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兵团科技系统通过加强对中央、自治区和兵团党委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的学习理解,认为科技系统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锐意创新,认真解决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谋划未来科技事业的发展。在这次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兵团科技局针对兵团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等突出问题,在认真调研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科技工作实际,提出实施兵团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的思路和措施。
一、实施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的基本思路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兵团党委六届四次、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兵团科学技术局提出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兵团党委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三聚焦、三着力、三加强”的科技发展总体要求,在人才成长的各个环节,重点是在智能管理、现代农业、煤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领域,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方式,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推进计划,完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和评价机制,扩大科技人才规模,提高科技人才素质,改善科技人才结构,发挥科技人才效能,形成贯穿科技人才成长全过程的创新培养资助链,为兵团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民生改善等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二、实施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的重点工作
围绕兵团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思路,着眼于创新型兵团建设,“十二五”期间,兵团在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关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壮大兵团科技人才后备力量。积极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引进补助专项计划”,引导各师积极引进硕士、本科毕业生等青年人才,资助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帮助各师培养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组织实施“兵团青年科技创新资金专项计划”,资助具有较高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等青年科技人员,开展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科技创新问题研究。继续实施“兵团博士资金专项计划”,吸引和稳定优秀青年博士人才在兵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设立“兵团杰出青年资金专项资金”,提升优秀青年的学术造诣、技术发明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举办“青年科技论坛”,活跃学术交流氛围,营造建言献策环境,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设立“兵团青年科技奖”,奖励在兵团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
兵团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力求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方式,努力为兵团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民生改善等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踊跃创新。
(二)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兵团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兵团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补助专项计划”,进一步调动兵团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提升兵团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兵团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选拔优秀创新集体,资助其围绕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前沿学科和优势学科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具有创造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活动,打造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团队。举办兵团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训班,加强对兵团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带头人的培养,提高兵团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科技管理能力。组织好新疆农垦科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办的博士学位班,培养一批农业和生物技术、机电工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研究领域的博士人才,带动提升相关领域研究水平。同时,在兵团重点企业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吸引相关专业的院士专家人站工作,为兵团新型工业化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依托全国科技援疆这一机遇,积极引进中科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科技特派员到兵团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带动兵团科技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升。
(三)实施定向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提升科技创新效能。按照科技管理自身能力建设的要求,开展科技管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科技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加强科研辅助人才培养,通过培训、交流和学习等方式,提升科研辅助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科研活动效能和质量。加强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广天业集团急需人才定向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兵团企业持续发展和进步。与中科院研究生院联合培养工程研究生,培养一批急需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兵团科技人才结构。与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举办兵团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班,提升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
(四)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带动创新型人才快速成长。与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互派科技人员进修或挂职;与海外优秀人才或创新团队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建设兵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开放、交流、合作,带动提升兵团科技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进一步实施兵团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引导创新型人才向团场、工业企业、偏远地区流动;鼓励兵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间加强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五)依托培训培养载体,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程。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各类科技园区、创新型企业等载体。凝聚和培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依托国家“973”、“863”、科技支撑和兵团科技攻关、科技支疆等重大项目的实施,锻炼、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才。
三、实施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设立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科技局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科技人才工作。建立兵团与对口支援省市会商机制,定期沟通科技人才需求,统筹科技人才培养资源。改革科技计划体系,把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列为主体计划,并保证稳定的经费支持。
(二)积极为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要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开发、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体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进行人才开发投入领域,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激励和保障、流动和配置提供经济支撑。
(三)不断拓展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根据兵团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科技人才的不同类别和层次,开展培训、进修、交流挂职、项目锻炼、专家(院士)指导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工作,丰富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规模、效率和效益。
(四)加快科技人才载体和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援疆条件下的人才、资金、管理、技术和机制条件,加强各级各类科技人才载体的基础条件建设,为培养、引进和集聚人才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统筹组织、人事、科技、科协、教育等部门的人才信息资源,建立兵团科技人才资源库。搭建兵团科技人才资源平台,并协调与对口支援省市科技人才资源平台的对接。推动兵团与内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内在价值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相信学生的成长权利和成长潜能,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教育规律,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论前提。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在于,确立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重建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向“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的现代学习方式转变。学校与教师的职责是学生的成长提供引领、促进与保障的条件,学校与教师的重要功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开发程序,并指导学生依据程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同时贯穿着正确价值观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以课程建设突破口,才能落到实处,而这样的课程建设是一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选用行,换言之,它是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局的校本课程。我们的思路是:全面贯彻《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通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的创新,因地制宜地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校本选修课程,提高不同层次、不同特长、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发现、选拔具有拔尖创新潜能和培养潜质的学生;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工作,分类分项目建立实验班,以校本选修课程载体,促进有创新潜力和创新志趣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研究能力培养、动手实验技能训练、心理素质提高等,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潜能的出类拔萃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摸索总结高中学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提炼出具有示范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成功经验,逐步发挥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奠定学生共同基础与发展学生个性宗旨,按照国家和省课程方案的要求开齐各学科必修模块,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学生学习选修课程提供保障。我校正在拓展原有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分类、分层次开发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使所有学生都能限定选修一些共同修习的课程,同时提供一部分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让学生有充分的选课空间。
在课程资源方面,我校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加强校际之间以及我校与本地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联系,充分利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外课程资源,补充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在教学组织与教学方式方面,打破传统的单一行政班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课程选修情况组织选修课教学班,实行走班教学。按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我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师资水平等实际条件,选择适合校本实际的教学方式;既积极进取,整体把握,又实事求是,分类推进;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积极稳妥地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我校建立了“学术探究型”与“动手技能型”两大类六个分项目,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学术探究型:数、理、化、生、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兴趣班、文学社团――明轩文学社;动手技能型:机器人科技创新兴趣班、艺术创意兴趣班、教体结合的网球拔尖人才培训基地。
“学术探究型”、“动手技能型”分类,既有学习者中心的取向,又有问题解决中心的考虑,目的是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修课程,提高不同层次、不同特长、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创新素养,以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学生的学情要求和智力特点开设一些利于能力拓展、提高的特色课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或教练)和成长规划导师,进行全程性全方位的指导和培养。
在“学术探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注重生成性课程目标,关注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教学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探究过程是学生融知识获得、能力培养、价值确定一体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同时注重学思结合,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
在“动手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注重表现性课程目标和行取向性目标,既关注学习活动的创造性表现和批判性思维,也激励学生对活动结果的期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设计任务时,以学生中心,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与创新潜能等实际情况来设置动手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使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
关键词:创新;拔尖创新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05-02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而如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上,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高水平学术研究型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就没有原始性创新。本研究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指在大学中选拔小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和个性化培养,使其既具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又具有较高的非智力因素,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这就需要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符合各行各业的各级各类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多种类型创新人才的总称,包括复合型、学术型、管理型和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人才。但是,每一种创新人才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本研究中所指的拔尖创新人才概括起来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健全的身心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二是基本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知识的涉猎程度、人文素养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等。三是创新精神与意识,主要包括开拓创新意识、顽强拼搏精神、坚强的意志力等。四是组织协作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业与就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或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依托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某个创新学院或某一特色专业等平台来展开。在被调查的已经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33所院校中,依托基地班开展的高校约占45%,依托人才培养实验区的约占27%,依托本校创新学院开展的约占18%,依托特色专业进行的有10%。平台建设的选择大多是由本学校类型定位或现有的资源决定的。从开展的时间跨度来看,10年以上的约占15%,5年~10年的约占21%,2年~5年的约占54%,1年~2年的占10%。从时间节点看,大多数院校开展此项人才培养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相吻合。从开展成效来看,79%的高校管理者认为已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6%的管理者认为效果很好)。
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这也就说明此种人才应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时代而生,既可以是通才,也可以是专才;既可以是复合型人才,也可以是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更多的管理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是复合型、学术型、应用型人才。
在已经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33所院校中,约24%的高校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复合型人才上,55%的高校定位在学术型人才培养上,21%的高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被调查院校中,一半以上的高校将拔尖创新人才定位于学术型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教学轻实践、重科研轻能力的教学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在进一步的调查中,管理者几乎普遍认为我国的“985”院校基本具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90%左右的管理者认为部分“211”院校也具备一定的实力,仅有35%的管理者认为除“985”和“211”院校以外的本科院校只在某一方而具备培养此类人才的能力,20%左右的管理者认为高职院校具有培养拔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潜在能力。
我国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上有差距,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则是我国重点高校间、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间经费划拨不等,差距过大所致。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环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来自学生本身的因素,如生源质量、学生兴趣和大学前教育,也包括来自教师层面的因素,如师资队伍水平、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方式等,还有来自学校层面的,如学科水平、课程设置、教材选择、领导重视程度、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等。调研结果显示,22%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方法手段陈旧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1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创新意识培养缺乏,其他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配套体制跟不上(17%)、教师水平参差不齐(17%)、对教学的投入不够(13%)、交流平台不完善(12%)。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权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学生兴趣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具有与生俱来性,同时也需要后天的培育。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具备较高的教育与教学能力。学生兴趣、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学方式改革以及学科建设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十分密切。
在过去30年的改革进程中,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数量不断地增加、结构不断地变化。为应对这些变化,各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等主管部门及时通过持续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多次增加学位点与培养机构、增设专业学位、下放部分学位点授权权力给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等质量保障和监督手段来满足上述需要。但从我国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类型来看,应用型人才仍是我国人才培养中的“软肋”,主要表现为行业单位的合作意愿不强、社会和学生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存在误区、专业学位授予配套制度跟不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产学研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等。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 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目前的大学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教学中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2. 让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让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很多高校实施了大学生创新计划,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立项,在项目研究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团队协作、共同攻关的习惯。在本次调查中,87%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展大学生创新计划,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其中75%的管理者认为实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一所院校应该有多大的学生比例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观点不一。15.6%的管理者认为大学生创新计划是精英计划,参与人数比例应该控制在10%以下;35.9%的管理者认为这个比例应该控制在11%~20%;31%的管理者认为应该在21%~30%;其他的管理者认为大学生创新项目应该是一种大众化项目,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创新计划项目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多数认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扩展创新思维、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由14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水平高、品德兼优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以及心理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是弥补传统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不足,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调查中,87.5%的管理者认为,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对学生的各方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效果将会十分显著。但目前仅有32所院校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约占所调查院校的48%。就实施效果而言,大多数管理者认为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重“传授”而轻“启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对如何“学会学习”比较茫然,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与此同时,导师对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在师资建设上,导师资源的相对匮乏,队伍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体制上,缺乏完善的导师绩效评价体系,致使本科生导师制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37%的管理者认为,在大学三年级实行本科导师制较为适宜,因为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初步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开始有了研究的兴趣点,再经过导师的指导或引导,能够较快的进入状态。由于导师的精力有限以及培养质量的要求,55%的管理者认为,一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应该控制在5人以内,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合作团队,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也有利于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从指导教师的数量和研究水平考虑,62%的管理者认为,副高职称的教师更适合作为大学生的指导教师。
4. 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优势互补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继续深化的重要前提。利用产学研合作优势,在合作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就需要在学科发展的实践中培养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把人才培养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合作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交叉、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交错进行,实现了校企互动、创新创业型高级人才培养的一贯性。实践证明,要想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应该建立“创业导向、企业参与、滚动分流、综合评价”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选拔评价机制。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到企业实践和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科研课题的机会仍然比较有限,一方面原因来自高校本身,另一方面是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在对制约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因素的调查中,70%的管理者认为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是首要问题,经费不足、科研场所欠缺和教师积极性不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课题参与率。提高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政府的政策引导是关键,建立一批“人才培养基地”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姚刚.试论创新型大学生教育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2]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03).
本次大讨论的主题是:建设研究型大学,提高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大讨论,全校上下对“北京工业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如何实现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形成了广泛共识。
一、学校新的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011年7月,学校的第十次党代会通过了“北京工业大学‘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愿景和使命,即: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致力于探求科学真理,致力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到2060年建校100周年,把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宽口径教育,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和人才培养多样化的目标,统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之间的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为实现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拟在“十二五”推出三大具体实施战略:
一是质量工程。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尊重选择、发挥特长,着力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创新工程。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主线,坚持“科研导向,导师主导,鼓励创新,调整结构,保障质量,加强服务”的工作方针,改革招生选拔机制,优化培养结构,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教育,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是教育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国际网络教学、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交换学生、短期访学、外国专家短期授课等方式大幅度提高我校学生接受国际教育的比例,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同时,坚持“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留学生工作方针。建立国际学生培养体系。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
1 完善本科生创新教育体系。以“创新学分”为基础,深入推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由学科带头人或院长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设新生研讨课;常年开放“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室”;继续实施和完善校、市、国家和国际四级科技竞赛体系,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竞赛100项以上;大力支持本科生进行科研探索,每年资助“星火基金”、北京市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课题400~500项;继续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力争1/3以上的本科生有机会进入学科实验室,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本科生教育教学中拟推进质量工程,是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尊重选择、发挥特长,着力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吸引优秀生源、改变生源结构、提升生源质量;加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支持力度,强化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继续设立“研究生科技基金”和“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启迪智慧,鼓励创新;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名家讲坛,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特别是大力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研究生教育教学中拟推进的创新工程,是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主线,坚持“科研导向,导师主导,鼓励创新,调整结构,保障质量,加强服务”的工作方针,改革招生选拔机制,优化培养结构,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教育,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转变工程教育偏移的办学思路,科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工科专业要紧紧抓住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契机,认真反思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和质量,重新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回归工程教育本身,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的意识。要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大力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到2015年,要有至少1/3的本科生达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以此为抓手,加强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与国外工程师学院合作等多种培养模式,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使学生获得学位证书和工程师行业认证证书。
4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之本。学校将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该中心作为一个学术及教学服务机构,其使命是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创建优良的教学文化,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实践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培训、教学专题报告、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评价、研究与咨询、教育技术推广、服务区域高教发展以及开放合作,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提升教师教学品质和学生学习成效,不断提高北京工业大学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深化教学与学习方法改革,发展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能力
1 转变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全面推进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相对于单纯灌输式教学来说,研究性教学以研讨为主,突出学生中心、问题中心和学习中心,强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恒久学习的兴趣,其目的是在社会迅速变革的过程中,增长学习者解决新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十二五”期间,学校要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结合,学思结合,重点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善于表达与沟通、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深化考试考评方法改革,加大平时课堂考核、作业考核以及其他成绩的比重。
2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人才培养服务,大力加强E-learning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索校内网络开放课程建设和使用平台,构建教与学的可持续交互式平台。完善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更新、丰富网上教学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图书馆”。建设北京市精品课程集成平台,使之成为北京高校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示范窗口和教师培训基地;维护并进一步开发外语语言中心的设备和软件功能,使之成为支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先进基地。
3 全面推进校园学习与创新环境建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及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以方便和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适应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需要,全面建设学习型校园文化,使整个校园处处充满着渴望学习的气息和氛围。建设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发挥学生社区教育功能。建设一批实施研究性教学与学习的教室和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讨论的场所。
四、深化学业评价改革,构建尊重选择、发挥特长的学生发展机制
1 加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制订鼓励、方便学生辅修专业的政策和机制;修订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加强辅修专业课程建设;选择合适专业开展双学位教育。到2015年,1/3的本科生应接受过第二专业教育。
构建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没有兴趣的学生,永远是被动的学习者,是个被填的鸭”。[2]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和潜能,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构建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让兴趣成为激发学习的火花。
1.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实行自由转专业制度
部分学生由于报考前缺乏对专业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并不适合本专业的学习,有重新选择专业的强烈意愿。学校实行非常宽松的转专业制度,满足学生的专业愿望。本科生在一、二年级末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取消了专业成绩排名的限制和学科门类的要求,各专业对转出人数不做限制,申请转入人数未超过接收限额时不限制转入。学生转专业的满足率较高,每年有两百多名学生转到自己热爱的专业。
2.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实施本科生班导师制度
学校为每个班配备导师,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营造了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氛围和成长环境。本科生导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能从专业教育入手,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观的形成方面给予正确引导,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为学生的专业兴趣提供更多适合的选择
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开设双学位、第二专业和辅修专业,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同时,学校制定了高年级本科生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实施办法,成绩优异的大四学生可选修研究生课程。为了让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有机会到国内外其他著名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学校积极实施了“第二校园”项目,与国内知名大学互派学生学习,开阔学生视野。
制定柔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兴趣激发学习的潜能
科学的、柔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拓宽了学生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学校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了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和课程结构体系,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推进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国际化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让兴趣开启创新教育的大门。
1.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求知欲望
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的总体思路,学科基础课体现宽口径培养,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满足学生在本学科领域不同专业方向深造或就业的需求;专业选修课按照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有利于不同志趣的学生将基础知识与个人兴趣和潜能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源动力;建立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鼓励高年级学生选修研究生课程,及早了解和接触学科前沿。
2.让研究的兴趣在实践的土壤中萌芽
实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学校秉承“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办学传统,将实践教育贯穿本科培养始终,构建了“全程化、三层次、五模块”的“大实践”教育体系。通过在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设计、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模块中,将实践教育分解为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和创新层次,在基础层次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在综合层次中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创新层次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四年不断线的全程化教育中,鼓励学生对个人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验、实践和创新,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提升为能力,转化成创新型人才应有的技能。
3.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开放的空间
学校构建国际化教育体系,通过在全校低年级学生中开设国际理解课程,在夏季学期中举办英语夏令营、聘请外国知名专家讲授专业课程,在各专业建设全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等,促使学生在校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体验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文化。同时通过推进境外交流项目等途径将学生送到境外一流高校,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熏陶,在“沉浸式”环境中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推动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探究精神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而研究型教学的过程充满探索与创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实践、积极思考、大胆存疑,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以研究型教学为载体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一些课程开始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对话”,学生在课堂中变得活跃起来,希望更多的课程可以给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构建知识的机会。为此,学校重点建设了一批研究型教学示范课,建立了研究型教学的参考规范,在全校范围内推动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更新。在150门示范课的辐射和带动下,研究型教学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不同志趣的学生提供成长路径
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冶金、材料、矿业、机械等领域的全国重点学科享有盛誉。学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多种形式的因材施教,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办夯实数理基础的“理科实验班”,开拓国际视野的“国际班”,注重学科交叉的“纳米专业班”等,不断探索工程应用型、学术型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1.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校具有六十多年高等工程教育的优良传统,建校以来一直以培养“钢铁行业工程师”为目标,为国家钢铁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钢铁摇篮”。作为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成立了高等工程师学院,与国内主要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建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选择了矿物资源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4个专业进行试点,建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满足国家钢铁工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未来之行业领军人物。
2.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
创办“理科实验班”,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一年级至二年级,强化理科基础,聘请院士、长江学者、知名教授等开设学术前沿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二年级末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制度,对优秀人才早发现、早培养。创办“材料国际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构建全英文授课体系,引进国外优秀师资来校授课,组织学生赴海外实习。
3.推进“科教育人协同计划”
学校探索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合作成立“黄昆班”;与应用数学研究所合作实施“闵嗣鹤数学精英计划”;与国家纳米中心合办纳米专业。由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聘请院所研究人员来校上课或兼任学生导师等,推进学生早进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本领。
参考文献:
[1]娄延常.大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湖北省大学生学情调查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坚持特色,确立人才培养体系
上外在全力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确定了“学科强校”和“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发挥外语优势,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建立的体系中有38个本科专业,其中25个为语言类专业、13个为非语言类专业;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正积极打造“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开设外语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推动多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无国界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应用经济学国际创新人才、涉外法学人才的培养。学校已陆续与新华通讯社、中国日报社、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第一财经传媒(CBN)、上海外语频道(ICS)等建立联合办学体系。
打造团队,提供人才培养保障
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业务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标准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条件,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大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校聘制度激励人才,改革评价制度,更好鼓励人才潜心治学与教学,设立青年团队,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籍的科研、教学队伍。学校先后设立“名师工程――211学术骨干计划”“引才工程――211特聘教授、211讲座教授计划”“育才工程――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构建计划”“育才工程――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等平台,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高质量的高端国际型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地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是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1 年提出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暨“2011计划”。明确指出“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1]教育部提出通过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来推进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即鼓励高校主动与外部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推动?{校创新方式的转变,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培养,使高等教育成为人才培养和科技生产力的重要纽带,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1 计划”实施以来,得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但协同创新不只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专利,地方高校拥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办学特色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作为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与此同时,协同创新也为地方高校跨越式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参与协同创新既是其深化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对地方高校提出的现实要求。地方高校应抓住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有利契机,积极参与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的纽带,加快进入内涵式战略转型阶段,力争突破学校内部和外部机制体制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汇聚现有资源,广泛联合外部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前期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优势,这样既实现了人才的培养功能,又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带来新机遇,更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二、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是地方高校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标,突破制约学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障碍,打破学校与外部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机制体制改革是协同创新的重点与核心任务,是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制度和体制的创新力、辐射力与竞争力,体制创新能力是发展内涵建设的基础,体制辐射能力是发展内涵建设的功用,体制竞争能力是发展内涵建设的目的。而机制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构建“人才培养特区”,充分发挥人才作为创新的核心作用。地方高校通过构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的协同创新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各项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必须互相呼应、相互补充,这样整合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协同创新机制为载体,把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结合起来的最新尝试。为地方高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提供新视野,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为地方高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三、引导地方高校构建人才培养内部和外部协同创新机制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内部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协同创新赋予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的内涵,即遵循协同创新理念,坚持教学质量优先原则,贯彻“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学科兼专业相互支撑”的教育方针,构建鼓励集体协作、联合攻关的协同机制,加强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有效利用地方高校内部的教学科研资源,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内部协同创新机制,应重点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优化以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集合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的汇聚作用,通过组建跨学科专业的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及实验中心等,贯彻人才培养思路,消除各课程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架构,逐步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一是建立教学团队的协同关系。协同教学首先是教学团队中包括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科研人员及参与教学的部分学生在授课全过程的协同。通过相互听课、评课进行互动和交流,吸收彼此的优点与教学经验,协同呈现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教学风格的合作模式。二是建立师生间的协同关系。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感受到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使学生真切地参与其中。三是促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协同配合。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尝试将教师学生角色串联、专题讨论等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外部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协同创新具有向外部拓展的特性。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应以互赢互动为原则,不断完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开放共享的校地协同体系,开展深度融合,构建全面协作的人才培养外部协同创新机制。
第一,通过校校(科研院所)协同拓展教学、科研空间,促进人才的跨学科专业培养和联合培养。地方高校依托各自的特色学科专业,共享优质资源,通过协同研究、互聘师资、学生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专业互通、论文互评等途径,开展教学及科研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通过校企(行业)协同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地方高校要以“2011计划”为契机,着力构建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新机制。采用“高校+企业”的人才使用模式,积极吸收企业优秀科技人员入校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以及参与学校科研小组,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第三,通过校地协同培养有创新能力的落地人才。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建立信息沟通的桥梁及合作管理协调机制。使学生就地开展实践训练,在服务地方政府的同时,实现创新型落地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管理创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没有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近些年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较少,在培养的人才中很少有世界级大师,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创新,学校和老师将单一继承型、技能型、守成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管理创新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式转为大众化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也要作相应的变革和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推动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对策研究
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的。高校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要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创新教学管理,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实践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提供有效保障。
(一)转变教学管理理念,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转变观念,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管理的着眼点。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积极调研探索,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管理体制,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使高校教学管理更好的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二)“以人为本”,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有利环境
首先,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大学生兴趣、爱好以及能力趋向,尊重其个性和差异性。大力倡导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引导大学生创新发展,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其次,注重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的转化,即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作为大学的教师,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向以及科学方法融入教材,引进课堂和实验室,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和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根据教学的特点,改造科研设备和装置,使之可以开展教学,开设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丰富、充实和提升教学资源。再其次,要鼓励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加创新性、思辨性的授课内容。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加强高校教师在育人层面的引导作用。最后,关注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形成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开放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从而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课程体系设置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03-03
当今世界正处在快速发展得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更加激烈,高校想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通过特色发展取得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学科建设已然成为高校重点建设政策的突破口,仅靠那种单一学科、单打独斗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一些重大项目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相互交叉和支撑才能高质量完成。在科技领域存在着高端人才缺乏、人才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的背景下,加强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过程中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提高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声望,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在我国,2010年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明确提出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目标锁定为建立高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国内高水平研究型高校逐渐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内化为共同使命和自觉行动,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特色的培养模式,其中突出的主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精英教育理念。部分大学通过设立教改实验班或实验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等),采取选择优秀生源、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择优分流、推进个性化、研究型的教育方式等措施,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培养平台,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清华大学的“大理科班”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设置阶梯式培养环节,启动预选拔机制,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复旦大学的“望道计划”基于基础学科学术研究前沿教授云集、国内外知名学者往来频繁的优势,依托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构筑“拔尖学生”培养平台,带动全校各个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区,按照小规模、高规格、精英教育的原则,通过“百里挑一”的二次选拔,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能力和创新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学科建设旨在加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任务包括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将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厚实专业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厚博精深型人才。有学者将其基本属性概括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性”;也有学者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来概括其素质。
二、以优势学科建设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措施与成效
1.以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优势学科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高标准、强应用”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培养敢创新、能创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本学科方向的根本任务,强化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力争规模、质量协调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效益稳步提高,为江苏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将优势学科建设成在该领域具有显著特色研究的省内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人才培养基地。强化优势学科特色,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优势学科培养方案已独具特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互相融合,各学科方向协调发展;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研究生培养成效。按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快发展、注重创新”的总体要求,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的本硕连续和硕博连读;针对入学优秀、具有明确学习规划学生,采取“基地班”、“实验班”形式,进行精英教育,加大研究生教育规模;针对本科期间优秀学生,可以采用研究生预选拔的培养方式。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高质量课程建设是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优势学科课程体系,反映学科前沿发展水平,多开设一些具有国际前沿的专题讨论课程,研究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推进研究型教学。同时建设一批优秀的研究生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双语课程、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不断地提升优势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国际联合培养,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加大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鼓励研究生导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本学科前沿科学问题的深度研究,开阔研究生导师的知识视野,提升导师创新能力;加快教学条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以学科研究方向为指导,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完善高校的国外图书期刊和数据库,改善研究生实验室面积,购置前沿研究领域内的仪器设备,进一步改善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条件,建设成为面向研究生开放的创新实践基地;完善管理制度,激励研究生不断创新,在日常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强化过程管理,采取多种保障措施,如:完善研究生指导的政策与制度,按制度严格遴选研究生导师,规范研究生指导的流程,鼓励联合培养研究生,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要求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高水平、高级别的学术论文等。
2.构建一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一流的学生需要一流的导师来指导。高校应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对研究生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制定研究生培养创优工程,重点支持培育优势学科专业中具有创新潜质、有望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优秀研究生。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实践创新体系和学术活动氛围体系。开设具有国际前沿的专题讨论课程,研究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推进研究型教学。同时建设省级、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不断提升研究生教师和导师的教学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培养模式和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在研究生创新团队和优秀学位论文建设方面,依托优势学科平台、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研究生学术科研创新基金、创新奖学金、资助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科研活动赛事,结合企业研发项目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展开研究生创新团队创优评比,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大幅增加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和研究生创新项目。
3.建立和完善研究生产学研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国家和江苏省对优势领域的科技需求,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江苏省2011协同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引进一批在优势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围绕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加快成果产出、提高成果质量,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科研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现有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双导师制,通过校外导师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突出研究生开放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训练,同时,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基地。在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优势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推动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4.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研究生选题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充分利用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不断积累经验与开发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重大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团队,让他们独立负责部分或整个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工作,更好地发挥他们思想活跃并富有创造性的特点。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启发科研思路,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科研素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实践创新项目和各类技能竞赛,加强研究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开阔研究生视野,增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面向产业、面向企业的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高校创新平台,推动优势学科与“三维”企业深度对接,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紧密合作,建立开放、集成、高校的协同创新模式。重视拓展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培养,打造开放的学术环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5.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导师创新团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现有的制度和政策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应成立全部由教授构成的优势学科学术委员会,其中聘请校外专家20%,本校相近学科20%;在原有奖励政策基础上,重点奖励科研成果转化,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科研内涵建设,提升导师科研综合水平,研究生导师科研实力的提升,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依托优势学科平台,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成员的培养,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对研究生培养做出显著贡献的导师,学校应该在职称晋升、研究生名额分配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对引进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在科研条件匹配、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实行国际通行的奖研金制度,设立研究生开放合作基金,使本学科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借鉴国际通用的“国际专家评估”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研究生导师评估模式和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努力将优势学科建设成为该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创新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html/e/2009/gangyao/.
[2]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11).
[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Z].苏财规〔2010〕37号.
[4]颜建勇.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