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文化底蕴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底蕴的内涵

第1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舞蹈与文化既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范畴,又有着无法割舍的内在联系。

1、舞蹈是文化的载体

舞蹈在文化内涵方面拥有语言艺术与形体艺术两大基本特征,而且舞蹈主要以形体艺术的无声语言表现其文化特征与风格特征,所以,形体艺术是舞蹈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形体艺术的历史要比语言艺术的历史更为久远,在人类语言尚未形成的时候,人类已经开始用简单的声音变化、手势语言、体态特征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沟通,也就是说,人类初期的形体语言是信息交流和人类文明的最初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程度的加深,形体语言无法承载过多的信息量,其信息传输功能逐渐居于次要位置而被弱化。随着舞蹈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形体语言又一次焕发青春,以其独有的形体符号的表现方式在艺术殿堂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体系中,舞蹈拥有情感要素、韵律要素和造型要素。舞蹈的情感要素描述着舞蹈者与舞蹈主题的思想内涵,表现出人类对社会生活、对大自然、对舞蹈、对自我的审视与描述。舞蹈的韵律要素自然要和音乐节奏、运动规律协调一致,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由此可见,舞蹈在抒情性、节奏性、造型性三大本质特征上都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信息。

2、文化是舞蹈的灵魂

舞蹈是人类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朵奇葩,记载着编舞者在舞蹈创作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思想意识以及对舞蹈艺术的深度认识,可以说,舞蹈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艺术结晶,其中,编舞者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以及艺术创造力都能够对舞蹈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使舞蹈生动诠释出编舞者对社会、对人生、对舞蹈的看法与体验,编舞者的个性化思想和艺术化创作使舞蹈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深沉的思想内涵,从而赋予舞蹈生命和灵魂。不同的地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也滋养着不同的舞蹈形式。以古典舞为例,古色古香的古典舞在欧洲大陆上一般都统称之为芭蕾舞,并表现出与中国古典舞风格迥异的舞蹈特征。芭蕾舞是集音乐、戏剧、舞美等诸多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独特舞蹈形式,表演者绝大多数都是脚穿特制足尖舞鞋的女性,并且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主要通过以脚尖立地、身体笔直的形体姿态进行表演,所以,很多人喜欢把芭蕾舞叫做“脚尖舞”。芭蕾舞表演能够创作出亭亭玉立、风姿卓绝的舞台风格,究其原因主要是欧洲人开放的个性以及追求自然、浪漫、高雅的文化时尚,从而造就出芭蕾舞与众不同、别有洞天的艺术特色。

二、提升舞蹈教学文化底蕴的有效策略

“现代舞蹈艺术研究的实质就是揭示艺术作品中的身体形态、动作语言形态的形成和变迁与时代的风尚、文化的变迁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舞蹈艺术中的文化意义”。

1、强化舞蹈文化教育,助力舞蹈技能学习

教师要看到舞蹈文化教育的强大辅助作用,提升学生对舞蹈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舞蹈作品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层次,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主动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感悟和把握,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表现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学生的舞蹈学习打下坚实的主体基础,使学生的高效舞蹈学习成为可能。学生了解舞蹈的文化底蕴、社会背景、思想内涵以及创作动机后,就会对舞蹈拥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深刻理解舞蹈动作的思想内涵,实现舞蹈创作情感的回归与再现,为即将进行的舞蹈学习做好情感准备、思想准备,从而使学生在舞蹈学习时实现与舞蹈创造者在情感、心理、思想、动机方面的高度一致,能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将个人的情感与舞蹈创造者的创作激情、创作心理产生共鸣,并能够完美展现舞蹈创造者倾注在舞蹈中的诸多情感元素,实现舞蹈学习的高质量开展,全面推进学生的舞蹈学习和艺术成长。

2、创新舞蹈文化教材,提升舞蹈教学效果

教师不但要强化提升舞蹈教学文化底蕴的积极意识,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全面理解,还要创新舞蹈文化教材,为表现舞蹈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创作情感准备好充足的文字材料或影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保持舞蹈学习的“原汁原味”,为舞蹈教学课堂效果的大幅度提升创造条件。另外,教师还要实现舞蹈文化教材的先进化和时代化,将时代元素和科技元素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以现代人的角度看待舞蹈创造者当时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并以现代人的思想去审视和表现舞蹈,既做到对原舞蹈艺术内涵的继承,也实现对原舞蹈艺术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而有效促进舞蹈教学的科学发展。

三、结束语

第2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从宏观上讲,学生在初期的纤维艺术学习中,不同的材料技法、点线的排列组合、色彩的协调对比等基本理论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纤维艺术进步幅度大小的关键因素。但专业的提升不仅需要点的深入,也需要面的延展。试想,一个文化底蕴浅薄,没有学习意识的学生,又怎能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丰富内涵,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呢?尽管这方面的修养不能在设计实践中即拿即用、立竿见影,但对学生的设计修养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家就十分强调画外之修。郑板桥是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不论是板桥先生的兰叶还是竹子,都是在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之上所作。他的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若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又怎能借草书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的竹,被赋予了人格化,画幅上三两枝瘦劲的竹子,若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挺然后立,哪会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遇风不倒?这真可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坎姆·贝尔认为:“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学习音乐的本身,还是学习一种文化。其中,有蕴藏在音乐背后的对人类影响深远的文化。”那么,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学习纤维艺术同样不仅仅是学习艺术本身,还是学习一种文化。事实上,具有不同的知识积累、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经验的学生,对纤维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会不同。

但客观情况是,相当一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一味满足于追求专业技能的提高,轻视自身文化素养对学科专业水平潜在的推动,这就很难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一针见血地指出,制约专业成长的瓶颈是什么呢?是个人的文化底蕴。旅法艺术家高远说:“就算作为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家来说他也需要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和综合营养,这点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在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们讲,不管是科技领域,还是艺术领域,追其根源知识本身就是一家,到了一个层次以后比的并不是专业水平,而是比文化底蕴。笔者认为,学生应该更注重提高个人的文化涵养,以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

一、文化素养应成为纤维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

要引导学生养成有意识、有规划的读书习惯。首先是美术理论方面的专著,美术方面的经典书籍;其次教师还应推荐学生读一些社科类的书,比如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经济的、时事的以及科技的书。只有这样阅读各方面的书,广收博采,形成自己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见解、感悟、观点和信念,才能在创作天地如鱼得水,挥洒自如。文化底蕴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有了文化的“底气”,作品才能真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无法让灵感在海洋、星空之中肆意遨游;不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无法任思维自由驰骋,构思人类、自然和谐之美的画面;不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无法深入理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人文主义旗帜的社会意义,无法做好中西美术的比较;没有文学、美学、艺术哲学的知识,不了解欧洲文化,便不可能理解现代派作品,等等。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是德国著名的版画家、雕塑家,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者。对于经历过世界大战并在战时身处普鲁士的凯绥来说,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了解并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孟洁在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德国女性的前提下,为了重拾遗落的对人类的爱与责任,创作了不朽的纤维作品《生命——献给柯勒惠支》。

二、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才更有发展力

纤维艺术往往要求创作者有广博的国际视野。但是更应该钟爱自己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前提是民族的。只有更深层次地了解和认知本民族的艺术,才可能用艺术的眼光、艺术的感悟去触类旁通,感受其他的民族艺术。

中国纤维艺术的民族性有别于国外的纤维艺术。我国有丰富的文化积累,如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化、唐代的石窟文化等,在不同的文化时期,产生出不同的图案图形。这些民族的图、形、色、传统的工艺、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都是纤维艺术在造型方面可以吸收借鉴的。这种吸收借鉴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是将古代的图案作为一种符号、一种元素、一种语言,直接或间接的应用到现代的纤维艺术作品中,使人产生直观的印象。第二是一种更有高度的创作行为,即在理解古代图案造型的精神实质、审美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这种精神、内涵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从而创造出新的图案造型。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以其独特的“墨韵”,受到广大纤维艺术作者的青睐。《往事如烟》就是这样一幅作品,作者吸收并借鉴了水墨画独特的形式,以黑、白、棕为基调,为作品奠定了底色。作者感叹气势恢宏、美妙绝伦的建筑在经历风雨之后,用断垣残壁诉说着昔日的文明;于是从古代遗迹找寻灵感,将这些断垣残壁重构于经纬空间之中。邓林试图寻找一种使传统水墨画和现代精神和谐如水的统一,于是对古代的彩陶艺术发生了浓厚兴趣。她把那些彩陶语言理解成先民的一种呼唤,而她,则是倾听这远古回音的人。为此她办了一个展览——“远古的回音”。

可以说,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引入新元素,如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等,强调民族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一定是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第3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紫砂陶艺;紫砂壶;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7—124 —01

创新,是指造型新颖,脱离传统束缚,带有作者自身的创新设计理念,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受。创新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是我们紫砂从业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创新是作者自身智慧、文化底蕴与创意的展现。当然,创新又不能脱离传统,即不能离开传统工艺的传承,又须创作者鲜明的创意设计构思。如何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呢?

作为新时代的艺人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古人云:“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艺术的创新是指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创作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且涵盖的是前人或传统艺术品中所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它包括作品的创作理念、制作技巧、表现手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工具等。创新不仅可使作者从普遍性中脱胎而生,而且这种独创性能是艺术发展的生命和动力。每个紫砂艺人在他的壶艺创作活动中都具备传统的经验。但如果完全依赖传统模式,至多只能重复以往的经验,也易于被别人重复,从而淹没在普遍性中,完全失掉自己的特点。

紫砂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交融史,如果没有历代艺人不懈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也就没有紫砂的今天。明代的时大彬把当时常用的粗糙大壶改变成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精巧工艺壶,真是前所未有。这一变化,也改变了紫砂壶的历史,把它单一的使用功能,演化为具有使用性和观赏性的双重功能,让紫砂壶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清代的陈鸣远用“物为我用”的观点对自然界的物品创造性地进行仿生,创造出许多珍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形态形似的仿照,而且是作者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感悟、体验,把自己的思想、语言、感情以及制作技艺融化到作品中去,赋予作品新的思想和生命,创造出形神兼备、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开创了紫砂艺术的历史新篇章。

自古以来从手工炼泥到手工成型,一脉传承,没有改变。社会发展之快,经济环境高速增长,紫砂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追求,这就必然有了今天的商品壶和工艺壶。商品壶具备实用性,满足了广大普通人群的需要;而工艺壶的价值又按艺人特有的设计理念和独特制作工艺以及稀少珍贵的泥料,以及全面表达出艺人独有的作品价值程度而论。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收藏玩壶爱好者喜欢手工壶,其特点自然大方,极具生命力。天道酬勤,紫砂艺人对紫砂艺术真谛的不懈追求,那些真正追求完美的承传人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生的目标不放弃,一把好壶的诞生,也许倾注了其一生的追求。

宜兴紫砂陶长盛不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丰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明清两代就广受文人、雅士喜爱,有的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中来,在壶体上镌刻题铭,切壶、切茶、切景的诗书画。一件普通的紫砂器皿,因有了知名学者、绅士为其题铭、镌刻而身价百倍。如陈曼生之“曼生十八式”。因而看似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其中却凝结着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紫砂陶文化的亮点。因此,创新不能脱离文化底蕴。

探索壶艺之创新,既要有取舍地保持传统基础上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吸收其他姐妹艺术中可以借签的东西。如古代的青铜、玉器、石刻、砖雕、现代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都与壶艺有息息相通之处。但是,要使紫砂壶的造型具有艺术生命,应该切切实实地从形象、神态、气质这三方面去探索追求,让造型本身的艺术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创新是一种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们竞争意识的加强,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手段的标志。只有按个人创意将个人的思想、情感、趣味融进紫砂茗壶,脱离原来的老面孔,达到焕然一新的效果,这才能称之为紫砂创新。

在全球创新的时代,提出了“创旧”的命题。如何以创新精神来“创旧”——发掘中国文化的内涵。正是全球化的创新之潮把每一个民族都“催逼”上一条不“创旧”就不能 “创新”的文化之路。同样紫砂文化未来最终要回到原点——纯手工制壶,其艺术魅力体现在件件原作,款款无双。“申遗”纯手工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一种表达技艺的传承,作为这一代新人理当接受这一挑战,人人争做合格承传人,手工成型追求的是自然归真,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返朴境界,人与壶相互融和,这样做出来的壶方能显其神韵。

紫砂文化未来的发展,对紫砂艺人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职称考级达级后也必须再回到成校系统学习深造;专业理论上了解紫砂悠久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各种器型壶制作手法,如泥料、造型、色泽、制作方法、成型工艺、装饰手法。制作手法上承传纯手工制壶;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全手工技能比赛,能见识更多优秀制壶高手的风格,对自己的技能提高大有帮助。做到精益求精,超越传统,敢于创新;力求把最完美,最特色的作品呈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第4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湘西文化;湘西鼓文化;传承和发展

一、 湘西鼓文化背景研究

鼓,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鼓文化源远流长,从农耕时期到现代,由每一代人不断传承和发展着。鼓映射着精神和力量,鼓的敲响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的崇尚。作为优秀的民间鼓舞,湘西苗鼓传承着农耕文化底蕴,现如今也在日益走向世界。苗族人民将其美的天分和灵性融入对苗鼓的感悟之中,在苗鼓节奏、音色异常丰富的基础上,将叙事舞蹈表演艺术也融入其中,使苗鼓文化成了中国鼓乐文化中独特的一枝。鼓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鼓声飘扬有力,深入人心,鼓舞步坚实有声,鼓舞服多彩绚丽,其在传承和发展上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湘西苗族文化神秘而丰富。不仅有“湘西赶尸”的神秘,还有美味而神秘的湘醋,多彩的湘西苗族文化包罗万象,而湘西苗族的鼓文化在这份神秘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湘西的地理位置,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聚集以及山原地貌的原因,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存着多样的变化。苗族鼓文化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中族群的迁徙、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巫术与民俗的影响尤为重要,特别是、巫术与民俗引领着湘西苗族鼓文化的风潮。说得简单点,主要是受到丰富多彩的湘西文化底蕴所影响,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文化特色。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类文明的脚步一直在不停地前进,文化特色也在追逐前行。文化的变迁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变迁带来文化的调试与变迁,文化变迁与发展的累积同样带来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湘西苗族鼓文化亦是如此。湘西苗族鼓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发展。不管是从苗族鼓舞服饰道具,还是鼓舞的动作以及鼓舞的表演形态,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湘西鼓文化,特别是鼓舞文化,不但有着生动的乐性,还伴随着鼓舞的动性。湘西苗族鼓舞文化伴随着特有的韵律和特有的舞姿,鼓舞文化广布开来,成为当地苗族在姊妹节、春节、苗年以及各种大型集体聚会活动中,由妇女们根据木鼓敲击的音乐节拍进行自编、自跳、自舞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现如今,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湘西苗族地区举办过多场国际鼓文化节,湘西苗族的鼓声越来越响彻四方,鼓文化的内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鼓文化作为一项体育文化的传承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各个地区越来越重视鼓文化所带来的“快餐效应”,鼓文化的传承也越来越失去了内涵。

二、湘西鼓文化的传承

每一项民族艺术的创新与传承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离开了自身的文化底蕴,这个民族艺术就有可能走向退步甚至消亡。湘西鼓文化亦是如此,在丰富多彩的鼓舞文化韵律背后是湘西苗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所造就的。一旦离开了自己原有的文化底蕴,就会变得有型而无神的状态。所以,对湘西苗族鼓文化的传承,我们不仅仅要传承它的技艺,更要传承它的文化以及其所带来的艺术性。

现如今“快餐文化”盛行,鼓文化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旅游公司的形式化表演让人们记住的是鼓文化所带来的多样的舞蹈和声音的外形,而表演者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鼓舞的神韵表现出来,纯粹以经济利益为主,在传承鼓技艺的过程中丢失了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表演者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没能真正地了解鼓舞背后的湘西苗族文化底蕴,有形而无神。一个只是有形而无神的民族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而没有神韵的文化我们能称之为文化吗?所以我们在传承湘西苗族鼓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传承鼓文化的技艺,更需要传承这背后的文化底蕴以及其所形成的艺术性。

三、湘西鼓文化的未来发展

从几代鼓王的成长环境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很好的文化熏陶。第一代鼓王龙英棠,她出生并生长在一个苗鼓之乡,从小就看别人打鼓,先看觉得不过瘾,于是就偷偷跟着学,在勤学苦练中,她的鼓打得越来越好。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自己特别的兴趣,第一代鼓王打出来的鼓不仅仅在技艺上出类拔萃,更是打出了苗族文化的底蕴。再看看这后面几代鼓王,他们的出生环境以及成长的环境,无不围绕着苗族文化的气息,而且他们本身也正是苗族的一分子。这样一个环境使得他们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苗家文化底蕴,从而使得他们在展示苗鼓文化的时候增加了不少的特色。周围的文化熏陶对成长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周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促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这也相当于传承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现如今,鼓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地方也逐渐开设了一些相关的课程,比如,吉首大学体育学院就开设了相关的打鼓课程,有些中小学也逐渐加大了这方面的培训,在一些老年人活动中心,也能看到很多人在排练鼓舞。苗族鼓文化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鼓舞所带来的乐趣以及运动量特别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在发展鼓文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把鼓文化背后的苗族文化给传承下来。湘西苗族文化有少许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苗族文化,这也使得湘西苗鼓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鼓文化。所以我们在传授下一代的打鼓技艺时,是否需要考虑加深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关注呢?

体育文化诠释着人律动的灵魂。现如今国家提倡全民健身,提倡通过艺术体育来修身养性。湘西鼓文化不仅仅有着韵律的音符,而且鼓舞的脚步处处体现出一个体育人的精神。湘西鼓舞文化多方面w现着健身的韵律,这可以从其舞蹈动作的的多样性、舞蹈动作的强度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得以体现。比如,在湘西的“踩鼓舞”中,其核心是“鼓”,在整个体育活动中,每个动作、每种文化意象和表演的主题等,都是围绕“鼓”这个文化象征物来完成的。传统上,湘西苗族鼓舞与巫术、祭祀仪式、苗族文化模式以及社会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鼓舞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基本圈定在职业巫师和普通苗族民众范围内,同时呈现出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又不是艺术家的民间艺术普适的混沌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湘西鼓舞也在发生着变化,从鼓舞的声韵到鼓舞的步伐再到鼓舞的服饰,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也体现出湘西鼓舞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发展,民族艺术和体育文化艺术在逐渐深入人们的视野,这也彰显出湘西鼓文化的魅力所在。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一项民族艺术若只是停滞不前,最后只能是消失。中国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案例,就像很多的茶文化艺术,最后只能从日本等国外再借鉴回来。在发展湘西苗族鼓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就如几代鼓王,他们不仅仅有着相当浓厚的文化熏陶,他们对于鼓的热爱更是深入,他们对鼓的热爱带着他们把鼓声打出了风采。我们在传承给下一代人时,更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培养他们对于鼓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湘西鼓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而作为一项艺术文化遗产,传承的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传承文化是传承艺术的基础,文化传播是人与其意义空间交流互动的动态过程,而“湘西苗鼓”等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表征了民间文化话语权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实践属性。在全球化的“非遗”保护进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要摆脱消费社会文化过程中的庸俗和功利作为,把握湘西苗鼓文化现代传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客观科学地辨析其传播情境中的流变机理,回归区域自然生活,更进一步地感悟湘西苗鼓文化本源的生命力,并更多地、更切实地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湘西鼓文化的多样性,在湘西各地苗族鼓舞风格特点和形式不尽相同,种类各有侧重。不同形式的苗族鼓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其不同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功能的转化,也促使鼓舞的节奏及击鼓动作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从而增强表演性和观赏性。湘西鼓文化作为湘西一大特色,在湘西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每年都在湘西地区举办鼓文化节,把神秘的湘西带向了世界。湘西地区旅游文化的开发,同时促进了湘西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发展湘西鼓文化时,我们需要借助旅游特色把湘西鼓文化带出去,让旅游和文化相辅相成,更好地带动湘西城市的发展。

第5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文化类景区;发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117-02

1 前 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内涵因素成为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重视的重要因素,众多旅游者都将与当地人进行文化交往并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底蕴作为旅游的主要动机,以“游山玩水”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也逐渐转变为了享受与汲取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所以只有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才能够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与灵魂。并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旅游资源,所以为了在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当前文化类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做出探讨。

2 我国文化类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文化类景区的特点表现为具有庞大的总量、多样的类型、广泛的分布,并且一些旅游资源具有世界性和国内独占性,同时表现为资源空间配置以及协调性存在不平衡性,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组团结构与疏密不等的特点,区位优势的优越性往往会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提升。综合来看,我国文化景区的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我国各地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对应的是我国文化类景区的发展仍旧具有巨大的潜力。

2.1 文化类景区重视开发而忽略保护

首先,在文化类景区开发过程中当中合理规划与保护意识的缺乏导致了许多文化类景区都存在重视开发而忽略保护这种短期行为与思想的客观存在;其次,部分文化类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城市化、商业化和人工化的倾向,将现代游乐设施、索道、商店以及宾馆建设在景区中的核心地带,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了文化类景区中的建筑过多,同时也对文化类景区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造成了破坏;再次,在旅游高峰期中,部分文化类景区管理者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文化类景区本身的实际承载量,对客源的限制量缺乏合理的评估,从而导致景区的客流量过大,这种行为不仅容易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同时难以营造出令人愉悦的旅游氛围,这无论是对文化旅游资源还是对旅游者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2 文化类景区在布局结构方面欠缺创新并且处于无序状态

我国文化类景区虽然具有庞大的总量,但是大多数的文化类景区线路并没有得到贯穿,许多旅游线路都是各成一体而没有做出集中的线路整合。并且在文化类景区的建设中,文化内涵深度并没有能够充足的得到体现,大规模的文化表演或者是演出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的游客只能凭借枯燥、简单的图片介绍和文字解说来对景区的文化作出了解而难以对景区的文化特色以及风土人情作出全面了解。

2.3 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及相应资金欠缺

文化类景区中的文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被破坏后将难以呈现,而由于在文化资源保护方面的资金欠缺导致了保护手段原始、储存条件相对简陋,使许多文化资源损毁或者流失。部分文化类景区甚至具有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对立的思想,片面认为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的要对文化资源进行破坏,所以放弃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并认为如此可以确保文化资源的原貌。

2.4 宣传力度较小导致知名度较低

我国许多文化景区中所具有的资源都具有垄断性和唯一性,但是却只具有较低的知名度,如保定地区所具有的直隶总督署是当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虽然这一景区是“半部清史”的写照,但是来此参观的游客却寥寥无几,许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保定地区有这样一个文化类景区。而国内的许多文化类景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许多旅游者在对这些景区进行参观了解后都对景区的文化内涵发出感慨,这一现象体现出了文化类景区的宣传力度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2.5 文化类景区发展体制问题

在文化类景区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存在行政机构过细、门户偏见明显以及部门权力利益较差等问题,在许多文化类景区的行政管理中,如园林、文物、旅游等多个部门形成了较差管理,一些部门将自身的业务指导与行业管理当做部门垄断,这种情况下难以形成合理健康的旅游产业化运作管理机制,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类景区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

2.6 文化类景区发展理念问题

认识问题引发理念问题,在文化类景区的发展中,只有将正确的认识转变为工作理念,才能够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产业部门以及民间团体在各类体育、文化、商务、经贸等活动进行组织时着眼点在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效益,旅游业作为与文化活动以及经济活动具有天然联系的产业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所以这些地区在资金投入、社会舆论、政策环境、发展战略等方面都为文化类景区的发展创造了强大的合力与浓厚的氛围。但是一些地区中局部利益观念仍旧客观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类景区的发展。

3 文化类景区发展模式方面的建议

3.1 以政府为主导,对配套设施做出完善

在文化类景区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政府部门应当不遗余力。文化类景区旅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如果缺乏政府的统一协调、政策支持与宏观规划,将难以形成和谐完整的文化形象从而使文化类景区的魅力被削弱。在此方面欧洲旅游产业的发展值得借鉴,旅游业在欧洲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其旅游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主导性特点十分突出,尤其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政府部门发挥着很大的财力支撑作用,如奥地利政府不仅每年为城市公园以及皇宫等景点的发展投入资金,同时通过景区向游客的免费开放来吸引大量游客,从而有效调动旅游的经济效益。我国政府在文化类景区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文化类景区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通过出台能够对文化类景区产生推动作用的优化政策来吸引资金投入文化类景区建设和发展中,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3.2 对景区文化进行挖掘,树立景区的文化形象

文化类景区应当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定位并对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对景区的文化主题进行确定,其次要围绕这一文化主题来开发景区产品以及相关项目,从而更好地突出文化类景区的主体文化并构建文化类景区的文化形象。在对我国城市文化旅游做出综合了解的基础上发现,成都、广州以及大连等地区的文化类景区发展都就准确的形象定位与良好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在以文化特色为依据的基础上,这些城市都具有能够反映文化特色的口号,如成都的定位是“中国休闲之都”,广州的定位是“南国花城、激情商都”等,所以我国其他各个地区在发展文化类景区的过程中要对自身的文化特色进行挖掘和整合,并对自身的文化主题做出定位。

3.3 形式多样的体现文化类景区的文化底蕴

要将文化类景区的文化底蕴充分地体现出来,一是要对文化类景区的文化底蕴进行挖掘;二是要将文化类景区的文化底蕴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与规范;三是要对文化类景区的旅游文化进行创新。在文化类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要以文化资源特征以及市场需求为依据,通过多种形式的巧妙运用来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文化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进行展现,从而调动起旅客对文化类景区特色的兴趣并便于旅客接受。如被誉为“东方圣城”的山东曲阜在发展中曾经存在过一系列问题,如古城所具有的文化对于青年游客来说是静态的,十分难以理解,而后曲阜开始重视具有动态性特点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即音乐文化晚会《杏坛圣梦》,这种旅游产品可以对孔子思想进行更为直观的阐述,从而让旅客能够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曲阜这一文化类景区的发展所带来的启示是,文化类景区中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文化内涵的表现不能仅仅拘泥于一般的迷失,同时要重视通过动态产品的开发来对静态产品进行补充,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有必要使用能够彰显文化内涵的艺术手法,从而让旅客能够对文化类景区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意蕴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3.4 有针对性的处理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文化类景区中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对“保护第一、强化管理、有效利用”的原则继续进行贯彻,在开发建设中要有序、依法、节制与科学,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盲目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倾向,对景区中的现代设施体量进行限制以确保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在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开发是最有效、最积极的保护办法,即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树立一定的文化认同感,对景区管理者、服务者以及当地市民的文化保护、资源保护意识进行培养;其次要加大对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通过市场手段的运用来拓展景区发展资金来源渠道,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避免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对景区内文化资源造成破坏;最后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构建性质玉箫的权责制衡机制与监管机制,强化文化类景区监管力度。

3.5 强化宣传力度,突出景区文化特色

宣传是推动文化类景区发展的必要手段,当前单一的宣传已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所以有必要使用具有创意性特色的宣传手段,通过网络宣传、媒体宣传、影视宣传、创办文化类旅游论坛等方法来进行宣传。我国大多数文化类景区由于在宣传方面做出相对欠缺而导致景区中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特色不被人知,导致许多具有文化价值的文化类景区备受冷落。山西乔家大院通过电视剧《乔家大院》将这一文化类景区推广向全国,接踵而来的旅客为当地创造了节节攀升的旅游收入,所以文化类景区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本身文化魅力的打造,同时要重视对文化类景区本身文化特色包装,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宣传来突出景区的文化特色,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以推动文化类景区的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类景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关系的协调、景区布局、景区发展投入、景区宣传、发展体制与发展理念几个方面,而为了有针对性的推动文化类景区的发展,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对文化类景区中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充分的利用以及有效的保护与呈现,在处理好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及强化宣传力度的基础上提高文化类景区的知名度并促进文化类景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祥.文化旅游产业国内外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10(11).

[2]郭素婷.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系统运作机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第6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一、营造文化氛围。进行文化体验。要了解“文化氛围”,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氛围”,“氛围”是指生活的环境中你所闻所见所感之和某个事物有关。用一句成语概括,就是“近朱者赤”,这“朱”就是“氛围”。自然地,在语文课堂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环境中,让孩子们对所见、所闻、所感之有文化味,从而实现对孩子们的文化浸润和濡染,熏陶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如一位老师执教“莫高窟”时,课刚开始先播放《大敦煌》主题歌,那辽远空灵的《大敦煌》的歌曲一响起,学生便感受到千年敦煌的苍凉悲壮,立即沉浸在一种古朴而充满深情的文化氛围之中。接着,教学“飞天”一段时。教师适时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想象画面,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幻灯片无论是画面的色调,还是切换的方式以及配乐的选择都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给人一种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魅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在老师精心营造的文化氛围中亲近文化、体验文化、认同文化,进而生感、拥抱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教化的民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民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语文课堂本身就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任务。而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首先就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文化的氛围。

二、再现文化情境,孕育文化情怀。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生活环境和背景,只有把握作品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态,只有在语文课堂上还原并再现那个时代的生态,接通割断的文化血脉,学生才能跨越时空,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倾听悠远的历史回声,触摸不息的文化脉搏,感受到语言的广度、深度、温度,重建不朽的精神生命。因此,在语文课上,不能单单引领学生去品味文字,而要把文章放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去学习、鉴赏。那么具体怎么做呢?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需要了解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其次,还要尽可能创造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文章定的文化情境中来。如一位老师执教“安塞腰鼓”时。在“拓展提升,升华情感”这一课堂板块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 (出示黄土高原图片)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的黄土高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的黄土高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息息。2 (出示油画《父亲》)你们看!这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中的父亲是千千万万高原人民的一个缩影。3 说说你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再在此基础上讨论他们要与什么搏击。教师小结:对于他们来说,现实是痛苦的,但是他们没有被压垮,一直都在试图摆脱这种痛苦,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欢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黄土高原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勤劳与恶劣的环境――搏击;他们住土窑洞,穿粗布衣,吞糠咽菜,挑水打井,用坚韧顽强与命运――搏击;劳作之余,他们打起安塞鼓,唱起倍天游,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搏击。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语言描绘,让学生进入黄土高原的生活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与文本对话,感受到黄土高原的人们顽强的拼搏精神,进而体会到安塞腰鼓之所以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体现了安塞人的精神、梦想、追求,还了解到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三、浸染文化底蕴,积淀传统文化。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意蕴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著名的文化学者皮尔森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可见文化是一种习得、积累、濡染、浸润、涵泳、创生的过程。语文课堂需要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材料,充分展示文化的精髓,让学生自主咀嚼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逐渐实现由外而内的内化,不断浸染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使课堂的文化意蕴愈发浓烈。

如一位教师执教“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在引领学生感悟、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后,是这样小结的:“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王维借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王维的兄弟们也有不少的相思话想对他说。老师想要告诉你们,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已经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从古至今。恒古不变。”接着带领学生朗读了一组思乡的诗句:隋代诗人薛道衡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有诗仙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还特别指出:“大家可千万别以为只有古人才会用诗来表达这种思念之情。我们现代人和古代人也是一样的,这种思乡的情感没有改变。”说完,又让学生朗读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第7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 中西合璧

论文摘要:经济需要国际化,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文艺上,我们强调中西合璧,怎样才能做到中西合璧呢?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有效配置,发展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发展根植于本土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西方艺术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仅影响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也逐渐影响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中国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景仰的目光。

艺术是文化的灵魂之所在。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高峰迭起,美不胜收:百花齐放的戏剧艺术,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自古文艺不分家,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未间断。中华文明曾传播、辐射、影响到东北亚、东南亚等其他国家,也曾不断地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发展自己。在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出现过汉代班超通西域,唐代玄类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无数动人佳话。

但由于古代中国社会制度上表现出的闭关自守、故步自封,近代中国受到了来自西方势力的强烈打击。觉醒后的中国大量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技术和观念。西方的艺术思潮也汹涌地席卷这中国大地。以来,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进攻和挑战,在传统与现代、中化与西化之间,也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之间长期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为了缓解这种文化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研究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努力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利弊长短,从不同的文化立场出发为中国文化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局面,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西方艺术起源于何处?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大概就是西方艺术诞生的隐喻。

西方的艺术历史也非常久远:神话传说、祭祀、狩猎、生育、史前洞穴……沿着时间的脚印巡礼西方艺术,可以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原始绘画也充满了抽象、象征的意味,令人想起印象主义和现代的某些画风。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重拾希腊精神,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近代由于西方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素描、速写、水粉、油画工艺等多个门类的出现证明了西方艺术蓬勃的生机。艺术也进人了商业生产,使用的艺术设计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进人了人们的生活。

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以美术为例,其实“美术”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直到五四文化运动时期,“美术”(Fine art)才由一些启蒙思想家译介过来。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探化,美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掀起了学美术的风潮。各个省市都有专业的美术高中或初中,这些专业学的都是素描、水粉、油画等西方美术,学习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寥寥无几。大大小小的美术辅导班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学校里出现“哈韩”、“哈日”的流行词汇,音像店里清一色的通俗流行歌曲,而诗词歌赋却几近退化。

其实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称之为“问题”可能有些严重了,改称“现象”或许更合适些。特别是很多的大学生、年轻白领们,满口的‘`YSE"OR"NO",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张口就来,但一问到什么老庄、孔子、朱熹、慧能则没有什么可说的,更不用提什么“有熊氏族”了。

第8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国;奢侈品;品牌文化

一、奢侈、奢侈品及奢侈品牌的相关概述

奢侈是一种奢华的生活方式,而奢侈品却是一种商品,另外奢侈品品牌则是一种文化底蕴的象征。品牌文化,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拥有品牌忠诚就可以赢得顾客忠诚,赢得稳定的市场,大大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奢侈是一种无法衡量的东西,这是消费者的一种行为文化,而奢侈品则是消费者对于奢侈行为的一种物质文化体现,这是一种可视且可以衡量的物质,但奢侈品品牌则主要是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了,这是不可视也不可衡量的。

二、奢侈品品牌文化的共有基因和个性基因

文化是一直社现象,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浓缩,是一种历史现象的记忆,更是社会发展的积淀物。文化与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奢侈品品牌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对奢侈品品牌进行塑造时,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文化是奢侈品品牌的内涵和底蕴,只有有文化底蕴的奢侈品品牌才能带给消费者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享受。奢侈品品牌的文化精髓在于奢侈品品牌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了解奢侈品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得消费者在精神和心灵上对奢侈品品牌产生认同感,从而使得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

(一)奢侈品品牌文化的共有基因

奢侈品品牌经久不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奢侈品品牌的稀缺性,由于奢侈品品牌的稀缺性,导致了奢侈品品牌的弱流动性,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奢侈品品牌的价值。

奢侈品品牌必须要有奢华的价值感和富贵的气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另外奢侈品品牌的设计必须要独特,要符合消费者独特的心里需求,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是奢侈品品牌体现品牌价值的最有力保障。当然奢侈品的质量必须要非常可靠,而且工艺也必须要非常独特、完美,这就需要奢侈品品牌必须具有过硬的且独一无二的技术,这是奢侈品品牌能够存活下去的最基本保障。

(二)奢侈品品牌文化的个性基因

奢侈品品牌的个性文化不需要考虑过去和未来,而是设计师在不断的挑战自己的观念。最为雄辩的例子就是Dior的女装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他并不遵循“传承”的概念,更不是迪奥先生和迪奥品牌的“继承者”,他用自己不断挑战和炒作的理念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他对时装的理解,甚至可以说,Dior是他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而非Dior品牌文化历史中的一个“过客”。

奢侈品品牌需要适度创新,但是不能过度创新,改变原有的个性基因,过分的创新只会破坏到奢侈品的品牌价值,现如今要想成就一个具有文化个性的奢侈品品牌是很难实现的,奢侈品品牌必须要经过时间的积淀,要经过历史文化的浓缩。

三、奢侈品品牌文化影响下的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是商家对消费者介绍产品和品牌的一直方式,而奢侈品则正是利用了市场营销这一方式才将其独有的文化力量充分的体现出来了。

奢侈品品牌文化的精髓是“彰显”与“低调”,奢侈品品牌的消费者通常并不是人们口中的暴发户,而是对于自己喜欢品牌的一种品位,在保持低调的同时让人们可以了解到其消费的奢侈涵义,奢侈品消费者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奢侈品品牌文化需要被人们所传播,要靠口碑来让大家认同,而不是毫无节制的进行广告传播,否则只会降低奢侈品的品牌价值,让其变得与大众品牌无异。

奢侈品品牌不需要推销,一旦某个奢侈品品牌进行推销时,那这个奢侈品品牌的价值肯定会被拉低,奢侈品品牌不同于大众品牌,奢侈品品牌必须要保持其应有的高贵姿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奢侈品品牌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性,就必须要限量的生产,如果某个奢侈品品牌的产品供过于求,那这个奢侈品品牌不多时就会变为大众品牌了,奢侈品品牌要想一直保持其高贵的姿态,就必须要让其产品供不应求,让消费者永远都不知道这个产品到底生产了多少。

通常情况下奢侈品品牌在推出某个产品时都会召开一场盛大的会,凭借盛大的会与创意非凡的广告来震撼人心,让顾客心里认同这个品牌的产品,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奢侈品品牌的销售渠道的建设非常独特,不同于大众品牌即买即有,奢侈品必须要接受预订,要先与营业员交流沟通,营业员记录下你的喜好,然后根据你的喜好为你定制一个专属的产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奢侈品品牌的知名度,还可以充分体现消费者的尊贵个性。

参考文献:

第9篇:文化底蕴的内涵范文

社会经济越发达,大众文化的特征就越明显。大众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是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从形态来看,大众文化依赖于大众传媒,故其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的形态。但是,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会以广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大众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在此讨论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的形式之一,对大众文化及心理会产生何种影响,并试图通过一些措施来消除其中的不良影响,更好地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广告;传媒;属性;大众文化;影响

一、广告的传媒属性

第一,广告是一种文化载体。大众文化从其定义上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众文化涉及到大众媒介这一独特的物质形态,而广告作为其中一项内容对大众具有很强的作用。广告的首要作用是传递信息,无论其所传递的信息对大众来说是必要的还是非必要的,其信息本身蕴含有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的因素。广告传递的文化信息主要以各种文化符号的形式存在,比如文字符号、图像符号以及声音符号等。无论哪种符号形式,广告都在传递着一种文化信息,反映了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等内容。从广告的文化属性来看,广告本身不是物质产品,其是精神的产物,通过物质的形态来带给大众某种精神和感官上的刺激。由此可以看出,广告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背景。在大众文化中普遍存在一个共同价值,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而广告的文化属性要求其能够最大限度地靠近这一共同价值,否则会违背大众文化的发展要求。第二,广告是一种经济载体。广告除了具有文化属性外,还具有典型的经济属性。在日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广告在经济效益方面的显著作用。广告在通过商家的处理和加工后被赋予了一定的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一种可以推动社会再生产的工具,能够通过其影响力持续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带来的巨大利益成为商家们共同追逐的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广告的制作和传播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通过提供市场信息商家们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广告的受众受到其影响而采取相应的消费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广告在起到经济作用的同时需要注意其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否则这样的广告传播行为是失败的。第三,广告是一种政治载体。广告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不是盲目的,而是经过加工和筛选之后进行传播的过程。其背后的主导因素是社会普遍价值观。广告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大众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土壤,脱离了这些因素,广告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实际的存在意义。任何广告在传播之前都要确定好其政治倾向和价值态度。大众在消费广告文化时,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因此,广告这种政治载体需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

二、广告传播的影响分析

1.广告传播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第一,大众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内涵,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广告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是以通俗化的信息符号进行的,而且广告所关注的文化内容往往是与大众实际生活最贴近的。好的广告能够充分迎合大众心理,获得大众的喜爱,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广告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形式的不断丰富,大众对于广告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广告能够拥有创意,能够带给大众充分的新鲜感。因此,很多广告力争通过创新来满足大众的口味。其中不乏一些精品的广告。这些广告不仅依托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其基础上融入了新鲜的时代元素,将传统文化和社会潮流结合起来,带给大众更加亲切和认可的感觉。另外,很多商家借助广告来实现引领社会潮流的目标,不仅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掀起了一股潮流风尚,给予大众强烈的时代感。因此,广告可以极大地丰富大众文化并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2]第二,广告的使用需要一系列的物质投入和技术投入。不仅商家需要通过广告来提高产品的影响力从而获得商业利益,大众媒体也需要利用广告来创收。首先大众传媒将广告的时间段通过竞标的方式销售给商家,然后商家利用有限的时间将大量的信息压缩传播给大众。试想,如果没有广告这项媒介,大众传媒很难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商家没有广告作为传播商品信息的媒介,其商品很难给大众形成深刻的影响,也不利于其商业竞争。因此,广告的物质价值在于它是大众传媒重要的物质技术来源,其精神文化价值在于它能够带给大众丰富的精神和文化作品。随着社会市场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速,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内容的丰富与创新。[3]第三,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在社会中传播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容。在所有的信息媒介中,广告依靠大众媒体这一有效便捷的形式能够在极大的范围内传播信息,所以其影响力是非常广泛和普遍的。有很多广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这得益于广告传播的媒介。因此,积极地利用广告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传播,能够带给社会和大众积极的影响。我国是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家,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思想激烈碰撞的今天,利用广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和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告商在利用广告增加商品影响力的同时,加入正面的良好的道德元素,不仅可以赢得大众对其产品的认可,还能够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尚,从这一方面来说,广告具有非常强大的积极影响。

2.广告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第一,广告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往往是以牺牲大众的时间以及空间为代价的。[4]在接收广告信息的方式上,大众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通过电视等电子媒介来接收,二是通过实体广告来接收。虽然这两种接收方式存在差异,但是具有很多共同特征。无处不在的广告传递给大众的信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广告的文化信息,另一类是纯粹的商业信息。绝大多数人所接收到的广告信息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信息,这对于大众来说是不太积极的,因为这类广告很容易影响大众的消费观念,造成大众消费结构的单一化。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观众在消费时非常容易受到某类广告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虽然这有助于商家赢利,但是不利于社会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另外,大众在广告中并没有获得多少有益的广告文化,主要是被动地接受广告产生的消费观念。这对于广告文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第二,广告容易对大众形成错误的物质消费引导。上文已经论述了广告由于其特性很容易对大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虽然其积极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其消极影响同样也是巨大的。一些广告商在利用广告宣传产品的过程中,为了加强营销效果,往往故意夸大和凸显产品的价值,这样很容易对大众产生错误的消费引导。在某种广告长期的影响中,大众非常容易混淆广告中的虚拟状态和现实的生活状态,造成一些群众盲目追求广告中的理想物质世界,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另外,大众文化本身就具有娱乐的属性和消费的属性,广告的刺激容易把大众带入到虚拟的物质精神世界。第三,广告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浪费大众许多时间,不利于大众文化的传播。当前由于广告的商业属性越来越明显,广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容易影响大众的心理,有些群众一提到广告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广告是强制性的,而大众对于这种强制性是有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的。大众文化的传播需要广告,但是要注意广告的文化属性和现实条件,不能以牺牲广告的内涵和大众的时间来单纯地追求商业利益,否则会引起大众的反感,适得其反。[5]

三、广告正确的传播原则

第一,广告传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广告作为大众媒体的一种形式,最需要的是它能够带给大众正确的价值导向。广告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和全面的原则,能够科学反映产品的信息,尊重大众的产品知情权。[6]如今多如牛毛的商业广告中,能够真正坚持全面正确反映商品信息,并且能够带给大众文化营养的广告如凤毛麟角。大众普遍对广告产生了较强的反感情绪,造成有些优秀的广告制作也被其影响而受到大众的忽视。很多商家在进行广告宣传时极力寻找新鲜点,有时甚至违背了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这是非常不足取的。当前在明星代言的风潮中,很多商家从广告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却忽视了广告可能会给大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很多药品食品类的广告,商家为了扩大产品的影响力邀请明星代言。由于明星巨大的影响力,很多群众购买了其代言的产品。而实际上该类产品和其他同类产品并没有实质的区别。更严重的情况是某些产品出现问题之后,不仅会影响该类产品的销量,还会影响明星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不良影响。[7]因此,广告的传播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要能够贴近大众生活,反映社会文化。做到这一点,我国党政机关的宣传部门要加强管理的力度,合理地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偏离正确价值观的广告行为进行认真处理。社会大众提高监督意识,对于不符合社会主流思潮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告行为进行举报。总之,广告传播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担当起相应的文化责任,引导广告沿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广告传播要具备正当的娱乐性。广告作为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工具手段,本身就具有大众文化的部分属性,即娱乐性。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是中性的,经过合理的引导大众文化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影响,而不加以管理,任其发展,很容易偏离正常的文化轨道,形成庸俗的文化。广告的娱乐性要在娱乐的同时保持正确的方向,不能以娱乐的目的而娱乐,否则容易形成虚浮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审美功能,如果合理利用广告的娱乐性,能够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促进大众文化的良性发展。而错误的消费观念会引导大众文化审美走向歧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一些娱乐节目来缓解大众的生活压力。很多人拥有的休息时间比较少,接触到广告的机会多,娱乐性强的广告会充分吸引其注意力。如果广告的娱乐性能够在缓解压力的同时给予他们一些正能量,这是非常有利的。而大部分情况是许多广告完全是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的娱乐性活动,对人们没有丝毫正面的影响,并且容易误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多商家为了追求广告效果和收视率,采取一些极端化的手段来扩大大众影响力,其他商家也跟风效仿,造成广告普遍质量低下,内涵缺失,不良影响增大。所以,提高广告的素养和文化价值,在保留其娱乐性的同时赋予其更多的审美元素,引导大众审美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要求广告文化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理念,符合文化发展的趋势,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给群众带来便利。广告传播要满足大众的娱乐要求,同时要坚持正确的娱乐立场,促进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第三,广告传播要保留文化底蕴。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对于商业广告进行过一番评述。他认为广告是商业经济的必然产物,广告对于刺激大众消费具有强大的作用。但是广告传播本身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能够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可能存在着不良的思想内容,误导大众文化。因此必须能够贴近大众生活,反映社会文化。

要合理地利用广告,避免广告将大众消费引向错误的方向。而要保证广告朝着有利于社会经济良好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需要赋予本身足够的文化底蕴。只有保留文化底蕴的广告才具有真正的商业价值,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广告的文化底蕴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有着共同的特征。首先,广告的文化底蕴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结晶,代表着社会的共同理想,具有凝聚大众的作用。其次,广告的文化底蕴必然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方向,能够影响大众的审美观和道德价值观。再次,广告的文化底蕴具有统一的文化精神。广告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独特鲜明的文化品格。如果广告缺失了其文化品格,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文化垃圾。广告文化的品格是积极的和健康的,同时也是普适的,能够影响大众的精神面貌。因此,我国的宣传部门需要更加注重对广告的审核,鼓励具有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广告活动,反对纯粹的虚浮的容易给大众造成不良影响的广告活动。要净化广告领域,给大众良好的精神洗礼,让大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触到正面能量。

四、结语

本文首先说明了广告的传媒属性,然后对广告传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广告正确的传播原则。广告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经济载体,同时还是政治载体。广告传播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同时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广告可以说时时刻刻起着作用。但是随着广告文化属性的削弱和商业属性的增强,广告引导大众的方向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不仅占用了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还引导大众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广告传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具备正当的娱乐性,要保留文化底蕴。要能够贴近大众生活,反映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殿元.对广告文化批判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闻大学,2010(03):119-125.

[2]朱大印.浅谈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0(07):45-47.

[3]杨剑龙.应关注大众传媒的误导偏向[J].探索与争鸣,2008(06):299.

[4]蔡艳山.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广告文化[J].新闻爱好者,2009(14):90-91.

[5]陈玉林,王永明.广告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探析[J].科技传播,2015(10):78-79.

[6]王会.浅析广告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0(0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