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务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内部控制;主要内容 存在问题;措施
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安排。内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其发展,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显得尤其必要与紧迫。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活动,提高防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持续有效经营。是否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1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当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渗透到企业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同时,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利。内部控制体系一般由财务控制、实物控制、组织控制、经营控制、人员控制等五个方面构成。 财务控制具体分为四个方面:预算控制、会计控制、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
1.1预算控制主要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控制。会计控制主要是通过有关的会计制度予以保障,利用会计的一些特殊方法与手段,对各部门及下属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与控制。内部审计主要通过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种审计方法,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既定方针的实施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是通过担保管理,融资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等方式防范各类担保风险、现金流风险和资金使用风险。
实物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统一采购制度,规范的保管程序和定期与不定期的盘点制度等,防范采购、验收、保管和处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
1.2组织控制主要是利用工作分工,形成一些职能上的互相牵制。另外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割,使同一业务由不同部门进行操作,并进行稽核和监督,从而减少可能出现的差错。
1.3经营控制主要是在各项经营业务开展过程中,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各项业务开展能按规定的程序公开公平的进行。
1.4人员控制是指通过建立严格的招聘、用工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以及业绩考核激励制度,在充分发挥职工雇员的积极性时,防止一些不利因素的出现。
2 当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重视,或者根本不存在内部控制,这种情况集中体现在一些民营的中小型企业中。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老板集所有者与经营者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缺乏建立内部控制所需的两权分离的制度前提。
2.2制定了一系列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这种情况集中体现在一些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身上,有些上市公司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部分国有企业虽然按照财政、国资等部门要求,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是执行起来却不同程度地打了折扣。
2.3精心设计的伪控制。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少数上市公司,其表面上有关凭证审核、批准等控制环节齐全,背地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假链,为了达到虚报利润或其他目的,不惜精心设计伪控制来欺骗投资者和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机制的完善,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无处藏身。
2.4会计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给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带来许多隐患。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使现有的一些会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也表现出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3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根据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暴露的问题来看,我国现阶段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应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它至少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措施等。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摘 要:我国企业集团组建时间短,同时,由于体制、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体制设计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上就要从财务管理体制人手,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集团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制度
1、集团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原因
(1)集团企业中的融资风险
随着集团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其结构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问题,从融资渠道方面来说,集团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由两种,分别是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在债务融资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经营不善,导致企业面临着到利息付款日时不能按期支付利息的风险:股权融资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投资者预期的目标,以致投资者失去继续投资的信心,从而出售或转让股权,使企业股价下跌,造成融资成本的加大,使整个集团企业面临风险。
(2)集团企业的投资风险
一些集团企业主营的经营项目涉及比较多的领域,随着领域的扩大,集团企业的多元化形式也势必带来一定的风险。集团企业的投资有对外投资和集团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投资,其中,对外投资存在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率的风险:内部各单位之间相互投资存在资产项目的不合理性,使得新产品不能被市场认可,使得投资风险加大,而影响外部投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等。
(3)集团企业的资金营运风险
集团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对资金周转的需求量比较大,集团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而且集团企业大多是由多个自主经营的企业组成,如果出现单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就会给整个集团带来风险。
2、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集团企业在财务环境方面的变化
集团企业的财务环境受到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特别是在建立组织形式、引进外资等,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环境越来越复杂,环境变化比较快。这就对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财政相关政策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变化,对财务管理体制的运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集团企业的财务主体界限划分的不够清晰
一些集团企业由于长期在行政方式管理和经营的控制下,使其无法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且对于出资者和经营者来说,其产权的界定划分也不够明确。
3、集团企业在财务管理体制上的完善对策
(1)集团企业的产权关系要理顺,财务管理机构要完善。集团企业的产权关系要以母公司为核心,母公司在集团企业的企业群体,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就要求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不同财务部门进行层次划分,适当对其职能进行定位,明确各自的财务权责范围。
(2)集团企业在财权分配上要合理,坚持集权与分权的统一。集团企业要将集权与分权的协调统一起来,合理分配财务权利。集团的整个战略性决策、关键性投资决策等。都需要采取集权管理的方式,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为了调动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集团企业应考虑将权力逐步下放,保证可以对日常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约束。
(3)集团企业要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集团企业要加强对全资、控股子公司资金的监控,做好对集团资金调度和管理工作,集团内部的管理层应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为集团内的主营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4)集团企业的财务约束与激励制度要完善。集团企业要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其功能;对于财会人员要提高专业素质,强化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与监督,并合理的选择激励方式,以完善管理制度。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方面,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集团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我国的集团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集团企业要解决财务风险问题就要营造良性的财务环境,对集团企业的产权关系有所了解,建立符合集团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工作,不断探索适应集团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议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J],中国市场,2012(01).
[2]周泽民,邢小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06).
[3]邹中平,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形成原因[J].企业导报,2009(10).
关键词:财务分析 问题 对策建议
一、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1、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可读性差
在企业财务分析管理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整摞的财务分析报告,而且报告通常全是数据加上图标,这种形式的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只适合一小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人士,并不适合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管理者迅速及时的掌握财务信息。企业处于比较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企业要与多个层面进行接触和信息共享,即具有众多信息使用者,比如:政府、股东、企业员工等等有利益联系的群体。除此以外,当前企业现行的财务分析报告模式相对单一,通用的是标准格式,尽管采用标准模式对于企业财务分析人员进行财务分析和制作报表来说比较便捷,对于企业来讲也较为经济,但是这种通用标准格式却往往忽略了不同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和信息关注点的差异。而且当前的财务分析报告绝大部分是以企业股东为主要报告对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难以对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这就没有办法使得所有信息使用者获得对信息需求的满足。此外,绝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通篇采用专业术语,不容易理解,这就使得非财务人员乃至管理者难以理解分析报告所想表达的含义,从而严重影响到财务分析报告所应达到的实际效果。
2、财务分析的依据资料具有局限性
所谓企业财务分析,是指通过以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结合本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其他有关资料,综合评估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其它有用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真实依据的方法。然而,在目前的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是简单的根据企业较短期间的几张报表,就开始从事相关的财务分析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财务分析工作存在不足。众所周知,企业财务分析是通过采用会计分析方法,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质化的过程,企业财务分析所反映的是货币化的信息。但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下,这种仅仅依靠货币化的信息就来评价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做法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当企业财务分析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不能仅仅依照企业固定期间的财务数据,还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状况,对有关报表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调整,并结合一些非货币化的信息对企业进行具体的分析。
3、财务分析较少关注定性分析
当前的财务分析工作中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很少关注定性的分析方法,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存在不足。定量分析方法是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财务报表中有关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解释,从数量层面上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评价,从而获得科学的分析数据。但是由于受到财务分析中会计处理方法、信息的时效性和财务分析数据可靠性的影响,财务分析过程中的定量分析方法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局限性;(1)财务指标的构建存在内在的逻辑性的缺失。众所周知,财务比率在建构过程中首先应当理清分子与分母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财务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是对各项指标的罗列,没有完整全面的阐述这层逻辑关系,再加上财务分析人员自身存在专业能力的缺陷,这就导致大部分财务分析报告中很难体现出各项比率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得一部分分析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因此对于企业经营决策也就很难发挥到指导和借鉴的功用。(2)财务分析处于程序化状态。一部分财务分析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没有真正进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去,这就导致财务分析处于程序化的固定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正确的分析,也就难以找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因而也就很难发挥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所应起到的指导作用。
二、改进财务分析的对策建议
1、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充分提高对财务分析的理解,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力度,把财务分析充分的落实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财务分析是对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一个宏观把握,只有做好财务的分析,才能为财务人员提供科学和可靠的信息,同时企业管理者一定要重视企业的财务分析,必须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析,同时加强和各个部门的合作和支持,提高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2、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
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坚持“五个结合”,即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提高财务分析的效果。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财务分析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地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浩明.纠正忽视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倾向.冶金财会.2011:3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前言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中小企业进一步加以改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下文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严重不足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没有摆脱融资困境,融资难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个体、民营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资产负债率较高;一些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的中小企业存在短贷长投现象,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造成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而且中小企业通常都无法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品,因此难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支持。
第二,国家并没有专门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机构,中小企业并不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从而导致中小企业长期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除此之外,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都不是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控股企业,因此在其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极易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受挫。
第三,我国的中介行业发展不健全,缺乏能够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二)投资随意性较强,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贷款的数额却比较大,这样一来,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要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严重不足导致用于投资方面的资金短缺,为了弥补这种资金短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总是想尽办法要尽快收回资金。这就又导致了中小企业投资目标的短期性以及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对中小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以及规模大扩大设置了障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加之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得不到运用,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片面追求热门产业,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准确的预测,其结果是“不改造等死,改造了找死”,造成投资失误。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投资随意性较强,能力不足导致中小企业难以科学的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更有甚者,一些企业花了巨额资金进行投资,而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至陷入破产的边缘。
(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比较低,中小企业内部往往存在着重视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没有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纳入到整个中小企业管理体系中来,没有树立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机制,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落后,又没有形成主动学习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相关政策支持
作为企业界中的弱势群体,政府的政策虽然不能代替市场自身的资源配置,但有效的引导和扶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商业性资金的介入,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融资的政策支持,促使各金融机构转变观念,进一步拓宽中小的融资渠道,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融资方式,尽快建立和健全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积极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增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对于中小企业,要把有限的资金合理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应合理的安排资金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根据企业的创建规模去筹集必要的资本,提高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对于那些初创的小企业,应该选择好的行业,进行完善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前景分析,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在规模不大时,加强对新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等到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抗风险能力增强后,可逐步搞多元化经营,甚至转行,从而较快地适应新的需要。这时,在对新项目投资的同时,应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加强资金管理
使资金运用产生的效果最佳,是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基本目标。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绝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这样会造成借款到期而投入资金还未收回,势必要从另外渠道筹资来偿还短期借款,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要充分预测到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再次,加强应收款和存货管理,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呆坏账。最后,要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要有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只有二者进行有效的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经营效果。
(四)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就我国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来看,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缺少,这是影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会计科目设置不清楚、不明确,企业的领导干部弄虚作假,企业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的现象严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盲目受制于领导,无法正常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重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遭受到严峻的挑战。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已经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全员的素质教育,首先应当从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做起,不断提高整个中小企业内部所有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要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加强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参谋与决策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当要加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教育,提高素质。
结语
综合上文几个部分的论述,笔者认为,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将取得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要通过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加强财务控制,规范会计秩序等等手段和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凤.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关键词:财务管理;外贸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进出口权逐步放开,对于外贸公司而言,不仅原有的政策优势荡然无存,而且要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日趋激烈、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对外贸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给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虽然国有外贸企业多年推行改革,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在财务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积弊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映在财务管理上的弊端还是很多,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处于记账管理阶段,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滞后
尽管外贸企业已经被推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然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观念和习惯却不能很快改变,虽然也树立起了一些市场经济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感,但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有效防范措施却十分滞后。
以前,企业把财务管理仅仅理解成是借钱、付款、执行财务纪律,是财务部的事情,财务管理游离于经营活动、经营管理举措之外,财务管理根本称不上管理,已丧失其本来意义。
现在,国有外贸企业进行改革,不管是整体改制,还是分离改制,都是向业务骨干倾斜,大部分的业务员成了公司的股东和主要领导,又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和以前不同的是,企业领导不仅独权,而且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领导层都是业务出身,对业务比较熟悉,因而,在日常决策和工作中,不自觉地偏向业务方面,存在重业务、轻财务、重融资、轻管理的情况,形成了效益是业务做出来的,而不是的财务管理出来的观念,财务管理没有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贸企业资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不良资产多,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而企业管理不善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面对架子很大而实际质量不佳的空壳化资产,许多外贸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资产质量,但不良资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集中体现在:
1、应收款项欠亏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应收款项管理体制没有质的改变,应收款项清欠的呼声很大,得力措施却很少,边清边欠、前清后欠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外贸公司为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制定了许多措施,如明晰资金管理权限、限制结算方式风险大的业务等,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堵塞了逾期收款产生,但也导致公司业务贸易机会的流失,形成应收款项管理与业务开拓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一味“堵”的做法,使外贸企业不能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措施,在控制风险的能力上十分薄弱,如在赊销时缺乏严格、科学的调查程序;销售后对对方的监控不力;货款拖欠后保全债权的行动迟缓等等。
2、投资能力弱,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外贸竞争压力越大,外贸企业就越急于寻找多种经营的路子,但由于在投资领域缺乏经验,方向难以把握,投资盲目,失误较多。二是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投资所占的比例较大,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投入项目,造成资金大量积压和沉淀,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三是在投资领域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即使投入巨资占领控股权,但经济效益却每况愈下,如果再加上投资合作伙伴选择不当、银根紧缩筹资不利、投资监督不力钱权交易等情况,损失就更加惨重,企业很容易限于困境。
(三)筹集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外贸企业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企业自有资本很少,外贸经营使用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周转。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是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形成了越不能贷款,业务越无法进行,越不开展业务,越无法贷款的恶性循环。
1、融资方式单一,争取银行借款困难。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外贸行业目前在商品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付款方式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国内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利用商业信用周转的时空越来越狭小,因自身原因,又不能通过发行债权或股票进行融资,只能从银行融资,融资方式单一。而争取银行借款又十分困难,主要原因:一是规模小,风险大,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二是外贸属于流通企业,竞争激烈,很难找到借款担保,就连贸易项下融资,如开立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押汇等往往也是通过抵押或担保都相当困难,更别说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了。
2、资金运用不当,缺乏融资成本观念。企业盲目上项目,挤占流动资金,在资金运营上往往流动比例下降,影响正常周转。另外,企业对融资成本的观念比较淡薄,资金报酬率低,业务利润仅仅够支付银行利息。(四)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薄弱。企业改制后,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但对决策层的控制仍是个难点和盲点。管理层把控制看成是对下属员工的管理手段,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得公司股东形同虚设,监事会制度更是流于形式,董事长和总经理缺乏有效的分工和相互制约,争权夺利,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个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
2、会计核算只有反映,没有监督。对财务人员的挑选,以是否“听领导的话”为标准,财务人员对经理言听计从,不敢监督。整个业务流程只有业务员知道,别人插不进去,收购商品和结汇都是滚动的,一笔出口的采购应该与哪笔销售收入、出口费用相对应,只有业务员才清楚,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业务员的“配单”来做账,对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业务过程,只有到收汇时才能看出,这时再谈控制风险已经晚了,根本谈不上对业务的监督。
3、财务核算失真。有些外贸公司有业务,为了逃税等目的,常常做一些“真自营假”、“假自营真”的花账,有些外贸公司自身业务没有一笔,仅仅靠提供服务生存,为了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实际业务人拿到出口退税和业务利润,违反会计真实性原则,将做成自营,财务账面所反映的不是经济业务的实质,表面上亿元的自营收入,都是过账,其实质是收入,所以,很多财务分析指标失去其真正意义。外贸企业只是一个票据流转中心,一台收汇机器、付款机器、退税机器,帮助业务人逃避税收的机器。
(五)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外贸企业多年动荡、改革,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跳槽选择了更稳定、待遇更好的单位,造成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另外,财务人员仅仅注重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将工作重心由对凭证账簿的管理转移到对业务环节和原始业务信息的管理上,对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阶段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包括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方面以及筹资、投资和分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改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历史的积弊,也有新生的问题,既有宏观的因素,更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一套有效、科学的、完善的、灵活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财务部门就能搞好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相关财务管理体系。所以,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没有包治百病的通用方法。
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手段和思路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具体的思路和措施是什么,要想建立有效的、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企业要形成财务管理是生产力的共识
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上下要纠正财务管理只是算账、报账的观点,要树立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盈利分析、偿债能力、内部监督等实施管理的活动,有其他任何管理无法替代作用的观念。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在行动上形成前进的动力。
(二)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做事才能有的放矢。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应兼顾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等与企业关系密切的利益主体,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否则,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导致失败。
(三)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改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主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是随着新世纪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全球市场的各种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会计职业界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强烈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企业财务报告没有能跟上时代快速变革的步伐,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失去相关价值。因此,改进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势在必行。
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行财务报告不重视未来
传统会计的确认标准都是以某一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予确认,财务报告是一种反映过去经营状况的向后看的会计报告。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现状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相关者来说,他们的各种决策建立在对企业未来前景预测的基础之上,要想对企业未来做出准确预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描述,更希望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其对未来的自身的经营状况的预测性信息。按照传统会计来衡量,像期货、期权之类衍生金融工具,过去却没有任何实际交易事项可言,一项合约的签订仅仅预示着将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财务变动,如保证金户头上账户资金将随着市价波动而不停变动,对冲、履约、交割等行为可能带来风险和收益。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涵的无穷机会与风险,以及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现行财务报告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揭示不足。在现行经济社会中,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机遇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不可低估。风险的这种重要性使得风险的披露也成为财务报告的一个必备内容。但现行财务报告以财务报表为主体、以附注和说明为补充的体系不能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充分有效的揭示。
财务报告的不完整性还在于它在绝大多数意义上来讲是一种“通用目的”的报告,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职业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目的”的报告以外考虑到特殊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专用”财务报告。
3.现行财务报告的滞后性较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现行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对外披露的。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金融工具的应用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为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变化。年度报告,甚至季度报告已明显无法满足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要。
财务报告周期过长,信息滞后。我国企业的年度报告要求在年末结束后4个月内报出,中期报告要求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在市场波动大的情况下,这段时间足以让一个企业由盈利走向破产。英国的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账面净资产为45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而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财务报告由于缺乏时效性而失去了它的有用性。
4.不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不仅翻新速度快、数量大、品种多,而且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金融衍生交易也越来越多。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投资和信贷决策失误。由于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利率和汇率瞬息万变,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如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我国上海交所“3.27”事件就是相当典型的事例,但现行财务报告却不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
三、改革企业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
1.可靠性和相关性并重的原则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在某些情况下,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好,但相关性较差;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可靠性和相关性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和相关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不可偏废,必须给予相同程度的重视。提高信息相关性的举措,绝不能以降低或失去可靠性为代价,而任何强化可靠性的做法,也绝不能离开相关性的导向,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方的改进或改革,都极有可能给信息质量带来严重后果。不可否认,兼顾两者的实际处理,其难度明显大于理论探讨,但又是改善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必须坚持的原则。
2.定量和定性指标相顾的原则
现行财务报告中的定量指标主要限于货币化历史财务数据,定性指标基本得不到反映,使用者往往需要对报表的再分析才能做出预测和判断,但这经常又是盲目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兼顾的原则,要求改革后的财务报告在充分揭示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有关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前瞻性信息,既要披露财务信息,又要披露非财务信息,如人力资源信息,既要有量化分析指标,又要有定性分析说明,如企业背景和竞争状况。以便于使用者更加全面地、准确地掌握企业状况。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前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形式,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及时转变理财观念,加强对于财务的管理。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也会对市场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解决。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信息失真严重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财务信息失真情况,主要表现在:
(1)资金流动信息的失真现象
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对于资金的流动信息管理不当,导致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例如,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采取少列或多列成本资金的方式,对损益情况进行人为调整,以实现企业的短期利益;又或者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出具的账目信息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存在严重的偏离,与实际经营不相符合。
(2)会计报表的造假现象
部分企业为了减少税收,掩盖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相关人员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扰乱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3)账目管理的混乱
一些企业在进行会计账目的设置和管理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使得财务管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账目管理混乱。
2.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就当前的发展形式看,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需不断加强,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以及竞争需求、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存在许多漏洞,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由于受到陈旧思想观念的限制,内部机制僵化,对于财务的控制效果甚微,与实际内容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使得财务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影响,一方面使得企业的投资决策存在盲目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对于相关项目的投资资金难以获得良好的收益,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3.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来自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财务风险可以说是随时存在的。但是,当前许多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以往的管理思路,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认识不足,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例如,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盲目追求最大利润,将资金大量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无形中使得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4.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缺乏财务监督,在现金、固定资产、银行存款的管理方面,十分混乱,又或者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按照相应的会计制度和规范进行,出现成本费用和收入不成正比、成本核算不规范等问题,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造成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二、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首先,要根据会计原始凭证,对会计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进行详细分析和审查,及时发现和清除虚假会计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为了避免管理人员或其他实权部门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可以将财务管理部门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确保财务管理人员敢说真话,能说真话,敢于对不合理的财务支出情况进行提出和纠正,拒绝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入账,拒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然后,要加强对于财务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的建设,一方面扩大财务信息的收集范围,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加强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等环节的信息采集,确保信息的收集质量。
2.建立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的各部门可以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要强化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贯彻落实,对相应的责任进行分配和落实,将责任落实到企业的部门和个人,对管理失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实行管理责任制,从而杜绝财务管理的混乱和繁杂,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强化风险理财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理财意识,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财务风险,规避风险,并提高其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产业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对于缺乏明确市场前景或者科技水平难以达到的产业,要谨慎投资,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
4.强化财务监督手段
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要加大对于财务的监督力度,通过有效手段,对企业的流动资金、银行存款等进行管理,确保会计账目信息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相一致,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及时转变观念,针对自身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一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商业会计.2012(9):53-54.
一、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良好的预算管理机制
中小型企业在对财务会计人才招募的预算上有限,所以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上普遍低于大型企业,那么这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小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普遍比大型企业低。这些没有足够专业技能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会意识到预算与结算的差别会给企业带来多么严重的经济负担,从而使得企业财务部门在预算的问题上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认为企业预算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关联并不是很大,最终导致企业对一个项目的预算与结算以及决算的差别极大,使企业的经济链受损。这也严重影响了中小型企业在支出方面的约束力,对财务的出账没有很好的控制,使得中小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出现问题。
(二)没有风险意识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资金链涉及的数额也不是很大,而这些中小企业都会建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急功近利的想要赢取企业利润,并没有意识到所要面对的各种风险问题,从而使企业力不从心,最后因一项没有考虑到的失误而导致全线崩塌。所以这归根结底是没有树立一个面对风险的意识,这也是一家企业不成熟的表现,在资金周转以及项目投资中会有诸多的风险问题,但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没有充足的考虑到自身作为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本来就会面对诸多风险,要谨慎的处理每一笔款项这一风险意识。这也是没有正确看待自身社会地位所导致的症结。
(三)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关乎到一个企业的命脉,而像财会这种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是一定要有专业人士来进行把控的,这也是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一。家族式企业在我国的数量并不少,许多的家族式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定纳用财会方面的专业人士来任职财务管理等岗位,更多的是空降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这种凭关系不凭能力的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管理层人员的个人素质及工作能力普遍较差,而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公司的财务出现问题,甚至殃及到企业的其他部门,干扰企业的正常发展,也可能带来不容小觑祸端。
二、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一个管理机制来加以规范及调整,财务管理方面更需如此,如果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或者企业在财政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那么造成的后果基本是无法挽回的,如果没有一个管理机制去加以管控,那么就会形如一般散沙,也会被有心者趁机利用,从而破坏企业的正常运转。那么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第一步就是要转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想法,将财务管理加以重视。第二点,统计企业上下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并加以改正,维护企业和谐发展,使企业上下每个员工的收支达到平衡,第三点,增加企业结算次数,并定期做好记录,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现在的中小型企业高管认为企业没有多少资金往来,所以忽视预算及结算的过程,结算中间也难免会出现纰漏。所以,要不断加强结算的次数,巩固资金收支平衡。
(二)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风险意识
正如上文所说,没有风险意识会使整个企业在无意中陷入僵局。所以,提高风险意识是每一个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都应该注意的,要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列举出发生风险的种种可能,再对每一项风险进行预防,在根本上降低财务出现问题的几率,这是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的重中之重,要学会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才会将企业做大做强,也会使企业经济平稳发展,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的生产销售中。
(三)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大势所趋,在以后的企?I发展中,应该坚决杜绝空降现象的发生,也应该在众多应聘者中仔细的进行筛查,对其专业能力的考核要尤其严格。提高现有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势在必行,要经常给其提供学习或培训的机会,使其提高专业能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使其重视起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提高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放心的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授予他们。
关键词:供电企业 财务管理 素质能力 信息化
在供电企业各项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企业的管理者明确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为企业的未来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促进供电企业良好发展,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我国,供电企业一直都处于主要的位置,而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供用电的安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而且对财务内部控制也不重视,使得供电企业内部隐藏着许多财务问题,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不重视,下级工作人员就更加自由、散漫,导致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陷入困境。
(二)缺乏必要的风险机制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抓住机遇,获取更大的发展,就要有完备的风险机制,但是当前的供电企业缺乏必要的风险机制,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没有完备的应急策略,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比较差
在供电企业中,由于管理者不够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更是随意,这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财务管理的相关技能、流程不了解,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更加困难,而且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投入到工作中,自由散漫现象严重,不能够有效对供电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不能指导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应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要使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上到下全面树立财务管理的意识和理念,认识到增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使供电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够投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供电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加强对财务部门的审计与评价,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漏洞,并进行有效处理,使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工作的日程上来。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机制
供电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取实现自身的发展,就要有完备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制度,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风险预测,并制定出多种解决策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供电企业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前,都要对这项经济活动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消耗的成本以及预期的收入都要进行详细的预算,有效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严格规范管理工作的步骤和流程,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使供电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三)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使其掌握必要的财务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素质,其次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实践财务管理的各种步骤,流程的实际操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要继续接受教育,从而使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使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工作,认真负责,全身心的投入到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
(四)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整个供电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财务会计的预算、核算工作,并得出科学的结论,有效化解风险,指导实际工作。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的管理者能够获取真实、科学的信息,并且加强供电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供电企业的管理,使供电企业实现真正的发展,获取更大的利润。
三、结束语
在供电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经营有着很大的影响。供电企业的管理层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机制,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加强财务管理,真正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财务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供电企业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春云.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科技致富向导,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