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充分认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我区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
二、工作目标
从20*年起,用三年时间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用一年半时间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防止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工作机制。
(一)已有拖欠工程款分三年偿还,按年度和工程分类制定工作目标;其中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问题在20*年年底前解决。
(二)20*年6月底前解决建设领域20*年*月*日以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三)20*年以前开工的在建工程和今年新开工的项目,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三、组织领导
各乡镇场、街办、区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开展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情况调查制定还款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国务院、建设部和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切实抓好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的工作。
为了确保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顺利实施,决定成立青山湖区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建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城建环保局黄小平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各乡镇、街办、各部门清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项目推进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即政府投资项目清欠小组(设在区城建环保局)、房地产项目清欠小组(设在区房管局)、社会事业口项目清欠小组(设在区计委)、教育项目清欠小组(设在区教体局)、农民工工资清欠小组(设在区人劳局)。
各乡镇、街办、园区须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健全组织机构,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实施步骤
按照“领导小组牵头、工作小组运作、乡镇街办配合、相关部门支持”的工作机制,对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分为制定还款计划、监督按期还款、总结检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还款计划
各乡镇场、街办、园区和区直有关部门要组织各欠款单位按项目与施工企业协商制定还款计划,经工程所在地乡镇、街办、园区和有关主管部门对双方意见和计划安排认可后(签字盖章),由施工企业通过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上报《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调查表和还款计划》、《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调查表和还款计划》,并局面上报负责清欠工作的牵头单位和区城建环保局。还款计划经区城建环保局汇总后,由区政府办公室于20*年10月25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厅,同时抄报市建委。
(二)监督按期还款
各乡镇场、街办、园区及有关部门要严格监督欠款单位按还款计划偿还欠款。
(三)总结检查验收
各乡镇场、街办、园区及有关部门将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情况总结报区政府办公室。
五、工作分工
各乡镇、街办、园区对当地工程项目的清欠工作负总责。区直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加强协调指导,负责本部门的清欠。
(一)各乡镇场、街办、园区要负责对辖区内的项目(不含省属、市属、区属单位的项目)制定还款计划和清欠工作,并带头清欠拖欠项目,及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二)区城建环保局负责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调查的汇总统计工作。
(三)区财政局、区计委、区城建环保局负责区本级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调查摸底、制定还款计划工作,并负责督促乡镇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从本级财政中每年安排用于工程建设的各项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种政策性收费等)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清偿拖欠工程款。由区财政局牵头,并抓落实,相关部门配合。区城建环保局搞好统计上报工作。
(四)区房管局负责房地产开发项目拖欠工程款的调查摸底、制定还款计划工作,认真抓好落实,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五)区计委负责对区级其它(社会)项目制定还款计划和清欠工作(主要包括:民政、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劳动、人口、工会),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六)区教体局负责区属中小学教育项目的调查摸底、制定还款计划工作,认真抓好落实,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七)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定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具体措施和计划,加强对各乡镇、街办、园区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在20*年11月底前解决20*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制定20*年以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的还款计划,确保20*年6月底前完成兑现工作,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八)区直各部门要负责本系统内项目的调查摸底、制定还款计划工作,并抓好落实。
六、工作要求
(一)各乡镇场、街办、园区及区直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清欠制定还款计划工作,党政机关投资的工程,要带头制定还款计划,确保在20*年年底前偿清欠款。其它项目要确保在20*年10月底前偿清欠款。
论文关键词 社区安全 安全设施 犯罪预防
在城市功能分区中,住宅区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其是城市人栖息之地,承载着城市人的家园,是人休息和娱乐的重要处所。社区的公共性和相对开放性特点为犯罪份子实施犯罪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社区内偷盗、抢劫等行为时有发生。社区安全问题维护事关人之基本生活环境的维护,是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基于社区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实务界和学界纷纷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已有的经验和成果表明,社区安全设施的建设对维护社区安全和提高犯罪预防之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区安全对犯罪预防之作用
(一)社区安全与犯罪预防之关系
犯罪预防是现代公安管理的重要内容。犯罪行为不仅归结于犯罪人自身好逸恶劳的本性或其凶残的本质,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因素,犯罪人之教育背景、家庭情况及社会风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情况等都影响着犯罪行为之发生。当然,作案环境的相对宽松亦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原则。而社区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特点,政府对社区的日常管理事务很少介入,公安人员一般亦不进入社区巡逻。而对大多数社区特别是大型社区而言,基于为社区成员提供方便的原因,社区管理者往往不对进入该社区的人员予以严格盘查,从而使得外来人员可以较为轻易地进入社区。两方面的原因结合,社区自然就成为了犯罪行为高发的地带。基于此,强化社区管理,提高社区安全维护水平,当然就成为了预防犯罪行为发生的良好途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犯罪预防手段和措施逐步往前拓展,犯罪预防理论从强调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苗头到从注重根本上改变容易滋生犯罪的环境。这种情况之下,加强社区安全管理无疑是改变犯罪所发生的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犯罪预防绩效的提高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之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采用,大大地减少了人之劳动力的支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把人从体力劳动和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物质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更新生产领域的技术流程,技术力量还渗透到了生活领域,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和更为安全的生活环境。社区安全设施即是在此种背景下出现的,社区安全设施之建设,即是将安全技术领域的最新产品用于社区安全管理中,用以提高人们生活之安全度及其安全感。换言之,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之必要性在于,一方面,这种建设适应了物质技术的最新发展,其能够将大部分投入到社区安全防护的人力资源从该项工作中解决出来以进行其他更有创造性的活动,因而代表了物质文明发展和人之解放的潮流;另一方面,社区安全设施建设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安全防护工作的效率,改善犯罪预防的效果,进而维护社区成员之人身财产安全。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犯罪份子之犯罪手段也向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从技术设施上提高社区安全防护的水平亦是应对犯罪行为向高技术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社区中犯罪预防的新理念
(一)被动预防向主动预防转变
传统的社区安全防护是一种被动型的安全防护。如在九十年代之前,防盗门窗和围墙是主要的防护设施。但这种防护模式具有被动性的特征,其只能对犯罪人之犯罪行为予以消极地应对,而不能予以积极的制止。豍随着安全防护和犯罪预防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部分防护技术表现出了某些主动性的特征,如有些实体屏障本身增加了防入侵探测和报警的功能,这些安全防护设施在面对犯罪行为时并非消极地应对和承受、抵御犯罪人之侵害,而是主动发出警报以有效吓阻犯罪行为之继续进行。这些设施之应用,实现了犯罪预防从被动预防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二)人防、物防为主向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转变
传统社会中的社区安全防护主要以人防和物防为主。所谓人防,即是在社区中安排人员以定点值守、流动巡逻等方式加强对社区的控制,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物防则是指为社区和家庭生活区域设置实体屏障,从而隔断犯罪人与社区成员及其财产的接触,避免社区成员及其财产成为犯罪行为之作用对象。围墙和防盗门即是物防的典型代表。当然,物防设施仅有暂时阻碍犯罪行为达成其目标的效果,其不能根本上制止犯罪行为的继续进行,如果犯罪行为持续作用于物防设施,物防设施可能将不堪重负。所以,在传统社区安全防护中,物防必须跟人防相结合,人防中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防护技术,诸如电视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系统、面部识别系统、住户报警系统等现代技术被应用到社区防护中。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且与原有的人防措施和物防措施防相结合即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及社区管理者预防犯罪的绩效。
(三)网格化的防护
所谓网格化管理,即是指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相应的管理员,由管理员综合管理社区安全事务,从而使管理员之责任得以明确。网格化管理把管理员派遣到各个风格区域中,提高了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反应能力,但这种方法将整体性力量化整为零派遣到个网格中,其削弱了事发网格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竖因而,网格化的管理必须配置相应的巡逻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之时避免削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平面向立体转化
传统社区防护方式是一种平面式的防护,在这种防护方式中,围墙成为了这种方式最主要的防护手段。即是说,在传统社区安全防护模式下,安全防护设施往往设置在地面,并以屏障的方式存在,通过屏障
的设置而隔断犯罪人与犯罪对象的接触,从而起到维护社区安全和预防犯罪的效果。而随着安全防护技术和理念的发展,平面式的防护体系为立体式的防护体系所替代。现代防护系统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平面式的围墙和防盗门等,还包括设立在空中的电视监控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等设施,这些设施与围墙、防盗门、出入口控制系统等相结合,将组成一道立体的防护网,对社区安全予以全方面的防护。
三、社区安全设施建设提升犯罪预防绩效
基于社区安全防护实践及其理念的新发展,现代社会安全防护效果的实现和犯罪预防绩效之提高,当然需要从技术设施和物防设施方面对社区安全防护体系加以完善,建构严密的社区安全防护网络。
(一)技防设施
1.周界报警系统的建设
周界报警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社区与外界隔离的主要手段,俗称“电子围墙”,周界报警系统的建设将在社区地域范围内为社区成员建构一个相对封闭的安全空间。为提高社区范围内犯罪预防之绩效,有条件的公安机关或者社区管理者应当在在社区围墙上安置周界报警系统。常用的周界报警系统一般由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器和报警器组成。红外线发射器不间断对围墙周边发出红外线,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红外线发射器所发生的红外线经反射后为接收器所接收,进而触发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并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安全管理人员手中,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从而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进一步实施。
2.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
周界报警系统只能针对翻越围墙等异常情况产生作用,如犯罪份子不采取翻越围墙的方式而是采取乔装打扮的方式混入社区内,那么这道防线就相当于“马其诺防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之下,即需要其他防范系统对社区内部情况实行实时监控,这种系统即是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亦是安全防护领域中的重要设施,其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直接对重点区域加以监控,能够将该地区之情况实时传送到安防人员所在的控制室。一套电视监控系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摄像机,对多个重点区域特别是社区内交叉道口等部位进行重点监控。而一套系统的操作仅需一人即可完成,即是说通过这套系统,一人即可对整个社区的重点部位实施监控。因而,这种系统的应用亦能提高犯罪预防的绩效,公安机关或相关社区安全管理者亦应当积极建设这种系统。
3.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
保安巡更系统是人防与术防的结合,在这种系统中人起着主要作用,然而社区安全设施的建设亦不能因此而忽略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保安巡更系统以智能卡及识读器为基础,配合相应的保安巡更系统软件,实现用户对所辖场合的巡更管理功能。豏我们认为,人的因素毕竟是安全防护的第一因素,因而公安机关或社区管理在在进行社区安全设施建设时亦不应忽略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进而使人之效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建设
顾名思义,出入口控制系统即是设置在社区进口和出口并对进出人员进行识别和对外来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的设备。出口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即是识别进入社区的人之身份,在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外来人员进行重点登记。出入口控制系统与周界报警系统都是社区防护的第一道防线,两者的区别在于,周界报警系统之功能在于对非法入侵者进行预警,而出入口控制系统则主要对以正常方式进入社区的人员进行检测,并识别出来外来人员。
(二)物防设施
先进的安全设施和技术和适用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则必要要与物防设施配合起来,在社区建筑规划过程中注意不留安全死角和合理设置实体屏障,从而才能促使安全防护和犯罪预防绩效的最大化。
1.社区空间布局与犯罪预防
社区空间布局与犯罪预防亦有重大关系。建筑物作为物防设施的重要组成,其空间布局如何直接影响着社区安全的维护。具体而言,社区在其空间布局上如果死角较多,则安全隐患就较大,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必亦较大。如楼与楼之间的夹角、小巷和电梯间即可能成为社区安全死角,开发商在进行社区规划时,就应当避免将这些死角设计为个别住户出入必经之路,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安防,监控,关键技术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而对生活质量尤其是生命财产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住宅小区的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对原有小区新增了安防监控系统,采集小区的重要出入口、小区周界和各种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图像,使监控中心内的值班人员能够实时的监控到整个小区的现场情况,便于监控中心的值班员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快速的处理,把危害和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达到维护社会治安和防止破坏的作用,成为打击现代犯罪行为提供有效法律证据的重要手段之一[1,2]。
2 系统构成
安防监控系统是智能小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该系统为小区建立了三道安全防线,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第一道,由周界报警系统构成,以防范翻越围墙和周界进入小区的非法侵入者。第二道,由小区视频监控系统构成,监控中心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视与控制,值班人员实时的对出入小区主要通道和各种公共场所等重要设施的车辆、人员进行监控,以便迅速派出保安或救护人员赶往报警现场进行处理。第三道,由保安电子巡逻系统构成,通过保安人员对小区内可疑人员、事件进行监管,
整个小区共分为4个区域,l、2区有14个智能球,1个枪机,6个光端发射机,l台报警主机,l套报警传输设备,48个报警地址模块,93对红外线对射报警器。3区有lO个智能球,5个光端发射机,2台报警主机,2套报警传输设备,57个报警地址模块,104对红外线对射报警器。4区有4个智能球,1个光端发射机,1台报警主机,1套报警传输设备,13个报警地址模块,23对红外线对射报警器。
2.1 视频监控系统
2.1.1 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摄像装置,包括各类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它的任务是采集现场的情况,图像信号经视频传输电缆传送到监控中心的硬盘录像机。每台智能球形摄像机自带50个预置位设置,将摄像机的预置位分别与红外对射探测器的每一段设置成对应关系后,当某段的红外对射探测器报警时,就会联动相应摄像机对准该报警段,立即将报警图像传送回监控中心。摄像机的安装应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和按照被保护对象的布防要求进行布置和安装,确保摄像机的有效监视范围,保证无监视盲区。
2.1.2 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各种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系统主机等。监控主机可对每路视频图像进行控制,实时纪录、回放检索录像文件,具有视频动态报警功能,可随意设置视频报警布防区域,控制报警主机每个子系统(用户)的布撤防。
采用了网络数字硬盘录像机,它结合IT领域各项最新技术(如视音频压缩/解压缩、大容量硬盘记录、TCP/IP网络等),是为安防领域而设计的一款数字监控产品,适用于任何现有网络。在该数字硬盘录像主机的控制软件中,提供有多种模块功能:屏幕可分割为l、4、9、16监视模式。可按照日期、时间、监控点进行检索。采取密码授权的方式保护系统设置,防止无授权者修改系统,人机界面友好,适合现代化安全防范治理的需要。硬盘录像机具有手动录像,定时录像等多种录像功能,可按时间,通道号与录像类型查询录像文件,并采用快进,慢进,逐帧等多种形式回放。矩阵控制主机是通过内置软件访问需监控的多路前端视频信号,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也可经视频转换器显示到电视墙上。
矩阵键盘能将29台摄像机任意切换到电视墙上8台监视器的任何l台监视器上,进行云台,镜头地控制。进行循环显示。
2.2 电子围栏
电子围栏是目前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它由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电子围栏是目前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它由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高压电子脉冲主机是产生和接收高压脉冲信号,并在前端探测围栏处于触网、短路、断路状态时能产生报警信号,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报警中心;前端探测围栏由杆及金属导线等构件组成的有形周界。电子围栏是一种主动入侵防越围栏,对入侵企图做出反击,击退入侵者,延迟入侵时间,并且不威胁人的性命,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部门监控设备上,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处理。
2.3 电子巡逻系统
电子巡逻巡检系统是监督考核巡逻人员工作情况的智能管理系统,由感应式智能巡逻管理系统软件、巡检器和各种射频卡构成。其基本的原理就是在巡逻线路上安装一系列代表不同地点的射频卡(又称感应卡),巡逻到各点时巡逻人员用手持式巡检器(相当于刷卡机)读卡,把代表该点的“卡号”和“读卡时间”同时记录下来。巡逻完成后巡检器通过通讯线把数据传给计算机软件处理,就可以对巡逻情况(地点、时间等)进行记录和考核。
不同身份登录拥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登录感应式智能巡逻管理系统可分别以三种不同身份进入。一般用户:只有使用和查询权限,没有更改系统设置权限。管理员:有使用和查询权限,有对系统设置权限,有“导出基础信息”及“原始数据”和导入“原始数据”权限,但没有导入“基础信息权限”。超级用户:有最大权限,拥有一般用户和管理员所具备的所有权限,有取消管理员及一般用户的权限。(更改管理员登录口令)
3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红外探测器主动发射和接收红外能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误报警或漏报警。一端发射红外能量信号,另一端接收红外信号,由此而形成数条类似交通栏杆式的横向线型封锁屏障。因此主动红外光束与空间的接触面很窄,从而最大可能的减少了误报警。当有盗贼翻越周界围墙时,红外对射探头立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并将报警信号通过数据接13模块和通讯模块传送回监控中心。报警计算机显示器上立即弹出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上的探头标识开始闪烁并显示出准确的报警点位置,同时视频监控系统联动相应的摄像机立即对准报警点,将报警点图像传送回监控室。同时在电视墙上中间29寸监视器自动切换成报警摄像画面,并联动警号发出报警声音。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巡逻保安人员迅速赶往报警地点处理突发事件。
图1 系统原理框图
4 监控管理平台
监控管理平台采用丛文警卫中心集成系统。它是一款新型多功能集成安防系统软件,在相同的软件平台下实现多种安防报警功能,减少了硬件设备和工程的数量,为用户尽快掌握软件使用功能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保安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为方便用户使用,软件采用灵活的模块结构,用户可根据项目需求自行组合使用警卫中心报警巡更软件GCW系列、警卫中心CCTV监控软件GCC系列等各种类型的软件模块。
中央控制电脑系统是警卫中心集成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需要可连接报警主机、矩阵或等设备实现报警联动功能,可控制报警主机每个子系统(用户)的布防和撤防。
5 结束语
本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方案充分体现了合理、实用的原则,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小区全天候的安全监视,全面提高小区的综合防范和管理水平以及快速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空间,创造了安定和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1、社区成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要有文件,有单独的计生办公场所,面积15㎡以上。
3、计生协会组织健全,活动经常,有图片资料和记录,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作用。
4、建立协会会员之家,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活动记录,经常开展活动,记录完整。
二建章立制、制度健全
1、议事制度、上门访视制度、宣传服务制度、基础台帐管理制度等是否得到落实。
2、有固定的宣传标牌、宣传橱窗,做到内容规范、美观醒目,宣传橱窗每月更新一次。
3、实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及时将社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公开。
4、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无重大案件和越级上访案件发生。
三科学指导、管理规范
1、常住人口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规范,无计划外生育、无大月份引产。
2、出台有效的对再婚、空挂户等特殊人群管理措施并落到实处,建立再婚、空挂户人员登记册,并有联系方式,确定一名联系人。
3、各项基础台帐管理规范。
4、出生漏报、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和重点对象三查落实情况。
四以人为本、服务到位
1、广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避孕节育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等宣传。宣传品入户率达90%以上,辖区常住和流动人口中的育龄群众能掌握3种以上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方法。
2、设立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室,为辖区居民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药具管理规范,有发放和随访登记。
五居民自治、群众满意
通过有效形式开展居民自治工作,制订《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自治章
程》和《公约》。实现社区居民广泛参
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辖区内群众对计生工作满意率达95%以上。
六流动人口管理资料完整规范
1、流入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登记册填写规范,保存完整。
2、挂牌每季度更换一次,挂牌内容逻辑关系清楚。
3、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登记卡流入、流出人员填写规范,无缺项漏项。
4、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
5、社区居委会要与本辖区内房屋出租户签订合同书,保存完整。
6、对流出人员登记造册,落实一名联系人,一部电话;要与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书,落实一项节育措施,并要求按季度邮寄“三查”证明,保存归档。
7、有《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流入信息登记表》和《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流出信息反馈登记表》。
8、对全家外出,无法联系人员另行登记造册,并制订可行措施,严加防范。
9、对流入人员要求有查验婚育证明登记册。
10、流动人口报表填写规范,逻辑关系清楚。三、检查对象
检查样本点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四、检查方法
本次检查对驻区单位社区只查看档案资料及宣传氛围;区属社区查看资料,入户走访、流动人口检查。
1、检查组直接进入社区,重点对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进行入户调查。
3、对锁门户,要走访周围邻居,了解情况,并在备注栏说明。对有问题或出现不符合政策生育的锁门户,要走访三户以上群众,或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资料证明。
4、入户调查结束后,在社区计生办集中,索取2009年和2008年计生统计报表、已婚育龄妇女登记册、“三查”登记册、“三联单”和“五联单”等有关资料,完善其它相关调查表格。
要求认真对照表、卡册、“三联单”和“五联单”,要检查人口计划摸底、二胎生育证发放、奖励扶助及优惠政策落实登记、居民自治档案、挂牌、工作记录、“三结合”扶贫帮困、行政执法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填写社区调查表。
5、每个检查点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应认真核对调查表,避免漏登、错登,确认无误后,在每张调查表上签名,对调查资料按汇总表中所列的项目及内容进行汇总。
6、全部调查结束后,交由调查组长审核签字,交指定收集人,方可撤离检查点。五、组织机构
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孙占魁
成
员:张群鲁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张群同志兼任,并负责组织实施,鲁刚同志负责后勤保障。六、时间安排
七、检查纪律
一、行动目标
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的方针,在沿湖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开展候鸟保护专项行动,大力加强候鸟资源保护力度,全面消防危害候鸟资源的安全隐患,实现湖中无天网毒饵、流通无候鸟运输、市场无候鸟交易、酒店无候鸟经营、菜单无候鸟名称、杜绝严重破坏候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发生的“五无一杜绝”目标,确保候鸟在我县辖区内的域安全越冬。
二、行动重点
(一)全面清理天网、毒饵等危害候鸟安全的隐患;
(二)全面清查宾馆、酒店、集贸市场,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
(三)依法从重从快打击非法猎杀、收购、运输、藏匿、出售越冬候鸟及其制品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四)坚决打击破坏越冬悠久栖息地和湿地环境的行为。
三、行动安排
此次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0月20日至年11月31日)。
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层层召开会议,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公布举报电话,建立责任制度,落实经费保障。并积极深入乡(镇、场)、村、组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发动群众,迅速
掀起专项行动。
(二)全面整治阶段(年11月1日至年6月30日)。
一是保护越冬候鸟专项整治。各地要发扬不畏艰苦、不怕困难、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作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开展破案攻坚战、清理攻坚战等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对破坏候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发现一起,侦破一起,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一起。对存在的天网、毒饵要彻底清除,不留死角。对宾馆、酒店等餐饮场所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系列场所角。对宾馆、酒店等餐饮场所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要进行全面清查,确保无违法违规经营候鸟现象的发生。
二是保护候鸟栖息地和湿地环境专项整治。全面整治非法围堰、违规栽树和大量捕捞、贩运螺蛳等底栖软体动物的行为,维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安全。
(三)总结巩固阶段(年6月21日至年6月30日)。
对专项行动进行认真总结,发掘典型,查摆问题,研究对策。在些基础上,建立健全候鸟资源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候鸟安全越冬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
四、行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加强专项行动的指挥、协调,并迅速作出具体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一线督导,靠前指挥,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推动专项行动开展。
(二)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整治全力。林业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承担起各项行动的协调任务,并认真组织野保、自然保护区等部门人员,主动配合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全力清除“天网”,防止投毒现象发生;政法委要组织当地公安和森林公安民警,全力以赴查处破坏候鸟资源的大案要案,并协调法院、检察院,提前介入案件侦查活动,确保案件快侦、快破、快审、快结;工商部门要广泛收集信息,加强对市场的管理,经常性组织清理整治行为;渔政部门要加大对非法围湖、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包湖人员的监督管理,要求包湖人员签订候鸟保护责任状,明确其候鸟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开辟专栏专刊,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报道,把声势造大,把氛围造浓;监察部门加大对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力度,对工作不力的地方,要责令限期整改,或黄牌警告,并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突出重点,严厉打击。沿湖乡、村、镇要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将破坏候鸟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的区域摸清楚,将涉嫌非法收购、出售、加工候鸟违法犯罪行为的对象和场所摸清楚,将涉嫌非法猎捕、运输、走私候鸟的重点人员摸清楚。在摸排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打击整治,集中查处一批违法犯罪案件,依法处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最大限度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
(四)综合整治,健全机制。坚持“打、防、管、建”四管齐下,把严打与整治、严打与防范、严打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各项管理和防范措施,大力推进候鸟保护综合治理。要采取专业保护队伍与群防群治队伍相结合模式,有效防范破坏越冬候鸟资源的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将专项行动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评比的重要内容,对保护候鸟资源成效明显的给予奖励,对发生
关键词:建筑设计;住宅小区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述
该项目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办事处南侧,由两块地组成,两块地由东至西相连。用地东至肖东路,南至12.0米规划道路,西至河流,北至谭家岭西路。总用地面积60316平方米。建设为高品质的多层、高层住宅小区。
二、设计理念
本项目工程秉承“以人为本,诗化家园”的设计思想,认真从每一住户的立场出发实现其理想的家居空间是本设计方案的构思源泉。由此我们提出“诗化家园”的原则,“家”是每个人的心中理想化的概念,茅芦草舍可为家,高堂广厦也是家,我们将为住户提供既富于“江南精神”的户内外系列空间景观,又能实现居住安全、便捷、高效、健康、时尚、实用的家居空间,虽于屋内却感身在画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项目与河流相邻的优势,通过总体的布置及建筑单体的处理,创造艺术感和美感,并让居民能更加亲近自然的人居精品。
2、尊重地块的独特条件,在整体建筑群布置时充分考虑建筑群落渐变的天际线,沿主要道路的景观效果及建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打造余姚一颗璀璨的明珠。
3、强调围合式的组团布局,通过组团结构合理有序的组织交通流线,充分做到人车分流:并使自然风景,小区中心绿化与组团绿化能够相互渗透。
4、按照余姚地区的居住需求,设计合理,实用,并富有情趣的精致居家户型。
5、运用新古典主义的写意手法,把抽象出来的古典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建筑立面中,使古典的雅致通过现代的解读得到完美的体现。
三、总平面设计
1、间距控制
建筑物间距根据《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规划控制文本的标准执行。其中低,多层住宅南北间距按1.25H+1.0米控制,板式高层住宅间距按1.0H控制,并满足日照要求。东西山墙间距多层之间大于6.5米,高层之间大于13米,高层与多层之间大于13米。
2、建筑布局
布局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用地价值,在南、北沿街以小于90平方米的户型为主,西侧沿河及中心花园区域以大户型为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小区南北方向上由南到北从多层过渡到高层,中心花园穿插部分小高层,建筑高度逐渐升高,形成南低北高,两侧低中间高的形态丰富的天际线。
(2)在小区北侧布置了两排高层住宅,围合出较大的高层组团。在东侧、北侧沿街高层下设置两层商铺,可满足小区的使用需要,也为周边区域提供了方便。会所位于小区中部的高层住宅20#楼下,设置活动用房、物业办公用房等,既方便了住户的使用,更丰富了小区的公共空间。
(3)小区高层住宅以南区域布置多层住宅,其中围绕中央主水系布置5幢小高层。多层住宅组成三个组团,在布局上形成以围合形式为主,同时通过不同户型的错落组合,打破组团较封闭的形式,使组团内、外的景观相互渗透。每个组团通过建筑的板、点结合形成围合感,增加组团住户间的传统邻里感。
3、交通组织
小区在东侧肖东路及北侧谭家岭西路共设置了两个主要出入口。区块内通过环形小区主干道及地下车库的布置,在组团外解决车流问题,使组团内形成一个安全,静谧的纯步行区域,小区内任一建筑到达消防车道距离均不超过50米,高层住宅至少有一长边面临6米宽的消防道路。
每个多层,高层组团均设置独立的地下、半地下室,主要通过地下、半地下车库解决小区的停车问题,地下共设置停车位610个,自行车位2571个,另外在地面沿小区道路设 120个地面停车位。
4、无障碍设计
充分考虑住宅的无障碍设计,每幢高层住宅入口高差处均设有无障碍坡道,坡度为1:12。
5、户型设计
(1)采用大面宽短进深的手法,保证多室朝南,客厅大面宽全景观,主卧室面宽大于3.6米,充分考虑室内辅助空间的设计,12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主卧嵌带卫生间。
(2)多层住宅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定位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主卧室开间为3.9米,客厅开间为4.2米,均有南向采光,卫生间与厨房采用全明设计。高层住宅90平方米以下户型设计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主卧室开间为3.5米。客厅开间为3.9米。
6、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建筑比例处理上借鉴古典的三段式手法,将建筑划分为基层,中部墙体,及上部屋顶三部分,基层用重块石,中段用简化的古希腊柱式装饰,檐口及天花周边用西洋线脚装饰,正面门柱檐口上以三角形或方形花装饰,与底部重块石取得相呼应的效果。建筑主墙面以米黄色天然石材或仿石材涂料为基调,加强底部与顶部的处理,使建筑整体稳重而雄伟,具有雍容华贵,礼仪天下的气势。
四、景观设计
1.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通过小区的规划理念可以看出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应至少满足如下几点内容:
(1)以生态性为规划理念,结合艺术性和多元性规划设计以开放性、经营性、功能性、生态性、多元性、艺术性规划的理念为原则,其中以生态性、多元性、艺术性为要点。在“生态性”理念指导下,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作为宗旨,充分利用本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保证一定比例的植物用地面积,营造以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环境相辅相成的气氛,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人与自然沟通的绿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尊重现有场地肌理的基础上,以原生态为主,结合各种必要的人工生态措施完善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体系,使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呈现典型原生态的特征。小区在景观生态规划“多元性”理念指导下,合理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尽量创造多样的用地功能,完善、丰富生态小区的用地结构。创造一个生态优美,功能完善,具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居住综合性住宅区。在“艺术性”理念指导下,综合本区现状用地的特点,艺术地确定整体空间景观形态。在具体的设计主题、形象立意、结构布局、空间组织、交通方式、建筑设计、绿化景观等技术环节中应用艺术的设计手法,创造一个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娱乐休闲空间,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一个生态人文空间的典范。
(2)生态设计理念下的规划控制设计指引规划控制指引,指为了对用地的开发建设进行控制,对用地进行了地块划分并按地块进行设计指引。在尊重场地特征的基础上,按场地特征的不同分区营造生态环境,以使生态的恢复适合于这个小区。另外,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和色彩上对开发强度和景观环境进行整体上的控制和指引,从整治与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从规划设计到开发建设与使用的空间管制。
2.小区景观设计具体措施
小区的景观设计,结合户型排布,社区活动空间等方面综合考虑,巧妙地排布景观和建筑的坐落位置,以细腻的水系为裙带,借鉴西方几何形态的园林及中国园林的自然、人文主题,绿化景观分为中心花园绿化和组团庭院绿化两个层次,不同的庭院空间,组团间的过渡空间,以及与组团中心花园间,通过不同的景观主题,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构筑完善的小区户外交流休闲区域。
(1)中心花园绿化:中心绿化以蜿蜒的景观水系为纽带,围合于多层组团之间,并和主入口景观广场及会所休闲广场相结合。采用古典与现代园艺筑景相协调的手法,叠水、溪流、铺地、景观构件与绿化树种的运用,营构出不同区域内各种主题的景观。
(2)组团绿化:组团绿化是中心绿化带的延伸,结合行步道和健身器械,采用宜人亲切的尺度,展开观景、戏耍、健身和休憩的户外交流互动空间。
(3)架空层景观:高层住宅区域底部高度4.2米的架空层,将花池、庭院绿化、景观灯饰与单元门厅、自行车库入口及残疾人坡道有机组合,构成与入户大堂档次相匹配的景观灰空间,同时也是宅间绿化与景观的渗透与延展。
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教育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社会都对教育事业投入了极大关注和巨大的人力、物力,教育由原来的学分教育、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些都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等教育业者采取了很多措施改进教学手段,其中,新兴电教设备的采用(如校园网)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虽然许多学校都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但其利用潜力远未开发。校园网只用来做计算机课程的教具,而网络的根本特性如传播、存储、共享等功能还未能充分运用。 针对学校的要求以及校园的实际生活,设计可以通过网络监控实施监看考场情况,杜绝考场舞弊现象的发生;对重要场所、重要通道监控录像,杜绝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蔓延,给学校一个纯净的发展空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系统建设依据和目的
实现电子监考,杜绝考场舞弊现象
对校园重点区域实现实时监控
可以通过监控了解上课情况
让远程教育、远程管理成为现实
以最简单的方式提供高速图像传送
让校园保安管理更具效益
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1. 设计原则
根据学校的现场实际情况, 对整个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面规划,总体设计以高新技术为主,本着“力求保证系统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经济、易扩展、易维护和高性价比”的原则。
先进性:充分考虑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趋势,采用国内外成熟的技术,起点要高,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保证智能网络监控系统建成为先进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高;防范严密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
实时性:以实用为主,在工程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使用单位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做到灵活、好用。充分分析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及学校环境情况,采用优质设备,满足安防要求,保证操作方便耐久实用;
可扩展性:系统可集中管理、监控,分散控制,总体结构具有较强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既便于系统的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又便于设备的更新、换代;
经济性:系统优化设计,子系统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在实现先进性和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较优的性能价格比。
2. 技术标准
(JGT1)《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 -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 GA/74-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BG50198-94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00BASE-T)
《计算机网络规范》
设计方案
1. 系统概述
本系统由前端监控系统、监控传输系统、安保监控中心系统三部分构成。各系统描述如下图。
(1)前端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对园区内的主要出入口、主干道、重要活动场所、单体楼周围等进行监控。
一般性原则下:园区的主要出入口、主干道和重要的活动场所的摄像机直接连接至安保控制中心,由安保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同时,摄像头摄取来的视频信号可在电视墙上进行切换、轮循、调看,并可在任意监视器上调用任意一台摄像机图像; 单体楼附近的摄像机直接连接至单体楼内值班室的硬盘录像机, 值班人员可以掌握单体楼室内外的情况。监控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自动或手动切换,在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摄像机的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等;采用数字式硬盘机对监控画面进行连续不间断录像, 必须保持至少7天或以上的录像记录, 并可以随时调出记录内任何时间的录像进行察看数字录像机应能对所有摄像机的图像进行同时录制; 录相和回放的图像分辨率应能达到352*288(PAL)或以上的分辩率。
(2)安保中心监控系统
1800亩室外监控系统的主机房选择在后勤楼,在后勤楼未建成之前,大学生活动中心作为临时的安保控制中心。安保控制中心与分中心以及各单体楼硬盘录像机之间的连接采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应为安防系统专网。安保中心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调用单体楼硬盘录像机上室外摄像机的图像,可以在安保中心的电视墙上进行轮循和切换。
2. 前端监控系统结构设计及说明
(1)前端监控系统概述
前端监控系统的任务是能够在任意时间内全方位、无盲区的收集传输图像、语音信息,在图像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摄像机的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可以存储下所有摄像机图像7天的历史数据录像资料,要求存储下来的数据能达到 352*288(PAL)或以上的分辩率效果,并可以随时调出记录内任何时间的录像进行察看;监控系统的画面应能任意排列组合,画面切换时能做到自动或手动两种;视频信号可在电视墙上进行切换、轮循调看,并可在任意监视器上调用任意一台摄像机图像。
(2)前端监控系统设计说明
摄像机:安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整个学校的安全, 另一方面是夜间防盗,而摄像机又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眼睛,所选用的摄像机具有夜间监视功能,在本项目中安装目前最稳定/性价比最好的红外一体化带夜视功能的摄像机,外形设计美观大方, (能够实现夜间监视)能够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实时的监控,来保证整个校园的安全;
监控主机:监控主机是整套系统的核心设备,本项目中选用性能稳定/运行可靠/技术先进的设备,保证了系统的高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前端监控系统将配置视频采集装置、报警装置、矩阵设备等;视频采集装置是安装在前端现场的摄像机,可带控制云台,允许监控中心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摄像机;报警装置是布置在现场的各种报警传感及声光电报警装置, 支持人为或自动触发报警信号。本方案的前端视频服务设备建议采用 MPEG4 数字硬盘录像机。 考虑到目前每个前端装备多路视频采集设备, 每个监控前端可以配置一台MPEG4数字硬盘录像机(输入路数可选,4―36 路) 。
3. 功能特点
(1)显示
实时显示:提供1/4/9/16 及自定义画面等多画面轮视功能;
OSD功能:可在视频图像上叠加时间显示,显示格式如“XXXX 年XX 月XX 日星期X”等多种格式;
LOGO功能:可在视频图像上任意位置叠加透明或非透明 LOGO 图标,可做画面遮挡功能。
字符串叠加: 可以在预览画面上输入各种字符, 来显示各种信息。
(2)录像
录像模式:连续录像、报警联动录像、动态检测录像,各种普通录像与报警录像均可实现快速检索;
压缩码率:可支持固定码流及 MPEG-4 变码流压缩方式,压缩码率可根据现场状态自动调节,保证画面清晰度,杜绝马赛克现象;
图像分辩率:可以支持CIF,H-D1,D1等几处录像格式;
音视频同步:音视频信号实现精准同步压缩,确保音视频同步。
(3)回放
多路回放:支持1-9 路回放;
回放功能:加速、减速,暂停,单帧,全屏播放;
精确回放: 采用拖动式数据播放定位指针, 时间定位可精确到秒;
其他:截图,截片断,提供导出文件功能。
(4)报警功能
移动侦测报警:当画面发现有移动物体时, 可触发移动侦测报警,触发录像通道录像;
联动报警功能:8 路报警输入/4 路报警输出,报警输入可设置为常开型/常闭型,报警设备可以是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等,报警时可联动录像/声音警告;
无视频信号报警:当视频丢失时,可引发相应的报警功能。
(5)设备控制
云镜控制:支持大部的云台,快球控制;
数字矩阵:支持矩阵的切换控制以及上电视墙功能。
(6)数据存储
文件存储:循环存储,自动覆盖,磁盘满自动覆盖。
(7)网络
远程数据存储:可以将录像资料直接存储到网络分控端;
远程控制:支持远程云镜和控制图像的调节参数,如亮度、对比度等以及双码流功能;
电视墙功能:支持通过硬解压卡功能来实现上墙功能;
切换功能:支持在 VGA 或在电视墙上图像的轮流切换功能;
网络报警:支持报警上传图像,电子地图等功能。
4. 传输系统
(1)传输系统概述
对华东师大的这种规模大、集成度高的校园网络,我们建议采用Client/Server 结构模式,即将网络结构建立在各类信息分布处理和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上;由于将数据处理工作放在各客户机(Client)独立处理,减轻了服务器(Server)的负担,设备的性能可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而且资源信息可以分布共享、集中管理,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开放性不单单依赖服务器,互补性很强。这种结构灵活性好,速度快,可靠性高,是当今流行的网络系统方案。
(2)传输系统设计说明
为了保证网络的总体性能, 应尽量在工程上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以保证从一开始网络就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目前局域网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有FDDI、Ethernet、Fast Ethernet、Token Ring。在设计网络时同时也应密切注视着网络技术发展的热点,为了保护投资,应尽量采用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网络技术;目前在网络界研究机构和厂商非常关注的技术是 ATM 和千兆以太网技术。
在这里拟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中心局域网的主干, 用百兆交换到桌面,这种技术是 IT 行业的主流技术, 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使校园网络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淘汰。
我们知道, 局域网中的中心交换机应支持足够多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端口,以满足网络扩充的需要;同时中心交换机应具有足够的总线带宽和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整个大楼的数据流交换需求。网络的管理者可以根据需要在交换机的端口按应用或部门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 。在设计中由一台 Catalyst 4003 交换机作为网络中心交换机。 Catalyst 4003交换机提供先进的企业配线间交换, 它拥有24Gbps的10/100/1000Mbps 以太网交换带宽体系,带有3 个模块化插槽,支持VLAN 最大数达到1024个。
5. 安保中心监控系统结构设计说明
(1)安保中心监控系统概述
监控中心要能够适时、 准确、 清晰地接收前端传输到中心的图像、语音、报警等信息,同时进行上述信息的图像抓拍和资料存储,能够实现前端报警优先推出图像,中心自动轮切监控,能在中心的电视墙上进行屏幕切换及自动切换,中心能及时准确的对前端进行控制,中心要留有较大的扩充空间。
(2)监控中心系统主机介绍
监控中心系统是整个网络视频监控的核心模块, 它对下可以连接前端各种数字录像机并接入前端视频画面、 接收并转发前端的各种报警信号、转发监控终端对前端的控制指令,对上可以接收轮流终端及电视墙或监控终端的视频调度命令、转发视频至相应终端、按监控终端的指令对相关视频进行实时录像。
本系统设计报警计算机终端,内嵌有可实现硬件解压的压缩卡,以及电视墙大屏幕等主要设备。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支持前端视频信号转换及监控画面轮切,可设置多种轮切策略;
电子地图支持, 可在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电子地图及报警点位置和详细资料;
双向语音对讲,监听前端声音或对前端下达语音指令;
远程控制功能,通过监控终端在监控中心即可对前端进行云台控制、设置各种报警等;
系统管理可按级别、管理范围和管理级别设置用户,并分配权限;
用户进入系统必须经过安全认证, 且只能对管辖范围内的对象进行操作;所有操作通过系统日志记载;
可自定义画面的监视通道分布点;
支持硬解压卡的电视墙功能, 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轮流的进行屏幕切换;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四城同创”工作部署,本着共建、互益的原则,通过与前进社区的联创共建活动,切实增强委机关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宗旨观念以及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增进与社区群众的感情与活动交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开展好服务和帮扶的过程中,切实转变作风,增强创建工作成效。
二、主要活动
以帮助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完善文体中心为重点任务,结合本委工作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帮扶工作。
1、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
(1)组织人员对前进社区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摸底了解,与社区干部开展一次座谈,掌握该社区基本情况和下一步创建工作打算。
(2)帮助社区开展宣传阵地建设,规范社区公开栏、宣传栏等建设工作,提供文明创建相关知识资料、计划生育知识图册等。
(3)建好相关文体设施,重点协助建好社区图书阅览室,赠送经济、政治、人文、计生、健康保健等相关书籍,供居民阅读学习。
2、强化帮扶助困活动
(1)组织本系统计生技术力量,强化社区卫生机构技术支持,增强社区卫生机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咨询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技术服务社区行”活动,为社区居民免费开展健康体检和家庭保健服务,发放宣传折页及避育药具。为行动不便、年老体衰的群众开展上门服务等。
(2)开展困难救助工作。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开展结对帮扶,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为群众献爱心、办实事,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开展脱困致富活动。
3、突出文明创建工作
(1)结合计划生育“双述双质双评”工作,在社区开展政务公开及民主评议活动,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开展“文明社区.你我共建”系列活动。组织社区居民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2)结合计划生育“五新家庭”创建,指导社区开展“五新家庭”“文明市民”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
第一条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是景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旅游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是提升景区品味,打造景区特色,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强对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依照《建筑法》、《城乡规划法》、《风景区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风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风景区民居建设风貌改造规划》等依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景区内的所有单位、民居必须严格遵照本办法进行建设、管理与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第四条县旅游局对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林业局、水保局、环保局、文化局、建设局、国土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乡镇从各自角度配合旅游局履行风景区建设与管理职责。
第五条景区内建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民居)由县旅游主管部门按照风景区《总体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查后,按照国家建设审批程序进行审批,未经批准不得建设。
第二章目标与原则
第六条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规划为先导,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景区档次为主要内容,整治景区环境、打造景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着力推进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努力打造生态良好、风格统一、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的精品景区(点)。
第七条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必须符合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原则;
2、风格与风貌统一,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3、不破坏生态环境与绿色环保的原则;
4、改建和新建结合,前期整治与后期管理结合的原则;
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第三章建设与管理
第八条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要按照景区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要求进行,必要时应另行编制旅游风景区民居风貌改造规划。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风格应突出当地民族民俗特色,避免“百村一面”;要适应小康社会生活标准,努力提升档次和品位;要充分体现保护生态和节能环保的理念,并统筹安排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第九条旅游风景区应按照景观的观赏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不可再生性特点划分为景观核心区、建设控制区和接待服务区,实行分类管理。景观核心区严禁建设与资源保护以及旅游服务无关的各项建设内容,景观核心区内的民居应逐步搬迁、拆除;建设控制区可适应建设为景区接待服务所用的建设内容,原有的民居建筑应根据景区规划要求改造为旅游服务设施;接待服务区的民居应根据景区规划要求,按照统一风格进行改造,开展旅游服务。
第十条本办法颁布前在景区内已建造的原有民居和其它建筑物,由县旅游主管部门统一进行核查。凡不符合景区规划要求,与景观不协调,需要改建或拆迁的民居,应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或拆除。对成片的民居建筑应通过风貌改造打造为旅游服务区。
第十一条在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翻修的各种建筑物(包括民居),其规模、体量、高度、造型和色彩等都应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严禁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
第十二条在景区内施工,必须保护景物及附近的林木、植被、水体和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施工完毕,必须及时清理周围场地,进行绿化,恢复环境原貌。在主要风景游览区内施工应尽量避开旅游旺季。
第十三条对景区内被确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院落,由文化部门牵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对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影响其历史风貌、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及其附属物应予拆除。特别要注意保留散居在村落中有利用价值的旧民居,应作为景观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景区内的古建筑及其文物古迹。
第十四条景区内重要古建筑的修复,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尽量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古建筑修复由县旅游主管部门按照景区规划要求,与文物、宗教部门协商确定,有计划地进行修复。
第十五条景区内的商业服务业网点由县旅游主管部门统一规划设置,凡不适合在风景游览区设置的经营网点要限期迁出。
第十六条景区内的单位和民居都要按照规定的卫生责任区,搞好卫生保洁,严禁随意倾倒垃圾、污水、堆放粪便或其它杂物。饲养家禽必须远离景观和道路实行圈养。
第十七条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和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国土整治、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以工代赈、生态移民等各种项目,支持景区民居搬迁与改造。同时要加大对景区民居建设与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保证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措施有效实施。
第十八条旅游风景区民居管理由旅游主管部门、风景区管理单位和风景区所在乡镇共同管理,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支持,要逐步建立和形成旅游风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四章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对违反《建筑法》、《旅游风景区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风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建设详细性规划》和本办法,在景区随意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除由有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土地、森林、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外,旅游主管部门和风景区管理单位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赔偿经济损失,并视情节给予警告、经济处罚。
第二十条负责景区民居建设与管理的工作人员,因,,造成景区资源破坏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民居建设、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或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旅游主管部门报请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五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