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周末时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周末是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可真正的周末却是,
整天马不停蹄地去上培训班,
想看电影却被迫在家写作业。
我问天空,
谁能给我一个真正的周末?
天空说,
【关键词】 广州 跨境电商模式 B2B、B2C、B2B2C模式 保税直邮进口 海外直购
一、广州跨境电商发展背景
广州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产业升级是这一目标的重要内涵。实现新型产业升级要通过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等支撑功能来实现,其中跨境电商整合了贸易枢纽及电子商务中心这两大功能,是支撑功能中的基柱。在全球电子商务日渐成熟的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依附于互联网发展的国际贸易新形势和新手段,发展潜力巨大,必将引发一场新的外贸竞争势头,谁能更早抢占高地,谁将获得更多利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是未来外贸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已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是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是广州扩大外需的重要措施,对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外贸形势下,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能够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贸易成本,解决结汇退税等实际问题,切实适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2013年9月24日,海关总署回复广州市政府,同意广州提出的B2C一般出口(邮件/快件)、B2C保税出口、B2B一般出口等三类业务进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由此,广州正式成为华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广州市外经贸局获悉,试点涉及B2C一般出口(邮件/快件)、B2B2C保税出口、B2B一般出口等三类业务,主要针对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国际贸易,以及运用邮件和包裹等形式邮递货物的中小微商家,在可提供增值税凭证的情况下可申请出口退税,减轻企业负担。试点开始后,广州海关将研究实施“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通关模式,研发广州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系统。广州海关副关长赖树佳表示,在旧的出口邮件通关模式下,企业按照个人邮件办理出口手续,无法获得出口货物报关单等单证,继而无法办理退税和结汇,也未能列入出口统计。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后,只要能提供增值税凭证,企业按照个人邮件办理出口手续也可以进行出口退税。广州获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意义重大,可以推动广州外贸转型升级和做大增量,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突破原有的“商圈”概念,极大推动外贸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
二、广州跨境电商试点模式
1、出口业务的主要电商模式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的贸易模式。B2B模式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以广告和信息为主,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在线下完成,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已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统计。B2C模式下,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目前大多未纳入海关登记
B2C一般出口是跨境贸易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跨境B2C模式下,很多小额外贸平台将产品通过行邮方式运出境外,在通关、外汇等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且由于出口企业只能取得速递公司的运输单,无法办理出口报关并获得出口货物报关单等单证,因而无法退税和结汇。本模式试点主要有如下内容:通过线上信息平台进行试点企业备案、商品备案及全程信息管理,允许试点企业凭交易或物流清单先申报放行,月度汇总填写出口货物报关单向海关申报,凭汇总的月度出口报关单办理退税、结汇手续。海关根据企业管理类别实施分类通关。
B2B2C保税出口模式的试点内容主要有:按“整进、散出、汇总申报”的模式进行。“整进”就是整批出口货物填写备案清单或出口货物报关单向海关申报进入园区;“散出”就是个人网购后填写清单(或详情单)向海关申报并由电商企业提供税款担保,海关先凭清单(或详情单)分批分散出园区;“汇总申报”就是定期(一般一个月)将清单(或详情单)汇总后,填写出口货物报关单向海关申报(纳税),个人网购商品涉及许可证管理的免许可证。
B2B一般出口试点的内容主要有:适应新的贸易发展需要,将大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或大型电商平台作为外贸改革试点,通过专业的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及全程信息化手段解决及规范监管问题,由当地政府对此类大型平台企业制定专项的退税保障基金,并由财政统筹此类试点企业的退税款项,提供优先退税、快速通关等服务。
2、进口业务的主要电商模式
广州试点跨境电商主要有保税直邮进口业务及海外直购买进口业务。
其一是保税直邮进口业务,这是电商企业从海外批量采购货物,委托我方或自行通过国际运输(海运、空运、运输)将货物备到广州机场保税仓;当产生订单后,通过与海关、商检等监管机构的数据对接进行订单推送、清关申报、放行等,海外通在保税仓中将货物分拣包装成个人包裹,最后将包裹做境内配送至消费者手中。其适用对象为:中国境内或境外(含香港)的独立电商平台企业中国境内或境外(含香港)综合性电商平台的商家适合品类相对较集中或特卖形式的电商适用于非法定商检的商品及对于法定商检商品能够配合检验检疫机构抽检的商家。其业务流程如下图。
其二是海外直购(B2C直购)进口业务,是电商企业将批量货物(在仓库中分拣打包成包裹)或已形成包裹的货品发至(或上门提货)海外通海外仓库,海外仓进行处理后集中通过进口运输(空运、陆运)将货物至广州机场跨境监管区通过与海关、商检等监管机构的数据对接向海关、商检申报,申报放行后将包裹做境内配送至消费者手中。其适用对象为:中国境内或境外(含香港)的独立电商平台企业,中国境内或境外(含香港)综合性电商平台的商家,适合品类相对较散的电商及代购平台等。目前已有香港、洛杉矶、纽约、首尔、东京、法兰克福仓库,适用于这些地方发运的货品。其业务流程如下图:
三、广州跨境电商模式创新分析
广州跨境电商业务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首先是管理上的困难,从电子商务交易形式上分析,纯粹的电子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服务贸易范畴,国际普遍认可归入GATS的规则中按服务贸易进行管理。对于只是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完成定购、签约等,但要通过传统的运输方式运送至购买人所在地,则归入货物贸易范畴,属于GATT的管理范畴。此外,对于特殊的电子商务种类,既非明显的服务贸易也非明显货物贸易,如通过电子商务手段提供电子类产品(如文化、软件、娱乐产品等),国际上对此类电子商务交易归属服务贸易或货物贸易仍存在较大分歧。因我国尚未出台《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及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管理法规,对电子商务涉及到的外汇交易归属管理范畴更难以把握。
其次是支付上的困难,支付机构外汇管理与监管职责问题 首先,支付机构在跨境外汇收支管理中承担了部份外汇政策执行及管理职责,其与外汇指定银行类似,既是外汇管理政策的执行者与监督者;其次,支付机构主要为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提供货币资金支付清算服务,属于支付清算组织的一种,又不同于金融机构。如何对此类非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跨境外汇收支服务进行管理与职能定位,急需外汇管理局在法规中加以明确,制度上规范操作。
再次就是物流等方面的困难,电子商务较之传统商务模式的优势在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利用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上下两环,线上商品交易与线下货物配送两者发展须相辅相成,正如淘宝的产生及发展带动了境内电子商务物流的变革,圆通、申通、顺风等一大批民营快递公司的兴起,使国内电子商务交易的便捷性得到极大的保证及提高。而相比之下,当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却让准备不足的物流运输渠道措手不及。随着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急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兼顾成本、速度、安全,甚至包含更多售后内容的物流服务产品应运而生。如以海外仓储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全程物流服务商已经出现,通常小额跨境物流配送需15-30天的时间,而通过对不同卖家需求的不同货运方式组合,这一配送时间已经大大缩短;此外,海外仓储建设的逐步完善更将提升卖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
所以,跨境电商出口在交易方式、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等方面与传统贸易方式差异较大。现行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及现有环境条件已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主要问题集中在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和收付汇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提出了6项具体措施。一是建立电子商务出口新型海关监管模式并进行专项统计,主要用以解决目前零售出口无法办理海关监管统计的问题;二是建立电子商务出口检验监管模式,主要用以解决电子商务出口无法办理检验检疫的问题。三是支持企业正常收结汇,主要用以解决企业目前办理出口收汇存在困难的问题;四是鼓励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支付服务,主要用以解决支付服务配套环节比较薄弱的问题。此外还实施适应电子商务出口的税收政策,主要用以解决电子商务出口企业无法办理出口退税的问题;最后是建立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体系,主要用以解决信用体系和市场秩序有待改善的问题。
广州市要在上述政策优势下,结合广州本地跨境电商的特点,不断从管理简便,海关便利,物流快速,支付安全等方面下力气进行商务创新,优化广州上面分析的几种跨境电商模式,实现跨境电商的发展目标。
四、广州跨境电商发展展望
跨境电子商务面向全球市场,潜力巨大,广州市在跨境电商发展中,更要花时间与精力解决以下两个重点工作,其跨境电商的发展才会更有机会。一是社会和企业要求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解决外贸电商结汇、退税难的问题;二是应对跨境快件、邮件数量的快速增长,提高海关通关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问题。结合具体问题,广州市将从四个方面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第一,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尽快开展各项试点业务。第二,以试点获批为契机,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第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参与产业发展。第四,统筹多方力量,为试点提供机制保障。所以广州市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既可以提升广州对周边城市乃至更广大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更好地履行国家中心城市的职能,又可以增强广州的货物、服务的集散功能,强化广州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同时有利于广州外贸转型升级和做大增量,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属广东省教育研究课题《以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BPO国际合作模式探索与研究》(GDJY-2014-B-a036)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广州市攻关项目《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商贸会展特色学院为例》及广州市特色专业学院《广州商贸会展特色学院》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127―03
1998年,我国开始取消福利分房,进行个人住房的货币化改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步入快速发展期,投资增幅较大,房地产价格也随之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也由此产生。事实上,我国房地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经济泡沫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有些城市的房地产过热(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另一些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萧条,所以,整个房地产市场泡沫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不仅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房地产市场也取得长足的发展。2005年,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已达到488.86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8.2%(2006年广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但房价的不断上涨,也引起了人们对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关注。本文以广州房地产市场为例,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与GDP增长速度比、商品房空置率等多个泡沫指标来测度广州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
一、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测度
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实际价格严重脱离理论价值的现象。泡沫的存在是相对于房地产的理论价值来说的。对于引发房地产泡沫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有两个:一是开发商的过热投资和消费者的投机预期形成投机需求造成,二是银行金融资金的支持(李维哲、曲波,2002)。
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测度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测度,即利用定义测度房地产的理论价值,通过比较理论价值与实际价格来测度房地产的泡沫程度(Peter Englund,1998;John M.Quigley,2001)。另一个是利用指标法间接测评,即通过指标比较,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比较科学严谨,但不易操作,第二种比较容易操作,但不够严谨。鉴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够成熟稳定,合理的地价、费用、建设成本、利润以及未来收益等参数难以确定,数据的获得也困难,直接测度法在实际操作中较难,我们倾向于选择指标法来测度房地产泡沫程度。下面以广州市房地产市场为例,进行指标法测度研究。
二、广州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选择房价收入比、房地产投资增幅与GDP增长率的比值、房屋空置情况、房地产业的盈利状况、房地产投资来源等多个泡沫测度指标,来评价广州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及泡沫程度。
1.房价收入比指标分析
房价收入比一般用整套住房价格与居民户年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表示,用来测度居民的购房能力。比值越高,居民的支付能力越低,比值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可能性就越大。从1998―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与房价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上是正增长,房价基本上是负增长,除了2002年,房价增长率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外。按国际标准,房价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可被认为存在经济泡沫或有此苗头。据此,可初步判断广州市不存在房地产泡沫。房价收入比虽然从1998年的12.97开始一直下降,目前维持在9倍左右。但是,整体上说房价收入比还是偏高,不仅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3~6倍,而且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6~8倍水平,存在一定的威胁,同时,也造成商品房积压空置。
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与GDP增长速度指标分析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指标主要衡量房地产行业的相对扩张程度,指标过高说明房地产业的相对高度发展。1998―2004年,广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不大,除1998、2000年达到17.28%和20.17外,其他各年基本维持在10%以下,2003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仅为-1.6%,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同期全国房地产投资额年均增长率20%的水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4》相关数据测算)。而同期的广州市GDP的增长速度均以两位数增长,基本维持在15%左右,GDP的增长速度除1998、2000年外明显高于房地产投资的增幅。说明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投资没有出现过热现象,房地产市场投资比较理性,这显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比较有效。
3.商品房空置率指标分析
商品房空置率用当前商品房或商品住宅的空置量与近三年商品房或商品住宅的峻工量的比值表示,反映当前商品房供求状态,衡量房地产投资是否与社会有效需求相适应。比例越高,房地产泡沫风险越大。一般来说,空置率在20%以上为严重积压区,在10%~20%之间为空置危险区,5%~10%为合理区,5%以下为空置不足区。广州房地产空置面积在1998年仅为267万平方米、1999、2000、2001、2002四年持续走高,2003年达到最高空置量722.01万平方米,2004年受政府调控固定资产政策影响,空置量有所下降,但仍有646.9万平方米,相当于年新竣工面积的64%,空置数量惊人。广州商品房的空置率也很高,除1998年空置率为13.38%,在空置危险区内外,其他各年的住房空置率高于商品房空置率20%,2000年的空置率曾达到24.19%,商品房供给大于需求,空置存量较大,出现较大积压现象。出现这一状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虽然实现住房货币化改革,但是,广州居民的自有住房比例高,购房者购房热情不高。二是开发商过度开发,房屋供过于求,出现大量商品房销不出去,因而闲置。
4.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指标分析
衡量房地产开发经营盈利状况的指标一般为利润额和利润率。利润额和利润率指标过高将出现房地产投资过热,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泡沫危险。从广州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指标来看,近几年,整个房地产行业利润波动较大1998和1999年维持在20亿元左右,但是2000和2001年急剧下降,降至9.50亿元和8.84亿元,2002、2003和2004利润回升,在2004年达到75.86亿元。但总体利润率偏低,除2003年利润率达到12.05%外,其他年份利润率都维持在5%~8%,其中,1999年和2000年更低至3.16%和
3.0%,远低于国际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房地产开发8%的平均利润率。这说明广州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没有出现房地产市场暴利现象,房地产市场比较理性,泡沫威胁不大。
5.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状况一般有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是房地产企业开发国内贷款与房地产投资资金的比率,主要反映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指标值过高,显示银行资金对房地产投资的支持度高,房地产泡沫威胁较大;另一个是房地产企业开发自有资金与房地产投资资金的比值,用来说明房地产行业融资状况,指标值过低,说明房地产行业对银行和预售商品房款项的依赖就越大,泡沫威胁越高。1998―2004年广州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资金都高于自筹资金和利用外资的资金,但有下降趋势。但是,银行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例却从1998年的16%上升到2002年的24%,2003年有所回落,但也在22%,房地产开发对银行资金的依赖较为严重。同时,自筹资金从1998年的86.83亿元开始增加,2001年达到最高106.73亿元,然后开始回落,但总量不大。而且房地产企业开发自有资金与房地产投资资金的比值从1998年开始不断下降,说明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房地产企业对房产贷款的依赖性较大,房地产投资风险较大,存在一定泡沫威胁。
6.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屋价格指数比较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房屋价格指数用来衡量商品房价格的实际增长状况,如果房屋价格指数高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显示商品房实际价格增长,可能存在泡沫威胁。1998―2004年广州的零售商品价格指数波动不大,基本维持在97~100之间,而同期的商品房价格指数也基本平稳,只有1997年和2003年变化较大,但房屋价格指数明显高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说明几年来广州商品房不仅名义价格上升,而且实际价格也有所上升,存在一定泡沫威胁。
三、结论分析及对策
综上指标分析,我们发现1998―2004年广州房地产市场虽然整体运行平稳,但是存在一定的泡沫,出现投资过热、商品房积压等现象,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内应采取积极措施,消化积压的控制商品房,抑制房地产市场膨胀。
1.从资金来源入手,加强对按揭贷款、多头空头担保贷款等的监控,严把银行信贷关,避免银行资金过量流入房地产市场。
2.建立有效房地产信息机制,定期、如实公布房地产市场信息,防止房地产市场炒作。
3.鼓励房地产业多渠道融资,促使房地产企业融资社会化,减少企业对银行贷款和房屋预售款的依赖。
4.规范土地出让制度,调控土地使用结构。一是实行土地储备制度,严格控制土地供给规模;另一个是实行商品房用地公开招标拍卖,防止土地交易的黑箱操作。
长隆欢乐世界其他的玩乐项目:
哈比王国玩乐项目:梦幻转马、空中警察 、飞虎队 、桑巴气球 、蹦跳车 、救火先锋 、 、欢乐摩天轮 、弹跳塔 、开心乐园 、奇妙车队 、风火轮。尖叫地带玩乐项目:十环过山车 、摩托过山车 、彩虹飞船 、龙卷风暴 、大力水手 、天旋地转 。欢乐水世界玩乐项目:超级水战 、丛林漂流 、急流勇进 、碰碰船 。旋风岛玩乐项目:U型滑板 、墨西哥草帽 、碰碰车 、亲亲过山车 、飓风飞椅 、音乐船 、转转杯 、彩虹湾 、超级大摆锤 、垂直过山车 、惊爆危机岛 。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广州城区 便利店 经营模式
便利店是一种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上世纪末至今,便利店做为一种较新的业态在广州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壮大。
一、广州地区便利店发展历程简介
全球便利店业界第一的7-11于1996年进入广州,现有店铺已超过150家;全球第二大便利店OK便利店在广州也有35家以上的店铺数量;联华快客在广州超常的发展速度紧随7-11,以超过100家的数量排名第二;C-STORE从2003年5月进入广州至今已有超过70家店铺。到2006年10月,广州便利店数量已经超过500家。
尽管发展势头迅速,但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广州便利店已经到达瓶颈阶段,整个业态在广州面临着从运营方式、促销手段到物流配送、盈利模式的集体变革。造成广州便利店整体发展速度减缓和盈利状况不乐观的主要因素源自广州便利店经营模式的缺失。本文在借鉴便利店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发展特色提出了促进便利店进一步发展的经营模式。
二、广州城区便利店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大便利店连锁公司纷纷进入广州,现有上海联华快客、7-11、OK、可的及台湾的C-STORE等多个品牌,总店数超过500家。广州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在激起了各大商家高度关注,也使得区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广州便利店业态发展欣欣向荣的表面下,激烈的竞争、经营模式的缺陷导致了种种问题,单店盈利下降甚至亏损、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问题屡见不鲜。广州市场便利店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数量只有500家,且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店铺资源稀缺、租金居高不下等原因令便利店发展受阻。其中规模最大的7-11,也只有150家左右。而上海和北京便利店的规模已分别达到4000和2000多家。
为了促进广州便利店的进一步发展,突破现在的行业瓶颈,笔者结合广州发展特色构建了便利店经营模式。
三、广州便利店经营模式研究
在结合广州本地特色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影响广州便利店发展的六项因素,合力打造“时间便利性”这一关键便利店生存的核心要素,从而构建了广州便利店经营模型。
1.选址
极其有限的店铺资源使得在广州城区开店成本过高。商家选址的眼光要具备动态性和长远性,现在广州消费者对便利店的品牌忠诚度不高,建议关注人流量大的区域,例如7-11现已在地铁站进行布点,还可以在高校内等竞争力度弱的区域开店。同时,还要注意在高尚社区广泛布点,既能把握高端市场,又能利用高端消费者的领导示范作用应开发跟随式消费。
2.商品
现在广州便利店平均商品种类在3000种左右。除了现在已有商品之外,还应继续为顾客提供即时所需的商品。例如快餐服务,要加强快餐的花色、种类等。同时可以考虑开发DVD、唱片、畅销书等吸引广州年轻消费者。同时,应开发更加贴心的服务。例如便利店和凉茶合作,形成优势品牌强强互补。同时便利店要引进新的便捷服务以适应激烈竞争。例如:送货上门、代缴各种费用、社区内房屋租售信息公告栏(BBS)、打印复印传真、充值羊城通、洗相、网上订货、免费打气等服务。
3.品牌
在广州,便利店的直接竞争对手并不是大型超市,而是存在于广州城区各个角落的士多店。士多店的竞争优势在于人情化的营销策略和低价策略,便利店要利用自身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开展营销活动。首先,可以开展以便利店命名的社区活动,通过人性化营销拉近便利店和居民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其次,在促销手段上要实现多样化、体现时段性;最后,通过提高便利店人员服务质量、提供便民设备,形成方便、体贴的服务氛围,让消费者感受到被关心的温暖。
4.信息
强大、完备的信息系统是便利店实现盈利的必要保证。良好的信息系统,补单可以快速准确的解决业务等要求,更能够快速反映经营的情况和提供经营者的决策依据。信息系统是支撑便利店的骨架部分。
5.配送
配送的重要程度在零售行业中是最能体现配送的作用的,便利店的配送要求非常高。查零、快速、保质保量,高效是永远的追求目标。强大的配送能力是保证门店良好运转的前提条件之一,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门店和总部的运营管理成本,以及简化流程。
6.资金
便利店必须采用连锁的形式快速形成众多门店(在广州要达到40家以上的规模)才会有规模效益,在发展的前期必然出现亏损,商家要忍受可见时间内的亏损,这就要强大资金力的后援支持。
这六项因素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便利店发展的关键要素――时间便利。时间便利是便利店存在的核心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时间便利,节省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以及精力成本、体力成本,是广州城区便利店实现竞争优势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Akinobu Terasaka, Development of new store types-the role of convenience stores in Japan, GeoJournal 45:317-325,1998
[2]肖南方:广州便利店生态解读.连锁与特许,2004.3:46-47
[3] 张满林:中国便利店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71-73
关键词:轨道交通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 虚拟组织
一、
广州市轨道交通的概况
目前广州市已建成的轨道交通有一号线及二号线。一号线为东西走向,从西朗起到广州火车东站止,线路长度为18.5km,于1993年12月动工建设,1999年6月开通运营。二号线为北东“L”型走向,首期工程从琶洲站起到三元里站止,线路长度为18.6km,于1999年11月动工建设,2002年12月开通运营。
在建设的轨道交通有三号线、四号线大学城专线及广佛线。三号线为南北“Y”字型走向,北端分别起于广州火车东站和天河客运站,南到番禺广场站,线路长度为33.8km,2001年底开工,计划2006年建成。四号线大学城专线为南北走向,北起琶洲塔站,南至新造站,线路长度为14.1km,于2003年开工建设,计划2005年建成。广佛线起于佛山市魁奇路,止于广州的沥滘,线路长度为33.6km,其试验段工程于2002年10月动工,计划2007年全线建成。
为缩短时空距离,形成对城市空间拓展、区域及枢纽间联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在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将使中心城区与人口大于50万人口的边缘组团、卫星城(除南沙片区)的时空距离基本控制在39分钟以内,与佛山、东莞等周边地区交通时间基本控制在1小时内。规划拟由15条轨道线加一条市郊列车线组成,线网总长610km,车站总数278座(不包括市郊列车67km车站18座)。规划线网密度:内环路以内为1.27km/km2,环城高速公路以内为0.77km/km2,都会区以内为0.26km/km2。线网基本构架由“交通疏导型”和“规划引导型”两类线路构成,形成既向心又交织的轨道交通系统,并有良好的辐射能力。
二、
广州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规模巨大、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的系统工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其服务质量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代价。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业主、各工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共同使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项目管理发挥龙头作用。
广州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即分为系统、工点设计方管理、设计总包总体方管理、业主管理。业主在该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公开设计招标确定总包总体单位和工点设计单位,业主与设计总包总体单位签定经济合同。为保证设计过程中实现管理目的,对各个具体的工点设计项目由业主、总包总体单位及工点设计单位签定三方设计合同,业主授权设计总包总体单位行使“设计产品”总成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由此在工程项目中形成一个为完成一个共同目标,通过业主行为,以经济合同关系的项目“虚拟组织”。
设计总包总体方作为广州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的一个环节,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工作的总体性、完整性、统一性、技术进步性及经济合理性全面负责。根据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专业多、系统复杂的特点,为便于设计工作的管理,设计总包总体方拟设总包组和总体部两个大组,总包组侧重于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根据职能分工总包组又分设数个职能小组;总体部侧重于总体设计、全线质量控制、技术管理、技术协调、接口管理工作,按照设计技术特点,总体部按总体(副总体)、系统组、专业组三个管理层次展开工作。
设计总包总体方作为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管理的一个环节,业主授予设计总包总体方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技术管理权限,其设计技术指令对系统、工点设计方具直接约束力。
在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业主的重点在于设计目标、计划协调、组织、功能、成果方面,设计总包总体方的重点在设计工作的信息资料、合同和计划管理,检查、监督设计方的合同执行情况,过程控制、功能平衡、接口协调方面,对设计成果的质量负责,给予设计方技术指导,会签查设计的成果文件组成内容是否完善,设计深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并确定是否满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及业主要求,提交可行的、可操作的会签意见供业主决策。
三、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的主要模式
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涉及到的专业有40多个,专业跨度较大,必须体现综合技术的水平,需要在某段内同时集中大量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会使设计单位的成本非常高,很难有一家设计单位能承担一条线路的所有设计任务。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设计总承包管理模式、设计总体管理模式、设计总包总体管理模式,这几种模式在各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中,根据城市建设的特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当地拥有该设计力量的设计单位,以及业主自身利益确定设计项目的管理模式。
1、
设计总承包管理模式
一般的情况下,它是业主委托一家实力较强、有经验的大型综合性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总承包,设计单位对项目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实施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同时根据其自身的需求把部分设计任务进行分包,但总承包单位对业主负总责。这种管理模式是我国在50年代学习苏联管理模式,它在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了重大贡献,这种较为传统的管理结构形式,可把总承包单位劣势的设计工作分包给专业性较强的设计单位,能体现设计单位综合水平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该管理模式的特点: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各行业的国有大型设计院人力、物力和管理经验,自主对整个工程设计负总责,完全行使对分包设计单位的管理控制。它简化了业主、政府部门与设计单位的关系,使业主集中精力抓好轨道交通工程的全面筹划、融资、工程建设、外部协调方面的工作,适应业主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管理模式。此管理模式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管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对于纪律性较强的项目管理是非常有效的。但对创造性工作的管理会出现压制不同观点的充分表达,分包设计单位只与设计总承包单位是一种直接的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经济杠杆将起决定作用,同时由于国家税务政策使分包设计单位得到的设计费实际含了两重税,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费的充分使用。
2、
设计总体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是业主把整个工程的设计管理工作分为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设计的项目管理由业主直接承担,对参与设计工作的工点设计单位的设计行为和设计成果,实施管理与协调。对于技术管理它是业主委托一家技术实力较强的设计单位承担项目设计总体管理工作,对参与本项目设计工作的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实施技术上的管理与协调。此管理模式是一种双轨制的纵向管理体制,由业主和设计总体单位,对参与本项目设计工作的分项设计单位的设计行为和设计成果,实施管理与协调。实行协同一致、分工合作的方法进行设计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工作。
该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业主全面负责整个建设项目设计工作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设计工作管理部门负责对参与项目设计工作各分项设计单位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设计行为、合同管理和信息资料进行全面调控;负责对各分项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实施技术上的管理与协调,确保设计文件的系统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业主与各分项设计单位都是直接的合同关系,将直接对各设计单位进行管理,从质量、投资、进度管理上有与设计总体管理界面划分和协调一致问题,要避免多头指挥有一定难度。
3、设计总包总体管理模式
它是业主将项目的设计任务分解成若干项目,通过设计招投标选择有专业特长的设计单位承担相应工点项目工作,同时确定一家具有较强技术力量和综合协调能力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总包总体管理工作。总包总体管理单位受业主委托对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总体性设计、工点(包括车站和区间)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总体性、系统功能统一性、经济合理性、技术进步性、项目投资和总体进度进行总负责的单位,其组织机构由总包组、总体部等核心部门构成。在合同有效期内为业主提供总体性设计、设计成果总成和技术管理服务,在业主的授权下开展工作,为设计方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该管理模式的特点:可充分利用高水平的社会专业力量来参与设计管理工作,使业主、设计总包总体单位与各设计单位均形成三角的关系,以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为中心的“虚拟组织”,使业主集中精力抓好轨道交通工程的全面筹划、融资、物业开发、外部协调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适应当今工程建设“小业主,大社会”的发展方向。设计总承包单位是全面负责整个建设项目设计工作的管理和控制,其成立的设计总承包管理组负责对参与项目设计工作的各单位的设计进度、质量和工程投资实施全面调控;设计总体组负责对参与项目设计工作的各单位设计成果实施技术上的全面管理与协调,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设计工作的成果达到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目标。
四、
“虚拟组织”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初网络技术逐步得到应用,进入90年代计算机的网络技术获得飞速的发展,人机界面的解决方案,使工程设计行业的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也使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管理走向联盟道路奠定基础。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借用企业外部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每个的企业不断探索方向。通过项目管理的组织——运作——评价,实现项目管理的控制,在组织形式方面以“虚拟组织”作为切入点,以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1) “虚拟组织”的基本特点
是在不破坏企业独立机制的前提下,集中几个或几十个中小企业的优势形成集团。企业向虚拟集团组织转变是为了寻求合作,以合作求扩展,以扩展求效益。这期间企业的规模不需要扩大,只是借助和利用了他人之力。“虚拟组织”是一个资源整合体,这些来自不同企业的资源被整合,使“虚拟组织”更象一个真正的企业实体。由于综合了不同企业的能力,因此虚拟集团可以取得单个企业难以达到的结果。具有不同优势的企业加盟,将各优势结构在一起,能充分发挥群效应,保证联盟目标的实现。
2) “虚拟组织”具有较大的市场适应性
“虚拟组织”是一个以机会为基础的各种核心能力的统一体,这些核心能力分散在许多实际组织中,它被用来使各种类型的组织部分或全部结合起来以抓住机会。当机会消失后,“虚拟组织”就解散。所以,“虚拟组织”可能存在几个月或者几十年。
“虚拟组织”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强调速度的管理方式,更加适应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市场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设计市场正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设计单位必须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从市场的最新信息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建立以合同为纽带,以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为中心的“虚拟组织”,按合同优质、快速地为业主提品和劳务。
3) “虚拟组织”可在成员内共享核心能力
“虚拟组织”是通过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市场机会而形成的。它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整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从而降低时间、费用和风险,提高服务能力。
“虚拟组织”是一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充分挖掘每个参与其中的设计单位的人、财、物资源。“虚拟组织”就是这样一个信息沟通系统,从不同的成员中获得必要的服务。“虚拟组织”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把不属于自己核心能力的部门虚拟化,而同时又把“虚拟组织”各成员的的核心能力整合,充分地利用了每个设计单位的资源,对于顾客而言,整合的特征是无形的、无边界的。显然,在相同的市场机会下,“虚拟组织”会优于各成员单位。
4) “虚拟组织”的成员必须相互信任
合作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基础。但由于“虚拟组织”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各成员又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风格,势必在成员的协调合作中出现问题。但各个成员为了获取一个共同的市场机会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合作中必须彼此信任,当信任成为分享成功的必要条件时,就会在各成员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关系。
5) “虚拟组织”的前景
“虚拟组织”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管理的主流模式,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发展时期,如果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管理的组织模式实施“虚拟组织”,业主可实现“小业主、大社会”的目的,选择到专业性强的设计单位承担工点、系统设计任务,通过选择管理能力强、综合技术水平较高的设计总包总体单位,并由它为龙头形成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项目的“虚拟组织”,发挥各设计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以互补的优势创造品牌。而期间每个参与的设计单位只需负担要求的部分设计任务,这大大减小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带来的风险,多成员并行设计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另外,“虚拟组织”的各成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涉足自己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生产环节,从而可以保证工程质量。
五、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要素配置;机制与模式
1.引言
近年来,广州一直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公共科技平台建设和大力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力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而构建一个适应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要素配置的机制与模式,能够有效地优化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显然对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我国16个主要创新城市为参照对象,采用DEA方法,利用采集的城市创新投入与产出数据,对广州的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现状进行实证性测度与比较。试图通过分析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要素配置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探索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需要构建什么样的要素配置机制与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现模式。
2.广州区域创新要素配置的现状与问题
2.1广州区域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现状分析
2.1.1研究方法、指标及数据
本文采用DEA方法,该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非参数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多投入和多产出的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无须估计投入产出的生产函数,而直接利用线性规划来判断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根据统计指标的科学性、可获得性和通用性原则,本文选择7个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属于科技要素投入指标的R&D人员、R&D经费、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属于科技要素产出指标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专利申请受理量、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
2.1.2实证分析结论
第一,16个主要城市创新的综合效率水平总体较高,但存在差距。DEA运算结果显示,广州的创新综合效率处于一般水平,其城市的创新绩效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第二,创新投入要素的结构应进一步优化。第三,16个主要城市创新的总体技术效率较高而规模效率较低。第四,加大创新要素的投入力度是多数城市可以采用的创新发展策略。
从上述实证分析可知,与创新综合效率领先的城市相比,广州创新要素资源投入配置效率并不是最高的,说明广州创新要素的配置和利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广州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整个经济系统的机制与模式建设、政策配置的合理性不足。根据广州区域创新要素配置的现状,结合区域创新要素配置的相关理论,可以对广州区域创新要素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2广州区域创新要素配置的主要问题
2.2.1.企业技术创新结构失衡,科研院校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
所属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占地位有较大的差异,企业技术创新结构分布不均。如具有较高知识技术密集度的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就高一些,而产品生产技术主要依赖于设备提供者的工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较弱。
2.2.2.创新人力、知识资源结构问题突出,财力科技投入强度不够。
近两年,创新人力资源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和独立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中的总量有所变动,具有高学历或职称的科技活动人员在规模、类型不同的企业中流动较大,由于人力资源结构的限制,企业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而构成区域创新知识资源的三种专利授权量、R&D课题、科学论文与著作和其它科技成果也在结构上分布不均。
2.2.3.区域创新的软环境和硬环境还有待健全。
目前,在构建广州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软环境中,存在一定的“政绩意识”,教育体制改革没有跟上,良好社会氛围的缺乏都让广州不能从根本上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与之配套的硬环境建设存在滞后现象,研究方向的不明确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都成为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环境要素的主要问题。
3.广州创新型城市要素配置的机制与模式
3.1广州创新型城市要素配置的一般机制与模式
结合广州现有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要素配置模式应该是以市场为主导,以产学研为推动,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来实现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
首先,创新要素的市场配置模式,就是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为适应创新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将资源配置到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部门。其次,创新主体主导的要素配置可以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及科技服务中介为主体,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动力,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使创新要素得到有效的配置。再次,广州区域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有赖于广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整合。引导产业集群良性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融合,是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广州创新要素配置体系的关键。
3.2广州区域创新要素配置的具体实现模式探讨
3.2.1产学研推动创新要素配置
城市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在城市内部,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以共同的发展目标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规则形成某种联盟进行合作研发,从而建立熊彼特所言及的新的生产函数,最终形成某个产业或产业中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带动创新型城市内各城市协同发展的过程。
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众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低层面的项目引进,包括技术转让、委托开发、重大技术项目引进。(2)中层面的合作开发。这种模式建立在校企充分合作和沟通的基础上,属于并行式开发。这种合作开发需要企业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3)高层面的培养技术能力,包括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这种合作模式可以高效地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新产品输出等各方面目的。
3.2.2市场主导创新要素配置
创新要素的市场配置模式,就是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为适应创新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将资源配置到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部门。该途径有两个步骤,首先,创新要素逐步向更具有吸引力的区域聚集,直至该区域要素价格与其他区域持平。其次,逐步聚集起来的创新要素资源通过个创新要素配置市场来分配各种创新要素,使它们流向最被需要的部门或行业。
这两个步骤的实现都是通过不同地区或部门的竞争来完成的。而创新要素内部之间也将展开竞争,通过市场中各种要素持有者和要素需求者间的相互竞争,将产生一个均衡价格,在这个均衡价格里面各种创新要素将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
3.2.3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促进创新要素配置
广州市区域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有赖于广州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整合。引导产业集群良性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融合,是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广州市创新要素配置体系的关键。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实施以“政府―企业―教育科研―中介服务”为路径、政策导向为辅助的高效区域配置体系[5]。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优化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从而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技术扩散)―知识共享与整合―产业创新”这种创新形成路径推动创新要素的整合,促进创新体系的构建。文献集群企业知识更新后,不仅会促进企业创新,还会通过创新要素配置体系传递给集群内其他企业,增加产业集群的存量知识,从而进入下一轮的知识循环。这样,就形成了以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技术扩散)主导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及创新模式。(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The night of November 12th, 2010 was indeed a glorious night for our Chines, because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Asian Games was held on Haixinsha Island in Guangzhou. Over 7000 people took part in it.
2010年11月12日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的确是一个光辉的夜晚,因为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隆重举行。超过7000人参加了。
All of the performances were impressive, but the most interesting one was Sail on Cloud. During that programme, 180 performers were hung in the air to dance. How wonderful it was! Every audience burst out praise. I couldn’t help shouting. But it was a pity that I just watched it from TV. How I wish I were there!
所有的表演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最有趣的节目是《白云之帆》。在该节目中,180名表演者被吊在空中跳舞。多么精彩啊!每个观众都发出了赞美之声。我忍不住大叫起来。但遗憾的是,我只是在电视上看。我多希望我能在现场啊。
【关键词】珠江新城CBD 投融资模式
一、前言
天河区位于广州老城区东部,在“八五计划”期间以房地产和商贸业为支撑,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九五计划”期间,通过实行产业结构转型,外向经济带动、科教兴国等举措,形成了新型的增长方式。2015年,天河区在经济下行的新常态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32.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89.88亿元。全年实现税收收入603.97亿元,同比增长6.2%。
广州珠江新城于1992年开始规划,计划建设6.2平方公里。以发展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国际商业贸易中心和现代城市文化中心为目标,实现将广州的城市中心带向东移动的构想。作为珠江三角洲第二个中心区的新城,珠江新城带动广州天河区不断发展。
2015年,天河区在经济下行的新常态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2427.04亿元,增长8.8%,增速与天河区相同,总量约占全区的70%,占全市的13%。工业总产值1316.56亿元,约增长5%;商品销售总额11878.15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484.87亿元,占全区总量的70.3%;全年新设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共1783家,比去年同期增长6.2%。至2015年底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的公司共有282家,同比增长12.3%。本年新增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有8家。2015年甲级写字楼已经拥有116栋共1100万平方米面积;预租率已超过50%。
广州市政府将城市划分为现代服务业功能分区。其中“珠江新城―员村―琶洲”将与“天河北―环市东―东风路”共同构成广州新世纪CBD。其规划的亮点在于珠江新城和员村地区将重点发展金融、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建设地铁三号线与五号线枢纽站为契机,沿花城大道向南、北拓展,建地下步行商圈。
此外,中央商务区在金融领域专注打造证券市场的“广州板块”,争取将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国家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园区。此外,中央商务区在保险业也有所突破,逐步设立全国保险改革试验基地,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保险业务。同时,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实现金融创新,引入多种新型金融机构。
二、广州天河CBD投融资发展特点
我国特大城市CBD的开发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由老城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老城区有着较强的人口、商贸的区位优势和人口就业的集聚作用,从而使得该区域称为城市发展的繁华地带。政府再根据该地段的发展特点依势而建,扩大投资,招商引资,将该区域打造成繁华的CBD地段。二是跃移式CBD。在一些原有产业较少的区域,其经济集聚力不强,但具有较好的投资潜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这些几近空白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开发,将城市中分散的经济功能集聚在该地段。本文探讨的天河珠江新城CBD就是这种情况。
广州天河CBD投资力度较高,有着较强的区位优势。首先,投资力度大。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484.87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70.3%。其次,具有较高的投资密度。广州天河CBD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投资24.24亿元。其三,有较强的地缘优势。广州天河CBD处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与珠江黄金岸线的交汇处,与北京朝阳CBD、上海陆家嘴CBD齐名,是全国三大中央商务区之一,也是第16届亚运会开、闭幕式的主办地和主会场,主要由集中发展商贸商务的天河北、专注金融商务的珠江新城、和正在建设中的广州国际金融城组成。
三、新时期珠江新城CBD开发建设现状分析
(一)政府适度干预下的CBD规划
就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由单一的开发商进行整个CBD的建设。广州天河CBD的开发应当由我国政府进行大规模投资,加强政府投入的同时激发市场活力,特别是在CBD的规划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上发挥市场正向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依靠政府平抑市场失灵的负面影响。
(二)政府的激励政策
广州省将珠江新城纳为国际商贸金融中心重大项目。特别是在金融保险板块,将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此外广州市加快创新金融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私募股权、环境资源、农村产权、文化产权、物流、林权等专业化交易市场;推动国家期货、票据、外汇等交易场所在广州的布局,搭建新三板交易市场。截至2014年广州地区有银行业机构81家,其中在天河CBD的就有57家,占一半以上;广州地区建有证券公司营业部199家,其中在天河CBD的有62家,约占三分之一;证券公司分公司16家,几乎全部都在天河CBD;广州地区保险业机构成立86家,其中在天河CBD的就占有55家,占到一半以上。
此外珠江新城成为了重要的商贸中心。已有170多万平方米投入用于高端商业圈的建设,四季酒店中的五星级酒店已开业16家,成为了“华南第一商圈”。
最后,珠江新城同样是重点商务中心。建设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世界五大地产公司,以及占有全市三分之一的律师事务所,成为了广州市最具有商务服务能力的地区。
四、结论
作为广州市城市规划的产物,珠江新城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其金融集聚功能已逐步显现。在政府的大力投资下,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由政府引导为主,市场发挥活力的机制被证明是正确的。广州是一个具有活力和明显商业气息的城市,政府应当将广州的传统生活态度融入到CBD的建设中,建立与北京、上海不同的CBD核心区。
参考文献
[1]王晓净.我国特大城市CBD投融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2]丁秋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发的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3]张文馨.广州珠江新城CBD开发建设政府管理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
[4]郭蔓.我国城市RBD核心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