学校选择的安全教育教材比较多和杂,不同教材在编排内容、篇章结构和难度上各有千秋,加之校园安全教育目前尚未有普遍适用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鉴,使得学校在选择安全教育教材时也难免会有困惑。
第二,安全教育教材的使用不规范。调查表明,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有130名(占26.6%)学生认为学校并未发放安全教育教材,这表明仍有一些学校未使用安全教育教材,即便是在使用正式出版的教材的学校中,仍有近六成学生反映安全教育教材被用作课外读物,很少进入课堂。尽管多数被调查者对安全教育教材的总体评价比较高,但是,仍有近一半教师在讲授安全教育时既不使用教材也不使用教参,这就会影响到学校安全教育开展的规范性和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系统性。究其原因,与中小学校管理者对安全教育认识的偏差有关。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学校仅仅把校园安全教育看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旨在应付检查;一些学校认为只要有安全教育就行,效果如何则与学校无关,因此只管发放教材,而并不关心教材是否被规范地用于课堂安全教学。
(二)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消除偏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安全教育教材使用随意等问题,首先要消除安全教育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摆正安全教育工作在学校的位置。即要把安全教育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从为了学校和学生的长足发展来做好安全教育。其次要树立科学的安全教育观。即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明确的制度、必要的课程、稳定的教师、规范的教材等,把安全教育工作推上科学化的轨道,从而保证安全教育教材规范、系统地使用。
2.整合校园安全教育教材
为改变现有校园安全教育教材多、杂、散的现状,以配合中小学校设置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建议将现有安全教育教材重新归纳、选择精华而进行整合,扭转中小学安全教育主要依靠报纸、电视、安全广播知识讲座以及上级有关文件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整合校园安全教育教材一是应以《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中小学成长安全为教育主线,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域特点以及性别特点。二是要广泛发动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提出整合设想,同时落实整合教材工作的责任人,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组织座谈讨论、征求意见等方式推动安全教育教材整合工作。三是在教材中合理安排一些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活动,使这些教材不仅是“看”本,而且能实实在在地成为学生和教师的“用”本,使他们能够通过学习真正受益。
3.成立中小学安全教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