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

第1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培养方案

中国有句古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今后的成长和成才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①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工作质量关系到能否使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方式,最好的效果来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完成由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②

一、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专业技能形成的奠基时期,是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等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重大的导向作用。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项学校教育活动,有着转为普遍的特征和传统。西南科技大学是一所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也遵循了这一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传统,同时,根据本校的特点,也有自已的特色。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己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大同小异。入学教育主要由学校学生工作系统的组织人员和辅导员为主实施,在时间安排方面,普遍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周或入学教育月的模式,即新生入学后,学校用大约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西南科技大学的入学教育时间为三个星期,军训是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辅导员是入学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但是,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人员,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新生入学教育中对培养方案方面教育重视不够,给学生后面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都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二、突出培养方案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 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 培养方案的重要作用

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③

西南科技大学自2004年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以来,通过多方努力,完善了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习机制,初步探索了“因材施教”、“弹性培养”的育人模式。

我校2005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遵循学校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基础上, 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教育(工程技术基础、专业基础)、综合素质教育(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等)“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构建理工融合、文理交叉的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形成以科学思想、人文精神、素质教育为核心,相互交融的“知识-能力-素质”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才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为核心。

(二)培养方案教育重视不够引起的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制定教学文件,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基本依据。我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了培养方案教育版块,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重视的程度,只是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进行简单的介绍,这些给学生后面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 学生选课偏离培养方案的要求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西南科技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又根据本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然而学生根本没有理解我们制订培养方案的意图,在选课过程中,偏离培养方案的要求,对我校多方努力共同修订的课程,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肯定和重视。

2. 影响学生完成学业

我们在毕业生资格审核过程中发现,很多大四学生,临近毕业,仍有许多课程还没有完成,没有达到学校培养方案各版块的要求,不能顺利毕业。在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几乎没有认真仔细地研读过培养方案,因此,对培养方案的结构并不清楚,更不理解培养方案各版块开设课程的真正目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业,就会延误毕业时间,也会影响学生其他各项毕业事项的安排。同时,学生不能正常毕业,给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 影响学校培养方案的执行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上这个表是一般本科学校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全校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都是围绕学校培养方案来进行的。学校培养方案一经制订,就会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学生不能完成培养方案的要求,就会影响学校培养方案的正常执行。另外,学校培养方案的每一次修订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不能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太多,就会引起培养方案执行者,学校教学及管理人员对本校培养方案的误解,造成培养方案频繁的修订。这样会浪费学校大量的资源,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育人格局,也给学校教学管理者的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三、突出培养方案教育的实施方法

以上分析了培养方案教育的重要性,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培养方案版块教育重视不够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给学校教师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者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浪费了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培养方案版块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重视培养方案内容讲解的系统性

西南科技大学把培养方案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部分,这是十分必要和值得借鉴的教学内容。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军事训练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培养方案版块的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常的做法就是让每个学院教学科研办的一位老师利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给全年级新生讲解培养方案相关的内容。实际上,对培养方案的讲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并没有涉及到培养方案的精髓内容。首先,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新生进入一个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新的困难还没来得及面对,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历程还没有来得及体验,因此,对培养方案的重要性根本没有概念,当新生真正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学生就很被动。课程是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生的专业知识规格与文化人格由课程预设方案来引导,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版块的优化,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地方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和难点。学校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设置了一些对应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都会有所体现,但是如果学生不了解学校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就会浪费学校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如果学校能够在讲解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重点详细讲解一些学校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课程的特点、特色,学习方法和用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出现设置的课程却有人选的现象,节省了学校的各种资源。

(二)延长培养方案讲解的时间

重视培养方案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延长新生入学教育中培养方案讲解的时间。把一个多小时的粗略讲解变成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常规教育。过长时间、过于单调形式的讲解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如果学校能够使培养方案的讲解多样化,如,做成PPT动态化的形式,让高年级学生给新生讲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即他们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使抽象的讲解变成具体化的内容,;使培养方案讲解的时间阶段化,一天中的一两个小时变成多天的多个四十分钟;使培养方案讲解系统化,也像其他一般课程的讲解方式那样,分为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等等,每一讲都应该有一个主题,解决学生的若干个实际问题。另外,每个学院的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不同培养方案的讲解形式。

(三)加强全校教师团体对培养方案的全面理解

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体的全面参与,需要大学内部相关组织系统的协调配合,需要校院领导,辅导员、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高年级优秀学生的全员参与。西南科技大学培养方案讲解的群体通常是每个学院教学科研办的老师,只有这些老师对培养方案的结构和要求了解得比较清楚,因为他们是审核毕业生的主要成员。但是,这些是不够的,教学科研办的老师只会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审核学生能否毕业,并不能确切了解学校开设一些特色课程的意图,也不能清楚讲解所设课程的主要特色、特点。因此,学校应该对教师开设一些培训课程,加强教师团体对培养方案的全面理解,即使全校教师包括辅导员教师、教学科研办管理教师、教务处行政管理教师及所有任课教师都要对学校培养方案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

(四)任课教师加入培养方案教育队伍

高校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掌握教学活动的主导权,具有权威的地位,有教育学的丰富经验,具有其他教育工作者所不具备的潜在优势,应该是入学教育的核心力量。据调查,大学新生并没能有效地获得大学教师的支持。⑤在对培养方案进行讲解时,学院教学科研办的教师只能讲解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以及培养方案对学生完成学业提出的基本要求,并不能讲解培养方案中学校设置的一些特色课程的精髓。而任课教师能够全面讲解这些课程的特点和特色,能够有效地指导新生的选课,避免学校内部资源的浪费,能够和学校其他部门形成一个系统的育人格局。

四、结语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所以我们要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为抓手,充分挖掘有教学积淀的基础,设计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整合优质资源,彰显专业特色,笔者提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重视培养方案版块的教育,这会给新生入学教育结束后的学习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管理者的工作带来更明确的决策方向,给学校各类资源带来更少的浪费。笔者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希望本文能给其他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一点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吕达,曹琨.大学生入学教育浅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1):61-64.

[2]侯仲,“立体导向式”新生入学教育的三年探索[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6):107-109.

[3]曾冬梅. 席鸿建.黄国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99.

[4]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徐州: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第2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教育模式

对于刚迈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入学后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适应。通过笔者近些年对新生的调研,这些不适应,具体表现在:

1.独立与依赖的双重需要

新生面临新同学、新环境和生活方式,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独立意识更加强烈。很多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强,对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的处理上感到茫然和无助,在要求独立的同时也易产生孤独感。

2.学习目标暂时不确定所产生的困惑

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与高中有明显不同,需要学生主动自觉学习,但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差,就导致了学习吃力,从而对就业前景产生质疑。

3.人际关系不融洽

进入大学后,生活的主要场合由家庭转移到了宿舍。许多学生到了学校后集体意识淡薄, 做事从自我立场出发,不考虑他人感受。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创新工作模式,具体表现在:

一、短期集中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1.心理融入第一步:注重调研,开展心理辅导

认真做好新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工作。针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类筛选学生。对于第一类(重点关注对象)和第二类(关注对象)的学生,辅导员老师与班主任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约谈,最终筛选出了一批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作为以后重点关注跟进的对象,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朋辈辅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新生进一步“完善自我”,根据新生特点,设计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发现发展自我,增强自信,从而帮助他们改善情绪,转变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顺利完成角色转型,使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在参与中体验、感受,在了解中交流、探索,在感悟中提升、发展。

2.生活帮助第二步:以安全教育为重点,营造温馨宿舍氛围

以安全教育为重中之重,着重进行消防安全、防骗防盗、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努力使新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生活习惯。

在公寓管理工作方面,着重加强宿舍卫生和宿舍纪律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组织“舍歌大赛”、“个性寝室设计”、“星级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丰富同学们寝室文化生活,让新生感觉到家的温暖。

3.文化熏染第三步:以系情教育为中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在采取常规的听取系领导报告、参观系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系训教育等方式进行的同时,以学生活动为载体,通过魅力风采大赛、主持人大赛、班级DV大赛、新生舞会、新生辩论赛、新生杯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等活动,展示系部发展历程,介绍师资力量,展现学子风采,从而激发新生积极、向上、自信的品质。

二、长期持续教育,引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保持入学教育的延续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认知和对周围变化了的环境的反映并不是从开学的几周内突然产生的,而是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我们的教育也要进行长期、反复的帮助和指导。

1.营造学习氛围,树立学习榜样

树立总体学风目标,即达到五个“明显”――“学习氛围明显浓厚,纪律意识明显增强,考试风气明显好转,科技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分层次目标:认知、自治、养成。认知大学是什么,如何度过大学;强化学生自律、自主管理、自治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标,首先,通过制度建设、班级评比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日常管理。其次,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拟定第二课堂培养方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素质训练

为全方位落实“上手快、后劲足”的务实人才培养定位,营造学会计、懂会计、做会计的良好学习氛围。系部通过同各位专业老师、毕业班学生论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制定第二课堂培养方案,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讲座、竞赛等活动。在新生入学初期,我们通过《我的第二课堂》讲座,为大家发放第二课堂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进行详细讲解,从基础专业技能到高级专业技能,每学期配合第一课堂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等,旨在指导同学们根据自身特点和自己学业规划,每学期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参加。

同时,在大一第一学期,设置点钞大赛(团体和个人)、财务论坛(结合社会热点选取感兴趣的经济题目,进行陈述)、基础手工账大赛、小键盘录入大赛等一系列基础专业技能竞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识,同时树立学生的实践学习意识。

总之,新生教育是个系统化的全过程,要从时间、空间、质量上保证学生接受教育,从而顺利度过适应期,建立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玉海,王守恒,朱家存.高等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第3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军训;95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

军训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其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基本上所有高校在新生入学后都会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军训。通过军训可以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协调人际关系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了解大一新生军训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本文对合肥市某高校460名大一新生分别在军训前、后进行SCL-90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整体取样,从合肥某高校理工科学院抽取2015级入校新生460名,年龄结构为16-24岁,其中男生为353名,女生107名。

1.2 研究方法

根据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主要测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人际敏感、敌意、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共九个方面的心理状况[1],采取五级评分标准,根据严重程度“没有、较轻、中等、较重、严重”分别记“1、 2、 3、 4、 5”分。2分以上的项目记为阳性。在被试不知情并且问卷有效的情况下,对军训前后同一组被试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差异性。

1.3 数据分析

两次测量问卷均采用Epidata3.0录入,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均分采用±s记分,若P

2 研究结果

表1可以看出,整体比较,军训后大学新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六个方面的均分较军训前有显著降低,并且P

3 军训对“95后”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实现个体与环境良作用的反映[2]。当代“95后”大一新生由于突然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入大学独立生活,不可避免要面临学习方面、生活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等各种心理适应问题。而军训是他们需要面对的第一课,在这种艰苦的军训生活中,各种不适应便随之而生,而随着军训时间的延长直至结束,这些不适应又呈现出一定的减轻趋势。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1 光环的消失导致的心理失落感

许多新生带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和较高的人生期望走入大学校园,他们满怀热情、意气风发,准备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新的开始。可一旦接触了真实的大学生活他们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头顶的光环已经褪去,自己和别人一样都在同一起跑线,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他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特长,这难免会让一些新生产生心理失落感。

3.2 训练条件的艰苦造成的身体不适

每年新生军训都在9月份,天气相当炎热。因为从小缺乏锻炼,大学新生普遍感觉体力较弱、身体素质较差。高强度的训练难免让部分新生身体透支,特别是女生,她们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胸闷、四肢酸痛、头晕、昏厥等症状,再加上风雨日光等自然因素的考验,新生普遍感觉压力过大并且身体不适。

3.3 背井离乡导致的生活环境不适

新生不远千里来到大学,他们脱离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生活中既要学会自理又要处理人际关系、制定学习计划,这些事情可能是他们之前从未做过的,这就导致他们对新的生活环境极不适应,心理上产生自卑感、孤独感和盲目感。

军训开始阶段的这些不适应导致新生精神状态由兴奋期向疲劳期的过渡,部分学生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逃避军训、不去上军事课、沉迷于过去,有的甚至产生退学念头。不过随着军训时间的推移,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同学之间逐渐熟悉,个人也逐渐融入社会,这些不适应慢慢消失,进而对军训体会更加深刻,对军训产生留恋并进行反思,自身也更加勤奋,目标更加明确。

4 拓宽利用军训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4.1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在军训之前应向学生阐述军训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开展军事理论课来了解国家军事政治,树立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观看抗战记录影片、70周年大阅兵视频、军事与国防安全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先烈、培养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内务评比、军歌嘹亮赛、军事体育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4.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军训期间,学校会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调适,并通过心理普查来评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4]。通过讲座,新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而心理普测则为新生心理异常判断提供了依据。一经发现心理异常者,立即采取预警措施,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防患于未然。

4.3 学校应加强辅导员军训及心理辅导知识技能培训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实施者和领导者,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因此加强辅导员军训及心理辅导员知识技能培训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适应不良,顺利完成大学生涯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辅导员应了解军训相关知识,能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做到及时应对和处理。

4.4 教官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军训方案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男、女生在相同军训强度下,心理状况差异较显著,体质水平差异也比较明显,这给以后的军训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官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军训活动,以身心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军事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适应学习、生活能力,而且对自身体能素质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教官、辅导员应积极对待学生军训工作,上好学生入学教育第一课。

【参考文献】

[1]许定国,关丽静.从“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谈心理评价指标的筛选[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24-39.

[2]苏源.军训对大学新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1(3):97-99.

第4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笔者认为,从高中毕业直至大一学年结束,大致可以分成过渡期、适应期、分叉期、发展期与成熟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2个月时间,新生在每个阶段具有一些特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高中毕业后的假期,经历了高考的紧张复习与冲刺,终于“修成正果”,学生大都心情愉悦,身心放松,怀揣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望与向往。进入大学后的半个学期,他们基本上处于对新环境的适应和生活方式的转换状态,既有对大学生活的新鲜与好奇,也有离开家长管制后的躁动与亢奋。经历了短暂的适应期后,很多新生由于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而感到迷茫,其中有些会在自我反思后,重新找回目标与自信;而有些新生则会因为无所适从,而感到焦虑、孤独与自卑,入学成绩与各方面条件相差无几的新生,便由此开始“分叉”。进入大学第二个学期,部分适应良好的新生,很快找回了学习状态,内心感到平和和自豪,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而有些新生由于入学后的放松,亲身体验了高中未曾体验过的“挂科、补考”滋味,从而感到失落,自我否定,消极应对,得过且过。进入大一的最后半个学期,新生的发展基本定型,发展良好的大都树立了考研、出国和就业等目标;而少部分新生由于挂科严重或者心理不适,目标缺失,自我放纵。

二、高校新生教育管理的原则

整合力量,全员育人。新生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高校、社会、家庭、学生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首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教育资源,营造尊师重教、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要有效整合企事业单位的助学力量,挖掘优质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影响力,激励新生自觉成才的渴望。其次,高校应牢固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并建立相应机制,将党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班导师、“两课”教师、专业教师、教辅工作人员纳入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再次,高校应与新生家庭开展“家校共建”,交流共享新生的性格特点、现实表现、情绪困扰等相关信息,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最后,高校不能忽视学生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可大力开展朋辈教育,发挥高年级优秀学长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拓展时空,全程覆盖。目前,我国高校针对新生的教育大多集中在新生入校的1-4周内。集中的入学教育,能让新生全面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以及规章制度等,有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但是,要实现对新生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拓展新生教育的时间跨度。一方面,可以向新生入学前的时间拓展,开展宣传,帮助新生提前了解高校各方面情况;另一方面,要确保对新生教育管理的投入能均衡分配到整个大一学年,确保全程覆盖。此外,新生教育管理,也必须在空间上拓展,而不应局限于学习,对新生的心理状况、课余生活、日常交往等情况必须给予足够的关心,并加以干预和指导。

三、高校新生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针对新生在过渡期、适应期、分叉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分别设计并重点推进相关的计划,确保对新生的精细化管理。

(一)过渡期

提前介入,实施暑假宣传计划。很多高校在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除了寄发录取通知书,与新生基本没有接触。其实,入学前的假期,是开展新生教育的黄金时间,此时新生非常渴望了解相关的信息,例如就读的班级、班导师、辅导员、班级和宿舍成员等。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向新生公布微信公众号、微博,为每个班级建立QQ群等,定时推送新生渴望了解的相关信息,例如班级分配、校园布局、校内资源、报到安排、入学注意事项、新生入学教育安排等;鼓励辅导员与班导师定时在QQ群里解答新生关注的各种问题。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设置新生开放日,邀请新生以及家长到校参观与交流。信息共享,实施家校互动计划。为了便于高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信息共享,高校可尝试提前与家长联系,寄送《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提醒从报到注册直到大学毕业期间,家长应该重点关注的信息及节点,包括了解各种信息的渠道;可以随信公开新生辅导员、班导师的联系方式,鼓励家长与高校保持正常的沟通。高校可邀请家长给班导师回信,详细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阐述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期望,并向高校或所在学院提出中肯的建议。此外,高校可提前邀请家长参加新生家长会,并召集学工、后勤、心理咨询、就业等部门工作人员,与家长进行深度交流。

(二)适应期

夯实工作基础,实施摸底建档计划。适应期是关系到新生后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高度重视。为使工作更具针对性,首先必须依靠辅导员、班导师以及学生党员、干部等力量,深入宿舍、深入课堂、深入新生的日常活动,全面充分地了解新生基本情况,结合与家长的沟通、查阅新生档案、开展新生心理测评、与新生面谈以及日常观察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扰、父母离异、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少数民族、痴迷网络等新生台账。根据掌握的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后续工作,比如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国助生资助工作,确保家庭真正困难的新生能得到资助;及时关注开导性格内向以及家庭生活不和的新生,避免其遭受更严重的心理困扰;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生活习惯,加强与所在宿舍其他新生的沟通交流等。描绘共同愿景,实施团队建设计划。处于适应期的新生刚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乡和朝夕相处的亲人和同学、朋友,身处陌生的环境,难免感到孤独,那些性格腼腆、不善于与人交流的新生会感到很不适应。为此,高校可在新生入学后的1-2个月内,重点进行团队建设。一是由学院牵头,组织覆盖全体新生的团队素质拓展或团体辅导活动,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通过活泼有趣的拓展活动,设计团队的名称、标志和口号,在需要团队所有成员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的活动中,增强新生的集体荣誉感,让新生很快融入新的集体;二是可以由团总支、学生会多策划组织一些集体参与的文体活动,例如新生拔河比赛、迎新文艺晚会、集体跳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的集体活动,能帮助新生尽快消除陌生感与不适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三)分叉期

树立远大目标,实施名师导航计划。从小到大,家长和教师一直教育学生:“努力、坚持,只要考上大学,一切都好了!”于是,高校新生在暑假的彻底放松和入学初期的新鲜感过后,面对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极易缺失目标,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而导致学业荒废。因此,高校可以聘请教学名师、学术大师、知名教授等,开展“导航人生”系列讲座,结合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发新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结合重大科研课题,介绍专业发展前景,激发新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积累的丰富实例,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科学安排时间和资源,健康成才。开展朋辈教育,实施学长领航计划。要充分依靠学生,选拔高年级的优秀党员、干部及学生,担任新生入党联系人、小辅导员,组织开展团队辅导、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以及工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上岗。鼓励优秀学长定向联系一个宿舍、学习小组或学生会的一个部门,定期深入宿舍,积极参与新生活动,与新生谈心,掌握思想动态,发挥高年级优秀学长与新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班会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有效开展“传、帮、带”,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进入成长曲线良性发展期。

(四)发展期

关注重点群体,实施深度访谈计划。分叉期结束后,大部分新生较快地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些新生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成绩优异,在校院各项工作和活动中表现积极,成为学生骨干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小部分新生则因为种种原因,尚未从高中结束后的松弛状态恢复过来,出现逃课、不交作业、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也可能因为学业困难而存在挂科补考等现象,从而消极应对,自我否定。在此阶段,辅导员和班导师应积极工作,在新生入学摸底建档的基础上,结合新生第一学期表现,关注学业困难、适应不良以及存在心理困扰的重点群体,营造轻松的氛围,开展面对面的深度辅导工作,耐心倾听,平等交流,抓住访谈对象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开解和帮扶,帮助新生重树信心。而对于表现优异的新生,也应该开展一对一或团体辅导,对他们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鼓励他们发挥榜样的辐射、引领与示范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实施“1+1”互助计划。学习是大学永恒的主题,但是有部分新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学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解决此类新生的困扰,可以尝试实施“1+1”互助计划,在充分考虑新生的个人意愿以及便于组织实施的前提下,号召班级中学习成绩优异且乐于奉献的学生骨干,与学业困难新生结对子,也可组织临时学习小组,由学习优异的新生集中给小组成员讲解复习功课。由于“1+1”互助的双方大多为同宿舍或同班同学,且平时关系较为密切,因此互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互助计划的顺利实施,能有效培养新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也能切实改善班级整体学风,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成熟期

第5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引导;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智能专业)是教育部于2004年新增的目录外试点专业,国内现有17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2010年统计数据)。我校依托学科优势与教学资源,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办工学门类中电子信息类的智能专业,并于2007年正式招生。2009年招生数为3个班(90人)。

几年来,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努力进行了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实验室建设为重点,科学研究为龙头,师资条件为保证”的可健康发展的有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1-2]。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了实验室全面开放,探索并进行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新实践体系构建工作[3]。在这些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到同学们个人主观能动性问题,着手进行专业引导教育4年不断线,并试行了学生专业导师制的探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阶段将为学生在以后几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上取得成功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在“大一”阶段的成长。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新生专业引导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引导教育的必要性

“引”指带领向某个目标行动。“导”指传导、引导,另还有教育、启发的含义。专业引导是对本专业学生行将学习的专业进行铺垫式引导、概览介绍,在使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一”阶段是大学生活的第一页,“大一怎么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三年的学习、生活状态,影响到受教育的效果,影响到成长与成才,也影响到高等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4]。为此,我们不仅加强了新生的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中学环境到大学环境的过渡;同时也特别重视新生阶段的日常专业引导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1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概况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够全面,通过专业引导,可让新生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就业现状以及学好本专业的方法与技巧等,可减少学生专业学习的盲目性,培养其专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为学好本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1.2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显示,高考填报的志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兴趣,但更多的却是“从众”的结果。学生在中学期间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成熟度不高,对于自己的兴趣与志向既无时间去思考,也无能力去把握。通过专业引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培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1.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制订学习计划

就业市场的导向与认识的局限性使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前途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也确有一部分学生因高招录取与现实热爱的矛盾,从而产生专业厌学情绪。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大二、大三阶段给学生提供了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即使同学从小立志从事本专业,但从事专业也有专业方向之分。通过专业引导,可让新生尽早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态及成果,树立榜样,有的放矢,制定学习计划并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工作。

1.4新专业的特殊性

新生面临许多新问题,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专业”问题:专业究竟怎样?前景如何?如何学好?特别是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这门尚具一定特殊性、刚刚起步的新专业更显重要。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脑与认知科学、智能科学、信息科学、现代科学方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需求,但社会普遍缺乏了解。因此,通过专业引导教育使新生逐步了解其所学新专业概括及其特殊性很有必要。

2专业引导教育的指导思想

开展新生专业引导教育过程中,注意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通过介绍智能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体系以及学校的学术特色,努力使学生对“智能科学技术”由完全陌生的状态逐步建立一个初步、宏观的科学认识[5]。

2) 通过剖析智能科学技术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了智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控制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具有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同时又互相交叉、互相促进。

3) 通过阐明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解析专业课程结构框架,使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各门课程(特别是大一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引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从而有利于本人及早进行职业规划与制订学习计划的工作。

4) 通过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例如机器人足球、人形机器人舞蹈等,因势利导,将同学们课外兴趣从网络游戏吸引到开放实验室参与学科竞赛与开放项目上来。

3专业引导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开展了相对集中的入学教育,经常性的贯穿整个“大一”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引导教育。为让学生能够及早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特别在第一学期安排了独立实践环节“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专业认识与实践”[1,3]。

3.1入学教育

按照学校的总体安排,我们在新生入学教育第1周及时进行全面的入学教育。其主要内容涉及到校情与校风、学风与学籍、培养计划与专业学习、学习与生活、安全与卫生等诸多个方面。而专业引导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采取的具体举措包括参观实验室、专题讲座、师生座谈、学长交流等多种形式。

3.2专业引导课

目前,我们开设本课程是以专题讲座与学生参观体验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多种形式,贯穿整个第1学期来开展。其目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系统、科学地解答学生各种各样的专业问题,为本专业的新生提供适时和恰当的“专业引导”,使他们尽快明确方向,融入环境,积极主动地学习。专题讲座由全系教师参与,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完成。

诸多讲座专题中,同学们普遍对机器人足球、人形机器人等比较感兴趣。针对此,教师也因势利导,强调专业课程,特别是强调大一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电路分析等课程的重要地位与学习方法,力争使新生别在高考后松懈,别在“大一”阶段掉队,鞭策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3.3创新实践活动

目前高校中专业课课内学时本来普遍紧张,本专业更是如此。其前沿性课程较多,理论性较强,受学制限制,不得已对计算机软硬件、控制系统基础等课程学时加以一定压缩。课时如此紧张怎么办?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我们决定课外开放智能系实验室,建立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来强化同学的“软硬件能力”,从而加强智能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例如,我们在实践中以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机器人这个创新实践平台,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人制作、分层次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方案[3]。针对大一阶段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从培养兴趣、打牢基础的角度考虑,让同学们了解并进入到实验室,同时也举办一系列适宜大一学生参与的相关学科竞赛。

3.3.1实验室开放项目

大一的同学进入开放的实验室,可进行一些简易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也可参与到大二、大三学长为主体的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小组、学科竞赛小组中,做一些辅工作。我们给大一阶段设定的目标是锻炼简单机械设计与加工、基本电子电路设计、基本程序设计能力。同学们在大一阶段就因此接触到 “大学生电子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这一系列学科竞赛。虽然他们只能做一些辅工作,但这些辅工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既使他们培养了兴趣,树立了目标,同时也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学生团队。实践中,我们又把学科竞赛的培训工作与实验室开放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成为由浅入深、成系统多层次的系列活动。

3.3.2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竞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不要求做出具体产品,而重点在于方案设计与展示。我们开展这一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的层次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导新生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方向。2009年11月我们搞了该学科竞赛,它作为后续相关竞赛的引导与补充,取得不错的效果。实践表明,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引起同学们极大关注。同学们大胆想象,深入调研,广泛查阅资料,精心进行方案设计并制作了演示文稿。教师与研究生组成的评委进行现场提问与点评,引导同学应该如何通过学习来实现这个方案。这既强化了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创新实践的兴趣。

3.3.3机器人舞蹈竞赛

机器人舞蹈竞赛是全校性机器人大赛中的一个比赛项目。该项目主要考验机器人动作的复杂性与艺术性以及每种情感动作与音乐伴奏的配合能力。参赛者需要自由设计机器人并配合一定音乐,根据舞蹈创意和音乐的协调进行程序设计完成舞步编排和整体的舞蹈表演。由于趣味性较强,同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有力促进了同学们对程序设计的学习。

3.3.4C语言程序设计竞赛

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到学时、学分的限制,课内学时相对不足,要达到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课内的教学改革是必需的,细节不在这里讨论。我们在专业引导教育特别注意到了大一新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问题,它是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中一个重要专题,此外我们还想到了通过课外竞赛来促进该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利用机器人舞蹈比赛这个平台,我们还组织、培训同学参加学校程序设计大赛来促进程序设计的学习。对于其中高水平的学生则进一步鼓励引导其参加ACM程序设计活动。

3.4发挥专业教师作用

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工作,是我校自动化学院的成功经验。学生辅导员重在指导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班主任则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才教育、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对此,学生反映普遍良好。在新生的专业引导教育,特别是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引导中,班主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智能系还试行了“专业导师制”以便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导师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通过双向选择,智能系教师每人担任一定数量学生的专业导师,并以此为契机形成高年级-低年级“梯队”。同学们组建“兴趣小组”,以实验室为平台,有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有的自主申请“学生课外科技基金项目”,当然学生参加更多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实验室开放项目”。

3.5发挥优秀学长作用

在专业引导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发挥研究生、高年级优秀学长的作用。定期开展学长交流系列活动,讲座内容包括本科课程学习、专业学习方法、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科竞赛等等。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学长向本科新生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引导他们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

4结语

为建设好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采用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开设相关导引课程以及开放实验室等多种措施并把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辅导培养工作提前到“大一阶段”,在新生专业引导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实践中新生专业引导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学们普遍表现了强烈的兴趣:不再沉溺于以前所钟爱的网络游戏,进入课外开放实验室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加入到学生科技竞赛的团队。在2010年6月举办的“三星杯”国际仿人机器人比赛、2010年7月举办的全国机器人大赛中,不少智能专业09级新生获得了相关奖项。

笔者认为,着力针对新生进行专业引导教育是必要的,应该充分重视这项工作。通过相对集中的入学教育与贯穿于整个“大一”阶段的经常性课内、课外专业引导教育,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及早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与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的制订。其中,及早的创新实践活动,特别有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擎,陈雯柏,李邓化,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09(11):34-37.

[2] 李擎,苏中,李邓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规划与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增刊1):21-25.

[3] 陈雯柏,李擎,彭书华,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实践体系构建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15):114-118.

[4] 杨菁,邵建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

[5] 周延泉,张博.“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新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09(11):78-80.

Exploration on Professional Guide Education in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CHEN Wenbai, WU Xibao, LI Qing, LI Denghua, SU Zhong

(School of Automation,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第6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普遍问题,一方面,近年来毕业生数量迅速攀升,与就业岗位数量的关系始终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受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明显减少,不少用人单位招聘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政策知晓率偏低、企业招用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不强以及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下降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的当务之急。

一、独立学院信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

1.大学生职业规划缺失,缺乏就业目标和方向。独立学院信息类专业高考录取分数较之其他热门本专业有些许差距,生源素质和学习能力上亦有差异。新生入学往往懈怠或情绪失落,不少学生长期沉浸在考后厌学情绪、高考失利阴影或专业调剂的不满中,几乎从未思考过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应该如何储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不少学生还因不适应大学自主式的学习生活而沉溺于游戏、网络,无所事事。这使其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缺失的情况下,就业目标和方向不明,甚至临近毕业仍不明确自身求职方向、职业和岗位。

2.对学习畏难情绪重,专业热爱程度较低,专业技能不足。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理解存在较大偏差,片面地将信息类专业理解成软件编程或硬件设计,学习期间比较抗拒相关专业课程。信息类专业学习连贯性较强,若前期没有打好基础,后续学习难度较大,且信息类专业课程相对枯燥,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力则相对较弱,不少学生因此产生较重的畏难情绪,从而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学风较差,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低下。

3.重成绩,轻实践,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不足。实践在信息类专业中的教学和科研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学科体系的建构与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等实践活动完成的。然而受制于传统思维的影响,不少家长乃至学生思想观念尚未转变,不愿意学习职业技能,不愿意到信息产业生产一线工作;一些高校管理者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把握不准,对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分析研究的不够,轻视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导致信息专业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建设方面跟不上当前就业市场需求,任课教师也较注重理论课程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不少学生实验教学阶段更是敷衍了事,从而形成专业实践能力较低,无法胜任当前社会岗位需求及知识迁移和提升的需要。

目前,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方面看,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缺失,即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缺乏,是导致其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中关村人才市场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分析报告(2009)”显示,在被问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质量最有帮助的因素时,“个人能力”被赋予了最高的评价,有46.6 %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高于“社会资本”、“所学专业”、“学校性质”、“应聘技巧”等因素的比重。可见,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其求职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目标和教育成效,也就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表现,更多地反映在大学生就业质量上,这不仅是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实际上也决定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二、独立学院信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扶策略

1.实施全程跟踪式职业指导,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当开启职业指导,力争建立健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使之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不少信息类大学生高考填报志愿较为盲目,受社会、家庭影响颇大,尤其在择校和选择专业方面,存在不少误区。入学后,独立学院应加大始业教育投入,实施全员育人,通过信息专业学科研究或教学领域有建树和成就的优秀师资与新生建立长期的对口教育和交流机制,通过身教言传,耳濡目染使新生逐渐明白专业学科前景和毕业就业领域,从而为做好准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打好基础。

通过实施全程职业指导,让学生明白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何在,即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做这样的一个人。明确大学生活规划,从专业学习、能力锻炼、自我实现、服务社会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和方法,明确为谁而学习,如何学习,从而端正学风,促进校风。同时,应加强跟踪式职业指导,尤其在实习阶段,指导学生了解企业用工方式,熟悉工作流程,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

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农村就业,组织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项目的宣传报名工作,通过引导毕业生回乡就业,促进家乡社会经济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才队伍结构的改善,也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还是当前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加强和深化创业创新教育,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服务体系,着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锻炼其创业能力,积累其创业经验,是高校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探索方向。而信息专业本身可为创业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不少信息专业的大学生是潜在的创业者。

独立学院应积极打造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平台,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制管理,激励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建立健全“多层次、立体式”创业导师帮扶制度,提供全程跟踪一站式服务;营造浓郁的创业创新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创业创新精神;创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和孵化基地,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和广阔舞台;规范学生创业企业准入退出机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切实做好创业大学生的帮扶指导工作,努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不断提高就业层次和质量。

三、创新独立学院信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对策与方法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大学生专业能力。独立学院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

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正过程中,独立学院可有针对性地在信息专业部分选修或专业模块,预留部分学分,用作置换一部分社会亟需课程的学分,或新开设部分结合就业需要、社会欢迎度高、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也就是要将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沿。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适应科技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知识要求的特点,尽可能扩大综合性以增强毕业后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

此外,独立学院要加强信息专业学科竞赛的扶持力度,努力构建“学校―院系―专业”三位一体较为完备的竞赛层次和体系:不仅要组织信息类大学生积极参与如电子设计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多媒体竞赛、电子商务竞赛、多媒体作品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竞赛,还应鼓励其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形成团队参加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新苗人才计划”、ERP沙盘模拟竞赛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竞赛。学校在其参赛过程中予以师资、经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可将专业学科竞赛纳入第一、二课堂教育教学管理,从而通过学科竞赛锻炼信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强化其专业应用能力。

学生科研也是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类专业学生科研领域广阔,且有较大实践锻炼意义。鼓励学生参与专业课题研究,不但能促进学生在研究中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巩固专业知识学习,还能让其体会知识向成果转化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第一课堂学习。同时,独立学院要注重指导并培养信息类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课题研究团队中的合作能力,以此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运用能力。

2.高度重视专业见习实习,积极拓展企业实训,努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在信息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独立学院应不断加强信息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缩短理论教学与就业岗位的差距,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创新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积极引导信息类大学生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加强实验教学的设计与过程监管。信息类专业实验课程众多,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详细了解实验原理,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验的效率,并在书写实验报告的时候进行认真的总结,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常用仪器设备(如示波器、信号源等)和工具(包括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是要加强专业培训、实训,增加实习、见习课程的权重和管理。尤其要注重实习过程的实效,防止流于形式,切实增加毕业生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能力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专业结合度高的部分职业技能考试实行学分置换,或与用人单位采取合作办学模式,更好地培养社会满意的人才:一方面要努力创造全真实习环境,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环境中,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产品或系统从设计、开发、样机、试运行、检测、改进到定型、推向市场和售后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技术改进,人际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在毕业设计周期中, 应积极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实践,从命题的确立,时间的安排,资料的获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验证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观点的表达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三是要充分利用校企、校地合作机会,引入订单式培养,积极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训,如软件服务外包培训、业务流程外包培训等,通过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通过深入用人单位了解市场供求情况,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锻炼和提升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信息类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

参考文献:

[1]郑明.谈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就业与动手能力的培养[J].福建农机,2008(2).

[2]高文祥,宋远航.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3]万玉凤.就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深层次原因-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9-11-04(8).

[4]邬红波.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3).

[5]叶城均,沈箐.独立学院理工类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与实践问题思考[J].考试周刊,2010(16).

第7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素质拓展训练 必要性 主要内容 操作模式

独立学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兴起之后,在短时间迅速发展起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元化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独立学院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校园文化历史积淀不深,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随着时代的推进,我国的独立学院正由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式发展为主[1],许多独立学院重点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素质拓展训练以实践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作为一种发展性心理教育方式,被许多高校纳入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素质拓展训练就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通过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这些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树立团队观念,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在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状况

1.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与其他高校在读大学生一样,具有当代青少年的一些普遍特点。尤其是“90后”,他们从小就在长辈们的溺爱和过度的关注中长大,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较为突出,自我认识不清晰,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和未来人生定位较高,但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又很容易自我怀疑,动摇目标;自我评价充满矛盾性,对大学的学习工作有美好期望,当自己取得一定成绩时便充满自信,甚至自视甚高、高傲自负,但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不擅处理,由此引发沮丧、挫败感,对自己产生强烈的否定,脆弱的心灵所难以承受。如为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而只能进入独立学院就读,而长期颓废下去;自我控制力缺乏,思想和行动相左,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计划总是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就难以执行,尤其在学习上,面对丰富的课余生活和网络的诱惑,薄弱的自控力使他们难以坚持制定的目标。

2.人际交往的淡漠性。

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家住校,如何与宿舍同学相处是他们环境适应的第一课。但由于每个学生原本都是家里关注的焦点,来到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环境中,找不到合适的定位。而且突出的个性、强烈的自我中心性,使他们与宿舍同学磨合时容易产生较多的矛盾,因此,宿舍矛盾是大学生比较普遍的问题。另外,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存在较强的防御性和不安全感。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的保护性较强,经常告诫子女不要轻易相信其他同学,甚至用社会上复杂的人际现象加以警示,使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处处防备,甚至存在自我封闭心理。这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困难,内心的孤独感加剧。

3.应对挫折的薄弱性。

由于在传统“家长式”教育模式下长大,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一直成长在家长、老师设计好的既定道路上,在上大学之前学生们较少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不足,并且受不良的社会文化、网络媒体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入学后在遇到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挫折时不会适当处理,抗挫折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时,多采用逃避、退缩等消极应对方式,或采取自伤、自残、伤人等极端的行为。

二、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1.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欠缺,但是对实操性的活动比较感兴趣,而且更重视学习的实效性。素质拓展训练不同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引入多种具有趣味性的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体验,在体验中“学”,并将学习到实操性强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感受和心得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信念,树立完善的人格。因此,素质拓展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2.素质拓展训练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同集体主义一样,主要表现在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全局意识。但独立学院的学生自我中心性表现突出,尤其一些“90后”学生独立意识彰显,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加上高校学分制的推行淡化了行政班的作用,使班级凝聚力减弱,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越来越薄弱。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团队所有成员一起成功完成一个难度适当的任务时,会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心理拓展训练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尤其有些需要队员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使参与者在活动项目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团队意识。

3.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社会竞争激烈的社会,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接受挑战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经受挫折的能力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展训练中的许多项目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很难遇到,这些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素质训练,可以磨炼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并影响其行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而有益的补充。

三、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拓展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模式

由于场地、设备的限制及活动对象的不同,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同专门的素拓训练的机构还是有差别的。高校开展的素质拓展训练是将企业团队培训中流行的拓展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入的重心放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上,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意志品质不坚定,人际交往不成熟,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心理问题。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拓展中心自2009年开始,大力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活动推广得较迅速,且获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培训师。培训师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专兼职教师担任主培训师,二是一些接受过素拓培训的朋辈心理咨询员担任培训助理,协助主培训师共同完成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第二,预约申请。学生团体可以向中心提出预约申请,由中心安排培训师,确定培训方案。

第三,活动结束后,培训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发现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培训的质量。

我院开展的素质拓展活动主要在每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开展,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新生心理适应素质拓展训练。

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有研究者发现,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2][3]。我院在2010级新生入学之初就对他们进行了素质拓展训练,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形成团队、破冰项目(松鼠大叔、五毛一块、桃花朵朵开)、沟通项目(生日链、信息传递、孤岛求生)、团队协作项目(连环手、人椅、快速传球)等,让学生更快地相互认识和了解,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和配合,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学的生活,并树立起集体的观念。

2.素质拓展训练营系列活动。

每年的10月末启动素质拓展训练营系列活动,历时一个月,开展多场专题培训。另外也接受一些班级、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的团队培训申请,培训的主题一般都是人际沟通、分工协作、团体凝聚力等。在系列活动闭幕时,举行一场规模较大的素拓活动,由各系组队参加,并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团队配合的重要。

3.针对专业核心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

每个专业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条件,如销售行业需要沟通能力、软件开发需要创造力等。大学的课堂只是传授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却没有培养有利于专业能力发展的心理素质,素质拓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团体项目为主的素拓,在活动中学习领导团队、管理沟通、人员分工;软件、电子和游戏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方案设计以“电网”、“扎筏”等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为主,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

四、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实践的思考

高校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是作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践,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同一般的学生活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要求在素拓训练操作中要体现其作用。

1.培训师的专业性。

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培训师现场的组织、监控、引导能力。拓展训练要求培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并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还需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的、系统的专业培训。

2.引导学生注重体验和知识的迁移。

素质拓展训练与普通的户外体育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注重活动过程的体验,并将所获得的感受迁移到现实学习、工作可能遇到的相似情境中。这种体验式的活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和引导性。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活动的过程,及时分享感受,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不是只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切忌只重形式,不求效果,而要充分发挥这种体验式教学的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素质才得以提升。

3.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可结合条件,因地制宜。

素质拓展训练中如高空项目等一些难度较高的项目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一般学校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因此,高校素拓训练可以结合自身场地条件,充分利用运动场、校园环境、游泳馆等,以开展野外项目和水上项目为主。至于需要专业器材的项目,可以同一些素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来完成。总之,素拓训练倡导的是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悟体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把握这一核心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素质拓展训练的宗旨是锻造个体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的目的。其形式丰富,活动多样,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较好地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的不足的缺点,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一个较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季亚萍.浅谈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代企业教育,2011(1).

第8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摘 要】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系列方案,以提升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和热爱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126-02

作者简介:韦昌法,讲师,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学、数据挖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4C0840) 的研究成果。

自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医药院校的稳步发展,国内许多中医药院校陆续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然而在中医药院校中,与中医药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甚至偏低。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我校的教学管理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原因分析

针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情况,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入学专业志愿被调剂,导致学习兴趣偏低。由于计算机专业在中医药院校属于非医非药专业,是新兴专业但不是传统优势专业,所以很多报考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填的第一志愿大多是医药类专业,第一志愿填报计算机专业的不多。因此,计算机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志愿调剂,很多学生因为自己是被调剂到该专业的,所以在主观上并不喜欢该专业,学习兴趣偏低。

2.学生对本专业缺乏认知,导致学习兴趣偏低。很多被调剂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对计算机专业了解甚少,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有何优势、有何特点、要如何开展该专业的学习,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将从事什么工作、以后的发展前景如何,在专业方向上比较迷茫,学习兴趣偏低。

3.受部分学生转专业影响,导致学习兴趣偏低。有一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后因为不喜欢计算机专业所以想转专业,他们按照学校转专业的规定参加了转专业考试,少部分成绩合格的学生转到了别的专业,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留下来继续学习。由于有少部分学生转了专业,这对留下来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波动,他们潜意识当中会觉得有同学转专业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好,学习兴趣偏低。

4.学校缺乏理工科氛围,导致学习兴趣偏低。中医药院校的主体专业是医药类专业,计算机专业是中医药院校少有的理工科专业之一,很多院校甚至只有这一个理工科专业。这两类专业的学习方法大有不同:医药类专业需要背记的内容比较多,在中医药院校的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背书;而理工科专业更侧重理解和实践,需要有更浓厚的理工实验氛围和动手实践环境。在中医药院校,这种氛围比较缺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常常感到学科上的孤独,学习兴趣偏低。

5.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习兴趣偏低。与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相比,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师资力量要薄弱一些。在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中级和初级职称比例较高;在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方面,博士学历比例较低,硕士和本科学历比例较高。此外,专业教师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很多教师要承担好几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这会让学生觉得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太薄弱、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2012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和规划、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医药院校需要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情况,需要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案

针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情况,笔者结合我校的教学管理实践,提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案如下。

1.加强招生期间的专业宣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办学模式多样化必将引起激烈的生源竞争,各高校要认识到招生宣传的重要性。中医药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是中医药类专业,很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在决定是否报考中医药院校时,他们考虑的专业主要是中医药类专业、很少会考虑非医非药类专业,甚至不知道中医药院校还设有计算机专业。在这种形式下,加强招生期间的专业宣传工作对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通过专业宣传使考生和家长了解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特色和就业前景,让他们对这个专业有信心,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兴趣。

2.加强新生入学初期的专业认知教育。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新生是否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由于各种原因,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对本专业的了解有限,入学初期有一部分学生会萌发转专业的想法,这个时期对新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使得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和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转专业率、减轻部分学生转专业对其他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辅导。在学生的专业思想逐渐稳定之后,专业教师除了要把专业课教学工作认真完成之外,还要参与到对学生的专业辅导中来。通过举办专业学习座谈会和专业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专业、逐渐掌握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就可以渐渐上手,学习兴趣也会渐渐提高。此外,我校计算机专业还制定了兼职班主任制度,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兼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为学生解答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这一举措深受学生欢迎,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4.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实践环节。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专业实践环节是十分有必要的。我校计算机专业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开展课程设计实践,在课程学习的中后期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分组去完成,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答疑及成果评价。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课程设计之外,我校计算机专业还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实训和毕业实习。在暑期实训环节中,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IT企业去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体会IT企业的员工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通过每次实训扎扎实实地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在毕业实习环节中,大四学生有半年的时间到企业去参与实际工作,他们在实习中的收获和体会将反馈给低年级学生,让低年级学生有机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尽早改进。

课程设计、暑期实训和毕业实习这些环节的开展,有助于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计算机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与其他高校的师生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开拓他们的专业视野,也不断激励他们更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高年级学生还可以把他们参加竞赛的经验传授给低年级学生,增进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我校大力鼓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有一部分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还有一部分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参加专业培训、到国内外高校参加进修学习,这都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此外,我校还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学科人才,进一步充实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学生也越来越感受到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壮大,学习兴趣稳步提高。

7.积极申报信息类新专业。针对中医药院校缺乏理工科氛围的情况,我校在努力建设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专业特点,积极地申报了医学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两个信息类的新专业并获得成功,现在我校每年有3个信息类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校园中的理工科学习氛围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

本文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系列方案。加强专业宣传、专业认知教育、专业辅导和专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申报信息类新专业等,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和热爱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章留.论学习兴趣的培养[J].衡水师专学报,2003,(1).

[2]姚远.关于高校招生宣传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6,(22).

[3]汪育文.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亟待加强[J].文教资料, 2010,(12).

第9篇: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本科新生;学习导师;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18-02

早在14世纪,牛津大学就出现了导师制,并且和书院制并称为传统大学的最宝贵财富。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中早已普遍实行导师制,从本世纪初,本科生培养中也陆续有高校试行导师制。导师制的教育理念就是“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

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本科新生面临着自主化学习方式的转换、阶段性成长目标的确立和成人式社会交往的适应,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实现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既关系到学风的整体状况,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每位新生辅导员要面对200名学生,班主任要面对30名以上的学生,专业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更是有限,所以组织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大一新生的学习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对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师生感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本科新生的特点

1.学习方式的转变。多数新生来自“应试教育”较为严重的中学,过长的学习时间和过高的压力,以及部分中学的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模式,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高中以解题和单项讲解为主要模式的授课方式与大学的学习模式有较大差异,这导致新生常感到难以适应松散的教学管理、讲座式的授课、较少的师生沟通和学习反馈。在我们连续几年针对大一新生的调研发现,许多新生不会解题,抱怨教师没有给详细答案,仍然认为仿照高中一样死背答案就能得高分。这就说明,新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

2.生活环境的转变。在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衣食住行都由家长照顾,生活也比较单一。进入大学后,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共同生活在集体宿舍,生活完全由自己打理,学校所在地的气候、同学之间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都与自己家庭有所不同。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大多数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少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都喜欢回忆往事,思念旧友和亲人,容易产生孤独感。

3.人际关系的转变。大多数学生入学前一直生活在与自己熟悉的亲人身边,人际关系相对稳定,而一旦进入大学就会面临重新结识新朋友的状况。面对来自全国各地、脾气秉性各不相同的同学,舍友关系、异性关系、师生关系等问题的处理,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

二、本科新生学习导师的作用发挥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每年招收4个专业,8个班的本科新生共计240人左右。为了深入贯彻全员育人的理念,加强对大一新生的个性化辅导,从2011年起,学院尝试为每位新生配备学习导师,由学院全体专业课教师自愿报名,其中包括资深教授、院系领导,学院根据导师专业方向与班级专业方向相近原则进行调配,每位学习导师负责4~5名学生。学习导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责任感与事业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态度,使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其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其尽快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此外,学习导师还走进学生的生活,理解学生、关怀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坦诚相待,从而使师生关系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院教授作为学习导师,定期与所负责的新生谈话,并邀请新生参与自己课题组讨论,安排高年级学长指导大一新生的学习和生活。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觉得学习导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学业引导。大一是大学教育的起点,帮助学生从高中向大学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授课形式,关注新生学业学习是学习导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学院要求学业导师经常联系新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人生感悟,为新生指点迷津。针对很多大一新生对所学专业方向和课程并不了解的情况,学院组织学习导师开设学科简介课,很多学习导师结合自身的求学过程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为新生介绍学科发展前沿,培养新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学院在开学初为新生举办学习导师接待日常活动,由学院知名的专家和在专业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的教授针对同学们面对大学的各种疑惑和彷徨进行细致和耐心的解答,比如“如何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怎样安排好学习和课余生活”,等等,对“各专业的设置及发展情况”、“有关保研的情况介绍”、“关于出国的相关问题”等,指导他们制订个人生涯规划,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能力准备。学习导师还带领新生在课余时间参观实验室,参加诸如理学之美名师讲坛、青年论坛之类的各类学术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熟悉自己的专业,融入班级、融入专业、融入新环境。

2.思想引领。刚刚走出高中教育的大一新生,在思想和生活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大学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习导师非常关注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想变化,他们以朋友或长者的身份结合自身经历,就大学宿舍同学关系问题、强健身体问题、大学社团问题、如何利用网络问题、人生修养与为人处事等问题与新生亲切交流;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接触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建立学生对集体、学校和国家的责任意识,增进新生的爱校、爱国情怀。

3.人文关怀。在入学之初,学院组织了学习导师和新生的见面会。通过见面会,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学院的整体情况,熟悉了专业设置,并对学院的培养方案有了大体掌握,也借此机会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熟识程度。学习导师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苦恼,尽量帮助予以解决。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很多学习导师除了通过辅导员帮助学生申请助学金,协助寻求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还自己慷慨解囊帮助学生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入学伊始,恰逢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更好的让大学新生过一个温馨的中秋节,有的学习导师组织了课题组的茶话会等活动,邀请新生参加,新颖温馨的活动形式,让新生们感受到了师生、同学间的情谊,排解了离家的寂寞,拉近了师长和新生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

三、本科新生学习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1.导师资源不足,指导时间有限。由于目前高校师生比的下降,有意愿担任又适合担任新生学习导师的教师有限,因此往往一个学习导师要指导多名学生。这种情况下,导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就得不到保障,虽然学院对导师指导的次数有所规定,但是指导的学生多,导师本身还有科研教学、培养研究生等工作任务,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少,不能很好的发挥导师制的作用。

2.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目前学院的学习导师所承担的责任和激励措施还比较模糊,基本是一些概括性的规定,缺乏量化的考核衡量指标。例如,学习导师和班导师、辅导员的责任划分还不够明晰;评价标准主要依靠学习导师的个人年终总结、领导小组的考核结果等,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激励措施主要是一定数额的奖金奖励,对于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科研项目众多的教师而言,显然激励作用不大。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习导师制的运行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本科新生学习导师制的思考与对策

1.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由于本科新生学习导师制在我院是初次实行,因此在管理方面还欠缺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想更好的推行这项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办法。担任学习导师对于老师来说,是在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之外的另一项任务,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不同导师之间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导师的工作量差异很难加以量化衡量,这极大地影响了导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核算工作量,对于优秀的学习导师在职称晋升、聘岗、评优方面优先考虑。

2.加强培训,重视导师人格魅力的影响。目前由于学院师生比的限制,有意愿担任又适合担任新生学习导师的教师有限,有些老师虽然担任了新生学习导师,但在具体指导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因此,,应通过业务学习和信息交流,加强对新担任学习导师的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新生的特点和学习导师的责任,从而更快的进入角色,开展工作。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学习导师更是要通过自身的品格和素质去影响学生。因此,新生学习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品格和综合素养,在人格上影响和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方小玲,肖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