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指挥中心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指挥中心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指挥中心应急预案

第1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1、《预案》目的:为了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及时准确应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在事故发生时的工作职能,确保能安全、快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提高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急能力及事故防范意识。

2、《预案》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运输原油、成品油、工业污水等危险化学品过程中所发生交通、火灾、环保事故的应急工作。

二、《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能

1、分公司成立重、特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

总指挥:

副指挥:

成员:

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分公司副经理同志任应急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调度室。

2、分公司成立应急小组

疏导小组:

救援小组:

抢险小组:

警戒小组:

3、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小组职责

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职责:组织制定、修改、完善应急预案;调派应急力量、准备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事故发生时,应急命令和信号,并迅速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和事故所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组织、指导、协助进行应急处理,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情况、确定对策,组织人员迅速展开事故调查,总结应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应急小组职责:当重、特大事故发生时,服从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和地方相关部门的指令,统一行动,积极实施疏导、救援、抢险、警戒工作;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负责事故损失统计上报工作。

三、应急反应和行动

1、分公司生产调度室接到重、特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及时向总指挥长和副指挥长汇报,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经总指挥长批准后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通讯的保障。在处理应急情况期间,调度室不许离人,分公司办公室及相关人员的通讯保持通畅。

3、应急信息的传递。调度室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人员伤亡情况,及时向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4、应急工作地协调。分公司指挥长与副指挥长积极调派应急车辆与应急人员,监督和检查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公司汇报。

5、应急交通工具的保障。调度室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确定专用车辆,并根据情况随时增加,驾驶员接到命令后应24小时待命,并确保车辆的完好。

6、应急人员的组织。应急处置主要依靠本公司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及骨干力量进行自救,当需要支援时,由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求助,必要时,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向地方政府求助。

7、应急物资的组织。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故的情况多渠道筹集应急灯、药品、饮用水、食品及各种抢险工具等物质,必要时,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向地方政府求助。

8、加强现场保卫工作。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安排专门人员保护现场,事故现场要及早规划处警戒区域,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并要确保自身安全。

第2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一、成立*市中考应急指挥中心

(一)、*市中考应急指挥中心人员组成

主任*

成员:市委宣传部、市保密局、团市委、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局、市交通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考试管理中心、市无线电管理处、*军分区、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市中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市考试管理中心,值班电话*(传真)。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考试管理中心主任*兼任。

(二)中考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市中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2、确定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及具体分工。

3、决定中考地震事件的处置决策和应急措施,指挥、协调县区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并决定派出市政府工作组。

4、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授权县区人民政府进行快速处置。

5、组织公安、武警、消防部门加强社会治安控制,宣布实施治安交通管制。

6、决定事件的信息、引导、记者采访等工作。

(三)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做好全市中考地震应急指挥日常事务。负责与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联系,负责考点防震救灾宣传,审查新闻报道通稿,并及时向上级报告震情、灾情,负责落实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成立考试应急工作组织

**

职责:指导县区筹备和管理救灾经费,做好救灾救济款的使用、发放和保险理赔工作。做好各种救灾物资及师生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调配、运输和供应工作。

三、考前应急准备

(一)加强监测预警。市地震局、市气象局认真做好中考期间的余震预测和气象监测,及时向市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二)建立应急组织。考试期间,县区应急指挥中心要在考试一线设立专门的应急办公室,安排专人监测,全面负责考试应急工作。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组织安排下,各有关工作部门安排专人驻考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考试期间考点安全和周边交通、通讯畅通。

(三)确定避难场所。各考点要选择操场或空旷地带作为临时避震场所,划定各考场学生避震区域,同时要保证考场和避震场所之间通道畅通,并在考点明显处张贴紧急疏散通道示意图和疏散具体措施。考前要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教育和防震演练,6月6日下午利用考生熟悉考场时间,统一组织涉考师生进行防震疏散演练,确保发生余震时能够组织考生安全有序疏散。

(四)增设应急考点。原设考点因灾不能使用的,县级政府在本区域内其他学校增设考点。本县区范围内无法设置考点的,由县级政府上报市政府,并报经省招办批准,在邻近县区增设考点,并组织考生有序转移,按时参加考试,市招办负责审查增设考点的条件。

(五)落实疏散人员。每个考场必须安排三名监考员,其中一名专门负责试卷、答题卡的安全。各楼层必须安排两名机动监考员,在发生余震时协助做好考生疏散工作。要加强监考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师生疏散工作有序进行。

(六)加强隐患排查。各县区要加强对考生集中食宿地的安全管理,组织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对涉考的各种设备,考生食宿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检查。县区政府在6月4日前对各个考场和考点防震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落实应急避险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市招委会在考前和考试期间将组织督察组和巡视组分赴县区检查指导中考工作。

四、地震应急处置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到积极预防,依法处置,统一指挥,系统联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一)强化应急处置职责。如果考试期间发生余震,由各考点的主考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以是否危及考生、考务人员的安全和影响考试正常进行为标准,及时作出是否疏散的判断;如果作出疏散的决策,考点统一信号指挥,迅速组织考生及考务人员通过疏散通道,有序疏散到预先设定的临时避震区域内,考生和监考老师不得将试卷和答题卡带出考场,禁止考生交谈考试内容,公安人员立即封闭考场;考点要立即将考试中断情况电话报告县、市中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同时报省考试管理中心,并做好相关纪录,事后,按层级书面上报上级考试管理中心。

(二)严格考试管理。地震过后,能否继续考试由主考确定。可继续考试的,组织考生返回考场考试,补足考试时间,主考和省、市派督察人员签字确认。不能继续考试的,各考场监考员回收、核对试卷和答题卡,严防试卷丢失和泄密,待该科目考试结束且试卷收集整理完毕,考生方可离开考点。

(三)严肃考试纪律。由于地震原因,在未经考点主考同意集体疏散的情况下,个别考生自行离开考场,但在机动监考人员监控范围内,并确认没有违规行为的,可同意其返回考场继续参加考试,不得延长考试时间。除此条件之外,擅自离开考场的考生,按违规处理。

(四)落实保密措施。试卷存放期间,因灾造成保密室不能正常使用的,要立即将试卷转移到安全场所妥善保管,同时报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第3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钻井施工 硫化氢 泄漏 预案 应急能力

2006年3月下旬,重庆开县高桥镇一座矿井发生井漏,泄漏的硫化氢气体从河底及附近山体缝隙冒出。以事故点和距事故点一公里处的出气点这两个为圆心,一公里为半径范围的1.5万多名居民被紧急疏散。为了钻井队作业人员能够高效地应对H2S中毒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适用于公司在含硫油气田钻井施工作业的员工遭遇H2S时的应急工作,并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

硫化氢:Hydrogensulfide,CAS:7783-06-4,分子式H2-S,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34.08,熔点:-82.9℃,沸点:-61.8℃,相对密度(空气=1):1.19,饱和蒸气压:2026.5kPa(25.5℃),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爆炸下限:4.3%,爆炸上限45.5%,引燃温度:260℃,最小点火能:0.077mJ,最大爆炸压力:0.490Mpa,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致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二、硫化氢防护预案的启动

应急工作分为两级:

第一级:在临界浓度(20mg/m3)以内,有臭蛋气味,H2S监测仪报警,钻井队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织实施。

第二级:超过临界浓度(20mg/m3),发生轻度以上H2S中毒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织实施。

三、应急准备

1.应急物资准备

1.1各作业区域必须有联络的通讯工具,并必须保持畅通。

1.2钻台、振动筛、循环罐处设置观测风向的简单装置。

1.3在含硫油气田作业的钻井队应配备至少10套防毒面具和配套供氧呼吸设备。

1.4钻台、振动筛处设H2S声光报警系统。

1.5在含硫油气田作业的钻井队应配备足够的医用氧气和吸氧设备或呼吸器。

1.6含硫油气田作业的钻井队应配备可使H2S中毒者饮用后产生兴奋的饮料(浓茶或咖啡),干净清洁的水和毛巾。

2.紧急服务信息

2.1医疗急救电话120或就近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备件。

2.2指挥组织负责人应清楚含硫油气田施工钻井队的详细地址。

2.3作业人员应了解井场地形、H2S监测仪器放置情况、报警声光特点、风向标位置及安全撤离路线等。

3.H2S的性质

H2S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低浓度的H2S气体有臭鸡蛋味,相对密度1.176,较空气重。

H2S安全临界浓度:20mg/m3,工作人员可在露天工作8小时。

四、应急反应和行动

当钻井队员工发现H2S中毒时,应进行以下应急行动:

1.应急程序

1.1硫化氢探测仪一旦报警或闻到臭鸡蛋味,感到有刺激性时,应立即通知司钻,并赶赴报警点发出警报,并通知井队应急小组组长(平台经理);

1.2司钻立即停止作业,按照“四七动作”实施关井,司钻、内外钳工戴上呼吸器留在井上,其它人员全部撤离到距井口50m以外的上风集合地点,清点人员。井队应急小组组长(平台经理)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奔赴现场,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

1.3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人员未到井场时,钻井队应急小组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情况,尽可能的采取一些措施,以减慢事态的发展;

1.4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抢险组、救护组立即赶赴井场,检测硫化氢的含量。井队应急小组及所有人员听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

1.5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抢险组制定处理措施。若硫化氢含量低于临界浓度(20mg/m3),可进行循环观察,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若硫化氢含量高于临界浓度(20mg/m3),则应进行循环压井,并通知外部相关方,做好应急准备。

1.6在循环压井过程,若经过液体除气器排出的硫化氢含量较高,应立即请示公司应急中心领导点火燃烧,以防随风扩散。

1.7根据井口关井套压变化情况、井口及套管鞋处的承压能力,决定采取节流循环压井或放喷,放喷时要对自动点火装置进行检查,确保放喷时点火成功。

1.8若压井效果不明显,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时,通知相关方,组织疏散周围村民。

2.当钻井队员工遭遇H2S时应做到:

2.1迅速逃离现场至安全地带,并向井队值班干部和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情况。

2.2应急小组根据情况初步判断中毒级别,若属轻、中度,应立即接受吸氧30分钟后,再将伤员送至救助的医疗机构。

2.3同时应急小组组长通知相关人员配戴防毒面具或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2.4若确需在有H2S气体存在的场所继续作业,进出必须清点人数。必须两人以上组成一个小组配戴呼吸器工作,并且至少每隔20分钟撤离至安全地带休息5分钟方能继续工作。

2.5在应急处理时,要以人为本,保证员工和外部人员的生命安全,措施要得力,处理要果断,由井队应急小组或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不得盲目行动。

3.当有人员工发生H2S重度中毒时应做到:

3.1迅速报告当班值班干部和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人员穿戴好防毒面具或求助相关方将伤员迅速撤离现场,放置在安全地带。

3.2若中毒者能自行进行呼吸,应立刻进行吸氧,并应保持中毒者处于放松状态、保持中毒者的体温,不能乱抬乱背,应将中毒者放于平坦干燥的地方就地抢救,然后将伤员送至救治的医疗机构或求助当地120急救中心;

3.3当重度中毒者撤离至安全地带时,已休克、心脏或呼吸已停止时,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呼吸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等方法进行抢救。

3.4调查报告

3.4.1当中毒者病情及现场H2S得到控制后,应急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应填写H2S中毒情况报告。

3.4.2钻井队应配合并参与上级对H2S中毒的调查工作。

第4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取得成效,成立“***水电站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夏传明

副组长:刘承武  洪敦成

成  员:洪  鸣  龚  梅  陈义明 关仁孝  何  奎

1、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电话/传真:0564-

5038289。

办公室主任:刘承武(副组长兼任),联系电话15856451701。

办公室工作人员:陈义明,联系电话13966247000。

2、电站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电话:0564-3692590)

组  长:关仁孝

副组长:胡庚苗

组  员:邬文鹏、徐道忠、何  奎、伍运德、杨先柱、王  政、王  辉、黄海蛟、徐俊峰、李  环、程  胜。

二、目标任务

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做到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信息及时采集、更新、查阅、审查、统计分析和资源共享。

一是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二是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

三是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数据库。

三、工作计划

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6日前)

1、落实了具备电脑基本操作能力的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

2、配备了基本的办公电脑,并可以接通互联网。

3、建立数据库建设工作人员联系信息档案和协调沟通机制。

(二)学习阶段(2010年4月)

通过登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站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网上注册,下载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系统单机版进行软件使用方法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系统的操作知识。

(三)实施阶段(2010年5月-12月)

1、录入工作。登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站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版,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网上录入工作。

 2、指导工作。在做好自身数据库建设的同时,接受安监部门的指导、协助。

3、总结整改。2010年12月中旬前,组织自查,查找不足,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整改,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的管理,做到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正常使用,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根据上级要求,加强对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成立了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领导组,制定了工作方案。

    (二)突出重点,全面展开。根据工作目标,并结合电站实际情况,周密部署,全面深入,抓好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

(三)认真总结,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配合,做好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并认真做好工作总结,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5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危险品 安全管理 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A

1针对极端危机情境的应急演练常态化

1.1 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物质保障、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应急标准体系以及运输、现场通讯保障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测井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水平,增强综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测井公司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特大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测井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促进测井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测井公司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山东省、东营市相关管理规定、应急预案等文件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

发生测井公司级发生放射性、爆炸物品、火灾爆炸、人员重伤死亡以及公众关注容易引发舆情的事件立即上报,时限20分钟以内,每半小时一次持续报告。其他突发事件不得超过40分钟,境外事件不得超过5个小时。

1.2应急演练演练内容

包括测井公司在内的油田各单位应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桌面推演与现场实战相结合、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安排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内容、时间、地点以及责任人等。

公司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三级单位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或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成建制四级单位每月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各单位应急演练应以相关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程序为基础,编制应急演练脚本。演练脚本应体现和执行应急预案所有环节,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应急演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桌面演练:没有时间压力情况下,发现和解决预案中的问题,取得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结果,锻炼演习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问题,此演练是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的基础。桌面演练通常在会议室举行,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和标准行动程序,讨论所应急采取的应急行动。讨论问题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并形成书面总结和改进建议。主要特点是口头“走一遍”应急响应的场景,成本低。

(2)功能演练: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可分为单项演习和组合演习,需要调用有限的资源开展现场演习并形成书面报告,目的是为了熟练和检验某些基本操作或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战能力。

(3)全面演练:全面演练是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来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总体反应和应急能力。

1.3演练资料总结归档

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要对演练的组织过程、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形成演练总结报告,存档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

(1)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

(2)起止时间;演练过程和各相应时间节点;

(3)演练项目和内容;

(4)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5)演练动用设备、物资;

(6)演练效果;

(7)持续改进的建议;

(8)演练过程记录的文字、音像资料等。

2提升对危险品可能引起的社会安全危机的认知

测井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有放射性源、爆炸物品,公司的人员聚集场所多,存在发生工业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风险。加强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源分析,排查公司生产、生活、大型活动中,易发、高发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各类施工、活动场所,做好各类事件的危害预测,分析突发事件与各类次生灾害、次生事件的关系、紧密程度,为科学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公司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各单位应将应急培训纳入本单位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年底前编制完成下年度应急培训计划,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同时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从业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特别是新入厂、转岗员工的应急培训。

应急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1)危险源辨识、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分析。

(2)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个人防护、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

(3)应急职责、应急响应及实施程序。

(4)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5)应急对策与防护措施。

(6)相关应急预案、应急处置程序。

(7)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

测井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会同组织、宣传和培训等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向员工和各单位周边公众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普及安全生产突发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

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组织测井公司应急培训,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人员、培训效果、培训考核记录等。

3加大危险品管理信息化等安全投入

首先进一步完善危险品动态监管数据库、库区数字化监控系统、生产运行监控指挥系统三大与危险品有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实时更新,同时由异地数据定时更新保存变为异地数据实时更新保存。其次打造危险品数据采集、数据使用、数据管理三个方面的坚固可靠的信息安全体系,加强危险品管理信息化工作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应用安全三个方面的信息安全考核,确保危险品管理信息系统安全。

第6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为确保在突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我区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区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行政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自然因素引起的,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人(包括1人)以上的,以及其它性质比较严重,社会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以下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一)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四)特种设备重特大安全事故;

(五)交通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民爆器材、烟花爆竹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建(构)筑物重特大安全事故;

(八)食物中毒重特大事故;

(九)公共场所重特大火灾事故;

(十)其它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实施原则

区行政辖区内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区政府统一协调、指挥,各有关部门单位启动各自制定的相关行业(专业)应急预案,并保持各行业、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与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全天候无间断联系的状态。同时,由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联接,必要时可请求市应急救援中心增援。

四、重大危险源及我区工矿企业基本情况

区现有涉及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20家;烟花爆竹企业2家、民爆器材企业1家;非煤矿山企业52家;煤矿生产企业41家;油库3家;加油站25家;氧气厂1个;液化气充装站1个;换气站18家;大型商场、市场、酒店、宾馆10家等。除黄河工贸集团华西焦化有限公司、金厦化学品公司距市区较近,大部分工矿企业分布在十八公里、摩尔沟、千里山一带;油库、加油站呈幅射状在全区各处分布。

五、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一)指挥机构

我区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由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行业(专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各工作组组成(见图1)。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成人员如下:

总指挥:政府区长担任

常务副总指挥:政府常务副区长担任

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副区长和各行业主管副区长担任

成员:区政府办公室、经济商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局、煤炭局、公安分局、民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林水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工商分局、国土资源分局、农牧局、财政局、环保局、教体局、卫生局、建设局、总工会、公安分局消防监督科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指挥中心下设机构及组成:

1.办公室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区政府办公室、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成。

2.抢险救灾组由公安分局牵头,公安分局、市消防支队、武警支队、矿业公司矿山救护队组成。

3.医疗救护组由区卫生局牵头,区卫生局、卫生防疫站、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区属各医院组成。

4.物资供应组由区经济商务局牵头,区政府办公室、经济商务局、财政局组成。

5.治安保卫组由公安分局牵头,公安分局、武警支队组成。

6.信息组由区监察局牵头,区监察局、电信、移动分公司、公安分局组成。

7.事故调查组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局、煤炭局、总工会、公安分局组成。

8.善后处理组由区总工会牵头,区总工会、民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成。

(二)工作职责

1.指挥中心工作职责

(1)组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织和调动本区域内应急救援队伍;

(3)组织演练预案,根据演练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

(4)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负责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5)组织协调各工作组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工作,力争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6)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7)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8)发现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安全的险情时,立即组织协调周边单位和人员疏散;

(9)维护社会稳定,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负责日常组织协调、上传下达及事故救援通迅联络工作;

(2)协调和检查督促各工作组及时贯彻执行指挥中心布置的各项抢险救灾任务;

(3)负责事故报告,适时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4)配合上级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抢险救灾组工作职责

(1)指挥对事故现场的抢险抢修工作;

(2)组织对被困物资的转移;

(3)组织对被困人员的疏散与安全转移。

4.医疗救护组工作职责

(1)及时了解和组织医疗救护中心,抢救处于危险场所的人员;

(2)负责随时与医疗队保持联络,了解伤员的情况及转送工作;

(3)协助急救队伍抢救伤员。

5.物资供应组工作职责负责应急救援急需装备、器材、工具的供应和调配。

6.保卫组工作职责

(1)指挥事故现场的警戒、治安、临时道路管制;

(2)组织被困人员和周边单位的疏散转移;

(3)对肇事者或事故直接责任人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4)必要时执行指挥部指令,对事故单位进行财产保全,且需进行账户封存时,协调法院等有关部门进行封存。

7.信息组工作职责保持信息畅通,搜集与事故有关的信息资料。

8.事故调查组工作职责

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参加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现场勘察工作,对事故现场采取保护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9.善后处理组工作职责

协调、督促事故单位做好遇难家属的安置理赔工作。

(三)行业(专业)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研究分析本行业(专业)各类事故发生的机理,建立各类型事故数据库,掌握了解各类事故相关参数,为本行业(专业)各类事故的抢险提供技术支持;

2.制定本行业(专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配备本行业(专业)相关抢险物资和设备,为本行业(专业)各类事故抢险救援提供设备和物资支持;

4.组织本行业(专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业应急救援技术服务队,为应急救援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支持。

5.负责本行业(专业)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四)应急救援队伍

1.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市消防支队、武警支队、矿业公司、矿山救护队、急救中心医院、防疫站等社会救援机构、各行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及事故单位应急救援机构。

2.应急救援队伍调动方式:发生重特大事故时由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动,并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奔赴事发现场组织参与救援。

六、应急设备与设施

储存下列应急设备与设施:

(一)特种车辆

1.化学抢险消防车1台;2.消防照明车1台;3.抢险救援消防车1台;4.高喷消防车1台;5.消防车9台

(二)通讯系统

1.救援指挥系统1套;2.手持台25台

(三)化学检测仪器

1.多种气体检测仪1台;2.外线测温仪1台;3.气体化验车1台;

(四)防护设备

1.液压起重器1台;2.空气充填泵1台;3.全封闭防化服10套;4.隔热服18套;5.轻型防化服30套;6.逃生面罩60套;7.空气呼吸器55套;8.救生气垫2套;

(五)化学堵漏器材

1.内封式堵漏袋1套;2.外封式堵漏袋1套;3.金属堵漏套管1套;4.有害液体抽吸泵1套;

(六)常用灭火剂

1.干粉灭火剂10吨;2.泡沫灭火剂10吨;

(七)常用器材

1.单人洗消账篷2部;2.移动式高压洗消泵2部;3.移动式照明灯2部;

(八)救生检测仪器

1.热像仪1台;2.漏电探测仪2台;

七、应急救援行动

(一)主要内容

1.事故初期控制措施;

2.疏散居民的命令;

3.告知避灾路线、负责避灾的机构和负责人及临时避难场所等;

4.对特殊人群(学生、幼儿、老弱病残等)的保护措施;

5.对特殊设施的保护措施。

(二)应急救援行动的实施

1.事故单位负责人或事故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区安委会办公室、公安、消防、急救中心报警。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事故的后续情况,积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切断事故源,以防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2.公安分局、市消防支队、急救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刻向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尽快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及各有关专业救援组赶赴事故现场。

3.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到达现场后,尽快收集事故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

(1)视事故情况,作出是否局部或全部停产的决定;

(2)派出人员勘察事故现场;

(3)命令各专业救援组迅速投入救护;

(4)按专业对口原则,向上级政府报告,必要时向相邻市区人民政府报告事故情况。

4.各专业救援组接到指令后,要以最快速度召集人员,动用救援器材和装备,赶赴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集合,然后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1)抢险救灾组应迅速实施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在抢修时要专人监护,轮翻进行抢修工作;

(2)医疗救护组要与抢险救灾组配合,分头到事故现场查实当班人员,将伤者及时抢救并转移到安全区,视情况采取相应现场急救措施,重伤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抢救,如有去向不明者,马上查找,防止人员滞留在危险区;

(3)治安保卫组要在事故现场周围划分,设岗警戒,进行交通管制,毒气扩散危急周边安全时,应协助、引导群众向上侧风方向安全地带撤离;

(4)办公室负责指挥部与各救护组之间的联络、协调,视情况采取对外通讯联系;

(5)事故得到控制以后,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立即组织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区监察局、公安分局、区总工会等部门,调查事故原因,进行事故处理,落实防范措施及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八、信息

(一)事故应急救援过程的信息发言人、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信息的周期由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定。

(二)信息由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批准。

九、事故后恢复

(一)终止应急救援的条件。经事故调查组和专家组勘察,事故现场确已消除,事故危害恢复到安全状态。

(二)保护事故现场的措施

由治安保卫组视现场情况指挥现场的警戒、治安、临时道路管理等相应措施。

(三)恢复行动的执行单位

由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执行恢复行动。

(四)中止应急进入的决定人

由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中止应急进入恢复的命令。

十、培训和演练

(一)培训

1.培训内容:

(1)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及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联系方式、紧急报告及救援行动等。

(2)应急专业人员培训内容:各类事故的危险特征、各类危险的处理方法、急救知识、急救设备的使用和自身防护设备的使用。

(3)社会公众培训内容:危险信息的特征、紧急警报、紧急疏散路线及临时避难场所、急救和自救常识。

2.培训要求:

培训要有针对性、定期性、真实性和全员性。

(二)演练

1.演练目的:

熟悉事故特征、熟悉职责和任务、检验指挥系统的有效性、检验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和检验应急救援能力。

2.演练要求:

(1)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第7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水库安全应急指挥的目的是对水库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信息化支撑,提高水库管理部门的应急处理能力。实现对突发事故的全流程的有效管理和运作,当预警系统发出异常警示,经过系统自动分析与人工会商确定水库安全事故,启动相应预案应急处理程序,并进行跟踪管理。系统功能主要由应急预案管理、决策辅助支持、应急资源保障管理、应急处置实施等模块组成(图2),从而实现应急管理信息集成、决策集成和指挥集成。(1)数字化预案管理。实现水库的数字化预案管理,动态更新维护数据,自动生成指挥体系和任务列表,提高预案的可用性和时效性。(2)应急资源管理。实现应急物资、救援单位、应急专家等应急救援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计分析。实现应急资源与GIS信息系统相结合,为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系统提供信息支持。(3)辅助决策支持。充分利用相关信息,对救援物资调度和救援指令下达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信息支持,从而提高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调度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协性。(4)应急处置系统。利用集成短信,视频等多媒体调度业务和GIS地图系统,并根据所需的资源、物资,实现各联动处置部门执行预案。

2系统关键技术

2.1预案自动匹配

预案管理提供应急预案,从平时的结构化和 流程化处理,到战时的预案启动、执行、结束等全过程的管理。预案管理模块提供了预案流程的仿真执行,便于预案的演练和培训使用,因此应急处理系统以处理流程为中心,并对流程的各个环节提供信息化支持。预案启动流程见图3,以在线监测数据为基础,达到报警阈值时,以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发出告警,并根据事件的类型、级别、属性等条件,由系统自动查询、搜索预案资源中与之匹配的预案,查询出来结果可能不唯一。系统将匹配的结果以类表的形式展现在突发事件的界面中,方便指挥调度人员选择。在预案信息推送的同时,将相应的支持信息(包括典型案例、专家资源、法律法规等)推送到指挥调度人员的桌面,指挥调度人员可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预案进行后续处理。

2.2应急资源集成管理

应急资源的集成管理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在集成平台之上实现系统间信息互动,包括信息资源共享、协调一致的管理、业务数据与地理信息集成,从而使数据挖掘与系统预警成为可能。应急资源管理是对应急资源的基本信息、位置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从而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地调配与高效使用,主要包括应急资源供给的机构、应急资源调用指令的响应、应急资源供给的记录、应急资源快速运抵现场的要求、应急设备的及时回收与清点等内容。应急管理信息主要分为平时信息和战时信息,分布于应急指挥的生命周期,即预测预警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应急结束阶段(图4)。系统提供方便的资源查询功能,通过和GIS系统的集成,可方便地从信息系统和GIS地图两个层面查询资源的相关信息。预案资源作为特殊资源,还有流程属性,这部分信息的管理放在预案管理中,通过相应的流程管理工具进行管理。(1)查询模块。通过GIS来完成对相应资源的查询,将查询结果展现于GIS数字地图上。查询能使指挥者快速找到突发事件周围可利用的资源种类、数量和状态等信息,从而在资源部署时做到优化配合和合理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力,进而提高响应速度并快速处理事件。(2)统计模块。通过GIS来完成对相应资源的数值性数据的统计,将统计的结果以地图+图表的方式进行展现,指挥者能看到在某个区域有多少可用资源、有多少人员财产损失及历史事件等,便于及时了解情况,并做出正确判断。

2.3决策支持集成

决策支持集成是资源数据综合利用的体现,主要包括集成的应急计划与对策、集成的数据分析、集成的知识库管理等。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预警告警模块。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类型。①实时预警告警采集和获取其他系统的实时数据,与设定的阀值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在GIS数字地图上展现,如水、雨情的指标数据的实时监控等(图5)。②非实时预警告警主要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得到某时间段的某区域容易发生的事件,并将结果在GIS数字地图上展现,如灾害天气条件下哪些地段易产生积水、滑坡、泥石流等衍生灾害等。当有报警发生时,系统会根据预先设置的报警条件自动分类分级报警,变被动监控为主动预警。(2)监控分析模块。通过GIS地图展现辖区全貌,快速定位水库、重大危险源位置,并与视频图5致灾因子实时监测预警监控、参数监测等功能相结合。支持数据查询、分时分段数据统计、监控状态走向分系等功能。监管人员通过本模块可获得辖区内各个水库发生报警的频率、一段时间内数据变化趋势等信息,使监管更具有针对性。(3)预测分析模块。预测分析是建立在专业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现有事件可能发生、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基于当前条件参数(如天气因素、地形因素、物质因素等)的输入,通过模型进行动态计算,并将结果在GIS数字地图上展现,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

2.4应急指挥集成

系统通过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对应急预案的执行和指挥调度进行集成管理,各应急联动单位在统一的平台上协同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效率,实现应急预案与应急响应的迅速衔接(图6)。图6应急响应界面Fig.6Emergencyresponseinterface通过多渠道的通讯平台(如Web、email、固线电话、无线电话、短信、GPRS、3G、专有通信、电话会议等),实现各联动处置部门对预案的执行,以满足应急指挥的需要。(1)自动任务的执行。预案中可定义自动完成的任务,如发送邮件、短消息或启动无线广播、拉响警报器等工作,用于预案启动时的第一反应和消息通知。(2)联动处置任务执行。预案流程启动后,预置的各种任务将自动分发到各联动部分,并给出相应的事件基本情况、启动预案的详细信息和所属部门的任务情况,包括任务名称、内容、责任人、处理时间要求和所调度资源的情况。任务派发后,系统会自动根据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监控,若任务超过预定时间仍未执行,系统告警提示,对超过时限要求的任务,则通过催办单、手机短信等方式督促执行者尽快执行。联动单位接到任务后,应根据行动的进度,及时上报任务状态信息。(3)新增任务的派发与执行。鉴于预案执行过程的复杂性,指挥中心可随时根据需要给相关联动部门派发新的任务,并给出所需资源的情况。任务派发后将加入到原有的任务序列中,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提示联动单位的责任人予以执行。

3结语

第8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公安通信 地铁 应急反恐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面对灾害、疫情、恶性突发恐怖事件给城市安全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提升城市安全应急能力,包括安排城市反恐专项经费,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组建灾害紧急求援队等多个方面,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手段,因其处于地下环境,空间相对封闭的特点,政府对其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根据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要求,为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防止事态蔓延扩大,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在杭州地铁1号线试运营前由市政府主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地铁集团公司、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承办,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安监局、市应急办、市反恐办、市人防办协办,组织开展 “2012年杭州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为全面检验杭州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机制,有效提高轨道交通各应急联动单位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切实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和乘客人身安全。

应急演练包括运行列车火灾处置、车站旅客疏散、地面公交接驳、受伤人员急救、反恐处置几个演练科目,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为应急演练提供地铁演练现场环境、地铁运营组织人员及提供地铁内各类设备和工具,其中通信系统在应急演练中是最为重要的保障手段,从各级调度、车地通信、车站与地面等各种通信路线提供了有线和无线的通信方式,同时实现车载视频、车站视频、应急中心视频等各个现场画面的传送、实时监控及存储录像的功能。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公安通信系统的设备的应用在城市应急反恐演练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杭州地铁1号线公安通信系统介绍

杭州地铁1号线是一条根据城市形态特征形成的“南-北-东-东/北”的“Y”状半环形的骨干线,起于萧山湘湖站,终止于下沙16号路站、临平城北工业园区站,杭州地铁1号线全线一期工程设34座车站,其中地下站31座,高架站3座。根据杭州市公安局的管理模式的要求,杭州地铁公安管理机构按地铁公安分局、派出所和警务站三级构成:在七堡车辆段设地铁公安分局,在湘湖停车场、打铁关站、火车东站站、下沙站和临平站设派出所,在各站分别设警务站。

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公安通信系统由传输、无线通信、视频监视、计算机网络、电源等系统组成:

传输系统主要为公安通信系统各种信息传输包括语音、视频、数据等各种信息提供传送平台;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为轨道交通公安各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与市公安各管理部门之间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手段,以保证他们在1号线地下与地下、地下与地面以及1号线与以后其它线之间的通信联络,以便当出现重大案情或重大事故时,能够对现场公安各警种人员统一进行指挥调度;

视频监视系统主要是对轨道交通各车站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震慑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查缉破案提供录像取证;

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轨道交通公安各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提高轨道交通公安的快速反应能力;

电源设备负责为公安通信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在应急反恐演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安通信系统设备在应急反恐演练中实现方式及的应用

模拟无线通信功能

地铁公安通信模拟无线通信系统在地铁1号线范围建设一个同播规模的模拟常规同播网(组网方式和地面一致),覆盖1号线全线,在地铁公安分局设置模拟同播调度台,用于与全线模拟无线手台用户通信,同时与市局及消防局模拟常规同播网有线联网,实现市局指挥中心对地铁范围警力的调度指挥及与公安消防通信网的联通。

应急反恐指挥中心设置在地铁控制中心,与地铁公安分局距离超过1公里,为实现应急反恐指挥中心与地面市局警力、地下分局警力及消防局人员的通信,在应急反恐指挥中心增加设置一台模拟无线调度台,通过光纤通道接入到地铁分局模拟无线中心交换设备,通过系统配置,实现分局模拟无线调度台的所有功能,用于应急反恐指挥中心与事故现场的实时无线通信和调度。

视频监视功能

地铁公安视频监视系统是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公安分局维护地铁1号线及以后其它线正常运营管理次序的重要设备,是为各级公安人员实时监视、提高地铁治安水平,保证地铁列车安全正点运送旅客的有效工具。

根据地铁公安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该系统采用警务站、派出所、地铁公安分局三级监控模式,实现对1号线各车站出入口、过街通道、站台、站厅及各内控区域(接待大厅、候问室、审讯室、武器库房等地等)的治安状况的监视。

同样,由于应急反恐指挥中心距离地铁公安分局较远,通过光纤将公安通信网络视频信号传输到应急反恐指挥中心,经过解码器解码后输出8路视频作为应急指挥室的监控大屏的视频源之一,由大屏拼接控制器控制显示在不同的单元。

由于公安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的范围包括其内控区域,在应急指挥中心显示时对其权限进行了设置,仅仅能调看车站的站台、站厅、通道和出入口的公共区域,以保证公安的办案区域的信息保密。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各种通信手段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应用功能和实现不再有技术瓶颈,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提供各种通信手段和方式。杭州地铁1号线公安通信系统在应急反恐演练中的实现和应用是在原技术方案的成熟设计的基础上衍生的新的应用,说明在其方案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其灵活性、扩展性、开放性。

参考文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12〕238号

第9篇:指挥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应急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需求急剧增加的同时对电力可靠性供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医院、地铁、机场等涉及民生要害的重要部门、公共场所,一旦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将会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近年来,因频发的自然灾害引起停电事件接连不断,如2005年9月26日达维超强台风引起的海南长时间停电,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引起的大面积停电,2008年1月份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当地电网遭到严重破坏,诸如此类种种灾难性突发事件引发的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件,严重威胁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电网建设、规范人员行为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1.电力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

1.1 电力突发事件

1.1.1 电力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内、外部人员伤亡、电力供应中断、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

1.1.2 电力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诱发电力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灾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地震、雷电、覆冰等;内部因素包括电力自身设备原件故障、内部人员误操作等;外部因素包括外部人为破坏、外部施工破坏和用户设备故障等原因。

1.2 电力应急管理

电力应急管理可定义为电力行业为应对电力突发事件而采取的,涵盖突发事件应对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性的行为。具体过程是首先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进行专业的分析,然后结合社会各界的电力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危害预警,同时对突发事件采取最优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包括了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整个过程。

1.3 电力应急机制

电力应急机制主要是指电力行业的各个内部组织、各个组织之间和外部组织之间为应对电力突发事件进行的相互配合、合作的工作机制。

2.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鉴于对目前电力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些研究,电力应急管理现状主要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预案不科学、预警和救援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1 应急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由于电网结构、设备状况、地理位置、人员结构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安于现状,认为不可能或未认识到可能发生某些突发事件,对电力安全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应急管理工作尚未规范化、常态化,如建立了组织架构但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不够;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流于形式,为演而演;各层级人员应急知识缺乏和处置能力不足,对停电的影响分析不到位,无法有效应对电力突发事件,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2.2 应急预案科学性不足

应急预案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和援救计划,一般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国家曾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他有关文件,但是很多地区仍然未严格执行,没有针对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编制应急预案;或者没有进行应急预案的评审,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未有效衔接和协作,处置工作混乱无序。没有对电力突发事件进行系统的、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演练,不能验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不足造成电力突发事件发生后,无法根据预案措施进行及时救援。

2.3 应急预警机制不完善

电力突发事件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广泛的影响性,并且破坏力较大,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预警来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缺少相应的电力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无法对突发事件进行提前预警防范,尤其是几十年难遇的自然灾害,只能等待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被动的救援。

2.4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来临时,不清楚该做什么,如何做;二是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组织能力;三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缺乏交通、运输等条件无法及时评估出损失和所需人力和物力,影响了应急救援的及时性;四是救援人员救援技能不娴熟和指挥系统的专业性不强,造成救援效率和质量不高。

2.5 应急抗灾基础薄弱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电力企业的电网和设备面临严峻的考验,而电网结构和设备质量又是决定企业应急抗灾能力的重要基础,能直接影响突发事件所带来灾害损坏程度。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的大部分网架结构和设备的抗灾能力设计都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台风或冰灾过后,电网瓦解、设备设施严重损坏轻易可见。因此,基础薄弱是电力企业做好应急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

3.电力应急管理现状解决对策

3.1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应急管理的认识

为了避免电力突发事件造成严重的后果,电力部门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电力应急管理的理论培训,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加强电力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同时,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并进一步明确各组织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能,落实应急管理的责任。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3.2 加强指挥中心及救援系统建设,落实应急预案

加强指挥中心及救援系统的建设,重视电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能够对电力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加强指挥中心及救援系统建设,能够为电力应急管理提供全面的技术、设施和救援人员,并通过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合作实现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处理。电力应急预案具有信息采集、管理、应急预警、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电子预案、资源管理和信息等应急管理功能,因此只有将电力应急预案有效的落实,才能真正及时开展电力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

3.3 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信息传输

预测和预警是预防和减少电力突发事件的第一步,安装先进的预警设备和监控设备,能够有效地进行电力突发事件的预警和信息传输。电力应急管理的预警主要是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和人员损伤等状况进行预测,同时还能够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并采集各项数据,实现对电力突发事件的专业性预测。

保证应急信息传输的通畅,才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视频和图像信息等进行的采集和传输,信息及时传输至应急指挥中心,从而实现应急措施迅速制定,并安排应急人员和物资等。

3.4 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高电网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加快电网发展,强化安全管理,完善预防措施,不断夯实电网安全生产的基础。一是要加快电网建设和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在电网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涉及电网安全的重大问题,不断夯实电网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加强电网抵御重大故障的能力。二是要坚持“严、细、实”的安全生产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隐患排查标准,推进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现状评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和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实现隐患排查、有效治理和持续改进的全过程管理。要查找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问题,制定细致全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5 创新损失摸排方式,提升应急救援效率

台风、地震、冰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时,因灾损失摸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能否及时开展应急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灾害过后,因洪水、覆冰等原因造成桥梁、公路交通中断,按照传统的巡视方式作业人员无法对受损线路开展故障查线,不能评估出应急救援所需要的人力和物资。根据以往交通疏通的情况来看,最少需要3天的时间才能修复交通,此时再进行故障查线,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企业应充分利用无人机巡视等科技手段或根据设备的防风、防冰以及防震的设计值建立受损分析模型,创新损失摸排方式,提高损失摸排能力,及时评估和调遣所需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提升应急救援效率。