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畜禽养殖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禽养殖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畜禽养殖现状

第1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1乡镇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问题

近年,乡镇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其中在养殖过程中最主要的一项污染就是,粪便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这种污染主要有以下方面。1.1空气污染。首先是空气污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其会产生大量粪便,其中会有很多没有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发酵后,就会形成一些甲烷、硝酸盐、乙烯醇、氨等多种低级脂肪酸这些散发恶臭的气味。通过相关调查了解到,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臭味气体,有168种臭味化合物,其中30种阈值很低。因此,臭味是非常大的。1.2水体污染。其次,会给周边水源带来很大污染,畜禽在养殖中会排泄大量的粪便,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流入水源,从而给水体造成污染。其中最主要的污染就是氮、磷以及一些有机污染,养殖户将这些高浓度的畜禽污染物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水库中,就会造成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鱼类死亡,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系统的合理循环。1.3土壤污染。再次就是,对土壤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畜禽养殖中粪便是一种很好的农田肥料,很多养殖户都会将其利用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用于农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但是,长时间使用也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通气性差,板结严重。1.4其他污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污染,例如微生物、矿物元素和重金属的污染等。

2乡镇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措施

乡镇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养殖户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能够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2.1注重规划,进行合理的布局。注重规划,进行合理的布局,是能够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养殖户在养殖场选址上,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要保证畜禽养殖生产所需,还要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远离居民区,周边设立隔离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和自然净化能力。2.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立法、执法工作。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立法、执法工作,也是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之一。为了更为有效地治理乡镇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障《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落实,以此推动乡镇畜禽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2.3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泄量。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泄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养殖户可以将干粪、尿与冲洗水分离开来,将干粪与污水分离开来。在不影响畜禽生长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配制氨基酸平衡日粮,以此来减少畜禽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减少其排泄量。2.4降低畜禽养殖废水的危害。最后,乡镇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治理方法,还应当从降低畜禽养殖废水的危害上出发。养殖户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保证科学的处理废水,通常养殖场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生态工程,即沼气工程、生物处理法、好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以及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等多种,通过这些方法有效降低畜禽养殖中的废水污染。

3结语

第2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用药现状;抗生素;误区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6-0043-02

畜禽产品质量是关乎到人民健康、中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畜禽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越来越普及,大量兽药被用来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同时由于药物残留引发的种种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关注动物性食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先后推出了《兽药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兽药休药期规定》等一系列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严格规范我国畜禽养殖业兽药的使用。

1 畜禽养殖场用药现状

1.1 养殖方式变化导致对兽药的需求增加

当前,中国畜禽养殖业正在经历从散养到集约化养殖的转变过程,集约化的养殖比起散养更加注重疾病的防控,大量集约化养殖场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兽药和抗生素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集约化养殖饲养密度大,导致畜禽自身免疫力下降,疾病迅速传播,这些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兽药的用量。

1.2 缺乏科学的指导,乱用、滥用兽药现象严重

中国畜禽饲养产业结构复杂,存在大量以家庭、个体为单位的养殖户,许多养殖户的科学养殖知识匮乏,并且没有科学养殖技术的指导。养殖畜禽一旦患病,养殖户往往不能明确确诊病情,盲目用药,不知道用药安全和配伍禁忌,胡乱搭配,起不到应有的药效反而延误病情。

1.3 长期依赖抗生素药物

不少养殖户为了预防疫病发生,长期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病原体长期与抗生素接触,由于基因突变的发生,逐渐产生耐药性,因此多种抗生素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出现药效减弱的情况。并且病原体的耐药性日益增加,当药效不足时养殖户首先会加大抗生素的用量,这也导致了抗生素用量随之增大。

2 畜禽养殖场用药存在的误区

当前中国疾病流行情况复杂,畜禽养殖场发病也多以混合病例为主,因此也常常出现非典型化临诊症状。而大部分养殖场都考虑不全面,往往希望只通过一种药物控制疫病,不注重联合用药,导致用药效果不理想。并且在疾病的防治上过分依赖药物,但是由于使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

2.1 防疫措施不

当前规模化养殖场往往侧重疾病的预防,但是预防手段还仅仅停留在“打针防疫”,并没有合理的规划疫苗程序和用药程序。防疫过程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从病原的入侵考虑,做好消毒措施,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预防病原的入侵。对疫苗和兽药的使用应做好合理的规划,设置适当的疫苗间隔时间和休药期,每次接种疫苗或给药后都需要做好工作记录。

2.2 盲目用药

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疾病的治疗不止要对症更要对因。在使用药物前要尽量做好疾病的确诊。但是,当前大量养殖户发现病情后急于用药,往往等不到医院或者科研单位给出明确的诊断就开始用药,导致用药效果不理想,病情得不到遏制。

2.3 长期用药和超量用药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会造成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导致药效减弱或者用药失效。当抗生药效减弱时,养殖户往往选择直接加大用药剂量,但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往往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还造成兽药残留的现象,威胁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2.4 随意更换药物和停止用药

很多养殖场出现病情时紧急使用药物治疗,但是如果使用药物短时间不见效,他们就认为是确诊有误或者药效不好,马上更换其他药物。又或者用药后效果较好,病情稍有好转便担心治疗成本过高,立刻停止给药。这些行为都导致药物不能充分发挥功效,影响治疗效果。

2.5 不注意配合用药

由于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单一使用某一种药物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常用多种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的配伍用药可以提高药效,并且可以减少或者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是养殖户出于经济的角度考虑,往往不愿意联合用药,希望只通过一种药物治疗疫病,导致用药困难,用药量增加。

2.6 给药途径不正确

家畜常用给药途径有注射、拌料、气雾和饮水等,给药途径是根据药物特性、剂型和病畜种类及病情设定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是养殖户往往觉得给药手段麻烦,或者物理条件所限不能完成气雾给药等给药方法,而使用较为简单给药方法,如饮水、拌料等。这些给药途径常常不能让药物正常发挥药效,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理想。

2.7 不区别治疗用药和预防用药

养殖场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往往在畜禽正常饮水和饲料中都添加抗生素,但是添加量往往超过合理预防用药量。在实际生产上,预防用药的药量一般为治疗用量的一半左右,把治疗用药剂量用作预防,会导致耐药性发生,在真正发病时候,用药效果大打折扣。

第3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1养殖场排污基本情况

1.1雨污分离排污情况雨污分离排污即雨水与污水分道向外排放。所调查的8个鸡场均做到了雨水污水分道排放;但23个猪场只有3个猪场整体实现雨污分离排放(即牛田镇李建国猪场、石牛江镇金盛猪场和浮邱山乡鸿富猪场),其他被调查的规模猪场只有猪场内的单栋定位栏舍实现了雨污分离;3个牛场和3个非规模生猪饲养小区内的猪场均没有做到雨污分离排放。

1.2建立沉淀池排污情况每栋畜禽舍设立1个沉淀池,粪尿经沉淀后进入下一道排污程序是畜禽场减排的有效手段。所调查的全部23个猪场中每栋猪舍设立了沉淀池的,只有石牛江金盛猪场和牛田镇李建国猪场;3个牛场和8个鸡场均建立了沉淀池排污。3个非规模生猪饲养小区内的猪场没有一个经沉淀池后排污的。

1.3三级沉淀排污情况所谓三级沉淀排污是指猪场排出的粪尿等污物,经干湿分离、雨污分离进入已经建立好的1级2级3级沉淀池后,向外排出达标污水。此次被调查的23个规模猪场中,实现1级沉淀的猪场有23个(100%),实现2级沉淀的猪场有6个(26%)实现三级沉淀的有2个猪场(8.7%)。建立了1级2级和3级沉淀排污的,沉淀池与猪场规模一般不匹配,沉淀池消纳猪场粪尿的量大致为猪场猪群排出粪尿量的一半。

1.4沼气减排情况沼气减排是我县畜禽养殖场主要普遍采用的减排方式。23个规模猪场都建立了沼气群,3个非规模生猪饲养小区内的72个小猪场有51个建有沼气池(71%)。牛田镇李建国猪场建立了沼气群,其中10立方沼气池13个,200立方沼气池1个;鸿富猪场建立中央沼气池800立方;金盛猪场建立了2个沼气群,总计1000立方。51个沼气减排的小猪场当中,建2个10立方沼气池的有12个,其余39个猪场每场只建了1个10立方沼气池。

2养殖场排污特点与问题

2.1鸡场排污规范化程度高于猪场和牛场调查的全部8个鸡场均做到了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和建化粪池收集鸡粪利用;3个牛场做到了干湿分离和牛粪收集利用,但没有做到雨污分离;23个规模猪场只有一半做到了干湿分离(12家),做到雨污分离的(3家)仅为13%。

2.2规模养猪场排污规范化程度高于小猪场调查的23个规模猪场均采取了单项或多项减排措施,而72个小猪场除了51家建有沼气池外,其余都是直排。

2.3养猪排污是养殖排污大户调查表明,我县养殖排污大户主要是养猪排污。近年来我县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年出栏商品育肥猪达100万头,常年存栏生猪70万头,按每头猪平均每天排粪5kg、尿7kg,产生污水10kg计算,年排污达465万吨,占养殖排污总量的70%以上。

2.4养殖场排污中存在的问题

2.4.1从业人员养殖污染意识存在偏差养猪养鸡养牛是我县农民的传统养殖习惯,在人们看来,畜禽养殖场向场外排出粪尿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多数养殖场在修建时考虑到了如何将粪尿排出,但如何将畜禽粪尿利用,尽可能降低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没有考虑。

2.4.2养殖场选址存在问题我县属农区畜牧业生产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现有畜禽养殖场大多为中小型养殖场,一般建造在宅基地旁或承包的土地上,前面是住房后面是养殖场比较普遍。传统观念上将畜禽粪尿用做农作物肥料,但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加大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提高这一传统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抛弃。事实上,规模化养殖场仅仅将畜禽粪尿直接用做农作物肥料已经远远不能消化养殖场每天的产出,或多或少的直接排污成为目前养殖场无奈的选择。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4.3养殖风险大效益低,制约环保措施落实以养猪场为例,如果猪场做到雨污分离、每栋猪舍建沉淀池、猪场建沼气群、猪场三级沉淀排污设施到位,猪场投资需要增加三分之一,即建一个30头母猪自繁自养的猪场,按照技术要求落实环保措施,需要增加投资至少10万元;做到干湿分离一项,猪场需要增加一名员工,每年增加开支1.5~2.0万元。

3养殖场排污治理建议

3.1从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做起,全面落实养殖场排污技术措施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是从源头抓养殖场减排,行之有效。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没有技术壁垒每个养殖场都可以做到,如果做到这一点,养殖场排污可以减少70%。将粪便收集,集中发酵后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3.2高温季节提倡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栏舍地面用高压水枪冲洗栏舍地面,较之用自来水冲洗栏舍地面,能够大大减少水的用量,养殖场污水排放可以减少70%。

3.3加大沼气减排力度一是要做到每个养殖场都建沼气池;二是要做到每个养殖场建的沼气池容量达标(0.2m3/头猪)。沼气减排仍然是现阶段我县养殖业减排的有效手段。

3.4在饲料中长期添加益生菌以减少氨氮等气体排放益生菌在畜禽饲料中长期添加既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又能改善胃肠功能增强畜禽抵抗力,还能大幅减少粪便的氨氮等气体排放,对养殖场减排意义重大。

第4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40-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肉类、奶制品、蛋类等高蛋白食品的需求量逐渐提高,从而促进了城郊居民以及乡村农民畜禽养殖业的健康高速发展。人们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农村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抓好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对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区县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畜禽养殖业现状

据2008年统计,吉林省牛存栏722万头,其中肉牛695万头,每头日粪便产生量是13kg。奶牛27万头,每头日产生粪便量是25kg,总产粪量是3550万吨/年。鸡、鸭、鹅类共存栏21550万只,每只日产生粪便量分别是肉鸡0.15kg,蛋鸡0.12kg,鸭、鹅类是0.15kg,禽粪量为1065万吨/年。猪存栏1550万头,每头日产生粪便量是1.35kg,产生猪粪760万吨/年。羊存栏数是520万只,每只日产生粪便量是0.45kg,产生羊粪85万吨/年。这样每年共产生畜禽粪便5460万吨。全省畜牧业每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约65万吨,是全省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数据统计显示,吉林省畜禽养殖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其中现代化、规模化、系统化的养殖场养殖的畜禽数量约占全省畜禽总量的63%,非规模化养殖的占全省畜禽总量的近36%;现代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每年会产生畜禽类粪便2800万吨左右,大多数粪便能够进行适当处理,充分循环利用,其中72%的畜禽类粪便经过处理后可做农家肥,大约3%的畜禽类粪便排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剩余残渣及未能及时处理的粪便在养殖场周围露天堆放;而非现代化、规模化的养殖普遍出现于农民家中的庭院养殖,利用率极低,环境污染境况也最为严重,除极少数的畜禽类粪便用于制造沼气和人工堆肥外,绝大多数畜禽类粪便在没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任意堆放,在雨水季节随着雨水排入河流,给水体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2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1 对空气污染严重

畜禽的粪便经过长时间的露天堆积和暴晒,会将其自有气味及分解产物所产生的气体排入大气层,从而使养殖区周边的空气成分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再加上空气自净能力有限,其产生的气体长时间在周边地区流通,必将给周边的人类和动物造成较大的危害。畜禽的粪便在长时间的堆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在厌氧条件下,畜禽类粪便会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碳水化合物分解为甲烷、有机酸等带酸臭味的气体;蛋白质和脂类会分解为氨、硫化氢和粪臭素等具有恶臭气味的含氮化合物。这些气体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其生产力水平。

2.2 对水体的严重危害

畜禽粪便污染水体的类型主要有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类。富营养化污染是由于畜禽粪便排入水体后,水生植物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高,从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轻则造成杂草丛生,重则堵塞河道,影响防洪和排涝工程建设。有机物污染是指由于畜禽的粪便中有机物含量很高,在排入水体后,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体发黑、缺氧,同时给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生物性污染是指畜禽粪便自身携带着许多病原微生物元素,这些元素经过流动会渗透到地表水和地下水,并造成严重污染。

2.3 对土壤的危害

畜禽粪便进入土壤后,会将其分解产物和自身的污染物质带进土壤,当粪便浓度过高时,土壤的自身自净能力不足以对抗粪便有害物质时,土壤的组成成分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土壤的性状也会随之变更。当畜禽排泄的粪便长期堆积,周边土地将出现严重的富营养性状,严重影响周边农作物的收成。

2.4 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畜禽业发展的影响

畜禽的粪便及分解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并能够滋生大量的蚊蝇,从而造成周边环境病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严重时可导致传染病的恶性蔓延。

3 畜禽养殖业造成环境污染的成因

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3.1 没有足够的防治意识。

当今广大农村养殖户单方面只顾及养殖的产值和效率,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深刻意识到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会对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

3.2法律制度不健全。

现在,国家环保部虽对畜禽养殖场粪便的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要求,但其一部分条款都不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能作为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执法依据。

3.3 基础防治设施不配套

基于我国养殖业的特殊情况,畜禽养殖没能实行一定标准的准入制度,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没能进行合理的规划,严重缺乏粪便处理设施,不仅不能循环高效利用,而且严重污染当地的环境。

4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对策

4.1根据监测情况制定污染防治规划

逐步开展全省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监测工作,根据现有污染形势,制定出未来的防治规划,并在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赋予其强制性和权威性。

4.2 着力发展生态养殖业

根据各地区各养殖区域的特点,采用目前实用而流行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畜禽粪便处理方式。对较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采取固液分离、脱水干燥、循环利用的处理方式,在此过程中,对不同的粪便根据相应特点采用不同的资源化处理,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畜禽养殖发展模式。

4.3 严格执行准入制度

第5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壮大,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源头之一。

1 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截止2011年12月底,郴州市存栏5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875个,年出栏量221万头。从2009年、2010年郴州市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情况来看,全市COD排放量农业源占42.3%、36.3%;氨氮排放量农业源占17.2%、40.04%。2011年郴州市环境统计数据显示,全市COD排放量农业源占35.32%,氨氮排放量农业源占39.56%。由此可见,农业源在污染物减排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已成为郴州市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水治理设施和综合利用畜禽废弃物,畜禽废弃物及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极为普遍。许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便于运输,大多建在城市近郊,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1 污染水体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t,但是全国目前仅有19.4%的乡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 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郴州市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和污水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对河流水系产生污染: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污染,多见于离河道距离较近的养殖场;通过污染养殖场附近的水源和地下水,间接污染水系;由于粪便的不规范堆放和过量施用于耕地,经雨水冲刷形成地表径流最终污染河流水系。许多河流出现的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都与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1.2 危害农田生态

畜禽粪尿和污水中含有氮和磷的化合物,据测算,一个存栏量500头的猪场,每年至少向猪场周围排污1500t,其中约含5.35t氮和1.55t磷,这些氮和磷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使水中硝态氮和细菌总数超标,污染饮水、土壤和农作物。

1.3 污染空气

畜禽粪便如不及时清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恶臭气体,这不仅会影响畜禽生长发育,降低畜禽产品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畜禽养殖场周围的空气质量,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有的畜禽养殖场离文教区、居民生活区较近,由于恶臭污染问题,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有的甚至会引发社会矛盾。

2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的对策

2.1 强化宣传教育,树立环保理念

要围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目标,加强《环境保护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根据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实现畜牧业从城郊向山区丘陵转移、从沿江沿河沿水库向农业生产区转移、从房前屋后向生态养殖小区转移,促进立体种养生态畜牧业发展,做好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2 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治污

减少农村一家一户的养殖,推广生态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建立养殖小区,扶持专业大户。积极引导散养密集区、禁限养区,异地兴建生态养殖小区,实现养殖场和村庄分离,改善村庄环境。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50头以下、5头以上的养殖经营户进牧业小区或归并入经营大户养殖,集中治污;也可根据环境现有的承载能力,规划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推广应用环保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粪便中氮的污染,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减少治理成本。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畜禽污染治理技术,严格执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粪尿分离”,减少处理和利用难度,降低处理成本。积极扶持与鼓励个人或企业投资有机肥生产加工企业,努力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对已颇具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应从严管理,从源头控制污染及污染问题的产生。对小型养殖户要求其清理整顿,进行污染治理,对那些难以治理或治理后仍不符合养殖条件的应限时关闭或转产。

2.3 加大扶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

畜禽废弃物同工业污染源不同,其含有丰富的肥源,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宝贵资源。建议制定促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畜禽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的扶持政策,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养殖户主动办理环评手续,对环评费用政府给予一定补助;鼓励和支持养殖户建设治污工程,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补助;鼓励和支持养殖户创新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有重大贡献的给予一定奖励;支持生态养殖小区和生态农场建设,按规划建设的,给予财政补助。鼓励使用有机肥,对合理利用有机肥及沼渣、沼液的种养大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支持生态规模养殖场建设,按标准建设的,予以政策倾斜与财政补助。对争取了资金没有完成治理任务,或建立了污染防治设施但不正常运行的养殖户,责令其改正并记录在案不再给予资金扶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县、镇、村以及养殖户的责任,切实加强投诉受理、举报查办和监督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使执法监管常态化,切实巩固整治成果。

2.4 加强部门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开展日常指导工作,并贯穿于养殖场建设、改造、生产、管理的全过程。鼓励和支持创办畜禽肥水、沼液综合利用的中介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肥水、沼液配送服务,提高资源化利用率。积极构筑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农户提供畜禽排泄物供求信息。要和乡镇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狠抓源头控制,全面封堵直排口,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建立联合执法队伍,严肃查处直排、偷排行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全过程环境管理。畜禽废弃物堆放应有固定场所和设施,对堆放场所应实现地面水泥硬化;对畜禽废弃物用于直接还田的,应当经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防止病菌传播。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措施,妥善处置贮运工具清洗废水。凡是新上项目,应督促业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相关污染防治设施,环保局要严把审批关,对防护距离和治污设施达不到要求的禽畜养殖场不予审批。农业部门要组织力量,加强科技创新,研究推广科学有效的畜禽粪便工程处理技术、有机肥与化肥复配技术,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环保节约型饲料技术,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科学改造畜禽房舍结构,推广科学的生产工艺,实现“固液、粪尿、雨污”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污水氨、氮浓度。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畜禽养殖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保验收、日常执法监督和例行监测等环境管理环节。

参考文献

第6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关键词养殖污染;现状;原因;建议;安徽天长

随着天长市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户)的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饲养产生的大量畜禽粪尿等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和合理利用,极大地污染了环境[1-2]。因此,科学防治养殖污染,对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促进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实现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天长市养殖污染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长市有各类规模养殖户2 613户,其中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652户,500只以上养禽大户1 931户。绝大部分养殖场的畜禽粪污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已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2养殖污染的原因

2.1规模养殖快速发展

自2007年国家出台多项扶持生猪生产政策,如生猪标准化养殖、能繁母猪补贴和生猪保险等以来,天长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户迅速发展,畜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2.2废弃物利用不充分

由于养殖者不种地、废弃物土地没有及时消纳、畜禽废弃物这一宝贵的农业资源得不到及时利用,同时由于化肥生产的发展,种地者用化肥取代了畜禽粪肥,不愿意再用畜禽有机肥,造成畜禽废弃物被随意堆放、丢弃。

2.3治污设施投入不足

据统计,天长市众多养殖户,由于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大多没有修建化粪池和沼气池,畜禽粪便只经过畜粪池便直接排出。而一些大中型养殖场也不按标准配套建设治污设施,导致污染物排放量与治污设施处理能力不配套,治污效果差,达不到治污标准。

3科学防治养殖污染的建议

3.1广泛宣传,努力营造防污治污共识

一方面,向规模化养殖业主大力宣传畜禽生态养殖的必要性,使其把生态养殖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增强治理养殖污染的紧迫感和自觉性[3]。另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和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畜禽规模化生产的污染危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让规模化畜禽养殖接受全社会监督。

3.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在畜禽规模养殖场的选址、场区布局等方面应从保护环境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科学规划和布局本辖区内规模养殖场户,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把好养殖企业的“入口关”。

 

3.3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治污措施

根据天长市畜禽规模养殖现状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的可行性,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3.3.1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模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是一种生态食物链循环,就是在猪舍内建立一个“微循环”,对生猪排泄的粪、尿利用培养的有效生物菌进行降解,变成生猪可食用的高蛋白营养饲料供生猪食用,从而形成一个“生态食物链”,既解决猪粪、尿的污染问题,同时也提高经济效益。

该模式首先要制作发酵床。发酵床深度约90~100 cm,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采用地上式、地下式等建造方式。床体由有机垫料制成,分为上下层。下层50 cm左右,主要用细小木段、秸秆和少量谷壳、锯末制成。上层40 cm左右,由锯末、谷壳、泥土、食盐、少量米糠等营养物添加生物菌,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要求水分含量达60%(手抓紧一把物料,以指缝见水不滴水为宜)。发酵床建好后,夏秋季节经3~5 d发酵,冬春季节经7 d左右发酵,即可进猪圈养。

通过该模式处理后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一是零排放,无污染。微生态发酵床养猪猪粪、尿全部通过发酵床生物降解,不向外排放,发酵床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经监测也无污染,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二是成本低,效益高。虽然发酵床养猪建造费用比普通的猪舍略高,主要是每平方米发酵床需要几十元菌种费用,但产出效益大幅上升。相比传统养猪,可以节水85%~90%;而且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所以1个劳动力可批次饲养800头生猪,较一般猪场节约一半左右的劳动力;同时根据发酵床养猪的实践证明,每头生猪可节省饲料15%~20%。

3.3.2沼气池粪污处理模式。该模式利用猪粪等建设配套沼气池粪污处理工程,为场区和周边农户提供生活用能源,从而减少猪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带来综合效益。沼气池粪污处理系统包括储粪池、发酵池、沼液池、沼液沼渣排出管道。年存栏生猪150头、出栏生猪500头的猪场建储粪池15 m3、发酵池100 m3、沼液池50 m3、沼液沼渣排出管道1200 m。粪污自猪场排出,先储存在储粪池,然后抽到发酵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可输送到周边农户,发酵残留物通过管道排放到农田综合利用。

沼气池粪污处理系统是一个粪物产能系统,100 m3的发酵池每年可以供100家农户日常用气,沼液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有机肥料,每一周期产生的沼液可灌溉当地1~2 hm2农田。该系统不仅可减少污染,还能为农户提供能源和优质的有机肥料,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无害化循环养殖种植模式,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新的模式。

3.3.3粪污土地还原利用模式。该模式采取“雨污分流、两级沉淀、封闭排污、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建设。一是建排水明沟,屋面雨水经排水明沟直接排入附近水体;二是建规格为26.0 m×3.3 m×1.2 m的三级沉淀池1口,池上加盖预制板;三是猪场附近农田上建粪污专用池,规格为2.5 m×1.8 m×1.0 m的15个,3.5 m×1.8 m×1.0m的1个,3.0 m×1.8 m×1.0m的1个,池上加盖预制板;四是三级沉淀池内粪污经吸污车收集后运至田间粪污专用池贮放作为有机肥使用。进行粪污工程改造后,可明显改善养殖场周围的生态环境,把粪便作为有机肥不仅降低种植业成本,而且解决了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种植的农产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从而保证规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参考文献

[1] 李雷雷.对川渝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j].中国牧业通讯,2010(2):16-17

[2] 朱永德,马春明,王瑞.国外养殖污染补偿制度考察及我国养鱼业的启示[j].当代畜牧养殖业,2009(12):47-50.

第7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 养殖业的抗生素危机 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养殖业抗生素滥用的控制措施 我国农村抗生素使用现状分析 我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应对措施探讨 农村中小型养殖场饲料中超量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与后果 抗生素使用误区与指导 中国水产养殖业水环境管理现状与应对 抗生素药品在河北省农村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 浅论农村奶牛养殖业的现状和出路 永安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与对策措施 浅谈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 如何使用抗生素 谨慎使用抗生素 农村婴幼儿抗生素滥用现状及控制措施 家兔养殖要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与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养殖业污染现状概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周明丽.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J].畜产品安全杂志,2013(8):20-21.

[5] 李振,王云建.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09(7):55-57.

[6] 杨华,许冰白.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控的进展及重要意义[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1,6(4):39-41.

[7] 陈西钊,朱蓓蕾.食品动物组织中兽药结合残留的毒性[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6):74-82.

[8] BARKE M G,WILSON N A.Chicken meat isclearly the mostimportantso-urce of human Campylobacter infection in New Zealand[J].N Z Jmed Lab-Sci,2007,61:44-47.

[9] SHAN S A.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耐药基因由禽类菌株向人类临床菌株的转移[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25(1):46-47.

[10] LUO N,SAHIN O,LIN J,et al.In vivo selection of Campylobacter isolates with high levels of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ce associated with gyrA mutation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meABC efflux pump[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3,47(1):390-394.

[11] CUI S,GE B,ZHENG J,et al.Prevalenc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Campylobacter spp. and Salmonella serovars in organic chickens from Maryland retail stores[J].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5,71(7):4108-4111.

[12] 田晓菁.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开发研究,2007,7(2):46-50.

[13] 赵丹宇.食品中激素类、抗生素物类物质的残留污染及管理[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15(1):58-64.

[14] 李子杰.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利弊及对策[J].贵州畜牧兽医,2008(2):23-24.

[15] 陈昌福,王玉堂.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现状、问题与对策(连载一)[J].中国水产,2015(4):65-68.

第8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源头控制;末端治理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260-01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加速畜禽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畜禽业发展迅猛,大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相继建成。在满足城乡居民对肉食品需要的同时,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冲洗水大量增加,且畜禽废水水量波动大,含渣量、有机物和氮磷浓度高,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对居民身体健康也造成一定影响[1-3]。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全国23个省(区)、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调查表明,畜禽粪便产生量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0倍,畜禽粪便化学需氧量(COD)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之和。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4-7]。该文主要综述畜禽养殖废水的源头控制技术和末端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处理工艺。

1 畜禽养殖废水污染源头控制技术

1.1 减少粪尿中有机物的含量

动物摄入饲料时,各种营养成分并不能完全被吸收,吸收不了的物质将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应采取科学的饲料配方,改变饲料的成分,减少饲料中有机物的含量,在满足畜禽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畜禽粪便中氮、磷的排放,减少畜禽粪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在饲料中加入酶制剂如植物酸酶,就可以有效提高磷的消化率,降低动物粪便中磷的含量,产生的氮、磷比更适合作物和植物的需要。

1.2 采用清洁的干清粪工艺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的清粪工艺主要有水冲粪、水泡粪和干清粪工艺。水冲粪工艺可保持猪舍内的环境清洁,有利于动物健康;劳动强度小,劳动效率高,在劳动力缺乏且较昂贵的欧美国家多采用该工艺,其缺点是耗水量大,污水中污染物浓度高。水泡粪工艺虽较水冲粪工艺节省用水,但由于粪便长时间停留,厌氧发酵下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危及动物和人体健康,粪水混合物的污染物浓度更高,后续处理也更加困难。干清粪工艺产生的污水量少,且其中的污染物含量低,易于净化处理,是目前应用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

1.3 生物发酵舍工艺

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在我国部分省市逐步推广。在《2009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中,“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经工程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该技术是将锯末、谷壳、米糠和微生物菌种混合成垫料,进行水分调节混合搅拌和堆积发酵后,作为垫料铺在猪舍内,降解、消化生猪排出的粪尿。该技术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创收,整体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可观。

2 畜禽养殖废水末端处理技术

2.1 养殖废水预处理

预处理可使废水中污染物负荷降低,同时防止大的固体或杂物进入后续环节。对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或易沉降的物质,畜禽养殖业通常采用过滤、离心、沉淀等固液分离技术进行预处理,去除率达60%~80%。预处理部分的水解酸化池去除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使粪水中的复杂大分子结构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结构有机物。

2.2 还田处理方法

还田是一种处理畜禽废水的经济有效的传统方法,即把畜禽粪便腐熟后,作为肥料施于农田,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处理污染物,使废物资源化,而且又能将其中有用的营养成分循环利用于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使畜禽废水不排向环境,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化利用。这种方法需要大片农田消纳污染物,因而适用于远离城市的地区。

2.3 工业处理方法

工业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厌氧—好氧处理等不同处理组合系统,该方法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经济发达、土地紧张的畜禽养殖区。我国绝大多数养殖场采用该方法处理粪便废水。

厌氧处理模式能耗低,有机容负荷高,一般为COD 5~10 kg/(m3·d),高时可达50 kg/(m3·d),剩余污泥少,营养需要量少,被降解有机物种类多,能承受较大的负荷变化和水质变化,常用工艺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生物滤池、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厌氧复合反应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等。好氧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同时合成活性污泥,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序批式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氧化沟等。厌氧—好氧处理是一种三段式处理畜(下转第262页)

(上接第260页)

禽废水的方法,包括固液分离段、厌氧段和好氧段。

2.4 自然处理方法

自然处理方法主要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方法对养殖场废水进行处理。其净化机理主要有过滤、截流、沉淀、物理和化学吸附、化学分解、生物氧化及吸收等。该方法适用于远离城市、气温较高、土地宽广的畜禽养殖区。氧化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称,其净化机理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由于污水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氧化塘一般作为人工湿地的预处理单元。我国在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筛选和处理效果的考察。

3 结论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较多,某一处理技术能否被接受,不仅要考虑这种处理方法在技术上的优势, 还要考虑该方法的投资、日常运行费用和操作是否方便等问题。根据当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现状,应将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从根本上减少畜禽废水处理的运行和处理成本,推广清洁生产,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走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之路。

4 参考文献

[1] 王方浩,马文奇,窦争霞,等.中国畜禽粪便产量估计及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5):614-617.

[2] 李远.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0):597-599.

[3] 陈顺友,潘飞.CDM“水泡粪”工艺在生猪产业中的应用[J].当代畜牧,2010,10(8):4-6.

[4] 冷庚,但德忠.畜禽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四川环境,2009,28(1):68-71.

[5] 贾晗,吴若菁,黄婧.生物法处理畜禽养殖污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水处理技术,2008,34(7):7-11.

第9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现状;成效;问题;对策;陕西杨陵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64-02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杨陵区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目标,突出奶(肉)牛和生猪养殖“两大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园区承载、科技支撑“四轮驱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广科学模式、加大项目扶持、实施科技创新,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80家,畜禽总存栏27.45万头(羽),其中奶牛、肉牛存栏2.11万头;生猪存栏7.86万头;家禽存栏17.12万羽;奶牛、肉羊存栏3 600头(只);肉类总产量为12 521 t;鸡蛋总产量为1 890 t;奶类总产量为23 830 t。

2 成效

2.1 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80个,建成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建成区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个。

2.2 畜牧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在全区3个奶牛场开展,参与测定的奶牛达到2 200头;全混合日粮搅拌(TMR)技术已在4家奶牛场使用;智能饲喂、电子管理、自动化喂料、环境控制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正加快推广。

2.3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连续多年无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基层防疫工作、补助政策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4 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底,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 521、1 890、23 830 t,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50.6%、11.3%、12.6%,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杨陵区在发展畜牧业上克服了诸多因素,实现了转方式、提水平、增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省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得益于杨陵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但同时也要看到,全区畜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

杨凌区畜牧业生产方式总体还比较落后,养殖规模偏小,还有近5成的生猪、近4成的牛奶来自分散养殖。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手段还不够完善,畜产品价格波动依然频繁。

3.2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畜禽跨区调运不断增加,防范难度加大;基层设施薄弱,防疫经费不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防控措施的落实和防控成效。

3.3 环境污染严重

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废物处理系统和环保措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是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

3.4 养殖人员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大部分散养户人员没技术且不愿背景离乡外出务工,被迫从事养殖业。一些养殖户依然把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种补充形式,加之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成为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一大障碍。

4 发展对策

4.1 科学防控疾病

近年来,畜禽疫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且病因复杂化,致使防治难度加大。搞好畜禽疫病的防治,既需政府部门做好动物产品检疫、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等各项工作,还需养殖场(户)主动采取科学防污措施、预防疫病、科学养殖,从根本上杜绝疫病的传染和污染物传入[1]。

4.2 延长产业链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转变、竞争加剧,分散的饲养和加工难以获得稳定的市场和原料。建立并完善畜牧产业链条,让产品销售、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

4.3 提高畜产品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确保安全、提高质量不仅是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是能否赢得效益、进入市场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公德和遵守法律的必然之举[3]。

4.4 充分利用当地科研优势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书刊等现代化服务手段,加强信息沟通,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各类养殖技术问题,分期分类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做专题授课;另外,区畜牧部门也可组织养殖人员开展异地交流活动,让他们了解并接受现代化养殖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从而促进杨凌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4]。

4.5 预防养殖业污染

规模养殖比例的不断增加,有效保证了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排放物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5]。畜牧业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治理养殖业污染不仅是环保问题,也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一是治理。无外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包括烘利用化学物质与粪便中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反应、生物发酵、生物氧化及粪污的日光自然干燥、干膨化处理、综合利用等措施[6]。二是减少排放。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研制环保型饲料,全面合理地进行营养调控,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5 参考文献

[1] 林涛,胡唐雁,李志强,等.二道江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16-17.

[2] 周寅,顾祥国,范文颖.国家生态区建设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对策与思考[J].浙江畜牧兽医,2015,40(6):8-10.

[3] 罗保华,孙志红,赵育国,等.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2):6-7.

[4] 吕腊梅,李保荣.新常态下泸西县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