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沙漠治理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沙漠治理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沙漠治理规划

第1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防沙治沙,首先得固沙。该项目主要是生产《沙漠网格栽草机》,《沙漠网格栽草机》是应用机械手段快速、高校、优质的完成固沙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它集方草格固沙、播种草籽于一身,因地制宜应用自然原料固沙,是沙漠治理的关键环节。它可大幅度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沙漠治理速度,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适合沙漠的规模化治理,开发,同时也适用于沙漠地区公路、铁路、机场、油田等周边环境的固沙与治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人工方草格固沙方法,人均一天固沙一亩左右,而2~3行《沙漠网格栽草机》8小时可以固沙60~90亩,是人工的60~90倍,相对传统的固沙而言具有显著的生产效率。2005年我国将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国家战略规划,联合国将防沙治沙列入千年计划,世界涉沙国家都把防沙治沙、生态保护放在了重要位置。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采用机械化的方法防沙固沙,《沙漠网格栽草机》属世界首创,独一无二。因此,《沙漠网格栽草机》研制成功,是防沙固沙技术的重大突破,是革故鼎新的科学创举,是固沙方法的深刻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国内外加快推动沙漠治理,维护地球生态,造福于人类将产生重大影响,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谱写出变废《沙》为宝,变害《沙》为利的华彩乐章。

二、 专利项目核心技术

方草格固沙技术是经过众多科学家几十年心血创造的研究成果,而且是唯一被国家认可的一种告别有效的固沙方法,《沙漠网格栽草机》正是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创造了栽纵草行和横草行形成1x1米方草格的机械原理。2004年9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证书,注册号:ZL03276156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专利技术被国家专利技术评审委员会列一等奖,评选为重点推广项目。2004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博览会特邀参会,颁发《绿色环保技术资质认定书》。给予的评价是:“该项目原创性与实用性强、科技含量高、技术方案构思巧妙、新颖。技术层面更具有无可比拟的显著特征,尤其是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着特别突出贡献。同时该项目开发与应用的商业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适合企业规模生产,可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专利项目市场前景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著名的沙漠和四大沙地,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1%,主要分布在少数名族地区和边疆地区,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有一条万里风沙带。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影响着631个县市近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防沙治沙任务十分艰巨,迫在眉睫。为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002年1月1日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发》,把防沙治沙工作以法律的形式上升到国家意志:2005年9月,为进一步加快防沙治沙工作,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国家防沙治沙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国家支持与地方自力更生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鼓励单位、个人承包防沙治沙任务”。近年来国家财政每年支持防沙治沙工作的投入资金超过百亿元。世界银行已派专家到宁夏考察防沙治沙生态治理工程,已投资6.7亿元用于治沙工程。经初步调研测算国内需求饱和量3万台以上,按年设计生产能力,企业可以生产15年以上。

专利转化方式:面议

第2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是的,劳动创造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就是一个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一个放弃公职,走出沙漠,又返回大漠、扎根大漠的同龄人:xx。

他名不见经传,只是祖祖辈辈家住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沙金套海苏木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他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过多的财富,但他有一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和力量!

让我们把思绪再回溯到十七年前的x县和x和沙漠,人们很形象地概括出了这样的歌谣:

“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

面对家乡如此严峻、恶劣的生态环境,当时年仅24岁,刚参加工作不久的xx不得不对自己当初立志要走出大漠,当一个“手捧铁饭碗,吃皇粮、挣工资”的公务员反思了很久。

吃皇粮、挣工资固然风光,但家乡的这种面貌何时才能改变?况且,自己现在从事的就是土地管理工作,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沙进人退”。想到这里,他甚至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自己先做一个示范,然后带动大家一起干,不相信治理不了它(沙漠)!xx当初的想法极其简单。

于是,1996年,xx从xx前进xx取得了x亩沙漠的治理权,从此便全身心地扑进沙漠治理事业中。为了了解这一地区的地质、水源、风沙和植被等第一手资料,他起早摸黑,足迹遍布整个沙区。每年春季,他白天与父母和乡亲们背着干粮植树造林,晚上制定规划,挤出时间学习,记录观察笔记,而且总要把实践中的点滴心得记下来,仔细比照研究,积累经验。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共营造防护林x万株,开辟饲草基地x亩,种植各种沙生灌木x亩。放眼望去,治理区内一片葱茏,树木枝繁叶茂,饲草绿浪滚滚,周围的生态环境彻底改观。

xx年,xx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凭借自己已经积累的经验,大胆地将治理重点转到了沙漠化比较严重的xx温都尔毛道xx架子滩,并取得了x万亩沙漠的治理权。十几年来,他潜心于斯,使这里也泛起了一片浓绿。

更难能可贵的是,xx不仅在沙漠治理的艰辛与困难中积聚了能量,而且还把治理沙漠的投入由“输血功能”转变成了“造血功能”,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把“治理沙漠”转变成了“经营沙漠”,寓环境保护于科学开发之中,形成了沙地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他风餐露宿,修路打井,积极开展节水灌溉与防沙治沙相结合,沙生灌木育苗与苁蓉人工种植、防沙林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路子,逐步形成了苁蓉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期间,共开发种植面积x亩,修筑各种作业道路x公里,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x公里,打机电井x眼,地埋输水管道9公里,建设各类建筑总面积x多平方米,栽植各类防风林x亩,其中大杆杨树x亩、梭梭x亩、苁蓉人工接种x亩,培育天然牧场x多亩。

事业的渐进发展,xx也逐步确定了自己今后的科学发展思路:“生态治理与农林牧业、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和谐发展,相互补充、循环共生。”创办了不与其它产业争地、争水的沙产业--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

成果,总会伴着艰辛的汗水;成功,更会伴着灿烂的鲜花。

xx年以来,xx架子滩基地相继被列为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示范基地、自治区防沙治沙协会xx人工接种苁蓉示范基地、xx县苁蓉人工接种示范基地、青年生态建设示范基地;xx年,x公司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首批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第3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一、采取措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内蒙古坚持不懈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启动生态文明制度多项改革,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明确定位、制定目标

为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全国大局,立足区情实际,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其中,在发展定位中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3年,自治区政府印发《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力争到2020年,全区森林、草原、湿地、农业等四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城市和荒漠生态系统明显好转,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健康的文明体系,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架构初步成型。

(二)注重改革、建章立制

2014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本着“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全面启动了93项制度建设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系统完整和相对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责任管理体制五大制度体系,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确保把祖国北部边疆生态文明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三)加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陆续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范围涉及我区90%以上的旗县区,特别是十以来(2013-2014年)共投入中央生态建设资金203.6亿元,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4亿亩。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区生态环境呈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的良好局面。

(四)倡导社会参与,唤起公众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引导公众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政府带头、社会群体、公民广泛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气,企业、军队与地方共同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活动,广大群众通过投劳、参加工程管护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工程建设,为我区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成果初现、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逐渐显现。

(一) 防沙治沙效果显著,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

据国家连续几次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已呈缩减态势。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治理的五大沙地等区域林草植被盖度增幅较大,生态明显改善。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整体逆转态势。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400公里、宽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和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锁边林带,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向腹地推进1-10公里。

(二)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林业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据2013年内蒙古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区森林面积3.73亿亩,活立木蓄积14.8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03%,同2008年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比较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森林面积净增1822万亩,占全国同期增加的9.93%;森林蓄积净增1.68亿立方米,占全国同期增加的9.47%;森林覆盖率提高1.03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通过工程建设,林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8.05亿吨,其中,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及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2632.05万吨,年防风固沙量15.92亿吨,年滞尘量709.53万吨。

(三)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项目区明显好转

内蒙古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3.6%,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地上生物量和草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已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好水平。禁牧、休牧实施力度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草原生态趋于好转,全区草原生态处于退化趋缓、局部好转的恢复起步阶段。

(四)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近十多年来,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全区水土流失治理以每年650万亩的速度递增,全区目前已实施综合治理的小流域1000多条,减少入黄河泥沙1.1亿吨。项目区水、旱、风沙灾害明显减少,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成

经努力,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体系。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207.4万亩,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24.6%。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和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面积同本世纪初相比增加了2600万亩。

(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工作推进顺利

编制印发了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意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水权转让试点实施方案等改革和制度建设文件;制定完成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操作工作方案;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26个旗县市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试点;组建了自治区水权收储转让中心。

三、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我区生态环境总体而言仍十分脆弱,恢复生态良性发展压力较大。

(一)生态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的占36.7%,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61.2%,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沙化沙害、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全区开展的各项生态工程累计治理面积约4.9亿亩,仅占亟需治理面积的44%,未治理的区域面积仍然较大,大多在远山大漠,地理条件和环境更加恶劣,治理的难度增加。

(二)沙害突出、威胁严重

内蒙古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全区沙化土地面积有42万平方公里。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流动沙丘加剧,沙害蔓延,直接威胁着河流、湖泊、交通要道、农田和城市。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速度不断东侵南移,在黄河以东形成沙丘,每年有近1.8亿吨泥沙侵入黄河;阿拉善盟境内的三大沙漠有握手之势,是沙尘暴的主要源头;呼伦贝尔沙地不断侵吞着草场和湖泊,是全区沙化速度最快的沙地之一。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先行先试的一些创新性工作中,存在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不足问题。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例,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在理论基础、指标含义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争议,如自然资源的负债如何理解、怎样估值、森林草原的生态价值如何计算等,这直接影响了编表工作的科学性。一些统计数据,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如树木的年度生长变化等,需要借助卫星遥感等专业设备,技术支持不足。

四、加大工作力度,实现生态文明美好愿景

为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视察我区重要讲话精神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部署落到实处,早日在我区实现生态文明美好愿景,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着力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力度

深入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防护林五期、退牧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确保每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l000万亩以上、草原建设面积4000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50万亩,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达到23%,活力木蓄积量达到16亿立方米;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8%,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4个百分点,全区生态状况进一步好转。

(二)全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按照《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文件与规划中关于我区防沙治沙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大我区五大沙漠、五大沙地治理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6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同时,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探索通过大规模发展沙产业,达到生态治理、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致富的防沙治沙新模式。

(三)继续加快生态制度建设步伐

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责任管理体制等方面继续全面推进93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按照考察我区时提出的“先行先试”要求,着力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生态文明制度各项改革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实施草原补奖机制是国家加大草原保护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区草原保护、牧区发展、牧民增收尤为重要。补奖机制实施4年来,我区已有4.5亿亩天然草原落实了禁牧政策,5.7亿亩天然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制度,有力推动了我区“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目标的实现。目前,草原补奖一期即将到期,为确保草原补奖机制更好地发挥效益,我区将积极协调国家将草原补奖政策作为一项长期强牧惠牧政策持续下去,形成稳定健全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第4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

一、土地的沙漠化

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二、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

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 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选择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年和1993年TM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1987~1993年的7年间,由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63.5%),减少了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276.6km2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形势更为严峻。

三、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2.5%~3.0%。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四、沙漠化的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五、小结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第5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1999)04-0355-04

1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20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2]: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 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年和1993年TM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1987~1993年的7年间,由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63.5%),减少了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276.6km2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50年代至80年代曾达到3.08%,平均人口密度从10~15人/km2;增加到40~60人/km2,高者可达80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7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1949年的51.5万增加到1985年的125.8万。尽管进入80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1989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49900km2,占总面积的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56000km2,占总面积的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1300km2,占总面积的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14700km2,占总面积的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1500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代征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100多年时间里,有近13.4万hm2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农田和26.7万hm2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50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1950年到1990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66.7万hm2多。粮食总产量1990年较1950年增产6倍,大家畜由7.6万头增加到36.3万头,羊由36万只增加到150万只,活立木蓄积340万m3,价值7亿多元,有5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年和1994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表1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防治沙漠化的效益(1974~1994年)

Table1Effectivenessincombatingdesertification

inXinglongzhao,NaimanBanner,InnerMongolia

(1974~1994)

1974占总面积(%)1994占总面积(%)效益增减

沙漠化土地(hm2)1570029.6221003.96-13600-86.62%

林地(hm2)7771.471584030.10+15063+19倍

农耕地(hm2)49609.36690013.02+1940+39.11%

粮食总产(t)279013110+10320+3.7倍

粮食单产(kg·hm2)562.51900+1377.5+2.4倍

草场承载能力(单位:羊)124200152200+2800+22.5%

人均收入(元)801120+1040+13倍

5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1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CCICCD.ChinaCountryPapertoCombat

Desertification[M].Beijing:ChinaForestry

PublishingHouse,1996,18~31.

4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第6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3月20日,国家林业局在北京举行新闻会,正式对外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

《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规划》明确了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总体布局上,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国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考虑治理方向的相似形及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等因素,同时尽可能与上一期规划保持连续性,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5个类型区,即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黄淮海平原湿润半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和南方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15个类型亚区,分别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主攻方向和防治措施。在建设重点上,突出沙区林草植被保护、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和推进综合示范区建设。

《规划》确定了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规划》明确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范围,确定封禁保护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封禁设施建设、监管能力建设和妥善安置农牧民生产生活。二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规划》确定了包括造林营林、沙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源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流动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化生态移民和小城镇建设以及沙区农村新能源建设在内的综合治理内容,并提出了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三是发展特色沙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沙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区域。四是加强能力建设,《规划》提出了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强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会上表示,《规划》的实施,是落实党的十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虽然近年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土地沙化仍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下一步要按照党的十关于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紧紧围绕《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坚持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统筹推进规划实施。要认真做好防沙治沙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强化任务落实,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法制保障,强化激励约束,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第7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作为地球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类型,荒漠生态系统蕴藏着天然特有品种和品质的经济植物、动物和药材,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子系统。由荒漠地区各类生物和环境构成的陆地荒漠生态系统,在保障着全球41.3%陆地面积和20亿人口生存的同时,还为人类保存了许多特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独有的丰富奇异的自然景观。荒漠生态系统,既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脆弱带,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态类型。

我们所说的防治荒漠化是指人类对荒漠生态系统的边缘进行干预,使之不再扩展,并通过以沙为原料的产业化造福人类。

中国是世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达国土面积的27.46%,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据专家测算,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荒漠化防治工作,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累计投入数千亿元人民币,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对沙化重大地区进行集中治理,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其中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沙区生态状况、经济社会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在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第8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版图扩张、人口激增、产业升级,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城市与水的相互影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日益凸显。下面,我以天津为例,在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和城市公共管理的角度谈谈几个城市与水的话题。

2、城市规模与水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总结,中国古代在城市的选址问题上是有着成熟的理论的。水对于一个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城市居民的饮用水要保证。在近代之前的城市饮水来源主要是江、河、湖等地表水和大口井开采的地下水。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城市周边水系的自然水量、水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天津的城市规模在我国的城市中是比较大的。而今,天津市常住人口1228万(其中本市户籍968.87万)的人口规模对现有的供水体系无论如何都是沉重的负荷。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之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1983年9月引滦入津工程竣工通水,28年来,累计向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安全供水200亿立方米。2000年以来,先后实施4次引黄济津应急调水,缓解了天津城市用水的燃眉之急。

其次,城市的排水要解决。现在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与运营模式。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强化了水自然的净化环节后,城市的环境容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城市规模的激增几乎在压迫着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发展。

城市对水的依存度是比较高的。上游城市的排水直接排入天然河道,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天然河边进一步净化, 成为下游城市的水源。对于己经超负荷运转的城市而言,在城市间设置足够的距离作为城市水安全的阻断器似乎愈发成为一种必要手段。我们应该以城市群为对象的区域来整体考量水资源的均衡分配,协调发展,避免上游城市的用水规划不尽合理对下游城市安全形成隐患。

我国正在实施的城市化建设,不仅仅表现在居民人口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在于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人们由于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对于水,需求的数最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城市化也使得居民生产、生活的固体废弃物、污废水、废气的总量迅速增长。在城市的供水、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处于“被增长”的同时,水源保护问题也日趋严峻起来。城市群的城市间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城市如何避免上游城市对水源的污染,这己经不仅仅是一个饮水安全的问题了。

3、城市安全与水

城市供水不足威胁城市安全;水质污染威胁城市安全,排水不畅威胁城市安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威胁城市安全。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密度的日趋增高,城市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却在减弱。

因此,从国家安全与城市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城市规划中,要把水资源的状况、城市供水能力、城市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能力、环境容量、节水技术采用状况的动态信息作为城市用水规划的依据。在水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利用上要保有一定的余量。城市规模要以本地水系支撑为主,不要一昧的以调水提高供水能力来无休止地满足城市规模、产业规模的扩张。在城市规划中,应该以水资源等有限供给的资源为城 市规模的控制要素。在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的同时,可以加大投入进行城市市政综合管网建设,将城市供水、电力、热力、信息、排水等城市管网综合到一起。以远期规划为依托,按照较大的重现期设计建造。

4、城市的环境生态治理与水

城市的气候和水的关系紧密。作为地表与大气的热交换的主要渠道之一。水循环不但承担着传热的作用而且在大气中通 过成云调节地球接受太阳辐照的强度。

这里着重谈一下城市沙尘天气的问题。天津春季的沙尘暴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根治沙尘暴天气就必须从源头上治理沙源地土地的沙漠化。在这里我提出以海水为依托,在坚持我国防沙治沙的基本方针的前提下,营造海水人工水体。以海水为水源,减少大风挟沙量,抑制流沙移动,以海水固沙为主,以耐盐碱植被固沙为辅助。

植物治理盐碱化土地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过去我们治理沙漠化土地主要的瓶颈是水,注重选择耐早植物,靠植物固沙。现在引海水,首先解决了水的问题,可以在海水固沙的基础上种植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耐盐碱植物,逐步完成对盐碱沙地的改良。

营造人工水体,一方面增加本区域地表蒸发量,可以增加降水;另一方面,依托规模海水淡化,可以在有计划地减少地下水开采的同时,补充地下水,逐步恢复地下水水位。最终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的互相补给平衡。

人工水体的存续使对海水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建立以海水淡化为核心的盐化工相关产业链成为可能。在打造特色区域 经济的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减轻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压力,可以使沙漠环境治理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在坚持输水治理,输水发展的前提下, 对本区域的原有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性建设。在旧有生态体系得到恢复以后,逐步减少输水量,直至停止输水。在河流上游环境治理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恢复河流的径流量,更好地服务于其下游沿流域各城市。

第9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旅游小镇;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Inner Mongolia DaLaTeQ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ourism planning method and the way of the town, and in the means to mak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small towns; Tourist tow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旅游小镇由于其具有城乡结合的特征,具备与城市不同的空间结构、功能构成和环境秩序。在旅游小镇建设中应突出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谋全局,强化小镇在区域内的个性特色,实现旅游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成独具特色的具备优良生态条件、优美景观环境、宜居的理想田园小镇。本文以内蒙古达拉特旗为例,探讨旅游小镇规划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在特色打造上的应对手段。

一、概述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规划区毗邻道劳村、井泉村等农村居民点和展旦召苏木。现状环境以沙地以及经过绿化而形成的苜蓿地为主。在规划范围东部为马铃薯种植区,南侧为沙地,沙漠治理和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划范围中部主要为马场、苗圃地及马场管理房屋。在规划范围的南侧有一条季节性河流。

小镇发展具有一定资源优势:1)区位优势:位于包头和鄂尔多斯两大城市的之间,毗邻达拉特旗中心城区;2)自然优势:有可利用的水资源条件,用地建设条件较好;3)经济优势:处于中西部经济高地的中心位置,具有在客源、资金方面的保障;4)文化优势:具有浓郁的传统草原文化和马文化底蕴。

二、规划原则

1、合理确立定位

充分尊重原有规划、保持规划的延续性。同时通过相应分析研究,合理确立规划定位。

2、提供多元产品

提供丰富、多元、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采取突出反差与共生、共荣的规划设计理念,产生强烈的文化体验。

3、结合场地单元

深入分析场地资源,划定场地生态单元及开发单元,充分尊重场地地形、地貌条件特点,创造有特色的用地布局。

4、促进有效开发

综合考虑开发愿望、期望值、经济的预期和场地承载能力的平衡,使基地的开发容量、开发总量、场地使用强度、开敞空间率(空地率)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有效开发。

5、凸显区域特色

文化取向是一个旅游小镇的灵魂,特色是个性和文化内涵。科技文化、生态文化、人性化、高品质服务、和谐的气氛、文化的交融、个性化构成特色文化。

三、建设目标规划策略

1、规划目标

近期规划建设目标为静谧如梦的田园小镇、活力四射的旅游新区、享誉中外的度假天堂,成为支撑鄂尔多斯旅游发展新的支点和内蒙古旅游度假的重要基地。同时从特色旅游风情小镇起步,远期逐步发展为国际化的旅游度假城市,成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项目策划

1)休闲娱乐项目

依托蒙元文化特色,引入时尚休闲娱乐元素,建设小镇休闲娱乐环节。

2)度假项目

以品牌和主题酒店、主题度假别墅建设为重点,同时以房车营地等户外体验设施建设为补充,拉动度假经济、度假地产业的发展。

3)养生与教育项目

引入时尚的养生、教育项目,建设沙疗会馆、水疗养生馆、马术学校等。

4)夜间项目

通过引入多种类型的夜间项目,丰富小镇的夜生活,提升小镇活力。

四、总体布局

依据现状条件和发展构想,规划旅游小镇形成“三园、一廊、四带;一心、三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三园、一廊、四带“是小镇建设的生态基础,一心、三区”是小镇的重点建设区。

1、三园:是指小镇的三大主要绿色公园核心。它们依托主要交通线,对沙漠环境进行生态恢复,形成以湿地、树林为主要景观特色的绿色生态核心,带动周边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2、一廊、四带:是指从中心生态公园沿水系向西南形成的绿色公园廊道和向北形成的四条带状公园绿地。

3、一心:围绕绿色生态核心,布置赛马场、马术学校、中心商业街、度假酒店、养生基地等旅游项目与公共设施,这些用地有序镶嵌在公园周边的,形成小镇的功能中心和发展中心。

4、三区:在旅游项目与设施环的带动下,在北、西南、南三个方向分别形成三个主题度假片区。各片区之间既有便捷的交通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互不干扰。

(1)北部片区:在核心商业街的带动下,发展小镇草原居住度假片区。其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为主,并布置相应的配套的社会停车和公共绿地。

(2)西南片区:在马文化项目的带动下,结合柳沟滨河的生态保护,发展高端马术度假片区。用地以滨水马术度假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用地为主。

(3)南部片区:在沙漠生态环的带动下,发展一沙漠旅游和高尔夫为主题的度假片区。用地围绕高尔夫公园为中心,形成以沙漠旅游度假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用地为主。

五、分项规划

1、旅游发展规划

小镇旅游形象:“高端马术、度假天堂”。规划充分突出地域特征以及丰富的景观资源:一是突出蒙元文化中的马文化以及草原风情主题,打造高雅、精品的马文化、蒙古风情小镇形象;一是突出沙漠中的度假天堂主题,形象应以沙漠绿色度假为功能特色,反映其宁静、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的文化生态旅游地特征。

形成“马、沙、水、购物”四大旅游主题。

“马”主题:通过开展“马”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打造地方旅游品牌和区域间的差异化联动发展。引入一系列的会所、场馆以及节庆活动。具体项目包括:马术会馆、马术学校、赛马场、马场后勤管理中心、赛马培训基地等。

“沙“主题:在小镇中部和东南部组团打造沙主题的旅游休闲项目,使得当地地大漠风情与小镇中的绿树成荫形成鲜明对比。具体项目包括:沙疗会所、房车基地以及配套的相应的沙主题娱乐、服务设施。每年举办节庆活动,如沙漠摄影展、沙漠风情展等。组办沙漠探险协会,整合周边沙漠资源,定期举办沙漠探险主题活动。

“水”主题:规划小镇位于干旱的沙漠区,同时呼包鄂等周边城市没有水项目相关的设施,在此处依托现状河流设置水项目可实现与周边城市的差异化发展,会与沙漠环境形成强烈对比,营造新的沙漠奇迹,有效聚拢目光和人气。具体项目包括主题酒店、水疗会所等。

“购物”主题:打造品牌购物街街区。为适应干旱、炎热气候,建设下沉式商业街。

建设民族文化、马文化相关的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和销售基地。

2、景观风貌规划

依托现状的农田、草场、河流、沙漠等特色景观资源,在旅游风貌规划中依据以下思路规划:首先是整理水系,引水入城,打造独树一帜的景观格局;二是着重突出地域特色景观,如马文化主题景观,本地民族文化景观。三是营造旅游文化景观特色。

通过规划,在小镇中形景观轴和水系景观轴两条轴线,四大特色建筑风貌片区,从而有效整合景观资源,突出风貌特色。

人文景观轴依据现状条件、用地性质及游览项目分片区分段规划,分别体现当地建筑风貌,新建筑风格,以及滨水景观特色。

水系景观轴穿小镇而过,通过水系梳理,成为规划区的骨架,沿水岸打造的滨水空间提高了沿岸的景观品质,丰富了游客的景观体验,同时亦满足了生态需求。

3、绿地系统规划

依据小镇总体规划功能结构,采用城市设计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进行绿色空间形态布局,通过绿色廊道把小镇绿地和的生态恢复绿地贯通成为一体,营造宜居的小镇环境,形成“三园、四区、二带、四廊、多点”的小镇绿地空间结构。

“三园”分别是综合公园、游乐公园和高尔夫游园。为更好地体现小镇面貌、突出小镇特色,综合公园以绿化为主,突出生态功能;游乐公园为居民提供适宜的游乐场所;高尔夫游园提供主题休闲的绿色环境。

“四区”是四片不同风格的面状绿化区域,分别是北部以草原居住特色为主的绿化片区;中部以综合公园和游乐公园为主的绿色核心片区;西南片区主要是结合柳沟滨河的生态保护形成的滨水绿化片区;南部片区是以沙漠旅游高尔夫主题特色的绿化片区。

“二带”是指沿柳沟河的滨水绿带和沿高速路的防护林带。

“四廊”是指由中心的公园向北部发散出去的四条带状公园廊道,主要沿着河流和道路布置,两侧设置宽度约为20米的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