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猪的养殖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动物 猪的养殖 技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35-01
一、前言
猪肉是现如今人们食用的较多肉类之一,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猪肉。如何保障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猪肉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二、猪场的建设与环境保障
1.场地选择理想的猪场应当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略带缓坡的地带。一般不选择谷地、山坳和上坡的北坡。从土壤和水质水源看,土壤要求透水、透气性能良好,吸潮和导热性能低,质地均匀和抗压性强;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同时,要求交通方便,保障电力供应,有利于防疫卫生。
2.规划布局猪场的场地规划可分为生产区、管理区、隔离区以及生活区4个部分。生产区是猪场的核心,一般应设置在防疫安全、环境较佳的位置;管理区因与社会联系频繁,应有围墙与生产区分隔;隔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
3.猪舍设计猪栏面积应该根据猪只性别、年龄、体重、饲养密度和饲养方式等情况而定。猪舍开间多控制在3~4m,纵向长度应按开间的整数倍确定,一般控制在40~70m,猪舍跨度一般为8―13m,舍内净高以2.3~2.6m为宜。
三、全面的饲粮营养
饲粮是养猪的物质基础,也是生产优质安全猪肉的基础。配制饲粮要树立全面营养的观念,纠正那种过分夸大激素、添加剂作用,忽视基础营养供应的倾向。饲粮配方要根据瘦肉型肉猪的生长发育阶段来搭配,每个阶段的饲粮要逐渐过度更换,从各地的饲料资源情况出发,尽量讲究原料的多样化,以改善饲粮的适口性和猪胴体质量。
1.适宜的能量蛋白质水平
肉猪体内脂肪的沉积取决于饲粮中能量的高低,而瘦肉的增长则取决于饲粮中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蛋白质在饲粮中要按照猪生长发育特点,前、中期是猪长瘦肉的阶段,饲粮中蛋白质含量要达到15% ~16% ,后期是长脂肪的阶段,含量要降为12% ~14%。能量决定猪的生长速度,一般情况下,能量越高猪生长速度越快,但过高的能量容易使背膘和体脂增加,导致商品猪瘦肉率下降。故饲养瘦肉型肉猪,可采取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即前期供给高能量、高蛋白饲粮,以保证肉猪的增重,后期降低饲粮能量水平,以提高胴体瘦肉率。
2.全价的饲粮
全价的饲料营养是猪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保证,还可改善猪的免疫功能和胴体品质。瘦肉型猪比地方品种猪生长快,对饲粮全价性的要求也就更高。大型猪场可购买专门技术过硬厂家的“预混料”或“浓缩料”,自己配制成合乎要求的全价饲料,至于条件未成熟的一般农户可直接向正规饲料厂家购买全价饲料。
四、科学免疫与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
1.科学免疫
在猪病的防控中,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冶的观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做到一头猪一支针,要根据不同季节当地的疫病发生流行情况,通过检测母源抗体,根据其消长规律来确定首免时间。同时应当尽量减少免疫应激反应,建立详细的免疫档案。免疫程序参考:①待产母猪和哺乳仔猪的免疫。为培育健壮的保育猪打下坚实的基础,刚出生的仔猪进行猪瘟超前免疫圆,疫苗用量以1头份的细胞苗较安全,为防止哺乳仔猪的黄白痢.除在母猪产前6周和产前2周分2次注射K88、K99进行预防外,还可以在仔猪出生后7 d进行注射;15日龄注射大肠埃希氏菌三价灭活苗;25日龄注射蓝耳病疫苗等。②保育猪的免疫:40~45日龄五号高效灭活苗lmL,60--65日龄2免猪瘟疫苗4头份、五号高效灭活苗2mL,70目龄伪狂犬疫苗1 mL(哈尔滨)。
防疫中应注意的问题:疫苗接种7 d内禁止使用激素类、磺胺类、抗病毒类、氟苯尼考等药物,加强对免疫应激反应的观察和应对,观察时间为免疫后2 h,若出现严重的免疫反应,如站立不安、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倒地抽搐、休克等,可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 mL,休克的猪采取耳尖、尾根放血等措施,苏醒后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 mL+5%碳酸氢钠100 mL+Vc1g。
2.药物保健
规模化猪场的猪瘟净化是多年来未攻克的难题,小规模猪场更是难以实现,因此在加强防疫的同时要做好药物保健工作,增强猪只抗病能力,在不同季节有针对性地使用疫苗和药物。如每年的年初、年末是口蹄疫、猪瘟、呼吸道疾病及传染性胃肠炎易发季节,免疫接种前在整个猪群投喂黄芪多糖等免疫增效剂,连喂7 d;在高温、多雨且吸血昆虫繁殖滋生的季节,猪附红细胞体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高热综合症多发,为控制疫病的发生,可选择一些成本不高、效果理想的饲料添加剂,如能进行早期预防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等感染的爱已爱牧公司生产的先克、爱乐威等产品。
3.添加微生态制剂。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来代替抗生素,是一种新技术,也是绿色生态养猪的需求。有益菌在猪肠道大量繁殖代谢,将产生一系列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胡萝卜素、氨基酸和消化酶,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降低有害菌的数量,并促进保育猪的消化吸收,减少腹泻,还可降低猪舍内硫化氢、氨气的浓度,同时达到生物除臭、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效果,产生一种良性循环。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进行猪的养殖时将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品种、饲料、环境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猪的养殖业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猪养殖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占胜,刘廷俊 “360、135”生猪养殖技术――用360斤玉米,从母猪产出乳猪到体重达100kg用时135天 [J] 《中国畜禽种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 猪 养殖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2-0254-01
随着我国养殖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了未来猪养殖产业的一个趋势,传统的养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高品质猪肉产品的需求,需要我们及时地改变养殖观念,从科学、绿色以及规模等方面出发开展猪养殖。在猪养殖过程中,始终将消费者放在首位,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猪肉产品。
1 猪的饲养技术分析
1.1 公猪饲养技术
在饲养过程中,公猪主要是为了配种。在养殖场应该保证公猪和母猪的比例为1:24比较合适,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配种的成功率。在配种过程中应该定期对公猪的质量进行检查,并做好冬季和夏季的防寒和防暑工作。在冬季养殖过程中公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18度左右,夏季应该将舍内的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
1.2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妊娠和生产期其饲养管理工作。在猪妊娠期应该密切注意猪的生活情况,及时的添加饲料,增加饲料营养,同时还要注意传染病的侵袭,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对于生产母猪应该做好圈舍的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工作,保证母猪和猪仔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要及时的对猪仔断奶,进行免疫接种,做好传染性病害的预防工作。
1.3 保健程序
在猪饲养过程中应该做好母猪疾病防疫的种类,有细小病毒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以及乙型脑炎,对于这些传染性疾病应该做好相应疫苗的接种工作。在免疫过程中应该在猪的饲料中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猪的抗病能力。母猪产前25天内应该及时的接种大肠杆菌多价疫苗和传染性肠胃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保证母猪和猪仔的安全。
1.4 饲料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应该利用本地区农作物副产品自行配制饲料。可以使用豆秸、玉米秸秆、麦麸、豆饼、粗玉米作为饲料配比的原料,同时在饲料配比过程中还应该向饲料中添加一定的盐、鱼粉和维生素。对于公猪饲喂一般的饲料即可。
2 猪的管理技术分析
2.1 科学合理的选择猪场地质
在猪养殖过程中,猪场地质的选择对于提高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病害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猪场的位置应该选择在远离生活区、远离主要城市干道和化工企业,这样对于提高疾病的预防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选址过程中应该对生活区域和生产区进行严格的划分,并将两者进行有效的隔离。在对猪场进行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设置的方案符合相应的指标和要求。
2.2 实行自繁自育制度
在猪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外来疫情不会进入到养殖场中传播,应该全面实行自繁自育制度,并加强猪品种的改良,不断提高猪生产品质。而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引进全新的品种,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猪品种,并将引进的新猪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保证其不存在任何的传染性疾病的基础上,才能将其混入到猪群中养殖。
2.3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养殖过程中要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在猪进入猪场之前对猪圈和养殖场周围进行严格和全面的消毒处理,做好猪进场之前的消毒工作。当育肥猪全部出栏之后应该立即对猪圈、猪栏进行全面的消毒,保证各种物品和设备的干净。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还要实施全面封闭的养殖制度,禁止非养殖人员进入到养殖场,更严格禁止各种机动车进入到养殖场内。在养殖场进出口还应该设立紫外线杀毒灯,养殖人员在进入养殖场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2.4 合理规范的使用药物
猪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疾病,这时就需要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但是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该遵循科学防治的原则,千万不能过量使用药物,尤其是各种抗生素药物。用药应该在兽医的指导进行科学进行,同时药物的种类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合理进行确定。在进行免疫接种过程中,应该保证使用合格的疫苗,建立健康的生猪养殖专用药库,只使用其中制定的药物,对症用药,切实保证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5 建立完善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最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养殖产业的无害化处理,要求在进行畜牧养殖过程中,必须达到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要求。因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建立无害化的处理设施,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粪便、尿液、污水等进行综合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积极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生态养殖产业,降低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和高浪费现象,净化周边的环境。同时对于病死的猪也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严谨将其上市销售,对于违反相关规定,危害消费者生命安全的行为应该严肃处理。
结语
总之,在未来猪养殖产业势必会向着科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在养殖过程中只要我们做好猪养殖过程中各个管理和养殖环节,切实提高科学养殖意识,不断加强生猪品种的改良,制定完善的养殖管理制度,科学用药,势必会保证生猪养殖产业健康的发展下去,从而更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勇君.雷波县芭蕉芋猪的养殖技术[J]. 四川畜牧兽医. 2013(06)
[2]朱占胜,刘廷俊. “360、135”生猪养殖技术――用360斤玉米,从母猪产出乳猪到体重达100kg用时135天[J]. 中国畜禽种业. 2011(10)
[3]吴永绍,刘桂武,何若钢. 瘦肉型商品肉猪的实用养殖技术[J]. 广西畜牧兽医. 2011(05)
[4]王娜,商志伟,赵敏. 混合益生菌对仔猪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关键词] 舍饲山羊 效益 途径
[中图分类号] S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97-01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草场也逐年处于退化趋势,传统的放牧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饲养山羊技术,因此,山羊的养殖养殖方式逐渐转为舍饲。舍饲的养殖方式减小了山羊的活动范围,同时大大改善了山羊的生存所需营养、温度、饮食等养殖条件。舍饲山羊的养殖难度和投入都较大,这严重影响了山羊类产品的经济产出。
针对上述几点情况,可通过以下几点技术途径来提高舍饲山羊的养殖效益。
一、保证羊舍的舒适
冬春季节期间,北方天气潮湿、阴冷,这样的气温会对山羊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个时期做好羊舍尤其是母羊舍和羔羊舍的保暖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羊舍的顶部要用厚厚的干草进行覆盖,再在干草之上添加适量的瓦片、砖头等,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以增强羊舍的御寒能力。羊舍内部要保持干燥、温暖,可以在底部垫上厚厚的秸秆、稻草等干燥植被,并进行定期清理、更换。对于新生羊羔的羊舍温度要特别注意。新生羊羔的体质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新生羔羊喜好高温,因此羊舍温度需要人工进行特别的控制和调节。对于刚出生的羊羔而言,羊舍内温度不得低于30度,否则不适宜羊羔生长。随着幼羊日龄的增长,羊舍温度可逐渐降低至常温。另外,羊舍内的温度要保持稳定、适宜,以防止忽冷忽热而造成山羊生病。
而在夏季期间,气温较高、天气多闷热,这时要保持羊舍的清凉和舒适,以防止山羊出现中暑现象。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要在羊舍内搭建凉棚,可以大幅度减少羊舍对于太阳热辐射的吸收;羊舍门窗要常常打开,以便进行通风换气;羊舍地面要保持清洁并常常洒水或者在地面放置冰块来解暑;保证山羊有足够新鲜的饮用水等等。当夏季降雨较多时,要对羊舍采取必要的防水、排水工作,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积水。
二、做好羊舍的清洁工作
山羊聚集生活在一起,生存密度较大,相互间很容易传染疾病,且一旦传染开来,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做好羊舍的清洁、卫生等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定期对羊舍进行通风换气、清扫和消毒工作。通风换气可以更新羊舍内的空气,增加空气流通,减少病菌的聚集;羊舍料槽要及时清理、冲洗,去除料槽内腐坏的饲料;羊舍内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地面铺设的干草要定期换新,以保持舍内干爽、温暖;在对羊舍进行消毒工作时要仔细认真,地面、墙壁、料槽等都要用消毒液刷拭。
2.为防止疾病传播,可以在山羊的饲料内添加药物或是给山羊接种疫苗。幼羊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要特别做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工作。在羔羊的不同生长时期给它接种不同的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增加羔羊的成活率。
三、合理配置和供给饲料
山羊的可食用饲料种类繁多、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粗饲料、饲料、精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这几种。不同饲料的成分、营养价值以及喂养时间都有所不同。饲料的供给不仅要保证山羊的营养需求,还要尽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羊舍来说,青贮饲料是主要的供给饲料。青贮饲料是将青绿饲料切割、粉碎、压实之后密封存储起来,经过发酵而形成。青贮饲料能够将青绿饲料的营养很好地保存下来,且口感较好,成本低廉,可以解决山羊在冬季的饲料问题。当山羊处于繁殖期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补充。此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饲料主要指一些根茎类植物:胡萝卜、马铃薯、南瓜等,这些饲料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可以补充母羊生殖期间所需营养。矿物质类的饲料可以是富含矿物质的盐块。养殖员可以将盐块放在料槽旁边,以供山羊舔食。山羊的喂养要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山羊一直拥有较好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避免山羊因饮食过多而引起消化不良,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除此之外,为保证山羊的营养均衡,其它饲料比如精饲料、干粗饲料也要常常掺杂到山羊的饮食中,与其它饲料合理搭配喂养。
四、推广良种繁育技术
饲养者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山羊品种饲养,对于优良品种应该大力推广其繁育技术,提高良种的覆盖率,以获得较好的利润。同时可以学习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比如杂交技术来提高山羊的养殖效益。尤其在肉质类山羊的养殖中,杂交技术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手段,并在国外备受推崇。在杂交模式上往往以本地的优良品种为母本,以引进的肉质优良、易于养殖的品种为父本,然后进行杂交培养,使获得的后代兼具母本和父本的优点,即新品种的山羊既能够适应本地的环境特点又具有外来品种肉质优良、便于养殖的新特点。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要积极完善优良品种的繁育体系,从而提高羊群的生产性能,使山羊产品能很好地服务于市场,使养殖员获得更大利润。
五、结语
舍饲山羊的良好养殖工作需要饲养员在羊舍环境、饲料供给等方便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技术,同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不同品种羊群间的杂交和繁殖工作,从而增加舍饲山羊的产出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成桂芳.浅议舍饲肉羊养殖效益的提高[J].畜牧兽医杂志.2008(05)
[2]谢小来,姜毓君,董秀英.舍饲肉羊生产工艺的初步设计[J].饲料博览.2003(07)
[3]朱晓萍,贾志海.肉羊舍饲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续)[J].饲料研究.2004(04)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天牛;杨小舟蛾;草履蚧
1 天牛
1.1 捕杀成虫
目前,危害杨树的天牛主要有2种:一是云斑天牛,其成虫体黑有光泽,每一鞘翅上有白色细花斑近20个,1年发生1代。成虫5月下旬出现,5月底至6月初为产卵盛期;二是桑天牛,6~7月成虫大量发生,有趋光性,夜间成虫出洞产卵。掌握其产卵期,可以用木棍敲打树木,震落成虫并捕杀。
1.2 捶击产卵处
云斑天牛的卵一般多产在离地面2m以内的树皮上,产卵伤痕圆形、椭圆形或月芽形,产卵处常有泡沫状或呈湿状。桑天牛产卵刻槽高度一般在距地面1~6m处,产卵处上部树皮多被咬成乱麻状,枝条细的则四周咬成环状伤痕。掌握产卵及危害特征后,可在巡捕天牛成虫时,用一小木锤或铁锤,在产卵伤痕处轻击数下,即可击破卵粒或击杀刚孵出不久的幼虫;或用刀把树皮连卵一齐刮下,刀口深达木质部,刮除后,外涂保护剂,也可用铁丝钩杀幼虫。
1.3 堵塞虫孔
堵塞虫孔方法有:一是就地取树枝,按虫孔的大小削桩,用小木桩将所有大小蛀孔塞满塞紧;二是用粘性强的泥土堵孔,分层用木锤顶入塞满塞紧;三是用布条或棉球沾上挥发性强的农药塞入蛀孔,后用粘泥封闭蛀孔,效果最好。
1.4 树干灌药
在发现树枝有新鲜虫粪排出的地方,在最后1个排粪孔处,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25%溴氯菊酯3 000倍液灌注虫孔内,处理3d后,继续检查1次,如仍有虫粪排出,再加处理。灌注药液的工具可用兽用注射器,或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取下,喷杆头上可装上特别的尖喷头,打足压力,将尖头对准最下一个新鲜排粪孔将药注入,并在孔中插入一小枝干,以防洞中幼虫上爬。
1.5 熏杀幼虫
毒签成分:磷化锌3%、草酸9%、阿拉伯胶粉56%、水32%。将胶水混合成2份(加热溶化),冷至80℃时,在一份内加入磷化锌,另一份加入草酸,用竹签在磷化锌中蘸药冷却阴干后,再蘸草酸胶液,遇水即产生毒气。
1.6 树干涂毒
选择粘性强的泥土加水拌成泥浆,再加入敌敌畏或辛硫磷药50倍液。搅拌均匀后涂刷2m以下树干至基部,可有效阻止天牛咬伤树皮产卵,并能抑制已产卵的幼虫孵化。涂刷时间:5月中旬1次,7月中旬1次。
2 杨小舟蛾
2.1 人工灭蛹
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为盛期;5月下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中旬为盛期;第2代成虫出现7月上中旬;第3代成虫出现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成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产卵,孵化为第5代幼虫,发育早的第5代蛹能羽化发生第6代。在蛹没有羽化前,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和2cm表土层清除,可杀灭虫蛹,减少虫蛹基数。
2.2 树干注药
幼虫孵化前至幼虫初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药,打孔的个数依据树干的粗细而定,胸径20cm以下的打2~3个孔,20~30cm的打3~4个孔,每孔内注药液6~8mL,药剂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如久效磷等。
2.3 喷雾
在幼树危害初期,用高压喷雾器械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菊酯类农药。此外,可推广应用抗虫转基因杨树。
3 草履蚧
草履蚧成虫、若虫在嫩枝、幼芽等处吸食汁液,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枯死。
3.1 诱杀雌虫
草履蚧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壤中越冬,翌年1月下旬开始孵化。若虫孵化后,暂时停居在卵囊中,随着温度上升,在温暖的晴天开始出土上树,以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雌虫为害至5月下旬开始下树,钻入树干周围5~7cm深的土内或石块下,分泌白色絮状卵囊,将卵产于其中越夏、越冬。在5月雌成虫下树入土产卵前,在树干基部周围挖环形坑,坑内压实,并放些土块,再在上面覆盖些树叶,诱杀产卵雌虫。
3.2 人工捕杀
用扫帚刷杀雌虫;或在8~10月挖除土中白色卵囊;或在早春初龄若虫出土上树为害前,在树干基部涂粘虫胶带。粘虫胶可用废机油1L,松香150g,另加少许蜡加热搅拌配成;也可用棉籽油脚料或生产脂肪酸剩下的废料加沥青熬制成油沥清粘虫液。胶环带以13~17cm宽为宜,涂胶后要定期检查,除去粘着的草履蚧,并加涂粘虫胶,以防干涸失效。
3.3 药剂防治
龙血树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长最佳,可用松柏林下腐殖质含量高的壤土与河沙混合栽培,也可用腐叶土与河沙混合栽培。龙血树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每月左右施用一次硫酸亚铁,可确保土壤的PH值适宜,呈微酸性,适宜其正常生长。
2、水肥管理。
浇水:喜高温湿,怕烈日,没有几天浇一次水的规定,春夏秋三季生长茂盛需多浇水,不要等土干浇水,在盆土微潮湿就浇水。
冬季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但盆土不能干,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促成春季开花。
施肥:龙血树的养殖,主要是追施营养液。假如栽培数目少,可以不专门配制营养液。龙血树的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施肥可不比太勤。
3、温度和光照。
龙血树既喜欢暖和潮湿和阳光照射的环境,也能耐阴。但是,在室内莳养,若长时间置于过于荫蔽的环境,也会导致叶片退色。所以最好把花盆放在东南方向的窗台上,使之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
假如肥龙血树置于阳台上莳养,当夏季阳光过于强烈的时候,要把花盆移入室内,特别是中午,要适当进行遮荫,一般光照为40-50%即可,以免骄阳灼伤叶片。龙血树喜暖和,不耐寒冷。
4、繁殖方式。
关键词 合浦县;南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96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2-0161-02
1 概述
“南珠”也称“合浦珍珠”,广西北海是南珠的故乡。北海海水珍珠历史悠久,在国内外有名。北海营盘海域所产珍珠,细腻凝重,光润晶莹,圆滑多彩,被历代帝皇列为“贡品”。也是当代商人首选的珍珠交易产品。目前,每年有8~10t的产量,在收珠季节,来自广东,香港和日本的商人大量收购原珠,其中80%被运到外地加工、出口。同时,北海南珠也成为了北海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参观海水珍珠养殖、购买珍珠产品是北海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北海旅游事业的发展,了解北海南珠的人士越来越多,北海南珠在国内外的声誉越来大。
2合浦南珠的养殖加工技术存在问题
首先是自然环境因素,包括:1)产地老化,养殖自身污染严重。多年同一场地养贝,又是高密度的底播式打桩笼养,场地内的底土中已积累了很多珍珠的排泄物;养殖地长期处于笼具密置、海流不畅状态,致使海水中的悬浮物及淤泥沉积严重;珍珠贝体的病菌病毒积存于场地底土越来越多,导致贝体病害多,死贝严重,影响了珍珠的生长;2)海湾养殖区域相比淡水养殖区,难以控制水温等其他环境因素,减少灾害,相比之下它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人为控制较难;3)养殖密度过大,海区养的贝太多,海区诱料生物供应不足。从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角度讲,从营盘海区目前正在养贝的生长状况看,整个海区的生物容载量,供应不起那么多贝的正常生长,导致贝体发育不良,难以达到做术前处理的要求,插核后死亡率高;4)工业废水污染。位于营盘养殖区的江河上游的工厂,每年向养殖区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污染养殖区的海水,造成环境恶化,导致珍珠贝大量死亡。
其次是人为因素,包括:1)珍珠养殖者急功近利。珠民只管有利可图,不重视技术的进步,育珠周期短,有的珠农只用3~5个月就匆匆收珠。过去育珠的珍珠母贝要7cm才能植株,现在降到5cm甚至更小就植株,造成珠层薄,珠核脱落率高;2)珠农技术素质低。一些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渔民承包海滩后,既当老板,又当技术员,对基本的育珠技术一知半解,使得珍珠贝的成活率低,生产出的珍珠不是“平头”就是长尾,形状很差;3)缺乏长远,统一规划,管理乏力。政府部门对着珍珠养殖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管理的手段和控制力度都不到位;社会性行业组织也没有发育起来。南珠没有形成产业化,基本上还停留在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养殖层面上,生产、经营无序、无度想象严重。目前几乎所有的养殖场都是各自为政,相当部分养殖海区放养量没有限制,放养密度过大,母贝个体细小,生活力差,无法插植大、中珠核和培育优质珍珠。
第三是加工技术落后。技术含量低。南珠的生产加工技术多属于传统技术,现代高新技术含量较低。南珠手术作业时每只目贝插2颗珠核,育珠率一般为35%,即平均每只收珠贝可开珠0.7粒,每只育珠贝产珠约0.15~0.2g。插核后的育珠时间经1.5年左右。每开1万只贝,可收珠3.5kg左右,最高的可收珠5kg,低的不到3kg.而日本的育珠率为70%~80%,开一万只贝可收7~8kg.
3 南珠养殖发展对策
首先,解决场地老化,养殖密度过大等问题:1)更换场地,尽可能将贝移到深水区,如果无法转移场地,仍然留在原地养贝。要留一部分场地,没年轮流置换养贝,同时一定要把行距、笼距放大一倍以上,每一笼养殖的贝的数量都要减少;2)加强管养护理,投入更多的人力护理所养殖的珠贝,每潮期都应清理贝笼一次,把敌害物和死贝清出带回岸上埋掉;3)划分专门的养贝区和育珠区。将青头山至黄稍一带海域深水一侧,划出一条深水育珠带,专作育珠场地,在育珠场地的中、小贝要转移到该海域的浅水区或营盘镇以西一带海域;4)开辟新的养殖场地。
其次,解决技术问题:1)强调要做插核贝的术前术后处理。用于插核的贝,除要求采用大规格贝外,还要求做控制其摄食、达到抑制其活力和性腺成熟度的术前术后处理。如果贝的性腺已成熟,必须通过人工诱导产卵或排精的办法除去性腺。达到插核要求,才能用于插核;2)一定要严格要求做到先排贝、栓口后插核;3)提倡插大贝,用大贝,插单核;4)推广使用最新的插核药物,提高珍珠质量;5)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按高标准要求建插核室。新建的插核室必须要有排贝池、储水池,循环流水充氧暂养池等设施,同时具备消毒杀菌,防虫防沙尘、充足光照等条件。以改善目前简陋的极不卫生的露天搭棚插核条件;6)要改变传统的一只笼到底的做法,养贝、术前处理、育珠等各个生产环节应采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笼具,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目前,比较先进的片式育笼是搞深水立体养殖效果较好的笼具;7)推广深水浮子延绳片式育珠笼吊养技术,该吊养方式能抵御风浪,是国内珍珠养殖前景较好的养殖模式,应大力推广。
第三,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珍珠养殖业科学管理:1)通过抓科技示范户,树立科学养殖榜样,带动群众搞科学养殖;2)颁布有关行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珍珠养殖业的规范管理。如规定达到技术标准的贝才能用于插核。劣质的珠核,供应商不许卖,养殖者不准用。插核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取的技术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插核;3)政府要切实下力气管好我国这片不可多得的适合养殖珍珠的营盘海域的环境,不能再让周围的污水流入这片海域了;4)政府要在生产流动资金贷款、税收、珍珠市场信息服务等各方面给珍珠养殖者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使其尽快摆脱困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 结论
通过对南珠原珠的测厚实验,分析目前南珠的珠层厚度,得出影响珠层厚度的因素。并观察了营盘珍珠养殖场,了解了南珠的养殖情况,同时对合浦南珠的现状和对南珠的发展做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针对其目前的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参考文献
[1]周佩玲,雷威,汤云晖.珠宝玉石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8.
关键词:杨树;舟蛾;为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85-1
舟蛾又称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昆虫,分布广泛。成虫体中型,多为褐色或暗灰色,少数洁白或具鲜艳颜色前翅后缘有束状毛,幼虫体背有瘤。社蛾夜间活动,具趋光性。外表与夜蛾相似。幼虫大多体色鲜艳并具斑纹,体形较特异,体背面平滑,胸足一般正常,少数种类中后足特别长,臀足退化或特化成两个较长而可翻缩的尾角。静止时常靠腹足固着,头尾翘起;受惊时不断摆动,形如龙舟荡漾。
1 为害特点
杨小舟蛾以幼虫啃食为害杨树叶片,幼虫有群集性,常群集为害,将叶片食光,仅留下叶表皮及叶脉,严重时整株树木叶片吃光,如不及时防治,将导致杨树二次发芽,甚至造成树木死亡。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体长11-14mm,翅展24-26mm。体色变化较多,有黄褐、红褐和暗褐等色。前翅有3条具暗边的灰白色横线,内横线似1对小括号,中横线像“八”字形,外横线呈倒“八”字的波浪形。横脉为1小黑点。后翅臀角有1褐色或红褐色小斑。
2.2 卵
黄绿色,半球形,呈块状排列于叶面。
2.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1-23mm,体色变化大,呈灰褐色、灰绿色,微具紫色光泽,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体上生有不显著的肉瘤,以腹部第一节和第八节背面的较大。
3 发生规律
杨小舟蛾一年生4代,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松土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叶片上。各代幼虫的出现期为:第一代为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三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四代为9月上、中旬,幼虫初孵后群集啃食叶表皮,稍大后分散,7、8月份虫害发生严重。幼虫行动迟缓,昼夜取食,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10月进入越冬期。
4 杨小舟蛾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4.1 营林措施
造林时可以选择营造混交林。实行杨、桐树混交,杨、槐树混交,杨树和春树、楝树混交。混交方式采用带状和块状均可。也可与白蜡树、紫穗槐等实行乔、灌混交。据统计,实行混交的杨树林地,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降低45%;营造林地要合理密植、适时间伐,形成适宜的郁闭度;建立具有自控能力的森林生态体系,通过改变生态环境来抑制害虫的生长发育;加强林地管理。适时对林地进行浇水、施肥等,并适时、适度地进行树体的修枝、抚育,以促进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增强树体的抗性;冬季结合施肥,深翻林地土壤,冻死土壤中的越冬害虫,减少虫源。
4.2 生物和仿生防治
一定要做到保护和利用杨小舟蛾的天敌。可在面积较大的林地架设人工鸟箱,并投放饵料,诱引捕食杨小舟蛾的鸟类来此栖息,捕食害虫的幼虫。也可选择杨小舟蛾的第1、2代卵发生盛期释放赤眼蜂、黑卵蜂和大腿小蜂等天敌,能够有效防治害虫的发生,减轻为害程度;同时,在杨小舟蛾2-3龄幼虫发生时期可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第1代幼虫期喷施100亿活芽孢/ml的Bt可湿性粉剂、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或6.6亿孢子/ml的青虫菊7.5%溶液,能够有效防治杨小舟蛾的为害,防治率达75-85%。在4-10月幼虫为害期,可叶面喷施25%灭幼脲3号胶悬剂0.04-0.05%溶液、3%高渗苯氧威0.033%溶液,效果十分明显;收集因病毒感染死亡的幼虫,装瓶后放入冰箱贮藏,在幼虫为害时期,用死虫配制1:5000水溶液喷施于树冠。如果条件允许,且林地集中连片、面积较大,可在杨小舟蛾幼虫为害高峰期,利用飞机进行低空、低量喷洒无环境污染的生物、仿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4.3 物理与人工防治
在杨小舟蛾的成虫羽化期,可以在林地附近较为开阔的地方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诱杀器的高度一般距地面2m,数量因林地面积而定,可设单灯或灯组,一般设置1-2个/hm2,同时要在灯下设有收集器或杀灭器。对诱杀的成虫进行喷药灭杀;当林地的面积小但害虫密度相对比较大时,并且不方便采用其他方法防治,可进行人除虫茧,摘除后的虫茧要集中烧毁,同时要铲除害虫的卵块,以减少害虫的次代为害。
4.4 药物防治
关键词:速生杨、病害、发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S41文献标识码: A
近两年,我市速生杨树普遍发生枝干部病害现象,并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危害到我市林农的造林积极性和木材质量。个别地段的林木,由于枝干部病害的影响,已经造成90%的树木死亡。我们针对病害的发生、病状及发病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有效防治对策方法。
1、发生在速生杨树枝干部的主要病害的发生、病状及发病规律1.1烂皮病
1.1.1发生和危害:速生杨树烂皮病是一种发生范围很广泛,危害十分严重的枝干部病害。病斑造成干部腐烂和枝条枯死。常引致速生杨树人工林成片死亡,生长量降低和材质变劣,尤以幼树受害最重。该病可危害很多速生杨树品种,以欧美107、中林038号、中林46号杨发生较为严重,而沙兰杨、冀廊杨发生较轻。
1.1.2病状:病害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通常有干腐、枝枯两种症状类型。
干腐型多发生在成年树的主干和大枝上,病斑呈溃疡状。初期病皮为水渍状,暗褐色,表面略肿胀。皮层内部变软、腐烂,有酒糟气味。后期病斑失水下陷,表面有龟裂,边缘变黑褐色,与健康部分界限明显。烂皮的皮层干缩后易与木质部剥离,形成层纤维呈麻丝状褐色,其下木质部呈黑褐色。病斑上常长出黑色针头状突起,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时,可从孢子器中分泌出乳白色粘液,变干后为卷须状,颜色转为橙黄色或橙红色,称之为分生孢子角。在适宜条件下,病斑可不断扩大,纵向扩展速度较快,但当横向的扩展包围树干将近一周时,其上部即枯死。
枝枯型主要发生在幼树的主枝和侧枝上。枝条病部暗褐色,不行成明显的病斑。受害枝条很快枯死,枯枝上易产生许多散生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但不象干部的分生孢子器那样容易产生分生孢子角。有性世代的子囊壳多出现于前一年的枯死枝条上。
1.1.3发病规律:该病菌为一种弱寄生菌,可以从冻伤、日灼伤、虫伤及修剪的伤,侵入杨树主干和枝条。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期病菌潜伏在病组织中,当春、秋季温度适宜或寄主生长势衰弱时就引起发病。每年4月中旬,当气温上升到7左右时,病组织内的菌丝开始活动,5月―6月发病盛期。
土壤瘠薄、盐碱化和地势低洼的林地,易感染烂皮病。
烂皮病是目前速生杨树枝干发病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在武清区的危害较严重。
1.2、溃疡病
1.2.1发生与危害:速生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在我市分布很广,是速生杨树上发生最普遍,危害及其严重的枝干部病害。常引起幼树死亡和大树枯梢,对树木生长量的影响很大。在很多速生杨品种上均有发生,以欧美107、中林038号杨发生较为严重。
1.2.2症状: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主要有3种类型。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发生较为严重。初期表皮凸起,内部充满褐色液体,破裂后流出黑褐色液体。后期病斑干缩下陷,中央常有纵裂,该类型一般不危害木质部。在粗皮杨树品种上发生较轻。病斑通常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坏死斑。病斑极易剥离,木质部甚至髓心变褐的范围很大。枝条上的病状多为条斑,下陷明显,当病斑横向扩展围绕枝条一周时就造成枯梢。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为病菌的子实体。
1.2.3发病规律:病菌可以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上越冬。在不表现症状的树皮内病菌以潜伏状态存在。速生杨树苗在苗圃中即可被侵染,但多不表现症状。当寄主衰弱时就可发病。春季是速生杨树溃疡病最主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发病率最高。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病害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天津地区由于春季干旱、多风,所以缓苗期树体水分消耗很大,在加上定植时浇水不足、土壤瘠薄、盐碱地和栽后管理不善,此时也正是新植幼树溃疡病爆发的时期。
1.3、干腐病
1.3.1发生与危害:由于栽培管理不良、生长衰弱、土壤瘠薄、土壤盐碱化等原因造成植株受害,可引起枝枯和幼树死亡。
1.3.2症状:枝干受害初为淡褐色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芽痕处,椭圆形,逐渐扩大成条形长斑。枝条发病时,病斑不明显,但迅速扩大使枝条失水枯死。主干和枝条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很多小黑点为病菌的分升孢子器。
1.3.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杨树病组织上越冬,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伤口、牙痕处侵入寄主。以4-6月份发病最多。杨树移栽后缺水或树势衰弱的受害极其严重。
以上三种病害为目前速生杨树枝干发病的主要病害,目前在武清区的危害很严重。我们通过两年调查和实验,总结了这三种枝干病害的综合防治对策。
2、烂皮病、溃疡病、干腐病的综合防止方法。
我们通过两年调查和实验,总结了对这几种病害的综合防治对策。
2.1选择无病害苗木。栽植苗木之前到苗圃地实地勘察,选择土壤条件、水源条件、苗木质量好的苗木,严格控制栽植病苗。
2.2提高苗木质量。植树时选择浇冬水的苗木,起苗时尽量减少伤根,运输时避免失水过多,增强检疫,不使用老苗、病苗。
2.3提高栽植质量。栽植时做到“三大一实”即大坑、大水、大苗、夯实,有利于提高苗木含水量,从而提高苗木在缓苗期的抗病性。
2.4不造大面积的纯林。采取速生杨与槐树、柳树、白蜡、千头椿等树种营造混交林。
2.5要适地造林。要选择壤土、风沙土等高上地块造林。土质差、土层瘠薄、低洼和盐碱地不宜造杨树林,如要造杨树林就应加大投入,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从而提高树体的抗病性。
2.6中耕锄草。在造林的前三年,每年要重靶松土,及时清除各种杂草,能兼作的最好间作大豆,以提高地力。
2.7不过度修枝。幼树应适当晚修枝。修枝剪口要平滑,伤口较大的要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多菌灵400倍液涂抹。
2.8树干涂白。对新植幼树及幼树,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涂白一次。用生石灰20份,食盐5份,硫磺粉5份,用水调成糊状,涂白到1.3米以下的干基部。这项措施一举数得,具有防日灼、防病、防虫等多种作用。
2.9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及病树皮。将剪掉的病枝,刮掉的病树皮及掉落的病树叶,要及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菌。
2.10药剂治疗。
2.10.1用浓碱水。对发病树干用1:10浓碱水直接涂刷或喷洒。
2.10.2树乐。对发病树干用5-10倍液树乐溶液直接涂刷,也可以采用50倍液对整株进行喷洒。
2.10.3复生。对发病树干用2-3倍液复生溶液刮干后涂刷,也可用20倍液对整株喷洒防止。
2.10.4石硫合剂。用5度石硫合剂在树体萌芽前,进行全树喷洒,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 素描 造型能力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土建类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专业点数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伴随着社会发展对这一专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专业教学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
建筑素描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建筑造型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养成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建筑素描教学中,我们的着眼点往往是在学科的角度,把其作为绘画造型相关学科的一个分支来思考并组织建筑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在不自觉中向绘画造型学科方向看齐,追求素描教学的绘画学科价值。素描教学为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意识不强,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佳。虽然近年来有不少院校也在进行建筑专业的素描教学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全新状况下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是一个十分必要并且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根据社会对建筑设计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职业能力构建的角度,笔者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引起更多的专业教师关注素描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素描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的重要意义
按照通常的看法,建筑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素描也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①素描以其精谨的造型要求、简单的工具材料、丰富的表现手段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专业造型素质的构建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成为了在造型艺术学习过程中进行造型能力训练和审美素质养成的首选。素描与建筑艺术设计有着造型和审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建筑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之一。
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是从认知三维世界的角度出发,根据建筑艺术设计的空间造型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素描可以培养学习者精准的形态观察能力、活跃的空间思维能力、严谨的形态构造能力和丰富的绘画表现能力,还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开阔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学好素描可以增强学习者敏锐的视觉感受能力,完善学习者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空间建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形态表现能力,顺利地表达设计理念。
正是由于素描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显著作用,使得素描课程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课程教学要以职业技能素质养成为核心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应该把握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这一关键环节来组织教学内容,换句话说,教学应该为人才的职业技能养成服务,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有建筑设计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包括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以及视觉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②空间造型能力是由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以及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所构成的。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我们称之为构思,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我们称之为绘画。简单地说,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由两个部分构成,即构思能力和绘画能力。构思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空间构成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绘画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外化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审美能力包括审美主体对形式美感的认识与评价能力以及创造与表达能力等,认识与评价能力包括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判断力,创造与表达能力包括对美的想象力、对美的外化表达。这三种能力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一不可。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设素描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素描教学和训练有效培养并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这三者中,空间造型能力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核心技能,也是课程教学的重心所在,素描课程的教学应以空间造型能力养成为最基本核心,兼顾视觉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多数高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还是参照传统的绘画类专业教学模式确定的建筑素描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来说素描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教学课时大多控制在80至96个学时之间。教学内容大致是作为三部分安排:石膏几何模型写生(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体的写生、浮雕柱头花饰写生)、静物素描写生、建筑与自然风景写生。从这些内容来看,大体上是延续以绘画学科发展为目的的教学价值取向,以明暗(光影)写生为主要表现手段,以研究其形体结构、透视关系、质量感觉为主要目的,大量的时间用于探索如何真实地再现对象和相应的表现技巧上。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来说是不恰当的。
建筑的三维空间展现是其最基本的形态特点,这一点和雕塑艺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与绘画相去甚远。即使是雕塑,与建筑对三维空间的塑造形式也是不同的,雕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在形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上,注重的是形体的外在形式,而建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是形体空间存在状态和的内部空间构建并重,甚至更注重内部空间的构建。“虽然绘画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规律,但将它作为建筑的基础还是应有所选择。”③传统的素描教学力求造型诸因素的全面和完整,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来说,在不到10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内,让学习者掌握全面完整的素描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更是没有必要的。作为建筑造型基础的素描教学,在内容上更应该凸显空间结构以及美感教育的重要地位,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把握建筑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门类的特点,基于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来构建课程,以形体特征、空间结构、透视规律、形式美感为核心来组织素描的教学内容,形成以结构研究为主的结构素描和以视觉传达为主的表现素描两个内容模块。结构素描训练以几何体和几何体组合为主要内容,研究形体的基本结构以及形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研究不同形体组合结构的构造关系;表现素描训练以多种表现形式为主要内容,探索光影色调、质感表现、肌理感受、特征速写、精细描绘、意象表达、抽象表现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通过两个内容模块的教学培养学习者的空间造型能力、形象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根据学习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普遍偏低,美术基础与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对新生入学美术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需要从事建筑素描教学的教师根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时间少、学生基础弱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第一,把形体和结构、空间与透视、体量与质感、光影和明暗等造型各要素分解开,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专题性研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解决特定问题。第二,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之后,进行不同表现形式的尝试,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调节光影表现。对同一表达内容,寻求多种表现方式,可以是即兴速写式的寥寥数笔,也可以是写实式的精致描绘,还可以是兴之所至式的大笔挥洒等。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观察并体会不同表现形式产生的不同情感变化和心理印象,促进学习者主动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第三,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器具作为教学的辅助,可以加快学习者的接受速度和理解程度。如讲解几何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就可以用画框绷平一张丝网,直立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透过丝网观察几何体,丝网纤维空隙构成为一个个的坐标方格,学习者马上就对透视现象有了最为直观的印象,并很容易就能理解透视变化的规律。第四,对于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临摹练习,通过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一些素描的表现技法并开阔视野。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创造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④,能够有效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具体的某些问题,尤其是专题式的课题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要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背景为出发点,以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的,借助但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型的素描教学。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大胆进行尝试,探索适合建筑设计要求的造型能力养成与艺术表现能力养成的素描教学模式,并不断完善和革新,才能真正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注释:
①③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中国造型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②④王中义,许江.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素描走向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