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

第1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工业设计;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59-01

21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工业发展来说,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现代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工业进行有效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是当下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注重于现代工业设计更加趋向于高科技信息技术发展这一方向,就新兴产业应用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自身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由美国人拉尼尔提出来的,这一技术一经提出,就在工业设计中得到了探索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三维环境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遥感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最新技术,并结合了计算机、统计学等学科知识,让人能够实现一种视觉、听觉以及嗅觉的感官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人们利用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可视化操作目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工业设计,可以更好地对工业设计进行仿真处理,有利于解决工业设计中出现的相关难题①。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一)现代工业设计特点分析

要想弄清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问题,就必须对现代工业设计特点进行了解。就当下工业设计发展情况来看,现代工业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特征:(1)现代工业设计融合了科学、文化、艺术等学科,注重于产品造型设计;(2)现代工业生产更加注重于绿色化生产,设计的工业产品能够进行有效地回收利用,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并且设计过程中,还要兼顾地方、国家的文化特色;(3)注重于产品品牌以及产品的功能、性能和质量,确保工业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有利的地位,获取较大的竞争优势。

现代工业设计注重于当下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进行有机结合,牢牢把握市场发展情况,对产品进行有效设计和规划,确保产品能够符合供需规律,以期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现代工业设计注重结合市场发展规律,产品设计更加专业化、效率化②。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1.虚拟现实技术影响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工业制造过程中,前提是必须进行工业设计,一个在市场中占有率较大的工业产品,在其生产前期,必然要经过详细的设计,才能获取人们的认可,扩大市场占有额。传统工业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二维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对工业产品造型把握较为困难,缺乏立体感,工业造型整体的性能也较难把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后,解决了二维设计中存在的难题,可以让人们在设计过程中,对工业产品的造型、功能以及性能进行有效把握。

2.虚拟现实技术在当下工业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现代工业设计过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使设计者在进行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有效把握,对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更改,提升工业产品设计性能。除此之外,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能够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升产品制造效率,更好地促进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当工业产品设计完成后,设计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工业产品进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运营风险。

三、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工业设计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技术手段并不成熟。加强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改变我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发展过程中污染较为严重的现实问题,是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③。

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加大对这一技术的资金、技术投入,使其能够在工业设计中发挥应有作用,是当下该技术应用必须考虑的一个课题。近年来,我国国内很多企业在进行工业设计中将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应用,并对该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使之更好地符合于当下工业发展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工业竞争加剧,我国加工制造业更加注重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并注重这一技术在工业发展领域的作用,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概念的分析以及当下我国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化工业设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工业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工业化发展,提升工业设计效率,改善工业设计中的不足。

注释:

①冉洋,朱飞,陈康.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10(01):04-06.

第2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乌尔姆模式;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29-03

乌尔姆是设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计院校,其教育模式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设计教育。研究乌尔姆模式对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对于结合我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史为鉴,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乌尔姆模式

对乌尔姆模式的解读,可以从设计理念和教育思想两个层面展开。在设计理念层面,乌尔姆突出强调理性主义的设计思想,以社会优先原则作为设计宗旨,用系统设计的观念与方法指导产品设计。在教育思想层面,乌尔姆注重宽泛的基础教育,重视产学研合作,强调新理论、新思想在教学中的导入,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方向[1]。乌尔姆的教育思想与设计理念密不可分,在乌尔姆的办学实践中,两者既有制约关系更有相互促进。

二、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1.两种模式的博弈。自包豪斯创造性地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以来,工业设计教育便形成了二元化模式。在专门的艺术院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是美术教育基础增加工程教育课程;在一些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育则是工程技术教育加一些美术基础训练。这两种模式,无论是在地域范围还是在时间范畴上都具有重大影响力,并且两者之间的纷争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间断过。乌尔姆的两任校长的纷争也正在于此。这种纷争也曾长期困扰着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纵观这两种模式,无论是专门的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或理工院校,都未能将艺术和技术达到真正的“统一”。各类院校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总体来说,学科的藩篱未能彻底打破,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离实现当初包豪斯的设计理想仍有较大差距。《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明确,原工业设计专业一分为二,一部分保留在工学学科门类,隶属于机械类,仍称工业设计专业;另一部分划归为新增的艺术学学科门类,隶属于设计学学科,新命名为产品设计专业。从宏观上看,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专业同根同源,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应该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建立在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的共同认识的基础之上。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专业在基本理念、知识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传承性、相似性。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文所提及的工业设计,特指新专业目录颁布前的原有工业设计专业概念。

2.办学特色的弱化。特色发展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和多样化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要想获得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发展空间,就必须在办学特色上下足功夫。在工业设计教育两种模式各自的范围内,教育的目标、定位,教学的理念、手段趋同化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与学科本身的不成熟性相关,更与各高校的办学资源、办学思考有关。

3.办学层次的模糊性。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已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本科、硕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教育序列;本科及以下以设计实践为主,硕博士研究生以理论为主的分工格局也已基本成形。但高职高专注重订单式人才培养,本科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硕士提倡实践型人才培养。三者学着基本相同的科目,做着基本类似的设计,在内容和层次上有区别,但区别不大,实际上也难以把握。办学层次的模糊性直接结果就是人才层次关系不明晰,即便同一层次的人才也良莠不齐,差别严重。

4.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人才培养目的在于为现状或未来的社会提供所需求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应当以社会需求指向为基础。随着高校的扩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真题实做的实习在客观上已很难实现。大量的虚拟课题被引入教学、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对设计浅尝辄止,设计方案的深化、设计与生产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也大打折扣。甚至,在一些学校,重表现、轻创意,重概念、轻生产的现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中,依然严重存在。这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实,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和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双向迷惘。

三、乌尔姆模式对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1.重视理论研究。作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工业设计自身缺乏核心的理论基础。工业设计以艺术学和机械学为依托,广泛吸纳心理学、行为学等各学科领域的理论成果。加强工业设计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工业设计学科的深度和广度。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能指导实践。理论的探索源于大量的实践,但理论一旦形成,将会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从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工业设计需要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乌尔姆的办学实践证实,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必须重视理论研究。马尔多纳多关于设计教育的科学模式是乌尔姆重大的教育理论创新,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的系统设计思想是乌尔姆设计理念的重要理论创新。乌尔姆的院刊《乌尔姆》是其理论研究成果重要的学术载体。乌尔姆教育的重要成就和巨大影响力,都得益于其理论研究与创新。现代工业设计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语境,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厘清,设计及设计教育理论创新大有可为,也必将对推动设计业态的发展做出应用贡献。

2.强化实践教学。工业设计是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由其学科性质决定的。工业设计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设计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设计实践教学也是历来设计院校的重点和核心。分析世界各国的设计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实践也让理论更加完善。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不应是单纯的技法训练,而是综合的培养,不是技能、经验的传输工具,而是一个设计观念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设计教育要培养学生要有设计服务生活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有以设计引领生活的潜力。“应用”强调的是与生产实际的对接,“创新”要求的是全面的素养和能力。乌尔姆的实践教学为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乌尔姆的实践教学强调设计教育服务工业生产。

3.拓宽学科基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要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现成知识这个教育目标已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知,教育的基本职责,不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提供再拓展、再提高的平台。从这一意义上讲,宽基础教育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国家在政策导向上也一直提倡宽基础教育。乌尔姆的宽基础教育为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树立了标杆。乌尔姆创始人之一英格・艾歇・秀尔在建校之初也曾指出:我们并非想要教育出专家来,而是培养视野开阔的人,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关联。这就是为什么通识教育才是我们计划中的重要内容。[2]乌尔姆学员在后来的事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乌尔姆宽泛的学科基础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设计教育的宽泛的基础教育要求。工业设计除了基本的艺术学和工学基础外,还必须吸收和借鉴文学、管理学、心理学的学科内容,甚至还会受到医学、农学的学科的辐射和影响。在工业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这些知识内容在深度上不一定提过高要求,但在广度上要做到基本覆盖。

4.强调适时教育。知识具有时效性。虽然一些知识具有较长的时代传承,但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的总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增加,知识的时效周期在迅速缩短。强调知识的时效性,就是要求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及时导入最新的科技、人文方面的知识信息。设计的时尚性特征决定了适时教育对于设计教育的必然要求。乌尔姆适时教育的做法为现代工业设计做出了榜样。乌尔姆广泛邀请世界各地各领域精英来访讲学。乌尔姆设计教学的课程体系也及时引入当时最新的学术成果。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知识体系,现代工业设计面临的新知识、新成果更为宽泛。如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及时导入各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是现代工业设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设计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也是现代工业设计的中心议题。

5.鼓励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有交流信息、开阔视野、掌握新知识的作用,学术交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学术的激发(激活、激励)、启迪作用。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活跃学术思想,加快促进新成果的产生。乌尔姆的交流活动为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乌尔姆通过会议、展览、设计竞赛等形式,大兴交流之风,极大增进了师生的学术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现代工业设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甚至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更加成熟,机会也大为增加。这些对于培养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6.倡导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集中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校的基本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于人才培养,产学研是载体;对于科学研究,产学研是成果;对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则是产学研成果的直接运用。

乌尔姆的产学研合作为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乌尔姆与布劳恩公司开展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工业的典范。在双方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乌尔姆―布劳恩模式,也为后世的艺术设计类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范例。乌尔姆的设计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现代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一直也致力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为工业设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对于提升学科整体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需要切实提高教师、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乌尔姆的时代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乌尔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功能第一”的执着追求,对设计多元化的发展从客观上形成了障碍。乌尔姆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艰难地走过了十五年的办学历程。尽管受历史局限性的限制,一些做法多有诟病,但其形成的乌尔姆模式为后世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经典的范本。工业设计教育,既是工业设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支撑,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吸收包括乌尔姆在内的各国办学成果和经验,以史为鉴,走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可恒.乌尔姆设计教育思想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6):119-122.

[2]初冬.乌尔姆通识教育理念启示录[J].文艺争鸣,2011,(2):157-159.

第3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仿生学;工业设计;综合

一、仿生学与工业设计

仿生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属于生物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其英文为bionics,来自于希腊文bion,意指生命。j·e斯蒂尔博士提出仿生学定义———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其研究范围为机械仿生、物理仿生、化学仿生、人体仿生、智能仿生等。在机械仿生中还分为结构仿生、功能仿生和形态仿生。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交叉学科,虽然其核心是产品设计,是构成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材质等要素,但围绕这些核心要素的工业设计活动却涉及到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并需要综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众多学科知识来完成。

随着人们对生物的进一步研究,仿生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利用仿生学原理来指导工业设计成为工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仿生设计。

作为工业设计创新设计方法之一的仿生设计学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以工业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工业设计创新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是工业设计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改进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研究方向。

二、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仿生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话道出了自然界是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归纳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仿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态的仿生

形态从其再现事物的逼真程度和特征来看,可分为具象形态、抽象形态和意象形态。

(二)功能的仿生

在工业设计上,功能仿生多用于外形模拟。如计算机模仿大脑的存储功能,控制机器人,来完成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工作。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

(三)结构和材料的仿生

一般工业设计师积极地关注仿生发明中精巧的结构和奇特的材料,并且巧妙地应用这些结构和材料,结合市场的需求创造出人们需求的产品,从而创造更有价值的仿生成果,为人类创造更加精美更加丰富的产品。

三、综合仿生设计

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单纯地从形态、功能、结构或材料的某一个方面来仿生是很少见的,更多的是综合形态、功能、结构和材料的多个方面来进行仿生设计,而且还从大自然的生存哲学即和谐与共生的角度进行仿生设计。如梅塞德斯-奔驰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名为“弹性的设计”的展览会上展出的一款仿生概念车,它就是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与色彩仿生的综合运用。下面以aibo机器狗为案例,对综合仿生进行案例分析。

aibo机器狗是由日本sony公司推出的一款娱乐性家用机器人。能够与使用者进行实际交流,根据用户的命令和其自身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对经验的学习作出相应的动作。

在aibo的设计中,很明显它的创意来源于人类对狗的亲睐,其造型就是狗的造型,生动的运用了形态仿生。在实际生活中,人类少不了宠物,但是宠物有很多缺点,比如卫生问题、在不适当的时候打搅我们,甚至有时候会违背我们的愿望做坏事等等。为了调和这一矛盾,sony的设计师试图通过高科技手段造一个人造宠物,这样,既能作为一种宠物陪人类解闷,又能克服宠物自身的缺点,因此,产生了该产品的总功能定义:娱乐。为了实现这一总功能,设计师为aibo定义了许多种分功能,比如说跳舞、打磕睡、陪人玩游戏、自动拍照等等许许多多的分功能。为了实现娱乐这一功能,设计师从自然界中寻找对应物时,考虑从人类宠物的范围中去寻找,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正是为了某种心理寄托才会去养宠物,比如解闷。狗是宠物中最受人类所亲睐的动物,自古以来,狗都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他可以为人类看家、打猎、甚至还能干一些简单的家务。

四、结论

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不同于过去,不只是注意功能的完善,还要追求清新、淳朴,返璞归真的个性设计。从大自然的生存哲学即和谐与艺术的角度进行综合形态、功能、结构、材料等更深意义和层次上的仿生设计,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设计师们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文化衍生产品;文化形象设计;产品设计;文化创作;手工艺设计;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占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70%以上,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大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虽有不少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产品创新带来的附加价值极低;我们挣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钱。产品创新是提高制造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它包含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两方面内容;文化创新则是设计创新的核心内容。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中国雄厚的传统文化宝藏,认为后工业时代中国将逐渐成为世界的主流。如果说前一轮国际竞争是一场以技术创新为主知识产权大战的话,那么现在美国、日本及欧洲发达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正昭示着另一场以文化创新为主的知识产权大战已拉开序幕。文化创新将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如果说现代工业产品制造业主要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求,那么文化衍生产品制造业主要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精神需求。因此,文化衍生产品开发是我国未来制造业的热点。

一、文化衍生产品概念界定

文化衍生产品是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产物,是文化产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内容。文化衍生产品是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物化产品形态,是记载人类文明成果的物质形态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媒介,是具有特定文化含量的消费品。从文化衍生产品所具有的精神属性的意义上说,现代文化衍生产品制造业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满足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社会物质需求的情况下出现的,是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融合的基础上出现并发展起来的。

(一)文化衍生产品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衍生产品是服务于文化产业的。换言之,文化衍生产品是对文化的一种表达,是通过对文化的不同特征的解构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物化的文化产品形态。文化是文化衍生产品形成的必要条件,文化衍生产品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借助现代制造技术才能得以形成的。这里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族)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显现出来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2008年奥运会期间,吉祥物“福娃”将中国文化很好地展现给了世界。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播。造型方面将鱼、大熊猫、藏羚羊以及燕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形象设计中,以中国独有的方式向世界传递祝福。其次是对中国风俗文化和语言文化的传播。每个娃娃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炊”、“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孩子纯真表达事物的方式。谐音是大家含蓄表示美好愿望的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就能读出“北京欢迎您”的寓意。

(二)文化衍生产品与传统手工艺品的关系

文化衍生产品是由文化衍生出的主要用以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文化衍生产品源于传统文化(含传统手工艺)但又不同于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手工艺品是传统文化物化的表现。工业社会之前的手工艺品是指当时劳动者为生计,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当今,传统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与用具渐渐丧失其实用性,变成人们缅怀传统文化的精神消费品。文化衍生产品是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所形成的以机械化批量生产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工艺产品,主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文化衍生产品与传统手工艺品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不管是传统手工艺品还是文化衍生产品都不是纯艺术现象,它们服务于民众,并都代表了其区域或族群文化的风格特色。

二、文化衍生产品与现代工业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异同

(一)现代工业产品开发过程概述

现代工业产品开发设计又称为产品系统设计。现代工业产品是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产品系统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设计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吸纳而成的新的分支。它继承了传统手工艺“设计、制造和使用紧密结合”的优良传统,将现代工业产品当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加以认识和研究,从全局出发将各组成部分看作是子系统或要素,通过整合,建立起相互之间有机联系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有机关系。一个完整的产品系统设计由产品概念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工艺设计和产品商品化设计四部分组成,是由工业设计师、工程师和市场销售人员协同完成的系统工作(如图1所示)。产品概念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是产品形象设计的核心工作,是工业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其具体过程一般包括产品调研、设计定位、方案构思、结构设计、标识设计、产品原型(样品)制作、人机分析、材料与工艺分析、产品价值工程分析等。

产品概念设计是指从分析用户需求、现有技术、人为因素到形成产品概念的全过程。产品概念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产品调研,产品调研是收集产品创新元素的过程,是最终确定未来产品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所在的过程,它包括:产品市场调研、消费者调研、技术调研、人机调研、造型规律调研、法律法规调研等。因此,产品调研是产品产品概念形成的重要途径。

产品造型设计是工业设计师在遵循实用、经济、美观、舒适安全、绿色、文化认同等美学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产品定位的既定目标对产品的形态、结构、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的过程。它包括:产品造型方案设计、色彩与标识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原型制作、产品人机分析、产品材料与工艺分析、产品价值工程分析等几部分。

产品工艺设计是产品批量化生产之前的技术预演,是产品系统工程的关键过程。产品工艺设计由产品结构工程师和制造工艺工程师(包括技师)领衔,依据产品造型设计定案,确定产品零部件逻辑关系,设计专用件制造工艺,组织零部件装配工艺等。期间,工业设计师配合工程人员,负责设计意图的解释和造型设计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产品商品化设计是产品批量化生产之前的市场预演,是产品实现商品化的关键过程。由于社会分工和艺术门类设计学科的发展,工业设计师不再包揽产品商品化设计工作。产品商品化设计主要由艺术设计师负责。他们遵循企业形象规范,依据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对产品包装、广告、服务等精心设计,以平面、立体,数字多媒体等形式向消费者展销商品。

(二)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过程概述

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设计同样是一个系统设计过程,一般分为文化形象设计和衍生产品设计两大部分(见图2)。

1 文化形象设计

文化形象设计是对所要表现文化进行综合归纳,并以图形、符号、形态等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的过程。文化形象设计分为文化概念设计和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两大部分。其中,文化概念设计是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的基础,是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文化概念设计由文化概念调研和文化概念定位两过程组成。文化概念调研主要包括文化现象调研和消费群体调研两方面内容。文化现象调研是文化概念调研的核心工作,是文化概念定位的重要依据,决定后期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设计的正确方向。文化现象调研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所体现出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收集和整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基础,把握其各种表现特征和运行规律。消费群体调研是对不同层次消费者对所研究文化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特征的调查研究,是后期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设计市场可行性的科学依据。文化概念定位是在文化概念调研的基础上对所要表现文化的总结和概括,是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是文化概念的视觉传达设计。文化形象即文化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意象(文化原形),可以是现实事物的夸张变形(如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等),也可以是人为事物的抽象形态(如神像、圣物、吉祥物等)。面对一种文化,人们心中会有丰富多彩的意象。为此,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造型要素的选择必须符合文化概念定位,表达大家都能接受的文化意象。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主要通过夸张、联想、变形、拟人等手法进行设计表现。其中“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中最为重要。在设计创造过程中,拟人化的形态具有了一些人的基本特征,更容易在形态上赋予人的情感,给人以似曾相识亲切感,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同。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应尽可能地简洁。使后期开发设计的文化衍生产品适应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文化形象可视化设计的具体过程如下:

(1)充分了解文化原形的特征。对文化历史、表象、内涵等诸方面加以综合归纳,得出原形与该文化概念的最佳契合点。

(2)通过夸张、变形、拟人等艺术手法设计出文化形象的基本形态。文化原形应造型简洁、个性突出、色彩鲜艳、动作神态丰富,视觉冲击力强。

(3)根据已定的文化原形方案进行衍生形象设计,完善文化形象体系。如:丰富其形象的动作神态,增添不同的性格特征,又或者是将其衍生成为家族形式等。

2 衍生产品设计

衍生产品设计是把文化可视化形象融入礼品、纪念品、玩具、用品等物品形态的过程,是文化产业商业化的重要途径。衍生产品设计包括产品载体选择和产品造型设计两个重要过程。产品载体选择即衍生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是设计师在文化概念定位和形象设计的基础上,选择某一产品作为文化形象载体的过程。对所有备选产品的调研、定位及后期的造型设计过程与现代工业产品系统设计过程相似。

(三)文化衍生产品与一般工业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联系与区别

文化衍生产品制造行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现代工业产品开发设计的一般规律,自然离不开产品系统设计理论的指导。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只是比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更大的一个系统,即在产品内部系统设计之外还兼顾文化形象设计的系统。

文化衍生产品与现代工业产品开发设计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保证产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文化衍生产品开发更加注重产品的精神功能开发。创新设计则侧重于产品外观造型的艺术设计;而现代工业产品开发设计则更为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开发,体现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良好结合的精神功能,创新设计侧重于产品结构和人机界面的优化设计。另一方面,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设计系统由文化形象设计和衍生产品设计两个子系统组成;而现代工业产品开发则是对既定的产品系统进行开发设计。

三、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设计的核心工作

(一)文化衍生产品对文化概念的合理演绎

文化衍生产品是文化概念的物化表现,坚持产品形象对文化形象的正确表述。文化衍生产品设计是系统设计过程。必须保证各个环节运行的内在序列,这是由系统理论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没有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和形形的消费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就不可能形成较为全面和准确的文化概念。不从文化概念出发,文化形象设计就无法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文化形象就很难被大众所接受。文化衍生产品形态构思不以文化形象为原形,形态转换就无从下手且不知所终。因此,文化产业绝不是单纯的文化艺术现象,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文化衍生产品又是文化概念的再次升华,坚持产品形象对文化形象的必要创新。文化是特定人群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共同规范,引导并约束着新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新人们根据自然与社会的变化,又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着该文化。因此,文化形象设计结果基本符合文化概念定位的同时,又不能完全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形式。全球化与信息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大家需要彼此交流的平台。文化的认同和交融,使民族化和国际化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冤家。充分认识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挥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优势;冷静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深入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科学地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做好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从文化概念入手,文化衍生产品可以借鉴“国际化”的设计风格和现代文化理念来进行造型设计。意大利设计师阿莱西对文化形象产品——清宫木偶设计,遵循清宫人物的基本形制,概括和简化文化概念,对人物的形状、比例和色彩进行大胆的抽象和变形,最终取得巨大的成果。

(二)文化衍生产品材料与工艺的科学选择

材料与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文化形象和产品形象设计效果的表现。有些材料和工艺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在文化衍生产品设计时须充分兼顾这些特质。文化衍生产品设计既要兼顾产品对传统材料与工艺文化的传承,又要避免替代材料与工艺带来的文化冲突。旅游景区商铺中,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纪念品问题往往出在材料与工艺的文化表述。现代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中,对材质的恰当表现能够与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心灵呼应的感觉。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对使用者的视觉和触觉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同时不同的消费者又有着不同的爱好倾向、心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如女性喜欢钻石般晶莹剔透的、男性喜欢青铜般雄浑厚实的材质等。当产品使用对象为儿童时,为保证儿童使用的人身安全,必须充分研究儿童的人体机能;产品材料就应该避免使用坚硬、易碎的材料(如:玻璃、金属等),选用柔韧、无毒、不易滋生细菌的材料(如:布艺、橡胶等)。设计师必须充分了解选材的物理化学、人体感觉、机械加工等特性,将产品造型尺度控制在材料各项性能的有效承受范围内,并合理选择产品结构和表面处理工艺。

从设计到市场,还有制造和销售的环节。文化衍生产品在生产运营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是以现代工业生产效率、产品规模、生产组织、品质管理和市场销售为形式的文化产业。材料与工艺决定产品的生产成本,材料与工艺的选择最终影响着产品制造和商品化的可行性。不同的材料对应不同的加工工艺,不同的加工工艺又决定着产品批量化生产形式。既然文化衍生产品主要是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产品,那么面对大众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产品开发设计也必须表现出多样化。为此,柔性生产方式应该是文化衍生产品生产的首选。柔性生产方式是相对刚性生产方式而言的。刚性生产方式是指机械化自动流水线生产方式,它只能满足单一产品的生产。它的物流、信息流基本上是串行的,即必须按经营、管理、设计、制造的流程一步一步地运作。尽管流水线生产效率很高,但整个工厂运作效率并非很高。某个部门工作脱节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柔性生产方式是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基础上,以合理的设备配置和系统优化去适应产品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它的物流、信息流基本上是并行的。它不排挤传统手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不迷信电子加工工艺。追求以有限的投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尽管流水线生产效率不如刚性生产方式那么高,但整个工厂运作效率很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很强。如南京云锦材料——金线体现特有的金箔文化、纺织工艺体现特有的云锦手工艺文化,在其文化衍生产品——领带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上就巧妙地掺入部分云锦手工艺、较好地体现了南京金箔和云锦文化。

第5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陶瓷;工业设计;艺术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ceramic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design include two aspects.one is ceramic material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design, on the other hand is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value the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design.

【Keywords】ceramic;industrial design;The Arts

工业设计的传统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藉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设计师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一方面,工业设计诞生于现代工业大生产,以批量化和标准化作为其特征,与陶瓷设计的小批量和手工化以及个性化的特点不相符;而另一方面,除了技术的因素,艺术也是工业设计中的不可缺少的。陶瓷作为传统的器物中必不可少的典型代表,在这一点上与工业设计又保持着某种天然的联系。鉴与此,上百年来,陶瓷与工业设计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理念的更新,陶瓷与工业设计走得越来越近,传统开始走入现代,而现代也开始向传统进行回归。

1 陶瓷的材料特性和艺术价值决定其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陶瓷在工业设计中被越来越重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陶瓷本身的材料特性决定了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传统陶瓷很早就用于了器皿餐具等设计中,至今一直是设计中产用的材料;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特种陶瓷被开发出来,具备许多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设计的各个行业当中去。

其二是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决定了陶瓷从更多的角度和领域渗透入工业设计中。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数十年的发展,现代主义终于集大成,一统设计界。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变更,现代主义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刻板的“少即是多”以及重视功能缺少形式的现代主义设计厌烦,随后的设计思潮中开始重视产品的历史性、装饰性。产品设计逐渐改变了其一成不变的形象。设计师以及消费者开始将产品当做艺术品来处理。越来越多的产品以个性化的方式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设计师们也以设计作品作为个人标签,受到如同艺术家般的关注[1]。在这一背景下,陶瓷的特点艺术价值开始在工业设计领域发挥作用。陶瓷本身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态和丰富的表现力,“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等许多诗词就是赞美陶瓷艺术价值的。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将陶瓷元素引入设计中,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造型,还包括陶瓷本身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因此,目前,陶瓷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也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是陶瓷材料于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其二是陶瓷艺术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2 陶瓷在工业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陶瓷材料于设计中的应用

陶瓷以优异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工艺性能在很多的行业得到应用。陶瓷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分为传统陶瓷和特种陶瓷[2]。

在传统陶瓷材料中,日用陶瓷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塑料的发明以及金属的普及,许多日用器皿等取代了传统的陶瓷用品。随着生活的发展,日用陶瓷以高品质的特性,又开始逐渐回归。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加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设计理念,使其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同时更容易批量生产,并蕴含了新的文化内涵,逐渐占据着中高档器皿的市场,包括日用餐具、茶具、装饰物等。同时传统的陶瓷材料也开始运用与其他的产品类别当中。比如灯具等。陶瓷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同时就算是普通陶瓷也具备一定的透光度和光泽度,可以作为灯具主体材料,在使用时,赋予产品独特的光线和质感。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批特种陶瓷也开始应用于工业设计当中。特种陶瓷是新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其他材料所没有的各种优良性能,耐高温、高强度、重量轻、耐磨、耐腐蚀、优异的电、磁、声、光等物理特点,它在国民经济中的能源、电子、航空航天、机械、汽车、冶金、石油化工和生物等各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各工业技术特别是尖端原文出处是华夏陶瓷网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武器装备的发展也离不开特种陶瓷材料。除此之外,在当今世界各国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问题来考虑时,以环境保护、生活优化为背景的环境净化功能陶瓷的研究与开发也必然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

比如特种陶瓷应用分别涉及到直升机用防弹装甲陶瓷、飞机刹车盘材料、卫星电池文章拷贝于华夏陶瓷网用陶瓷隔膜材料、红外隐身/伪装涂料、陶瓷轴承、导弹用陶瓷天线罩材料等;泡沫陶瓷在外形上属于多孔状,其性能热稳定好、耐磨、导热好、地密度,出了用于灯具等产品作为外观材料外,还可以在地铁、桥梁、影院等地方作为功能性材料使用,可以达到消除噪音的效果[4]。在一些高档手表和手机当中,一些新型的材料也被应用其中,赋予了产品新的感官。

2.2陶瓷艺术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的陶瓷晶莹温润,富含魅力但是缺乏太多实用;而现代工业产品多样、实用但是缺少生命。利用现代的技术,融合传统的陶瓷艺术价值,将会创造出更为和谐的产品设计。

现代产品设计中许多的产品借鉴了陶瓷的形态。陶瓷完美无瑕,质感圆润,没有过多的琐碎造型,简洁而不简单。经历了现代主义的机械呆板和后现代主义的杂乱无章后,许多人希望回归到设计的本质,于是陶瓷中的简练造型被运用于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如图所示(图2.2.1)的空气净化器,外观材料并不是陶瓷,但是造型元素从中提取,外看就如同一件艺术品,而里面实际上包含了全部的净化器的结构和功能装置。

此外,陶瓷本身与环境融于一体的特质也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当中。科技的发展反而带来了情感的削弱。人们渴望在使用高科技的同时,精神上也能得到满足。于是对于文化、生活环境的要求也相对增加。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说:“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所以,在高科技发展的同时,必须用情感的力量去取得平衡,即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陶瓷本身由天然材料制成,上千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即使在现代材料和产品泛滥的今天,陶瓷也是家中必备之物。陶(瓷)土的质感、手工的痕迹、自然的装饰变化变成了情感的物化符号。因此,许多的产品也赋予了陶瓷般的质感,以期实现现代功能的同时,还能够与环境达到统一协调。(图2.2.2)

参考文献

[1]滕守尧,聂振斌.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出版社,2006.01,131-134

[2]桂元龙,徐向荣.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09,67-79

[3]汪建民.工业设计资料集2[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0,217

第6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设计;工业设计;美观;实用

“设计”是人类针对性应答某种生存需要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在满足这个需要的过程中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设计”本身是一个简单的造物行为,因为有“需要”才有为实现这个需要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劳作,在这个劳作的过程中,人的创造性不断地使造物理念得到升华和优化,直至这个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然而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的造型设计,它有别于手工业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工业是最本质、最直接的对象。有些国家将以立体的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的设计,即狭义的工业设计。美国工业设计协会认为工业设计是一项专门的服务性工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利益而对产品和产品系列的外形、功能和使用价值进行优选。加拿大魁北克工业设计协会则认为它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过程,既然设计就是为了给特定的功能寻求最佳形式,这个形式又受功能条件的制约,那么形式和使用功能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就是工业设计。

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工业设计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它经历了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1919年包豪斯学院的建立,才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基本观念的形成,现代工业设计是人类设计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设计活动包括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其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各种工具,仅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手工艺设计阶段特点是产品大都是生活用品,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随着机械化和劳动分工的出现,设计的思潮开始转变,新旧设计思潮的斗争促进了设计风格的变化,也促进的工业设计的发展,人们也愈发注重生活品味。

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形形的工业产品,工业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工业设计致使商品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一种除单纯使用功能外的新关系,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另外,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在本质上揭示人类设计活动的动机、目的与原则,使人们更全面的认识设计、理解设计。设计的文化性意指工业设计作为人类一种创造活动,具有文化的性质,可以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形式,从工业设计涉及的知识领域进行分析,工业设计涉及到文化结构中大部分知识领域[4]。其目的是通过物的创造满足人类自身对物的各种需要,这与文化的目的不谋而合。所以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小至一根牙签,大至一艘轮船,处处都是工业设计的体现。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一如当你清晨从梦中醒来,和煦的阳光照亮着温馨典雅的居室,随之格调高雅的组合家具、造型精美的吊灯映入眼帘……因此,工业设计是我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业设计是运用美学的观念,是专注对产品之有用性与美学以及整体环境方面的设计活动,增进产品的亲和力及可用性的一种应用艺术。

当然,工业设计没有这么简单,在注重作品美观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许多别的因素:例如它是否实用,是否耐用,成本价格是否合适,从而有所取舍。就像我们都所熟识的汽车品牌夏利,大众与劳斯莱斯一样,虽然它们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的销量都很优异,有的是注重价格便宜,有的是注重性价比,有的则是要求奢华。这些因素都是工业设计研究的一部分,因此工业设计并不仅仅在设计上,更在设计用心上。

参考文献

[1]王爱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21-124.转贴于

[2]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6-38.

第7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工业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行业规范和创新的构思。创新是一个产品超越其他产品的关键,是整个产品设计的核心思想。创新即一种文化,是一个产品跳出旧有的纯设计,让产品向多元化以及多样性发展的关键手段。造型设计本身是融入了多种思维和各种美学元素,而创新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走出传统,向国际化发展。因此产品创新是符合时代要求以及人们审美观的。

1现在工业产品的设计

产品的设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要考虑到该产品是否符合社会大众在心理上的诉求。工业产品在设计之初,不仅迎合人们的口味,还需将社会大的环境加入到产品中,让产品跟上时代的脚步,逐渐衍生出自己产品的文化。设计理念是工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是不能被忽视的。但这些是大的方向,还要把握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该设计的外观是否新颖,让人们喜爱;产品的使用能否为生活提供方便;工业产品的造型可以推动现代化文明建设,利用创新的设计,融入人和环境的大本营中。

2创新的哲学内涵

①从表面看,创新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一个事物进行更新,或对一个事物进行更深度地观察和思考。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表面的创新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②从实践方面看,在实践中创新已经运用在现在的工业,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它已经在实践中变成了一种创新习惯。实践中要用新的眼光来看事物,创新一直不断摸索,不曾停止。③从辩证方面看,辩证法主要有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第一条是从认同到批判过程进行说明,而第二条却是一种自我批判的永恒发展过程。实践中就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创新,永不满足,用怀疑的眼光看世界,将创新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3现代工业产品造型的创新性

设计的本身就具有创新的内涵,设计就是一种创新活动。现代工业产品的创新性包含着不同层面的创新内容,产品创新设计是对目前产品的一种完善和革新,就像是向新产品领域的开拓探索。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性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标志,在产品的设计中,坚持传统产品设计的美学原则,运用现代创新设计理念,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套路,创造性与艺术性的产生并不是随手捏来,也不是天马行空。创新是对人类生活产品的革新,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每个人对产品设计的理解和观察方向都有不同,但都离不开生活,产品的创新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只有不断地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理念和造型加以创新,才能使产品在富有内涵的基础上,更加的美观好看,使用上更加便捷。

4创造性思维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4.1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分析

创造性思维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人们心中都有这样的认识:“科学创造是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创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观念”。实际工作应用中,科学创造和艺术创作、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协同配合的,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而且产品设计需要灵感思维的创造辅助。灵感思维的概念是指,在创造设计活动中,设计者的大脑皮质高度共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在一定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这种灵感思维的最高境界就是顿悟式思维的形式,在设计中不断发掘和感悟。这是设计者自身的精神和思维的较量,用顽强的意志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是有所不同的,它结合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再加上逻辑思维,这样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深度,但这样很容易使得思维的广度受到制约。在思维的探索中,如果探索的方向出现错误或误差,那么仅依靠逻辑思维推理的方法进行思考,是不能改变思维的方向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形象思维配合,就能用更加宽广的思维来思考,增加思维的弹性,扩展领域的空间和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求得新的创造设计思路。有些设计创作人员习惯了用逻辑思维的准确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习惯形象思维,所以设计的产品遵循着传统模式,也就造成了产品设计模仿过多的现状,如果没有自身的特点个性,会严重缺乏现代气息。

4.2形象创新多样化

新时代背景下,工业产品设计有了更多的要求,在产品造型的设计上要创新,要创作出好的产品就要运用思维方式多角度思考,在产品的形态上追求创新的多样化。所以新环境下就对设计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相关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想要追求形象创作的多样化就要加强创造组合和形态创新两方面结合。就目前而言,在机床、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对形态创新要求最高。创造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灵感和灵感思维有很大关系,而在设计创造者的智力因素中包括了思维的灵感,这样就决定了设计者的智力因素。在工业设计创造过程中更加看重设计师的动手能力,设计师必须对产品详细观察,对产品问题记录下来,对相关产品进行思维空间的想象,当灵感来了就会形成思维空间的产物那就是创新出来的产品,最为关键的就是把想象出来的创新产物用动手的方式进行显现出来。然后要对作品进行无数次的修改,最终完成产品形态创新的工作。

4.3应用正确的思维方式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在不同的产品设计中,都应该反映出不同产品的特征,这些特征在设计中有的是无法看出的而是能感悟,有时却是十分显现的,这些表现是人们口中经常提起的设计师水平高低的问题。水平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很难对产品进行解释,因为产品设计本身是无穷想象的结果,有的只是思维方式不同。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魅力所在和困难之处。设计作品离不开思维,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产品创新设计的开始。作为一个工业产品设计创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首先要明确设计所满足的现实功能,其次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产品事物和周围事物之间的立体关系,建立联系思维方式,在产品相关因素出现的矛盾要进行分析加以协调,最后在坚持绿色、环保、节能的原则下进行产品设计。只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情感思维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等满足产品创造设计,才能促进工业产品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5结语

第8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技术、分析、方向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在建筑领域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方向。工业建筑用地一般为总建筑用地的30%左右,它不仅影响着人们起居还会影响着城市整体布局、风向、环保处理方式、建筑形象、交通等因素。近些以密集的技术、全方位的信息、科学的管理、多元化的资金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建筑应运而生,一体化、人性化、生态化、高科技化、多元化、可持续化以及文化性都提出了较高的发展要求。

一、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

由于经济水平以及历史因素对于工业建筑的影响,早期工业厂房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生产工艺以及空间方面的需求,近些年随着工程技术以及理念的不断进步,工业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生产设备构筑物外壳的简单包装,同时也给建筑形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地区分布比较合理、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呈现以下局面:

1、新型工业区厂房发展迅猛

城市根据自己总体发展策略,会规划新型工业园区的发展,同时对于厂区内环境也会精心布置,不仅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体现一个城市管理制度以及水平的高低。

2、工业建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国外先进现代工艺的引进,我国工业厂房设计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一些用地比较紧缺的城市,高层或者多高层厂房建筑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香港以及台湾这样的土地资源稀缺地区,此类工业建筑发展趋势更是明显。

3、灵活通用车间的应用。

在厦门某工程机械改扩建厂区内,柱网布置间距已经达到了18m,这就使得厂房内部布置更加灵活,双向悬挂吊起重荷载可以达到10吨,所有管道都架设在网架下,通风机及其变压器几种在屋面上的设备通廊里面。较大的网格间距不仅节省了工期以及工程费用,还能使建筑内部使用效果加强。

4、洁净密闭车间的使用。

在一些工业厂房设计中,一反常态,有的厂房已经主球造型简洁新颖、色彩明快、功能合理以及技术先进,这些特性都体现了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

一些科研试验建筑选址位于山明水秀、空气清新的开阔地带,不仅可以满足厂区内生产工艺的要求,还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有些建筑还做到了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厂区布置。

在一些能源工业建筑中,都利用到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最新型的科研设施、科技含量也是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比如之前建成的东莞沙角电厂主厂房,就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城市内垃圾焚烧进行发电,不仅缓解当地了污染状况,还有效利用了资源,为我国能源再利用以及生态发展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型。这些先进理念的工业厂房建设,表明我国在工业建筑设计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二、我国工业设计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异

1、设计观念上的差异性

工业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在功能布局、空间处理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另外,工业建筑设计与其他民用建筑设计在新材料、新技术、设计程序以及方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以后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深入专业分析,还要重新认识综合的价值取向,将各个方面的碎片整体结合起来,要从局部到整体,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与延展。结合目前我国工业厂房设计的现状,我们应该继续改变我们固有思想,改变我们呆板的专业分工观念,把我国工业建筑的时间与国外优秀设计理念与方法结合起来。

2、体制方面的差异性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设计院分工已经沿袭了原有的苏联模式,分工较细,但是比较呆板,没有过多的自由,工业建筑设计主要是由已经注册的结构工程师主持设计。在设计院实际运行过程中,由工艺专业决定着平面设计,总图专业决定着总图布置,结构专业决定着剖面设计。

3、教育水平的差异性

我国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教育相对于国外,还是由有些差距的。工业建筑设计水平与学校教育、培训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工业设计本科教育环节中减少了工业建筑原理的讲授以及相关课程设计,使得我国工业建筑的设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断层,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建筑设计人才的可持续性培养。为此,我国工业建筑设计应该对学生给予全面认识,可以通过讲述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事项,让他们明白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四、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分析

1、工业建筑的城市设计化

目前较为先进的工业建筑主要是建立在规划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广义建筑学的思想进行指导设计以及后期的工程建设。通过城市核心作用,使工业建筑的观念以及理论进行整合,把建筑、景观与城市规划的精髓整合为一个综合整体。在重视建筑群体以及城市布局的总体规划的同时,还要追求相对整体协调美。我国未来的工业建筑建设将会更加注重于与城市其他部分的交流,这主要设计到生活、娱乐以及商业方面,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厂区内部人员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还可以加快厂外人员对于厂区内的了解,不仅促进了业务发展,还提高了城市内相互之间的融合水平。

2、高新技术、高新材料的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未来工业建筑在相关材料以及新技术方面的应用也会更加系统化以及集成化。这是由于现代高新技术厂房,不仅可以代表社会技术的最高水平,因而在建筑形象上,无一不是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准。

3、趋同以及更加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强大的现代资讯技术使得远距离的模仿已经成为了可能。建筑可以超越其所在环境和地点的限制,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得到需要的形象。当代建筑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不再是各民族间差别迥异的传统建筑,而是全球性趋同的方格子建筑,这就说明了建筑趋同现象将会更加明显。建筑多元化也将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更好利用资源以及保护资源,节能建筑、生态建筑以及绿色建筑将成为全球性的新潮流。在新的时代下,建筑领域空前繁荣,各种理论、思想不断涌现,将会形成工业建筑的多元化景象。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已经注入了人们在生活以及其他实践过程中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工业建筑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工业厂房,它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好的工业建筑不仅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员工的凝聚力,陶冶情操,还能增加他们的交流以及健康水平,我国工业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在新理念以及新技术方面多下功夫,为工业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刘许民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探讨――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新厂区设计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01

【2】曾勋; 王小华 新思维新空间――现代工业建筑设计观浅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07

【3】 郝艳芬;张军朝;陈俊杰;赵荣香 浅析钢结构工业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前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03

第9篇: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范文

一、历史上的仿生

人类在遥远的岁月似乎就认识到能从自然生态系统中领悟到自身生存、发展、进步的真谛。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就是在模仿和适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回顾中国的古文明史,不难看到人们较早就留下了模仿自然生态的痕迹。从远古原始人构筑的人首龙身、人面鸟身等“人心营构之象”,到现实生活中以各种动物形态为原型的实用器皿,如牛形灯、猪、鹰形壶等。从神话传说中人的羽化飞升,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从草叶的齿形边缘中“悟”到了锯的原理等,大量的事例记述了人们对自然生命的外在形态和功能创造性地模仿。

国外亦然,古时人们看到鸟儿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向往人也能象鸟一样飞上天,于是便用各种方法模仿鸟。经过漫长岁月,从最初的木制飞人发展到今天的超音速飞机,终于实现了人类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梦想。达芬奇被认为是现代仿生学之父。在大约公元1500年,他完成鸟翅模型之后,又画了一系列的无法实现的飞行设备草图。大约400年之后,奥托成功了,他根据鹳的翅膀制造的滑翔机成功地飞行了250米,而且他也取得了"滑翔机之父"的称号。而我们小时侯玩的竹蜻蜓,便是现代直升飞机的趋形。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在不断尝试把自然界的形态和功能类比的应用于科学。

由此可见人类师法自然思维由来已久,这便促成了仿生学的诞生,仿生学是在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仿生学恰似“桥梁”和“纽带”,连接着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仿生设计则是在仿生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仿生学为基础,通过研究自然界生物系统的优异功能、形态、结构、色彩等特征,并有选择性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原理和特征进行设计。

著名的德国工业设计师路易吉.科拉尼是仿生设计理论的大力倡导者和实践者,他那蕴藏着人类责任感的设计哲学思想,以及呼吁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观念,都具有极其深刻的划时代意义。他鲜明的仿生设计原理与方法、强烈的造型意念和极具旺盛生命力的设计,成功地影响了后代设计师。

运用仿生性思维进行设计,可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锲合点,使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仿生设计正逐渐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大趋势。

二、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仿生

现代社会文明的主体是人与机器。人类在这种文明所导致的生态失调状况下开始反思并力求寻找新的出路,建立人与自然、机器的对话平台,共生哲学观强烈地呼吁人与机器、生态自然与人造自然之间合理的建构,创造人类社会与自然高度的和谐。那么,师法自然的仿生设计就是一种良策和新理念。

仿生设计是人们在长期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中,经过积累经验,选择和改进其功能、形态,从而来创造更优良的人造物。尤其是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和过去不同,既注意功能的优良特性,又追求形态的清新、淳朴,同时注重产品的返朴归真和个性。提倡仿生设计,不但创造功能完备、结构精巧、用材合理、美妙绝伦的产品,同时赋予产品形态以生命的象征,让设计回归自然,增进人类与自然统一。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话道出了自然界是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归纳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仿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态的仿生

形态从其再现事物的逼真程度和特征来看,可分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1)具象形态的仿生

具象形态是透过眼睛构造以生理的自然反应,诚实地把外界之形映入眼睛膜刺激神经后感觉到存在的形态。它比较逼真的再现事物的形态。由于具象形态具有很好的情趣性、可爱性、有机性、亲和性、自然性,人们普遍乐于接受,在玩具、工艺品、日用品应用比较多。但由于其形态的复杂性,很多工业产品不宜采用具象形态。

2)抽象形态的仿生

抽象形态是用简单的形体反映事物独特的本质特征。此形态作用于人时,会产生“心理”形态,这种“心理”形态必需生活经验的积累,经过联想和相象把形浮现在脑海中,那是一种虚幻的,不实的形,但是这个形经过个人主观的喜怒哀乐联想所产生的形变化多端、色彩丰富,这与生理上感觉到的形大异起趣。

归纳起来抽象的仿生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1)形态高度的简化性和概括性

形态高度的简化性和概括性,指的是形态本质的抽象表现。通过对生物形态或非生物形态的科学分析,结合的我们的生活经验,均可证明一切形态的本质都是一种内力的运动变化。这种内力运动变化是产生形态的根据。在研究形态时,设计者从知觉和心理角度有意无意地都把形态的内力运动变化感受为生命活力,再通过形态抽象变化,用点、线、面的运动组合来表现生命活力。因此,形式上表现为简化性,而在传达本质特征上表现为高度的概括性。

这种形式的简化性和特征的概括性,正好吻合现代工业产品对外观形态的简洁性,几何性以及产品的语意性的要求,因此,它大量的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

2)形态丰富的联想性和想象性

抽象仿生形态作用于人时,产生的“心理”形态必需生活经验的积累,经过联想和想象才浮现在脑海中。因此,它充分地释放了人无限想象力。同时因人的生活经验不同,因此经过个人主观喜好联想产生的“心形”也不尽相同,产生形态生命活力的感受自然丰富多彩。

3)同一具象形态的抽象形态的多样性

设计者在对同一具象形态进行抽象化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经验、抽象方式方法以及表现手法不同,因此抽象化所得形态有多种。

抽象仿生形态应用于产品开发时,在生产和销售中有以下优点:

1)生产便捷

抽象形态的形式简洁,这吻合了现代工业产品提倡的简练几何外观的特征,因此,对生产设备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开发商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生产,这为各种工业产品的仿生生产提供了无限可能。

2)产品形态多样化

具象形态不胜枚举,抽象后的形态更是不计其数,这为仿生的工业产品形态的多样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

3)满足不同层次的顾客

抽象形态的联想性和想象性充分地释放了顾客的自由想象力,人们不但可以感受到产品形态的有机、可爱、情趣、亲和、运动等特点,同时因联想和想象不同,有的想起自己可爱的小宠物,有的想起一段美好的爱情,有的想起一个老朋友,有的想起一次愉快的旅行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顾客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仿生形态赋予产品的艺术美感和想象空间,这就更容易满足不同层次的顾客,从而激起他们共同的购买欲望。

4)产品回归自然

抽象仿生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由内力运动变化而产生的生命活力。这种特征赋予仿生产品以生命的象征,让产品回归自然,建立了人、机器、自然对话的平台,这种共生的哲学观合理地构建人造自然和生态自然之间的和谐,增进了人类和自然的统一。仿生型家具是模仿动物、植物等生物形体制作的家具,其形象十分逼真,以寄托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此种家具给人以大自然的感觉。

总之,具象仿生停留在模仿生物表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含量相对低一些;抽象仿生集中于提炼物体的内在本质属性,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加工活动,属于高层次思维创造活动,它侧重揭示物体的理念内涵。在现代仿生设计中,高、新、精、尖的工业产品,更适合用抽象仿生。

2、功能的仿生

人们发现,动植物的某些方面的功能,实际上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在此方面的科技成果。生存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能在各种恶劣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与运动,这是因为其运动器官和形体与恶劣复杂环境斗争进化的结果。植物和动物在几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中,不仅完全适应自然,而且其进化程度接近完美。今天,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时代,学习和利用生物系统的优异结构和奇妙的功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一个新方向。许多事实说明,仿生学是发展新技术的金钥匙。

仿生学的思想是建立在自然进化和共同进化的基础上的。仿生学试图在技术方面模仿动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这个思想在生物学和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且对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帮助。通过再现生物学的原理,人类不仅找到了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而且同时该方案也完全适应了自然的需要。其目的就是分析生物过程和结构,并将此分析用于未来的设计。

在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人类常常将生物的某些特性运用到创造发明之中。例如科学家根据蜻蜒的飞行原理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根据加重的翅痣蜻蜒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人们仿效其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的棘手问题;又如根据蛙眼原理,科学家利用电子技术制成了雷达系统,能准确快速地识别目标;根据萤火虫100%的光能转化效率原理,人类制成的冷光源,将其发光效率提高十几倍,大大节约了能量。再如仿昆虫单复眼的构造特点,人类造出了大屏幕模块化彩电和复眼照相机;仿狗鼻子嗅觉功能,人类造出了电子鼻可以检测出极其微量的有毒气体等等诸多令人惊叹的创造。

尽管如此,自然界的动植物千千万万,其许多高超的技能与奥秘人们尚未完全掌握,但可以相信,随着仿生技术的发展,各种仿生发明会源源不断地被应用到人类的生活中来。

在创造物质文明过程中,工业设计师该怎样更好利用仿生发明来创造产品呢?首先,要明确科学家或工程师与工业设计师职责的不同,前者解决物与物之间或物体本身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后者解决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构建人机对话的平台。因此,工业设计师实现产品创造的基础是仿生技术发明的实现。这样,工业设计师就有两种方式来更好地利用仿生发明开发产品:

1)科学家先实现成果,工业设计师结合人类的需求转化为仿生设计

科学家先实现了仿生发明,但由于知识结构的差异,科学家不可能对市场和人的需求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定位,就不可能成功将其成果转化为市场所需求的产品,更不可能创造人性化的人机界面。而工业设计师正好能准确地捕捉到市场需求,结合优秀的仿生发明创造出人们所需求的产品,同时构建友好的人机对话平台,从而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产品。

2)工业设计师先提出设想,科学家择优实现的互动仿生设计

科学家还没有实现某种仿生发明,工业设计师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和经验总结,结合对市场需求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提出某种产品的构想或概念。科学家择优实现这种仿生技术,这使得工业设计师创造这种仿生产品成为可能。通过工业设计师和科学家的互动,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产品。

因此,工业设计师要关注最新的仿生成果,同时也要细心的观察自然。

3、结构和材料的仿生

随着仿生学的深入开展,人们不但从外形、功能去模仿生物,而且从生物奇特的结构和肌理中也得到不少启发。人们在“仿生制造”中不仅是师法大自然,而且是学习与借鉴他们自身内秉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模式。有的结构精巧,用材合理,符合自然的经济原则;有些甚至是根据某种数理法则形成的,合乎“以最少材料”构成“最大合理空间”的要求。这些为人类提供了“优良设计”的典范。

例如蜂巢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组成,每个小蜂房的底部由3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这些结构与近代数学家精确计算出来的菱形钝角109°28’和锐角70°32’完全相同,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令许多专家赞叹不止。人们仿其构造用各种材料制成蜂巢式夹层结构板,强度大、重量轻、不易传导声和热,是建筑及制造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的理想材料。

最新科学研究指出,生物体都是由少数很简单的物质构成的,诸如糖、蛋白质和水之类。生物体的不同部分,从柔韧的皮肤到坚硬的骨骼,性能如此多样,关键在于从原子排列成分子,及从分子组合成纤维,晶体等半成品,在结构上的千差万别,就是由于结构的奇巧精致,形成了各种优越奇特的性能。

解生物体构造的这些奥秘,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研制新型的“仿生材料”。研究人员模仿鲍鱼壳的微观结构,将铝分子充满在碳化硼分子之间,已初步研制成功新型的陶瓷材料,除了既坚硬又柔软以外,还可以感测并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果飞机机翼材料具有这种性能,那么遭到损害时能够感知并自行修复。具有和生物机体相同弹性的材料,伸缩自如,能成功地用来制作人工动脉。

因此,工业设计师也要积极的关注仿生发明中精巧的结构和奇特的材料,并且巧妙地应用这些结构和材料,结合市场的需求创造出人们需求的产品,同时也要细心的观察自然,提炼自然的精妙,提出更多的构想,为科学家的探索提供更多的思路,从而创造更有价值的仿生成果,为人类创造更加精美更加丰富的产品。

总之,破解生物体结构之谜,研制仿生材料的路还很漫长,目前人类只不过刚刚起步前行,但是仿生材料的应用前途无量,却是绝无疑义的。

4、界面仿生

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单纯地从形态、功能、结构或材料的某一个方面来仿生是很少见的,更多的是综合形态、功能、结构和材料的多个方面来进行仿生设计,而且还从大自然的生存哲学即和谐与共生的角度进行仿生设计,诸如绿色仿生设计,可持续仿生设计等。这种既从自然界的个体表现形式,又从自然界的总体生存理念的仿生设计,与界面设计的功能性设计和情感性设计是相吻合的,因此,我把这归结为界面仿生设计。

要理解界面仿生设计,首先要知道界面。所谓界面,即人机界面,是人与机器进行交互的操作方式,即用户与机器互相传递信息的媒介,其中包括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好的人机界面美观易懂、操作简单且具有引导功能,使用户感觉愉快、兴趣增强,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提出:设计是人工物的内部环境(人工物自身的物质和组织)和外部环境(人工物的工作或使用环境)的接合。所以设计是把握人工物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接合的学科,这种接合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设计界面的一个方面,是认识的主体和设计服务的对象,而作为对象的“物”则是设计界面的另一个方面。它是包含着对象实体、环境及信息的综合体,就如我们看见一件产品、一栋建筑,它带给人的不仅有使用的功能、材料的质地,也包含着对传统思考、文化理喻、科学观念等的认知。“任何一件作品的内容,都必须超出作品中所包含的那些个别物体的表象。”分析“物”也就分析了设计界面存在的多样性。

因此,为了认识和分析仿生界面设计,可将其分类为:

1)功能性界面仿生

功能性设计界面接受物的功能信息,操纵与控制物,同时也包括与生产的接口,即材料运用、科学技术的应用等等。这一界面的仿生侧重于功能、结构和材料的仿生,它反映着设计与人造物的协调作用。

2)情感性界面仿生

情感性设计界面即物要传递感受给人,取得与人的感情共鸣。这种感受的信息传达存在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情感把握在于深入目标对象的使用者的感情,而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设计师“投入热情,不投入感情”,避免个人的任何主观臆断与个性的自由发挥。这一界面的仿生侧重于用形态、色彩、肌理等引发心理情感,体现大自然和谐与共生的精神哲学的仿生设计,它反映着设计与人的关系。

如在计算机的设计中,硬件方面人们逐渐采用多种方式与机器交互,如自然语言接口、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眼动跟踪、姿势识别、三维输入、表情识别、听觉界面等,进行着功能性方面的界面仿生设计;软件方面广大的软件研制人员开发计算机用户愈为迫切需要的符合“简单、自然、友好、一致”原则的人机界面,即情感性方面的界面仿生设计。

总之,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它已经变成家喻户晓的商品,可以任意地装在人们的口袋里,用来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的办公业务和生活事务,自然的人机界面与和谐的人机环境已逐步变成信息世界关心的焦点。其他产品同样如此。因此,仿生设计使产品有更加完备的功能性界面和更加自然和谐的情感性界面,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

三、未来工业设计中仿生的前景

今天,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和利用生物系统的优异结构和奇妙的功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一个新方向。许多事实说明,仿生学是发展新技术的金钥匙。例如研究显示,不远的将来一种仿生电子眼可望诞生。因为科研人员已揭开眼睛是如何看到经大脑“翻译”的图像。他们已发明一种称为“细胞神经网络”的电脑微型集成电路,据此将发明仿生“电子眼”可以用来进行类似视网膜功能的图像处理。又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疗中心耳鼻喉科的医生不久将开展“仿生耳”植入手术,让从前失去听力的成人重获听力。再如科研人员以猴子作为人的替身,正在研究人大脑的思维与记忆的生理活动。他们设想,如果仿照人的神经系统,把它运用到电子计算机上去,就有可能诞生具有高级神经活动的生物计算机,那就是仿生学划时代的贡献。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仿生科技前途似锦,而且仿生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

另一方面,神奇的大自然向人类展示着精妙绝伦的生命形态和绚丽多彩的悦人色彩,同时,大自然还无声地阐释了自然界的生存哲学——和谐与共生。这种和谐的设计哲学呼吁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共生的设计哲学则呼吁着人与机器、生态自然与人造自然之间建立合理的建构,搭建人与自然、机器共生的对话平台。

总结

综上所述,运用仿生性思维进行设计,不仅创造功能完备、结构精巧、用材合理、美妙绝伦的产品,而且赋予产品以生命的象征,让设计回归自然,增进人类与自然统一。因此,工业设计师要学会师法自然的仿生性设计思维,创造人、自然、机器和谐共生的对话平台。

参考文献:

〔01〕《视觉和仿生学》倪海曙主编知识出版社1985

〔02〕《仿生学纵横谈》邵海忠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03〕《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