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最后的姿势课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最后的姿势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最后的姿势课文

第1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地,静悄悄的,万籁俱寂,静得令人害怕,静得令人窒息,静得令人毛骨悚然。

河边的老树,枝叶已经烂了,在不停叹息。小河在冬日里显得格外寒瘦,哭泣着不知流向何方。在一片片枯树林里,鸟儿忙着搬家,野兽跟着逃亡。

忽然,天上得好几片乌云聚在一起,顿时电闪雷鸣。一道雷劈下来,劈到树枝上,树伴随着火焰瞬间消失了。雷电劈到地上,顿时,地上出现了一个大裂缝,裂缝向左右分散,顷刻间,地震了,无数的小动物被地壳吸进去了。雨,在不停得下着,不久,地上便满是洪水,洪水把森林,树木,房屋,花草,巨山全部冲倒了。地球上到处都是哭泣的声音。地球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在几小时后即将灭亡,地球即将从这个茫茫宇宙中消失,化为灰烬。而造成这一切后果的人,却是人类。

多少年了,地球一直在养育着人类,无私的为人类提供空间,资源。而人类呢?却不知感恩图报,放肆地破坏。瞧!!这里本是一片绿色的绿洲,而现在呢?经过人们的不断砍伐,已经成了荒漠,这里已经成了沙尘暴的安居地,风沙的游乐园。这里已经千疮百孔。这里本是一条河流,可是后来人们移居到这儿了,建起了造纸厂,染料场。将废物全部往小河里倒,小河里的颜色一天比一天黑,水的质量一天比一天差,几个星期后,这条河里的鱼都死光了,没死的也搬家了,小河生病了,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终于还是倒下了,小河消失了。天空本是蓝蓝的,可是废工厂却把它熏得比乌云还黑,往日的白云一去不复访了,只有乌云在天边漫步。天空再也不想往日那样万里碧空。人们不自量力,还为了土地而发生战争,你拿导弹炸我,我拿原子弹轰你。这翻天覆地的折磨,可让地球怎么受得了呀?!地球它在,它在哭泣,它很悲伤。它养育人类几万年了,每一年都付出很大的压力,它忍受着人类的折磨,苟延残喘养了人类几万年,可人类呢?他们不但没意识到保护地球,还变本加厉了。地球实在是忍受不住了,它现在生不如死,它真后悔当初养育了人类。地球终于决定了,他要和人类一起灭亡,与人类同归于尽。

人啊!醒醒吧!只有一个地球,它生我们,养我们,为什么我们不但不保护地球,还不断伤害它呢?!地球他有能力生我们,养我们。也有能力毁灭我们,如果我们欺负它,到头来,倒霉的是自己呀!大家同是地球人,为什么要毁灭我们共同的家呢?!不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在照片上认识,什么是蓝天,什么是大地,什么是鸟儿。

第2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新教学理念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的关键在于教师有效地激发与引导。我在执教苏教版第十一册《6.最后的姿势》一课时就遇到了学生质疑教材内容真实性的课堂意外生成案例。

二、案例描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后的姿势》是根据在此次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无私大爱。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在应对学生对文本真实性的质疑时进行了有效的引导。

……

师:地震摧毁汶川东汽中学只用了短短的几秒钟。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读一读课文第8~10自然段,那是怎样的情景?

生:“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师:这一句话和课文中的哪一句话相照应?

生: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师:至死都保持着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谭老师像爱自己的小女儿一样爱着他的学生。

生:可以看出谭老师非常热爱教育事业。

生:谭老师处处在想着别人而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这样的行为更突出了谭老师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的优秀品质。此时获救的学生会说什么?

生:谭老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师:获救的学生还告诉记者:谭老师身上的血一滴滴地落在身下学生的脸上,几个学生吓得哭起来:“谭老师,你是不是受伤了啊?”谭老师硬撑着说:“我没事,放心吧!我鼓励你们一定要坚持,我当然就更得坚持了!记住我的话,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啊!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放弃。”

后来才明白,谭老师其实是拼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给他们打气。他怕自己真实的状况会吓着学生,让学生增添恐惧,就一直硬撑着,每隔一段时间,便虚弱地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生:老师,我课前预习上网查阅资料时网上说谭千秋的事例是假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起来。其实对课文的真实性我在备课时也关注到了,课文中的天气描写以及谭老师所教的课程内容确实是有违真实的。看着几近混乱的课堂,我提高了声音)

师:同学们,其实这篇课文当中有些地方确实是有违真实的(同学们一听全都静了下来)。

师:地震当天的天气并不是阴沉沉的,谭老师当时教的也不是《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但是,同学们都知道,文学作品有时为了追求文学效果是会做一些艺术加工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看看谁最能理解作者的心声。

(生沉默了一阵)

生:老师,我感觉作者这样写虽然与当天的天气不一致,但是并不影响内容的真实,相反更让我们读起来感觉心里很压抑,我认为这样写比写当天的天气晴朗效果要好得多。

生:我认为作者写谭老师当时是教《人生的价值》这一课是有作者自己的想法的,其实谭老师教什么无所谓,关键是他的行为给我们所有的人上了一堂真实的人生的价值课。

师:是呀,同学们的回答让我很佩服,你们不仅认识了一位品质高尚的谭老师,而且你们更走进了本文作者的心灵,这就是作者的意图所在呀!谭千秋老师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可以说感动了全中国,人们纷纷伸出援手,支援灾区,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谭老师与其说是一位英雄倒不如说是一面旗帜,因为有了谭老师形象的存在,激励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更让全世界都惊叹中国人的团结。

(我再次请这位质疑的学生起来表达一下此时的想法)

生:其实,谭老师有没有救人网上也没说清楚,但是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谭老师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事件的真假再去讨论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中国需要这样的英雄,如果有灾难我也要做这样的英雄(鼓掌)

……

三、教学反思

第3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近日,我们学习了《最后的姿势》一课,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名叫谭千秋的老师,为了救护同学们的生命,自己不幸遇难的故事。随着赵老师的讲解,我仿佛又回到了5月12日,仿佛来到了四川绵阳,仿佛来到了谭老师的教室里……忽然,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打乱了课堂上的宁静,不好了,地震来了!地震来了,谭老师没有惊慌,而是拼命大声的喊道:“同学们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飞快的向外跑着,一个又一个出来了,还有四个,谭老师不顾一切的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把同学护在了课桌底下。同学获救了,老师却永远的去了天堂。

谭老师走了,讲台上没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里没有了幽默的声音。可是,谭老师没有死,他曾经的身影,他生动的课堂,他最后的姿势,永远永远在我们的心中。谭老师没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同学身上延续,“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谭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爱和责任是师德灵魂,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它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里。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车,刚坐下,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我让位给她坐,她看看我沉重的书包,笑着摇了摇头。我赶紧说:“我就到了,一会下。”老奶奶坐下说:“谢谢你了!”我不好意思的说:“不用谢”过了一站又一站,老奶奶疑惑的看着我,我赶紧躲到后面去了,免得老奶奶心不安。

这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它体现了作为一名小学生的爱与责任。谭老师在天堂用他那睿智的目光看着我们呢!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第4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救了4位学生,牺牲自我。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他的一生涌现出他的身影。5月12日,谭老师正在上课,突然地震来了,同学冲出教室,教学楼倒塌的一瞬间,谭老师讲将剩下的4位同学护住,4位学生活了下来,他却死了。

我对文中的1句话深有感触:“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句话照应了课文题目,从中看出在生死有关的时刻,谭老师以舍己救人的形象,赞美了他伟大而崇高的精神。主人公谭老师是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热爱学生、恪尽职守、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小小的人民教师 英勇的付出,他的大无畏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他的一生将会更加精彩.

第5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可以从培养创造动机,质疑问难,鼓励发现问题;扩散思维,培养想象能力等方面去展开。创造性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扩散性思维训练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扩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呢?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可利用的信息,依托课文找到创造性思维与想象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一、抓住训练点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加深理解课文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以现实为基础,又脱离现实跨越时空的思维,它是结合以往的知识,形成新的形象,把头脑中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性思维顺利开展。通过想象,学生可以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这个 空间想到另一个空间。

如在教完李绅的《悯农》后,进行想象练习。从诗中,我们看到了农民伯伯夏天锄草松土的辛苦,那么春天的播种,秋天的收割呢?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启发想象:春天,农民伯伯忙着……秋天,农民伯伯又忙着……就是这些一年忙到头的农民伯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我们送来了必不可少的粮食,我们吃的米饭、面条、馒头、面包、蛋糕等都离不开他们默默的耕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通过想象练习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人民。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教材进行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想象与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这种训练使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仅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锻炼,而且对文章的内容也理解得更透彻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深理解课文的内容很多。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续说:“第二次乌鸦又叼了一块肉站在树枝上,狐狸看见了会怎么做,乌鸦又会怎么做呢……”让学生懂得不能光听别人的花言巧语;学完《蚂蚁和蝈蝈》想象说话:第二年的夏天很快又到了,蚂蚁又在搬粮食了,几只蝈蝈看到了……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个道理。

二、抓住训练点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体会人物的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材中可训练的篇章设计问题,让学生设想出相当多的可能性以供判断选择来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如:教学《司马光》时,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后,提问:“要救出小朋友,除了砸缸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异想天开。学生经过积极思考,想出许多办法,如可以打110报警;可以拿根竹竿让孩子拉住爬上来;可以把缸推倒;可以用大吊车把孩子吊上来等等。然后把这些方法与“司马光砸缸”的方法进行比较得出:这些方法有的在当时不切实际,有的会延误时间等,比较的结果是:司马光的方法既快捷又简便,是当时的最好方法,司马光具有聪明、勇敢的品质。这样既能体会人物的品质,又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如教学《最后的姿势》时可提问:地震来临时,如果谭老师选择躲到桌子底下,结果会怎样?如果和其他学生一起离开,结果会怎样?而谭老师却选择了张开双臂,用身体护住学生,由此引导学生体会谭老师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学生的那种无私大爱,感受谭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深刻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三、抓住训练点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变通的思维

第6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关键词:

“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不可轻视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更不例外。现在到外面听课,都有一个共同现象,课堂教学要么是充足的“互动”,深挖文章的隐藏意,折射意,剖析语句的内涵和深刻,要么语文老师将自己变成一位熟练的电脑操作工和高级裁缝,却很少听到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如果我们再细心观察一下坐在身旁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动笔片段中,会有很多的错别字,如果我们再细心听一下,就会发现学生的发言缺少逻辑,甚至不少的发言还存在明显的语病现象。这些现象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一个警钟、一个质疑,我们是拔苗助长,缘木求鱼,还是随波逐流,心存浮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字的形音义我们要去学习、鉴别、理解和记忆,这个流程我们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还要足够的重视起来,写出来认一认、辨一辨、读一读、记一记。病句的类型和修改我们不应该淡忘,我们要经常在课堂教学中“捕捉”病句,在课外阅读和作文批改中发现病句,带着学生一起加以分析和修改,这对我们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我在最近的一次试卷命题中就出过两道病句修改题,考察下来的结果非常糟糕,我还在四年级期末试卷中出过一道关于“激烈”和“热烈”的造句题,同样如此,批下来的得分率也非常低。还有其他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真心地研究一下,你真的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匮乏得很,这给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确实带来很大困难,很多的思考。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的前提,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仰慕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但我们更加钦佩的是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字一句析义的渊博。

文本阅读的返朴归真真正落实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便是很好地为阅读教学服务。如果说基础知识是躯干,那阅读便是流动的血液,蓬勃出充满激情的活力。我曾记得有这么一句话: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的确富有哲理。我想我们通过阅读,我们学会思考,学会自我提升;通过阅读,我们明辨是非,识别美丑,感悟人生,陶冶自己的情操;通过阅读,我们让语文充满深度和广度,让语文激起生活的层层浪花,真正体现语文这门学科的价值。重视阅读,语文之需。但同时我认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张扬学生个性和文本教学归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外面去听课,许多课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是否与文本一致,只要与众不同,就给予表扬,结果让学生以为只要绞尽脑汁想出不同的答案就会得到教师的表扬。记得多年前曾听过一节公开课上,教师上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的回答里竟然有小女孩很幸福的说法,这完全违背了文本,且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要及时引导:小女孩在大雪天还光着头赤着脚身,上只穿了一件破衣服,披着条旧围巾,在街上卖火柴,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问:你们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呢?稍一点拨,学生就知道小女孩非常可怜,这样可怜的小女孩,需要我们伸出友谊之手去帮助她。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张扬他们的个性,是我们应该鼓励的,但这鼓励不能脱离歪析文本的意思。学校一位新教师在上《狐狸和乌鸦》一文,请同学们谈谈对狐狸的看法。一名学生说:“狐狸太狡猾了。”教师微笑着予以了肯定。另一名同学说:“狐狸很聪明,它想尽办法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教师大为赞赏,说:“你很会动脑筋,理解非常独特,很好!”说完,该老师还带领全班同学以有节奏的掌声给予鼓励。看起来教师一节课上得热热闹闹,但这种个性的回答,我不赞成,因为这已脱离了文本。本文中狐狸用自己的花言巧语的欺骗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致使乌鸦上当受骗,切身利益受到损害,难道这种害人利己的行为也是聪明吗?同样我在无锡参加华东地区课堂大赛时上《月光启蒙》这课时,讨论母亲搂着我唱动听的歌谣,很多同学说母亲爱我,我让学生联系实际,闭上眼睛,放母亲的歌谣,让学生想像此时正在母亲的怀抱,学生立刻感受到了温暖、快乐与无比的幸福,这样的阅读,孩子真正是领悟了。有同学还即兴吟出了小诗:母爱是什么,母爱就是那一首首动听的歌谣,母爱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母爱就是那柔柔的月光。我们在重视阅读教时,正确处理张扬学生个性和文本归位的关系,让文本阅读归位,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课堂提问的智慧运用必不可少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1912年,美国一些研究者认为智慧是一种能力,主要是:抽象思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适应生命新情境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取教训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和美国研究者给智慧解释的核心都是能力。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能力的生成。课堂预设性的提问是为了课堂教学、文本解读、学生学习而服务,但这远远不够,我觉得提问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学生能力的生成性。通过训练,让学生能生成学习语文、解决语文的能力。我们现在的语文提问好像还停留在教什么,严格说,这样的提问是浅层次的,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学生能获得些什么,有些什么收获。因此我觉得应该更多的还是设计一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问题,并通过对话来解读文本、深化文本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我在教《爱之链》时,设计了一道题目“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他是怎么修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大都是:体会到了乔依很认真的修车,只顾帮助老妇人。我觉得这个回答只是停留在表层上,并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学生并没有生成什么,于是我又追问:“难道乔依只想到修车吗?”学生再读文章,在读悟中真正体会乔依对老妇人的关爱。果然,在作业中,学生的回答就到位了,我们作业追求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同样,《第一次抱母亲》中我问“我抱起母亲,才发现母亲那么轻,我很难受,为什么?”,很多学生也只是浅层次的回答: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当我把问题改为“我抱起了母亲,为什么母亲的眼中溢满泪水? ”,学生生成出“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才能让儿子感到难受与愧疚”的内容,进而理解母爱。所以,语文老师在课堂提问设计方面一定多设计一些能够生成学生阅读能力的题目,能生成学习智慧的题目,从而达到真正的收获。

平等对话的真诚交流有利沟通

    每个学生都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独特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如何才能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亲近他们,给他们留下永久的记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对话。这是一个新课标下的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意识和态度。学会对话,我们才会被我们的学生记得,而记得的原因可能就是与学生的一次真诚的交流,可能就是对某个问题一个独特的见解,我们也因此就成了一个有声音的语文老师。我们反对假对话的形式和做法,应该让对话成为每一天教学工作的需要。学生今天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学习上遇到了什么障碍、生活上有了什么疙瘩……,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关注和对话的内容。我比较喜欢在作业中与学生对话,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直接对话的尴尬。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学会反思”中学会倾吐。在学生的日记中无意间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要是一个人总是自信不起来该怎么办呢?”原来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外地生的日记,在接触的这一段时间中,我清晰的记得,她从来上课不回答问题,课下也不见她与其他同学一起游戏。从其他学生中了解到,她是从来不和同学门玩的,也不和同学说话,甚至有学生认为她连笑也不会!而且她的成绩也非常的不好。思索再三,我在她日记后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给你一项特殊的作业,,请你把你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总结出来,写成一张小纸条,明天早上交给我,好吗?”

第二天,果然在我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张纸条,只写着“热爱劳动守纪律”,看完这几个字,我的新底里泛起一种酸楚的感觉:可怜的孩子,你活得好沉重呀!在一阵长时间的思索之后,我重新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一份“优点录”,除了她自己总结的以外,我还添了这么几条,“善良、温柔、乐于助人、坦诚、虚心、渴望成才、言行一致、细致、、有爱心”等十几条。并且在其他同学中,经过一番了解后我写下了认为最重要的一条:“还有一双非常美丽的大眼睛”。

在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日记中,我特意先拿了她的日记看了起来。“老师,我真的有那么好吗?”她提出了她的疑惑。我肯定了她,她终于在我面前缅甸的笑了。类似这样的对话,有很多,在对话中明白了爱心、责任、乐观……德兰修女常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教育就是如此,语文更应如此。

     一个语文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考试用的语文知识,但却要给学生留下长久的记忆和品位,就离不开对话。

拓展延伸的语文课堂最为理想

第7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一、着眼培养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无形的动力,所以要提高学生朗读水平,首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所在。当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之后,他们总是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朗读,读出的文章就会有真情实感,韵味十足,阅读水平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对于朗读兴趣的培养,要从低年级的学生抓起。低年级学生进入学校时间比较短,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对于朗读也是如此,因此低年级正是激发他们朗读兴趣的最佳时机。低年级学生对于朗读最大的兴趣集中在一些短小押韵的儿歌上,所以教材中选取了很多琅琅上口的诗歌,甚至识字词语的组合,读起来也是声韵和谐。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熟读成诵。因为这些内容学生容易掌握,所以容易从中获得成就感。再辅以朗读比赛,通过挑战同伴,挑战自我的方式,让学生从朗读中得到动力,体验到朗读的乐趣。

二、研究提升朗读水平

1、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亲近文本

语言,本身就具备音乐美。在语文课上,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不用“言传”,也不用“说教”,让学生自然地感受语言带来的美感体验。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而要达成以上目标,最基础的还是要让学生先感受。感受到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热爱之情,而这种感情是最真实,最朴素,也是最持久的。学生自己找到这种感觉,远胜于老师口干舌燥地去告诉学生“我们要这样,我们应该那样……”。感受的方法就是“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文字之间畅游。或行走于名山大川之间,或徜徉于广袤原野之上;或沉醉于春花秋月,或流转于亭台楼阁;或因喜悦而欢呼,或因感动而落泪……人世间的山光物影,众生百态,让他们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获得感性认识,在读中将知识和能力悄然融合。

2、给学生必需的朗读指导,研读文本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逐步按四个层次进行:一是读好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根据标点符号的不同,从节拍上加以指导,同时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教学生学会断句。二是从重音、语气、语调上进行指导。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到根据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运用抑扬顿挫的技巧,解决好语调的高低、轻重、快慢的问题。可以边指导、边示范,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三是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做记号,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情感朗读。要求学生做到:口到、手到、心到、眼到,指导学生用不同符号画出重点词句、疑难问题等。遇到难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四是抓重点语段。重点语落在课文中居于特殊的地位,它们可能是词语点明关键,可能是句子含义深刻,对领会文章主旨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意蕴。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图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给学生创设朗读情境,演绎文本

“情动于衷而辞发于外”,作品是作者思想的结晶。那么,怎样创设情境呢?方法不一而足,因文而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利用录音,音乐,可视可感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更多的直观刺激,再现场景;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到既定的情景之中……总之,教者要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努力创设相应的情境,带着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到文章中去,使学生的朗读不是无目的的“傻读”,不是无意义的“滥读”,而是有情有意的“品读”。让学生的朗读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三、坚持养成朗读习惯

首先,要培养朗读卫生习惯。我们常常提到用眼卫生,其实朗读也有卫生的问题。比如,我们朗读时的姿势、拿书姿势、站立姿势、眼睛离书的距离、朗读时身体姿势等等都是朗读卫生的范畴。朗读卫生看似小事,实际上却是我们该重视的一项大事。

其次,从有声无声的角度谈,和朗读相对应的就是默读。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一边朗读一边思考。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浅层次的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其次是深层次的思考,就是作者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能够解决这两个层次的问题,那么我们“朗读为了理解”这一个目的就达到了。

再有,朗读是表达的一种形式,所以,另外一个习惯就是要具有“为作者代言”的意识。朗读,就是学生借助作者的文字,将这种无声的书上语言,转变为听者所接受的有声语言。那么在第二个“思考”的习惯之上获得理解,这种理解就是一种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正确理解,只有建立在正确理解之上的朗读,才不会曲解作者的意思,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代言人”。

最后,朗读者是一种媒介,听者才是最后的落点。朗读者最终要将作者的意识传递给听者,朗读者也要站在听者的角度进行朗读,音量的控制、语速的掌控、声音的清晰都是作为一个朗读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朗读训练中要让学生具备这样的意识,才能够谈得上朗读技巧的运用。

第8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熟悉的小学经典篇目入手:

一、选用经典篇目,缩短距离

这种叙事类文体学生并不陌生,第一节课一开始,我就引领学生一起回顾。如六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的姿势》《爱之链》《船长》等,六下:《半截蜡烛》《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夜晚的实验》等。学生一下子觉得好亲切,既缩短了距离,又让忐忑不安的内心快速得到平静。

二、比对课标要求,明晰方向

小学课标要求:阅读叙事类文章,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敬佩、向往、同情等感受。

初中课标要求: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和情感,赏析优美精彩的语言,领会关键词、句、段的含义、作用、情感,能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对表现手法和文章主旨有自己读到的见解和感悟等。

简单比照一下,就不难看出:初中语文学生在深度、广度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和跳跃。

三、选择适当要点,把握主线

针对同学们现有的学情,我决定用三课时进行衔接教学。第一课时:梳理叙事要素,判断叙事顺序,明确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概括文章内容。第二课时: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体会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第三课时:分析体味文中关键词语重点文句;分析人物形象。

这样安排旨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迫切所需。

四、精选小学课文,提升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新初一的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充满了好奇、憧憬和向往,所以必须要呵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做到降低难度,提升兴趣。

1.在回顾记叙文六要素时,选用《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学生能迅速地找准并直观理解。

2.在讲述线索类型时,选用相关文章。以具体的事物或其特征为线索,如《夹竹桃》《枣核》;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小学课外阅读涉及到);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爱之链》《卢沟桥烽火》;以思想感情或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以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线索;《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天游峰的扫路人》。

3.在讲述“插叙”时,我播放了《三借芭蕉扇》中的两段视频:一是土地给唐僧师徒讲述火焰山成因,二是铁扇公主不肯把宝扇借给孙悟空的前因后果。当时,在“单独交流区”,不少同学贴上了小花、赞字等。由此可见,他们已经懂得了“插叙”这种叙述方式及作用。

4.在把握文章主旨技巧时,选用《最后的姿势》结尾:“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便于学生理解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揭示文章主旨。选用《夹竹桃》中“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我一向是喜欢花的”“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便于学生领悟这些句中加点的反复出现的词语,能透视文章的主旨。

5.在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时,选用《船长》中的两段文字:(1)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2)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这两段非常鲜明的对比的文字,突出强调了众人的慌乱与船长的镇定,众人的自私与船长无私的大爱情怀。

6.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时,选用《理想的风筝》中的语段:“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通过对刘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刘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以及和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无限快乐,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刘老师对教育、对生活的挚爱。

五、挑选初中经典,实战演练

一开始,引导新初一学生借助一些相对浅显的文章,强化对课堂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复习巩固叙事顺序、线索、插叙、划分层次层次、归纳层意等知识点,选用《枣核》一文,就能涵盖这些知识点。

2.复习综合分析文章主旨,选用《往事依依》一文,通过归纳层意把握文章主旨:“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3.复习“以小见大”“悬念”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时,选用《枣核》一文。朋友托我带几颗生枣核却用途蹊跷,设置悬念;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却故弄玄虚,加深悬念;朋友带我踏访后花园倾吐思乡之情,最终揭开悬念。层层设疑,巧设悬念,收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六、适当拓展阅读,综合检测

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了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能力,可以适当进行拓展阅读训练。

我选用丁立梅《小扇轻摇的时光》中的语段“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执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着,南瓜花儿在夜里静静的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盈盈而照,温柔若水。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手执蒲扇,追着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呀。”可以进行词语的表达效果、人物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等检测。

这些文质兼美的美文,轻轻地拨动着学生心中最柔软的心弦,同时为初中语文学习作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和心理暗示,让学生“一见倾心”!

第9篇:最后的姿势课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加强;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86-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里。“因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点燃情感火花。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作品凝聚着作者的浓烈感情或托物言情,或叙事表情,或借景抒情,或以理达情,或直抒感情。诸如《一株紫丁香》中浓郁的师生情,《母亲的恩情》中永恒的母子情,“大自然绿色课本“的淡雅芬芳。”“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情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爱国情感等,课文中这些感情因素只要教者准确地把握它,并给学生以点拨启迪,学生就可以认识并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从教材实际出发,准确深入地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的心灵,传递情感。教师要把这种情感泉流倾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选择好让学生容易感觉的触发点,如几个重点词语,一句话,一段文字或一个细节,一处景物,一个标点符号等让学生因事激情,知理明情,触景生情,睹物成情,见人涌情,从而心生真情,融入文本。

例如教学《爱之链》时,教师应明确这篇课文蕴含的三种情感。1.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体现无私的关爱之情。2老妇人受到爱的感染,悄然帮助女店主,渗透人间互爱之情。3女店主对乔依的关爱,似“润物细无声”般朴实无华,赞扬了人间真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有关词语、句子作为触发点,给学生以适当点拨,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品味,体味人物的情感,如“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爬进她的车底下-----”“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他的手蹭破了 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从这些句子足以体会在这个寒冷的下雪天修车非常艰难。借机教师提出疑问:乔依家境贫穷,更需要的就是钱,而乔依帮老妇人修了车却不要一分钱,这该怎么理解?在讨论交流后,学生进一步体会极度贫困的乔依不怕脏,不怕累,为老妇人修车那份真情是何等诚恳。学生被这份情愫深深牵引,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这样学生既能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又能点燃情感火花,延续爱的传递。

二、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感气氛,产生情感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说)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感气氛,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领悟课文的情感意义。

如教学《二泉映月》一课第二课时,开头设计深情地导语:同学们,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五十多年过去了,音乐家阿炳早已长眠于无锡惠山的净土之中,然而,他钟爱一生的音乐依然存在,让我们再次感受“二泉映月”那美妙的旋律吧!在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旋律中,学生深受感染,仿佛来到民国时期,看到那大雪纷飞的早晨,操着二胡,沿街卖艺的阿炳,想到那个风雪交加的黄昏,拖着沉重步伐走向破草屋的阿炳------此时,教师深情地描述阿炳的生活遭遇,坎坷的经历,会让学生热泪盈眶。仿佛乐声、心声、心心相映;泉水、泪水、水水相连。学生的情感跟随阿炳,如同音乐进入了。

有些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可以通过表演、创设情感气氛,学生既能熟悉角色和课文内容,又在展示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入境而入情,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体验。

三、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促进情感交流。

要想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教师必须付出真诚的爱。常记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我们教师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怀着一颗爱心的教师走进课堂,才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老师的微笑恰似夏日微风般清新,老师的眼神仿佛冬日阳光般温暖,师生间没有距离。此时,教师再用亲切的语言娓娓道来,用教师的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与教师交流,与作者交流,与情感交流。

如《最后的姿势》一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在课堂上,我先播放了一段5.12地震视频,让学生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接着我静静地站在讲台前,用关爱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位学生,深情地说:“在老师眼里,学生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都不希望灾难发生,但我敢保证,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就是我的榜样,我爱你们。”话刚说完,我的泪落了,学生的泪落了,爱的暖流让我们心心交融。学生受到感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交流中,去抓最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去读自己眼中谭老师的形象,去交流充满无私大爱的情感。最后,我眼含热泪对全文作了总结: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灾难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谭老师的故事让我们震撼,他“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定格,成为永恒的瞬间。

四、激发学生想象欲望,加强情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