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数据技术总结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管理;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国内的各个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都在努力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因为管理会计不但能像财务会计一样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而且能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分析管理和预测。实现对企业投资的风险预测。
一、财务会计所面临的问题
1.财务会计核算队伍占据大量的成本
一个企业要想持续运转就得使公司在经营时获得一定的利益,这就要求财务会计相关部门要精准地把握财政支出经费这方面的一个度。可是虽然绝大部分企业的会计财政运算都是电算化,但是这些电算化一般都运用在月结或年结等大段时间内的财政计算。而平日里的财政核算,一般就会让财务会计进行计算。这样就会特别消耗财务会计人员的时间,使他们在工作上几乎就是在不听的做数据的核算,其他的更重要的财务事务就根本就没时间去做,有一点大材小用之感。所以在从事这方面行业的人员一般都不建议大学生从事这个表面上感觉很好的会计专业,这也导致现在会计专业的高精尖的人才的减少。由于“大材小用”致使财务核算的队伍消耗了大量企业的成本。一是因为财务会计人员的工资和在数据核算过程中消耗的费用;二是在数据核算过程存在的隐患导致企业的财政损失,就是财务会计人员在数据核对的时候不够专业、不够认真负责,而造成的核算失误、数据计算错误。
2.财务会计过分注重事后而轻视事前、事中
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分注重在财务管理的事后的分析总结处理上。虽然事后善于总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能够让人不断进步。但是像财务部门那样只是过分注重事后的总结,而不在事前进行预测分析规划,就会使公司损失大笔资金。因为一个良好的事前的预测就可以使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在设计方面达到一个更好的程度,为后期的整改节约成本。古人云:凡事过程重于结果。我们的不断进步也是从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如今财务部门的做法不仅造成了新产品的设计不走心,根本没有一个好的开头而且不注重过程、过分依赖后期的整改总结,也使后期的总结变得更加形式化,本末倒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样一循环发展下去非常不利于企业的经营,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业内口碑都会下降,企业的发展前景也会“乌云一片”。
3.财务会计人员重视报告轻视分析决策
财务会计人员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写事后报告,而不是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分析决策方面上。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受到各方面挑战,在财务方面铺天盖地的数据信息更使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之中财务部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信息,来使企业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而现在的财务会计更多地注重于形式――重视报告忽视分析,这样就会使数据信息仅仅局限于后期总结,失去了信息本身的价值,所以财务会计必须要改变这个现状。但是要想完全改变现在的局面就要求在企业招收更多的高精尖的会计技术人才,尤其是在信息分析、决策方面的人才或者进行管理。
4.财务会计与业务会计难以实现一致
财务部门是一个企业中相对比较重要的部门,与各个部门都有一定的联系,可是财务会计和业务会计在上数据上却无法保持完全一致。财务会计与业务会计的工作人员为了符合上级的要求,更多地注重于形式,而忽视了自身的潜力,很少参与企业的预算、分析和决策。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主体不同
从名称中我们就能看出其中主w是不同的。财务会计主要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核对计算,一企业为主体:管理会计是对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同时也会数据信息进行核,算整个企业为主体。所以说管理会计要比财务会计约束性小。
2.基本职能不同
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企业提供信息,并拥有固定的方法流程来为企业服务能。管理会计是一个在企业会计财务方面中占管理地位的部门。它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单单像财务会计一样只是对数据进行核算,也会对数据信息进行预测、分析、规划以及决策,控制着企业的导向。管理会计不像财务会计那样注重结果,管理会计更多是关注过程。
3.信息特征不同
财务会计过分注重事后,这就导致财政会计所有的信息几乎都是过去的。而管理会计所运用的信息时间状态非常丰富,同时信息的载体形式也不限。财政会计的信息载体则一般是中规中矩的财政报表。
4.思维方式不同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思维方式不同。比如说财务会计更多地停留在对过去的信息的总结。而管理会计则是更关注于“未来”――着重于预测。又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从对比中来进行总结。财务会计主要是与发生过的事进行对比,来获得结论,进行总结。管理会计是要先定好目标,再将实际情况与目标进行对比总结,让企业在下次出新品时能获得更好的业绩与经济效益。而且财务会计只是对数据信息核算的成本;管理会计则会考虑更多,管理会计不仅要考虑数据核算的基本成本,还要对可能获得的机会进行评估预测,看看是否能有机会赢得更大利益。所以由此看来它们之间的思维方式很是不同,要及时进行转换。
5.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更综合,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注重细节
财务会计由于职能的原因更适合为企业提供综合性强一点的信息;而管理会计根据职能方面要进行预测分析,所以给企业公司提供的信息会更加详细具体。
6.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特点是准确,管理会计则主要具有相关性
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职能不同。财务会计要求信息核算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而管理会计则更多在进行预测分析决策,要求对整个信息进行控制管理,所以管理会计人员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财务会计更准确的信息还是管理会计更具有相关性的信息是一个较大的难题。
三、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路径分析
1.科学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划分
通过第二小节我们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深刻区分,大家一定就会觉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着明显的界限,其实不是这样的。相反地,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会计下面的一个分支,导致区分的不易。因为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在某些工作上有着管理会计的影子;而在有些情况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有时也会进行核算,这时候用到的核算方法一般与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大体相同。所以造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界限模糊。而这样模糊的界限是十分不利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方面进行转型的。因为管理会计的侧重点是管理控制而不是对大数据进行精细核算,这样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界限不清,就会造成管理会计职能扩大,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工作效率下降,无法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优势进行分析决策。同时财务会计也不单单要进行数据的核算和报告总结,还要进行为管理会计部门的服务,为他们提供准确有利的信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要相互支持、友好共进。
2.财务会计人员转型路径始于共享服务
如今,许多企业都致力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共享服务。当前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依然主要还在忙碌于冗杂的数据核算和总结报告上,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也凸现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经验不足。所以转型的进行是非常急迫的。财务部门要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更多地从数据、报表、总结报告中脱离出来,进行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并提交给管理会计部门,使这些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共享服务,将信息Y源共享。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之路。
3.积极对管理会计人才进行收编成队
面对财务会计的转型巨大背景之下,企业更应该加强对专业性会计的招收。因为没有高精尖的会计人员,要谈何转型。所以在招进新的会计人员时,一定要对其多方面进行考察。品质要好,诚信有责任,而且要有经验。并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
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是必须进行的,也是对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起到重要作用的一大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http:///kuaijishiwu/cwglni12195335.shtml
[2]会计网.《这就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关键词:缺失数据;统计分析;要点
缺失数据违反严格的原则,即:测定所有的结果而不论其是否遵守方案;按照分配的进行分析而不论实际接受的如何。全分析集一般需要填补未记录的数据的值。实际上,即使是符合方案集可能也需要使用某些填补的值。
一、缺失数据的弥补方法
方差分析的数据一般是按计划安排试验得到的,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由于意外的原因而使试验计划没有完整的完成,实验数据与计划相比缺失一个或两个,补做试验又不可能,进行方差分析必须有完整的数据才能计算,但我们不能因为缺失一两个数据而使其他大部分数据白白浪费,这就需要给出缺失数据的估计值,用估计值代替弥补成完整的数据以便计算。
二、缺失值对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的影响
如果简单地从分析中排除有缺失结果的所有患者来处理缺失值,则以下问题会影响试验结果的解释。
1.把握度和变异
样本量和结果变异影响临床试验的把握度。样本量越大则把握度越大,并且变异越小。由于数据不完整而减少可用于分析的有效可能会导致统计学把握度降低,缺失值的数量越大则把握度降低越明显。此外,数据不完整者有极端值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这些数据不完整者的缺失会导致变异被低估,因此人为地使统计结果的可信区间变窄。
2.偏倚
偏倚是由缺失数据所导致的最重要的担心。虽然统计学把握度的降低主要与缺失值的数量相关,但估计治疗作用时偏倚的风险取决于缺失、治疗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多数情况下,很难或不可能阐明缺失值和未观察的结果变量之间是否完全无相关性。因此最好是采用保守的方法,把缺失值当作偏倚的一个潜在来源。
填补缺失数据的另TO简单的方法是以其他来源的推导值替代未观察到的测定值。可能的来源包括同一受试者和基线特征相似的其他受试者的信息、根据经验建立的模型预测的值、历史数据等。
大多数方法通过估计中心值而忽略其不确定性,因而有使标准误减小的偏倚风险。某些根据最大似然法并有多次填补方法的技术可以避免这种风险。由于最大似然法有多次填补的方法,因此被建议用于填补缺失值。根据最大似然法的策略通过一种反复的程序(例如预期最大化算法)拟合模型。多次填补方法得出多个原始数据集的副本,通过随机生成的值取代缺失值,并作为完整的数据集对它们进行分析。
有些统计学方法对存在缺失数据不敏感。固定效应模型被建议用于各种情况,例如不同时间反复测定结果以及测定时间被看作随机变量时;这些模型可以估计总结每例效果的斜率。当结果测量是至事件的时间时,可以使用生存率模型,该模型考虑的是审定的观察值。但这些方法假定缺失结果之间没有相关性,而一般不能做出这种假设。
三、一般建议
遗憾的是,目前没有被普遍接受用于处理缺失数据的方法。尽管如此,在处理缺失数据时有一些原则应当予以考虑。
1.避免缺失数据
由于存在缺失值会带来许多大的困难,随着缺失值的数量增多,这些困难进一步加大。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未观察到的结果,这极为重要。预测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缺失值的数量可能会有用。有关可以接受的缺失值的最大数量没有具体的规定。
处理缺失值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在研究方案的统计部事先指定选定的方法非常重要。这一部分还应当详细描述选用的方法,说明所用方法是最佳方法的依据。而且,强烈建议估计预见的和数量可以接受的缺失数据:首先因为这对样本量的计算有影响,其次因为随着缺失值的数量增加,填补方法的可靠性更加不确定。总结报告必须记录与预期的缺失值数量的各种偏差,并讨论事先指定的分析是否仍有说服力。
确保选用的方法是一种保守的方法,并且并非有利于研究的工作假设(有意的或无意的),这非常重要。
由于某些困难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在统计学分析计划中或在试验结束后设设置分析数据时,可能需要对处理缺失值的策略进行修改。应当记录与事先指定的计划相关的偏差及修订部分,并提供依据。此外,必须清楚地说明这些偏差和修订决定和执行的时间点与数据揭示时间的关系。
2.缺失数据的分析
注意是否有提示不同治疗组之间缺失值的出现比例和时间有差异,这可能有用。还应当进行分析,以明确缺失数据是否在各种相关因素中不平衡以及有缺失数据和无缺失数据的基线特征是否不同。
3.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显示缺失数据不同处理方法对研究结果影响的一套分析――将有助于为选择所用的具体方法提供依据。这些灵敏度分析可作为主要分析的补充。
设计的每一种灵敏度分析应当评价对所做出的填补数据的具体假设的结果有何影响。灵敏度分析应当在方案和/或统计学分析计划中事先计划和描述,如果有什么更改,都应当在研究报告中记录并说明理由。
参考文献:
[1]赵书祥 邢尚杰 周星宇:关于抽样调查中“缺失数据”问题的讨论及处理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严洁:项目无回答的成因与降低其水平的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关键词:大语文观;一体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0-02
1.语文学习不再是单一语文课上按教学大纲计划完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语文学习而是把语文知识学习、运用与学习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通识、礼仪修养、德育、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人文知识结合,进行"大语文"教学实践。现在许多职业院校看中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意识的缩短或者取消语文课的教学,造成学生语文运用的短板,出现有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连起码的条据都不会写的状况。最早提出"大语文观"理论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主张语文教与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多与实践生活挂钩,教会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改变了以前教学跟着现成的教学大纲教材走,局限于思想教育、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技巧字词句章的处理的教学,学生没兴趣状况。借鉴这一"大语文"教学观,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文字基础,只是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实际,结合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学习中,运用"大语文观"进行语文教学实践。例如,可用一课时讲解应用文写作知识,一课时结合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案例学做文案处理,鼓励学生 "越界",以工作任务带动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促使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又例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的市场调研,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把学生带入市场,以课题分组,指导他们进行调查,讨论,用所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市场调研,细分市场划分,教学生做"有米之炊",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出原因,掌握写作方法,完成文案处理,最后形成市场调查报告。把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融入"一体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改变以往注重课堂教学,按教学大纲具体目标要求老师讲解,学生照着做,到今天"目标"在师生探讨下,学生独立做,然后老师检查评估,纠正偏误,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这种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又如本人在应用文《计划》、《总结》写作教学时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上讲解的方法,而是结合企业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进行教学,打破课堂界限,采用"一体化"方式教学:老师首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进行实施方案策划,学做工作计划,填写实施计划工作单,老师指导采取步骤的正确性,学做"计划",学生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这些完成以后再做项目总结报告,老师主持,完成《总结》写作。尤其是应用文技改论文的写作教学,既涉及论文写作知识也涉及专业知识。教学时把论文写作知识揉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操作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文,完成教学任务。
2.把"大语文教育"观中的"两翼"语文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融入礼仪修养、国学教育中,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如阅读训练,朗读表演、戏剧知识、国学教育等可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去。如指导学生排演礼仪修养情景剧《三顾茅庐》,在戏剧表演中既要掌握古文知识,人物形象的塑造,提高语文素养,又把礼仪修养融入行为中。搞活语文基本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排练情景剧的形式中,理解作品,饰演不同角色,学会表达,学会运用语文知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通过互联网扩大语文学习途径
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达,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信息,大数据,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如应用文《新闻》、《简报》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新鲜话题,开展讨论写作,这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实践。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因随着问题的一一解决,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总之,"大语文"观下的语文学习,克服了课时少,枯燥无趣的弊端,真正做到语文学习,活学活用,在学中运用,在运用中学。这种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对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对新时期高素质创新性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主要研究饮食与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作用机制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1]。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学科间知识点相互交叉多,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着重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食品卫生安全监测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2]。我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精炼教学内容和转变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基础上,采用基于问题的PBL教学法、基于案例的CBL教学法、基于团队的TBL教学法和基于自主研究的RBL教学法混合授课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L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而完整的基础知识
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材的知识系统化、专业化,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线。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营养学基础、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公共营养、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和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基础知识[3]。
我们通过对本学科的理论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制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大纲,采用LBL讲授法使学生形成一个大体的思维框架。对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分析讲解,既能保证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能准确、快速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
2CBL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以问题为基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具体案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先用LBL法系统讲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知识,再采用CBL法对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我们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食物中毒以及食品安全等章节严格筛选典型案例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讲解“食品添加剂”时基本步骤如下:(1)布置案例: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先给出影响广泛的苏丹红、塑化剂、三聚氰胺等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例,学生在课下分组了解相关内容,做好准备。(2)讨论案例:课堂上各组学生汇报各自了解到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使用要求、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卫生管理方法,小组间围绕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3)点评案例:教师对案例相关知识、发生机制、食品添加剂带入原则等进行深层次阐述并进行总结。(4)案例报告:课后要求每组交一份总结报告。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学生围绕案例思考、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创新能力[4]。
3PBL教学模式从细节到整体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思维
问题驱动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也称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病例为先导、教师为向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5]。通过CBL和LBL授课方法可以让学生牢靠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PBL教学则可以对特定问题进行学习。在“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单元中采用PBL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置课堂提问,以“营养与糖尿病”为例,教学目标是掌握糖尿病的膳食营养防治原则,通过引入糖尿病病例,设置以下问题:按照糖尿病的病因诊断标准,该患者属于何型糖尿病,是哪种危险因素引发的?引导他们在饮食方面开展比较深入的阐述。该病人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在生活方式和饮食上如何进行控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问题并重点讲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4TBL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协作意识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学生通过相互协作的团队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形成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TBL是在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不自主思考、习惯于依赖教师和教材问题[6]。在食物中毒、食谱编制案例分析等教学中,通过TBL教学,极大地增加了学员的参与度,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使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显著提高。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典型案例使用TBL教学法:(1)课前准备:教师的提前1周指导学生预习亚硝酸盐中毒、砷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相关内容,告知教学目标和学习要点。6~8人为一组,围绕引起中毒的原因、流行病学特点及中毒症状自行分配资料查阅、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任务,小组成员讨论得出认可的答案,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2)课堂讨论:每组推选1人汇报小组学习讨论的结果,再进行组间讨论,通过团队协作达到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预防措施等最佳的讨论结果。(3)总结引导:教师对各组发言进行点评,围绕本章节的重点和疑难进行进行启发和引导,提出改进要求并做最后总结。
5RBL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和创新性学习
研究型教学模式(Research-BasedLearning,RBL),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科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引导学生利用和整合大数据环境下各种不同教学资源,主动发现、分析直至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包括提出问题—搜索资源—解决问题—交流总结4个步骤[7]。提出食品新技术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学生通过翻阅图书、查阅文献、收集网络资源等方法,选取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统计学分析等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进行整理归纳并完成研究报告。教师对研究报告分析点评,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建议,指导学生有效利用资源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减少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8]。
〔关键词〕地方高校管理会计实际应用
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随后陆续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指引。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地方高校作为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单位,应更加深入地构建适应学校战略发展的管理会计体系。
一、管理会计概述
(一)概述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会计分支,其作用主要是满足单位内部经营和管理的需要。高校管理会计是高校为实现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战略目标,通过应用一系列专门的工具和方法,对所收集的财务资料和业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综合分析,并出具内部报告,在学校的内部控制和治理方面参与服务及发挥作用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标是通过管理会计的运用,参与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工作的侧重点主要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
(二)管理会计应用方法
从基本指引中可以看出,管理会计应用的主要方面有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每个应用方面又包括多种工具方法。战略管理中有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预算管理中有滚动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等;成本管理中有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营运管理中有本量利分析、边际分析等;投融资管理中有资本成本分析、贴现现金流法等;绩效管理中有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法等;风险管理中有单位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矩阵模型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管理会计在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地方高校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管理特点和实践需要选择适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二、地方高校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一)预算管理
地方高校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中,预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部分。预算编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多见的是零基预算的方法。同时,为适应中期财政规划,地方高校采取项目库的管理模式。
1.零基预算。即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不按以前年度的预算项目和数据为依据,以实际年度支出需求和财力为基础,逐项审议各预算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各项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年度预算。预算多采用“二上二下”的模式,必要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多上多下”的模式。明确学校党委常委会是预算最高决策机构,校长办公会是预算执行的决策机构,财经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预算管理的评审机构,按照支出事项业务明确归口部门,校内二级单位是预算编报和执行的责任部门,监审部门是预算的监督部门,财务部门是预算管理的组织协调部门。
2.项目库管理。校内预算全面实行项目库管理,细化项目分类,实行结构预算。入库项目应按照规范性、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原则满足支出用途符合部门职责范围,资金测算科学合理,绩效目标可量化评估的条件,科学合理预测项目的支出预算,避免预算重复安排。项目按照业务审核、项目立项、预算安排的顺序,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按轻重缓急程度排序后纳入项目库,由学校按照财力酌情统筹安排。对于当年度预算未安排的项目,按轻重缓急、入库时间综合考虑在以后年度进行安排。
(二)绩效管理
地方高校预算建立“预算立项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闭环链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新增项目应进行事前预算绩效评估,与项目立项入库审批同步完成。从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预算的合理性,预期绩效的可实现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对支出预算编制,要根据目标任务书设定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绩效目标应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益。绩效评价指标应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采用定性表达,但应具有可衡量性。绩效考评根据业务部门的目标任务书、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结合各部门年终总结报告,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各部门是否按照预算批复执行,形成评价结果。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项目,学校给予奖励;对绩效评价结果差的项目,学校将在下年度预算编制时削减或取消有关预算。
(三)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1.预算系统。利用预算管理系统,采取网上办理模式对校内预算进行管理。收入支出预算按“二上二下”模式进行管理流程设置,在预算申报、下达批复、支出结构预算、支出预算调整等方面利用网络和管理软件实现便捷的管理需求;对预算项目库进行管理,从项目申报、审批、入库出库流程进行系统设置和使用;对项目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目标指标申报、批复、监督和绩效指标自评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
2.财务系统。利用财务管理系统,将预算与核算相结合进行管理。其中支出预算,财务管理系统中设置好支出结构控制模型、对于财务系统中已有的项目导入预算系统进行预算申报等系列操作;对于预算新增项目立项,以及项目预算下达、预算调整等预算管理系统的业务,实现预算系统与财务系统互通互联,能够一键导入财务系统;财务系统在支出项目核算时,将结构预算的支出范围与额度控制模型、项目支出科目控制、网上报销模板设置相统一,利用系统控制确保支出与预算相符。
三、提高地方高校管理会计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地方高校应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文化环境,包括在全校范围内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培养管理会计应用意识、全员参与和支持管理会计的应用等;财务部门应多角度、多手段对管理会计应用进行宣传,细化落实适应学校特点的管理会计应用方法。
(二)建立健全学校一体化基础信息资源库,加快业财融合
地方高校应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学校一体化基础信息资源库,统一学校职工、部门、学生等信息编码,将人事信息、学生信息、资产信息、采购信息、合同信息、财务项目执行信息纳入学校基础信息资源库,通过系统权限设置,将修改、审批、查询、使用分配至相关部门和人员。同时,促进业务系统和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有机融合,为单位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词:CRP系统;定岗实习;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17-2
1 定岗实习工作过程管理的要求
定岗实习是我院中德双元制本土化“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之一,定岗实习的主体是学校的在籍学生,学校必然肩负着管理的责任。而在双元制背景下,学校学生同时又是承担企业岗位实际工作职责的学徒,定岗实习时期是学生从“学校人”向“企业人”过渡的关键时期,相应的,企业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管理。因此,定岗实习管理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产教融合管理、工学结合教学的管理交汇点,必须要求高职院校对管理主体不断研究拓展,对管理方法锐意创新改革,对管理能力始终要求提升。
定岗实习过程管理涉及的项目总结归纳如下:定岗实习是中德双元制本土化“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培养环节,同时也涉及到企业的岗位工作和实际生产,其过程管理的内容同时囊括学校教学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的内涵。
1.1 政策规定的管理
指从政府主管部门层面到学院和实习企业层面针对定岗实习进行的相应政策研究和制订,包括为高职定岗实习明确发展方向,谋划发展道路,创造发展条件,营造发展氛围,明确定岗实习重要性、明确定岗实习管理组织机构设定及相应职责、明确管理内容与管理程序及管理目标等等。目的是强调定岗实习对于中德双元制本土化“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引导和鼓励学院全体教师和企业专业积极研究和组织定岗实习,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接收定岗实习学生和参与定岗实习管理,引导和鼓励行业、社会机构等积极关注和指导定岗实习,保证定岗实习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明确管理责任,提升管理水平。
1.2 定岗实习资源的管理
定岗实习的资源包括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两方面,更广泛的可以包含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包括对行业企业提供的定岗实习岗位、定岗实习的企业指导教师、定岗实习需求的企业全真实际生产工作环境、企业提供的定岗实习学生薪资等等的管理。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等不断调整和优化。
1.3 定岗实习的教学管理
定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包括学校导师的教学管理和企业导师的生产实训管理。包括定岗实习时间、内容、体系、岗位职责、具体生产工作任务的设计,定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实习日志、周记、总结报告的要求设定,定岗实习教师评价和岗位考核评价等成绩评定的构成设计,实习待遇的预期等等。目的是对定岗实习的教学过程进行整体化的设计,统一要求,融合学校和企业文化,达到教学和岗位生产要求和目标。
1.4 安全生产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
指定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和安全生产教育的管理,包括心理辅导、安全生产的相关常识和规则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购买实习意外保险、业余活动组织等等。目的是保证学生定岗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防止意外事情况导致的学生的身心伤害。
2 CRP系统在定岗实习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推进定岗实习工作,推动校企融合和工学结合的互动活跃性,我院针对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国内中德合作的几所重点示范院校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调研,并结合相关企业的需求,基于CRP系统开发了符合中德双元制本土化“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定岗实习管理平台,加强了学校对学生定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和企业与学校的交流,还开阔了与企业进一步合作的思路。此平台将用户分为四种类型进行登录,分别为教务处、教学单位、定岗实习指导教师(分校内和校外)和实习学生。其主要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新闻通知
学生在定岗实习企业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学校的情况,了解就业的动向,以及学校对学生各阶段的要求。此系统对如最新的就业信息,学生毕业前补考时间,学生集体返校时间等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告,学生可以登录到系统中查看这些信息,掌握学校相关的要求。此系统一站式的集成了学生需要了解的各方面信息,方便了定岗实习学生对必要信息的获取。
2.2 定岗实习企业信息管理
学生在企业定岗实习期间,需要将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填报。学生将实习企业(包括更换企业后的企业)的名称、规模、营业范围、企业性质、企业指导老师等信息通过定岗实习系统提交给学校,学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定岗实习岗位信息的分析,包括企业的性质、岗位冷热度、实习的地区地域性等。此系统的积累为校企合作和学生的自我分析评价提供良好的基础。
2.3 学生和实习指导教师的互动交流
学生在定岗实习期间,在工作上和学习上,心理上和思想上,都会有问题需要辅导,此系统不仅有必须完成的学生实习日记周记和教师评价反馈环节,还可以提供学生与指导教师随时进行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上学生可以对专业知识,学校相关规定、人际关系、劳动待遇、心理疑问等提问,指导老师通过网络进行回答,同时,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定期检查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更好的管理学生各方面的行为。通过此系统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在定岗实习期间的交流明显增多,通过实习日记和教师反馈,学校层面也可以更加有效的监控学生定岗实习状态。
2.4 学生定岗实习成绩管理系统
学生完成定岗实结,教师(包含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产工作表现情况进行评定成绩,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成绩。
2.5 定岗实习信息综合查询和统计
系统中包含学生所有信息的查询,支持高级查询和模糊查询模式。这样,各部门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同时统计出定岗实习单位地域的分布情况,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不同需求的分布情况;定岗实习不仅对学生有要求,并且对教师也有要求。教师对学生管理和指导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定岗实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系统能够统计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情况,以及是否定期批阅了学生的实习小结等信息。经实践,此系统能有效提升定岗实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效率。
3 综述
我院基于CRP系统开发的定岗实习管理系统在定岗实习过程管理中全面应用,经实践能够满足中德双元制本土化“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定岗实习的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和“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新常态。定岗实习过程管理的信息化迫在眉睫,基于CRP系统的定岗实习管理系统有助于高职院校定岗实习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在关键环节助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全面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黄国峰.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现代商贸工业,2010(03):292-293.
[2] 栾晨.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224.
[3] 杨毅.浅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7):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