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母婴护理培训学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母婴护理培训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母婴护理培训学习

第1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摘要】产科护理工作繁忙而琐碎,而且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就危及母婴生命。从事产科护理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母婴安全重于泰山。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本文就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产科护理 安全意识 安全防范

所谓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护理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产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病区,实行母婴同室的混合性管理,科室工作繁琐细化,责任重大,必须同时保证母婴的安全。因此,查找并分析各种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对策,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对保证母婴的安全十分必要。

1 临床资料

调查方法通过调查者在工作中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本科护理人员的回顾总结,查阅护士长质量控制记录,护理质量考核记录,及护理缺陷差错讨论记录,找出产科护理工作中显露出的安全隐患。

2 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分析

2.1 存在的护理隐患: 产后出血、宫腔积血未及时发现:前置胎盘保守治疗期间未交代饮食、大小便注意事项;大出血抢救时操作不集中,出现慌乱;剖宫产术后病人下肢反应异常未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下床小便时出现头昏;静脉输注硫酸镁或静滴缩宫素引产时家属私自调快输注速度,未及时发现;胎膜早破病人私自下床小便;胎盘早剥未等家属签字及做好术前准备送至手术室;先兆早产孕妇静脉输注硫酸镁保胎过程中临产未及时发现;产后阴道压纱布未及时取出;家属私自用热水袋给婴儿保温及刚手术后的病人保温;执行医嘱代签名;输液卡不写静脉输注速度,不写时间;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吻合;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涂改;非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护理记录不连贯,语言描述不当等。

2.2 隐患分析①未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不按常规巡视病房,观察病情缺乏主动性,对未出现的安全隐患不能预见。②抢救经验不足,产科抢救病人相对较少,一旦遇到低年资医生当班,容易出现忙乱,抢救工作不协调,缺乏统一指挥。③工作中疏忽大意,缺乏责任心。④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护士缺乏沟通技巧,不愿意主动与孕产妇及家属沟通,交代孕产妇及家属要注意的问题不愿多次强调,不愿意做具体的指导,认为说过了她们就应该知道。⑤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⑥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水平不高,格式化、语言重复、模糊、主观性强、缺乏动态的病情观察及连续的护理。

3 对策

3.1 强化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方法》的相关法律知识,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3.2 定期组织学习定期组织学习护理部制订的各项护理职责、制度及紧急风险预案和各种疾病护理常规,要求落到实处,并且在工作中随时进行检查。

3.3 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根据产科疾病特点制订抢救工作制度及各种抢救工作流程,组织讨论学习,并进行演练,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套管针静脉穿刺、心电监护等各种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开展各种急救仪器、急救药物的使用及孕产妇、新生儿专科护理知识等的培训和考核,从而增强护士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和急救水平。

3.4 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认真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统一护理文书记录标准,加强与医生的沟通,避免医护记录不符,护士长每天检查急重危病人的护理记录和出科病历的质量,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业务学习上讨论、规范,并指导正确书写,不断提高护士的护理记录水平。

3.5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加强护士情商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鼓励护士通过各种杂志、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产科健康宣教相关资料,整理成适合不同层次病人及家属健康需要的资料,用她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与孕产妇及家属交流,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成就感,不再被动地完成工作任务。

4 总结

总之,产科护理工作繁忙而琐碎,而且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就危及母婴生命。因此,时刻把母婴安全放在首位,要有危险意识,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断消除事故隐患,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参考文献

[1] 李艳明.基层医院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中国当代医药,2007.

[2] 王蓉.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

第2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关键词] 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母婴健康服务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2(c)-0134-03

产褥期是女性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女性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上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变,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存在诸多健康隐患[1]。产妇从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和组成新家庭,这一过程对产妇及其他家庭成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但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医院与家庭存在脱节现象,且产后家庭访视面临经费严重缺乏、基础设施不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等诸多问题[3]。本研究对出院后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各种健康问题或育儿问题进行调查和指导,以便保健部门提供针对,进一步探讨适合本地区的产褥期促进母婴健康的新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6月于我院分娩并定期回访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500名产妇。

1.2 调查方法

参照有关文献自行设计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调查表,并经5名专家进行效度测试。在产后42 d回访时,派遣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取得知情同意后,调查人员采取面对面半结构访谈形式对产妇进行现场调查。共发问卷500份,最后完成调查且资料完整者496份,有效率为99.2%。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①产妇一般资料,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经济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是否初产等;②产褥期母婴健康状况,如有无母乳喂养困难、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等;③最想了解的产后母婴保健知识排位。

1.3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通过预调查反复修改定稿;随访过程中调查人员固定不变;所有人员通过统一培训;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Fridman多个相关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对11项母婴保健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以P

2 结果

2.1不同文化层次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

总体上,母婴保健知识需求顺序排列前5位的是婴儿日常护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早期教育、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婴儿意外预防。其中,不同文化层次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见表1。在相同文化层次组内,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居住地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情况

不同居住地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情况见表2。在相同居住地组内,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产妇渴望得到多渠道、全方位的母婴保健指导

本文通过对496名产妇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由于住院时间短暂,产后健康宣教无法在住院期间完全提供[4]。同时由于产妇身体的原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各方面的自我保健和婴儿护理知识,绝大多数产妇在调查中表示缺乏母婴保健知识。在产后最初的阶段,新父母要适应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但其往往对要承担的新角色缺乏准备,出院后随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多数的需求都体现出来[5]。因此,为产妇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母婴保健指导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

3.2 母婴病房健康教育流程需进一步完善

本组研究表明,婴儿健康需求明显高于产妇健康需求。由于本研究多为初产妇,母亲更加关注婴儿健康,但又缺乏育婴经验,因此,育儿知识在产褥期妇女知识需求中占相当大的比例[6],其中,婴儿日常护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早期教育、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婴儿意外预防的平均秩次较高,产妇希望得到医务人员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产后疾病知识预防、产妇膳食营养、性生活及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需求相对较低;另外,关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需求也并不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产妇认为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对产褥期饮食、卫生、休息、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宣教到位,而新生儿相关知识则相对薄弱。因此,应制订更全面的母婴病房健康教育流程,并灵活主动地实施,以提高产妇自我照护及新生儿护理的能力。

3.3 不同文化层次、居住地的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有所不同

产妇的文化层次直接影响其获取母婴保健知识的多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较快,能够主动或被动参与孕期保健知识的各种培训,能够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而城市产妇的整体文化水平比农村产妇高[7],因此,不同文化层次、居住地的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有所不同。结果表1提示大专及以上学历产妇对婴儿早期教育的需求相对较高,这与产妇受教育的程度呈正相关。结果表2提示不同居住地产妇对产后康复的需求不同,可能与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的就业及经济压力有关。

3.4 产褥期延伸服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更好地促进母婴健康

现阶段我国“80后”独生子女明显增多,且民间产妇有“坐月子”的习俗,传统的产后修养误区依然在部分产妇中存在,加之住院时间短暂、产后访视存在局限性等相关问题,因此,尽管已经开展的产后延伸服务对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产科延伸服务新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将护理的范畴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社会,是现阶段产科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8]。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产妇的具体情况,以及产褥期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的优质母婴保健护理服务,扩大服务领域,使临床整体护理得到延伸,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素勉,田溢卿,王敬联,等.产褥期妇女知识及生活需求调查与母婴保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4(23):3371-3372.

[2] 卜秀青,尤黎明,颜君,等.产褥期妇女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065-1067.

[3] 赵春霞.母婴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66-267

[4] 尤艳,刘春红,李东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36-137.

[5] 肖艳琼.产后家访对母婴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83-1385.

[6] 刘爱君.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4):96-98.

[7] 徐冠英.城市与农村妇女孕期保健状况的比较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22-24

第3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关键词】 母婴; 床旁护理; 产科; 效果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n Bedside Maternal Obstetric Care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ZHU Chun-ying,HUANG Hai-yan,CHEN Qiao-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5):083-085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n bedside maternal obstetric care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Method:96 cases of single pregnant mother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48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care model,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aternal bedside care model.The maternal satisfaction and neonatal nursing skills to master the rate of two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96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maternal childbirth,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95.83% and 85.4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Mother; Bedside care; Obstetric;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Baoan District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13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5.028

母婴床旁护理是建立以“以家庭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它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1]。本院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48例产妇进行干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单胎初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7.12±6.95)岁,孕周36~41周,平均(37.12±1.95)周;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26.78±3.81)岁;孕周37~40周,平均(38.09±2.17)周。所有患者均无产科合并症及内科并发症。既往无家族病史及或智力水平低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护士每日集中将新生儿抱至专用婴儿沐浴间完成脐带消毒、抚触、沐浴,并集中在治疗室接受预防接种[2]。需要健康教育时向产妇及家属集体讲解新生儿、产妇健康护理问题及产后注意事项、常见症状及正确处理方式、新生儿常见生理表现和处理方法,发放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营养支持手册。

1.2.2 观察组采用床旁护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2.2.1 产妇护理 (1)产前对产妇进行生产知识宣教,了解生产过程,减少对生产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调整自身状态[3]。(2)新生儿的床旁护理进行时可以同时开始对产妇宣教,如母乳喂养方法、婴儿正确的抱姿、接送婴儿姿势、换尿布手法等新生儿常见现象处理方法,帮助产妇适应角色的变换[4]。(3)根据产妇不同时期进行特别护理,保持产妇周围环境干净舒适。

1.2.2.2 婴儿护理 (1)床旁沐浴:床旁沐浴室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新生儿出生1 d后,无异常情况即可进行,需要产妇和家属参与整个沐浴过程,为避免交叉感染,采用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一一对应[5]。沐浴过程,护理人员需要认真仔细的沐浴步骤讲解给产妇和家属,提醒洗漱顺序及保暖等注意事项,首先清洁婴儿眼部,面部,然后洗头,全身,臀部。洗头时要注意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在清洗婴儿臀部的时候,将湿巾把其尿液及粪便擦拭干净,清洗完成后用干净的大毛巾将其婴儿包裹[6]。(2)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完成后进行脐部护理。操作者保持手部清洁,使用棉棒蘸75%的酒精提起脐带从根部开始由内向外进行擦拭消毒,保持脐部干燥清洁无分泌物。同时,注意及时更换尿布,避免感染脐部[7]。(3)臀部护理:便后要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温水清洁残留的尿渍、粪渍,着重注意褶皱处是否清洗干净,擦干后涂抹护臀霜。并且护理人员需特别针对新生儿性别进行有针对性的臀部护理,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8]。(4)抚触护理:抚触顺序由头部开始,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后背、最后到臀部[9]。新生儿抚触前,房间内要温暖且安静,室温控制在28~30 ℃之间,一般选择沐浴后或者午睡后,两次喂奶之间,选择婴儿精神放松时进行,抚触过程中可播放一些柔和音乐,抚触者保持手部清洁,取适量婴儿油,双手合十轻轻对搓产生一定温度后开始进行抚触,时间为15 min[10]。抚触过程中注意需要让产妇与家属学习手法与注意事项,并且需要保持与婴儿进行情感沟通,控制力度,观察婴儿的反应。

1.2.2.3 护理人员资格培训 具有护师以上职称,持有新生儿抚触师资格证书,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负责床旁护理工作,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和健康教育知识[11]。

1.2.2.4 床旁宣教 包括产前,产时及产后宣教。产前宣教包括介绍环境,主管医生及护士,探视制度,饮食卫生,临产征兆,分娩过程及产妇分娩前准备等;产时宣教包括临产后饮食,拉玛泽呼吸法,分娩等;产后宣教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吮吸的好处,正确喂奶的姿势,尿布更换的方法[12],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产后产妇避孕及出院指导等。

1.2.2.5 出院前的出院指导 包括产后避孕指导,产褥期相关护理,出院后饮食,卫生及回访等指导。发放宣教的文字资料,如怎样开具出生证明,母婴分离时如何喂养等。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和“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方法掌握情况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技术,健康教育等12个项目,每个项目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包括,包括抚触、脐部护理和沐浴3个方面。满意调查表由责任护士于产妇出院时发放,当场收回,回收率为100%。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则通过出院前让产妇操作一次,由1名固定母婴专科护士根据操作考核评分表观察进行评分,每项操作的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未掌握,60~79分为部分掌握,80分以上为掌握[5]。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服务、技术和健康教育等项目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满意度分别为95.83%和8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 况比较 观察组对新生儿抚触、沐浴掌握率、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掌握率分别为89.58%、93.75%、87.50和83.33%,对照组分别为62.50%、70.83%、60.41%和60.42%,观察组对新生儿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现在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发展中的产科护理也以健康为导向,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以健康行为“知,信,行”模式和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把产褥期卫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授给产妇及其家属[13],为围产期产妇,婴儿,家庭提供个性化临床支持和服务。

3.1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传统产科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分阶段护理,在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护理时需要母婴分离,这种分离分段的产科护理模式会在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产生较大的隔阂与沟通障碍。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婴儿不需要离开母亲,解除了产妇和家属的各种担忧[14]。通过护士与产妇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同时,通过对产妇及其家属的母婴护理技巧方面的耐心指导和对其有关问题的耐心解答,增强了产妇和家属护理新生儿的信心,同时增加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1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服务、技术和健康教育等项目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 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能力 传统护理是将所有新生儿护理项目集中于专用的沐浴室,治疗室进行,产妇及家属无法直观,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操作仅仅也是从健康宣教及模拟操作中获得,无法有实际演练的机会,护理技能的掌握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16]。床旁护理模式,是一套由护士,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护理方案,通过护理人员在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让产妇和家属在一旁观摩学习的同时,让产妇直接参与护理过程,不仅可以增进母婴情感,还可强化产妇对新生儿照护的实践技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新生儿抚触、沐浴掌握率、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掌握率分别为89.58%、93.75%、87.50和83.33%;对照组分别为62.50%、70.83%、60.41%和60.42%,观察组对新生儿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3 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 在母婴床旁护理整个实施过程中,产妇及家属要求护士对其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为了能够更好地胜任此项工作,护士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不断充实自我,才可赢得产妇与家属的信任和肯定[17]。通过长时间的工作锻炼,年轻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和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协调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与普通护理模式相比,可明显缓解产妇与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及对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邵海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81-182.

[2]李雪凤.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6):178-179.

[3]王晓辉.产科护理中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33(5):2507.

[4]孙娟.曹松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国护理杂志,2010,45(12):1097-1098.

[5]任晓燕.浅谈产科病房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345.

[6]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3):32-33.

[7]朱艳侠.核心式健康教育在VIP产科母婴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7):860-862.

[8]吴朝霞,沈美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89-3790.

[9]陈B.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健康研究,2014,34(2):222-223.

[10]洪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7):132-133.

[11]杨晴,顾幼丽.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32-634.

[12]文贵子.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92.

[13]胡娟.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3,12(3):328.

[14]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5-846.

[15]梅娟娟.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764.

[16]周云,康瑞芳.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3):464-465.

第4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母婴知识与技能;满意度

部分产妇由于缺乏母婴健康知识及婴儿护理技能,常在产后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消极影响。传统的护理模式多为不同岗位人员在不同场所进行,不仅阻碍产妇学习婴儿护理知识与技能,还易导致新生儿感染。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顺应时展与母婴需求而孕育的人性化护理模式[1]。近年来,我院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获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产妇中随机抽取470名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30名和观察组240名。对照组:年龄24~28岁,平均(26.1±1.2)岁;孕周35~40周,平均(37.2±1.1)周;体重64~80kg,平均(70.2±2.1)kg。观察组:年龄24~29岁,平均(26.4±1.3)岁;孕周35~41周,平均(37.6±1.4)周;体重65~80kg,平均(70.3±2.1)kg。两组产妇基本情况接近。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新生儿沐浴地点安排在专门的沐浴间,在治疗室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教育集中在教育室进行,主要通过播放相关影片让产妇了解喂养母乳的方法、处理产褥期常发病等知识。

1.2.2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体如下:先确定好具体的医护人员安排,以小组责任包干制为基准[2],每个小组安排若干名护士,每名护士皆需接受常规护理、新生儿抚摸、新生儿沐浴及母婴健康知识教育等相关护理培训[3],通过考核后上岗。指定责任小组负责相应的母婴护理工作,其中护理及健康教育均在产妇床旁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新生儿抚摸、沐浴及皮肤护理等,而健康教育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开展,主要宣讲内容为产褥期多发病的解决办法、正确喂养母乳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新生儿抚摸及沐浴等,护士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指导与纠正产妇的操作方法。

1.3效果判定标准①

根据我院相关规定自主制定判定标准,检查产妇对母婴健康护理技能(抚触、母乳喂养、沐浴、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的掌握情况,由3名医护人员组成评定小组进行评分,每项分值20分,取3人的平均分,累计五项评分得分越高说明产妇掌握程度越好。②根据我院护理情况自拟一份调查问卷评价护理效果,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耐心、细心、技术熟练程度、健康教育熟悉程度、及时处理产妇需求、对护理人员是否信任及满意。问卷共10道选择题,满分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婴健康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表1)

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健康五项护理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产妇对护理满意情况比较(表2)观察组产妇

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7.5%(234/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200/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6,P<0.01)。

3讨论

在妇产科室中,部分产妇对健康与育儿知识了解不足,分娩后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对其开展有效的护理服务干预尤为重要。传统妇科护理模式中,护理服务开展的场所多变,育儿护理与健康知识宣讲等分离,护理效果欠佳。突破传统护理模式的束缚,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运而生,更突出护理服务对产妇的人性化、人文化的关怀。相较于传统模式,该模式更关注产妇、新生儿的实际需求,在确保两者健康的基础上,为母婴情感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要求下,护理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再上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4]。而采取在母婴床旁实施抚触、沐浴等护理及健康教育宣讲,通过专业人员熟练的演示,产妇可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感官消化并运用相应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另外,在医护人员面对面的护理教育中,若产妇对操作步骤理解不清晰可及时询问,如此突出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人性化,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健康五项护理技能得分、对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可有效提升产妇对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的能力,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高超,封秀玉,莫丽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临床实践的新进展[J].护理杂志,2014,31(16):41.

[2]贾艳妮,孙婷婷,熊莉华.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20.

[3]朱利娜,王养娥.母婴床旁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28(1):112.

第5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210

在医院医疗护理中, 产科护理工作具有纠纷多、风险高的特点。在产科护理工作中, 胎儿及产妇的高危因素较多, 且病情变化快, 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故护理管理者应对产科风险因素进行预见性识别, 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确保母婴安全, 避免护患纠纷[1]。本院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产科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 分为对照组(2013年10月~2014年4月)和研究组(2014年5~10月), 各2500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 平均年龄(26.8± 4.7)岁, 研究组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27.6±5.2)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包括为产妇提供整洁、干净的病房环境, 常规健康宣教, 基础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增加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具体如下。

1. 2. 1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产科护理人员除了要参与院内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 还要参与科内每月开展的操作技能培训及业务知识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产科专业知识、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授课老师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担任, 年轻护士可在课堂上提问和相互交流。授课形式灵活, 每月组织一次考核, 对于未达标者, 需补考, 并将考核成绩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另外, 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预见性教育, 让护理人员意识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强化其风险意识。

1. 2. 2 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产程管理指引、产科技术操作流程、分娩接产流程、差错事故报告防范等风险管理制度。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母婴保健法》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让广大护理人员学会维护产妇权益及自我保护, 从而在工作中始终将母婴安全放在第1位。

1. 2. 3 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根据产科实际情况, 优化人力资源, 可推行连续排班制度, 以减少交接班次, 实现护士层级管理, 从而为产妇提供高质量、个性化、连续性的护理服务。针对责任心不强、工作能力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的护理人员, 要重点管理。在就诊高峰期、节假日等时间段, 要做好细节管理, 及时调配人员, 确保护理人力资源充足。

1. 2. 4 提高沟通能力 对科室护理人员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让广大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性与热情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注意了解母婴及其家属的护理需求, 并尽可能地满足其护理需求, 多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 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减少护理投诉、护理纠纷事件。年轻护士在工作中要多向高年资助产士学习, 学习其处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 要细致、耐心地予以解答, 注重自身沟通水平的提高。

1. 2. 5 健全病区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病区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让护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科内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感染管理小组、并指定负责人, 定期对科室的护理质量、感染情况等进行检查, 收集产妇反馈意见, 以改进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

1. 2. 6 做好高危时段、高危病例管理 在临床产科中, 节假日、夜间、午间都是收治分娩病例的高峰时段, 也是最易发生护理投诉事件的时段。因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 应注意加强这些高危时段的护理工作管理, 注意以老带新, 也可配置有经验的二线护理人员, 以缓解工作压力, 保障该时段的护理质量。对于危重症产妇、特殊患者要进行重点交班, 所有护理人员都务必对患者引起高度重视, 重点观察其病情变化。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护患纠纷发生率, 并应用本科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护患纠纷比较 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84%, 对照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00%,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9.9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9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 存在着多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 具体包括护理人员、技术、管理、法律意识和沟通几方面因素。①在护理人员因素方面, 主要体现人力资源不足、整体素质低下、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方面。产科医护比失调、护士缺编、护士超负荷工作等使得部分护理人员身心俱疲, 所以容易在工作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情绪波动大等情况, 进而严重影响护理质量[2]。产科的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不少护理人员都缺乏工作热情及责任性, 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且临床经验欠缺, 对新技术掌握不到位, 这些都是潜伏的护理安全因素。产科作为手术科室, 护理人员常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 若护理人员没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如操作时不按照规定戴手套, 在操作时发生损伤, 接触了患有传染疾病患者的体液、血液, 就容易引起传染[3]。②在技术因素方面, 产科不少匆匆上岗的护理人员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产科护理知识培训, 对产科知识缺乏了解, 如会阴切开不规范、产程观察不准确、仪器使用不熟练等, 都可能影响母婴安全[4]。③在管理因素方面, 不完全的管理制度, 不健全的操作流程, 或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未严格按照制度、规程操作, 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④在沟通因素方面, 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缺乏,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未耐心解答, 都容易使患者产生误会, 激化护患矛盾[5, 6]。

第6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 实训基地; 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护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up】[1]【/sup】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实训、实习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实训基地中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是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关键环节。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同许多其他高职护理学院一样,积极建设能够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培养、培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条件保障,为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护理操作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1 妇产科护理实训基地的建立

2006~2008年,本校在省市级领导支持下,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建立护理实训基地,占地5000余平方米,各种大型仿真实训器材设备200余台(件);同时于2008年5月确定为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实训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妇产科护理实训室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各种先进模型设备总资产100余万元;主要为本校大、中专护理、助产、社区护理等专业的妇产科护理课程提供实训教学服务,是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技术实践的重要场所。

1.1 明确专科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 笔者所在系护理实训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创建省内先进的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成为“设备先进、环境仿真、管理规范、衔接临床”的省级护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此目标下,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将本学科实训建设定位为:进行护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培养的教学基地;校内实训与医院实习的过渡纽带;拓展社会服务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1.2 实训项目设置科学,创设接轨临床的仿真实训环境 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建立之初,笔者所在学校即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新建设规划。依照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完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提高其先进性、科学性,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举措,先后由相关领导带队,组织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等,前往沧州、宁波、郑州、成都等地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多次邀请各附属医院护理专家参与研究建设。经过校内外专家组反复论证,规划明确了妇产科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从仪器设备购进计划、实训基地面积的确定,到仿真实训项目的设置,贯穿渗透了先进职教理念与紧密衔接临床的建设宗旨。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标准和教学要求,科学设置了妇产科护理实训项目,如产前检查护理技术、妇科检查护理技术、平产接生护理配合、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配合、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技术等十余项专科护理实训项目。同时,为创设与临床更接近的仿真环境,根据医院妇产科病房的设置特点,从模拟产房、母婴病房、妇科诊室、新生儿沐浴室的布局、设施,到器械、设备的配套,均做到与真实医院环境相接近,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进入医院病房的“零距离”体验。目前已建立和使用的有仿真产房(包括待产室、治疗室、刷手间、产室)、母婴病房、新生儿沐浴室等,将学生职业素质、专业角色培养渗透在实训教学中,充分满足护理、助产、社区护理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实训需要与能力培养。

2 规范实训教材,完善实训教学手段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笔者所在系编撰了校本教材《护理专业实训指导》、《临床护理实训报告》,作为实训教学配套用书。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大纲、各实训项目操作流程、学生实训综合评价等均已完善,在各专业、各层次教学中已成为重要教学手段。其次,为加强学生能按操作标准进行反复练习,通过多媒体手段巩固课堂实训操作和实践技能,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安装了示教和反示教投影系统,先后购置了多台电脑和触屏多媒体学习系统,内装妇产科护理实训学习软件、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及流程、妇科及产科护理操作录像及测试题等。学生可通过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自学、自练、自评,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规范化管理,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在护理实训中心统一调配下,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在实训教学安排、实训室分配使用、人员调配等方面亦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日常教学管理科学、规范,并在系内率先实行了6S管理模式【sup】[2]【/sup】,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实训基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优化实训教师队伍,加快师资队伍建设;2009年,一位实训教师选派赴马来西亚考察学习;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鼓励本专业实训教师进入妇产科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每人不少于一年的临床实践,对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教学和专业技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实训基地除了服务校内实训教学外,还应成为培训和考核现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进行继续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sup】[3]【/sup】。2007年以来,笔者所在系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先后举办了家庭母婴保健师短期培训班;开展护理自考助学课程;对附院历年新聘护士的岗前培训200余人;市级社区护士培训班两期,均得到学员好评。目前,笔者所在系正积极申报卫生部护理职业技能鉴定考点,以此为豫西南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创建更好的平台。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第16号)

[2] 龚海蓉.6S管理法在基地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一届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研讨会论文汇编.长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

第7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随着护理范涛及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里存在着许多威胁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长期作用,给护士在身体上及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之一,乙型肝炎病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而医护人员是感染乙肝病的高危险人群[1]。因此,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危害医护医护人员的重要感染因素。母婴同室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在母婴同室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母婴护理工作者有较多的机会接触母婴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使得发生职业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何加强这类特殊群体的职业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社会的重视,是产科护理管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为此,本文对母婴护理工作中,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调查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为从事母婴护理临床工作一线的人员。包括护士及实习学生。年龄0~27岁不等,所有人员的文化程度均为中专以上,以1年为观察分析研究时间。通过采取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了解每个人在1年时间里发生职业损伤感染情况,加以分析,制定对策。调查内容包括洗手情况,利器损伤及处理,受污染后的防护行为,戴手套的选择,对工作环境的反应等。

1.2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的方式

进行。实地考察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对相关人员就职业防护、消毒隔离等知识进行面对面考察和现场抽查。采用问卷方式对产科护理人员31人及实习护生67人进行调查,问卷由专人解说,以无记名方式发放,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回收率100%。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结果

由于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上存在的误区,从事母婴护理临床工作者,每年发生职业性损伤及感染的现状令人担忧。护理人员在进行母婴生活护理、新生儿采血、取留送标本、疫苗接种等治疗护理工作中,不够重视防范及补救措施,未正确佩带口罩、手套等基本的屏障防护工具,操作前后未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实习护生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加之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发生职业性损伤感染的情况更为严重[2]。本次被调查人员全部发生过皮肤被血液、体液污染史,曾被针头利器损伤过者达93%以上,每个工作日洗手次数30次者只有5.2%,在进行血尿标本采集运送等高危操作时戴手套者仅有58%。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规章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检查,积极开展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的培训教育,对工作环境定期监测,严格卫生洗手,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环节管理,切实落实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职业感染的风险,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3危险因素

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AIDS、梅毒等多种疾病,是造成母婴护理工作者临床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标准预防的出发点是将所有患者均视为传染源。但是,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个人对防护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3.1屏障防护不到位母婴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是护理人员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如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母婴生活护理,采集运送血标本、注射治疗等。护士身体皮肤有破溃时,不戴手套操作,破溃的皮肤或黏膜不可避免的要接触母婴的血液体液,这是引起护理者自身感染的一个首要因素。高晓玲调查结果显示:同期同单位医院工作人员402例血清“2对半”检测结果,HBV感染率为75.87%[3]。

3.2利器损失完整的皮肤黏膜是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天然屏障。由于多种原因,被污染的针头及安瓿、利器刺伤是导致护理人员职业损伤感染以血液、体液为传播途径疾病的常见因素。国内报道:某医院对441名临床护士进行有关职业暴露调查中发现,护士在1年工作中职业损伤率为82%[4]。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53名护士就有246例发生过锐器伤,占97.2%[5]。

3.3心理生理因素护理工作繁重而琐碎,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精力高度集中、紧张应激状态中,思想压力大,导致心理生理疲劳,易产生焦虑及神经衰弱等,使护士群体的自身免疫力降低,也大大增加了职业感染的机会。

3.4环境因素母婴床单元被各种体液、血液污染,导致被服类物品上致病微生物与条件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探视陪护人员多,病室内人员流动大,受传统习俗影响,开窗通风也受到限制,这也是导致母婴护理职业感染容易发生的重要因素。

3.5病房呼叫器手柄,护士工作站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常被忽视清洁消毒,是造成护理职业感染的一个潜在因素。有报道:护士站电脑键盘和鼠标上细菌污染严重[6],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8%,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等检出率均为10%~25%,还检出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有实验证明:50个未经消毒的呼叫器手柄菌数平均≥10 cfu/cm2,并检出绿脓杆菌、酵母菌、非典型分枝杆菌以及甲型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7]。

3.6临床化验单随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送检到检验结束,再发至家属或粘贴于病历,在此过程中所有接触者都有被污染的可能,也是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的重要隐患。

3.7卡介苗接种注射时,不慎将药物溅到接种者眼面部,是易致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的又一重要因素。结核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从1882年郭霍氏发现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8]。根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全国有5.5亿人感染结核,每年因结核病死亡者达13万,是各传染病中死亡最多的疾病[9]。

4干预对策

4.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知识信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降低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的首要环节。问卷调查发现,由于缺乏职业防护知识,使锐器伤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有资料显示:“标准预防”的护理人员比例仅占9.43%[10],由此可见,医院高危部门安全教育的普及面、深度不够。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除培养护士具有不怕脏不怕苦默默奉献的精神,应教育护士们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切断因自身因素而感染疾病的途径。

4.2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是加强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提出了“普遍预防”[11],当预料到手要接触血液或污染物时要戴手套,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所以,护理管理者要增强护士们在护理操作中戴手套的意识,抽血、静脉穿刺、伤口换药、处理血液污染的器械、拿标本等均需戴手套进行[12]。大量研究证明:经常更换手套不仅保护了患者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而戴手套可减少利器伤时进入人体的血液[13]。

4.3母婴同室是院内感染的重点管理科室,加强各环节的消毒灭菌,必定能减少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的发生率。我们使用自然对流风和空调抽风2种方法,降低室内细菌含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消除异味。母婴出院后床单元行终末消毒,护士工作站电脑键盘和鼠标、呼叫器手柄、门把手、门框等定期用清洁湿巾擦拭消毒,也可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14]。我院使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擦拭消毒这类物品,监测效果良好。为防止消毒剂对电脑键盘的腐蚀,可采用乙醇氮乙定消毒液擦拭消毒。

4.4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劳逸结合,定期体检,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护理人员体能,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防护手段。

4.5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是污染的手,有文献报道:通过院内洗手可降低30%医院感染[15]。洗手是阻断医护人员因操作导致感染传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求随时、及时洗手。化验单在传递过程中,要受到标本、化验室物品、操作人员手的污染,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目前,对临床化验单尚没有理想的消毒方法。因此,倡导在接触化验单后及各种操作前后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是可靠的控制感染的基本防护手段。

4.6有资料表明:护士对结核的感染患病率是同龄妇女的2倍以上,年龄越轻,发病的危险性越大[16]。加强卡介苗接种工作的环节质控,提高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在确保接种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认识“结核流行广泛,防治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对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4.7对临床实习护生加强锐器伤预防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是有效遏止职业感染的重要措施。部分护生对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积极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个人操作行为不熟练,不规范,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高危操作也不采取防护措施,导致职业暴露与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发生率升高。被调查中,受伤人数占78%,受伤2次以上占76%。因此,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意识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综上所述:母婴护理者职业损伤感染率高,职业损伤感染的状况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应予重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对自身职业危害的认识,严格执行自我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定期进行体检和免疫接种,及时对工作环境消毒灭菌监测,可以降低职业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职业危害,确保自身健康。

参考文献

1韩燕春.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疫苗应用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827-828.

2王红红.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02,16(6):331-333.

3高晓玲.医院工作人员HBV感染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3):165.

4王红红,杨敏,何国平.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实用预防医学,2002,9(6):66.

5夏佳芬,丁爱民.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调查.浙江临床医学,2004,6(3):254.

6关小玲,郑红丽.护士工作站电脑键盘鼠标细菌污染检测与消毒.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1):103.

7董兆华,曹丽莎,孔庆敏,等.呼叫器手柄的细菌监测.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3):335.

8程红群.结核病人护理210问.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173-174.

9卫生部殷大奎副部长在2001年“3.24”世界结核病日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防痨杂志,2001,23(4):207.

10吴凌,靳桂名,董玉梅.医务人员整体防护能力的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98.

11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举措.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1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1989,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transmission of human immunode ficiency virusand hepatitis B virus to healthcare.and public safety workers.MMWR,1989,38(suppl6):1-37.

13李红红.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1.

14曹月升,杨春秀,张秀者,等.CLB消毒片杀菌效果实验观察.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20(3):195.

第8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做好明确、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对刚跨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进行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医学营养专业就业的方向: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营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保健需求单位(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母婴护理中心、运动队等),健康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俱乐部、美容及养生调理中心、餐饮和配膳公司、保健食品生产和营销企业)等领域,从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营养咨询和营养宣教、营养检测和营养膳食配制、食品安全等营养技术应用性工作。聘请行业专家做行业分析并直接带领学生到龙头企业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让他们了解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职位选择,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确立适宜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些都是他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步骤。

2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指明灯作用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涉及学生职业的选择、就业方向的明确,这也就暴露出专业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如由于学时、学制的局限,医学课程开设远远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的要求。部分医院为专科毕业生设置了相应岗位,即营养配餐员,但是毕业生不满意该岗位薪酬,认为没有晋升空间,因而不愿意应聘。怎样转变观念,这是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要明确的。据饶春平[3]的“高职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显示: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餐饮公司、学校、幼儿园等岗位。我校医学营养专业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因此,为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明确定位问题,我校将医学营养专业调整为临床营养指导、公共营养保健、健康服务等方向,从而对高职类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这一行业对懂护理,能进行营养指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母婴营养护理中心在全国已经有很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就已有3000家左右;浙江省母婴营养护理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调查显示,仅宁波就有30多家。若一家母婴营养护理中心配备4至6名母婴营养指导师,一年就需要150名左右的专业营养指导师,所以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母婴营养护理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市场乱象横生,质量良莠不齐。现实生活中,很多母婴营养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短期培训的“速成月嫂”。月嫂的“技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或由自己观察总结的,所以其观念普遍陈旧、缺乏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应针对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拥有一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对其公共营养模块开设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母婴营养护理技术,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弥补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欠缺。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专业建设内涵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

学生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体,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己,立足实际,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方向,进而付诸于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校高职学生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因而,要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方面来对自身进行综合评价,使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找准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要达到“人职匹配”的原则,必须要找到市场与自我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生涯机会的评估,从而对目标行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且分析方向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偏差应该不大。而在自我方面,用诸如“SWOT分析法”对自己全方位地做出评估,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清楚地反映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也给具体的职业定位做出更好的指引。

2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9篇:母婴护理培训学习范文

[关键词] 助产专业;高职;技能;实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4.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c)-104-03

发展医学助产专业高等教育是为了适应助产服务模式的转变,逐渐实现正常的孕产妇由助产士管理,并由助产士判断和协助完成自然分娩过程的目标。我国目前开展助产专业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医学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高专教育开办助产专业时间不长。如何提高助产专业的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高职产科学的教学改革措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助产人才[1]。在实践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从事助产教育的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通过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助产技能实训模式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加强助产实训基地的建设

1.1建设助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实践均证明,实习与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是实训工作的重要场所;实训教学也是形成自身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助产专业是一个介于培养临床医师与护士之间的一种特殊专业,她们的工作对象是母婴,不但责任重大,而且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都很强。开展高职助产专业教育,不但要注重助产学的基本理论的教学,更要注重职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2]。高职助产专业的学生在熟悉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需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如:孕期的检查、判断和协助自然分娩的能力及技巧,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妇科基本护理技术、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手术的配合、母婴知识宣教等;甚至还应熟悉一些助产中专业性、技术性更强的技能,如:会阴切开缝合、胎头吸引和低位产钳、臀位助产术、新生儿复苏术等,这些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技能在临床难产处理中是必然要用到的。对学生进行上述专业技能培养的最合适地点本应是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医院等医疗场所,但近年来患者自主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制约了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训,使医学生仅能观摩临床技能操作,而极少有机会亲自在患者身上动手操作。特别是产科,不仅涉及到患者的隐私问题,同时产科也是一个风险大的科室[3],各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不愿承担太多的风险,因此不愿意给学生过多的操作机会,尤其是一些技术性强、难度稍大的操作项目更不会让学生参与,最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均比较薄弱,以致于使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工作难以适应及胜任。要解决这些矛盾,目前最可行的办法是改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训场地、实训模型、师资力量,创造条件向学生传授助产专业的技能,让她们在校学习期间得到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富有成效的实践操作训练,达到初步熟悉本专业各项技能的目标[4]。

1.2 仿真与适用并重加强助产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医学院校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模块的实施都是为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我院的实训场地,既结合了专业教学实训模块,又考虑了经济、适用、好用、多用等因素,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创建了模拟仿真的助产实训基地。该基地(根据实训模块的要求)按功能划分为:助产技术室、待产室及产房、妇科护理技术室、新生儿护理室、计划生育及母婴宣教室、母婴综合训练室。每个实训场地面积有130多平方米;每个实训室都考虑了将内容相近的项目安排在一起,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可随时调换所需器材,不用另找场所,做到空间及资源共享。例如,以产科内容为主的助产技术实训室,配置了9张简易产床,每一张产床都配置了:污物桶、器械台、治疗车、孕妇模型、产妇模型、新生儿模型;各种孕期检查、正常分娩、难产处理所需的医疗器械;每个操作台有15平方米。妇科护理技术实训室也配置了9张简易产床,每一张产床也都配置了:器械台、治疗车、污物桶、妇女盆腔检查模型、产妇模型、各种妇科护理所需的医疗器械,每个操作台也有15平方米。每个实训室里有一个操作台供上课时老师示教用,其余的供学生模拟操作用。助产技术与妇科护理实训室可以根据上课内容需要,调整实训器材,互相换用,可以让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分配在两个实训室(每个实训室里25~30个学生),同时上同样内容的实训课。新生儿护理实训室:配置了新生儿沐浴(淋浴为主)的装置,新生儿护理操作台、新生儿游泳池、新生儿模型、新生儿床及床上用品、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所需医疗及生活用品。学生可以根据实训项目操作的需要,随时调整更换模型及器械进行操作训练。母婴综合训练室:仿照医院母婴同室的要求给予配置。每个实训室都配置了多媒体,多媒体中输入我们制作的全套操作录像和教学助学课件,供学生观摩学习,将模拟医院助产士的工作环境与学院的教学场所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环境。实训室还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不定期开放,助产课代表与班干部共同协助实训室老师进行管理。实训室开放期间,学生能够结合教学实训模块要求,反复地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在进行操作练习时,可以从反复的观摩操作录像中得到及时的纠正指导,就如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老师在指导一样。通过这样的模拟仿真训练,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为过渡到实习医院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我们的实训基地也为学生实习后就业前的应聘操作考核提供了良好的考前训练场所。利用我们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也可以开展面向社会、面向行业的技术培训与考核,比如妇幼保健员的培训与操作考核;还可以开展全省乡医、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在职卫技人员培训,开展母婴卫生知识培训与宣教等,使教学成效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2 改良教学模型改善实训教学条件

2.1 妇产科教学模型的现状

高职医学院校的实训基地与其他专业高职院校的不同之处,是面对特殊的人群,进行专业性的服务。实践教学模式不同,人员素质、质量要求也不同,助产专业有自己独立的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规程、准则和标准,所以对于实训基地、教学模型,要求尽量达到仿真化,让学生得到仿真性很强的模拟操作训练,以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真正工作场所后的紧张与失误。目前国产的妇产科教学模型相当部分不实用,不好用,不耐用,甚至部分模型根本没操作几次就坏掉了。进口的教学模型材质方面虽比国产的模型要好些,但也不是都适用,且进口的也太贵或不方便采购,所以一般的院校进口模型不多,有的院校买了太贵的模型,又舍不得让学生多次操作使用,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例如:孕妇检查模型腹壁硬、易裂(或孕妇检查模型胎儿太小,触摸不清);国产及进口的分娩模型会阴阴道出口组织弹性差,牢固性差,容易脱落;会阴缝合模型层次感不好、组织牢固性差、有效使用频率低;国产及进口的仿新生儿脐带好看,但不实用,学生不能进行实际断脐操作训练。部分高、精、洋进口模型不但价格高,使用频率低,而且质量也有问题。例如产时宫颈变化模型,可辨性太差,连老师们都很难区分,成了摆设;电脑控制模拟分娩模型,不能让学生们反复操作,且容易出故障,做摆设时间多。

2.2 合理改良部分妇产科教学模型

由于购买的教学模型有相当部分不尽人意,我们对其中部分模型进行了改良、补充、或替换。我们实地取材改良的部分助产实训模型,所涉及的实践教学内容都是每个助产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如,①孕妇模型改良:购买的孕妇模型,在进行触诊检查时,胎儿触诊不清楚。我们用国产的产妇模型、胎儿模型及人造棉、橡胶布、棉垫等进行改良后,使其更具有仿真性。②自制仿真新生儿脐带:我们在胎儿模型及胎盘模型之间用自己仿制的脐带(橡胶管中间穿入仿制脐血管)连接,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平产接生训练时,进行仿真性断脐处理,并可随时更换。③自制会阴缝合模型:我们将胶合板、弹力布等材料进行改进或制作,比购买的模型好用、实用,利于学生学习会阴切开缝合。④改进分娩模型外阴及产妇会阴模型:便于学生学习协助正常产妇自然分娩时的仿真性操作训练。我们对这部分模型进行了模拟化、仿真化、实用化的改进后,解决了购买的教学模型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体的特征,既有助于助产专业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进行讲解、模拟示教,又便于学生在专业实践操作训练过程中有效使用、反复使用。改进的助产实训模型既经济、适用,又安全、方便,经久耐用,避免了购买的实训模型的一些不实用、不好用、不耐用的缺陷,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3 实训教材及带教教师的改革探索

3.1 强化实训教学辅导教材的质量

职业技能实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在助产专业基本技能实践教学这块,尚无系统与规范适用的、指导性强的辅助教材,也无较系统、规范、指导性强的操作教学辅导片。原有的老版本,有的是理论知识讲解太多,操作速度太快,具体指导少,每个操作动作无具体细化分解;有的是操作方式方法过时了,而且内容很不完整;还有的是很不规范,不但对学生起不到指导意义,反而会带来不良的教学后果。所以我们在探索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模式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模式,编排制作对助产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践教学辅导教材、专业技能操作项目考核评分标准与助产技能操作项目指导光碟片。根据学生的需要,将学习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即产科部分、妇科部分、新生儿护理部分、计划生育部分、母婴综合训练部分。我们还编排制作了助产技能操作部分项目的录像片,在编排制作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了临床中有丰富经验的助产士的意见及毕业后在医院从事助产工作的学生们的意见,以求更合理、更实用、更有助于学生们的学习。这些技能操作指导教学片、教材可以用于实训教学中,学生们在每次实践操作课老师的教学示教后,在自行进行操作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反复观看、对照操作;课后学生自学时,也可以随时得到指导和纠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助产专业技能操作项目的考核评分标准,则为每一个实训项目结束时的考核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便于学生、老师共同量化掌握每一个项目的成绩。以上这些教学片和教材,既对助产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性作用,也很好地体现了实践教学 “教、学、做” 一体化的实训模式:教――老师示教助产专业技能;学――学生观摩学习专业技能过程;做――教师帮助学生反复操作练习,达到初步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目标。

3.2 加大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指导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数量不足、接触实践的机会偏少,实训指导能力不强等弱点,严重制约着实训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因而,针对这些不足,我们要求专职教师每年都要有一定的时间下临床,还采取了聘请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助产士做我们的实践课兼职教师。每次专业实践课,由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同时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各有所长,兼职教师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具有临床助产士的职业素养;专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课堂组织设计、驾驭能力强,具有教师的职业素养。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名专职教师与一名兼职教师结合上课,形成了优势互补,既利于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专家们曾强调:专业技能教学必需理论联系实践,既动脑又动手,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做”一体化新型、实用的实训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教学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合理配置实训教学资源,提高实训资源的利用率,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让高职助产专业的学生能更好、更快地熟悉与掌握助产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她们更受各级医疗机构的欢迎,更快得到社会的认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可以期望,她们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效改变我国助产服务的现有社会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敏珍,傅文君,应延风.高职产科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141-142.

[2]杨晖,杨玉萍,杨凌,等.毕业实习前开设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24-26.

[3]朱佩国,王芳.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 26(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