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数学文化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文化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文化教学

第1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

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但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人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数学正是研究各种抽象的“数”与“形”的模型结构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一门学科。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观当下的数学教学,由于过于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技巧的训练等,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和气度一点点地被剥落和丧失,并逐渐成为数学教育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因此,“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成为我们数学教育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数学教育现状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素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提供学习专业技能所必须的基础知识,比如获取和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同时可以增强基本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提升个人品质等。目前数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是成型的、经过逻辑化的、封闭的数学知识体系。教育部从1995年开始就起动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热潮此起彼伏。同其他自然科学课程相比,数学课程内容的更新改革似乎特别困难。这其中除了长期形成的数学传统之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强调数学知识传播的连续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推理。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使得不少学生觉得数学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学习起来很吃力,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对学习缺乏热情,甚至讨厌数学,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数学无用”,没有必要多学。面对这样的困境,有些学校采取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期望以此来摆脱窘境。但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演算规则和变换技巧,它的实质内容是让人终身受益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如果被删减了,那又如何来体现呢?

2.数学文化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数学文化”,现在还没有具体的定义,但目前关于“数学文化”一词,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因此, 数学文化的基本内容既包括“知识性成分”和“观念性成分”,又包括超越数学自身意义的作用于社会各领域的那些因素(如解读世界等),还包括社会各领域作用于数学并且沉积在数学文化中的那些因素(如民族色彩等),其构成如下图。

3.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

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但拥有独特的数学内容,而且“拥有广泛的超越数学自身意义的因素”。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介入数学文化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的东西总是使人愿意欣赏,使人留连忘返。数学作为一门艺术,就好比画家画画一样。画家的画给人以美感,让人陶醉。同样数学家的定理、公式也以美的方式呈现给人们。数学的美贯穿于数学的各个方面,比如: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数学表达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数学以美的形式表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数学,享受数学当中领悟数学;让学生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数学史的讲解,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可以提高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能力和对数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当然,渗透数学史教育并不是单纯以历史为目的,而是为了促进数学教学,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重点。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针对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迷茫,不知数学从何而来又向何去,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的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尽力交代清楚数学知识背景、出处和数学知识产生过程,以及它们对数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应用。教师应通过告诉学生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原始创新;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去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基础课由于它在专业中的基础性位置,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思想。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情感等素质教育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其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学生实施能动的心理和智能的引导。因此,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上,不应单纯介绍数学知识。例如讲解概念时,教师应着重讲清概念形成的背景;讲微积分部分时,应突出变量的数学思想;讲概率统计部分时,应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数学规律,等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4.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数学基础课教学既要为培养具有原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人才这一目标服务,又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传播数学文化。那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呢?

(1)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单一讲解或学生自学。但是“数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所以以前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内涵美。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内容,如采用多媒体上课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视频去领略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上网查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人文知识,让学生通过自习,了解该知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

(2)教学内容中多角度地结合体现数学文化

例如概念的讲解本身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可以引用数学史中一些相关的趣事逸闻,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思维,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这样既可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又可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增加学生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

文化源于生活,又反过来影响生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在最值的应用、微分方程等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许多物理、化学、生物、日常生活等现实模型,构建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处理模型,再回到现实解决模型。如此,学生可以充分体验数学的实用性,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3)改变作业形式

中学的新课程中增加了一定数量的阅读与思考材料,开辟了“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与应用”等拓展性栏目,为有兴趣、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教师可以借鉴中学教学中的优点,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知识的交流,使课程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世界,还要拓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总之,教师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简单的“灌输”和“训练”的数学教学,而应更注重将数学文化有机地整合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通过各种的途径,形式多样地让学生在学习、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教师应以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精神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和精神,实现“以数学来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钧.关于对职校数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成才之路,2007,(34).

[1]王新民,马岷兴.新课程中“数学文化”的含义诠释.教学与管理,2006,(9).

[2]顾沛.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及其中的素质教育.理工科通讯,2006,(9).

[3]方艳溪.大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教学探究.数学通报,2009,(9).

第2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

一、数学文化的具体含义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含了数学家、数学史、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中的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我国数学文化最早在孙小礼和邓东皋等人共同编写的《数学与文化》中被提及,这本书浓缩了许多数学名家的相关理论学说,记录了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对数学文化的思考。数学不单单是一种符号或者是一种真理,其内涵包含了用数学的观点来观察周边的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语言、图表和符合的表示,进行数学的沟通。数学文化可以在具体的数学理念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中揭示内涵。数学从本质上与文学的思考方式是共通的,数学文化中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在文学思考方式中也有体现。但是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也有其本身的独特性。数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改变和融合,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种通用语言,不再受到不同国家文化、语言的束缚,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推崇和发展,数学文化利用科学的方式对人类生活中的其他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是其他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大学数学中综合了物理、计算机、电子等知识,教学课程包含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开展数学课程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对数学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之前,充分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发现数学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使大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的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大脑的潜能,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通过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人文、科学方面等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对于增强学生全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数学文化渗透的方式

1.加强数学文化教学

大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进行培养,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逐渐渗透数学文化的魅力,将数学文化具体融入教师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当加强自身对于数学文化的理解,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起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由浅入深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系统化的整合,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的技能,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技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主动问,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不断提升。

2.丰富教师教学方式

大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数学文化,学习数学知识。数学作为理科学科相对于文科学科学习起来更难也更枯燥,许多数学公式和定义比较复杂,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大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数学文化教学的优势,增加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记忆,在数学知识的教学前可以先用数学文化当作铺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的学习不再枯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例如,某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线性代数的相关图片,为学生解释了矩阵的概念、基本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逆矩阵和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举例,“A城市是所有大学学生毕业后向往的城市,而B城市则因为经济落后成为大学学生毕业后都想走出去的城市,假设B城市中每年有35%的人来到了A城市,而A城市每年仅有15%的人来到B城市,A城市的人口总共有1000万,B城市的人口有600万,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不变的情况下,5年后A城市和B城市的人口分别有多少,在很多年以后,两个城市人口的分布是否会出现稳定的一个状态?”该案例激发了学生对于线性代数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效率。

3.增加数学文化课程

各大学在数学课程设计上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数学文化课程,加强学生对于数学文化内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学习理论体系。例如,某大学在结合学生实际课程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学历史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了古代埃及数学的成就主要来源于纸草书、《九章算术》中的“阳马”指的是棱锥、射影几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非欧几何之父”的数学家是罗巴切夫斯基、最早使用“函数”术语的数学家是莱布尼茨、积分学早于微分学出现等等相关的数学历史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数学学习,详细了解了数学相关历史和发展情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使学生在大学数学课堂上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朝坚.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2]陈朝坚.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

第3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1.设立“数学文化”课

数学文化课从无到有,学校要下很大功夫.学校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数学文化》,找一家实力较强的出版社出版,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最后形成自己的“数学文化”课程体系.定期和其他兄弟学校开展合作交流,邀请在这块领域较权威的专家来校开座谈会,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更前沿的信息.2001年南开大学就开展了“数学文化”课,在南开这是一门公共选修课,虽然是选修课,但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点也不亚于必修科目,因为它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包含了文科专业又包含了理科专业.南开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教师和学生均反映强烈,要求学校尽可能的再多开一些类似的课程,而且学生收获颇丰.我校借鉴了南开大学的办学模式,目前开设“数学文化“课,希望学生能有很好的反应.

2.成立数学类学生团体

大学的环境适合于搞团体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很强,把数学文化和团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很不错的措施.开展数学文化,传播数学文化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需要团队的协作,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达到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感悟数学的境界.例如,组织数学建模协会发展新会员,成立大学生协会,适当时候开展一些活动.活动可以有:成立讨论班模式有导师+学生、研究生+本科生,进行分组讨论可以针对当下问题;还可以撰写小论文,制作学校校报等.

3.设立专门交流网站和组织各类数学文化活动

网站交流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校可以依托网络设立数学文化交流群,让数学文化的交流无处不在,帮助更多的学生达到学习数学文化的目的.还有学生有时候很难和教师面对面交流,而且时间有限,这时候可以设立答疑模块,让更多的问题在网络中和大家共享,避免资源浪费,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视频和大家共享,学生课堂上不明白的东西课下可以在网上继续交流,原来对数学不了解的学生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探讨数学.学校利用广播在固定时间播放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可以是推荐的,可以选播数学类的科普读物等.学校要学生在班内、校内制作数学班报,组织丰富多样的数学建模竞赛,定期举办数学文化讲座,和出版社合作出版一些科普类数学书等.

二、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大学的每门课程课时都是有限的,数学也不例外.在有限的课时如何加强学生数学文化修养,是每一个数学人都在探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涉及到数学文化的很多,比如,数学故事、数学的思想、数学的历史等这几方面都渗透着数学文化,通过这几方面的尝试,学生犹如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具体措施可以从4个方面做起.

1.结论与方法相结合

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定义多,定理多,另外结合推论和方法,最后归结到应用主要就这几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数学主要直接拿来用,但是对于定理的发现、证明、推广还需要更深层次运用科学方法来获得.教师讲课证明定理主要是归纳法、反证法还有演绎法;归纳法和类比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定理的发现和定理的推广.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特别是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数学.可以认为数学既是一门演绎学科,又是一门与实验紧密相关的学科.数学还有两种推理即论证推理和合情推理.所以,只有把结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了解完整的知识体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讲课如果注重教学环节,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只有理论没有应用.课堂上学生就会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精神,课堂效率低下.反过来,若只是应用没有理论,学生总感觉没有把东西学透,基本功不扎实,不会举一反三.通过理论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又可解决好多别的问题.说到应用,我们好多学科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例如,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等,甚至语文有时候也离不开数学的思维.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应用的相对来说较多,但是涉及人文科学的较少,往后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这方面应用.例如,在讲到“复变函数”这一课时,先放点音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要乘胜追击,这时候讲解音乐之声与傅立叶分析的有关应用,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学生也学到很多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数学与历史相结合

提到历史大家都以为和数学不沾边,但是大学里确实有一门课程,专门研究数学科学发展规律的,它就是《数学史》[2].在上面记载了数学的演变过程,其中还穿插一些数学知识,涉及到的数学思想,还有数学方法的产生,每一时期对数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都一一再现,特别是对人类影响很长远.学完这门课程我们就会感觉数学过去的发展与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学差别很大.数学的概念往往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可以借鉴数学史的例子来讲解,例如,在讲到《高等数学》的极限章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刘徽的“割圆术”,通过三维立体图象可以把圆内正多边形详细的描绘出来,使学生对极限有一个形象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借机发挥,和西方相比此概念要早于西方,让学生明白古代的数学发展是很先进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拓宽知识面,特别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4.数学与美学相结合

第4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数学文化 理解 感受 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37

王梓坤先生在《今日数学与应用》一文中指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通过数学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如果要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知识,就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数学文化

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时,会认为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做数学题、掌握计算的技巧,这种认知会让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数学知识,不会自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文化。

例如,教学“统计(合理存款)”一课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生活中的事例:“张妈和李妈一起去买菜,张妈决定将工资存到银行去,李妈说‘现在在银行存钱,会把钱越存越少,我们一起投资黄金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李妈说现在在银行存钱,会把钱越存越少?”经过思考后,一名学生回答:“因为现在银行的利息下调了,所以存款没有收益。”……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理解统计(合理存款)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这节课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存款利率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文化,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以后就会从数学的角度探索生活中的问题。

二、结合规律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找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规律,所以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从抽象数学问题规律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知识,从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文化。

如上述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某银行存汇款的利率表。如下: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张妈的儿子六年以后要考大学,为了给儿子存上大学的钱,张妈想得到收益最大的存款方式并拟出了三种存款方案:先整存三年,再整存三年;先整存一年,再整存五年;先整存两年,再整存两年,最后整存两年。请你帮张妈参考一下,这三种方案中采用哪种方案可取得最大的收益?”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就是一个万花筒,一个数学问题可以由不同的信息产生不同的变化,数学家之所以热衷于研究数学问题,就是感受到了寻找数学规律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规律的演变,使学生理解数学文化积累的过程,学生就能从各种数学规律的角度看待数学知识的变化,他们在探索数学知识时就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三、结合数学知识系统让学生创造数学文化

在学生了解数学规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创造数学文化。

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父母每个月给你们多少零花钱?”“怎样将自己的零花钱存起来,才能既方便自己的生活,又能取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可让学生去调查邮政储蓄银行、建行、农行等几大银行的存汇款利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一个最佳的存钱方式。学生在存钱过程中,将接触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比、统计等知识,通过整合所学知识,找到最佳的数学知识应用方法,继而可能创造出新的数学文化。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整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而是尝试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当学生发现数学文化是可以在自己手中创造时,他们就能用更开阔的视野看待数学问题。

第5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一、前 言

传统数学教学常常只将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面,而在培养学生对数学这一门学科的文化内涵、思想体系的认识上往往重视不够.这种教学的结果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数学课程的热情与兴趣.而且,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对数学文化知识重要性的不断了解,其巨大的教育价值更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数学课程应该是数学历史及发展趋势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用的反映.张奠宙教授曾强调,数学文化应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感受数学文化并与之产生共鸣.在推崇综合发展、文理交融的现代社会,我们更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数学文化内涵及其对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顾沛教授对数学文化内涵的定义分为:数学文化从狭义来讲,指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精神、语言、观点及其形成与发展;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数学美、数学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教育、数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大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当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判断力、理解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现代大学数学教学应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上,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三、如何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效相结合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其文化素养

教师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是传授数学文化学生的前提条件.现代的大学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要知识面足够宽广,对数学哲学、数学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足够熟悉,掌握高等数学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应用价值与前景,并能将课程知识与这些知识很好地融合后再传授给学生.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加强与其他专业老师的合作.由于所有教材都有其缺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参考多种教材,选择优秀部分进行教学.由于所教学生的专业不同,特点也不同,大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内容,根据专业需要的内容进行细讲,而那些用不到的知识就可粗讲甚至忽略.比如傅里叶级数这部分知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比较重要,因此应进行重点讲解;在讲解重点内容时,还可以将人多的大课堂分成小班教学,并依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进行合理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学到知识.

其次,教师间也要重视对教学思路的探讨,在进行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时,既要遵循由浅入深、从特例引出一般的原则,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由于微分与定积分、不定积分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可以将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合为一章,先讲解定积分概念和性质,然后依据微积分基本定理,建立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原函数)之间的联系,最后讲解基本积分法,这样安排既方便学生理解,还能突出重点.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以数学内容自身作为出发点,体现其文化价值.大学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严谨规范的数学知识,有益于学生形成团结协作、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的作风.数学中的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微分与积分等都是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极好的教学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第二,让学生多了解数学家的事迹与思维过程,以及数学的有关史料和应用前景,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所有科学都是经过认识与再认识、成功与失败的循环往复才不断发展的,科学上每一个小进步都是科学家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的结果,这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以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例,他学习的条件极端艰苦,但是仍然热爱痴迷于数学,坚持不懈地进行数学研究,最终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著名难题.通过这一事例必将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和献身数学的精神.

第三,数学课程还应重视数学史料的教学,反映出数学文化的方法、思想、精神、语言、工具的作用,强调数学内容与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突出思想方法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原则,增加统计、估算、线性规则、数据分析、运筹、图论等知识,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3.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独自学习的本领,而加强数学文化的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多接触和阅读有关的论文与文化书籍,使学生首先对数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过程有一定了解,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这样在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使其学会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另一方面,增设一些活动课与探讨课,鼓励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具体实践过程可采用“提出问题→建模→求解→应用”的模式.鼓励他们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与愿望,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意识,认真体会到不同知识的联系,得出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宝贵经验.

四、总 结

第6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一、以数学史为载体的数学文化渗透

1.透过数学史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让学生亲近数学

数学史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数学史展示了数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成为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集中体现。对数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使学生把握数学发展的脉络,加深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因为数学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会面临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物理量的发现、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乃至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这些例子在数学史上不胜枚举,它们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而这种过程在通常的教科书中是以定理到定理的形式被包装起来的。对于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我们从前人的探索与奋斗中汲取教益,获得鼓舞和增强信心。

2.挖掘数学史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史也是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的历史。从数学史中挖掘古代优秀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它渗透到现代的数学课程中,这些方法可以是现在仍然在发挥作用的,也可以是已被其他方法取代的,如果学生能够对这些方法加以创造性使用,那么数学史可以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素材。

3.利用数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奉献、怀疑、创新、求实、对美的追求等等,这些都是科学精神。必须通过具体的事实、生动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精神,怎样培养科学精神,而数学史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课堂上介绍数学家的趣闻逸事,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隐藏在定理背后的人类的智慧和意志。体会到数学家的高贵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对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有极好的教育意义。

4.在教材章节的断层处铺垫数学史

数学课程的分科很多,如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平面向量、微积分初步等。在各章节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实际上为数学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介入开辟了空间。在章节之间的衔接处作好知识的铺垫,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入数学史内容。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载体,为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以数学应用为触角的数学文化渗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应用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各发达国家的历史已经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关键在于高新的科技和高效率的经济管理。高新科技和高效管理的基础是应用数学,“一切的高技术都可归结为数学技术的”,而数学应用正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内驱力。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为数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近几年来,我国大学、中学数学建模的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以数学应用为触角的数学文化渗透,将数学问题赋予生活内涵,一方面深化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和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感到数学离生活很近,生活中包含着数学,数学深入到生活的每个细微之处,学生通过对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的研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第7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渗透;提高能力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在数学教育实践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应看到隐含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观念、价值观……让数学教育过程成为学习者文化素养养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提升的过程。数学文化应该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渗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那么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呢?

一、在展现知识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价值观

数学上的每一个发现或发明,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的某一种思考。数学教育应当努力还原、再现这一发现或发明的过程,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数学知识的源泉。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得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一些数学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创设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尽力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能够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这也正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如在有关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人类对数认识的过程,数学的发展和扩充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以及人类思维对数学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感受数学文化的力量。

二、在数学回归生活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应用教育价值观

众所周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产品质量的控制、市场销售的预测、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都与数学有关;“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艺术之美,化工之巧,火箭之速无不与数学有关”(华罗庚语)。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要用到数学。比如说让学生学一点概率的知识,从而让他们从小就了解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必然性、随机性和可能性;再比如说函数的教学,首要的目的应是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因果关系,函数只是将这种相互联系用数学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更好地去研究这种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函数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展示并教会学生去寻找、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因果关系。

三、在联系数学史实中渗透数学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观

数学史的用处不仅在于历史公正的衡量每一个人,使得后人可能得到同样的称赞,而且还在于促进发展的艺术,而它的方法是通过有名的范例为大家所了解。数学史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人类经济结构的演变、以及人类的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一种哲学,这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将影响学习者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因此,数学教学应关注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历史,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整体认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领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领会数学发展的历史和伟大成就,体验数学文化的底蕴。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介绍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数学史,体现数学学科的历史价值。例如: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方程这个名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祖冲之运用刘徽的“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七位,领先欧洲一千多年。秦九韶完善的中国剩余定理,国外落后了554年才由高斯建立。领先西方四五百年的数学成果,还有“杨辉三角”、朱世杰的“垛积术”。古埃及尼罗河经常洪水泛滥,摧毁地界,退水后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几何学便源于这种“测地术”。航海事业的高度发展,天文学数据计算的需要,催生了能简化繁重计算的对数。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关于几何的一些历史”,“对数的发明”等等,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的介绍,足以向学生阐明,数学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唯物观。

四、在欣赏数学美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美学教育价值观

第8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渗透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挑战,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树立数学文化观,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两个功能即科学技术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

一、通过介绍数学史来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历史有以古知今的作用,如何运用数学史进行数学教学是国际数学教育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数学教学应充分反映数学的文化底蕴,从课程内容、概念形成、证明方法、习题配置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融入数学史,丰富和促进数学教学。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史,着重于过程,学习历史上世界各国数学家的献身精神、创新思想、细致敏锐的见识,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

(一)开设数学史选修课,介绍一些涉及重大进展和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比如:数学科学产生与逐渐繁荣的历史;数学思想逐渐演变的历史;数学家逐渐纠错的历史;数学应用逐渐扩展的历史;数学崇尚理性的精神;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数学的美学价值等等。

(二)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介绍重要的数学思想,优秀的数学成果,相关人事,将人文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讲解“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强调数形结合。华罗庚教授曾写了一首词: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知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这样一给学生介绍,既有助于加深理解,也有助于记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数学文化教育,学生很乐于接受。值得一提的是,华罗庚教授的文学水平极高,他写了不少诗文,并以诗歌的形式传授数学方法论,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鉴和挖掘的财富。

(三)推荐与数学相关的有价值的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再通过撰写读后感、数学小论文、数学作文并组织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使数学文化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四)利用网络、报刊等各种资源了解数学与历史、经济、文学、艺术、军事等的关系。引导学生就某个专题通过网络搜集、查找、阅读资料文献,在此基础上编写一些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科普论文,研究数学的文化,体会数学的文化、科学、美学价值,如通过网络查找有关我国古代、现代数学家的事迹,了解他们的成才过程,他们对现代数学的贡献等,都是渗透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体现数学的人文精神

高中数学是重要的基础课,课时相对多一些,加上高中数学又是相对比较难的科目,许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数学课堂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就显得特别大。课堂文化是普遍存在于课堂之中的文化现象,它是由教育传统、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个人的修养和作风等诸多因素形成的不成文的规定,弥漫于课堂的特定氛围,以及制约师生行为的习惯等文化现象。同一个学校的各个班级的课堂上因科目、老师、学生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课堂文化,它就像校园文化一样属于一种亚文化,是一股潜在的力量,把握得好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笔者认为高中数学课堂文化需要重建数学文化的内涵,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文化,通过自己的工作和魅力,使课堂文化成为渗透数学文化,影响学生精神风貌,和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创新是高中数学课堂文化的灵魂。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不一定要有数学大师们那样辉煌的数学成果,但应该具有他们的创新精神,成为与时俱进的学者,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感染和鼓舞下,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怀着对未知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努力探索新知的抱负和决心,以及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意志和信心。

(二)民主是高中数学课堂文化的准则。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具有先天优势,自然就有一个发挥民主的问题。数学世界是最能体现民主的,没有绝对权威,能者为师,教学相长,学生会在民主氛围里感受到数学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将启迪他们热情地走向数学文化。民主的课堂是思想自由、开放的课堂,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探讨研究甚至争论成为课堂教学的形式,对学生的这些思想火花要给予保护。

(三)合作是数学课堂文化的核心。现在欧美等西方各国盛行“合作学习”教学法,除了学习需要相互帮助之外,培养合作精神是教育目标之一。数学史的进程本身就是合作的结果:古――今――国内――国外,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完善了数学,也完善了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合作小组寻找课题,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实现真理的平台,学生必将自觉深入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去。现在部分重点中学竞争过度,通过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来刺激学生争名次,实际上是摧残学生心灵,弊多利少的做法,数学文化的介入,无疑将净化我们的数学课堂。

第9篇:数学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文化 中学数学 意义

【分类号】G633.6

数学文化其实是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标,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数学是一门给人以智慧,让人聪明的学科,在数学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探索以前不知道的神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得睿智,聪明。

数学文化作用其核心是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所谓数学的观念和意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的头脑、数学的素养,准确地说是指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和化归意识。它体现了演绎逻辑的可靠性、严谨性和思维方式的广泛性、深刻性,这有助于学生不盲从、有条理、善思辩,在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前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能够透过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数学作为学科,需要探究,造就学生聪明的头脑。数学作为文化,需要欣赏,提升学生的品位。[1]

1.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充斥大脑的是数学公式和几何符号,毫无有趣可言。中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到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地渗透与当堂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文化,如数学家的发展史,儿时的奇闻逸事等,都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枯燥的学习增添趣味,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2]

1.2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数学新课标的提出,数学教学作为基本科目的一种,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的想象能力,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要从以往的老师灌输式教学转为学生主动的思考和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中学数学内容无法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真正的利用到,但是中学数学所锻炼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可以陪伴学生的一生。在很多数学历史当中都描述了数学家们的生活,他们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表现的非常严谨且逻辑性较强,不仅是数学家,很多数学比较好的人也表现除了类似的特点,对此学生们可以打破以往学习中学数学没有意义的误解,重新认识和学习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3]

1.3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每一个学科均是富有创造性一部历史,数学学科也是如此。由实数到复数,由有理数到无理数,由“欧氏几何第五公设”到“非欧几何”,这些都是数学思维的创新,都是数学思想的升华。因此,数学被称之为“创造性的艺术”。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数学文化中所蕴藏的创新价值充分的挖掘出来,积极的鼓励学生切身地置入到勇于创新以及敢于质疑中去,以此将各类问题有创造性的解决。[4]

2.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2.1在问题情境中渗透数学文化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设置一个好的情境,往往会给一节课的教学增添不少亮色,同时也会容易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数学史是在数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其本身就给人一种质朴真实感,同时又具有的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一旦把数学史的内容O置为教学情境,即把数学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境之中,往往会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以数学史为问题情境的案例。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总能带动学生认真地去思考,随着问题的一个个深入,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借鉴数学史的内容,在课上引入问题情境,整个课堂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5]

2.2在知识生成中渗透数学文化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不仅有方法,有步骤,还聚集着很多的数学文化。

一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还原、再现知识的发现或发明的过程,从数学家的探索痕迹中生成数学知识。比如,在进行“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的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数学史的介绍,让历史上数学家的思想成为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线索,引导学生分析自身对数的认知发展过程,从中感悟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矛盾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在感受的基础上体会数系扩充的一般原理。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逻辑组织过程中去,在知识的发生探索中设法给学生充实的感知材料,并启发引导学生。在形成正面的概念、法则、方法、原理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逻辑组织中去。在知识巩固应用中,通过进行变式训练、提供反例、知识延伸、新旧知识沟通等各种手段进行思维训练,以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知识生成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学生不仅能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能很好地领会知识里面所蕴涵着的数学思想方法、证明技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6]

2.3在解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历史上许多数学名题不但沉淀了历史背景,而且蕴藏着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绽放着数学的魅力。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解题教学过程,它是策略创造、逻辑材料、技巧和程式化的融会贯通,与数学的特征吻合,其中同样蕴含着数学家的探索足迹和思维方式,从而使解题超越了数学思维活动本身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文化的范围。这就是数学文化的特征,它常常被简洁的数学结论覆盖着,但还是可以让学生模拟、示范,从中体验感悟数学文化。

2.4在数学应用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会教材上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应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实际应用,体现出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如数学建模等活动。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应用中,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实际作用,体会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渗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中学数学教师应当努力把数学文化渗透、融入到日常的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感染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相互依存,相互包含,通过数学文化可以把数学知识活生生地展现在课堂上供学生探索,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而有内涵。

参考文献:

[1]吴杰 浅谈数学文化的力量[J] 艺术文化交流 2012

[2]王颖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1

[3]王小明 浅论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与构建 [J] 中学数学研究 2013

[4]张荣顺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J] 金色年华:下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