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美术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由素质结构看,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和灵魂,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
从它的内容看,心理素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自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情感和意志等很多非智力因素。发展和丰富了以前的全面发展学说,使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更加成熟完善。
2.从变化万千的发展形成看,学校必须得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的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主要在大学期间,社会、家庭、就业各方面无形的压力,毫不留情地吞噬着大学生的灵魂。他们渐渐开始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但是灵魂却在外力的作用下越来越变得精神恍惚、焦躁,于是他们开始厌学、逃学,甚至犯罪。所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急不可待。
3.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专业学习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习美术时,我们发现,基本技巧的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较快的提升,但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一些心理因素却经常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研究表明,提升美术生的基本功虽然重要,但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更加重要,我们应建立完善的健康心理教学机制。
二、美术活动和美术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美术兴趣社团活动、艺术展览、美术比赛、美术讲座等都是美术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心理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增强了彼此交流,学会了共同合作,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在各种精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责任感等好的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年龄相仿的人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让集体活动和学生的情感相结合。先确定目标后研究方法的做法在实践课程中不一定可以采取,而应该达到目的和方法有机结合。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潜力,让他们能主动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开展美术课程,绝不仅仅是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美术活动要求有安静的环境,学生能专心致志,具有严格的秩序性,能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完成美术作业时是自由、自主的,没有任何强制性。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打开心扉,审视自我,宣泄释放自己的感情,通过严格的作业程序中自主独立地完成美术作业,在作业中认识自我,随着时间的变化,让学生养成自觉、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的自我心理,而自我心理的培育正好是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创作过程是学生努力细心的创作过程,会有很多困难。克服各种遇到的困难,可以锻炼抗挫折意识,调整克服脆弱心理。
三、利用美术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习美术专业时,美术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能力,同时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也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怎样通过这种教育去强化大学生心理呢?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去提高老师的教育素质,坚持改善教育体制,丰富校园文化与多开展美术活动等。
1.通过老师去影响学生的心理。
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老师的素质提高了,心理素质教育才能成功的进行。正确的教育观、德育观是每个老师必要条件,自觉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能知道解决简单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自己以身作则和对学生的管理相结合,把情感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要知道树立心理素质教育是教授学生专业教育中应该明确提出的,是整个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的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的艺术性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愉悦感,才能相信老师,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2.在专业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字:传统文化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耸逗捅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在文化相互激荡的21世纪浪潮中站稳阵脚的根底,其所透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所特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法脱离学校教育,因而作为培养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渠道,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鉴于此,就我国美术专业院校来说,相关教育者应结合美术专业大学生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偏低的实际,积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夯实思想教育基础,以确保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在全民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应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事实上,在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这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美术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根据我国在2008所进行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报告所得,在普通高校,学生对问卷的正确率只有62.27,而在美术类高校中,正确率只有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相对较低。此外,我国还进行了美术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占了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教学的则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等,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1.1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年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点,“天人合一”更是被视为了人生的理想境界。老子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强加妄为。在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今天,美术院校的学生思想也开始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其实作用。倘若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以引用,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兼备道德、尊重、顺其自然规律的素质型艺术人才。
1.2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历年来也有无数的诗词作者对爱国主义进行了歌颂和阐释。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向他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应深入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善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资源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1.3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和社会观
随着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的上涨,学生的生活方式、利益需求日趋多元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因此受到冲击,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对待人际和社会的态度。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能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毒害。而我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和为贵”,倡导“仁者爱人”、“有容乃大”的博怀,追求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当代高校大学生当中道德素质弱化的现象不断滋生。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美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足时展实际,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资源,并把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
(三)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工作贯穿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美术院校传播和贯彻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途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进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大都是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图片、示范绘画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为此,大学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制作幻灯片的形式将需要展示的图片在课件中进行编排,按照不同的类别播放。在图片的选择上不要局限于课本教材,而是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多的典型图画,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图片中的艺术语言。在绘画演示方面,教师可以将绘画步骤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步播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理解绘画的细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自己的现场示范作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其次,大学美术教学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而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专业基础,他们不同于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作品有较高的理解。为此,大学美术教师在讲课时,还要注意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美术教育本身就与很多学科教育存在交叉,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之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为后人所知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美术与科学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出了令世人称赞的作品。所以,大学美术教师也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注意探究,注重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审美价值观的提高,而且可以将美术与自身所学的专业进行联系,提升在专业学习、人文素养、观念等方面的技能。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麦田与收割者》《向日葵》时,可以让学生先从自身的角度去感知和理解,从作品的构图、颜色等方面获得理解,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理解加以讲解,提高学生的创造J陛思维能力。再次,美术教师必须注意改进美术教学方式,明确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差异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现阶段的教学手法和考核方式越来越多,大学美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大学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理解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存在的差异性,注意掌握美术教学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鼓励学生积极创作、自由发挥想象力,让学生理解美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与学生加强课堂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美术知识,进而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此外,在对大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进行考查时,也应该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利用理论考试与课下实践等多种考查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J陛。
最后,大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法,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幽默生动的讲解、设置有趣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中无法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状况,美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和结束讲课之后,对上节课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强调,引导学生回想所学内容。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所把握,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美术学习效率。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美术教学的成效。如,在国画教学的课堂上对线描勾线进行讲解,就可以结合简笔画让学生理解如何把握笔画的节奏变化。
高校美术教育不仅仅要教学生美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想取得飞跃就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创新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美术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它需要学生理论和技能并重发展。大学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富有审美情趣、具有独到见解、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很多时候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学习美术需要有一双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除此之外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⒈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美术是一门艺术,与普通的学科相比,它较少受到传统逻辑和规律的约束,比较讲究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引导者,所以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观念以及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要注重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定期给美术教师做培训,力求更新美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积累知识、开拓创新,提高审美能力。
⒉营造创新氛围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良好的创新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包容学生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多元思维的存在,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其次,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学生作品中的优秀之处,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信、自强。
⒊美术教育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学生是否具有主体地位,是学生能否发挥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现代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创新,美术教育也是如此。所以,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美、表达美。首先,教师要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遇到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处理问题,并与学生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象、多创造、多动手、多参与、多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⒋注重对学生创新美术思维的培养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创建于 1951 年,是江西美术的摇篮。办学规模从小到大,专业方向由单一的美术教育发展为两大专业即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方向即美术教育、视觉传达、电脑美术、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雕塑、陶艺。
2、江西美术专修学院。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 ,是一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面向省内外招收普通高等教育生。学院谨遵“耕艺种德 师从天地”的校训,以“一定做强中国艺术设计”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适用、专业技能过硬、就业竞争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3、景德镇陶瓷大学。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成为一种负担。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是首要任务和目标,也是学生学好油画的动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美术教育也在逐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趣味性教学形式,构建新型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新型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绘画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便做到文化的传承。
情境及意境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将美术教学定位于以审美体验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努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今后的美术欣赏能力,绘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其审美情趣,以美术教学为契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要注意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作用,为学生增强祖国荣誉感和自豪感。洪凌作为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早期的艺术作品主要是写生为主,画面呈现出灰暗阴沉之色,而且注重写实,还没有达到写意的高度。但是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中,洪凌的早期作品从既写实又写意,他的作品中融合了中西绘画语言,致力于意象山水画的创造。
二、实践性活动在油??课堂中的应用
我国大学美术教育模式较为传统和单一,缺乏生动活泼的实践性活动,很多教师都以理论教学加上较为单一的实践活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了课堂的枯燥和乏味,继而导致了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油画的兴趣。实际上,美术教学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只有教师单纯的传授教学所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在这种被动式的填鸭教学中,学生丝毫感受不到绘画的魅力,又牵涉于学习成绩的束缚,更多的学生只有将死记硬背应用用美术知识的学习当中。这种单纯的理论性的教学完全不符合我们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了大学生对于绘画技巧的学习要求,降低了学生学习绘画技巧的积极性,同时也挫败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
以洪凌的油画为例,给学生讲解他的作品时将其融入情境教学,像早期《皖南系列》,画面灰暗,略带愁绪,生动的再现了皖南地区的建筑风格和人文地貌。《渔岛之晨》这幅画作的构图是整个画面的两端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在中部两个石头之间留出了地平线,剩余部分是天空,色调以灰蓝色为主,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沉静压抑,灰褐色的基调。这幅画的空间和透视方面的处理依然是注重写实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赏析,增加学生对这些油画作品绘画技巧的掌握。
三、意境在大学趣味性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国绘画艺术中一贯主张意境的表现,从古代到近代,我国绘画艺术家对意境的追求就从未停止过。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审美范畴,是通过作品的画面,对空间和时间进行想象,实现情与意境的完美结合。中国水彩画的画家们继承了传统的“随情用彩”的水墨笔画特点,尽力将笔墨和色彩有机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水彩画材料的选取上进行创新。传统的水墨画中有颜料、水彩、水粉等各类染料,现代工笔画中更是增加了化学纤维及矿物性颜料。在择色方面,现代水彩画更加注重画面的整体色彩感,而且讲究冷暖色的对比,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水彩画中的光影特点,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洪凌的风景油画恬静淡雅,灵动鲜活,画家准确的把握住了绘画对象的特点,对花草树木,山水景致进行了精致的描摹,“虚处不嫌窗框松,实处勿感板结紧”,画家很注重画面的意境,强调画面的虚实结合,以写实性和线条感来突出画作的意境。他的作品中对于自然景致的绘制,纹理复杂,线条的穿插、疏密、粗细,很巧妙的彰显出来自然界景色中生灵的姿势和动态。画中之物神态迥异,栩栩如生,画面中透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洪凌油画同样也继承了中国油画的画面及色调所要强调的朦胧之感,以特技而创新,通过将画纸揉皱或者浸渍,摩擦或者划擦来强调画面的肌理感,突出中国油画的写意性和空间感的意境。比较典型的作品有《北京胡同灰色的冬天》、《琼雪之三》、《云卷碧山》,从画面的整体来看,这些油画作品的诗意化非常明显。
教学创新 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养21世纪复合型染织设计人才教学研究与实践”,对于“复合型”的理解田青老师认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理解。宏观而言,复合型是指所培养的染织设计人才,要具备国际性、可持续性与民族文化性兼融的设计眼光、设计理念;微观而言,复合型是指所培养的染织设计人才,要具备很高的设计理论水平、很强的设计刨新能力、很快的市场适应灵性、很宽的生产工艺经验。
田教授带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设计的教学团队创新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上强调系统性、综合性、互动性与国际性、文化性、可持续发展性的高度融合;教学体系上将课堂实践、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市场调研、科技创新等融为一体,形成综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将以往设计教学重视视觉效果,改进为设计教学重视企业产品设计与生活用品设计,使学生学以致用。
染织专业是需要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教学实验室从2001年到2010年,经过10年的建设目前达到了全国艺术院校第一的状态。既有传统的手工印染设备,手工编织设备,也有工业生产型的机织、针织、梭织设备,还有现代化数码染织设备,成为国际化的高水平、高科技的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实验教室。学生在实验室随时可以进行感兴趣的实验课题,环境舒适。在染色实验室里学生告诉记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人数一直很少,每个专业只有10人左右,从未扩招,学生少老师多,实验室不存在排不开的现象,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实践。
艺术+技术+文化+国际
田教授介绍,为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学院具体策划并组织了国际纤维艺术展与学术研讨、国际拼布艺术展与理论研讨,并组织学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设计大赛,国外设计展以及专业考察。
为了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积淀性,解决中国现代染织设计的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组织教师与学生利用每年暑期5周、寒假2周的时间一同进行文化考察,零距离深入了解中国民族传统的染织服装设计的精华,脚步遍及广西、贵州、云南等的少数民族。
为了解决学生与制造业需求的矛盾与差距,学院组织师生进行生产企业设计实习,全面实际的了解生产企业的设计、生产工艺、营销方式、品牌定位及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多个实习基地,使学生所学的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实战经验。
Li Zongwu was born in Huining, Gansu Province in 1972. He graduated from Shihezi University in 1997 and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in 2003. He continued his study at Academy of Art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in 2011. He learned from famous painters Yan Han, Huo Chunyang, Chang Baoli and Zhang Lichen. Currently he is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 Association, a director of Guansu Artists Association, the executive chief editor of The Western Art, and the president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Loess Plateau School, etc. As a representative painter of the Loess Plateau School, he has deveted himself to the research of landscape paintings with the themes of Loess Plateau for more than 20 years and put forward the formation theory of Loess Plateau School, which filled in the blank of Loess Plateau themes in history and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in Chinese painting.
李宗武,1972年生于甘肃会宁。1997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200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彦涵、霍春阳、常保立、张立辰诸先生。现为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国画院院务委员,甘肃省美协理事,《西部美术报》执行主编,《文艺大观》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甘肃省会宁画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写生基地画家,中国画院画家,黄土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
黄土高原画派代表性画家李宗武,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索,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的认识,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黄土高原题材的山水画探索,同时积极从古人和历代大师的作品中借鉴学习,提出黄土高原画派形成的理论。该理论体系的提出,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对黄土高原题材的山水画的不足,其意义是深远而卓越的。
李宗武的作品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黄土高原,他采用全景式的构图和湿画法,以及点、线、面,色融为一体的笔法,很好地表现了黄土高原土质地貌的特征,也成功解决了历代画家在土质山水画上笔墨语言的问题,反映出黄土高原的浑厚博大、悲壮苍凉,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黄土高原画派的形成,得到专家和美术界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扎根大西北黄土高原并以陇原大地为依托的黄土高原画派,是继陕西黄土画派之后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山水画学术流派,它是以黄土高原题材的山水画为主,以陇原大地上关注并创造的山水画家群落为基础,他们的作品形成了苍凉豪放、浑厚质朴、磅礴大美和勃勃向上的现实主义风格。
在演讲中我以两个中国当代艺术展为例,一个是上海苏州河艺术中心的《玫瑰花:何成瑶行为艺术的片段》,另一个是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举办的《风景墙——另类视角的中国现实:倪卫华个展》来讨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如何通过艺术家和其环境的互动来实现的。
在我看来,有两条线索在何成瑶的行为艺术中并存。《开放长城》、《妈妈和我》和《99针》,这条线索以何成瑶自己的身世来抗议社会的不公正。当然在这个系列当中,何成瑶还有一件《广播体操》应该受到更大的关注。但今天我更要介绍何成瑶另外一条线索的行为艺术作品。
何成瑶的《幻影》。如果只停留在这张图片所告诉我们的信息前,那么只知道何成瑶穿着白纱的衣服在追着光所形成的跳舞的姿势。而事实上从这件作品本身来说,仅仅这些信息是不完整的。光的来源是这件作品更核心的内容,尽管看何成瑶的动作,看不到这一点。其实何成瑶在做这一行为的时候,她设计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个男子手上拿着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墙上,何成瑶跟着光的流动在起舞。由于这样一个互动环节,那么《幻影》就成了一件性别理论的作品。
第二条线索我们还可以从何成瑶的《吻》这一作品中看到互动艺术的特点。何成瑶用锡纸包起来的冰棍作为吻的道具,这些冰棍含有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实施的过程是何成瑶含冰棍的一头,让其他人自发参与含冰棍的另一头,进行《吻》这样一个行为。这个行为在不同的国家巡回表演过,现在还在持续。这个作品开始的时候,是男女之间含着冰棍做吻的样子,后来发展到男性与男性之间,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吻。他们在不同的吻的距离当中,呈现出不同的吻的表情和姿势。
另外一个例子是倪卫华的个展《风景墙:另类视角的中国现实》,倪卫华早起从事绘画和装置,1990年代晚期转向摄影。2008年我在策划倪卫华的个展中展出了2组拍有标语的摄影作品。一组是《关键词:发展是硬道理》,另一组是《关键词:和谐》,从这两组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年间中国意识形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