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

第1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的转变,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也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着企业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转变。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对于企业中都会运用的内控的管理方式也进行了相应尝试。这就使得在事业单位在转变管理结构的时候面临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事业单位在实施内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吸收企业中内控管理方法中的优点,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

一、事业单位采用内控管理方法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职能部门,这样的部门都是为了服务大众而存在的,这种部门被我们称之为事业单位。在这些部门中部门所要涉及的行业大多是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等。因为这些行业关乎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国家要加强对从事这些行业的事业部门的管理,从而保障人们生活的质量。由于这些事业单位都是由政府进行统一的管理的,因此在款项方面,也是由国家进行统一拨放的,其中就包含了在事业单位中工作职工的工资。

相对于其他单位而言,事业单位的业务较为单一,所以核算工作也比较简单,但是要想保证其工作能够正常运行,还是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内控体系的建立都能够起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并为方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内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不断完善,能够进一步发挥事业单位的执行功能、监督职能以及防范职能等等,而这些显然都会对事业单位当下的发展有益处。

二、事业单位采取内控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在内控管理方式在事业单位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与盈利性的企业的性质不同,其内控管理方法的应用就会遇到一些影响其实施的问题。又由于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方法是从企业中借鉴而来的,所以多年的企业管理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管理体系,其中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组成企业内控管理方法的不同的环节,所以在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管理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环境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就是通过建设事业单位的组织文化,来对员工的自身素质进行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自觉性,还可以令员工的工作态度更加端正。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有效发挥不仅可以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树立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对权责的划分,在这方面,事业单位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对于权力责任的划分。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这就大大限制着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在事业单位中,各部门之间根本没有明确的职责说明,这种情况下,各部门之间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找不到对该问题负责的部门,各部门都会对问题责任相互推卸,从而影响了单位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办公过程中,很多部门的领导都没有相关的工作说明,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工作的开展,这样就使得工作过程中,很多情况都会脱离实际,事业单位由政府部门变成了个人部门。

第二就是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事业单位在人员的任用上没有制度化,从而使得在人员录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这就使得一些有能力的人失去工作的机会,并且很多在职人员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从而影响到单位的发展。一些工作人员虽然是在职的状态,但是其没有履行相关的工作义务,这就会出现人员冗杂的状况,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单位的正常发展,与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道德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高素质的人才的任用会改善单位的工作情况。

2.在风险评估上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事业单位在向企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化的转变较快,所以问题的表现上也就最为明显。因为经济市场时刻都存在着风险,所以事业单位在实行内控管理方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问题。

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对于风险的评估不够,对风险的防范力度也明显不够,这就使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不可预见的威胁。以医院为例,很多医院的领导者都还处在传统的经营理念当中,对市场的把握不够,进而会出现盲目投资某一医疗科研项目的情况,但是由于对项目的不了解,会给医院带来经济亏损,从而增加医院运行难度。

三、实施事业单位采取内控管理方法的措施

在事业单位实行内控管理制度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单位内部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以下就是几点可以解决内控管理工作所遇到的问题的优化措施:

1.明确职责划分,进行有效的人员管理

事业单位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进行工作,因为事业单位所处的行业基本是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行业,例如学校、医院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在这方面,首先就要明确职责的划分,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依据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进行资金的划拨。并且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避免一旦出现问题就出现无人负责的情况,其次,应依照纳入到单位授权过程中的业务活动的重要性、该类活动需要资金的多少以及所能起到的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定对应工作岗位相应的职责权限,以使权责对等。

2.提高风险预警与防范体系

单位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其目的就是保证事业单位在工作正常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及时高效地解决,避免因工作上的问题给整个单位甚至是整个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设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前,要具有前瞻性,能考虑到各种措施可能会带来的社会反响,从而在发生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3.完善事业单位的制度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是以一个单位经营活动为总体,因此各个部门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同时,应该及时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内控管理制度包括了经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整个制度是由不同的制度组合而成。在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中,所呈现的管理情况的好坏,都与整个内控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4.加强信息管理,强化沟通

由于事业单位由不同的部门构成,在传统的管理制度的影响下,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工作都是独立的,这就使得整个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都不能及时地传递,所以就会大大降低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管理制度期间,只有加强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强化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才能为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奠定基础。并且可以培养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得有利的社会信息能够及时地由上级领导传递给工作人员。

5.设立合理的监督制度

由于事业单位的运行,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教、科、文、卫这几个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医疗卫生方面,所以要设立合理的监督制度,这样就可以保证事业单位中内控制度的正常运行。合理的监督制度可以采用相应的奖罚制度进行辅助,在奖罚制度的刺激下,保证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任务的实施。在建立合理监督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审计制度,工作人员的职位提升都需要相关的审计部门的介入,从而达到人才的合理重用。

总之,当事业单位采用内控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时,不仅可以使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还会使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的工作信息能够有效地、及时地的进行沟通,一旦单位内部出现问题,都可以及时进行解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在使用内控管理方法时,还可以有效控制单位内部的管理成本,从而增加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更有效地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周信友.内控管理方法在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中的运用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

[2]孙伟奕.内控管理方法在事业单位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

[3]周皓.内控管理方法在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

第2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方法;科学化

我国国内的档案管理水平,虽然与国外的先进管理水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已然采用了较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设备,整体的管理状况也有了很大地改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处于十分低的状态,而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作内容地缺失上,很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太多的工作内容,相应地,也不会有太多的信息数据产生,因而不需要进行档案信息管理。但随着时代地变化,我国的档案管理逐渐成为了提升整体工作效率的重要内容,进而人们加大了对其的重视,并采用了相关的先进管理设备和办法,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益,优化工作进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先进管理办法,都适合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机制上,也会存在较大的不同。于是,很多的企事业单位,虽然实时地引进了其他优秀企业的档案管理方法,但是所产生的效益十分小,许多时候甚至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真实需求,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相违背。现阶段,我国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不应该随意地引入档案管理方法,如果不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档案管理水平科学化的方法选择,很容易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为此,在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建设下,国内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大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着重关注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实际状况,进而选取最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升工作效益。

一、现阶段我国国内档案管理的发展状况

在时代的迅速发展中,国外的许多企业,纷纷进行了工作方面的优化和创新,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地整改。与此同时,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也不甘示弱,迅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同时加大了对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对档案管理部门进行了结构上的细化。现阶段的我国,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有了全新的发展,整体的工作效益相当高,不仅萌生了一些全新的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功能,更加在服务内容上进行了全方面地拓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档案数据搜集整理,开始拓展到档案信息的利用和服务。这样的功能,吸引了更多客户的目光,并使得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有了全新的印象。但是,与国外的档案管理水平相比,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依旧处于较低的状况。在这个时候,许多的企事业进行了实时地探索,发现在管理设备上已然与国外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管理办法的适用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外的档案管理办法选择,与实际的企业管理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衔接,能够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档案信息基础。国内的档案管理方法,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但是并没有实际的效用。而这样的状况蔓延了较长的时间,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进行治愈,必然需要深入地了解当前国内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地管理方法优化,以产生相当高的工作效益。

二、现阶段我国国内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的重视度十分低

我国的档案管理,一直都没有得到较为完善的创新和优化,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传统管理思想的阻碍。在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中,有很多的工作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档案记录和管理,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工作内容相对较为简单,没有记录的必要,并且也不会对以后的工作或者决策产生任何的影响,因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不会着重重视档案管理内容,而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主体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上。这样的状况和思想,意味着我国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没有明确的地位,与主体工作内容相脱节。于是,很多的企事业单位,并没有给予档案管理部门相应的权利,仅仅让相关的人员搜集和整理档案管理内容和资料,其他的服务内容则严重匮乏。一些企事业单位,甚至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部门,将其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交由相关的部门完成。这项的工作思路,在最初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它已经无法较好地面对当前工作的需要。现阶段的国内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档案管理工作是相当复杂的,需要进行的事业工作也越来越多,每一张工作都较为繁杂,其中的内容需要明确地记录下来,便于以后的工作_展。而相当一部分的部门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和方法,于是在整体的工作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许多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实时的改革,并加大了对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这部分重视仅仅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由于长期的习惯依旧存留,企事业单位的其他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依旧没有全新的认识,甚至档案管理人员,都将自己的工作内容视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二)档案管理部门的投入十分低

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中,人们首先看重的是主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对于档案管理部门,并不会进行太多地关注,即使在新时期的冲击下,依旧有很多的部门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价值所在。为此,当前的档案管理部门,无论在权利上,还是资金配置上,都有着很大的不足。首先是档案管理的权利和职责内容。一直以来,企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部门,都没有赋予较为完善的权利,主要原因在于档案管理部门的职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简单的档案搜集整理,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成本,因而也不需要具有太多的工作权利。随着时代的变化,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不断地增加,职责上也有了全面地拓展,从最初的档案分类管理变成了现如今的档案利用服务,甚至形成了全新的档案数据库。但是,在权利的赋予上,档案管理部门依旧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始终坚持着以往的工作机制。于是,在对某些档案信息的处理上,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核和批准,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太多的权利,而其中所消耗的时间十分长,一旦客户对这份档案信息的需求十分紧,将会直接导致提供时间上的研究,使得客户产生诸多的不满。其次,在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上,企事业单位一直将较少的资金投入到其中。一开始,企事业单位所给予的档案管理资金十分少,主体原因是因为档案管理部门本身属于一个简单的工作部门,其中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流程都十分地少,不需要进行较多地投入。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变得相当多,每天还需要面临多种压力,而所配置的资金无法实质性地解决档案管理部门的各项支出问题,这也是导致档案管理水平难以获得有效改善的重要原因。

三、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科学化的方法选择及实践

(一)因地制宜,选取最为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

在整个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方法的选择起着最基础的作用,而且能够影响到整体的档案管理质量。因而在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上,需要优先选取最为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而如何实现档案管理方法选择的科学化呢?必然需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进行。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萌生出来,它们的工作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在档案管理的方法上,选择的方法过于单一,会因为这些方法的不适用性,产生较多的发展阻碍。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方法的适用性,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着重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各种问题进行多方面地思考和探讨,接着再根据档案管理部门的真实需要,选择最为切实的档案管理方法,并对它的适用性进行检验和分析,一旦出现某一方面的问题,应当进行迅速地调整和改善。同时,对于档案管理方法的科学性,需要根据实际的档案管理需求进行调整,在检验的过程中,要做到切实有效,不能盲目地进行,如果选择的方法缺乏可行性,很容易对整个档案管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二)加大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

对于档案管理部门而言,开展高效的档案管理,首先需要的是足够的资金,如果资金不到位,其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即使十分优越,也难以产生实际的管理效益。当前国内的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已然得到了全方面地拓展,不仅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搜集和记录,还需要对档案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的工作流程,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十分高,如果没有资金上的支持,整体的工作效率十分低。同时,当前的档案管理部门,已然有了全新的工作结构,在档案管理部门中,设置了相当多的下属部门,每个部门分担了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因而所需要的资金也会相对较多。此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其薪酬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现如今的档案管理薪资并不高,但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却在不断地增长,因而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严重下降,不愿意从事其中的工作,导致相当多的专业档案管理员出现了流失的状况,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也迅速地下降。因此,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应当迅速加大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满足其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而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面R着多重的挑战,本身的管理机制和方法上,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提升现有的档案管理水平,企事业单位需要正确审视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选取最为科学的管理方法,相应地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进而使得整体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芳.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J]. 管理观察. 2016(33)

[2] 廖思兰. 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措施分析[J]. 城建档案. 2016(11)

[3] 吴新华. 刍议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才智. 2016(32)

[4] 隋秀芬. 高等院校仪器设备档案资料建立方法及具体应用[J]. 赤子(上中旬). 2016(19)

第3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财务分析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内容

本文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核算风险、支付风险和管理风险三种。

(一)会计核算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更加与国际趋同。但是,由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培训机会,财务知识不全面等原因,使得他们在接受新观念、掌握新知识、把握新动态、提高核算水平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制度更新的速度。

(二)财务支付风险

事业单位一般实行部门预算,这种预算制度的出发点事希望通过优化预算经费支出机构达到解决预算经费间相互挤占的矛盾。但是这种制度实施起来也是有困难的,因为在预算指标的安排上,人员经费、专项经费和公用经费相互分散,缺乏联系;同时在相关部门、相关指标的压力下,事业单位使用专项资金弥补资金缺口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部门也就承担着很大的违规支付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三)经营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风险主要是指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活动中存在很多的死角和盲点、制度落实力度不够等,这些原因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第一,事业单位缺乏监督机构,削弱了财务监管的力度;第二,管理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第三,管理手段陈旧,制约了管理效率的提高。由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财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受到影响,对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事业单位内部、外部控制环境较复杂

一方面,从事业单位内部环境来看,单位领导者对风险控制的认识不足会导致财务风险出现;同时,财务人员不能准确的核算各项交易或者事项也同样会产生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途径及管理方法缺乏有力的监管,各单位按照自己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产,就使这部分资产处于“真空管理”的状态,正是由于国家缺乏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相关体制和直接管理机构,才导致事业单位资产利用效率比较低下,资源不能达到优化配置,资产浪费和流失现象严重等状况。

(二)政府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严格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呈上升趋势。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可能是利率变化、经营不善、会计核算失误等,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补贴,所以其支出也只能按照现有的资金来补偿,不能负债经营。但是实际上,许多事业单位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负债经营,原因就是领导者盲目投资、片面强调发展,将企业中运用负债获得杠杆效益的思想带入到事业单位中来,势必造成财政赤字。加上国家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严格,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奖惩制度,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事业单位缺乏财务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是根据财务报表、预算计划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等多种科学分析方法,对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评价、预测,从而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潜在的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给管理者提出警示,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缺乏财务预警意识,没有对单位的相关财务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这就不能对事业单位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也不能帮助单位改进经营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相关依据。

三、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控制

首先,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并对各项收支活动进行科学的划分,逐步使各项财政资金的使用建立在完善的预算制度之上;其次,事业单位各部门对每月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对完成预算较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没有完成的部门给予相应的惩罚;最后,对单位收支实行科学划分,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众所周知,财务风险从产生到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也从事后控制转移到事前和事中控制,同时现有的管理技术也可以对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实行科学的预测,帮助事业单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风险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带来的破坏性。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指标化和数量化,并制定预警值。预警值可以根据实际数据测算也可以根据经验值测出。但是,要注意的是预警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另一方面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量的财务数据和其他信息进行甄选,选出对财务预警最有效的数据,从而实现预警方式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人员不能仅仅的了解基本的财务知识,还要对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有所掌握。首先,事业单位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加强财务人员对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并熟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树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其次,培养会计人员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熟练使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财务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和评价;最后,加强财务人员处理意外风险和常规风险的能力,对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风险和意外风险形成相应的应对措施,切实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及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红.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 2009,(21).

[2]唐婷.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网络财富,2008,(12).

第4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管理;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是进行事业单位组织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员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重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结合不同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宜的管理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使用数字化的管理技术,通过数据库将扫描的数据进行处理,使得传统纸质数据和音像得意保存,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可以全面的提升存贮年限和管理质量,具有纸质档案管理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需要对技术进行创新,采用数字化的手段,保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

1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1.1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信息的传输速度与准确性提升,使得信息之间的交流更加的便捷,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人员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原本的纸质档案的方式进行管理,难免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借助计算机设备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提升人员的信息传输速度,通过计算机的普及对档案信息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如果在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将造成事业单位人员工作量的增加,人员的浪费,使得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对于人员的信息认识程度不足,造成人员使用和资金划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低下,而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对这些问题进行避免,使档案管理的准确度和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减少必要的工作时间,节约资源,将单位有用的资源支配到更加合理的项目上。

1.2促进日常办公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纸质信息管理、档案调动管理、档案查阅管理,大量复杂的档案在管理中耗费了人员较多的时间,并且工作效率较低,进行档案收集的过程中也需要工作人员现场确认收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这个过程对于人员较多的事业单位本身就是复杂性较大的工作。而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方法,而档案管理依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将便捷性、高效性、环保性结合起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误差,避免重复工作,全面的提升办公效率,让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的投入到工作过程中,提升办公效率。

1.3提升档案利用效率

当前人们对档案信息的使用更加频繁,事业单位的管理更加离不开档案,传统的管理方法下调取档案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并且纸质的档案频繁的翻阅对档案的伤害较大,因此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将用户的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在档案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对信息在计算机上进行调取即可,过程非常方便。并且在信息调取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查找资料,更加快捷,使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档案管理质量进行提升。

2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现代化办公设备普及性不足

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对于设备的更新存在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技术的需要,造成设备的引进和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不相符,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对于现代化技术的利用效率较差,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引进了技术,但是对于计算机设备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更新不及时,造成系统无法支撑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最后,事业单位虽然引进了档案管理系统,但是对于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在随意性,严重的影响到信息的正常使用,造成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2.2资源共享能力不足

我国事业单位相互之间的信息联系本身存在不足,系统之间联系性不足,无法实现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导致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形成统一的体系,人员的信息是分离的,造成人员在信息档案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严重的影响到信息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同时各个事业单位采用系统不统一,造成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管理格式不统一,对于信息的保管存在不利影响,造成档案在管理中因为格式原因在造成信息使用受到影响,降低了使用效率。最后,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的滞后性,使得人员在迁移的过程中档案可能出现缺失,对于档案的完整性不利。

2.3工作人员个人能力不足

计算机的普及需要人们掌握必要的现代办公技巧,但是事业单位中存在一些老员工,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存在问题,对于现代化的办公软件应用能力不强,学习接受能力也存在不足,造成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影响档案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系统需要配备专业化的计算机维护人员,但是事业单位中对于岗位的把持较为死板,导致专业的维护人员无法进入到事业单位内部工作,造成设备的维护存在滞后性,欠缺专业知识和技术人员,使得档案管理设备无法发挥效果,造成现代化资源的浪费。

3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优化措施

3.1提升办公设备质量

事业单位需要引进更加完善的设备,对单位内的落后办公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配合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同时,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及时的更新系统,保证数字化设备的安全运行。最后,政府可以出面对事业单位设备采购进行引导,尽量保证事业单位设备的统一性,这样可以形成联动效应,低价采购办公设备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对于事业单位后期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提供基础前提。

3.2推动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建设

事业单位在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与其他单位的联系,重视进行资源的共享,因此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各个事业单位的硬件采购、软件安装等尽量保持一致性,积极和其他单位取得联系,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一点到面的建立统一的平台。同时,将自身的数据库进行开放,科学的设置权限和密码,保证其他事业单位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调取需要的资料,提升档案信息的开放性,事业单位更好的了解员工信息,提升信息档案管理效率,促金档案管理的有效流通,使得事业单位在人员任命上更加高效。

3.3促进人员素质的提升

事业单位在进行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时,首先需要将员工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进行提升,对办公设备和技术进行培训,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促进工作人员整体技术的提升。同时引进专业的软件维护人员,不断的对技术进行创新,提升数字化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最后,需要强化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人员的服务水平,积极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实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将服务意识落实的工作中,让员工通过服务意识的推动作用,不断的学习数字化档案管理知识,掌握更加全面的操作方法,提升自身能力。

4结语

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是生活的重要部分,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技术也不例外,将数字化与档案管理相结合,可以对当前事业单位较为混乱的档案管理现状进行改善,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掘档案资源优势,合理的使用档案,保证事业单位人员安排的合理性,同时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方法,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进行更加全面的推广,这样才能使单位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合格的服务型单位。

参考文献:

[1]夏丽颖.数字化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分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2]田爽.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J].科技传播,2016(02):52~53.

[3]李忻芝,黄婷.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09):144.

[4]邢炜.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16):75.

第5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服务;档案信息管理;方案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了提高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主要内容,并不完全在于主体内容的完善上,还需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内容,尤其是档案信息管理,亟待获得全面有效地改善。在社会的长期实践当中,很多的企事业单位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创设出了一些新颖的管理方案,但是对于整体工作效率地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当前的企事业档案信息管理虽然不遗余力地引进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设备,但是理论性质的服务理念依然没有获得太大地改变,工作人员完全地秉承着“以完成任务去完成工作”的理念去工作,没有太多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当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非常奇怪的一部分内容在于他们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观念,工作人员都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仅仅认为档案管理是公司的一个必要部门,按秩序去完成其中的工作即可。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很多的工作人员开始出现了懈怠的心理,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采取了敷衍的工作方式。而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不仅对整体的服务效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而且成为了服务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为直接切实的服务。如果在这个时期,持续保持以往的档案信息管理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服务质量,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进程将会产生较多的阻碍。为此,我国国内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对当前时代下的档案信息管理内容进行多方面地完善,秉承单位内部的服务理念,采取最为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而推动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分层管理法

在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相当多的信息资料需要进行合理地分类和整理,如果本身的档案数据资料过于冗杂,将不利于服务工作的开展,查阅资料的速度会显地十分慢,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工作要求。分层管理方案便是应对这种状况的最好管理方式,它的特点主要凸显于针对性的分层管理上,即在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全部的信息资料加以分类,分类的标准一般被定为服务对象,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科学的分类。之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别,提供最为切实的档案信息服务。相比于其他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而言,分层管理法的实践性相当强,实效性也会更高。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已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各种资料进行了分类,因而很多人将分层管理法视为一种陈旧的管理办法,本身的实际效用已然发挥到了极致,没有太多提升的空间。但是本文中的分层管理法,并不是简单的档案分类,而是整体档案管理中的分类,包括档案服务对象、信息收集目标、信息资料内容,同时,还有必要在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下,分设一些下属部门,由这些部门分别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管理。此外,对于不同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需要有一定的区别。分层管理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服务理念的遵循上,之所以要开展多样的服务内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服务对象的不同上,人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服务内容是不同的,对它们进行科学有效地区分,能够使整体的管理流程更加科学有效,人们能够从中迅速有效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档案资料。分层管理法的开展,在于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的细化,而其中的细化管理,不仅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而且是优化服务质量的主要方法。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十分注重对工作的细化,而且只有对工作进行细化,只能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需要实时地应用分层管理法,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益。

除了上述的各种优点以外,分层管理法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工作量,如果再对其进行分类,将会是画蛇添足的行为,对于整体的服务质量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且,在应用分层管理方案的时候,需要对服务内容和服务主体进行一定的分类,而相当多的企事业单位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导致很多档案信息,在进行查阅的时候,出现较多的阻碍。同时,在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下分设相应的分类部门之后,一旦服务内容和责任出现不明确的状况,将会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分层管理法的开展,对于管理内容的分类,并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方向,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于按时间进行分类,将较为陈旧的档案划分到一个下属部门,较为新颖的档案划分到另一个下属部门,以促进整体工作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管理人员又发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时间的划分上,不能确定最为合适的时间标准。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在运用分层管理法的时候,将时间的标准设置为两年,两年以前的属于陈旧的资料内容,两年以内的属于较为新颖的资料内容。在这样的分层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档案不断地进行更新工作,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地进行。

二、数据库结合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内容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而且不再是当前社会的主题。在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即数据库结合法,将现有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方法,与数据库完好地结合起来,双方进行科学地互动合作,进而使得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内容更加完善科学。数据库结合法的运用基础,在于对网络数据库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优先利用网络技术,创设出独立的数据库,并将收集整理到的全部内容,实时地输入其中,以提高整体的服务效率。数据库结合法的最大效用在于,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为客户找寻到相应的档案信息,并选取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进行服务。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运用最多的方法都是数据库结合法,将企事业单位的整体档案管理与服务,完全地与数据库结合起来,双方相辅相成。由于互联网是该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因而这种方案下的档案管理最为完善科学。同时,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的主要的是纸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当前的档案管理在采用全新的数据库以后,能够全面地更新档案管理方法,为人们提供最为切实的服务,而且信息资料的收藏空间将会变得相当大,不会像传统的档案管理那样,需要对档案进行翻阅查找,整体的搜寻过程十分不易。

数据库结合法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它的最大缺点在于网络的特点,即面向的人群是全体的社会人。因而在运用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直接威胁。最主要的行为体现在数据信息的直接侵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完善和更新,越来越多的人群掌握了相当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而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社会的不良分子,他们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更多地偏向于资料的盗取或删除。虽然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库建立相对较为独立,但是始终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于是长期面临着外界的各种挑战和威胁。而一旦档案信息资料遭到损毁,无疑是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致命打击,整个部门会趋向于瘫痪。在这样的状况下,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高效地操作电脑,并将数据库的防护措施进行全面的完善,使得整体的工作效益趋向于最高。

三、自我档案管理

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作开展,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理念,而当前的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面向的更多是不同的人群,因而整体的服务理念也应该服务于人。为此,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创新,开辟了自我档案信息管理的方式。这种档案信息管理档案,虽然十分推崇客户的自我管理,但指地并不是完全地将管理权利和流程赋予客户,而是为客户提供一定的管理平台,由客户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更新、完善以及查阅,后台的服务依旧是由企事业挝坏牡蛋腹芾聿棵趴展。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进程中,自我档案管理明显属于一种十分大胆的想法,并且也具有了相当高的可行性。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旦客户产生了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首先需要与档案管理人员取得联系,然后将自己的实际需求内容完全地阐述给管理人员,然后再由管理人员进行相应资料的检索。这个过程相对较为麻烦,而且很多时候容易出现多种失误的现象,不利于整体档案管理质量地提升。而在自我档案管理当中,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主题需求,直接地检索自己想要得到的档案信息,并进行知识体系内容的攫取。

自我档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自我档案的管理,首先需要人群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基础和对先进设备的运用能力,如果客户不具备这些方面的内容,那么自我档案管理将不会产生实际的效用。而事实上,现阶段的国内人群体系,虽然知识人群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缺乏良好的科技认知和使用能力,因而自我档案管理对这部分人群是不适用的。为此,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往往不能全方位地采用自我档案管理,还需要秉承服务理念,根据客户的不同状况,制定最为切实的服务内容,以获得人们的支持,进而产生相当大的服务效益。

结束语

新时代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重挑战下,必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无论是哪种管理方法的选择,都需要秉承严格的服务理念,切实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天龙.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2)

[2] 马欣. 新时期如何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 赤子(上中旬). 2016(18)

[3] 张巍巍. 人事档案管理[J]. 中外企业家. 2016(29)

[4] 邓强,马玉妍. 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拓――在发挥大数据优势的背景下[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12)

第6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一)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是在丰田生产方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批量生产与单件生产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和降低库存以及缩短生产周期,力求实现低成本准时生产的技术理论。精益的指导思想是从顾客实际需求出发,精确地确定顾客价值,识别和优化产品价值流,并通过顾客需求拉动生产,追求完美。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流程整体优化,均衡物流,高效利用资源,消灭一切库存和浪费,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向顾客提供最完美价值的目的。美国管理学家于1990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精益会计。即以价值流为核心,消除浪费为目的的精益会计观点。

(二)六西格玛管理

六西格玛管理是建立在测量、试验和统计学基础之上的管理方法,由摩托罗拉公司1987年首创。作为以全面满足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的现代质量管理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六西格玛管理如今已经成为许多世界一流公司的管理范式。从实质上讲,它是一种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而来的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现在六西格玛已经发展成为以顾客需求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通过使用数据和流程分析来减少过程变差和缺陷,以改进业务流程,从而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利润的管理方法、管理哲学。

(三)精益六西格玛

精益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通过将精益和六西格玛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协调运用精益与六西格玛两套工具,将有助于在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的同时,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理财观念陈旧

大部分事业单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到位、粗放型管理、对财务管理的职权不分等情况,财务管理部门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环境,理财观念陈旧,普遍存在着“等、要、靠”的现象。一些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违规违纪现象不断发生,而且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参与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比较差,对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了解甚少,没有把单位财务管理作为议事日程加以研究和探索,致使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严重脱节。

(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强

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本行的财务会计各项法规、税收法规以及其他的财经法规制度。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管理观念陈旧,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职业道德意识不强,对会计制度、法规不熟悉,处理业务能力不高,习惯于按单位领导吩咐办事,从而导致财务人员对不合理的财务收入及会计核算的违规事项无心监管,无力监督。

(三)财务分析观念比较弱,财务分析管理存有漏洞

由于事业单位所需经费一般由国家财政全部或部分补助,形成了事业单位只重视会计核算、忽视财务分析的现状。财务人员一般用季度会计报表或年终决算报表的情况来代替财务分析报告。即使进行财务分析的单位也存在着财务分析报告模糊不清、形式单

一、质量不高等现象,采取的分析方法也不够灵活、创新。参与财务分析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少,对本单位业务的现状、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缺乏全面了解,只能被动地通过财务收支来判断,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使得财务报告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功能大大削弱。

三、实施精益六西格玛财务管理的策略

精益六西格玛是消除浪费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统一,是人、过程和技术的集成,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实用、最先进的管理方法理论之一。精益六西格玛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应从管理理念、管理人才、信息管理体系、财务分析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推进财务管理的现代化,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事业单位发展要求、科学的精益六西格玛财务管理体系。

(一)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事业单位发展要求的精益六西格玛财务管理理念

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就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是管理落后的重要根源。因此构建精益六西格玛财务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是: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特别是管理领导层要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单位发展要求、科学的精益六西格玛财务管理理念。具体地讲:首先要树立创造价值最大化的理念,提高一次性把事情做对、做好的质量和效率,消除做错事的根源,在源头处消除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其次要树立注重业务过程的理念,通过过程控制PDCA循环法则和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业务流程改进的科学方法,反复进行标准化工作和持续改进,点滴积累,夯实管理基础;最后,要树立全局和系统的理念,从全局和系统的高度贯彻精益六西格玛财务定理理念,通过系统地优化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工作流程,最终实现以“最优的质量和最低的资源的产品,对社会需求作出敏捷的反应。”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精益六西格玛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成功实现需要全体财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需要全体人员自发地去工作、去运用。近年来,我国进行了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等一系列的财政体制改革。这些全新的财政管理模式要求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财务人员都应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除了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要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同时,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也对这支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1.思想观念新,要树立适应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观念、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能自觉地进行自主的管理。2.要一专多能,能一人多岗位操作,并有能力参与管理工作。3.要有团体协作精神,依靠集体智慧去解决工作和管理中的难题。4.坚持效益价值优先原则,要求所有人员要把精益六西格玛付诸于行动,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因此,事业单位要有步骤、有策略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精益六西格玛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满足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需要。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精益六西格玛财务信息管理体系

1.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推进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积极引进或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依次开发运用,逐步构建精益六西格玛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实现财务过程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和数字共享,保障事业单位的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益化、高效化。2.要从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手段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采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对那些财务规章制度,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化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变成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不力、滞后的问题。3.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提高事业单位的成本效益管理。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使单位及时掌握财务收支使用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有利于各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协调,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真实性和透明度又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增强财务管理水平。

(四)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能力,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过程中,每一百万个机会中只有3.4个错误或故障。它将所有的工作分解成业务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价值的因素,找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它强调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为管理部门提供明确而清晰的目标。过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只是财务数据的记账、算账、审核、报销等日常工作,忽视对重大决策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供决策依据。在实施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后,可以充分利用DMAIC优化流程,对单位的收支情况、支出结构等实际指标与其各项计划指标进行持续渐进的分析,找出各项项目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因素,得出指标之间关键的差异和主要变动趋势,这样形成的财务分析报告条理清晰、层次性强,而且得出的数据真实可靠。财务分析工作只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分析手段,才能大大降低事业单位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新晨

(五)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提高财务业务流程质量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是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其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业务处理过程效率和出错率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经费的使用效率、资产的完整以及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有效性。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系统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升财务业务流程质量。具体实施过程:在定义阶段,确定单位绘制流程图和确定要改进的方面等

如事业单位财务日常业务流程常可分解成报账审核、付款登记、编制会计凭证、过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确定编制时间、出错率等为改进目标;测量阶段先明确进行目标的方法和测量指标,确定输入、输出指标和过程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可将财务报表的首次合格率、机会缺陷定为测量和计算指标等;分析阶段就是指出影响这些指标关键、潜在的因素,如在报账审核中,要分析预算安排、相关手续、金额等因素是否存在缺陷等等;改进阶段就是在分析阶段找出主要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控制阶段就是在实施新业务流程方案后,建立新的过程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不断地进行实时监控、调整和控制,直到改进的目标(出错率等)达到理想状态,最终实现提高财务业务流程质量管理水平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明坤.精益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马林,何桢.六西格码管理(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仇学农.浅析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不足与完善[J].现代商业,2008(10):258-259.

[4]金典,金国强.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服务运营精确化管理创新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0):99-105.

[5]郭洪峡.浅议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改革[J].会计之友,2006(8):20-21.

第7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绩效 固定资产 管理

现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全面预算、零基预算。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编制预算,项目一般是领导说了算,导致诸多预算需要追加或者项目不符,很多项目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采购不能按照预算编制来。笔者认为,在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改变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应当更加重视预算管理的具体制度和管理模式,而不能只摆出管理形式。

一、新财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与固定资产管理

新的财务制度中,财政部对固定资产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让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而且使用过程中能保持特定物质形态的资产。其中,如果涉及到专用设备,则单位价值应在1500元以上。这一单位价值的提高说明了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效。利用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在经济发展的时候都会伴随着通货膨胀,这是既定事实。岁单位价值的提高也是对我国目前物价水平的适应。

新制度中,财政部增加了一项新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根据分析可知,旧制度中购买固定资产直接通过事业支出而不提折旧的方法是不尽科学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本身价值会发生变化,有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所以旧制度对固定资产来说,并没有发挥出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也没有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所以,笔者认为,事业单位核算应选择科学折旧,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让账面价值更加量化,也更加接近实际价值。

旧制度中,固定资产的维护一般通过修购基金核算。而修购基金从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中提取出的,主要用于单位固定资产的维修与购买。而新制度下,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将不再从事业收入以及经营收入中提取基金,而是利用“累计折旧”的方法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所以说固定资产与会计管理的结合也是新制度下的新型管理方法。

二、行政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与预决算差异的形成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管理模式综合介绍

在新制度下,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全面预算、零基预算。所谓全面预算更多的是关于单位内部在一年内各项任务和财务表现的总体预测,是宏观战略目标制定的基本方法。而零基预算则是不拿以前的财政预算基础作为参考,而进行对实际公共支出的预算。一般表现为审核各项预算的合理性与平衡性。具体说来,这种预算方式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编制预算,项目一般是领导说了算,导致诸多预算需要追加或者项目不符,很多项目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采购不能按照预算编制来。让预算变为了形式主义。

(二)预决算差异的形成

首先,由于预算本身就是一种前瞻性的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变数。因此,在预算收入与决算支出的具体表现方面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将差异控制在预想范围之内就属于比较科学的预算。然而还有一种预决算差异来自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预算信息收集不到位而引起的相关因素考虑不周等原因。这些原因导致的预决算差异是行政和事业单位经常发生的问题。比如行政单位的职能不同可能造成工作性质与工作人员的匹配度不同,也就造成了人少事多,人多事少的情况发生。再加上许多单位由领导一个人进行决策,更是让财务人员不知到工作内容应该从那些地方开展。这些情况都能导致预决算的差异的出现。

(三)我国行政与事业单位预决算差异减少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能科学定额,在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之后定立预算额,并对单位工作人员,工作难度进行配比考虑,也就是对编制预算的创新型考虑。其次,要积极改善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技巧,利用编制方法的改善加强预算管理的力度。最后,要在领导带领下整理预算过程,协调财务工作与领导工作的具体方式。从而减少预决算差异。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结合

下面笔者就将从实际出发从以下两点具体介绍会计管理的具体作用。

(一)会计管理的成功案例引起的管理方法探索

国际上不少企业通过会计管理在投资和预算等方面上的运用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成功案例让许多企业将研究目光放在了会计管理和经济学理论上。尤其是现代社会中,投资以及预算规划的定量分析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首要的研究对象。这也为会计管理理论增加了许多分支,使这一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作为中国行政与事业单位更应该从中学习其投资管理的理念以及具体方法,提高自己对投资预算的具体理论水平。

(二)会计管理对预算以及投资的评估作用

事业单位在面临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之下也要想着盈利,其根本方法是做最有效的投资。有效的投资是事业单位对重点行业把握的基础。所以会计管理人员对事业单位的投资方案与预算做出明确的估量。将投资方案细化到会计成本和隐性成本的总体比较,这种比较很容易对投资方案进行有效评估。然后确定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方向,这对事业单位,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都能起到明确的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三)如何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

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案的根本就是建立更加科学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化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的事业单位管理要与世界接轨,引入最先进的会计管理模式,并运用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之中。由于传统的会计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衡量生产过程的效率以及生产的成本和收益,所以这种管理方法并没有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体制。只有加大对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好的发展会计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

四、结束语

笔者认为,在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改变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的评估以及管理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只有利用科学的对策完善预算绩效和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才能结合新制度制定新型的管理方法,也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第8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一)管理水平不高

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事业单位最重要的部门,其管理水平高低关系到该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尤其对公路事业单位更加重要。如果财务出现问题的话,那么会直接影响到最前线施工单位的建设积极性,另外,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成功与否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目前公路事业单位中,很多单位存在着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各单位财务管理方法和管理效率,由于个人以及各种因素造成财务管理人员对待工作态度不积极,做事马虎。另一方面,由于财务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和相应的管理创新意识使得资金和成本管理出现了不明确的流放情况。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不完善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都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公路事业单位的公路建设以及公路维护方面,但具有非经济性的却是会计核算,所以,站在现代财务风险的角度来说,这就有悖于现代会计对财务实际质量高于形式的要求。因此,以交易和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将其很好的体现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而不是只以法律文件作为其会计核算的准则。在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的同时要以固定资产和固定资金为主。“实行内部成本哈算的事业单位,其中一部分无形资产要以某一工程在受益期内平均分摊,”这是会计准则的规定。

(三)管理意识不到位

如今,我国公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对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不断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其改进财务工作的发展机遇,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财务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效率。而现实情况表明,并没有足够引起很多在这方面管理人员的关心,他们认为不那么重要,反正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财务体制的制约。有的财务人员及部门甚至理解为,在传统制度下,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没必要进行严格的经济审核。也错误的认为经济效益与核算关系不大,严重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四)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从而使得各施工单位在管理上不尽相同,许多公路事业单位着重生产而忽视对财务管理,根据这一现状,应该建立健全财务收支体系,同时建立核算以及成本和资金流向的管理体制。另外,有的财务管理人员习惯不安章程、法律法规来办事,不守规矩、不负责任也是时常发生的事。这样使得很多财务管理没有步骤进而导致财务管理紊乱。虽然有的单位有比较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但很多都已经过时了,跟不上当下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步伐。

二、公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一)通过贷款来筹集建设资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入深水区,公路事业单位财务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偿还建设公路资金的贷款。市级公路单位的建设资金由规模较小的省级财政补贴和规模较大的市级公路单位自己贷款两部分组成,由于贷款资金量大,所以每个周期的贷款利息高且占了单位很大一部分支出,这让公路事业单位面临着资金断裂的风险。

(二)财务管理的大环境复杂且没有完善的财务预算机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这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资源问题以及法律问题等,单一的公路事业单位现在已经不能适应这样复杂的环境,所以,环境因素的变化必然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目前,我国只有《预算法》中有关于财务支出的相关规定,但是还没有其他确定和完善的制度。

三、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措施

(一)加强树立财务管理观念

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树立和学习新的管理方法,改变不适应目前财务管理的传统观念,将财务管理方法实实在在的运用到单位的生产、经营中去,加强对管理层的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会计流程体系

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合理的使用资金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必须明确规定票据、资金、预算、执行、监管等方面的具体细则,从而保证财务管理有依有据。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建立了单位预算委员会,由单位主要领导及各专业主管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各二级单位根据集团的有关规定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事业单位赋予相应的权限和职责。

(三)要加强财务内部管理

第9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法范文

(四)从管理方法入手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从管理方法入手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实际上就是借助已有的、先进的现代技术,加快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并取得更好管理成效。比如,事业单位可考虑引入信息化技术,不断加快自身的信息化脚步,构建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才储备库,通过系统帮助事业单位进行优秀人才筛选与培养。例如,事业单位在挖掘员工潜力时,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收集并整理出员工在近半年来的工作情况,然后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借助能力评价模型分析员工在哪一方面具备潜力,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员工进行培养与工作安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维持自身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以此襄助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故对于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不利于事业单位运转及发展的现状,相关人员必须引起重视,通过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改变理念落后的现状、通过创新奖惩机制改变缺乏有效奖惩机制的现状,同时将先进技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及培养,对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持续完善,最终达到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琳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基于机构编制改革的视角[J].中国市场,20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