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中学生入学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入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入学教育

第1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入学教育;创立班级建设主题;规范行为;积极疏导;特殊学生的跟踪辅助

一年之计在于春,说的是做事得早做准备和打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局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在“上任”之前,就要对本地学生当前的普遍习惯、学业水平、家长的普通心理及小学受教育状况等等相关情况要大致了解。这样,班主任工作起来就会明确明白,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地方特点和以往班主任工作经验,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班级工作。

一、先入为主,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为了了解学生当前的一些情况,开学初要特别上好几节班会课。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这是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转折,如果学生适应得好,对他们初中的生活和学习非常有利,对其一生的顺利成长非常有利。否则会对他们初中的学习和一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新学生要面对很多变化:老同学的分离新同学的陌生、不熟悉的老师、耳目一新的环境、学科的增加、新学校新要求等等。要努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这样的新环境、新同学、新课程、新老师、新的作息时间等等。因为农村文明程度较城镇要落后些,所以班主任要把工作前移,注意语言美,尽量减少学生日后“祸”从口出,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当前的初中学生主要是祖父母“教育”的――即所谓的隔代教育。这种教育一大弱点就是过分溺爱,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对孩子很少有约束,学生会非常随意,给班主任工作带来非常多的麻烦:穿拖鞋背心进课堂、上课吃零食、随地乱丢垃圾、上课玩手机、上网聊天等等。利用学生刚进初中时的积极心理,先入为主,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相关班级建设主题:《优秀班级与我》《我班有我更棒》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讨论的结果是,上述的种种不良现象不能出现在优秀班级的课堂中。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优秀的班级肯定不会一蹴而就。很多不良习惯绝不会因一两节班会课就解决,我们要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工作,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要“建章立制”了。

二、积极疏导,尽量鼓励学生

做班主任时间长了,我会发现过于严厉,会造成学生与你“顶牛”或“老鼠戏猫”的尴尬情形。对学生成长不利,于形成良好班风无益,与我们班主任工作的初衷不合。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形,本人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到六名成员,每个小组组长一名,力求组内学生形成比纪律、比学习、比发言、比表现、比卫生,比团结互助的风气;组与组也相互评比、互相监督。以期形成团结、竞争、互相帮助、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和精神面貌。每一周或两周评出表现优秀的学生八名,每组一名。优秀小组一或二组,间或评出进步最快的学生或小组,以便使所有学生有机会得到班级表彰,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风,使班级尽早走上正常的轨道。

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教育引导方法,对特别的学生更应该特别对待。例如2010年秋季,我班在开学不久后,从外地转来一个据说学习成绩较好的女孩,但来学校没几天发现,她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上课沉迷手机,不服管教;一下课就与原来的一些同学跨班玩,自己班上的同学挨揍,她还叫好;过分爱打扮,戴耳环、穿低胸衣服,而且在班上做“坏事”还有一定的号召力,成绩中上游。这是个典型的智力还可以,但品德有待提高的学生。这个学生管教不好,整个班都会受影响。学校召开家长会,我就利用这个好机会,在开完会后,与该生家长好好地聊了很长时间。中心问题两个:让她穿着得体、上课不能带手机。

我利用早上锻炼身体,跑步到她家去关心关注她;晚上散步我们一家人(丈夫是她的老师,儿子与她同班)常到她家去,让她觉得老师时时在想着她。经我与家长苦口婆心的开导,不断地与她的家长加强联系,不断地鼓励帮助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们成功了!我乘势让她做我班的班长,她一天天在变化,主动摘去了耳环和花,低胸的衣服也不穿了,手机也不带到学校来了,课堂举手发言也慢慢自信和阳光了,学习很积极。再后来的学期末考试,他的成绩跃居全年级第四,全年级两百多人,成绩一出来,我们一家人立即利用晚上到她家告诉她这个消息,她可高兴了,看着学生这么高兴的样子,我们做老师心里也感到高兴和幸福。

当然,这还少不了和任课老师的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通过电话、网络、家L与家长加强合作,全面了解学生等等。

总而言之,要想把一个班级带得让家长和领导放心,那这个班主任就得心中有学生,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爱学生,爱他们的童心,甚至爱他们的缺点。付出你的艰辛和细致的劳动,才有可能做得好一些。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学生 英语学习兴趣 培养 

        就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那些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把学习外语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特点:①学前阶段,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向往而兴趣高涨。②在学习字母、音标、单词的阶段,由于学生学习心理上的超前意识破坏了心理平衡的状态,会导致兴趣下降。③在学会了一些基本句型后,因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又会使他们的兴趣有所上升。④在进入学习基本语法阶段后,会因为语法规则多,严谨,要求精雕细琢,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而使兴趣下降。⑤到学习篇章结构时,由于学生渴求新知识产生的结果,如希望了解异国文化等,兴趣又呈上升趋势。

        针对以上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去争取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导“趣” 

        明确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和了解英语在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广泛用途,是形成学生认知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总是充满好奇、兴奋和向往这一特点,教师在上初一导言课之前要认真准备,搜集大量的能说明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的例证(如商务、科技、文化等等),在导言课上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感知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今后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学好英语奠定基础。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还可以不断的引导学生去搜集身边能接触到的生活、商务、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中使用英语的素材,并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外语学习不仅是学校内作为“重要学科”的需要,而且已成为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这样,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时刻不忘从学生的个体内部动力激化和外部环境感受进行引导,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明确学习目的,以利于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 

        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特点之一就是缺乏语言应用和习得环境,尤其是边远地区,英语学习主要在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意念,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兴趣点”设立交际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把语言的机械操练转向意义操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进行由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各种职业名称来做 “Jim’s father is a teacher.”的机械替换练习后,教师提问:What does your father do?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父母的真实职业来回答。这样就形成了从机械到交际操练的过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和语用能力。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及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高效掌握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成就感,从而更有兴趣地投入语言学习。

另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认知过程分为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等具体过程。感觉、知觉、表象是记忆的基础。在记忆过程中,根据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官的不同,可分为视觉型(视觉识记效果较好)、听觉型(听觉识记效果较好);运动视觉型(动觉识记效果较好)、混合型(运用多种表象时识记效果最好)。实验研究证明:只听能记住 60%;只看能记住 70%;看听说结合能记住 86%。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投影、简笔画等)或电化手段(如录音机、投影、多媒体等)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语言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护“趣” 

第3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命教育;融入策略

初中教育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求完善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生物教学是对初中生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借助合理的方法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

1.关于生命教育

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初衷在于帮助他们形成敬畏生命的意识,具体涉及三个方面:首先,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生命无价,但初中生对此的认识并不深刻,通过生命教育,可以使他们学会尊重生命,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有助于他们生命质量的提高。其次,使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生命无贵贱之分,除了人之外,地球上还有千千万万的动物和植物,人应该与它们和平相处而不是肆意践踏,但是,要想使初中学生形成此种意识,就必须要先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欣赏它们的生命。最后,使学生爱护生命。人总是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生活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生命不能重来,人只有爱惜自己的生命,才能不枉此生。因而,借由生命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生命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2.融入策略

(1)通过知识讲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命的内容有很多,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有意识的融入生命教育,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以“人的生殖”为例,在讲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可采取以下方式:其一,根据教材作简要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男女生殖系统。其二,为学生播放视频,使他们了解胎儿孕育及降生过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生命来之不易。

(2)创新实验方式,引导学生将关爱生命付诸实践。实验是生物教学中验证知识、理论正确性的重要方式,可为学生直接观察提供机会,在改善教学效果方面作用显著。但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部分实验涉及生物解剖,与生命教育存在冲突,若教师无视这一点依旧沿用活体进行实验,则会使得理论教育脱离实践,给学生留下“言行不一致”的印象。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这类实验的时候,教师可考虑对实验方式进行创新,比如,教师可借助计算机模拟来呈现实验。计算机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使学生进行直观观察,又不会造成生物死亡。

(3)利用生物体的特性鼓励学生直面挑战。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环境都十分恶劣,但它们却表现出了极为顽强的生命力,在方寸之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介绍这些生命力顽强的动植物为契机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学会直面人生的苦难。以“地面上的植物”为例,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展示一组名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10种植物”的图片,包括千岁兰、猴面包树等。其次,选取其中一种进行介绍。比如,对于千岁兰,教师在介绍的时候应强调其极为耐旱的特点:它可以在五年不下雨的沙漠中存活。最后,在图片讲解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困难,在学生思考和回忆时,教师可趁机鼓励学生直面困难,学习植物不屈不挠的生命态度,进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结语

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正确认识生命、爱惜生命的基础上形成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生物以生命体为研究对象,生物教学其实就是带领学生认识生命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接受教育。要想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就必须要根据生物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将生命教育合理融入知识传授中。

参考文献:

第4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一、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丰富教育手段和形式

学校要想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断优化教育手段和形式,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性。所以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根据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等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使中学生提高思想觉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积极创新教育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吸引中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如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思想政治教育视频或者听取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辩论赛或者进行思想政治演讲等,这些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深入学生内部,与初中生进行思想交流与互动

开展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成为朋友,经常与初中生进行思想交流与互动,切实关心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初中生摒弃错误的思想,养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由于初中生处于身心发育的上升时期,心灵比较脆弱,容易产生自卑或者恐惧心理等,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和提高,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教师把自己放到很高的位置,那么会让学生感到畏惧,从而出现心灵隔阂。教师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当学生陷入困惑时给予及时指导,当学生获得成功时与学生一同分享。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积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小事做起,为初中生营造提升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氛围。

三、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的作用推动创先争优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实际采取各种有效的教育策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先进典型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榜样,第二是选择先进的学生给初中生做出表率。首先,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是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初中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良好的品行和个人魅力感染初中生。其次,要选择三好学生或者学习典型为学生树立榜样,组成互帮互助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形成比学赶超的好风气。可以在班级中或者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语或者宣传画,潜移默化地感染中学生,鞭策学生不断探索和进步。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或者集体活动中选出学生的先进事迹,包括拾金不昧、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以此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启迪初中生的心灵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初中生产生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状态的先决条件,当人处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和狂风暴雨的天气里,他们的情感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建立起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以此启迪初中生的心灵,陶冶初中生的情操,锻炼初中生的能力。学校可以在校园里开展思想政治宣传月活动,鼓励学生书写征文,美化校园环境,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健康、轻松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每天在校园广播中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和优美的文章等,使初中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尽量避免接触不良的人群或者事物等。同时,学校要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建立家校共同教育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可以让学生为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从而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

第5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审美能力

一、调查分析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虽然随着新课改实施,教育教学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深刻,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上,教师还是更加关注主要学科教学。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以传授相关的教材理论知识为主,选取的美术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提供的为主,对学生的兴趣有所忽视。在教学中,教师不顾学生兴趣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课堂教学,使学生无法投入美术教学,以至于在课堂上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对教师的教学漠不关心,教师几次提醒之后,也会放任学生的行为,师生对美术教育都没有引起重视。久而久之,教师无法有效施展教学,学生无法有效学习知识,美术教育教学效率低下。

二、探究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对策

课堂教学由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共同构成,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因此,提高审美能力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主动进行探索,积极配合教师。

(一)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与其不断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如先培养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从三方面着手,第一点抓住课前导入,第二点抓住上课方式,第三点做好课后引导。传统的教学,一般没有课前导入,直接就是教师让学生翻开课本,切入正题,直切主题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缓解情绪,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教师需要设置合理的课前导入环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课前导入以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都是不错的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一改传统整节课照着教材传授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多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一般来说,游戏、绘图、课堂互评等活动的设置,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针对课堂学习,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据,适当布置美术作业,美术作业多以观察生活类和动手实践类为宜。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改变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死板的课堂教学才能变得灵活有趣。有趣的课堂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校和教师都要重视美术教学。在教学中,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深入了解课堂所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探究,科学地欣赏和评价每一部作品。如,在学习《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时,不仅要教师结合教材上所给资料进行讲解,还要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更多与我们生活贴近的花鸟作品,利用音频视频的方式体现花之动静美,鸟之神态美和声音美。借助形象的展示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回忆自己接触的花鸟的特点,再回到课堂欣赏作者的画作,感受作品之美。

第6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摘 要 “注意”在心理学上有两种典型的解释:一是导致局部刺激的意识水平提高的知觉集中;二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把第二种解释作为注意的概念。体育教学往往是在室外进行,干扰因素多,学生的注意易分散,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注意方面会有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初中阶段,笔者在教学过程发现,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注意最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注意的特点,利用引起和保持注意的规律,组织和引导好学生的注意。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引导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它贯穿于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虽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特点,但却可使心理活动更富组织性、清晰性和深刻性。那么,在体育教学中,究竟采用什么方法,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注意呢?

一、调节学生注意的方法

(一)课前引导。课前,体育教师应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课前可能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前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引起的学生思想和情绪的变化。这些变化如不加以重视和调整,就会影响到学生在体育课上注意力的集中。一般在课的开始,教师要用精练、简短的语言宣布本堂课的内容、任务,提出课程要求,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心理准备,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再科学的运用一些激励性的格言、警句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暗示调节。暗示调节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在课上,当有学生注意开始分散时,教师可利用种种暗示的方法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如:停顿静候与目光巡视法、适宜的提醒和批评、口令与队列的要求、专门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等,以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二是学生利用暗示语集中自己的注意或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我暗示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一种自我监督、自我暗示、自我约束的习惯,最终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三)激励调节。激励调节是教师通过表扬,鼓励学生在注意集中方面的良好行为和点滴的进步,激发他们抵御周围环境因素的干扰,克服内心杂念,保持注意集中以及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励调节首先要为学生确定良好的注意的目标行为;其次要对学生作出的良好注意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第三是要将自觉注意的行为作为激励调节的最终目标,并对此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转移调节。注意的转移调节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转移注意的方式。如:在课程的开始部分可安排一些练习,引导学生将注意转移到体育课上;在课中,不同的教学内容转换时,也要考虑到注意转移的问题,或提出快速转移注意的要求、或安排一些符合学生兴趣、需要的练习,使学生的注意能够得到较好的转移。如:在室外教学时,教师正在讲解动作的技术要领,学生的注意力却被天空前上方成群的大雁吸引住了,有的学生甚至发出唏嘘声,讲解变得劳而无功。此时,教师可采用如下方法来转移学生的注意:教师也转身抬头看了看,然后目视学生后方,故作惊讶说:哇,后面还有一大群。学生疾然回头,知是骗局,于是哗然。教师打个暂停的手势说: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于是教学继续进行。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效果甚好。试想,如果教师大声呵斥,则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抵抗情绪,注意力更不集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合理的应用转移调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环境调节。环境调节的原理在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场地、设备器材的新颖、别致的选择与布置,让学生感到环境的干净、优美,器材布置的新鲜,一进入这样的环境,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就提高了,活动的欲望增加,注意力集中。丰富的、变化的教学环境,还可以避免单调、枯燥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加强。如:教师不穿花哨的运动服、运动鞋,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有助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注意的组织和引导

(一)调控学生的注意

在心理学上,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调控学生的注意,主要是加强对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调控。

1.有意注意的利用和保持。有意注意的特点是主体能够主动控制,是有自觉的目的,并与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它是主体意识倾向的反映。要使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首先应使他们明确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去控制自己的注意,有意识的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教学活动上。注意力是意志力的表现之一,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特别是自制力和自控力,也是组织好学生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2.无意注意的利用。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的目的、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是客观环境刺激的特征和个体的需要、兴趣。改变环境和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是利用无意注意的基本原则。美化教学环境,布置场地、器材,选择学生喜好的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法,示范的优美和语言的变化,把教学活动组织得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等,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但教师不可浓妆艳抹、奇装异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高学生注意的稳定性

第7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学生 主体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英语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通过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还能够为他们学会使用英语奠定坚实基础。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创设自由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优化师生互动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知识的吸收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1.创设自由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告诉我们,注重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关注他们的学习精神需要,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这就要求教师在发挥好自身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的基础上,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种自由和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允许小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力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2)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表达,以此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3)教师深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之中,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例如,我在《牛津小学英语》(Fun with English)6A Unit 7 “At Christmas”的“Listen,read and say”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自由和谐课堂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此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影像播放与Christmas相关的庆祝方式,帮助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境地;其次要求学生利用自带的道具分别扮演Dad,Jim,Grandpa,Mum等角色,并进行互相对话交流;最后,我与学生一起进行有效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优化师生互动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课堂教学互动是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最受欢迎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一方面,能够起到优化课程教学和方法的作用,动态地呈现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彼此和睦相处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对语言文本的认知,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中,优化师生互动模式,首先,教师应该优化文本学习内容,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活动模式来展现文本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学习境地;其次,教师应积极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之中,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交流,以此来消除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紧张感;最后,应鼓励小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大胆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水平。

在《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1“Public Signs”的“Listen,read and say”教学中,我就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1)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了解各个公共标志的意思;(2)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老师扮演一定的动作,让学生来猜测其中的意思:如老师用食指放在嘴中央,让学生来猜测是“Be quiet”的意思等;(3)老师可建议学生运用画笔来画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标志示意图,如三角形的感叹号表示“Danger!”的意思等。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知识的吸收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享受视听觉盛宴的基础上能够激活他们的多种语言学习感官,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借助对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理,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表现在:(1)利用录音机来播放与文本教学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感受地道纯正的英语发音,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2)利用幻灯片来展示表示的静态事物,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记忆;(3)借助多媒体动漫来表现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充分融入音、形、意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英语,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多种语言学习感官的需要。可以这么说,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帮助学生拓宽语言文化视野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教师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更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发挥好学习的主体作用。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就是在尊重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仅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人文性和和谐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他们获取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2]王爱军.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法新探[J].宁夏教育,2005,4.

[3]马世岩.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小学教育・下半月,2010,2.

第8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一、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影响着现代化建设大业。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度里,青少年法制观念、法律素养,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有利于树立青少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律观念,增强其辨析对错的能力,增强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引导、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整体法制水平和法治程度,从而影响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仅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其树立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预防和降低青少年犯罪率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对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培养的新要求。

(四)中小学法制教育是使公民从小树立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传统的“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为国家今后培养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

二、当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法制教育工作普遍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不良倾向。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由于教育思想上的偏差,过于重视升学率,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乃至家长都未真正重视法制教育,学校和家长很多情况下根本不考虑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法律素质的提高。

(二)法制教育仅仅局限于校园和课堂内。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和经费等原因,现在的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学习,或邀请其他单位参加,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只把教育局限在了课堂内,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三)法制课教师专业素质差和业务水平偏低。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积极性不高。现在的法律课教师大多是由政治教师兼任,法律专科及以上水平的教师很少,绝大多数法制课教师法律专业知识太少或者干脆没有。其中很多教师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

(四)中学生对法制教育存在错误认识。中学开设的课程多,家长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大,面对如此多的法律精神和条文,不少中学生产生了望而生畏的心理,甚至认为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学法上,简直是荒废青春,更是一种无谓的牺牲。所以,干脆不学法,少一门学科也就少一门负担。

三、中学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对策

针对以上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中学生犯罪,把中学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呢?笔者建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全方位的规模教育,发挥法制教育的整体功能。坚持“校内外教育并举”,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全方位优化法制育人环境,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1]青少年法律素质固然主要取决于青少年自身的素质,但家庭和社会的素质也至关重要,为此,应该着力构建以普法主管部门指导协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实施及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教育网络,即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管理,才能全面强化法制教育效果。

(二)加大学校法制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改变中学法制教育落后的状况。我国的学校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时期,学校必须进一步明确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由于受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教育中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倾向,而社会、家长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因此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律知识的传授及法治意识的培养,导致一些中学生严重刑事犯罪,却不知道自己是违法犯罪,有的甚至将严重刑事犯罪视同儿戏。因此,学校要真正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法制教育,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中小学生,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他们,促使他们养成遵守纪律、遵守秩序的行为习惯,树立遵章守纪、知法守法的自觉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学校认识社会,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起相应的教育制度,把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作为增强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事情来抓,使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工作之中,使法律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2]

在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全社会逐步形成法治环境的形势下,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不应再停留在单纯的知识学习及考核上,应放在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上。使学生了解法律并不遥远,法就在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学校教育中,除搞好课堂教学外,还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开放教育,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法、守法、护法的课外活动,开辟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使中小学生时时记住学法是为了学以致用,树立遇到事情找法,解决问题依靠法的法治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条文在不断变化,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是持久性的。只有中小学生形成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观念,在日后的工作中,时刻铭记以法律为准绳,才达到了法制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中学生入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英语,学生,语言交际,语言能力

在我国,多年来英语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难题,英语的学习也成为广大家长与学生最为重视的课程之一。英语教学通常是在课堂中完成的。然而,在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不考虑学生兴趣与英语能力的情况下,给学生生硬地输入知识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也就成为了消极的听课者。然而,经济全球化以及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这就要求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和脊梁的青年学生学好英语这门学科,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现实条件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愉悦地投入学习,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大大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利用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学习,理解,掌握并能很好地运用英语呢?首先,丰富而有效的课堂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正确而精心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英语学习当中,并且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进而得到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

1.英语课堂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本能地,积极地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已形成了固定的心理定势———“教师是绝对的中心和权威,学生的任务是服从。”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创新精神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学生不敢想,不敢说,完全成了机械的接收器,缺乏情感,缺少动力,更无从谈及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这种传统的灌输性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和知识高速发展的潮流,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其次是“教。因此,在英语课堂活动中,我们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只有这样,才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英语课堂活动,应在教师正确而精心的引导下进行,体现出课堂活动中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进而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有效地轻松地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今天,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学生能否作为课堂中心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为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材料的提供者,是教学的引导者,是学生表达见解的倾听者,以及可信赖的朋友。所以教师应遵循“教活”教材和“动化”课堂这个原则,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为师生间的交流创造一个宽松,平和的环境。“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之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之以渔”。

3.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增强成就感。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有了成功感,则乐趣,自信心,积极性等积极情感才能应运而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渴望成功,渴望赞扬,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就会产生愉快的心绪,课堂表现就会积极踊跃。因此,在课堂活动的组织和进行中,教师应坚持以肯定为主,以表扬为主,以鼓励为主的原则进行教学。哪怕学生对于课堂活动不够积极,不够活跃,也应该耐心的激励,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而非进行苛刻的批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本身就不喜欢去表达,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大力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表达,勇于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在素质教育日益重要的形势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崭新的课堂活动形式,同时小组活动是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1.开展小组活动能够创造出一种活跃、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容易形成宽松,轻快,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小组活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由于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2.小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小组活动,形式比较活泼,开放,学生间地位平等。老师只是参与者、指导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促成了同学间的和谐相处。即使面对不太活跃或较迟钝的学生,老师也要鼓励他们与同学交流合作,这样一来,自然就发展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小组活动由于形式活泼开放,有一种平等、民主的气氛,学生敢于表现,能相互启发,发展和加强了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同学们在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更深一步地理解到团结合作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现代英语课堂中,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充斥着教师与学生的大脑。而互动式英语课堂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从而在互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新颖而有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雨琴:《紧扣英语课堂活动的“度”提高英语课堂的“效”》,新课程(小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