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村级财务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财务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级财务情况

第1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关键词 通则 实施 问题 建议

一、《企业财务通则》概述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通则》创造性地解决了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了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主体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2007年1月1日施行的新《通则》将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划分为: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管财政机关、追求投资回报的企业投资者、实现经营业绩的经营者。新《通则》适应了现代企业法律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下,构建了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成为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与新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同时实行,形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完整框架。

二、当前《企业财务通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则》实施范围不明确致使财务制度多种并存

《通则》缺乏明确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标准,实施范围也不明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活力逐步释放,企业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张。当企业的经营范围跨越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当企业的合作规模超越企业界限时,为了规范各种经营行为和企业合作模式,必然会产生多元化的企业财务制度。显然,这样就对财务制度的统筹与控制能力提出了挑战,不仅不利于会计信息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而且难以统一口径,财务制度实施范围模糊。

(二)《通则》的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跟不上时代步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与财务问题相关的现象。例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企业间合作、公私合作等等新的情况。而目前的《通则》并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难以照章办事,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三)《通则》缺乏对企业财务制度的统一规范,也缺乏风险管理

对企业财务制度的规范不足是通则本身的问题。首先,从通则来看,通则并没有明确指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和风险。其次,通则的实施情况缺乏监督和评估,这样对于通则本身的问题难以及时处理,而对于通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再次,许多企业缺乏财务管理制度,而通则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的约束机制或者惩处机制不到位。第二,通则本身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部分企业有机可乘。第三,通则只是原则性、制度性、引导性的规范,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中的问题难免鞭长莫及。

(四)《通则》缺乏对中小型企业财务制度问题的指导和规范

通则中的规范对象并没有对企业规模加以区分,使得中小企业的许多财务制度问题缺乏指导和规范。通则应当正确认识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的问题。例如,财务管理方法落后,没有实现电算化;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的设备和队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及时更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意识等等。在认识这些问题后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给予指导和规范。

(五)《通则》实施情况缺乏监督和评估

企业财务制度的实施情况究竟如何、是否有效、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监督和评估中回答的。目前的许多企业并不重视审计和评估工作,从而缺乏了解财务制度实施情况的真实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长期积累下必然给企业的发展埋下财务风险。

三、相应的建议

(一)统一相关财务制度

将所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归并、划分,制定统一的供企业执行的《企业财务细则》、供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行政事业财务制度》,将所有行业都划分为企业与行政事业两大类,对于每一大类通用的财务核算制定一种通用的财务制度,在通用财务制度下可以允许有若干行业专用特性的财务制度供选择。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伴随企业发展的步伐而生。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自然也应当同步发展。因此,在通则的实施过程中,也当鼓励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更新财务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以下手段:第一,促进国内外、东中西部、大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第二,组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培训的方式来达到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目的。第三,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和监督,不断地纠错,通过试错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财务制度的完善。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确立与实施是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充分有效的关键,也是通则实施的作用体现。首先,企业应当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将企业内部控制提升到财务管理的核心拟题上来,规范内部控制的流程,强调内部控制的能力。其次,企业应当建立独立、完善、自主的财务管理部门,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再次,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财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的相互独立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

(四)量体裁衣制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中小企业应对财务管理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并制定合适的财务制度,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完善财务能力的发展,使中小企业能“穿上合适的鞋走自己的路”。

另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具体的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尽快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的电算化,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技术、设备、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更新储备力量。第三,洞察企业的发展趋势,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更新速度与企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五)强化企业财务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前面已经论述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在此,本文认为应当强化企业审计制度的实施,即充分发挥企业的监督作用和评估效力,使企业财务制度的实施情况被企业管理人员所掌握,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制度、应对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斌,周慷.《企业财务通则》:理论依据与逻辑创新[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7(10).

[2] 赖永添,吴子云.新旧《企业财务通则》的对比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 (07).

第2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建立组织机构、设立规章制度。1、根据县人民政府及县财政局的有关精神和工作要求,复兴镇成立了村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财务工作的副职任副组长,成员由政府办公室主任、财政所和经管站同志组成,下设办公室,财政所长任办公室主任,会计由财政所同志担任,出纳由经管站同志担任。在镇信用社开设村帐镇专户。2、各村相继成立了村级财务审核小组并报镇领导小组审批。各村审核小组由3—5人组成,各村根据情况不同确定村长或书记为签字人,秘书任报帐员。选出5-7名村民代表组成民主理财小组。由经办人提供开支原始凭证,经村审核小组审核同意,民主理财小组签字盖章后由确定的签字人签字,然后村报帐员报镇领导小组审批方可记帐支出。3、镇里出台了村帐镇实施方案,具体规范和指导村帐镇工作。办公室负责各村财务清查、移交封存及村帐镇日常工作。目前,各村财务移交工作已顺利结束,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二)、按章办事,全面启动“村帐镇”工作。1、复兴镇几年来村五大主干及退职村干工资全部按县统一规定标准实现“一卡通”发放,发放成功率100%。2、县财政按村核拨的村级经费及村级其他资金已全部按村建帐,存入专户。村级资金严格按《保靖县乡镇财政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执行,即主要用于村组干部报酬、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和村公益事业建设。严格按《复兴镇村帐镇实施方案》的报帐程序进行报帐,各村都有报帐开支,开支幅度在75%—90%不等,均有余额。3、村级固定资产已建帐设卡,实行领用登记制度。

二、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镇、村财务人员素质偏低。镇村帐镇办公室、村级财务审核小组及民主理财小组财务知识匮乏,甚至有的认为钱既然是县里拨给村级的,你就把钱给我村里,帐怎么做是镇里的事,没有财经纪律的基本概念。(二)、村干工资存在不公。村五大主干工资都是按县确定的标准实行“一卡通”发放,工资结构单一,工资多少不一,大村小村工资不同,这样无形中形成做不做事、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造成村干之间心里不平衡。复兴镇村干都是兼代,没有脱产,少数村干部一年四季只有镇长和书记才能调动,镇没有什么有效的管理措施来约束村干。(三)、财政安排村级经费有待改进。复兴镇9个村一个居委会,经费除去复兴村是13000元,其余都是每个村一年10000元。大村和小村人口悬殊将进1000人左右,合并后村大了,自然寨多,交通条件差,组长就要多安排几个,经费与工作量不成比例。(四)、村级资金开支不够明确。《保靖县乡镇财政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村级资金主要用于村组干部报酬、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和村公益事业建设,但没有明确具体开支比例,也没有规定这四项开支都必需要有安排,造成80%以上的开支用于村组干部误工补助,镇领导小组也不好如何把关。(五)、村级组织建设严重不足。复兴镇9个村1个居委会都有村部,但村部在目前村级运转中作用不明显:其一,办公条件不完善,水、电、办公桌椅、防盗设施不齐全;其二,没有强大的村级经济作后盾,村部办公不具备经济条件;其三,村干部都是兼职,没有脱产,村干部走到哪里办公就到哪里,都是现场办公。

第3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村级财务会计审计是农村集体财产和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形式,审计三方关系人的信任对称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青海省X市D区村级财务审计的调研,了解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现状,分析产生信任不对称的原因,并提出强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对称的对策,以确保村级财务审计规范、有效运行,保持村级财务审计公信力。

 

1 村级财务审计的发展

 

村级财务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形成的。起初在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村级集体经济的生产关系比较简单,社内的财务收支、收益分配、财产管理活动的监督主要依靠内部村民民主监督小组、财务相互审查的方式进行,还包括上级部门组织的带有审计性质的财务清查或清理整顿。随着农村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出现不良现象,如一些地方放松对集体资产管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村级集体资金被部分人员私自挪用、挥霍浪费和长期拖欠。通过国家1980年和1986年进行的两次全国性财务清查,农村集体财务有所好转,但由于缺乏经常性的审计,一些地方农村财务前清后乱。鉴于此情况,1986年以后,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为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和财务活动实行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逐步建立专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审计人员。这对改善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维护集体资产安全,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密切党、干、群关系发挥积极作用。1992年农业部颁布《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条例规定》,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各省市也按照规定陆续与之相应的集体经济审计法规、条例和审计办法,以便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提供依据和标准,加快村级审计的步伐。十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都表明村级财务审计逐步发展,与各方发挥监督作用密切相关。

 

2 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现状

 

村级财务审计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和良好运行起到重要作用,从全国来看,村级财务审计由于主体模糊,发展缓慢,其中也存在一些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问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青海省X市D区5个行政村的村民进行调研,包括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审计、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三个方面。调研中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其中男性75人,占51.7%,女性70人,占48.3%。在调研中发现,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村干部管理集体经济活动的信任不对称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76%的填写者认为村干部在村级经济管理和决策方面,存在“一支笔”现象,村民认为村干部并未完全履行自身责任,未遵守竞选干部时的承诺。如某村一位村民指出,其所在村的村长在选举时向村民保证,一定会把村里的公路修好,直至他离任公路并未完全修好。另外,换届时对村干部没有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村民对村干部的任期行政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另外,村干部在村中贫困户选择方面未做到公平公正,存在滥用职权为亲近的村民谋福利现象,不能使真正贫困的家庭享受国家政策。通过村民对村干部管理村级活动的评价,70%的受访者对村干部信任不对称。

 

2.2 对审计人员的信任不对称

 

在回答村级财务审计方面的问题时,有81%的填写者对村级财务审计了解很少,有些甚至没听说过,不清楚自己所在村落有无财务审计。仅有3%的填写者知道村级财务审计,在谈到村级财务审计执行方时,只知道是由省、市、县执行审计。从调研反映出,大部分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不了解,不知道审计是对村干部行政的一种有效监督形式,更谈不上对审计人员、村级财务审计报告的信任。鉴于此,在发放问卷过程中,调研者向村民解释村级财务审计相关的知识,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了解之后表示,在一定程度上会信任村级财务审计。

 

3 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原因

 

3.1 集体利益受益不均衡

 

基层社会公共产品的分配和受益,如基础医疗、教育等,同一地区不同村庄的农民享受待遇不同,通过相互的比较,增加因受益不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感,对村级财务、村干部管理绩效、审计监督产生低信任感。另外,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被征用,各村按照人口数及征地面积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前后存在差异,农民从长远生计考虑,现有失地补偿不能满足生活需求,这与当前物价高涨、生活成本加大的现实形成矛盾,加剧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

 

3.2 财务透明化程度低

 

调研中了解到,村委会都按照农业部监察部印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村务公开,但是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仍缺乏透明度,财务公开力度不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选择性公开与村级财务相关的信息,多数是政策指令、文件,较少涉及村级财务收支明细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拨款使用途径。某村2015年详细公布第三季度财务公开收支明细信息,但时间在11月中旬,滞后了45天左右,村民未能及时了解财务信息。因此,财务信息公开缺乏时效性,村级的财务信息公开与定期及时仍有一定的距离,不排除村干部为了上级检查而象征性公开的可能。信息公开形式单一,有时不能及时回应村民反馈信息,民主决策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3.3 审计被认可程度不高

 

从调研中看出,西北部地区大多数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对审计专业知识的理解。虽然村干部的文化水平高一些,但村干部认为审计部门就是来找自己工作中的毛病,往往消极对待审计人员,导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完成。村干部只是肤浅地从表层原因理解审计,并未认识到审计是评价和监督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达到为民着想、为民解忧、为民办事的目的。农经站的审计人员大部分是兼职,有些在岗人员未经审计培训即上岗,对审计专业知识掌握不熟练,缺乏必要审计程序。

 

3.4 审计信息不对称

 

在村民自治组织内部,村民有权自我管理,但不能事事都参与,一部分权力需要委托村干部行使。村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为了保护集体权益和集体经济发展,委托农经站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情况审计。基于相互之间存在的契约关系、经济责任关系,村级财务审计应运而生。村民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未完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有些村干部按照益于自身的方式管理村级财务活动,而审计机构发表的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不能及时向村民公开,村民无法了解本组织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审计结果,不能有效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另外,村级财务审计立法工作滞后、村级财务审计机构不健全,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导致村委会与审计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对等关系。审计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财产所有者、受托经营者和受托监督人相互之间的关系错位,从而导致审计信任不对称。

 

3.5 审计主体缺乏独立性

 

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除了完成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包括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外,还安排人员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这种审计模式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值得商榷,并且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时容易受相关政府部门的干扰。而上级政府组织审计人员对其管辖的村落进行审计工作,类似于内部清查,不能起到审计外部监督作用。即目前常见的审计主体无法保持审计的实质独立,审计人员没有司法权,无权处理涉事责任人,审计问责机制有待完善。

 

4 强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对称的对策

 

4.1 明确村级立法,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农村市场经济要想走向成熟,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监督。建议在法律上规定由县级审计机关成立审计分局,配合农经站进行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并能赋予一定司法裁决权,强化法治建设,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弱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关系提供法律保障。无论地区、民族、家族、职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主体地位平等。根据发达地区的经验,以法治保证基层社会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自治,符合宪法的精神,也符合国家投入,基层受益、满意的宗旨,以及低成本高效率建设基层政权的目的。制定符合村级特点的财务审计条例,和相关的审计取证、报告办法,如《农村财务审计专项制度》、《农村财务审计程序》、《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2 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

 

根据芮国强,宋典(2012)对江苏市民政府信任实证研究的结果,即政府信息公开会积极影响社会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因此村级财务公开也可以强化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的信任程度。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审计结果不仅要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向村民公开、向村民负责,同时公开的内容也要让村民看得懂,以便能够有能力监督。完善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公开活动进行监督,审计人员入村审计与村级民主理财相结合。农村财务公开内容全面、完整,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村干部薪酬、村里招待费、大额债权债务信息等,采取多种渠道及时公开。对在外务工的村民代表采用邮寄方式公布,费用可从村集体资金总额中扣除,使其及时了解本村财务状况。(下转P159)

 

       4.3 确保沟通顺畅,认可村级财务审计

 

村级财务审计的三方关系中,村民、村干部、审计人员应该建立沟通渠道,使各方对村级财务审计透彻理解。村民和村干部之间形成委托关系,在此关系中,村民应广泛接受教育,提高文化程度,以便顺利接受村级财务审计知识;村干部应做到凭证、账簿等真实,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审计接受度,及时与村民沟通,扩大审计知识宣传范围。村级财务审计人员也应具备相应资格证书,保持职业态度,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外部监督到位。审计三方关系人之间相互信任对称,最终构建和谐的村级财务审计关系。

 

4.4 引入民间审计,提高审计独立性

 

在提高村级财务审计独立性的问题上,许多学者(王金凤等,2012)提出由国家审计机关主管农村财务审计,在国家审计机关下,设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并下设审计和责任追究部门,二者相互牵制提高独立性。另外,在当前审计模式基础上,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陶媛婷,2015),构建体外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体系,使村级财务审计实现外部独立的再监督职能,以平衡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关系。

 

4.5 创新审计方法,完善审计技术

 

目前村级财务审计主要任务是差错纠弊,审计方法简单,需要把现代审计理念引入到村级财务审计中,除财务收支审计外,还需要加强绩效审计,注重事前和事中审计,并采取分析性复核程序,防范审计风险。刘家义审计长指出:“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因此需要逐步建立覆盖市、县、乡镇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各村实行电算化会计记账,开展计算机审计,提高村级财务审计质量,加快基层政府行政效率,把村级财务审计推向现代化审计。

第4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农村村级组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随着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村级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认识,没有很好地执行民主理财制度,认为严格财务管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影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权威地位,不利于农村财会队伍的稳定。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措施,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不断加强和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地区村级财务管理不善、问题较多,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既损害政府形象又影响干群关系乃至农村稳定,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金管理混乱

货币资金管理混乱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表现是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非财务人员插手现金,坐收坐支,村主要干部长期不报账、不结账,现金被贪占、挪用,致使会计没账理、出纳没钱管,会计、出纳形同虚设,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私借、白条单抵库抵现金的现象严重。

(二)财务收支管理混乱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财务收支管理混乱表现在:财务收支无计划,没有控制措施,随意性很大。1.在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非生产性、非公益事业的开支大。部分村干部,打着搞生产、促发展的幌子,吃、请、送,以外出学习考察为由,游山玩水。2.对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不“量入为出”,民间借贷较多,由于民间借贷利息高,致使村集体的包袱越来越重。3.有些村对有些收入没有记账,有的村财会人员对村委主任、村长批的条子不审核就付款。

(三)会计档案管理混乱

一些村没有建立会计档案制度,从而造成部分村财务管理资料杂乱无序、残缺不齐。某些村委会的会计凭证,一直不按规定装订成册。对于一些重要单据,如拨付款单据,主管会计也不及时整理单独立卷保管,而是随便存放。各种会计档案没有按规定如期归档保管或销毁等。

(四)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农村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村民的共同财富。有的村不建资产总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资产的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的现象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

(五)财务管理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管理公开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村委会的一项义务。但是有些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开的内容不够完整,欠具体,较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不及时不具体,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如对货币资金盘点情况不公开、债权债务情况表没有解释等。

(六)财会人员不稳定,业务水平低,配备不齐

村级财会人员不稳定,往往会随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而更换,任人唯亲,村财会人员的地位得不到保障,担任会计的人员不敢坚持原则,对村干部的违规行为缺少约束力。由于农村难以留住人才,使大多数上岗的财会人员没有上岗资格证,这些人对财会知识知之甚少,造成账目混乱。而有些村不按规定配备财会人员,由村负责人兼会计或出纳,有的村配备的财会人员身兼数职,既管钱物又管经营,严重违规。

二、 完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队伍,是搞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有多种途径。 如,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或实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各乡村可根据本乡村的实际状况,对各村的财务管理采取其中的一种方式开展工作。

1.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

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乡镇政府公开招聘会计人员,择优录用,委派到辖区内的村组,从事财务工作,参与村组的内部管理,代表政府监督村集体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被委派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乡镇政府负责。这样,会计人员便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真实地反映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核算、成本费用等经济状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2.建立会计记账制度

在有些地区可以推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是指在“三个民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四权”(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理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各村的报账员定期将收支票据送乡会计服务机构记账的会计管理方式。本质上,被的单位即各村仍是独立的会计主体,村负责人依然直接审批核定所有支出凭证,记账的部门,则凭其高素质的专业能力为村里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会计记账业务。保证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健全和完善农村会计的选拔任用机制,实行农村会计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出台的《农村会计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现行的农村会计进行资格认证,优胜劣汰,并通过各种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对村级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财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凡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都要经过乡镇上级部门批准,以稳定农村财会队伍,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水平。

(二)大力推广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村级财务基础管理的规范性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业务实施信息化管理,是财务管理手段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技术手段上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统一要求,完善会计科目,健全总分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等基本会计账目,彻底根除“流水账”、“本本账”。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账户体系,统一规范村级的账目结构,防止账外账、小金库等不法财务行为的发生。可在政府的协调与支持下,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本地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软件,切实提高农村村级会计业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三)建章立制,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

建立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的相关要求,完善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即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村级财务工作,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簿、记账方法、会计报表,做到事事人管,人人有专责,避免赤字预算,严禁无票据或白条收付款,各项资金严格按规定用途支出,违规收支不予入账,做到账款、账实、账证、账账、账表五相符。

(四)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和职能,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1.政府出台加强农村审计方面的文件,明确农村审计的机构以及审计范围、任务、审计程序及职权、奖惩等,提高农村审计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促进农村审计落到实处。

2.县、乡两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审计干部任免制度和审计制度。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建立和落实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制度,规定凡纳入委托管理的集体财务,包括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开发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等都要进行审计。如集体土地征用、上级划拨、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使用、村内“一事一议”、村办企业上缴、集体投资收益等资金的使用,都要加大其审计力度,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并对在审计中查出的侵占或挪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的,要责令如数退赔。情节严重者,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给予相应处罚。

(五)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就是要将村级财务管理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加强其外部监督。财务公开要做到及时、全面、具体、真实,真正落实好群众对村级集体财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1.各村成立民主理财组织。村民民主理财由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进行。村民主理财小组由5-7人组成,由村民推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威信较高,并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的人员担任。村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当事人对否决有异议的,可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职责履行情况,年终要组织村民会议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工作不认真、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可罢免其资格,并进行调整。

2.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内容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进行。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财务活动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村公益事业项目等方案的实施,都应向村民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村集体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集体企业上缴收入和改制企业股权收益等,都要纳入公开。要细化公开内容,对收支情况既要逐项公开,条理清楚,又要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严禁以项目公开代替明细公开或搞“大而化之”的假公开。

3.公开时间要及时,做到月结月公布,设立固定财务公开日,日常财务活动要坚持每月公开一次,形成一月一公开的制度,对于重大财务活动应随时逐笔公布。

4.公开形式要多样化。公开方式要以公开栏为主, 各村要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坚固耐用、防风防雨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等其他形式做好公开工作。

第5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农村村级组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随着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村级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认识,没有很好地执行民主理财制度,认为严格财务管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影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权威地位,不利于农村财会队伍的稳定。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措施,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不断加强和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地区村级财务管理不善、问题较多,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既损害政府形象又影响干群关系乃至农村稳定,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金管理混乱

货币资金管理混乱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表现是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非财务人员插手现金,坐收坐支,村主要干部长期不报账、不结账,现金被贪占、挪用,致使会计没账理、出纳没钱管,会计、出纳形同虚设,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私借、白条单抵库抵现金的现象严重。

(二)财务收支管理混乱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财务收支管理混乱表现在:财务收支无计划,没有控制措施,随意性很大。1.在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非生产性、非公益事业的开支大。部分村干部,打着搞生产、促发展的幌子,吃、请、送,以外出学习考察为由,游山玩水。2.对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不“量入为出”,民间借贷较多,由于民间借贷利息高,致使村集体的包袱越来越重。3.有些村对有些收入没有记账,有的村财会人员对村委主任、村长批的条子不审核就付款。

(三)会计档案管理混乱

一些村没有建立会计档案制度,从而造成部分村财务管理资料杂乱无序、残缺不齐。某些村委会的会计凭证,一直不按规定装订成册。对于一些重要单据,如拨付款单据,主管会计也不及时整理单独立卷保管,而是随便存放。各种会计档案没有按规定如期归档保管或销毁等。

(四)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农村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村民的共同财富。有的村不建资产总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资产的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的现象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

(五)财务管理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管理公开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村委会的一项义务。但是有些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开的内容不够完整,欠具体,较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不及时不具体,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如对货币资金盘点情况不公开、债权债务情况表没有解释等。

(六)财会人员不稳定,业务水平低,配备不齐

村级财会人员不稳定,往往会随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而更换,任人唯亲,村财会人员的地位得不到保障,担任会计的人员不敢坚持原则,对村干部的违规行为缺少约束力。由于农村难以留住人才,使大多数上岗的财会人员没有上岗资格证,这些人对财会知识知之甚少,造成账目混乱。而有些村不按规定配备财会人员,由村负责人兼会计或出纳,有的村配备的财会人员身兼数职,既管钱物又管经营,严重违规。

二、完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队伍,是搞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有多种途径。如,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或实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各乡村可根据本乡村的实际状况,对各村的财务管理采取其中的一种方式开展工作。

1.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

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乡镇政府公开招聘会计人员,择优录用,委派到辖区内的村组,从事财务工作,参与村组的内部管理,代表政府监督村集体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被委派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乡镇政府负责。这样,会计人员便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真实地反映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核算、成本费用等经济状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2.建立会计记账制度

在有些地区可以推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是指在“三个民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四权”(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理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各村的报账员定期将收支票据送乡会计服务机构记账的会计管理方式。本质上,被的单位即各村仍是独立的会计主体,村负责人依然直接审批核定所有支出凭证,记账的部门,则凭其高素质的专业能力为村里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会计记账业务。保证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健全和完善农村会计的选拔任用机制,实行农村会计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出台的《农村会计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现行的农村会计进行资格认证,优胜劣汰,并通过各种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对村级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财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凡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都要经过乡镇上级部门批准,以稳定农村财会队伍,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水平。

(二)大力推广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村级财务基础管理的规范性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业务实施信息化管理,是财务管理手段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技术手段上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统一要求,完善会计科目,健全总分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等基本会计账目,彻底根除“流水账”、“本本账”。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账户体系,统一规范村级的账目结构,防止账外账、小金库等不法财务行为的发生。可在政府的协调与支持下,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本地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软件,切实提高农村村级会计业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三)建章立制,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

建立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的相关要求,完善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即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村级财务工作,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簿、记账方法、会计报表,做到事事人管,人人有专责,避免赤字预算,严禁无票据或白条收付款,各项资金严格按规定用途支出,违规收支不予入账,做到账款、账实、账证、账账、账表五相符。(四)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和职能,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1.政府出台加强农村审计方面的文件,明确农村审计的机构以及审计范围、任务、审计程序及职权、奖惩等,提高农村审计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促进农村审计落到实处。

2.县、乡两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审计干部任免制度和审计制度。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建立和落实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制度,规定凡纳入委托管理的集体财务,包括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开发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等都要进行审计。如集体土地征用、上级划拨、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使用、村内“一事一议”、村办企业上缴、集体投资收益等资金的使用,都要加大其审计力度,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并对在审计中查出的侵占或挪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的,要责令如数退赔。情节严重者,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给予相应处罚。

(五)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就是要将村级财务管理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加强其外部监督。财务公开要做到及时、全面、具体、真实,真正落实好群众对村级集体财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1.各村成立民主理财组织。村民民主理财由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进行。村民主理财小组由5-7人组成,由村民推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威信较高,并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的人员担任。村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当事人对否决有异议的,可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职责履行情况,年终要组织村民会议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工作不认真、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可罢免其资格,并进行调整。

2.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内容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进行。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财务活动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村公益事业项目等方案的实施,都应向村民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村集体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集体企业上缴收入和改制企业股权收益等,都要纳入公开。要细化公开内容,对收支情况既要逐项公开,条理清楚,又要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严禁以项目公开代替明细公开或搞“大而化之”的假公开。

3.公开时间要及时,做到月结月公布,设立固定财务公开日,日常财务活动要坚持每月公开一次,形成一月一公开的制度,对于重大财务活动应随时逐笔公布。

4.公开形式要多样化。公开方式要以公开栏为主,各村要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坚固耐用、防风防雨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等其他形式做好公开工作。

第6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关键词:原因;对策;建议

一、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现状及其原因

(一)乡镇未设立专职审计机构,且没有专职的审计人员。随着村级经济不断发展,村级财务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由于县级审计部门受经费、人员和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乡镇派出审计机构无法成立,特别是实行村集体会计委托制,会计一般由乡镇农经人员兼任,同时乡镇农经干部又承担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有的甚至出现自己记账、自己审计的情况,这就不符合审计的独立性这一准则。

(二)村级财务审计制度不健全,没有可供操作的法律法规。由于还没有出台关于开展村级财务审计的法律法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因为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同时,村级财务审计没有专项经费保障,没有审计人员编制等,这些制度均不利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个别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给审计工作带来不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资料不规范。有的村的财务工作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自条、收据和报销单。例如,在对东山村进行审计时发现,该村2008年l2月8日的伙食费直接自制付出凭证并写成生活费236.80元,并且没有附上任何的原始凭证,有的所附原始凭证数与实际数不相符;其次,项目支出繁多,无法准确核实。有些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领款或以领款单作为项11支出;有些用款单位财务管理较混乱,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四)村级财务审计环境较差。一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财务中“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离任村长、会计拒不移交帐目,给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村审计造成麻烦。二是农村干部群众对审计工作认识有偏差。一些农村干部谈到审计,就认为是审计人员故意找麻烦,抵触情绪大,工作不配合。而有些群众认为,审计人员能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一切问题,一旦审计结果达不到要求就口出怨言。

(五)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难以达到审计目的。由于村级财务工作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人员必需具备丰富的专业审计知识和财会、法律等相关知识。而乡镇一级审计人员大多由农经员兼职,由于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在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相关财经规章制度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方面参差不齐,致使审计工作达不到监督的目的。

二、村级财务审计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成立基层专职审计机构。乡镇党委、政府要支持和重视审计工作,将农村审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同时各乡镇要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成立基层专职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接受县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要经常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交给专职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同时要做专职审计人员的坚强后盾,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没有后顾之忧,解决专职审计机构所需要的经费。

(二)加快农村审计立法,规范农村审计行为。目前乡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没有具体的法规和规章依据,应当参照国家审计的有关规范原则,结合乡镇村级财务审计特点,由国家尽快制订有关乡镇村级财务审计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实现乡镇审村级财务审计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乡镇党委、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费作保证使乡镇村级财务审计适应现时需要,尽快步入正轨。

第7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关键词:基层财务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及各级政府城镇与道路建设的开展,一方面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涉农惠农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涉及村级济组织的资金量不断在增加。作为村级经济组织如何确涉农资金的专款专用及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取决于涉农项目的实施主体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因而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纠正存在问题,堵塞漏洞,要从源头遏制腐败滋生。笔者结合近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1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从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村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根本就没有建立真正意义财务制度,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村级财务公开不到位、不透明,使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村务公开留有后门,以“其它支出”科目来概括一些村干部无法公示的支出,“其它支出”的开支到底用于何项工作,该不该开支,村民不得而知。

1.2 村级支出票据不规范、不合法 由于部分农村村干部纳税意识薄弱,部分工程款在结算时不开税票,白条直接支付,自制的现金付款条直接列支出,有的凭项目工程的预付款借据直接列“在建工程”做支出,甚至个别村在农路建设过程中单凭施工合同在 “在建工程”列支100多万元。

1.3 村级工程建设监管不严、操作不规范 农村集体的工程项目建设透明度不高,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些工程项目无预算、超预算,像目前农村兴修水利、建路造桥、村庄整治等村级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发包,几万、几十万的工程和专项资金工程的实施都没有经过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和村民表决。工程没有公开招标,且施工合同没有签订。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专职人员进行跟踪监督,施工结束后更没有组织人员进行工程验收,就结清工程款。

1.4 专项资金的使用留有余地 在服务“三农”发展过程中,部分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直接到村,有的村干部为了分得一杯羹,就想方设法巧立名目挤占专项资金,弄点“加班费”、“误工费”、“协调费”等。对发放到农户的救灾、优抚、散养户补助、特困补助、计生奖励等专项经费大部分由村干部代领,且未能及时发放到位,由此引发许多不稳定因素。

1.5 征地补偿资金使用不透明 随着城镇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涉及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补偿越来越多,而补偿款中有一些公用面积的补偿没有及时公布于众,且没有作村级收入甚至游离于账外,一些相关费用在里面直接做支出,形成新的坐收坐支的现象。个别村干部身上动就存放几十万、上百万的土地补偿款没有及时发放到应补偿的村民手中,由此引发个别村民的上访。

1.6 村级资产处置监控不力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村都先后建起了农村服务中心,个别村在乔迁新服务中心以后,对原有的村部房屋和资产进行处置时,只凭一份协议书就将原有的房屋、办公资产处置完毕,现金收据入账资产处置款87500元。资产处置既不公开又不透明,对处置的资产没有分项进行评估作价,进行公开招标,更谈不上公示、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置手续及不完备。个别村的村营收入、闲置资产转让费不入账,账外循环,甚至有关补助款进行公款私存滋生的利息收入不入账。

1.7 账务处理不及时、欠规范 有的村几个月甚至半年才集中报账,由于收支凭证结报不及时,处理账务拖拉,跨年度核算较多,最后只好记载流水账,加之村账目设置不规范,科目设置单一,收支往来无明细,漏记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年终无法结转,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为部分村和村干部违规操作、中饱私囊留下了制度上的漏洞。有的村现金账流于形式,不能正确反映财务收支的情况,更谈不上日清月结,月底村辅导员到农经部门记账人员抄一份现金日记账,导致个别村在改水工程中重复列支的3万元,被村会计辅导员长期占有。

1.8 村会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 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会计辅导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会计辅导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每逢村委会换届,会计辅导员也跟着换人。另一方面,村级会计辅导员素质较低,年龄老化,还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

1.9 村级会计档案管理滞后 村级没有建立统一的档案资料室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会计档案没有实行专项管理,专人负责,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账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有的村会计辅导员把会计资料存放在家里,任期结束,自然丢失,造成一任会计一本帐,导致个别村在居民集居点线路工程施工合同丢失,后补订合同又不准确,致使工程承包人多领工程款1.7万元。

2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原因

村级财务违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①财务管理重视不够。目前一些乡镇干部认为村级自治,村级财务实行“村账镇管”了,因此放松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对群众反映财务方面的问题也没有认真去调查处理,及时纠正,结果导致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不断,而且越积越多。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报表不齐。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③财务管理监督不严。目前“村账镇管”的工作由镇农经站负责,镇农经管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管站人员难以对其经济事项实施全程监督,对票据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就要给予报销,很难发现是否有用合法票据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的情况,镇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不能起加强村级财务监督的作用。④村干部素质不高。个别村干部党性观点淡薄,缺乏为民服务意识,同时村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认识,对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有些村干部不学习、不去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则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也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加上民主监督措施不力,村民理财小组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使监督流于形式。

3 解决问题的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建设发展的需要。全面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措施,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监督、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

①健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财经法规,制订一些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细则,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来进行完善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中具体化。②建立村级会计辅导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村级辅导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镇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辅导员。对村辅导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统一管理。③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村级财务收支决定权在全体村民,只有村民最了解村级经济情况,每个村应该充分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职能,代表全体村民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同时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每月定期在村部的财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布当月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情况,公开的内容要全面、村务公开不能留有后门,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接受村民监督。④建立村级财务定期监督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镇财政和农经及内审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考核,点评、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力争把一些违规现象控制在萌芽状态,使村级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切实规范村账镇管。⑤建立村干离任审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严肃财经法纪,规范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建立村干离任审计制度,工作调动必审,任届期满离任必审。对村干部任期内各项工作客观公证的进行评价。增加村干任期内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村干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⑥建立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工程项目的实施要做到公开透明。村级工程规模虽小,但事关村民切身利益,为确保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运作,各村要成立了招投标领导小组,由镇纪委和农经技术人员组成招标小组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管,严把“标前”、“标中”、“标后”三道关,做到标前把关、标中规范、标后严管,把惠农工程做成群众放心的工程。⑦建立建全相关资产处置制度。为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规范村级集体资产处置行为,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合法的原则。处置村级集体资产,要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必须办理公证、鉴证手续,严禁“口头协议”。并同时报农经站备案,村级集体资产处置结果,按村务公开的要求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对违反规定处置村级集体资产的责任人和对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失监失管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追究责任。⑧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违纪违规现象的惩罚力度,做到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举;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对因工作失职、把关不严,致使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出现严重问题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颜廷君,杨宁宁.浅议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2).

[2]郦琴.当前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改进[J].改革与开放,2011(22).

第8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关键词:村级财务 村财乡 防火墙

实行村财乡,目的是治理整顿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债权债务管理无序等现象,是新形势下创新农村会计思路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基本情况

全县各村集体在全面贯彻执行2004年9月30日财政部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国家一系列财经法规制度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石城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石城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石城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票据使用管理规定》、《石城县关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若干规定》、《石城县关于改革村级干部和村级经费管理的暂行办法》、《石城县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石城县村级集体财务“村账乡”操作指南》等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办法,通过全面实行“村账乡”操作、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开支审批程序、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民主理财监督、及时公开村级财务、注重业务技能培训、强化审计监督职责、实施责任追究等措施的推动,有效地促进了该县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运作。

二、工作成效

该县村账乡工作的全面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村级财务的“三个转变”:

一是财务管理制度从“虚”到“实”。 村账乡实施前,由于三年一轮的村级换届选举的存在,造成村级会计队伍非常不稳定,整体素质难以提高,有的村会计的选用可能还是村支书、村主任点了头的,使得大多数村会计不敢坚持原则,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落到实处。实行村账乡后,乡(镇)会计完全不受村支书、村主任的管束,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进一步强化了会计的监督职能,严把账前审核关,使得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由过去的“虚”转到了“实”。

二是账目处理由“不及时”变为“及时”。村账乡实施前,各村普遍存在收支入账不及时,现金管理混乱等现象。往往是掌管现金的出纳员常年见不到多少现金,只保管了一些借据和领条,而不管现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手里却常年拿着现金,并且可以不经审批随意花钱,收支单据还不及时上报入账。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笔笔糊涂账或本本账(即每人一本账)。实行村账乡后,通过狠抓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有力地规范了村级财务行为,使村账处理由过去的“不及时”变为“及时”。

三是账目质量由“低”到“高”。村账乡实施前,村级会计由于文化程度高低不一、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短期培训难以取得实效,村级账目总体质量偏低,有的甚至是糊涂账。实行村账乡后,取消了村会计,村级账目处理全部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乡(镇)会计负责,统一了各村的记账标准,使得各村的账目更加明晰、规范,账目质量由“低”变“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账乡工作的逐步推进,尽管在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遏制农民负担反弹、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村账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村账乡制度的执行效果。

(一)机构未单独设置

各乡(镇)虽然都成立了“农村会计中心”,但这个机构只是一个空架子,既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也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更没有安排工作经费,会计大多是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兼任。会计工作是一项很强的专业性工作,它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当前,该县各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已严重不足,大多数乡(镇)只有一名农经工作人员。所以,要配备专职的农村会计,确实困难重重。但由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兼任会计,就是让他们既做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难以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能,甚至会让村级财务监督长期处在“真空”状态。据调查,该县大多数村的白条列支比例超出80%,原始凭证的经手、证明手续不是很完善,工程项目资金以领条领走且未附施工合同、预决算单及验收报告等,有的村集体收入未全部纳入账内管理,有的村招待费严重超标,半年、一年甚至一年多记账一次,账本设置不完整,如此等等,严重影响到村账乡的运行效果。

(二)村民民主理财监督不实

该县各村虽然全部设立了村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但大都没有履行民主理财监督职责,机构虚设,民主理财监督章甚至掌握在村干部手中。究其原因。

(三)村级财务公开不及时、全面、详实

该县村级财务公开大多是半年公开一次,有的村一年公开一次,有的村要到换届选举时才公开,只有为数很少的村能坚持按季公开。在公开内容上,也不是很全面、详实,甚至避重就轻,尤其是对村级财务的重大收支、固定资产存量、项目招投标情况、资产资源租赁处置情况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有的村甚至不予公开。

四、对策思考

要让“村账乡”工作不流于形式,突显其实效,笔者根据全县村账乡运行情况的调查出发,思考如下:

(一)抓机构队伍建设,确保会计工作独立开展

(1)机构独立,有名有实,各乡(镇)成立农村会计中心。

(2)调剂、增加人员编制,充实财会专业队伍。各乡(镇)要设法调剂、增加人员编制,尽快充实乡(镇)财会专业队伍,确保乡(镇)农村会计中心有岗位有专人,避免村级财务时常处于审计监督的“真空”状态,积极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和村账乡工作实效的提升。

(3)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工作经费。乡(镇)农村会计中心有了机构、场所和人员,还必须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完善村级财务网络监控系统。

(二)抓民主理财,落实民主监督实职

(1)择优选用,夯实民主理财小组整体综合素质。选拔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的人员进入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是搞好民主理财与监督的首要条件。

(2)赋予实职,发挥民主理财监督实效。赋予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实质性内容,是发挥民主理财与监督的重要条件。村级设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具有理财和监督双重职能。

(3)督促指导,落实民主理财监督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业务培训、指导,是落实民主理财与监督责任的先决条件。

第9篇:村级财务情况范文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村官违纪违法;纪检监察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村官经济案件无论是涉案人数还是涉案金额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许多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出现漏洞、监督缺失导致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因此,规范财务管理,加强会计监督,不仅可以促使基层财务工作人员严格履行职能,把好资金收支关,维护国家集体及广大群众的利益,而且可以有效阻遏和减少资金运行中违规现象,成为加强农村廉政风险防控,预防村官违纪违法的关键。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它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自2008年7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该制度是适应当代农村发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一种全新模式,在我国现阶段农村财务自我管理不到位、内部民主不健全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意义和效果有目共睹。之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各级农村干部也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各地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完善,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但是,由于村级财务管理面大,情况复杂,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村级财务工作中出现的现象

(一)日常工作方面

1.村级审批把关不严。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的村委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责任心不强,仍有非生产性支出、奖金福利补助未按规定要求申报审批、未严格控制支出数额。白条性质严重,财务方面知识缺乏,哪种发票能报账都不清楚。

2.结账、入账滞后。村级结账工作是村级财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部分村级报账员不能及时向会计委托中心报账,导致不能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严重影响了村级财务的真实性。

3.坐收坐支现象屡禁不止。村支两委向有关部门要回资金时,不经资金代管及审批程序私自坐收坐支现象仍然存在。

(二)监督机制方面

1.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民主理财制度尚未真正贯彻落实,表现在个别村民理财小组有名无实,无法真正地起到监督作用。如:村民理财小组不是经群众选举产生而是由村干部指定,有些甚至由村干部直接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使民主理财失去本身的意义;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财务知识有限,不能胜任工作,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理财小组成员责任性差,不履行或怠于履行职责,甚至印章由村委报账员保管,监督只是表面形式。

2.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一是财务公开内容不真实。有些村干部在财务公开时避重就轻,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却被故意“忽略”,群众无法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二是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财务收支不按时公布,对重大财务活动事后才公布,群众无法起到监督作用。三是财务公开后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三)人员方面

1.村干部素质不高。很多村干部仍保留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些干部既当家又管钱,既是审批人又是经办人,白条抵库,坐收坐支挪用时有发生。

2.村级报账员素质不高。有些村干部在挑选报账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关系亲疏来选用,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条件的人,被选拔到报账员岗位上来。

3.委托会计人员缺乏。村级会计委托中心往往只有一两个会计人员,而管理的村级财务多达十几套甚至几十套,仅是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都难以应付,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及监督无从谈起。

三、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村官违纪违法的原因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将各种现象归纳总结,反映出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每个问题单独来看也许表现不出多大的危害性,但结合在一起却可能造成财务管理上严重的漏洞,甚至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以至于财务管理失去其应有的功效与作用,同时管理村级资金资产的村官也就失去了监管与控制,权力一旦失去控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

(一)财务行为不规范,人员素质较低

首先财务行为不规范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在村级财务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例如不合规票据或白条入账、审批权过度集中、重大财务问题决策和费用开支不履行民主程序、非生产性开支在全年支出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等,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对村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构成严重影响。其次村级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不能胜任岗位职责,不能对财务收支进行正确及时的监控,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

(二)内部控制不完善,监督机制落实形式化

村级内部控制是村级经济组织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以实施,以规范和约束内部治理和管理行为的过程。当前村级经济组织虽然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但大多仅表现在面上,实质是内部控制仍不完善,监督机制落实形式化。例如村支书直接经手现金收支、报账员缺乏独立性、民主理财形同虚设等。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村级经济组织自身防错纠弊的免疫功能先天不足。

(三)少数人操纵会计行为,会计信息透明度差

目前,尽管大多数的村级经济组织都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但会计委托依法进行会计管理的状况并不乐观,没有达到预期的制度效果。在委托会计核算的同时,并没有对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有效降低村干部的自利行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有的村支“两委”主要成员相互勾结,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再者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村财务公开制度执行不彻底,为少数村干部操纵会计行为提供了便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缺乏透明度,一定程度上为村干部的自利行为和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

四、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预防村官违纪违法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村级会计委托制

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规范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并做好村报账员和村民理财小组的业务培训工作,推动村级会计委托由“形式”走向“实质”。同时,村级会计委托机构应扮演好监督角色,监督各村做好重大财务决策和费用开支的民主决策,对于大额付现、违规列支事项应坚决予以抵制,引导村级财务行为向着规范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民主理财机制

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理财作用。一是村民理财小组应实行一年一轮换,“两委”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民理财小组成员;二是实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议事回避制度;三是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重大、重要事项的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的全覆盖,并形成书面决议。

(三)进一步完善村级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科学设置委托服务工作流程,明确岗位分工和职责;二是机构内部应明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等工作职责,并落实到岗位;三是村民委员会应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货币资金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收益分配、票据管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土地补偿费监督管理等制度,确保村级财务收支有制度可依;四是定期进行村级财产清查,会计委托服务机构要派人参加,对资产的变动情况要及时登记,盘盈、盘亏和毁损要及时按照规定的报批程序、权限妥善处理;五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六是会计委托服务机构要切实扮演好外部监督的角色,对于村级内部控制缺陷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四)引入社会审计监督机制,实施“借才理财”策略

在深入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同时,全面引入社会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在人才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实施“借才理财”策略,推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一方面在主动接受上级部门及有关单位实施的审计监督外,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在日常审计监督外,重点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等定期审计,村级债务、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等专项审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