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母婴护理培训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母婴护理培训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母婴护理培训内容

第1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遵医行为;满意度

现代产科护理中,强调向产妇及家属提供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提高其育儿知识及技能,强调尽快接纳新生婴儿以适应新家庭角色。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围生期实施产妇、婴儿同室护理与保健,目的在于更好的促进产妇、婴儿健康以及保健教育的实施。这是一种新型产科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新理念[1]。我院对72例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遵医行为及家属满意度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136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实验组72例。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4.7±7.1)岁。平均孕周41.2w,均为足月产。纳入标准:①产妇意识清楚、智力正常、无认知障碍;②新生婴儿均健康正常;③产妇无高血压、糖尿病,无心、肝、肾、肺等全身性疾病;④产妇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过程、目的、意义,并同意参与。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文化水平、孕周、住院时间等比较中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

1.2.1对照组采取母婴分离的常规护理模式,对新生婴儿采取封闭式护理操作,如脐带消毒、沐浴等送到婴儿洗浴间集中完成,新生儿接种及抚触在无菌治疗室完成。产妇实行围生期常规护理与相关健康保健教育。健康保健教育主要采取集中讲解授课的方式进行,辅以文字和多媒体资料。

1.2.2实验组采取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在产妇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操作,母婴实行一对一个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是学历高、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有责任心并且经过标标准化培训的高年资护士,针对每对母婴不同情况制度护理内容。主要护理内容:新生儿洗浴、脐部消毒、皮肤护理、更换尿布、抚触、预防接种等。健康保健教育由专业护士针对每名产妇进行讲解合并实际演练的方法,要求产妇及陪护家属均参与,并现场练习,及时发现错误操作方式并进行纠正。同时发放文字和多媒体资料,内容包括:母乳喂养优点及技巧、护理方法、产褥期常见症状处理、合理休息与活动、产后饮食管理等,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保暖事项、洗浴方法、脐带消毒、大小便处理、预防接种等。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其心理变化情况,如出现心理异常则应及时进行疏导。

1.3评价指标 ①遵医行为比较采用遵医行为水平量表,根据文献设计问卷收集数据[2],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洗浴、游泳、抚触、臀部护理,每一项得分20分。②家属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评价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2.1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比较 在母乳喂养、婴儿洗浴、游泳、抚触、臀部护理等遵医行为的比较中,实验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

2.2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家属满意度可达到97.2%,而对照组为84.4%,实验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

3 讨论

传统产科护理模式采取产前、产中、产后分段服务,产妇和新生婴儿是两个不同的护理服务对象,这种分离的护理模式不利于母婴交流和母婴亲近感的建立,淡化了人性化服务[3]。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产科新型护理模式,以产妇及家属的需求与关注为重点,是一种以产妇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行为,在护理过程中满足了婴儿、产妇、家庭三方的需求。这种护理模式既可以确保母婴健康,又可以搭建一个母婴情感交流的良好平台,促进产妇及家属进行角色转换。通过床旁健康保健教育解除产妇对喂养、育婴等方面的担心,教给其正确护理新生儿方法。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较传统护理模式更显示出连续性护理的优点。床旁护理干预在重视保健知识宣教的同时,还强调产妇及家属对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以健康行为“知、信、行”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把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传授给产妇及家属,以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自我保健能力[4]。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床旁母婴护理的实验组遵医水平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有效提升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注重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可以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相婷.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06-608.

[2]方翠灵.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共家属道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51-52.

[3]朱利娜,王养娥.母婴床旁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28(1):112-113.

第2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妇住院生产,除了保障分娩过程安全顺利、产妇及新生儿健康以外,产科护理的重点还在于提供健康教育及咨询,向产妇及家属传授科学的育婴知识和技能,协助他们完成初为人父人母的角色转换。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母婴床旁护理应运而生。其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突出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知情同意、选择、参与,提供个体化的高质量护理服务[1]。为了观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科对120例产妇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入院孕产妇120例,观察组产妇60例,初产妇52例,经产妇8例;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9.1±2.5)岁;孕周38~41w,平均(40.2±0.6)w。对照组60例,初产妇42例,经产妇18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8±1.7)岁;孕周37~42w,平均(40.1±0.5)w,两组产妇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婴儿性别、分娩方式、住院时间等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1.2.1.1人员及物品准备 对产科所有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流程和健康知识宣教培训,责任护士需经培训考核合格,具备新生儿抚触师资格证书方能上岗。病室要求温度在21℃~24℃,相对湿度50%~60%,通风2次/d,15~30min/次;进行新生儿洗澡、抚触时室温控制在25℃~28℃。同时配备母婴护理车、新生儿洗浴用品、一次性用品等。

1.2.1.2具体实施 责任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新生儿的抚触、沐浴、换纸尿裤、脐部护理、臀部护理、预防接种疫苗的操作全部在产妇床旁进行,护士在操作的同时讲解注意事项以及要领,产妇和家属共同参与。指导产妇护理以及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讲解产褥期常见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和处理方法,产妇产后饮食搭配、运动、产后复查和避孕方式。早晨进行1次/d床旁护理,时间约为30min左右[3]。

1.2.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即护士每天将新生儿抱到新生儿洗澡间,完成洗澡、脐部消毒、新生儿抚触的操作,预防接种则统一在注射室进行。产妇健康宣教按照集体讲解的形式进行,责任护士组织产妇集中到宣教室集体讲解和现场示范,宣教内容同观察组。

1.3观察项目 我院自行设计了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用文献介绍的方法进行信效度测量均满意,出院前向产妇及家属发放当场填写并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主要针对病房管理,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护患沟通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统计满意度[4]。将1.2中介绍的母婴健康知识设计为选择题,以回答正确率统计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前由产妇实际操作一次新生儿护理项目(包括抚触、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固定一名专科护士进行考核评价,分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两组产妇和家属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新生儿护理技能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作为一种新型产科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在我科实施半年多来,取得显著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增加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护理操作在床旁进行,产妇及家属可直接看到操作的全过程,消除了其猜疑和担心,极大地提高了对护士的信任度。护士在为患儿进行护理同时,向产妇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指导产妇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5],产妇如何观察患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纸尿裤等,产妇参与直接操作,可以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幸福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新生儿集中沐浴,母婴分离的弊端,实现了住院期间母婴全程不分离,责任护士为新生儿专业护理的同时,将育儿常识、育儿技巧传授给产妇和父亲,父母同时亲自参与为宝宝洗澡、抚触。同时,据报道母婴床旁护理可降低因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6];产妇住院时即获得完整准确的婴儿喂养知识,并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也有明显效果[7]。

3.2促进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健康行为"知、信、行"-健康知识的知晓,健康观念的建立,健康行为的实行。传统护理模式中,健康宣教和护理操作示范集中进行,忽视产妇和婴儿的个体差异、以及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满堂灌,极易流于形式。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将产褥期卫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产妇及其家属,婴儿护理实施过程中,物品放置在产妇及其家属面前,产科护士在床旁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示范的形式,使产妇及其家属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另外,产妇或家属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提出,且有多次演练和讨论交流的机会,使之可以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学会护理技能;逐步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提高了健康教育的实效[8]。

3.3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和人员素质 在母婴床旁护理过程中,责任护士通过与产妇深入接触,对其身心需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产房时间的增加,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制订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床旁护理操作时,每次操作前护士和产妇认真核对,不必将新生儿推出推进,很大程度上减少打错针、抱错孩子的几率,使新生儿得到更加安全的服务。母婴床旁护理实施前的全员培训,使护理人员护理常规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母婴健康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强化了沟通宣教能力。责任护士的操作全部都在产妇和家属的注视下完成,对护理技术及心理素质都有很高要求,只有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才能得到产妇及家属的信任和肯定,促使其主动学习,持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只在全面掌握产妇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准确评估其接受能力的前提下,一对一、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模式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要求责任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以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客观上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9]。

随着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在临床的深入,特别是在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大背景下,产科临床如何提供更具特色、个体化、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10]。母婴床旁护理为之提供了一条颇具可行性的思路,其在充分保障产妇及家属各项权利的基础上,以家庭为护理服务中心的特点,使之能更加兼顾产妇、婴儿、家庭的需求,促进母婴情感交流,保障母乳喂养成功;在产妇和家庭成员一起学习和掌握婴儿护理知识及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融洽了关系,增进了感情,同时树立了接纳和护理新生儿的信心。本组结果证明,母婴床旁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之快速、准确地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值得临床继续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陶成珊,潘文芬,谭玲.产科病房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新举措[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43-44.

[2]刘艳.健康教育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2:79-81.

[3]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6):2793.

[4]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66.

[5]付文英,吴韩英.剖宫产后早期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2(2):65-66.

[6]吴洪香.母婴同室的意义及预防交叉感染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6(1):34-35.

[7]姚建蓉.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J].四川医学,2006,27(2):207-208.

[8]龙琼华.心理护理对孕期焦虑影响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3):274.

第3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19-1

母婴病房既有刚分娩的产妇,又有刚出生的婴儿,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措施,否则极易造成医院内感染,并涉及到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因此提高产科护理人员对洗手的认识以及洗手依从性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调查了2009年5月1日-5月31日本院59名临床一线母婴同室护理人员洗手知识及依从性执行情况,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以本院59名在母婴同室工作一年以上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年龄21-48岁,平均护龄为9年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件,采用自行设计的,以卫生部规定的洗手指征为依据,对护理人员的手部卫生知识和洗手依从性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手卫生概念认识、标准隔离措施、洗手指征、正确洗手方法、自我防护知识等。现场观察表根据卫生部规定的洗手指征设计[2],包括被观察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时间、操作前后是否洗手、洗手的方法以及是否达标等。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次数/应做手卫生次数×100%。

2结果

洗手知识状况:59名母婴同室护理人员中有56名知晓手卫生概念,知晓率为94.9%;标准隔离指施知晓39人次,知晓率为66.1%;洗手指征知晓59人,知晓率为100%;正确洗手方法知晓59人,知晓率为100%;自我防护知识知晓59人,知晓率为100%。

六步洗手法的依从性状况见表1。

表1 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六步洗手法依从性状况(n=59)

洗手指征 频数 百分率(%)

进病房前 22 37.3

离开病房前 59 100

接触产妇前 33 55.9

接触产妇后 59 100

接触婴儿前 10 16.9

接触婴儿后 37 62.7

从本次抽样调查结果看,本院母婴同室护士对手卫生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洗手指征,正确的洗手方法和自我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但洗手依从性不理想,实际工作中,洗手依从性低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现象。手卫生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经济的方法,良好的洗手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3]。然而,虽然洗手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肯定,但是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依然很低。接触婴儿的洗手依从性明显低于接触产妇前,有些护理人员往往只注意接触产妇操作前后洗手,而忽略了接触婴儿和给两个婴儿进行护理的洗手。

3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

3.1护理人员对接触婴儿前后的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循征证据证实,医务人员的手可带有大量细菌,提高手卫生的水平,可以显著地减少手部的细菌数量从而降低30%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4]。西安多名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事件,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资料显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与护士洗手与否有关,抱婴儿前未洗手组婴儿感染率为2.7%;而洗手组婴儿感染率为1.2%[5]。

3.2工作时间紧迫使洗手依从性降低

工作繁忙、时间紧迫是影响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产妇病房护士既要护理产妇,又要护理婴儿,工作量非常大,很难做到接触每一个产妇、新生儿前后都能正确认真洗手。

3.3科室洗手条件的限制

母婴同室病房没有护理人员专用的洗手池、速干手消毒剂则固定放置于护士用于操作的护理车上,病房没有提供相应设施。另外,每个病室入口处未张贴洗手警告标志,这可能也是造成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

4对策

4.1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洗手知识,强化洗手意识

护理部、本科室应将手卫生纳入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内容,不断强化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认识与知识水平。

4.2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母婴同室工作量有不可预见性,在生育高峰期,住院产妇与婴儿数大大增加。一方面要与医院相关领导协商,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另一方面,弹性排班,科学排班,利用现有资源,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洗手依从性[6]。

4.3改善手卫生的设施

改善手卫生设施,给护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洗手环境,如增加有利于医务人员洗手的洗手池,病房固定设施有速干消毒剂,节约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益。

4.4成立感染监护小组,加强管理及监测

每个科室都有专职人员负责本科室的日常消毒监理工作,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每个月对护理人员的手作一次微生物监测,对不合格的及时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监测直至合格。

参考文献

[1] 周俊蓉,龚晓芳.基层医院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外医学研究,2009,(7):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4-5.

[3] 施华芳,周惜红.产科护理人员洗手知识及六步洗手法依从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8):15.

[4] 李瑞霞.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和洗手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

第4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61-01

从根本上来讲,产科是一个风险性比较大,并且患者流动性、病情变化特别快的科室,通常情况下,都是夜间的急诊比较多,切实有效的加强对于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最大程度上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全面理解和把握与之相对应的用药知识和康复痊愈技巧,促进其从根本上养成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样能够让患者最大程度上提升医院适应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母婴同室产科病房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针对这样的情况,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的产科母婴同室病房进行治疗的产妇对于病房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现在把相应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的产科母婴同室病房进行治疗的产妇,所涉及的产妇有300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他们出院之前进行自填问卷调查,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其中,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所有产妇的一系列基本情况,例如,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住院的次数等一系列相关方面,其中着重关注和调查他们对于母婴同室产科病房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其中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服务意识、语言表达等一系列相关方面。在调查问卷中可以设计比较具体的问题,例如:在您入院的时候,护理人员是否能够为您及时有效的介绍病房的环境和住院的相关制度等等。在每次的治疗操作之前,相关的护理人员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为您深入细致的介绍所需进行的相关检查、医疗操作和用药须知等等。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相关的护理人员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并态度亲切和蔼,语言表达情况如何,您认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怎样等等。

2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的调查问卷所涉及的内容和数据,都有针对性的采用自制的问卷来进行相应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切实有效的运用EFData31软件最新的数据构建起更有针对性的数据库,用精准的数据库展开数据录入工作,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数据展开更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

3结果

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所涉及的调查对象有300例产妇,其中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了100%。所涉及的调查对象年龄范围在20-42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969岁,有15例产妇是小学文化,有8例产妇是初中文化,有53例产妇是高中文化,有152例产妇是大专或高职文化,有72例产妇是大学或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在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产妇中,针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非常满意的患者占867%,对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满意的患者达到了837%,针对护理工作的及时有效性比较满意的患者占到850%,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比较满意的患者占到了886%,认为护理人员的语言文明表现比较良好的患者占到了866%,认为护理人员能够主动巡视病房的患者占到了85%,认为病房环境比较整洁干净的患者占到了837%。

4讨论

我们这次调查研究,切实有效的运用自己设计和制定出的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在我院进行住院分娩的产妇展开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经过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产妇对于医院母婴同室产科病房的护理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在具体的护理过程和相关细节都得到了大部分产妇的赞誉和认可,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产科范围内,相关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相关方面表现都十分良好。然而,毕竟所有的调查项目都没有实现百分之百的?M意程度,有些满意程度甚至没有超过80%,由此也可以说明,母婴同室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与就诊者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满意的患者占867%,对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满意的患者为837%,针对护理工作的及时有效性比较满意的患者占850%,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比较满意的患者占886%,说明在这些关键方面都还有可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其中的根本原因极有可能是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牢靠,思想意识受着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比较深,特别是病员较多、床位紧张的情况下,护理工作就显得异常繁忙,使得具体的护理操作技术不够精细,影响了整体的护理质量。

第5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但由于产妇和家属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对婴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的缺乏,加之探视人员较多,护理过程中常发生窒息、呛咳、烫伤等安全问题[2],直接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危、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在母婴同室病房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产妇135例,年龄24~36岁,平均(30.8±1.6)岁;阴道分娩89例,剖宫产46例;所有产妇均为头胎,无妊娠合并症,胎龄37~42周,新生儿Appar评分8~10分.以2008年6月~2009年6月实施传统功能制护理的62例产妇为对照组,以2009年6月~2010年6月实施层级护理模式的73例产妇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和新生儿情况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四层责任管理.

1.2.1人员配置本科室护理人员共13人,均为女性,年龄22~52岁,平均(31.8±2.8)岁;职称:主管护师3人,护师8人,助理护士2人;文化程度:研究生1人,本科3人,大专7人,中专2人;护龄:8年以上3人,5~8年6人,5年以下4人.

1.2.2岗位职责和内容护士长由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全面负责科室管理,对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进行管理和考核,并处理疑难护理问题.

其余护理人员由护士长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产科工作经验、职称和学历等综合考评,分为A组和B组,每组高级责任护士1人,初级责任护理3人,助理护士2人.高级责任护士为小组组长,在护士长指导下全面负责母婴整体护理,负责护理质量的检查,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改进,并指导本组成员的护理工作以及专科知识的培训、考核;初级责任护士负责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负责婴儿沐浴、抚触、游泳及新生儿筛查工作,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和指导产后康复活动,巡视病房母婴情况,并指导助理护士做好生活护理;助理护士在初级责任护士指导下完成病房的卫生清洁、饮食营养、排泄等生活护理和部分基础护理工作.

1.2.3排班制度工作时间分为A班(8:00~16:00)、P班(16:00~24:00)、N班(24:00~8:00).

每个班次由高级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助理护士实行24h负责制.

1.3效果评价(1)知识掌握: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哺育知识调查问卷对两组产妇哺育知识掌握率进行调查,并记录纯母乳喂养成功率;(2)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评价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基础护理质量和护士服务能力.

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满意度.(3)安全问题:

观察并记录母婴并发症和安全问题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哺育知识掌握、纯母乳喂养和安全问题比较观察组哺育知识掌握率为95.9%(70/73),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3.2%(68/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52/62)和77.4%(4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5;χ2=6.86,P﹤0.01).观察组发生孕妇尿潴留1例,新生儿呛咳2例,安全问题发生率为4.1%(3/73);对照组发生孕妇尿潴留2例,新生儿窒息2例,呛咳2例,烫伤2例,红臀1·2993·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第38卷第15期ModernPreventiveMedicine,2011,Vol.38,NO.15例,安全问题发生率为14.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比较观察组基础服务质量、护士服务能力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t=4.78,P﹤0.05;χ2=4.51,P﹤0.05).见表2.

3讨论母婴同室是指婴儿与母亲24h都同住在一起,使婴儿施行母乳喂养,增加母婴感情,从而促进宫缩及产妇恢复.

但婴儿亲属多对抚育知识较缺乏,而新生儿由于出生时间较短,呼吸道比较窄细,自主神经调节差[3],喂奶、喂水量掌握不适当,极易引起呕吐、呛咳甚至窒息,尤其是中午、夜间时,产妇和家属都非常疲劳,几乎都处于睡眠状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对12781例母婴同室新生儿进行统计分析,其中469例存在安全隐患,其中呛咳窒息213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68例,中暑49例,烧、烫伤34例,摔伤、压伤各2例.

因此,相比其他科室,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更加复杂,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

2009年6月之前我院母婴同室病房实施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基础护理为主要工作,缺乏对不同学历、能力护士的合理调配,工作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和科学性,不能充分发挥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主观能动性.

有的护士甚至认为婴儿在母亲身边,母亲是第一监护人,出现问题应由母亲承担,与医护人员无关,严重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于秀梅等对644例产妇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产妇及家属普遍缺乏科学的母婴护理知识,传统的旧观念影响严重,产妇的角色转换并不能一步到位,对相关母婴护理知识的宣教有非常强烈的需求,但护士日常工作中用于产后母婴专项护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只占全部工作时间的12.50%,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产妇和家属的需求.

第6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安全隐患;预防性护理;应用研究

我院在分析了护理安全隐患基础上,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中,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25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74例,女51例,日龄在3~18d,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监护人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平均日龄(10.4±2.1)d,胎龄6~42w,平均胎龄(38.9±0.5)w,其中足产儿63例,早产儿5例,分娩时体重(3.18±0.24)kg,无陪护病房新生儿12例,母婴同室新生儿56例,对照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平均日龄(11.2±1.9)d,胎龄在37~41w,平均胎龄(39.6±0.6)w,其中足产儿55例,早产儿2例,分娩时体重(3.29±0.23)kg,无陪护病房新生儿8例,母婴同室新生儿49例,两组新生儿及其护理人员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安全隐患分析 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具体安全风险因素包括:新生儿因素,新生儿无语言表达及自我保护能力,加上新生儿机体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出生时伴有疾病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护理人员因素,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差、防范意识不足、设施设备操作不熟练及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均会诱发安全事件,责任心和防范意识是预防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只要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能有效预防安全事件发生[2]。

1.3护理方法 我院制定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新生儿护理人员学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操作技能、设施设备使用、护理文书书写及病房管理等,通过不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职业水平;加强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新生儿喂养等制度,对于母婴同时新生儿还应指导家属如何开展新生儿护理,教授家属如何喂奶、沐浴等,确保在以上基础护理过程中新生儿不受到伤害;加强院感护理,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并发症[3],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接触新生儿分泌物、排泄物等时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定期进行病房空间监测,必要时可进行空间消毒;护理人员减压疏导,有利于减少工作差错和安全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新生儿护理过程常见的安全事件包括腕带遗失、床头坠落、感染、护患纠纷、红臀、发错药物等,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包括技能操作、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及文书书写,根据观察指标优劣将其分为优、良、差三类,并对比两组所占比例;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患沟通等,根据调查结果将护理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类,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情况及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发生腕带遗失1例,院内感染1例,红臀1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4%(3/68),对照组护理期间发生腕带遗失3例,感染1例,床头坠落1例,红臀2例,护患纠纷3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5%(10/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8.2%(60/6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5.4%(43/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及护理缺陷,属于医疗机构中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新生儿病房多为无家属陪护病房,更衣、沐浴、进食等基础工作多由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责任重大,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率则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菲菲.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2):348-349.

第7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产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产妇出院、人院的周转较快,具备较高的责任风险,同时患者与家属的需求较高,因此,产科的临床护理责任重、细节要求很高,一旦有所疏忽,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甚至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产科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1]。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对于提升产科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细节管理在产科护理安全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c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产妇68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各34例。常规组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26.3±2.4)岁;管理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25.9±2.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告知护理风险等。管理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a.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包括道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风险防范等,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从而为确保护理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2]。b.细化培训内容:在对产妇进行护理前,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细化培训的内容,运用层次培训法,将护理人员按照入科年限、工作能力等进行精准划分,然后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而提高护理的安全性[3]。c.成立产科急救护理小组:将应急状态管理进行进一步细化,成立专业的产科急救护理小组,并落实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指派专人对急救物品进行管理,做到“四定”。②入院环节的细节管理: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人院服务,用真诚笑容给予患者亲切的问候,并热情地进行服务,给患者准备干净的病床,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制定并发放详细的医院介绍单,包括对电梯分布的介绍、科室楼层分布的介绍、作息时间安排、一些设备(微波炉、饮水机等)的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并讲解人院须知,包括防跌倒的措施、防止压疮的方法等。同时,制定产科临床和护理的操作流程,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4]。③治疗环节的细节管理:产科患者病情具备鲜明的特点,即瞬时、多变,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关注每例患者,密切监测母婴的临床病情变化(如胎心情况、阴道流血情况等),监测其生命特征,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5]。同时,还要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定期和患者进行交流,对于患者的主诉要仔细、耐心地听取,并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以便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准确的预判,指导患者的饮食、行动。④出院环节的细节管理:临床护理过程中,出院的护理是最不受重视的环节,也是护理问题当中比较突出的,如果出院环节没有进行细节管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院后病情反复、预后效果差等,因此,在患者出院环节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严格检查患者的药物,包括数量以及种类,详细嘱咐患者及患者家属药物的服用量、服用方法和禁忌,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指导产褥期避孕、阴道流血的观察方法等,嘱咐患者一旦感到不适,要立刻就医[6]。认真指导新生儿的喂养、新生儿沐浴、新生儿预防接种等。

观察指标:观察常规组患者与管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对比其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第3方满意度调差表选项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用(x±s),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用率(%),行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常规组与管理组护理质量对比:常规组患者的会阴裂伤1例,新生儿窒息O,母婴创伤2例以及产后出血2例,总发生率14.71%;管理组患者的会阴裂伤1例,新生儿窒息O,无母婴创伤以及产后出血情况,总发生率2.94%。管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常规组与管理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82.35%,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97.05%,管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第8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关键词】母乳喂养;存在问题;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56-01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尤其是初乳中含有丰富免疫球蛋白、维生素、牛磺酸和矿物质、钙、磷,比例合理,吸收率高,能使婴儿获得免疫因子,增加自身抵御能力,减少疾病。母乳的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省时、方便、经济,母乳喂养不仅能增进母子情感交流,还能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加速子宫复原;可抑制排卵,有利于计划生育;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我们在母乳喂养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我院母乳喂养率达9 8 %以上。现报道如下。

1 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主要因素

1.1医务人员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和有关知识的掌握对母亲的影响最大。近几十 年来,在对医务人员教育中,忽视了有关母乳喂养知况、技巧等方面内容.而强调了人工喂养有关问题.使医务人员对开展母乳喂养态度消极。

1.2在母乳代用品销售的影响下.使人们错误的认为采用配方奶等代乳品喂养好.是现代的喂养方法。加之有些母亲工作忙。不能随时哺喂.而盲目地选择了人工喂养。

1.3母婴分室 延迟开奶.定时抱奶,婴儿出生后立即抱婴儿室与母亲分离,待母亲泌乳后再让婴儿吸吮.以后2 ~3 h抱母亲处吸乳一次。其结果,致使很多母亲泌乳晚,乳晕小,使很多母亲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而最终采用人工喂养,这是母乳喂养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1.4婴儿出生后6 h未开奶前喂糖水,致使婴儿产生错觉.再不愿吸吮母乳.从而减少了对的刺激,导致母乳分泌不足,而母亲也误认为自己乳汁分泌不足,丧失母乳喂养信心而采取其他喂养方法。

2 实施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医务人员没有转变观念.对母乳喂养缺乏正确认识,缺乏主动对产妇进行宣传、教育、指导的意识.工作比较被动。

2.2实行母婴同室 按需哺乳后,个别护理人员认为可以把婴儿完全交给母亲照顾.而减少了对婴儿的巡视和护理,从而使某些异常新生儿由于不能及时发现病情而失去有效救治时机。

2.3母亲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产妇泌乳稍晚,其家属担心影响婴儿健康,有偷喂糖水现象。二是个别产妇由于凹陷,婴儿吸吮困难而嫌麻烦不愿哺喂。三是极个别产妇担心哺乳影响体型美,对母乳喂养有顾虑.

2.4对母婴儿同室的管理问题。实行母婴同室后,婴儿与外界接触机会多.外来探视人员都要对婴儿看一看,抱一抱.无形中或多或少给婴儿增加了感染机会。

2.5个别产妇在怀孕期未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后增加了宣教难度。

3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对策

3.1为提高认识,切实转变医务人员观念.加强对全院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复训,尤其是对妇、儿科重点科室工作人员的培洲。对新上岗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做到每个工作人员均能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什么是母婴同室,早吸吮.接需哺喂及其重要性。妇、儿科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并能随时对产妇进行指导,形成全院轰轰轰烈烈开展母乳喂养的。

3.2要让每一位护理人员认识到实行母婴同室,早吸吮、按需哺乳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为提高其主动服务意识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1)由专人负责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 其中包括下发书面材料. 组织看录像, 用模型和娃娃来讲解正确的喂奶姿势和挤奶手法。(2) 按“促使母乳喂养成功十点措施”要求.做到责任到人。如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协助婴儿早吸吮等工作必须到位。(3)加强母乳喂养工作质量监控.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评估[2]。

3.3对母亲及其家属除加强宣教外,要检查病房,杜绝存在奶瓶奶嘴代乳品。对喂奶有困难的产妇,护士随时协助其哺乳,对母乳喂养态度消极的产妇.要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到有的放矢[3]。

3.4在实施母乳喂养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一是孕期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效果最佳,因此我们加强了产前门诊宣教工作,建立了孕妇母乳喂养宣教登记卡。二是为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妇出院后继续进行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成立了随访小组,设立了热线咨询电话.随时解决和解答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

3.5实行母婴同室虽尚未发现感染,但新生儿毕竟抵抗力较弱,在一定范围内尽量减少其感染机会非常重要。我们除减少母婴同室内必要的探视、陪住外,定期进行室内通风、空气消毒.为母婴创建一个清洁、舒适的休养环境。

3.6为提高新生儿重量,每天应有专职医生对新生儿进行晨检,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 小结

博大的母爱在新生命伊始就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迄今还没有任何乳品具备母乳那样多的优点,即使在最初可能有一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只要坚信和坚持母乳喂养,感受出生婴儿和母亲的第一次接触,感受新生儿的每一次吸吮,做到和孩子早接触,越和孩子早接触,就越早出现泌乳,孩子越早开始吸吮,母乳的量也就越充足,为了造就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我们通过积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耐心指导帮助,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母亲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母乳喂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母乳喂养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兰景霞. 母乳喂养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23)

第9篇:母婴护理培训内容范文

本文探讨产后访视在产褥期的作用,观察产妇产褥期的基本情况,通过产后访视促使产妇在产褥期中的生理和心理得到良好恢复,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婴儿顺利度过新生儿期,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

资料与方法

所辖地段社区2008~2010年1600例产后休养的产妇和1612例婴儿(12对双胎)。其中顺产981例,剖宫产619例。

方法:由经过母婴保健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的妇幼保人员,根据南宁市产后访视工作规范的要求,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孕产妇围产保健系统卡的内容,在产妇出院后,访视人员分别在产后7天或出院3天、14天、28天对产妇进行产后访视。特殊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或转医院诊治。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

产后访视内容:⑴产妇方面:①了解有无产程异常、难产及产后出血。手术产的手术指征、麻醉方法、手术方式、腹部刀口及抗生素的应用。②了解产妇一般情况。③检查宫底高度,评估子宫缩复情况及恶露排除有无异常。检查产妇是否充盈,局部有无红肿,有无皲裂等。④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同时指导正确母乳喂养方法。⑤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⑥指导产妇避孕,进行健康教育,提醒产后42天复查。⑵婴儿方面:①了解有无胎儿窘迫、产程异常、难产、产伤及窒息,出生时体重,疫苗接种情况。②新生儿的面色、精神状态、呼吸、睡眠、哭声、吸吮能力、大小便。③新生儿体温、体重、身长、黄疸、有无头皮血肿、皮肤黏膜有无感染情况、脐带情况。④向产妇及家人传授新生儿沐浴、抚触、按摩的方法。⑤提醒家长按时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指导科学育儿。

健康指导:①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母乳含有抗感染的活性白细胞、免疫抗体和其他免疫因子,尤其是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物质就像抗生素一样,可以保护婴儿免收细菌感染,不易发生肺炎等疾病。正确的授乳方法和技巧,按需哺乳,正确合理的喂养,利于婴儿生长发育。②婴儿护理保健:周到细致的护理才能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喂养、保暖、防感染及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是护理指导的主要内容。初产妇因缺乏科学育儿经验,指导产妇及家属对婴儿的脐部皮肤日常护理,常见症状的观察和护理等是非常重要的,有条件的家庭指导婴儿沐浴、游泳、新生儿抚触等。③心理保健指导,保持心情舒畅,鼓励与亲友沟通,交流经验,宣泄情绪,协助产妇与婴儿建立亲子依附关系,讲解母婴同室的重要性。④饮食调理,合理营养,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鱼、蛋、禽等以利产妇身体恢复,乳汁化生,增强抗病能力,忌生冷、硬、固、辛、酸、辣味。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预防便秘。⑤计划生育指导,适当运动,充分休息,注意会卫生,避免受热受冷,注意腹部保暖,产褥期禁,盆浴以免感染,产后42天开始正确避孕。⑥计划免疫指导,建立婴儿预防接种证,按时接种。

结 果

产妇访视情况,见表1。

婴儿访视情况,见表2。

影响母亲健康的因素,见表3。

讨 论

本组结果显示,1600例产妇3次访视出现症状与体征最多的为产后出血,其次为相关疾病,出现症状与体征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1612例婴儿3次访视,正常49.5%,有症状与体征者以新生儿黄疸、湿疹和红臀发生率较高。不良习俗影响母亲健康的恢复。通过产后访视,产妇能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尤其是面对面的具体指导,提高产妇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新生儿护理能力,纠正不良的习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影响母乳喂养的不良因素,从而保证母婴能够健康平安地度过产褥期。产褥期母亲身体恢复得好坏关系到她们一生的幸福[1,2]。产后访视是健康教育的继续,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母婴健康,提高妇幼保健两个系统管理率起到积极作用[3]。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