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管理家长意见和建议范文

中学管理家长意见和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管理家长意见和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管理家长意见和建议

第1篇:中学管理家长意见和建议范文

一、建立“三位一体”督导模式的必要性

作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专门机构,教育督导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成为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左右手,只有两只手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教育管理系统中“决策、执行、监督”相统一。因此,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现代管理体制,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的迫切需要。

湖南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各地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评估机制、科学的反馈机制和有力的保障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工作流程,促使学校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行政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都在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权限虽属教育督导部门,但必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才能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督导,与教育决策和执行相比,教育监督则相对薄弱和滞后,从而导致许多重要的教育决策落实不彻底,执行不到位。因此,只靠“决策”和“执行”两个系统,缺少“监督”系统,组织的目标难以全面实现。为此,我们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立体督导模式,成立学校督导室,推行“家长督学制”,引入第三方力量监督学校管理,这是在督学责任区的基础上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

“三位一体”立体督导模式一改学校过去由校委会决策、各处室执行、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检查评价的做法。在督导深度上是一次延伸,在广度上是一种全覆盖,在方式方法上对督学责任区是一种有益补充和完善。

二、“三位一体”督导模式的实践过程

(一)构建“三位一体”督导模式

一是建立督学责任区。2013年,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督学责任区的通知》,根据学校布局,将辖区内学校划分成3个督学责任区,每个督学责任区由2名德高望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且责任感强的退休(或退二线)老同志、1名主要业务股室的骨干、1名督导室人员、1名学校督导室主任组成,负责对责任区学校进行近距离的监督、指导和服务。

二是成立学校督导室。为建立自我诊断和约束机制,推动全区中小学校设立督导室,作为学校的内设机构,各校均配备了专技类兼职督学,负责对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目前,全区31所中小学校均成立了督导室,由3至5名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组成,共落实学校督导人员129名。

三是组建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采用本人自荐、学校和社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学生家长、“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工作者等各界人士组成,每届聘期为两年。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采用现场察看、听课、参与活动等方式,对学校办学行为、师德师风、办学特色、家长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等进行督评。社会力量教育督导团的督评结果将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以及中小学绩效管理考核中。

(二)加强“三位一体”督导队伍建没

一是认真挑选责任区督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采取志愿报名、公开竞聘、专兼结合的方式,在教育系统在职教师或退休人员中为每个责任区挑选督学。全区3个督学责任区共挑选136名专兼督学,主要通过听课评课、师生访谈、实地调查、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经常性督导。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督导团作用。长时期以来,学校基本处于“关门办学、单向育人”的封闭状态,缺乏与社会深入接触。而学校教育是社会化工作,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为此,我们将家庭、社会纳入学校管理的框架中,积极推行“家长督学制度”、“‘两代表一委员’督学制度”,通过与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平台,进一步发挥家长的作用,建立学校和社会、家庭双向沟通的机制,提高学校教育的公信度,努力实践“办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高兴”的学校教育。

三是改善责任区督学待遇。实施专职督学分类管理,行政管理类督学设正副科级督学,专技类督学纳入教育系统教学类进行职称评聘,为责任区督学提供专业发展空间。区财政每年下拨12万元,每月为每位责任区督学发放200元工作津贴。确保责任区督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明确“三位一体”督导职责

一是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全面深入地掌握责任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情况,领导班子建设及运转情况,教师资格、职务、聘任等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招生、学籍等管理情况,学校的安全、卫生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校舍的安全情况,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的配备和使用等办学条件的保障情况。教育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情况,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布局、协调发展情况:落实规范办学要求情况:教育局文件、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等。

二是明确学校督导员职责。在督导室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督导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听课评课: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常规检查及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负责全校教学督导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负责定期汇总督导情况,及时向教学相关部门、学校领导和区教育督导提供督导信息;切实履行督导的导向职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完成督导室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是明确“家长制督学”职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参与学校管理,反映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共同为办好人民满意学校出谋划策。

(四)完善“三位一体”督导工作制度

一是工作规程制度。印发《苏仙区督学责任区工作规程》,从指导思想、组织领导、督导评估的目的与原则、主要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基本要求、结果运用等8个方面,对责任区督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

二是督导记载制度。印发《苏仙区督学责任区工作手册》,对督学责任区年度工作要点、每期工作计划、督导记录、听课记录、访谈记录、约谈记录、整改通知书等文书格式做出统一规定,强化督学记载。

三是通报整改制度。针对每次督导巾发现的突出问题,下发通报整改书,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问责追究,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四是考核奖惩制度。下发了《苏仙区责任区督学工作考核办法》,对责任区督学工作进行考核。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责任区督学,由区教育局和区人民政府督导室进行表彰奖励;凡考核为不称职者,或群众反映责任区督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撤销其责任区督学资格,不再予以聘任。

三、“三位一体”督导模式的效果评价

(一)提高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按照权责明晰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督学与校长双方的职责。督学责任区工作,既有督学的“督导”责任,又要有学校的“执行”责任。在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的同时,着重抓了学校层面执行“责任”的落实,对无故不执行督学提出的合理化督导意见或拒绝督学依法行使职权的,将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当事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受到通报的校长取消当年全部先进评选资格。这样,责任区督学经常性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相关学校,使群众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快捷地传达到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随着今年苏仙区中考7A人数和高考上线人数攀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牢固树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郴州市二中、湘南中学、郴州市一完小等学校率先成立了督导室,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如郴州市一完小推行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参加对象是2010年后调入学校的教师,实施方法有:一是教师自选课题,学校制定上课安排表,校督课小组对参加者实施一次公开课考核,对于未达标教师,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课堂跟踪听课、评课指导,并进行二次考核,直至达标。二是授课结束,当即对执教者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日常教学常规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各有关单项指标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三是学校督课小组每周统计督课得分,客观、真实记录督导课的优点与建议,写出一周小结并在每周教师例会或QQ群反馈。

(三)构建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推行家长督学的过程中,郴州市四完小校长谢风华说:“学校推行‘家长督学制’,就是让家长走进校门,对学校活动进行了解、参与、监督与评价:化解家校之间的不和谐,建立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校的相互信任与理解。”该校切实做到“三个度”:一是调动家长督学积极态度,消除家长顾虑。督学制度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参与学校、提升学校,增进面对面的沟通,营造更利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因此是共赢。二是明确教师激励制度,消除教师疑虑。家长委员会督学制度可以让家长更理解教师的辛苦与付出。三是促进学校协商调度,善意解决各种分歧。处理家校分歧时,要求教师首先要勇于面对问题,真诚给予回应,做到回应不回击,对话不对立,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体现一位教师“三省吾身”的自省与自律、宽容与大度。学校看到了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巨大作用,希望能让孩子们早日用上多媒体设备,但经费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家长督学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动员家长捐款购买多媒体。几位家长督学说:“钱既不是给校长,也不是给老师,而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不久,郴州市四完小的学生率先用上了多媒体。

(四)促进了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

责任区督学坚持“两走一贴近”,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贴近师生,通过推门听课、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和校园巡视等方式“明察暗访”,及时纠正学校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如城区督导组在郴州市一完小学杂费收取上实行动态管控,对于其他项目收费,充分介入,坚决杜绝乱收费、多收费等现象,定期对学校各部门和年级部开展账目清查,对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同时,全程参与学校基建、大宗物资采购、教辅教材订购、大额开支、招生工作、教师任课安排等工作,近年来群众对学校的投诉明显减少。

(五)增进了家校互信

第2篇:中学管理家长意见和建议范文

再看近30多年来苏州教育的发展历程。1982年苏州率先在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2年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教育,2004年率先普及高等教育,2006年率先实现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过去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足以让苏州教育人引以为豪。但苏州教育人没有裹足不前,他们又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必须不断地自我扬弃,不断地给自己确立新标杆。30多年来,苏州教育之所以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在于不断给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和追求。”2012年初春,刚刚上任苏州教育局局长的顾月华向记者畅谈了自己的思路和愿景,她说:“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现代化,而教师发展的关键在于点燃教师自我发展的引擎。”

一个区域,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苏州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强大支撑作用。但苏州教育人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有钱”就一定有好教育,气派的校舍只是穿了一件漂亮衣服,内涵发展才是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可行路径,必须把经济的支撑转化为教育的内涵,而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师资质量。

苏州教师近10万,近百万中小学学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40%,教育“体量”大,新的挑战不断出现。内涵发展,谈何容易!苏州教育人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毅然从现有起点再出发。

上篇 以制度建设提高师资质量

管理者深知,教育的核心发展力是教师,教师的成功是教育管理者最大的成功。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师队伍现代化,离开这一点就是“标签式”的现代化。只有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做到“水涨船高”。一系列制度建设成为苏州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以师资均衡促教育公平

2006年,王依上任金阊区教育局局长后,主抓的“头等大事”便是实行区域内教师交流。

一天,一位教师气势汹汹地闯进王依的办公室,劈头就问:“局长,我们学校有那么多教师,凭什么只调动我?”事情是这样的:那一年,金阊外国语学校刚刚建成,为了让学校“开好头,起好步”,教育局决定在区内调配一些骨干教师到这里“支教”。听着这位老师的责难,王依先是一愣,旋即笑着解释道:“喏,新《义务教育法》刚刚颁布,我正在学习,你也该学一下,‘教师交流’是具有法律依据的。”听局长这么说,那位教师尽管一肚子怨气,也只好作罢,怏怏离去。“当时,我只能拿法律来救急,但教师对于‘交流’有明显的抵触情绪。”这位教师的故事并非个案,刚开始推行教师交流的一两年,一到节骨眼儿上,总少不了托关系说情的,甚至还有跑到教育局哭闹的。王依曾为此头疼不已。

6年后的今天,金阊区教师交流早已成为一项常态化制度,教师不仅能够泰然处之,还乐意为之。这得益于2008年金阊区出台的《教师交流制度暂行办法》,其中明文规定:“凡在一所学校任教满10年的教师,将自动进入‘教师流动库’。”这样,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我已经在这所学校10年了,我就有流动的义务和可能”。“大家都逐渐接受了这项制度,因为制度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王依说道,“其实,教师交流不仅能够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也有促进。思想上、业务上、行动上的交流,能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另外,教师评优晋职与交流经历挂钩。2009年,教育局对教师交流制度进行了人性化修订:第一,教起始年级和毕业班的教师,原则上不交流;第二,怀孕和产假刚结束的教师不宜交流;第三,年龄满50周岁的教师不参与交流。“这几年,金阊区新建学校较多,教师调配任务繁重,正因为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使得这项工作非常顺利、顺畅。”王依轻松地向记者介绍。

学校托管制,是太仓市促进教师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2007年8月,太仓实验小学成为太仓市学校托管制首个试点校,托管距离本校50公里的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开了城乡学校之间以强带弱先河。太仓市属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城乡教育从硬件建设而言基本均衡。就拿九曲小学来说,学校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已达到江苏省二类学校标准,但学校管理和师资建设等软件,却由于地处农村,长期得不到重视而明显滞后。用太仓实验小学校长钱澜的话说,这是一所“管理不到位的学校”。教育局让两校“联姻”,目的是要利用实验小学的优质资源提升九曲小学的办学软实力,重点是提升师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托管制,是太仓教育局借鉴酒店托管管理经验而来的。太仓有一家万源酒店,设施设备先进,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曾一度门庭冷落。前些年,由南京名牌饭店托管后,借助先进的管理经验,万源酒店得以重生,生意火爆起来。

接到教育局的任务后,钱澜马上着手组建7人托管团队,包括实验小学副校长陶萍以及6名骨干教师,陶萍担任九曲小学执行校长,教导主任和德育主任也由实验小学的教师担任。托管团队的组建非常顺利,得益于太仓市教育局的激励机制:城区教师要评高级职称必须有到农村学校支教的经历;太仓市学科带头人如果5年内没有下乡支教的经历,将被“摘帽”。由于路途较远,教育局还专门为参加托管任务的老师们配置一辆小型客车,另外每人每月享受500元到1000元的津贴。

当初,实验小学的教师可谓“兴冲冲”来到九曲小学。“说实话,我们都有一种优越感。教育局让我们学校去托管,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做得好吗?而且,我们是来帮助九曲小学发展的,他们应该打心眼儿里欢迎我们。”这是他们当时的一种心理状态。真正付诸实践时,却遇到了一些困惑。九曲小学的教师似乎并不欢迎他们,有人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你们像美国托管伊拉克一样‘占领’了我们学校!”很明显,这是一种拒斥的态度。另外,实验小学自身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选派的7名教师都是骨干,教学任务重,且大多担任班主任。九曲小学也派出了7名教师来到实验小学,与原来的教师“置换”。新学期一开始,家长发现孩子熟悉而又亲切的教师不见了,换成了从未谋面的农村来的教师,他们不乐意了,纷纷跑到校长办公室向钱澜要人,“钱校长,我孩子回家就哭,他还要原来的教师”。钱澜只能苦口婆心地向家长多做解释工作。

托管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钱澜不敢马虎。她带着教育局教研员和学校学科带头人到九曲小学调研,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座谈,全面了解学校办学现状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症结”。仅第一学期,她就去调研了26次。钱澜发现,城乡教师主要在教育价值观上存在差异。实验小学的每一名教师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了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方向感很强;而九曲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长期的粗放式管理导致形成一种松懈的风气,教师们大多将教师职业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教师在办公室里无心教研,而是热衷于说笑话、拉家常,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这衣服好看吗?中午该买点什么菜……钱澜还注意到,学校简陋的图书室里,很少见到教师静心读书的身影。

一次,钱澜听课中发现了一位很有潜质的青年教师,便鼓励她报名参评太仓市学科带头人,可这位年轻人连想都没想,很随意地说道:“我没有这个追求。”这是九曲小学教师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状态,他们对于外出培训、公开课、撰写论文,一概提不起兴趣。“托管前的3年中,学校没有一位老师公开发表过文章。”钱澜说道。

记不清多少次,钱澜和前去参加托管任务的7位老师坐在一起,共商对策。针对九曲小学的现状,他们确立了“舆论树标、环境烘托、典型引路、深挖资源、短板加长”的发展策略。除了直接派到九曲小学的7位教师,钱澜还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到九曲小学“送课”,并隔周召开一次校长办公会,研究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发展问题。

在教师发展层面,建立网上研修机制,还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把两所学校的教师真正“捆绑”在了一起,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分享实验小学多年积累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在实验小学骨干教师的指导下,九曲小学每位骨干教师也制订了专业发展规划。两校还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以及班主任研修组,每周二是班主任工作研修,周四是学科组研修,实验小学的教导主任和德育主任分别担任导师,有时还外请教育教学专家来为两校教师进行培训。每学期,两校老师都要展示教学基本功,主题事先确定,人人备课,现场抽签登台上课,评课……如此一来,农村教师身上多年来那种懈怠的积习踪影全无,教育教学能力有效提升。一年后,九曲小学办学质量“全面升级”,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被唤醒了,学科把握能力大为提升,尤其是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学科,跃居太仓市农村学校前列。更重要的是,教师精神状态发生了可喜变化,下班后灯下奋读的教师多了,撰写反思随笔的多了,勤练基本功的多了……

如今,每年的太仓市青年教师赛课,九曲小学总有教师能够脱颖而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九曲小学副校长汪京元感慨地说。不仅如此,短短几年,九曲小学从原先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如今被人称为“农村的实验小学”,先后获得“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实验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等称号,正在向“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迈进。“其实,托管制对于实验小学的教师也有促进作用,托管前我们的中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大家劲头可足了。”钱澜也很感慨,“现在,两所学校实现了文化上的深度融合。”

“关爱学生”需要制度保障

2009年开始,苏州市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教师待遇明显提升。与此同时,社会对学校与教师的期待和要求也在提升,师德师能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从2009年开始,张家港市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明确提出师德考核的标准、优秀比例,并将师德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

每年5月的“学校行风建设综合测评”,是张家港市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实招”。全市105所中小学,共有15万名学生。教育局工作人员直接向家庭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覆盖所有学校,但发放时不通过学校,也不通过班主任,而是由工作人员随机抽取全市四分之一的班级,放学时由学生直接带回家给家长。”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建东介绍道。问卷内容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情况、食堂伙食质量,等等。每次测评要下发3万多份问卷,发放完毕后,教育局通过“家校路路通”给家长发送一条提示短信:“今天,您的孩子带回一份问卷,请您根据您对学校、老师的真实看法认真填写。一周后请投放到学校门口的意见箱内,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对于这项工作,家长非常积极,问卷回收率达到98%以上。问卷的最后一题是开放题,请家长谈自己对于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数家长都是字斟句酌,认真填写。问卷回收后,教育局请来数十名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对问卷进行汇总和统计,认真整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尽管有的家长的答卷中还有不少错别字,但那不是态度问题,他们都非常认真。”王建东说,“我们每年整理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厚厚的一大本。如果家长不信任、不认真,他们不会写这么多。”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在逐年提高,2009年为94.6%,2011年达到96.8%。

行风测评活动,有效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对教师的师德师能建设的促进作用更直接、更显著。根据测评结果,教育局按比例计算出20%的行风建设示范校,60%的合格校,20%的不获奖学校。“不获奖学校”在教育局组织的年度综合评估、文明单位评比中“一票否决”。“如今,在针对学校的各种考评中,中小学校长最看重的就是‘行风建设综合测评’。”王建东说,“这项活动更大的意义在于,家长能够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有助于促进教师从日常教育教学的细节之处不断改善和提高。过去家长意见比较集中的‘伙食质量差’、‘体罚’、‘收费补课’等现象基本不见踪影了。”

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家访这一便于走近学生精神世界的传统教育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通讯方式的变革,已淡出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视野。然而在吴江市,从2004年10月开始,各中小学持之以恒地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8年来从未间断过。他们把这项活动视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吴江共有7600多名中小学教师,随着“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持续推进,家访已成为吴江每位中小学教师的“必修课”。家访中,要求每位教师做好5方面的工作:一要走村串户对学生家庭情况做一次全面了解,二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三要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四要对学生和家长传授安全知识,五要请家长和学生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

吴江市盛泽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丝绸纺织重镇,早在明清时期就以发达的丝绸织造和繁荣的丝绸贸易而闻名遐迩,号称“绸都”,人口30多万,其中近三分之二是进城务工人员。这里经济发达,但家长大多忙于自己的生意,无暇顾及子女教育。面对前来家访的教师,一茬接一茬家长的表情出奇相似——大多警觉而错愕地问前来家访的教师:“是不是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了?”对于教师的登门家访,不少家长还流露出“不欢迎”的神情。

近年来,盛泽实验小学每年都要新招20多名新教师。他们不缺知识储备,却不会家访,不顾风吹雨淋来到学生家里,却往往一杯茶工夫就被家长打发走了。他们不善于跟家长交流、沟通,不善于调动家长的兴奋点。“每次家访结束回到学校,青年教师个个唉声叹气,只会抱怨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校长薛法根要求教师写家访日记挂在校园网上供交流,有经验的老教师往往会侃侃而谈、生动鲜活,新教师却大多寥寥数笔,说不出个所以然。薛法根决定带着青年教师去家访,并从中看出了一些端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教师,自己还是个孩子。他们走进学生家庭时显得很拘谨,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薛法根还发现,这些青年教师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很多对话就像课堂上对小学生提问,家长一两声‘嗯’、‘哦’就算应答了”。越是这样,青年教师挫败感越强,越是提不起精神,家长也越不愿意与他们交流。而且,越是问题家庭、问题孩子的家长,面对教师越是敷衍应付。

如何才能把家长的心里话“掏出来”,这的确需要一些沟通方法和技巧。对于新教师而言,这种方法和技巧只有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实践才能获得。

一天下午放学后,薛法根带着两名青年教师驱车前往二年级学生洋洋家进行家访。薛法根从两位教师口里得知,洋洋在班上的成绩较差,课堂上听一会儿玩一会儿,坐不住,似有多动症。不知不觉间,3人来到洋洋家。这是个经营婚庆典礼的家庭。通过家里的陈设,薛法根一眼便知,这个家庭白天做生意,晚上父母和孩子一家三口就住在逼仄的店里。校长和两位教师的到来,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有些局促不安。慌张中,孩子的妈妈给3位教师倒了杯茶水,便又张罗自己的生意去了。洋洋在写作业,只是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他根本无法专注。即便是校长和老师在场,洋洋也是一会儿写作业,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又好奇地听父母与顾客讨价还价。目睹这一切,孩子的症结,薛法根已是心知肚明。从晚上6点开始,3人一边给孩子辅导功课,一边等家长抽出时间。将近晚8点时,孩子的父母才忙完自己的生意,面带愧意地坐下来。薛法根不急不躁地说道:“你们也不容易啊!”简简单单一句话,家长潜意识里的防备之心似乎已经消释,两人坐在那里,不住地摩挲自己的双手。“生意重要,但孩子更重要。生意今天不做,明天还可以做,但孩子错过了今天,明天的发展就要受影响。孩子才是家庭最重要的财富啊!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薛法根说话慢慢悠悠,但透着一股严肃劲儿。一番攀谈之后,家长心悦诚服地说:“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我们也知道难为他了,但以前只想着图个方便,今天听了校长一席话,非常中肯,我们一定想办法。”他们当场表示,孩子放学后,先寄放在离家不远的亲戚家,等晚上9点再接孩子回家。恰好,亲戚家的孩子和洋洋同在实验小学读书。

从洋洋家里出来已是晚上9点多。一出门,两位青年教师便对薛法根说:“校长,真佩服您!”最令他们佩服的是校长的耐心以及与家长“拉家常”时的亲切态度。“您竟然能耐心地等待近两小时!以往家访中,一看家长忙自己的事,就觉得被冷落了,我们就会早早打道回府。”“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等,你的耐心会打动家长,他们才会真心配合你教育孩子,才会想办法把家庭教育做得更好。家庭教育做好了,学校教育就可以‘水到渠成’了。”薛法根依然不紧不慢地说。之后,薛法根又护送俩人各自回家,回到自己家时,已是晚上十点半了。

之后,学校出台新规,要求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带领教龄3年内的教师上门家访,每年2~3次。无疑,这是对缺乏家访经验的新教师最有效的指导。每年4月,是学校的“主题家访月”,已持续多年,主题包括“家庭教育”、“书香家庭建设”等。今年的主题是“周末无作业,亲情来陪伴”,要求家长尽可能陪伴孩子度过美好的周末时间,鼓励亲子郊游、亲子共读、参观博物馆,不一而足。“之所以如此重视家访,是要让教师真正生发‘走近学生,关爱学生’的意识。对于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薛法根说道。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高地”

2011年11月24日下午,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会议室内座无虚席,由苏州教育名家高本大带领的“名师发展共同体”24名成员以及相城区100多名语文教师,济济一堂,观摩黄埭中心小学副校长、苏州市名教师薛元荣的一堂展示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薛老师以他广博的才学,带领孩子们徜徉在古诗文的唯美意境之中。在课后的点评环节,来自省内外的教育专家分别对薛元荣的课堂教学、教育思想进行把脉问诊,就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育专家成尚荣也来到了现场,他点评道:“教师心中要开一朵百合花,因为教师是一种美丽的、文化的存在。百合花开了,一次伟大的教育使命就完成了,不能做一个没有魂儿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发现生活的本来面目,更要开发、创造出新的语文生活……”精彩的课堂,精到的点拨,带给参与活动的所有教师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苏州市名师共同体发端于2010年4月。当时,20位名师被聘为共同体学科主持人,成员包括江苏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以及苏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师共同体强调向学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规划、例会、课题研究、论坛等多种方式,引领成员在教育思想、教学实绩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实现大提升。共同体把有着共同价值观、学科背景相同、教学经历相似的人凝聚在一起,参与者说:“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职业幸福感和心灵归属感,这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每个名师共同体每年都有活动规划,要组织系列专题研讨和公开展示活动;共同体成员人人树立发展目标,个个开展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名师专业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名师自身发展的“高原现象”。

“苏州教育的名片不仅在于崇文尚教的文化传统,更在于我们现在有谁?苏州教育的高度必须体现在名师的高度上。”苏州教育局副局长周春良认为,名师共同体成员大多面临专业发展上的瓶颈,“我已经是特级、教授级了,好像到天花板了,这个时候需要他们相互之间的促进。”建立名师共同体,一是要解决自身发展问题;二是通过打破校际界限和区域界限,配置名师资源,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人才聚集的地方,会因不同思想的碰撞而产生新的思想。“共同体内聚集着众多的名师、特级教师,坐下来吃顿饭,同桌上‘一不留神’就有五六个特级教师,区域内名师更是比比皆是。每次活动,你总能从他人的口中听到新鲜的话语和独到的见解。我切身体会到,每到自己觉得别人所讲的都是新鲜东西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落后了。于是,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便油然而生,就会逼着自己继续往前走。”特级教师、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谈道。

2012年以来,各共同体纷纷开展“名师高徒教学大奖赛”,不仅名师上课,还要把自己的徒弟带出来展示,促进年轻人成长。周春良说:“组建名师共同体,并不是要建一个名人堂,而是要搭建一个发射塔,让名师走得更远,同时带动更多的人。”

共同体为名师、特级教师的高位发展铺设了一个新的平台,而把住教师队伍“入口关”,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几年前,跟全国大多数地方情形一样,苏州也是“一流学生报考一本,二流学生报考二本,三流以后的学生才报考师范院校”。“那时候,心里真是着急,但又没有应对之策,总不能强拉着优秀学生填报志愿吧。”昆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张云说道。经过较长时间酝酿,2008年,昆山教育局出台《关于鼓励昆山籍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的暂行办法》,明确了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的待遇:大学4年,每人每学年获得1.5万元资助;学生毕业后经市教育局、人事局考核合格,由市教育局在昆山教育系统安排工作。凡报考教育部或江苏省重点高等师范院校,并在本一批次录取的,均可享受这样的优厚待遇。

这是一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师源素质的有力举措,也受到了高中毕业生和家长的欢迎。2008年当年,就有63名优秀生与教育局签订了合同。“这些孩子的成绩,都能上一本院校,基本素质过硬。”张云当时心里真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这是着眼于昆山教育长足发展的一项治本之策啊!”到2012年,共有130名优秀高中毕业生与教育局签约。每年寒暑假,这些学生都要回到教育局人事科报到,汇报自己的学业成绩和生活情况;教育局也派人前往这些高校,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2010年,昆山教育局又出台一项政策:鼓励昆山籍优秀高中毕业男生报考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限定20个名额,要求毕业生必须达到二本以上师范院校分数线,每年资助1万元。“这项政策是针对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而出台的。”张云介绍道,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今后将形成常态化机制。从2012年起,每年都会有优秀师范毕业生回来工作,为昆山教育输入优质新鲜血液。

下篇 没有终点的旅程

“蔡老师真没花头(苏州话,意思是没出息),连北京都没去过!”初为人师的蔡明被学生的这句话彻底击中。是啊,作为地理教师,不行万里路,没有亲身体验课程中一些地文地貌、人文环境,怎能让学生信服!从此,旅行成了蔡明寒暑假的必修课,至今已坚持了25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如今,每个假期开学后,苏州中学园区校蔡明的学生都能收到她旅行带回来的小礼物,一块长白山的火山岩、青海的茶卡盐巴等,这些礼物,加上蔡老师讲解的旅途见闻,可比教材上的知识精彩多了。

“教师发展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贯穿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采访中,周春良这样告诉记者,这个观点也成为苏州的一个共识。每年,在苏州市政府与5市7区政府签订的年度教育目标责任书中,教师发展指标都是其中重要的考核项目。市教育局着力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教师在自身发展的旅途中,一路收获,一路幸福。

全面、完整的教师发展观

“校长,说实话,我感觉太累了,真的不想当老师了。”几年前,苏州立达中学校长费建华在与教师谈心的时候,一位教师这样告诉他。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是事实,但是费建华没有想到这位教师竟然萌生了弃教的想法。“我每天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为成绩、职称担心。好不容易到了寒暑假,也不轻松,要拿出大部分时间参加专业培训。”简短的几句话反映出教师在压力状态下的职业倦怠心理。

通常大家都认为教师的成长来自教育的经验积淀、专业知识技能的拓展、职称的评定等方面,持有这样的目标,又没有恰当的途径释放压力,职业倦怠就会伴随着个人成长应运而生。职业倦怠对教师、对学生的危害自不待言,如果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狭隘理解并片面关注专业发展,势必会加重倦怠的程度。

“教师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专业发展不是把教师束缚在校园里、课堂中的发展,而是要把教师放到他自身生命的长河和社会背景中去思考,不能只注重技术层面,而疏忽了人文素养。”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带领学校的教师们走上一条本真、唯美、超然的专业发展之路。

与柳袁照的想法类似,费建华认为“教师发展涵盖方方面面,心理素质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消除倦怠心理,立达中学成立了很多社团,心健俱乐部就是其中之一。教师们在专职心理教师的引领下开展活动,对教师的倦怠心理进行调适和疏导。随着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教师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受到心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心灵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教师发展观决定了教育管理者以及教师对自身发展方向的认识和取向。“教师发展不是简单的名师、骨干教师数量的增长,而是要引领教师离教育原点更近一些,离学生的心灵更近一些。”周春良说。教师的发展先于学生的发展,相比精湛的教育技术,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更有助于培养出人格完善的学生。

近一段时间,平江中学的蒋少鸿被一种强烈的愧疚感包围着,因为小陈要休学。刚接班时,蒋少鸿就注意到小陈了,他的个头相比其他同学明显矮小。随后蒋少鸿了解到,小陈是侏儒症患者,虽然智力没有问题,但是体质偏弱,经常需要治疗。正因如此,小陈非常内向,不怎么跟同学、老师交往。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从不惹是生非。慢慢地,蒋少鸿仿佛忽视了他的存在。所以,当听到小陈要休学的消息时,蒋少鸿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关注太少了。

想到这里,蒋少鸿赶紧打开电脑,检索照片。他爱好摄影,平时喜欢用镜头捕捉学生的喜怒哀乐,记录一起走过的历程。他一张一张地查找,其实是在寻找内心的安慰:如果照片中有小陈,如果小陈是照片的主角,说明自己关注他了。然而,小陈的身影并不经常出现在蒋少鸿的镜头内,在一些集体照中,他也总是躲在角落里,怯生生地看着镜头。看着这些照片,蒋少鸿的内心五味杂陈,难受异常。

“你听说了吗,小陈要休学。”消息在班里逐渐传开了。“小陈啊,我好像没怎么跟他说过话,休学就休学呗。”学生们漠不关心的神情深深地刺激了蒋少鸿。教育应该培养情感健全的人,而不是只关注学业而对同学、老师、学校、社会麻木冷漠的人。“这3年我们将一起度过,为了理想,我们将一起拼搏。3年中,我们共同生活、学习,共同欢笑、流泪。”蒋少鸿想起了刚接班时对同学们说过的话,这些“共同”之中,少了小陈的参与是不完整的,如果小陈就这么离开班级,蒋少鸿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必须想办法弥补教育的缺失。

一场特别的班会应运而生。“同学们都知道,小陈要休学了,老师准备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回忆过去1年走过的时光。”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教室的大屏幕上播放出一张张运动会、春游、秋游的合影,每一张照片都经过特殊处理,小陈是彩色的,其他同学是黑白的;每一张照片,小陈都是主角。“在他即将离开我们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每人跟小陈说一句告别的话,给他一个深情的拥抱。”说到这里,蒋少鸿的声音哽咽了,很多同学开始抽泣。不善言辞的小陈满脸泪水,神情中流露出对班级、对老师和同学深深的不舍。

随后,大家依次走到小陈面前,紧紧地拥抱他,并表达自己的祝福。蒋少鸿最后一个走到小陈面前的,他蹲下身,拉着小陈的手,语气坚定而清晰地说:“小陈,老师希望你能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爱你。”说着把他紧紧搂在怀里。

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更是对学生的一次深刻教育。同学们的情感被唤醒了,虽然小陈离开了班集体,但是许多同学依然跟他保持联系,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班级组织的活动,都会通过电话或者信件让小陈了解。在第二年的运动会上,班长还特意把小陈请到学校,让他和大家在运动场上一起欢呼。

关注骨干,更关注全体

2004年,金阊区教育局出台了《金阊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规定候选人必备的条件之一:蝉联3届金阊区“教坛新秀”荣誉称号。文件刚一,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意味着,金阊区的教师要成为区学科带头人至少要经过10年,时间太长了!”一些人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的确,在金阊区,一位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2年后要接受综合素质考核,再过2年才有资格申报“教坛新秀”,“教坛新秀”评选2年举办一次,蝉联3届,需要6年时间,到申报区学科带头人的时候,已经是10年之后的事情了。“教师有多少个10年,这个要求太苛刻了!”很多人不理解教育局的做法,但这项规定是教育局领导班子反复讨论的结果,自有他们的深刻用意。“我们认为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有积累,有沉淀,这是一项慢功夫,不能急于求成。”王依说。

坚持到底,必有所成。十年磨一剑的金阊区学科带头人申报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时,通过率非常高。他们不仅本专业的教学业务水平精湛,还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名师、骨干教师是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的旗帜性人物,引领了教师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平江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陆丽瑾说。苏州市历来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其目标是建设一支以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领衔的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并以骨干教师引领、促进优质教师资源覆盖面的不断扩大。2006年苏州成立了名教师、名校长例会制度,2008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2010年成立名师共同体,促进名师互助发展,带动骨干教师共同提高。

“我们注重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关注骨干教师的培养,但并没有忽视其他80%教师的发展,他们才是苏州教育的主干,代表了苏州教育的整体素质。”苏州四中校长张剑华的话代表了苏州校长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共识。在关注骨干教师培养的同时,市教育局把关注点放到全体教师身上,每年出台一份教师发展报告,为全市教师的发展情况做出详细的盘点和导向。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当自己的教龄逐渐满5年、满10年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光荣感,我们同年参加工作的教师都会开展庆祝活动。”王依觉得教龄是教师的一笔财富,应该借此大做文章,用一些活动打通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为各个年龄段的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经过酝酿,“庆教龄、比成长”系列教研活动出炉了,共包括5个方面,全区教师参与。“两年过一关”让刚入职的新教师在综合素质考核中一展风采;教龄满5年的教师可以在“五年露一手”活动中展示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钻研和探讨成果;当教龄满10年的时候,“十年磨一剑”活动组织全员进行课堂教学评比,课堂教学成为展示自己的舞台;从教20年,基本上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二十年具一格”是对自己教学特色最好的总结;30年教龄的教师专注于教学,有经验,有体会,“三十年立一言”帮助教师提炼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

“庆教龄、比成长”活动将教师成长的几个重要阶段化作成长的阶梯,关照到不同阶段的教师,激发各个阶段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也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扩大到全体教师身上。

点燃教师发展的引擎

每年新教师的入职培训第一课,吴中区教育局局长陈伟骏都要亲自去上。“大家知道教育局门口的湖叫什么湖吗?”陈伟骏问。“澹台湖。”参加培训的教师人人熟知,此湖因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来此游学而得名。“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七十贤在北方,两贤在苏州。除了澹台灭明,还有一位是常熟的言偃。”说到这里陈伟骏停顿了一下,“大家想想看,2000多年前,孔子著名的弟子曾在此讲学,我们作为后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可不能甘心当一般的老师啊,要立志做教育家型的教师!”

接着,陈伟骏又给大家展示了一组照片:苏州桥,苏州街,苏州胡同,然后提问:“大家知道这些桥、街、胡同出自哪里吗?”“我知道,是出自北京。”一位青年教师回答道。“北京一般不以地方名来命名街道,但是只对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苏州,苏州是不是很牛啊?”“陈局长,你不是忽悠我们吧?”一位教师的发问,引发培训现场的一阵笑声。“这可不是瞎说,有依据的。”陈伟骏也笑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新教师们纷纷摇头。陈伟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给听得入迷的新教师们讲解:明朝时,全国最好的工匠吴中人蒯鹏设计建造了天安门,为纪念他,北京以苏州命名街道、桥梁。“我们有全国最好的工匠,所以苏州人从当老师第一天起,就要立志做最优秀的老师。”陈伟骏的总结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每一位即将走上岗位的教师心中都涌动着一股发展自我、做最优秀的教师的渴望。

若干年后,当岁月消磨了意志、压力削弱了激情的时候,看到澹台湖,想到局长讲过的苏州桥,这些教师心中还能唤起一份做优秀教师的愿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意识引领对于师资队伍培养非常重要,不仅是对新上岗教师,在教育局精心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中,非常注重挖掘文化意识的引领作用,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陈伟骏说。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带领下,吴中区成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市区,也是苏州市特级教师和苏州市教授级教师最多的区域之一。

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文化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个苏州人身上,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之中。“今天的课,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徐志摩的诗歌《偶然》。”这可不是语文课,而是苏州实验中学陈平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在苏州,陈平被称为“数学家中的文学家”,身为数学老师,他的文学修养堪比语文老师。凡是上过陈平数学课的学生,常常会有一种上语文课的错觉,因为各种诗词歌赋经常出现在陈平的数学课堂上。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大屏幕上呈现出《偶然》的诗句。“大家觉得这首诗中哪一句最好?”陈平俨然是要和学生一起欣赏诗歌的意境。已经习惯了陈老师教学风格的学生们,丝毫没有感到惊讶,而是认认真真地讨论起诗歌来。“我认为‘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这一句最好,蕴含丰富的哲理。”这个学生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好,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平面向量”。”

“向量”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集“大小”与“方向”于一身。在以往的教学中,陈平发现,学生总是搞不清楚向量的方向。欣赏诗歌《偶然》之后,学生记住了向量是有方向的。许多年后,步入社会的学生或许已经忘记了向量这个概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的诗句,将长久地留存在他的记忆中。

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能力更重要。“我认为,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发展好自己。要成为优秀的教师,在本专业上‘深挖洞’就可以了,但你要成为大师级的教师,就必须改变一叶障目的状况,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一览众山小,以通驭专。”陈平说。

发展就是不断超越自我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徐斌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上公开课的场景。“你的教案设计、书写都很好,但是教学语言太过于成人化和书面化,比较生硬,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不高。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不喜欢,也是枉然。”教研员直言不讳地告诉徐斌。那时候,徐斌已经工作3年了,是学校公认的新秀,教学成绩好,上课逻辑严谨。对这次公开课信心十足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学生是不是喜欢听自己讲课。

学生不喜欢听自己讲课吗?徐斌开始认真观察。上课时,小江走神了,在悄悄地玩橡皮;小亮皱着眉头,似乎没听懂自己刚才讲的内容;下课后,学生奔向门外的语文老师,却很少有人跟自己亲近。原因在哪里呢?经过认真反思,徐斌意识到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教案设计上,总想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思维方式以感性思维为主,逻辑严谨的授课方式和语言特点无法得到孩子们的欢迎。

怎么让学生喜欢听自己讲课呢?徐斌陷入了苦恼之中。“你有没有了解过,低年级的小学生最喜欢听谁讲话?”暑假培训时,导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回到学校,他立即展开了一次小调查。“我们最喜欢听鞠萍姐姐和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徐斌从学生那里得到了答案。既然孩子们喜欢听鞠萍姐姐和孙静修爷爷讲话,跟着他们学,肯定没错。徐斌跑到新华书店,把这两个人讲故事的磁带买回来,开始研究他们的说话方式。听着听着,徐斌琢磨出门道来了:鞠萍姐姐和孙敬修爷爷的语言有一些共同点,比如短句子多,语言生动形象,非常生活化。“从前啊,大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他们每天可高兴了……”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语言,才能被孩子们接受和喜欢。原来,做教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语言、形体、心态都要进行调整和训练。

整个学期,徐斌都在鞠萍和孙敬修讲故事录音的陪伴下度过,一句一句地模仿,逐字逐句地训练,常常是一觉醒来,耳机里鞠萍姐姐动听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不知不觉中,徐斌讲课的语气越来越像孙敬修爷爷,还加上了丰富的身体语言,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表达课程的内容。如今,徐斌已经练就一项本领,面对一群陌生的孩子,徐斌能在几分钟之内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与当初的语言训练密不可分。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出示小猴子的图片)看——小猴子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有一天,猴妈妈把刚摘的桃子放在桌上,让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猴子看到这么多桃子,馋得口水直流,哪有心思算呀!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子吗?

生:愿意!

……

在小猴子做主角的童话般的课堂中,一节“9加几”就上完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怪不得孩子们喜欢呢。

“每一名教师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路径,不可照搬。但毫无疑问的是,只有不断超越自我,个人发展才能不断攀越高峰。”徐斌认为,每一次公开课的磨课、每一次教学研讨、每一次自我反思都是自己成长的台阶,正是借助这些台阶,自己才能成长为江苏省小学数学学科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与徐斌一样,苏州田家炳实验初中的周瑶也经历了一个否定自我的嬗变过程。当初选择师范专业时,周瑶立志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新型教师。她忘不了中学期间,当班主任因一点小事叫家长时,全班同学反感的态度。然而在做班主任的头几年里,她却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一条让自己鄙夷的老路。

周瑶听说班里的小万和小文谈起了恋爱,顿时怒不可遏,这是自己明令禁止的。她数次与小万、小文谈话都没有效果,两人依然我行我素。看到这一切,周瑶的愤怒指数迅速上升,冲动之下,她拿起电话,把两个孩子的家长叫到了办公室。当两个学生走进办公室,看到自己的父母坐在里面时,霎时间脸色变得惨白。周瑶当着父母的面狠狠数落了两个学生一顿,家长和孩子都低着头,似乎乖乖地听着自己“训话”。周瑶觉得自己胜利了,“让你们不听话,这下知道羞耻了吧!”然而周瑶永远无法忘记,当两个学生走出办公室时看向自己的眼神,里面包含着失望、厌恶,甚至是仇恨。那一刻,周瑶打了一个激灵,“我在做什么?这和当年自己厌恶的班主任有什么区别?”周瑶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中。

嬗变的过程是痛苦的。周瑶发现,自己和学生的沟通遇到了瓶颈。自己越是“敬业”,越是“苦口婆心”,学生们越是充耳不闻,还常带着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傲慢从自己身边走过,对自己视而不见。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如何改变呢,周瑶非常迷茫。

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校本培训中,苏州心理教育专家吴文君老师的话引起了周瑶的沉思:“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尊重、接纳和包容。教师首先要尊重和接纳孩子,其次是提供选择,这样才能绕过青春期孩子叛逆的‘雷池’。”怪不得无法和学生沟通,原来自己根本没有接纳和尊重孩子。青春期爱恋的萌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自己不论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的做法,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沟通也就无从谈起。

在参加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培训基础上,周瑶还自费去参加各种心理咨询培训,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帮助自己善于了解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在这些理论知识的帮助下,她的班主任工作渐入佳境,和学生的沟通变得得心应手。

一天,班级的一个男生来找周瑶:“老师,我有个困难,想求助于您。”“什么事啊?”“我喜欢小丽,不知道怎么办?”周瑶一听,又是早恋问题,这次可不能再“训话”了,必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接纳他的心情。周瑶说:“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事情。你今天来找老师,是想问老师如何拒绝还是如何表白呢?”男孩说:“我想表白”。“你确定?”男孩郑重地点了点头。

在青春期的孩子眼中,自己就是整个世界,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但是作为教师,有责任提醒他们在决定之前,思考问题的后果。“你表白了,有没有想过结果?”男孩摇摇头。“你表白了,不代表她接受了,对吗?”他想了想说:“是的。”“所以你要作好准备,假如她答应你了,你准备怎么做,才能保证两个人好好相处,同时不影响学习,不伤害彼此;如果她不答应,你准备怎么办?”男孩没有回答,提出要“想一想”。周瑶相信这些问题能带给男孩更多的思考: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愿望,还要想到责任、宽容。

没过几天,小丽找到了周瑶:“老师,您能不能帮帮我呀?”“好啊,什么事呢?”小丽的脸红红的,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周老师猜猜,你这么温柔、这么漂亮,是不是有人追了呀?”她轻轻地说:“是的,老师我该怎么办呀?”周瑶反问她:“你是想拒绝,还是接受?”她抬起头迅速地说:“想拒绝。”“其实你的问题是,想拒绝,同时不想伤害他,更想在他面前保持好的形象,对不对?”小丽如释重负地笑了:“老师您太了解我了,就是这样。”随后,周瑶跟小丽“演练”了一番,讨论怎么表达,才能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

后来,看到两个孩子面对彼此时释然的表情,周瑶深深体会到了成长带来的幸福感。

苏州景范中学的校长顾苏云完全没有想到,学校财务处的王老师对摄影如此精通。“相机是通过光圈和快门来控制光线的。打个比方,假设有一扇门,打开门光线就会进来,快门就是这扇门打开的时间,光圈是这扇门打开的大小。”外出游玩时,负责给大家拍照的王老师给其他老师讲解了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说得头头是道。这不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吗?

第3篇:中学管理家长意见和建议范文

家长朋友们,你的孩子在我校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生活,现在已逐渐长大成熟,他们有的已摒弃懒惰,变得勤奋;有的已摒弃娇气,变得坚强;有的已摒弃怯懦,变得自信。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们和你一样高兴。初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候,你们的孩子现在就站在初中毕业的门槛上,我们有共同的责任为他们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所以今天我们座到一起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明年的中考而准备,能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我们这一届毕业班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使我们的学生你们的孩子在珍惜这关键性的的学习时光,取得最好的成绩,获得最大的发展,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实现家长、孩子、以及学校三者共同的心愿。中考其重要性毋需我多言,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学校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组织召开了这次重要的家长会。

刚才我说了一点: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是“联系”二字。我们当中可能有的家长是第一次见到我,知道班主任我长什么样,在今天来之前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分在几班,教室在哪里,更不用说老师叫什么名字了。很多的家长见到我得第一面都感觉到我很小,认为初三尖子班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比较年长,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不过请各位家长相信,能站在尖子班的讲台上,我也是凭借着自己在广宇4年打拼的结果。

首先我想谈三个问题:学校、我、 任课老师为我们尖子班做了什么

第一个:学校为我们尖子班做了什么

在座的家长都知道,我们班和15班是初二时全校前110名分出的两个班,是广宇的精锐,明年广宇能考多少学生就看我们这两个班了。因此学校为我们两个尖子班配备了初中部最优秀的师资力量。

语文:张梅芝老师,我们中学部业务最棒,课上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和隔壁班耿敬老师并称为广宇语文两大权威

英语:司艳荣老师,快60了,一辈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在她的身上一点也不夸张

物理:肖征老师,徐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两个尖子班的物理都是他带的,是我校高薪聘来的骨干教师

化学:王进老师,历史:于淼老师都是百里挑一的

政治:高培刚老师,也是我县学科带头人,期中、期末考试命题人员

我,许俊波,带他们数学,学生自有评价

再者,开学到现在我们初中部已经多次召开尖子班老师座谈会,探讨方法,明确目标,责任到人,确保明年中考再次大捷

第二个:带这个班以来,我为这个班做了什么

1.忠诚,进取,孝顺是每个学生的为人准则

我对学生明确要求: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提高素质增长智慧,为父母不怕苦累,为前途永不言悔。我一直致力于先教学生做人,后教学生求知;要求学生“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对待学生要求做到“三不”即“不抱怨、不嫌弃、不放弃”。

2.追求课堂高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向上意识,让他们脱离题海。要以一敌十,而不是以十挡一(活,变通,举一反三)。要让他们享受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3.独立思考,刻苦专研这一优良品质的培养。多问问题是个好习惯,不会就问这不是很好。(高中知识难度加大,更需要能耐住板凳上的寂寞)

4.给班级注入一种精神,也就是班魂:言出必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永远不要对自己说不行,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永不言弃,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等优秀的品质

5.同学间的要有竞争,但更要是好朋友,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

(他比我好就嫉妒,不讲话等)

第三个,任课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初三年级的教师整体呈现出了敬业、爱生、奉献的良好精神面貌,是我们全校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学校信赖的一支队伍。初三的每一位教师也都深知责任重大,都在千方百计把教育学生的工作干好,各科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也有了很大突破。

(期中考试阅卷,成绩分析,学生到校就看到成绩) 丰县没有一个学校能做到这一点

下面我向各位家长汇报一下我班期中考试的相关情况,这也是各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这次期中考试和15班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差距,平分秋色。但和第一次月考相比还是有些退步。

年级前10名我班3个,15班5个

年级前20名我班12个,15班9个

年级前100名我班39个,15班36个

虽然同学们的名次有很大差别,但是我们得清楚的看到几点,

第一点:我们班年级前20名成绩是稳定的,没有波动特大的 ——稳定是前提

第二点:不进则退,如果一味的安于现状,自我感觉自己还是班级的前十名,那么总有一天会被其他的对手寄出局。

第三点:年级35名到年级第8名只差10分,年级71名到年级第35名只差10分,年级100名到年级第50名只差10分,所以说分差并不大一分就好几个名次。所以说细节很重要,学习要严谨。

两个尖子班只有75个百强

第一是:分班原因

第二是:三个补习班的原因

下面具体说一说我班的一些学生,就算自己对他们的评价吧。

数学课代表:宋冉冉,热情大方,为人豪爽,学习认真,一门心思的学习,她的辛勤和汗水,带动了班里学习数学的热情;她用她的勤奋、上进,影响了周围的一大批同学

语文课代表:王业鹏,待人诚恳、礼貌,作风踏实,办事认真,品学兼优。两个多月的心血与汗水,使他成为14班一员虎将,语文老师得力的助手,我们张老师谈起他时赞不绝口,说他变化很大,变的自信,变得勤奋,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英语课代表:雷翔,豁达、洒脱、执着、向上。有强烈的进取心,非常优秀的领悟力和理解力,学习上反应快,爱动脑,肯钻研。进入初三以来,学习特别主动,成绩提高很快,已进入了年级尖子生的行列。

物理课代表:郭仅想,聪明好学,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不耻下问,富有较强的进取心。进入初三以来,蕴藏在身上的潜力不可阻挡的爆发出来。他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不愧是班级同学的榜样。孜孜不倦地学习使他稳步跨入了年级尖子生的行列。

化学课代表:刘肖肖,踏实、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可以成为任何人的楷模,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使得他成为初三年级顶尖的高手。

历史课代表:王红梦,文静、懂事,淳朴之中显示着一股认真,踏实的学风,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即使遇到困难也毫不气馁,默默地向自己的目标攀登着,我相信,有一天,定会登上顶峰,欣赏到无限的风光。

政治课代表:陈家硕,在老师的印象中,人员极好,聪明,有才智,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因此不费力就进步到年级20强。

学习委员:李娜,当之无愧的学习委员

团支部书记:陈祖尧,学生会成员,班级卫生委员刘红雪,体委渠龙龙,还有班长,在班级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想老师之所向,急老师之所急,带领全班同学勤奋学习,为班级争得了一个又以个荣誉,在此向你们的家长说一声谢谢,请你们相信付出必有回报。

我们班娄少夕,常玉敏,李前进,刘恕君,和思宏,渠莉莉,张梦葛等女生,可以这样说吧,我们班级所以的女生都是好样的,学校要求住校生6:10到而我们班的女生5:30基本都到齐了,太勤奋了。男生也是如此,孜孜以求,任劳任怨。每每想起这些优生,喜上心头,美滋滋的!!!感觉做什么事都是非常的热情,开心。

下面请我们班的班长学习委员李娜同学向各位家长汇报一下具体的情况,因为她生活在这样一个群体中,比我更了解学生,有请。

下面请学生代表,我们班刘肖肖谈以谈自己的感受。

学校的现状

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创办于2004年,今年是办学的第六年,它根植于丰县这片沃土,成长于丰县浓郁的文化积淀之中,承载者全丰县人民深深的厚爱,学校通过四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丰县经济发展,深受广大家长朋友欢迎的崭新的办学之路。当然广宇也走过了不少的弯路。真因为有这些矛盾的存在才使广宇逐渐的走向成熟。去年教育局马局长和李成立书记也加盟了我们学校,使我们的学校管理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问题一 :“初三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成绩还能提高吗?今后该怎么办呀?”

对策:“还能提高吗”,这个问题只有自己能回答自己。如果在做之前,就先否定了自己“注定失败,我怎么也不行”,那结果会如你所料。如果不放弃努力,即使明天就中考也有可能提高。到这个时候,提高十几分不易,但丢掉几十分却很容易,所以不要轻易对自己说NO。

问题二:“很用功地学,但感觉没进步。脑袋里一团浆糊,拿起书来好像什么都会,又好像什么都不会。激情已被消磨殆尽,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力也大不如前。”

对策: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也模糊化是正常的,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主要因为初三阶段重复性的、繁重过量的学习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疲劳。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力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点,反而是再提高的重要阶段,及时调整就会有一个飞跃。

首先不要过分担心,再着急也无济于事,反使心态更糟,加重恶性循环。然后做个清楚的学习者。清楚自己该学什么(内容),该怎么学(方法)。把所要学习的内容按重要性排列出来,即做一个合理有序的学习计划,再按步完成。做好短期计划和时间规划,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早省:今天要学什么?晚思:今天学到了什么。每节课课前或者是在家里学习的时候,采取“四定法”:一定向(学什么),二定量(学多少),三定时(花多少时间完成),四定法(怎么学)。也就是在反思和监控中学习,给自己一种“我时刻在提高”的感觉,

可以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走出高原期。

另外注意交换学习形式,避免单调机械的刺激产生的厌烦心理。比如交叉学科学习、变化学习形式等。

问题三:“我的情绪波动很大,时常烦躁不安,看不下去,越是这样就越心烦自责,就越学不进去了。”

对策:初三阶段的长期高负荷学习,使得身心疲惫,尤其是重点班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饱和状态,一个小小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大的情绪波动。让弹起的皮球安定下来的方法就是置之不理,如果拍打它只能使其跳得更高。烦躁的情绪就像弹起的皮球,对待消极的情绪,既来之则安之,对目前状态接受了,心情就平和了。高速行驶的汽车在遇到障碍物、不平路段、车流拥挤时会减速,我们的学习同样需要“缓行”。在遇到心理饱和状态出现厌学情绪时,不妨先放下手中作业,活动一下,散散步、聊聊天,分散一下紧张情绪,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一位高考状元说“有5个小时,我会用4小时学习1小时运动,而这4小时所学知识要比我用5小时学的多,因为4小时的全心投入大于5小时焦躁情绪下的学习效果”。

另外,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不要把痛苦埋在心里,那样会更苦的。可以跟父母朋友说说,或是听听音乐、玩会儿球、做做操、大喊几声等,来舒缓压力。总之,我们必须要学会解放自己,别让心灵超载!

问题四:“一遇到做不上的题或测验成绩差,就好自卑,感觉与别人差距那么大,万一中考再发挥不好……一点信心都没了。”

对策: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担心,请把所有担心的方面都写出来,然后问问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吗?这种担心对改变现状有用吗?怎样才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然后就具体地去做。另外给你几点建议:

(1)关注过程,不要关注结果。焦虑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心,把精力放到学习的具体过程中去,让每天有所收获,这是改善目前焦虑的最好途径。

(2)关注成功,不要关注失败。静下心来想想:难道真的一点都不会吗?难道真的没有提高吗?是我们对成败太敏感了,而是人为夸大了失败,由一小点不顺利联想到中考失败。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才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3)关注自己,不要关注别人。学习中的比较、竞争是很难免的,但比的目的不是比出自卑、气馁和压力,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学习而非他人成绩。我们可以就努力程度、学习方法等和同学比较,获得提高方法;可以和自己比,和过去比,找出退步的原因和进步的经验。

我们两个尖子班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让他不学习都不愿意,不需要我们多说,不需要多问,我想谈几点!!!

1、避免叨唠,尤其是当母亲的,总有过多的不放心,一句话恨不得说上八遍,“又考了吗?听懂了吗?”“怎么又看电视?这样还能上重点?”……本来孩子复习紧张,情绪不太稳定,父母无休止的唠叨,更容易诱发不良情绪。这种督促不但于事无补,还容易伤害感情。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少说多做。孩子不想听你讲话,不妨变换形式,比如写个纸条放到书桌上。(饭桌上不谈成绩)

2、避免许愿,一些家长总想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 “考得好,明年暑假给你买电脑”“考上重点班,带你到北京去玩”,其实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3、避免威胁,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努力而制造压力,“考砸了,我们就不管你了”,“考不上重点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诸如此类的话会使孩子产生对中考的担忧和恐惧心理,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4、避免比较,有些家长为了激发孩子奋进,总是树立很多榜样,“你看你表姐多争气,考好了,重点学校轮番到家里动员”,“某某多争气,一模又是全年级前一百名。”,这些看似激励的话对孩子都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伤害了自尊心。越拿孩子的不足跟别人比,他就越觉得高不可攀,越自卑气馁。正确的做法是,多过程比较,少成绩比较,多和自己比,和过去比,和同等水平的比。

5、避免过度保护,很多家长考前把孩子重点保护起来,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甚至请假在家照顾孩子,把起居生活大包大揽起来,这反而会增加孩子的不安,一种到了中考如临大敌的感觉,还增加心理负担,不利于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中考。

6、避免过多干涉,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抓紧学习就着急,特想帮助孩子提高,于是对孩子的时间进行规划,不准这样做,必须那样做,可是效果适得其反。一位学生说,一举一动好似受监视,很压抑,爸爸的方法不适合我等,所以我们可以帮助但不要卷入太深。

7、避免期望过高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水平提出期望,不要给孩子规定必须考上什么学校,最好不要过多谈论。引导孩子把关注的焦点,从考试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中来,告诉孩子只要踏踏实实走完这一年就行,这样孩子没有负担就能轻装上阵。

8、避免说那些科目差

备考六注意

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有的家长对我说“我一直宽慰孩子,考不上没什么,可他的压力怎么还那么大呢?”因为有时语言是苍白的,嘴上尽管说没什么,但那充满期待的目光、任劳任怨的身影……都深深印在孩子的眼里心上,这是一种隐性的压力。把初三平常化,夫妻之间以及与孩子之间和平常一样轻松,以幽默做调味剂,让家里少些“备战”气氛,多些阳光和欢笑,这种愉悦和谐的氛围会对孩子的心态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家长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一位学生对我说“我妈告诉我别紧张,可她一天到晚如临大敌,我一次考不好,她比我还焦虑,成天唉声叹气。”想想看,如果我们比孩子还焦虑,那孩子能轻松应考吗?如果孩子发现家长都心绪不宁六神无主,他能稳住阵脚吗?家是避风港,是安全岛,是加油站,做家长的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担忧放在心底,把笑容挂在脸上,把积极情绪传递给孩子,增强他的自信。

无条件地支持和鼓励:初三了,学生的信心和情绪波动大,最需要心理支持,尤其是第一、二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容易自卑,此时他们需要的不是责备和道理,而是理解、鼓励,更需要切实的帮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丢分的原因,查漏补缺。另外由于长时间艰苦学习,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父母一定要一如既往地给予理解、鼓励和支持,做永远的后盾。

多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支持,在孩子烦躁时坐下来听他说说话,不要打断和评判,让他尽情宣泄心理垃圾,然后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很多孩子担心考不好而对不起家长,针对这种心理家长应给予理解和开导,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减轻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中医有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因此,与其让孩子服用药品或保健品,不如多给他一些肯定和鼓励,让他多一份自信和勇气,这比改善饮食、加强营养还更重要。

注意调整饮食和睡眠:市场上各种补脑品、健脑品竞相上市,不少考生家长被这些产品广告搞得眼花缭乱,不知是灵还是不灵,不知买哪种好。营养学家告诫大家不要过分迷信保健品。吃平常吃的,适当增加营养就行,不必特别改善。另外提醒孩子晚上复习不要熬夜,劳逸结合,调整好休息学习时间。

在各位家长的面前我只能算个小辈,按理是不能提什么要求的,到最后我只提一个要求,就一个,那就是:把您的孩子的升学作为这一年中最大的,最重要的事去处理去经营。

家长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相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为将来的升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希望家长同志们对学校的工作,对我们的班级教育管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请您放心,有我许俊波和各位老师在您安心在家挣钱,我会尽自己的全力向各位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4篇:中学管理家长意见和建议范文

关键词:德育活动;道德品质;德育问题;活动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38-04

一、对德育活动开展意义的探讨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对德育学科课程的有益补充。关于德育活动开展的意义,现有研究分别从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德育实践能力提升、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研究者提出德育活动有利于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黄春芬和罗刚淮(2011)从德育氛围和德育环境角度出发,指出营造适当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让学生全心于德育的滋养陶冶,唤醒心灵深处的德性善念。[1]胡远远(2014)则认为创设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能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2]袁洁认为德育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观念意识。她在论述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时指出德育活动开展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在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有的研究者还认为德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陈泽河与戚万学(1995)在论述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时提到学校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对道德行为的生成也有重要作用。[4]齐欣(2001)、[5]朱士海(2011)[6]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并指出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一方面践行课堂、活动中学习的或教师要求的道德行为和规范,另一方面其自身也会产生这种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和情感,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另有许多研究者(陈泽河&戚万学,1995;齐欣,2001;张志刚,2010;朱士海,2011)在论述德育活动意义时都提到德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齐欣(2001)[7]、张志刚(2010)[8]、朱士海(2011)[9]等学者认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领会和体验,可以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达到强化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道德行为发展的目的。于天红和李冰梅(2012)也提出德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实践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10]

二、对德育活动类型及主要形式的探讨

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也是开展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德育活动的分类研究能为科学实施德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一直以来,中外学者不断地对德育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进行探讨。新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德育活动包括晨会(或周会)、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分类比较明确,但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因而,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德育活动进行了重新分类。袁洁从德育功能视角创造性的将德育活动分为六类:参观型、服务型、知识型、组织型、娱乐型、生存型[11]。但武刚为德育活动提供了三个分类方式:根据个体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感性实践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和游戏娱乐活动;根据活动规模大小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全校活动;根据活动目的分为提高认识活动、培养情感活动、锤炼意志活动和养成行为活动。[12]尽管分类方式各有不同,但基本囊括了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陈桂生在调查后发现小学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等。[13]国外对德育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也有一些探讨,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活动的社会性,认为儿童活动应包括园艺、纺织、金工、烹饪等方面。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从德育活动目的出发,把活动分为游戏、学习、交往、社会公益活动和职业活动等类型。[14]而从德育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来看,国外与我国是相似的,根据学者研究,日本有特别活动(类似于我国的第二课堂和活动课程)和整体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等[15];新加坡通过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和立体性的德育网络来开展[16];美国则以生活指导、校园活动、社会活动、宗教活动、大众传媒与公共环境熏陶、家庭教育等方式来进行[17]。中外德育活动的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德育活动科学合理的分类能使德育工作者更全面把握德育工作,兼顾学生道德发展的各个层面,更好地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三、对如何开展德育活动的探讨

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活动,现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讨论。有些学者着重探讨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机制问题。德国道德心理学家乔治・林德建立了“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他认为道德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即判断某个行为是道德的,不仅基于个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和原则是正确的或符合社会规范的,而且还要有能力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贯彻到个体行为中去。[18]檀传宝(1997)认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道德认知、道德信念等的原初动力机制;二是对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等的放大增益作用。[19]李本书(2003)提出由利益、情感和快乐这三种因素构成的“三角形铁律”。[20]王树洲(2007)[21]、马进(2009)[22]等学者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是个体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评价做出道德判断,进而进行道德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由道德意向转化为道德行为。有些学者侧重于活动目标的研究。例如,陈义禄(1993)在进行中日德育对比研究时提出,德育活动虽然没有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体现,但是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非常清晰的活动目标。[23]另外,许多一线教育专家对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在活动资源方面,李培忠(2008)[24]、黄建榕(2001)[25]等特别强调了社会――家庭――学校资源的整合,李媛(2012)[26]也持相同意见;在德育氛围的建设方面,冯景南(2006)[27]、冯钰(2007)[28]等人强调学校文化的建设,而李华钊(2011)则强调德育活动的持续性,让学生在连贯而持有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得到提升[29];在活动主体方面,所有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吴康宁(2006)、李媛(2012)[31]等学者对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进行了强调。受多元智能理论影响,在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方面也呈现多元化趋向。例如王薇(2006)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德育课程改革研究》一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选择都在发生转变,儿童必须获得一定的道德判断、选择和推理能力。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整合,归纳总结出优质德育活动的7个开展要素。

1.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之间存在横向差异,儿童自身的不同阶段也存在着纵向差异。因此,德育活动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活动的实施必须符合德育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机制。道德情感是动力机制,道德判断能力是核心[35],德育活动应该通过生活体验内化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其道德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其道德行为的生成。

2.明确目标的意义,制定恰当、明确的活动目标。如果在活动施行过程中刻意追求预期目标,就失去了德育活动生成性的优势,因此德育活动的目标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活动目标指导教师和学生活动、检验和反馈活动效果的作用。

3.开发、整合、利用多方德育资源,实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资源除了来自学校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师生自身资源、家庭社区资源、社会企业机构都是可以并且必须进行挖掘的巨大隐藏资源。只有将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德育工作中,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真实的社会,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活动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来品味生活、产生情感共鸣,理解意志力、自省、谦让等优良道德品质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所在。

4.打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发挥德育活动无痕渗透的优势。在道德教育中,隐性课程比起谆谆教诲可能更具优势,良好的活动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道德观念于无形。良好的活动氛围并不仅仅指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渲染,还体现在活动开展的持续性上,只有在连贯而持久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5.创设学生主导的德育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而不仅仅是有良好道德知识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创设以学生为主导的德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参与制定、修改活动具体环节的权利,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严格遵守制定的制度,学生主导也不意味着教师成为旁观者,这样的活动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指导与组织能力,老师必须能够保证活动本身及相关内容的合理性和道德性[43],引导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而不是走向任意一个极端。

6.尊重、认可儿童的多元价值选择并培养其基本的道德情感。在学习型社会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道德教育也应该由灌输单一价值观念向允许多元价值选择转变。同时,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也必须传达给学生核心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情感(例如同情心、自尊等),这是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

7.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人在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体育、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一到多个维度拥有不同的“天赋”,因而必须实现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另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评价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46]。在评价情境中,家长、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他们都是平等的评价主体。

四、对我国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探讨

建国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相关学者从社会背景、德育工作关注点、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等不同角度切入,对我国当前德育工作进行了反思。从社会背景来看,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冲击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李季(2014)分析,受媒体文化的影响,家庭和学校的正向教育功能不断萎缩,鱼龙混杂的社会特别是媒体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风险性增加,同时也使德育环境更加复杂,难度增大[47]。李化树、余海英(2008)等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中小学德育的冲击问题,认为必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的整合,推动德育改革,促进德育创新。从德育工作的关注点来看,赵宏义创造性地将德育概括为“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两个方面,并指出“现实的德育越来越习惯于或停留在规范约束方面,不专注、不习惯进行意义引领”[48],最终使个人完整的道德在教育中被明显割裂,制约德育。

此外,许多学者关注德育工作实施的影响因素,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以及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德育目标方面,冯文全认为目标定位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以致在德育工作中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乃至‘落空’的现象”。在德育内容方面,有更多学者探讨:高波(2006)认为内容抽象、陈旧,缺乏层次;赵为粮(2014)指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德育内容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张明卓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探微》中指出,当前的德育在内容上过分强调政治和法纪教育,而忽视思想和道德教育,德育成了政治的附庸而丧失了自己独特的品质、本质和价值;王振芬(2001)提到德育内容中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要求结合不良,甚至有割断历史,排拆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在德育方法方面,学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德育方法单一,贡和法(2014)指出“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时,许多学校主要依靠‘道德说教’、‘道德灌输’,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在德育评价方面,学者认为评价方式简单抽象,不够科学是主要问题。史品南认为,由于德育成效难以量化,评价常常得出“大致印象”,评价方法也不够科学,并且仅仅局限于校内,忽略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黄小平和胡中锋具体指出了在中小学德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缺少系统性和比较性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德育评价目标和内容“高、大、全”,缺少结构效度,评价方法追求量化,缺少人文关怀,评价主体单一,缺少多元化,德育评价强调选拔、控制和奖惩,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刘晓丽提到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难以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也是我国当今德育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对我国德育活动研究现状的探讨

通过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基本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1.德育评价体制的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德育评价的文章很多,并且2013年《关于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品德发展水平的五个关键指标及其考查要点,将德育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但是大都集中于理论层面和宏观层面,没有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给予详细的指导。

2.德育活动形式的研究。许多学者(袁洁,2012;但武刚,2000;陈桂生,2003)侧重于德育活动开展方式的研究,也有研究(李媛,2012)指出,学校、教师在纷繁的德育活动形式中忽视甚至忘记了活动最初的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样的活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德育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等问题并没有做过多阐述。

3.德育活动资源的研究。德育的实践性与生活性的特点使德育工作必须与社会资源相联结,许多学者对整合资源的必要性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却没有过多地对如何操作进行指导。但是室外活动和校外实践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以后研究的重中之重。

4.如何发挥学校德育活动隐性教育优势的研究。许多学者(冯景南,2006;李华钊,2001)强调隐性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力图使学校的墙壁在说话。但是很少甚至没有研究对如何确定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行阐述。

5.开发学校特色德育活动的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大力倡导个性化教学,号召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自己的特色德育活动,但是并没有对如何实施做出进一步指导。如何实现上级统筹与学校自主的和谐统一,在以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值得进一步商讨。

结语:

德育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已有研究涉及广泛,内容上从理论到实践、从德育课堂到德育活动,范围上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到高校,涉及德育的各个方面。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将进一步推动对于德育工作应如何学生有效促进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我国德育工作也会在理论指导与实践改进中取得新的突破。

注释:

①感性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与调查、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和集体仪式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包括讲授活动和讨论活动;游戏娱乐活动:包括游戏活动和娱乐活动;

②新加坡课外辅导活动具体包括:榜样、对话阐释、规劝、环境影响和体验五种活动。

③美国校园活动分校方发起和学生自发两类,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

④美国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两类。

⑤“新媒体”是相对于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而言,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以交互性、即时性为主要特征,在这里主要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⑥“规范约束”是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规范性内容,主要体现为对人言行方面“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具体要求;“意义引领”是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性内容,主要体现为关于人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幸福自由、理想事业、友谊爱情等问题的意义性内容,如“为什么要这样”、“什么样最值得”。

⑦1996年6月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明确出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6条规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2001年,教育部办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春芬,罗刚淮.让德育活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2011,(4):84-85.

[2]胡远远.各类学生活动在中高职学生德育中的作用[J].德育教育,2014,(3):36-38.

[3][11]袁洁.试论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的发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7):57-60.

[4]陈泽河,戚万学.试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1995,(3):10-12.

[5][7]齐欣.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01,(10):48-50.

[6][9]朱士海.德育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1,(1):117.

[8]张志刚.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意义[J].教学研究,2010,(3):26-27.

[10]于天红,李冰梅.论活动德育课程的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9(2):53-55.

[12][14]但武刚.论德育活动课的类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2):38-43.

[13]陈桂生.“德育途径”问题的症结[J].上海教育科研,2003,(6):18-21.

[15]孙炳海.中日两国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0,(3):30-31.

[16]郑红莺.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5.

[17]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0-52.

[18][35]潘蕾琼,黄甫全.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原理、方法与启示[J].中小学德育,2012,(4):12-15.

[19]檀传宝.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7,(1):11-14.

[20]李本书.道德行为发生规律论[J].学术探索,2003,(12):52-54.

[21]王树洲.试论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J].江南大学学报,2007,6(4):100-108.

[22]马进.论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9,(2):45-47.

[23][38]陈义禄.日本德育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当代亚太,1993,(3):54-57.

[24][37][41]李培忠.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开展德育行动研究[J].中小学校长,2008,(5):24-25.

[25]黄建榕,刘社欣等.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J].深圳大学学报,2001,18(5):108-115.

[26][31][42]李媛.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7][39]冯景南,叶丽芬.创设德育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行动研究”初探[J].教育导刊,2006,(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