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工学结合学习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学结合学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学结合学习总结

第1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蓦然回首,我已经在大学度过两年光阴,马上就要大三了。在学生会也工作了一年半了,大一下学期有缘进入学生会,大二学生会竞选时失败后,又在主席团的学长学姐的帮助下留下来,能够很荣幸的继续为大家服务。真的很感谢学长们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有机会在学生会这个大平台上学到更多东西。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部有一些比较大型的活动:查课,主办了“cctv杯”预选的英语演讲比赛,与生活部合作主办了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参加了学校里的09-10学年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负责春运会时的签到工作以及主办了“向英模学习”演讲比赛。当然还有平时的一些比较琐碎的工作: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考试以及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报名通知、信息核对、费用的收取和准考证的发放,“英才杯”、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等大赛的报名通知,“读书月”的论文征集等。

当我们主办一些活动时,事先都要先写出一份很详细的计划,然后从细节开始每一步都要努力做到最好。这里各成员的团结合作很重要,同时也离不开其他部室的配合。剩下的大多是很琐碎的事情,通常是时间比较紧的,但是要求我们细心完成不能出错。很多时候都是同学们没事的时候我们会很清闲,而当同学们开始为考试什么的努力奋斗时我们的任务也就来了,我们会在晚上开会进行分配,然后开始忙碌与各宿舍间。虽然偶尔遇到有人不配合的或者态度不友好的会暗自抱怨一下,但我很喜欢那种忙碌起来的感觉,自己可以为大家服务,很幸福,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与其他部室的成员没有怎么打过交道,好多人都只是眼熟去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当团学联谊时,看到那些在舞台上积极兴奋地同学们,我感觉我们大家真的就是一家人了,在一起那么快乐,再看看那些活波可爱的学弟学妹们,感觉自己老了。真的很希望大家以后能够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学期开学,又有新的力量注入我们学校。迎新工作后,学生会应该会进行换届选举。如果我有幸能够继续为大家服务,我有如下计划:九月份会比较忙,首先是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普通话考试要负责准考证的发放,然后抽时间为10级的学习委员开次见面会,顺便了解一下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待到正式上课一两个星期后,我们照例会组织为各专业分四个会场召开“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以便大一新生能够很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等到10月底大一新生差不多已经适应了大学的环境后,我们可以讨论后选一个比较合适的话题举办一场辩论赛,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提高我院学生的学习氛围。11月份的“校风校纪建设月”要安排查课,学期期中逃课现象会比较严重,查课对逃课现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其他就是我们的平时工作了,有竞赛的报名通知,信息核对,费用收取和准考证的发放等。这学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领干事了解工作,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培养他们的办事工作能力等。学习部各个成员一定会在部长的带领下完成本部的各项工作,并且积极配合其他各部的工作,切切实实为我院的学生服务,是学习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第2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现在将xx年9月-xx年1月的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秘书部:

秘书部继续秉承协会“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及其发展方向,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并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引导学生学习与能力的共同提高。对于工作的开展:1.整理协会文档及部门资料,规划协会的档案管理,并收集和整理协会各部门的电子资料。2.做好协会例会的会议记录和考勤工作,及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状况及活动进程,向会长或老师反映工作情况. 4.协助各部门举办活动,了解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完成通讯稿的写作。5.制作新的工作证、通讯录以及学生干部任职聘书。6.建立我协会部门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协会制度。7.收集与整理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协助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宣传部:

在宣传方面,宣传部不断创新海报制作,在这学期的海报上我们可以看到部员们的海报手绘能力的提高。负责协会的每次活动的宣传工作,从每次的海报和宣传单发放中,为协会很好做出了宣传力度,为同学们带来最新的信息。部员们彼此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在工作过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除此以外,宣传部在日常工作以外,还经常和其它部门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上班上宿舍宣传活动。

三、组织部:

这学期组织部工作也照常开展,这学期相续举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心理电影展播” “各部门联谊活动”等,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下,使得各部门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此期间,对每个人的办事能力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门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给了部员表现锻炼的机会,同时在无形中部门内又形成了一种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就是加强了部员间的联系,促进了部员间的了解,使整个部门更加团结有力!期间组织部还协助了其他部门的一些工作,认真负责,完成协助的工作任务。

四、外联部:

本学期外联部成员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在各个成员不断奔走、努力工作下,工作成果也从中体现出来。外联部成员跟名片文件打印制作店签订合同,获得免费为全体协会人员的工作证的制作。一共70张,价值210元。并且外联部建立了各个商家档案,为下学期的工作垫定目标。不过对此外联部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对于外联的思路局限,部门成员多在校内和校门外附近的商店,而这些商家多数生意规模小,造成对宣传工作意向不高,故部门屡屡受挫,对此部门工作将主要向市区方向发展,将致力于与多数商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五、策划部:

对于这学期协会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举行,策划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开展活动的最初拟定,到整个活动举行的整个过程策划,策划部所有人员都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个活动的分工和人员安排很到位,使每个活动都能正常的举行。但对于活动举行过程中驾驶复杂局面和把握大局的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也考验着部门的团结。整体而言本学期策划部很好执行了各项交予的任务,期待以后跟好的表现。

六、质询部:

该部门能够认真负责完成本职日常工作,在工作中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质询部主要负责协会活动的质询工作,包括平时协助秘书部早晚值班的检查,协助宣传部每次的宣传工作,质询部成员都能够认真完成,同时,在部内方面,质询部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方式,部员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建议,这样以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对部员工作能力上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对协会部门的工作做的简单总结。当然,各部门还有负责到很多活动等各部门都有做好了自己的详细工作总结,但我在这里就不再说了。在部门管理方面需加强的:1、进行工作总结与交流,加强对本部门干事的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增强成员之间的交流次数,让他们适当参与工作计划的制度,并从中积累经验,要做到人人提意见,人人说想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水平。2、每月实行例会制,总结前段时间的得失,并计划出下月的工作目标,帮助其他部门及协会展开策划活动等。

我说一下我加入心理联合协会的一些感受:加入协会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我认为从另一方面是可以促进学习的。假如你对工作有责任心,还想在协会里锻炼,那你就会去努力,因为你学习太差会被淘汰的。只要你有了这紧迫感,你就会好好学习,更何况大学本来学习的时间不多。而且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将比你的学习更加重要,这对你人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在协会的这段时间里,给我的感觉就是组织有序。每周一晚都开例会,这样可以加强协会成员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是同事们之间工作经验的互相学习。这也是一个交流平台,可以交换我们的思想,让我认识到和别人的思想存在哪些不同,有什么缺陷,该如何去完善,这一系列问题如能到得很好的解决,那么我们将是更上一层楼。

在协会中,我们是学生代表,是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这样可以更好的约束自己,让自己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做好协会的工作不仅是为同学们做实事,也是在提高自己的的能力。无须感叹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做了事情,自己心中却是喜滋滋的,这就是心灵的收获。当然工作过程中还从在不足,通过我总结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的管理,使协会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不能达到完美,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2.偏重对大型活动的开展,忽视了对日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3.协会工作检查不到位,许多检查记录没有及时进行汇总、公布,上交。

4.自己思想认识还需提高,面对事情不能过于急,需要冷静思考,多向他人询问方法和意见。

我们深感肩头胆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协会如何在日益走向开放的校园中发挥其基层组织作用,为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所以,在下一届的学生会中,你们仍然会看到我忙碌的身影!

总的来说,工作是忙碌的、辛苦的,但感到的是充实和欣慰,因为跟着学生干部,老师一起奋斗,一起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一起享受活动成功的喜悦。每一个部门的人员都是那样的团结上进。他们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协会见证了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为自己能在心理联合协会这样一个大家庭和大家一起工作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同时,也希望下学期我能更好的继续和大家一起工作、学习、成长。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我们协会的工作做的更好。

第3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岗位实训发;教学体系;双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18-01

由于我国人口类型的特点,现阶段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城镇的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且还存在升高的趋势,很多受社会欢迎的人才也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装潢专业的市场需求量本来就比其他专业类型要少,装潢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如何改善装潢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依赖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开展和学生综合实训教学的展开。

一、目前装潢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装潢专业的毕生来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每年从高校毕业的装潢的专业性人才数量较为庞大,而现实中需要的装潢设计师较少,市场上存在供过于求的供求关系,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装潢行业竞争形势,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装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有些院校毕业的装潢专业学生存在学艺不精的问题或是其技能专业指向性不强的问题等,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装潢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

最后,我国装潢市场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一般群众对装潢设计师能力的识别能力不强,并且行业内设计师水平良莠不齐,市场管理秩序混乱,或多或少也增加装潢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

二、装潢专业学生综合实训开展状况

很多高校为了增加装潢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为此建立了很多相应的实习实训场所,使装潢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实践性也有所发展。但是现阶段和高校或高职类院校进行校外合作的实习基地或是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单位具备很明显的独立性特征,即这些单位提供实践、实习岗位是固定的,就很有可能存在专业对口性不强的特征。而校内装潢专业学生综合实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操作技能较强、职业化、大众化、公平化的装潢设计人才,从现状来看,实际中的情况和计划中的情况有所偏差。其次,很多高校或高职类院校虽然建有学生实训室,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情况使实训室被闲置,实训室在很多高校或高职类院校仅仅是一种摆设使其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展装潢专业学生综合实训教学建议方案

要开展装潢专业学生综合实训教学,需要从课程设计出发,结合好工学结合模式,同时利用好综合实训室的各种设施。

(一)相关课程开发。需要以实训室为核心,增加课程中有利于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内容的开发和设计。首先,课程开发阶段要先树立一个观念,即岗位能力、就业指向为课程开设的最原始目标。其次,将市场情况作为课程内容开设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所学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去。最后,理论教学和岗位实训教学齐头并进的课程设计,及时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岗位操作经验,增加教学的实训特征,并在岗位实训教学阶段利用好现有的校内实训室设施和校外实习岗位机遇。

(二)完善相关的教学体系。将实训室的利用纳入教学的一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训教学的目标,结合市场的供求情况,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完整化、科学化、体系化,将模块教学和整体教学进行结合,使其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例如将装潢整体教学划分为多个模块,教授这些局部模块的特色内容,然后在整体教学中教授装潢设计上的一般理论。利用完整、科学的装潢教学体系,增加理论教学中的科学性,然后紧密结合实训程序的教育,促使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经验。

(三)建设双师教学队伍。双师型教学团队能够在理论教学和实训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教学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实训室的功能和特色也能够通过双师队伍的建设而被挖掘和利用。建设双师教学队伍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师的整体素质,由于市场竞争的多变形式,装潢行业的供求关系也多变且没有稳定的规律可言,如果教师有过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就可以在教学中将装潢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的问题和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一并传授给学生,这些经验是构成装潢专业学生岗位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双师队伍建设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可以更为完善地构建装潢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任燕.关于装潢专业学生综合实训教学的探讨[J].华章,2011(7).

第4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劳动的效率和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我们电力企业才能更好地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下面就如何实现创建学习型组织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机结合做一些探讨。

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及其特征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一方面,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能够通过系统学习,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从而增强组织成员的知识与经验并改变整个组织的行为,以强化组织变革与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精神粘合剂,能将全体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拥有共同的理想、目标与愿景, 富有进取、探索精神,能不断自我学习、创新,共同发展。

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具备全新的管理模式, 有以下鲜明特征:

一、学习性。这是学习型组织最本质的特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企业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迅速老化和贬值, 甚至成为企业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快速获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就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创新性。学习只有一个目的:创新,创造未来。学习型组织通过全体成员全身心持续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促使成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组织自身的不断创新,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的创造力,确保组织能够在丰富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得到发展。

三、扁平性。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呈扁平状,最上面的决策层与最下面的操作层之间相隔层次极少。这样,上下层就能不断沟通,下层能直接领会上层的思想和决策,上层也能及时了解下层的动态,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

四、成长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自我意识的增强,企业雇佣的不再仅仅是一双手, 而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完整个体。学习型组织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个人价值,以及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并将其视为广纳优秀人才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力的根本。

创建学习型组织应坚持的原则

坚持主体引导原则。员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主体,只有员工深刻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充分激发自身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并以个体带动组织,从而实现整体推进的目标。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要从对创建主体的全方位引导开始,引导员工建立共同愿景,引导员工培养学习能力、校正学习方式、变革学习理念,催生原动力。

坚持愿景整合原则。愿景有三个层次:个人愿景、团队愿景和组织愿景。建立个人愿景的核心是挖掘和提升,这就需要组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广泛发动,如意见征集、座谈会等。建立团队愿景和组织愿景的核心则是分享和承诺,即员工在分享彼此个人愿景的基础上,衷心接受共同愿景并承诺践行。我们需要对个人愿景进行吸收、整合,并进一步提炼升华。如此建立起来的愿景才是清晰的、独特的、前瞻的和共识的。

坚持系统规划原则。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切合实际的活动机制,应当坚持立足基层,以人为本,制定创建活动的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明确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进一步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创建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电力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机结合

电力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在企业内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将创建学习型组织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为电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做好二者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形成长效学习机制。通过建立长效学习制度,让员工自觉地认同组织愿景,形成共同愿景。第一,会议部署。通过会议统一员工思想、传达沟通、贯彻精神、形成共识。第二,教育培训。除开展思想、专业、安全教育外,还要联系工作实际和需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以培训促生产,用生产来提高培训,形成一专多能、一人数证的良好局面。第三,议事述事。党政工联席会、班子办公会、周例会、“”和员工大会都是分析工作质量、解决具体问题、加强学习交流的有效手段。

二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企业员工在工作生活的全过程中自觉学习的关键。第一,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与工作密不可分,既把工作当作是学习的过程,将工作学习化,又把学习的目的与工作相结合,将学习工作化。第二,在合作中学习。不断地向合作伙伴、身边的同事学习,同时也要乐于向兄弟单位、其它优秀企业学习,积极借鉴他们先进的工作理念和经验。第三,在服务中学习。经常主动地回访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征求对企业服务的意见,加强沟通,从而不断地改进服务质量。

三是探索多种学习模式。第一,自我学习。除了企业制定的整体学习规划外,每名员工还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修养,不断开发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二,自我管理。每个员工都是自己所在岗位的管理者,这就要求员工要以管理者的眼光看待工作,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第三,自我经营。员工接受企业经营理念的同时, 注重观念更新,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将工作的成功视为人生的成功。第四,自我超越。员工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愿景,扩展个人的能力,突破成长上限,不断实现心中的梦想。

四是实施有效激励措施。一是竞争上岗激励。让“上岗靠竞赛,竞赛靠技能”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观念贯穿企业用人制度的始终。大胆使用人才,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员工,积极创造条件,压担子、给位子、让路子,加快培养节奏,让员工在使用中增长才干,脱颖而出,从根本上打破“论资排辈”等不良现象;二是完善奖惩体系。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员工收入与岗位责任和工作贡献相统一,逐步减小固定薪酬,加大变动薪酬和效益奖金的比例,让每个员工从薪酬中得到最大的满意度;三是先进典型激励。创先争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利用人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从工作、竞赛中,评选创新能手、岗位能手、先进个人等,加大宣传,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效应,从而激励员工提高素质、增强本领。

五是培养员工企业忠诚度。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看成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尊重员工的价值、尊严和个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保持对企业的信任与热爱。二是鼓励员工间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让员工间经常能相互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诉说忧虑,能够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三是实行局务公开,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员工可以根据从企业那里获得的信息多少和重要程度,来评价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这也将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从而创造出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并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忠诚度。

六是培养员工企业责任感。“责任”作为国电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必须要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 渗透到企业每个员工心中。一是将责任制度化,让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 进而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产生责任感;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责任网络, 多方位、多层次地推动责任宣传,以此来强化员工的责任感;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责任教育系列活动, 给员工提供一个探讨责任、感知责任的平台,不断激发员工的责任感。通过对“责任”理念的学习和潜移默化,最终造就企业员工敢于并愿意承担责任的精神, 逐步将个人对企业肩负的责任视为一种必然, 升华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第5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文化;环境;元素

Abstract: with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with landscape shaping the campus environment, the campus green and into buildings, show us nongda vitality of release. Emphasizes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saving in the build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considering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old and new buildings, through the original buildings on campus to recruit good element to improve it, application of the new buildings.

Key words: culture; The environment; element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南昌路。,新疆农业大学东南部。项目包括农业大学综合楼及农业大学工程楼。农业大学综合楼主要承担农学院、园林学院、动科学院、动医学院、草环学院的实验及科研任务;农业工程楼主要承担水利学院、计较学院、计算机学院、食药学院的实验及科研任务。

二、设计目标

建筑设计风格一方面要使建筑融于校园空间、自然环境,一方面又追求别致、新颖的艺术品位,而提升该区域的空间景观质量,提升地段地位,使之成为校园新的中心区。

三、设计构思

从本项目的体量和位置上就可以看出他农大校园内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拿到设计文件后就对本项目任务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仔细的分析,并到现场勘察,经过几轮方案筛选后确定方案。农业综合楼和工程楼之间的农大东路将会是农大校园内一条主景观路,在立面形式上考虑两栋楼风格统一,形成对景,但也有细部的变化和体量的变化,农业综合楼平面布局是以农业的农的第一个拼音字母N的形式来布置的,并形成东西两个内院,平面布局紧凑流畅,采光满足要求,空间感觉非常丰富,也突出了农业综合楼的特点。工科楼是以工字的形式来布局的,平面规整且富有变化,退台和底层架空的空间形式组合不仅丰富了平面也丰富了立面。东西两边自然形成两个内庭院也丰富了校园环境。

四、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为用建筑阐述文化,体现学院的发展,用景观塑造校园环境,将校园绿色和建筑融为一体,表现出我们农大生命力的释放。同时强调节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并且考虑到新旧建筑的结合,通过在校园内原有建筑吸纳到好的元素加以改良,应用的新建建筑当中。

五、建筑风格

建筑方案设计,在风格上力求兼具简洁明快的时代特征和教育建筑的独特文化底蕴,并配合平面布局的流畅性,空间形式的多样性、来打造校园建筑的家园感。建筑采用挺拔的竖向线条和凸凹玻璃窗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现代特色的校园建筑体,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造就富有现代西北特色的建筑景观。

农业综合楼做了大量的空间分析,N不止是形式而是有内涵的,既满足了功能有丰富了空间,更适合北方的气候特征。

N字形综合楼--- 无论从哪个方面解释,农业和自然都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这种布局形式正体现了我们农业大学的文化内涵。

入口处理醒目大气,顶部时钟督促莘莘学子抓紧时间学习知识。

农业工程也做了大量的空间分析,工字形不止是形式而是有内涵的,既满足了功能又丰富了空间,更适合北方的气候特征,为学院师生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活动场所。

工程楼的性质让人不假思索选择了工字形布局,直接表露出对工科的印象,同时从主入口方向看是H形状, 这种布局形式体现了建筑和建筑、人、环境之间都要保持和谐共生的原则。

六、建筑功能

本工程共有六层,一至六层均为实验室及教研室,其中农业综合楼一至三层为农业学院、动科学院、动医学院实验室和教研室,一层并设有大面积内庭院使室内外环境连为一体,空间形态丰富,内外呼应。四层为园林学院、动科学院、动医学院实验室和教研室,五至六层为园林学院和草环学院实验室及教研室。

工科楼一层为机交学院实验室教研室及大厅、水利学院实验室教研室及大厅,计算机学院实验室教研室,一层并设有大面积内庭院使室内外环境连为一体,空间形态凸凹有致,内外景观相互渗透。这种平面布置形式天然形成围合空间,满足活动需求。二、三层为机交学院实验室教研室、水利学院实验室教研室,计算机学院实验室教研室。四至六层为机交学院实验室教研室、水利学院实验室教研室,食药学院实验室教研室。

第6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

工学结合是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是将需要工作的人教育成为工作需要的人,学习的内容就是企业的工作内容。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最终实现与企业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学习内容来源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学校全真实训教学下,知识与企业文化的积累,技能与工作经验的提高,无不体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学校就是企业,教室、车间就是岗位,学习就是工作。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推动实践的发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个过程就是“结合”,就是解决如何教、怎么教、如何学、怎么学、如何教好与学好的问题。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提出与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思路和办法,只有理实结合,才能真正学深悟透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基本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才能在具体的教与学过程中做好“结合”的文章。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有机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是现代教育规律。技能人才的成长通常都是从初学者到专家、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人才的成长规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设计、学习情境创设选择了企业员工代表性工作任务,是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单一到复杂的层次递进的,使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达到了有机结合。

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有机结合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以行业需求定标准。课程标准来源于职业标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最终指向的是工作岗位群。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起点,针对的是学校学生;职业标准的要求是终点,针对的是企业员工。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是同一个人,只有起点与终点形成闭环,有机结合,用同一个标准,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五、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教学法与学习法的有机结合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教与学不可分割。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实施,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统一的,彰显了合作能力、参与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

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积极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

工W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听的传统教育方式。学生在接受工作任务后,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制订计划,实施与检验完成某一情境、某一任务或某一产品并达到计划要求时,得到教师与同学们的评价,或找不足,或积累经验,或举一反三,或技能迁移,体现能工作、有动力、创新性。这种良性循环无疑是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机结合的结果。

七、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领域课程终结性评价是每个学习情境过程性评价的总和,每个学习情境的评价是每个学习活动评价的综合。每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有过程评价,活动结束后,有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是活动的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里含有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隶属于过程性评价,可以说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八、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核心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

第7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英语;公共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尤为迅猛,令人才越发珍贵。在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学有所长,而应当从整体上具备科学技术,还需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如此才可以称作现代人才,满足当前时期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的需求。

工学结合作为培养学生整体素养、综合能力以及就业竞争的主要方面,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结合,运用不同的教育氛围以及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参与实际工作相融合的形式,建立符合各个用人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式。源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英语公共教学,通过实践进行课程教学,透过情景模式、任务驱动的形式,将教、学、做相结合,对于仿真的英语工作环境中培训学生的语言,完成课堂学习与岗位所需,将培训人才以及社会所需相结合。

一、通过意义协商方式,深入“工学结合”的英语教学

1.意义协商方式的概述

意义协商在1991年被Melrose提出,意义协商包含了社会话语与实践、情境类别与协商过程,如图1所示。

在意义协商模式中的教育实践体现在对社会话语及实践、沟通过程、语境类别等方面的综合探讨,并且对语篇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功能成分,当做学习的重点目标,以此为基础进行交际培训。

这一模式的特征则为把意义的层次通过动态形式进行展现。英语学习作为一个沟通的过程,在这一方面与工学结合十分贴合。可以看出,意义协商模式中的社会话语与实践和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十分相同,情境类别与教学过程分析十分相近,协商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总结归纳十分相同。

2.意义协商模式在工学结合中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使用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形式中的公共英语课程能够描述成通过一个学年作为单位,依照授课专业学生的专业标准,依照选择的文本材料,再次进行规划,协调单元的顺序。依照任务的属性重新分类所有单元,提高与学生专业相似或相符的项目实施过程。

二、意义协商模式在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当中,英语公共课程可以作为通过一个学年作为单位,依照授课专业学生的专业所需,依照所选择的文本素材,再次进行策划、协调单元的次序。依照任务的属性把所有单元再次分类,与学生专业靠近或相关的项目在执行当中加大课时的比例。

意义协商模式的进入,能够更好的引导老师进行源于工作当中为导向的公共英语课程的规划,所以,只有将两者相互融合,才可以把工学结合理念有效归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当中,令这一服务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可以展现出职业的特征。

三、调整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无需将英语课程当作一个传授基础英语知识以及技能的单独课程,而需作为一门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乃至未来就业服务的课程,在教学当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把就业所需以及岗位所需有效融入其中,持续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调动学习英语的热情,提升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改革教学形式

在当前时期,高职英语老师需依照职业所需以及岗位工作所需,把学习语言知识以及培训技能融入到课堂工作当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任务的抉择与规划必须符合现实,容易达成,令学生存在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还需展现出相应的知识性、文化性以及趣味性。老师在所有课堂教学中只需提出具体的任务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训练,及时做出适当的点评。学生自行或通过小组方式完成课堂任务。

五、改良教学方式

在校企合作当中,老师能够积极收集企业在接待外宾、外商谈判、展销会等实况录像,以便令课堂教学的素材更为丰富。老师需有效运用网络资源,规划出和单元主体有关的课前及课后的任务,建立学生的信息检索以及总结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透过专题发言、在线操作、在线检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网络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和检验。并且,老师需将网上学习论坛当作课后师生沟通的平台,了解学生的感受,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引学生学习,完成第一堂课后,思考第二堂课的发展。

六、加强实践教学

先要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性教学的课时率,丰富职业英语技能培训的内容。在所有学期的期末通过两个星期进行综合实践教学,或在所有单元教学结束后通过一至两个课时举办专题实践教学。选择教学内容需符合工作实际,教学的形式应当展现出多样化、趣味性。并且,需透过进行丰富鲜明的第二课堂展现出课外实践教学的意义。并且还需不断与企业进行合作,以便获取校外实践教学的机遇。

七、创建丰富动态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形式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具备以下特点:首先,评价的内容需极为丰富。不但要检验学生的语言能力,还需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加要审核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其次,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课程的教学评价融汇于整个教学当中,特别需加强评价学生阶段学习成果的构成。再次,评价主体的丰富性,也就是把单一的教师考核变成老师、学生、同行专家、用人单位等一同参与的审核。在全新的评价体系中,源自同行及企业的评价特别关键,其在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方面更加真实,并且能够有利于老师及时找出并处理教学中的问题,让高职英语教学更加符合企业与社会的所需。

八、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公共英语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高职公共英语需通过培养符合社会与市场所需为目标,通过就业为指导,让英语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展现出更加有效的实用性及针对性,让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中拥有更为有利的竞争性。

参考文献:

[1]李良彦.高校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现状及教学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20):135-136.

第8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业设计;实践教学;问题;模式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而高等教育事业更是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高职院校。与其他的高校不同,高职院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系别,工业设计专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工业设计能力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只有具有较高的工业设计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产品设计工作。就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必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步骤。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将对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

一、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高职教学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当前高职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笔者将对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一,没有深入认识“工学结合”的含义。这是限制当前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忽视了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认为“工学结合”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特定时间到企业进行相关的实习活动,并没有重视校企合作的过程及意义等。同时,企业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并不关心。因此,大部分学校的“工学结合”模式教学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第二,实践资源相对缺乏,实践过程也过于简单化。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仍然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同时,校企合作模式过于简单,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并没有进行良性且紧密的互动,因此实践过程过于简单化。同时,在实践资源方面,企业大搞形式化工作,企业并没有为实习生建立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学生仍然只是进行校内实习工作,实践资源过于单一。

总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效,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

二、优化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

充分认识“工学结合”的涵义是提高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成效的必要前提,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南针”。优化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能力,完善专业教师的培养机制。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将会对实践教学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效,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联系。学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让教师深入企业,提高其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聘请某些企业的技工型人才担任学习的实践教师,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到各种工业设计的竞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总之,高职院校必须要以实践能力为标准,努力构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知识,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其次,要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要严格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对于那些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教育及指导,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以积极认真的姿态投入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再次,要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与企业实际高度契合的校内实践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训环境。例如,实训基地的生产设备等要与企业的工作环境一致,同时要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来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等。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三、总结

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度一致。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工学结合”的真正含义,密切与企业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同时,高校要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的模式,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推进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蓉,王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

第9篇:工学结合学习总结范文

一、工学结合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一)工作环境的布置

真实的工作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而工作环境不仅仅只是一个大房间、几十台电脑或者一个会议桌,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布置,让学生从第一次踏入公司开始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企业文化,比如:

1.佩戴工作胸牌。在正式进行公司之前,我们给每一个学生制作岗位胸牌,要求学生必须佩戴工作牌上岗。

2.公司管理制度上墙。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制定公司管理制度,包括工作违纪或奖励措施,并打印张贴上墙,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3.公司放置白板,用来时时更新每周的总体订单状况。

4.“每月经营报表”展板上墙,以便学生经理每月汇总经营状况,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5.“每月明星员工”展板上墙,创设真实的竞争激励的工作氛围。

6.分部门安排机位。合理安排公司机位,以部门为单位,分区域就座,创设良好的分工协作的工作氛围。

(二)学生角色的定位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和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学生的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学生在第一次面对企业、面对社会时,有新奇,有矛盾,也有担忧,更有诱惑,这都需要指导老师正确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我角色的定位,学会如何扮演好“学生”、“员工”双重角色。所以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前,指导教师需反复多次强调两种角色,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印象,从而更好地进入工学阶段。

目前公司内部设学生经理、各部门部长、部长助理、会计等各种岗位,学生竞争上岗,每周进行部门考评,每月进行轮岗。

(三)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培养目标中,近期可以多考虑专业能力的培养。这里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技能”,即针对具体岗位任务和职责的操作;远期目标可以设定为一种非专业能力,或者称之为职业能力,即才能、方法、知识、观点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能力相对较为单一,而非专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都比技能要大得多。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众多的隐性能力不可测量或难以表述,却能促进学生的延续性发展。所以工学结合的培养目标可以如下图去理解。

二、目前尝试的教学组织形式

职教专家赵志群博士在《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一文中提到“基于工作过程”,对深入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在工学结合教学中,不能单纯地把它作为一门实训课程去组织教学,或者不能极端地仅在教学中关注生产和服务流程,而应当“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这与传统基于知识的课程相比有很大区别,也是工学结合课程在开展时会遇到的最大困难。目前所尝试的教学组织形式尽量注重工作流程完整性、工作要素的全面性以及工作过程知识,具体来说为以下三点:

(一)学生自主选岗

按工作的不同性质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岗位。在工学结合的第一次课,请企业指导教师认真讲解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学生了解诸多岗位后根据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实际需求进行自主选岗,并签订选岗手册。比如,经理一职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整理每日工作日志、每周的工作汇总和反思,制订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各部门工作情况,掌握本公司财务情况等等。这就要求该学生要有较强的管理员工能力,同时更需要较强的分析、归纳、反思、计划能力。而学生在第一次选岗时,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指导教师可提出一些建议,在以后的工作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岗位的微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当一个人在适合的岗位去工作时,他才会主动积极、不断优化、自我负责、自我反思、自我控制,才能激发其最大的内在潜能。

下图就是目前公司的岗位组织机构图。

(二)教学模式的组织

教学不再以常规课的形式进行,而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全体学生等专题组织方式。

1.部分同学参与的各部门例会

目前的实训课程时间主要安排在周一到周四的下午半天。每周一到周四下午分别组织不同的部门以例会的形式开展专业交流活动进行学习讨论。如每周一是装订发行部部门例会,周二是宣传部部门例会,周三是设计部部门例会。例会由部长主持,所有指导教师参加例会。会议内容主要有:部门部长汇总一周的主要工作情况,对部门员工进行评定优良、合格及不合格,并对优秀员工的事迹进行表扬,同时对不合格员工的工作失误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提出下一周工作重点等。指导教师只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调整工作重点。

2.全体同学参与的经营分析会

工学结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它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关键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学生每天能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行动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而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生通过主动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每周一下午利用班会时间召开每周经营分析会,主要由学生经理汇报一周的工作情况,如订单的承接情况、财务的收支情况、员工的工作情况等。指导教师根据一周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要求全体同学全部参与,主要是希望各部门相互了解,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3.个别学生的单独指导

教师的认真指导是工学结合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保障。在目前本专业的工学结合阶段,学生尚处于中专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思想尚未扎实、职业技能尚未完善,刚开始实习时必然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如纪律观念、质量观念、顾客观念、安全观念等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时,就需要指导教师及时做好相关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从而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完善与人格发展。

除此之外,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也隔周召开分析例会,针对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及时更改调整组织方式,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以逐步达到各方面的合理化、有效化。

(三)评价考核方法

工学结合教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学生在“准员工”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过程中,既是员工又是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所以企业考核制度与学校考核制度是学生工学结合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以考核促管理”是对学生工作惰性的约束,也是对学生工作勤奋程度的肯定。目前我们也一直在不断地调整评价考核体系,试图尽快合理公平地进行考核评价。

三、目前的问题及可以参考的解决方案

(一)合理的工作制度需要企业参与完善

工学结合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执行、管理制度,为工学结合的有效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和操作指导。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综合考核与学生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工作纪律、服务质量挂钩,从而提高学生的效率意识、工作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目前存在的员工管理制度完全是校内指导教师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制度,其中不乏一些不符合企业管理规范的内容,所以急需企业参与共同完善一套合理可行的针对学生员工的公司管理制度。同时,此制度应能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的实时管理;2.对学生的过程管理;3.对学生的激励政策。

(二)“双考核”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工学结合中对学生的考核应坚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而不能单独地作为一门课,仅由校内指导教师来进行评价。同时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不能仅考虑到学生的日常工作完成总量和质量,考核的范围可以更广更科学,可以在考核指标中加入企业要求,如遵章守纪、爱护财产、文明礼貌、熟悉岗位、动手能力强、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企业下达的任务、每天认真撰写工作日志以及最后的实训总结等。在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重点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出合理公平的“双考核”评价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三)多位指导教师如何分工定位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导教师往往不止一位,如目前该课程就有两名校内指导教师、四名校外指导教师,教师工作范畴很广,包括联系业务、谋求合作、协调校企、沟通家长、实训指导、模式调整等等都直接由指导教师完成,其中更多的是由校内指导教师去完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学结合拓宽了教师的社会角色内涵,促使教师真正面向社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这对教师的自我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这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校内指导教师的分工如何更合理,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的工作分工如何定位等等,这些都是目前还没解决的问题,于是就产生指导教师分工不明确、指导不到位的现象。

四、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