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社区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涌现出很多优秀事迹,亦收获了很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的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还存在些许不足和难题,为此,我们需要找出完善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研究
0 引言
我们通过对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分析,浅析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有效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我们更好的管理想法及方向。
1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工作特点
1.1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涵义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在城市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共事业服务或管理活动。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中一项基层的管理,是为了推进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有效调控的自我管理模式。
1.2 浅谈城市社区的工作特色
我国城市社区目前发展来看,其共建机制逐步完善,且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加强。针对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部门城市社区建立了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社区办公条件和社区服务设施条件有所改善。这些成熟的城市社区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载体。随着城市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各城市社区均开展面向老年人、幼童、残疾人或是社会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并且有些城市社区建立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例如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建立了以关爱社区人员为核心的社区公共事业服务网络。
2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在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为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围绕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投入难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加之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职能和管理资金及公共事业管理设施方面。
2.1 城市社区管理职能划分不清,行政化倾向严重
经了解,我们的城市社区平均承担10多类近百项工作,既有治安、文体、教育、卫生、救助、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也有物业管理、家政、水暖维修等便利,还有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禁毒、流动人口管理、爱心公益等专项任务以及开会、学习、检查等临时性事务,而且其中很多工作都有评比要求,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再者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浓烈,缺乏公众参与,管理体制有较大问题。
2.2 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设施建设薄弱
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由于管理缺位、监督不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日益突显,大大制约社区发展,甚至出现滞后现象。尤其显著的是很多社区在对待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立上,技术落后且运转不足。也有一些城市社区存在重复性建设问题,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浪费,也进一步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中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挥。
2.3 城市社区资金短缺,影响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由于绝大多数城市社区没有专项资金,主要靠政府下拨经费和向辖区内共建单位筹集,严重的经费不足,导致社区很多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投资一元独大的局面,也导致对社区建设投资多少取决于政府对该社区有多认可。我国城镇居民对城市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而政府一元独大的经费调拨,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建设管理的资金需求,经费改革势在必行。
3 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城市化步伐,全面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理顺城市社区工作职能
针对当前社区服务行政化倾向严重和工作任务超负荷的实际情况,必须理顺社区工作职能,创立新的工作模式。现有的社区服务内容较为混杂,有社区代政府部门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有社区应该承担的公益性、福利性和互自治服务,还有社区内的商业服务等。建议对原有的社区服务组织职能进行整合,各部门在社区原有的办事机构统一并入社区工作站,实行一站式办公,主要承办部门下派的具体任务,以便社区能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集中力量搞好群众性、公益性的自治服务。
3.2 规划城市社区公共事业管理
要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科学统筹制定全市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社区应该广泛听取城市居民的意见,并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加强规划,避免重复性盲目性的工作。重视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策略,结合我国城市社区的实际,运用到我么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中去。
3.3 为城市社区提供经费支持
建设经费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难点,落实经费,促进社区管理全面发展。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人员工资、社区服务经费及工作经费等列入预算,确保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立社区服务基金,鼓励社区共建单位、个人和优秀企业家为社区服务捐赠,用于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资助贫困大学生、残疾人等公益事业。除政府出资外,我们还可以多种筹资渠道方式来解决城市社区建设所需资金。
4 结论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虽然我国的城市社区起步晚,管理上存在些许问题和难题,但是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坚定的一一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一定会有着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双敏.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陆云飞.城市社区管理及其问题对策[J].社区建设,2006
[3]程婕.当前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4]于跃.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探索.南京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空间管理体系
1认知城市社区
1.1社区与城市社区
社区原本是社会学中的概念,源于德文gemeinschaft,由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1887)在《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Gemeinshaft ungese Uschaft)-书中提出,英文译作Communityand Society。1930年代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提出“社区”的概念,后由众多学者在共同讨论中达成共识,将community译成“社区”。
从社区的基本内涵来看,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一定数量的居民的居住生活为中心,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城市社区则是由城市基本建筑物、人等要素所限定下的空间关系、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与乡村社区相比,城市社区有较大的开放性,它的内涵也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变迁和城市科技进步等进一步发展变化。在我国,“城市社区”的概念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才兴起,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目前,城市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1.2城市社区的构成要素
城市社区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社区一般具有5种要素:
①人口:按照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人口;
②地域:按照一定地域界线确定的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区域;
③组织:有一套适应社区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制度,自发、互助的社会团体;
④心理:具有本地文化特质、情感上可以相互沟通、有认同和归宿感的社会心理;
⑤设施:能维持社区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设施。
1.3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功能,剥离了它们承担的大量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功能;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一部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也从政府中分化出来。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被剥离或分化出来的社会职能必须落实到社会最基本的载体。因此,城市社区作为基础层面上的社会单元,必须承担多重社会职能,主要包括8个方面功能:①管理服务功能;②经济综合功能;③社会交流功能;④社会服务功能;⑤教育培训功能;⑥文化娱乐功能;⑦医疗保健功能;⑧市政公用事业服务功能。
1.4城市社区与住宅区、居住区
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住宅区、居住区的概念使用频率较高,在概念表述上有一种包涵关系,但并无本质的不同,可以通称为“住区”。对比住区与社区的概念,虽然两者都是以居住为主的地域空间,但是还是有些不同点:
①从地域概念上来讲,社区一般有明确的行政或管理界线,而住区则只有地块界线或物业管理范围线;
②从功能上来讲,住区的功能比较单一,是城市功能区划之一,而社区则比较综合、复杂,强调功能混合;
③从规划上讲,住区更多关注是物质环境,而社区则不但考虑物质环境,还要考虑更多社会、经济、文化等非物质因素。
2国内外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
2.1美国――基于社区中心的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在美国,社区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它的划分没有具体规定,可大可小。每个社区有个社区中心,通常社区把学校、公园和娱乐场所共同体或者YMCA(Young Men Christian Association)作为社区中心,供社区开展活动、居民交往等。社区中心必须满足一定标准:有足够地方开展活动,布局要合理,足够设施满足不同需要,为不同年龄层次居民提供服务,每1000人社区中心用地10亩,公共娱乐和开放用地不能少于用地的10%,设施必须在小区和社区范围内提供。所以,学校的政府公益性特点和良好的设施并且位于社区中,成为社区中心的最佳选择,一般公立的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所有时间作为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学习、健康、娱乐等场所而对外开放。每个社区中心有一个管理机构。
2.2新加坡――以选区为单位的政府主导社区管理模式
新加坡是一个比较小的岛国,国土面积只有682平方公里,但是其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这决定了它社区管理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多元社会。新加坡的社区治理是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对社区进行直接管理,并在社区设有许多派出机构。这种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许多多民族国家学习的成功典范。
新加坡根据地域范围划分社区管理层次,在全国层次,人民协会(People’s Association)统一协调管理全国社区工作。在区域层次上,划分为中区、北区、西北、南区、西南区。每个区域建立社区发展理事会负责本社区工作,社区发展理事会管理范围基本是80万户居民。在社区发展理事会下面,以选区为单位设立公民咨询委员会,管理范围大约是1.5-2.5万户居民。选区内还有最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和邻里委员会,管理范围是1500-2500户居民。在新加坡社区中,还有一个特殊组织:民众联络所和民众俱乐部,它是与选区对应的社区服务设施,经费90%来源于政府。基本上,每个民众联络所和民众俱乐部服务1.5万户居民,并由一个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其具体职能是组织文化、教育、娱乐、体育以及其它大型民众参与的社会活动来促进民族的和谐,提高社会凝聚力,沟通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同时还管理财务。
2.3日本――基于地域中心的混合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日本社区管理是地域中心的管理模式,日本的地域类似我国街道的行政区域,而地域中心则类似我国街道办事处。这种地域中心体制是为了更好满足大城市对居民管理的新需要。地区中心是区政府根据人口密度和管理半径划分的一定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隶属于区政府地域中心部。除了地域中心外,还有一个与之平行的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群众自治组织,即住区协议会,它由居民自愿参加,建立在原来町片基础上。住区协议会主要任务是对区政府的中长期计划进行讨论,把居民意见反馈给区政府,对区域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提供对策,它是居民参与地域管理的有效途径,是一个非政府自治组织。由此可见,日本大城市是基于地区中心的混合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2.4上海、杭州、天津――基于社区居委会的党政主导社区管理模式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时间还比较短,社区管理模式还处在不断深入探索中,上海、天津、杭州等不同城市结合自身特点设计社区管理体系。
上海市把加强社区建设作为上海实施新世纪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区建设与改革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结合,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明确提出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努力构建四大系统,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
杭州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先进城市,分为市――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四级,市和区设有社区建设委员会,指导协调社区建设工作并为社区提供有效的服务,街道办事处设有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负责社区建设的督促和落实工作,社区委员会负责社区具体管理和服务工作。它以原有居民区和居委会为基础,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基本要求,全市五个中心城区划分272个社区,每个社区一般规模1500-2000户,平均1760户。
天津市实行“分类式”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以区级行政区域为单位,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把城市社区分为完全物业管理型社区、部分物业管理型社区、非物业管理型社区三类,确定管理主体,明确社区职责,实施分类管理。
总结这几个城市管理模式和实践经验发现,尽管不同城市把社区管理模式不尽相同,社区空间落脚点也不同,上海是落实到街道一级,杭州是落实到居委会一级,但是由于制度背景的影响,它们都在社区管理体系中强调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都把城市社区管理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紧密融合在一起,并且随着政府职能转型,又都在从政府主导模式向共同治理模式的演变过程中。
2.5小结
综合比较国内外不同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行政等特点采用社区自治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和混合模式等不同社区管理模式,同时形成了不同城市社区管理空间体系,社区空间落脚点也不同,美国是落实到社区中心,新加坡是落实到选区,日本是落实到地域中心,而我国则落实到街道或居委会。
3中心城区城市社区空间管理体系
3.1现状及问题
某市从1988开始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到2000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它标志该市社区建设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根据文件精神,居委会改称为社区居委会,并开始大力开展“村改居”和“镇改街”工作。截至2006年底,该市中心城区共有街道35个,社区居委会272个。
通过现状调查与分析,这种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的社区空间管理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①在规划建设中,规划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也没有完全对接,在管理层级、配套标准等也没有完全统一,因此也就带来了社区建设和居住区规划“两张皮”现象。
②对“村改居”和一些原来单位管理的集中居住区,在社区管理体制上还没有完全理顺。
③建设与管理方式还是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社区活动、治安管理、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等等依赖政府的管理和干预,社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④由于住宅零星开发带来社区空间布局不均衡,社区服务设施零散,社区配套设施共享困难。
3.2新型城市社区空间管理体系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经验基础上,为了适应该市现行行政体系,满足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按照“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管理有序”的要求,确定市中心城“两级政府,两级社区”的“网格化”城市社区空间层级体系。
“两级政府”即市、区两级政府,以行政管辖区为界限,相应成立城市社区管理机构,负责社区建设的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工作。
“两级社区”即街道社区和基层社区。以一定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对每个区辖范围划分若干个街道社区,对每个街道社区划分若干基层社区。
“网格化”管理缘自计算机网格技术思想,后被国外城市管理者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引入到城市街区管理中。在这里,“网格化”的含义就是把城市社区空间作为网格对象,以基层社区为基本网格单元,以街道社区为次级管理单元,进行层级化、全覆盖式管理,如下图所示。
网格化城市社区空间体系构建图
4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契合关系
4.1与城市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契合关系
在该市城市行政管理系统中,政府分市、区两级,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居委会虽然法律上是居民自治组织,协助政府机构处理行政管理事务,办公经费也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拨款,所以,它也是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而理论上,社区是社会生活共同体,目标是实现民主自治,所以,从城市管理角度看,两者应该是同一个管理对象的不同管理主体。因此,两者的契合点就是基本单元的地域空间一致性,即每个基层社区就是一个城市行政管理基本单元,每个街道社区就是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是城市次级行政管理单元。每个基层社区设置一个社区居委会,每个街道社区设置相应的准政府性质的社区建设管理机构,协助两级政府来开展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工作。
4.2与居住区规划体系之间的契合关系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居住区规划层级体系划分着眼点是人口规模、城市各级道路以及配套设施,这些要素也是社区的基本要素,但落脚点是配套设施。因此,两个体系之间的契合点是各级配套设施完备性。
三个体系之间的契合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个体系契合关系图
【参考文献】
1、 徐一大、吴明伟.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2(4)
2、 倪集崇.美国“社区建设”的考察报告.温州论坛.2002(4)
3、 刘君德.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2(3)
4、 黄文云.社区变迁:基于城市规划的透视与策略.经济地理.2006(3)
大家下午好!
我是07社工班的学生巩鲜妮,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重点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社区照顾理论的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社区照顾理论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区照顾理论的来源、相关概念、内涵及特点。旨在增加对该理论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在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总体现状。主要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环境日趋优化。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1)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2)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较少(3)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4)社区医疗有待加强(5)政策法制不健全(6)资金缺乏且来源渠道单一。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一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社区养老的意识 2、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3、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提高服务质量4、加强社区医疗水平5、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6、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其次,本人对重庆市部分社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注意了地域代表性。最后,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社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改进与验证。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13-01
一、我国城市社区研究历程
(一)第一阶段:研究水平偏低
这个时期的社区社会环境十分薄弱,制度重建。社区的研究总体上是处于重新建立框架和起步的状况。研究方法以定量抽样调查为辅、定性调查为主。研究人员都是一些理论工作者,并非专业出身。社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意识特别薄弱,总体研究水平低下。
(二)第二阶段:研究的初步发展
该时期的社会环境是工资与企业劳动和社保制度改革全面开始,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开始感受到经济改革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压力。我国社区的研究工作慢慢进入模式化。各式各样的研究方法中,混合法占着主导地位。研究人员由基层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和做决策的人组成。队伍人员各尽职责,社区研究的社会意义大于理论意义。研究的总体水平迈进了一大步,通过研究得出的成果逐渐趋于成熟。
(三)第三阶段:社区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逐渐被重视推行,我国民政部积极探索、局部实验并在全国推行社区建设政策。社区工作的研究现状属于全方位整体的发展和基础理论的逐步深入阶段,出现了比较研究视角。研究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关于社区的基础理论研究,无论从各个方面,开发及创新都有重大突破,总体研究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困境
从总体上看来,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还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虽然从1980年以来,我国几乎在研究的横向和纵向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忽略了对它本质的分析及所能总结出来的规律做一个基本概括,所有研究方向过于独立,没有一个内涵上的融合,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系统体系;新领域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进展速度很慢;盲目的追求与外界接轨,不从自身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社区研究成果的形成。
关于社区的经济理论研究较薄弱。由于目前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社区的经济理论研究都是初级阶段。社区一直是社会学者的研究对象,社区经济也是他们研究的一个对象,事实证明,社区经济的研究对现实社区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国目前对社区经济的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并不多,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差异过大,对社区经济概念的理解还没有较统一的认识, 经济学界对社区经济的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在理论上严重滞后。
三、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的前沿问题与趋向
(一)城市社区体系的完善
以基本概念的确立为出发点,给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明确指出城市社区的研究方向,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最后形成完善的城市社区研究体系。与此同时,在平时研究中除了对对象要注意观察研究外,更应该注意从表面看到本质,从实践中提炼出基本的理论。
(二)中西方注重研究合并与融合
我国城市社区理论研究的目标,既不是西方理论的参照物,也不是检测西方理论的工具,而要结合国情,发展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城市社区理论。在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同时, 又吸收西方哲学的精髓, 吸收西方城市地理学, 特别是城市社区地理学的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部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三)多种学科加强融合
城市社区是一个新鲜丰富的研究课题,涉及很多学科领域,所以,各学科的研究人员要发挥自身的长处,通过总结归纳各个学科的优点与特点,能使城市社区研究更全面,有利于找出多种角度不同的理论观点。无数现实的例子证明,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不同学科背景学者共同参与基础上的。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天下为公,是为大同”的思想理念,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国家。而这些理念在以前经济贫穷的时代,是很难实现的。如今我们强调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是说经济与社会要平衡发展,而为了让我们的这一理想化社会越来越接近于现实,社会工作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而社区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整体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新事物的成长是困难的,会遇到许多阻力与挫折,因为它们力量微小,得不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社会工作如同一个新生婴儿一般,它的成长在最初阶段是微小的,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是,如果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一个新事物的培养发展上,它是会不断成长壮大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都是如此,它们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并最终开辟出一条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谋华.中国社会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2]张敏杰.中国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4).
[3]方明.社区研究的进展[A].陆学艺.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王颉.社区研究十年[J].社会学研究,1989,(3).
【关键词】武汉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 生存环境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184-03
一 武汉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定义及其组织结构特点
1.草根组织
草根组织特指非盈利组织中那些扎根于城乡社会的基层民众组织,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的基层组织,是一种社会团体发展类型,一般代表基层民众利益,通常和精英组织相类比而言。它由一些民间人士自发成立,并自主开展活动,有着平民化、大众化、自下而上的特点,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广泛分布于各个角落。
2.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
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扎根于社区居民活动的街头巷尾,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的体育实践,为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要发挥着最实际的作用。由于体育草根组织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体育实践,其状况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体育的真实发展水平,其存在的问题直接来源于体育实践。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是城市社区居民为达到某种共同体育需求而自发成立、自主开展活动的体育活动组织。目前中国城市社区体育草根层次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晨/晚练点、健身组织俱乐部、辅导站等。
3.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构成
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五个系统要素构成。五个系统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体育活动将无法开展,见下图。
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构成要素及关系图
4.中国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特点
第一,自发性。体育草根组织以群众为基础,核心是人,这些有着共同的体育爱好、对体育有着极大热情的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如社区、居委会,甚至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组织成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活动,活动具有随意性,成员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组织。
第二,分散性。草根属于社会的底层,而草根体育不同于单位体育和传统的社区体育,而是只要有兴趣,就能组成体育群体,组织成员具有较大的自由性。
第三,流动性。一些小范围的体育草根组织更多的偏重于传统的社区体育,大多数人会在自己的社区或者临近的社区参加体育活动。但一旦某一体育草根组织增强其凝聚力,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时,组织成员就会来自全国各地,其成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第四,广泛性。社区体育草根组织在中国社区中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参与人数和影响力也较大,几乎所有的社区都有此类组织,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变具有灵活、便利的特征。
二 武汉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草根组织活动的动机及其现状
1.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
随着武汉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次的生活需要,更注重精神层次的生活享受,健康的体魄和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更是社区居民成立与参与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最直接的原因。从调查结果来看,武汉社区居民赞同参与到社区体育能“强身健体”的占50.3%,见下表;占据了整个调查人群的大部分,说明体育锻炼的本质功能已深入人心,并认为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最主要的方式。另外,“休闲娱乐”、“减肥健美”、“人际交往”,这些体育的附加功能也广为社区居民所认同。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和动机来自发成立和参与社区体育草根组织,不仅整体提高了武汉市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水平,而且还促进了武汉社区体育的繁荣发展。
2.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现状
第一,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社会群体情况。通过对武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生活社区常青花园和南湖花园的调查发现:在参与社区草根体育组织活动的人群中,离退休老人占总人数的72.8%,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绝大多数,为83%,年龄在40岁以下的只占8.7%,从中可以看出中青年参与到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人数很少;在参与人群性别比例上,女性居民明显多于男性居民。
第二,武汉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场地情况。调查显示:武汉社区居民在体育活动的时间上大多选择在早上,其次是傍晚。体育活动地点大多选择在小区空地、公园、广场、公共体育场所、街道旁空地较大的地方。由此看出,居民主要以免费、自由的场地作为活动场所,而且就近选择体育活动场地。
3.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体育活动项目类型
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选择何种体育活动项目受地方习俗、个人兴趣、经济发展状况、个人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在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呈多样化趋势发展,基本以传统休闲,韵律表现和一些隔网对抗的竞技体育项目(如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为主。选择韵律表现类为体育活动项目的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数量在逐年递增。公园、大型休闲广场、街边随处可见参与民族舞蹈、交谊舞锻炼的人群;武昌的南湖宝安花园成立了小区网球协会,自主经营、自行管理,在武汉市尚属首例。在取得成功之后,小区又成立了乒乓球协会,极大地调动了小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武汉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三 制约武汉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生存的环境因素分析
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是由于社区居民自身的体育需求而自发成立起来的,是社区居民自身的健身、休闲、社交等需要将有共同目的社区居民联合起来而成立的。它完全由组织内成员自行管理,自主决策组织内的一切事物,这就决定了组织内成员必须靠自力更生,互相帮助,才能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但也不意味着可以不通过与外界环境的能量交换而独立生存,它的组织内部各要素的更新与持续发展都要靠外界的支持。
1.对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管理的困惑
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也处于一个强大的政府行政体系的管理范围之内,尽管这个体系在理论上可以为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给予支持,但是在实践中却难以实现。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两者在运行方式上截然不同,行政体系借着国家赋予的权力,使用行政命令或手段来实现其目的,管理方式带有强制色彩。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内部成员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组织内决策的制定通过各个成员共同商量,民主决定,组织内权威的树立基于组织内成员的共识。
2.活动经费和活动场地的不足制约了社会草根体育组织的发展壮大
武汉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组织要依靠一定的经费来源才能生存和保持正常运转,而经费问题自始至终都是影响武汉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生存的一大难题。
武汉市用于社区体育的场地和设施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是比较充裕的,但是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能在这些场地和设施开展组织活动的机会和效率并不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由于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地方的一些正规体育场所和设施并没有对社区体育草根组织开放,或者因使用他们的场地和设施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而导致一些草根组织减少或无法开展活动。
城市社区对体育活动场所的规划缺乏合理性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近50万人口的武昌南湖新城,没有一个大型体育场,就连一些收费性的体育场馆数量也少之又少。
3.社区体育活动缺乏科学的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管理者多为学校退休教师、体育教练或某专项运动特别爱好者等,管理者大多为组织发起人。他们一方面拥有专业的体育技能与热情,但另一方面,缺乏管理经验、精力不够等因素往往使得组织处于一种散漫无序的状态。
在体育指导员方面,目前武汉市有体育社区指导员约两万人。这个数目与目前武汉社区体育指导员需求相差甚远。有学者调查,就全国平均来说,每个社区平均每300人有一个体育指导人指导,而武汉市各社区每个体育指导员大约需要指导1000人,显然武汉市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需求量巨大。武汉在体育人才方面的优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更加强烈,参与体育健身的队伍不断强大,但如何将这些有体育锻炼需求的人群组织起来,规范管理,科学锻炼,社会体育草根组织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武汉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生存环境的调查与分析可看出:武汉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其所处的生存环境中还有很多不利于组织发展的因素存在。因此,如何健全体制、优化管理、合理规划体育健身场地、增加社会投资等成为目前武汉社区体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建议
第一,加快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创建规范有序的行政管理环境。
第二,推进体育资源的整合服务。实现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单位体育之间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是解决武汉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体育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
第三,积极创建多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形成政府适当补贴、增加体育彩票公益金对社区体育的投入、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自身努力,主动寻找经费来源方式与市场机制的契合点,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经费自给。
第四,加快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让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得到科学的指导,提高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崔丽丽、王炜、苏连勇等.中国体育社团研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
[2]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D].北京体育大学,2004
[3]崔丽丽、叶加宝、苏连勇.全国性体育社团现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
[4]叶国雄、刘远祥.我国体育社团研究述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
[5]赵巍、闫洪刚、王立源.群众性体育社团组织的现状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9)
[关键词] 城市社区;老年人志愿者;激励机制;困境及对策
[DOI] 10.13939/ki.zgsc.2015.08.
1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概述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9.7%。[1]预计205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健康状况佳的老年人占41.3%, 中等的占41.4%, 70岁以下身体健康且具备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占70%以上, 依赖性老人仅占1%。[2]在老年福利需求日益增加而服务供不应求的现状下,城市社区中的老年资源却不受重视。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一部分,老年人志愿者又是其中更细小的分支,他们参与走访、调解等志愿活动,并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限定了激励的客体是城市社区老年人志愿者,手段是政府、社会、公众、志愿者组织等相关群体对其一系列激励制度设计等。
2 相关激励理论及要求[3]
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三者各有侧重,特征鲜明,可为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对策提供指向性参考。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是围绕如何激发动机因素和满足需要来开展的。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动机从产生到采取实际行动的心理过程。综合型激励理论认为,激励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包含组织成员的努力程度、工作绩效、奖酬、满足感四个主要变量。
内容型激励理论启示我们,针对志愿者不同的动机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方法。过程型激励理论告诉我们应协调好各群体间的激励利益关系,注重他们的博弈关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志愿者的公平感,通过内在激励的方法调动其积极性。综合型激励理论启示我们,有效激励老年人志愿者就要不断增强其角色认同,挖掘其潜能,增加其内心满意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夕阳红的余热,再次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3 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
3.1 激励意识淡薄
受传统人事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对于激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淡薄,束缚了低龄老人展示夕阳红的魅力,弱化了他们继续实现社会价值的能力。总体来说,退休老人对物质欲望呈边际效率递减的趋势, 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富有和社会的认同感,这是激励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很好的切入点,不会掺杂较多的功利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此外,相比其他在职的社会群体,老年人拥有更专业更扎实的知识、更熟练的技能、更充裕的时间、更独到全面的见解、更宽阔的胸怀等优势,能够大大降低在服务过程中发生冲突的概率。所以,应让退休老年人主动、自愿参与志愿服务, 实现退休前后生活的对接,弥补社会组织系统发展中志愿者服务中的不足。
3.2 激励制度的缺陷
第一,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机制。现有的城市社区志愿组织未能较好地综合考虑老年人志愿者退休前的岗位特点、专长优势和知识水平等方面,针对大致情况甚至想当然地制定“一刀切”的培训计划,导致培训制度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二,奖励制度落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奖励形式不过种种,主要是表扬、表彰等精神层面的鼓励,缺乏有效的物质奖励,如提供适当奖金和补贴等。自愿服务不代表无偿,虽然老年人志愿者有积蓄或者养老保险,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靠老年人自己无偿出资,有的人可以出资但因各种原因无法身体力行,有的愿意出力但资金有限。现有的奖励方式没有针对老年人志愿者需求的差异来采取灵活的奖励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久而久之可能降低其长期参与服务的期望与热情。
第三,政府主导,缺乏民主管理的氛围。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志愿组织非个人所有,而是由多人参与的组织,形成的基础是志愿者共同的价值观。受“自上而下”管理观念的束缚,我国城市社区志愿组织仍采取“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导致老年人志愿者服务组织的独立性与自治性较低,实质上变成了准政府组织,这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初衷相背离。[4]其实,注重精神追求的老年人更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与周围人沟通,缓解内心的空虚而不是被居委会强制安排任务,缺乏自主性的命令式管理只会压制他们的积极性,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长期的束缚会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一旦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就很难再以旁观者的姿态抽离。
3.3 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一,专门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法制建设缺失
1999年,广东省率先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随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等十几个省市相继颁布了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但青年志愿者不能完全等同于社区志愿者,更不能代表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志愿者,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有其服务的重点领域及组织运用的特殊性,忽视这些特殊性容易造成志愿服务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序性。[5]
第二,对老年人参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缺乏
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历史较短,加上老人年志愿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被全面了解,产生许多误解和偏见,质疑他们的参与目的,舆论压力使老年人不愿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4 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常规化、规范化发展。
4.1 宏观方面
4.1.1 走出传统的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现代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价值理念
现有的志愿服务组织大都有一个通病,即青年志愿者没有固定的时间,无法经常处在城市社区中参与服务,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积极性充沛而行动力不足,相比之下老年人机动的活动时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提供走访、调解等志愿服务方面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4.1.2 健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
首先,健全培训制度,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的要求,应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力求符合老年人志愿者的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工作经历、经验和培训意愿的差异性,削减对其熟悉领域的培训,更加注重合格志愿者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丰富组织的奖励制度。应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鼓励已相对多样化,物质奖励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少量的经济补偿,提供一定的物质成本费、交通补贴费、餐饮补贴费和通信补贴费等;二是实物性奖励,发放一定的服装、食品饮料、荣誉证书等;三是无形的物质形式,运用志愿服务的时间储蓄制度、等时储蓄制度和道德银行形式,保障其未来受到同等待遇,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效果。[6]
再次,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一健全参与机制,二注重工作自主性并适当授权。[7]让老年人志愿者有被信任和成就感的感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4.1.3 优化社区志愿服务激励的外部环境
第一,加快立法进程。首先应加快全国性志愿服务法律建设工作,确保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在社会上获取足够的地位和权威,保障此类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其次,制定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的法规。
第二,营造宽松积极的志愿服务氛围。为此,应发挥政府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离退休等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从事社区志愿服务,扩大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引导退休低龄老人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4.2微观方面――建立并完善自我激励机制[8]
首先,坚持自我激励。克服外界偏见的干扰,坚定为大众服务的信念,这是提高志愿者自身认知、保持志愿人才服务热情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要求。
其次,加强自我学习。城市社区志愿老年人志愿者要保持主动学习、自主成长的精神追求,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努力学习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知识,主动参加有关的教育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自身的持续性成长。
5 结语
本文主要着眼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章概述了相关激励理论及要求,指出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包括激励意识淡薄、激励制度不健全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宏观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涉及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健全相关的激励制度、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激励环境;微观方面主要指老年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从学习知识和技能到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试。建立健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和谐社区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EB/OL].(2014-1-21).http:///index.jsp.
[2]杨珂,刘典文.老年人参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问题探微[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83-85.
[3]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54-56.
[4]谭建光.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与激励[J].北大学术期刊,2005(12).
[5]袁明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6]陈茗, 林志婉. 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03(4).
[7]王思斌.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0(9).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 服务质量水平测量 评价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63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 目的
2005年的全运会,2013年的亚洲青年运动会,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了我省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相继颁布实施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体育公共服务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2014年8月,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举办,审时度势地加快江苏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评估其服务质量,探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1.2 意义
(1)改善民生状况,推动江苏省群众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2)提高服务水平,夯实江苏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服务基础;(3)促进全民健身,响应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副省级市1个(南京)、地级市3个(苏州、盐城、徐州)、县级市6个(沛县、东海、涟水、江都、通州、江阴)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社区的部分居民作为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阅读国内外有关书籍的基础上,大量查阅相关学术论文、文件和新闻报道,并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访谈法。采用访谈法可以直接的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能够较好的反映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质量的认识及态度。
(3)实地考察法。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现状,对有关社区的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对社区开展现状做出全面客观的了解。
(4)逻辑分析法。本研究对调查收集的问卷、实地考察及访谈收集的有关数据,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分类与比较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探讨与逻辑分析。
3 测量
3.1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的实H执行力较低
2013年12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示范区合作协议以来,体育总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江苏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在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江苏把贯彻实施部省合作协议作为全省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列入省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印发《职责任务分工方案》。但是在实践中江苏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制化建设程度却较低,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力仍然较弱,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程度并不高。
根据社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制定如表1:
通过表1可以发现,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并不高,认为“非常满意”仅有8.7%,“较为满意”占有32.5%;然而认为“一般”和“不满意”却分别占到了48.9%和10.2%。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导致居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低。
表1 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意程度统计表(N=600)
表2 社区体育服务经费主要来源(N=12)
通过表2可以看出,目前所调查的六所城市社区体育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和社区部门自筹;仅有少量社区体育经费还来自开发商、企事业单位捐赠或是居民缴费;并且可以看出所有社区体育都要依靠政府拨款,这就对政府部门的要求较高,若政府部门不能处理好社区体育经费的问题,将直接决定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开展的状况。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江苏省体育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优秀远动员训练基地以及大型比赛场馆的建设,即在竞技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较多,而用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经费较少。这种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必然导致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质量较低等。
3.2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执行速度和效率较低
所谓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执行速度是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在向公众提供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时,其服务行为是否及时、快速,主要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完成的速度。所谓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执行效率是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在向公众提供各项体育服务的过程中能否使得公众各项体育需求得到高效的满足。调查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存在地区差异,仅有少数城市(如南京、苏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速度和效率良好,基本能够有效地满足公众的各类体育需求。但调查的其他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执行速度及效率较低,如沛县、江阴、涟水等县级城市,其体育公共服务的速度较慢,未能有效地解决公众的各类体育需求。
3. 3 未能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缺乏健身指导的力度
随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体育社团在我国体育改革进程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状况将成为影响体育改革走向的因素之一。江苏先后将体育社团发展纳入建设体育强省、体育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和公共体育服务指标体系。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近几年来各种体育社团数量不断增加,体育社团的种类也不断的增加,甚至出现了各种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也不断地壮大,并且指导员的培训和考核体系更加完善。
通过表3发现:存在较大一部分居民从未参加过体育社团活动,甚至对周边的体育社团不太了解,其比例达到28.2%;而部分社团居民即使参加了体育社团活动,但是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频率却较低,其中很少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人数比例高达40.2%;仅有少部分居民经常或总是参加社团体育活动。这些充分说明社区居民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
表3 社区居民参加社团活动频数统计表(N=600)
社区体育的三大支柱包括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政策法规和体育指导员。其中社区体育指导员作为社区体育的核心,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4 2015年城市社区健身指导员对社区指导次数统计表(N=12)
通过表4发现,社区体育指导员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指导次数相对较少,全年指导次数超过6次仅占有16.7%;指导次数多集中在2-5次之间,其比例达到75%;并且仍有8.3%的社区每年健身指导的次数仅有一次。这些说明了社区健身指导员对社区健身活动的指导力度太弱,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体育文化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4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的种类、举办频率及参与度较低
所调查的江苏省十所城市社区已基本建立起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但供给程度并不高。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是社区体育相关管理部门为社区居民举办地各种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它不仅能够增强社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增加居民的体育知识,为居民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表5 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种类统计表(N=600)
通过表5发现,所调查的十所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以太极拳、广场舞等项目为主,其比例分别达到39.3%和48.2%,这些体育项目均属于非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并且动作节奏缓慢,具有较强的保健性。因此,多抵欣夏耆嘶嵫翊死嘣硕项目。而青少年喜欢的运动项目所占人数比例却较少,因受到场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制约了该类项目的发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部门应考虑增加场地器材建设,丰富青少年体育活动项目,增加青少年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来增加参与社区体育的人群,满足多种人群的需要,使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4 评价
(1)通过理论的梳理,采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各个因素,评价公共体育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将有利于促进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对公共体育服务属性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有效性。
(2)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重要性评价体现的是居民对各类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程度,从整体上来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科学锻炼的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体(下转第142页)(上接第132页)育服务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易得”的层面上,而且对服务质量、锻炼环境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从满意度调查整体结果来看,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公共体育服务在各方面与居民的期望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差均大于重要性评价,居民在重要性评价方面有较强的一致性,而满意度评价差别较大,政府还未能充分挖掘公共体育设施的价值来满足不同居民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
(4)结合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及县域的特点,提出继续保持高满意度―高重要性项目的良好运转;避免高满意度―低重要性项目的资源低利用率;转移对低满意度―低重要性项目的资源分配;加强对低满意度―高重要性项目的投入和关注等策略。
参考文献
[1] 秦勇,张秋.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v.33;No.19603:86-89,85.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社区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社区隔离现象日益明显。若任凭社区隔离发展,将给社会带来危害。文章分析了城市社区隔离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该现象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并探索缓解城市社区隔离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社会阶层;社区隔离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住房贫富分区现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逐渐朝着社区隔离的趋势发展。
一、城市社区隔离产生的原因
城市社区隔离是中国城市转型和社会阶层分异的宏观背景,以及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社区的阶层化发展。自从住房开始商品化、市场化改革,福利分房和公有住房低租金政策被取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市住宅供应体系逐步建立。城市范围内形成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域,不同收入阶层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住房。住房向商品型的转变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住房的价值内涵,例如建筑质量、住房区位等,这些因素与社会领域的阶层分化相辅相成,促使了城市中社区隔离现象的产生。
(二)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是城市社区隔离的内在动因。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原有的各个社会阶层面临着分化、聚合及重新定位,以职业等级结构为基础的社会分层结构逐步建立。社会阶层分化向职业分化的趋向,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原来的群体化社区发生分化、解体、重组,职业收入水平相当的社会阶层逐渐往与自己社会地位相符的社区聚集,从而形成不同社区的成员在社会阶层上越来越接近和同质化的情形。
(三)城市社区隔离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目前,我国住房消费市场趋向细分化。供应商为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提供了类型多样的住房,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资本富有者为满足自我对身份、安全、名誉等方面的需要,试图寻找隔离的、安静的、安全的场所,花园别墅区和中高档公寓区成为他们的优先选择。低收入阶层受收入的约束,用于住房消费的支出相对低,在住宅区位选择时,只能选择适合于自己购买能力的区位,如城市的郊区或环境质量较差的区位,或者降低居住面积,或者被社会上中层遗弃在劣等社区中。
二、对城市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城市社区隔离可能会产生一些正面效应,但是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影响。
(一)城市空间碎片化。越来越多的封闭社区对城市空间进行了重构,改变了城市的交通习惯和交通格局。封闭社区为保持社区内交通的安静和居住环境的舒适,社区内的道路限制处来人员和车辆进入。这造成社区内私有道路与城市公共道路系统分离。非社区内的居民不能穿越社区只能绕道而行,增加了整个城市道路网络的纹理,降低了城市道路网络的通达性。
(二)城市空间分配不公。封闭社区作为私人利益排挤公共空间的产物,它的蔓延加剧了城市空间私有化现象。封闭社区一般都占地面积较大,采取严格封闭式管理,社区内人行道等公共设施排斥非社区住户的使用,原本属于城市居民共有的公共空间变成了少数阶层的“私家花园”。而低收入阶层居民聚居的社区则拥挤狭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也较落后。这种空间的反差会使低收入阶层产生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会诱发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和心理危机,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情绪和失范行为取向。
(三)城市社会两极分化。居住空间上的隔离将社会交往限制在社区范围内,导致各阶层间联系减弱,无形中拉大了不同群体间的社会距离。而且为了确保社区同质性,社区住宅往往以价格、身份或符号等手段无形中拒绝异质人群的入住,加强了社区居民的排外性,增加了人们交往的难度。这种社区排外性迫使低收入阶层居民不断聚集,阻隔了低收入阶层向上提升的机会,从而进一步积累贫困,导致贫困循环。
三、缓解城市社区隔离的措施
(一)加强社区文化和社区归属感建设,防止中上社会阶层从社区中流失。中上社会阶层为保持其亚文化的独立性而迁出,是其排斥社区的主要原因。目前城市贫富分区刚刚形成,分区内社会成员共同阶层意识不强、社区文化还未定型,社区中的各种亚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互构的过程。通过加强城市地域性社区文化建设,尽早形成地域的社区文化,防止主流阶层文化取代社区文化,延缓主流阶层文化对社区文化的渗透,从而达到延缓社区隔离的进程与速度的目标。
(二)加强下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与建设。中上阶层占据城市中的中心地段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且具有环境资源优势的城郊地段;而低收入阶层则只能处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较差的地段。居住上的隔离导致不同的群体享受着不同水平的公共服务。低收入群体仅仅因为收入而无法与高收入群体平等地享有完善的公共设施资源。因此政府应加大公共投入,改善和提高地区性公共设施配置的水平及公共交通状况,特别是下层社区的设施水平,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提升社区生活空间质量水平;通过改变城市空间的不平等模式,减小社会不平等性。
(三)构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的空间结构使空间特征多样化,避免商业服务设施过度地集中于某一区域,还可以使社区服务设施均等化。对社区居民来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可以有更大的概率在邻里层面结合起来,下层社区的居民有更大的可能获取更多的异质性资源。同时, 政府可以根据各组团的不同特点, 科学合理地安排一些混合用地,使科、贸、工、教相互毗邻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同背景的居民相互对话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胡咏嘉,宋伟轩.空间重构语境下的城市空间属地型碎片化倾向[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
关键词:边疆地区;城市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74-03
“边疆地区”特指我国陆地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并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自身特点的地区,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代表。随着我国与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完成国界固化(包括确定了的国界和对未确定的国界承认它们尚未确定并维持其在国界确定以前的现状),边疆治理正转化为一个国内问题,其重心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边疆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建设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探寻边疆城市社区建设的独特内涵,定能为的中国化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
一、和谐思想视域下,城市社区的本质功能
(一)社区的定义与功能
尽管中外理论界对“社区”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但仍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存在,如:地域、共同关系和社会互动[1],本研究将其理解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群组成的、具有相关利益和内在互动关系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其重要构成要素包括地域、人员、组织结构以及社区心理。马克思在其“社会和谐”思想中清楚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的各种关系是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基础”[2]。
和谐社区产生的各种“关系”不会制约、限制人的发展,而是为人提供“自由、全面”的发展空间。因此,和谐社区最本质的功能包括:(1)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社区以各种活动,推动成员间相互交往,并为成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经济政治生活提供平台;(2)社会控制功能,社区为了自身的稳定和发展,必然对社区成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制定“公约”、“守则”来对个人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规范;(3)社会服务功能,在了解社区成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组织调配社区内部资源、承接社会政府支持,解决社区成员的困难与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高尚和谐社区关系,增强了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社区整合力。
(二)社区功能的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赖于社会关系系统中各要素的协调配合,在社区这一系统中,围绕着“人”的社会化促进、控制及服务三项子功能,是一体、协调、共生的,只有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社区的功能。
1.社区必然是在提供一定的利民生产经营活动、文体娱乐、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才能凝聚人心,并以此整合社区的人力、物力,争取社会资源支持,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社区的服务功能,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2.人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与其他个体、组织发生关系,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利用活动本身及舆论宣传,引导社区成员学会分享权利、义务,逐步内化社会道德、民主与法制的规范和要求,逐渐由家庭中的人、向社会中的人去成熟和迈进。社区的社会化促进功能,既是其他功能实现的结果体现,也是重要前提。
3.有组织的活动能够开展起来,正是一个社区开始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这需要个体间展开合作与互动、建立相互信任、接受管理和限制,以达成一个共同的目的。这是社区控制功能的基本体现,也是社区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社区一切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而社区建设的内涵,就在于高水平的社区活动的组织与推广。
二、和谐思想视域下,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内涵
高水平的社区活动,首在目标的选择;其次在形式和内容的选择;最后在于实施和推广。从活动开展依赖的条件看,首在人员的培训,活动组织者自身社区建设理念的形成与把握程度,对于活动目标的选择及实现至关重要;其次在资源的保障,包括政府政策与法规以及智力、物力的支持;最后也依赖于社会人员素质的基本构成和不断提高。
有研究将其表述为“社区建设的内容”,如:社区党建工作、社区经济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等,本研究以“活动”二字表述“社区建设的内涵”。(1)从实施的主体看,必然由政府与社区中的代表组成,其具有配合、协作的特征,需要共同参与,而“活动”更能适当表现其特征;(2)从“建设”的层次定位看,无论是创意、实施还是其影响力,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展开,肯定与社区自身的文化品位、生活习惯、利益需求紧密相关,个性化更加鲜明,可操作性也更强,“活动”更符合这一定位。因此,参考已经研究的结论,社区活动一般包括:
(一)城市社区自治活动
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组织。这就明确表述了社区的自治活动包括管理活动——调解纠纷、维护治安等;教育活动——宣传法律法规、青少年教育等;服务性活动——优抚救济、公共卫生、向政府及派出机关反映居民意见等。
(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
此文所指城市社区文化是指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人造景观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就包括:社交沟通活动、文艺表演活动、社区模范评选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