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

第1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此次“北大系”强力共谋肿瘤医疗市场,对于近年来风起云涌的肿瘤医院投资热潮而言,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标志性事件。

在经历了牙科、整形外科、妇儿科等专科投资热后,肿瘤专科开始成为医疗行业新的投资热点。各路资本或是悄悄进村,或是高调登场,开始了它们新的掘金与角逐之旅。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资本对肿瘤专科医疗的追逐,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动因。

肿瘤热投,影响的不仅是肿瘤医院的格局,其更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医疗格局的支点。以此为发端,民营医疗或会以规模化、品牌化的姿态大举登上中国医疗的舞台。

资本热投

近年来的肿瘤专科医院投资热,几乎传导了各色资本及全国各区域。

2014年8月,天津市第一家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天津捷希医院将正式开诊。至此,天津市公立的肿瘤医院“一统”该地区肿瘤疾病治疗的局面将一去不返。

天津捷希医院市场部赵女士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介绍,该医院由天津捷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兴建,是一家营利性的二级专科肿瘤医院,也是天津市社会办医重点项目。在政府的力促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与该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专家门诊、双向转诊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豫东南的驻马店市,已经在该市两个县投资运营着两家综合性民营医院的张五成,2013年春天注册成立了驻马店市肿瘤医院。依靠前期的资金积累,他陆续完成了医院内、外科楼的建设,肿瘤相关科室的设置,专家的引进,设备的购置。

同处河南的洛阳市,在同年10月,在老城区举行了洛阳京都肿瘤医院的奠基仪式。这一被定位于三甲肿瘤专科的医院由河南小浪底实业和北京弘富盛金投资基金联合兴办,总投资约11亿元,一期设置床位500张,被媒体报道为豫西地区投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肿瘤专科医院。

而在西部地区的四川,也在同年的7月开业了其省内首家大型肿瘤私立专科医院――成都玛诗特肿瘤医院。该医院总投资2.3亿元,首期开放床位500张,二期开放床位至700张,集肿瘤诊疗、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

各种层面的境内民营资本,让近年来各种层级的肿瘤专科医院投资,变得前所未有的密集。

与此同时,境外的资本大鳄们也纷纷“抢滩”,面对中国大陆“到2018年健康产业8万亿的规模”,无论是合资还是独资,境外资本显然不可能错失肿瘤专科这一块市场,而投资金额巨大是它们“出手”的共同特征。

2013年第17届京港洽谈会上,香港JP环球投资公司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将斥资30亿元在北京门头沟区进行“肿瘤组学平台”和“国际肿瘤医院”项目建设。

2013年冬天,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医疗合作成为中英高层对话的重要内容。而作为中英医疗合作的具体落地项目之一,12月2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孙晓阳与英国Sinophi(信诺)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西门、首席执行官汉夫・坎吉签署协议,双方合作建立一家拥有1000张病床的肿瘤医院。

资本激荡着每一个角落,肿瘤专科医疗投资浪潮席卷而来,大势已成。

上市公司的雄心壮志

在肿瘤医疗投资热潮中,上市公司无疑是一股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因为必须对外公告投资举措的原因,上市公司们谋划肿瘤医疗市场的“路线图”也最容易被外界看个清晰。

打造以“北大肿瘤”为品牌的全国最大肿瘤专科医疗网络,是“北大系”下几方强强合作,在7月9日的签约会上宣告的战略企图。

北大肿瘤医院宣传处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表示,北大肿瘤医院与北大医药、北大医疗合作,可以做到真正的强强联合。“同属北京大学旗下的几家单位合作也将会是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的最佳路径。”

而在这次合作中,上市公司“北大医药”在资本运作层面居于了主导的位置。“小步快跑,成熟一家做一家。”这是北大医药董事长李国军对“北大肿瘤”专科网络资本证券化战略的通俗化定位。“成熟”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利润量上对上市公司有支持,二是医疗机构的业务要顺畅。

有关下一步的投资计划,李国军表示,合资公司正式注册后,北大医药作为股东之一,会对管理层提出具体的要求,针对具体的投资计划形成调研报告,同时针对各个投资方的意愿,“有步骤一步一步地来。”他还笑言:“我不可能一下子喊出来要收1000家,那是开玩笑的。”

北大医疗产业基金负责人林杨林向媒体透露,基金目前计划募集资金100亿,首期关闭了超过30个亿,会采取股权投资、加权投资包括控股投资等各种方式来投资以医院为核心的投资标的,会覆盖到医药、医疗器械等医疗服务产业链。

“北大肿瘤”品牌的全国最大专科网络,无疑是上市公司“北大医药”的笃志。北大肿瘤医院的管理经验、医师资源,北大医疗产业基金的资金,都将成为北大医药打通产业链,成就最大的肿瘤专科医疗网络的依托。

不同于北大医药计划主要通过收购来建立全国最大专科网络的战略,2009年在美国上市的泰和诚医疗,近年来却越加明晰了以自建医院为主导的战略。

2013年,泰和诚宣布了将以自建医院定为主导方向。在刚刚过去的6月,泰和诚医疗集团总裁兼CEO杨建宇更是透露了下一步将在北上广三地各建设一家高端肿瘤医院的战略计划。

上市公司复星医药,在肿瘤专科医疗市场上的投资步伐也令人侧目。2013年9月,复星医药成功牵手广州南洋肿瘤医院,业内公认后者是一家优质的医院。复星医药内部人士也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坦言,此项合作被公认为该公司PE部门的杰作。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6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2014年战略布局瞄准的是二三线城市肿瘤领域的专科医院和500张以上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未来在每个大城市收购的医院都将发展到千张床位。

难以满足的需求增长

资本对我国肿瘤专科医疗的追逐,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动因。如果从供需的角度看,我国居民肿瘤发病率高速增长所形成的巨大需求,当属肿瘤专科投资热潮的最大动因。

“从疾病谱来看,肿瘤现在是危害人类最重要的疾病,已经占到了第一位。”北大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日前表示。

据介绍,肿瘤发病的内因包括免疫功能的影响、内分泌紊乱的影响、遗传因素、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内因中,除遗传因素外,另外几项均深受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而遗传因素,只体现在了5%的病例之中。

环境的恶化促生了恶性肿瘤。我国环保部门不定期公告显示,水污染、空气污染有恶化趋势,形势严峻。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而高速的经济发展伴随有人民的健康危机。资料显示,世界上每年新发肿瘤80%集中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约为200/100000,恶性肿瘤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死因。

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在220万以上,在治患者600万以上,死亡患者人数超过160万,肿瘤的医疗费用年平均1500亿以上。而肿瘤发病率每年还在以3%~5%的速度增长,预计2015年,我国肿瘤医院诊疗人次将超过2亿人次,住院人数将接近1千万人次。

除了疾病谱变化带来的内生需求,肿瘤疾病治疗模式的变化更是让这一市场成倍的放大。专家表示,肿瘤的治疗正在发生变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肿瘤的治疗正在表现出慢病的趋势。这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医疗市场。因为相比其他病症,人们更愿意或者更舍得为了治疗肿瘤而花钱,治疗肿瘤也更需要花钱。

相较于民众巨大的肿瘤治疗需求,当前我国肿瘤医疗供给则显得相对不足。据统计,2013年全年,我国肿瘤医院诊疗人次相比上年的增幅是43.3%,而医院的增幅仅为6.2%。

以民营医院为例,2014年一季度末,民营医院数量为11514家,肿瘤专科医院在其中仅排名第5。目前民营医院涉及的多为专科医院,且以整形美容专科医院、妇产科专科医院、口腔专科医院、眼科专科医院、骨科专科医院等几类为主,肿瘤医院占的比重较小。

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公立肿瘤专科医院同样也有着总量供给不足、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如温州市卫生局局长程锦国曾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介绍,温州肿瘤病多发,但相关医疗服务却薄弱,患者多“颠沛”前往上海就医。为解决这一问题,温州市卫生局正在与大型医药国企洽谈成立温州市肿瘤医院的合作计划。

其实,温州曾也有过公立的肿瘤医院。据了解,浙江省最早成立的两家公立肿瘤医院中,就包括原温州市肿瘤医院,非典之后,这家医院被市中心医院兼并。之后种种原因,肿瘤专科逐步萎缩,如今治疗能力相当有限。

高投入下的丰厚回报

在毕马威中国医疗企业融资服务专家江立勤看来,2013年11月,凤凰医疗公开招股结果,公开发售大幅超额认购533倍,这让所有资本看到了投资医疗服务领域的高市盈率。一时间,这个领域收获了万千资本的瞩目。

相比体检、妇产等其他类别的专科类别,虽然肿瘤医院前期投资较大,灵活性不够,但进入运营期后,现金流比较稳定。

在独立主导投资三家肿瘤医院之前,汪强在上海仁济医疗集团任副总,在医院投资方面经验丰富。他在回复《中国医院院长》杂志有关投资肿瘤专科医院的偏好时说:“相比较其他专科及综合性医院,肿瘤专科这一块,投入的资本更能沉淀下来。”这意味着,资本投入后可以更持续地回报投资人。

天津医科大学一位长期关注肿瘤专科的教授,对《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表示:“肿瘤专科医院确实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领域,但高投入的同时,回报也是极高的。” 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在各类型专科医院中,肿瘤医院平均利润最高,平均收入位列第二,仅次于儿童医院。

这位教授还表示,从医务人员收入的角度看,在一个中等规模城市,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肿瘤专科的医务人员,年平均收入都在十万以上。这是其他专科是难以实现的。

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末,一例乳腺癌,从检查到手术到术后痊愈,患者的医疗费用大致在2000元;而当前,同样是乳腺癌,患者的医疗费用最少是10万元。

“这与肿瘤治愈的周期长有关,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患者自付的项目比较多,这也是费用下不来的原因。”他总结说,“肿瘤相关疾病,在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花费差距并不大。”

“肿瘤治疗领域,一些进口药品、昂贵的检诊项目、高难度手术的费用,目前确实在患者自付范围。”天津肿瘤医院一位科主任也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证实了这一现状。他认为,这与医保经办机构未能综合考虑药品的疗效,而过分注重药品价格有关;也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造成医保基金支付能力限制有关。

“一些药品尽管便宜,但我们医生知道疗效有限。而且在目前药占比的限制下,我们只能建议患者在医院以外的渠道购买某些昂贵但确实有效的药。”这位科主任期待医保药品目录能更多征求医生的意见,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利益。

打通产业的企业谋划

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的各大药企,凭借最灵敏的嗅觉,开启民营医院投资或并购的先例。由于他们在医药产业链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备更犀利的投资眼光。

作为业内资深的医药上市公司,复星医药在肿瘤专科医院的战略布局中抢占制高点的底气在于,在药品研发、生产和流通领域具备的经验与优势。

大量肿瘤靶向药物陆续在复星的生产线上诞生。结合收入囊中的肿瘤专科医院的运营,复星医药开始着手节省用药成本,以期形成了规模效应。

陈启宇说:“在费用方面,常规的一个疗程下来需要10万左右,但我自己有药,能满足3000人的用药需求,可以把用药成本砍掉一半,3000人的费用降到5万也好。”

希望通过收购肿瘤医院来打通自身产业链的药企并不少。2012年,恒康医疗获得美国Apexigen公司抗癌药技术许可,同时达成商业化合作。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产业优势,恒康医疗在国内展开了对肿瘤医院的大肆收购。在收购肿瘤专科医院的战略上,恒康医疗朱锦表示,会选择公司总部所在中西部地区肿瘤专科医院进行投资。他解释说:“毕竟这样的医院运营起来相对简单,可以避开公立三甲综合医院直接竞争。”

同样,对于上市公司“北大医药”来说,也是寄望于做完整的产业链来提高效能。

“北大系”的此次合作,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将体现在,几方将共同设定合资公司,依托北大医疗现有的产业布局,拟在肿瘤预防、肿瘤筛查、医药研发、医疗保险、设备租赁、药品配送、消毒洗涤等方便开展合作。

北大医药在打造肿瘤药物特色生产线方面成绩突出。现公司已有进入临床二、三期研究的全球首创抗肿瘤药物,四款抗肿瘤辅助用药已经上市销售,在研的抗肿瘤仿制药有十余款。此前收购一体医疗,业界认为将加速北大医药打开抗肿瘤药的销售渠道。同时,一体医疗的肿瘤治疗服务平台,将助力北大医药打造肿瘤治疗全产业链。

除了药企,众多医疗设备企业也希望通过收购或建立肿瘤专科医院来完善自身产业链条。综观投资肿瘤专科医院的企业,如仁济医疗、泰和诚、天津信康、天津希捷等都具备相关设备研发、生产或租赁的背景。

设备背后的资本重量

肿瘤的治疗对影像检测、放射治疗设备的依赖性较高,这意味着巨大的资本投入。然而不少“财大气粗”的资本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凭借着投入巨资购置最新设备,民营肿瘤医院可以构建起对于公立肿瘤专科医院的相对竞争优势。

上世纪90年代,山东万杰医院从瑞典医科达AB公司引进了两台当时全球范围内顶尖的医用设备B型伽马刀,在业界率先启动了伽马刀医疗运营。由此,这家地处齐鲁腹地山村的医院,在当时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就医者,写就了医疗行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奇一幕。

如今,泰和诚医疗也同样希望“复制”出相似的成功路线图。2013年底,泰和诚通过收购美国首屈一指的肿瘤医院MD安德森质子中心管理公司的少数股权,间接持有19.98%的股权,成为该中心的第二大股东,获得先进质子治疗技术的准入券。

今年6月,泰和诚医疗向媒体透露,他们将引进该中心所研发的低副作用的质子治疗设备,这样的设备,每台的价格在4亿到5亿元之间。

尽管有放疗科专家对类似设备的投入与收益比表示质疑,但对于人才、品牌相对匮乏的民营肿瘤医疗机构而言,这却是它们赖以成功的重要利器。即使如医生张五成投资建成的驻马店肿瘤专科医院,设备的花费也占了总投入的三分之二。

天津信康医疗器械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汪强,已经在三座省会城市并购、改制成立了三家肿瘤专科医院。他表示,房产投资排除在外,一家专科肿瘤医院的投资大致在5000万,而其他的专科则只需要2000万至3000万。这一说法获得了天津肿瘤医院一位科主任的证实,他坦言:“多出的2000万至3000万元的投入绝大部分体现在了设备上。”

资金无疑铸成了肿瘤专科医院的一大投资壁垒,这样的壁垒让不少资本不敢轻易涉足,但也让不少资本趋之若鹜。正如一位国药控股高层所言,“恰是由于壁垒的存在,才孕育出更大的投资空间。显然,肿瘤医院的投资价值明显高于其他专科医院。”

投资须知

7月6日,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投融资主题论坛上,温州康宁医院院长管伟立直呼:“民营医院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正是为了缓解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新医改启动后,政府不同层面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加快社会资本办医。一系列“落地”的政策,使得民营医院的院长们感受到了属于民营医院“真正的春天”。

中国的肿瘤专科医院发展前景良好,除了政策因素,更得益于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强劲的需求。这是投资领域、医疗服务专业领域形成的共识。

毕马威中国医疗企业融资服务专家江立勤认为,目前肿瘤专科医院的投资热,是医疗服务市场需求驱使的,尚在理性范围内。但他提醒,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目前在整个医疗服务中仍处于参与的地位,一部分原因在于制度、法律方面的关键问题未能厘清。

200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中提出,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之后中央一系列文件出台后,地方的配套政策就区分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制造了一些“玻璃门”。

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地方陆续出台了跟进意见,内容包括价格、税收、土地政策、医保定点等方面的鼓励细则。但在与公立医院实施相同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公用支出标准上,有些省市的政策则区分了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优惠仅予以后者。

众所周知,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按国家相关规定,免缴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但所得利润不得用于分红,只能用于改善医疗条件、扩大经营规模。

江立勤坦言,这种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的运营与资本的运作实际上是不对接的,这会带来许多法律、财务管理上的问题。

广东省卫生厅前副厅长廖新波曾经谈到,目前民营医院的注销、转让、兼并、拆分的手续和要求仍不明确,没有正常的退出机制。

有媒体指出,2014年以来,专科医院受到越来越多PE机构的关注。但事实证明,在现行体制下运行,符合上市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很少,这就直接堵死了PE惯常的上市和并购两种退出渠道。

第2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光线传媒的业务布局

内容为王,质量立足。节目制作公司必须依赖高质量内容才能立足,光线传媒每天能提供超过2小时自有版权的新节目内容,这样的内容规模和供片能力已经达到了同行的前沿水平。更重要的是,光线传媒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几个收视率不错的娱乐节目,而是逐渐形成的由创意、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到广告的一整套体系。这套体系既是节目生产的流水线,也是产品实现最终价值的生命线。

当下不少电视台同一频道内不同节目间处于各自为政的运营模式,光线传媒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每个节目都涉及到从定位、创意、策划、制作、包装到发行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仅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制作的人力资本,使节目产品得以优化。

光线传媒奉行内容为王的宗旨,每天都在进行着电视内容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在娱乐资讯领域奉行质量至上的原则,坚信所做的节目只有在市场上名列前茅才能被保留下来。光线传媒现在每年主办超过十个娱乐颁奖典礼和上百场娱乐活动,其组织的演艺活动由2007年的1场增加到2009年的28场。活动类型也由最初的与光线栏目相结合的颁奖典礼拓展到首映式、音乐演出类和选秀类活动等,活动类型日趋丰富,活动收入从2007年的266.22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6396.62万元,增长23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90.18%。

光线传媒至今已投资、制作、发行了21部常规电视剧和240集情景喜剧。电视剧业务收入来自电视剧版权的销售,主要包括电视剧播放权收入、电视剧音像制品版权收入及衍生产品收入。

三大网络,发行制胜。目前,电视栏目的发行通常以栏目换取广告时间,发行方再通过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等方式实现创收。广告营销能力是节目广告价值实现的关键,而节目发行渠道覆盖面的拓展是提升广告收入的前提。每天全国超过1100个电视频道滚动播出光线传媒的电视节目,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更有130个城市频道每日在黄金时间连续播出光线传媒六小时节目。光线传媒在全国各类媒体形成立体交叉覆盖,每日影响全国十亿人的娱乐生活,也为广告客户带来丰厚回报。成立十余年来,光线传媒一直致力于发行网络的建设,建立了包括时段联供网、频道联供网、付费数字频道和新媒体联供网在内的类型多样、覆盖面广泛的节目发行网络。

时段联供网。时段联供网是指光线传媒的单个电视节目分别与单个电视台签订节目销售协议,用节目播映权换取栏目中的广告时间并通过贴片广告、植入广告进行广告时间的运营。节目在各电视台的播出时间一般由光线传媒和每个电视台协商确定,单个节目在各频道的播出时间一般不同,具有节目分散播出的特点。该发行网络主要播出光线的四档日播栏目《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最佳现场》和《影视风云榜》,每日首播600余台次。

频道联供网。频道联供网的主要模式是光线传媒与电视台的一个地面频道签订五年以上的合作协议,每日向合作频道打包提供6小时的首播内容,一般在每天的17:30-23:30时段播出。节目由光线传媒统一包装,总广告时间(一般包括贴片广告和时段广告)中的30%―40%由光线进行独立运营。这种方式能实现节目的类型化制作和编排,打造全新的娱乐平台。

付费数字频道和新媒体联供网。光线传媒与鼎视传媒联合打造了付费数字频道“新娱乐频道”。此外,光线传媒积极把节目推向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拓展机场、铁路、医院、高校等特殊行业客户,形成了覆盖面广泛的新媒体联供网。早在2000年,光线传媒就创建了国内最大的网上明星俱乐部“E视网”,是首批获得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许可证的三家民营企业之一。

品牌营销,助力增长。光线传媒一向注重公司的品牌营销和品牌策略,认为只有把品牌打响,旗下的其他节目产品才会更容易被观众和市场接受。于是在主持人的定位、节目的品牌包装各个方面都带着强烈的独家风格。光线传媒的“e”标更是公司的品牌代表,无论是节目的话筒标还是压角标,光线传媒都以“e”露脸出现,公司的宗旨也确立为“对电视,我们有e些不同的做法”,可见光线传媒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极力打造响亮品牌。

公司有一支精良的专业营销团队,设有品牌部、英事达包装顾问有限公司、广告部等,对其进行市场营销推广。光线传媒是国内娱乐整合营销的先行者,专注于15到40岁这一最有商业价值的观众群体。为了服务客户,光线传媒集各种身份于一体:作为节目制作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做高品质节目和活动;作为广告公司,为客户打造独特营销方案并提供自有投放平台;作为公关公司,光线传媒超越电视,为客户进行多媒体宣传推广。光线传媒的整合营销模式吸引了超过500个广告客户,蒙牛、王老吉、红牛、中国移动、摩托罗拉、诺基亚、真维斯等响亮的品牌和光线传媒著名的“e”标品牌交相辉映,共同分享市场的成长。

此外,在营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光线影业独创的矩阵式发行网络,以灵活而有针对性的营销模式取得了光线影业在经营上的跨越式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光线传媒除了卖片还通过市场营销实现产业增值。在这种产业理念的指导下,光线传媒建成了一个遍及全国的三级矩阵式营销网络:以市场部、大区办事处以及城市销售代表相结合的三级矩阵式市场系统。这个发行营销网络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是“B2C”即“Business to Customer”,商业机构直接面对消费者。通过地方化运作直接影响观众观影的选择,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地方化的发行营销运作将电影的影响力经济潜能更好地挖掘出来,从而实现了营销环节的价值创造和生产。

光线传媒上市的经验和启示

清晰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光线传媒已经发展成为以规模化娱乐内容生产为主体,以电视节目联供网内容运营为核心,以广告整合营销为手段的民营娱乐内容制作商和运营商。光线传媒旗下各栏目的基本操作模式是:通过向各电视台提供节目来换取广告时间,经营广告时间来换取利润,栏目的冠名广告和贴片广告构成了光线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而电视台则负责节目的终审与播出,并经营属于自己的广告时间。这样,双方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光线传媒每天进行着内容工业的流水线生产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专业分工、环环相扣,加上强势的节目品牌影响力和资源共享的节目协同效应,使光线传媒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稳定的质量。而整合营销手段的不断丰富,使节目内容价值实现最大化。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光线传媒最近三年的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12%,被评为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文化企业100强第八名。

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光线传媒遵循传媒娱乐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理念,由一个单纯的节目制作机构向节目管理和出品机构转变;光线传媒拥有多平台运作的优势,同时可以在电视节目群、娱乐活动、新媒体等多个平台运作,为其提升和实现内容价值提供了良好机会;光线传媒还拥有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发行网络,发行网络包括卫星电视、付费电视、大型视频网站、移动媒体等,覆盖中国十亿多观众;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广告部门同时运作,为客户提供创新性的广告套装、植入式广告和活动营销方案,吸引了全球500多个著名品牌成为光线的客户;光线传媒节目内容聚焦于娱乐领域,节目吸引了最具商业价值的15到40岁观众群体,也是对广告主最有价值的观众群体,为其快速增长提供了巨大空间。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十年时间里,公司高层基本没有变动,因而光线传媒还拥有一个稳定的高层管理团队,这无疑也为光线传媒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又一核心价值优势。

强大的品牌营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娱乐现场》、连续10年成功举办的“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突显的“e”标、“娱乐全中国”的口号以及极具观赏价值的办公区,所有的这些都是光线传媒经营十余年来为打响品牌而做出的努力。此外,光线传媒还拥有一支专业营销团队,在企业的品牌塑造、产品推广方面发挥着功效。营销团队独创了矩阵式的发行营销模式,在全国形成一个分布广泛的发行网络,采取差异化的宣发策略进行精耕细作的发行营销运作,即是这种三级矩阵模式的成功实践。①在当今社会,品牌决定价值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一个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就等于拥有了巨大的广告市场和收视观众。光线传媒实行“以销定产”的模式,首先重视栏目的市场前景,依此来策划栏目,然后再精心打造栏目,将其制作成非常受观众喜爱的具有永久性品牌价值的电视栏目。尽管光线传媒为了将每一个栏目打造成具有高收视率的精品栏目而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但也因此带来了可观的广告收入。而这同时带动了栏目播出前后属于电视台经营的广告时间段的价格攀升。品牌打响了,明星们也频频眷顾这个平台,光线传媒的内容资源就越滚越大,制作成本得以降低,并带来了良性循环效应。

先进的管理方式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专事节目生产的公司依赖高质量以立足,否则就有生存之虞。这是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直面竞争创精品新品的动力。光线传媒的先锋价值因此凸显,而支撑这一体系正常运作的高素质人才同样不可或缺。光线传媒一向注重人才的作用和力量,并形成了培养、吸引、使用和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使进入光线传媒的员工各尽其才,为其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使各个部门的员工相互交流沟通,实现光线传媒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同时光线传媒为优秀人才提供相应的奖励激励措施,奉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创造各种条件使员工为光线传媒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聪明才智。光线传媒注重人才管理培养机制所产生的良好效应在光线传媒十二年来所取得成就中就可看出。通过贯穿始终并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组织管理、创作管理(服务管理)、营销管理和人才管理措施,光线传媒确保了其各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运作,进而保证整个业务动作体系的规范化和高效率。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

第3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长三角》:欧柏德先生对这次赞助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2008中国商业计划书大赛”是如何考虑的?

欧柏德:我很喜欢这类的活动,它的重点不在于营销,也不是公共关系,而是更关注核心的创业精神,这也是我们富达亚洲所信奉的价值。200多个创业者和学生在表述自己的商业计划,然后跟北大以及史密斯商学院的老师探讨,这种创业精神的能量是非常大的。

《长三角》:富达亚洲主要关注信息技术和健康医疗行业,对于现阶段来说,富达亚洲主要会关注信息技术行业的哪些方面?9月份的时候富达投资了皿鎏软件,是不是能结合这个案例说明?

欧柏德:我们在TMT(数字新媒体,Technology,Media,Telecom)领域里面会关注很多方面,包括你说的软件,另外一块就是服务,尤其是外包性的服务。具体到我们投资的公司来讲,皿鎏是做游戏研发外包服务的;我们还投资了软通动力,它是在软件开发领域提供外包服务的,也是国内软件外包行业前几名的企业;阿里巴巴是为中小企业以及为消费者搭建一个技术平台,让他们可以在网上做生意,其实这也是一种技术服务。总体来讲,将技术作为一种服务,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投资主题。

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投资主题是在移动领域。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移动的安全领域有相应的投资,在移动互联网的门户方面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投资,在增值服务方面,整条价值链的上下我们也有相应的投资。

另外,我们在1997年投资了亚信科技,最近又加大了对亚信的投资。它是为移动运营商提供计费或者是基础的软件平台服务的,其实也是技术服务的一个很典型的代表。

《长三角》:投资皿鎏的主因是什么?

欧柏德:皿鎏并不是一个软件公司,它是一个服务公司,它的角色是为一些很大的游戏开发商服务,比如像任天堂等,这些公司会把一些开发任务放到中国来,从而降低他们的成本。在印度我们也考察过类似的业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针对游戏开发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来讲,我们看一种产业的格局变化,从完全由自己开发,到部分外包到像中国这种人才非常丰富但成本又较低的地区来,这是我们的一个投资主题,可以降低整个研发的成本。

《长三角》:说到软件外包的行业,业内普遍说得多的是印度在这方面可能比中国做得好一些,对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您认为它所欠缺的是哪些方面?对整个发展来说,它跟印度之间的差距还有多大?

欧柏德: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差距,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印度从事软件外包行业的时间非常长,差距在于有没有经验去组织一个足够大的开发团队,如何去培训这些工程师,怎样部署软件,怎样构建这种全球性的、在本地或者是在客户端的交付机构。印度用了20年的时间才出现了如今比较大的软件外包机构。你看中国现在领先的企业,比如软通动力等,这些公司进入软件外包领域可能仅仅就是五六年的时间,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中国是可以赶上的。

另外一个核心的东西,中国软件外包人才在快速地增加,有越来越大的人才库、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去将这些工程师吸收到某个机构里面来,怎么去培训他们,让他们能够满足这种比较高的标准,从原来只是满足本地客户的标准,提升到满足全球客户的很高的服务标准,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非常有信心中国在软件外包领域里将扮演重要角色。

《长三角》:中国政府在软件外包方面的政策是不是还不够开放,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会不会有很大的阻力?

欧柏德:恰恰相反,中国政府在推动软件外包产业方面,可能远远比印度做得好。因为所有印度软件外包企业都是靠民营的力量自己发展起来的,政府其实并没有过多帮助这个产业的发展。而中国政府花了很多力量去宣传、帮助整个软件外包产业,给这些企业很多的扶持,无论是减免税收或者是给补贴,或是帮助扩大工程师的队伍,中国政府在里面扮演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长三角》:富达亚洲风险投资公司也投资了药明康德、诺凡麦等,对于健康医疗这块,富达亚洲主要关注哪些细分的领域?

陈立实:我们关注整个健康医疗行业的很多方面,包括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还有一些专业药品的分发渠道,以及现在可能还处于很早阶段的医药临床前后的研发。我们也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以及关于动物方面的医疗用品。

《长三角》:专业药品的分发渠道是什么概念?

陈立实:专业药品的分发渠道就是指将国外的一些高端药品引进到中国来,帮助他们在本地注册,然后去将渠道建立起来,包括做营销,铺建渠道,然后分发到消费者手中。

《长三角》:现在医改也在中国进行,热点话题是民营医院,很多人看好这个领域,富达亚洲有什么计划?

陈立实:公立的医疗体系跟私立的医疗体系是需要有一种平衡的。而且我们在以前也投资过这些私立的医疗服务机构,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经验。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有很多政府管制方面的限制,也包括实际操作上的一些困难。总体来讲,我们非常感兴趣,但是会很谨慎。

在这个领域的投资有几个关键点:第一在商业模式上必须是成立的,比如你仅仅投资医院的话,并不是非常好的一个主意。现在投资医院,每个医院有最低的投资额,好像是2000万人民币,对投资来说并不是非常合适。另外全科的医院也不是非常好的领域,我们会更关注一些专业的医院。

管理团队也相当重要,既要懂中国的医疗体系,又要有国际操作经验。另外,如何处理与政府关系及现有医院的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有新医院占当地的市场份额,就会有一些冲突,所以这个关系要平衡好。最后一点,作为一个新医院,很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一些国际上先进的操作流程,包括服务标准。

《长三角》:华友世纪前段时间准备转向娱乐行业,是否表明将从SP行业转向传统媒体?

欧柏德:很显然,无线的增值业务在中国是挺艰难的,核心的一点是很难差异化,不同的公司之间很难有大的区别。另外,跟运营商分成的业务模式被证明也有很多的挑战,运营商控制了整个价值链关键的部分,用户是运营商的,收费渠道是运营商的。导致SP跟运营商在订立条款的时候处于不利的位置,所有的分成比例,所有细节条款,运营商有最终决定权。

由于受到运营商的挤压,分给SP的收入越来越少,而且还要分给内容原创者。华友世纪就做了一个决定,向上游发展,它有越来越多的内容资源,以保持利润水平。我觉得这也是整个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长三角》:现在富达亚洲有没有在关注其他领域的投资?

欧柏德:我们也在关注消费品的领域,包括针对消费者的服务和产品,电子商务等领域。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我们相信从长期来讲,中国的经济会不断地增长,人们有了更多可支配收入,生活水准也会逐步地提高,以后将会出现更多针对消费者的服务和产品。

《长三角》:现在说得比较多的是金融风暴,您认为金融风暴对中国的投资格局有何影响?下一步的投资会怎样变化?富达亚洲会不会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欧柏德:我们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都会有比较深的影响。核心就在于信用体系或者信用市场停滞了以后,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商业上想借钱都比较困难,这会导致整个商业的停滞。

大家都有这种担心:整个中国出口行业会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另外就是资产升值过去都比较迅速,一旦修正过来,包括楼市往下走,股市受到影响,人们可支出的钱就变少了。

第4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市“一卡通”;IC卡技术;地铁建设

1.引言

公共交通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休息相关,可以说是老百姓平时最关心的行业。在公共交通行业推广IC卡的应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不必再为没有准备好零钱而烦恼;市民乘坐地铁时,不必再为排队购票而焦急。市民将体会到“一卡在手,通行无忧”的快捷和方便。对于运营单位(如:地铁公司、公交公司、出租公司等单位)来说,使用IC卡将有效地减少现金的流通,为运营公司减少现金清点的人力负担;同时,由于IC卡本身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防止伪造和篡改,从而保护运营公司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应用IC卡后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引入各运营单位,各单位可以迅速地收集各种运营信息,有效地加以处理、统计和分析,对于提高运营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建设一个基于IC卡应用的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对公共交通各行业的统一管理。各行业的运营数据将成为行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例如,在出租行业使用IC卡后,可以有效地收集运营信息,对一段时间的运营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对整个行业的运营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为合理的定价和管理市场提供有效的手段。公共交通“一卡通””应用将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对提高城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2.城市“一卡通”系统建设媒介选择

城市“一卡通”系统建设建设媒介主要IC卡、磁条卡等媒介,从国内已建“一卡通”系统的城市应用情况可知,采用IC卡作为城市“一卡通”媒介较为普遍,磁条卡主要在银行金融业应用较为广泛。目前随着人民银行PBOC2.0标准的实施,将传统银行卡和IC卡结合的新型银行卡――金融IC卡正在全国范围内陆续,与磁条卡相比,金融IC卡作为芯片卡,安全性高,卡内敏感数据难以被复制,而且芯片卡不仅具有普通磁条银行卡所有的金融功能,还具备电子现金账户,支持脱机小额支付,可以使用非接触界面,实现即刷即走的快速支付和智能卡手机支付,是较好的城市“一卡通”媒介,但是其要应用于城市“一卡通”则需要银行密钥,操作层面上较为复杂和繁琐。因此城市“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地方地方主管项目,在考虑其媒介安全、存储空间大、具备通用技术标准、能根据需要扩展小额消费领域等多因素,最好采用技术成熟的成规IC卡作为媒介。

IC卡的基本应用概括为三类:一是作为信息记录载体,二是电子支付,三是用作身份识别。在公共交通中应用IC卡主要是使用电子支付的功能,即使用IC卡作为电子钱包,提供电子化的小额支付功能,为市民提供快捷的付费手段。目前已经有不少城市在公共交通领域使用IC卡,但由于建设的时间和条件所限,许多应用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水平上。根据国内建设的经验,在公共交通领域最合适的应用模式“一卡通用,统一管理”。

3.国内主要城市“一卡通”项目建设、运行情况研究

根据实际调研得知,“一卡通”系统在香港、上海、苏州、大连、北京、珠海、深圳、重庆等地方已开通或正准备开始应用。以上海、北京、苏州为例:

上海市“一卡通”系统于1998年由上海市政府牵头规划,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方式,由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组建国有控股公司――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以股份制模式,从交通行业入手,着手整合公共交通系统IC的发行和管理,统一实施“城市一卡通”工程。目前上海“一卡通”系统已累计发卡2300多万张,消费领域覆盖上海地铁、公交、出租车、轮渡、高速公路、停车成、旅游、汽车租赁、加油站、长途客运等。

北京市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为提升城市总体形象,方便市民生活,由北京市信息办成立了IC卡管理中心,统一对城市IC卡进行规划和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思路进行建设。2000年由政府出面主导,独家企业参股,组建了国有控股公司――“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目前,累计发卡量4400多万张,售卡充值点超1000个,“一卡通”系统的划卡比例占北京市公交客运总量的90%,地铁客运总量的80%以上,已实现公交、地铁、轻轨、出租车、公共电话、超市、快餐厅、影院等小额消费领域拓展,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苏州市2003年启动“城市一卡通”建设,由市信息化投资公司、市交通投资公司、南京联创合资组建――“苏州市城市信息化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由民营控股,南京联创退出后国有控股。目前,“苏州通”已累计发卡350多万张,小额电子钱包日均刷卡量200万左右,年刷卡额超过5亿。应用从单纯的公交行业拓展到交通、公用、社保、旅游、购物等多个领域,超过10000个应用点,基本实现从“公交一卡通”到“城市一卡通”的转变。

从调研得出,当前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发展和推广“一卡通”的应用,使乘客可以持卡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并进一步可持卡进行其他公用事业和行业管理的交费。从各地的情况来看,随着交通卡的推广和应用范围的扩展,交通卡正给市民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用户反响好,用户群在不断扩大,

4.城市“一卡通”建设时机选择

国内所有建设“一卡通”的城市,几乎都是在公交行业内,结合本城市地铁工程的建设而同期建设的。当前,随着国家大战略的确定和投入,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省会和一线发达城市都在启动地铁建设,这是百年难遇的契机,城市“一卡通”完全可以在“交通一卡通”的基础上实施,因此城市“一卡通”建设时机最好和本城市地铁首条线路建设同步进行。

城市“一卡通”建设和地铁建设同步推进的优点:

4.1 以地铁为载体,使“一卡通”顺利进入城市交通支付领域。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一卡通”系统是当前的国内趋势,是城市整体性、现代化的表现方式,是便民利民的市政性工程。城市“一卡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更是一项集成性、系统很强的工程,涉及行业多、涉及利益群体多,它的建设必须依托于某种具有非常实力的新事物的辅助推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同时这种新事物的投入能在技术和服务上促进和完善城市“一卡通”的建设,并能使其迅速为市民所接受。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无疑就是这个依托点和切入点。

4.2 以地铁首期工程运营为依托,使“一卡通”发行的票卡迅速市民所接受和认同。城市“一卡通”做为一种新事物,要使其尽快为民所接受,最好的办法就让市民站在对其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其好奇心促使人民主动去接近它、使用它,从而接受它。地铁是一种时尚,特别是当今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虽然市民很大部分从来没有接触过地铁,但是从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上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但又好奇,这就促使人民在地铁开通之际尝试的原因,这期间我们一开始就将市民要购买的地铁票发行成“一卡通”,这样就顺利的进入了“一卡通”的使用期,避免了过渡期,避免让市民了在熟悉地铁票后,再经过过渡来重新熟悉“一卡通”。

4.3 在轨道交通后期建设“一卡通”或单独推行“一卡通”,在追求市民接受度上,“一卡通”的宣传成本及轨道交通、公交票卡的更换和设备改造等成本将花费大量完全可以避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5.城市“一卡通”公司组建方式研究

“一卡通”项目主要是便民、利民,其运作必须建立自己的运营和管理体系,最好由地方政府主导,在保证国有控股的基础上可以采购全国有或允许民营资本来组建“一卡通公司”。由于“一卡通”公司具有公益性特点,为了在运营过程中维护好公众利益,保障卡内资金安全,应尽可能保证“一卡通”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地位,在此基础上可以允许一定比例的民营资本进入,采用市场化运作,灵活经营。

6.城市“一卡通”系统的建设目标

各城市目前“一卡通”涵盖的消费领域很有限,主要是各行业、各部门所涉及的面太宽,各种利益难以平衡,一时很难达到真正“一卡通全城”的理念。因此根据以上现状和城市的实际情况,城市“一卡通”系统应借助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由当前主要交通领域(地铁和公交)入手,逐步扩展到整个交通领域和地铁周边小额消费领域,最终城市“一卡通”将连接公交、地铁、出租等公共交通行业和金融、社会福利等公众通用行业及水、电、燃气、物业、超市等老百姓生活消费各领域,形成“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的综合、立体网络服务体系。

7.结语和建议

要建设真正意义上公共城市“一卡通”系统,最好由市政府牵头,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步步见效”的原则,成立一家独立于公共交通运营单位以外的、国有控股的合资或独资公司,负责系统的运营、应用拓展和系统管理。在“一卡通”项目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多行业应用的问题,建立统的发卡和清算管理平台,最终实现在公共城市“一卡通”用,统一管理”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向小额消费等领域拓展。“一卡通”的运营单位应充分考虑各公共交通运营企业的利益,可以由各运营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城市“一卡通”系统,要实现最终的目标,需要在参考其他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对整个系统的设计、产品选型、建设方式、运营管理模式和应用拓展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估,特别是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明确“一卡通”公司作为统一的票卡规则制定主体和清算管理平台的地位,并应从政策层面明确“一卡通”是城市公共交通应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各种方案确定后,再由“一卡通”公司具体负责实施。

参考文献

[1]赵时,董得存.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J].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5.

[2]陆永宁.IC卡应用系统[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第5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No.1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自创立来一直高速发展,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

公司主营业务为220kV及以下变配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及相关的技术服务,自创立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态势,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7.34%、119.49%、134.30%,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45%、232.12%、155.64%,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铁路客运专线电力远动箱变,于2007年应用于奥运工程中国第一条,350km/b,京津高速客运专线铁路。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户外葙式电力设备技改项目在内的4个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合计约4亿元。

No.2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在BSM领域市场份一直居国内第一且逐年提高

公司专注于IT运维管理领域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公司在BSM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0%、15.1%、19.3%、23.6%和25.7%其市场份额一直居国内第一且逐年提高。2007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8.31%,与2006年度基本持平,2008年度即提高到50.36%。较上年大幅提高了12.05个百分点。2009年1―6月,综合毛利率又提高到72.50%,表现高于同行业同期水平。此次发行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包括飞信平台大规模改造升级在内的6个项目,合计投入的5亿元。

No.3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医疗器械领域能够与国外产品形成强有力竞争的为数较少的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能够与国外产品形成强有力竞争的为数较少的企业之一。公司主导产品“血管内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是公司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发展获得重大突破的核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5.8%。最近3年度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同期综合毛利率均超过70%。公司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包括心血管药物支架及输送系统生产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在内的4个项目,合计投入约5.1亿元。

No.4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公司在国内核也站核岛HVAC系统设备的市场占有率高,有关键技术优势

公司系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核电、地铁、隧道、风力发电和大型工业民用建筑五大应用领域。公司为国内唯一掌握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核岛HvAc关键设备的成套技术并拥有核电站核岛HVAC系统设备总承包经验的生产企业、在地铁通风设备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23%,在5公里以上长大隧道通风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为18.15%,均名列前茅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核电暖通空调(HVAC)系统核级/非核级设备国产化技术改造项目等4个项目,共需投入288亿元

No.05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净利润高于同行业公司

公司专业从事户外用品研发设计和组织外包生产、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探路者”品牌,公司的产品分为户外服装、户外功能鞋及户外装备三大类别2007以及2008年度,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5.17%和12.03%,毛利率与竞争者基本相当,但净利率高于同行业公司。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除港澳台地区)拥有直营店和加盟店共计430家。自2006年至2008年,公司全国店铺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2.74%,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共计2.199亿元。

No.6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国内注射剂剂型最全的医药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药为主,产品主要涵盖抗感染类和特色专科用药两大系列等、该公司已取得86个药品注册批件,为国内注射剂剂型最全的医药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来自于医药制造的生产与销售,2006年度至2009年上半年医药制造实现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4.39%、72.62%,78.58%及81.54%,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抗感染及特色专科用药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1.4亿元、

No.7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行业领先,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是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气体检测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自营产品出口,目前是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专业生产企业,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水平分别为54.78%、56.94%、59.03%,和61.84%,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和8家仪器仪表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近3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8万支红外气体传感器及7.5万台红外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项目等3个项目,共计1.816亿元。

No.8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位居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企业之列

公司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为主营业务,是目前国内3家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企业之一200~2008年所承接设计合同的市场占有率按照载重吨计算分别为2.23%、3.95%、5.24%,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最近3年及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持续增长态势,2008年、2009年1-6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481.92万元、6659.32万元,增长趋势明显。公司的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船舶工程设计中心和海洋工程设计中心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1.4亿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2亿元。

No.9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国内干扰素剂型最多的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排名居全国前列

公司主要产品为重组人干扰素和重组人生长激素等基因工程药物,在国内排名前列的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企业中,该公司是唯一一家同时生产干扰素、生长激素的企业。2008年,公司重组人干扰素、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排名均居全国前列,公司2009年1-6月、2008年、2007年、2006年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12.13%、20.51%、16.20%和12.93%,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预充式重组人干扰素d2b注射

液生产项目等5个项目,共需资金1.66亿元。

No.10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行业内具有优势地他,办公信息系统市场中与有率高

公司以管理型外包服务为核心,提供办公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2006年至2008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50.72%,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71.22%。公司是目前行业内唯一一家可同时提供上述产品组合的具有优势地位的本土服务商,在中国办公信息系统行业中排名本土企业中第一位、整体市场排名第二位。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服务及营销网络建设和研发中心项目,合计投入2.76亿元

No.11北京鼎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在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领域占据行业龙头地位,销售利润率远高于行业同类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轨道交通电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占据行业龙头地位,其销售水平稳步增长。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为0.91亿元,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2008年公司销售利润率达到了26.24%,远高于行业同类企业。公司2008年在高速客运专线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的市场份额为48.6%。在中国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市场占据份额为30.03%,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产业化项目、轨道交通专用电源系列化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共需2.16亿元。

No.12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中国最大、世界第五的锂亚电池供应商,市场份额高,核心业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公司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五的锂亚电池供应商,占有国内市场39%的份额,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能锂一次电池为核心业务。作为锂亚电池这一细分领域的国内龙头企业,公司一直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公司产品在美国智能仪表用锂亚电池市场占有率的为3%-5%,欧洲市场占有率约为2%。2008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8%,净利润同比增长24.95%,净利润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绿色高性能锂/亚硫酰氯电池项目等3个项目,共计2.06亿元。

No.13江苏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国内较早进入电子信息产业的仓储物流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强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电子信息产业的仓储物流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内知名的保税仓储服务商,以电子元器件保税仓储为主营业务。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均在35%以上,近3年毛利率坶在50%以上,近3年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在25%以上。该公司净利润水平也实现同步增长,体现了较好的持续盈利能力。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保税仓储业务网点建设项目以及供应链管理服务项目。共计1.4亿元。

No.14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我国对比剂行业的市场领先者,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药品生产以及药品经销,其中药品生产主要包括用于医学影像诊断检查所需的对比剂系列产品、降糖类药物和抗焦虑类中药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是我国对比剂行业的领先者,过去3年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也是市场上公认的磁共振对比剂的第一品牌。最新推出的抗焦虑中药九味镇心颗粒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国蒙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纯中药制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九味镇心颗粒生产线扩建改造与营销网络建设等3个项目,共计1.827亿元。

No.15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民营检测机构之一,多项指标居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主要从事贸易保障、消费品、工业品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检测服务,是一家全国性、综合性的独立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在综合检测能力、服务范围、研发能力、销售收入等多方面均在中国民营检测机构中处于领先位置。2008年公司业务收入在国内整体检测市场的占有率为0.45%,在出口产品检测市场的占有率为1.07%,业务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募集资金将投入到华东检测基地建设项目、桃花源检测基地建设项目,共计2.04亿元。

No.16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核心电力系统产品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有核心竞争力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系统智能化记录分析和时间同步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营产品电力故障录波装置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时间同步系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电力故障录波装置全套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的时间同步系统产品,2008年销量全国第三。北京奥运工程等均使用了该公司产品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计将分别较上年度增长31.79%和20.12%。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能化电力动态数据记录装置项目等3个项目,共计投入1.85亿元

No.17西安宝德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国内本行业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稳定增长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石油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及系统集成,业务主要涉及陆地、海洋以及特殊环境(包括极地、沙漠、热带等)下石油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为我国石油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系统行业最具竞争力、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2005-2007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增速稳定在60%以上,净利润增速稳定在80%以上。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石油钻采一体化电控设备生产基地的建设,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6亿元

No.18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全国没连锁眼科医院,门诊量、手术量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首位

公司主要向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眼科医疗服务。公司采取“三级连锁”商业模式,目前已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设立19家连锁眼科医院,2008年的门诊量累计达63.11万人次,手术量为6.64万例,门诊量、手术量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首位。2006-2008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51.55%,营业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101.31%。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迁址扩建2家现有连锁眼科医院、新建8家连锁眼科医院,以及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共11个项目,共计3.404亿元

No.19北京华谊嘉信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本土最大的线下营销服务供应商,经营业绩逆势飞扬

公司是本土最大的线下营销服务供应商,是业内少数具有整合营销传播服务能力的领军企业。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近3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7.42%,42.45%和24.09%、2009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主营业

务收入增长了133%,利润总额增长了97%。此次募集资金将投入线下营销业务全国网络体系建设项目、北京运营中心扩展项目、远程督导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项目、内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共计1.205亿元

No.20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业务平台解决方案及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CDN及IDC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居市场前列。20{}08年,公司IDC业务销售规模为1.51亿元,较2007年增长63.0%。募集资金主要用于CDN网络加速平台技术升级和扩建项目,以及流媒体及网络游戏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专用平台建设项目,共需要2.424亿元。

No.21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主营业务具有核心竞争力,享有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优惠

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集有机硅室温胶生产、研发和制胶专用生产设备制造于一身的企业,形成了以有机硅室温胶为主,制胶专用生产设备为辅的业务结构,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幕墙、节能环保、电子电力、汽车制造、公路道桥与机场跑道、地铁工程、太阳能等领域。公司是中国西部唯一一家经原国家经贸委认定的硅酮结构胶生产企业,是2008年新认定的四川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建筑节能用中空玻璃有机硅密封胶技术改造项目等4个项目,共计1.634亿元。

No.22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属于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产业,获国家重点项目科研支持

公司主要向交通、医疗、建筑等行业用户提供智能化技术应用服务,属于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产业。目前,公司正在研制开发的“面向BRT的嵌入式优先信号控制器”获得“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公司还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课题的主要承担者。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拟投资于补充营运资金和扩大公母智能化系统工程包业务务以下4个项目,共需投入1.7亿元。

No.23成都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行业内拥有最完整核心产品体系的企业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数字电视系统前后端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并致力于为中小数字电视运营商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是行业内拥有最完整核心产品体系的企业。目前,公司已完成的整体解决方案项目达到9个,正在实施1个项目,2009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解决方案带来的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60%,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数字电视系统研发项目,创新盈利模式下的整体解决方案项目,以及补充公司营运资金等三个方向,合计1.85亿元。

No.24甘肃大禹节水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多项产品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公司是一家集节水灌溉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与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施工、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节水灌溉工程系统供应商,多项产品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是节水灌溉行业中滴灌领域承担国家863计划的唯一一家企业。公司产品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本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主营业务发展,拟在公司总部酒泉及全资子公司新疆公司、武威公司建设滴灌管(带)及配套节水器材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合计1.532亿元。

No.25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拥有国内完整领先的技术队伍。产品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供应商,多项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已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并创造了该领域的十八项奎国第一。公司拥有国内完整、领先并达到国际水准的技术队伍,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设备制造工程等5个项目。共计2.79亿元。

No.26四川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亮点:

第6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有业内人士提到,当前医患纠纷呈现群体性积极化、暴力倾向严重、媒体舆论参与、越级上访增多等新特点。这些特点已经将医患之间的矛盾推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面对持续增加的医患冲突,公安机关虽积极介入处理,但是比例仍然较低,缺乏强有力的警力保障,未能有效遏制医患冲突的上升趋势,更没有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给医院和医生的权益造成了一定的损伤。由于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道德失范、制度失缺、诚信失约、利益失衡等现象,更是加剧了医患纠纷的程度。这不仅对医患权益和社会和谐构成危害,而且也对医院的生态环境和医学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医患纠纷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患者对医方医疗行为不满所引发的冲突和矛盾,但实质上,医患纠纷的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却是医患双方在法律地位上的失衡而引起的法律问题。由于我国在立法上缺乏对医患双方法律关系的准确定位,从而导致了医患双方法律地位在法律上存在较大的模糊性,进而导致了在发生医疗争议之后,患者一方无法通过合法有效的正常救济途径获得公平合理的权益保护,这才形成了患者为了维权而不得不从体制外寻求帮助,最终导致了“医闹”等现象的发生。当然,医患矛盾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失范所引起的一种“社会并发症”,但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由于没有从法律关系层面理清医患双方法律地位而导致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医患双方法律关系的性质及医患双方的法律地位进行准确的定位,成为当前对医患矛盾解决机制制度设计的关键。

二、医患关系的法律特征

1.医患关系具有复杂性

医患法律关系是法律所确认和调整的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它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事实形成。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患者,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整个医学最本质的东西是“医师与患者”的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医”已由单纯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其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包括其人、近亲属以及利害关系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医患关系在范围上并不仅仅指主治医师与患者本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对于医师及所属的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其人、近亲属以及利害关系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

2.医患双方的主体关系不同与一般的民事主体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与患者,具有平等地位,是各自独立的主体。民事主体的平等指的是一种互不隶属关系,参加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仅仅依据自己所占有的地位,以自己的意志决定另一方的意志与行为。就医患双方而言,医院既不能以其意志强迫患者前来诊治;患者也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迫医院为其诊治。但在特殊情况之下,二者又并完全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医疗机构对于重大流行疾病进行强制的隔离与治疗、医院必须无条件接收危重病人进行抢救等,这些又体现了医患双方的不对等性,这种不对等性并不表现为哪一方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表现为特殊情况下某一方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必须牺牲自身的某一部分权利而维护社会的整体权利。

3.医患双方形成的医疗行为不具有完全的等价有偿性

等价有偿是指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及其价值的相当性。一般来说,医疗机构负有救治病人的义务,同时也享有的获得报酬的权利,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大致相等的。虽然病人因被救治获得的健康甚至生命与其付出的金钱虽然不可以划等号,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讲,医院与病人之间的利益也应是基本平衡的。但事实上,由于医疗行业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患者与医院之间并不是完全是等价有偿的。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于公立医疗机构的补贴与扶助,致使公立医院并不是完成纯粹的市场主体,不能完全以营利为目的,将获取利润作为其从事医疗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事关国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全以等价和有偿的原则来指导医疗行为,例如,对于一些紧急危重病人,医院不能以未缴清费用而拒绝治疗,而是应该以患者的生命健康为第一考虑要素,积极予以救治。这与纯粹的等价有偿的市场行为具有较大的差异。

4.医患关系的内容一般不由当事人自行确定

在医疗行为中,其基本内容都是根据医学科学的有关规律和基本原则来确定的,其医疗内容不能由双方当事人自由设定。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导致了医患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不是由当事人双方自由创设,而是在总结确认医学科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由相关法律、法规、规制及医疗操作规程来确定的,患者一方只能选择接受或者不予接受,而不能自行约定相关的医疗服务内容。

三、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分析

法律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地位的确定,因为任何地位都是相对于某种具体关系来说的。对于医患关系性质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对患者法律地位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因此,研究患者法律地位问题首先就需要确定医患关系的性质。

1.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的现状

从法律层面上讲,医患关系分为“一般”的医患关系与“特殊”的医患关系两类。所谓“特殊”的医患关系,是指在诸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制疫苗等活动中所形成的医患关系。在这种“特殊”的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在法律地位上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有时甚至需要出动国家暴力机关来强制地维持这种关系,因此,从法律性质上来讲,二者应该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范畴,这一点在立法上规定的很明确,学界一般也不存在争议。而“一般”的医患关系,是指在一般医疗活动中,由患者和医方所形成的医患关系。这种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在立法上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也导致在实践中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论。在本文所研究的过程中,除了特殊说明,其所指的对象主要是指“一般”的医患关系。

2.立法上对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的规定

在我国当前的医疗行为立法上,并没有对医患关系的具体性质进行明确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例管理规定》、《职业医师法》等法律规范只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医患关系进行了定位,其中缺乏对医患双方民事关系和责任的规定。《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民事法律规范也未将医患关系纳入到其调整的范围之内。虽然,2010年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将医疗侵权纳入到了其调整的范围,但也仅仅是在“患方遭受损失,医方存有过错”的情形时的才能以侵权责任来追究医方的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医患双方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一个空白状态。

3.对于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的理论探讨

在学术界,关于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行政法律关系说。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公立医院具有社会公益属性,而且在“在医疗行为中,由于患者对于医学知识的缺乏,治疗方案完全由医生单方面制定和实施,患者仅仅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完全不符合民法的平等。自愿原则。”故而,双方的法律地位并不平等,医患关系应该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而不是民事法律关系,医患关系不应受民法调整。这种观点在“特殊”医患关系的范畴内显然是成立的,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完善,私立医院的发展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出现,这种完全将医患关系定位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做法也逐渐被学者所抛弃。第二,民事法律关系说。这种观点又分为三个派别:消费关系说、合同关系说以及侵权关系说。消费关系说主张医患双方是一种完全的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医方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需要向所有患者提供平等的医疗服务,而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就是一种医疗消费行为。二者的关系与一般的消费关系在本质上并无二致,都是消费者(患者)付出金钱,接受经营者(院方)的服务(医疗行为),只是这种“服务”更为专业,也更为直接地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合同关系说,主张患者到医院就诊,医院在接诊后医患双方就达成了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合同主体就是医患双方,合同标的就是医疗行为本身,而如果任何一方违约都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这种观点还将“手术前签字”等事项作为医患关系属于合同关系的一个重要佐证,否则如果将医患关系定位为其他性质的法律关系,那么“术前签字”行为就解释不通,成为多此一举了;侵权关系说则主张患者在接受医疗行为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医务人员对其造成的身心方面的损失是对患者的一种民事侵权,进而可以要求医方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而且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侵权责任法》对医疗侵权行为予以专章规定,正是从立法上强化了这一种观点,也为彻底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思路。第三,特殊医事法律关系说。这种观点认为医患关系既不完全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调整的范围,也不全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而是一种混合了行政关系、民事关系的特殊医事法律关系,应该建立专门的医事法加以调整。

4.对上述观点的评述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有合理之处,但也有不足与遗漏的地位,具体评析如下:(1)对于“特殊”医疗行为过程中,其医患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这一点,前文已经予以了说明,而且对于这一点理论界也基本不存在争议,故此笔者就不在此进行过多赘述。而对于“一般”的医患关系而言,认为医患关系属于行政法调整的范围,笔者认为这并不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受当时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对于医疗机构的定位和职能要求有关。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导了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发展,医疗机构也呈现出纯粹的公益性和社会福利性。大家享受的是公费的医疗,那时的医患关系在某种程度属于一种间接的行政法律关系。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医疗机构已经不再是完全由国家财政供养的纯福利性和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而是具有一定市场化水平,需要自负盈亏的非营利性单位。虽然,国家每年对于公立医院也有一定的财政投入,但这是作为一种国家对于医疗事业的财产补贴,并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大包大揽”。更何况,随着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与壮大,大量的非公立性医院也开始进入医疗市场。对于这些民营私立医院已经完全成为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市场经营者,它们与政府的关系不再是供养与被供养的关系,而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般的医患关系已不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调整的范围。(2)对于特殊医事关系说,笔者认为这虽然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设想,在实践中还存在比较大的障碍。虽然,在客观上笔者也认同,在当前我国医疗体制之下,医患关系确实具有一定的混合性,特别是对于广大的公立医院来说,一方面在医疗管理体制、经费补贴、医院人事制度等方面,公立医院还没有完全变成市场化的主体,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质,但从医院的职能定位、医院运营方式等角度来说,公立医院又具有了一定市场的特征。基于公立医院上述特征,将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界定为一种混合型的新型法律关系也无可厚非。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与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乃至整个医患关系的法律关系的实际状况还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无法支持一个全新的医患关系法律体系。也就是说,除非对我国现有的医疗管理体制重新推倒之后进行重构,否则无法建立一套全新的医患法律关系体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做法几乎不可能,也较为脱离实际。另一方面,从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资源来说,无须另起炉灶重新建立一种所谓的“混合型”医患关系体系,而只需对现有的医患法律关系进行完善就能够满足当前解决医患矛盾的需要。基于上述两点,笔者认为特殊医事关系说,虽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其制度设想过于超前,与我国当前实际不符,因此,也不是最佳的理论构想。(3)民事法律关系说中又包括了消费关系说、合同关系说及侵权关系说。

对于这几种说法虽然比较贴近当前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的实质,但是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立法加以完善。对于消费关系说,如果把医患关系完全定义为一种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也略有不妥。理由在于,虽然这一说法有利于保护患者的权利,但是却忽视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从而导致了对医方的权利保护不够。这表面上看起来对于患者有利,但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由于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医疗行为本身来讲,患者事实上存在一种被动的地位。就算从法律地位上向患者一方倾斜,那么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过度医疗”。也就是说,医方为了规避自身的责任,那么在医疗行为中,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那么在医疗行为中一些以前可检可不检、可治可不治的项目医生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就会一概的采取保守措施要求患者去检查和治疗,这样反过来会导致过度医疗,最终增加了患者负担,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而且,医院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其医疗行为本身也不完全是一种商业行为,医院所肩负的职能还包括促进医学进步,担负人类健康发展的责任。而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精神来说,其调整的领域只包括纯粹的市场经营行为,因此,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体系之下,无法完全涵盖医患关系所确定法律关系内涵。在医患关系中,医疗服务行为本身并不一定会促使病情好转或者完全治愈,而这在消费关系法律关系中是一种严重的违约行为,“消费者”是有权不支付费用或者向“经营者”进行索赔的。但这在医疗领域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对于完全将医患关系定位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领域之内也是不合适的。

合同关系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术前签字”行为的法律意义,但与消费关系说一样,也不能简单地将医患关系纳入到合同关系调整的范畴,医患关系也不完全是民事合同关系。导致医患关系不能完全融入到合同法调整的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了合同法中的一些规则不能适用于医疗行为之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医疗行为中医方不能行使合同法中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问题,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合同法中最重要的一个规则,其基本原则就是在合同行为中没有履行先后的合同当事人,在另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时,也有不履行自身合同义务的权利。然而,在医疗行为中,医方却不能因为患者不履行合同义务(缴纳医疗费)而拒绝为危重病人提供救治(服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合同关系说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这也是合同法未将医疗合同纳入到调整范围的一个重要原因。

侵权关系说是国外解决医疗损失赔偿案件的一个主要思路,该观点在医疗损失行为发生之后将医患关系定性为一种侵权关系,医方为侵权人,患者为被侵权人,这样就将医疗纠纷纳入到侵权责任法调整的范围。这种方式作为国外解决医患纠纷的一种典型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我国《侵权责任法》也开始尝试通过设置医疗侵权的责任承担机制,希望以此解决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笔者认为按照侵权行为理论虽然能够很好地解决医疗损害行为发生之后的法律关系问题,但是却也无法完全对医患关系的全部阶段的法律性质问题作出界定。理由在于,侵权行为法只能调整医患双方在医疗损害行为发生之后的法律关系,而无法对医疗损害行为发生之前或出现医疗损害但医方却没有任何过错与责任的情形进行调整。另外,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问题也是困扰医患双方的一个重要问题。立法者考虑到普通患者因缺乏专业医学知识而在医疗纠纷中无法举证的问题,从而确立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这一规则从表面上看是有利于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但是实质上这一规则本身也带来了较大的问题。由“举证责任倒置”所带来的一个典型后果就是“过度医疗”,医方为了保护自己,在医疗行为中采取“过度医疗”的方式来规避自身的责任,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浪费了医疗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侵权关系说虽有合理之处,但也存在有不足之处。

笔者认为在上述几种观点中,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也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从短期内来看,笔者比较倾向于在对于“一般”的医患关系采取民事法律关系说较为合理。至于采取民事法律关系说中的“消费关系说”还是“合同关系说”抑或是“侵权关系说”,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不同的界定。如果涉及到一些民营医院从事诸如像美容、保健或其他非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的医疗行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市场化特征,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消费关系;而对于简单、危险系数较小的医疗行为,也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合同行为,医患双方可以是医疗合同的当事人;而在医疗损害行为发生之后却院方负有责任的情况下,则可以将医患双方确定为侵权行为关系。因此,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医患关系应该主要表现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这是对医患双方法律关系最基本的定位,但对于每个具体的医疗行为又可以产生不同更为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从根据这些法律关系性质的不同确定医患双方的法律定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可以考虑特殊医事关系说的观点,将医患关系重新立法定义为一种新的法律关系,从而彻底解决当前条件下无法解决的立法协调性的问题。当然,这个过程也许是较为漫长的,但是却并不妨碍我们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因此来推动我国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第7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我们的定位就是高端口腔医疗。我们做的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市场,搞的是别人没有搞过的口腔医疗连锁模式。”刘佳说。

历经21年的发展,北京佳美口腔医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由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医院发展成了全国口腔医疗行业的知名品牌。刘佳以先行者的姿态闯入一个起初他陌生的行业。经过考量和摸索,他大胆舍弃了原有的其他投资项目,聚焦医疗,又在传统的医疗业务领域锁定口腔医疗,继而找到与传统医院不一样的目标客户群,并针对性地调整业务比例,主攻口腔美容,通过连锁模式把佳美打造成口腔医疗行业的“星巴克”,从而在传统医疗行业里开辟出新的市场,成为行业佼佼者。他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故事。

陌生人入行

最初,除了牙不好,刘佳跟这一行没多大关系。

早在80年代中期,北大法律系毕业后,刘佳进入了一家国营单位,没过多久转投到美国通用电气旗下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当时投资行业风头正盛,不过刘佳只做了三年便拿着有限的回报迫不及待地下了海,开始涉足实业。在十多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后,刘佳对选择行业有了清晰的思路。依照他心中的标准,“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有先发优势,模式可复制,且有一定的进入门槛”,刘佳把目光投向了医疗和民办教育领域。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1993年刘佳在家乡大连开办了第一家佳美专科医院。同时,他还开了一所民办学校。然而不久,政府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政策壁垒降低,行业进入者越来越多,逐渐陷入同质化竞争。办学的利润越来越薄,刘佳最后不得不退出这一领域,全力投入口腔医疗的事业。长期以来,医疗行业的政策壁垒一直居高不下,直到最近几年医改才得以真正推进。刘佳因此赢得了20多年的宝贵时间,此乃后话。

在开第一家诊所时,刘佳还在为办理牙科诊所的许可证而四处碰壁。那时,民营医疗机构得到的政策支持是非常有限的。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机构无法享受到相同的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更重要的是,这类医院不能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因而无法吸引有医保的客户。而且,即便在非医保群体中,它们也未见得有优势,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与公立医院同等的职称政策来留住人才,而病患者往往愿意追随良医。

刘佳最终艰难地拿到了许可证。在困难面前,他看到的更多是机遇和希望。“门槛越高,挡住的潜在竞争对手也越多。”刘佳回顾说,当时很多有闲钱的商人纷纷挤进一些容易来钱的行业,不想后来行业竞争越演越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举步维艰。

在佳美的第一家专科医院,口腔业务占到全部业务的七成。五年后,刘佳才建立了第一家口腔门诊。1993-1998年,中国经济飞速向前,相比之下,佳美的扩张速度显得有点缓慢了。由于没有实现预期中的收益,眼看钱就快烧光了,股东心里没了底,开始陆续退出。至今刘佳手里还保存着一张1998年股东退出时写的纸条,上面写着“我对佳美的未来看不清楚,自愿退出”等字样。

其实,在缓慢发展的背后是一个沉淀和积蓄的过程。在做市场调查中刘佳发现,相对于外科和内科,牙科的投入要小得多,每家店的投资约一两百万元。与其他科目比,口腔医疗的市场尚未充分发展,大多数患者还停留在拔牙补牙的层面,不疼不看病,而且普遍缺乏基本的保健知识。同时,牙病患者人数众多,公立医院根本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此外,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常有医疗纠纷,患者不太愿意到这类机构去“冒险”。牙科的医疗事故率不高,后果也没那么严重,所以人们对诊所是公是私不那么敏感。“只要他们能走进来看病,佳美就有机会。”于是,刘佳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业务调整,将其他科目悉数砍掉,聚焦于牙科。

当然,要让客户进门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1993年第一家专科医院开张后一个月,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刘佳只得尝试推出义务诊断,普及护理牙齿的知识,小范围地扩大品牌知晓度,同时组织团售,给大企业的员工免费发洗牙卡。就这样“慷慨”了五个月,到第六个月,终于有了五千元的利润。利润虽小,却让刘佳看到了希望。“一般来说,办医院至少有3-5年的积累期,干这一行就得沉住气。”刘佳说,“这是事业,不是简单的生意。”

与客户一起“升级”

佳美的市场定位,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

起初,佳美的业务以治疗为主,约占八成,其余两成是美容。当时,佳美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三类:公立医院、为数不多的民营口腔医院以及成千上万的私家牙科诊所。刘佳认为,公立医院是自己的头号竞争对手,因此他把第一间诊所开在大连口腔医院对面,希望能捡到人家“剩下”的客户。为此,佳美推出有别于公立医院的差异化服务,在差时服务、提高效率和服务品质三个方面下功夫。公立医院平日开放到下午五六点钟,周六、日休息,佳美则营业到晚上十点,而且没有休息日,随时就诊;在提高效率上,病人带牙在公立医院要等七天,在佳美只需等一天;最重要的是服务质量,佳美的服务态度和医疗环境都对患者有更大的吸引力。总之在佳美,挂号、排队、低效、欠佳的服务态度等一系列麻烦都没有了。

当时在牙科患者中,老年人占到了很大的比例,但显然,这部分群体对价格敏感,而且多有医保,也有时间排队挂号,并不是佳美的差异化服务能准确满足的对象。仔细考量后,刘佳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于工作繁忙且对服务质量有更高要求的中青年群体,包括商人、技术人员、都市白领、干部、艺人等等,这些人成为佳美最初锁定的“中端市场的高端客户群”。

显然,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是佳美的目标客户群的汇聚地,特别是在北京,外来人口多,城市的包容性强,并不排斥佳美这样的“外来”医院,而且在外来人口中,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和艺人等并非少数。2001年,佳美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诊,标志着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战略正式启动。

进入北京之前,佳美已经在大连和沈阳开设了八家分店,积累了一些连锁经验。刘佳迅速将其复制到北京的诊所。北京地大人多,市内交通拥挤且生活节奏快,小型且能就近问诊的牙科诊所恰能解决患者之急。佳美诊所很快在北京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迅速复制是因为要跟着客户的需求走。”刘佳说,首先是跟着客户走,客户在哪里诊所就在哪里。当差时服务、缩短等待时间已经不再能满足客户对时间的要求,就近问诊就变得更加迫切。佳美此前积累了详细的客户资料,得以迅速判断客户的流动方向。

“跟着客户的需求走”不仅意味着“跟着客户走”,还要“跟着客户的感觉走”。一开始佳美就在治疗环境上下了不少功夫,采用欧式格调,大气考究,其温暖柔和的色系与洁白冰冷的医院主调相去甚远。所有的门店设计刘佳都亲历亲为,一丝不苟。他希望让来到佳美的客户找到像在家里的感觉,温暖、安全、舒适,是治疗的地方,也是让身心放松下来的地方。

不过,佳美最初提供的也只是经营性的差异化服务,这种模式易被复制,无法真正甩开竞争对手。作为一个牙科老病号,刘佳深知,真正好的感觉是上了牙椅不紧张,所以要想彻底改变服务体验,必须采用“无痛”治疗,比如无痛拔牙、无痛种牙。刘佳曾目睹一位技艺精湛的德国医生用了十几分钟就把牙种植好了,患者毫无疼痛之感。深受触动的他下决心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及熟练掌握这些技术设备的人才。他三顾茅庐,请这位德国医生加盟佳美。对方被他的诚意打动,但提出了合作条件:第一,必须做高端;第二,由对方指定医生来做。

从中端到高端,首先要迈过价格这一关。刘佳赶上了好时候。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私人财富的不断增长,佳美原有客户群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晋级为高收入高消费且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三高”人群。近些年来,佳美的收费标准每年上升10%,收费已经比最初增加了六倍,却仍然能维持近九成的品牌忠诚度。佳美的客户群构成在不断升级,佳美也在跟随着用户不断升级。

为契合定位,佳美将业务比例由原来的八成治疗、两成美容调整为四成治疗、六成美容,其中包括洗牙、种植、烤瓷、铸造、美白等。这使得佳美更贴近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同时,由于美容的医疗事故率比治疗低,业务调整也降低了经营风险。

在与客户一起升级的过程中,佳美由最初提供中端口腔治疗服务向高端口腔美容服务成功转型。佳美与其大部分竞争对手明显区分开来了。公立医院主要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由于资金短缺,大部分私人诊所也只能停留在中低端服务上;能够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私人口腔医院为数不多。这样一来,佳美得以在一个相对空旷且利润较高的细分市场上掌握了主动权。

连锁经营

从一开始,佳美就选择了连锁模式。刘佳发现,口腔诊所的特点投资小、见效快、容易操作、事故率低且拥有就近消费群,非常适合做连锁。采用连锁模式还基于中国的税收制度。在美国,开牙科连锁诊所的税费是单个诊所的三倍,但在中国却是一样的。所以,欧美国家鲜见口腔医疗连锁经营模式,佳美也并无先例可循。

其实,早在1995年刘佳就开始对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企业进行研究。但他最终发现佳美更适合星巴克的直营模式。佳美的主要客户群之一,即来自商业办公区的客户群,也与星巴克的主要客户群相吻合。

开始,刘佳也试图接受加盟模式。2002年,天津的加盟店在缴纳一定费用后使用佳美品牌,却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而不愿使用佳美统一采购的高档材料。刘佳最终出资购买全部股权退出天津。在公司对品牌控制力不强的时候,据刘佳估算,管理一个加盟店的成本是管理一个直营店的三倍。他只得放弃加盟,坚守直营。

直营也有两条路径摆在面前,一个是自我增长,另一个是并购。佳美两手并举,结果在并购上吃了大亏。

2007年6月,由于实现了连续十年零医疗事故,佳美拿到了国内医疗行业第一个连锁经营执照,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很快,投资者闻风而至。他慎重地选择了英国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和美国海纳亚洲创投基金两家老牌基金。刘佳开出的合作条件是:投资方必须直接参加管理,帮助企业更好地摆脱风险,同时面向国际化,突破高速发展中的各种制约瓶颈。他渴望通过此举把佳美的企业实践与西方的成功管理经验结合起来。

很快,两个外方董事加入到佳美的管理团队。在拿到巨额投资后,佳美开始大举扩张,计划从2007年到2008年底,将全国连锁门诊数量从100家提升到300家,并在若干中心大城市开设大型口腔医院。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增长势在必行。刘佳虽坚决反对大规模并购,但迫于投资方的压力,只能配合。外方管理人员只看到了连锁行业的规律与共性,希望以连锁企业的经验来帮助佳美实现扩张,却不想佳美作为口腔医疗连锁经营的先行者,并无同类案例可循。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疗行业的连锁经营有其特殊性,无论是客户资源的积累还是医务人员的到位都需要时间。而且,佳美的独特定位更使其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潜在客户群进行培育。此外,大量并购还会触及到企业管理、文化兼容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佳美最终没能平衡好扩张速度和公司管理资源之间的关系,加之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所有中国概念股因信用风险被波及,原本打算进军纳斯达克的刘佳只好放缓步伐。

在与外方管理者合作的过程中,刘佳有了深刻的教训。对方非常勤奋敬业,而且有成体系的管理经验,这值得国内的创业者学习,但是,总的说来,职业经理人往往比企业主更在乎短期利益,在得到投资后,更是急于建功立业。例如,即便并购一家诊所比自己开设一间要多花20%的费用,在热钱的催化下,他们也在所不惜。

并购受挫后,刘佳只得稳扎稳打,自己搭建直营店。他尝试委派自己信任的人员下去管理,结果发现这很不接地气,转而采用“众筹”的方式,当地的合作方投60%的资金,占40%的股份,大的决策权依然在佳美。入股后,各地诊所有了更多的积极性,主动去调查当地市场的价格承受力以及对不同服务的需求量,并制定出相应的产品和定价策略。而且,地方合作者在与地方政府和媒体打交道时,也更加游刃有余。

在与地方诊所合作的过程中,刘佳有收有放。一方面放权,把销售业绩压给各个直营店,自负盈亏;另一方面收权,加强统一管理,拥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范,以确保医疗质量,提升品牌资产。

随着直营店面数量的增加,规模效应日渐显现。刘佳认为,规模效应不仅需要通过连锁经营来获得,具体到各个直营店,一千平方米的大店比三百平方米左右的小店更有优势。最初由于资金有限,带着试水的心理,刘佳不敢投大店。但是,小店吸引不了好的医生,更吸引不了专家,客户甚至还会讨价还价。而大店有好的地段,好的医生和设备,因而更容易吸引高端客户,投诉率也更低。目前,佳美半数的直营店都是大店。

连锁经营为佳美大大降低了成本。一方面,各诊所能够共享财务、市场、法务、人力资源等支持部门,运营成本降至最低;同时,还能享受到原材料大规模统一采购的议价优势。实际上,虽然服务于高端人群,但具体到同类产品的价格却并不高,性价比优势明显。例如,做一颗烤瓷冠(超透二氧化锆全瓷冠)佳美是9800元,相当于国内市场的平均价格。

此外,连锁经营还推动了后台资源共享。例如,知识库的共享,各连锁诊所的医生都可以查看其他诊所对同类患者的医治方案,同一个病例也可以获得不同地区的多位专家集体诊断,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医生由此能够在更大的平台上行医,患者获得的服务质量也大幅提高。而且,昂贵的高端技术设备也可以在各诊所实现共享。

留住人才

一家好医院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医生。在创业初期,要吸引优秀的医生是非常困难的。刘佳挖角的方式也很简单,把对方现有的薪资乘以二,并把其一年的薪水全部付清,他甚至不用支票,就是把一叠叠的新钞放在桌上。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像个开煤窑出来的大款”。就这样花重金签了六位名医,结果由于患者来得少,不到一个月就走了五个。唯一勉强留下来的医生还是因为分了股权。

当时医生不准兼职,刘佳就把诊所开到大连口腔医院对面,给偷偷兼职的医生行方便。但是招到好医生仍然很难。好医生都喜欢大平台,或者自己干。连锁模式解决了平台的瓶颈问题。“在开第三、第四家分部的时候,我们发现是医生的‘品牌’效应在创造绩效,而当开到十家分部以后,佳美的品牌效应就超过了医生。”刘佳说,好的品牌反过来又吸引好的医生,形成了良性循环。

一时解决不了职称问题,刘佳就在激励机制和优化平台上下功夫。佳美的薪酬制度采用的是无底薪、15个点的提成归医生的做法,并根据考核结果浮动提成比例。对医生有包括工作业绩、服务态度等五项考核指标和客户打分参照,具体包括医生实际贡献和创造利润、投诉率以及为佳美带来多少新医生等等。此外,还有医生承包的做法,即借助佳美的品牌效应,在达到一定收入指标的情况下,医生与佳美总部五五分成。与此同时,佳美还在努力建立医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在佳美工作超过一定年限的医生,都会享受赠车乃至赠房的待遇;老员工还会得到期权。当然,对于业绩不好的员工,也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末位淘汰。近年来,佳美的员工离职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优化平台就是要继续做大店、做高端。在佳美的大店,一个牙医一年接触的病例可能相当于国外一间诊所的一个医生一辈子做到的案例。大店的案例生成的大数据则有助于佳美的平台资源。做高端就是要请最有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医生。为此,刘佳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多位顶级专家,同时在国内也邀请到一线专家加入佳美,并与北京大学医学院等多个有实力的医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强大的医疗团队既能吸引病人也吸引到其他优秀的医师。

在刘佳看来,与国外牙医相比,国内医生最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因此,刘佳更倾向于把合格的口腔医师定义为高服务意识的医师。在佳美,招聘来的医生无论资历多深,学历多高,都要接受为期3-6个月的操作规范培训,严格的培训往往只能留下1/3的应聘者。

即便如此,佳美的优质平台和颇具竞争力的薪酬制度仍然吸引了众多的优秀医师。“医生的储备已经完全不成问题。”刘佳信心满满。

复盘与展望

我问刘佳,如果可以重来,他希望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他说:“如果可以重来,还干口腔医疗这一行。但是我会早一点到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早一点横下心来开大店,早一点与医学院合作,哪怕他们要分走很大的利益。”也就是说,当年步子虽然迈得很大,但还可以再大一点;胆子虽然不小,但也还可以再大一点。

如果医生的储备是制约扩张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今天的技术革新已对此产生了影响。若能跟上技术发展,对医生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对此,佳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引入外国先进设备,并获得了技术先行的优势。同时,规模效应摊薄了平均每次治疗的成本,相同的服务质量,价格更具优势。

第8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成功出于信心,来自坚持

“2001年决定和黎海源总经理共同进军医疗软件市场,事后有没有一种被‘忽悠’了的感觉?”面对记者玩笑地提问,海泰公司常务副总裁吕亦华想都没想,“没有,从来没有过”脱口而出。从吕亦华淡然的表情,能看出一个资深的医疗IT人士对这个行业的执着。这也是接触吕亦华以来,他说的最直截了当的一句话。

海泰公司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黄埔路。放眼黄埔科技大厦,典型的科技园区特有的高层建筑,晚上则更显深邃,海泰公司就是坐落在大厦的16层。谈及企业的发展历程,吕亦华颇具感慨,从最初普遍被看重的金融领域进入刚刚起步的医疗行业,从公司成立到步入正轨,还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艰难期。

海泰是一家民营企业,当时公司的创始人黎海源预计医疗软件行业在未来的3~5年内定会有所发展,所以公司成立之初的前三年一直处在研发阶段,没有做过销售,企业的资金流全靠股东投资。但一直到2004年,市场并没有如预期般发展起来,公司实际上处于每年亏损的状态,仅靠股东投资来来维持企业资金运转。所以当过了3年的研发期后,公司就面临着一个选择――是转型做其他的软件把公司发展起来,还是继续坚守医疗?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把握得比较牢固,始终没有做别的事情。所以说,在公司的业务上我们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即使市场暂时没有发展起来,我们还是坚持在医疗领域做。甚至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也没有停止开发新的版本――每两年放出一个新的EMR版本,这样就做到了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因为我们始终对这个行业充满了信心,总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快了!快了!”吕亦华说。

记得是在2004年的时候,吕亦华关注了IDG的一个调查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分析称,电子病历的市场会在2007年时获得快速发展。“当时我一直关注各个媒体的关于医疗IT行业的调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家立刻就看到了希望――这三年我们只要卯足劲,把产品做好,到时候公司就会获得长足的发展。之后整个公司就开始一系列的规划,怎样做产品、怎样储备人才,做足了迎战电子病历大发展的准备。可是真正到2007年却没了动静,电子病历市场依然萎靡不振,虽然相对前几年来说已经有所发展。这个时候公司明显有一种准备得过了劲儿的感觉,2007年的时候又赶上金融危机,无奈之下公司只好紧缩。从2007年到2008年,公司自然减员十几个人,这让我们变得谨慎了许多。”

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海泰当初就出于这样一种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好在不久的一年后,电子病历市场确实发展起来了,这给像海泰一样处在困境中的EMR厂商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风,借着医改的东风,海泰又开始招兵买马,快速成长起来。

从临床需求拓展,走专业化发展方向

现在海泰的用户已经达到80多家,绝大部分是大型三甲医院应用海泰的EMR产品。“因为我们的优势是在临床方面。”吕亦华说,“海泰的员工构成与别的公司可能有所不同,我们公司有1/3的人员是学习临床专业的,有正式的由临床专业人员组成的规划部,所以对于产品怎么做,行业怎么发展,我们都是本着从临床角度出发。”

回顾过去一年,大大小小的电子病历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卫生部业已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关于电子病历标准问题也一直在征订与完善中。但电子病历究竟要沿着怎样的一个路子走,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明确方向,甚至很多医院仅仅是为了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而上电子病历。我国电子病历系统发展与国外非常大的一个差距就是在临床信息系统上,迄今为止很多人所谓的电子病历还只是简单的电子输入,对于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结构化电子病历,一些医院还需在深入应用中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其实我们在做项目时很少遇到需要向用户纠正电子病历概念的情况发生,这也是海泰集中精力做基于临床信息系统的EMR的原因。我们的用户群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这些医院临床需求很专业,应用EMR也相对成熟。”吕亦华对记者说。

当今医院中,临床上使用的病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科室内用法和需求并不一样。比如在重症监护室(ICU),监护室中的病人情况非常复杂,医生最关心的是“问题”,是深度的数据挖掘,如果处理过程中遗漏掉对某个问题的关注,会造成灾难性的危害。所以ICU的医护人员对电子病历的关注是以“问题”为索引,而数据、现象是围绕问题的高度支撑。现在我国颁布的电子病历功能规范在临床一般病房中应用很合适,但一些特殊的诊疗部门就不适用,在治疗科室中差别则更为显著。现在我们国家的电子病历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也是海泰在自身电子病历软件的研发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中对电子病历产品的完整性和集成性提出更高的标准。深入到临床信息系统中去,针对不同的科室,如重症监护、放化疗、手术麻醉等需求去建模。”

谈及国内EMR厂商,吕亦华说:“现在国内的EMR厂商大体上可以分三类。像用友,东软属于一类;一类是老牌的HIS厂商;还有就是专业电子病历厂商,比如海泰。从国外考察回来后,我们发现其实纯从工具性来讲,我们国家的有些EMR产品已经不比国外做得差了,但国外非常重视的是临床应用,我们的EMR对临床支持还不到位,跟国外有一些差距。所以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海泰还是要从临床信息系统方面去拓展,我们可以说是一个电子病历专业厂商,但我们是一个在临床信息系统领域涉及非常宽泛的厂商。专业化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对于海泰今后的发展,吕亦华认为从医学规律上看,专科专病会是EMR的发展方向。

海泰去年的产值是2000万,2011年预计达到6000万。这对一个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算是不小的产值。问及公司以后的发展战略,吕亦华笑谈没有制定过具体的发展战略,连公司近年准确的产值情况也是最近被问得多了才知晓。海泰不强求产值要达到多少,因为公司一步步走过来,扩大经营乃至未来的上市,都会是水到渠成的事。这几年一直想把公司的业务延伸到国外,并且从07年开始开发英文版电子病历,从今年开始,海泰应该就会在国外承接一些项目,将自己的产品在国外落地。公司计划在今年做一次融资,出让一部分股权,但具体方案并没有透露,这是海泰今年比较大的一些想法。

国内医疗IT行业稍显浮躁

“国内的EMR厂商还是有些浮躁的。”对现在的行业现状,吕亦华一针见血地评价。海泰的客户之所以集中在大型医院,原因就在于大型医院发展稳定成熟,重视临床应用,在引进系统的时候会着重考虑对临床的帮助。不像一些地市级医院仅仅为了三级医院评审,单纯地为了电子化而引进电子病历,这些用户可能很难体会到电子病历的真正价值所在。

临床的需求高于一切,但现在情况是临床需求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重视,包括卫生部门的电子病历标准制定中,临床人员也没有太多参与。如果不去发掘临床的需求,我们国家在医疗信息化、区域共享上可能就会走很多弯路。打个比方,有人说我们只要把高架桥、高速路都修起来,自然会有人买车。但这样的投入与产出就会在很长时间内不成正比,造成浪费。

“我们国家的医改固然有很多问题,但不要认为国外的医疗体制就有多完善。”提起国内外医改的差距,吕亦华回忆了几趟出国考察的经历。“其实美国也有这样的趋势,奥巴马政令要求医院使用电子病历,所以很多医院也出现为电子化而电子化的现象。现在美国有很多认证机构来评价‘电子病历的有意义使用’。不是让医院认为应用EMR就达成了目的,如果不能真正应用EMR的核心价值,那EMR就如同一个WORD文档,仅仅起到一个编辑器的作用,那将是多大的资源浪费!”

即便是在全球公认医疗机制最好的北欧,同样也有不少问题存在。比如瑞典医疗信息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在转诊上,患者先到社区的全科医生处做检查,全科医生再预约专科医生,然后患者去专科医院就诊。而这段时间往往需要患者等待几天甚至十几天,经常是小病拖好了,大病拖严重了,患者也难免会产生抱怨情绪。

吕亦华告诉记者:“总体来说,我对这个行业还是很有信心的。我接触过很多医生,也看到过不少乱开药的问题,但是我也看到很多医生从自己的良心出发。那么作为厂商,作为医改的参与者,当然也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这个行业向健康的方向推动下去。”

沉下心来做事,每天进步一点点

谈及海泰的企业文化特色,吕亦华考虑了几秒。“如果硬要说海泰有什么文化特质的话,黎总和我都相信并坚持一个简单的道理――‘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经常会为了某一个细节的改变而翻来覆去地核实、研究,像蚂蚁一样。早期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们,觉得我们选择了一个很苦的事情在做,甚至为了做这件事而放弃了很多诱惑,这些诱惑包括很多金融业、制造业的项目。”吕亦华感慨,“不过到了这一步,公司已经走稳了。在这个时间点我们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做想做的事情,不需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只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就可以了。”

坚持自己的道路与想法,这是海泰的态度,也是对行业的信心。如果把医疗行业比作广袤的大海,那海泰仅仅是没有偏离航线的一叶扁舟。希望所有的EMR厂商都能在当前浮躁的风气下打一针“镇定剂”,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看清未来的路,在医改航线中越走越稳。

采访后记

从与吕亦华的聊天中得知,黎海源总经理出身医学世家,自身又做过5年的医疗工作,在进入医疗行业之前一直从事制造业IT,所以对医疗IT行业自然十分了解。黎海源最初打算进入医疗软件行业是在1997年,是出于其父亲的建议,但当时医疗信息化并没有得到重视,行业也没有厚实的发展积淀,黎海源觉得时机似乎还不是很成熟,就这样一直等到2001年,海泰公司才正式挂牌运营。

迄今海泰已经走过了10年的路程,正如吕亦华所说,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将海泰10年内所做的事情用5年来完成。有感于海泰公司以及海泰人所特有的企业文化理念――每天进步一点点,正是这10年的积累使得这样一个中小型的专业电子病历厂商有如此底气。希望更多的国内医疗软件企业持有“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脚踏实地的作风。厂商的责任感不只体现在企业规模的大小,也不单体现在产品的专业化程度,更重要的是一层浸漫于整个企业的文化特质,一个稳重、完善的企业性格,才能支撑一个健康的企业在医疗信息化道路上愈行愈远,愈发坚定。

南京海泰医疗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简介

南京海泰医疗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临床医疗软件技术的研究、产品的开发,以及为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和实施服务的企业。

第9篇:民营医院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比亚迪:陷入梦魇

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一直在销量持续下降和糟糕的财报中苦苦挣扎,期间经销商退网风波更是暴露了比亚迪深层次的问题。2011年9月26日,比亚迪H股盘中跌破11港元,从2008年入股算来年化收益率仅有11%。2011年中报披露,比亚迪前6个月实现收入约2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净利润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63%;净资产收益率亦从13.82%巨降至1.43%。

比亚迪陷入了难以止跌的梦靥中。实际上,比亚迪目前的利润仍然主要来自于传统汽车领域,其真正竞争力不是新技术领先实力,而是将中国劳动力优势发挥到极致所创造的特定生产研发方式。而眼下,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光环不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破灭,比亚迪前路已无光明。

尽管汽车业务不景气而且资金链紧张,比亚迪扩张之心仍炽。中报披露的12项在建工程总预算高达200亿元。这些项目在拿地审批之时都是向各地方政府立了“军令状”的,想停都停不下来。

教训:企业持续发展依靠的是新技术领先实力而不是忽悠新能源概念,更不会是巴菲特的光环。

ZCOM:黎明前的溃败

2006年4月,ZCOM获得了SIG领衔、凯雷跟投的千万美元投资。ZCOM在2007年最鼎盛时期员工人数达200多人,但在高层出走和屡次裁员之后,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不到30人。目前ZCOM仅仅是维护形态,业务仍然是集中在电子杂志上,主要收入来源是品牌广告、效果广告和手机等合作渠道。至于盈利,已经不能恢复到能够正常维系企业发展的程度。

没有刊号的限制,没有纸张和印刷费用,低廉的发行成本,这一切让人们对电子杂志这一新兴媒体寄予了无限的遐想。问题是,在这个并不缺钱的行业,为何连这些龙头企业都难以为继?

高昂的成本是一大原因。由于整个产业链还不成熟,缺乏好的内容提供商,为了从传统的内容供应商处获取内容,由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运营费用。

然而,在庞大的投入之后,电子杂志平台的收入却并不乐观。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和平面媒体的模式一样,电子杂志的收入也是两个来源,要么靠发行向用户收费,要么靠广告向企业收费。但这两种收入模式都不成熟。

教训:成本高昂、盈利困难、管理混乱,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将“钱景”变成现金流。

炎黄传媒:“捧杀”致死

炎黄传媒曾经风光无限,创立4年时间,融资达4500万美元,2008年初时号称占领全国医院液晶广告市场80%的份额;它的崩盘同样令人目瞪口呆,2008年10月,投资方全面冻结炎黄账户,炎黄传媒从高峰期的几千人迅速裁员到只有几十人。它曾经强势崛起,霸气十足,常常出价比对手高几倍,甚至10倍的价格争抢地盘;它的陨落同样精彩至极,一天之内,投资方与创始人上演相互罢免、各拿公章要挟的全武行。

液晶广告市场已经是一块细分市场,而医院的液晶广告又更加细分了,支撑起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风险一定大于机遇。

户外广告的商业模式实际上非常简单,可模仿性非常强,最主要的是对稀缺性资源的抢占。越是简单的模式,对规模和资本的要求越高,在某种意义上,规模和资本几乎是企业防守的唯一护城河。

分众之外,被风投追捧的10多家企业,实际上从起步开始就注定了难以做大的宿命。作为一个创业项目并无不可,但是如果瞄准上市则有些好高骛远了。即使楼宇液晶这块最大的细分领域,也容不下2家上市企业,聚众最后落到被分众收购的下场即是明证。

教训:格局重于市场,快慢取决于储备。这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时代,弱者需要的是蛰伏与时机,而非搏命。

昌盛集团:“对赌协议”的牺牲品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刚启动。做包装纸箱起家的邹锡昌选择了大胆进入此领域。以后的几年,他相继开发了天秀大厦等名盘,赶上了广州房地产的第一次热潮。2000年左右,邹锡昌的地产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在这个被人称为暴利的行业里,邹锡昌起了大早,却揽了个败局。更吊诡的是,置昌盛集团于死地的,仅是邹锡昌与高盛签下的一纸如“慢性毒药”的协议。

2006年12月18日,昌盛集团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签订协议,向后者发行2500万美元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约占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2%左右。

同时,双方订立2007年底之前上市“对赌”协议:如果上市成功,高盛可以占昌盛12.5%的股份;反之,若昌盛集团没有在债券的年期内进行首次公开发售,创投基金可要求邹锡昌按预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另外,若昌盛集团未能在年期内偿还本金,该项可转债的利息便按每年28%计算。

这个协议看似没有大的问题,唯一的焦点在于罚息过高,一旦上市失败,对任何一家公司几乎都足以致命。

教训:你可以相信外资投行,但必须自己有足够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因为大多时候,外资投行只不过是一只想狠赚一笔就脱身的狼。

一茶一坐:上市游戏

2005年,沈南鹏的个人基金SMI以风投身份进驻一茶一坐。当时,一茶一坐制定了“2008年至2010年期间上市”的目标。2005年至2008年3年时间,一茶一坐总共经历了3轮融资,融资额达4700万美元。但是2008年,一茶一坐的十几家加盟商集体将其告上法庭,理由是一茶一坐“诱骗”加盟商投资,强行占有加盟店并成为加盟店的实际控制人。而在加盟店的装修工程、设备采购、原料采购等多方面,一茶一坐利用掌握加盟商公司法人章、公章、财务章的便利,直接将钱划走,甚至出现了“一次采购猪肉35吨”的可笑的后补发票。如此费尽心思地折腾,诚信荡然无存,即便被资本推上市,又如何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教训:SMI、IDG等机构三轮4700万美元投资前途堪忧。不择手段,一切为了上市,本就是错误的思维。

分众传媒:被热钱冲昏了头脑

2003年,江南春寻找出楼宇视频广告这个新的蓝海,短短2年时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市。之后,分众传媒一举收购了聚众、框架、玺诚等众多竞争对手,在楼宇广告市场一统江湖。其股价最高达66美元,市值超过80亿美元。遗憾的是,IPO后江南春在产业投机和资本博弈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他不仅没有解决分众的中央系统管理问题,更疏于在团队建设上下力气,公司没有做实,却一味想着怎么在资本市场上圈钱,最终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己。在2008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其旗下公司分众无线涉嫌发送垃圾短信后,分众股票一路下跌,直到4.5美元,市值6.3亿美元,蒸发了近80亿美元!

教训:市值从巅峰时的80亿美元跌到6.3亿美元。公司做实,资本才有意义,否则,被热钱牵着鼻子走,就会陷入投机的漩涡。

无锡尚德:身影黯然

2005年12月,无锡尚德成为第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变暖”的概念恐慌中,无锡尚德受到了资本的热烈追捧,股价一度高达86美元,市值145亿美元,仅次于百度。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10月11日,无锡尚德股价跌至2.47美元,市值4.5亿美元,蒸发了97%!光伏产业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切硅片生产牢牢掌握在美国、韩国的企业手里。无锡尚德更像是一个组装高科技零件的加工厂,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当国内常州天合、中电电气等企业一拥而上时,市场瞬间变为惨烈红海。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减少了对太阳能的补贴。

教训:2011年10月11日,无锡尚德股价跌至2.47美元,市值4.5亿美元,较最高时蒸发140亿美元。核心竞争力、核心资源才是竞争根本。

博客网:巨头挤压

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陈天桥和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在2005年9月获得Granite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 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1000万美元投资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还喊出了“1年超新浪,2年上市”的目标。短短半年内,博客网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60%—70%的资金都用在人员工资上。同时还在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烧钱。其实,2006年末,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的博客力量已完全超越了博客网等新兴垂直网站,方兴东辛苦摸索出来的道路轻而易举地被复制了。

教训:两轮融资1050万美元,被挥霍殆尽。钱要省着花,即便花也要放在可行的方案上;不要小看巨头们的后发优势。

酷6网:路线之争的牺牲品

酷6网曾经与土豆、优酷一起号称视频界的F3,2009年底作价4400万美元卖身盛大,并成为第一家上市的视频商。但1年后,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离职,亏损逐年变大,血腥大裁员,现在又要转型关注于社区化、UGC(用户生成内容)和短视频。陈天桥最初希望酷6的发展方向是“视频资讯新闻”,而李善友则更希望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的“大片模式”,最终不欢而散。2011年第二季度净亏损2160万美元,同比扩大39.4%,环比扩大98.2%。预计2011年全年亏损将会超过5000万美元。盛大在酷6身上已经投入了将近2亿美元,却颗粒未收。

教训:烧了2亿美元,落得个尴尬转型。管理方与创始人理念不同,企业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终点。

五谷道场:资金链断裂

2004年10月,中旺集团创始人王中旺以5100万元的注册资金正式成立北京五谷道场。同时在北京、吉林等地投建生产基地。初期,公司投入巨资在央视及各大知名媒体宣传,仅1年就开辟出一个15亿元的非油炸方便面市场。但是,突然迸发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让五谷道场不断增加资金投入,还让持续扩张带来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夏天,五谷道场开始力不从心。员工工资、经销商的报销费用和货款大规模被拖欠。与此同时,银行贷款也开始到期,资金问题在短期内集中爆发。2008年,五谷道场负债6亿余元申请破产,2009年易主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