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财源建设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源建设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源建设情况

第1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武陵乱石生佳木,高山云雾出好茶”,白云山生态茶园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湘鄂边界,武陵山脉北支太青山脉东部余脉的白云山上,头枕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脚缠仙阳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白云山孤峰矗立,形如旗帜,溪谷深切,山色苍翠,总面积3.2万亩,最高海拔925米,四季云雾缭绕,气候宜人,风景秀美,是森林康养的胜地,更是有机茶种植的生态福地。

白云山生态茶园位于林场腹地,分布在海拔800-880米的连片山丘上,周围树木葱郁、植被资源丰厚,森林覆盖率92%,负氧离子含量高,茶园和林、竹、花相间云雾高山,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茶林相间。土壤质地肥沃,经多次检测,其环境质量达到GB30-95-82的一级标准,土壤PH值在5--6.5之间,呈微酸性,是发展有机茶的风水宝地。受仙阳湖(皂市水库)的湖水泽润,形成了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四季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1364mm,日照1681小时,无霜期282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宜茶叶生长和孕育最佳品质。

二、边界清晰,建园规范

1992年林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机茶叶产业,建成生态茶园2000亩地,全部建于海拨800-880米的云山雾海之中,方圆10公里内无任何工业污染,周边无农田、无农地、无农户,远离生活污染,简直就是一片净土。茶园边界清晰,全部属于国有林场,茶园在生态系统中,茶与林共同生长,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生态效益明显。

三、管理有序,生产标准

白云山有机茶从产地环境、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收、加工、贮存过程中,严格按照GB/T19630-2011有机产品标准。林场设立了茶叶科,专门从事茶产业行政管理,制定了《白云山森林经营方案(茶叶经营规划)》,严格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完善投入品管理、农事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溯源管理制度,确保管理规范。

白云山生态茶园建园30多年以来,在肥培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除草剂以及调节剂,主要施用菜籽饼、绿肥等肥料。林场树立“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利用鸟类、蜘蛛等天敌治虫,采用太阳能频振灯、悬挂黄板、人工捉虫等举措防治病虫害,杜绝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茶叶没有丝毫污染,确保鲜叶洁净。

白云坊是林场的茶叶加工车间,面积5000平方米,室内宽敞、整洁,引进2条清洁化自动生产线,使鲜叶摊青、杀青、揉捻、解块、理条、烘干等每道工序都实现从鲜叶到干茶的全程机械化,茶叶不落地,茶叶成品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包装、贮藏、运输均未受任何化学物品的污染,保持了产品数量的批量性、质量的稳定性和品质的一致性,年茶生产能力达150吨。

2015年白云山生态茶园实施现代高效农业示范项目,引进喷淋灌溉系统,从金环洞引水、修建蓄水池、布设管道和喷头等设施,对茶园实行合理灌溉。2018年林场建设茶叶溯源体系,在生态茶园、加工车间、仓库等各个控制环节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茶叶从园地到加工、到包装的全过程,在生态茶园安装小气象站,实时在线监测茶园的生态环境。2019年,林场对生态茶园进行了封闭管理,在茶园入口安装门禁系统,凡是旅游小汽车和非农事活动车辆禁止驶入生态茶园。

由于林场的严格管理,自2000年以来,白云山有机茶连续20年通过CERES、NOP、JAS、OFDC四重有机标准认证,先后荣获国内外名优茶评比20余项金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县科技进步奖3项,并获得中国茶叶学会“中茶杯”特等奖、“国饮杯”一等奖。主要产品有冠云春芽、白云银毫、白云山红茶、白云山黑茶等。白云山有机茶在林场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下,按照“有机茶、名优茶、品牌茶、放心茶”的市场定位和“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企业宗旨,坚持30年不打农药,30年不施化肥,30年坚持百分之百的生态茶经营模式,创造出了白云山茶绿如纯玉、香如幽兰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茶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其声誉独冠三湘。

白云山国有林场已成为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湖南省首批国家有机茶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中国茶叶学会、德、日茶叶专家到访白云山后,称白云山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生态茶园”。注册商标“冠云”“白云山”均被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荣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 2017年白云银毫有机茶园被评为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同时白云山林场被评为湖南“十佳茶旅景区”,是南山少有的茶文化公园,2020年林场被评为“湖南省茶叶精准扶贫十佳企业”。

四、融合发展,效益突出

白云山有机茶是石门县重点打造、重点发展、重点保护的地方名茶,在白云山国有林场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模式下,按照“有机茶、名优茶、品牌茶、放心茶”的市场定位和“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企业宗旨,严格茶叶质量管理,加快系列产品开发,产供销协调发展,现年产值达3500万元,已成为林场最大的支柱产业。每年吸纳林场辖区及周边地区农户1000多人参与林场茶园抚育、培管、采茶、加工等农事活动,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人均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2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2011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率先突破、能快尽快的发展方针,全力抓投入、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有效克服通胀压力和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好地完成了财源建设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财源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财源建设工作存在问题

尽管财源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财政增收工作任务,财源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特色产业规模小,农业龙头项目不能及时投产,农民增收基础不牢。二是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转化。受资金、技术制约,众多生态资源、优势资源难以得到很好开发利用,财源建设、财政收入缺乏产业综合支撑。三是个别镇和部门抓财源建设意识不强,配合不够密切,工作指导、协调、服务还不到位,没有形成工作合力。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各镇、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克服解决。

三、扎实做好2012年财源建设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要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量化分解,细化责任,硬化措施,力保全年任务实现。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3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加强稳定财源建设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培植支柱财源,增加税源,促进财政增收,对于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难局面,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人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现状,对稳定财源培植,理顺财政体制问题,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二、财源现状及问题

1、财源建设方面,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税收收入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二是税源基础不稳固。三是税源大户数量较少。四是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五是三产形成的税收比重偏低。

2、财政体制方面,存在着分享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两税”上缴越多,税收返还比重越小。现行分税制体制规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以1993年为基数,以后年度“两税”每增长1%,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财源建设的成果反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直接影响了地方财力的有效增长。二是分享税种越多,削弱地方收入越大。实行分税制后,增值税作为共享税种,形成地方收入仅占25%。所得税和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发展速度较快。由于上级财政分享绝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极不相称,也是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三产形成的税收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发展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3、收入管理方面,存在着机制不合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乡级。一是征管体制与收入级次的矛盾。国、地税征收部门按照经济区域设置基层征收分局,乡镇财政则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加上国、地税分局的征管地域范围不尽相同,条块管理不够协调,调剂乡镇之间税收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税收任务与依率计征的矛盾。国、地税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后,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往往与地方政府依据税源编制的收入预算不一致,一旦完成税收任务,即使有税源也不积极组织征收,造成收入预算不能完全执行到位。三是征收主体与考核主体的矛盾。上级考核财政收入的主体是下级政府,而不是税务机关,因征收主体与考核主体不一致,基层征收部门没有任务压力。

二、政策措施

1、尽快完善财政体制,充分调动地方发展财源的积极性

实行分税制以后的财源建设,虽然具有了一定规模,但由于分享税种增多、上级集中财力过多,地方培植税源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为调动地方发展财源的积极性,应尽快对现行财政体制加以完善,形成有利于地方发展财源的体制。

(1)完善财政体制,要与地方事权对称

实行分税制之初,重点是确定收入的划分问题,支出划分范围和内容仍按老体制执行,未考虑支出所必需的基本财力需要。在完善财政体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一问题,特别是对乡镇和经济欠发达县,要从财政体制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当前情况下,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今后则通过税源发展逐步提高自身的财政保障能力。

(2)完善财政体制,要相应减少分享税种

2002年所得税、营业税体制改革后,上级财政分成比例较大,县乡财政缺少了主体税种。为增强地方财政可用财力,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央和省级不再参与分成,对资源税市级不再参与分成,确保地方利益,从体制上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3)完善财政体制,要保证县乡财力的有效增长

新完善的财政体制一经确定,就应当保持长期稳定,不能因为地方财源发展快、税收增量大,而扩大分享税种范围或提高上级财政分成比例。在分享税种不能减少的情况下,可以2007年为基数分享税种超收部分全部归为地方收入,上级财政不再参与分成,以保证税收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相匹配,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相一致,使县乡财力能够有效增长,更好地调动地方发展财源的积极性。

2、持续抓好财源建设,努力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

在分税制体制下,为了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财源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手段,支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的发展,运用财政贴息、奖励、信用担保等政策措施,支持多元经济发展,努力做大做强经济财政“蛋糕”。

(1)全面发展经济,确保财源“丰富”

坚持上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环保型、高科技型和资源综合利用型项目,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对财政的贡献能力。以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大企业二三产分离为契机,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增加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

(2)努力提高效益,确保财源“丰产”

坚持把扶持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作为壮大财源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特别是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在技改项目、税收奖励、原材料供应、银行贷款、争取国家政策等方面重点倾斜服务。采取整合资源、招商引资、启动民资、企业挖潜、技改扩规、调优结构等方式,推进成长型企业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对财政的贡献能力。培育高新区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使高新区成为财源建设的主要阵地。

第4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壮大财政实力、切实改善民生,客观分析财税工作形势,明确财源建设着力方向,落实财源建设政策措施,确保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前段时间,省政府召开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公共财政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财税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刚才,长林同志就贯彻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财源建设奖励政策作了说明,国税、地税就加强税收征管、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都赞同。下面,就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我市财源建设面临的形势

总体上看,我市财税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群策群力,扎实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推动了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和财税质量的提高。也要清醒看到,我市财政实力、财源后劲、调节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源建设仍然还有很大潜力。

成效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28.44亿元,比2005年增收22.28亿元,增长20.99%,完成年初预算的105.36%。今年1-9月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24.2%,全年超过预期目标大有希望。第二,财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壮大支柱产业,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税源,地税型产业和骨干税源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贡献率达55.83%。济钢、将军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税源的中流砥柱,对全市财政收入起到强劲拉动作用。县域税收占全市税收半壁江山,章丘、历下、历城、市中等县(市)区税收收入超过5亿,增幅均超过20%,历下今年有望超过12亿。第三,税源结构更趋合理。*年,金融、房地产、钢铁、烟草工业和机械五大行业交税占全市重点纳税人的62.48%,成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上半年,房地产、钢铁、机械、贸易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增幅较大,均超过40%,初步形成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协调互动的良好格局。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年分别占整个税收的34.51%、19.46%、14.08%,今年上半年又有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综合效益。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纳税人,向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差距和潜力主要有:一是财政实力还需增强。我市财政收入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增幅第9位;省内与青岛差距逐步拉大,增速低于全省平均5.31个百分点,居第16位。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发展的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二是税收比重有待提高。*年,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76.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青岛(85.16%)、莱芜(90.36%)等市相比差距较大,低于国内许多省会城市85%左右的比重。三是税源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一些纳税大户,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力对地方财政支撑力较弱,市属企业财政贡献小于中央和省级企业;许多建成的工业项目尚未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第三产业一些优势行业税收贡献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这种过于集中的税源结构,特别是过分依赖资源型行业,遇到宏观形势和市场供需变化,将会引起我市财政收入大幅波动,不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四是财源建设仍不平衡。部分县(市)区经济基础差、收入总量低,非税收入比重大,可用财力相对不足,保平衡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在财源建设上的不足和差距,也反映出财源建设的潜力和压力。我们要正视困难和差距,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勇于挖潜,广植财源,推进全市财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财源建设的着力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财税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收入结构,依法科学征管,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把财政增长建立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围绕这个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繁荣发展第三产业。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事关结构升级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提升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生产业,突出发展软件、文化、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显著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市金融业无论从增长率还是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都表现出强劲势头。金融业对基础设施和环境依赖小、产出大,聚集财富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外部性极强,做好金融业发展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取向,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水平。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增长模式,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自主品牌,形成名牌效应,实现规模实力、质量效益、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四个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显著提升园区承载力,培育高聚集度产业区,以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互补和协作能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促进企业集约化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三)培植中小企业发展。在继续发展、巩固、壮大骨干财源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培植后续财源,形成多元化财源结构,分散财政风险,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空间。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公平待遇,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使中小企业平等获得各类政府性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管理经营水平,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外部广阔市场。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是财源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在投资、金融、财税、外经外贸、技术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给贫困县区适度的政策倾斜,营造县区的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县区后发优势。通过做扎实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更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困难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帮扶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提升县域经济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把县域财政做大做强。

三、完善和落实财源建设的激励政策

会上印发了我市加强财源建设意见以及财政局出台的实施细则,长林同志也作了说明。会前财税部门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研究论证,会后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总的来说,这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导向明确。《意见》围绕保障科学和谐发展的主线,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鼓励转变发展方式。重点鼓励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更多的用于科技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二是鼓励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鼓励财源质量提升。针对县域财源建设、税收收入比重提高、财源贡献大户、财政困难县区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政策,都是为加快提升我市财税结构和质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个导向,就是财源建设的方向,也是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

第二,力度加大。在目前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一次性拿出8000万元专门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而且每年都列入预算安排,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金融业的奖励,一次性补助200万元—2000万元,这个力度也是很大的。按照各财源单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和动态增幅,相应调整扶持奖励幅度和分类补助标准,奖励幅度从2倍到10倍,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保障扎实。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意见》从组织实施、实施细则、覆盖范围、资金来源都作了扎实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要求成立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各部门、综合治税部门责任,对支持政策作了详细分解,对奖励条件、标准、幅度作了明确规定,奖励面涵盖县区、部门、企业、企业法人代表;特别要求县(市)区要把专项扶持资金纳入预算,体现出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征管,依法治税

财税部门要加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成果。

(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要立足增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在抓好大企业、大集团等骨干税源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零星分散税源控管力度;严格税收执法,严肃征管纪律,强化税务稽查,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在抓好内资企业税源控管同时,加大对外资企业税收征管,对优惠政策到期的企业及时恢复征税。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抓好征管责任区和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强化税源管理,完善税源动态控管体系,防治税源流失;完善税务稽查工作机制,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发挥财税信息化功能,通过强化纳税评估,提高征管控制能力。深化综合治税成果,完善协税配合制度,加大区片管理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要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征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等有潜力行业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管理。

(二)严格非税收入征收。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各责任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既不准乱收,也不准该收不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健全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实现各级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适应财税、资金管理新形势,财政部门要研究建立责任体系、监管机制和必要的奖惩机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按照“成熟一个,规范一个,重点突破”原则,把所有应当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逐步纳入财政管理。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分配,既要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田开发整理,也要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权益。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费征管,努力变资源为财源,增强支持发展调控能力。

第5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1.19*-19*年的财政体制改革。19*年,国家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也即“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我市适应这一体制改革要求,当时的襄阳地区对县市也作出了三项适应性调整。

2、19*-19*年市带县财政体制。19*年起,*作为全省唯一实行市带县行政领导体制的中等城市,市对所属各县市区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定额上交或是定额补贴,收入超基数按比例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3、19*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分税制改革,对我市原有体制引起的分配关系上的变化,从市到县市、到乡镇都依据不同情况逐步实行与中央分税制相适当的财政管理体制。

4、20*年的省管县财政体制。为配合省管县财政体制的顺利实施,一是按照方案,搞好市、县对账、有关债务交接工作;二是在完成好省委托市财政有关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工作;三是重点理顺市区财政体制。

二、大力支持地方财源建设

1、补贴县财源建设。19*年,我市积极争取,促使保康、谷城两县加入全省首批6个“摘帽”县财源建设试点至1987年,两县如期摘掉补贴“帽子”。

2、自给县财源建设。19*年,促使南漳、谷城两个县加入全省三年财政收入过5000万元县(市)财源建设行列。

3、亿元县(市)财源建设。为配合19*年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关于支持部分县市到19*年财政收入分别过亿元、*00万元和6000万元的“亿元县(市)”财源建设活动,其中我市枣阳过亿元、老河口过*00万元。市财政从体制、资金、工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使亿元县市建设在当时取得了明显成效。

4、省辖市财源建设。19*年,我市紧紧抓住省辖市财源建设这一机遇,当年从省财政借回周转金1300万元,19*年借回1200万元,重点支持了原襄棉厂、宏伟厂、化纤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更新改造和产业升级换代,为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分税制后的财源建设。如在支持新型工业化上,大力支持国企改革,为转制企业原有职工买断身份、促其转变就业观念、重新就业;不断加大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着力引导、支持企业引进和运用新科技、新装备;在农村财源建设上,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等项目建设。

三、社会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从2006年起已实现“两免一补”。城郊农村中小学从去年开始实行“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在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大专教育上实现了大跨越。

2、科学文体事业繁荣。从预算上统筹安排,确保重点需要,加快了科学普及、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适应社会变革需要,对文艺创作、文化体制改革、剧院等文艺场馆的维护与管理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

3、卫生保健事业兴旺。全市财政部门在支持村级卫生室建设、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以及市区或县城中心医院、中医院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投入、不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同时争取世行或外国政府贷款投入,使全市各级卫生院、各类医院硬件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4、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全市财政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先行试点、积极推进、制定政策、规范管理的原则,使全市社会保障体系由改革开放初期仅限于机关事业和国有职工向全体市民延伸,由改革开放初期仅在城乡实行向广大农村逐步拓展。

5、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全市财政部门在大力支持城市和县城以及小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上,运用财政政策、资金投入等形式,全市城市面貌、规模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不断优化财政监督管理

1、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从19*年开始探索实施以统筹预算内外财力为主要特征的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与实践。到1996年基本实现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三个还权”;从1998年开始,按照上级要求,全市又开始进行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6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关键词:静宁县财政状况经济建设

一、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静宁经济建设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综合县力逐步增强,财政收入的增速也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但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一)现状

1、经济方面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财源薄弱,品种改良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农业税源贫乏。二是工业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现有工业大多都是六、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整体技术装备落后,科技含量低,产品老化,加之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差,且一些企业连年亏损,连职工工资都无法发放,纳税困难。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等新兴财源发展缓慢,目前仅限于食品加工、建材等小型加工业和流通领域,而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服务体系和深加工方面的不多。2005年,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仅为65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1%。四是财政运行质量不高,“两个比重”偏低,即财政收入占GDP、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2%,工商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1.9%。五是“吃饭”财政问题突出,财源建设投入不足。2005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尽管完成了4890万元,较1978年的284万元增长近17倍,而财政支出高达24291万元,财政支出中,人头经费1384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7%,占包干支出的82%,即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人员经费的需要,加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计划生育配套经费等刚性支出,用于搞建设的资金就显得杯水车薪,致使财源建设后劲乏力,发展缓慢。六是征管措施不力,税款流失严重,特别是个体私营及零散税“跑、冒、滴、漏”现象较为普遍。

2、财政方面

静宁县财政预算每年都是支大于收,难以做到收支平衡,财政赤字不断增加。2005年财政挂账支出1301万元,累计赤字达7557万元,占2005年当年财力16894万元的44.7%,占当年地方预算收入4309万元的175.4%。

由于连年财政赤字,使县乡两级财政举步维艰,收支矛盾日愈尖锐,现有财力难以支撑,资金调度异常困难。转移支付和增收节支远远不能满足财政支出增长的需要,财政支出缺口无法填补。为了保工资、保稳定,县财政被迫靠不断压缩公用经费的办法,来保证个人经费部分的兑现和预算控制目标的完成。10多年来,公用经费控制标准一直未变,即:编制内县级单位每人每年300元、乡镇级单位每人每年330元、学校教师每人每年110元、公费医疗经费支出每人每年71元,超编人员没有公用经费,绝大多数乡级机关和乡级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的全年实际经费支出总额中工资性支出均占到98%以上,有些甚至更高。各级政府机构的各项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举借债务来完成,沉重的债务,致使县财政每年从已不堪重负的财力中还得支付400多万元的借款利息。另外,在财政支出中,法定支出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法定支出占全县总财力60.1%,财政可调度资金有限。

截止2005年底,政府债务余额29235万元,其中:直接性债务25114万元,或有显性债务4121万元。在直接性债务中:县本级为19290万元,乡镇级为5824万元。分主要项目为:世界银行贷款2408万元、国债转贷资金1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借款315万元、国有商业银行2130万元、其他金融机构借款6340万元、向单位借款5074万元、拖欠工资7465万元、其他债务1202万元,直接性债务相当于全县2005年地方预算收入的4.8倍多。

在上述借款使用中,扣除世行贷款、国债转贷、农业开发、粮食企业亏损挂帐、担保贷款等专项支出借款外,政府其它借款15594万元,其中垫补财政赤字资金7557万元、借给行政事业单位资金1744万元、用于企业财源建设资金3487万元、借给乡镇政府资金2806万元,用于发放工资的借款为6983万元。

3、体制方面

近年来,县对乡镇实行“核定收支、定额补贴、超收返还、短收超支不补”的管理体制,严格界定了县乡收支范围。对乡镇的增人增支和其他政策性增支,由乡镇财政自行消化,县财政不予承担。这种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乡镇抓财源建设和抓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但由于绝大部分乡镇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基础脆弱且不稳定的农业,致使乡镇税源不足、增收潜力有限。为完成年度任务,达到预算平衡,得到既定的上级补助,被迫用借款单位应发工资的资金、向外乡、外地“挖税”、银行借款等手段来弥补财政收入,形成财政收入空转等问题。同时,乡镇收入受季节性影响,形成大部分乡镇在9月份前无法正常兑现干部职工工资的现象。

4、管理方面

一是由于全县经济总量不足、企业效益差、税源不足等诸多原因,加之征管措施滞后,仍存在税收的“跑、冒、滴、漏”现象。二是乡镇之间收入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三是一些乡镇、个别部门税收缴库不及时,财税收入与其他支出相互掣肘,甚至坐支挪用税收现象时有发生。

(二)原因

1、经济困难,财源困乏

近年来,静宁县为发展县域经济,开辟财源,增收节支,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积极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代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静宁地处我国中部干旱地区,从1958年有记载以来,年均降水量为449毫米,年蒸发量为1469毫米,干旱缺水逐年加剧,恶劣的自然环境、贫脊的土地、低劣的生态环境,无情地阻挠着静宁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是农业基础薄弱,财源贫乏。静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大县,平均亩产小麦在200—300斤之间,自然降雨量仍主宰着农业的收成,大多数农民生活水平处在温饱型状态,部分乡村的农民年均纯收入只有600—700元,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自身抵卸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极为脆弱,边远山区乡村经济增长点难以探求,更难形成规模,甚至出现农民举家搬迁离开故土的现象。

二是工商业经济落后,财源不稳。作为财政支柱的工商业,在全县经济发展滞后,绝大部分乡村工业几乎是空白。虽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先后对现有的30个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改组,但由于改组采用的是低成本扩张法,产品结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等工业基础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调整、扩大和提高,在产品结构中长线产品仍然占主导地位,缺乏拳头品牌产品,薄利多销是主要营销方式,销售利税率低下,2005年仅为3.25%,产品附加值明显偏低。加之作为全县的主要产业—建筑业,建筑市场大部分在外地,按现行税收政策,流转税实行属地征收,因此使大部份建筑产值形成的税源流入外地。工商业可提供的财源相当有限。

2、财力缺口大,潜力耗竭

静宁是农业大县,乡村经济落后、工商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下、农业徘徊不前的现实,财政收入的增长水平却要在高于产值增长水平的基础上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任务指标层层加码,远远超出了地方经济承受能力。财政连年赤字,政府已无能力进行经济建设投入,诸如财源建设、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乡村道路建设等全靠贷款解决。2005年,全县金融机构各类贷款余额为5.05亿元,而其中政府直接性贷款近50%,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入更是严重不足,县财政为了保证工资性支出,一味地节支使其他支出缺口越来越大。例如从1997年以来,县财政对县人民医院没有增加一分钱的设备购置费,使该县医院医疗手段满足不了防病治病的需要,为了提高治疗水平,医院扣发一部分职工工资用于购置医疗设备,在1999年至2002年四年里,从工资中筹资350万元,其中1999年每人每月扣发300元,2000年每人每月扣发400元,2001年每人每月扣发500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添置医疗设备、器械,购置单价在万元以上的设备50多台件,而所扣工资至今未还。在“三保一挂”的制度下,乡级财政不允许发生赤字,在增收无望,甚至出现减收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减支来达到平衡预算的目标,而乡镇级财政支出中工资性支出占到98%以上,减支就形成了欠发工资。

3、财政供养人员多,财力不堪重负

2005年底,全县财政供养人数为11815人,在不考虑各种欠发工资和虚增财力等因素的情况下,目前,实际供养人员工资性支出14605万元,占当年财力的86.5%,多数乡镇的工资支出占财政支出均在90%以上,其它公用性经费几乎没有,乡级地方收入加上级补助满足不了工资支出所需,在不得有财政赤字规定下,只有用欠发工资空转财政收入来达到预算平衡。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增加过多过快使财政负担加重,2003年比2000年全县增加财政供养人员873人,2003年比2000年由于增人而增资1266万元。在增加的财政供养人员中,教师增加790人,占增加人员的90%,尽管教师三年内增加790人,但仍满足不了九年义务教育执教人员的需要,按国家规定的教师编制还缺600多人。

4、财力不足,工资政策难以兑现,人才就业难

由于财力不足,资金调度极为困难,2002年元月份在执行国家调资政策,人均月增资84元的同时,停止了已执行4年的地方政策出台的人均月生活补贴100元,两项相抵人均减少工资16元/人•月,最多减少45元/人•月,仅此一项使财政少支出216万元,导致职工实际收入下降,出现了不长反降的现象。

静宁是甘肃闻名的文化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老师苦教,学生苦学,每年考入各类大专院校学生1500多名。然而,由于财力不足,每年学成返乡的学生,难以就业。2000年以来,理应安排就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1300多名,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安置了798人,还有502人登记“挂账”待业。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矛盾突出,人才需求又与财政支付能力相矛盾,形成恶性循环。

第7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一、新形势下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源建设慢,收入增长难。笔者走访全县乡镇,从各镇财政所综合上来的情况看,搞财源建设,抓财政收入已成为乡镇财政工作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财源建设搞不好,财税收入上不来,过半或年终任务完不成,乡镇干部便得垫税预交,这是所有乡镇干部不能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且,要搞好财源建设,不仅要政策、科技和信息投入,更需要资金投入,而目前的乡镇财政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对财源建设根本无力投入资金,财源建设成了纸上谈兵,收入增长乏力。

(二)乡镇责大权小,正常运转难。乡镇政府是责大权小的政府,却承担了太多的工作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许多事情都最终要落实到乡镇上。县乡财政是最苦的财政,县乡没有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特别乡镇财政更是难上加难。但群众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乡镇财政收入的来源形成鲜明对比,常常是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有这方面的支出。比如道路、桥梁建设,乡镇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要承担这方面的义务,于是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从农村“普九”教育的责任来看,乡镇财政也很难以胜任。早几年前的教育投入,已使不少乡镇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为乡镇债务的主要来源。

(三)可用财力少,公共服务难。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蛋糕”越做越小,据统计,今年免征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713万元,可支配财力更少了。但在减少乡镇财权的同时,乡镇事权却比以前有所增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保障支出、农村卫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等。支出的压力又日益加重,在财政保支出、保运转的压力困难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四)干部苦且累,待遇落实难。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的其他收费渠道已经堵死,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的也只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难以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在镇村运转困难,债务持续增加、财政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祁阳县县乡干部拿的都是工资,更别说其他政策性补贴了。由于乡镇干部要拿工资来垫付税款,干部情绪较大。

(五)财政负债重,消赤减债难。我县的乡镇财政赤字负债额大、面广、偿还难,并呈增长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县27个乡镇赤字总额达2577万元,平均每个乡镇95.4万元,负债总额达2376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880万元,不少乡镇已到“工资停发、发票停报、车子停开、电话停打”的地步。我县有一个1995年撤并建时成立的新镇,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累计赤字和负债582万元,挂账的还有221万元,沉重的财政包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即便从现在起只收不用,也要5年才能消化完。乡镇负债是一个亟需解决而又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基层政府对此也无能为力。

二、摆脱乡镇财政困境的几点建议

乡镇财政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在乡镇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体制不完善的具体表现。要逐步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必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着力,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实力。发展农村经济,培植乡镇财源是乡镇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财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并通过政策引导、生产扶持、系列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经营转变。在此基础上,培育壮大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增值率,提高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

二是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新兴财源。要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结合现有乡镇企业的转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尽快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的经济格局,不断提高来自民营经济的财政收入份额,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乡镇财源结构。

三是要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开辟亮点财源。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出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突出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的小城镇。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外来资本、当地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通过引商入市、以市活商、以商促贸、以贸活财,不断提高工商税收比重,涵养并壮大新的后续财源。同时,各地要抓好土地出让转让收益、基础设施建设收益以及各种罚没、收费的收缴与管理,不断扩大补充性财源。

(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乡镇聚财理财积极性。

一是上级财政在与县乡财政分割财力时要坚持“财力向下倾斜、缺口上移”的要求,以事权划分财权,以财权决定事权,最大限度地照顾乡镇财政的利益,确保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变九年义务教育由县、乡二级财政承担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共同承担,对农村“两会一部”要按“谁决策,谁负担”的原则予以化解,不能将包袱摔给乡镇不管。

二是全面实行综合预算管理。要从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缓解财政困难状况、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的出发,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三是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县级政府要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对各乡镇财政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逐步缩小乡镇之间的财力需求差异,均衡各乡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乡镇都有履行职能所需的基本财力。

四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着眼构建乡镇公共财政支出模式,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支出约束机制。

(三)调整理顺乡镇财税征管体制,进一步提高乡镇组织收入水平。

一是要理顺财税征管体系。要从有利征收、有利管理、有利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出发,在财政、税务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结构合理、配置适当、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财税运行机制。

二是明确工作主体,将国、地税任务落实到职能部门,减轻征官成本。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将税源核查清楚,重新下达任务。税务部门应是完成国税、地税的主体职能部门,应将此项任务从乡镇卸下来落实到税务部门,乡镇只是协助税务部门完成国、地税收缴工作,这样既可极大地缓解乡镇财政压力,又可杜绝税务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收入。

(四)以推进机构改革为途径,大力压缩乡镇财政支出。

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减人、减事、减支”的原则,大力开展精兵简政,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二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按照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分开的要求,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乡镇财政承担,而对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对非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逐步推向市场,限期自负盈亏。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立足实际,宜合则合,宜撤则撤,不强行上下对口。

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根据生源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和规划教育布局,适当集中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社会办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

四是采取小村并大村,扩大村级规模,村组干部交叉兼职等办法,精简村组干部,控制报酬标准,减少村级支出。

(五)妥善清理乡镇债务,进一步防范财政风险。

首先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县、乡领导要对乡镇债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债务工作抓紧抓好。要树立“增收是政绩、消化债务也是政绩”的观念,防止“新官不理旧事”、“债多不用愁度过三年就换届”的消极应付思想。把债务列入乡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内容,对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其次,要制订还债计划。在全面清理核实乡镇债务的基础上,按债务的来源、用途和现状,区别不同债务情况,制订相应的偿还债务计划,而且,每年的偿债计划要纳入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确保有可靠的资金来源。要按照“上级支持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办法建立乡镇偿债准备金,用于偿还由乡镇财政承担的到期债务。

第8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1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缺乏骨干财源支撑。我省大多数县域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对财政贡献率低,难以形成骨干财源;而大多数工业企业规模偏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创税能力低,经营状况不稳定,适应市场能力差,也难以形成骨干财源;而以县城为代表的小城镇城建基础差、承载功能弱、发育不成熟、人口少,第三产业也难以形成规模,形成骨干财源的条件不具备。由于没有稳定的骨干财源做支撑,县域财源发展风险性较大。

1.2 经济结构单一。我省的县域经济由自然经济和农耕经济脱胎而来,又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多数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以小生产方式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即使一些工商业基础较好的县,也大多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少,工艺水平差,效益低,竞争力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1.3 发展环境制约。同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无论是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环境、人文居住环境,还是在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各方面,都不能相提并论,使资本、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城市经济外流,招商引资困难加大,许多大项目难以落户县域,使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支撑。

1.4 征收管理不规范。县级征收机构往往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组织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差的县,为完成上级任务指标,不得不加重工商业户税费负担,恶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使财源进一步萎缩。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强县,为防止上级“层层加码,鞭打快牛”,人为控制征收数额,对应征收的税费随意减征免征,造成税费流失,使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转化为财源。

2 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2.1 搞活民营经济。一是积极探索民间资金资本化、人力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发放力度,规范民间借贷融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人才、征地瓶颈问题,调动民间社会能人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二是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领域,就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充分展现。三是引导民营企业上档升级,按照规模化、品牌化思路,力促民营企业上规模,提档次,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规模,做优做强,提高知名度,提升竞争力。

2.2 建设效益财源。从区域竞争优势看,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县域财源建设的亮点和优势在于特色。如安国药材、曲阳石雕、安平丝网等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区域特色财源,一要准确定位,跳出县域,从别人的眼光、从市场的眼光看定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本区域的特色比较优势做深做大做强做细做亮;二要破除盲目攀比、跟风模仿、粗放加工、“大而全”的观念误区,树立“专打一,专攻一”、“不求其全,但求其特;不求其多,但求其精”的发展新理念;三要破除狭隘地方主义、小农意识、官本位思想,树立经济一体化观念,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内资外资一齐用,内脑外智一并引,整合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把特色做特,占领市场竞争力制高点;四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要“金元银元,又要绿水青山”,把特色财源做成可持续财源。

2.3 培植规模财源。世界工业发展历史证明: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发展县域财源,必须打造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一要千方百计做大生产规模,产生集聚效应,扩大产业知名度;二要集中连片发展中小企业群,节约综合成本,提升产业效益;三要注重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四是注重树立区域性品牌,提升无形资产价值。如高碑店箱包、隆尧方便面、浙江永康小五金等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应是我省其它县(市)学习的榜样。

2.4 构建骨干财源。从部分财政强县发展经验看,项目建设特别是大项目,对县域财政的拉动力相当明显。如定州市定洲电厂、旭阳焦化、长安汽车三大项目等,都对当地财政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成为当地支柱型财源。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一要重点发展大项目,搞大投入,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规模效益;二要聚力发展市场空间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三要坚决摒弃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项目;四要同本地区域特色相结合,发展优势特色项目,拓深特色产业链条。

2.5 招商引资汇财源。从县域发展的实践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在区位、人才、资金、劳动力、信息等各方面客观条件上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县域经济要想在招商引资方面大有作为,必须倾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只有环境优化了,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才能向县域聚集,才能打造企业集群,才能形成规模优势。优化环境,首先要优化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提速机关行政效能,提高办事效率,简化畅化审批环节,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秩序监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其次,要优化诚信环境,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机关,倡导全民诚信,营造重合同、讲信誉、鄙欺诈的良好社会环境,降低企业非经营性成本;再次要优化法制环境,政府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执法公正,让客商投资有充分的安全感;还要大力优化人文环境,把城市环境扮美、扮绿、扮靓,创造宜居温馨小城市,让客商安家置业安心舒心,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第9篇:财源建设情况范文

一、发挥优势组合,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要充分依托这一优势,强

力打造特色经济走廊。一是通过实施“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战略,按照“基地+农户+企业”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无公害蔬菜、苗木花卉、蚕桑、水产养殖、食用菌等产业体系,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升特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绿色”农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打响乡村生态旅游升温战。山区生态环境优美,要进一步找准切入点,整合旅游资源,挖掘和包装文化品牌,以历史文化来助推旅游服务业的大发展,使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凸现出来,促进财政增长,逐步形成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吸纳内外资金,搭建产业增收平台

乡镇经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的带动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为此,要进一步加大争资、争项的力度,为财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投资和优惠政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和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期,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信贷资金,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尽快培植后续财源,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二是利用当地工业园区平台筑巢引凤。通过扶持和服务,促使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强、贡献大的工业项目落户“开花”,提高工业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同时发挥园区集聚作用,加快不同行业骨干企业的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宽财政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