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第1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

为加强对我局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区文化局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姜广华局长任组长,杨幼一副局长、李必纯调研员、许浩副调研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幼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局机关各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组成。同时,还结合实际制定了《××区文化局2009年“和谐社区建设年”实施方案》和《××区文化局2009年“和谐社区建设年”工作要点责任分工一览表》下发各科室、下属单位落实,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进度、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分管领导。

二、强化工作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一)加快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投资2亿元的××艺术博览馆已经封顶,并已完成内部装修设计方案。5月8日,总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62749平方米的××文体中心项目隆重奠基。文化(美术)馆新馆选址已确定。区图书馆积极协助工务局做好加层施工,5月起开始闭馆,同时为保证在施工期间保持图书馆的正常服务,满足广大读者的基本需求,6月6日板房临时服务点正式对外开放。

(二)推进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局继续加快××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及一体化管理进程,以共建、整合的方式在外来青工较为集聚的工业区建设图书馆分馆,推进分馆建设。继同富裕、众冠、高新等特色分馆开放后,今年1月,××图书馆百旺信分馆正式对外开放,为工业园区上万外来青工提供一个免费的文化学习场所;2月,华侨城分馆试开馆;目前,已按照一体化管理模式建成6个分馆,蛇口分馆正在筹备中。此外,我局还积极调研,按照合理分布、立足需求的原则,选址筹建新的分馆,让社区居民和外来劳务工就近享受文化服务。

(三)打造文化品牌,丰富社区文化产品

2009年上半年,我局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36场,其中文艺演出101场,展览18场,讲座35场,比赛9场,电影1005场,大家乐活动11场,举办公益文化艺术培训班22期。同时,还打造了××国际音乐周、粤剧艺术周等一批文化品牌,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如今年××区国际音乐周于5月15日与文博会同步举办,推出了11场专场音乐会;粤剧艺术周已经连续举办三届,是××区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精心打造的一项群众文化品牌项目,深受广大社区群众喜爱;××区第六届社区艺术节的各个项目及实施方案已初步确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在2009“青工文化快车”活动中,仅上半年就为广大外来青工举办专场晚会、电影、游园、讲座、才艺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共34场,还举办辅导培训进企业24期,学员1200人,受益企业达十多家。

(四)充实基层力量,扶持文艺社团

年初,区艺术团专业人员带编分流至各街道文化站,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培训社区文艺社团,已经成为社区文化的骨干力量。同时,我局还加大了对社区文艺团体和本土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根据《2008年××区传统民间文化项目及群众文艺社团扶持方案》,拨付32万元经费对区内6个民间文化项目和20支群众文艺社团进行扶持;通过公益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区粤剧团、区曲艺家协会、区民间艺术团、区老年协会等承办了一批公益文化招标项目,通过招标引导了本土文艺社团参与竞争,锻炼队伍,提高实力。

(五)完善机制,提高公益文化活动水平

继续完善公益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机制,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区政府扶持名单的传统民间文艺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文艺节目、创作剧目以及只能从唯一供应者处购买的项目列入单一来源方式采购范围,更加有力地扶持了传统特色项目和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了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公益文化服务,除了网上免费定票服务外,我局对部分高质量的公益文化演出采取政府补助,低价售票的办法,使社区居民能低价享受高雅艺术。我局从今年起聘请专业机构对公益文化活动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全程监管,并发放社区群众意见调查表,确保活动质量,上半年已经回收

6000多份调查表,满意率达95%以上。

第2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成果

(一)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服务环境明显改良。

按照锡发[20**]22号、锡发[20**]39号、锡办发[20**]22号、锡办发[20**]78号和锡办发[20**]79号等文件的要求,区、镇、社区(村)各级都相继加大了对社区为改善基础设施的多元化专项投入,通过“四个一批”(即规划布置新建一批、资源共享整合一批、加层扩建解决一批、房产置换落实一批)的办法,分别按村(1000-1500平方米)和社区(800-1000平方米)的标准,对集办公、服务和活动用房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用房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至**年底,建成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总投资1.15亿元(其中区财政已拨出740万元专款,用于对达标单位给予一次性以奖代拨补贴)。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良,使社区工作环境日益完备,社区服务和活动条件明显改善。

(二)政策体系基本构成,服务机制逐步建立。

**年按锡办发[20**]93号推进的服务进社区活动,实现了区级部门、镇(街)和社区(村)服务工作的对接、联动和双向考核。部门社区服务工作指引的制定实施、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操作指南的上墙公示、工作流程的编划明晰,服务卡片的广告化发放,均为社区实行优化便捷服务、实现长效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平台作用初步发挥,服务功能有效拓展。

按区内业已形成的区、镇、社区(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总体上已利用各自设立的“厅、站、室、校、场、栏”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相应的社区管理、服务和相关活动,基本展示了服务进社区活动确定的公共服务的信息采集、项目受理、咨询代办等社区服务的规定动作,并在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上,套路多样,各施拳脚。同时在社区活动中通过整合和利用人才、场地、器材、项目等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彰显各自特色,营造了氛围,凝聚了人心。

(四)工作指引贯穿主线,服务项目形式多元。

以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构成的十四个主要业务指导部门,都针对各自服务重心前移下靠的操略,制订出台和汇编了服务进社区实施方案与工作指引,基本为社区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业务运作渠道和操作方式。各社区(村)亦以服务进社区服务活动为抓手,结合自身优势设立多种类型的服务项目,为民提供相应的社区服务。其中以黄土塘村、廊下村为代表的村民论坛,张泾社区的“相约星期四”活动,东湖塘社区的少儿书画沙龙,青虹路社区的乒乓球协会,人民路社区的器、乐、演、唱,桑达园社区的花卉制作,宛山村的电子触屏服务指南,春江花园社区的电信“1890”便民利民服务声讯热线,寨门村、锡通社区等居家养老服务站所等,均在服务项目和型式上引成了特色品牌,展示了亮丽的风景。

(五)考核举措双向落实,服务效能得以体现。

按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的《20**年度服务进社区活动考核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考核对象、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运用的要求,实行了区直政府部门、镇(街)、社区(村)三个层面的分级考核,落实了对各自推进服务进社区活动中的工作措施、推进力度、目标任务等进行相互监督、考核评估的工作举措,确立了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务实的考核标准,实现了上下结合、横向互动的双向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到最终作为评定区直政府部门、镇(街)机关工作绩效、社会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和社区(村)和谐社区建设考评体系之中。措施的得力,使社区服务工作效能得以有效地体现。

二、我区社区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为社区服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我区专门建立了区镇(街)相应的协调指导部门,并调整成立了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成员单位也扩大到28个,同时建立完善了区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2、完善政策文件,深化服务管理机制。

我区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锡发[20**]39号)、《关于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锡办发[20**]79号)和《关于在全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锡办发[20**]78号)、《关于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锡办发[20**]93号)、《20**年度服务进社区活动考核办法》(锡社指发[20**]3号)等一系列社区建设的综合性文件,为推进社区服务建设提供实施依据。

3、加强部门协调和配合,加大社区服务建设推进力度。

今年,我区先后多次召开了“服务进社区活动”的专题推进会议,由28个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商榷,制定了我区“服务进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各自的工作职责及具体实施工作的阶段部署,加强了部门与部门、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横向沟通与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大了社区服务建设的整体协调与推进力度。

4、以社区工作指引为抓手,理顺政府部门和社区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

将目前已进入社区的工作进行调查梳理,界定政府部门与社区的职能,理顺社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指引,明确工作职责与标准,扩大了工作指引的制订范围,目前已有劳动保障局、综治办、民政局、卫生局、计生局等14个部门制订了社区工作指引和实施方案,同时,我局还率先开展了“民政干部服务进社区”的系列活动,并将民政服务的各项工作条例、文件政策、办事须知、工作流程编印成《社区民政服务操作指南》和《社区建设工作手册》印发给每个社区,规范了社区服务形式和程序。

5、以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方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

根据锡办发[20**]93号、锡社指发[20**]3号文件精神,大力拓展服务项目和内容,通过经费安排引导社区承接部门管理服务工作,对于达到工作指引起要求,并通过考核的,按照每人10元的标准给给予工作经费补助,既推进了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贯彻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又有力地调动了社区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文体、教育、卫生、综治等社区公开服务的深入开展。

6、整合市场优质资源,开展便民利民服务。

我区在春江花园社区开展了打造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试点建设,通过设置“1890”社区服务热线,与辖区内各服务网点进行联结,为居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服务。这种做法,既整合了社区的优质服务资源,又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还充分发挥了社区服务中心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整合功能。对于暂时其它社区,通过在各社区服务窗口办理登记联系或发送便民利民联系卡等形式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快捷便利的中介、家政、水气换送、电器维修、法律咨询、管道疏竣、锁匙启修、机船票订购等便民代办服务。

7、激发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开展自助互助服务。

通过开展党员“五双”活动、村(居)民论坛、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激发居民群众互帮互助的参与热情。

8、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和社区双向考核互动机制。

按锡社指发[20**]3号规定的考核内容,年终将对相关部门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情况进行评议,为各部门加强和完善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建立起政府部门和基层社区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

三、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经验

推进社区建设,是篇大文章。它关系着在新世纪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管理社区这个复杂的社会肌体;关系着如何进一步发挥社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关系着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实践中探寻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社区建设之路。

(一)从社区组织的性质和特点看,社区建设是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根本性质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随着基层社会事务的增多,应鼓励和支持这种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它对于行政组织的职能具有转替性和辅,在党和政府与广大

居民群众之间起着不可替代的联结和沟通作用。

(二)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看,社区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也需要社区发挥作用。还有,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迫切要求。由此可见,社区建设是应运而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条件。

第3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以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部署,以满足群众生活和学习需求、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目的,以项目化服务为抓手,创新理念,整合资源,统一管理,扎实开展长期性、公益性的社区“老少活动家园”民生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学习型、文化型社区。

目标任务

从2012年起,用两年时间,在全街10个社区建立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其中,2012年分别在城南、茶亭、兰亭、曙光、南园、望江东路和友谊7个社区建立“老少活动家园”,2013年银河、东陈岗、太湖新村3个社区也要建立“老少活动家园”。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社区“老少活动家园”项目在社区长期性、常态化开展。

时间要求

2012年社区“老少活动家园”项目于6月全面启动,10月20日前完成。项目建设完成的标准为场地装修完成、设施设备到位、人员到岗、制度上墙、各项服务正常开展。10月16日至20日,街道实施社区“老少活动家园”民生工程项目领导小组进行检查,10月底迎接区民政局、财政局验收,年底前迎接市级验收。

项目内容

1、儿童青少年项目。为社区内儿童、青少年提供课外辅导和教育。各社区设计3项以上服务项目。

2、老年项目。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琴棋书画、手工制作等文体康乐团队活动支持,提供书报阅读、影视戏曲欣赏等文化娱乐服务。各社区设计3项以上服务项目。

3、知识讲座、咨询和教育类服务项目。为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及其他社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知识讲座、课程学习、指导咨询、图书阅览等服务项目。各社区设计3项以上服务项目。

项目要求

1、场地要求。室内应有多媒体多功能厅1间、儿童多功能活动室1间及老年多功能活动室1间,每间面积不少于30㎡。条件有限的可设两室或合并为一室,但总面积不得少于80㎡。

2、设施要求。必备设施为不少于1组书架、1套电教设备、1台电脑、30组课桌椅,100套(张)讲座类光碟、不少于1000本普通图书,不少于500本儿童绘本图书,1部办公电话,1个移动硬盘。有条件的社区可配备其它相关设施。

3、活动要求。社区“老少活动家园”要实现有专人管理、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记录、有工作成效的“五有”标准。各社区培育不少于5支社区社会组织。有条件的社区可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承接运营。每月服务总人次不少于500人次,社区居民对服务效率、态度、质量等满意度测评达到80%以上。

4、制度要求。管理制度健全,有相关服务计划、服务开展、服务评估管理制度;有相关服务志愿者和服务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的信息档案、登记备案、年度审核等管理制度;有相关设施、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实施步骤

1、安排部署阶段(6月初至6月30日)。一是成立机构。街道成立实施社区“老少活动家园”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此项工程的组织、实施、检查和考核;二是上报预算。各社区要结合自身需要,上报开展此项工程的实施方案、序时安排、经费预算和采购设备清单。

2、项目实施阶段(7月1日-10月20日)。

一是开展服务需求调研,形成调研报告,设计服务项目。

二是优化社区实施方案。社区对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讨论,于7月10日前绘制出具体的施工效果图,经区民政局审定后施工。

三是组织工程施工。需要工程施工的社区按程序上报批准实施,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按时验收。

四是购置设备设施。由区政府统一打捆招标采购的设备,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上报。其余相关设备的购置,街、居严格执行设施设备采购招标程序,规范实施。

五是管理服务人员到位。管理人员从社区专职工作者中择优配备1名,服务人员以社区志愿者为主,设置3类以上志愿者岗位,招募培训核心志愿者不少于10名、普通志愿者不少于30名。

六是开展服务活动。立足现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和群众社团,继续规范开展原有服务项目。积极引进和设计新的服务项目,如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论文、小建议)、绘本阅读、经典诵读、素质课程、亲子教育、社区影吧、文体康乐讲座等。

七是健全完善制度。建立各项活动制度,做到应有尽有。并以统一的标牌、制度的方式来整合空间资源。形成各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各自统一风格。

八是整理软件材料。将领导小组、实施方案、调研报告、活动计划、人员信息、工作制度、施工方案、改造效果等开展“老少活动家园”建设项目的各项资料,按顺序收集、整理、归档,以备检查验收。

街道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此项民生工程工作调度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拿出解决措施。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各社区按照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快速推进。

3、考评验收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0日)。开展检查考评,对各社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督促各社区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及时改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迎接市级考评验收的准备。

相关要求

(一)认真组织落实。社区“老少活动家园”项目是区政府民生工程综合考评和社区建设综合考评的重点项目。相关社区要按照区、街的部署要求,务必按时完成,确保验收合格。

(二)优化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组合社区现有的活动室、会议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老年学校、人口学校、残疾人康复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现有空间资源,制定装修施工方案。新建活动室力求做到大开间、尽力拓展单个活动室面积。并尽量做到敞开式,少设阻隔设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完全敞开的不要设制墙体和木门等。不能完全敞开的使用玻璃门进行封闭,提高活动室的透明度和开放度。

第4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苏州;三社联动;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128-02

“三社”是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三社联动”是指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参与的方式,增强“三社”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形成“三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1]。苏州是全省乃至全国创新社会治理的示范区之一,其“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工业园区湖西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

一、湖西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基本做法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工业园区2013年全面启动“政社互动”工作。根据园区《关于加快推进“政社互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各街道、社工委相继成立政社互动工作领导小组,湖西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相关工作,成立政社互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二)梳理两份清单,明确责、权、利

湖西社工委梳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两份清单,签订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管理协议书。根据两份清单,社工委对26个事项打包拟定一揽子协议,明确工作的目标要求、经费保障及各自责任,将责、权、利捆绑落实到社区。法定职责之外需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的事项,社工委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项目化运作。

(三)双向评估代替单边考核

随着政社互动的开展,湖西还推行平等主体间双向评估,取代行政上的单边考核。印发《“政社互动”双向履职评估实施办法》《社区协助政府管理协议事项履约评估细则》及《评估表》,明确评估内容,规定评估程序。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在协商签约的过程中完成衔接,在双向评估过程中实现了互动。

(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湖西大力培育贴近社区需求的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文化体育类、群众自治类等社会组织,紧紧围绕居民实际需求,通过建立健全“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购买服务机制,将社区服务职能逐步引向社会组织,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五)建设社工人才队伍,创新社工管理

为进一步发挥社区专业人才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园区创新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管理,将社工的发展与社区建设紧密相连,不断增强社区发展软实力。园区“创新社工管理”项目被评为2013年苏州市社会管理创新优秀项目。

制度先行,社工队伍职业化。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社区工作者实行行政编制人员和职业社工分类管理相结合,创新了社区专业人才培养与评价激励机制。随后,《关于调整中新合作区职业社工薪酬待遇的通知》《关于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的社工享受相关待遇的操作办法》等对社工的资质条件、入职晋升、日常管理、薪酬待遇做出明确规定,促进了社工队伍职业化。

注入内涵,社工水平专业化。2013年园区启动“基层社区干部三年培训计划”,三年内完成社工轮训,打造敬业爱岗、作风踏实、乐于奉献、专业高效的社工队伍。培训紧紧围绕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涵盖诸多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课程,湖西社区干部和社工参加了3个月共20期培训。湖西还组织社工走出去,参加国家、省、市各项培训和交流。在一系列举措下,社工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助力成长,群体形象品牌化。园区加强社工队伍建设,不仅对社工进行规范管理,更注重其个人成长。2013年园区举办第二届金鸡湖社工节,组织开展了“社工在你身边”巡游、“非凡城市、最美社工”评选、社工才智秀、优秀社会工作案例评选、社工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湖西现代社区工作者活力、专业、热情的群体形象跃然而出,成为湖西靓丽的新名片。

二、湖西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特色

(一)“社情民意联系日”丰富三社联动机制

“社情民意联系日”是园区创新社会治理、关注民情、解决民困的重要举措,打开了反映民意的绿色通道。2011年5月起,每月第二个周日为“社情民意联系日”,园区工委管委会领导和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当天轮流深入各社工委,与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代表面对面交流,倾听意见和建议。2014年园区在巩固现有民意沟通机制基础上,丰富政社互动新机制,将社工委层面的“社情民意联系日”下沉到社区,实现民意反馈零距离,社区居民就公共交通、民政事业、环境保护、教育医疗、治安管理等众多民生问题提出了数百条意见和建议。社区还招募了“社情民意志愿者”,协助开展活动、整理民意。

(二)“触爱行动联盟协会”彰显三社联动活力

社区治理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湖西搭建了与企事业单位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文明共创、党建共商的社区建设平台,凝聚社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触爱行动联盟协会”是湖西社区社会组织的典型,也是三社联动的良好注脚。2009年湖西正式启动以“志愿、奉献、感恩、分享”为核心的触爱行动,2011年“触爱行动联盟协会”注册,协会至今已有自然人会员8 800余名,企业法人会员160家,社团法人会员47家,他们用爱用心和资源支持公益。专为空巢老人解决吃饭问题的“爱心餐厅联盟”是触爱行动的品牌活动之一。几年前,湖西与江南邻里中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联手推出“爱心卡”,社区老人凭卡半价就餐。如今所有“爱心餐厅联盟”成员单位均由湖西社区党委统一授牌,并与社区签订爱心承诺书,为居民提供优质餐饮服务。目前,17家餐饮企业纷纷加入,向老年居民推出爱心就餐卡近三千张。

(三)“特色单位文化”凝聚三社联动力量

湖西始终坚持把单位文化理念与创新社区管理融为一体,把培育“包容、参与、互助、共享”的社区精神作为重要目标,以文化引导人、鼓舞人、凝聚人,在社工中培育奋发向上、爱岗敬业、自我提升的价值体系。

丰富生活,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为使社工真正感受到平凡岗位不平凡、普通工作不普通,社工委大力改善工作环境,开展社工素质教育工程,鼓励社工走进图书室、踏上文化广场、参与全民健身,结合“三八”“五一”、春节等节日组织文艺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提升艺术修养。

加强宣传,多方渠道展示社工风采。社工委重视对外宣传,充分展示社区建设成果和社工风采。两年来,《社区工作建议与思考》《社区工作者述职报告》《金鸡湖西望》等专刊展示了湖西社工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刊物多次得到园区领导的肯定和批示,成为展示湖西风采的一扇窗口。

创造条件,鼓励社工不断提升自我。湖西社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帮助社工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订阅书刊,供社工学习;出台奖励政策,鼓励社工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引导社工加强调研,向专业刊物投稿;组织各种征文、摄影、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等。

三、湖西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一)以社工委为主体,构建协作治理网络

园区中新合作区实行以社区工作委员会为基层行政组织的社区管理体制,其总体架构是:在园区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设立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社区建设的决策协调机构;社工委主要负责管理社会事务、引导社区自治、推进社区党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社区工作站作为社工委的服务窗口提供政务服务,搜集社情民意、培育社会组织、发展义工队伍,每个工作站辐射4~6个社区,与社区居委会在经费、人员上不发生任何交叉;社区居委会内部不设工作站、不办理具体政务,集中精力组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构成社区的“三驾马车”。

(二)以品牌文化为内涵,构建合力凝聚网络

从单纯强调载体保障转向培育公共价值观,是社区从外延拓展走向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志。2009年湖西启动触爱行动,用爱的力量创新社区管理手段、拓展居民自治途径,通过引导各社区构建以社区理念、社区标识、社区刊物、社区之歌等为内涵的特色品牌,形成了包容、参与、互助、共享的社区氛围,显著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2010年触爱行动的理念和做法在中新合作区全面推广。

(三)以社会组织为依托,构建居民自治网络

中新合作区3个社工委、43个社区成立各类社会组织近500个,成员总数16 000人。湖西社区拥有各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团队47个,在册志愿者8 800多人,爱心成员单位159家。湖西社区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项目化运作为形式,使社区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湖西社区居民自愿组织建立的“草根”组织近50个,保障孩子上下学的“护苗队”、为精神病人定期送医买药的“博士汽车志愿者队伍”、缓解老年居民吃饭难的“爱心餐厅联盟”、为延伸社区公共服务建立的“触爱行动网站”等等,让社区群众体验着社区治理主人翁的角色。

(四)以社企联动为抓手,构建资源共享网络

园区摒弃对社区建设大包大揽的做法,通过搭建企业与社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动企业、社区、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形成“金相邻、好伙伴、共成长”的互动关系。100余家大型企业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与社区结成长期共建关系;300余家中小规模商户成立了“爱心商家联盟”,以折扣让利消费、平价放心餐饮等方式回馈社区,获得良好反响。2013年湖西推出“社企1+1”结对活动,进一步增强社企互动,营造社企之间优势资源共享、公益服务共办、文化繁荣共推、生态环保共抓、社会文明共创、美好家园共建的良好氛围。例如联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与新加社区组建的“联新文化艺术团”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增加了社区活力;熙岸社区和日科能高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结对共建,围绕“低碳环保、帮困助残、志愿奉献、文化体育”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第5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月河一号春秋墓出土玉器阴刻技术的微痕分析 桐柏县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绿春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桐柏县小流域治理措施 发展和提升河南省气象培训能力建设水平的思考 对桐柏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与思考 桐柏县积极探索山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桐柏县蔡正祥皮影戏班的考查 基于DEM的桐柏县地形因素分析与评价 关于河南省南乐县特色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河南省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河南省柘城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河南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思考 河南省乡村生态林建设模式与措施 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研究 桐柏县白莲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 桐柏县:“四到位”落实秸秆禁烧 桐柏县森防管理工作研究 河南省建设生态文明环保城市的策略与探究 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构建与思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桐柏县人民政府.桐柏县生态城镇建设实施方案[EB/OL].[2011-03-17]./news/stcz/15023.shtml.

[4] 田中贵.河南桐柏:“生态立县”锁住淮河第一污染源[EB/OL].[2011-05-31]./society/2010-10/24/c_12694495.htm.

[5] 刁良梓.生态立县建设新桐柏[N].南阳日报,2010-05-27(14).

第6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关于几个概念的界定及相互间的关系

为理清思路,有利于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顺利进行,先对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村庄整治的关系作以下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二十字”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全面性综合性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深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的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各级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和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现代中国农村。

落实到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努力引导和帮助农民向城镇转移;同时“四位一体”,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在农村区域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深化细化各项工作,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各部门各个方面参与,协调配合,共同实施。

(二)村庄整治

根据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的指导意见》,村庄整治是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各级建设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承担的核心任务。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立足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资源,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社区、改造旧村落,改善村容村貌的具体工作。

落实到成都市,村庄整治工作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对现有村庄的整改,而是建设部门按部门职能承担的统筹城乡资源、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参与农村“三大工程”建设,促进农民转移和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整治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综合与具体的关系。因此,各级建设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绝不是把村庄整治与推进城乡一体割裂开另搞一套。

(三)新居工程

“新居工程”,是特指成都市在中心城区、14个县城、30个重点镇本轮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内,按“六统一”的方式,提前建设的专用以集中安置该区域农村居民的城市化居住小区。即纳入城镇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按城镇居住小区的性质和标准,统一配套小区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商贸、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由城镇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并实行统一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满足被安置农民和进镇落户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居工程是成都市推进“三个集中”的创新性实践,是组织和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最终转变从业方式、居住生活方式,改变农民身份,成为城市居民的重大建设项目。

(四)农村新型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是按照成都实际,在农村区域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符合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要求,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规模较大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

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把农民尽可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转变为城市居民。同时,对仍以农业产业为主,需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提高农民聚集度,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农村区域农民居住生活的一种先进形式,是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内容,是改变农民居住方式的基本形式,也是村庄整治的主要模式。

(五)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几者之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领各个方面的总体战略任务;村庄整治是总体战略任务中的部门工作任务;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在总体战略任务中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的重要内容;新居工程已不再属农村范畴,而是统筹城乡建设,在特定区域将农民直接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建设项目,是成都市建设新农村的最高层次。

二、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式

(一)新居工程建设

新居工程是成都市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城乡同繁荣共发展的重大项目。是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转变农民身份的综合性工程。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农民变市民中心城区达到100%,14个县城和13个优先镇达到70%。实施新居工程建设政策性强,各区(市)县政府要制定专门的办法,由政府组建“新居工程”建设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和项目建设的主体,政府先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公司以土地的预期收益为抵押多渠道筹资、融资,对土地进行整理,在土地征用后,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土地收益,返还其土地整理成本。新居工程实施方案要经三分之二的农民同意,符合规划,按法定程序报建。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农村新型社区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形式,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农村范围(即县城、重点镇之外的区域)到2010年,农民集中居住度平坝地区达到60%,丘陵地区40%。农村新型社区按乡(镇)总体规划布局定点,并确定其聚居规模。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为载体组织建设,其实施方案,经三分之二村民或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后,按法定程序报建,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组织分步骤地实施建设。

(三)旧村落(场镇)改造

旧村落(场镇)改造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形式,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对按规划予以保留,但环境较差、设施不全的现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和院落,以及已撤消建制的原场镇片区,按照农村新型社区标准对环境、设施和建筑实施综合整治,并吸收附近农民进入建房居住,成为符合宜居要求的新型农村居住社区。旧村落(场镇)改造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四)移民新区建设

是我市边远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创新形式,即不宜集中居住,也不宜发展二、三产业的山区,农民无法依靠当地资源增收致富,在较大的区域内,统筹区域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民迁移到适宜集中居住、有利产业发展和创业增收的片区,按规划和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移民新区建设,到2010年山区农民集中居住度达到40%。移民新区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按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三、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一)基本措施

1、以规划为先导,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新农村建设。

按照区域“三集中”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整个村域为单位,对农村生产生活各要素、各项设施全面统筹,综合整治。各部门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予以相关的技术指导,并帮助和指导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进行相关的专项设计。依据规划,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科学、有序地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终极发展目标一步到位,而建设按产业集聚程度,分区域梯次推进,分步

2、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为依托,大力引导农民集中。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同步进行,在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实施中,实现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各区(市)县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各方面的建设投入同步跟进,配套实施,抓好项目范围内的生产设施、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的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项建设。在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的同时,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良、风貌协调的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小区,引导农民改变居住方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农村转向城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是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没有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区域暂缓实施新农村建设。这就是成都特色。

3、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调控能力。

通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新增的耕地,所有权归全体村民共有。但不分配到农户,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统一流转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其经营收益,一部分分配给村民,一部分用于村农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活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新农村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在现阶段,需要建立必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协调发展的不平衡和存在的矛盾。农村社会调控主要靠村民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就需要有基本的经济调控能力。发展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建设管理的措施

1、以垃圾和污水处理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按照新农村“五化一配套”(道路硬化,公共场所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社区洁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配套)的内容,各部门从技术上和政策上指导、配合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强化村内主要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重点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垃圾处置体系(县级统一组织处理、乡镇负责组织清运、村级组织收集);配建排污管道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

2、以农村危房和私搭乱建清理整治,消除农村建筑安全隐患。

各区(市)县建设局组织力量,指导和配合乡镇政府,对村内危房和私搭乱建进行清理整治。教育和帮助农村拆除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向规划的新社区集中居住。

3、以延伸城市建设管理方式,创新村镇建设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项目均由县级建设部门统一管理,并依法予以业务监督和技术服务,统一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各区(市)县建设局改革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打破当前城乡建设二元分割格局,建立以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统筹联动的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发挥建设局村镇科(办)的综合作用,协调各相关科室,把城市建设管理的方式向农村延伸,建立新的村镇建设管理模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式,以“统规统建”为主要方式,淡化“统规自建”,确保规划和设计的执行。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素质,现有工匠队伍维持现状,不再新增村镇建筑工匠,鼓励和引导村镇建筑工匠向建造师转化。

4、以加强技术服务,塑造多样化的新农村建筑风貌。

新农村建设防止“村村一张图,村村一个样”的现象,各地新农村的建设方案和房屋建筑要结合实际,依据当地不同的传统文化、地形地貌、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分别进行设计,使新农村建设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市建委组织专家免费为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各区(市)县建设部门加强指导。市、县二级建设部门免费为各地提供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并指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调整和完善设计,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第7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规定动作到位,落实要求扎实

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实施办事处的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制定了《xx街道办事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推进流程表》等,对学习实践活动作了全面计划和安排;三是召开了动员大会。10月30日,召开全办动员大会,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动员部署。四是突出先进主题及时启动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在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办事处以“便民、为民、利民”为工作目标,树立了“开拓新思维、增添新活力、树立新作风”的学习实践主题,以此贯穿活动的始终,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办事处范围内全面推开。同时,办事处就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是围绕“社区卫生、城区拆迁、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其次是加强了案件督办工作。对近期需要重点督办的上访案件明确了任务要求。

二、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特色活动

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在区委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后,办事处迅速召开会议组织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进行全体动员,部署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二是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办事处在确定任务后,及时进行了宣传活动,通过橱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广大居民群众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意义。三是突出学习,深化认识。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真正把学习组织好、带起来。要求集中专题学习有专人组织,有专人辅导,有重点发言人,有座谈讨论;个人自学有计划、有内容、有标准,人人建立专用读书笔记本;开辟学习园地,将各类学习资料陈列在书刊架上,方便党员、干部自学。通过学习、讲座和辅导,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重大指导意义的认识。四是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为强化服务提供保障。对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实施党政成员工作汇总制度,科室负责人周汇报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考勤制度,建立和落实定量考核、学习教育档案、述学等学习制度,完善出台了《机关考核意见》和《社区考核意见》。同时着手组织各科室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办事程序上网公开,主动接受居民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五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开通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征求意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排队,分轻重缓急的研究解决。六是联系群众,体现特色。办事处处于基层工作第一线,人员少、任务重,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根据办事处的工作特点,在方案制定和内容安排上,保证完成上级规定的“动作”以外,从实际出发,设计了一些有单位自身特色的自选“动作”,如开展“特困群众救助活动”,领导干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发放救济金、慰问金,领导成员与特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最大限度的对特困群众进行经济、生活上的帮助;进行“三访四送活动”(访特困群众、访离退休党员、访下岗职工,送政策、送信息、送法律、送温暖),办事处将党员领导干部分成四组,深入社区,与“三访”人员交流、座谈,征求意见,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通过开展自选“动作”,使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有特点、有亮点、有针对性。

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办事处积极开展了“爱民、便民、为民”活动。协助海北社区28户村民购买电动卷帘机37台,培训农民工100人,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4.4万元,积极转变种植产业结构,成立xx街道海北社区葡萄协会,增加葡萄种植面积38.6亩,现已达到217亩。为畅通干群沟通渠道,办事处在一楼入口处设立便民告示栏,将办事处需要告知和公示的内容及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张贴在醒目处,解决了群众上下楼问事咨询的问题,方便了办事群众;设立了群众热线服务电话,实现电话服务一话通;设立社区社情民意信箱,实现群众反映问题一箱通;组织包社区人员深入社区听民意、解民忧,实现群众反映问题直接通。同时,办事处在所属八个社区广泛开展了“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交百家友”的爱民、便民、为民服务,努力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就业、卫生、养老、救济、治安、计生、家政、外来人口与出租户管理等各类问题四十余个,在解决民生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努力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三、下一部工作安排

1、优化发展:狠抓“六大能力”(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据腐能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组织纪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广大机关干部在思想观念、思想境界、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在全办全面实现作风好、形象好、效率高的工作局面。

2、改进服务:锤炼“四种观念”,(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观念、树立理清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观念、树立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干净做事、正派做人,兢兢业业为人民谋利益的观念、树立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观念),街道和各社区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各社区至少增设一个服务项目或服务实体。

3、整治环境:各社区对境内垃圾进行清理,加强日常管理和保洁,大力开展绿化美化、清除小广告、灭鼠和蚊蝇活动。加强物业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第8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省委、省政府 1月15日 至16日在济南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在听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时的讲话,刘伟副书记作重要讲话,贾万志副省长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明确提出了围绕再创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基础建设、农民增收、农村民生改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等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分组讨论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表彰了齐河、诸城、曲阜等1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我市张开朗常委、韩军副市长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二、2008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市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秋冬

连旱、旱冻叠加,受灾面积大、灾情重,夺取今年夏粮高产丰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二是多数农产品价格下行,重大动植物疫病呈频发高发态势,农业内部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三是大批农民工返乡回流,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保持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明显加大;四是在连续5年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农业农村发展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各级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二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入重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三是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新一轮农村改革全面启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农村改革发展的内生活力越来越强。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不动摇;正视困难,科学应对,拼搏实干全力全速不松劲;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不犹豫,这是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基本基调。

三、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10字方针,围绕市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不动摇,加快推进以“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深化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333”工程为抓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突破以农村土地、金融、社区化建设为核心的农村制度创新,突出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以统筹城乡规划编制为引领的城乡一体化格局,确保农业稳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主要预期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为重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着力抓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新增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稳定粮食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单产水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万吨。

二是以培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围绕“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规划优势特色产品布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建济宁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今年市里制定出台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具体实施方案,力求在实施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突出抓好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政策扶持、典型引导和配套服务,力争新增转移就业8万人。

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333”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抓好去年续建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再筛选确定一批新建扩建项目纳入重点管理,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对投资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调度和支持服务,确保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家。继续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切实把好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流通和政府监管三个关口。

五是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切实抓好改善农村民生的各项工作。按照3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3个体系的要求,今年制定具体方案并启动实施。年内新建改造农村公路 800公里 、桥梁50座,完成230个村、20万人自来水改造工程,新建3.5万个户用沼气池,健全路、水、气管护运营长效机制。确保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困难家庭新建改建住房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一暖三改”、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等各项年度任务。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完成1787个村卫生室更新改造任务。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活动,深化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六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房产、林权、水权、集体建设用地依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年内组建市级农村产权交易所,在14个新型乡镇建设试点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

心,同时挂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牌子,承担县域内产权交易服务职能,其它有条件的乡镇和农村社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站。启动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换城镇住房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以农村各类产权进行质抵押贷款,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全面改革户藉管理制度,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试点和乡镇机构改革。

七是以增加投入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今年市级财政安排“三农”支出5.2亿元,比去年增长10%。同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各记其功,重点用于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今年通过增加预算、调整存量,设立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和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元,主要用于试点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和示范村奖励补助。不折不扣地及时兑现上级各项农业补贴资金和项目建设配套资金。

八是以试点示范带动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财政体制、社会发展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年内全面完成规划编制、镇级(园区)金库设立、统筹镇村公共财政体制建立、下放职权的规范高效运行、新型社区建设试点、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户藉管理制度改革等重点任务。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年和明后两年的创建重点和目标要求,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出台新型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奖惩。面上的工作,借鉴新型乡镇资源整合经验,进一步调整乡镇和行政村规模,并与迁村并点、社区化建设、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等统筹考虑、有机结合、配套实施、协调推进。

九是以统筹城乡规划编制为重点,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抓紧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市、县、乡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小城镇建设、农村社区建设、旧村改造、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务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年内全面完成,引领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几点建议

第9篇:特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为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区,立足我社区实际,特制订20__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计划: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 为副组长, 为成员的温馨家园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二、建立信息档案

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为辖区老人生活情况进行详细摸查,对社区内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建立档案。

三、完善服务体系

(一)规范名称。初步确定为杉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二)落实服务场所。依托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办公场所等服务场所,就近开展为老年人服务。

(三)配置完善服务设施、设备。

(四)建立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包括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服务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可从社区干部或工作人员中选派,服务队伍包括:①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服务员组成(助老服务员应争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岗位);②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低龄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③专业服务队伍,由社区中具备家政、水电维修、医疗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

(五)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人员、专(兼)职助老服务员等工作人员职责。工作职责主要应包括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内容或服务项目、业务技能标准、相关待遇、监督约束规定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等。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实现规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六)规范工作制度。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监督评估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实现依规服务。有关制度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尽可能上墙或印制成便民手册,方便社区老年人知晓。

四、规范基本服务

(一)明确服务对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居住在辖区内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供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

(二)规范服务内容。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同时,兼顾老年人的多种需求,提供文化娱乐、学习教育、聊天、心理咨询、代购代办等服务。

(三)明确服务方式。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情况和经济条件,按照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主体的不同,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专项服务、志愿者服务、邻里互帮互助等不同的服务方式。

五、扎实开展服务

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扎实开展居家养老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社区的居家养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关爱老年弱势群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原则,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子,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鼓楼区金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开展工作,我们社区今年主要做以下几项:

(一)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工作,使社区居民更了解这种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所等专业机构为服务实体、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社会各界与志愿者广泛参与,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老人能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

(三)保障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老模范等五类服务对象,视不同情况给予更为积极和加倍的照顾和服务。

(四)探索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积极探索福利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和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使广大老年人得到更为实惠、方便、快捷的服务。

(五)突出生活照料网络的覆盖和完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各种生活上的服务。

(六)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老人健康体检活动。定期上门走访,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免费按摩,免费保健,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宣传。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年人带去精神上的享受,进一步丰富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

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在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居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实际,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平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跃上新台阶。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为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区,立足我社区实际,特制订2011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计划: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xx为组长,xx为副组长,为成员的温馨家园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二、建立信息档案

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为辖区老人生活情况进行详细摸查,对社区内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建立档案。

三、完善服务体系

(一)规范名称。初步确定为杉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二)落实服务场所。依托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办公场所等服务场所,就近开展为老年人服务。

(三)配置完善服务设施、设备。

(四)建立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包括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服务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可从社区干部或工作人员中选

派,服务队伍包括:①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服务员组成(助老服务员应争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岗位);②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低龄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③专业服务队伍,由社区中具备家政、水电维修、医疗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

(五)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人员、专(兼)职助老服务员等工作人员职责。工作职责主要应包括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内容或服务项目、业务技能标准、相关待遇、监督约束规定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等。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实现规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六)规范工作制度。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监督评估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实现依规服务。有关制度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尽可能上墙或印制成便民手册,方便社区老年人知晓。

四、规范基本服务

(一)明确服务对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居住在辖区内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供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

(二)规范服务内容。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同时,兼

顾老年人的多种需求,提供文化娱乐、学习教育、聊天、心理咨询、代购代办等服务。

(三)明确服务方式。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情况和经济条件,按照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主体的不同,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专项服务、志愿者服务、邻里互帮互助等不同的服务方式。

五、扎实开展服务

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扎实开展居家养老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四

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出。xx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xx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xx%。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发挥养老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据《xx》,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职责,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发展相结合。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养老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重点保障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为老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4.坚持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促进代际和谐。多举措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蛟河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总体目标。

到xx年底,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xx%以上的乡镇和xx%以上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建设,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中心城区社区和xx%以上的农村社区,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xx张。到xx年xx月底全市拥有养老床位数xx张,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xx年底,建立覆盖中心城区、乡镇街区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城区街道和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街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推进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实体的有效连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2.大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吸收社会各种服务资源和经济实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效聚合功能区域内的服务资源,重点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体现居家养老特点、需求与服务对接、各类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和医疗服务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强特殊群体的居家养老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低偿和有偿服务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护、基本生活照料、特殊护理、紧急援助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探索建立特殊养老群体分级分类服务办法,满足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不断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条件,实物配租应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区住宅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居住、上下楼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探索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满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区。

(二)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推进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在每个城镇社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务信息,整合服务资源,组织为老服务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政策保障和帮助,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