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管理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问题 对策
1、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第一,固定资产因为价值比较大,购置选择慎重,且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专用性,所以其管理的技术能力要求也较强,需要由内行的、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来管理,并落实责任制,以保证出现问题后将责任追究到底,彻底解决。第二,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全力支持,通力协作。固定资产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各个环节,对其管理也贯穿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始终,对其维护和管理不仅是专职人员的义务,所有相关部门必须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全面保证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第三,因每项固定资产都有不同的用途和生产效率,导致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比较具体而又负责,方法较多,针对性强,如固定资产增加可以计入融资租入,也可记为更新改造。工作量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较高。
2、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
除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特点,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应该把握和坚持固定资产管理的几条基本原则:第一,全员参与原则。该原则也是由固定资产本身及其管理特点所决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资料,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作用,必须通过工作人员的使用来转化,所以必须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其次,因为固定资产应用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每个员工都应负有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需要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第二,全过程管理原则。固定资产管理应该放宽视野,不仅仅是日常的正常运作的简单维护,应贯穿于固定资产使用的全过程,从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开始进行全程管理,涉及采购、使用、维护、财产清查、报废等各个环节,都要有科学的管理计划。第三,全方位管理原则。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固定资产管理不是单纯的检查、监督与处罚,它要求采用财务管理的专门方法进行科学管理,同时要降低固定资产的购买成本、使用成本、资产流失损失等,即追求向固定资产管理要效益。
二、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企业开始关注固定资产管理,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一般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片面理解,更多的是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前期的供应商选择、项目考核都能采取较为严谨的计划,但购置后的设备管理却容易被忽略,造成企业固定资产不能优化配置,关键资源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产出效率比较低。还有一些企业在购置之前对企业资产需求的具体情况不进行相关分析,也不严格遵守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中相关报批及审批程序,随意性大,财务部门在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计划时,对固定资产的整体把握性差,重复购置现象和资源短缺现象同时存在,部门分配不均,造成资源浪费,固定资产的采购配置活动效率低下。
2、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
首先,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要求把握全面性、全员性原则,但很多企业现行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是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其他利益相关人员并没有参与管理的责任与意识。其次,企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依赖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资产管理部门通过人工清查方式,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具体的使用情况,在每月月末向财务部上报资产使用数据及状态表;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不提供的数据进行财务处理,在期末组织企业固定资产盘点;使用部门只负责设备的正常运作。这种过度分散、互不相干的管理模式使得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量较大,财务部门无法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动态变化情况,向管理决策层提供的固定资产信息有失偏差,不利于保证发展决策的科学性。
3、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首先,很多企业财务部门只登记固定资产总分类账,未同时登记其明细分类账,账账无法核对;或者疏于日常常规的盘点工作,对已购置或已报废变卖的固定资产不及时予以入账,造成固定资产的账物不符的现象。在机构变更、人员变动时未办理或不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也未做相应的权责变更记录,责任追究难度大,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其次,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损耗才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进行计提,未充分考虑不同资产的损耗特点,或者将折旧不合理地加速,或忽略无形损耗造成折旧计提不足,资产的现实状态无法体现。
4、固定资产改造、扩建问题突出
虽然新准则对固定资产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房屋装修费用等事项做出规定,分为符合确认条件和不符合的两种情况处理,但在会计实务中,固定资产的情况远比准则列举情况更复杂,有时会计人员很难按标准划分清楚,处理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而且,由于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难以准确确认原值和净值。对房屋、设备的改造、扩建,企业一般安排工程处、机动处等部门负责,财务部门只需按照结算结果进行会计核算。因为财务部门只关注自己的核算职责,对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没有客观的、切实的把握,所以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的确定,以及被拆除部分资产账面价值的确定都缺少第一手资料,会计核算信息缺乏客观性;也因为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改扩建固定资产的时点,将改扩建的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会计处理往往不及时,加剧了企业资产账实不符的矛盾。
5、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控制不到位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正在逐步摸索建设中,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管理控制目前也未到位。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第一,未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的权责不明晰,很多管理具体问题出现时相关责任人缺位,责任无法追究,资产的无人管理现象较普遍。第二,相关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协作。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为政,只局限于部门内的职责与权限,整体优化配置效率低,导致固定资产经常会出现闲置甚至丢失。第三,相互牵制,互相监督的体制未完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攀比,将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和重新购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对策
1、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态
度。而且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领导意识的提高。企业应该在资产管理方面实行单位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强调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在宏观上提高认识。然后通过政策、文件的下达与宣讲,在基层推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管理混乱,保证资产使用效益,稳定生产经营,实现企业预期经营目标。
2、借鉴和采用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
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规模大、种类多,各单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仅靠手工管理、统计、核算已远不能满足现代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相互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组建功能齐备的数据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分配、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纳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同时为防止电子信息的意外丢失,辅助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安排固定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安全性。我公司在实务中将效能监察、业务公开工作与固定资产管理相结合,如改制企业剩余固定资产管理效能监察工作、资产处置业务公开工作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保证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
3、完善制度规范固定资产核算
首先,正确界定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定义取消了量化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否将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正确区分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因为两种性质的资产成本费用的摊销和计提是不同的,避免核算科目不科学影响企业利润。其次,注重固定资产的财产清查。派专门人员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所依赖的固定资产的现实状况,及时发现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利因素及时剔除。第三,财务部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职责。虽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但是财务部门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固定资产管理的总责任。要加强与资产管理部门、各设备使用部门的协作,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定期盘点清查库存,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建立完善科学的固定资产后续管理制度
第一,正确实施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固定资产通过折旧方式可以达到更新改造的目的,尤其是加速折旧法的应用。这种计提方法既符合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原则,即投入初期生产效率较高,多提折旧,而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当使用效率逐渐降低时,减少提取的折旧费。又体现了稳健l生原则,充分估计了可能承担的损失和风险,更好地保证了企业的稳健运营。第二,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不论是自然正常报废,还是损坏、丢失等非正常报废,或是对外转让、捐赠等,都应该报主管部门审批,商讨处置方式、处置效果等具体事宜,同时会计人员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追踪检查,监督是否有意假借报废、毁损、转移固定资产之名参与固定资产报废,加强回收价值和处置方式的审核,既保证会计账簿的合理性和延续性,又能避免固定资产流失。
5、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权责运行机制是首要任务。在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框架下,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明确自己的权责利,各项工作可以有序进行,节约处理常规问题的人财物投入,提高办事效率。财务部根据企业实际资产使用强度和管理要求、企业发展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察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运行现状的指标体系,如固定资产完好率、维修率、收益率等。通过考评机制,形成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机制,奖励先进管理者,对随意侵占、挪用、毁坏、窃取固定资产的违法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调动其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各项指标顺利完成,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本花:对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0(7)
[2]吴跃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3]李云: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4]马骥:对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优越性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水利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处于薄弱甚至忽视的地位,尤其是那些建设年代久远的水利工程,单位人员变动大,固定资产管理难度更大。结合辽宁省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水库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类,并依托POWERBUILDER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开发了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柴河水库现代化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软件支撑,同时对其他大型水库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2固定资产分类
2.1分类原则分类原则在GB/T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扩展和细化,要体现出水库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和特征,遵循原则: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扩展性、唯一性和实用性。细化的固定资产必须体现水利行业固定资产特点,在功能上应与其本身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每一项固定资产在标准中只有一个分类,不再按照其用途进行多次分类,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和资产管理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分类对固定资产业务管理的支持和对相关信息系统的影响。
2.2水库固定资产分类目前,GB/T14885-2010仅对固定资产做出一般性分类,对一些具体的固定资产分类没有明确,不能满足水利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水库固定资产具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具体可分为:土地、房屋及构筑物,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防汛仓储房、工程管护房、大坝、防护工程、水文观测设施、水库工程管理附属设施等;通用设备,包括其他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其它基础软件)、支撑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网络管理软件、信息安全管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报表工具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其他计算机设备及软件(防汛预报调度软件、水库水量调度管理系统软件等综合性应用软件)、其他专用汽车(防汛指挥车、水文巡测车、水质监测车)、集中控制装置(PLC控制柜、RTU和其他集中控制装)、自动成套控制系统(水情测报系统、水利枢纽模型泄洪建筑物自控系统、水文自动化测流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其他自动成套控制系统);专用设备,包括水质监测装置、其他水工机械(防汛抢险机械、水利工程养护机械、水文测验机械和其他)、降水蒸发仪器(雨量筒、雨量计、雪量计、蒸发器皿(池)、其他降水蒸发仪器);防护林及经济林;其他固定资产。
3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3.1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辽宁省柴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为主的综合利用大(2)型水库。自1974年建库蓄水以来,固定资产设备购置和换新的资产总量呈逐年递增状态,虽按照有关规定对达到固定资产的设备和物资进行了台账登记,但后期缺乏管理,甚至可以说是无管理状态,出现了如下固定资产管理的不良现象:固定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相符合;资产管理缺乏基础数据以及相对应的管理手段;不清楚每个资产所在的位置,也无法得知某个位置上究竟有多少资产;当前状态无法跟踪,如调拨、借用、维修等;资产的报废无法及时处理,财务上无法及时销账,无法形成报废清单,实物拆下来后,无法与资产上的实物卡片进行核对;折旧计算繁复,准确性差,导致固定资产流失;资产缺乏中间跟踪管理没有资产的历史记录,如安装、移动、调拨、报废、维修等,没有和资产一一对应的设备编码;资产的保修无法进行管理;缺乏对非在线资产的有效管理。这些问题一方面不利于水库家底的清理管理,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损毁的可能,另一方面不利于上级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这些成为现代事业单位管理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软肋。因此,迫切需要对柴河局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及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软件,使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3.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对原有固定资产的清查基础上,以POWERBUILDER为平台,设计出一套简单、实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1)台账清查。2014年1月,柴河水库管理局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安排人员对水库建库伊始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逐一清查,和财务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明确固定资产产值、型号、购置日期及使用人等详细信息。柴河水库固定资产共有297张卡片,有84项达到折旧年限,42项资产未明确。2)资产分类。根据上述水库固定资产分类原则和方法,本资产编码初步决定采用大类+流水码的编码方法,采用四层9位代码表示:第1,2位表示大类;第3,4位表示中类;第5,6位表示小类;第7,8,9表示对应资产流水号,从范围为001~999。例如土地、房屋、构筑物门类中,水库房屋大类中有市内办公楼、库区办公楼、电厂办公楼、渔场办公楼等,根据上述规则,可对市内办公楼可编码为020699001,库区办公楼可编码为020699002等。3)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库表有资产分类表、资产详细表(包括资产编码、资产名称、资产规格型号、资产原值、使用日期、使用部门、使用人、资产所在位置、资产照片等信息)、部门表、人员表等,各表之间均为关联表。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求。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原始资产数据录入、资产增加、资产减少、资产查询(实现分类、分部门查询)等功能。并实现数据库连接,可方便用户通过局域网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5)软件设计。依据图1软件设计流程图进行主窗口、子窗口、数据窗口设计,编写并调试代码,程序调试成功后将软件交由用户进行系统试运行,提出反馈意见后再进行程序修改,待用户满意后生成可执行文件,交由用户正式使用。
4结语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优化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经营业务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其高效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占据单位资产总额的比例非常大,因此,开展好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单位的发展。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以及优化路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严重;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固定资产的账内记录和实物不一致;对固定资产进行随意处置;具体内容如下:
(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很多事业领导都非常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但是,当这些固定资产在购进之后,对它们的管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对相关资产的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具有一定随意性。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这是造成相关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原因。
(二)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账内记录上,同时,也体现在使用、维修上。从这一点来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源管理和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尤其是在大中型企业,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体系,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实的非常到位。而事业单位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出现资产没有被充分利用,甚至时闲置情况,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非常低。
(三)固定资产的账内记录和实物不一致
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秉持账实相符的原则。但是,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的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致使相关工作的开展不够规范,比如,当管理人员发生变化时,没有认真办理交接手续,也不对单位资产开展盘库工作,致使账实不符的现象经常出现。有的管理人员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卡片进行认真填写,导致账本信息不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原始数据。
(四)对固定资产进行随意处置
虽然,在2014年,我国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多个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主管部门的监管不严,致使上报手续不够完善,很多事业单位对于陈旧的设备以及没有进行账内记录的固定资产的处置非常随意,也不对其进行评估,就直接进行低价处理,然后再向主管部门申请购置新的设备,浪费了国家资源。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路径
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适应时代趋势而做出的正面应对。其优化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固定资产核算体系进行完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对固定资产进行合法化处置;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固定资产核算体系进行完善
虽然,事业单位先行的固定资产管理还是责、权、利相分离的状态,但是,我国已经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有明文规定的,并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重大调整,鼓励事业单位向着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向靠拢。事业单位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每个职工都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管的权利、义务,明确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事业单位还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单位特色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强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是提高其工作质量的思想保障,因此,有必要让他们意识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加大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定期对专业素养进行考核,且考核的结果应和个人工资相挂钩,这就提高他们对本职工作的重视度,有助于他们工作觉悟的提升。
(三)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正如前文所述,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和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方法,比如,财务、维修、使用、技术监管部门的共同协作,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和牵制。这些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联查工作,盘点单位的固定资产,调查这些资产的使用率和维修情况,根据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当发现问题之后,应及时进行上报。
(四)对固定资产进行合法化处置
处置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进行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保证国有资产价值的必要手段。我国财务部曾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在得到申报批准后,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估和拍卖,按照国家规定的流程,进行公开招标和合理竞争,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没有擅自处置固定资产的权利,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应进行处罚,若是情节严重者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和优化来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虽然,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相关部门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体系,并对其进行合法处置,就能实现固定资产的高效利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夯实牢固的基础,这也是实现其长足、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高校固定资产包括由学校占有或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土地、房屋、图书、仪器设备、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是高校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价值失真等问题。如何正确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促使其保值增值、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是当前摆在高校资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管理体制混乱,缺乏统一协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供轻管”的问题,一般都比较重视钱的管控,对钱变成物后就疏于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际上是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延续,固定资产管理失之以软、失之以宽。另外,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建设而成,长期以来高校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了部分高校、职业院校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不少高校领导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固定资产流失不仅是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样在高校中也有类似现象。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状况令人堪忧。首先,资产损毁报废制度不健全。
由于在院校资产购入只登记资产原值,没有按资产使用年限计提累计折旧,资产损毁报废随意性比较大,特别是对一些通用办设备,如计算机、摄(照)相机、电视、空调等,往往没有到使用年限就予以报废,随意比较大,有的甚至公物转为私有。由于单位没有规定严格的资产报废审批程序和权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超审批权限处置资产,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其次,随意改变资产用途。部分拥有固定资产使用权的二级单位私自对外出租、出借学校的房屋、设备、仪器等进行经营活动,所得利益归部门所有,谋取小集体利益,但其耗损维修费用却由学校承担,造成学校资产流失。
再次,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管理。某些部门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固定资产不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检查,对出租、出借、转让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资产出租、出借、转让手续,甚至也不收取使用费用,使得固定资产被经营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高校资产投入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也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设备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而各职能部门又分别归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部门。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职能管理部门与各教学、科研等占有使用部门相分离的状态。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
(四)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在固定资产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造成高校财务报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成本核算不真、资产更新资金不足等问题。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旧。高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仅设置“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两个对应的会计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除了清理报废外,入账后数据一直不变。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成本,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客观情况,从而导致虚增净资产。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既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也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切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好必须树立正确思想。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有赖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高校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使广大教职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彻底纠正“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使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强化管理意识,只有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制度保障。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设立一个有权威性、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在分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专门负责全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的购置、调配、捐赠、报废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纳入资产管理机构,实施统一归口管理,彻底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其次,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形成固定资产管理处、各类资产管理部门、所有资产使用单位的三级管理体制。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财务监督,进行一级管理;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教学仪器设备、房产及建筑物、行政设备、图书等实物和价值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进行三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依账放置,准确反映资产去向,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各级管理部门明确责任,相互制约。同时,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建立资产数据库,全面、完整地记录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学校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再次,要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高校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把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的整体规划,选拔和造就一支思想正确、作风踏实、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的固定资产队伍;学校不仅要对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加强培训,而且还要帮助其树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意识,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三)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基础,也是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做到既有章可循、堵塞漏洞,又方便管理、提高效率。第一,要完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的实物盘点制度。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各级资产占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资产清查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定期盘点清查,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相符。同时,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要完善采购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对提请购置的重要仪器设备应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所购资产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对一般资产应根据资产清查情况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校内调剂,尽量避免资产重复购置。第三,要健全资产使用保管制度。资产投入使用后,应按照重要性原则和分级管理要求,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密切关注所购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和性能的完好。对出于教学科研需要必须由个人长期持有的资产应纳入各部门管理,由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第四,要完善资产管理财务制度。应建立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工作机制,对资产已投入使用而财务票据未到的情况应及时估价入账;对盘亏和报废的资产,要先由资产评估小组对待报废处理的资产进行残值评估,后再按规定的报批程序及时进行资产核销并确定残值收入。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定期对账制度,以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五,完善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审计监察部门应参与资产管理全过程,重点关注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基本建设的合法性、真实性,重要资产的使用状况和结存情况,以及资产的报废、处置情况。
(四)完善和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作为高校重要的物资资源,必然要求财务对其从形成到使用耗费再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建议在其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实行责权发生制是如实反映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会计要素的需要,是全面反映财政、事业资金运动过程和单位工作业绩的需要。二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为如实反映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就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既可以建立符合高校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机制,又能达到其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作为发展市场经济重要手段的一种产业,客观上也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就具有现实意义。建议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可参照企事业会计制度采取分类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检查,对存在发生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减值”。三是要加强对报废处置资产的残值核算。由于以往购置的资产没有计提累计折旧,报废的资产涉及残值评估、组织残值收入与核算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一个由校领导牵头,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固定资产残值评估小组,搞好报废、处置资产的残值评估和核算,防止资产流失。四是突出财会部门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财会部门应参与固定资产全过程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把好固定资产管理的资金筹集、运用的关口,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为高校的决策者们在财务管理上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涛涛。我国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4(1):17-18。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医院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以及品种繁杂和科室共用等特点,这就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管理不当造成的医院固定资产多头购置、设备利用效率不高、核算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在很多医院都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责任权利关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院发展活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1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
(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内部控制缺失。整个医院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使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权责分界不清,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区,造成固定资产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出现脱节问题。
(2)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核算机制。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不减值。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消耗,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不利于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医疗设备大多数为高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周期快,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资产的减值准备,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严重失真。
(3)清查、盘点制度不严密。医院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单位在盘点后延期生成盘点表甚至连盘点表也没有生成。
(4)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不严格。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不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报废的固定资产却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这就会造成资产账面数不实。同时,有些固定资产由于资产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财产,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造成固定资产亏损。
(5)管理方法落后。现在很多医院虽已经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只是简单的静态管理,大量的数据仅靠手工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层次动态管理的要求。
2关于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1)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工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监督、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审定资产采购计划、组织和领导清产核资,审核大宗资产报废时向上级部门呈送的报批手续等。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领用、调剂、维修、报废、清理的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总账的管理,筹集采购资金、监督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参与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审批、验收、调剂、维护、修理工作,做好闲置资产的检测、维护工作,办理报废鉴定,做好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审核工作,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的建设、管理维修、保养和报废工作等。
(2)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实行固定资产三账一卡管理。医院财务部门要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和二级明细账,分类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总价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总务科和设备科设置三级明细分类账,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分设账页,按照保管、使用单位设置专栏,每月对各项固定资产的增减日期序时登记,反映各类固定资产的实际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医院财务科;第二联交设备科和总务科作为明细账;第三联随物交使用部门保管。固定资产的卡片要做到物在卡存、物转卡移、物毁卡销。按照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基本原则,对医院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保证医院储备足够的设备更新资金。
(3)严格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医院应定期清产和盘点。清查时,除了点清固定资产数量外,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清查完毕后,认真填写实盘数,对于盘盈、盘亏及出现异常的固定资产,要在备注栏里注明并及时处理。对于盘盈的要及时入账;对于盘亏的,写出书面报告,分清责任原因,做好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待集体讨论决定并报上级领导和相关国有资产部门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做调账处理。
(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的管理。固定资产已经达到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修复,主要结构陈旧、性能落后、严重影响安全的,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技术管理部门鉴定、提出处置意见,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并经医院领导批准后报主管部门和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财务部门建立相应报废备查账,在资产处置、变价收入收到后核销,调整账卡,保证账账、账物、账卡三相符。并经常同管理部门核对备查账上的报废资产,以保证医院资产的真实性。
(5)加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力度。应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并入医院综合管理网络系统,通过网络系统把各科室、职能部门、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连接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能掌握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库存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合理组织资产购置和调配闲置的资产,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同时网络信息系统还可以随时提供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全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能够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
3结论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浪费,节约病人的费用。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真正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有了合理的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才能保证与维护医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有勇,姜林.新时期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28).
[2]王莉.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J].商业经济,2009(10).
摘 要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保证事业单位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不断扩大,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由于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上级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事业单位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问题 改进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近年来,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并未完全改观。由于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使用与与管理规章的学习,事业单位的许多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思想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存在着职工认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己无关,是单位负责人及财会人员的事情,而单位领导往往忙于繁重的行政事务,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是导致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流失、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目前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有些单位因制度不健全而无章可循,有些单位虽然规章制度制订了不少,却执行不力,或者因为制度存在缺陷而不具备可操作性。制度不健全或虽有制度但执行监督不力,结果是一样的。它会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逐渐削弱,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毁损、流失。在日常的管理中,有的部门采购身兼多职,既管采购又管验收、报销,造成固定资产监管不力;有的不对实物进行验收,而只凭购货发票进行登记;有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审批,履行必要的手续,时间一长固定资产实物在哪儿无人知晓;有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结果造成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物不符、账账不符。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责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专门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而是采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即多个部门分头管理。业务科室管专业仪器设备,办公室、后勤部门管理房产、家具及一般设备和图书资料,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上述这些部门都在管理固定资产,实际上却没有一个机构对固定资产负责协调管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缺少统筹协调,相互交叉时就容易发生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重复购置现象在所难免,出现漏洞和浪费也难以避免。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保管、维护不力,处置不规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大多数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核算盈亏,由国家财政拨款或用国有资产创收收益购置,以及部门之间相互调剂,无偿使用。由于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职责挂钩,保管、使用、维护、转移则监控不力,造成设备闲置、非正常损坏、流失等现象较为普遍。固定资产报废处置不够规范,有的固定资产账面有反映,实际已经报废;有的固定资产到了报废的年限,不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金额很大,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出售不申报,不评估,不公开,资产报废、报损不作技术鉴定,资产处置收益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等。不能做到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报损、报废不及时,不按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公共服务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其他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职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领导要带头,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行动上积极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与盘存等制度,积极组织加强实施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公共事业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1.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国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专门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相关的专业人员,确立定期会商制度,专门负责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彻底解决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的问题。
2.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形成单位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各类固定资产使用科室部门、资产使用人员,分工负责、管用结合、统一领导的固定资产管理局面。
3.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层层分解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并真正落实到人。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要选拔和造就一支思想正确、作风踏实、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要努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业务技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完善一整套完备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在资产使用上,应坚持“随事不随人”的原则。健全资产移交制度,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对调离本单位或离退休人员,要先清资产后离岗,先撤销资产使用卡,收回由个人占有使用的资产,然后办理调转手续;对单位领导离任,将资产与资金同时纳入审计程序,将任职期间的资产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离职审计,依据资产和资金审计报告进行离职移交;对本单位内的调动,按其工作需要,仍需使用的资产,可以采取变卡不移物的办法,由财务部门调整资产变动手续;对新的任职岗位不需要继续占用的资产,绝不能物随人走,变成私有资产。
(四)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强维护,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要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部门、专业的界限。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固定资产,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对使用固定资产要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不能“只用不管”,要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切实保护固定资产的完整无损,对于发生损失和丢失现象的责任者,既要批评教育,又要视其情节轻重进行赔偿和惩罚。加大监督力度,使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减少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问题,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五)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建议
对中小学来说,固定资产是开展教学、教育必备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固定资产,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将无法展开。因此管理好学校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作用,能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管理好固定资产,还能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周期。但目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作为一名教育系统财会人员,在多年工作中发现学校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善问题。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政府对学校的投入增加,固定资产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管理好固定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率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入手,提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制度缺陷
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出资人是国家,但是国家不要求偿还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交给中小学自行管理和使用。同时中小学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核算盈亏。因为没有响应的约束机制,就滋生了领导重钱轻物的心理,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在购置及使用管理上是粗放的,学校没有制定响应的制度,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制度但不完善,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无法有效保护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使用存在监管不到位现象
学校由于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学校日常管理不规范,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职责划分不清,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联系不紧密,起不到相互制约的作用。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大量数据还是手工记录,导致缺乏管理监督机制。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信息不准确,导致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表现在有的固定资产早已损失或已捐出不能够及时下账,学校接受捐赠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造成帐外资产,随着新准则的出台,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由于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资产存量与实际不符,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占用国家大量资金,造成固定资产数字不真实,由于不能真是反映固定资产的现状,从而造成账实不符。导致核算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给盘点,对账,核查等实际工作造成人为技术困难。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确实转变观念,树立固定资产管理在中小学校发展建设中基础地位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应转变观念,确立学校主要领导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人,这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基础与前提。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单位负责人要负责本单位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转变固定资产管理观念,首先应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制定的制度应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应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理念,真实反映出资产的存量现状。再次应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确保资产管理责任到人,增强管理人员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经济责任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财政部已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办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单位占用及使用的管理办法。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小学校要建立符合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中小学要做好静态管理,确实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负责制定有关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管职责并加强执法
检查。
2.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要统一规划、统一构建、统一管理、统一处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3.设立固定资产管理专门机构,由财会,总务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保管,调配,处置和清查。资产管理责任应落实到人,严格划分清楚,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 ,定期盘点,实物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4.做好国定资产管理做到不相容岗位一定要分开。具体由学校领导负责,财务部门负责实施,专职财务会计,总务保管员具体管理和核算,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财务会计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账。总务保管员负责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图书,仪器管理员负责登记所保管实物帐。图书,仪器按照指定操作规程,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编号管理有利于加强管理,做到编号与实物资产相对应,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做到帐卡相符。
5.管理定位,责任到人,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管,对固定资产的建立,使用报告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做到紧密配合,分工明确,账实相符。
6.实行考核评比奖惩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废,报损,调出审批制度等。并适时更新修订不断完善。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做到有章可循,具体落实
到人。
(三)深化会计处理方式,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方法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处理方法,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使用中,根据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合理计算出固定资产在使用期内应承担的费用,客观地反映国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国定资产的占用情况,均衡事业单位在国定资产购置方面的压力,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好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和采购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1)固定资产增加,按照预算进行购置,购入由政府采购办理后,由总务 主任保管员验收,会计,保管员及分类保管员同时记账;接受捐赠调拨的固定资产设备要根据相关手续记录固定资产增加;基本建设竣工应及时移交建筑物,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并结合财政部门出具决算审核书,记录固定资产增加,同时固定资产要编制卡片。上面登记有编码,存放科室,价格,名称。(2)固定资产减少,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出,报废,报损的标准和程序,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告批准后执行。要办理转出手续。财产报废,报有关部门审核办理注销手续,责任损失,调度变卖等情况,要由领导审批,办理相关手续。会计及有关人员同时记录固定资产减少账薄。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学校每学期末组织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将清查盘点工作落到实处,并将清查结果作为业绩考核的组成部分,会计保管要进行帐实核对,保证账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通过全盘清算,对规定资产盈亏编制表格,找出原因与责任,按照相应的程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分析固定资产结构与管理情况,防止固定资产积压、闲置,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五)中小学要对学校固定资产树立责任意识
中小学校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使财务人员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知识,提高其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监督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动态,是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一种非常有效和快捷的途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大,数据量大。因此,必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管理,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领先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根据清查固定资产评估资料建立分类明细表,减少错误,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管理手段上实现创新,为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和规范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遵循固定资产的基本原则,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1.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利用效率
不少企业因为缺乏一整套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造成执行人员的管理方法模糊,固定资产闲置情况严重,不能做到物尽其用,长安福特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就有其优势,长安福特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按程序办事,一方面盘点旧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对新增固定资产部署好投入生产经营的准备工作,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时时关注企业下一时期的发展,从而做好固定资产的准备工作。管理人员明确按照程序执行工作任务,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执行实物负责条例,管理工作更流畅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要明确规定实物管理按哪个部门使用,就有哪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进行分工,保管员及时报告物资存储情况,入库固定资产必须按照类别,按固定位置摆放。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出入库单记账联及时交给财务部,便于财务部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会计账簿。工作过程中将固定资产按本身的分类口径和具体内容以及分布特点,依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的具体划分,随时按照固定资产的变化实行分级管理和归口管理。
3.及时更新固定资产,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任何固定资产都有使用年限的规定,但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能使用到最后,固定资产会存在减值、损毁、报废等情况。如果企业更新了生产技术,但现有设备落后或陈旧,就要更新固定资产,不然就会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直接损失。又或者固定资产在某一时期的使用效果和效率的降低,也要更新固定资产。总而言之,在固定资产的黄金时期要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而到了规定的使用年限要及时更新。
(二)固定资产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
随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的总量会逐步上升。固定资产在财务报表的列示中,它的价值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而后众多的投资、合并都与固定资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固定资产的本身价值是另一方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因素,到底适不适合投资或兼并我方企业?一旦成功,固定资产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增加了获得更多经济收益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了企业形象。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对其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都不是很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相应的重视与了解。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条例,但仍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做出具有主观色彩的管理决策,使之前制定的条例失去了相应的效果。管理层制定决策会以一段时期内的销售报告单作为直接材料,而并不关注与之相辅的其他材料。因为销售业绩能够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好坏,主观上能够直接做出判断。而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需要专业的财会人员客观分析得出,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是间接的,就造成了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忽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与实物不相符的情况,例如,实物已经支出,会计处理仍然保持原样,导致资产存量不清这就是有实无账。对拆迁、报废、调出的资产未核销就是有账无物的表现。一些企业的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没有记载实物资产数量及其价值明细是账实不对应的表现。这些表现产生的原因如下归纳分析。
1.固定资产信息共享性程度不高
最大的源头在于职能部门之间不衔接的工作,不仅存在着管理上的断裂带,还存在着多部门之间共同管理同一实物的现象。各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尤以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问题突出,这就容易造成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衔接性,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更容易出现问题发生后相互推诿的现象,结果使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出现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
2.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混乱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分为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这一系列过程是基于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有的企业中计划,采购,验收是同属于采购部门,没有专门设立验收部门,这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从购置环节的流失与闲置。然而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又都属于资产管理部门,不设立资产使用部门。这就容易造成企业财务部门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账务情况。最终固定资产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而且会吞噬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不及时
原本企业设立清查制度是为了发现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一方面有的企业的管理人员拘泥于传统的定期清查,出现了“到时再查,不到不查”的现象,一旦企业的固定资产出现经济损失,相关的监管工作人员逃避责任,导致账目与实物有所出入。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的定期清查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就算检查过后也没有及时向财务部门上报,导致信息不同步更新,当然会出现实物与账目不符。
(三)企业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有多种表现形式,企业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考评不真实,虚增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有一些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转售固定资产,使企业财务审计不合格,造成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阶段的工作并不到位。一些固定资产“带病”工作,增加了企业的维修成本,从而使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实现应有的价值,固定资产人为流失事件频发。于是分析得出是以下原因造成固定资产不正常流失。
1.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包括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这九个环节。然而有的环节企业没有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在掌控范围内。再加上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和自身经费的问题,没有设立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门部门,管理制度也因此缺失这一方面的制定,于是就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或者流失问题严重。
2.不能合理配置人员,岗位责任划分不具体
固定资产一旦投入使用,也是管理人员工作最难的一部分,不少企业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在这个环节第一要求是企业合理配置人员。但有些企业的后勤部门定期维护与检修固定资产人员少,不可能记住每一台设备检修时间,使用部门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人员只能进行财务核算,不深入对机器进行了解,已经计提过折旧了,还是按照原有的公允价值计价,导致企业成本升高。管理部门不止要管理固定资产,还有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部门人员会因为事务繁杂做不到定期盘点与清查,造成了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三、改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引入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养
企业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增强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与道德素质。根据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分工不同,要有针对性地培训管理人员。以明确规范的制度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要求每位管理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退出制定统一标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行动上,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考核办法,组织专门小组监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认为工作任务完成优秀,给予物质奖励。对违反规定者或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者,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教育,直至改正。
2.加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管理文化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管理层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才能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的展开,有效避免有些问题的发生。所以管理人员要结合社会文化,企业实际制定企业管理文化,形成一种独有的企业管理文化氛围,更好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
(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动态监控固定资产
1.部门之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以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观念作为依据,形成高度整合化的信息系统。使该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使它主要对固定资产实行“身份证”管理,做到一物一卡,帮助企业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同时财务部门能够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并与实物信息进行电算化比对,帮助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做出正确决策,实现全方位监控。
2.划分管理层的管理范围,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复杂烦琐,需要清楚的划分管理范围,下设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那么建立体系的三字经:“进,出,用”。“进”指固定资产的采购要严格,全方位控制年度预算,每年的预算要慎重考虑,细致审批。“出”指固定资产的处置,无论是固定资产的报废还是转售,都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处理与文档资料。“用”最重要的点在于每一项固定资产都要有相应的管理责任者。
3.监督部门要及时监督清查工作,并进行评分考核
清查工作要及时完整,需要清查人员与监督人员的共同协作,对于报废,损坏,查明不清的固定资产做出详细的记录,两部门之间需要比对记录材料,以防数量不符,造成以后账目的问题。监督部门要给清查人员在清查工作中的表现打分,分为认真程度,材料填写是否规范,实物数量是否正确,自我评价程度是否符合实际四个部分。
(三)从管理制度的健全和人员配置方面改善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1.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
改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得以完整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需要改善固定的资产盘点制度,划分盘点人员、盘点方式、盘点地点、盘点时间及盘点记录人员。将任务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明确划分给各个岗位,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企业固定资产应严格核算,合理选取折旧方法,使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紧密联系。此外,对于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要渗透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
2.合理配置人员,具体划分岗位职责
企业需要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人员要求有相应的职责。在管理规范上具体写出岗位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哪一时间段做哪一个工作,这样严格按照规范会减少固定资产的人为流失。将固定资产的日常检修与保养部门人数加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也就降低了固定资产闲置与流失的频率,也优化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环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蒋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2(04):56-59.
[2]顾淑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业,2014(01):54-55.
[3]徐继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98.
[4]孟和图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05):43-46.
[5]高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222.
[6]姜楠.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10):102-107.
[7]李红红.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75.
【关键词】广播电视 传输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思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广电行业的产业化、集团化进程日益加速,为适应新形势下管理的需要,抓好广播电视行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财务管理是广播电视行业内部管理的核心,是做好广播电视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固定资产管理是广播电视事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而我国的广播电视传输企业基本上都是由事业单位转制后形成的新企业。因此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加强管理部门监管职责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保证资产真实完整已成为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主要要求。但目前广播电视传输企业的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财务管理成效的发挥,本文就如何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进行探讨。
一、广播电视传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造成企业固定资本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造成的资产管理混乱。二是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资产计价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对各专业部门已拆迁的设备未及时通知财务计价部门,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调整处理,核减相关资产;三是在建工程项目竣工不够及时,造成与现有资产混淆。四是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不重视,不能经常性地进行盘点,导致家底不清,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准确性,同时不能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闲置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处置,账面资产没有真正体现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广播电视传输企业的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固定资产,从广播电视传输行业自身业务发展从无线到有线、从模拟到数字以及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来看,资产闲置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状。主要是闲置线路网络、已淘汰电子设备等。如何积极盘活资产,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也是企业面临的资产管理瓶颈之一。
改扩建支出及减值准备计提无确定依据。为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往往要对传输设备进行扩容、对传输线路进行改造,按《准则》规定如果这些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将该支出(即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否则,应将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需要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这个尺度的把握会因为管理人员的专业经验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二、对广电传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广播电视传输企业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切实盘活闲置资产,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到“权责分工明确、管理高效有序”,具体对策如下: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广播电视传输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资产特殊性,从固定资产分类看有房屋类、交通运输类、通用设备(包括办公用设备)、专用设备(传输线路用设备)、线路资产、管道资产等。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上述固定资产分类看后三类资产专业性、技术性强需要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管理。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实行财务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三重管理的办法,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执行。资产管理部门职责应由一个部门承担,它可以根据业务分工,安排相关部门按照固定资产分类属性,承担固定资产的实物归口管理职能。即资产管理部门为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它可以按资产分类安排行政部门、技术设计部门为二级资产管理部门完成资产管理相关工作。加强财务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之间联系。从固定资产新增开始把好固定资产管理关。固定资产管理应以财务为主导加强纵横向之间的联系,及时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确保固定资产账一致。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发挥出制度应有的效果。
(二)为了提高闲置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建议闲置固定资产应在系统内调拨使用,固定资产的调拨应由其使用保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经过公司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后方可进行,同时应做好调拨记录,规范管理。对一些不符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已淘汰企业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尽可能地出售,应引入资产评估程序,首选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透明方式,最大限度回收资金。将收回的资金投入到核心业务去,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奠定基础。
(三)进行合理的职业判断,合理分析判断固定资产减值金额,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当企业发现资产存在《准则》所列情况时,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确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当发生减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需要一个由财务、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从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其可收回金额,从而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评估小组成员在此过程中要对与固定资产价值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才会得出高水平的职业判断结果。对改、扩建固定资产,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对其后续支出属于资本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