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按照中央和省教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精神和《江苏大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馆召开了全体党员动员大会,支部也利用双休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并开展了讨论交流活动。通过认真学习,使我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是我对科学发展观理解的三点体会:
第一,发展是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科学也无所依托,无所体现,没有现实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新馆落成的脚步日益临近,我们图书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作为图书馆人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千方百计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作贡献。
第二,科学是前提。发展的途径有许多条。有短期行为的发展,有片面追求速度的发展,有破坏人文环境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不科学的发展不仅求不到发展,反而阻碍社会进步。因此,科学这个前提不能丢。图书馆要实现科学发展,我认为: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馆员和读者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读者。二是要坚持全面发展,以“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总体要求为中心,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服务、文化氛围的建设,实现社会化服务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发展。三是要坚持协调发展,推进科研、服务、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加强图书馆内涵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加强学术研究、提升服务层次与水平的科学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三,理念是关键。实现科学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关键在理念,也就是我头脑中的思想观念。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真正转变观念,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上下功夫。要摒弃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自觉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其次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正确运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自身的工作。三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下功夫。适应图书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谋划岗位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本职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作为支部书记要结合支部工作实际,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实效。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支部工作服务理念的“两个转变”,着力于更新观念,着眼于满足基层党员需求,实现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并举的转变,实现由单纯的支部工作向积极配合本部门工作目标实现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探索和完善支部工作新机制的实践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客观规律,解决突出问题,务求取得实效,逐步摸索并形成一套既满足现实要求、又符合又好又快发展的支部工作新机制。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图书馆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图书馆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为师生服务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创新力、融和力和组织力,提高优质服务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我不仅要深入学习理论业务知识,用理论业务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职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读者的本领。新形势下我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要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新馆即将落成,图书馆工作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要使图书馆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必须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形象。我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和图书馆的形象。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和自律制度,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总之,时代要求我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照上述要求,我感觉自身差距很大:到馆时间不长,专业基础差,锐意进取精神不强,这些都是制约我个人发展的瓶颈。因此,不断地加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塑造图书馆人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是我当务之急。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这就是我学习科学发展观最大的收获。
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不断解放思想,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推动自己热爱的图书馆事业健康科学的发展。
·
这几天,我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中的铅几个部分:老师的自白、最佳师表、最差师表和恰当的交流。在这几个部分中我了解了一些年轻教师对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看法以及对学生的看法,在他们的看法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但都是一些处理不当地方的影子。我了解到了最佳师表是什么样子的,最差师表又是什么样子的。这几个部分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应该如何与学生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为老师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攻击孩子的品行。举个书中的例子:一个孩子忘了把书还给图书馆。就事论事老师说道:“你借的书已经过期了了,应该还到图书馆去。”攻击孩子品行的老师却说:“你太不负责任了!你总是拖拖拉拉而且健忘。你为什么不把书还到图书馆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会怎么样的?也许看到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会很生气,进而会像攻击孩子品行的老师那样说,结果可能学生立刻把书还回去了,但是心里很怨恨老师,导致学生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而就事论事老师针对这一事情让学生意识到事情的根本所在,让学生自己主动还书还感谢老师的理解,不但解决了问题还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所以作为老师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们要遵循就事论事的基本原则。
作为老师,生气也应该有艺术。在教学管理活动中,面对拥挤的课堂,学生无休止的提问,还有突发的一些事件,老师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令人生气的情况。遇到生气的情况老师也应该清楚自己的情感并尊重他们。当然了,老师不是圣人,也不可能时常保持耐心。书中告诉我们老师也可以不必时时保持耐心,但必须始终值得信赖。聪明的老师并不惧怕自己愤怒的情感,因为他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他知道生气的艺术在于不侮辱别人生气的时候,聪明的老师也会表现得真实。他描述他所看见的,他所感受的以及他所期望的。他只是就事论事,而不是进行人身攻击。书中所说告诉当想要生气的时候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出来的话要让孩子信赖,真正解决问题。当老师生气的时候,孩子一般都会集中注意力,洗耳恭听,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学会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愤怒,让孩子知道老师生气了而且又没有攻击学生的品行。
作为老师要善于邀请学生合作,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敌意。减少敌意的方法之一是让孩子自己决定他在学校里的事务。当遇到事情时,老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在交流时当老师传达出对学生的尊重并且维护了孩子的自尊时,孩子的敌意就会减少。减少敌意的另一种方法是象征性地答应实际上并不能做到的事情。用上“我真希望”或者是“但愿”这样的词语即使做不到学生也会认为老师理解学生,这样还能鼓励孩子们自我约束和互相帮助。老师不能只通过施加压力迫使孩子合作,也不能通过到的说教来促使孩子服从。要邀请孩子合作,与其改变他们的想法,不如改善他们的情绪。
老师与学生交流是存在一定一定艺术的,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还要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摸索。通过读这几部分的内容,我也发现了自己与学生交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读过书之后我会好好反思的,争取在交流艺术上有所提升。
2019年教师暑期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暑期学习心得
2016教师暑期学习的心得体会
2016教师暑期学习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暑期学习心得
2016年教师暑期学习心得体会
1 读书节是怎样而来的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称为”世界读书日“。
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能释放思维,陶冶情操。“节日”这一词让大家思想上感觉特别放松。读书节,可以激发读者在书中找到快乐,感到轻松,并对那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贡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 推崇阅读的重要手段是读书节
开展读书节活动可以激发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共同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从书中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品格,心灵的抚慰,而且也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情况。
未来的社会是知识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社会。大家必须要通过全民社会教育、普及教育使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大家的科学文化水平。图书馆资源丰富,是不可推诿的重任,图书馆要开展名种各样的阅读活动,让大家更好的去阅读。也是实施全民社会教育、普及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3 常工程读书节内容丰富,活动精彩纷呈
(1)举行好书推介活动,使阅读成为老师与同学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开展“读书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们多阅读,好读书,读好书。图书馆综合部在常工程师生中要多推荐一些好的短文,就是要让老师和同学们体验文字的美妙,体验阅读带给大家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的一本书的写成四五百字的短篇论文,在班上互相介绍,使同学们都爱上阅读。
(2)书法国画展风骨,读者挥毫尽才情。书法、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中风格独特的文化奇葩。2016年的读书节围绕“墨韵书香香溢工程”为主题,将民间艺术引入大学校园,用笔墨表现出来,传承经典文化,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笔墨生香的丹青世界带来的乐趣。
(3)许愿墙——许下你的愿望,让广大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人生感悟,最喜欢的名言、座右铭等写在许愿墙上,使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4)读书心得体会征文活动。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培养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同学们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交流后同学们不仅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学到了更多的学习方法。更加深了对读书的认识,也促进了同学们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5)读书节期间图书馆在一楼大厅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过期杂志1折特卖的活动,图书馆特意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休闲娱乐及专业知识的精品杂志以1折价格出售,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提升老师与同学们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品位,让清新纯净的阅读之风充满整个校园。
(6)感受经典电影的魅力所在,祈望看到每一位学生都能捧起一部经典,与知识、大师、真理为友,用静心的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广阔心灵。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在一楼书吧播放由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时间,用影像资料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经典的魅力。
(7)图书漂流。学生们要想免费借阅在图书馆里的书,只要做一个简单登记,就可以免费阅读并借出,书一定要如期奉还,书香飘散,诚信留存。图书漂流实现了的价值,赋予了图书持久的生命力,图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可以使学生们重复利用学习。同学们分享知识,增加信任,传播文明,尽力打造出书香校园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气氛,使同学们在享受校园读书风气的同时也提升了的文化品味。
(8)“书香校园”摄影大赛。通过摄影活动,能过摄像来记录每一个精采的瞬间,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拍摄出的作品中每幅都是埋头读书的情景。正是因为这些爱读书的同学们,校园也显得格格多姿多彩,经过评定,有10幅作品入围“书香校园”优秀作品并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页上展出。
4 高职院校举办读书节活动的进一步思考
4.1 与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相结合
举办读书节要加强长效机制。真正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需经常开展活动、营造氛围,才能起到引导及推动作用。在读书节活动上,不仅要着眼于读书节这一重点时段,还要体现连续性,不要让大家感觉到只有在读书节才读书的错误感觉、更不要让大家有心血来潮的错觉,另外读书节要扩大其影响力 , 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
4.2 构建和谐图书馆,为全社会读书学习服务
读书是需要有良好的设施和氛围,我们要提供最基本良好的读书条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服务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质条件,才能落实图书馆的意义和目的。另外馆领导和全体馆员的自身素质修养、服务要不断提高,强化平时的培训,让他们更好的去指导和帮助阅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质条件。
4.3 多元化阅读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正发生着阅读革命,传统的读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现在的需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看重怎样辅导大家来有效的阅读,把阅读的概念扩大化。比如。看展览、参加学术报告、观看经典影片等等都是一种阅读方式,体现阅读的多元化,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指导。
以读书节为载体,逐步提高图书馆在全民阅读发展中的地位,让读书成为人们终身追求的“时尚”,这是我们图书馆人永恒的追求。
《攀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今天,我和我的同学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要去攀爬珠穆朗玛峰!
攀爬途中遭遇雪崩。把用来拍摄登顶证据的摄像机扔了。虽然最后爬上了珠峰,但没有人去拍下这个证据和历史的时刻。外国人甚至怀疑我们的真实性。所以为了中国人的尊严。在十年后我们重新组织了登山队。当年有三位登山成功的英雄,也重新归队。
经过5年的训练,中国人再次攀爬。虽然过程途中也经历了雪崩与大风。但队长知道,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次机会。就带着队员奋力向上爬到达顶峰。在1975年中国人实地测量出了,真实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
看了这个电影后,我发现很多人热泪盈眶。尤其是在最后登上珠峰,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我开心的流泪,自豪的流泪。最后,我们所有人都想电影屏幕中的国旗敬了一个礼,为他们的顽强精神感动!
《攀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今天我看了电影《攀登者》,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
这部电影讲了中国登山队两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事。第一次是在1960年,由于在登顶前救队友丢了照相机,没有留下映像资料,不被国际认可,中国登山队员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误解,受尽了委屈和磨难。直到1973年登山队员再次成功登上珠峰,插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并留下影像资料,终于实现了队员们的心愿:中国人自己的山,一定要自己登上去!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气象专家,他们预测的天气非常的准确,特别是最后冲顶的时候,对冲顶“窗口期”的预测更加精确,竟然精确到“分”,“行百里者半九十”,要不然就会前功尽弃,北坳的天气异常恶劣,每个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努力工作,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传给前方的登山队员。
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要努力地去干好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完美,抓住“窗口期”,做到争分夺秒,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攀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先看了《我和我的祖国》点映后,再看得《攀登者》,这两个片子的差距真的太大了,《攀登者》前二十分钟的摄影剪辑还能制造紧张感,画面中的大风大雪还是有震撼力的,但越到后面剪辑就开始混乱了,切得镜头也很生硬,音乐更是奇怪,一登雪山就开始加大音量刻意制造气氛,但貌似观众都很无感,一到爱情戏部分,音乐就开始煽情渐弱,两种音乐直接互切…
再说一下剧情,影片为什么给了很大部分的爱情戏,井柏然和黑牡丹的爱情线的意义是什么呢,黑牡丹的原型只是中国第一个爬上珠峰的女登山者,但片子里把她塑造得略显傻白甜。章子怡和吴京的爱情说得过去,但影片最后吴京登上珠峰,画面是吴京在珠峰埋化石和回忆与章子怡在图书馆的场景互切,最后画面定格在他们在图书馆隔着桌子两手相牵,影片的基调好像一下子定义成爱情片了槽点实在太多说不完啦,但演员还是很努力,只是导演编剧不太行吧!
《攀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挑战不可能,看夏老先生登珠峰43年终于在69岁戴双假肢登顶成功有感。
执着、真心真的是“可怕”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它们的威力有多大可以激发你多大的潜能,“夏老说,这毕竟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著名的登山者乔治·马洛里曾在别人问他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登山时也说过因为山就在那儿。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
43年来,夏老遭遇了截肢、癌症,风暴、地震,可这些都不及他的决心。夏老用自强不息,一撇一捺写好了一个人字,那么我们呢?你热爱的是什么?你又有什么目标?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寓言蕴含着深刻道理,往往给人以生活启迪,我们将对其启迪作用进行研究
二、 研究方法
文信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三 、 研究过程
1 广泛阅读
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研究寓言的书籍文章
3分组询问.随机调查行人对寓言的阅读,了解情况,调查寓言对他们的影响。分析调查结果
4撰写研究论文
四、课题研究与指导过程
时间:XX.01.17 全体组员进行语言的广泛阅读,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供下次参考。
时间:XX.01.18 系统阅读,分类阅读,每位组员设计调查问卷,然后各位组员进行讨论,筛选出好的问卷问题
时间:XX.01.19 组员人两一组,分组询问,随机调查行人对寓言的阅读,了解情况,调查寓言对他们的影响。
时间:XX.01.20 全体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入新华图书馆,阅读寓言交流后写下心得,交给老师批改指导
时间:XX.01.21 把以往的资料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指导老师和组员一起得出结论,然后撰写研究成果
五、研究结果
研究成果能引起人们对阅读寓言的重视
[关键词]隐性知识;微书评;应用
1概述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认为, “隐性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1]隐性知识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个性特征,它以人为载体,隐藏在个人或集体的行为习惯中,不易被发觉和利用。正因如此,许多机构组织将其内部的隐性知识称之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界也应对其加以利用。
微书评以“书”为对象进行简单介绍或评论,篇幅短小,每评字数不超过140,内容简洁、观点明确,其基本职能是指导阅读和欣赏。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微书评工作并未正式纳入图书馆工作流程中,但利用前景可观。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数字化阅读增长幅度较大,从2011年起开始步入全民阅读的微时代,微书评也被誉为中国数字阅读的导航者。[2]紧跟时代潮流,图书馆微书评工作也应与时俱进。
2定位
微书评是书评服务功能的延伸,它较书评而言有较强的信息导向性。图书馆微书评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是读者读书心得的交流平台,也是馆员信息资源传递的新方式,它丰富了馆内的服务方式和文化内涵。同时,图书馆微书评也是淘书指南,是馆内参考咨询服务的新模式,也是馆内服务主动性和人文性的体现。
隐性知识资源整合与图书馆微书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隐性知识无处不在,需要深度挖掘并将其显性化,方可利用。我们可以将图书馆微书评工作定义为图书馆隐性知识资源整合的新模式,在工作过程中,图书馆部分隐性知识资源也显性化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资源能够为图书馆微书评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知识资源。这样,图书馆即可在实现隐性知识资源整合优化的同时也顺利开展微书评工作。
3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微书评工作中的应用
隐性知识资源是普遍存在的,但使用程度不高。这归根于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程度不够,在图书馆内部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例如,我们经常看到有许多读者通过精心阅读,评价了部分图书――这里面包含了许多质量优秀的微书评,当其他读者有相同或类似需求的时候,他们无法使用前面读者的有效经验,从而又得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书目的选择上。此类信息沟通障碍造成重复劳动,是人们对隐性知识资源的认知和挖掘应用层次不足的体现。本文从隐性知识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3.1 范围
吴蔚慈老师在《图书馆学基础》一书中指出“隐性知识一般是蕴含于个人身上的主观的洞察、直觉、预感、经验、技能、诀窍等”。[3]因此,人是隐性知识资源的主要载体,隐性知识的应用应先从人开始,再深入到组织结构当中去。首先要判断一个组织机构里人员的隐性知识承载量及价值,进而分析该组织结构的隐性知识资源功能的发挥利用,深入挖掘将其显性化。在图书馆微书评工作中,可利用的隐性知识资源通常体现在:馆员的隐性知识资源、组织结构的隐形知识资源以及用户的隐形知识资源。
3.1.1 馆员。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正常运转的核心力量,他们分门别类地负责图书馆各个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图书馆的主体组成部分,馆员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普遍能够有意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尽最大能力将其优化。在隐形知识资源的挖掘过程中,馆员的主动配合意识优于他人,是应当重点挖掘利用的部分。图书馆的微书评,要求馆员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心理分析能力,能将一本书适时、适度地推介给读者。采编部的书目采访工作会较多地接触书评,对书评的熟悉程度较高,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馆员书评知识储量相对较多。流通部门馆员对读者的接触较多,能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有机会优势。除此之外,其他部门的馆员也应积极利用,通过一些活动使他们参与微书评工作,尽自己所能,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有用知识,为读者服务。
3.1.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隐形知识资源相对个人隐形知识资源而言较为抽象,它包含管理氛围、制度规范、历史文化、组织价值观和发展节奏等因素,笔者将其理解为组织的生存方式的文化渲染力。这一部分隐形知识资源的特点是公平性,它平均分布在组织里面,任何一个走进该组织范围的人都能平均享用这一部分资源,但享用程度因个人的信息素养和综合水平而异。
3.1.3 读者。读者是微书评的受众,是使用微书评最多的人,他们从自身出发,能明确自己的需求以及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导向。因此,他们能够准确地根据自身心得体会去写微书评,这样的微书评质量未必是最好的,但会是其他读者想看的。此外,图书馆馆员数量有限,仅仅依靠馆员来完成微书评的所有工作是不现实的。读者资源的利用是大势所趋,隐藏在读者身上的隐性知识资源有待深入挖掘利用。
在用户资源中,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一些团体用户资源的利用,例如大学生队伍和其他文化机构的文化工作者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他们组成书评专家团队,为图书馆的微书评工作锦上添花。由于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对图书等发行物的要求较高,能做出正确的读书价值引导以及为微书评工作提供协助。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图书馆撰写大量优秀微书评,而且能修正、补充那些质量稍差的书评。这样不仅能扩充图书馆的微书评资源,而且能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微书评资源重新进行整合,使其功能最大化发挥。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少图书馆都面临拆旧建新的问题。如果在新馆尚未建成,老馆又面临拆迁的情况下,就需要选择临时过渡点进行过渡。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既要优质高效地完成图书馆搬迁工作,又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尽量减少搬迁对读者的影响,因此必须找一合适地点进行搬迁过渡。
我馆搬迁涉及十几万册图书和设备,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琐碎的工作,特别是临时过渡半年后还需再次搬至新馆,所以此次搬迁质量直接影响到二次回迁。我馆仅有工作人员8人,在限期一周的时间内完成搬迁,就必须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规划和组织,才能优质、高效、圆满地完成搬迁任务。2016年底,我馆开始了整体搬迁,由于事前精心谋划,组织到位,搬迁工作做到了有条不紊,秩序井然,为下一步搬入新馆舍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精心做好各项准备。
1.确定临时过渡点
我馆原来的位置在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小公园内,风景宜人,交通便利,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每天前来读书看报。老馆拆除后,新馆尚未开放,如何满足这些读者的阅读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经过多方考察,寻求,我们初步确定了两个备选点。一个点距离新馆位置很近,是个已停业的小超市,这个点的优点是位于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而且距离新馆很近,便于图书馆二次搬迁。缺点是位置较低,前后径深长,日照、温度、通风条件差,阴冷潮湿,不便于书刊保存,缺少阳光,全部靠人工照明,阅览及办公环境不佳。且因停业时间较长,须投入一定人力物力维修改造。第二个点位于城郊一幢老楼的三楼,单位资产,为表示对公益事业的支持,不收租金,这一点对资金紧张的我们确实吸引力不小。缺点是位置偏,读者交通不便,而且位于楼上,没有楼梯扶手,存在安全隐患,图书及设备的搬迁也极为不便。综合考虑,从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我们最后确立了位于市中心的点作为临时过渡点。
2.选择一家信誉好的搬家公司
此次搬迁时间紧,任务重,为使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我馆经多渠道了解,从口碑和信誉综合考虑,选择了一家资质良好的搬家公司。经过仔细沟通,让对方充分了解我们的业务工作要求,以配合我们做好搬迁工作。我们要求搬家公司制定出具体的搬家方案,包括所需时间、费用,搬运图书及设备的安全等等。明确提出搬运人员要遵守我馆规章制度,服从我馆人员指挥,不准损坏或丢失物品。由于事先签订了搬家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义务,避免了由于口头约定不清可能带来的相关纠纷,避免了一旦出了问题双方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3.做好图书及设备的清还、清点工作
一是对清还图书进行归类,上架,并对污损、破旧书进行修补。二是进行藏书清点,对馆内各书库藏书依次进行全面的整序、清点工作,发现错库、错架图书及时归位,发现错类、错号藏书进行改号校正。三是对藏书进行全面检查,把一些内容陈旧、破损严重、复本量大的图书进行剔除并做好统计、注销工作。四是对书架、专业设备、办公家具等进行清点,统一造册,做好登记和统计工作。
4.周密部署,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图书馆搬家过程中,人的因素最重要。如何最大限度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到这次搬家的成败。我馆人手少,仅有8人,且以女职工为主,为了有条不紊完成搬迁任务,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分工,合理组织实施。搬家前就及时召开了全馆职工大会,就图书馆搬迁的必要性,藏书有序搬迁的重要性进行动员,并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一是做好搬家公司工人的业务培训工作。
二是做好临时过渡点的设计规划。提前划分好几大区域,如:藏书区、电子设备区、阅览桌椅区、办公设备区等等,并就哪些物品搬到哪个具置做好设计,并把设计好的图纸分发给每位职工,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负责的物品跟踪到位。
三是做好人员分工,具体分成几??组,一组负责图书打包及指挥工人搬运,一组负责机房、电脑设施及办公设备拆离,一组在临时过渡点指挥监督图书设备的搬运,确保按计划搬到相应的分区地点。
此外,还就藏书及设备搬迁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出规定,大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实施图书设备的搬迁
1.图书打包
我馆的十余万册藏书分布在图书借阅处、少儿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等部门,首先我们就确立了按部门顺序打包搬迁的原则,也就是打包完一个搬一个,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清。防止人多手杂,一呼隆上造成混乱。
我们将图书按类打包,按每类图书的排架顺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下架打包,每包大概装入40余册书,它们基本上都是同一学科、同一门类,且序号相连的书籍。每一包图书均注明是哪个部室、哪一类第几包书,具体编号由部室、图书分类号和流水号组成。如:借书处 I247.58-2,表示这是借书处I247.58类目的第二包书。要求尽量做到打包有序,并把打好的包按类按顺序摆放好,以便藏书装车时按顺序装车。
另外我们设计了统计表进行登记,每一类图书共有几包,并且在图书装车时清点一车几包图书,然后通过电话或微信与仓库看守人员进行联系对接,确保在运输途中不出现问题。
因需二次搬迁,为确保图书包裹规范紧致,在多次搬运中不致一提就散,我们从新华书店聘请了一位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示范如何规范打包。
2.图书搬运
主要包括藏书出库、装车、运输、卸车、入库这5个环节。我们要求负责藏书出库登记的人员要认真记录藏书出库情况,记录出库的是哪几类图书,包号是多少,以及该车共装了多少包书。藏书装车时,要注意按藏书区域顺序装车,保持装车过程有条不紊。
为防止车上的图书在运输过程中遗失,除了图书装车时清点车上图书包书,我们还通过电话、微信与仓库看守人员进行对接,确保在运输途中不出现问题。
卸车时要明确该车所载图书的具体入库位置,并且清点包数,与装车时所登记的包数进行对照,确保准确无误,然后由搬运人员把各类图书直接搬运到事先划分的区域。
3.家具及专项设备的搬运
因书架尺寸太大,必须予以拆除,到新馆重新安装。书架拆除后,在搬运过程中容易丢失零配件,给后期书架的安装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这部分工作我们承包给书架供应商来做。其余的诸如阅览桌椅、电脑、打印机、空调等因事先已分部门做好了清点登记,由搬运工人统一搬运。
三、合理布局和管理库房
新馆装修过渡期间,因条件所限,我馆所有书籍、服务器、设备等均打包集中堆放,只开放报刊阅览服务。为此,我们将临时过渡点简单装修并分隔成两进,进门光线好,宽敞明亮的部分作为报刊阅览处,后面部分作为库房堆放物品。
1.合理分区,妥善放置
我们将全部图书按所属部室分区,按编号堆放整齐、平稳,分类清楚;电脑、阅览桌椅、书架等等按品种、规格、体积、重量等分区集中摆放,保证仓库物品整齐,一目了然。留出通道,以便图书及设备二次搬迁出库。
2.?L制物品位置图
物品区位确定后,我们制作了一张位置图,张贴在库房入口处,便于二次搬迁进新馆舍时做到心中有数,按区按类按计划搬运物品出库。
3.库房的安全管理
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定点配备了手提式灭火器,定期检查,确保有效。严禁在仓库内吸烟,养成人走断电的习惯,确保库房安全。严格做好“四防”工作,即:防火、防盗、防潮湿、防鼠。注意清洁卫生,做好通风透气,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和安全检查。
四、尽快开放临时阅览处
老馆拆除,给喜爱阅读的市民造成了不便。为最大限度消除图书馆搬迁对广大读者带来的诸多不便,我馆在图书及设备迁入临时过渡点后,立即启动临时阅览处的装修布置。为使临时过渡点达到最基本的阅览条件,我们加班加点,实行简单的装修和线路改造,并在短短一周之后开始为市民提供阅览服务。
五、几点心得体会
在全馆人员的通力协作下,我馆搬迁工作暂时告一段落。通过此次搬迁,笔者收获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思想统一,责任到人,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次搬迁顺利完成,得益于图书馆领导班子思想上重视,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使每一位职工深刻认识到做好搬迁工作的重要性,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搬迁工作中来,保证了图书馆搬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服务外包,减轻了人手压力,短期内高效地完成了搬迁任务
此次图书馆搬迁涉及到图书的下架、码放,家具、书架、电脑设备等的拆装工作。凭我们馆仅有的几名人员,短期内根本无法完成。我们把此项业务承包给了搬家公司,由我们组织监督实施,才能在短期内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搬迁任务。
3.摸清了家底,掌握了藏书体系结构,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摘要:当今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和读者需求多样化的现状迫使图书馆工作急需改进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使图书信息不仅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更能通过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做贡献,因此,人性化的服务思想是现代图书馆实现战略性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运用人本管理思想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重新认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化 图书馆 互联网 读者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信息资料的中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图书管理员每天要与众多读者接触,既要直接给与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又要间接地供给适宜的资料来源,指导读者如何从浩渺的资料中寻找有用信息。因此,人性化管理在图书馆的窗口服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互动、共享、人性化等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的图书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因此,求新求变的满足读者需求便成为图书管理改革的必然路径。人本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图书馆的“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图书馆组织内部的“人”,即图书馆员,另一个是图书馆组织外部,但与图书馆关系密切,参与图书馆活动的“人”,即图书馆用户。因此,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人本思想就是要把图书馆的一切管理和服务工作都纳入到以馆员为根本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日本作为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图书管理理念也是非常先进的,某些大学的图书馆“在整体设计上就已充分考虑到现代化图书馆的各种功能,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无论是阅览室还是书库,室内、书架的整体颜色都符合人体学,避免眼疲劳;图书摆放整齐,座椅都是按照人体力学设计,随时提供免费得饮用水等。此外,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钏路图书馆,按照‘资源共享,书为人用’的原则,实行社会全开放。大学图书馆之间可以互相借阅图书资料;部分大学图书馆的资料可向当地居民开放,而且手续极简,极大地提高了大学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的关键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环境,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给管理造成的落后局面。运用人本管理思想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重新认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更多的是考虑馆舍的面积、图书经费的投入、设备的配置,以及图书的外借量、接待读者人数的多少等,一味追求各项任务指标,很少考虑馆员的需要和读者的需求,在重视“物的发展”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一重要因素。在管理和服务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管理”和“读者第一”这两个根本所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如何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有效地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因此,要提升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和信息化服务,必须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紧密联系互联网,依托互联网资源,提高图书的网络化管理,使之人性化、信息化、高效化。
一、尊重读者的意见应放在首位
无论何时,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是读者而不是行政领导,图书馆的工作就是服务于广大师生,以方便师生查阅信息为工作目的。网络化管理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校的图书馆中已普及网络查询服务,并对学生如何查阅图书馆资料做过定期培训,保证每个学生都了解到本校的图书资源。但除此而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还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缺乏反馈渠道,学生的感受和意见不能及时反馈,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便不能做出相应的改进。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应把读者的意见放在重要位置,在图书馆网页上增设读者意见专栏,或者开辟读者论坛,让读者在图书馆网页上自由发表意见,形成交流氛围,促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读者动态,提高服务质量。
二、适时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书籍的兴趣直接促使他学习的动力和质量。图书馆可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节日,如“五四”青年节或“一二·九”运动这样有代表性的,也适于教育当代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节日里开展一些读书活动,通过展示这些节日背景的影视、图书资料,提升学生对历史、人文了解的兴趣,也可对相关的图书起到促销、宣传作用。此外,也可以名人为主题做图书宣传活动,青年人的偶像名人出书极易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开展相应的图书推介定能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或者可对获大奖的图书开展大讨论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通过这样一些活动,促进学生读书的兴趣,也提供了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建立虚拟社区服务于读者
建立网络社区有利于人际网络的扩展。参照广州私人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可选择在大学生中人气最高的网站建立社区,吸引学生参与,让他们平时的网络接触中形成相关的“兴趣小组”,并与网络外的现实世界中的读者增加交流机会,从而使会员扩展了自己的人际网络。这种人际网络并非刻意形成,而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自然形成的。
四、图书馆应时刻关注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的需求
每个学校都有几十种专业,不同的学科自然有不同需求,应定期到各个院系向师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研究动态和方向,然后再制定购书计划、服务方向。在各个书库、阅览室定期统计不同读者的阅读数量、内容、阅读时间等,开办新书新刊等宣传栏,在各方面体现图书馆各项服务对读者的尊重。
现代图书馆不仅仅注重显性知识的转移,更注重隐形知识的转移。显示知识是图书馆的一切纸质、电子资源,及馆员应读者需求为其提供的一切服务。隐形知识转移中的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难以格式化的非编码知识,它难以规范化,不易交流和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在现实世界中,隐性知识通常表现为经验、技能、专长、印象、灵感、洞察力、直觉、心智模式、预见性等。图书馆隐性知识分为个体隐性知识和整体隐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包括馆员隐性知识和读者隐性知识两个部分。
馆员隐性知识主要是指体现在馆员工作和服务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服务态度和质量以及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现代图书馆知识转移中显性知识转移更多的是传统借阅服务,为了提高藏书利用率和提高服务效率,显性知识的转移中越来越多的融合了馆员的隐性知识,如文献的二次、三次加工,文献综述、自建二次文献数据库、学科馆员制度等,这些工作中都体现了馆员隐形知识的转移。
知识转移模式的多样性变化。传统的知识转移主要是馆员和读者之间的馆内外转移,现代图书馆还注重馆员之间及图书馆与社会的知识转移。坐等读者上门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图书馆更需要主动地为读者推送知识。馆外转移是指图书馆为自身相关方(主要指出版者和读者)构建平台,提供便利条件,促成他们之间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是图书馆实现自身价值外溢的一种重要方式。馆内转移是指馆员间隐性知识转移,即将馆员的工作心得体会与技能等通过人际交流和公共交流渠道为馆员们所共享,这是提高馆员业务能力,成功实现馆内外知识转移的基础。
知识转移方式的复杂性改变。更强调合作型、研究型、探讨型、自主型等方式的知识转移,强调读者和图书馆在知识转移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个性化需求,彰显知识转移中的合作、协商与探讨精神。
图书馆物理空间设计观在知识转移情景下的变化
现代图书馆知识转移内容、方式、模式的改变,对图书物理空间的设计提出新要求,其就是“以人文本”,尽最大可能地促进知识转移流程的顺畅、全面,这里的“人“既包括读者也包括馆员,总的说来现代图书馆物理空间设计观念出现以下改变。
1平等公平观,突出包容性设计
因为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图书馆作为知识转移阵地,其设计理念上就需要顾及所有读者的需求,强调平等、公平,满足不同层次读者获取知识的渴望。如在高校图书馆的设计中除了满足学生读者的需要,也开始重视满足教师科研的需要,为专家教授开辟独立的学习空间;既满足低年级学生的普通阅读需求,也满足高年级学生查找数据库撰写毕业论文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的设计则要满足社会各界的学习欲望,针对特定读者划分特殊区域,确保每类人在图书馆都能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杭州市图书馆即使是乞丐也能进入图书馆学习,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所以,现代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功能设置相对来说更细致、更包容。
2灵活开放观,突出增长性设计
现代图书馆改变以往根据工作流程将物理空间隔成一小间一小间且互不来往、各自为政的状况,变藏书为主、藏用并重,强调大开间,统一进深,人流、物流、书流来往顺畅的模数式图书馆建设模式。各空间之间既独立又相连,方便读者自主的知识转移,如上海交大除公共楼梯和电梯外,在多个独立阅览室内部又设有楼梯可以直接到达楼上或者楼下的阅览室,既方便读者,又减少公共场所人流量,确保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济大学图书馆的立体阅读需要用多种形式去表现各类主题,如举办中德建交音乐会,京剧文化鉴赏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图书馆物理空间有较高的要求,如展板的放置、演讲的举办、表演的场所等,所以,现代图书馆物理空间设计更强调灵活性、多功能性、可调节性。演讲厅、会议室、展厅、多媒体教室、小型演艺厅以及可以自由调节变化的多功能厅等将成为图书馆物理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休闲舒适观,突出人性化设计
图书馆空间也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营造时尚休闲的文化氛围。国外很多图书馆都在进行装修,有的甚至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星巴克等各种休闲娱乐的机构进驻图书馆,让学生可以一边享用咖啡一边读书,图书馆将成为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新余学院新馆的大厅中,划分了很大一块区域作为学生休闲娱乐品茶喝咖啡的地方,配以假山流水、落地窗外无限风光做陪衬。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阅览室的设计中采用了色彩艳丽的软沙发、大片玻璃幕墙、丰富的绿色植物等,使读者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上海交大图书馆还在图书馆偏僻的角落设置了小型的卡拉OK室,学生可以预定开展活动。
4自由发展观,突出个性化设计
现代社会更强调快乐学习,图书馆设计要充分考虑读者自由发展的需要,让读者在愉快的情景当中掌握知识,赋予读者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如杭州市图书馆的阅览室既有中式装修也有西式装修,和环境配套的台灯和壁炉都体现了个性化的设计,满足各类人群对学习环境的需求。
5系统整体观,突出和谐化设计
现代图书馆强调馆外知识转移,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接触,其规划设计自然要与社会其他文化设施的建设融成一片。杭州市图书馆就是杭州市政府大楼的一个副楼,与政府工程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代表。吉安市图书馆新馆与当地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连成一片,人们走近图书馆就能很方便去其他地方参观学习,缩短知识转移的过程,提高获取知识的速度。
6目标明确观,突出多样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