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消费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我们要了解煤炭企业的发展历史,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加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有关知识
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是英国的尼古拉斯.斯特恩在2003年向英国政府提交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二、国有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建设中的现状
低碳经济给我国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对我国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煤富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的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这就使国有煤矿企业在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的弊端在低碳经济建设中也越发的显现出来了。
(一)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中含有较高的炭含量,因此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造成如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诸多后果,对人类生存和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现状决定了国有煤炭企业是最大的产能企业,煤炭企业存在着碳排放物的严重超标、能源消耗过大、能源浪费、能源消费不合理等诸多情况,这些种种都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是相冲突的,而现今资源的稀缺性和紧迫性的日益加剧,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局势的发展,在有关方面还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的消极作用。
(三)国有煤炭企业现有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线性经济”,“生产方式”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的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是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社会相背道而驰的。
(四)目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严重的落后性,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和其他国家有很大差距,有很多都是我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发展。
三、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发展的几点看法
(一)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对可再生能源和各种清洁能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该国,但在短时期内难以代替传统能源,在短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煤炭企业任重而道远。煤炭企业要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积极深化改革,积极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生产结构,延伸产业链,切实体改经济效益,以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
(二)煤炭行业建立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必经之路。首先煤炭企业一定要坚持循环经济,要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积极推进绿色开采,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积极推动原煤全部入洗,控制原煤的直接延烧,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损害,促进煤炭企业能耗的消减,改变煤炭企业能源浪费,能源消费不合理的现状。其次,煤炭企业要制定严格可行的能效考核制度,通过对生产能源消耗、技术水平管理,产品能效指标、资源综合利用等各方面细致严格的进行核查、分析、对比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最终使企业提高各种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要使煤炭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度要降到最低,须积极改变企业的消费方式,改变企业中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的消费:将过度消费转变为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经济消费、和低碳消费,增强厉行节约的使命感。
(三)建立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低碳经济是社会的主流。煤炭企业要顺应时代潮流,改变落后的消费意识,同时促进企业文化的升华和价值取向的改变,建立合理的消费制度,节约能源,获得经济效益。
(四)煤炭企业建立低碳经济,必须大力发展低碳技术。煤炭企业的低碳技术还不是很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强化和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应作为一项制度强化和积极的去执行。另外,煤炭企业以应积极进行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在低碳技术领域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特色,要积极务实的在实际中推广和应用。同时,煤炭企业应积极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提高我国的煤炭企业的开发的技术。
四、结束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低碳经济的兴起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契机,煤炭企业一定要住住机遇,借助“低碳经济”这种强力,破解改革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理顺经济内部结构,规范企业行为方式,提高效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低碳经济”带给煤炭企业的必将是一种系统性的升华,会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成为推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又一引擎。
参考文献
[1]李雅琴.国有煤炭企业如何开展能源环境审计会计之友[J].(上旬刊) ,2010,11(05).
[2]周伟伟.基于环境保护的低碳经济研究现代经济信息[J],2011,09(08).
[3]李.我国低碳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与优势分析学术交流[J],2010,12(05).
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国际社会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催生了时下逐渐流行的低碳经济概念。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发表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些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更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而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化工能源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对化工能源的持续消费,必然会带来碳排放物的相应增加,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
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4 文献标识码:A
1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各国纷纷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全球低碳经济争霸已经全面展开,一场绿色投资的战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展开。
2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3 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3.1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全球实施“碳预算”的国家,也是首个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的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就在其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到2005年英国能源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8年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在以往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计划之上,明确地规定了全新的更具法律约束力的全国性排放目标,其核心条款就是2009年4月实施的碳预算体系,该预算中确定,在1990年的基础之上,2050年英国碳排放至少要减少80%。同年7月,英国政府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以及3个配套的计划―《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此外,英国还通过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工具的运用,达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英国政府在2010年3月18日了在碳预算体制下的首份碳排放报告,报告称英国2008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约相当于6亿吨二氧化碳,碳预算目标正稳步实现。
3.2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主要通过资金支持、法律支持和出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政策等几个方面来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早在2005年8月8日,美国布什政府就颁布了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11个方面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美国众议院提出了“绿色能源”法案,以确保美国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绿色就业和劳动者转型,并出口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这些政策法案的实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以发展新能源为重点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计划在3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使得美国新能源产量与现在的能源产量相比增加1倍。同年2月,美国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2012年起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到2050年将减排83%;以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来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等,再度增加用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投资,投资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
3.3 日本
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等法案。自2002年以来,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同年,日本出台了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的“新产业创造战略”,降低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定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提出“建设国际循环型社会”的战略方针。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蓝图”,其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将日本打造成为世界首个“低碳社会”。 2008年提出《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争取到2020年使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实用化。
3.4 中国
自2007年中国首次明确要发展低碳经济以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截止2010年9月底,共批准268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2010年减排量近5亿吨CO2当量,其中有953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注册项目的40%。我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国家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清单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达2100亿。201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1500万~1700万千瓦之间,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约55%,跃居世界第一。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高度重视和发展低碳技术,把低碳技术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相关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预测中国的风能发电能力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我国低碳发展将朝四个方向努力,即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选择高效节能的生产消费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高效的能源工业,将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改变为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减排的重点也要从目前工业部门为主转变为工业、建筑和交通并举。
关键词 温室效用;低碳农产品;对照法;支付意愿;支付动机
中图分类号 F321;F7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165-07 doi:12.3969/j.issn.1002-2104.2012.11.025
2009年11月,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这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根据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评估:牲畜及副产品排放的温室气体CO2当量,占世界碳总排放的51%,农业是碳排放的大户。因此,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将低碳的理念引入农业产业体系及消费模式,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尤为重要。消费行为的改变会引导生产行为的改变。在美、欧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包装上注明碳标签作为环境政策的工具日益普及,其目的在于通过标注碳标签来吸引消费者支付溢价,补偿为外部成本内部化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行低碳消费的环境下,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求碳标签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低碳农产品的供给。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支付意愿表明市场自身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补偿为生产低碳农产品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其次,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支付溢价的动机是什么?消费者究竟是为单纯的温室气体减排支付溢价还是为温室气体减排和更好的产品使用价值(营养、安全性等)的混合体支付溢价?
具有环境友好属性的产品具有正外部性,消费者要为低碳产品支付溢价,从理论层面上来看,是有悖于基于“自利偏好”的传统经济学假说的。但是,已有研究表明,部分国内外消费者愿意为环境产品买单,如Ingrid Olesen et al[1]、 SeungHoon Yoo[2]、 Fikret Adaman et al[3]、Atsushi Kimura et al[4]、Brian Roe[5]、蔡春光等[6]、蔡志坚[7]、梁爽等[8]、曾贤刚[9]。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等。目前,随着发达国家食品领域碳标签的推广,对低碳农产品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也开始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①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10]的研究揭示:假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CO2减排量达100%,消费者愿意接受:大米价格上涨24%,甜瓜价格上涨22%,西红柿价格上涨15%。②Ingrid Olesen et al[1]利用一个无假设的选择消费实验研究了挪威消费者对带有机和动物福利标签的沙丁鱼的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在沙丁鱼的生产过程中动物福利的改善和环保效益买单,同时认为选择消费实验可以有效地用于多属性产品支付意愿的研究。③Atsushi Kimura et al[4]利用选择消费实验研究了信息的获得方式与带有碳标签的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互动关系,认为在消费者主动搜寻信息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显著高于消费者被动接受信息的条件下的支付意愿,低碳产品中所含的环保信息有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创立价值。国内外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环境产品买单是因为消费者不仅仅有利己偏好,还有利他偏好。
基于以上分析,国内学者较少关注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支付意愿。而且农产品通常具有多重属性,比如带有生态标签的食品可能口感更好、食用更加安全。对于这一类食品,消费者究竟是为促进公共福利的环境改善支付溢价还是为能够促进自身效用的利己属性支付溢价?上述研究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因此,本文试图说明我国城市居民的低碳农产品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者在为带有碳标签的农产品支付溢价时,究竟是为温室气体减排等利他属性,还是为更好的营养、安全性等利己属性支付溢价?
1 理论分析
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综合高效进行生态种植养殖,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11]。也就是说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FAO[12]相比现行的生产方式而言,采用环境友好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更有营养或食用更安全。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可以把农产品的属性分为两类:一是像食用更健康、营养更好一类的利己属性;二是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一类的具有外部性特征的利他属性。消费者在农产品的购买评价过程中往往将这两种属性混淆在一起[13]。
本研究并不试图说明低碳的农产品是否更有营养、口感更好和食用更安全等问题。实际上,关于这一问题学界正在争论当中。低碳农产品更主要的是强调一种生产技术与过程,是否具有利己属性并不确定。但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支付意愿却是利己属性和利他属性的混合体。本文试图探究消费者在低碳农产品消费过程中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辨析其利己动机与利他动机。本文参考Bougherara et al[14]的分析框架来说明本研究的目的。考虑如下随机效用方程(1):
ULCi=VLCi+eLCi(1)
其中:ULCi为消费者i消费低碳农产品的间接效用;VLCi为间接效用ULCi的确定性部分;eLCi为间接效用UCLi的随机项。
VLCi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低碳农产品中的利己属性向量XLC和利他属性ZLC。方程(1)改写为:
ULCi=βiXLC+γiZLC+eLCi(2)
其中:βi为农产品利己属性的边际效应;γi为农产品利他属性的边际效应。由于消费者往往会认为低碳的农产品可能食用更安全或营养价值更高,因而,消费者从低碳农产品中实现的主观感知效用可能出于利己动机。农产品的低碳特征实际上具有半外部性。在低碳效用γZLC中应再加入消费者主观感知的利己属性所带来的效用δZLC。方程(2)改写为:
ULCi=βiXLC+[δi+γi]ZLC+eLCi(3)
如前所述,参数δi和γi从本质上来讲是主观的。虽然有一些客观的方法来评价环境友好生产方式对产品属性的影响,但消费者主要还是依靠他的主观信念和外界信息来判断,因此,参数δi和γi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信念和外界信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揭示信息如何影响δi。在研究中,我们会给出不同的信息刺激,观察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来确定消费者主观感知的农产品利己属性边际效应参数δi。
首先通过对比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和普通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差异来确定消费者对低碳半外部性ZLC的支付意愿,同时控制住农产品利己属性XLC的干扰。引入关于低碳属性的信息项(明确告知消费者农产品的低碳属性并不意味比普通农产品更有营养或食用更安全)来隔离低碳属性中的利他属性和消费者主观感知的利己属性。消费者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农产品低碳属性的边际效应可能减少。即:δiinf o
ULCi=βiXLC+[δinf oi+γi]ZLC+eLCi(4)
由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外部性特征,所以它无法在市场上通过交换直接获得价值,目前国外主要应用权变评价法(CVM)来测度居民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支付意愿。CVM在环境价值评估领域已日趋成熟,本研究运用对照法、CVM方法来评估城市居民对农产品温室气体减排的支付意愿以及主观感知的利己属性。
2 实证分析
2.1 研究对象选择
由于畜牧业是农业的碳排放大户同时又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肉类,本文选择猪肉为代表性农产品。在问卷中我们设定了两种猪肉:一种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猪肉;另一种是虚拟的低碳猪肉(本文所指的低碳猪肉是指相对于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猪肉,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因而生产单位重量的这种猪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普通猪肉更低)。之所以设计了两种猪肉,一是通过消费者对两种猪肉的支付意愿的差异反映方程(4)中的[δinf oi+γi]ZLC项,即消费者对猪肉低碳属性的总体支付意愿;二是为了控制信息的扰动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在我们事先给出关于农产品低碳属性的信息项(明确告知消费者农产品的低碳属性并不意味比普通农产品更有营养或食用更安全)之后,如果消费者对低碳猪肉的支付意愿与事先未得到信息的消费者相比显著发生了改变,则解释了消费者主观感知的利己属性;如果消费者对两种猪肉的支付意愿发生了改变,则解释了信息本身的干扰作用,这种支付意愿的改变与信息的具体内容无关。
2.2 研究方法
关于利己属性信息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序贯法与对照法。序贯法应用广泛,主要有三个步骤,如Hayes et al[15]、Rozan et al[16]和Noussair et al[17]。调查以面谈形式进行,第一步访谈员询问消费者对两种猪肉的支付意愿。第二步告知每个消费者在低碳猪肉生产中所使用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并不能保证猪肉的品质(安全性、营养价值)更高。第三步再次让消费者对上述两种猪肉给出支付意愿。序贯法能够通过比较消费者对同一种食品在被告知上述信息前后的出价变化来反映利己动机在消费者对低碳食品的支付意愿中所起到的作用。但Douadia et al[14]的相关研究证实序贯法本身存在缺陷。首先,它隐含的前提条件是消费者即使在得到相关信息后也会坚持先前的出价以避免自相矛盾。其次,访谈本身向消费者清楚地表明了目的,其作用类似于霍桑效应。因此,本文又设计了包括两组消费者的对比法。我们事先只告知一组消费者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信息,而隐藏有关温室气体减排与猪肉本身品质关系的信息,让消费者对两种猪肉出价。我们将这一组称之为对照组(A组)。同时,我们事先告知另一组(B)组消费者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信息和温室气体减排与猪肉本身的营养价值、安全性无关的信息。让消费者对两种猪肉出价。然后拿这一组的支付意愿与A组消费者给出两种猪肉的支付意愿相比较。对照法将有效地克服序贯法的缺陷。因此,本文将受访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并以访谈的方式分别采用两种调研方法。
2.3 问卷设计
本文的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消费者对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观感知和支付意愿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并于2010年12月对南京市的6家超市的96位消费者进行了预调查。根据以往相关调查的经验数据和预调查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本文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完善。问卷终稿确定之后,进入正式调查阶段。正式调查问卷的具体结构如表1所示。
2.4 样本概况
本次问卷调查访谈消费者450人次,将全部问题都选择同一答案和有关键数据遗漏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17份,其中A组问卷189份,B组问卷22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92.6%。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问卷样本主要分布在天津、山东、江苏。
2.5 描述性统计分析
消费者基本特征。根据有效问卷,对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进行整理,如表2 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B组女性偏多,共128 人,占样本总数的56.14%,但两组的性别比例无显著差异;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和41-50岁,占到A组样本总数的38.10%和43.39%,B组样本总数的35.53%和48.25%;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主要为高中、中专或技校、大专或本科,A组样本中高中、中专或技校的有60人,占A组样本的31.75%,B组样本中高中、中专或技校的有84人,占B组样本的37%;A组样本中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有105人,占到了55.56%,B组样本中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有104人,占到了45.81%;被调查者的职业分布比较分散,A组样本中以政府事业单位人员较多,占到34.39%,B组样本中以退休或家庭主妇及其他较多,占到28.07%,其次是政府事业单位人员,占总数的22.81%;家庭月平均收入中,2000-5000元和5000-8000元的样本比例较大,A组样本中分别为39.68%和37.57%,B组样本中分别为35.96%和32.46%。皮尔逊卡方检验表明:除了平时对环境的关心程度外,A、B两组样本的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及对食品安全和温室效应等方面的认知和态度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故可以判断A、B两组样本为独立样本。
2.6 分析方法与模型
本文首先运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对A、B两组受访者基本统计特征、对环境的关心程度、对食品安全和温室效应等方面的认知和态度进行分析,以确定A、B两组受访者是否为统计意义上的独立样本。其次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Wilcoxon检验测定组内消费者对传统猪肉与低碳猪肉支付意愿的差异以及在A、B两组间消费者对两种产品支付意愿是否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差异。最后,在上述检验的基础上,运用一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猪肉低碳属性的支付意愿以及信息对这种支付意愿的影响。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在不同信息条件下消费者对低碳猪肉的支付意愿及动机分析
本文首先比较了在A组样本中,让事先未告知信息(在低碳猪肉生产中所使用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并不能保证猪肉吃起来更安全或有营养)的消费者对两种猪肉分别给出支付意愿,然后把A组样本中未事先获得低碳属性与利己属性关系信息的支付意愿与B组样本中事先获得上述信息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进行了比较。表3概括了不同组别、产品和信息条件下的支付意愿。表3左半部分是A组样本中信息释放前消费者对传统猪肉和低碳猪肉的支付意愿。t检验表明在两种信息条件消费者对低碳猪肉与传统猪肉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表3的右半部分是B组样本中在消费者事先知道信息条件下对两种猪肉及低碳属性的支付意愿。t检验表明在两种信息条件消费者对低碳猪肉与传统猪肉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及Wilcoxon检验表明:相比A组样本,B组消费者对低碳猪肉及低碳属性的支付意愿显著降低。这说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显著地改变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也印证了方程(4)中所描述的情况,消费者对低碳属性的支付意愿包括主观感知的利己属性。
3.2 控制个人特征条件下消费者对低碳属性的支付意愿及动机
影响消费者对低碳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因此,需要控制住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这些个人特征才能更加准确地测算消费者对低碳属性的支付意愿以及信息对消费者主观感知的利己属性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需要,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来测算城市居民对猪肉低碳属性的支付意愿。模型见式(5)所示:
Y=Xβ+ε(5)
式中:Y表示城市居民家庭对传统猪肉及低碳猪肉的支付意愿;X表示影响居民家庭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被访者的个体特征及家庭特征、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对低碳消费作用的认知程度、是否经常消费有机食品以及环保意识等;β表示回归系数;ε表示随机误差。问卷中设计了2个问题来反映居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相应的2个变量分别是:“是否认为在过去100年间气温一直在升高”,“消费低碳猪肉是否可以减缓全球变暖”。问卷还设计了
3个问题,反映受访者平时是否关系环境问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本文选取了13个解释变量,包括信息条件与低碳猪肉的交互、信息条件与传统猪肉的交互2个交互项。主要解释变量的简单描述见表4。本文利用Stata1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模型稳健标准误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表5列示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人口社会统计变量、认知、态度变量以及信息条件与猪肉产品类型交互项的回归结果,考虑到每个消费者对猪肉(普通猪肉、低碳猪肉)的支付意愿出现了两次,由于观察值之间的非独立性,我们采用了稳健的标准误的回归方法。同时由表5中的结果可以看出: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低碳猪肉支付意愿比普通猪肉平均高3.87元/斤,也就是说消费者对猪肉低碳属性的平均支付意愿为3.87元/斤。交互项的回归结果显示与A组消费者相比较,B组消费者在事先明确“如果低碳并不意味着更有营养或食用安全”信息的情况下,对低碳猪肉的支付意愿显著地降低了2.3元/斤。但对普通猪肉的支付意愿没有显著改变。这也说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影响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而没有发现信息扰动作用的存在。
对低碳消费作用认知的回归结果显示,只要消费者不否认自己购买低碳猪肉对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支付意愿都是显著的。相比其他年龄段和职业的消费者,年龄在41-50岁之间和职业为私营业主的消费者对猪肉的支付意愿都是正向显著的。与高收入的家庭相比,家庭月平均收入在2000-5000元的消费者对猪肉的支付意愿都是负向显著的。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数据,本文运用 CVM 探讨了我国城镇居民对CO2减排的农产品(猪肉)的支付意愿情况,并使用对照法评估了消费者对猪肉低碳属性主观感知中的利己属性的存在及大小。结果表明:相比普通猪肉,消费者愿意为低碳猪肉平均多支付3.87元/斤。但现阶段消费者对温室效应、尤其农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认知程度较低。消费者认为温室效应主要由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费造成;如果采用低碳技术生产的猪肉不能够兼容利己属性(更有营养或食用更安全),消费者会显著降低对低碳猪肉的支付意愿;认知、职业、收入和信息条件是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显著变量。
因此,本文研究结论的主要政策含义要点是:①基于消费者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农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低认知状况,建立低碳消费教育体系是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农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根本保障。遏制全球变暖关系到千家万户,提高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低碳消费意识的提升不是通过几次宣传就可以实现的,建立一套完整的低碳消费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宣传教育工具、学校等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在不同的消费场所和时间节点进行长期、立体式低碳消费宣传教育,以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低碳消费意义的认知水平,合理引导消费者逐步提高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②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关键因素。提高居民收入是农产品低碳消费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力。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农产品低碳属性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既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又能够促进食品低碳消费体系的建设。③在食品领域实施碳标签制度,既能提高消费者对低碳食品的认知水平,为消费者低碳消费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又能引导低碳生产。④基于消费者为低碳农产品的支付意愿中存在主观感知的利己属性的问题,政府要合理引导农业低碳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资金,充分利用财政补贴政策的诱导作用,引导企业和科研部门研发既能减排又能提高给消费者带来利己属性的技术。⑤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低碳属性的支付意愿普遍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推广农产品低碳消费,完全靠市场机制运行是比较困难的,政府应当对农产品低碳生产大力扶植,设立专项资金对因农产品低碳生产所增加的成本进行补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Olesen I, Alfnes F, Rora M B, et al. Eliciting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Organic and Welfarelabelled Salmon in A Nonhypothetical Choice Experiment[J]. Livestock Science, 2010,127(2-3):218-226.
[2]Yoo S H, Kwak S Y. Willingness to Pay for Green Electricity in Korea: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tudy[J]. Energy Policy, 2009,37(12):5408-5416.
[3]Adaman F, Karali N, Kumbaroglu G, et al. What Determines Urban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in Turkey: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urvey[J]. Energy Policy, 2011,39(2):689-698.
[4]Kimura A, Wada Y, Kamada A, et al.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arbon Footprint Information and Its Accessibility on Value and Subjective Qualities of Food Products[J].Appetite, 2010,55(2):271-278.
[5]Roe B, Teisl M F, Levy A, et al. US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Green Electricity[J]. Energy Policy, 2001,29(11):917-925.
[6]蔡春光, 陈功, 乔晓春, 等. 单边界、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以北京市空气污染对健康危害问卷调查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27(1):39-43.[Cai Chunguang, Chen Gong, Qiao Xiaochun, et al. Comparison of Single Bound and Double Bound Dichotomous Contingent Valuation Technique:A Case of Estimate Health Economic Loss by Air Pollution of Beijing[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7 ,27(1):39-43.]
[7]蔡志坚, 张巍巍. 南京市公众对长江水质改善的支付意愿及支付方式的调查[J]. 生态经济, 2007,(2):116-119. [Cai Zhijian, Zhang Weiwei. On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of Yangtze River and Payment Mechanism in Nanjing Area[J].Ecological Economy,2007,(2):116-119.]
[8]梁爽, 姜楠, 谷树忠. 城市水源地农户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首都水源地密云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05,(2):55-60. [Liang Shuang, Jiang Nan,Gu Shuzho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Urban Water Sources : City Mi yun[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5,(2):55-60.]
[9]曾贤刚. 我国城镇居民对CO2减排的支付意愿调查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31(2):346-352.[ Zeng Xiangang. China Urban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s[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31(2):346-352.]
[10]新华社. 日本:消费者购“低碳”农产品[EB/OL]. (2010-04-06) [2012-05-15]. http:///roll/20100406/2009873.shtml. [Xinhua News Agency. Japan: Consumers Purchase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Products[EB/OL]. (2010-04-06) [2012-05-15]. http:///roll/20100406/2009873.shtml.
[11]胡新良. 低碳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J]. 江汉论坛, 2011,(8):15-19.[Hu Xinliang. Lowcarb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 Fundamental Polic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J]. Jianghan Tribune, 2011,(8):15-19.]
[12]FAO.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s Affected by Organic Farming[EB/0L]. (2000-07-24) [2012-05-15]. http:///docrep/meeting/X4983E.htm.
[13]Grolleau G, Thiébaut L, Bougherara D. L’exclusion des Produits Agroalimentaires du Dispositif D’écolabellisation[J]. économie Rurale, 2003:83-90.
[14]Bougherara D. Ecolabelled Food Products: What Are Consumers Paying for?[J]. 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9,36(3):321.
[15]Hayes D J, Shogren J F, Shin S Y, et al. Valuing Food Safety in Experimental Auction Market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5,77(1):40-53.
[16]Rozan A, Stenger A, Willinger M. Willingnesstopay for Food Safety: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Quality Certification on Bidding Behaviour[J]. 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4,31(4):409-425.
[17]Noussair C, Robin S, Ruffieux B. Revealing Consumers’ Willingnesstopay: A Comparison of the BDM Mechanism and the Vickrey Auc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04,25(6):725-741.
China Urban Resident’s Motives of Willingness to Pay for
Lowcarb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YING Ruiyao1 XU Bin1,2 HU Hao1
(1.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China;2. College of Business, 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 276000,China)
Abstract
关键词 低碳城市;基本特征;评价方法;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8-0044-04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8.008
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目标。自2008年初,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中国内地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后,“低碳城市”同样引起国内各界的关注,成为中国内地城市自“生态城市”之后的新热点。
1 低碳城市的内涵
一般认为在城市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最大限度减少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要界定低碳城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 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但英国并没有界定低碳经济的概念,也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气候组织在的报告《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中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回顾了市场的发展并分析了低碳经济道路带来的收益。
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夏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1]。辛章平等认为低碳城市的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认为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2]。戴亦欣认为低碳城市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3]。付允等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能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4]。
总之,学者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交通等不同角度给出了对低碳城市的不同认识,但是在对低碳城市内涵的认识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低碳目标的实现以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为基础,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的方式实现城市低碳发展是不科学、不可取的;低碳城市的建设不能以降低或损害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代价,需要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城市低碳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多目标问题,它不仅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要保证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求最优平衡点。
2 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
低碳城市强调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应具有以下特征:
2.1 经济性
付允等: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8期低碳城市的经济性是指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也就是经济的高效化和集约化。从经济层面来看,低碳不仅仅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机遇。要实现低碳城市的经济低碳化、高效化和集约化目标,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生产工艺,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重视程度的提高,低碳产品在不远的将来定会成为市场的主流,因此我国的企业要抓住这次产品革新的趋势和机遇,提前加大对低碳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形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
2.2 安全性
低碳城市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气候变化通常表现为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土地盐渍化、环境污染、粮食减产、生态恶化和极端天气频发等,直接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各个国家的国民健康、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重要保障。
2.3 系统性
低碳城市是由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时空尺度高度耦合的复杂动态开放巨系统。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以低碳为主导思想,追求城市的紧凑、舒适和宜居;要从基底上改变能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社会层面,人们要改变以往浪费型的生活方式,倡导使用公共住宅、公共交通;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低碳发展;在制度层面,国家通过法律等手段迫使企业的低碳生产和人们的低碳消费,使得低碳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
2.4 动态性
动态性特征是指低碳目标不是凝固的,而是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适应变化的情况。零碳化是低碳城市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在短期内是很难实现的。如果城市不能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那么零碳将是难以实现的目标。低碳对于城市来说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在不同时期其目标定位是不同的。目标的动态性使得经济的发展模式、人们的消费模式、居住模式、交通模式、能源类型处在动态变化中,以满足目标可达的需要。
2.5 区域性
低碳城市应当是一种城市化区域或城乡复合体,表现为一种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新的城乡关系格局,表现为大、中、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协同发展。只有城市区域的低碳化,而没有农村区域的低碳化,算不上真正的低碳城市。城市环境改善只有自身的努力是不行的,因为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奥运期间关闭北京周围城市的污染企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就要求以城乡统筹的形式,以区域协同的模式,共同实现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
3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
3.1 主要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低碳城市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达到的低碳水平。通常采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净碳源量等来描述,具体算法如公式(1)-(5)所示。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精确反映城市的低碳水平以及碳排放的动态变化;计算程序相对简单。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包括:没有统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见表1);除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空间可比性以外,其他三个指标均没有空间可比性,因为有的城市地域广阔但人口稀少,有的城市人口众多但地域面积较小,这样就会导致不同指标衡量的同一城市低碳水平相差很大。在主要指标法的应用方面,胡初枝等[5]采用该方法计算了我国1980-2005年的碳排放总量及各个行业的碳排放量;谭丹等[6]采用该方法测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情况及变化趋势。
Eso=δcEc+δpEp+δnEn(1)
PGE=Eso/GDP(2)
表1 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Tab1The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of various types of energy
数据来源
Data source煤炭碳排放系数δc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of coal δc石油碳排放系数δp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of petroleum δp天然气碳排放系数δn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of natural gasδnDOE/EIA0.7020.4780.389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0.7560.5860.449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0.7260.5830.409徐国泉0.74760.58250.4435资料来源: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等[5]。
PCE=Eso/POP (3)
PAE=Eso/ACR (4)
PCNEso=(Eso-Esi)/POP(5)
其中,Eso为城市的碳源量,Ec为煤炭消费量,Ep为石油消费量,En为天然气消费量,Esi为城市的碳汇量,PGE为单位GDP碳排放量,PCE为人均碳排放量,PAE为地均碳排放量,PCNEso为人均净碳源量,POP为城市年末总人口,ACR为城市土地面积。
3.2 复合指标法
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市低碳发展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的低碳化水平。对于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来说,影响一个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除经济增长之外,主要包括人口、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或单位能源碳含量。依此看出,影响城市碳排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是生产领域的问题,还涉及消费、建筑、交通、技术等其他领域。 因此,复合指标法具有涉及广泛、考虑全面、时空可比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只能反映城市低碳的相对水平。
从应用上来说,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低碳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也指出应尽快建立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低碳城市发展。为此,本文综合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个方面,描述了城市低碳的8大状态,使用23项具体指标,构建了评价城市低碳水平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4 低碳城市的支撑体系
4.1 低碳城市的产业结构体系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能源需求的重要因子。从产业结构来说,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大,而服务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从工业结构来说,重化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大,而轻工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因此,实现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和重化工业化向高加工度化的转变,对于我国减少能源消费,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低碳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基础,也是城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要求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这从规模上加大了能源的需求;现存基础设施由于规划、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的原因,运行效率较低,从而加大了能源的消耗。因此,需预先做好城市基
表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Tab2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lowcarbon cities
总体层
Entire layer状态层
State layer指标层
Indicator layer单位
Unit指标性质
Indicator nature经
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人均GDP万元目标型GDP增速%目标型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目标型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能源效率万元GDP能耗t标准煤约束型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约束型单位GDP CO2排放量t约束型新能源比例%目标型热电联产比例%目标型加大R&D投入,促进技术创新R&D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目标型低碳技术R&D投入占总R&D投入比例%目标型社
会培育人们低碳消费理念与方式节能家电使用率%目标型低碳消费理念培育程度目标型低碳消费宣传力度目标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万元目标型恩格尔系数%目标型城市化率%目标型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引导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到达BRT站点的平均步行距离m目标型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辆目标型环
境提升整体城市的碳汇能力森林覆盖率%目标型人均绿地面积m2目标型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目标型通过低碳设计,降低对气候的影响低能耗建筑比例%目标型温室气体捕获与封存(CCS)比例%目标型
础设施的总体规划,保证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的低碳化。
4.3 低碳城市的消费支撑体系
居民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对城市的能源需求有重要影响。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增强,开始追求大住宅、小汽车,推升了城市的能源需求。为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城市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严格限制小汽车使用的增长速度,推行紧凑型的城市布局,鼓励民众消费低碳产品,提倡居住低碳建筑和公共住宅,来降低城市的能源需求和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
4.4 低碳城市的政策制度体系
城市的低碳化发展不仅关系城镇居民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影响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需制定合理、正确的制度和政策,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及手段,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大众表明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通过把清晰的政策目标转换为经济信号,可以引导企业和个人都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框架中来,长期的政策目标也可以给企业以信号,坚持其向低碳模式转变的信心。
4.5 低碳城市的技术支撑体系
低碳技术是实现我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摒弃发达国家老路和老的技术模式,实现我国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途径[4]。为此,我国需要重点开展建筑节能、清洁煤发电、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同时在冶金、水泥、化工、煤炭、电力、石油等重化工领域通过工艺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夏堡.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 环境保护,2008,(2A):33 -35.[Xia Kunbao.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J]. Environmental Protect,2008,(2A):33-35.]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98-102.[Xin Zh angping, Zhang Yintai.Lowcarbon Economy and Lowcarbon Cities[J]. Urban Studies,2008,(4):98-102.]
[3]戴亦欣.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3):12-17.[Dai YIxin. The Necessity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City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3):1 2-17.]
[4]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11.[Fu Yun,Wang Yunlin,Li Ding. The Studies on Development Paths of L owcarbon Cities[J].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2008,(2):5-11.]
[5]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38-42.[Hu Chuzhi,Huang Xianjin ,Zhong Taiyang et al. Characterof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and Its Dynamic Development Analysis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3):38-42.]
[6]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54-57.[Tan Dan,Huang Xianjin. Correlation Analysisand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 of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3):54-57.]
Evaluation Method and Supporting System of Low Carbon Cities
FU Yun1,2 LIU Yijun1,2 WANG Yunlin2
(1. Institut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2. lntercross-Science Research Centre for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CAS, Beijing 100190, China)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发展; 启示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化石能源对于气候变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
(二)低碳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低碳经济出现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既包括生产活动,又包括日常生活活动,主要是生产、生活时,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造成大气组成改变,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危机,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了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战略。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家纷纷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的低碳发展战略。
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一)英国—制定激励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①立法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6月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法案》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碳排放立法的国家。法案为英国政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评估政府减排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②推出“气候变化税”。英国于2001年4月1日开始针对不同的能源品种进行征税。如果重工业能源企业能够通过新的投资实现较低的排放,则不需要支付全税,最高可免税80%。政府再将所得气候税收入通过“强化节能环保投资补贴”等办法再返还给企业。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英国降碳的重心从发展核能扩大到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多个领域,并为一些有竞争力、能尽快实现出口的技术领域提供资金、政策、财税的支持。④设立碳信托基金。碳基金负责提供碳管理、能源审计、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安装智能计量表,建立建筑证书制度。
(二)德国—倡导低碳技术,助推低碳经济繁荣
①制定气候保护技术战略。2006年8月,德国在世界上首个推出政策全覆盖的《德国高技术战略》。2007年,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技术战略,成为国家技术创新领域纲领性文件。②投入大额资金发展低碳技术。德国教研部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10亿欧元用于气候保护技术的研发。德国科学界、经济界将筹集到的30多亿欧元私人资本全部用于企业低碳环保技术攻关。政府计划每年拨款7亿欧元对现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造。③建立低碳财政税收政策。德国从1999年起对国内油、气、电的使用征收生态税,并与工业界签订协议,规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与节能挂钩,德国联邦经济部与复兴信贷银行建立起节能专项基金,促进国内中小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日本—树立低碳理念,全面构建低碳型社会
①确立“低碳社会行动计划”。2004年日本环境省推出“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 2008年7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了建设低碳社会的中长期目标和措施,重点发展太阳能和核能等低碳能源,对住宅、工业、交通等部门提出了预期减排目标,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②实施“六大低碳政策”。日本政府详细制定了六大推动政策,即:低碳能源、环境税收、低碳技术、绿色投融资、低碳产业及绿色消费政策。③创建低碳示范城市。2008年7月,日本政府选定了横滨、九州、带广、富山、水俣、下川町六座城市作为“环境模范城市”。这六市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推广环保的交通体系,实施更严格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努力建设低碳型城市,促进日本社会低碳化发展。
三、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提供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
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芬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采取了法律先行的手段,分别推出了各类低碳经济法案,奠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理依据,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有章可循。我国政府要继续加大从国家宏观角度给予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政府要尽快在征收碳税和推行碳排放交易方面形成共识,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
(二)增强科研力度与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低碳技术。《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实践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所进行技术转让都有所保留。在自主创新方面,我国政府要采取有效手段,支持技术创新,给各种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及项目展示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资金支持,促进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技术交易等方式迅速推广和应用先进低碳技术。
(三)加快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英国《斯特恩报告》指出,及早开展相关行动在经济上是占优势的,行动越及时,经济损失越少。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及环境约束,要摒弃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快产业升级,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含量高,环境危害小、利润回报高的低碳产业发展,促进生产的低碳化,带动低碳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来看,我国要努力把低碳产业打造成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
(四)创建低碳试点与实践区域
日本以低碳示范城市作为切入点,希望以点带面最终实现低碳型社会。我国可以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选择几个试点。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率先试点,通过低碳技术的引入和改造,成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首批“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中国上海和保定,在这两个城市实践区内,可以建立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大力建设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及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域,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带动低碳经济发展,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对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关键词: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全球碳排放激增,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台风、局地暴雨、高温热浪、低温冷害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发生,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演变成为综合性的发展问题。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碳含量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低碳经济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来度量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寻找存在的差距及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特点规律: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目前,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还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人们对它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为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还得从中国实际出发,给出一个较切实可行的名词解释。
所谓“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它是一种“四低三高”经济发展模式,即以低能源消费,低排放和低污染、低碳含量和高的碳生产力,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产、消费、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低碳经济的特点和规律
低碳经济不是“减排经济”、“零碳经济”,也不是”低效经济”、“低速经济”,更不是“道德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不等于摒弃传统行业和产业。从宏观角度分析,“低碳经济”存在一定的特点和规律,这些可为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启发作用。
(1)碳排放与经济发展
专家研究发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而能源在其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对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使得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能源消费量剧增,同时还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上升。以发展中国家为例,1970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37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8.06倍,碳排放量增长7.50倍。
图1 1970-2007年期间中国的GDP、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
数据来源:《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
通过考察2008年8月到2009年12月这一段时间内的国际能源价格、碳交易价格以及我国的总体经济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耗的上升,而能耗的上升又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反之亦然。同时,碳排放量的增加又会导致购买碳指标的需求上升,同时碳价也会上涨,减排成本增加。
图2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网站,Bluenext交易所网站
图3 国际碳市场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网站,Bluenext交易所网站
图4 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先行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对于少数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密度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成功实现了本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碳排放这三者之间相关度的削弱。
(2)低碳经济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其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我国目前正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属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 “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加上煤价低廉,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也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 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 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
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进程。为了度量我们在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寻找存在的差距及对策,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多维度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构建
1、构建原则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堆积和随意组合,而是根据某些原则建立起来能客观评价与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总体特征的指标集合。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即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又要根据影响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子来确定。具体构建原则:
①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低碳经济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既要从认识低碳经济的性质、特点出发,又能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②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用系统的观点对低碳产出、消费、资源、政策等指标的构成要素进行客观描述。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必须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体现出合理的结构层次。要将各子系统有机结合,并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 ,以有利于进行控制。
③全面性和主导性原则。一套指标体系不可能涵盖所有碳指标,但必须全面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高碳排放的主要问题。因此,选取指标时需选择那些有代表性、信息量大的指标。
④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地量化,但任何事物都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 ,对于一些在目前认识水平下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 ,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且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应当简单明确,计算所需数据应比较容易获得。
⑤ 时空耦合原则。评价体系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低碳经济形态是一个动态的时空耦合过程 ,指标体系既要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又要反映其动态变化性;既要从时间序列又要从空间序列来评价和判定。
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相结合,重点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或零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和指标内容
根据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采取纵横向比较方法,即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可从低碳产出、消费、资源、政策四个维度来建立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①低碳产出指标:
碳生产力被认为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并且,这一指标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与GDP产出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够直观地反映社会经济整体碳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低碳技术的综合水平。
根据我国2005年相关数据,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油、气、水电的比重分别为68.7%、21.2%、2.8%、7.3%。估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1亿吨,其中约50%来自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主要是电力),约35%来自终端工业部门,约15%来自交通、农业、服务业与居民生活。还有数据表明,建筑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30%。因此在评价时还要选取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单位关键产品的单位能耗指标。
碳生产力: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单位能耗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水泥综合能耗、火电供电煤耗等。
低碳消费指标:
碳消费水平旨在从消费侧来衡量一国(或经济体)人均碳需求和碳排放水平。尽管消费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均消费的碳排放”可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来界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这一指标可以根据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即最终消费率)与单位经济总量的含碳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等相关指标来推算。考虑到居民(包括政府和家庭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中,既包括本国(本地)生产的产品与服务,也包括其他国家(地区)进口的产品与服务,这里以人均碳排放水平代替人均消费碳排放水平。
低碳资源指标:
碳资源禀赋及利用水平,主要关注一国(或经济体)的能源结构、零碳排放能源和代表碳汇水平的森林覆盖率情况,包含三个核心指标,即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森林覆盖率和单位能源的CO2排放因子。其中,水力资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属于零碳排放的资源,以及对于全球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有积极贡献的森林覆盖率,是一国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④低碳政策指标:
从经济学角度看低碳经济属正外部活动,需要国家从税收、技术、管理等政策方面来引导,从制度环境的配套与政策工具来推动。是否具有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否建立碳排放统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公众的低碳经济意识如何,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具有非商品能源的激励措施和力度等,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可归纳为下表:
4、 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
① 统计指标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在建立的评价指标中,由于各指标的产生方法不同,量纲不同,不能进行简单的综合运算,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有些指标是正向指标,有些是逆向指标,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量纲不同,如果直接运用这些指标对低碳经济进行评价就存在不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② 指标权数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对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的科学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工作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权数的确定过程是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由于各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影响程度赋予其权重。通常可采用德尔斐法(Delphi),通过多方相关咨询专家意见,确定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③ 指标值的综合合成方法
常用的有:线性加权综合法、非线形加权综合法、增益型线形加权综合法、理想点法等,笔者认为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即可。线性加权综合法(也叫“加法”合成法),指应用线性模型Y=∑wjxj来进行综合评价的。其中Y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值(表示发展程度),wj为与指标xj相应的权重系数。
④ 结果判断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碳排放资料的基础上,咨询专家,建立起低碳经济评价等级标准。根据指标值综合合成方法计算出Y值。再与评价等级标准相比较,判断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
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推动下低碳经济是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目前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如对低碳经济认识有待提高、相关统计资料和计量手段严重欠缺等,需要加强统计的方法和标准的统一,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完善碳排放量的统计、监测、考核,以便为国家为碳减排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发挥正确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2、梁燕君. 浅析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 , 《论文天下》 2010-05
3、潘家华、庄贵阳等.构建低碳经济的衡量指标体系,《浙江日报》2010-06-04
4、北京工业循环经济服务平台. 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ttp://省略/control/ 2010-01-11
5、毕军.发展低碳经济不只是减少碳排放news.nju.省略/show.php?id=10575 2009-12-17
6、陈乔第编辑.发展低碳经济须澄清十大误区《新华网》 2009-09-08
作者简介:
【关键词】展览设计 绿色 低碳 可循环
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2011年会展场馆超过269个,涉及34个省区市以及港澳特别行政区。会展场馆总展览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2011年举办的大型展会的数量约为6000个,大量的短期、一次性展台的使用和废弃不符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目标。展览的目的是为信息传播、交流提供平台,它也具有鲜明的社会导向属性和公共艺术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展览展台搭建采用的方式对发展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展览经济和提高大众的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意识也具有很重要的宣传和教育意义。而展览设计又发挥着核心作用。
1.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展览设计的基本特征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指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减量化或减物质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回收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展览设计要求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替代传统的材料。低碳设计是指能够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的设计。低碳设计要求在从事展览设计时,采取“减量化”的方式,需要考虑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污染,包括展览工程材料生产过程中和展台施工搭建以及展台的使用中等符合低碳的要求。循环设计是指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再利用”主要包括展台和道具、广告、宣传品、设备等能够再次使用。“资源回收”要求对展览工程材料、零部件、废料能够回收与再利用。
2.发展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展览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加强环保材料、新技术研发来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展览设计
①采用绿色环保材料。由于展览展台搭建是临时工程,企业投入成本有限,施工时为了考虑造价的要求往往压缩材料的成本。与此同时,设计者只重视造型的要求,对材料的环保要求不够重视,设计者在对施工的监督中把关不严,因此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木材、板材、油漆、地毯等被大量使用。设计者应该研究采用环保的材料,使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材料。如采用水性油漆取代普通的木器油漆等方式,同时对设计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材料的检测监督。
②从设计角度注重展览展台搭建的工艺创新,重视设计可组装、方便拆卸、可循环利用的工艺形式来发展低碳和清洁生产,通过精细化的展览设计和施工来减少展台的一次性使用。设计者在施工的清洁生产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应该研究展台搭建的施工工艺,优化生产过程。如展台造型工艺往往采取钉枪、胶合的方式,这样必然造成大量不能拆卸的结构部件。设计者应该注意采用新的工艺和材料、利用新的可反复使用的结构形式。如在展台地台的设计上,设计者可设计组合式拼装钢木结构地台,这既可保留地台的效果,也可实现清洁生产,通过多次使用达到低碳的目标。设计者也应该深入到施工车间和现场,和施工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等共同努力改进工艺,通过工艺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如采用对喷漆房进行通风改造,对污水排放纳入污水处理系统等。对展台回收的材料进行设计编码,然后分类处理和反复使用,发展低碳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③在设计中重视提高展览展台的部件的性能。对展台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区别设计,提高再生循环利用率。比如,将需要长期使用的部件采取坚固的结构形式,对于每次容易更换的展台部件则采取较为轻便灵活的结构形式。如设计者把展墙造型设计为高强度钢木结构组合形式的基本单元,在每次不同造型时,可采取组装形式反复利用。提高需要多次使用的展台基本部件的性能,如展台骨架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桁架型材,减少每次对异性钢材的加工使用,保证循环使用的寿命。
④大力发展展示构件和器材的产品开发与创新。展示构件和器材的设计是展览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以采用“八棱柱系列展架”为代表的标准展位设计能够实现可循环的目的,但它们不能满足市场对美观和个性化的需求。市场迫切需要设计师设计出既可标准化和大量使用、方便拆卸又造型美观和变化多端的展示构件和展示器材,需要设计师开发轻便、实用、经济、美观和环保的展览材料。
(2)在展览设计中重视数字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作用
通过展示形式的数字虚拟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应用,展示的空间从实体空间延展至数字化空间,展览设计中可以减少实体造型,增加数字化的虚体内容,实现少实体、多虚体的展示传达。此时不仅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而且由于数码化的展示形式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的组合,展览将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在展览设计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而展示内容的网络化更使展示内容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观众能够通过各种信息数字终端,如触屏、电脑等设备随时进入虚拟展示空间进行参观。新媒体技术,如投影技术、触屏技术、传感技术和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等在展览设计中大量使用是当今的趋势。这些媒体技术与传统的静态展陈形式相比,其体验性和交互性更强,人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使用这些技术能够实现大量信息的存储与传播,同时展示内容和道具也可以更换地点和反复使用。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清明上河图就在我国的上海、香港、台北分别展出,所有设备和材料可以拆卸、循环再利用。
(3)在设计风格的创新方面,突出展览展台设计的“绿色、环保、 低碳”的特色,提升观众对展览形象的感知,引导参展者对展台的使用方式
展览活动是信息的传播活动,作为传播媒介的展示空间对观众与展品及参展者之间的形象认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绿色、环保、 低碳”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形式和风格成为社会潮流。设计者可以将展台的绿色低碳和可循环设计作为展览设计的设计风格,同时结合市场宣传来吸引参观者和突出展品、展示绿色、环保、低碳形象。
(4)注重展览展台造型形式的延续性
设计可以整体再次被利用或部分能够被再次利用的展览展台形式,从而保留了核心展览形象的完整和持续性。展台本身是特殊形式的广告形象的展示,参展者参展的目的是宣传企业和单位的形象,提升知名度,以及通过宣传产品来获取订单和达成交易。从品牌营销的角度说,品牌形象的建立需要长期的过程,每次展台设计形式的无序的大量变化并不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展示。设计者应该在展览设计前做好充分的研究和沟通,以品牌长期的形象为依据来设计展览。同时帮助参展者制定长期的参展展台形象计划,注重核心形象的多次重复使用,强化展览展台长期形象的可识别性,树立参展者的长期稳定的品牌形象。
(5)展览设计的重点从单纯为参展者提供短期的展台设计转变到为其提供长期的服务
展览设计的重点在于为参展商提供展台设计和完整的展台搭建。展台的使用只存在展会举行的数天内,当展会结束,展台就被拆掉。特别是很多企业每年多次参展,年年参展,由于参展者无专门人员与技术能够回收展台,也没有场所可以保存展台,因此造成大量的浪费。笔者认为,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考虑重点应该从短期的展台的设计转变到长期的为客户提供布展服务,利用可循环、可回收的方式提供出租形式的展台,变一次性的较多投入为每次的出租服务,这样既可减少参展者大量不必要的投资,也实现了低碳设计,节约了资源,同时还可以增强参展者对设计者的忠实度,为展览服务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利润。
3.在发展绿色、低碳和可循环展览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以市场为基础的展览设计创新
不仅要从思想上和道德上对展览企业绿色环保和低碳方面进行要求,展览企业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更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从供求关系、企业经营、品牌战略、消费者的使用和体验等方面考虑展览展台设计的创新。
(2)设计评估建立
对展示工程项目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从设计和施工的展示效果、经济效益、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来对展览设计的绿色、低碳、可循环进行评价,建立评估体系,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
(3)必须考虑物流和仓储
展览的特殊性在于“工厂化”施工、现场组装的生产方式。展览设计必须考虑半成品部件的运输。如果是全国或若干地区的循环利用的展台,还必须考虑全国运输的方便和道路限制的要求。设计者也要研究展览部件的形式和尺寸、重量等问题,考虑运输车厢的尺寸和重量、高度和仓储的可行性和要求。
(4)重视系统的设计
整个可循环的设计是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从策划创意到制图,从展台施工到储存拆卸,以及设计后的评估、反馈和总结,从而形成规范和系统的设计指南和管理规范。
(注: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世博时期的可循环展览设计工作指南及其系统理论研究(3443))
参考文献:
[1]过聚荣.出版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2版)[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4—1.
[2]周雅铭.虚拟现实数字化手段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摘要:本文研究了工业低碳发展的理论、现状和趋势,尤其侧重工业经济增长同碳排放的“脱钩”和峰值问题,研究结论认为我国工业当前正处于从“相对脱钩”向“绝对脱钩”的过渡期,工业碳排放可能在2025年左右到达峰值。
关键词:工业;脱钩;气候变化;碳排放
引言
2014年我国提出到2030年左右全国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和2016年11月《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的阶段。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70%左右,加上工业过程排放后,工业总体碳排放占全国比重在80%左右,要实现全国达峰目标,关键在于2030年前尽快让工业碳排放达峰。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总体呈下降趋势,经济结构出现大的调整,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出现下降,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更加凸显。同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低端工业品需求正趋向饱和,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高端工业品需求在快速增长,这迫使工业供给侧进行改革,工业进程由中期向后期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外在要求和工业发展阶段的内在变化,为推进我国工业从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这种形势下,工业低碳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亟待理清。本文从工业低碳发展的理论、现状、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脱钩”和“峰值”两个关键问题,以期对推进我国工业低碳发展提供启示。
一、工业低碳发展的理论
(一)工业低碳发展的目的
工业低碳发展源自气候变化问题,是从经济角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工业发展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即改变工业且增长且排放温室气体的不可持续模式,为工业且增长且不排放或少排放温室气体的可持续模式。工业低碳发展的这一目的,在理论上被称作工业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脱钩”用于表示通过某种方法改变两个或多个变量原本之间的相关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20世纪末期德国Wuppertal研究所开始用这一概念研究资源利用效率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若在50年内把提高全球和发达国家资源利用效率4倍和10倍,可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的脱钩。2000年,OECD开始用脱钩概念分析农业政策同贸易的关系,很快这一概念开始在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等多个研究领域应用。
(二)工业低碳发展的特征
工业低碳发展具有三个特征,源于工业对气候变化问题三个特性的反应。一是气候变化的累积排放。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并影响气候变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或者说,今天的气候变化问题,不完全是今天人类活动的碳排放引起,而是因为长期碳排放的积累导致。这种积累尤其在工业革命后,随着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工业化,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碳的规模逐渐增大,经过长时间积累,才导致今天的气候变化问题显著,这就是累积排放问题。
因为累积排放,过去人类活动的碳排放影响现在的气候,同样现在人类活动的碳排放,也影响未来的气候。二是气候变化的外部性。气候变化从出现就是全球的,即无论在哪个地方有碳排放,都会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而且这种影响还是长期的。这就是外部性问题,所以要应对气候变化,单靠任何单个或几个国家和地区,是不现实的,必须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努力才能产生效果,否则一个国家和地区努力降低碳排放,另一个国家和地区毫无节制地进行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就会打折扣。虽然气候变化具有外部性,但这并不能僵化地就认为,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每个国家都要承担相同的责任。这就涉及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第三个特点。三是气候变化的关联性。气候变化的关联性是指气候变化问题同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等问题紧密关联,不能割裂,不能把气候变化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孤立出来,单纯看待。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同污染物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很多都有共同根源,如燃煤既排放二氧化碳,同时也排放二氧化硫,所以有时候减少煤炭使用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气候变化同环境污染的这种关联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正关联性,即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另外,由于化石燃料当前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紧密相关,而且这种关联更复杂,即碳排放和经济增长没有“脱钩”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会影响经济增长,而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不会影响经济增长,这里涉及到“脱钩”理论。由于气候变化具有关联性,所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要考虑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区别对待,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基础,孤立、空泛地谈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气候变化的累积排放、外部性和关联性,导致工业低碳发展相应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可持续性,即低碳发展必须考虑碳排放的累积排放问题,具有可持续性,不能让当代人的碳排放影响到未来的气候;二是全球性,即低碳发展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自己的事情,而是全球都应该追求的先进发展模式,需要在一个切实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下实现;三是脱钩,即低碳发展使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实现了脱钩。
(三)工业低碳发展的模式
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工业低碳发展遵循从高碳模式,经过稳定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的路径,这种分阶段变化体现了工业化和城镇进程的不同特征,总体呈现倒“U”型趋势。这一趋势符合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一般规律。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兹涅茨在分析收入不平等和人均收入的关系时提出:收入不平等现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到了90年代,研究者借用库茨涅茨曲线来研究环境质量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并发现环境质量开始随着收入水平增加而恶化,但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环境质量又会随着收入增加而改善,即环境质量同收入水平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从碳排放看,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揭示了工业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碳排放峰值问题。根据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如图1中的A点,工业碳排放水平也较低,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也即工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碳排放水平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剧;当工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人均收入达到某个临界点以后(有时候这个临界点表现为一个区域值),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工业碳排放水平就开始下降,表现为工业碳排放水平逐渐减缓,如图1中的C点,高碳排放压力逐渐得到改善,整个工业呈现低碳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拐点”是最为关键的,在拐点之前,碳排放会随着工业发展而不断增长,在拐点之后,碳排放会随着工业发展而不断减缓,这个拐点正是工业碳排放的峰值。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工业低碳发展遵循一个倒U型的过程,即工业碳排放从工业化初期开始,呈现增长趋势,到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碳排放会出现峰值,之后碳排放开始逐渐下降。这一过程说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同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在不同发展阶段,工业低碳发展的特征是不同的。例如,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就过渡控制碳排放,很可能导致发展不充分,从而降低生活水平,这样的低碳发展本身也是不可持续的。根据这种阶段性特征,将工业低碳发展分为四种基本阶段。其中,(a)是属于高碳模式阶段,这种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碳排放随工业化发展不断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正处于这一阶段;(b)是低碳模式阶段,这一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经过了碳排放峰值,碳排放随着工业化发展而不断下降,实现了“脱钩”,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处于这一阶段;(c)是稳定模式,这一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即碳排放稳定在峰值阶段,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如丹麦处于这种相对稳定的阶段;(d)是转型模式,这种阶段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化阶段,即接近碳排放峰值的阶段,如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一阶段。在工业低碳发展的不同阶段,碳排放趋势和特征不同。
二、工业低碳发展的现状
(一)工业经济增速减缓和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开始下降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总体呈现增长速度相比过去减缓,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从2010年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2.6%下降到6.0%,同时在2012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这一趋势不断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开始下降,如图4所示,同时工业供给侧面临改革,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形势较严重,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二)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最大部门,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重始终在70%以上。从“十五”时期开始,工业和全国能源消费保持同步快速增长,2000年到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从14.7亿吨标煤增长到42.6亿吨,工业能源消费从10.3亿吨标煤增长到29.6亿吨,两者都增长了1.9倍,年均增速达7.8%。
(三)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接近70%,工业煤炭消耗占全国50%左右
近年来,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使煤炭占比出现下降,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4%,石油和天然气约占23.6%,非化石能源消费约占12%,高碳特征明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基本特征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炭也是我国工业的主要燃料和原料,据统计,2012年除电力行业外,工业煤炭消耗占全国的46%,其中焦化约占29%,煤化工占20%,工业锅炉占
(四)钢铁、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能耗的70%以上
2000年到2014年,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其能源消费占工业的比重由66.8%增长到73.3%,从2003年起始终在70%以上。其中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增长最快,从2000年的2亿吨标煤增长为2014年6.9亿吨,增长了2.4倍,能源消费约占工业的23.5%。
(五)工业化石能源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70%,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
工业领域碳排包括化石能源碳排放和工业过程碳排放两部分。其中,2000年到2014年,工业化石能源碳排放从24亿吨增加到了65亿吨左右,增长了173%。全国化石能源碳排放量从33.8亿吨增加到93亿吨,增长了175%。工业化石能源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比例由2000年的70.1%到2014年的69.4%,2014年在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达到86%。2014年,工业过程碳排放约10亿吨,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14%左右,2014年,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约75亿吨。总体看,在2012年之前,工业碳排放增速一直快于全国碳排放增速,从2012年开始,随着工业经济增速减缓、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等影响,工业碳排放增速放缓,低于全国增速。
三、工业低碳发展的趋势
从前面的理论分析不难发现,工业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倒“U”型曲线,也即“峰值”,这两个问题关系工业低碳发展的目的和路径。为此本文重点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前者基于2000年-2014年的数据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脱钩”程度,后者基于数据模型探讨未来5年到15年工业碳排放趋势。
(一)工业经济增长同碳排放的“脱钩”
1.脱钩指数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工业低碳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工业增长同碳排放的脱钩。用脱钩概念分析工业增长同碳排放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判断是否脱钩。
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工业经济数据和能源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碳排放因子和碳排放计算方法,选用IPCC报告和相关研究。
3.计算结果及结论分析根据表1数据计算我国2000年-2014年计算IGT脱钩指数d。纵坐标用d表示,代表IGT脱钩指数,即工业增长率同工业碳排放之间的响应关系;横坐标用g表示,代表工业增长速度。区域A、B、C分别代表绝对脱钩区、相对脱钩区和未脱钩区。t值表示碳排放强度下降速率,代表政策措施,随着t值增大,表示我国工业花费更大精力和更多政策用于降低碳排放强度增长,如果t值为负值,表示我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增长趋势,这意味着工业增长更加注重规模扩张,忽视因工业增长导致对环境的影响。00点到14点,主要处于B区域的右半部和C区域的上部,除了14点(g=0.070,d=1.009)处于A区和B区的边界线上之外,其他各点都没有在A区。这说明,2000-2014年的15年间,我国工业发展整体上没有实现绝对脱钩,基本处于未脱钩和相对脱钩状态,这同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相符合,过去15年,我国工业总体上仍然属于粗放发展模式。00点到05点,除了01点(g=0.087,d=0.394)和02点(g=0.100,d=0.040)外,00、03、04、05四个点都在C区,而且06-14点的d值都大于零,位于B区。这说明,2000年-2005年,即“十五”期间,我国碳排放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增速,工业碳排放随着工业快速发展而更快地增长,工业增长模式是一种高度粗放模式。而从2006年开始,即从“十一五”开始,工业发展进入相对脱钩模式,工业碳排放速度虽然随着工业增速增长而增长,但增长率低于工业增长率,这同我国工业发展实际也相符。因为从“十一五”开始,我国节能减排的力度明显增大,粗放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遏制,而进入“十二五”后,脱钩形势进一步趋好。00点到14点,大体上呈现依次从右下向左上发展的走向,这代表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呈现,速度逐渐降低的同时碳排放强度缓慢降低(工业增速下降速度快于脱钩指数上升速度,即趋势线的斜率平缓),这一方面说明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有助于实现脱钩,但另一方面也存在问题,无法区分脱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政策导致,还是因为经济整体速度下降引起。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对2000年-2014年三个五年计划期我国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是我国工业整体上呈现从“未脱钩”经“相对脱钩”向“绝对脱钩”转变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工业发展的低碳竞争力正在稳步提高;二是我国工业脱钩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增速的下降,而且工业增速下降速度快于脱钩过程,这说明我国工业低碳发展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加快推进工业低碳发展;三是我国工业发展当前已经处于从“相对脱钩”阶段向“绝对脱钩”阶段的过渡期,这意味着我国工业碳排放峰值出现的可能性已经增大,未来不久的时期内工业碳排放将会实现达峰。
(二)未来5年到15年工业碳排放趋势
在对过去15年工业增长同碳排放脱钩研究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模型研究了2010年到2035年的工业碳排放趋势。
1.工业碳排放模型
工业能源消耗主要取决于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能效水平。工业经济发展集中体现在工业增加值指标,工业能效水平集中体现在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即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这个指标综合反映了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测算模型为:E=I×T其中E表示工业能源消费总量,I表示工业增加值,T表示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由这个方程可以推出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速同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下降速度的关系,即:e=(1+g)(1-t)其中e表示测算期内工业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g表示测算期内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t表示测算期内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年均下降速度。通过工业增加值变化速度和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变化速度可以计算出工业能源消费变化速度,然后通过设定基准年,就可以得出不同年度的工业能源消费量。然后根据不同年度的工业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结构变化,可测算出每年的工业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时间即为峰值时间。
2.模型参数设定
综合考虑“十一五”和“十二五”情况,结合相关规划政策文件,对模型参数设定:(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设定2010-201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8%,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设定为19%。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设定2015-202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6.5%,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下降19%。参考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实现工业化以后经济增长情况,设定2020年-2035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下降速度。(2)根据“十二五”能源规划目标及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设定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根据《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设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结合当前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突破性进展,2020年以后我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量有望持续较快增长,预计2035年达到25%。
3.测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测算2010年到2035年我国工业碳排放情况,图10表明模型结果,对其进行分析。
一是我国工业碳排放峰值在2025年左右出现。这一结论支持我国2030年达峰目标,表明工业领域通过努力可以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也说明当前我国工业正接近或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我国已经开始具备条件在工业领域主动控制碳排放。
二是我国工业碳排放峰值约在71亿吨左右。考虑2014年工业碳排放64.7亿吨,以2030年达峰为限,未来15年,我国工业领域大约剩余6亿吨的碳排放余量。对这一余量要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如果按过去15年的发展模式(工业碳排放年均增速约为7%),余量是不够的,因此推进工业低碳发展,主动控制碳排放,解决防止粗放模式的反复。另一方面,我国工业脱钩或者达峰伴随着工业增速下降,考虑到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应防止工业增速过快下降,出现“跳崖式”急转,尽量实现平稳达峰和脱钩。
三是工业能源消费在工业碳排放达峰之后,或者说2030年之后,仍将会缓慢增长。图102010-2035年我国工业碳排放趋势及峰值这说明我国工业总量仍需要保持增长趋势,发展进程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