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第1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分数,形成关于分数的表象,会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纸。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1.谈话出示情境图:猴妈妈拿着4个桃子要分给两个孩子,一个给了1个,另一个给了3个,拿一个桃子的猴子在大哭,你知道为什么吗?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怎样分?为什么?

2.现在猴妈妈只拿了1个桃子,该怎么分?如何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互动探究,认识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大家想想,半个桃子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

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 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

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 1/2 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要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略)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2.类比迁移,认识1/4。

联想:课件播放,走进生活,看到这些图片(略),你想到了几分之一?说说你是从哪张图片想到的?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初步感受分子、分母所表示的意义。

3.读写分数。

三、拓展应用

1.联想:五角星、巧克力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2.估计:婴儿、成人、十岁左右的儿童的头部占身体的几分之一?

3.拓展:播放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动态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巩固本课基本知识点。通过寻找身边的分数再次让数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从头部占人体几分之一的估计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感到快乐吗?说出你的快乐和收获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第2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1.在一定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推理和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迁移、类推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与合作意识,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分数含义,建立分数初步概念。

学习难点:

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和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具、圆形、正方形纸片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理

1.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动画片吗?你觉得其中的人物谁最有趣?(课件出示西游记片段)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作为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课堂上来,为新知的探究开设了绿色通道。)

2.质疑。唐僧给猪八戒和孙悟空4块饼,你会怎样分给他们俩人?(说出分的理由)

3.自主交流。(依次交流4块饼和2块饼分给两个人怎么分合理,并说出想法)(板书:平均分)

4.升华质疑。师:现在只有1块饼,又怎样分给他们俩呢?

(学生由前面的4块饼,两块饼的分配过程中已经建立了平均分这样最公平的数学意识,所以当问一块饼怎么分时,学生自然会想到一人一半最公平的分法,也为下面的新知探究引发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二、探索交流、抽象概念

(一)认识1/2

1.半块该怎样表示呢?小朋友们,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一块饼的一半吗?(学生上黑板上画出,有的用圆形纸折出……)然后请这些同学介绍自己的表示方法,解释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

2.半块饼不能用学过的确1、2、3来表示,于是我们就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板书1/2)。

3.揭示课题:1/2是一个新朋友,谁听说过这个数,你知道关于这个数的什么知识?在数学王国里,你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板书:分数)

(其实分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的同学在生活中内过,也有的同学在课前已经预习这部分内容,此时让学生说一说对分数的了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还给预习学生一种奋进的力量,培养他们更好的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认识1/4

1.创设质疑(课件显示)唐僧和沙和尚也来分这块饼。

2.质疑:4个人分一块饼,你会怎么分呢?

3.全班交流:每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呢?同学们用手中的纸折一折,分一分。

4.展示交流: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折法

5.找一找,同学们,你认为在分数王国里只有1/2、1/4吗?你还能折出你想折的分数吗?(展示并介绍自己折的是图形的几分之一)

(“找一找,折一折,折出你想折的分数”,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出现,推动了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三)建立数感

师:同学们,你是喜欢1/2、1/4这样表示方法吗?

生1:不怎么喜欢。

生2:我还是觉得用画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好。(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示赞同)

师:那好啊,请你们用你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一百分之一 。

生3:老师,这个分数太大了,画起来太麻烦了。

生4:折也不好折,还是向1/2的表示方法好,那一百分之一就可以写成1/100了。

(此环节的设计既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现自己表示方法的机会,又通过巧妙地提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表示方法的特点,由此实现从自己的表示向数学表示的飞跃,同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

三、观察比较、体验方法

1.质疑:同学们,你猜一猜猪八戒是愿意吃这块饼的1/2还是1/4呢?

2.小组交流:①分析比较1/2和1/4的大小。

A.学生猜想哪个分数大。

B.学生讨论并交流。

C.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②分析比较1/4和1/3的大小。

3.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以上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练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由质凝――猜测――交流――验证,学生的思维经历了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创设情景(课件出示师徒四人即将出发的情景,引出练习)。

2.课本第93页练一练。

3.练习一第1、2题。

4.总结全课:像这样1/2、1/4的数都是分数,你知道分数表示什么吗?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5.用分数说话。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看书91面,你能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看书91面,看图说,再自由说生活中的分数)

教后反思:

第3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4、45页。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即0~10各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分”与“合”,对“合起来”的意思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一经验与“加法”模型联系起来。

现在修订后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主题图的旁边增加了这样一句表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进而得到3+2=5这样一个具体模型。很显然,新教材在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接着,教材通过变换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尝试建立模型,强化、丰富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不在于计算,而是初步建立“加法”的模型,理解“加法”的内涵,并学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加法算式模型,理解“加法”的意义,积累建模的活动经验。

2.能利用已有经验自主理解5以内加法的口算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情境演示,引入模型

1.看图说过程和结果。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

①动态出示图1。

②在图1中动态插入两位小朋友。(合成图2)

这个动画片是什么意思?(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小朋友,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③指名说,同桌互说。(充分了解图意。)

2.模型表达。

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5个小朋友。这句话的意思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道式子来表示3+2=5(板书),你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3.了解符号的意思。

“+”是什么符号?(板书:加号)它表示什么意思?(合起来的意思。)

3+2=5是什么意思呢?

4.小结:3和2合起来是5,我们用式子表示是3+2=5。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能接受的动画片的动态演示入手,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生活情境转变为日常语言表达,再从日常生活语言抽象为数学语言――加法模型,让学生经历加法式子的产生过程,为下面进一步丰富“加法”模型作准备。

二、 变换情境,丰富模型

1.情景一:

下面我们再来看两幅连环画。(连环出示图3)

①第一幅图什么意思?第二幅图呢?你能连起来说说图的意思吗?(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来荡秋千,又来两个小男孩,合起来是三个孩子。)

②这句话的意思,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在作业纸上写一写,然后指名说一说。)

(根据生回答课件出示:1+2=3。)

为什么用加号?(把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进一步理解加法意义的环节。因为有了前一个例题作为基础,所以本环节情境展示由动态演示转变为连环画的静态展示,减少了“动”的成分,在“连环”的情境图中,理解“动”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加法模型的建立,不是靠一个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在不同情境下连续理解,这是学生第一次模仿、建立特定情境下的加法模型。

2.情景二: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棒,青蛙一家也来向小朋友们学习了。(出示图4)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根据生回答出示2+2=4。)

③为什么这么表示?

设计意图:只用一幅图将动态过程表现出来,需要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此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了由两幅图向一幅图的过渡。

3.情境三:

除了青蛙一家,鸡妈妈一家也过来了。

①图5是什么意思?

②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根据生回答出示:3+1=4。)

③这里的3表示什么?1呢?4呢?(让学生明白4表示4只鸡,其中有3只小鸡和1只母鸡。)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静态实物图,合起来的两部分是1只母鸡和3只小鸡,这里的“4”代表4只鸡,是对母鸡、小鸡的统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抽象。

4.情景四:

图6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为什么这么表示?

设计意图:由实物过渡到方格模型,提高抽象程度。

5.情境五: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图7吗?这里的2、1、3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计数单位从“个”到“群”(捆),扩大了加法模型的应用范围,加法模型的适用性得到了加强。

6.情景六:

在我们生活中用“加”表示的例子也有很多。教师请学生走到讲台前,要求学生:说说老师每次请学生上台的过程及现在一共有几人,再用算式表示。

①老师先请两人上台,再请一人。(2+1=3)

②再请一人上台。 (3+1=4)

③再请一人上台。 (4+1=5)

7.小结:刚刚我们经历了几件不同的事情,为什么都可以列成加法式子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系列活动,从情境图到生活中的事例,目的是丰富“加法”模型。通过小结,异中求同,突出“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这一本质属性。

三、 解释模型,根据模型求解

1.1+4=?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会用圆片摆一摆这道算式吗?4+1呢?

生集体操作,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摆的。

2.2+1=?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这道算式的意思吗?(师课件提示:它可能是2个 和1个 ,合起来是 。)

3.直接算出得数。

出示算式:

1+4 2+3 1+1 2+1 3+1

3+2 2+2 1+3 4+1 2+1

设计意图:一个算式就是一个模型,是对某一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抽象的结果,它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模型出发,想象具体的、不同的情境,是对模型的深刻理解过程。对于1+4=?4+1=?这一计算问题,启发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去解决。最后通过一组题的练习,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四、 回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你知道“加”是什么意思吗?

板书设计

加法

3 + 2 = 5

第4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一、回归学生本真,注重贴近突出情感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童年,他们有着活泼可爱的天性,有着丰富饱满的情感,有着童言无忌的纯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立足小学生这份难能可贵、天然去雕饰的本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们熟悉、亲切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们真实、独特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思考。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羊羊和灰太狼同时被困在洞穴里的片段作为素材进行教学设计。笔者首先跟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记得一次喜羊羊和灰太狼同时去一个地方探险,结果岩石塌下来,两个人都被困在岩石底下吗?”学生回答:“记得。”“那我们知道,人被压在岩石底下不吃不喝是不能支撑太久的,对吧?”笔者说,学生点头。“如果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岩石底下超过8个小时就会有生命危险,他们是上午11时被压到岩石底下的,我们最迟要在几点前将他们救出来呢?”笔者接着问,学生着急要算,一下子又算不出来,笔者笑着说:“我们这次课就来学习怎么算好不好?”学生都答好,兴致勃勃。像这样,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进行教学设计,贴近他们的情感体验,将课程知识变为童真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

二、回归知识本真,注重还原再现过程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注重思维的演算与推导,强调知识的实践性与过程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多反刍,多思考,将我们认为简单不过的知识设计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将抽象复杂的概念还原于便于理解、易于吸收的演算过程,让学生们在过程化的数学学习中掌握解题技巧,形成符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认识负数》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就要考虑什么是负数,为什么会出现负数,怎么还原负数意义,再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单纯围绕“小于0的数是负数”来教,否则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效果还不好。笔者在进行负数教学时,是这样做的:笔者先明确负数的出现其实就是因为生活中有一些相反意义的数,要让学生理解就要再现这个过程。笔者问学生:“当你们身上没有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你们的财产是0呢?”学生答是,笔者继续:“那当你们爸妈给你们10块钱的时候,你们的财产是不是变成10了?”学生点头,笔者最后抛出一个问题:“但当你们没有钱,又想买东西,于是向同桌借了5元钱,你们的财产怎么表示?”学生说欠了5元钱。笔者笑着说:“这个欠5元钱专用术语说就叫做负数。”像这样,通过再现知识产生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效率。

三、回归实践本真,集体合作反复学做

数学不仅是一门思维发展的启蒙学科,还是一门普遍运用的技术,它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有着十分广泛、意义深远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回归实践本真,让活泼好动的学生们获得实践动手的机会与平台,并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在集体或者小组合作探究中,将枯燥的操练生动化,实现练习与活动两不误,从而教会他们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5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学论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15-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一个基本落脚点。这一方面凸显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论教"的重要性,也提示教师在重教材研读,重教学过程设计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教学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对教学生成的讨论一直是个焦点,究其实质,不少生成问题的背后都显示了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缺乏必要、有效的研究。因此,教学设计应建立在"实然"的基础上,即要建立在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1.准确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理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

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会问自己"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而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武断地认为"学生一定是这样想的"。也有不少教师打心底里就不愿意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觉得"很烦",而为了解决这样的烦恼,教师习惯于把教学问题切细,再切细,问题空间小了,学生就"只能这样想"了。因此,要解决"一听就懂,一做还是不会"的数学教学老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应善于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准确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理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便成了教学设计中一个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1.1 理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要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设计,要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利用一张圆形纸片,折一折,创造一个角。在课堂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简单对折一次就马上举手,认为自己"已经创造了两个角"。遗憾的是,当时的执教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过程中只呈现了"对折两次,产生一个角"这种正确的结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设计时,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中的角的概念"缺乏思考和了解。实际上,在建立角的数学概念前,学生心目中的角就是那个"尖尖的、戳人很疼"的东西,知道了这些,教师才能敏锐地意识到角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中,"两条直直的边"是数学概念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差异所在。那么,在设计上述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同时,应该能够预设到

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将之转化为教学资源。

其次,还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分析教材所提供的两种估算方法,还需要思考:(1)面对"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这一问题,学生会主动选择估算解决吗?如果多数学生选择用竖式精算,那么怎样组织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学生会选择"104×49≈100×50"这一新的估算方法吗?如果多数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教师又该怎样引导。教学实践表明,以上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能出现,因为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有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彰显"以生为本"的思想,也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引导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1.2 理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要分析"学生们会有哪些不同的想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常常误认为"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一位学生",或者认为"只有一个层次的学生"。显然这是错误的,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误区。首先,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几十位有着独特思维方式和思维起点的学生。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他们面对相同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或正确,或错误,或全面,或片面。但这种差异就是教学中最好的教学资源,是合作交流的基础。

2.透析学生思维障碍,努力突破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难点?不同的教师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做法。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分析来确定难点;二是根据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确定难点;三是在学生思维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分析来确定难点。强调要十分重视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教材,思考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进而确定教学难点,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可能产生的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

2.1 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错误,分析产生错误原因。如在《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中,学生在画钝角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时,经常出现错误。教学设计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我们认识到,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高的概念的理解水平局限于定义水平。教师教学时,应将高的定义概念和表象概念建立充分的联系,使学生掌握高的概念的两个要素:从一个顶点出发,画对边的垂直线段。另一方面,还发现,学生认识高的概念时,垂直是一个稳定的强刺激,而在复杂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在把握高的概念时容易产生的偏差。基于这样的分析,可以提出,在学生用三角板画高前,还需要安排动手指一指高的位置的环节,以帮助学生先建立高的正确概念,再进行操作,才能有效减少操作错误。

第6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初步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学中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目标】

①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会画角。

②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③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直接出示三角尺,问这是什么?你知道他为什么叫三角尺吗?你能找到其中一个角吗?(学生找角).了不起的孩子们.接着出示长方形纸张,钟面,剪刀等让孩子们找角.引出课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唤起学生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让学生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

(二)观察实践,引导探究

1、联系实际,找角。

(1)课件出示剪刀、钟面、三角尺。

这些物品中都有角,你能找到角吗?指一指角在哪?

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2)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初步感知,指角

(1)师:说起角,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角就在我们的身边,瞧,就连我们学习用的三角板里也藏着不少角呢!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三角板,观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一个角,像这样(教师示范摸角的顶点)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再把自己找到的一个角,指给同桌看看。学生找角,同桌互相指)

(2)同学们做的可真带劲。可见,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们给角的每部分都起了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边说边板书)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4)判断角

(5)创造角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从触觉中感知角构造,进行自主探索知识,明白角的顶点是尖尖的,角的边是直直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老师也创造了两个角,你能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2、游戏互动发现角的大小。

同学们可真聪明!做出了这么棒的角.

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听老师的要求:你能用活动角摆出一个较大的角吗?怎么使它变小呢?(生随教师要求活动变换角的大小)

同桌游戏:偷偷摆出一个角,然后拿出来比较,谁大谁就赢。

师生游戏: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角,它的边很长,你们谁敢来和我比?

(

师生互动游戏

)

教师小结(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说):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的口大,角就大,叉开的口小,角就小。

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

小?

(书42页3题)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想法。(电脑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创造角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孩子们对角的本质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轻松攻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体验感悟,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2)微课学习画角。

(3)追问:应该怎样画角呢?

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设计意图: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

第1题

判断角。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是不是角,是的请露出你的笑脸,不是的用哭脸表示。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第2题

看看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第3题

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

【设计意图:素质教育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尽最大努力体现到因材施教机坡度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深化了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知识内化

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

微课小结。

(六)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第7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一、创设情境,准确找出物体表面的角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上课开始,孙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学生熟悉的校园一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什么?找出呈现在各中图形中的角;同时让学生找一找教室中那些物体上有角。通过找角的活动,使学生对角图形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新知运用新知,培养能力

孙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师组织学生找一找、摸一摸、辩一辩,画一画的活动。

先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让学生拿出三角板,任意摸一摸板面上的一个角,说一说有什么感受。总结出角的特征: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样为学生学习画角找到了依据。

画角这一环节,孙教师通过用美丽图画打扮高密庆祝“十一”国庆节,引导学生想到需要画角,激起学生很想学习画角的强烈愿望。这里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画一画教师引一引的方法,解决了画角这一重点。这里过渡比较自然。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这一难点,孙老师先利用同学们比较喜爱的孙悟空与金箍棒的故事引入,以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欲望,从而让学生各显身手献计献策,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利用电脑教学的优势,通过两角的重合以及边的变化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教师把巩固知识融于游戏创造性地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运用掌握,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课的最后,孙老设计由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用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做的角,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巩固角有大有小而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8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赋予教材内容以实际的心理意义,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创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识欲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及兴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生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教学设计时可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如在计算隔位退位减时,学生容易被被减数中的“0”捉弄,从而在计算时发生错误。教学设计时我考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创设了童趣化的情境,来减少学生认知上的错误。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A同学向B同学借10元钱,可是B同学身边一分钱也没有,怎么办呢?有的同学说那就不要借了,我说:“B同学虽然是个穷光蛋,可他却是个热心肠,想着要帮助他的同学解决困难,再给他想想办法。”忽然,B同学灵机一动,过来问我借了,我口袋里摸出1张百元大钞借给他,他拿着一张百元怎么借给A同学10元呢?大家又开始给他想办法,有同学想出,可以去小店将它兑换成10张10元,然后借给A同学10元就可以了,我问:“这时,B同学还有多少呢?”“90元!”这样的活动,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由于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教材内容问题化,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尝试、探索、调查、实验以及和同学的合作交流一个个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达到课程内容的不断生成、创生和开发,使给定内容不断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内在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识的特点,采用寓新于旧、伸延旧知、观察和比较、操作和演示等方法来设置问题情境。如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就可以采用寓新于旧的方法来设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长方形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有没有规律呢?三言两语,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再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可用延伸旧知的方法来设置问题情景:教学新课前,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法,然后让学生试算+ ,学生运用原有计算经验(同分母分数相加)不能计算这道异分母分数加法了,于是创造了一个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认知困惑,悬而未决的疑难驱动了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唤起相关旧知——通分从而解决问题。

三、重视学生个性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通过教材内容的操作化,将教材呈现的“死”知识,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操作”,转化为学生能切身体验到的“活”知识,使其进一步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要通过教材内容的操作化,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联系生活的过程,体验“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以及“再创造”的乐趣,帮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建构知识的“意义”,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如:教学“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设计成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四、优化教材内容

第9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一、了解前测,内化于心

前测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了解学生的思维共性和认知差异。

1.前测是教学设计的学情基础

对于教师设计的探究过程,如果学生不需要探究就明白了,那这种设计就是无效的;如果教师设计教学环节难度很大,学生不能回答不能操作,新旧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联系,那么这个设计也是失败的。那么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呢?第一,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第二,它必须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要做到这两点,必须做好前测。

2.前测为教学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感性让数学课堂更具人性化、更精彩生动,理性让数学课堂多了一些数学化。在追求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数学本身的东西,应让课堂多一些理性,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有效、更科学化。而前测就是让数学课堂科学化的第一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不到位。而做了前测,那分析统计所得的数据,就是我们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的正确依据,它能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有效。

二、设计前测,外化于行

为了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设计有依据,需要我们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情况,思维状态,以细致详实的前测来加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设计有效的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开展适合自己的学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前测,通过前测去了解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掌握得怎样?有哪些生活经验?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知哪些影响?

1.预习分析法

教师安排预习内容,设计预习作业。教师通过分析预习作业,了解学生对新知自学的情况:哪些问题自己能解决,有哪些问题似懂未懂的,还有哪些根本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教学五年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掌握了他们的基本特征,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概括推理能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前已经知道了些什么?他们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学习这部分的难点到底是什么?学生的空间思维怎么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2.个别谈话法

这个方法主要用于后继教材的教学,问题从旧知和新旧的连接点处设计,通过教师与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的谈话了解他们新知生长点的掌握情况,确定怎样引导学生迁移或类推,从而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如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基础技能。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既然不少学生都知道了这个结论,那是不是不用教学了呢?答案显然不是的。教师还要通过个别谈话法,了解哪些层次的学生知道了这个结论?如何知道的,怎么证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预设教学过程,教师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进行教学前测。

教学前测如下:

教师在班级里选择了6名学生,好、中、差各三名,进行访谈。

问题1:关于三角形你了解哪些知识?

问题2:你还能清楚地记得三角形分类吗?

问题3:关于三角形内角和你了解什么?

问题4: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由来吗?你获得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途径是什么?

问题5: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三角形?你遇到过哪些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关于三角形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