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集中采购意见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丰富其专业知识,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微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可以被建构的。该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教材、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则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传统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已具有较为完整、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较强的操作性。该课程的教学一般以记账原理为起点,按照会计要素的顺序讲解其确认、计量、记录的过程,重点放在会计分录的教学和会计报表的编制上;一般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主要是讲授与练习。首先,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忽视了学生的“学”。尽管部分内容有启发思考的环节,但也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强调每种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对于企业的不同岗位涉及资金运动的过程及其相应凭证传递的真实情境涉及很少,学生在实践中会感到无从下手,其职业判断能力较为欠缺。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
1.注重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应用型学科的特点,将课程设计为众多微课,并将微课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结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练。主题突出、表达形式丰富的微课更容易使学生容易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从而使其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2.解决学生个体化差异问题。首先,学生可以借助微课,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掌握情况控制学习的进度和难度。若知识已经掌握,可以快进,甚至可以直接跳转到其他微课进行学习;若知识还没有掌握,可以后退,或者反复观看学习。其次,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专业兴趣的差异,实行差异化分类、分层教学。
3.克服“中级财务会计”课时有限、业务繁多和内容枯燥的缺陷。“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和习题册的语言晦涩,内容枯燥。而微课可以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受教学课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以往课堂所能传达的信息量较为有限。而在微课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可通过微课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课外学习相关内容。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分析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思路是:首先,教师课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知识点逐一细化,并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提供获取资料的途径,学生根据问题准备相关内容。其次,课堂上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解说情境,学生则运用课前准备的知识在情境中体验,进一步发现问题。教师指引学生从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中获得问题的答案,并且适当点评,强调重点。最后,教师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知识构建情况。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1.课程教学目标的变革。教师不仅要强调会计的理论与实务,还要鼓励学生去感受具体经济业务中涉及的资金流动,以及原始凭证在企业各个岗位间传递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重分录、轻职业判断”的教学现状。
2.教学内容设计分析。(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知识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对象,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合适、丰富的微课表现形式。(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能反映我国财会环境的典型案例。运用前后连贯的案例,设计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营造真实的财务环境。(3)情境创设过程中既要考虑案例的真实性,又要注意所学知识内容体系的完整性。(4)针对学生课前准备的知识,提供参考资料与文献的查找途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3.教学组织过程分析。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创设学生讨论的场所,构建讨论的氛围,促进其通过教学资料主动、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达到知识构建的目的。此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运用快乐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除了传统的学习结果评价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评价应强调基于情境的评价和基于过程的评价,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进行评价。比如,学生是否积极进行了课前准备,是否积极参与了课堂讨论,是否在讨论中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此外,传统的学习结果评价也要进行改革,除了理论考试成绩评价外,还应加强对实务的考核评价。例如,是否有具体的案例,在实际情况中是否形成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存货核算”为例的微课设计
1.对存货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将存货核算涉及的知识细化为一个个知识点,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并选取相应的微课表现形式。(1)知识点的选取。首先,存货核算分为“收”“发”“存”三个模块;然后,教师进一步将收入存货的采购、结算、运输、入库的业务环节,发出存货的领用过程、票据传递和结存存货的清查、期末计价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细分。(2)教学目标的设置。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存货核算“收”“发”“存”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进行剖析,分别设置每个模块下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3)微课的表现形式。根据知识点的内容及目标,微课要采用真人录制的真实票据的形式,展示经济业务,仿真的采购、运输、入库情境,业务流程和经典案例等内容。
2.设计自主性学习和研讨式教学环节。(1)自主性学习设计。教师在安排学生学习前,针对微课内容及教学目标提出问题,提供教学素材,安排学习任务,然后展示微课,让学生课后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2)研讨式教学设计。教师分别设计两个阶段的研讨式教学:第一,线上讨论区研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己创建主题帖子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研讨。第二,线下课堂的研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对典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归纳。
3.注重学生微课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据此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1)注重学生微课学习过程的评价。①教师通过微课平台统计学生的登录次数、登录时长等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教师通过查看线上讨论区的发表主题、回复次数等信息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教师通过总结学生线上、线下发表意见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果进行评价;④每次微课学习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效果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该内容采用微课形式的优缺点,是否能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建议。(2)实施差异化教学。基于上述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兴趣的差异实行差异化的分层、分类授课。比如对于学习积极主动、专业兴趣浓厚且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教师引导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对于学生主动但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帮助其找到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监督,并实施鼓励教学法。
4.对改革后的微课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1)统计分析的途径与方法。①教师对微课教学过程进行观摩和总结;②按照学生类别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③以实施微课教学的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对微课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间差异的问卷调查;④对全部实施传统教学与实施改革教学班级的学习情况及效果对比进行问卷调查。(2)实施教学改革的总结。通过对上述信息的统计分析,教师总结实施微课改革后的积极效果,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最后提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案。
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问题分析
1.情境教学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由于财务岗位涉及各单位最核心的经济信息,保密性要求高。学生人数较多,难以前往企业实地参观,感受真实的情境。其次,难以获取真实案例且单个案例中涉及的知识不完善,无法与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相匹配。最后,若通过视频、仿真实验室的方式构建情境,又可能因为涉及多方技术专业团队合作的问题,导致情境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教师主体存在的问题。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若教师无法转变观念,将导致建构主义理念很难应用于教学中。以“学习辅导”和“内容点评”为主线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师时间与精力有限,或教师责任心较差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流于形式。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若不能把握好授课层次、传授知识的内容和技能程度,那么教学内容的设计就会不科学、不系统,并将影响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和自主构建知识的效果。
3.学生主体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学生课前、课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并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该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所以,学生如果缺乏自律意识或学习能力不足,那么学习效果将微乎其微,甚至会适得其反。
五、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对策
1.情境建构过程的对策。教师要收集反映我国财会环境实际的典型案例,对真实案例进行修正、完善,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教师要设计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营造真实的财务环境,构建专属于教学且包括所有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的案例库。学校应组建高水平的专业团队与技术团队,构建仿真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也可拍摄微电影等教学资料记录企业的工作流程。
2.教师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学校应组建包括课程专业人员、辅导人员、技术人员等不同分工、不同层次人员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学校还可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与财务会计教学相关的研讨会,组织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探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并进行经验交流,努力形成教学标准化模式,总结、归纳出一套适用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授课标准,形成可共享的教学文件,便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此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课堂观摩、教师反思以及问卷调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学生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取向的差异,实行差异化的分类别讨论与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要分层提供教学资料,设置教学目标,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目标有选择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以“快乐教学”为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并定期公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结果。
作者:熊金粮 张滢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晓鹤.“记账凭证的装订”微课设计与开发[J].知识经济,2015(12).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韩振宇.“微课”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5).
[4]言慧.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会计处理方法分析——微课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5(36).
关键词:中职教材;结构创新;创新方式;创新建议
1.编写中职教材结构创新的原因
众所周知,教改之舟已经进入“深水区”,光“刻舟求剑”显然不行,变则痛,痛则通,变通是《易经》的精髓。为什么要编写中职教材结构创新,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企需、人变、课改、求质”。
(1)企需
企业需要实际操作工人,需要实用技能人才,需要实用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近十年学生培养输出多数是操作工,其次是实用中级技能人才,再次是高技能人才。中级技工很少当技术员,高级技工很少享受高级技工待遇。
(2)人变
80年代是高中毕业生或初中毕业生考技校,90年代是中学毕业生考技校,2000年初中没毕业学生直接入技校。
(3)课改
近些年来技工院校课改循序渐进,初见成效,势态良好。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课课改,到实习实训课的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尝试,到去年3月份的一体化教学试点启动,从理实一体化到工学一体化的探究,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例如辽宁煤炭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的总态势。
(4)求质
课改的目的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引文来自《党的十报告》)。教材结构创新,就是满足课改的需求,满足课程结构的新变化。如“活页式”教材结构就是满足于任务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的课改需求。
2.编写中职教材结构创新的内涵
本文以为,中职教材是“根据特定教育层次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的”,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尽可能地采用不同的体系和编写风格,这就叫教材结构创新(引文来自《中国百科全书・教育》)。分四点深入解读:
(1)特定教育层次
我们所编写的教材,教育对象是初级工,还是中级技工,还是高级技工,还是技师,其层次要明确。
(2)规定教学任务
专业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编写中职教材,要吃透大纲规定及要求,更要吃透典型工作任务。
(3)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此话有三层含义:其一是考虑教育对象接受能力而编写教材,其二是编写成学科体系或任务体系或活动体系教材,其三体系是讲的编写结构问题,技能体系,如“活页式”教材结构体系。
(4)教材结构创新
教材结构创新,就是在现有的“学科式”、“教程式”、“讲义式”、“任务式”、“活页式”及“培训式”等教材结构基础上有所变动,有改良、有所突破或完全变成新的结构。
3.编写中职教材结构创新的方式
韦晓阳在《刍议中职教材编写模式的改革创新》一文中指出:“目前,中职教材较多的仍是以学科教材编写体例为主,系统性、逻辑性较强,但较少考虑与教学方式方法的配合,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需要,‘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以项目、任务、活动、案例等为载体、适应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教材比较缺乏。一些编者由于对中职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对原有学科内容进行单纯的增删只后,将‘章节’的体例直接改为‘模块’、‘项目’、‘任务’,或将一些虚构的小例子穿插于教材之中,即当做案例教学教材使用,实质上扔未脱离学科式教材的窠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12年23期P82)本文以为,中职教材结构真正创新应该是按着国家人社部课改的精神,做到中职教材部分结构创新和全部结构创新。
(1)编写中职教材部分结构创新
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与多家技工院校合作,组织专家学者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广泛征询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广大工人对机电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等意见和建议,按着国家职业标准、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标准和专业培养目标对机电等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典型载体,在章节教材结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了工作岛、训练目标和工作页的教材结构创新。
(2)编写中职教材全部结构创新
近两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在全国各地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校实验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电动机继电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设备验收与安装》、《零件加工》等活页教材。以任务活动结构彻底取代了章节结构,实现了教材结构全部创新。其用意以满足将原基于“知识储备型的课程”,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于过程工作课程”课改的需求。
4.编写中职教材结构创新的建议
当前中职教材的编写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对接行业企业一线 岗位要求与职业标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增强教材编写的针对性、时效性。教材编写既要与学生当前的文化基础相适应,也要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形成和职业生涯发展。为此就中职教材结构创新的相关问题,提出六点建议:
(1)建议学校组成课程设计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学科专家等共同参与的教学资源开发团队,分教材编写项目设立教材编委会。
(2)建议学校组建教材编审委员会,切实开展工作,分别召开会议审核编写大纲和编写样章,提出修改意见。编写大纲要细化到:任务、活动。一,1,1.1等五个层次。
(3)建议学校在制定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的基础上,加强主编、副主编一体化课改及教材编写培训工作。
(4)建议教材主编、副主编、主审及参编人员,应该认真学木杰主编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一书,研读第四篇,即计划施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描述、一体化课程描述与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描述与教学活动策划、学材开发与应用等内容。
(5)建议教材主编、副主编、主审及参编人员,要学习杨志安主编的《知识产权简明教程》第168-169页的内容,即我国《著作权法》第46、47条规定的内容,避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负责教材编写的人还要学习汤宗舜的《著作权法原理》相关的内容。
(6)建议教材主编、副主编、主审及参编人员,还应该认真学习国家级出版社的编册,如机械工作出版社的《作译者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著译者须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药品采购;集中配送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7—0126—01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the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model in the hospital drug procurement
LIU Xueli
The Drugs Devices Division,Puyang City Oil Field General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 Puyang 457001, China
[Abstract] Drug procurement model is more concerned by hospital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sunshine operation of how to achieve a drug purchase have been exploring by medical workers. A idea was explored to implement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of drug procurement in our hospital.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of drug procurement ensured drugs supply and the quality. The experience wa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Drug procurement;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药品是医院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治疗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药品采购是药品管理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如何实现药品采购的阳光操作是医院药学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课题。2008年起,我院在药品采购中实施集中配送,由经营规模较大、配送能力较强、国家GSP论证达标合格的一家公司完成所有药品的集中配送工作。几年实践结果证明,集中配送保障了药品供应,保证了药品质量,经验值得推广。
1 传统的药品采购配送模式
1.1 集中招标,多头配送
历史上,医院的药品配送经历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定点供应模式,市场环境中的医院自行组织的招投标模式。2010年后,根据国家规定[1],实行政府主导下的集中招标模式,政府出面组织药品集中招标,医院按中标结果采购中标药品。不管是哪种模式,其核心配送方式未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药品的价格或生产企业,医院依然要和几十家医药公司或生产企业发生业务联系,医院的采购模式依然是集中招标,多头配送。
1.2 多头配送,管理难度加大
以往,我院有药品配送商五十余家,如此庞大的业务群体给管理上带来诸多挑战,不同配送商经营规模、实力、仓储条件、质检设备等不尽相同,业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服务水平差别很大,给医院的药品经营秩序、经营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隐患。
1.3 多头配送,计划分散,合同分散
医院要和五十余家医药商业有业务往来,在药品购销的不同环节,如计划、配送、发票入库、财务挂帐等做着大量重复性工作,要建立五十余家公司档案,签定五十余套合同手续等,浪费了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不高,医院药品供应也容易产生波动。
1.4 多头配送,质量难以保证
不同供货商的进货渠道不同,有的从生产企业直接进货,有的从商业公司调货,无法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运输、储存等都有特殊的条件限制,有的药品需要冷链运输[2],有专门的运输工具,储运条件达不到要求,药品质量难以保证,给临床治疗留下安全隐患。
1.5 多头配送,药品供应率无法保证
不同公司经营实力有限,很多公司因为没有基本库存保证,药品配送断档率较高,给医院正常的药品供应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2 集中配送模式下的药品管理
2.1 集中招标,集中配送
由一家公司完成医院所有用药的集中、统一配送工作。医院药品采购目录依据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结果确定,中标结果公布后,医院及时传递给配送公司,配送方在充分尊重医院习惯用药的基础上,认真对中标结果分析归类,列出可配送品种范围。在此基础上,充分与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协商、沟通,最后确定医院配送药品目录,避免了医院操作带来的外部环境干扰。
2.2 合同管理
医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与配送公司签定了购销合同,标明了配送目录、价格、数量、生产企业、汇款时限等内容,省时省力,而且效率很高。
2.3 计划管理
日常工作中,根据药品库存及药品消耗情况,医院每个月制定采购计划,并根据库存情况在计划中标注送货时间,如有的品种库存少,就标注急用,要求尽快送到,有的品种库存较大,可标注分批次送到等。这样,给配送方传达了非常明确的用药信息,一目了然,便于配送方组织货源及送药。
2.4 采购管理
计划确定后,由配送方自行组织货源,医院也无权干涉,切断了医院药品管理者与生产企业之间联系的链条,阻断了药品采购者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利益纠葛,杜绝了长期存在于医药行业之间的不正之风,实现了药品采购的阳光操作。
2.5 质量管理
由于配送方是经过考察、论证的有一定规模的、达标合格的药品经营企业,质检设施完备、人员齐全,工作流程符合要求,有较为完善的储运设施和质量验收程序。另外,集中配送业务量大,配送方更加珍惜配送资格,质量责任感会更强,对药品质量的要求会更为严格,减轻了医院承担的压力。集中配送以来,医院尚未出现一起因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
2.6 库存管理
配送方根据医院的用药需求给医院设立基本库存量,保证医院基本用药,凡出现药品过期、失效等,配送方无条件给予调换,有效避免医院的损失。
3 展望
药品采购集中配送曾在社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集中配送造成了市场的垄断,势必会出现药品断档、积压、药品质量问题等现象。我院的实践表明,只要操作得当、管理得法、配合到位,集中配送是保证药品供应、确保药品质量、规范采购行为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实施集中配送,有利于药学人员职能的转变,药学人员能从繁琐的药品供销业务中解脱出来,从事药学技术工作,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有利于医院药品管理由管理阶段转向药学服务阶段,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3]的要求。
药品采购集中配送毕竟是新生事物,并非尽善尽美,尚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我们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和补充。总之,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药品管理模式的变革还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的通知[S].2010,7.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草案)[S].2011,08,01
关键词:招标采购;中间价格模式;博弈论;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023-02
1 引言
采购是企业重要的业务流程之一。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无论它是制造商、批发商还是零售商,都需要从供应商手中购买原材料、获得服务、取得物流供应以维持企业的运作。而招标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交易对象的市场行为,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采购招标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其一般机制为:采购单位将要采购的物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及其他招标条件向社会通告,各投标方根据招标要求参与竞标,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由采购方的评标委员会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原则,择优选定供应厂商为中标单位,并签订供货合同。
一般而言,采购招标的决策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价格封标招标模式和第二价格封标招标模式。第一价格模式源于拍卖理论当中的密封拍卖的反向运用,是目前招标采购实际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第二价格模式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威廉•维克瑞于1978年创立。
在第一价格密封招标采购机制中,该机制没有一个激励人说真话的机制,因此在一级价格密封招标采购中每个有限理性的经济人的竞卖者往往存在道德风险行为。往往报出比真实意愿高的价格,获得供应权,并赢得收益,所以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因而在现实中第一价格密封招标往往促使他们报高价以追求净剩余的最大化。
然而,第二价格密封招标采购机制的种种优势是建立在投标人数多的情况之下。这是因为,维克里认为,在第二价格拍卖法中,投标人的出价由他对拍卖商品的估价决定,而估价则产生于投标者各自相互独立的概率分布函数。由于每个投标人对拍卖商品的估价是与其他竞买者的相独立,所以就算知道竞争对手对该商品的估价,投标者也不会改变自己对竞拍品的评价,从而也不必要去搜集其他信息。也就是说只有在投标人数多的情况下,投标者的最好竞拍策略就是依照自己对标的物的评价而给出标价,因此不管是从个人收益还是从整体资源配置考虑,它使得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出价情况、投标策略和整体市场评估变得多余。但是在只有较少投标人的情况下,投标人的出价不仅仅考虑自己标的物的价值,还要考虑其他投标人的出价所造成的影响。这是因为较少的对于较少的投标人数,投标人有能力估价其他投标人的出价,而在投标人数多的情况下,这个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有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中间价格密封招标采购机制。
2 中间价招标采购模型
在第一价格密封招标采购机制中,要价最低的人中标且成交价为最低要价。在第二价格密封招标采购机制中,同样是最低要价人中标但是却以次低价成交。最低价与次低价之间的差额可以理解成为对投标人说实话的奖励。然而,无论是第一价格密封招标采购机制还是第二价格密封招标采购机制都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吸引大量的投标商进行投标,从而增加投标商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诱使投标商“说实话”。然而,在现实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以及国家法规的规定,一些特殊的物资设备的供应被一家或者几家企业所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多家供应商参与投标是不可能的,因为能给提供这些产品或者服务的企业就只有这两三家,这时利用增加投标商数量从而使投标商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增加,诱使投标商说实话的机制无法实现。
我们首先考虑如果只有一个供应商投标的情况下,招标人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机制使其利益得到优化。
本部分主要借鉴了Chatterjee和Samuelson(1983)的双方叫价模型,并加以修改和扩展。设投标人提供该产品的成本,或者说该产品对投标商的价值是c,该商品对招标人的价值是v,这里c∈[0,1],v∈[0,1]。投标人和招标人同时选择要价和出价,分别为ps∈[0,1]和pb[0,1];如果pspb,则没有交易发生。这样,如果pspb,投标人和招标人的效用均为0,交易不发生。
我们考虑不完全信息的情况,即只有投标人知道c而招标人不知道。同样只有招标人知道v而投标人不知道,即c是投标人的类型而v是招标人的类型。假定v和c在[0,1]上均匀分布,分布函数P(.)是共同知识。这是一个贝叶斯博弈,投标人的战略(要价)ps是c的函数ps(c);招标人的战略(出价)pb是v的函数pb(v)。战略组合(p*s(c),p*b(v))是一个贝叶斯均衡,如果同时满足p*s(c)是投标人的最优选择并且p*b(v)是招标人的最优选择。
关于投标人,对于所有c∈[0,1],p*s(c)是下列最优问题的解:
3 结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拥有两个投标人的情况下,中间价格机制的成交价优于第一、第二价格机制。在中间价格机制中,招标人将要价最高者作为自己的最高接受价格。在此基础上,与要价最低者进行类似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因此,最后的成交价要优于第一、第二价格机制。在投标人数很多,但是只有少数几家能给达到招标人要求或者有少数几家投标人拥有绝对的优势的情况下,多人博弈的过程可以简化成为2人之间的博弈或者3人之间的博弈过程,上述分析仍然是有效地。实际上,在只有少数投标人的情况下,第二价格机制成为最无效的机制。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价格机制不能发挥其优势,即促使投标人说实话,但是采用较高价格成交的方式。因此,在只有少数竞标人情况下,第二价格机制不如第一价格机制和中间价格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Paul Klemperer,钟鸿钧译. 拍卖: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国际财政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14-0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已经成为各成员国的共识,自贸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将提升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具备跨国财税收专业知识的应用型财政(税收)人才是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较为急需的紧缺人才之一。培养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各高校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密切的各省(区)地方院校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基于该校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经验,就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财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财政人才的必要性
(一)解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国际财政人才需求增长与人才培养欠缺矛盾的必要举措。自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保持稳步增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的《201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第四季度报告》显示,至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4803.94亿美元,双向投资额为124.05亿美元。在自贸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人才紧缺特别是熟悉东盟事务的国际型人才紧缺这一短板日益凸显。金融、会计、贸易、财政(税收)等既具备专业知识又熟悉东盟相关事务及东盟国家语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持续增大。对具备东盟财税知识的国际财政人才,除传统的各级财税部门因涉及东盟事务有需求外,国内各地区均有不断增加的工商企业、中介机构涉及东盟业务,东盟各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司,这些也都是熟悉东盟财税知识人才的需求者。随着企业、中介机构等单位的东盟业务不断扩展,人才需求会不断增加。目前,国内高校在培养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财税人才方面基本属于空白――没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方向,财政(含税收)专业开设的国际财税知识的课程也不多,而东盟国家财税知识的教学基本没有。虽然教育部也采取了“中国―东盟互访留学生”等方式加快相关人才培养,但目前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税人才的供求缺口较大。
(二)加强国际财政学领域研究与教学是我国财政学科发展方向之一。自财政学创立以来,学科研究对象、方法是不断变迁的。在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强化、双边或多边财政协调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马斯格雷夫夫妇创立了国际财政学。国际财政学是财政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将财政学的视角由传统的关注一国政府分配活动拓展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财政学科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杨志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财政与经济关系问题的新表现方式之一,亟待加强财政学的国际视角(国际财政学)研究,深入研究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问题,研究财政政策的国际协调,研究财政制度的国际趋同问题。在当前我国经济迈向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大、大力推进双边和多边贸易投资发展的进程中,财政学科发展应把握这一大趋势,加强国际财政学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为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提供相关领域的人才支撑。
(三)地方院校财政学本科专业发展困境需要突破。近年来,财政学专业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地方院校财政学发展面临困境。据麦可思调查数据,2014年全国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3%,略高于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6%),然而就业质量偏低,据统计,只有10%左右毕业生能进入到专业对口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另外,在全国开设财政学专业的高校中,各学校财政学专业发展不均衡:财政学教学历史较长的综合性大学和传统财政学优势专业院校,就业状况相对较好,如人民大学的财政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00%,但地方院校财政学毕业生就业并不乐观。地方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在当前财政学专业发展的新形势下,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地方院校财政学专业发展的生命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对应用型国际财政人才的需求,为有关地方院校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密切的各省(区)地方院校的财政专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构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财政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保障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目前,通常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政人才培养来看,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际财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问题。培养国际财政人才是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服务的,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层次、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的要求是高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础,要定位国际财政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就必须对上述信息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变化较快,导致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无法清晰界定,并且高校与用人单位就人才培养的信息沟通仍然不够全面及时,因此,如何定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国际财政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设计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政人才培养必须符合自贸区对人才的一些特殊要求,如需要掌握东盟国家财政税务知识、能熟练使用东盟国家语言进行交流等。因此,教学方案设计必须让学生熟悉东盟国家的财政税务知识、对东盟国家财税实务有所实践,并学习使用一些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为此,需要在教学体系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而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尝试不多。如何在教学方案中对教学体系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进行合理设计,使国际财政人才培养既符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殊需求,又遵循一般财税知识教学规律,这是构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财政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具备东盟财税知识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政人才培养的定位较高,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财税理论知识和我国财税实务操作技能,还要掌握东盟国家相关财税知识,这样才能较好地胜任教学任务。目前国内院校财税专业现有教师对东盟国家财税知识学习和研究不足,国内也缺乏相关知识的教学与培训,因此,能胜任的教师较为欠缺,不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政人才培养。如何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政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三、广西财经学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求人才的培养探索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主要受益地区之一,在培养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型人才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广西财经学院是广西唯一的财经类本科院校,教学、科研实力较强,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以国际化视野实施开放办学。2008年该校获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立项的“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已经培养200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2012年经外交部、教育部等部委批准的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在该校挂牌成立。目前,该校面向东盟国际交流项目包括中国和泰国、中国和越南、中国和马来西亚以及中国与新加坡等。在广西财经学院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培养中,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创新实验班的培养模式较为成功,该模式的要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培养目标突出高定位和东盟特点。在创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不是培养普通会计人员而是培养未来的CFO人才(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和首席财务执行官),为达成这一规格要求,培养目标突出了对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的要求。同时,基于国际型人才培养要求,培养目标中又突出了对学生外语能力和东盟知识的要求。外语方面,要求掌握英语(四级水平以上)和越语或泰语(达基本交流和阅读专业资料能力);东盟知识方面,要求掌握一个或几个主要东盟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财政金融和税收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及人文知识。
二是培养方案突出择优性和实务性。创新实验班对学生和老师都实施择优机制。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后参加实验班选拔考试,从根据选拔考试和第一年学习确定的综合成绩中挑选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对进入实验班的学生设置了淘汰机制,外语水平或课程考试成绩不达标就淘汰至普通会计班。实验班的任课教师也是优选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同时,在培养中与企业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建立了东盟会计实训基地和在东盟国家的企业实习基地。
三是教学计划便于学生到东盟国家实习。实验班教学安排按照“1+3”设置,在第一年的平台基础教育学习之后,学生经过选拔进入实验班开始国际型会计人才的提升教育。在教学计划上设计了便于国外实习的“两长一短”学期,即每年三个学期,每一学期17周,第二学期6周,第三学期17周。短期的第二学期有利于安排学生到东盟国家实习。
四是保障体系突出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创新实验班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注重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就实验班制定了《学员选拔办法》等10项专门制度,为实验班建设提供了较全面的制度保障。此外,在实验班中还采取了一些创新的管理做法,如导师制、部门领导直接负责的扁平式管理和学生特别奖励机制,有利于实验班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构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财政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政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应在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从需求调研情况来看,目前用人需求主要是中介服务机构和涉及东盟业务的企业,根据相关单位反馈的信息,他们普遍看重学生的东盟国家财税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另外还比较注重学生的实务技能及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因此,国际财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可以参考广西财经学院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其培养规格定位为高于普通财税本科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应突出国际性、能力性。具体来看,培养目标应包括:一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协调、开拓创新能力;二是具有扎实财税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三是熟悉东盟国家财税知识、了解东盟人文社会文化;四是除英语外还应掌握一门东盟国家官方语言。
(二)构建符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色要求的教学体系。关于东盟财税知识的财政本科教学,既有与一般财税知识教学相同的规律,又(下转第140页)(上接第115页)有着自身的特色。在教学体系设计上,应能覆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环节互相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遵循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保证人才基本认知规律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就是要在教学体系结构上做好通识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的合理搭配,重新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等模块的课程内容:通识教学模块应开设东盟国家概要等介绍东盟人文社会的课程以及泰语、越南语等东盟国家小语种课程;专业教学模块应在保证财政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东盟国家财税知识、国际财政理论、国际税收竞争与协调、国际贸易等课程;实践教学模块要开发设计突出东盟财税知识的实验实训。在教学计划上应借鉴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实验班经验,设计便于国外实习的“两长一短”学期。
(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高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财政人才培养需要形成一套包括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选择和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内容的保障系统。在教学质量监控上,要制定各项专门的制度文件,形成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机制;在师资队伍方面,要优先任课教师和形成任课教师定期到东盟国家进修或访学机制;在教材建设方面,要在现有国内东盟国家财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东盟国家情况,研究有关专业课程教材的选定与编写。
【参考文献】
[1]杨志勇.关于中国财政学发展方向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3(2)
[2]李家瑗.对区域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2)
[3]韦宁卫,罗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型税收人才的培养研究[J].会计之友,2009(3)
[4]朱丹.适应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方案[J].法制与经济,2012(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A类项目(2014JGA217)
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开展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大高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能够熟练地运用业务知识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经营和管理活动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开设国际贸易专业,高校为高素质外贸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方向课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但是,在现实人才培养中,部分高校过于重视专业基础课,将很大一部分学分放在该类课程的设置上。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对实际工作适应能力差。
(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手段多是黑板粉笔加老师的口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现象严重。诸如目前各大高校都将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偏重于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概念的阐述,而忽视该门课程对学生今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被动地掌握所学知识,影响学生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所必备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的提高。虽然部分高校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也引入案例教学、实验课程,但从考核方式上来看,闭卷考试仍是国际贸易教学的主要考核方式,且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务课,均以概念性知识点考核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其他各种诸如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随着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提高,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模式必须有所创新。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体系构建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引入立体化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利用新教育理念、新技术手段、新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进而满足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此,结合立体化教学模式和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可以设置以下流程:
(一)立体化教学环境构建
立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是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前提,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保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宏观教学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鉴于此,在进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不断完善教学基地的建设,从而为以后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一定的平台。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环节。如何使学生熟悉国内外宏观环境,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是这一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培养方案。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使整个教学环节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特点。
(三)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专业,各种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专业课开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陆续安排好各种实验、实践课程,有助于使学生做到从理论知识到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最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各种实践课程中,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验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高自身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人才考核体系的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考核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效果的监督环节。国际贸易专业具有很强的涉外性、灵活性和实践性,传统的闭卷考试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外语的学习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这是因为从事外贸工作,外语是一种工具,学生不仅要提高读写的能力,更要提高听说的能力。因此,在整个立体化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增加双语教学的比例,加大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而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制作》、《国际结算》、《报关实务》等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则要减少如名词解释、简单等理论内容的考核比例,增加案例分析、实训能力等能力的考核比例。
三、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实施途径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在于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因此,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教学的新要求,树立为目标岗位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对于理论课的教学,在科目的设置上以合理、够用为原则,压缩不必要的专业理论课程。而对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商务单证制作》、《报关实务》等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课,在课程性质上要坚持必修课的地位不动摇,并适当加大实验、实训学时的比例,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二)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黑板板书为特征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果明显不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中,可以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教学手段相互补充,并结合具体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对国贸专业学生进行课堂讲授时,应该大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演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证式教学、实体经营式教学、辨论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信关系,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尤其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的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的时间关系。诸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收集到的入世之后中国在金融、贸易、知识产权、零售等方面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以提问的形式加深学生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的理解。再如《商务单证制作》涉及大量的单证素材,如发票、汇票、装箱单等,而这些素材学生都鲜有接触,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收集最新的较全面的单证式样,直接或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示样单、演示并示范填写、修改操作,如此可增强学生对外贸单证的感性认识,边说边操作,让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直观的操作。
(三)以网络教学为平台,注重师生互动
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以网络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窗口的立体化教学与实践体系,从学科、专业建设层面出发,借助现代化的服务器和网络系统,运用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和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等开发工具,建设具有交互型特点的网站,通过网络完成在线教学、辅导答疑、交流讨论和测试考核,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支持。这种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在于它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课程网站上补充、增加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内容,建立更多的专业网站链接,有助于学生从更大范围内了解学科与专业发展的现状。鉴于此,国际贸易课程网站在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内容全面性、案例新颖性、应用互动性的特点。就内容而言,国际贸易课程网站的构建既要有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录像、案例题库等教学资源包,也要有贸易政策、贸易惯例、课外导读等延伸内容;既要立足于校内资源,又要与其他外贸网站建立链接。就互动性而言,国际贸易课程网站的建设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网络授课,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对学生而言,则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所提供的自主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答疑、作业、讨论和测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异步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一体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四)以模拟实训为依托,强化实践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是一种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市场调查、市场开拓、商务谈判、文书撰写、合同履行、争端解决、日常管理等一系列的能力。而对于从未接触过外贸业务的学生来说,很难从书本上的抽象文字感受到真实的外贸实务情境。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的课时。诸如,在开设专业课之前,可以通过外贸业务场所的实地参观访问或邀请有外贸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做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初步了解。
关键词:建安劳保财务 管理体制 建议
建安企业劳保基金是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安装企业缴纳社会基本养老金的重要来源。在劳保基金的征收、管理、拨付和调剂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各个环节的财务管理体制相对不规范,给建筑市场带来了不稳定。现就目前各地各级建安劳保系统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目前建安劳保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状况和原因
(一)内控相对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管。
各地各级劳保管理机构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政策细化的部份灵活操作的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管 (以06年以后的工程为例) 。
1. 收缴部份:①文件要求通用工程的劳保统筹费的缴纳规定为工程量总价的3.8%收取,水电、设备、管道安装按人工费的20%收取,土石方按人机费的12%收取。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建安工程的各项收费情况均由招标处人员进行计算,而这些人员在对政策文件进行变动后并未及时进行后续宣贯培训,所以对安装等工程也均按工程量的3.8%执行,而未予以特别细分;②文件要求工程量在1000万元以上的才能签订分期缴款合同,而有些劳保管理机构为了多创造当年度自身效益,即为了多收取劳保费多提管理费,对三、五百万元的工程也签订的分期缴款合同,并且还未按文件规定首付40%的要求执行;③文件要求建安劳保费的缴纳应按财政局规定的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全额缴纳,再按工程进度予以预拨,最后按工程决算予以缴费额的75%返还,而有些劳保管理机构为保护地方建筑单位利益,仅仅按无需返还的25%予以收取,而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
2. 管理部份:①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相互脱节,造成了劳保费追缴工作的困难②原则上各劳保机构按当年度收取的劳保费的3.5%提取管理费,未通过财政部门也未通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直接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管。③专项资金把关不严,使用过宽。
3. 拨付部份:①对拨付的劳保费,仅仅按照建设方对施工企业出具的施工进度证明,就以此为据进行预拨,而未进行实地勘察;②有些拨款施工单位并非中标施工单位,而是其下属项目部或者子公司,有些劳保管理机构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也予以了拨付;③有些劳保管理机构对财务核查岗位(复核建安或施工企业的劳保费是否交齐,未交齐的不得予以拨付)和财务拨款岗位未予以分别设置,而是由一人经办,未形成内部监控。
4. 调剂部份:文件要求各级劳保机构对各施工企业进行困难调剂补助时,应按照施工企业近几年的经营情况、社保缴付情况、资金流动情况等情况进行全面统筹平衡后再予以调剂补助。资金使用上的管理漏洞,安全存在隐患。
因劳保会计的特殊性,既涉及建安劳保事项,也涉及会计事项,很多劳保管理机构的会计由劳保办专门设岗,出纳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财务科监任,支票和印鉴均由财务科保管。而劳保账户上每年均有高达成百上千万的银行已入账而施工企业未来办手续的未达账,有些劳保管理机构对该些未达账并未作账务处理,任由上千万的未达账由支票和印鉴的保管员进行管理,造成极度安全隐患。
(二)缺乏应有的预算管理体制和严肃性
文件上要求每年初由建安企业编制劳保费年度预算,由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劳保管理机构审批,作为该年度企业拨款依据。在执行过程中,很多地方并未严格执行,建安企业既未向劳保管理机构申请预算,劳保管理机构也因没有数据支持也未向财政部门申请预算,而是凭经验每月进行上缴和拨付,以致收入、支出账户的闲置资金较多,造成了定期利息损失等机会成本的增大,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部份建安劳保管理机构并非当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财务纳入统一核算,而是独立核算,所以在基础工作中存在缺乏必要的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账务处理不严谨,财务手续不齐全等情况。
二、对完善建安劳保财务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建安劳保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加强内部监督控制,建立并健全会计制度和建安劳保的财务工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制度办事,完善相应的审批监督程序,保证各会计岗位相互制约并有序进行。同时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程序和关系,未缴清劳保费的不得办理各项质监、安监、施工许可及备案等手续,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资金的及时回笼,保障施工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行业监管,形成行业约束力
各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所辖劳保管理机构应实行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经常性监控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予以帮助教育,必要时加大处罚力度。
(三)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形成财务岗位轮换制
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及相关工作的整体素质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考试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对不具备财务人员执业操守和相应工作能力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教育考核,必要时进行岗位调整。同时应定期对未达账进行逐笔核对并及时调账,并定期形成财务岗位轮换制度,以切实保证劳保基金资金安全,维护建筑市场的稳定。
结论
通过对建安劳保财务管理体制现状表现、成因、及完善措施等诸方面分析,得出只有建立完善建安劳保财务制度和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同时从微观角度入手,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统一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把握这几点,解决建安劳保财务管理体制问题指日可待。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40-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石油石化企业逐步进入国际化市场和国外石化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市场,石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企业对降低成本的渴望更为迫切,因此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了大多数石化企业都十分关注的课题。据相关数据显示,生产型的企业至少要销售额的50%来进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而中国的工业企业中,各种物料的采购成本更是高达企业销售额的70%。显而易见,采购绝对是企业成本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尤其对于石化企业而言,其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对各类原材料和设备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按照石油工业物资分类和代码划分,各类物资共60个大类,609个种类和2802个小类,面对如此众多的物资采购种类,只有在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方面下大力气,花大工夫,才能确保企业物资采购工作顺利、圆满地进行。
2 目前我国企业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常意义上讲,企业物资采购主要是指企业对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类物资器材的购买、管理等方面的行为,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其包含内容不仅仅如此,还应有对采购物资的保管、使用等内容。但由于企业一直在物资采购方面重购买、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和监督工作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2.1 企业物资采购流程不规范
企业物资采购流程从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有物资使用单位提供需求、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审核、目标市场调研、物资供应商的确定与选择、物资运输保管、物资使用等方面。但从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在企业物资采购流程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编制不合理。在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的过程中片面依靠物资使用单位的需求,而没有针对其实际物资消耗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导致物资采购计划往往与实际需求不一致;二是物资供应商的确定与选择阶段,对相关制度遵守不严格,存在人为因素影响供应商确定的问题,运行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使得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人为的加大的采购成本;三是物资采购后的管理和使用不严格。工作中重采购轻管理、重使用请保管的问题十分严重,使得物资采购成本提高,浪费现象严重,导致企业资金流失。
2.2 企业物资采购模式不科学
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企业物资采购模式的选择与确定对企业采购成本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企业采购的模式看通常包括有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不同的模式。尤其石化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多采取分散采购的模式,导致了企业物资采购渠道分散,特别是由于采购物资种类繁多难以对产品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商业信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导致企业存在着物资采购的风险。同时部分企业还应用传统的买卖谈判或订货等方式,网上订单、电子商务以及先进的招投标采购方式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也对企业物资采购活动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3 企业物资采购库存管理有弊端
物资采购活动是一个连续的企业活动,不能仅将其看做是物资的购买这一单一的工作,更应当将物资采购后的运输、保管、分发等工作纳入到物资采购的整体活动范畴之中。但在现实的工作中,往往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往往将注意力放在的物资采购的单一阶段上,忽视了对采购物资产品的使用、保管、分配等方面的内容,而由于石化企业工作涉及范围广,情况变化快,因此,往往某些物资采购计划与现实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如何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使采购的物资发挥最大的效能,才是物资采购活动的重要目的,而现实中企业只是依据计划编制进行落实,并没有进一步核实现实的情况需要,往往出现一些急需的单位无法使用,
不急需的单位则存在不少库存的现象,给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带来不利的影响。
2.4 企业物资采购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物资采购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物资采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影响着企业下一阶段生产经营能否顺利完成。而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在物资采购人员的选拔和使用上通常存在着“重思想轻技能”、“重使用轻监督”的问题。“重思想轻技能”就是对物资采购人员往往过分看重其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忽视其对企业生产所需物资设备的技能的培养,虽然随着法制建设和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物资采购活动日趋“阳光化”,但在物资能否确实满足企业生产需要方面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重使用轻监督”,就是过分依赖物资采购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的影响,而忽视在监督管理制度方面的制约作用,许多监督管理制度只停留在了文字上,而忽视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
3 提高企业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质量的意见建议
3.1 大力提倡集中采购模式下的物资采购活动
集中采购是大型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一项重要转变,是企业物资采购活动的发展趋势,这种将“无计划随意采购”变为“预算约束内采购”、“多个人跑市场”变为“专业人员为主跑市场”、“各个部门搞采购”变为“专业机构为主搞采购”、“依靠人的监督”变为“依靠程序监督”的转变能够建立统一管理、分工明确、有效监督、顺畅高效的采购管理体系。具体来讲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统一招标采购。由企业决策部门牵头,全面了解各部门需求情况,直接面向生产厂家招标,减少流通环节。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实行比价采购,优中选廉。二是统一购销价格。同实行统一的质量要求和采购价格、销售价格,同时将相关信息在网络和企业内部进行公布,主动接受监督。三是统一直接配送。供货合同要规定供货商责任,对供货不及时、质量和数量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明确处罚办法,并有相应的应急配套措施保证物资及时供应,维护监所安全稳定。四是统一支付。由企业总部出具的物资采购中标通知书、采购合同、采购物资验收报告和原始发票,各部门或分公司对总部相关费用进行统一支付。
3.2 大力加强物资采购制度建设
全面落实相关物资采购制度的落实。一是要对各企业提出的采购计划进行认真核实,确保采购计划的合理科学,物资采购部门要对上报的计划进行现场核实,多方了解调查,同时采取备案登记等方式,长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避免出现误报、乱报等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多方协调形成合力。理顺采购管理关系,完善采购运行机制,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夯实采购建设基础,加强采购工作指导,统筹调度、配置、使用各种采购保障资源,使采购管理的筹划、组织实施、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做到“不缺位”、“不越位”,防止动作程序上的脱节,搞好工作的衔接,形成最大整体合力,保证采购工作顺畅高效运转。三是要加强对采购物资的使用情况的跟踪登记,加强对物资的管理。特别是对已经采购的物资,从管理、保管、使用方面加强登记备案,提高物资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3.3 大力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
物资采购不仅仅要求采购人员具有过硬的思想,更要其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熟悉企业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从人员选拔、使用、培训方面加大力度,让其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注重在企业一线人员的选拔,将那些熟悉企业生产实际、了解企业所需的人员充实到企业物资采购活动中,提高物资采购的针对性。同时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监督管理,通过制度落实、奖惩措施等方式,提高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物资采购工作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文新.浅谈企业的物资采购的成本管理[J].民营科技,2009,(1).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发放**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员工个人的劳动保护用品,做好劳保用品的供应、使用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正式员工与聘用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
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正常工作环境中获得安全与健康所必须提供的防护性辅助措施。劳动保护主要通过为员工提供必需劳保用品的途径来实现。不同的工作环境领取不同的劳保用品。
第四条
根据公司建设管理的特点,对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采取“量入为出、控制费用、物款兼施、集中采购”的方法。
第五条
劳保用品的主办部门是公司办公室。办公室负责编制年度计划,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集中采购(或按物折价,统一造表),按季发放。
第二章
劳保用品的采购与发放
第六条
费用来源:
公司提取的福利基金;聘用员工月工资的5%。
第七条
日常劳动保护用品采用以钱代物方式发放给个人,其标准为30元/人月。
第八条
项目部人员到工程现场所需的部分特殊劳保用品,如安全帽等,根据实际需要,由项目部负责人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造表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由质量安全部统一购买发放。
第九条
部分特殊劳保用品以使用年限和劳保用品实际价格,采用以钱代物方式发放给个人。
第三章
劳保用品使用说明
第十条
劳动保护用品要严格按员工的实际岗位发放。
第十一条
员工兼做多项工作时,可按其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标准发放劳保用品。对于特殊劳保品可以备用。
第十二条
各岗位劳保用品使用年限是指领用和使用劳保用品的实际时间。员工脱产学习、病休、调离工作岗位或临时抽调做其它工作等,连续在三个月以上,其劳保用品的使用年限应顺延或停发。
第十三条
经常到工程现场的员工(指占该工程总天数的80%以上),按附件1中项目部的标准发放劳保用品。
第十四条
为了加强对劳保用品的管理,提高其使用功能,对使用年限较长、商品价格较高的特殊劳保用品,如若发生丢失或损坏,视情况按劳保用品原价的50%-80%予以赔偿,或折价处理给本人。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1994年11月30日颁布的《**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陕电建司发[1994]第08号)同时废止。
附件1:
员工个人劳保用品标准
发放周期(年)
品种
岗位类别
司机
项目部
公司
毛巾(条)
6
6
6
肥皂(条)
4
4
1
线手套(双)
4
4
卫生纸(包)
6
6
6
(特)护目镜(付)
0.5
(特)雨衣(件)
0.5
(特)雨鞋(双)
0.5
0.5
(特)棉大衣(件)
0.5
(特)防寒帽(顶)
0.5
(特)防寒鞋(双)
0.5
(特)防寒手套(双)
0.5
(特)安全帽(顶)
**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劳动保护工作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履行**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会在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中的“群众监督参与”职责,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员工的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公司根据《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劳动保护工作管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
公司工会主席对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质量安全部负直接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督和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员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汇报,研究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
(三)独立或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职业危害应当实行建档备查,发放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跟踪督促企业整改;对拒绝整改的,应及时报告上级工会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参加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三同时”的审查验收工作,对不符合“三同时”规定的,向有关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的建议。对劳动条件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不予签字。
(五)按照国家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六)指导公司工会开展“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劳动保护活动,总结推广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先进经验。
(七)在评选先进和劳动模范中,对发生重特大死亡事故部门和负有责任的个人,提出意见,落实一票否决权。
第三章
工作内容
第四条
监督和配合行政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组织关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
第五条
参与制定公司实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劳动保护管理制度以及年度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目标、计划,并督促付诸实施。
第六条
制订年度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每季度一次检查实施情况,安排下季度工作。
第七条
参与公司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并组织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成员对本公司劳动保护状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按要求对事故隐患填写“事故隐患通知书”,
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改。
第八条
参与安全生产例会和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会议,代表员工提出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意见。
第九条
收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职代会提案和员工的意见、建议,按规定程序落实处理,重大问题列入职代会议程,作出相应决议,并督促执行。督促集体、劳动合同中劳动保护条款的执行落实。对没有劳动保护条款的经济承包方案应提出补充和完善的监督意见、条款的执行落实。对没有劳动保护条款的经济承包方案应提出补充和完善的监督意见。
第十条
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劳动条件和安全设施及安全工器具存在的问题出具意见和建议;对未完成劳动保护项目施工的工程,提出不能验收的意见;对随意削减劳动保护施工项目的情况,提出意见,必要时报上级工会、工程主管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
第十一条
参加员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和危害原因,总结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并督促实施,代表员工提出处理意见,按规定报上级工会。
第十二条
组织、开展安全、劳动保护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竞赛活动。
第十三条
督促按规定时间,定期对员工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测,对高空、带电作业以及其它职业危害超国家规定标准的场所,应督促和协助行政予以治理达标,对一时难以达标的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种安全设备的可靠投用;结合劳动条件分级工作,听取员工意见,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从事高空、带电作业员工的防护用品等标准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
督促和协助对员工特别是特殊工种和女员工按规定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参与劳动鉴定工作,对伤残等职业病员工,督促和协助及时做好康复、治疗、疗养工作,按规定落实有关待遇。
第十五条
会同女员工委员会,做好女员工的特殊保护工作。
第十六条
督促贯彻国家有关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制止超体能工作,限期加班加点。对必要的加班加点,督促落实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
督促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劳动保护经费,按规定在生产工作现场设置可靠充足的劳动保护设施。监督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和发放,对不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应要求有关方面予以完善、补充或更换。
第十八条
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并督促做好员工、外包工临时工安全培训,督促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定期研究分析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和表彰奖励,建立劳动保护工作的档案、台帐,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公司工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1994年11月30日颁布的《**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劳动保护工作管理办法》(陕电建司发[1994]第08号)同时废止。
**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