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政务实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子政务实验;实验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104―03
电子政务是由信息技术推动的一场政府改造运动,是一个不可逆转和不断演进的过程,并且正在引发一场持久的全球性政府改造运动。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长期持续地发展下去,充足而优秀的电子政务人才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我国现实的电子政务人才状况却不容乐观,各省市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奇缺,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有关电子政务的人才教育培养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目前还缺乏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原有单一的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国际和国内已经有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物流管理等不同类型的,面向经济管理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建立起来[1]。电子政务实验室作为公共管理类的专业实验室,通过搭建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模拟电子政务实务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运行原理,熟悉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工作规程,使学生具备现代电子政务管理的基本技能。这一通过搭建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已得到大家普遍的推崇,其现实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更好的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电子政务人才,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验室效用,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电子政务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尚属新鲜事物,其实验的教学方法在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的教学中更属起步阶段,许多具体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还待探讨。目前虽有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电子政务实验室,但由于对实验课本身以及实验教学方法的认识不够,使得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教学形式化
目前实验课大多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内容和手段,实验课也是作为课程内实验而开设的。因此,已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的高校建设启动虽很快,但建设过程中重视不够,欠缺系统考虑,导致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形式化[2]。很多人对电子政务实验室的作用仍然缺乏认识,没有真正意识到建设电子政务实验室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社会已越来越强调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对电子政务实验室在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中的地位及作用都还缺乏认识和研究,对实验教学设计没有从整体和远景方面考虑,建设思路不清晰。
2 实验教学方法欠缺多样性
从专业特点及课程类型来看,文经管类等人文学科与理工科有很大的不同[3]。公共管理的无定式和管理活动的灵活性、创新性,使得教科书不可能提供明确、操作性强的内容,许多理论都是高度概括出来的。这与实验教学步骤明确、操作具体的特点不相符合。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实验教学上,虽强调知识的应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是教师讲授操作方法,再让学生做,验证性实验多、创新性实验少。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子政务教学软件也同样重在讲述工作流程,而少灵活运用的程序设计。这种机械、呆板、缺乏多样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学生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
3 实验教学内容容易出现重复
各高校一般开设与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相关的实验课程大约有9门,但各门课程在实验课上由讲授教师随意设计,使得不同课程之间往往开设性质和内容雷同的实验。例如,《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政务信息管理》和《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都要涉及到对政府现代办公流程的熟悉和认识;《公共行政学》和《电子政务课程实验》则都需要对政府组织机构进行学习和模拟组建。教学内容的重复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学习量的无谓增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实验课缺乏多学科间的有机联系
实验内容从属于相应的课程,其功能也相对简单和受到局限,表现在实验课缺乏多学科间的互相联系[4]。隶属于公共管理学大学科门类的电子政务尤其强调多学科的交叉、综合,而对于缺少实践经验的公共管理类学生而言,其本身就对所学的学科门类知识缺乏系统而整体的认识。如果在实验教学环节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实践综合训练,学生就难以形成独立、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转变思路,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指出,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应当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5]。
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资源的配置,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着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验资源的配置。根据目前社会对电子政务人才的需求,可以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电子政务基础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电子政务实践操作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电子政务创新性能力。同时,为避免原有实验教学形式化的问题,应积极地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纳入到行政管理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从整体和远景发展的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设计。整个构建过程可以概括为“紧扣目标、加强融合、注重能力、激励创新”。
1 紧扣目标: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开设应紧密围绕学生即将服务的单位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根据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理论”的现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岗位的需求,在专业实验教学环节中不宜开设过多的有关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类的实验内容,而应加强对政府办公机构、办公流程以及办公效率提高的实验内容的设计,这样才能满足当前所需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培养的要求。
2 加强融合:按照电子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实践综合训练非常必要。本着综合各专业学科特色、发挥交叉优势的目的,除开设本专业的实验课程外,还需增设与学科相近或实验内容具有公共性的实验课程,可称为“融合”课程的设置。具体可增设的有,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网络化管理、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等实验课程。这种“融合”课程设置的最大优点在于既能有效发挥交叉专业优势,又能让学生对公共管理这一学科门类有一个基础的系统认识,有助于学生的基础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
3 注重能力: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是实验教学定位的重点。依据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尤其强调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此,可以按照不同实验类型对所有电子政务的实验内容(项目)进行模块化分类,设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设计型实验模块三个层次,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训练。
4 激励创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在实验课的设计上,应重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实验,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在电子政务实验的所有模块中,综合和设计型实验模块所占比例应超过50%。另外,在实验教学方法上,还需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1 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打破原有的课程设置
电子政务原有的各门实验课程由教师自行设置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必须被打破,应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统筹规划,构建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这样,实验教学内容容易出现重复的问题和实验课缺乏多学科间的有机联系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还可综合学校的自身特色进行设置(见图1)。图中八个专业实验模块和4个辅助技术模块,按照三种实验类型分类,分别在学生4个学年中开设。基础实验模块可在大一和大二开设,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模块则在大三和大四开设。各实验模块可以独立开设,也可以与相近的讲授课程一同开设,但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必须按照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的统一规划和标准进行开设。
2 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电子政务人才是应用型的高级管理类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培养的重点,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情景模拟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新方法(见图2)。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幕前走向幕后,以指导学生的模拟体验式学习为主。教学中教师只负责特定情景设计,问题的创设和任务布置,而学生则扮演主角,成为实验课程的中心。该教学方法从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潜能,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二是该实验方法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组建团队才能完成整个实验项目。团队的组建就迫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这一点对于要求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电子政务人才来说,极其重要。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组建电子政务实验室外,还可以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蓝本,组建模拟管理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如政务办公大厅、政府职能机关、政府办公室等工作场景,不仅能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感性认识和实践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职场上的竞争力。这些相关情景的模拟,极大地丰富了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
四 加强实验教学保障,确保实验教学改革成功
实验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面广、周期较长、内容丰富、环节较多,其改革的成功与否除了靠自身环节的创新外,还需要高校从整体的角度提供保障。对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改革,目前需要学校从整体的角度提供保障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而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实验教学体系的主导者,也是实验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最重要的保证。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中所要求的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课程,以及大量的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效果必然需要配备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因此,一方面,原有的实验教师只是作为教辅人员的观念就必须改变。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师也应享有和理论教师同等的待遇和地位。这样,对实验教学的狭隘认识才会被彻底改观,实验教师才能获得岗位认同感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教学中,高学位高职称的教师也才可能进入到实验教学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为了增进与用人单位的了解,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的将教师派到政府或企业去锻炼或学习,以保证产学研一体化。
2 整合校内实验教学资源
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专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科之间相近或交叉,这在各专业的理论课上有所体现,也同样体现在其实验课上。电子政务的实验教学就往往会涉及到其他相近的几个专业的相关内容。为此,原有的按照各本科专业分别进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教学单位之间各自为战的重复而浪费的低效率的实验管理模式必须改变。取而代之的应是积极的实验教学资源整合,形成综合型的实验中心,如公共管理类实验中心。包括行政管理专业在内的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在中心下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实验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这样,原有实验课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建设的重复性等问题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改进,通过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使资源相对集中,所依托的学科也能得到扩展,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同时,各专业也可以借助实验中心,最大限度的吸收各学科的突出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水林.文科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100-103.
[2] 陈益娥.浅谈高校实验室改革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5):253-255.
[3] 徐建评,章学拯.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36-138.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自1997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呈现几何级数增长。2000年6月,有10,000,000国内互联网用户的顶级域名。CN下注册的域名多达近6万。互联网的迅速扩大,为中国的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1年,中国五大银行在各大城市,利用网络消费银行同业结算,在五省(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联网核查。这构成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
(1)B2C的困境。网上购物商品应符合以下要求的民用消费者:家居用品逐渐增加;增加家庭消耗品,但没有必要仔细挑选商品;标准的商品逐渐增多,应减少网络营销的中间环节,商品的价格水平减少。从调查结果来看,网上购物有几大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网站设计,整个过程不够清晰,互联网用户第一次购买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无法详细说明的图片介绍,提供的图片可能无法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功能,网站的链接速度太慢,硬件升级和扩展无法满足需要。
(2)B 2 B的发展。宽带互联网和企业对企业(B2B)的繁荣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在2000年,美国的B2B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日交易与Ariba平台实现约2亿美元的资金流,年底已高达10亿美元。10个月内,增加了50倍! 2001年,这股热潮在全球蔓延。 Ariba公司,总裁兼首席营运官穆勒指出:中国可能成为B2B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毫无疑问,B2B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将要“革命”,但这场革命可以在中国取得成功吗?专业人士指出:B2B的前提是内部运作的基础上的各种企业光有信息网络的硬件是不够的,这将限制B2B的快速发展。中国的B2B电子商务模式正在探索之中。
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化,显著地发展,政府网上办公将进一步普及,政府信息资源将进一步共享,为广大企业群众服务,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在2005年,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技术的普及率、覆盖率将达到30%至40%,2010年的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技术普及率、覆盖率将达到70%~80 %。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显着的成功,全国27个省市,46个主要城市的近2000家企业的试点和示范项目开展基本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过程控制在所有类型的企业中进一步普及。
“十五”期间,北京、上海、广东等电子商务试点经验将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示范省份和城市的建设。2010年,各大中城市的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活动的健康发展仍有许多障碍。加强国家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将逐步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应该说,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虽然有困难,但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俞立平.电子商务实训[M].中国时代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
一、我校电子商务教学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贸方式,它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形成新的经济形态,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及就业、政府职能和法律制度及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根据市场对电子商务方面人才的需求,我校作为中职学校,于2001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在课程设置、教师配置、教学实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市场营销、物流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创建之初所带来的专业特点不强、知识覆盖面广、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特点,造就了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面临着一个尴尬局面,即在课程设置上,只是将十几门课程简单地堆砌在一起,不同专业的课程过度“交叉”,学来学去,结果什么课程都学得不专。
2.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师。目前我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要么是计算机专业方面的,要么是营销管理方面的,能将这两方面综合运用的教师并不多。而电子商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的新兴学科,它需要更为专业的教师。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等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表现生动、直观、易于理解。但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传统被动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市场对具有综合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4.实验教学环节有待完善。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实验环节包括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上开店、电子商务物流等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我校仅有一间电子商务实训室供学生模拟练习,且只配有一套“德意电子商务实验室”。但实验软件与实际的商业环境在技术和商务模式上存在较大差距,此模拟软件远远落后于实际应用。因此,靠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专业发展要求。
三、改革设想
1.课程设置上要切合实际。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增加什么知识,最终所有课程的学习又能将学生们塑造成一个具备怎样专业能力的毕业生。因此,电子商务课程设置要灵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将商务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等进行简单的叠加,应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课程内容要综合化,给学生提供厚基础、宽专业的教育。如3G时代和电子政务时代的到来,可开设移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方面的课程。
2.培养专业的师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应具备体系化的素质,能对整个领域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学校应多鼓励和支持教师加强专业学习,并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
3.推行“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供应链的概念时,由老师定出以下任务:供应链包括几大环节?各个环节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具有什么意义?通过分小组讨论的互动方式进行,学生们可以结合实际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总结得出概念。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建立一个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又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情境,能变枯燥为生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制定任务应有一定难度,学生个人无法完成,需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才能够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4.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一些案例,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师单纯地讲案例,还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为改变此种状况, 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完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 。
5.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通过网上开店去实践所学的知识。网店以低投入、低风险、易上手等优势吸引不少在校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目前我所带的班级中,已经有学生以“梦之队”团队协作方式开设了“WYZ神马全都有”的网店,以经营潮流服装为主。在前期的准备中,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做市场调查、选择经营品种、申请网店以及网店布置;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商品类别、与顾客有效的沟通以及网店宣传等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它是电子商务专业最高层次的实践活动 。
通过网上开店,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书本的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实践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一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财税信息化;纳税实务;教学;金税工程三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200
[中图分类号]F230-4;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笔者有幸参加了主题为“财税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的国家培训项目,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在财税信息化建设发展上的迫切要求,也体会到了金税工程项目在企业财务工作中为纳税人提供的及时、便捷、规范、优质、全方位、多渠道的纳税服务,因此在财税信息化建设及金税工程(三期)项目的推进环境下,纳税实务的课程教学工作也应顺应社会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我们培养的是社会需求的人才。
1 财税信息化与金税工程
1.1 财税信息化
当前时期,信息化已全面渗透到社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是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主席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对发展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用好互联网,政府和人民都受益。也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把“互联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财税工作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加强信息化与财税工作的结合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互联网+财税”论坛,彰显了税务部门以国家税务总局推广应用“金税工程(三期)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互联网+财税”行动计划的一个开端。
1.2 金税工程
金税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电子政务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之一,是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称。自1994年开始建设与实施,为我国税收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和不断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金税一期、二期的顺利完成,金税工程也正式进入三期建设及实施阶段。借助“互联网+财税”计划,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将打造更好的纳税服务平台,给纳税人带来很大便利:所有涉税事项都有可能实现网上申请、网上流转、网上办结,不受物理形态限制,全流程无纸化办税――一个便捷的互联网税务局将我们走来。
2 财税信息化与金税工程三期给纳税实务教学带来的影响
财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是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融合了互联网应用、金税工程三期、税银联网和数据交换等技术。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加强了在信息处理及应用方面的关注力度。想要真正实现金税工程(三期)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需要强化在网络硬件建设及基础软件建设等两方面的工作,对于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税收实务教学重点基本是放在教会学生计算各税种应纳税额及税务会计处理上,纳税申报也大多流于形式,就是填写一些纸质的纳税申报表,较少有涉税实务网上操作的机会,因此我们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及时适应岗位需求。所以,对于纳税实务课程教学工作来说,应在强化纳税实务教学基本项目的基础之上加强财税信息化技术、意识、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
3 纳税实务课程教学的思考
纳税实务是财经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财经类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将直接进入社会从事相关财务工作,他们将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纳税事务工作中,而企业税负、纳税成本的高低都将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在财税信息化背景下将金税工程三期的具体要求渗透于日常教学与培养当中,使学生能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快速地达到国家、社会、企业在税务处理上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3.1 完善教学目标,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纳税实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和对企业各税种的具体计算、账务处理、纳税申报工作等能力。在“互联网+财税”环境下,我们要根据财税信息化建设和金税工程(三期)项目推进要求来对教学目标加以补充完善。在强化纳税实务基本技能教学基础上,应提升学生在财税信息化知识以及金税工程三期要求技能方面的学习,从而实现教学活动与实际要求有机结合。
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财税信息化建设和金税工程(三期)项目的主要工作设定为提升财税征收率、计算机网络化覆盖和降低财税成本三方面,因此,财税队伍正由传统型的数量型队伍转变为新型的质量型队伍,这就要求综合提升财税人员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术。因此,在纳税实务课程教学中,不能单纯为了算税而去教税,要结合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实务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国家税收政策改革及“互联网+财税”的建设目标,融会贯通,讲清原理,让学生真正掌握的是财税知识的根和魂。万变不离其宗,今后工作了,不管国家政策如何变化,原理通了,方法也就顺了。通过有针对性的财税内容教学,加强学生对于财税信息化建设及金税工程项目的了解与学习,我们的学生才不会永远是一个只会做做账、理理票据的小会计,他们会参与到企业的管理经营之中,促使企业长远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管理型会计。
3.2 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改革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教师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作为任课教师来讲,也需要加大自身学习,以适应教学工作具体要求。税务老师应及时关注国家最新税收政策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如正在推行中的“营改增”政策,消费税的变动,迟迟尘埃未定的房产税,遗产税、环境保护税的研究开征等。同时,为了要在日常纳税实务课程教学中体现财税信息化建设及金税工程(三期)项目推进的具体要求,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熟练操作相关财税软件的操作方法,如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中的开票系统、网上认证系统、远程抄报税系统、自助办税终端、开票接口软件、发票查询统计系统等。
面对当前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活动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在财税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应改革旧的教学思路,更多地重视实践活动对教学工作的积极影响,从书本为主、实践为辅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长补短的教学思路,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以致用。
3.3 升级教学手段、重视财税信息化实训
教学手段应用得当能够让教学工作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在财税信息化背景下,在纳税实务的教学活动中也应增加专业化、科技化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公共社交网络平台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带学生走进税务局,走进企业,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置身于不同的教学环境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社会对财税工作的要求,激发学生想学好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税务实训是历来财经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但是税务实训工作很多是停留在常规的税务会计分录、计算应纳税额、填制纳税申报表操作上。而在金税工程(三期)打造的互联网“税务局”中,这些涉税事项都可以在网上完成:网上申报各种税费、网上办理涉税事项、网上采集财务数据、网上税源直报、涉税查询和纳税咨询等等。因此我们应重视财税信息化实训及实践。对于税务实训,我们学院已经配置了相关的财务系统及软件,如网中网中的七大实训模块,基本能够全方位地进行财税相关工作内容的实训。但仅仅依靠校内实训活动仍显得不足,毕竟校内实训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操作环境,学生也未能真正接触到实际发生的纳税实务工作及相关问题。为了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学院应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积极争取真正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到纳税实务技能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接收到更好的教育、把握更多实践机会,同时也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从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与综合实力,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教育;设计 电子商务实习
一、引言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商业贸易、公共事业信息共享、在线事务处理和用户互动(如电子医疗、电子政务、电子军务)等等方面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即电子商务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和技术手段渗透到诸多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引起的一切活动。电子商务不仅提高商品交换的效率,降低销售成本,而且可以利用因特网巨大的用户资源来拓展市场空间,因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改变了传统商务的模式,极大地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未来10年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为几百万人。电子商务正成为我国各类学校的教育热点。目前,许多高等院校设立了电子商务学系,中等职业学校也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的招生、就业、升学等方面态势良好,但是电子商务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才刚刚起步,电子商务教育体系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它们还处于摸索与探究之中,本文就中职电子商务实习作一些探讨。
二、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的教育现状
(一)师资严重缺乏: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二)培养方向模糊:许多学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提出的培养目标宽泛,体现为杂而不专,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欠佳: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技能训练:现有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尽管这两年也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三、中职电子商务实习应具备的条件
(一)学校计算机网络化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许多职业学校都拥有电脑机房、校园网、局域网,实现了与因特网的连接,上网已成为学生日常活动。计算机网络化实现了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为商务实习提供了硬件条件,为学生进行真实与模拟“商务”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便利。
(二)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
学校培养人才最终是服务社会,为企业输送人才,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就业市场是职教发展的关键,学校与社会企业联合起来将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各种电子商务活动频繁,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调查学习、动手操作实习,必将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开发实用软件,为企业服务,为学生模拟电子
商务活动提供软件平台。学生与企业接触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也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了机会。
四、电子商务实习方案
(一)电子商务实习的目标
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实习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了解电子商务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经济学和市场营销等金融及营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市场调查、分析、预测方法;掌握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电子商务能力。
通过对电子商务实习的训练,可以掌握电子商务的各种技能,具体有以下几点:
(1)电子商务模拟过程:熟悉电子商务过程,掌握电子商务软件操作过程,了解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步骤。
(2)网上购物及网站设计:根据企业的实际特色,为企业设计网站,要求网站能够反映企业的形象、风格、经营方向、销售的产品。掌握网上购物的流程,熟练掌握网上交易的商务活动。
(3)网络数据库管理:根据消费者的具体信息,为企业提供消费者信息库,并且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对产品进行管理和控制。
(4)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根据企业的目标和条件,解决电子交易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5)网络营销:调查网络营销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交易安全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等。
(6)电子商务问题研究:解决由于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传统交易中不曾出现的问题,分析具体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7)网络相关软件的使用。
(二)学生电子商务实习形式
(1)学校应当在电脑机房提供电子商务模拟系统软件平台,进行电子商务模拟练习,使学生通过电子商务模拟操作了解商务过程,掌握商务在网络完成的步骤与操作过程,并通过电子商务员的考证。通过各种电子商务相关软件的实训练习,掌握电子认证、网络数据库管理、网站设计及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些都是安排在实验室完成,目前各类学校基本都能实施。
(2)建立网上商店,掌握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网上支付等工作。在校园网上建立商店,实现电子商务。在网上商店可以建立商品交易,广告完成网络营销,网上支付等,网上商店的交易使学生真正进入电子商务活动。充分利用职校现有资源,网上商店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学生通过网上商店来亲身体验网络营销,物流配送及网上支付等实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
(3)开展企业电子商务实习。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面向社会征集企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帮助企业设计电子商务网站、企业网站。一是为学生深入企业调查了解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提供机会,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设计公司产品直销网站,从收集公司的有关信息到网站设计完成,师生共同完成,对学生电子商务实习动手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将意义重大。三是设计的作品可用来实习操作。商品销售商务过程通过电子完成,电子商务活动过程非常具体,对学生学习电子商务很有价值。联系定点企业带学生进行实地岗位实操,了解企业组织形式及管理方法,了解电子商务运作,熟悉电子商务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是错综复杂的,商业实战的实习将使学生真正地得到锻炼。
(4)电子商务作品设计。毕业班进行有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作品设计。如企业网站设计、电子商务项目设计、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设计等等。学生深入企业分析需求了解资讯并整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作品,其作品可以作为就业求职书的一份重要的支持文件,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与应用,在毕业实习中培养了创业意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五、开展电子商务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商务实习兴趣,做好宣传、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消费观念,遵守商务信用;其次在校园内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要注意商务的范围。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应局限于学生校内学习和生活范围之内;第三,保障物流配送及时、准确。这是任何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维持所须的条件。因此,开展校园电子商务有必要加强与后勤服务部门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物资配送渠道。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电子商务实习,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诸如建立完整的客户资料库、网站安全性、商务信用问题等也需考虑。在校园内开展电子商务实习一定要循序渐进,以实习促教学为目的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学生的商务实战和操作,全面地提升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38-43.
[2]霍燕亭.电子商务基础.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3-30.
[3]王全胜.电子商务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5.
[4]21世纪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省略
关键词: 林业信息技术; 教学与科研团队; 多课堂联动;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6-77-04
The realization path in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undergraduates of fore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u Aijun, Fang Luming, Tang Lihua, Wu Dashe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jiang A&F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of fore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iming to cultivate the application-type innovative talents, acting together organically with the 1st, 2nd and 3rd classroom, and taking the related course as the carrier, studies the method of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fus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 fus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fus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ademic competit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the 1st, 2nd and 3rd classroom, studie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tegrates the achievements of forestry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to cultiva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of fore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fore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multi classroom interaction; talent cultivation
0 引言
IT类专业在高等学校中分布极为广泛,学生人数众多,且市场对IT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脱节,导致IT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难以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并最终出现一方面IT类企业人才短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IT类毕业生却难以依靠专业知识就业的局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成为连续几年入选就业率最低的十大R抵一。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源并不是IT类人才培养过剩,而是IT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严重不足,学校知识和社会需求难以对接,从而导致IT类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就业率低下的局面[1-3]。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信息技术教学与科研团队通过长期实践,探讨将科研与教学进行融合,培养林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
1 团队基本情况
目前,浙江农林大学的林业信息技术科研工作在国内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但是由于林业本身的复杂性,导致林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滞后,并严重制约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林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而在当前国内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中,尚无林业信息化相关专业。
自2008年以来,团队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林业信息化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林业信息化科研和应用项目,以相关课程为载体,将林业信息化科研和应用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培养林业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团队建设,在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强化课程建设的同时,实现林业信息化研究、教学、应用与人才培养的统一。团队成员中现有3名教授,5名副教授,2名讲师,教师团队强调教学与科研融合,所研发林业信息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林业局、浙江、广西、贵州、安徽、湖北等地,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
团队所涉及的课程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Web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空间信息学、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学、林业电子政务、基于3S的森林灾害监测等8门课程,涵盖林业信息化应用从基础技术到应用全过程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知识体系完整,课程体系完备。
2 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方法
目前,国内高校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即着重于强调知识体系和基本概念的讲解,缺乏与前沿知识的衔接,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4]。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探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⑴ 科研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融合:①针对课程内容落后于实际应用的特点,从科研成果中选取成熟案例(如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将案例贯穿于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让每个知识点在案例中都有相应的应用,使得知识点更加形象化。同时,结合行业发展,对每门课程均添加一些最新内容的讲解,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参观、演示等环节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将日常教学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将科研项目和应用系统拆分成相应的小模块,组建学生创新实验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④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创新课题,以科研项目和应用系统为基础,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并指导其完成,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⑤改革答疑方式,将传统的课堂答疑扩充为课堂、电话、邮件、QQ、BBS等相结合来进行,以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⑥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现阶段本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出版专著型教材或教辅材料。
⑵ 科研与课程、教材融合:团队以长期进行林业信息化产品研发的相关成果为基础,目前已经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新开发出“林业电子政务”、“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学”、“基于3S的森林灾害监测”等林业信息化课程,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了《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理论与应用》、《林业电子政务系统研究与实践》、《森林火险区划与防火资源配置方法》、《林权一卡通系统研究与实践》、《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等5本专著型教材。
⑶ 科研与学科竞赛融合:团队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组建学生学术型社团,由团队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组织参加各类比赛,主要有挑战杯比赛、ACM竞赛等;二是要求团队教师结合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学参与学科竞赛,以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学科竞赛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三是通过学院的学生IT创新实验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并将研究成果用来参加学科竞赛。
3 一二三课堂联动的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性,团队采取多课堂联动的教学方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通过创新第一课堂,改革第二课堂,延伸第三课堂,既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又能为后续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氛围。
以电子商务课程为例,其主要做法是在第一课堂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开设电商网店进行实践,利用团队自主研发并运营“聚掌柜”电子商务分销平台,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分销的方式,减轻学生的资金与囤货压力。二年来,“聚掌柜”平台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其中60%以上的订单均由学生实践运营产生。同时,与淘宝大学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与认证,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在第三课堂,以校地合作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为依托,广泛开展校地合作。与临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实施农村电子商务伙伴计划,积极开拓校地合作,开展电子商务调研、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从而形成了一种多课堂联动,协同校地资源、校企资源开展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多课堂联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而且让他们真正掌握好电商运作的技能,为创新创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团队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实现路径
团队根据IT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5],以电子信息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为对象,运用课程建设与改革、学生科研、学生学术社团、学科竞赛、校企合作等手段,多环节联动,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体系与方法,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6]。其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
5 基于团队的教学与科研融合成效
⑴ 针对IT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B,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以IT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学生社团建设、产学研合作为主要环节,提升IT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项目通过课堂教学监管和课程建设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学生科研训练和教师科研项目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为各类学科竞赛提供项目资源;通过学生社团来组织学科竞赛,提高竞赛的受益面和参与度,并通过学生社团来反哺教学,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来搭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避免学校在培养方面与社会的脱节。
⑵ 倡导学生学术型社团(各类竞赛协会)来反哺教学,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以ACM协会为例,协会参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辅助教学,每个教学班由4-5个高年级的优秀协会会员担任助教,一方面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衔接,另一方面解决了师资短缺问题,师生比不再是过去的1:60,而是上升到1:15或1:20,上机课由“放羊式”改成了“小班式”教学,效果提升十分明显。从而实现了竞赛与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双向促进。
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近四年学生成绩对比来看,不及格率显著下降,平均成绩明显提升。
⑷ 学科竞赛成绩大幅度提升。
随着学生参与面的扩大,协会来组织竞赛有效弥补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学院与协会相关的部分学科竞赛成绩得到较大提升,2008年以来,协会共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33项,100余人次。
⑸ 学生申报科研训练项目与参与教师科研的热情大幅度提升。
由于团队的学生训练项目和竞赛项目均来源于科研和生产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科研d趣。在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也为挑战杯等学科竞赛提供了很好的项目资源,自2009年以来,团队指导的学生先后5次入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或学术作品大赛的决赛,获得金奖1项,二等奖3项,获得浙江省挑战杯比赛奖项近10项。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6 结束语
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的林业信息化团队为例,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改革、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载体,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统一,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学生社团建设、产学研合作为主要环节,以林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升IT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监管和课程建设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以学生科研训练和教师科研项目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为各类学科竞赛提供项目资源;通过学生社团来组织学科竞赛,提高竞赛的受益面和参与度,并通过学生社团来反哺教学,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来搭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避免学校在培养方面与社会的脱节。我们期望这项研究可以为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和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管卫华,崔楠,简浩钧.基于协同教学理念的交叉学科教学团
队建设――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2(2):19-21
[2] 汪洪星,谈云志,左清军.教学科研团队对高校教学的促进作
用分析―以“隧道工程”教学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6.2:36-39
[3] 王成蹊,孙奋勇,郑康帝等. 浅谈科研团队模式对药学大学生
课外科技 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26-27
[4] 邓炯,杨昌亿.《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内容的体系结构的比
较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34):197-199
[5] 谢小竹,肖蕾.以团队合作精神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与应用[J].教育观察月刊,2016.5(2).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来看,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事实上,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不高。[1]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但普遍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2],那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调研,我们得知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较低。
一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得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专业定位不清,方向不明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这个专业的建设会有很多问题。许多高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高校提出了过于宽泛的培养目标,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这种“万能型”的培养目标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同时兼顾多个方向,可能造成学生没有“专长”,出现学生学过网页设计,但比不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过计算机程序设计,但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精通;学过国际贸易理论,但不能胜任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等等。二是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不符合中国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企业需要的是能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人,比如网页设计、系统开发、出口报关、客户服务等,而不是什么都懂但什么都干不好的“全才”。[3]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再加上电子商务专业的覆盖面过于宽泛,因此如何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全面了解与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体现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现在的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往往就是个大拼盘,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的结合;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缺乏技能训练。
国内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取向:以经济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管理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经调查统计,全国327所本科高校中,分别以经济、技术、管理为主的高校比例约为3215,三种取向的毕业生分别授予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学位。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院系也较混乱,分别有:商学院、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等。
表2 不同专业取向所开设的核心课程
从课程设置可看出其培养方向模糊。虽然界定了取向,但许多高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并把握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在课程安排上提出了宽泛的设置方案,导致学生学而不精,学而不专,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最活跃的因素。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从2001年的13所猛增至目前的300多所,各高校对于电子商务的研究时间很短,在学术界还处于探索阶段。就我国目前而言,各高校还没有真正完全符合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既不是毕业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也没有丰富的电子商务从业经验,甚至也没有受过系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化师资培训。其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学或者其他的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来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现有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学生难以学到真正意义上的来自实践的教学经验。按照传统的评价师资力量的指标来说,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低学历和低职称是公认的事实。
4 实践环节欠缺
缺乏电子商务应用的实践是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培养与就业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实训。而目前全国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达到1120多所(含高职高专),其中无专业实践基地的院校占36.14%。
二 面向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所以在知识体系方面要考虑全面,至于其专业如何建设,课程如何设置,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型,国内外教育学者都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专业建设。
从分析的情况来看,学校教育模式是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脱节的直接原因。对症下药,应该从学校的专业建设入手。专业建设包括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置、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
1 明确目标,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
电子商务是一门融合客户关系学、消费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企业,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来确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
针对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各学校必须要很好地对自己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定位,目前一些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细分,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分为三个方向:网站建设方向、网络营销方向和物流方向。在大专业的背景下有了具体的专业方向,在市场上就有竞争优势。[2]
2 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08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普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开始试行。[4]知识体系是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核心,它在高校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将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按照学科类别、知识层次、以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划分和描述。
知识体系依据专业学科分类和知识内容分解形成知识领域、识模块、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或实践点)四个层次的树状结构分布。知识体系共有4个知识领域、24个知识模块、159个知识单元,其中核心类知识单元数94个,可选类知识单元数65个。表3列出了各个知识领域所关联的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汇总。
表3 知识领域关联的知识模块数和知识单元数
知识体系充分考虑到了各高校学科背景的水平、层次、特色和需求方面的差异,可以对核心知识单元和可选知识单元进行选择;同时对不同学科和学位方向进行了跨学科的知识选择要求。知识体系在保持专业核心知识统一性和专业性的前提下提供了各高校发挥自己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环境,由学校自己定义新的知识单元或增加原有的知识单元中的知识点或实践点。
各个高校在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和核心课程体系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指委编制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从而组合成符合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核心课程体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关键,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
(1)以行业为基地进行专业培训,加快与行业的联系。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前往协议单位进修学习,这样,既可以学到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经验,又可以掌握企业实际运用电子商务的状况,还可以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类型,对今后的教研活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组织教师到其它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和调研,召开电子商务教育和学术研讨会,参与各种电子商务协会活动,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还可经常请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积极从国内外及相关行业引进、或者借用专家,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同时引进国外优秀的电子商务教材为我所用,组织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电子商务系列教材。
4 注重专业实践
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商务贸易的新型商务形式,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践训练,将理论知识积极应用于实际商务活动中。
(1)开展专业实践的措施。各高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校园网为基础,利用Internet为教学实践营造良好的环境;搞好实验室建设,引进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并及时更新,使学生能够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相关软件进行实务训练,学会电子商务信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学会电子商务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网络营销、电子付款、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熟悉国际国内贸易、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企业管理流程,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落实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实训、技能训练、分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产学合作教育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5]
(2)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具体模式。实训性实践教学,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进行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技能训练,通过安排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网上贸易模拟实训,通过学生上机操作,掌握网上贸易的业务流程,能进行网上购物的前、后台管理,及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及物流配送的全部操作,提高学生从事网上贸易的能力;电子商务网站及相关电子商务软件的建设与开发实训,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利用所学网页制作工具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运作及维护过程;综合素质实训,指通过模拟实习、社会调研、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专业能力等融合成综合素质。
三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是最早获批试办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院校之一,从2001年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电子商务独立学院之一。经过8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依托我校经济类、管理类传统学科优势,遵循注重基础理论并且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指委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为指导,加强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原则,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1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设置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按照“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课程设置侧重于管理取向,并确定网站建设与推广、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四个培养方向。我校把本科教学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四种类型。课程内容全部涵盖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知识单元,具体课程参见表4。
表4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表
2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设置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本着根据社会需求、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商务管理类实验与技术类实验结合的原则进行设置。实验课程可以分为课程实验环节和独立实验环节。课程实验环节指结合理论教学课程的实验,分为电子商务管理类、电子商务技术类、电子商务经济类、综合类。独立实验环节指需独立开课、集中课时完成的实验,独立实验一般是对一个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系统设计。
图1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图
四 结束语
针对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各学校必须要很好地
对自己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定位,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建设、实践应用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以其职业定位为出发点,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客观规律来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兴凯.社会需求细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9):8-11.
[2] 郑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J].电子商务世界,2005,(Z1):124-126.
[3] 杨丽光,张德军. 把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 电子商务世界,2005,(10):84-86.
[4] 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普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知识体系[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5] 杨赋立.电子商务实训课的尴尬[J]. 电子商务世界. 2006,(1):88-89.
Research on the Society-oriente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YANG Xing-kai
(School of E-commerce,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alent train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nd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 of E-commerc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presents concrete solu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And it also provide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our university’s E-commerce specialty for counterpart's reference, in order to train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who satisfy the social demand better.
专业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兴趣特长、社会需求、专业发展前景、性格等都是专业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就业仅是参考因素之一,本文仅以就业率为指导介绍专业,而并非单纯以就业率为依据选择专业。希望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能够将众多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以期选择一個令自己满意的专业。(注:本文除标明作者的专业介绍外,其余均为本刊编辑整理。)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知识,具有较强的纺织品检验能力和经营能力,能从事纺织品检验与经营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化学基础、商品学概论、纺织纤维材料分析、服装面料、经济学基础、管理学概论、经济法、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商务礼仪、课程实训、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纺织服装生产企业、进出口公司和纺织品检测及技术监督机关,在生产、销售和检验第一线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进出口贸易、纺织服装检测工作。
[院校介绍]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该校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采用“3M+2M”双轨制创新教学模式;校内实验实训条件优越,学生实验实训有保障。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面料检测等多种大赛,学生获奖率高。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可考取纤维验配工、纺部实验工、织部实验工、面料设计师等多项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纺织检验与贸易专业涵盖纺织工艺和纺织品性能检验及贸易知识,工贸交叉,互相渗透。该校学生均须在掌握纺织类专业课程之余,学习经济法律法规、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纺织品设计、贸易业务实训、单证制作实训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
电机与电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机与电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电机电器及相关系统设计、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器制造工艺、机械设计、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电器测试技术、控制电机、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电机与电器设计、计算机网络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电机、电器相关制造企业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及技术服务的工作,也可在企业从事电机电器设备运行、检测与维护工作。
[院校介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机与电器专业是该校的老牌和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群重点专业,在2009年湖南省专业评估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该专业在该校办学历史悠久,教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改革方面,现已建成5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精品课程和3门院级精品课程。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30本,其中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机与电器专业隶属于该校的电气电子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是温州市高低压电气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该专业注重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该校的校内实训中心设有电工电子技术、高频电子与现代通信、计算机控制和自动检测、DSP、单片微机及EDA技术等实验实训室。该校学生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等专业证书。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养护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机械、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线路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工程经济及管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工程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监理与养护部门的相关工作。
[院校介绍]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居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同类专业领先水平、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完善,现建有土工实验室、地下工程检测实训室等6個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建有多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教学改革力度大,形成三位一体的“三元”专业文化体系。近几年来,已建成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主编10余部教材,其中1部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发表的科技论文中有50余篇被EI等三大检索索引,承担省级以上科技、教改项目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微电子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半导体材料、器件、工艺、集成电路原理、设计等专业理论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主要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测试、封装、版图设计及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等半导体制造行业急需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
[专业课程]
半导体物理基础、半导体器件与测量、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制造技术、微电子封装技术、半导体可靠性技术、集成电路原理、集成电路设计、电工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工程化学、电路CAD基础、可编程逻辑器件、专业英语、电子测量、单片机原理、品质管理。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半导体芯片制造、封装与测试、检验、质量控制、设备维护、工艺改进以及中小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技术工作,也可从事生产管理和微电子产品的采购、销售及服务工作。
[院校介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校该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属“十二五”期间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美国赛灵思(Xilinx)公司、英业达(重庆)有限公司、广达集团、重庆渝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航凌电路板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实行校企专业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现已开设了多個SMT富士康定向班。本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LED教学工厂、SMT教学工厂、IC制造实训室、FPGA综合编程实训室等国内一流的软硬件实习实训条件。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现代纺织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纺织产品的开发、车间工艺技术、设备管理、运转操作管理、质量管理与监测和纺织品营销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纺织纤维、纺织工艺、机织工艺、纺织企业经营与管理、纹织CAD、纺织品经营与贸易、现代纺织机电技术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纺织品生产企业、纺织品检测机构和纺织品流通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产品检测与监控和纺织品营销的工作。
[院校介绍]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该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隶属于纺织学院。纺织学院是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经过近30年的办学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04年通过山东省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于2005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其骨干课程“纺织工艺与设备”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服装工艺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必备的服装基础理论知识和工业化生产知识,熟练的服装制板和工艺制作的专业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服装纸样设计与制作、服装工艺设计与制作、服装生产管理、服装贸易等岗位工作,具有多种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服装材料应用、成衣制板与工艺、立体裁剪、成衣设计、女装/男装技术项目、童装技术项目课、服装生产管理项目课、服装理单跟单项目课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服装商贸经营企业、服装设计公司、服装生产企业、服装CAD业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设计、运营管理、服装打板、产品制作、市场开发等工作。
[院校介绍]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艺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同时也是地方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院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2006年本专业开始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做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满意。改革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威海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集装箱运输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集装箱运输企业管理一线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能适应集装箱运输企业管理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国际贸易、国际货运、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行技术、集装箱多式联运、集装箱装卸机械与工艺、集装箱运行计算机管理、现代物流、单证处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集装箱装卸、货运、理货、仓储、货代和多式联运等企业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院校介绍]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隶属于该校航运工程系,航运工程系是学院为了适应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需要设立的,是学院重点建设的系部之一。该校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公关协调能力、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定的集装箱运输业务管理能力、集装箱运输业务组织协调能力、集装箱运输物流信息分析处理能力、集装箱运输报关商检及货运能力、一定的集装箱码头装卸生产业务能力、集装箱运输投保与理赔能力。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文/全雪丽)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发电厂热能动力设备安装、运行、检修、调试、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锅炉、汽轮机、热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泵与风机、热工仪表及自动调节、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火电厂、热力公司、电建公司、企业自备电厂,从事热能动力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及技术管理工作。
[院校介绍]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全国一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在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隶属于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动力工程系,该系主要面向一般工业企业设置机电一体化专业,并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建有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仿真实训室。学院青峰岭教学电厂以及校外电厂作为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火力发电厂锅炉、汽机设备的运行与检修,单元机组的集控运行,以及火电厂安装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从事铁路线路勘测设计和施工组织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测量、铁路线路、铁路桥涵、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高速铁路、新型轨道结构、施工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铁路线路、桥梁、隧道和高速铁路的勘测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和技术引进、开发工作。
[院校介绍]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该校铁路工程专业隶属于交通系,是学校骨干系部之一。该系十分注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现设有测绘技术实训中心、数字化实验室、材料实验室、仿真中心、土木工程实训中心、水利实验室、工程地质试验室,土工试验室、路基路面检测中心等,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该系注重课程建设,其中“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工程测量”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并编写了多本适合高职高专的21世纪教材;该系同时注重“双证书”教育,历届毕业生中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格人数比例保持在90%以上;注重实践教学,建立了多個校外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聘请了多位来自施工一线的专家担任特聘教授,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经济法规、国际药事法规、中国药事法规、药品质量管理技术、食品质量管理技术、药学综合知识、中药综合知识、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会计基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等工作。
[院校介绍]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该校食品监督管理专业设置较早,现有现代管理、法律、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信息化等各相关方面的专业教师。建有一個食品综合监管实验室,以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要求。根据专业设置特点,食品监督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三個方面组成,即管理学方面、法律法规方面、食品质量管理方面。该校一直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007年该系专业教师参加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全国范围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参与了培训教材大纲的制定与教材的编写。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热能动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知识,获得火电厂有关设备运行和管理的实践训练,具备解决设备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专业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电厂汽轮机、电厂锅炉、热力电厂、热力过程自动调节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热电厂从事热能设备安装、检修、管理等工作。
[院校介绍]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该校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示范专业,并于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中央、省财政投入大量财力,新建热能动力设备与系统运行仿真实训中心此外还扩建了热能动力设备与系统分析检测实训中心、热能动力设备与系统检修实训中心。教学实验、实训设备齐全、先进,台套数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拥有国电滦河发电厂、承德环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中国石化锦州石化公司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专业训练、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校外实践需求。吸取德国、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专业课程采取了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掌握职业技能。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专业设计理论,具有较熟练的首饰制作技术,有较高艺术素养,适应珠宝首饰行业工作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素描、色彩、图案、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金属工艺基础、电脑艺术设计基础、首饰设计与铸造、首饰设计与镶嵌、首饰设计与錾花、珠宝鉴定基础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珠宝首饰行业、珠宝商业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从事鉴定工作。
[院校介绍]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同时是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专业,广州市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专业。该专业核心课程“首饰制作工艺”是学校重点建设课程,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专业建有由12個实训室组成的首饰制作工艺校内实训基地,被评为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广州番禺云光首饰有限公司,被评为广州市高职高专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文/刘慧婷)
计算机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专业课程]
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原理、图形图像处理、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VF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交通系统各单位、交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部门、各类计算机专业化公司、广告设计制作公司等从事IT行业工作。
[院校介绍]
威海职业学院:该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隶属于信息工程系,其特色在于拓展联合办学,为学生未来发展广开渠道。2006年5月,学校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签署协议,成为全国首批13处软件人才培养工程实训基地之一;2006年10月,与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签定ITET合作办学协议;2007年10月,与IBM教育学院举行联合办学签字仪式,联合培养计算机和软件人才;2007年12月,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成立SMT、PCB、PCB Layout三個“富士康专班”;2009年7月,与英特尔公司签订“英特尔多核课程项目合作协议”,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英特尔多核课程”大学计划项目院校。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
商务英语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商务英语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科研能力,能够胜任国际商务、国际交流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通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
综合英语、商务交际、英语口译、商务口译、英语笔译、商务笔译、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语言学基础、当代商业概论、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学原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从事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在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
[院校介绍]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商务英语专业分为应用英语和国际贸易实务两個方向,前者侧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经贸理论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操作规程,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及较好的英语沟通和现代化办公设备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后者侧重教授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用英语熟练进行国际经济交流活动,包括商务谈判、市场行情调研、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和服务贸易等各项工作的能力,培育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在不同涉外经济单位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钢铁冶金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能够掌握从事冶金、机电设备操作、维修、维护和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子技术应用、液压传动、单片机应用技术、低压电器与PLC控制、通用机械、冶炼设备、轧钢设备、机电设备维修、机械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测量、冶金过程检测与控制、生产与运作管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运用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到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的制造、装配与调试工作。
[院校介绍]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该校学生主要面向河北省内外大型钢铁冶金企业及国内知名机械制造企业就业。随着机械行业和冶金行业生产规模、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企业为了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改造与引进,使生产设备技术密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目前,企业现有的生产人员远远不能满足新岗位的需要,这必然导致这些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大。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该专业主要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城市的现代机电制造企业培养毕业生。学生可获取CAD绘图员、机电一体化认证助理工程师、维修电工、机修钳工、数控工艺员、加工中心操作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
建筑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施工一线,牢固掌握建筑工程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识别与应用、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土木工程力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预决算、施工监理以及一般房屋结构的设计等工作。
[院校介绍]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发展,该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经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此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组成,专业学习领域又包括普适性学习领域、特色性学习领域、综合性实践学习领域。其中,工业构筑物认识、工业炉窑砌筑为特色性学习领域的核心,识岗实训、上岗实训、顶岗实习为综合性实践领域的核心。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为工民建方向和钢结构方向两個方向。前者侧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钢结构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预决算等。后者侧重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担任工长或施工员、质安员、测量员和材料试验员等内外业技术员工作。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厂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控制系统设计和维护能力,适应现场工作的现场应用性人才。
[专业课程]
电子技术、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工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CAD、PLC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应用、微机控制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院校介绍]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辽宁省示范性专业,其所属团队是辽宁省第一批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面向装备制造等行业,培养胜任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设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与多家企业达成就业协议,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有大连中远船务有限公司、冰山集团、大连集发港口有限公司、美恒自动化有限公司等。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模具设计能力、三维数控加工能力,熟练运用最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具有较强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能力,具备较高的模具安装、调试及维修水平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计算机C语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冷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模具CAD/CAM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到现代制造企业工作。主要从事五金模具设计及模具开发、塑料模具设计及模具开发、模具数控加工、模具电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
[院校介绍]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拥有教学生产用数控铣床,车床、三坐标测量仪、数控特种加工机床(电火花、线切割)、生产用数控加工中心和沈阳金杯丰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黎明发动机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沈阳模具制造中心,沈阳斯沃集团、中模模具技术有限公司等校外教学基地。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践机会比较多,能够很好地提高工作技能,毕业时可获得模具制造工四级证书。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陕西省级优秀教改专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除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实践外,学院还重点加强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模具数控加工、模具钳工三大方向的能力培养,并可由学生根据兴趣、就业意向等自选其中一项进行强化训练。该专业学生可考取中级制图员证书、AutoCAD证书、Pro/E证书、中级钳工证书、中级数控铣工证书、中级电加工证书等。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
应用电子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扎实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电工电子技术操作技能,具备电子设备的使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能力,PCB板的设计与制作能力,一般电子产品的初步设计能力,主要在家用电子、通信电子、航空电子等产业,从事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电子产品工艺、PCB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维修服务、电子产品助理设计等岗位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电工技术、电子线路分析与实践、微处理器的应用与实践、电子工艺与电子制作、电视原理与技术、新型总线技术、电子测量与仪表、检测与传感技术、PCB设计与生产、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数字系统设计与可编程器件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及组织管理、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电子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调试、运行、维护、新技术推广与开发等工作。
[院校介绍]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学院实行“教、学、做”一体的培养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学院实施“名校联名企”战略,引入工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等企业课程,为海尔、TCL等大型企业订单培养“生产经理”和“服务经理”,在海尔集团、TCL电子公司、海信集团、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一年校外顶岗实习需要,并实现实习与就业相对接。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
初等教育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高的适应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发展潜力,学有专长,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的新型小学教育工作者。
[专业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基础、初等数论、现代汉语、写作、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小学科学教学论、班级管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胜任小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人员、民办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等职务。
[院校介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初等教育专业是学院在传承近百年的“普师专业”(中等师范学院中的普通师范专业)办学基础上,于1994年创办的。该专业是学院的龙头专业,目前采用“五年一贯”学制。即从五年一贯着眼,全面设计大专学历小学师资培养,努力把原师范师资培养的综合性教育与大专阶段的分科教育融为一体、统筹五年的教育进程,把前三年作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艺术体育素质训练、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习训练阶段;后两年则以主修学科的形式实施分科教育,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适应当代素质教育需求的合格小学教师。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文/江树)
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适应计算机程序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维护管理等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Java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移动游戏程序设计、J2ME游戏程序设计、Direct X编程技术、网络游戏编程、OpenGL编程技术、游戏引擎设计、软件架构与游戏设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软件外包企业、计算机软件公司、大型网站、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产品的开发、测试及维护管理等工作。
[院校介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分为网站建设与开发和移动通信系统软件开发两個方向,前者着重培养面向各类IT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建设、网站维护与管理、网页制作、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网络应用与开发、企事业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强网站应用开发和网络应用开发能力的应用型IT技术人才。后者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和移动通信等相关知识,熟悉UNILA、BRE等几大移动应用平台,能够进行手机视频、短信与彩信、移动办公等的开发,主要为移动通信的软件开发人才。通过三年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可获得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职业证书,通过参加相关软件厂商的认证考试而获得国际认证,具备直接上岗能力。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庆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
应用英语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坚实的外语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技能的语言应用性、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计算机、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英语精读、听力、视听说、口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英语报刊选读、英语国家概论、外文速记、英语语法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外事接待、宾馆、饭店、会展、旅游等部门从事礼仪接待、翻译、解说、导游、商务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院校介绍]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该校应用英语专业为英汉同声传译方向,主要为涉外企业,国家外经贸等事业部门培养高级口译人员,为各级政府机关培养接待外宾、涉外会议或出国访问、考察培养专职随行英语翻译,毕业生还可在外国驻华企业、中国驻外领事事馆从事英语翻译或其他工作,在各类民间团体、学术团体、新闻考察团出国访问时从事随行英语翻译。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
工商企业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文化及专业素质和一定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工商企业管理高等职业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专业课程]
管理学基础、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商务谈判与社交礼仪、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调查预测、企业战略管理、企管沙盘综合实训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面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民营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
[院校介绍]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为国家示范校建设群专业之一,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近年来与大商集团、联华快客、民勇集团、海王星辰、麦德龙等3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该专业实施订单教学模式,进行多层次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可以胜任大中型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加盟店、便利店等零售企业的卖区长、商品部业务主管、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助理、门店开发专员等工作。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该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侧重培养工商企业及工商管理部门的基层经营管理人员,毕业时学生可具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经营决策能力。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汽车行业维护、管理第一线,具有良好的汽车专业知识理论、现代汽车技术、维护技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专业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汽车构造、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新技术与维修、汽车电器、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汽车维修工程、汽车英语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汽车的检测、维修、设备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车辆保险与理赔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院校介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分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型技术三個技术专门方向,学生具有汽车的设计、改装、维修和汽车服务、营销、车身修复等多方面能力,可到汽车市场各类企业从事现代轿车的制造,机、电维修,大型运输车辆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质量评价、汽车维修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等工作。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
法律事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查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
法学概论、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婚姻家庭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事务工作,或者在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社会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另外还可在国家司法机关从事审判、检察工作,或者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从事律师、公证工作。
[院校介绍]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隶属于学院人文艺术系,是该系成立最早的专业之一。本专业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长三角”地区人才需求趋势,面向企事业基层和社区法律服务需要培养学生。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能熟练掌握民事法律实务、刑事法律实务、合同法律实务、诉讼与仲裁(调解)法律实务、法律文书及公文写作、社区法律服务等专业技术能力。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
酒店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酒店行业相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熟练掌握现代酒店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并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酒店行业一线管理和服务型人才。
[专业课程]
现代酒店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菜点与酒水、酒店英语、酒店营销、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会议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是酒店各部门的服务工作及初、中级管理工作。
[院校介绍]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该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以培养旅游人才为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结合行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确定了具有酒店管理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2+1”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除了课堂教学,还要在实训室内按照酒店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培养和学习。第三学年,学校将学生送入订单酒店进行定向培养,进行一年的带薪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学生边工作边学习,锻炼综合职业能力。学校与酒店签订订单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由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学费或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订单酒店就业,逐步实现零学费上学,零距离就业。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商务网站开发、网络技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网络营销、网站维护等岗位要求的,具备现代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应用性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计算机通用能力、管理经济学、大学英语、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商务管理、网页制作与动画设计、JAVA、Firework、SQLserver、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网站建设、网络营销、VB程序设计、CI广告设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的岗位有:企事业电子商务的策划、运营、维护与应用的相关岗位;企事业内部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应用岗位;各类经济管理部门内的电子商务应用岗位;IT行业内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开发岗位;企事业单位内的电子商务应用岗位;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维护与管理;能独立设计数据库并能顺利完成相关操作;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设计制作符合主题的中小型网站。
[院校介绍]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该校电子商务专业是全国高职院校中第一批批准招生的专业。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快速增长,生产企业、流通业、金融业及消费者都将走入一個网络经济的时代,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该专业正是根据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明确了办学方向,科学地设置教学课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借助相关软件和互联网,通过仿真模拟实验(电子商务软件和国际贸易模拟操作软件)以及真实环境下的实练(譬如,B2B:阿里巴巴、慧聪等;B2C:亚马逊、当当、卓越等;C2C:淘宝、易趣、拍拍等;搜索:百度、雅虎等以及网上银行、证券、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使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开设该专业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庆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厂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
数控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机械加工工艺及其装备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级机械加工人才。
[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英语、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公差、VB语言、机械设计基础、机床数控技术、液压与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制造工艺学、AutoCAD2000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一般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制订,数控类机械设备操作、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机械设备改造与维修、加工质量的分析与控制、新产品开发与研制、对一线工人的培训、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院校介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数控技术专业为国家骨干建设专业、浙江省示范专业、浙江省特色专业。该专业以友嘉实业集团及客户群为支撑,定位“数控装调维修与数控加工”岗位能力,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及维护保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办学条件优良,拥有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机床及数控维修台150多台;60個终端机的数控仿真机房三個、先进的CAD/CAM计算机机房两個;及单片机机房、PLC控制机房、电工电控实训室;具有较完善的机械综合实训室、先进制造实训中心、数控精密加工基地、数控装调维修基地等。
关键词 网警职业素养 网络安全与执法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21
Abstract Network security and administration major need to orient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towards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et Police career, cultivate students adapting to four development trends, i.e. complementary ability of technology and administration, fusion situation of virtual and real society, technology advances characterized by innovation-driven, and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builds the key blocks in enhanc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ajor,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can link personnel training with future career achievement by combin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roject, improving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 training base. Practices in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demonstrate that advantages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worth exploring and studying.
Key words Internet Police Career Quality; Network Security and Administration Major;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作为公安技术类的新设专业(代码083108TK),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是要造就一大批能在执法机关从事与预防和打击网络空间犯罪、维护信息化社会治安相关的执法人员,以适应现实社会和谐发展和网络技术进步的需要。本文根据公安院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特点,结合对湖北省公安机关网警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调研,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观点。并探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与对策。
1 网警职业素质需求与人才培养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湖北省互联网安全保卫现状,加强以网警职业素质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为网警后备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课题组对湖北省部分地市县的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进行了调研。调研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采用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调研发现,近年来湖北网警队伍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办理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有力打击了网络空间犯罪。同时,致力于网警队伍的长远发展,有关部门制定并在实施队伍建设规划,实施严格的达标和考核机制,着眼更高标准、更强素质的目标,确保占领打赢网络安全保卫战的制高点。为这支队伍培养后备人才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是以在信息化虚拟社会中,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技术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预防和打击网络空间犯罪,保卫和维护虚拟社会治安秩序的一般技术规律、方法和理论,提高执法机关针对网络空间执法办案、实施有效虚拟社会管理的能力。网警职业素质需求决定着专业培养模式,课题组认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网警职业素质发展的四个趋势。
1.1 技术和管理两种能力相互补
网警担负着涉网案件办理、舆情管控、互联网单位安全管理等职责,除了必须具备政治、文化、身体等方面警察的一般素质,从工作岗位的不同来划分,为应对日益猖撅的网络犯罪,还必须同时拥有较高的管理(法律与办案)和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能,才能真正胜任保护信息网络安全、维护良好网络秩序、打击信息网络犯罪的工作。这两种能力的复合培养模式,使得本专业的明显区别于法学和信息安全专业的单一人才培养类型,网警不仅要懂得网络技术、侦察手段,还要熟知法律规定与办案流程,只有技术和管理两种能力良好互补,才能胜任岗位工作。
1.2 虚拟和现实两种社会相融合
涉网犯罪往往具有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相融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特点,犯罪现场是网络传输上的数据和代码,实施犯罪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当前国家推进“互联网+”战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网络基础设施普及,涉及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网络隐私权等问题,安全知识缺乏的老年人、安全意思薄弱的互联网新手成为最大受害者。这就需要对多种公安技术学科进行系统研究和整合,理顺不同执法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厘清不同执法技术手段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分析各种执法技术手段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更好地为公安机关培养网络保卫执法技术专业人才。
1.3 以创新驱动为根本特点的技术进步
互联网时代以创新为最根本特征,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网络社会里,由于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的脆弱性、网络的依赖性,每件事情都是互联的,每个人都是脆弱的,网络犯罪威胁到所有人。打击网络犯罪也必然依靠具有创新思维的网警,只有开展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才能应对互联网社会飞速发展的挑战。以创新驱动为根本特点的技术进步要求培养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及时跟踪和关注新型犯罪手段和方式的出现,并及时研发反制技术和手段。
1.4 缩小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网络安全与执法作为与刑事科学技术、行动技术并列的公安三大技术手段之一,涉及的学科、专业和技术体系越来越多。学校教育的有限时间要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侦查学、治安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而且,由这些理论和知识体系产生的技能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某种稳定和不变的特性,并有可能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应用时就已经过时。各种网络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变化无穷,传统犯罪和网络犯罪交织在一起。如何使课堂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好适应职业应用的发展和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改革公安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中进一步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培养适应网警职业素质发展趋势的后备人才的有效措施,目标是造就大量具有较强的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思路开阔,处理问题方法多样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
2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重在传承的导师制、重在实践的项目制和重在探索的创意制是主要的三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是以导师为中心,重在导师的指导,项目制是指把学生安排到项目任务里磨练提高,创意制也称为人才导向模式,是围绕人才有价值的创意,逐步深入,终有突破。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要整合这三个模式,通过导师制,落实项目制,实现创意制。这样才能自觉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使创新型专业人才更多涌现出来,更快成长起来。同时,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创新的教学体系和机制作为基础,体现在下面三点。
2.1 课程体系的创新
要通过创新,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能适应公安各级网络保卫执法部门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要建立明显区别与相近专业和已有专业(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侦查学、治安学等)的创新点,既保证不突破总教学时数,又涵盖充分的教学内容,既完成基本理论和技术的教学,又满足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时效性和实战性。在理论教学平台上,要搭建公安通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三个层次的阶梯式的公安理论课程体系。重点要围绕培养目标,体现在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取舍、不同课程的优化组合、课程之间的合理衔接、理论和实践环节的综合平衡等。
2.2 教学实施的创新
教学实施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在课程建设中,不管是面向工作流程的教学方法,还是面向工作目的教学方法,不管是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还是举例探讨式的教学方式,都要结合课程类型的不同,研究最有效和合理的创新思维。针对创新型教学,设计竞争、实战式的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衡量标准,取代单一的试卷评分模式。同时现代教育技术、MOOC教育模式、网络课堂等方式的合理利用,都是创新模式的重要内容。在教材建设中,要加强整体规划和组织,对于新编专业必修课程教材,要体现创新性的原则,包括新技术新知识的比例、引用和案例的鲜活性和针对性、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等。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课题的创新研究围绕如何让学生多进实验室、乐进实验室为主题研究,包括激励措施、实验任务和课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导师制等。
2.3 能力培养的创新
能力培养要结合学生的特长进行创新。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覆盖的知识和技能极广,例如网络安全、计算机取证、犯罪调查、数据分析等。学生们不可能在很短的四年时间里把每一个领域都学深学透,因此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基础和特长,引导他们在理解必要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参与科研,参加创新竞赛,对于鼓励优秀学生,带动一般学生,激励后进学生,推进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让本科生深度参与科研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需要老师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分步骤跨入科研大门,自主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这些方式包括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组建学生科研小组,举办各类竞赛等,为学生踏上创新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3 增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湖北警官学院借力导师制等有力的机制保证,依托电子数据取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实践载体,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增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增强的特色。
3.1科研和教学团队相结合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课程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课程群,老师根据承担的课程形成课程组,每个科研团队负责人同时也是相关课程群的负责人。这样就将科研和教学团队有效地结合到一起。目前已经建立了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信息安全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湖北警官学院网络侦查教学团队、计算机网络教学团队等。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出由精通教学科研、擅长警务实战等各方面专长的老师组成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3.2 融合教学科研与公安实战
老师们不仅开展科研教学,也参与指导、协助基层实战部门的侦查办案和电子数据取证司法鉴定工作。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并积累了大量案例,并改编成案例训练库,为“信息安全”“计算机取证”“网络攻击与防范”等课程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教学案例、实验内容和毕业设计题目,学生获得了良好的熏陶和锻炼。学生们还在实践中自己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例如针对具体任务需求开发软件、开展专题调研、编写软件指南和操作规程等,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3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不断完善和改进导师制,并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工作。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和培养兴趣强烈、有特长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每周四下午的固定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讨论,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目前协同创新中心的所有团队都接收了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
3.4 完善创新实践基地环境
依托电子数据取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法庭科学重点实验室、湖北三真司法鉴定中心、湖北省公安厅等协同单位,学院先后确定了45个长期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统一挂牌,集中管理。同时联合一线实战部门,制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大纲和科学的考核机制,推进实习实训的完善和升级。形成了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4 结语
2015年6月国家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以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的网络安全与执法本质上是一个由计算机学、电子信息学、法学和社会学等相关专业交叉而成的新专业,更强调技术和管理并重,过程和目的同构,有着独特的培养模式特征、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并且在不断兼容包并中发展创新。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和紧迫性,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胡军,夏英,王国胤,于洪.科研优势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13.10.10(19).
[2] 宁滨.美国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中国高校科技,2013.11.
[3] 丁烈云.质量、特色、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驱动力.中国高等教育,201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