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林业工程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问题;策略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对自然物种资源的威胁,加大了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因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焦点问题。林业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现在推行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观测,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总结。
1.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回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先后实施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即“三北”,长江中上游沿海、平原、太行山、防沙治沙、淮河太湖、珠江、辽河、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出现了新的形势,步入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全民的环境意识正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路。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生态工程规划问题
工程规划问题首先表现在缺乏前瞻性,存在短期行为。搞生态工程只是赶时髦,为取得短期利益、应付检查搞假设计,或者边规划边设计的现象。其次,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明显存在盲目增加经济林面积的倾向,政府没有根据经济林的最优适生区和供需平衡对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因而出现了果品销售难和群众忍痛砍掉果树的现象。再有,各级规划只有工程总体目标,没有分解为各个环节,未确定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没有将规划落实到地块上,不能进行质量和进度的有效监督,为不同规划的地域重叠和统计造林面积的数字失真提供了可能性,造成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植数造零”现象。
2.2林业生态工程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是林业生态工程较严重的问题。一些地区由于短期内退耕面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一些品种混杂、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种苗被栽种,相应的技术服务不到位,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造林成本,又使造林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现象。许多地区让群众上山盲目种植,由于缺乏造林技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它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不能使林木发挥出其效益,所以,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
2.3林业生态工程投入问题
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搞任何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资助。尤其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资金,工程建设便会陷入困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在治理水土流失、防沙固沙、动植物资源保护和保护农田牧场等方面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因此,各地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应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有效的范围内,筹集资金,并把这有限的资金应用在关键问题上,实施专项资金制度,专款专用。
2.4林业生态工程监管问题
过去的造林工程实际上往往是由林业设计部门制定工程建设规划,由林业行政部门组织工程,然后由工程的实施或设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缺乏独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和切实的监理制度。有些地区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管理水平低下。一些地区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着政策、技术标准、管理措施多变的弊端。有些地区现有的管理人员多为林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缺乏既精通林业专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最严重的就是一些地区虚报林业生态工程成果。
3.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建议
3.1科学规划,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部署
与其他工程相比,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高投入性、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风险性。在实施任何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前,都必须制订好治理模式,做好规划工作。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工作首先要遵循区域性原则,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规划,最终获得合理的布局。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要综合治理、统一规划。生产上的统一是指农、林、牧、副等行业并举,形成多元产业结构;在措施上要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综合起来,进行配套使用;在具体的环境治理工作中,也要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各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不同的管理规划措施。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持续下去,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2提高造林质量
要提高造林质量,就要坚持选好树,选对树,选择适当树种,适当种树,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不同的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所选择的树种也是不同的。还要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区域性治理要采取不同的造林、营林措施。林地造好后还要对重点的自然灾害分子,尽享有效的防治。例如加强对病虫害检测检疫工作的力度,主要通过营林措施的改善来解决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稳定性,增强林分的抗病虫害能力。
3.3加强森林经营和管理保护
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造林后的管护工作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要按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在工程实施中,要严格按照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政策机制等。有许多事例都说明,由于管理职能的失误,没有维护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使已得到的成果失之交臂,从而使已改善的生态环境又退化了。所以,加强管理职能、维护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需的。
4.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制定可操作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培育和引进优良树种,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工程建设管理,并且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体系并对资金实行强化管理。在监管方面,推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推行合同管理制。
【参考文献】
[1]董治,周梅英,侯丽君.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因子与发展策略.防护林科技,2000.06.
摘 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重要的手段。我国大力发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改善了我国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强大的推动力。但是,我国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进一步建设的脚步,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步伐,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新时期;建设
当前,我国因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生态环境不断的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逐步显现,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而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手段就是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以,在我国进步不断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此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比较低 我国有些地区在短时间之内进行退耕还林的面积过大,速度太快,产生了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和树苗种类比较单一等问题的出现,这样就使得当地进行补植补种的任务量过大,不断增加了造林的成本,还造成造林的质量也不高。还有一些地区造林的方式比较落后,主要采用的是粗制滥造的造林方式,严重阻碍了造林施工质量的提升。
1.2 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林业长期以来一直当作是一个经济部门或者是一个产业部门,完全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就造成了我国林业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了过度的砍伐,使得我国生态环境严重遭到破坏[1]。
1.3 居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在我国林业建设中普遍存在,再加上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的工作不到位,使得有些单位和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在全体民众中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1.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缺乏有效地科学技术支持 当前,我国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着科研成果转换率低、推广速度慢、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而且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也缺乏先进的应有设备作为保障,对林业建设的传统工艺没有进行创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阻碍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1.5 缺乏政策性保护 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前期的林业建设成果到后期无法巩固,而且林业税费也过重,这严重影响到了人们进行绿化造林的积极性。
2 在新时期如何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2.1 创新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想要不断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水平,就要从根本做起,根据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与途径,以科技创新带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核心,以不断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新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林业的发展和林业生产能力的提升。林业企业还要树立“数字林业”的法治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远程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促进林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2 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工程建设资金,不断提高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我们要坚持政府资金投入作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然后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多层次的方式,来吸引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来支持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其次,国家政府部门要在服务、信贷、税收等多方面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政策倾斜的比例,对重大的林业工程项目进行税收优惠、资金补助以及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最后,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公益林补偿的面积,逐步完善对公益林补偿的制度体系的建设,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力量进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以此来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
2.3 突出重点,强化林业生态工程的带动作用 首先,我们要继续发挥三北防护林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大天然林保护、防风固沙、退耕还林等典型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力度,以有效的措施来提防高林业工程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其次我们还要进一步的扩大城市绿地湿地的建设面积,做好城市休闲公园的规划与建设,同时,还要做好对农田水网、园林绿化和城乡小庭院等休闲娱乐场所的有效建设。
3 结束语
林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给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林业产品,还能促进我国的生态平衡,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平,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污染、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能。我们要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途经分析
目前,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构建生态和谐环境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开展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有助于提高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受限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首先是资金因素。整体而言,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在资金方面较为短缺,加上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距离生态改善要求还存在极大差距。我国国土广袤,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但资金短缺,造成生态建设速度缓慢,纳入到治理范围的地区较少,整体依旧处于恶化失控状态[1]。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属于高投入、长收益,短时间内投入很难得到收益,造成实际中工程质量偏低。有些地方退耕还林速度过快、面积较大,但却没有合适的苗木品种进行补种,导致造林成本增加,影响造林质量。大部分地区依旧没有进行统一规划,这种散乱作业的方式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就目前生态林业项目而言,存在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难以发挥;林木普遍缺乏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存在质量偏低的问题;林业工程管理中采取粗放式管理模式;林业生态工程缺乏整体规划,没有进行细致地划分,缺乏明确规定各环节技术指标,造成林地面积数据缺乏真实性。
2 提高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
2.1 合理规划生态林业工程
相比于其它工程,林业工程具有周期长、投入高与管理特殊的特点,同时,工程建设中存在较高的风险与动态性。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前都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与管理体制,做好具体的工作规划[2]。生态林业工程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一规划,实现生态林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态林业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实际中结合工程所在地经济特点,制定具体规划,与当地经济相辅相成,结合当地资源形成支柱产业,进一步完善当地产业结构。
2.2 做好病虫害检验检疫工作
做好森林资源培育工作,促进森林植被进一步扩大到与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吻合的程度。建立健全病虫害检验检疫体系,充分利用营林改造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合理调整树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通过营造混合林的方式提高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造林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整个过程坚持人本理念,最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具有管理与科学技术的人才,不断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健全质量技术监督体系,提高人力物力使用效率,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2.3 提升森林经营与管理水平
制定出具有极强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确保工程按照规划进行,同时,建立健全林业改造机制,促进林业管理质量的提高,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林木后期管理,完善生态林木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管理,购置相应的管理护理设备,充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林木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好采伐规划,确保林木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粗放的外延发展模式,它追求的只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造成资源的高消耗,从而制约了后期经济的发展。我国林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这一个阶段,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极度浪费,因此,要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林业管理思想,提倡现代林业管理思想,加强宣传保护工作,提高全民对于资源合理利用的认知,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中应大力推广使用技术,做好林业技术培训工作,最终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好市场及现场调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优势,打造当地林业产业基地,切实发挥林业技术推动农民致富的作用。扩大林业建设规模,对农民建立林业专业援助组织的行为进行引导与鼓励,帮助实现集约化经营。
3 结语
强化森力资源保护工作,是发展林业产业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需要得到社会各界强有力的支持。保护森林资源工作需要长期坚持,需要相关人员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实现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数字林业生态工程简述
所谓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即以数字技术来指导并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项保护和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人工与自然复合的综合生态工程。其主要内容是为了改良一定区域环境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实际上并不是着眼于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而是站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的发展策略,数字林业生态工程是我国“数字地球”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研究内容
数字林业生态工程的任务巨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对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研究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2.1技术研究
数字林业生态工程离不开一系列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数字化,实际上就是利用有效的数字采集技术,并通过对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分析,利用这些数据来描述区域内的森林系统的相关属性。在数字林业生态工程中,利用到的关键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主要包含有数字采集技术、信息技术、知识发现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
2.1.1数字采集技术
数字采集部分是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数字采集部分主要应用到的采集技术包括有遥感技术、GPS技术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通过数据采集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进行属性调查、数据录入及定位。
2.1.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通常被利用于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数据处理部分,主要包含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主要是针对采集的数据,根据林业生态工程各个专题的需要来对数据进行分类,并形成数据库,以便具有针对性地使用和研究。
2.1.3知识发现技术
知识发现技术实际上就是根据数据搜集和信息数字化处理后所生成的数据和信息,通过逻辑分析,在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挖掘一些隐含的对数字化林业生态建设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知识发现技术,进一步改善数字林业生态工程的数据模型的精准性、真实性及影响性,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林业生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2.1.4三维可视化技术
三维可视化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信息,对于数字采集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自然形态的森林树木,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转换为直观的几何图形,直接计算和模拟相关属性数据,即将树木结构的描述方法与几何参数反演成具体的林木空间形态,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光照、纹理、渲染等手段对林木图像进行绘制,准确而逼真地实现树木形态的三维虚拟显示,这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数字林业应用中的基础。
2.2价值估算
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进行价值估算也是数字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森林资源的价值估算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区域内的森林面积、蓄积进行精准的统计,主要利用广义3S技术;二是利用成本估算和损益估算的方式方法对森林价值进行估价;三是利用数字技术,根据造林过程中所确定的森林资源的估算,建立森林资源的变化数据模型。对森林资源的估算,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区域内的森林经营,通过建立的森林变化数字模型,实现对区域内的造林投入与产出效果的模拟,继而获得投入费用与林业产出的投资效果,有利于当地有效整合经济资源及林业资源,从而实现对地区森林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同时获取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2.3生态规划
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林业生态规划,以促进未来区域内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利用数字化过程对区域内森林系统的信息进行挖掘,并形成数据库。通过开发出的造林决策平台,模拟造林,同时接收和检验管理者的请求,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拟定合理的造林技术措施,为决策者提供造林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结合单木、林分、区域生长模型,对一定年龄期内的单木、林分和区域生长量进行预测与模拟,实现预期经济效益评价。
3小结
一、森林生态改善效益的相关性
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效益的整体;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效益是“全程性”的,而森林改善小气候,消除噪声、游憩等效益是局部性的;森林的木材效益与森林资源的相关是“单一性”的,而森林生态效益是“多因子性”。
1.生态效益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据测定1公顷森林可蓄水30万公升;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冠拦截雨水20%,林下深厚的腐殖质层可提高保水量,延长渗水时间,因此,森林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缓解温室效应。森林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测定1公顷针叶林每年吸收22吨二氧化碳,放出16吨氧气;阔叶树吸收二氧化碳14吨,放出氧气10吨,使空气进一步得到净化,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得到缓解。
调节气候。森林降温增湿,树冠下气温比空旷处低1.4℃,温差可形成1级风,1棵成年树在生长季节可蒸腾400千克水。可降低风速,背风面相当于树高的30倍~40倍,在靠近林带相当于树高10倍~20倍的距离内,可降低风速50%,可吸附尘埃及悬浮微粒,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附数百千克。树木可吸收和降低噪音5分贝~10分贝。可杀菌,有些树种如松、杉等能分泌杀菌物质,使空气中细菌减少。
2.社会效益
丰富的森林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养育人类的能力,也标志着国家兴旺,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振兴发达。同时森林具有保健游憩作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3.经济效益
防护林对农田有增收效益,对草牧场有增草护畜效益。生态林生产部分木材、林产品、非林产品及木本粮油与有营养价值的食品、药材、经济动物等。
二、生态林建设树种的选择
黑龙江省树种资源极为丰富,但过去用于生态林建设的造林树种比较单一,弊端很大,是造成森林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1.生态林树种选择原则
(1)适地适树。就是要考虑气候、土壤,把栽植地的生态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特征有机结合起来。
(2)以乡土树种为主,引种树种为辅。乡土树种就是在本地区有自然分布与长期栽培的树种,它对当地的生态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引种的树种是指在本地区以外引进栽培,经过长期抗寒能力和病虫害检验,已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树种。
(3)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阳性与阴性、速生与慢生树种适当搭配,条件好的地方实行多层次混交。
(4)城镇绿化以观赏为主。选择有色有香、开花期观赏期长、不飘落绒毛和雄性不飞絮的树种,且抗病虫害、抗烟尘、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
2.各种抗性树种的选择
(1)抗性强的树种:樟子松、红皮云杉、杜松、杨、柳、白桦、糖槭、梓树、赤松、枸杞、接骨木等。
(2)防风树种:樟子松、红皮云杉、落叶松、家榆、旱柳等。
(3)耐水湿树种:兴安落叶松、长白鱼鳞云杉、臭冷杉、赤杨柳、椴、紫椴、水曲柳、白丁香、绣线菊、矮桦、杜香等。
(4)耐瘠薄树种:樟子松、赤松、山槐、糖槭、山梅花、锦鸡儿、胡枝子、山杨、柞树、榆树、兴安白里香、沙棘、枸杞、榛子等。
(5)耐干旱树种:樟子松、赤松、桑、榛子、兴安白里香、山杨、小胡杨、沙生桦、柞树、榆树、山杏、苦参、糖槭、锦鸡儿、沙棘、枸杞、胡枝子等。
(6)耐盐碱树种:樟子松、小叶杨、旱柳、榆树、桑、山梨、山杏、梓树、锦鸡儿、胡枝子、沙枣、沙棘、丁香、枸杞、小胡杨、榆树、盐爪爪等。
(7)垂直绿化品种:五味子、山葡萄、猕猴桃、金银花、蛇白蔹、南蛇藤等。
(8)绿篱树种:桧柏、侧柏、杜松、榆树、小叶女贞、连翅、锈绒菊、毛叶银老梅、金老梅、刺梅蔷薇、胡枝子、卫矛等。
(9)耐阴树种:臭冷杉、鱼鳞云杉、长白鱼鳞云杉等。
三、应用可持续性经营思想进行植树造林工作
为彻底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必须通过植树种草来实现,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来牵动改革,实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作法。
1.改变造林的指导思想
改变过去植树造林重数量轻质量,重造林轻经营,重速生纯林轻慢生混交林,重短期效益轻可持续发展的作法。
2.改变造林工作的重点
改变过去造林没有设计、难以保证森林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的作法;选好品种,适地适树,保证质量效益;种苗建设重点转向多品种,优质苗,注重新品种选育;植树造林的各个环节转向以科技实用技术应用推广上来。
3.改变森林培育方式
植树造林工作,按不同培育目的和森林主导功能来确定造林方式,适合封山育林的应选择封山育林;适宜非播造林的选飞播造林,宜人工造林的要以人工造林为主,定向培育:对低产林,应先补植,尽量不大砍大造,对病虫害严重的应尽快改造。
4.调整生产关系,促进造林事业跨越式发展
要放手发展私有林,私有林最大特点是产权关系明确,利益直接,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生态公益林实行国家所有,分权经营。
【关键词】林业工程;建设;宣传
中图分类号:S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51-01
一、存在问题
(一)林业工程资金投入不足
林业工程建设涉及的点多面广,工程建设的任务重,目标难度较大,但是影响其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家资金投入力度的不足。林业工程建设自身带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国家并没有积极拨付相应的资金,而是靠林业部门自身负责资金来源,所以投入资金不足,造成了林业部门参与林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影响了林业生态环境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林业工程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林业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相关部门对其只重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投入,忽视了科技投入对林业工程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所以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和配套的科技服务体系。与林业工程建设相关的科技成果的更新速度过慢,应用质量也不高,造成了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科技含量偏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二、促进林业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林业建设的宣传力度
林业工程建设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作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建设,所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向人民群众宣传和讲解林业工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并贯彻执行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人民群众建立起爱护林业资源的意识,提高其参与林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地投入到爱林、护林、造林的工作中去,促进林业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加强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协调
为了促进林业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协调工作,应该将其工程建设的质量列入相关部门领导工作考核的内容中去,并推行一票否决的制度,促进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对本地区的林业工程建设认真执行,加强领导,组织实施,确保林业工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另一方面,要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建立并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工作严明奖惩,加强相关部门之间、部门和领导之间工作的协调性。由于林业工程建设工期长、工程量大、任务重,所以要建立林业工程建设的专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由省政府主管领导负责,省直有关部门协调参与,积极促进林业工程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三)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
国家是林业工程建设的主体,所以只有国家加大对林业工程建设投资的力度,才能推进这项工程的整体发展,政府要把林业工程建设的投资工作列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去,同时要优先安排林业工程的投资工作,并采取积极的财政措施,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建立健全专门的林业建设资金管理机制,贯彻落实专款专用。此外,林业工程中的国际合作也必不可少,国际合作能够促进其获得优惠贷款或者外来资金的援助。
(四)提升造林质量与水平
为了提升林业工程建设中造林的质量与水平,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制定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并严格执行计划方案中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促进计划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完善林业工程建设中的造林机制,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参与造林工程的积极性,聘请专业人员对林业资源的管护和培育进行技术性的指导,此外,还要严格控制林业资源的砍伐和林地面积的占用,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造林工程的质量与水平。
(五)完善种苗建设与管理
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就是林木种苗的建设与管理,林木种苗是造林工程的生产资料,也是组成林业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完善种苗的建设与管理,能够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要使林木种苗同时满足林业生产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多树种、多林种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的完成,在造林工程中准备数量足够、品种对路、品质优良的种苗,实现种苗供应的基地化、质量的标准化、生产的区域化以及造林的良种化,全面贯彻实施林业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奠定林业工程建设良好发展的基础。
(六)提高林业工程的科技含量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环境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25
前言
目前社会在发展中因不注重环境保护,使得全球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迫切的需要解决。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能够有效遏制环境恶化,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大建设力度,缓解环境压力,确保农、牧业稳定发展,从而构建起最坚固的城墙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1 我国林业工程的现状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围绕可持续发展展开,应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做到最优配置,促使林业平衡、循环发展。近年来,我国许多林业生态工程投入建设,但是有些工程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1.1 林业工程规划困难重重
林业工程分布较广,遍及到全球许多地方。而且林业工程包含面广,涵盖了保护森林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林业产品的加工及处理等工作。所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比较纷杂,管理中存在许多困难。因对各区域的真实状况了解力度不够,与资源保护、治理等各方面因素整合力度不够,所以,往往导致工程的策划方案、布局规划等许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使得生态环境与经济收益都大打折扣。
1.2 林业工程建设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通常,林地所处位置都比较偏远或在深山之中,因此,同其他建设项目相比,无论是在自然环境、地形,还是道路等建设条件方面都要差一些,因而导致施工的难度加大,在恶劣的环境中对工程技术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工期拖延、成本提高等现象也会时有发生。
1.3 林业工程建设没有准确的造价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财务部门中,有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欠缺,使得林业工程中许多资金的去向不明或有较大的出入,使得工程管理部们对工程所需造价不能准确的了解,因而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因预算审计工作不规范,预算的结果可信度不高,不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并且,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比较繁杂,增加了工程预算审计工作的负载。再加上管理不善,审计人员在记录时,有些信息、数据存在很大的漏洞,准确度不高。而预算人员受到专业及工作量等方面的影响,使预算、审计结果严重失实,相关部门不能掌握林业工程的实际造价。以上种种对林业工程的影响很大,使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工作效率极其低下,阻碍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
1.4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环境意识缺失
林业生态环境的形成不是一成而就的事,乃是一项长久的重大工程,需要不断优化自然环境才能慢慢的形成。大自然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不断的向人类提供所需资源,但是,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资源的需要量是越来越大,如果人类不懂得节制,不合理的采伐,只注重当下的利益,只会将这座宝库掏空,到那时人类的处境可想而知。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一直遭到大肆破坏。所以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前,向群众普及生态建设的意义,培养环境意识,人人都自觉去保护环境与生态资源,不能这边保护治理,那边在大肆破坏,要知道治理的速度永远追不上破坏的速度。唯有全民动员投入到生态建设中,才能早日形成林业生态环境。
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措施
2.1 应当全面推广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基本原则,想要使林业工程建设管理顺利实施,提高管理效益的有效措施就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进而将这种意识植入到群众的心中,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让人们群众都拥有这种意识,才能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促使环境与经济收益双丰收,使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1]。
2.2 完善林业工程管理体系
林业工程想要顺利、有效的实施,必须配备一套完善的林业工程管理制度,并实时的改进、更新。以往的林业工程因技术欠缺使林业工作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同时林业工作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林I工程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信息数字化运用到工程建设中,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展林业工程作业。高科技的运用不但可以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的效益,并且确保林业工程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而且林业工程建设的资金审核环节,通过运用计算机管理,使得准确度、可信度更高[2]。
3 结语
在环境及生态建设中,森林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新形势下,应当合理的利用森林,去改善环境、规划资源利用,实现生态平衡发展。所以,必须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处理好各个方面的问题和影响,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通过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维新,黄芳松.浅谈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黑龙江科学,2016,(10):66-67.
[关键词]新形势下 林业 生态工程 必要性 原则 问题 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88-01
新形势下,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实现农业以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牧业产品的高产高质量、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防御自然灾害等。但目前我国乃至全球正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全球变暖以及土地沙漠化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尝试以及探索,但见效甚微,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工作人员的自信心,为让人们明确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本文指出应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有效的改善,此外,还要不断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廊中,林业工程生态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影响我国历史性变革,还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就目前中国现状来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森林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这个恢复以及发展的过程,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一直以来,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都偏重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值得高兴的是,这种思想正在不断的弱化,相反的,人们对于林业的地位、作用以及性质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结构等得到了有效地调整,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最大限度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人们传统的生存以及生产方式,人们提出应重视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这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
2.1 生态效益优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产以及生活需要,但是在实际建设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效益的重要性,这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造成了极大影响,集中体现于作业设计不合理,比如造林方式单一、缺乏优良的树种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过度重视生态效益或者忽视生态效益。新时期,人们必须明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但同时要注意将生态效益摆在一个正确的、合理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2.2 兼顾相关的经济效益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这项工作里面,必须兼顾人们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励人们,让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就造林而言,在贫困地区,人们更多的会追求经济效益,它是农民退更换林后生计的重要保障,是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三、当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人们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对林业的认识存在很严重的偏差,在他们看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有可无,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将林业当作是一种产业或者是一般的经济,从而忽视林业带给人类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没有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反的,他们会过度的采伐森林,使得森林数量急剧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在我国政府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它们没有相关的思想准备,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能是马虎对待,这种态度极大地减缓了工程的进度,不利于建设的展开以及成果的保护。
3.2 森林资源总量缺乏,投资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还存在以下两种特色,具体表现在总量不足以及分布不均,就我国人均占有森林资源的水平而言,其远远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不用说森林的覆盖率。这使得我国很多地方森林覆盖率低,当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发生的时候,人们深受其害。同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面积较广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人们会面临繁重的任务,为有效完成这项任务,人们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国家在建设中投入的资金有限,这是工程建设缓慢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局部治理以及总体恶化的根本。
3.3 没有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
新形势下人们所说的补偿是指对生态管护者的资金补偿,这当中忽略了对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公益林所有者的积极性。此外,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我国补偿标准还比较低下,很多地方常常出现管护费不足的现象,有的所有者就算得到了补偿,也不能全权支配自己所得的补偿费,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资金的支配权。
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的建议
4.1 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认识
众所周知,人类、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此,必须树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生态经济思想。首先,应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让人们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要不断完善与林业建设相关的方针、政策以及措施,这有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最后,要不断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认识,明确它是一项长期的以及艰巨的任务,最终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4.2 加大资金的投入
在我国,很多人不明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到底是谁,这使得他们不能正确的采取措施,新时期,人们提出,这个主体就是国家,为此,国家应从以下几点不断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1)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纳入到各级国家财政预算当中去并最先给予安排;(2)要积极的动员社会力量,在社会上建立起相关的基金会,当然在基金会内要做到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增加资金的规模;(3)要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最大限度的争取国外的援助以及国家的优惠贷款。
4.3 有效的完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
补偿基金制度不是单一的,相反的,人们提出应探索并建立多渠道的补偿基金制度,那么怎样才算多渠道的?本文指出多渠道是指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建立省、市、县三级地方补偿基金制度,这种制度具体又包括以下几种特征:首先,受益者应平等的享有并具备资金的使用权;其次,资金应定期定时发放,这能够促使管护者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最后,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的保护群众、管护者以及投资者的收益,确保工程建设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本了大量的论述,着重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只有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终为中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葛立波.浅谈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0,12:116.
[2] 宋羽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及其发展策略[J].民营科技,2014,02:234.
[3] 杨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05:68.
[4] 姜士平.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09:256.
1林业工程建设质量控制
1.1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巡查,对隐蔽工程和重要工序,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员参加。
1.2发现工程材料质量不合格、不按组织设计施工,或施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时,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指令施工单位进行停工整改。
1.3施工环境可能影响工程质量时,管理人员应指令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要时暂停施工。
1.4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工序施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或工序质量不合格,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下道工序不得施工。
1.5林木种苗工程质量控制。主要是在林业苗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圃址选择、育苗作业设计、土壤管理、施肥、育苗(播种育苗、营养繁殖、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灾害防治、苗木出圃等环节的质量。严格控制种子采收、调运、贮藏等环节的质量。
2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就是在施工后被隐蔽起来,表面上无法看到的施工项目。我们的经验做法是:
2.1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报验申请表。
2.2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合格的工程应予以签认,并准许施工单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不合格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工程报验申请表上签署检查不合格及整改意见,或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
2.3对不合格工程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自检合格后重新报验。
2.4管理人员应记好施工监理日记,逐日记录工程施工中有关工程质量动态,以及天气等外部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2.5在规定的时限内,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验;监理工程师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应同时在现场进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