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

第1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关键词: 新《医院会计制度》 降低成本 高效运营

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在履行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责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自身发展先进,才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阐述医院如何合理使用资金,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从而促进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合理编制预算

预算是指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医院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医院所有支出要纳入预算管理。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制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为了实现总目标,医院各部门、各科室都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将医院总目标通过预算层层分解为各科室的具体目标,以达到医院总体发展,医院预算编制完成后,要与各科室再进行分解、讨论,从而找到薄弱环节,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确保医院总体目标的完成。

二、实行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是医院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医院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医院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等。医院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有:1、编制预算进行约束控制,做好成本分析与预测,将全部成本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编制预算要合理,要求项目合理,方法合理,数值合理,而且还要进行预算考核。成本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与预算的差异,要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避免盲目支出。2、可行性论证控制。3、财务审核控制,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审核制度。4、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成本控制要具体到“点”,要实行多维度控制,对重点的点要进行检查评价,不断改进成本管理水平。要经常性的进行审计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成本控制达到目标,增加经济效益。5、加强医疗设备物资的利用率,提高医疗物资的使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最终遏制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

三、防范财务风险

医院要发展就不可避免的要负债经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但是一些医院不顾收入成本,一味贷款,不考虑偿还能力,最终有可能资不抵债,财务风险加大。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保障。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组织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虽然有些医院在财务管理中制定了比较系统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还要有以下几条具体的防范措施: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防范就是医院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研究风险的基础上,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风险导致的不利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行为。日常工作中通过以下七个具体指标进行风险防范,其中总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属于财产效益状况的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安全边际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属于资金运营情况的指标。通过以上指标的观察与分析,可以起到财务预警和防范的作用。

2、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保障。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功能体系。

3、建立健全全过程风险控制机制。首先要进行事前控制,既要考虑获得的收益又要考虑存在的风险,对选定方案要进行客观分析,对采取的措施要留有余地,以便发生意外风险时可以有效应对。其次,进行事中控制,运用各种方法对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发现风险及时调整,制定出合理的措施,以便达到目标。最后进行事后分析,总结经验,可以指导未来的财务活动。

4、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和筹资方式,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合理调整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实现资金结构的优化。当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调减资产负债比率,防范财务风险。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作了重大的改进。1、加强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的管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要经过科学论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购买。2、加强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采用适合本单位的折旧方法进行折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但是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法有重大改变的,可改变折旧方法。3、对固定资产报废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擅自进行报废,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后,现阶段医院成本与效益核算已逐渐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如何降低成本,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也是每一位医院财务工作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袁小勇 《新医院会计制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7-1

第2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临床科室根据医院年度目标分解或科室本身前几年的实际经营数据,结合趋势变动法预测科室下一年度需要控制和达到的目标服务量、目标收入和目标成本水平及部分衍生出的效益、效率指标,年度执行中还可根据新发生的事项(如工资调整、医疗价格变动、新增固定资产等)进行动态调整。目标预测使科室运营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而不再是过去无目标或与医院目标脱节,或凭借经验和大致推断得到连科主任自己也无法说清的目标。通过此方法,科室诊疗组及员工就能充分理解科室任务和自己的角色,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目标的完成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同时临床科室能够根据运营目标及科室特点制定出与本科室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方案。

2指导临床科室绩效管理时如何强化公益性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新医改的总体目标,这就要求医院首先运行社会效益。临床科室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不增加或能降低患者负担,满足患者少花钱、治好病的要求,而最能体现这一效益的指标是次均收费水平。根据本量利分析模型,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科学界定并限制病人费用p评价指标,如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床日收费水平及每门诊人次药品材料费、每床日药品材料费。或根据门诊人次、床日收费综合得出次均收费水平、次均药品材料费。临床科室可采用本科室近几年的次均费用平均数或地区同类科室次均费用平均数作参考,取不高于平均数的指标作为预测与考核标准。

3为临床科室在公益性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提供了有益思路

3.1促使临床科室主动降低成本

本量利分析模型E=px-(bx+a)使科室每一位成员都能理解,降低成本就是增加收入,节约支出等同提高效益。在实际医疗活动中,要想无限制地增加业务量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努力降低成本的潜力却是无穷的。当业务量趋于饱和、市场萎缩时,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力争减少开支、降低成本,也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1)降低变动费用的消耗。诊疗过程中优化治疗方案,降低药品、材料尤其抗菌药物及贵重药品的使用,尽量使用遴选的基本药物或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药物。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优势,降低药品收入的比重。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做起,努力减少医疗外的科室行政、办公开支。(2)严格控制固定费用、减少非生产性开支。科室向院部提出购置固定资产申请前,要根据现有业务量及未来发展需要,利用本量利分析法进行该项购置的可行性论证,避免投资的无效或低效。加强设备等现有固定资产管理,主动向医院申请剥离科室中的无效资产,提高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科室根据实际需要及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人员需求,降低人员经费支出,提高人员使用效率。

3.2在次均收费p相对稳定、费用b、a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增加效益的另一途径:提高工作量x

(1)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服务量。保持病种最佳床日数的情况下提高床位周转率,在保证诊疗质量的情况下提高日人均门诊人次。(2)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服务结果,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诊。如我院某临床科室在绩效管理中主动实行优质护理、细节服务感动患者。为了方便上班族就诊,主动增加双休日门诊、延长8小时外的专家门诊等。3.3提高业务收入的含金量(1)促使临床科室学习与成长,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临床科室技术创新,使用新技术、新项目,从逐利向逐技转变,提高科室的地区核心竞争力,提高劳务收入。(2)将临床科室床日成本精细到单病种进行本量利分析,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确定患者的最佳住院床日,或在确定最佳住院床日基础上按双向转诊的原则,将康复病人转移到相对床日成本较低的其他科室或医院进行恢复治疗,不但可以降低床日成本,提高病床周转率,而且可以减少患者费用。

4定期进行科室经营效益、效率及市场占有率分析

通过科、岗每月、每季的实际发生数与预测指标对比,与上月发生数环比,与去年同期对比,该时段一定区域同类科室门诊、出院人次服务占比。通过比较,找出非正常指标,并分析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提出科、岗改进目标。

5为临床科室绩效沟通、考评、分配提供了依据

5.1绩效沟通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对要求达到的绩效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约定并通过上下沟通和确认作为考核的依据,离开沟通,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3]。本量利分析为临床科室初始运营目标、每月每季的效益、效率执行情况及年终执行结果提供了详实的分析信息,使沟通有了具体的数字、事实依据,同时沟通不只局限于始与终,还实现了过程沟通,更好地促进了绩效提高。

5.2使科室绩效考评更为完善,更及时

(1)绩效考评指标的建立更为全面。除必须考核的医疗质量指标、患者满意度指标外,通过本量利分析能够为临床科室提供全面的效益、效率指标并与目标指标对比。如反应经济效益的收入(环比)增长率、工作量(环比)增长率等,反映社会效益、成本控制的次均费用、门诊(床日)费用下药品、材料比率等,反映资产保值增值的百元净资产率,反映新技术新项目使用的人均劳务收入,反映工作效率的床位使用(周转)率、日人均门诊人次、日人均出院人次等。(2)改变了过去只管年初设置指标年末考评的机械做法,可进行每月每季的效益、效率的回顾性检查与修正,实现了每月每季都可进行的动态考评,而动态考评是现代绩效管理的灵魂。

5.3指导绩效分配

本量利分析法颠覆了临床科室以往以创收为分配依据,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局面,使临床科室的绩效分配将医疗质量、两个效益、工作效率、科技创新、患者满意度等以不同的权重完全融合在一起。

6讨论

第3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以企业价值链来归集和分摊成本

企业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包括:(1)外购经营投入成本:为生产而投入的原材料、储备物资、低值易耗品;(2)人力资源成本:企业为获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支出,如人力资源取得的成本(招聘、录用、安置等),人力资源发展成本(在职教育、岗位培训、脱产培训、进修等),人力资源保持成本(工资、奖金、福利、医疗、住房、社会保险等),人力资源离职成本(退休人员工资福利、职位空缺损失、职位交替前后效率损失;(3)资本化费用:指受益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支出。如固定资产(建筑物、机器设备、劳动工具、运输工具等),无形资产(专利、商标等),递延资产(企业开办注册费等前期费用、装潢费、租借设备的改良支出等)。在成本管理中,企业必须将以上成本分摊到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中去。

如何分摊成本?通常采用三种方法:(1)当成本与企业价值活动的因果关系可以直接认定时,可直接分摊,如生产成本;(2)虽不能认定直接关系,但可确认会产生未来收益时,可以根据资产特性分摊,如固定资产按受益期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计提摊销金额等;(3)既无因果关系,又不能预计其效益,则成本在当期立即确认为费用,如利息、业务招待费、诉讼费等立即计算为当期费用。

通过成本归集和分摊,可以发现过去未被重视的间接活动成本和质量保证活动成本之和占总成本的比例,远远超过管理者原先的估计,而且随着现代企业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会加大,网络系统、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使得非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将企业自身价值链扩展为产业价值链

识别企业自身价值链主要内容是划分企业的主要价值活动。而在对企业自身价值链作出识别后,接下来应该根据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再将企业自身价值链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其扩展成产业价值链。

这是因为价值链不是相互独立的价值活动的集合体。企业价值链中的各项价值活动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各价值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价值链中包括多方面的相互联系,例如:原材料供应过程中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各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关系;产品销售过程中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产品销售过程中与顾客的关系等等。由于影响企业产品成本因素不限制与企业内部,更重要是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之间的关系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为寻求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从更广泛的系统中,该系统既包括供应商的价值链,同时也包括客户的价值链。企业不仅应该理解自身的价值链,而且还要理解自身的价值活动对供应商和客户价值链的适应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获利的能力。

识别影响企业成本的结构性因素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在对企业的价值行为发生着影响,并进而影响着企业的成本。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行为。但也应看到没有哪一种因素能成为企业成本水平的唯一因素,即企业成本是一个多元函数。分析企业价值活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企业从来源上判断其成本行为,并对如何改变其成本行为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结合《管理学》、《财务管理学》、《生产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众多企业成本管理实践,可以发现以下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

第一、企业规模选择。规模的扩张导致了专业化协作、技术管理水平等诸生产要素达到一种新的配置比例平衡,激发出新的生产力,显著降低了成本。但是,当规模超过一定程度,会导致协调的复杂性和管理效率的降低,生产的自然条件趋于恶化,即规模经济超出临界点,转化为规模不经济。企业要把规模调整到恰当的程度,以取得尽可能低的成本。

第二、级差地租效应。地理位置显然是影响企业成本的一个独立性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的企业有可能取得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企业的地理位置有其历史、产业规模、国家政策等的外部原因,但这不等于说企业在这方面无所作为。企业可以重新设计其开展价值活动的地点,甚至可以用搬迁基础设施,盘活、置换地产等方法来降低成本。因此,选择地理位置要考虑:靠近原料产地;能源供应充足;水源有保证;气候适宜;运输成本相对低;人力资源分布;接近消费市场;社会文化习俗影响;教学科研机构的分布等。

第三、学习知识效应。企业进入某一产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会在生产的决策计划、组织调度、提高劳动效率、改进运作流程、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发现和学习到众多降低成本的机理和经验,这种学习活动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这就是学习知识效应,或称知识溢出效应。这种效应既可以使企业通过学习获得降低成本的经验,也同时因其自身知识在整个产业内的溢出,又使企业丧失成本优势的持久性。

企业应结合竞争战略制定学习战略目标,对战略知识进行评估以确定知识技术换代周期,确定支持学习战略的组织结构,把学习纳入评聘合同并作为人事评价依据,审定内部培训计划和学习网络效率和质量,确定赶超竞争对手的切入点和基准点。对于知识溢出要保持必要的戒备心理和防范措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企业应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熟悉世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同行业市场的运作、发展趋势,对各种机会和危机要具有一定前瞻性。深圳华为高科技公司由于善于分析世界市场变化情况,并采取一定防范措施,在几年前的金融风波中受损甚微。

第四、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这不仅取决于环境条件和竞争对手的投资行为,也可以通过企业生产和营销策略的选择而置于企业自身控制之下。企业在每一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生产能力利用率更多地受到季节性、周期性和其他导致需求波动因素的影响,对这种利用率的变化的调控水平,决定企业成本削减或增加的合理程度。企业可从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予以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的目的是预防和制止生产中脱离目标的偏差,保证生产的均衡和稳定。在销售上,通过策划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需求波动,如把产品拓展到周期性、季节性不明显的产品中去,研究需求量稳定的客户,把竞争者挤到需求波动大的细分市场。

第五、整合和联系。整合问题涉及到企业对外协作的态度,也即自制还是外购的战略。过多的自制,会使企业经营方向向纵深化发展,但会造成企业资源分散,经营日趋凝重,对市场反应迟钝;而过多的外购,会使企业过分依赖外界,自身发展过于专业化。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适当地利用整合,可以避免利用高于自制成本的市场成本,使企业回避侃价能力较强的供应商,并带来联合作业的经济性。企业有时要解除整合,此时除了应考虑此举是否有利于降低成本,还应考虑是否有损于企业战略。联系问题是包括企业价值链的内部联系和营销渠道内的纵向联系。价值链中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降低成本的结果。企业如能准确认识这种联系并加以利用,是可以改变成本状况的。

如企业质量成本是由预防检验成本和产品损失成本两部分构成的,前者成本加大了,产品质量上去了,则损失成本就会降低,反之,前者小后者就大,只有两者之和最小,才是最优质量成本。同理,可以控制存货成本和持有现金成本。整合和解散,都具备降低成本的可能性,系统地、全面地、恰当地运用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联想电脑公司在广东东莞开设了200多家零部件工厂、20多家总装调试中心,成本优势明显,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整合和联系的典范。

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

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有效控制价值链。将企业的价值链及成本动因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之后,就可找出控制企业自身价值链中有关价值活动所需采取的行动。为了有效控制自身价值链,提高各项价值活动的资产报酬率,企业应在不降低价值(收入)的前提下降低价值活动成本;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价值(收入);在不降低价值和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减少一项价值活动所占用的资产。

2.重购价值链。在不断完善企业自身价值链使之优于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同时,企业还要努力重新定义价值链,以便获得更显著的竞争优势。能否取得并维持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如何根据竞争对手价值链情况来不断塑造企业自己的价值链。

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曾长期穿梭于大机场,与众多大公司正面交锋,盈利不佳,后来另辟溪径,在中小城市间提供短程廉价服务:停机到再起飞只要15分钟,以增加航班密度,相当于延长航程;机上不设头等舱、不指定座位、不供餐,以降低票价;乘客可到登机口自动售票机购票,以节省佣金;全部投入新的波音飞机,以降低维修成本,这样再造了价值链,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

竞争战略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获取竞争优势,而且也在于保持竞争优势。由于竞争优势纯粹是相对的,所以竞争优势的关键问题并不在企业自己跑得多快,而是在于企业跑得比竞争对手快。竞争的动态自然导致不断地改变比较标准。竞争对手通常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考虑竞争对手成长性的成本分析对于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方法如下:

保持成本优势方法。为了能够长期保持产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控制形成成本优势的成本动因,以增强及稳固成本优势;顺应环境的变动,机动地调整企业的价值链;为了维持其竞争地位,仍须取得与竞争对手相等或相近的差别化基础。

保持差别化优势的方法。为了能够长期保持产品差别化优势,企业应力求维持客户购买准则的稳定性,如透过广告以强化优势购买准则;建立高模仿障碍,以巩固差别化优势;降低或消除差别优势无贡献的活动成本,以便具备相当的成本地位。

毫无疑问,价值链分析法是战略成本分析的最有力工具,然而构建价值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反,我们将面临不少棘手的问题。例如,划分企业的有关价值活动;确定中间产品价值(收入);分析各项主要价值活动的关键成本动因;确认各项价值活动间的联系,计算供应商及客户利润,以及确定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等。

尽管价值链分析过程有很多困难,但是每个企业应该对其价值链进行估计,而这一过程本身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这一过程能迫使管理者自问:企业各项价值活动是如何增加客户价值链中的价值?企业成本结构与竞争对手价值链成本结构有何异同?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思考,就会对管理者发现竞争优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宝源.成本管理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2、陆正飞.高级成本企业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张继焦.控制链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

4、[英]若热・瓦斯康塞洛斯.战略管理方法.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年

第4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生产耗费是通过生产成果即销售收入来补偿的,而成本就是衡量生产耗费补偿的尺度。企业通过商品销售取得收入,提取成本消耗的份额,用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消耗,维持再生产持续进行。所以,成本作为补偿生产消耗的尺度,对企业经营起着关键作用。

企业竞争求生存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企业通过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当企业经营处于困境时,降低成本对企业的继续生存尤为重要。

企业的经营决策以降低成本为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进行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建立在以成本为核心的科学分析和计算基础上。

企业经营的持续发展以成本控制为前提。当售价不变,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企业利润才能增加,企业才有能力寻求新的发展。可见,一个企业盈利、生存、发展与成本控制和管理密切相关。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第一,必须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第二,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到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企业领导和每个普通职工都担负着成本责任,要求企业领导重视,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第三,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前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有效的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成本形成的全过程;第四,企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本量利分析原理,结合成本与收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分析计算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第五,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通过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结合,调动企业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二、成本控制与管理在北京bjlc公司中的应用

北京bjlc公司是北京发展新能源项目的一个重要平台,主要以投资经营风力发电为主。随着近几年国内风电项目的迅猛发展,发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节省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现阶段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运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对公司运营成本加强控制与管理,促进成本管理的科学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由于风力发电在我国近几年才得到大力发展,风电项目运行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于国内的发电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成本探讨课题。风电项目在投入正式运行之后,加强运营成本控制与管理是风电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

(一)公司风电项目运行成本分析

    1.风电项目运行成本构成分析

    风电运营企业的成本主要由项目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项目运营期间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生产运行人员费用、运行维护费、材料费(备品备件等)及税金构成,其中: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占整个运行成本的84%,其他成本占16%。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成本的内部构成比例会发生动态的变化:第一,风电项目贷款的逐年偿还递减,财务费用所占比例会逐步递减;第二,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和老化,运行维护费用和材料费(备品备件)所占比例会逐年增加;第三,折旧费用所占比例随着财务费用所占比例递减会反向增加。

2.风电项目运行成本特点分析

    根据成本性态原理,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随着产品产量(业务量)的增减呈线性变动;固定成本一般在一定产量(业务量)水平上保持相对固定不变。

公司风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生产的产品是电,消耗的原料主要是风能,由于风能是不计价的,因此风电项目成本中的变动成本为零;其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构成:包括折旧、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运行维护费用、材料费(备品备件)等项目。可见,公司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点是固定成本。

3.风电项目固定成本的管理控制分析

    公司风电项目运营中,其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和项目投资中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对其控制主要是在项目建设阶段对造价的合理控制来实现的,一旦投资中固定资产金额确定,折旧年限及残值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在未来运营期间是相对不变的;风电建设项目投资70%~80%的资金需求需要融资来解决,并通过未来生产运营产生的现金流来偿还本金及利息,一旦偿还方案确定,财务费用在未来运营期间也是相对不变的;以上两种费用对风电项目运营成本来说,是相对不可控的,属于不可控的成本;管理费用、人工费用、运行维护费、材料费(备品备件)等费用支出属于可控费用,可以通过公司各种制度、加强管理措施及人力资源统一规划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公司风电项目运行成本管理措施

    北京bjlc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风电业务,公司管理部门通过深入分析风电业务成本构成及其特性,认识到在项目运营期间,加强管理费用、人工费用、运行维护费、材料费(备品备件)等可控费用的管理是运行成本控制的关键,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措施针对上述成本费用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

1.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为了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北京bjlc总公司实施两项举措:第一,对各风电项目分公司下达年度费用控制指标,通过预算管理,明确风电项目是公司运行成本的责任中心,对项目可控成本负责,并和各风电项目分公司签订责任状,年度进行考核并奖惩。同时责成各风电项目公司将各项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分解到月度,逐月落实支出。财务部对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提出超支预警,要求在以后月度注意节约。第二,建立“全员、全过程”预算管理,每月末编制下月预算时,各风电项目公司需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安排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据此编制精细的费用需求预算,将企业的各种消耗和成本费用控制在最低水平,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标。

2.实行精细化核算管理,建立有效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精细化管理是指企业以精确化、细微化、定量化的成本细分理念,运用财务管理技术实现成本最低化与收益最大化目标的资源配置过程和活动。

北京bjlc公司在进行财务成本核算上,结合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及财务预算,依据成本习性逐项进行科目设置,按照部门及成本费用用途核算,以便分清各部门成本责任,并且每月对细化的成本要素逐项进行对比分析(与预算成本、历史最好水平、考核指标、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改善各项管理,狠挖降本增效潜力;同时建立与技术、设备、生产等专业部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机制,突出专业管理对成本的贡献能力,充分发挥运行部门对成本分析的作用,形成纵横交叉的成本分析体系。通过分析,具体量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贡献能力,建立起全员全过程量化的成本控制体系。

3.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管理,降低人工运营成本

    从国内外情况看,风电项目与火电项目相比,最大特点是规模普遍较小,因此节约人工成本,做到人员的统筹规划管理,对节约运行成本非常重要。北京bjlc公司的主要措施有:第一,根据风电项目规模的大小,统一进行定员定编;根据岗位的不同,统一定薪及各项福利制度。第二,建立人员的统一调配与共享机制,既避免了条块分割,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发挥了人力资源规模化的效应,同时又节约了人力成本。

4.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降低设备运营成本

    公司风电项目在运营中,由于修理费及材料消耗所占可控成本比重较大,对产品成本有较大影响,北京bjlc公司建立了明确的运行维护体系:一方面明确要求将维护体系延伸到风电项目的建设期,了解各项设备的安装、试运行等情况,充分掌握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做到对设备巡视、半年检修、全年检修、远程监控;对风电机组、变电站设备进行精心维护,按照设备的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查,保证风电机组健康运行。通过以上措施,公司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

5.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为了全面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公司关注日常发生的行政管理费用,所属分公司领导明确要求按照北京bjlc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各部门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公司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职工出差执行出差审批流程,接待工作执行招待费审批流程,公务用车执行用车审批流程。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控制了公司日常行政费用的开支,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与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是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5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化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资金来源向多元化渠道发展。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另一方面,学校自筹资金也不断增加。投入的增加,也必然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加,固定资金占学校资金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成为当前摆在管理人员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一、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不重视

由于高校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费,也不用按部门分摊成本,高校各级领导工作重点在教学、科研、创收上,较少考虑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也很少有人考虑固定资产的维护和管理的成本。致使固定资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计划不周、重复购置,造成浪费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为了迎接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评比和检查,各部门加紧对本部门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购置。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平台进行沟通,出现了重复购置的现象。

3.不重视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的清理无人重视,造成废旧物品堆积在仓库里。由于固定资产清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专人严格管理和监督。并且报废审批手续复杂,兼管人员也怕麻烦,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造成废旧物品长期堆积在仓库里无人问。

4.出租、出借资产无人问津

由于高校固定资产实物分散在各使用单位,使用部门利用资产出租、出借,学院无人专门负责此事,致使资产出租、出借所得收入成了部门的小金库,学院收不到租金收入,反而设备有问题了,还得负责维修,增加了学院财务负担。

5.账、物价值不符

由于高校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费,购入固定资产时按发票金额入账直接作事业支出。财务处和资产管理部门仅在账面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而实际情况是资产的实际价值已大大降低,资产已发生了减值。如电脑更新速度很快,原来万元以上购买的286现在已不值百元。这些减值情况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因而无法做到账、物价值相符。

二、加强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的对策

1.领导重视,加强成本管理意识

高校各级领导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从自身做起,节省资金。资产管理部门利用网络迅速、便捷的特点,建立一个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让领导及时地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资产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状态,从实际出发,利用现有设备把教育教学活动做好。科研课题、继续教育培训收入中应考虑固定资产的损耗成本。在部门的包干经费中,应考虑到学院的资产折旧及维护成本。学院要从上到下形成节约的风气,降低成本,使固定资产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合理配置,有计划购置

各部门要将购置计划定期或不定期传到固定资产网络信息平台上,使资产管理部门准确掌握购置计划信息,以便合理安排。资产管理部门首先将计划进行分类,对于专业性不强的固定资产,可以先看看是否有别的部门闲置不用的,可从别的调过来的就不用购买,这样既避免了重复购置,又节约资金,节省了资源。对于专业性强的固定资产,必须购置的,需经领导同意签字后方可购买。

3.加强固定资产清理工作

学院要加强固定资产清理工作,制定严格的报废程序,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处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报废工作统一由学院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要将其需报废的固定资产清单及时发送到固定资产网络信息平台上,资产管理部门掌握信息后,要及时开展清理工作。将还能使用的要及时维修,办理变更手续转到使用条件要求较低的部门中。对于已经报废的物品经上级部门和领导签字批准后,才可办理报废手续。能变卖的要按规定处理,残值收入要冲减学院专用基金,同时要根据资产原值冲减学院的固定资产帐面数。

4.加强出租、出借资产管理

学院要加强出租、出借资产管理工作,防止出现小金库现象。利用网络及时收集固定资产出租、出借信息。对出租、出借资产要严格审批制度,及时检查资产的使用情况,避免借出资产的损失无人问津。对部门及个人私自借出资产要追究责任,追缴其收入,如发生毁损必须赔付。

5.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账实相符

第6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关键词:高校医院 财务管理 创新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高校医院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生存与竞争环境。在新的管理政策、体制及绩效与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全新的高校医院财务管理理念对高校医院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实时量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使财务管理与医院各个部门及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融为一体,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索高校医院在新的体制环境下如何良性健康发展,建立全新高效的高校医院财务管理机制与模式。

一、高校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现代管理意识

高校医院的领导大多数是医学技术方面的专家,没有或很少经历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及掌控远没有医学专业应用的得心应手。许多负责医院财务的领导都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只是为医院职工提供报账、发放工资奖金等工作,不过是医院的服务部门,形成了“重医疗,轻财务”的观念。医院领导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忽视财务管理在医院品牌提升和经济与社会效益增值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具体表现在医院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市场经营及竞争意识不强,高校医院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现在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开展的基本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还相当薄弱,特别是风险管理理念、市场竞争意识、资本运营管理理念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成本核算缺位,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按我国现有体制,高校医院为学校的二级核算实体单位,运行资金和职工工资由学校提供。学校对附属医院财务管理和资金基本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高校医院财务的管理模式为双重管理,即医院领导的管理和学校财务处的监管。由于管理部门职能不同和角色定位的差异,导致高校医院侧重于对收入的核算、忽视对成本的核算,对成本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成本意识不强,将成本核算等同于奖金核算,使医院运营成本较高,资金使用效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及独立生存能力。

(三)资产管理缺失,造成资金浪费

资产管理是高校医院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严谨的考核机制,致使有的贵重仪器荒废、闲置、甚至提前报废,给医院造成极大损失。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阶段医院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职工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核销处置不及时,一些医院固定资产保管不到位,造成固定资产利用率极低。

流动资产管理方面,药品占用资金在高校医院流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例( 大约60%~ 70%),药品库存过大,容易造成医院资金的无效占用,库存管理成本增大,药品效期管理不到位,致使药品失效造成资金浪费。药品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药品的进销存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

(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财务监控不力

学校是高校医院的直接主管单位,但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管,由学校财务处具体实施。财务处对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是核对账目、报表及审计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没有从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医院财务进行规范管理。医院内部控制还处于发展阶段。虽然近几年来,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因为对医院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手段不全、方法不适等原因,使得医院的内部控制出现不完备之处。比如记账、收款、付款等岗位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岗位之间的相互分离控制;药房、药库没有设置药品会计,缺乏监督监控。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容易造成财务操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的出现,形成财务管理上的漏洞,这已成为了制约医院发展的一大难题。

(五)财务分析薄弱,不能满足医院财务管理要求

医院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流于形式,根本谈不上为财务决策、评估、监督、控制提供真实、完整、有力的财务信息。现在的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基本上是采用专用财务管理软件,这些软件模块中有很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但财务人员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依然满足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利润表等常规财务报表的工作,没有进入对财务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缺乏开拓性,致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有效满足各方需求者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大多数医院的财务人员工作重心都放在收款、记账、汇总报表等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方面,或仅侧重单一的财务信息分析,对医院经济活动很少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致使管理人员无法了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全局角度掌握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

(六)财务人员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医院普遍注重对医疗人员的培养,并不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这就使医院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以至于不能发现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医院竞争水平的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管理观念与创新意识不强,知识结构老化,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财务人员往往只忙于事务性的财务工作,缺乏参与经营决策的意识,综合理财素质偏低。财务分析、评价不到位,没有起到领导参谋的作用,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因为工作繁忙,培训的机会较少,很难进一步吸收新的知识,导致其在工作当中缺乏主动性,思想上缺乏责任性,

二、高校医院财务创新管理模式探讨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开展和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给高校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医院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在管理中找效益,在竞争中求生存。医院的经营思想、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都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发生变化。医院领导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医院领导应该意识到,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加强和更新理财观念,是市场经济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成功与否的基石。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重心应从记账核算型职能转向经营管理型职能,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领域转变。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使财务管理工作从原来独立、封闭状态发展到完全融入医院整体管理上来。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加上先进的管理手段,使医院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二)实行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在高校医院成本管理方面,强化医院管理者及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成本核算与职工最直接的利益是为科室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使每个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认识到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是医院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之一。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为了核算奖金,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经济手段,提供医疗服务全过程和医院管理各个部门全方位的成本信息,并预测和掌握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医院财务管理以增收节支为目标,实施精细理财,以财务会计电算化技术为技术支撑,拓展科技理财。加强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以人为本、人置于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财务人员的成本管理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共同挖掘降低成本的无限潜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医院运行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建立节约型医院。

医院有效地整合财务资源,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创新建设数字财务,医院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努力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医院近几年发展较快,资金需求量较大。为了盘活存量,控制财务成本,医院对外积极开拓业务,对内加强成本管理,使医院运营始终保持稳步向前。全年门诊人次由2006年的13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23万人次,同比增长77%,财务管理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摸清家底,建帐立册,定期清查,进行统一管理。设备采购要进行事前论证、事中招标、事后效益分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凡是现有能使用的仪器设备,一般不再考虑购置。现有设备在有效使用年限内要充分利用。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使固定资产在入库、调拨、转科、退库、报废环节流转更加顺畅。医院固定资产由2006年的458万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1,13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每年以20%增幅递增。财务部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助设备部门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医院流动资产管理方面,高校医院流动资产管理的重点是药品管理。高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对贵重药品实行特殊的管理措施。我校医院从2004年起,药品全部实行网上招标,阳光采购,中标价格可比原采购价格低10%-30%,个别药品达到50%,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严格执行国家招标政策和价格政策,努力降低药品成本,让利于患者。我们对药品的采购和领用建立了完善的出、入库手续,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合理使用,加速周转, 保证供给的原则,对药库与药房实行定期盘点,对盘盈、盘亏的药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注意从报表中分析其流动、库存情况,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存定额,做到不缺货,不积压,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四)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与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医院资产完整与安全、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医院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抑制医院管理中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强化医院内部监督,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医院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医院的整体实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医院要想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不相容岗位,要由不同的人员担任,减少错误和舞弊出现的可能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医院在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建立了合理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医院药品、材料、设备等重要业务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对医院一些重要部门,实施部门间或部门内部定期轮岗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务犯罪的机会。

(五)完善财务分析,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是高校医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总结工作、发现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一般要进行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的分析,找出增减变动的原因;要进行业务收入结构分析,找出业务收入结构变动情况和原因;要进行平均费用水平的分析,找出差距及变动原因;要进行业务支出增减变动情况的分析,找出增减变动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分析,找出成本升降的原因,通过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对医院经济活动要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找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全局角度掌握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总结医院医疗服务经营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为医院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最佳的经济方案,有利于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六)规范财务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的财务人员不光是一个“核算型”人才,而且也应该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知识型管理人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整个高校医院财务管理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强化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加快效率理财。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改变知识结构,做到钻研业务,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等。财务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参与决策和开展经济分析上来。要想作好财务管理工作,除了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开拓视野,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更好的发挥会计人员的助手作用,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产生新的飞跃。

三、结束语

在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环境下,高校医院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新的政策及社会环境条件下,高校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是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实施精细理财。同时,以会计电算化为技术支撑,对外积极开拓业务,对内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拓展科技理财,完善财务分析,为医院的发展壮大提供可靠依据,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冯月萍.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浅见.财会月刊.2011(9).90-91

[2]吕晓丽.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财会研究.2010(8).80-80

[3]雷三宏.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1(29).64-65

第7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摘 要 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院成本核算成为各医院管理层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医院成本核算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对医院成本核算如何清晰明朗化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 医院成本核算 存在问题 清晰明朗化

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经济效益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医院成本核算中的“成本”不同于财务会计中的成本。医院成本核算是根据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合理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报告,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010年12月31日财政部出台《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成本核算单列一章,足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如何使医院降低成本,实现医院服务效益最大化?成为各医院管理层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我院几年来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问题及现状经过分析探讨,现和大家共同分享。

医院成本核算主要是作为绩效工资核算,没有固定模式,缺乏准确、清晰的量化标准,使医院成本核算成了一笔糊里糊途的账。如何使医院成本核算清晰明朗化?首先要认清当前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给医院成本核算带来一定难度

我院信息化系统仅停留在简单的医疗收费和物资出入库管理上,许多信息还需要人工处理,技术手段落后影响了成本核算发展。

二、资产不清、实物管理不规范

科室管理环节脱节,有的资产已经灭失,账上未作处理,仍继续计提折旧;有的资产已使用多年但未能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从而也造成固定资产不能及时计提折旧,无法使资产保值增值,也不能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造成家底不清。

三、管理费用太高,人力成本过大,对非核算科室成本控制缺乏有效手段

医院对核算科室控制得严,对非核算科室控制得松。我院成本核算是以有收入的临床科室为一个核算单位,计算其收支、结余及资金;而对无直接经济收入的科室,采取平均奖的方式发放奖金。临床科室对成本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使用物品数量的控制,由于这一机制直接与科室资金挂钩,这部分成本控制的力度较大,效果较好。为了节约成本支出,有的科室护士长还到病案室收集回形针,用来装订病历本。但医院没有对非核算科室的效益评估制定出具体的量化指标,他们也就没有这样精打细算的理念,是导致管理成本过高的原因之一。

四、医疗服务价格定价不够科学合理,脱离现行市场价格,影响了成本核算的真实目的

根据我院年接诊量最大的科室儿科数据测算,按365天天天开诊计算,以每接诊一次最短11分钟(从询问病情到生命征检查、写病历、开检查单、病人拿到检查结果后开处方和嘱咐病人要注意事项等全过程),以我院工龄为10年的主治医生为例,其月工资2722元(已含五险一金)计算,每接诊一次所支付的人工成本为2.83元,还没算房屋折旧,电脑、空调、办公桌椅折旧,水电费、笔墨纸等费用的支出。而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定价为每接诊一次2元。我院具有10年以内工龄的医生大部份是不在编人员,不拿财政补助。所以医院成本核算的结果只能支持医院内部管理和激励分配机制,不能用于医院的经营决策。

五、受体制和历史原因限制,医院成本核算只能采取不完全成本核算

我院从2005年开始进行科室成本核算,但受医院会计制度影响和财经政策限制,有的资产应提折旧却未提折旧,有的资产达到使用程度但未能纳入账务管理而不能计提折旧,或是因为数据归集不全等等,使医院成本核算不能按完全成本核算进行核算。

综上所述,经过对医院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认识后,医院成本核算就可以清晰明朗化了。

六、建立健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便捷、准确的核算数据

我院目前正在花大力气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和医技科室、各实物管理库、各收费点及财务核算管理进行网络联接,建立行政后勤计算机管理系统,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收集、传输、汇总和分析,为成本核算提供及时、准确、简便和可靠依据。

七、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全额计提成本的核算方法

成立成本核算工作组,开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目标管理、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全方位核算工作。定期进行医院各科室成本核算考核,把完成情况按季度召开成本分析会,通报全院各科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找出管理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八、加强医院资产管理,重视固定资产成本效益论证和资产后续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物资采购小组职能,防止资产盲目购置。完善资产后续管理相关手续,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九、合理安排行政后勤部门的成本控制

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必然会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民主决策,厉行节约,加强审核力度,规范支出管理,降低管理费用,合理安排支出,使其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资金浪费。

十、提高意识,有效降低医疗成本费用,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

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开放,民营合资、外资等不同形式的医疗机构准入医疗市场,医疗服务价格政府已制定,只有实行精细的医疗成本核算,降低各方面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医院要提高效益,只能减少浪费,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谁不降低成本,谁将被市场淘汰。只有认清形势,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体制,使医院成本核算清晰明朗化,才能使医院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文件.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2010.12.31.

第8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那么,一些企业要做到科学的控制成本,首先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成本”的意义,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一、成本控制在于把钱花得恰到好处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而国际公司则认为,以节约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剥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企业要想有长期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换句话来说,不是要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

单纯地削减成本,把成本的降低作为唯一目标,并不能得到有远见的企业家的赞同。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经拥有的市场。

二、成本控制需要建立科学机制

要做到合理控制成本,该如何做呢?我们来看看跨国企业是如何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的:

第一步:战略目标指导成本控制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制定目标成本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赢利目标,同时又要考虑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全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上,因此,要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

1.企业项目分析

各个部门以营销目标导向,进行年度工作的项目立项,列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做的各类项目,同时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再对时间、成本、性能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比成本与收益。比如市场部明年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完成多少市场宣传及推广的项目,项目逐一分解成任务后,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费用进行合理预算,同时对产生的收益进行估算。

2.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企业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包括与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连接点,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也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任务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

第二步:成本控制四步执行法

1.减少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和任务

在企业目标清晰的情况下,每个项目及任务都是为实现目标所服务的。项目立项分析后,可以把目标不明确的项目与任务削减掉。

2.明确各部门的成本任务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小组与个人,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3.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

没有数字进行标准量化,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伴随着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和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原料采购、利息、销售费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用红色特别标识。在月底的总结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为了让员工养成成本意识,最好建立《流程与成本控制SOP手册》。手册从原材料、电、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当然,有效的激励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所以,成本控制奖励也成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

第9篇:固定资产如何降低成本范文

在经济危机期间,依靠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在2008年危机期间,我国体现出了比发达国家更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WenandWu(2014)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危机期间充当了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并带动了私营企业的投资,我国实施的是大规模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西方国家是大规模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现阶段,在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的情形下,财政政策目前承担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功能,杨汝岱(2015)认为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着投资效率较低和挤占资源配置的现象,国有企业是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下降的原因。因此,现阶段财政稳增长和调结构更应重视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促进民营企业的投资,发挥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稳定就业的作用。财政政策通过三种途径影响企业的投资,分别为供给效应、需求效应和经济环境。基于凯恩斯理论,供给效应认为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扩张性财政政策具有乘数效应。在开放的经济中,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取决于汇率是浮动的还是固定的。国内学者基于宏观总量的数据研究政府支出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主要基于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如刘金叶和高铁梅(2009)、刘溶沧和马栓友(2001)、王云清和朱启贵(2012)等,以及基于一般均衡模型,如杨慎可(2013)、汪伟(2009)等。国外学者的研究中,BlanchardandPerotti(2002)基于混合VAR模型讨论了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影响,RoegerandVeld(2010)在具有信用约束的额DSGE框架下讨论了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基于微观角度研究财政政策主要关注政府支出对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产出和生产率水平的影响,但是不同理论的结论不尽相同。新古典和凯恩斯理论认为政府支出通过负的财富效应提高了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RameyandShapiro(1998)认为政府针对一个部门的扩张性财政支出提高了其消费工资但是降低了生产工资。财政支出、政府补助、税收和产业政策等是我国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代永华(2002)认为产业政策弥补了市场缺陷,对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陈瑾玫(2007)和张泽一(2010)等持否定态度。政府补贴也是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各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来看,财政补贴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补贴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并且从对经济活动影响的角度来看,政府补贴影响了资源的配置、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收入的分配。经济学对政府补贴的讨论主要集中在:

(1)政府补贴对产出和效率的影响;

(2)对社会就业、发展、公平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从社会福利来看,对出口企业的补贴通常提高了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BranderandSpencer(1985)认为从补贴的成本和收益角度考虑,补贴的对出口企业的收益是大于政府补贴的成本的。本文基于我国1998至2014年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据,第二部分分析了政府支出是否影响企业投资,第三部分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了政府补贴和企业利润率、商业信用的交互效应,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考虑了财政促进我国民营企业投资的途经。

二、财政支出对企业投资影响的研究

首先我们分析财政支出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基于FismanandLove(2003)的研究成果,企业最优的投资为约束条件下价值的最大化,其中企业的价值为未来每一期股东红利的折现,每一期股东的红利为企业的利润减去企业的资本调整成本和投资额,企业在当期的资本存量为上一期资本减去折旧、加上新增投资量。在企业具有不变规模生产函数、二阶的投资调整成本函数以及资本的调整成本和投资规模同向变动、与现金流反向变动的假设下,从企业投资的欧拉方程得到关于企业投资的计量方程。本文采用2008年至2014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年度数据,剔除了财务数据不健全的公司、ST状态的公司,并且对变量进行了winsor处理,其中民营企业的投资采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来衡量企业的投资支出,Tobin’sQ,的定义为:(股价*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数+负债)/总资产的账面价值;销售收入Sale为企业营业收入;企业规模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现金流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文中商业信用采用企业的商业信用净额来衡量,即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去应收账款来衡量企业的替代性融资的现象,其中投资、销售、现金流、利润和净商业信用都通过企业的总资产进行标准化消除规模效应。根据模型(1),我们分析财政支出是否促进了民营企业投资,考虑到企业不可观测的异质性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固定效应模型通过一阶差分消除了不可观测的异质性,避免了回归结果的偏误。表2为公共财政支出对民营企业投资影响的估计结果,其中各个变量均进行了标准化,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到,在混合OLS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以及固定效应模型中,公共财政支出对民营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从回归的结果中可以看到,资产负债率、商业信用和利润率仍然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HasumanTest检验的结果可知,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系数具有显著的不同,因此支持本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三、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下面我们分析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很多学者研究了政府R&D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本文分析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补贴是否促进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以及政府补贴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以及商业信用的交互效应。我国的国家税务总局对税收筹划的定义如下:“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当存在不少于两个的纳税方案时,通过运筹和设计,以实现最小的合理纳税[1]。”税收筹划简而言之就是依法合理纳税,并最大程度的降低纳税风险。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都设有专门的税收筹划岗位,通过研究税法、合理纳税,为公司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不断加深,税收筹划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关注。在遵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纳税人经常有多于一个的纳税方案。不同纳税方案的税务负担往往相差较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必将成为企业的理财工作重点。根据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高达72%,电力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将对其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

1税收筹划的相关理论概述

税收筹划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对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的安排与筹划,从而尽可能地节约纳税额,为企业降低成本[2]。税收筹划有以下几点特征:(1)超前性,税收筹划是一种指导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属于企业管理计划的一种;(2)合法性,税收筹划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企业寻求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3)税收筹划是一种理财活动,它以企业的涉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与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预测、财务分析都密不可分[3]。税收具有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是国家职能的体现[4]。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有多种纳税支出项目,纳税额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切身利益。税收筹划的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关系密切。当有多种纳税方案时,需同时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和税务的轻重。可通过税收筹划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税收筹划是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对企业的涉税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事先计划纳税方案,以实现企业的成本降低。

2电力企业的税收筹划概述

2.1电力企业的税收体系分析

随着我国“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电力企业的竞争意识逐渐加强。电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以及管理创新来提高效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进行税收筹划作为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得到电力企业的重视。电力企业的税收体系随着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而进行调整。现今,电力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套现行的电力市场税收体系。在我国,电力企业的主要纳税种类有: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房产税、营业税、教育附加税等。电力企业的纳税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电力公司与其子公司、电力转供企业、独立于国电的发电公司等。国电的各省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属于纳税主体。增值税以企业的进项税抵扣后的销售收入作为税基。小规模纳税人的电力企业增值税税率为6%,其他电力企业的增值税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均以增值税为税基,税率一般分别为7%和3%。所得税是以企业的实现利润为税基,所得税的税率为25%。营业税以非注营业的业务所得的销售收入作为税基,税率为5%。房产税的税基是房产余值,税率一般是1.2%。在电力企业的税收结构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是主要纳税项目。具体的税收结构如表1所示。

2.2电力企业税收体系的问题

我国电力企业的税收随着实行着与其他行业相同的税率,但电力企业的实际税负明显高于其他企业。我国实现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投资性的支出不能用作进项税抵扣。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的比重高达70%,在投资性支出的重复纳税上看,电力企业的增值税高于工业平均水平40%以上。另外,我国的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处于主体地位,其原材料是煤炭,煤炭企业的增值税率是13%的低税率,这使得电力企业的进项税抵扣率偏低。我国的宏观政策支持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鼓励水力发电、风力发电,但是在税负方面,国家的政策并没有为水力、风力发电的建设提供政策优势。我国目前的风电、水电的增值税征税率大大高于火电。大中型的风电、水电、火电的增值税率都是17%,但纳税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却有很大差距。一般,火电纳税额占销售收入的10%,而风电高达16.8%,水电约为14%。这是由于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的投资成本远大于火力发电。除此之外,水电的隐性税负较大。水电工程从建设到运营都要为防洪、旅游、水产养殖等功能支付成本。风电与水电是有利于环境的清洁能源,一旦实现电价市场化改革,风电与水电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非常不利的地位。

2.3电力企业的税收筹划空间

电力企业的涉税种类众多,对于涉税金额较低的税种,如: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车船税等,进行税收筹划的弹性较小。因此,我们将税收筹划的重点放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等大数额税种上。针对电力企业近年来的降薪现状,该文将薪酬激励与税收筹划相结合,以提高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

(1)充分利用电力企业的税收优惠。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国家为鼓励电力企业的发展,给出了许多的电力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是电力企业的税收筹划的重要筹划空间。

(2)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税收筹划。电力企业的员工降薪将不利于员工激励,如何通过税收筹划来最低限度地降低员工的利益损失,这也是税收筹划的重要工作。

(3)并购中的税收筹划。自电力体制的改革方案出台后,上市电力企业的并购、重组事件频发。如何在合理筹划并购中的涉税问题,降低税收成本将是税收筹划的关键工作之一。

(4)针对固定资产的筹划。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偏大,而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的增值税。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到处理的各个阶段都涉及税收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税收筹划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利润。

3电力企业的涉税税种的筹划方案

3.1电力企业增值税的筹划

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就非常少,要降低电力企业的税负金额,需对其增值税进行合理的筹划。

(1)扩大进项税额抵扣。电力行业的原材料由煤、油、气等构成,这些原料的进项税额抵扣相比于企业行业偏低。为了尽量扩大进项税额的抵扣,通常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①购买原材料时,不仅要索要专用增值税发票,还要取得专用发票上所明确说明的增值税额;②价格相同时,购买有增值税发票的货物;③委托加工货物或进口货物时,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④采用兼营的方式,降低不可抵扣的比例。

(2)充分利用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的发电企业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对煤炭的依赖性高。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且燃烧煤炭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国家在增值税方面提出许多优惠政策,鼓励发电企业采用其他的清洁能源。电力企业在进行建厂选址时,可考虑国家有关的增值税优惠办法,如《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等。电力企业可通过合理选择建厂地址,进而避免部分的税务成本。

(3)有关运输费用的税收筹划。企业的运输费进项税额根据现行的税收制度可抵扣7%。但如果客户一票结算,将运输费用并入价格而开具增值税发票,则无形中增加税负。对运输费用的筹划方法有:①将运费收入转化为代垫运费,但该方法要受销售对象的制约;②通过将自营的运费转化为外购运费,从而降低增值税的税负金额。

3.2电力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筹划

我国在2007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关键在于税率。统一后的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由于电力企业中的外资企业占比较少,新税法的实施使得整个行业的实际纳税额有所下降。新企业所得税的颁布,在税率、税基、扣除办法、优惠政策等方面对电力企业均有较大的影响作用。面对新的企业所得税办法,电力企业可继续加大技术开发费的投入,以提升电力企业的创新水平;引进节能环保的设备来进行技术改造;适当地加大电力企业的品牌维护费用等。针对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巨大,在取得固定资产时,电力企业的筹资方式的税收额由高到低的排序如下:企业的自我积累资产、向社会发行的股票、向金融机构的贷款、向非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者是同业拆借、向社会发行债券、企业的内部集资。在合理范围内,电力企业可尽可能选取较低纳税额的筹资方式。

3.3电力企业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薪酬激励是员工激励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力行业的整体降薪趋势,可通过将薪酬激励与税收筹划相结合,以达到员工激励的作用。对电力企业的高管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非常必要。对于高管人员的年薪收入按照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高管人员的董事费收入则按照劳务报酬缴纳其个人所得税。另外,可通过运用股权激励的办法来降低高管人员的个税税额。对电力企业的高管激励主要有股票期权、年薪制、提高工资福利等方法。而电力企业的普通职工的工资一般由项目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等构成。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包括职位的升迁、工资奖金、职业培训等方面。为了增强对普通员工的激励,一方面可以提高工资;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非货币性的支付方式来为员工服务,如:交通费、购房支付、培训支出、购车支出等。通过从工资中扣除这些必要支出,来降低员工的个税缴纳税负。电力企业可以在费用支出总额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增加非货币性支出的比例,来降低员工的纳税成本,从而提高个人的实际收入。企业常选择的非货币性支出方式有为员工提供住房、统一为员工提供旅游机会、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等。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